精神发展

2024-08-16

精神发展(精选12篇)

精神发展 篇1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指出:强滇之基在于强县;推动云南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关键在跨越,重点在加快。秦书记还提出云南精神就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前者的内涵是高远、开放、包容,后者的内涵是坚定、担当、务实。云南精神,是对云南历史的总结提炼,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交融创新。

“雾坪精神”是云南精神的地域体现

本世纪初,3代华坪人奋斗了43年的雾坪水库封顶,终于完成了丽江市自解放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雾坪水库虽然只是个中型水库,但勘测设计和工程实施的复杂性艰巨性,都是专家公认的当时全省工程量最大、软基和滑坡面积最大、施工环境最艰苦的工程,它的建成是水利技术攻坚克难的成功探索。43年中,建设者不仅建成了被誉为“红旗渠”的水利工程,还锻造出了“雾坪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敢为人先,注重科学。雾坪精神,是华坪人民矢志不渝地改变贫困面貌、创造幸福生活的担当和务实精神,体现了华坪人民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伦理习惯、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与云南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人无精神不立,县无精神不强;精神一旦懈怠,跨越就是空谈。历史上,华坪曾经跨越: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成为丽江地区唯一的工业产值超农业产值的县;2000年,获全国“两基”先进县;原民中教师张桂梅,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去年,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的58%和45%;种植芒果15.8万亩,成为云南最大的芒果生产县……但是,华坪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利益关系复杂、群众诉求多元等问题。当前,县委、政府提出,要把华坪建成云南省工业强县、滇川毗邻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丽江市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排头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确立“找到差距是境界,承认差距是胸怀,缩小差距是责任”的理念,引导公众认识华坪精神的本质特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用精神提升素质、开启智慧、引导行动,在新一轮赶超跨越、争先进位中作好跨越这篇大文章。

与时俱进提炼塑造华坪精神

人类的建设,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建设。前者是后者的依托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底蕴和灵魂;那些培育出独特精神品牌的地区,往往能形成强大吸引力、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建设物质家园,又要重视建设精神家园。雾坪精神是在长期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深刻的历史烙印。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需要回归实践接受检验,不断赋予自身崭新的内涵,彰显传承性、异质性、人文性和时代性。提炼华坪精神,难免见人见智。用贴切简洁的语言,于诸多观点中归纳出普遍认可的特质,彰显华坪的自然地理、人文魅力和发展战略,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是每位华坪儿女应尽的职责。个人认为,新时期的华坪精神可概括为12个字:

勤学重教。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新人生。学习,是传承文明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事业成功之要。放松学习,就会自我封闭、混沌无知、甚至走向堕落。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学习扫除思想障碍、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掌握运用先进理论成果和最新科学知识,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能力本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是生产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产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人的成才成事之基、创新创业之根、生存发展之本,还是民生之基、民富之径。一个国家、民族和家庭重视教育的程度,与其自身的强弱贫富一般是成正比的。一个文盲充斥的家庭,往往是失业和低保的对象。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重教富难长久。扶贫的方式虽然多样,但唯有教育才是最长效、最富远见的扶贫。有的家庭扶而不富,根子不仅在山头、在地头,更在人的脑子里头!不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既见物又见人,扶贫就很难见效。扶贫必先扶智,变家必先变人,变人必先兴教,是不可更改的真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投资,搞好了,回报率最高、最持久。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重知识和人才,用爱护人体贴人的入微心境,用整个身心来呵护这株奇葩,促进其公平均衡发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才优势,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

团结和谐。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团结,伟大的团结造就万众一心、激励同舟共济、形成坚强力量。华坪有26个民族,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渗透、团结友爱、亲如骨肉,创造了各自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把思想统一到团结和谐是华坪跨越发展的生命的高度,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两个共同”和“三个离不开”深入人心,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民族团结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跨越发展的领路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确立帮人就是帮己、大家富才是真正富的思想,正视群众利益,科学对待群众诉求,完善群众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倡导新风,移风易俗,革除迷信、赌博、偷盗和婚葬中的陋习,使崇尚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形成礼貌善良、正直勇敢、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展示和谐、和合、合作品质,搞好方方面面的团结,创造团结和谐谋跨越、齐心协力建家园的良好环境,把26个民族团结在党的周围,组成温暖和睦的大家庭;把16万人民的力量扭成一股劲,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而奋斗。

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才能高瞻远瞩、敞开胸怀、打开大门、容纳万物,才能融合、善学、革新、除弊,是强盛不衰之道。区域一体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培育包容的世界观,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保护生态;培育包容的生活观,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张扬人的优点和个性;培育包容的事业观,以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鼓励改革探索,支持创新创业。在事关大局和自身利益问题上,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以责任意识权衡利弊,做到心胸博大、坦然豁达、局部服从整体。包容差异多样,接纳承受不同观点,集思广益,择优采纳。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根除盲目排外主义,以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开放平台,提高合作效率,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和信息,在开放中跨越发展,在包容中谋求共赢。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能源需求大,而华坪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每年有67%的煤炭销往攀市;华坪的水果瓜菜,还是攀市的后勤基地。两地地域紧连,有许多相通、互补、共利之处。市委提出支持华坪融入攀西(昌)经济圈,给华坪的跨越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区域合作的重大意义,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快交通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区域界线,优化人文环境,找准角色位置,围绕攀市合理布局和梯度转移产业,有效融入攀西经济圈。

担当务实。担当,无处不在;务实,须臾难离。树牢“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绕不开、躲不过”的理念,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克服井中葫芦、好人主义、只琢磨票等病症,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劲头投入贯彻落实中。任务在肩,要正确处理为官与创业、掌权与服务、执政与为民的关系,积极应对挑战,执著坚守、知难而进、敢为人先、奋发有为,提倡“一线工作法”,时时处处重实际、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抓落实、办实事、求实效;不能级级下转、层层批发,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提倡动脑动手、亲历亲为,细化作业、分清职责,高效运转、逐项落实,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矛盾当前,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完善和落实领导大接访和干部包户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三深入”扎实搞好“四群”教育,不能畏惧推诿、简单粗暴、压制打击,导致矛盾积累、激化和扩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刀刃上。坚持服务和教育两手抓,既要引导群众克服等、靠、懒和不思进取、看山难看水愁等劣性,大兴“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之风,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能事事指望别人、时时张口求助,自己什么都不想干、懒得干。又要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和外界援助,不搞关门建设。要引导群众通过守法经营、勤劳节俭和调整结构这条正路致富,脚踏实地、朴实厚道,不能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救助,不顾实情说事、不着边际要价,甚至想歪点子、出馊主意,蓄意扩大矛盾、人为制造灾难,给政府造成损失、增添麻烦的同时,自己却昧良从中受益。把服务群众的过程,变为提高群众觉悟素质和凝心聚力的过程,不断丰富华坪的实践、理论、民族和时代特色。

精神发展 篇2

——在“山西煤炭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

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吴永平

(2012年2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山西煤炭精神”研讨会,主要目的就是从历史背景、时代作用、精神内涵、实践意义等方面进一步论证“山西煤炭精神”的实质内涵,大力宣传弘扬“山西煤炭精神”,让“山西煤炭精神”成为引领我省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鲜明旗帜,使“山西煤炭精神”成为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

刚才,企业、院校、专家和煤炭管理部门的同志都做了很好的发言,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传承弘扬山西煤炭精神谈出了思想,谈出了观点,谈出了感受。作为一个老煤炭人,我听了很受启发,很受教育,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溯源历史,展望未来,以新视角认识新时代挖掘提炼山西煤炭精神的重大意义,树立山西煤炭精神文明新的里程碑

煤炭是山西的主导产业。建国以来,山西煤炭产量达120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外调量达80亿吨,占全国省际煤炭净外调量的70%以上。山西煤炭无论是在兴晋富民、支撑山西经济建设,还是在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一部厚重的山西煤炭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山西煤炭文化、思想、精神的创新史。当前,挖掘、提炼、弘扬“山西煤炭精神”,意义深远,作用巨大,要从四个方面深刻认识总结提炼山西煤炭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要追根溯源,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认识提炼山西煤炭精神。"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三十余年改革开放气势恢宏、成果丰硕,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部署,一场“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在华夏大地拉开了大幕。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精神的引领,挖掘“山西煤炭精神”,就是要在我省煤炭行业构建精神指示标塔,确立文化引领方向。二要与时俱进,站在繁荣发展三晋文化的高度认识提炼山西煤炭精神。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五千余年的文化积淀,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总结提炼“山西精神”。“山西精神”不能缺少“山西煤炭精神”要素,提炼山西煤炭精神,就是丰富充实“山西精神”。作为山西煤炭人,无论是从历史贡献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考虑,都应该深入挖掘山西煤炭精神,实施文化强煤战略,形成山西煤炭核心价值体系,用我们煤炭工人、煤炭行业60年艰苦奋斗形成的优秀品质、优良作风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为推动煤炭行业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

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要遵循规律,站在山西煤炭改革发展重大成果的高度认识提炼山西煤炭精神。煤炭开采最早可见于春秋战国时的《山海经》。明代于谦曾用“但愿苍生俱饱暖”赏析煤炭品格。建国60多年来,第一代煤炭人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第二代煤炭人创造了“勇于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第三代煤炭人创造了“爱企敬业、创新发展”的精神,三代煤炭人在创造煤炭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淀了厚重的精神文明财富——“山西煤炭精神”!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都在由战略引领向价值引领转型。可以说,煤炭人终年躬耕井下,与黑与脏、苦和累为伴,用血肉之躯和大自然竞赛,为人类奉献着光和热、提炼着势与能、输送着工业粮食。我们理当为煤炭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奉献精神讴歌,理当高扬一面让煤炭人为之骄傲、为之鼓舞的精神旗帜,理当提炼、提升、提出我们的煤炭精神。

四要继承创新,站在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认识提炼山西煤炭精神。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机遇期、综改区建设的攻坚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期,也是山西煤炭工业“大有作为”的黄金期,我们相信,与化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一样,“山西煤炭精神”也必将为山西煤炭转型跨越发展、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引领,鼓舞煤炭行业百万职工为率先走出现代文明的煤炭工业发展新路作出新贡献。

二、把握精髓、体现价值,科学、全面、深刻理解“山西煤炭精神”丰富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体系

“山西煤炭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山西煤炭人创造、传承、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山西煤炭工业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核、思想动力。通过全行业干部职工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山西煤炭精神提炼概括为“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16个字,这是山西煤炭人60多年来精神力量、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精华凝炼,是山西煤炭事业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要从四个层面进行深刻理解把握。

第一、“忠厚吃苦”是本,是山西煤炭精神的品质,高度概括了山西煤炭工人朴实无华、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怀,集中反映了山西煤炭工业艰苦奋斗、忠诚为国的精神风貌。“忠厚”是山西煤炭人朴直宽厚、诚实守信道德品德的突出表现,体现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煤炭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怨无悔;“吃苦”是山西煤炭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突出表现,体现了山西煤炭人在这一特殊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舍生忘死、忠肝义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山西煤炭人这种难能可贵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性格本色,是山西煤炭事业继往开来的坚实根基和有力保障。

第二、“敬业奉献”是魂,是山西煤炭精神的精髓,大力凝聚了山西煤炭工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思想境界,充分表达了山西煤炭工业勇担使命、勇于奉献的行业品格。一部山西煤炭史就是一部山西煤炭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的感天动地的奉献史。“敬业”是山西煤炭人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本色特点,正是煤炭人这种热爱煤炭事业、忠诚煤炭事业、奉献煤炭事业的执着和坚守,成就了山西煤炭的辉煌,推进了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是山西煤炭人勇挑重担、报党报国的真实写照,山西煤炭发展的历史就是这一金子般精神的完美体现。山西煤炭人的敬业奉献精神,就像煤炭本身的精神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燃烧自己,温暖千家万户。在市场经济变革的今天,在价值观念多元的今天,我们更要呼唤和坚守奉献精神,这是山西煤炭谱写新辉煌、再造一个新山西的要求,更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第三、“开拓创新”是神,是山西煤炭精神的核心,全面展示了山西煤炭工人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了山西煤炭工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开拓”是山西煤炭人“敢想、敢闯、敢干、奋进、拼搏、勇为”的改革精神,正是这种魄力使得山西煤炭工业善于把握机遇、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快速发展。“创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新推动发展,发展要求创新。山西煤炭工业60年发展的历程,也是创新驱动的进程;山西煤炭工业的转型跨越,同样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向更高的发展层次迈进,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与时俱进,着力提升煤炭技术水平,致力安全高效发展。

第四、“卓越至上”是志,是山西煤炭精神的目标,综合诠释了山西煤炭工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价值追求,整体确定了山西煤炭工业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奋斗方向。“卓越”是山西煤炭人不断超越自我、创一流的业绩,建一流的企业的信念,只有以卓越为标准,山西煤炭工业才能实现不断转型跨越发展。“至上”是最高的巅峰水平,是一种至高无上、不能被人超越、而自己又不断超越的追求。这是山西煤炭工业的雄心壮志,也是山西煤炭人的干事准则。不管过去、现在、将来,我们煤炭人就是要坚守一条:干就干到最好、最优、最先进、最成功。

山西煤炭精神定位准确,内涵深刻,高度概括了山西煤炭人特有的本色、品格、精神和追求,是劳动态度、思想境界、时代风貌、价值追求四大精神内涵的统一完整的核心精神体现,是山西煤炭工业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精华。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山西煤炭精神”还将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丰富内涵,必将成为鼓舞百万煤炭职工,鼓舞全省人民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突出创新,精神对标,以山西煤炭新精神推动山西煤炭工业生产力的大改革大发展

宏大的理论推动重大的实践,伟大的精神产生伟大的动力。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山西煤炭精神不过时,山西煤炭精神不能丢,要充分发挥山西煤炭精神的三大作用,开创煤炭工业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一是提炼山西煤炭精神,就是凝练一种科学精神,用“山西煤炭精神”这面旗帜,引领山西煤炭工业科学发展。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面貌,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山西煤炭精神的凝练和提出,揭示了山西煤炭人坚持的信念和精神、坚守的原则和操守、展示的形象和内涵,为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引领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彰显了“吃苦耐劳、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为山西煤炭人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完成使命、更好地创新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将鼓舞全国煤炭职工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铸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是提炼山西煤炭精神,就是弘扬一种奋斗精神,用“山西煤炭精神”这个品牌,提振山西煤炭工业发展信心。山西煤炭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大矿发展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需要新的品牌。我们就是要通过提炼、弘扬山西煤炭精神,为山西煤炭行业、山西煤炭人塑造一个“煤炭”金字品牌、塑造一个崭新形象。通过弘扬山西煤炭精神,让全省、全国人民重新认识山西煤炭、重新认识山西人。我们已不是有水快流、遍地小煤窑的无序乱象时期,我们已不是只会挖煤、产业单一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时期。我们在忠厚吃苦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拓进取,更加注重培育、提高产业工人素质;我们在敬业奉献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创新、卓越至上,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安全高效。我们就是要通过弘扬山西煤炭精神,让世人首肯我们山西煤炭人不断开拓进取、追求卓越至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有效利用煤炭资源,为富民、为强省、为报国做出的重大贡献。弘扬山西煤炭精神、塑造“乌金”品牌,既是提炼、弘扬煤炭精神的意义所在,也是为提振我们煤炭职工信心、鼓舞和激励全行业坚持不懈、继续奋战、再创佳绩的工作所需。

三是提炼山西煤炭精神,就是传承一种担当精神,用“山西煤炭精神”这种力量,增强山西煤炭工业前进动力。“山西煤炭精神”是山西煤炭工业“高水平上再转型,高起点上再跨越”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一个是发展目标,一个是精神动力,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从发展目标讲,“高水平上再转型,高起点上再跨越”是山西煤炭工业经过60多年发展,思想文化、经济实力、管理经验等方方面面雄厚积淀的基础上,描绘和规划的宏伟发展蓝图,是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重托,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和企盼,是山西煤炭人新时期的奋斗宣言,更是一个通过努力拼搏完全可以实现的美好理想。百亿多吨煤炭奉献祖国只是代表着过去,我们要追赶时代潮流,认清历史使命,自觉担当“率先转型跨越、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勇挑重担”的大任,用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立新功、建伟业。今天,我们山西煤炭工业踏上了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未来,我们更需要通过山西煤炭精神的传承、拓展和升华,重塑新一代山西煤炭人的精神风貌,注入昂扬向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山西煤炭精神”成为新时期山西煤炭人团结奋斗创伟业,促进山西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四、求真务实,传承弘扬,以“山西煤炭精神”的新动力推动山西煤炭工业转型跨越新发展

深入继承和弘扬山西煤炭精神,是推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全省人民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综改区建设的有效途径。要深入实践,从三条路径来传承弘扬“山西煤炭精神”。

路径之一:扩大宣传影响,打造精神品牌。要把“山西煤炭精神”作为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载体,高规模、大声势的宣传和弘扬。要选树劳模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品德,掀起践行“山西煤炭精神”活动热潮;要组织开展文化演出、巡回演讲、专题报告,制作讴歌煤炭精神、体现优秀传统、具有山西煤炭特色的影视文化艺术精品,扩大“山西煤炭精神”的影响;要建立山西煤炭精神教育基地,探索筹集全省煤炭精神建设专项资金,为弘扬“山西煤炭精神”提供有力保障。总之,要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在全省营造宣传、弘扬山西煤炭精神的的良好氛围,在全煤炭行业兴起发扬煤炭精神的高潮,把“山西煤炭精神”树立成引领山西煤炭前进的鲜明旗帜,凝聚成山西煤炭转型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塑造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大符号、强劲音,让“山西煤炭精神”响彻全省、唱亮全国、闪耀世界。

路径之二:物化煤炭精神,丰富山西精神。要把实施文化强煤工程,挖掘“山西煤炭精

神”,作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山西精神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富有山西特色、反映时代风貌、引领转型跨越的山西精神之中,建设煤炭文化,引领全省煤炭现代文明发展;要把山西煤炭精神与践行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结合起来,融入党的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使培育山西煤炭精神的过程,成为形成崭新煤炭文化成果的过程,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使山西煤炭内在的精神动力化作团结全省煤炭行业开拓前进的强大力量。

路径之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评机制。要把学习宣传弘扬践行山西煤炭精神,作为创先争优的主题,作为开展党的纯洁性教育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动员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做到齐抓共管,形成推动合力;要将山西煤炭精神作为煤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做好典型培养,加强示范引导,健全规章制度;要把弘扬山西煤炭精神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加大考评力度,形成长效机制;要以文化强煤为引领,以煤炭精神为内涵,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管理机关,加快现代文明煤炭工业建设。

同志们,传承弘扬煤炭精神是我们的责任,推动转型跨越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更加自觉地学习山西煤炭精神,更加主动地践行山西煤炭精神,推动山西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

弘扬科学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 篇3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是中国科协的直属学会,于1988年年初成立。科技的进步为新闻媒体功能的发挥丰富了内容、拓宽了领域、拓展了空间,而科技也利用新闻媒体的平台和优势实现了大众传播、知识普及。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成立,实现了新闻界和科技界的密切结合,而团结广大科技新闻工作者、推动科技交流与传播,成为它与生俱来的使命。20多年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已发展成为全国近百家科技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参加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科技传播社团组织。

近年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针对科技宣传有所弱化、一些科技报道和科技媒体被边缘化的现象,组织社会调研,开展了关于“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专题研究和学术研讨,并撰写了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报送中央有关部门,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了我国科技宣传和科技传播能力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一直都十分重视科技新闻的学术研讨和理论探讨,基本坚持了每两年一届的学术研讨和学术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次学术年会;学会还举办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业务交流会和培训班,并团结和调动各方面资源,探索培养高端科技新闻人才新途径,被誉为“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加油站”。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在面向公众、面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做了不少开拓性、针对性的工作。如该学会主办的“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已成为亚太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并进入了中国科协高水平系列性国际会议的行列;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由该学会组织的“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已成功举办了40多期,推动了学术资源向科普资源的转化,促进了学术成果向科技产品的转化,建立了期刊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起了科技界、学术期刊、新闻界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渠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该学会承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针对某一时期的热点问题,组织科学家与记者面对面对话交流,并通过媒体及时告诉公众,引导社会舆论,充分整合了科协的专家资源和学会的媒体资源优势,创新和提高了科技传播工作的有效性,实现了优质科普资源的集成共享,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至今已举办了19期;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新时期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学会成立了手机媒体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建立了新媒体工作室、中国科技新闻研究中心等平台,研究、探讨以新媒体为媒介的科技新闻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科技新闻传播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近年在积极配合科协各项任务中所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肯定了学会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他还对学会工作提出要求: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吃透精神、入心入脑,并结合学会实际,学出特色,把握新机遇,创造新局面;要更加真诚地为会员服务,在学术交流、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等方面搭建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更加努力推进学会自身能力建设,把学会建设作为事业来看待,作为企业来管理,作为资源来开发,在经营学会、创新管理上下功夫,真正把学会建设成为“科技传播和科技新闻工作者之家”。

为表彰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焦洪波等同志在学会成立和发展及繁荣科技传播事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大会授予焦洪波同志名誉理事长称号,授予杨时光等12名同志荣誉理事称号。

经过几轮投票,大会选举出了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44名、常务理事54名;选举产生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新一届领导机构—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宋南平当选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马利、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忠颖、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徐九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中国科学报社长陈鹏、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周建强、山西省科协副主席郝建新、河南科技报总编辑江巨源、上海科技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李立波当选副理事长,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许英当选秘书长。

作为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带头人,宋南平理事长在五届一次理事会上说,能够当选理事长,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感受到责任的重大。新一届理事会将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宣传好十八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在党的群众工作和国家科技事业中找准着力点,积极探讨科技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会团体的运行机制。

宋南平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既要继承前辈的优秀项目和活动经验,又要积极开拓、努力进取。他们将解放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学会服务形式,举办更多贴合需求的活动,增强学会的实力与能力,充分发挥学会在全国科技新闻领域的“源头活水”作用,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有声音、有形象、有影响”的学会。他们定将不辱使命、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努力开创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工作的新局面,为新时期科技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精神发展 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也有深刻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但也有科学内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科学发展观中达到了高度融合与完美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和超越,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一种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 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

(一) 传统的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但从近代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来看, 片面追求科学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人文关怀, 始终是困扰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探求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通常单纯以经济的增长来定义发展, 因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把自然与人类置于完全对立的地位。尤其是二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 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出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增长热潮。短短几十年时间里, 在经济获得巨大增长的同时,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带来一场灾难。因为传统发展模式忽略了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违背了科学精神;同时, 也造成了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 忽视了人文精神。

(二)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 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建设, 并在短期内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基础产业薄弱状况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有些人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理解为单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有些人把“效益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扭曲为“只讲效益, 不顾公平”;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只讲经济增长, 不讲实际效益、不计成本, 等等。从而导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 如何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支配下,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结果。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的自身价值及存在意义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是对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 “以人为本”,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但也有科学内涵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以人为本就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 即处于根本或本原的地位。“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蕴涵着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

1. 充分肯定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 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国内外一些带有科学主义倾向的人认为, 科学技术有着巨大的力量, 以致在不远的将来机器能完全代替人工作、劳动。因此, 科技决定一切, 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科技。我们认为,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作为科技的奴隶和附庸, 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人是科技的创造者、推动者、利用者、驾驭者, 是科技的主人, 先进的机器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去操作。科技的巨大作用并未改变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克服发展中的“科学主义”、“唯科技论”倾向, 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科学发展观, 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实践发展的目的, 既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 也包含着对个体及人类发展最高理想的追求,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归宿

即将人民群众乃至全人类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让人民真正地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这里的“利益”指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世界各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过度、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局部战争和核军备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少国家、地区的人们更加贫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家园走向失落。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或集团仅从一小撮人的利益出发谋发展或只注重物质的富足, 而未能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 也未能将科技的进步导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总而言之, 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造成目标和结果的背离。在当代中国, “以人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不仅体现了高度的科学精神, 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全面”发展不仅指所有的人都应得到发展, 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 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体现了塑造自由的、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目标。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的永恒课题。科学发展观在肯定和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全面、协调”从空间和地理上要求城乡公平、区域公平, 不论地区、城乡、阶层、职业、民族, 任何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都不应被剥夺;“可持续”从时间和历史上强调发展的代际公平, 就是既使当代人享受发展的成果, 又不对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造成损害。虽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讲整体观念和集体主义, 以国家的整体发展优先, 强调效率, 但也应当充分重视和实现每一部分人和每一个人的利益。因为个体机会的保障和权利的实现不仅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其本身也具有崇高的价值意义, 反映了社会对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相互补充, 肯定了局部的、个体的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体现了比实现发展的目标意义更加深远的人文关怀。尽管从“实然”的角度而言, 在当代中国切实地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 实现彻底的公平正义也许还任重道远, 但全面发展、公平发展理念的明确化标志着社会更加趋于人性化和文明的进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 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 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 但因此就极端强调科学的功用, 以致走到一个思想认识的误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要树立理性的科学观,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为使科学技术在社会转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奠定基础, 客观看待科学以及科学指导下的技术发挥作用。就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而言,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西方发达国家是最先受益于科学技术, 最先感受并提出科技的双刃剑效应的, 这一切又是建立在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完成了优势积累的前提下, 与我国国情显然相去甚远。因此, 我们不能盲目跟风, 片面强调科技的负面效应, 对中国而言显然为时尚早, 与中国亟待运用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趋势相悖, 这已成学界普遍共识, 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应该警惕的问题。

(二) 依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人文素养

教育是培养和塑造社会人的重要阵地, 在培养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协调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 重视发挥人文价值, 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新时期的教育不但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思想价值导向, 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品位, 培养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这是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同时, 要把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之中。要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发展, 而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极端化导致唯科学主义更不利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和人的健康全面自由发展, 将阻碍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 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有机的科技发展环境, 通过科学普及促进公众了解科学, 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 (技术) 观。所以,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本质上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在重视科学的同时万万不可忽视人文价值。

(三) 注重人文价值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构建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露出其负面效应, 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和生态危机, 有必要重提人文精神的复兴, 彰显人文主义价值。这需要通过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 营造社会人文社会环境和人文精神生长机制。重视发挥政府在人文关怀中的作用, 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人文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只有政府部门文明行政, “以人民为本”地行政, 才能切实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构建。鉴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实际, 政府要科学理顺与各利益团体的关系, 确立“公平交易”的价值取向, 克服滥用行政权力、实行行政垄断的弊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宣传环节方面要发挥人文价值作用, 通过自上而下地管理和调控, 将更有利于全社会弘扬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 政府不能“神化”科学, 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误导公众。人类从愚昧走向科学, 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而言, 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但不能因为重要就将其摆错位置。在对待科学与人文关系上, 如果极端推崇科学, 而不顾人文一端, 以为只要是科学的就一定是好的、正确的, 就将落入唯科学主义的窠臼。特别是如果再加上政府对公众的误导, 导致人们不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不清, 而且盲从所谓的“科学”, 就会直接影响社会上的大众科学意识, 影响科学发展进程, 加剧重科学轻人文的态势, 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总之, 对比过去发展观的思想境界, 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也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国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8.

[2]孙同福, 吴春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前沿, 2006, (11) .

[3]吴兆雪, 王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J].学术界 (双月刊) , 2005, (1) .

[4]孙丽, 孙大为.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J].兰州学刊, 2008, (3) .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篇5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沂蒙山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壮大,不断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显示出巨大的历史及时代价值。

一,沂蒙精神概说

沂蒙精神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沂蒙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各级领导对沂蒙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关怀和培育为我们弘扬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

1,沂蒙精神的提出

沂蒙精神从概念的提出到内涵的确定,经历了15年的时间。纪80年代,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架电、治水、治山、修路实现了高山水利化,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他们在战天斗地过程中,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1989年,新华社山东分社原副社长李锦在九间棚村调研52天,提出了“九间棚精神”。将“九间棚精神”概括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并写出了《九柱擎天》的调查报告,引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的高度重视。“九间棚精神”的提出,为“沂蒙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9年,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话,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讲政治。之后中央召开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号召全党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时任临沂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的李祥栋和同志们经过反复酝酿,于1989年12月12日在《临沂大众报》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的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

1990年2月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同志到临沂视察,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

1997年,沂蒙精神被进一步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2001年,有关专家曾将沂蒙精神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24字。

2004年,第四次沂蒙精神研讨会召开,经过专家认真研讨,恢复了1997年关于沂蒙精神内涵的16字概述,从此成为定说 2,沂蒙精神本质

沂蒙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它秉承优秀的思想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根植于山东革命和实践的沃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忍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来看,沂蒙精神又集中表现为一种大义、大爱、实干和创新。

3,沂蒙精神的产生

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人民,坚决响应党的全民抗战的号召,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之情,用自己的双手、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拥军支前的壮丽赞歌,熔铸了党和沂蒙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1)渊子崖村民浴血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941年12月20日凌晨,日军千余人突然包围了渊子崖村。板泉区中队副中队长高秀兰等人和村长林凡义立即组织民兵和村民,依托周围地形抗击敌人。最终,该村在八路军协助下击退敌军,共毙敌12人,村民牺牲147人。

(2)“母送子、妻送郎”入伍参军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兵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沂蒙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号召动员下,踊跃报名参军,“母送子,妻送郎,送亲人,上战场“成为战争年代的沂蒙社会现象。当时沂蒙山区约有420万人口,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之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仅1944年、1945年和1946年三次大参军运动,就有62989名沂蒙青年子弟加入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3)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模范

从“女子火线桥”到“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六姐妹等等,无一不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对人民军队所做支持的代表人物。在那个年代,沂蒙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舍生忘死地开展各项工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红色政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沂蒙精神的发展

沂蒙精神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开拓奋进精神的沂蒙人民,怀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体谅国家的艰难,以主人翁的姿态,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开拓精神,继续发扬大公无私、舍己为国的精神,积极探索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迅速兴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奏响了社会主义的劳动人民之歌。这一时期的突出事例主要有:沂蒙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批示“历家寨是一个好例”,毛主席批示王家坊前经验,毛主席批示高家柳沟扫盲新做法,治理淮河再现支前精神,兴修水利建起“千库万塘”等等。

二,“下基地”社会调研与实践总结

为了响应2013年夏季“下基地”实践活动的主题:“责任担当,践行青春中国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沂蒙老区红色资源,深入红色革命基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和红色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组依托临沂当地红色资源展开了认真的社会调研。

7月18日,我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调查,一座座石碑让人心生感慨,一幕幕历史事件仿佛就在眼前。向这些为革命事业做出牺牲、为沂蒙精神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烈士们致敬。

7月19日,我来到金程塑编有限公司,将要对这公司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访问。我的主要课题是:它与沂蒙精神有怎样的关系,沂蒙精神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应该怎样继承发扬沂蒙精神并使之为其作出好的影响。

此次调研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与其文化,采访企业负责人,询问有关员工对其企业与沂蒙精神的看法,询问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展望。

7月19日下午,通过网上查询与资料查找,大体上对金程塑编有限公司有了个初步了解。该公司位于郯城镇南部,主要生产农用和工用塑料用品,也有加工出口业务。其公司有员工一百多人,其董事长为顾先生。顾先生的父亲在几十年前经营了一家塑料品加工店,之后顾先生与其父亲一起将其发展壮大,直至今天的规模。通过对顾先生的询问了解到,其爷爷曾是一名红军,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他爷爷对他的培养与教导,简单说,就是红色精神培育了他,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谈到沂蒙精神,他说“是爷爷教给了我沂蒙精神的内涵,虽然那时不知道这就是沂蒙精神,但是我们的理念是一样的,都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7月20日中午,我对该企业内部员工做了一些调查询问。经过一番调查,得知该公司最近几年一直不忘回报社会,各种捐款数额不小且非常及时,企业对员工待遇也不错,员工也逐渐养成一种奉献精神,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也有很多积极贡献。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的时候,但是公司凝聚力很强,几乎没有人因为几个月不发工资而离开,都是陪着公司走过了一道有一道坎儿。

7月20日下午,在即将结束对该公司的访问前,我又去询问了企业负责人,想了解一下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表示,将会继续秉承着沂蒙精神,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力争把企业变为所在行业的龙头领军企业。

把握精神实质 推进跨越发展 篇6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旗帜昭示未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谈到“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举起来了,我们就知所趋赴、有所指望”。我们党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高举旗帜不动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实现伟大复兴的旗帜。哈尔滨要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也唯有高擎这面旗帜,把它作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基本遵循。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当前,哈尔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城市发展态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要我们按照讲话要求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基本道路不停步,坚持基本理论不动摇,坚持基本制度不懈怠,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谱写哈尔滨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胡锦涛讲,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关乎长远。哈尔滨发展相对滞后,固然原因很多,但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新意识是个重要因素。一些同志习惯于“在现有的篮子里找菜”,在“老圈子里打滚”。解放思想,就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挑战自身极限,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瑞士在土地、人口等方面与哈市相差无几,一年只有4个月可以放牧和耕种,其余时间都是冬季。然而,却能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创新指数”榜首成为创新强国,靠的是“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开放思维。解放思想天地宽。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我们才能走出束缚、摆脱桎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展的视野上、高度上突破自我,实现跨越发展。

推进跨越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胡锦涛说,“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哈市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最早、最长,影响也最深,到现在一些部门仍习惯依旧,管住、管死的办法多,扶持、搞活的办法少,形象点说就是“车破闸好使”,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改革开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冲破体制坚冰、打破制度瓶颈,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解放出来,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推进跨越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哈尔滨目前还处在跨越式发展的起步阶段,正在“爬坡”。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需要破解的矛盾很多,存在着经济总量不大、结构调整不快、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不发达、“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功能不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哈尔滨进入跨越发展新境界。

推进跨越发展,必须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胡锦涛强调,要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境由心生,事在人为”。正处于实现新跨越征程中的哈尔滨,迫切需要形成一种敢打硬拼、知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我们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凝神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哈尔滨的奋斗目标。

培育学校精神,促进内涵发展 篇7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有形的, 精神文化虽然无形却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学校精神文化以校风为核心, 以学校价值观、道德规范、文化传承、各种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为主要文化形态。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 它能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浸染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貌, 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造诣、道德情操、行为习惯。我校将“明德、博学、求实、创新”作为学校精神, 激励着师生不断进取, 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在确立学校工作主旨中塑造学校精神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 学校的工作核心是培养和造就学生, 因此我校将学校工作主旨确立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提出: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第一追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才能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我们的育人理念是:启发自信、激励成功。学校广泛开展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 教师们用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不断受到表扬和肯定, 当学生的某一方面特长被挖掘出来, 当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就会彰显, 就会增强自信, 就会有明确的道德和学习目标, 就能活泼、健康地成长。一本二本的分数线下来了,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学生, 所有上线学生无一例外地在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及时报告给自己的班主任。教育的成功和学生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分数上, 更多地体现为学生懂得了感恩与回报, 这种精神将感染全校学生, 为塑造学校精神增添新的活力。

二、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中彰显学校精神

我们认为教与学的低效, 很大程度上源于责任感的缺失, 缺少责任感在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中广泛存在。作为学校应当承担起这一教育责任, 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我校提出:人人做有责任感的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 每个层面有每个层面的责任内容。校长有了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 才能“朝夕思想其事, 日夜经纪其务”, 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师有了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把全部的爱心、耐心、同情心释放出来, 才能过一种不平庸、追求卓越的生活;学生有了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对自己的学业负责, 思想纯净踏实读书, 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才能懂得对自己、对家长、对社会负责;家长有了强烈的责任感, 才能配合学校实施教育, 才能尽到家长应尽的职责。

提高教师责任感, 要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入手。2007年, 我校下发了《九十中学教职工道德修养十六条》, 其中倡导“治学从教, 贵在有德”, 要求教师要有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术之德, 光明磊落、善良诚实的为人之德, 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为师之德。学校倡导“与生交流, 以德待人”, 提倡“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道德约束力, 提倡“宽则得众”的教育策略, 提倡“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学校广泛开展“道德责任感”大讨论, 通过行政会、全体会、年级组会、学科组会等多种渠道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通过师德报告、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 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 促使教师将道德转化为责任意识并落实为责任行动。现在学校中“做有责任感的人”已成为主流, 成为风气, 成为学校精神。

三、在深化课改实践中培育学校精神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 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 主要是由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和完成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所体现的价值、意义和精神, 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建构和共同创造的智力、道德、审美活动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 一切活动都是课程。在课改实践中, 我们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将环境、氛围等隐性课程作为学校精神的外显, 作为学校文化的张力所在。在校园环境建设中, 我校装修了一个新的带有欧式建筑风格的楼宇标志, 在干净整洁、美化绿化的前甬道上设置了学校荣誉橱窗、展示学生丰富多彩活动的橱窗以及反映学校悠久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宣传栏;在教学楼中, 布置了艺术家肖像, 陈列着学校教师绘制的油画、国画, 增设了文明提示语, 还布置了供学生休息的座椅, 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受到教育。

学校开展了师生共同研究、深化校训的教育活动, 教师们提出过去的校训有些陈旧, 要与时俱进, 修改校训。大家自发征集378条校训, 经过研讨, 最后确定“明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新的校训, 之后又开展理解校训的教育活动, 全体师生共同畅谈“我对校训的理解”, 并以书面形式交流如何用校训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校训成为师生的座右铭, 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结晶。

学校注重晨检、升旗、校会、学生社团活动、军训、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 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 开发校本课程, 开展研究性学习, 强化显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道德情感与规范意识, 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这些都无疑对学校精神的培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在形成办学特色中深化学校精神

以办学目标为抓手, 形成学校发展特色, 不断提升学校精神。2005年, 我们根据学校发展现状, 结合校情、师情、学情, 重新确定未来三年发展目标, 确立新的办学理念, 召开教代会, 成立“三结合”委员会, 广泛征求教职工和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全校教职工填写个人发展愿景表和学校发展愿景表。大家建言献策, 共同谋划学校的发展。在大家的集思广益的研讨中, 全校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确立了“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这一办学目标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2006年, 学校被评为天津市十大特色学校, 其特色是和谐。几年来, 学校形成了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可喜局面。2007年和平区教育系统在九十中学召开民主管理现场会, 推广我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经验。

如何在人际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 把学校建设成和谐的生态校园呢?我们以创建全国绿色学校为契机, 引导大家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提出新的办学目标, 引领大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创建现代生态学校, 这也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愿景。生态教育是全面优化教育生态, 尊重生命主体, 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充分开发个体生命潜能, 顺应并促进每个生命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和谐, 这种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包括文化精神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 在未来三年的工作中将深化学校精神。后勤处重点实施打造生态型校园建设工作。德育处重点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生态德育系统的构建。教务处创新模式, 彰显个性, 构建生态特色教学。如何形成生态型师生关系, 如何打造生态课堂, 如何推行生态评价等全新的理念将成为我们今后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培育人文精神实现科学发展 篇8

一个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 而这经济发展的背后少不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这个支柱就是人文精神。天津市花卉经营租赁中心就是一个在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柱下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集体。

天津市花卉经营租赁中心于2005年与天津市园林宜兴埠花圃合并, 成为了拥有自己的养殖基地, 集花苗木销售、租摆, 绿化工程建设为一体的园林服务性单位。作为文明窗口的服务行业, 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就是要从本单位的特点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转变经营方式, 加大力度, 抓好职工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等软环境建设, 促进单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一、历经4年多的发展, 在租赁中心内部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

1. 不甘落后, 争创一流。

园林行业门槛低、从业者众,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敢想敢闯敢干, “人无我有, 人有我强, 人强我精, 人精我变”, 在单位内培养和树立“不甘落后, 争创一流”的精神, 以“一流的管理水平, 一流的化苗木质量, 一流的租摆服务”取信于是长, 以“信誉第一”的作为单位的经营宗旨。

2. 无私奉献, 真情服务。

通过教育培训、树立典型引导, 使每一名职工树立“无私奉献、真情服务”的理念, 以客户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是否到位的标志, 想客户之所想, 急客户之所急, 帮客户之所需。

3. 勇于创新, 讲求实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定要改变坐、等、靠的消极思想。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想勇立潮头, 必须有不断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 只有创新才是是发展进步的动力。说实话、办实事、讲实绩、重实效,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扎扎实实抓出实效, 不搞花架子, 围绕“实”字做工作。

二、租赁中心党支部始终把抓好职工人文精神培育作为促进单位科学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租赁中心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围绕改革与发展,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 深入开展了以“提高党性修养”、“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和形势教育, 在单位内连续多年组织召开先进典型事迹座谈交流会, 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 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在单位内坚持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来教育规范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行为。使广大干部、职工知荣明耻,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对外树立了良好的集体形象。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期间, 租赁中心党员、职工在支部的号召下积极捐款捐物, 充分体现了关爱社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2. 狠抓职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素质。

为不断提高员工职业技能业务素质, 租赁中心制定了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工作思路, 抓住技能培训、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环节, 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把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单位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 党支部责成有关部门, 深入一线班组搞调研, 了解干部所需、职工所盼,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每一次培训班都做到了“培训有所需, 学后见成效”。为了学用结合, 在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的同时, 召开座谈会谈体会, 组织开展学习交流, 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 抓典型, 树样板, 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的激励作用。

租赁中心党支部注重树立典型, 弘扬正气, 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大对于连续数年的市级劳模梁树民同志及其班组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激励和辐射作用, 推进单位经济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通过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作为典型进行教育, 唱响主旋律,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在单位内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使集体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形成了一支不怕困难能打硬仗的职工团队。

三、租赁中心党支部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1. 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09年6月底, 租赁中心拥有园林花卉工职业证书的技术工人超过总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专业技术人员中据有工程师、经济师等高、中、初级职称的更是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2. 服务水平不断升级。

单位通过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增强了凝聚力, 处处体现优质服务。尤其是2008年, 单位党支部在工作方法上大胆创新, 引入外部监督机制, 聘请了孙丽华等三位全国劳动模范作为监督员, 在租摆服务中推行标准化、程序化、亲情化、细微化规范, 服务水平受到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好评。

3.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通过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增强凝聚力, 使租赁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挺立潮头, 合并4年多来, 市场份额逐步增加, 市内六区过半园林景观都在使用租赁中心所产花苗木, 每年产值同比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上, 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4. 集体荣誉不断增加。

通过培育职工人文精神, 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职工团队, 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 获共青团天津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天津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获2008年度“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2009年, 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

以法治精神推动财政改革发展 篇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 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目标指明了具体方向, 提出了重大任务, 做出了新论断、新部署, 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今中国, 宏伟的法治蓝图已经展开, 正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务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厉行法治, 励精图治, 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法治基础, 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为建设法治中国而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 定期轮岗, 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防止权力滥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在推进依法治国中担负着重大责任。要全面落实四中全会对财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努力建立起完备的财政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财政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财政法治监督体系以及有力的财政法治保障体系。

依法理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 财政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算法已于2014年8月完成20年来首次大的修订, 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既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是财政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由此也拉开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幕。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制度, 为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现代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推进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篇10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2011年, 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初步排查, 共查出疑似四类精神病人2147人, 分布在20个乡镇, 187个行政村、1685个家庭。其中男性占57.3%, 女性占42.7%;20岁以下占1.3%, 20—60岁占78.4%, 60岁以上占20.6%。以上病人只有467人曾经在各级有资质的精神病医院确诊治疗, 其余人均为待核实病人。由于无专门治疗机构, 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轻者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流浪乞讨, 影响市容市貌, 重者肇事肇祸, 伤害他人,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精神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 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加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关系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繁荣稳定, 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二、建立精神病专科医院, 夯实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基础

随着社会竞争、工作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精神障碍向低龄化扩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 精神卫生作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通过实施医改, 国家将精神卫生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鼓励县级以上政府兴建精神病专科医院, 集中收治符合治疗条件的精神病人, 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大好机遇。为此, 我局借机发力, 顺势而为, 主动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建设精神病院, 得到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通过努力争取, 2011年6月, 原省卫生厅批复同意设置房县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病医院) , 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 级别为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设置床位80张, 性质为向社会开放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县编委明确其隶属县卫生局管理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担负全县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康复、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及辖区内精神卫生工作指导等任务。2012年, 县委、政府将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病医院) 建设纳入政府十件实事, 我县在无项目资金扶持的情况下, 艰苦创业,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在原疾控中心旧址的基础上改、扩建县精神病医院, 于2013年9月竣工, 向社会开展诊疗服务。医院占地面积4460.31m, 建筑面积2616.5m, 现有职工36人, 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均已接受省、市精神卫生中心业务培训。医院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仪、B超、心电图、脑电图、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洗胃机等医疗设备, 可满足精神疾病患者医疗、康复、护理等多层次健康需求。生活设施齐全, 视频监控网络覆盖整个病区, 实施全天候监控。建立健全了病人管理制度, 针对暴力、自缢、跳楼、触电、吞服异物等紧急情况, 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医院运行以来, 已收治住院病人100余人次, 管理运行规范, 效果良好。

举办精神病治疗培训。

三、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推进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精神卫生防治与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为此, 必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落实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人、财、物保障, 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 力所能及地解决建设资金, 以满足当前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和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县、乡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 提高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人社部门要出台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调配、充实县、乡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要将县精神病医院纳入三大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 推行大病 (贫困) 救助等相关政策, 尽力扩大报销范围和报销比率, 尽力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民政部门要加大精神疾病特困家庭的生活救助力度, 做好“三无”精神疾病患者的收容和救济, 对需要治疗的对象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残联要科学制定精神残疾患者救助计划, 逐步开展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综治部门、公安机关要组织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排查, 收集、梳理有关信息, 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 依法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各乡镇要积极预防精神障碍发生, 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管控、收治工作, 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重返社会提供帮助。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提高社会人群对精神卫生的认知水平, 消除社会歧视, 努力营造重视精神生活、崇尚精神健康, 尊重关心和帮助精神病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卫计部门要制订精神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加强监督管理, 组织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工作, 提升精神疾病救治能力, 不断改进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精神卫生中心诊疗服务启动仪式。

践行《规程》精神促进幼儿发展 篇11

一、更关注幼儿的心理需要

新《规程》第十九条指出,“……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这与1996年颁布的《规程》相比虽然从字面上仅仅增加了“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这一句,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实教育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我园组织大班野营活动的过程,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规程》指引下教师从理念到行为转化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园就开始组织大班幼儿到近郊进行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希望通过采茶、滑草、拔萝卜等充满田园气息的活动以及在外(郊县幼儿园)过夜的体验活动,让幼儿较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然,锻炼体魄和独立生活能力。

为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教师将野营活动的准备过程变成孩子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孩子思考野营需要做哪些准备,带哪些物品,以确保安全与健康。教师还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表,在野营活动结束后自己整理物品等。但后来,教师进一步反思野营活动的组织过程,发现以往的野营活动过多地关注物质方面(带什么物品)和能力方面(自理能力)的准备,较少关注幼儿的心理准备。比如,孩子想去野营吗?对于参加野营活动孩子有什么想法,会担心、害怕吗?教师对此缺乏深入了解。于是,在野营活动前,教师先组织孩子讨论:对于参加野营活动,你有什么担心的问题?果然孩子们担心的事情还不少:“晚上睡觉想妈妈了怎么办?”“晚上离开妈妈睡觉会害怕怎么办?”“路上踩到烂泥巴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在外面生病了怎么办?”……因此,教师积极调整教育策略,并通过以下步骤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1)组织孩子讨论:遇到困难怎么办?让孩子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如,围绕“想妈妈了怎么办”的问题,孩子们想出了带妈妈照片、用玩具替代妈妈陪睡、把老师当妈妈、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等方法。(2)教师、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沟通,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个性问题。如,先了解孩子担心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再商量具体的策略,以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3)野营活动后组织交流:野营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孩子们还把自己的经历编成了儿歌:困难像只大老虎,专门吓唬胆小兔,我们要学孙悟空,战胜困难定成功。可见,这样的课程调整更关照孩子的心理需要,给予孩子直面困难的勇气。

野营活动组织的转变,看似教育视角的转变,实际上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指向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关切幼儿的心理需要。我们不能仅关注“我教的知识孩子会了没有”“孩子掌握了什么技能”,更应该关注孩子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的情绪表现、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

二、更关注幼儿的心理逻辑

幼儿是不同于中小学生、成人的特殊群体,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受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所制约。因此,教育必须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才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媒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如何处理好知识逻辑与心理逻辑的关系,我们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下面以大班下学期第一个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为例加以说明。

“准备上小学”主题活动第一周原来的安排是这样的:1.开学了(综合),2.红彤彤的年(社会),3.热热闹闹过元宵(综合),4.小猫钓鱼(语言),5.最后一学期(音乐),6.复习8以内的加减(数学)。从以上安排中可以看出,教师围绕主题目标作了精心设计,既考虑到开学第一天进行常规教育的必要,也兼顾到围绕元宵节开展节日活动的需要,同时注意到了一周内各领域教育的平衡(有社会、语言、音乐、数学等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此主题活动的兴趣并不如预估的那样浓厚,以致无法深入,总是教师拽着幼儿走,常常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原因出在哪里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原因就在于活动内容主要是以教师的意愿和知识的逻辑展开的,忽略了教育主体——幼儿的心理逻辑。试想,孩子好久没见到教师和小朋友了,开学的第一天他们最想干什么呢?肯定是想分享和交流过年的趣事,比如,在哪里过年的?玩了什么?吃了什么?等等。而教师考虑的是,孩子们玩了一个假期,开学的第一天要帮他们收收心。更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将幼儿的学习看成是知识堆砌的过程,忽略了幼儿的学习实质上是经验连续生长的过程。因此,虽然这一周的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也兼顾了领域平衡,但活动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造成了幼儿的学习也是碎片式的。

后来我们通过分析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对大班主题活动“准备上小学”的内容调整如下:线索一:长大一岁了。1.快乐的寒假(社会),2.热热闹闹过元宵(综合),3.我长大了(社会),4.最后一学期(音乐)……线索二:小学什么样?1.我了解的小学生活(综合),2.我想知道的小学问题(综合),3.参观小学(社会),4.小学和幼儿园大不同(语言)……线索三:学做小学生。1.学做小学生的计划(综合),2.小书包(语言),3.书包里的秘密(科学),4.小学老师来上课(综合),5.我的课间十分钟(社会)……我们从幼儿的已有经验——过完年又长大一岁了、要上小学了入手,确立了三条发展线索:长大一岁了→小学什么样→学做小学生。每条线索都是开放的,其中的活动也可根据班级幼儿经验发展的需要自由调整。

儿童的学习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新经验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幼儿园课程也应是连续的、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改变了从教育者角度思考课程内容的习惯,尝试以幼儿的需要为基点、以拓展活动的经验生长点为抓手,关注活动与活动之间幼儿经验的衔接和有机联系,使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提供经验基础,后一个活动提升前一个活动的经验。如,开学第一天组织了“快乐的寒假”活动,以满足幼儿交流、分享的愿望。活动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关于假期的话题更多聚集在“年”的趣事上,并提出了还想过年的愿望。于是教师适时地引入元宵节,并告诉孩子元宵节过完“年”才结束,孩子的兴趣随即转移到元宵节上。过完年,“长大一岁”自然成为孩子的话题,长大一岁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教师通过“我长大了”“最后一学期”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长大一岁与入小学之间的联系。当孩子的兴趣自然转移到“小学”时,“小学什么样”就成了孩子最关心的问题,第二个线索也顺势展开。教师没有急于告诉孩子有关小学的具体情况,而是引导孩子先谈谈“我了解的小学生活”,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当发现孩子对小学生活既心存期盼又满怀忧虑时,教师鼓励孩子大胆说说“我想知道的小学问题”,并让孩子们用图画、符号等把自己的困惑、担心、疑问绘成采访表,第二天参观小学的时候去采访小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参观完小学后,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小学和幼儿园大不同”的讨论提升了孩子们关于小学的经验。经过第二个线索的活动的展开,孩子们消除了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了“小学真好,我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第三个线索“学做小学生”便顺应孩子经验发展的趋向,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小学老师来上课”帮助幼儿了解小学课堂常规,“我的课间十分钟”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等等。孩子的经验自然地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生长和提升。

nlc202309090614

“准备上小学”主题活动的变化记录了我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幼儿心理逻辑,对课程进行心理化改造的历程。我们发现,正是由于课程从心理内部推动了幼儿学习的动机,才使得孩子们在主题活动进行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全情投入的状态。这种改变植于心、显于行,帮助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设计的观念:只有真正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更关注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支持作用

新《规程》中增加了“幼儿园环境营造要求”,并在第三十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随着对儿童多元化、个别化学习方式的关注,开展区域活动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无论是发达城市的幼儿园还是偏远地区的幼儿园,原来以集体教学区占主导的班级环境都变成了区域化的班级环境。是不是只要有了划分明显的区域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材料,就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呢?

不同的环境布置、材料提供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在这方面,我们也深有体会。以我园中班教师围绕“菊花”在美工区提供的材料为例来看看幼儿的不同表现。刚开始,教师在桌上放着范例,几个孩子围坐在美工桌边用油泥表现菊花。这实质上只是一种人数变少了的集体活动,孩子们在相同的时间做着相同的事,目的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孩子的作品就是教师范例的翻版。后来,同样是表现菊花,教师提供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孩子可以采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如线描画、水粉画、油画棒画等,菊花在孩子的笔下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但孩子们的自主性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再后来,教师在活动室里放置了几盆形态各异的菊花供孩子们日常观察、培育。在这些菊花中,有的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有的像紫绣球……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孩子们显然爱上了这几盆菊花,教师便鼓励孩子们自主表现,用什么材料、什么方式都可以。于是,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菊花最美的瞬间,有的用彩纸撕出细长的花瓣,有的用油泥塑造,有的选择写生,有的用毛根卷出弯曲的花朵造型……这样的区域活动体现了对儿童个体的尊重,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都能寻找到自己喜爱和适宜的活动;也体现了对儿童成长的尊重,不同发展水平和进程的孩子都能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还体现了对儿童不同学习方式的尊重,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操作、体验、互动、交流。

看到美工区中孩子愉悦、自信的脸庞和灵动的表现,我想起了一段话:“在幼儿保教中,材料可以反映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更是教师送给幼儿的礼物。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是否细致入微。幼儿接受、欣赏材料,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赋予想法和热情,同样,这对教师来说,也是来自幼儿的礼物。”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就是教师送给孩子的礼物,要想让孩子接纳进而喜欢它,并赋予材料新的生命活力,就必须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方式,使儿童产生自己能支配环境和材料的主体感和信任感,从而更加快乐与自信,也更有利于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体系。

作为1989年《规程》试点园,我们一直行走在学习《规程》、践行《规程》的道路上。如何将《规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念,我们的体会是,幼儿园要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机制,帮助教师形成研究儿童、研究课程的习惯,并使之成为教师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达成教育理念和行为的融通。

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篇12

一、科学与科学精神

科学在人们心中有着美好而崇高的地位,尽管人们对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但科学的三个内涵即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为世人所公认。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科学的精神。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上的科学精神,是研究如何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这些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了,于是形成了他们的科学良心……”科学精神似乎成了科学家才具有的精神。他还提出科学精神包括的四种规范,即普遍性(universalism)、共有性(communism)、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和有条理的怀疑性(organizedskepticism)。几乎与此同时,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也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科学精神包括以下的内容:“(1)不盲从,不附和,以理智为归。如遇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厉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做无病之呻吟,严谨毫不苟且。”不管是莫顿对科学精神的分析,还是竺可桢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表面上看是如何对待科学的态度,其实质上却有着非常深刻的人文内涵。

二、科学精神的人文内涵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它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表现的是始终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推动人类前进的使命,孜孜以求的正是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和谐。它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精神准则。因此,它的人文内涵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精神是求真务实的精神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马克思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告诉我们,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马克思以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了对人类理想社会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一步揭示出,社会的发展是人的解放,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目标。至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可归结为三点:第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第二,社会每一个成员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公平、公正;第三,社会每一个成员个性全面自由发展基础上的全人类的解放。

(二)科学精神是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学家们正是凭着锲而不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所谓“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但任何的科学成就不是单个的科学家的孤军奋战而能完成的,需要的是相互的协作,甚至几代科学家共同的努力。要求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有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所以,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探索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种精神会促使人们建立一种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相互帮助。

(三)科学精神是造福人类、甘愿奉献的精神

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以科学的知识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并以达到改造人自身的目的。然而探索科学的过程是枯燥的,艰辛的。有时未必会取得如愿的成果,但仍必须忘我的投入,要脚踏实地,要淡泊名利,要甘于寂寞,要甘于奉献。而正是这种精神和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们,在一步步的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在于科学本身,社会更加文明与和谐的发展的根本,在于让人们掌握了真正的科学精神。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念,同时又是目标和手段,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按照和谐目标和规范,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当前重点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要做到求真务实。只有真正的坚持求真务实,才能解决好目前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是构成人与人、人和社会之间矛盾的基本问题,所以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我国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资源的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的在各种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解决矛盾的办法,真正做到既有民主又有法治、既保证公平有维护正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要做到以公平促进和谐,以法治保障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奉献精神。而这种奉献精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问题,就不可能自觉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要求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精神不仅是指引科学发明、科学创造、走向成功的精神指导,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摘要:从对科学精神的人文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科学精神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在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科学的精神指引。

关键词:科学精神,和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莫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3-278.

上一篇:职业性牛型布鲁杆菌病下一篇:宽带低频放大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