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园林教育(共7篇)
我国高校园林教育 篇1
杨永鹏, 罗芬.我国高校常见园林景观设计的赏与析[J].南方农业, 2014, 8 (10) :10-13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为了给学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环境的装饰和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高校的园林景观不拘一格, 变幻多样。有山有水, 湖畔杨柳依依, 嫩绿的枝条在微风的轻抚下随风舞动, 宛如一幅逼真的山水画;有池有石, 有亭有榭, 给人以含蓄和古典美;有伟人的雕塑, 还有为其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画像等, 通过这些人文景观给人传递一种生生不息, 顽强拼搏, 奋发向上的信息。总之, 可将高校的园林景观归纳为规则式园林景观、古典式园林景观、人文景观和植物景观。
1 规则式园林景观
规则式园林景观又称几何式园林景观、对称式园林景观, 即以一个景点为中心, 依据中轴线, 使得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高校的广场较多采用这种规则式园林景观。
1.1 广场
高校广场是大学的开敞空间, 是学校标志性场所, 是交往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是在校园室外交往空间中构成核心部位的面状空间。它处于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 其服务对象非常明确。但由于学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职能而决定了高校广场集文化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这是与城市广场的主要区别之一。高校广场通常以喷泉、雕塑、大型建筑 (如图书馆、教学楼和行政楼等) 等为中心景点, 主干道为中轴线, 左右配以相对称的几何图案组合而成, 具有明显的动、静两种空间特性 (动:路过、演讲、表演等;静:休息、学习、观赏等) 。对其的设计要注重文化主题突出 (特别是和该校历史有关的) 、以人为本、经济适用和自然生态等原则。但目前的高校广场的建设偏离了本意, 成了一种“门面”工程。高校广场并不是越大越好, 花的钱越多越好, 应符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宗旨。
1.2 边缘空间
边缘空间 (广场中设计出相对称的几何形图案) 是广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边缘地带产生的具有融合相邻异质空间特点而又有个性的空间。因此对其的处理也多式多样。通常图案内植高羊茅、早熟禾等草种, 常年均保持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选择夏季型和冬季型草种交替播种) ;边缘区域种植雀舌黄杨、红继木、红叶石楠和龟甲冬青等矮小灌木, 既可防止行人践踏草坪, 又可增加整个规则式园林的立体感。其实, 几何形区域内也可不全种植草坪, 要注重有季相、时空等变化。可将金叶女贞、红檵木、龟甲冬青等组合成精美的、色彩绚丽的图案以衬托主景, 这样既除去广场单调的灰色调和较多的人为处理, 使广场显得更自然化, 色彩更加绚丽, 还能为学生提供休息、学习的场所。同时缓解学生长期看书写字的视觉疲劳,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调节学生的心情, 同时也是展现高校的精神风貌。
广场旁的道路也属于边缘空间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植物对称式的列植来表现出园林中的规则式手法。这种景观较多, 采用的植物种类多样, 如悬铃木、樟树、栾树、水杉等。虽然规则式园林能给人雄伟、整齐和庄严的感觉, 但是也会给游人带来单调乏味之感。为防止规则式园林给观赏者带来单调、死板的感觉, 在植物配置上做点文章完全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主要方法是:将不同叶色的植物种类搭配列植或对植, 如悬铃木、枫香、银杏搭配列植, 通过颜色引导游人的目光, 转移游人的注意力, 这样既保持了规则式园林的本来面貌, 又可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2 古典式园林景观
古典式园林是我国园林景观最值得欣赏的部分, 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和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在很多高校也经常看到古典式园林的影子, 例如图1、图2的设计。
2.1 建筑
如孝感某高校就有一古典式的小游园, 有水、亭、榭、汀步、假山和廊, 虽然面积不大, 但是安排得相当紧凑, 井然有序。园正中间有不规则式的水池, 水池西面是双月榭, 东面是假山, 双月榭东面墙上开一扇形的窗洞, 从窗洞中正好将假山和汀步尽收眼底 (图3) ;背面是蘑菇亭, 且与廊相连, 廊上设计有各式各样的对称和非对称的什锦窗和漏花窗。不仅建筑极富有古典园林的特色, 所选的植物也同样很有东方式园林的特色, 包括南天竹、凤尾竹、柳树、罗汉松、龙爪槐、龙柏、雪松等。双月榭的南面是三声亭 (图4) , 亭侧有一棵柳树, 透过亭正好看到随风飘扬的柳枝, 坐在三声亭中还可以欣赏到园内的一切景观。所有这些不仅注重颜色的搭配, 也很注重与建筑和乔、灌、草相结合。所有这些组合成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综合体, 体现出了“虽由人作, 宛若天开”的创作意境。
2.2 石
是古典式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某高校有一春晖湖, 湖边设计了一处乱石林立的景观, 部分石头处在水中, 部分处在岸边 (图5) 。在现代化的都市中, 在这里也许能找到一丝野趣。当然堆石成山的景观或与竹等搭配 (图6) , 更是一绝。
2.3 水
在古典式园林中, 水可作为一景, 如北京大学莫名湖、武汉大学东湖、山东大学大明湖、广西大学相思湖、苏州大学独墅湖、厦门大学芙蓉湖、中山大学隐湖、深圳大学文山湖、湖北大学沙湖、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汤逊湖等, 都是著名的水体景观。水可与大型建筑相结合, 如将大型建筑建立在水面上, 通过与水中的倒影遥相呼应, 更是别具一格。水与桥的搭配在多数高校中都能看到这种景观设计, 且桥栏望柱上雕刻着姿态各异的狮子等动物或花纹, 桥头两侧安排2个组合式花坛, 如此设计, 既增添了丰富的颜色, 也增添了空间多样性, 给到此学习、游玩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气氛。
3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由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社会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的对象, 如建筑、园林、雕塑以及依附于其中的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景物。人们可以通过其景观领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是指大学浓郁的人文特质, 亦可以作为一个大学的象征 (通常为该校做出巨大贡献的前人, 如创办人等) , 以突出其办学理念、规模和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是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景观特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 反映了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高校人文景观的主要功能包括增进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和陶冶情操。主要是通过建筑 (图7) 、抽象的象征意义的雕塑、纪念人物的雕塑 (如孔子、老子、毛泽东等, 图8) 、壁画、形体、碑文和生态园林艺术等作品来表现。高校人文景观既可用来增加校园艺术性与精神文化内涵, 以此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还对学生的审美和认知产生促进作用, 进而可以陶冶学生灵性, 激发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即德育效应。
高校人文景观可分为静态造型艺术景观和动态景观 (即师生们在校园里演绎的种种动态活动场景和生活现象) 。从狭义来讲, 校园人文景观主要是指静态校园景观, 可分为建筑工程艺术景观、文物文化艺术景观和生态园林艺术景观。人文景观的位置可设计在实验楼、教学楼、学生休息和游赏的区域, 也可置于广场中央或校门口作为主景。但当前高校人文景观存在的问题是:随着近几年的扩招, 高校建造的新校区逐步增多, 老校区改造频繁, 但在人文景观建设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致使人文景观缺乏或特色不明显, 个性不鲜明, 仿制和克隆的现象频繁出现。要知道各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历史文化、本地特色不同应区别对待, 同时要结合各高校特色去设计人文景观, 这样才能突出人文景观的价值, 如北大校园的“一塔湖”、清华校园的“水木清华”等属于经典的成功案例。
4 植物景观
我国古代书院多依山而建, 像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岳麓书院在岳麓山抱黄洞下, 背陵向壑, 木茂而泉洁;篙山书院在太室山南等。正如吕祖谦所说的:“儒生往往依山林, 即间旷以讲授”。由于受到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现代化的校园也多选址于自然风景秀丽的场所, 如:美国建筑师开尔斯在武昌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规划了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依狮子山, 西南政法大学依歌乐山, 西南大学依缙云山, 湖南大学依岳麓山, 南京林业大学依紫金山。
近年来, 我国高校植物景观的设计采用的手法多样, 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设计理念。如将东方式的古典式园林和西方式的规则式园林相结合, 力求整体景观统一, 但局部变化明显, 给人无限的视觉享受。这印证了当今世界著名的“校园规划之父”理查德·道伯所言:“目前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整合, 将会持续对校园规划设计产生影响并使其受益”。但法国、意大利、荷兰等西方国家的校园中, 植物景观大部分仍然是规则式的。
目前, 高校植物景观缺乏针对高校的特定的教育、科研和文化环境以及高校校园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及需求的设计。设计不应是简单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的配置, 而应从所在地域和周边环境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 以保证既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又有引进的新型植物景观。这样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华中农业大学背靠狮子山 (自然景观) , 但主楼前面又设计了一现代化的大型广场 (图9) 。同时校园植物景观中还采用丛植、列植、群植等多种手法于一身。如列植的水杉, 春秋可观叶、夏可避荫纳凉, 其笔直的枝干能形成了很好的景深和韵律。群植于水旁, 其林冠线倒映在水中, 遥相呼应, 也能给人很好的视觉享受。混植樱花等多种观花观叶的灌木, 当鲜花盛开之时, 既有绿叶陪衬, 又可欣赏鲜花。
我国高校园林教育 篇2
〔关键词:〕高校职业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Career Planning is an emerging concept in our country.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areer planning and it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The actuality of china’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s deeply analyzed and own view is put forward by the paper.Key words: UniversitiesCareerCareer planning
职业生涯(Career)这个概念的含义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过很多变化,在70年代职业生涯专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随后,又有很多新的意义被纳入到“职业生涯”的概念中,其中甚至包含了生活中关于个人、集体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是否成功,能否被大家、社会认可,并达到社会对其相应的回报,决定于这个人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大小及其对社会的意义,换句话说,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与否、满足与否,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在所选择的工作中发展和实现自我,进而享受他所选定的生活方式。
职业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个人的价值和生活的满足愉快与否,进而决定其一生是否成功。人生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相应的规划将是很难成功的。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讲就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要从事的工作、相应的学习培训以及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还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思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针对个人进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发展规划,使被设计者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在工作中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改进。事实证明,不少人事业无成,并不是缺乏知识和才能,而在于没有设计和取得最适合于自己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
二、当前国内外职场人员职业规划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生涯教育的起源还是比较早的,但是可惜中间中断的时间比较长。中国最早在1916年由清华大学周寄梅先生引入并实施“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辅导,可能是中国生涯教育的开山之作。1917年吴廷芳、梁启超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宗旨,针对当时国内学校教育和生活脱节、职业结构改变、人力供需失衡、以及国民职业教育观念较差的现实,大力推动生涯规划教育。1918年出版了《职业指南》,1923年出版了《职业指导》。1924年更是推动中小学建立“职业指导委员会”或者“职业指导部”,建立“职业指导员”队伍协助学生进行职业抉择。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之后由于战争、社会等因素,我国在生涯规划领域的发展几乎停滞,大大落后于国外或境外。
目前在国外己有大量的公司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在美国有60%的在职人员希望在未来的12个月里换工作;80%的被调查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失去兴趣。在日本,人们每到年末便主动去参加个人测评,对自己及所能胜任的工作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并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自己的工作去向,修正职业生涯计划。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人才测评考试在很多国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机构也越来越多。
我国进行学生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开始在我国学习和推广前沿的理论和做法。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在理论的发展和本土化的工作方面,尚未出现理想的结果。因而,对于进一步运用和实践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专业背景差异较大,而且教师生涯辅导和职业咨询等专业培训项目目前只有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地区开设,并缺乏资深的督导教师。总体来看,我国在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处在学习、模仿和探索的起步阶段,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如要满足日益增加的对于生涯规划教育和咨询,需要加大发展步伐。此外,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和教育发展上有相当的差距,在生涯规划的教育领域差距更是明显,如何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并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也是目前所面临的特有问题。
三、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现状剖析
1、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与实际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比较陌生。调查中,只有176位学生称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了解,这个比例还不到被访问总数的10%,有34%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虽然,大多数被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了解,但是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67.2%的被访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19.2%的被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不置可否;只有4.2%的被访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超过7成的被访学生(包括研究生)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只有3%的被访学生认为不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很多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都是相当缺乏的。虽然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但是大学生自身对职业发展指导方面的需求十分强烈。职业生涯指导作为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从入学初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2.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十分盲目。目前,大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般有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导师的单独辅导、辅导员的一对一的指导、师哥、师姐的指点等,调查数据显示:近4成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即使是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受到过师哥、师姐的指点而已;参加过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的学生只占被访学生总数的29.8%。相对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四和研三的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较多一点,尤其是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分别占该年级被访学生的41.3%和34.2%。
当被问及“你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哪些内容?”时,一半以上(53.6%)的被访学生接触到过学校提供的本专业的就业信息范围和就业状况,其它内容依次为培养自身对专业的兴趣(32.7%)、促进自我认知的培训(27.0%)、建立与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资源库,为学生见习和就业提供服务(21.6%)、进行某些职业心理的教育和能力训练(17.7%)、对选择职业有特定辅导(14.3%)、进行过特定择业技能的培训(11.70/a)。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相关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还很少。虽然各校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在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还存在着参与同学范围较小,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要求。这说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学生还有很多的此类需求。
3.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许多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认真按规划执行。77.5%的被访大学生中只有24.6%的被访学生认为很清楚实现理想的途径,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有26.9%学生开始经常关注他所希望的就业行业,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整自己的发展和规划;有42.4%的学生虽然没有了解过他所希望的就业行业,但是这部分学生还是非常有意愿能有适当的渠道进行了
解;另有22.6%的学生对此根本没有考虑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6.9%的被访学生他们虽然想过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需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
4.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盲区。调查发现,在被访的2321位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35.0%;对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20.4%;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都非常了解的16.3%;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的占总数的11.7%;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占总数的10.3%。当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层次进一步深入时,我们发现人数却在减少。大学生对自己的喜好并不十分清楚,更不必谈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5.学校提供的指导内容和范围欠缺,学生满意度低。从调查中看,学生不仅仅只是满足于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介绍,而是深层次适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而目前各所大学现在为学生提供的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并不十分充足和完备。另外,还有11.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本校的职业生涯指导;42.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相关的讲座或招聘面试技巧、就业理念相关的培训。从数据来看,大学生急需学校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依次为“了解自己是怎样性格特质的人,适合怎样的职业”(33.6%);“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发展有关的内容”(29.7%);“提供自己在想从事的行业进行实习”(15.7%);“了解学校就业工作的政策和基本状况”(13.6%),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上,最大的需求是要了解“我”、“自己”并想通过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手段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诉求、价值。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职业测评(55.1%)和专家一对一的咨询(53.7%)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想知遣的是自己所学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包括动力和阻力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再次是希望自己在校期间能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所实践,另外,社会大环境给予的政策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但是大多数(61.1%)学生还是希望得到相关的指导,在大的方向上明确目标,并为所需要的素质做准备。有32.2%的学生表示顺其自然,不用这么早考虑,他们认为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再说也为时不晚。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仍有6.7%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无所适从。
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学前两年并不限定专业和方向,学生可以广泛选修各学科的基础课,高年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才考虑选择专业和方向。而在中国,受高考体制的制约,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时都很盲目,从而导致很多人才走错了路,选错了行;有2-4%的学生被大学录取后不去报到,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对专业不满意,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对于在校生,如何择业成了大问题,很多人直到毕业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干什么,适不适合这个专业,应该把什么作为工作,把什么作为职业,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已屡见不鲜;另外,毕业生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选择其它方向考研、考博的也不乏其人。
这些现象都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在现行的教育下,高等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怎样的人才培养导向?应该看到,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很清楚本专业的情况和分配去向,对于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也不清楚,此阶段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引导,就可能会使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浮于表层,专业思想不巩固。
四、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社会给予成员个人选择自己真正想做、又能做得更好的职业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择业权必须受到员工本人素质和社会需求的约束,个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尽量从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事业着手。高校学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择业目标不明确,在形形色色的职业面前,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
浅析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 篇3
关键词: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26-01
工程是基于科学技术改造未知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复杂性等特点日益突显,工程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理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其在毕业时,基本具备成为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基本技能。我国的工程教育由来已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工程教育的质量的提高,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弊端
纵观中国工程教育,现有的注重科研的研究模式,外部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的经营方式,让我国的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
(一)高校的人才培养。
1.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上,教材和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工程建设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工程教育的发展,技术创新理念、要求等外部变化没有能及时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模式相对固定。随着高等教育录取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还是以班级的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追求标准化和程序化,缺少形式多样的教与学的氛围。学生的学习无法自由进行,从而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3.课程设置向理论性倾斜比较大。大多数高校课程开发时轻实践,重理论,高校工程教育教学大多倾向于重视课程理论的教授,授课内容基本很少涉及本课程理论以外的相关技术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践动手等方面的能力缺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创新。
4.专业课教师队伍重视科学研究,不注重教学研究。我国大多高等学校都在提倡科研,不同程度的存在科研与教学不平衡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认为专科及本科学生没有研究能力,而对此类的教学活动敷衍了事。
(二)当代社会环境。
1.大学的教学内容与工程建设企业对创新能力要求高难以对接。企业对新员工的创造能力有必须的要求,然而相对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教学方法等导致企业的创新成果根本不可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或者说在大学教学目标中不可能的为企业创新服务。企业注重短期利益,轻视长远利益。企业对技术创新往往局限于满足当时利益需求,企业人员根本也不可能了解高校课程体系中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影响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
二、采取的改革措施
目前国内的高等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工程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要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对工程师的要求,必须对工程教育实施以下改革: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能力来自于实际工作,各种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对于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来说,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已势在必行。
2.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合一,以培养面向工程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增加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课程。第二、缩短教学计划的总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注册类证书的培养教育。第四、注重课堂和课堂之外的教育。校内、校外及产学研合一。
3.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推动产学研合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工程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较强的应用能力。一方面通过专业课程培训、交流和深造,有计划地派出该类教师轮流到建筑工程企业去任职锻炼。同时大力鼓励教师获得各类培训、认证资格证书使得教师既有基础理论功底,又长于实践操作、掌握最新应用技术的,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4.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很短时间内满足工程单位的需求,在校时对其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及认证很有必要。
三、结语
谈我们高校现代园林教育 篇4
关键词:园林教育,园林专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园林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许多院校只看好园林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势, 盲目扩招而缺乏对专业发展的长远打算, 教学质量不高。由于目前园林业的蓬勃发展, 社会对园林专业人员需求量较大, 就业形势看好, 使人们看到园林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了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大量扩招外, 其他建筑、师范、艺术类甚至综合类院校也纷纷开设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既要有数量的增长又要有质量的提高。不顾质量提高的数量增长从表面上看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而实际上造成园林专业定位不清, 只能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增长。从而使园林教育的发展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
2. 出现不同院校对园林专业的不同解释, 课程设置相异, 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园林实际上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边缘学科, 是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建筑学、工程学、土壤学、生理学、植物学、生态学、美学以及经营管理等多门学科。
由于园林专业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其培养目标往往跟着院校的性质走。目前, 我国高校开设的园林专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林院校的园林教学体系;一类为建筑院校的园林教学体系, 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 侧重于环境艺术的设计。这些园林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以自己院校所擅长的专业为主。例如: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园林专业课程, 却过分地强调园林的美学、过分的以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园林专业, 加大艺术类的课程比例, 而忽视植物的种植规划和搭配, 忽视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改造。而一些建筑类院校也是轻视植物景观等方面的教学, 不同类的学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可见, 目前, 我国园林学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无论哪个或哪类性质的院校, 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标准。只有这样, 毕业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才能与参与公平的社会竞争。没有学科基础的所谓特色只能是纸上谈兵。
3. 软硬件设施跟不上, 与外界实践基地交流合作不够。教师的质量是园林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 部分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高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在外搞工程项目, 分散了教学精力。另外一些院校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存在“近亲分配”的现象, 无视教师所学专业安排授课科目和任务。硬件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绘图室和进行规划设计的专用电脑设计室, 随着电脑的普及, 现在许多园林设计作品都是在电脑上设计绘制的。完备的实验室及良好的电脑设计室是园林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事实却是许多院校普遍存在着电脑设备不足的问题。另外缺少苗圃, 即便有的院校建有苗圃也是面积不大, 种类数量少, 品种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园林教育发展的需求, 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学生认识树木、花卉品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 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与外界交流, 比如走出校园到企业参与实践, 这样既可以了解体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哪些知识方面需要加强, 也可以反馈教学方面的不足, 及时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可以解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在这方面, 许多院校做得不够。
二、建议及对策
1. 以质量求生存, 抓好园林专业基础的同时突出院校特色, 高校应从盲目扩招追求数量转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轨道上来。首先, 园林专业教育在突出体现园林专业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应制定统一的基础课程标准。在这个基础之上, 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院校性质和市场定位有所侧重地发展, 不断强化自身的特色。依据科学化、合理化, 紧密结合市场, 培养市场需要的园林专业人才的原则,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 整合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质量为目标制定与院校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证园林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提高软硬件质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传统教学手段。不断适应新形势, 加强教师的定期培训, 增强教师创新水平和授课技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如电脑设计室, 绘图室等, 在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起到了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使教学手段从传统的方式向教育技术现代化转变, 部分主干课程如:花卉学, 园林植物配置, 等最好实现网络教学。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园林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充分重视综合性的实习,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参与真实工程建设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企业和相关单位感知专业的特点和行业性质, 增进学生的职业感性知识, 通过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城市的各种城市园林绿地, 房地产公司等观察实践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过程中, 学生也可发现自身知识的弱点和不足, 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 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的园林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 需要不断地解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 把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深化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信随着我国园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问题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园林教育事业会大踏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韩鹏, 董君.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与课程建设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我国高校园林教育 篇5
一、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上海大学文学院首先招收秘书专业学生为标志。由于秘书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到1985年全国设秘书专业或秘书学课程的高等院校已达120多所,到90年代达到300余所。2005年,仅安徽省设置秘书专业的高校就达37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秘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近十年来,全国又有近50所院校陆续将秘书学专业从专科提升到本科层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秘书人才。
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上海、广东等沿海省市先后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设置了秘书专业。199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将“秘书学”列为全国自学考试常设专业。此后,全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在职文秘人员和青年学子通过自学考试接受秘书专业教育。
二、高校秘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新学科,秘书专业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的是一切新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共性问题,有的则是秘书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存在的特殊问题。
1、秘书学的本科专业地位有待确认
虽然自学考试和成人学历教育部正式列有秘书(文秘)专业,但“秘书学”到目前为止没有被教育部列入全日制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虽然有不少院校开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但通常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方向)”的名义招收本科生的,因此无法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招收秘书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是,一般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通常又将硕士学历作为师资引进的前提条件,这就造成秘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难题:秘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是秘书学“科班”出身,他们不仅没有秘书学硕士不历,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秘书专业本科教育背景,因此难以形成一支既符合学历要求又热爱秘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基本队伍。这一现状如果不解决,将严重阻碍高等教育秘书专业的发展。
2、有些院校秘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一些院校主要根据本校师资条件设置秘书专业课程,而不是根据现代社会对秘书的知识、技能要求来安排课程和课时,结果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安排了过多的与秘书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如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现代汉语等等,而对至关重要的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则是有的不开,有的虽然开课但只是象征性的。例如,有一所“211”重点大学的秘书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企事业单位高级秘书及管理人才”,而开设的主干课程则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文献学、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学、应用写作、外国文学等。又如,华东沿海某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方向)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为6门(括号内为课时数):现代汉语(96)、古代汉语(64)、中
国文(340)、文学概论(87)、秘书学概论(57)、秘书写作(87)。这6门主干课中,秘书专业课课时仅占五分之一不到,而且该计划的“非主干课”中竟然没有“秘书实务”这一至关重要的课程,“办公自动化”则仅仅安排了38个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使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胜任秘书工作的要求。
3、秘书学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虽然二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质量较高的秘书学教材,但多数教材所阐述的秘书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工作规范以及对秘书个人素质的要求等等,仍以党政机关秘书为主,这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高校秘书专业主要为工商企业输送秘书人才的要求。例如,有一本国家级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秘书学教材在当时看来体例合理、适合教学,是一本优秀教材,但这本教材在2002年2月第12次印刷的版本上仍然保留着“我国从事秘书工作的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即公职秘书”的陈旧观点。按照此观点,目前高校秘书专业培养的主要对象——商务秘书都不是秘书!像秘书学这种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应用性学科的教材,居然十几年不修订,即使当年算是很优秀的教材,也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秘书学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几乎没有秘书学专业硕士点,也就无法正规增减秘书专业高校师资。目前各高校秘书专业课教师一般都由其他专业教师转任或兼任,这些教师缺乏秘书工作实践经验,上课也谈不出多少切身体会,学生听起来自然就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有些学校虽然也聘请有实践经验的秘书工作者兼职任教,但由于他们本职工作较书记,没有充足的时间备课,又缺少教学经验,上课虽能结合工作实际谈出一些体会,但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况且兼职教师课余没有与学生共处的机会,也难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具体指导。近几年高校扩招后,各高校陆续招聘了一些其他专业的硕士生充实秘书学教师队伍,但这些青年教师缺少秘书专业本科教育背景,原研修专业与秘书专业差别很大,其中多数人不安心秘书专业教学,有的准备考博,有的希望转岗,将主要精力用于原修专业研究,因此通信班以提高秘书学专业课的教学水平。
三、解决高校秘书专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西方国家,秘书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职业之一。在美国,秘书与教师、医生等从业者的人数不相上下,是律师的十几倍。美国在1990年设置秘书学系(或专业)的高校达1300多所,主要是两年制的大专技术学院或商学院,但1990年四年制大学毕业获秘书学学士学位的也有2178人,与我国现在秘书学本科生的培养规模相当。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秘书人员在总的从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高,秘书学高等教育也越发达。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2005年10月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企业总数已达787.8万户(《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日第二版)即使每家企业平均只有一名秘书,全国的企业秘书也应该有800万人。而党政军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存在着文秘人员更新和业务素质提高的问题。根据社会对秘书人员的需求,我国高校的秘书专业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解决以上所列举的制约秘书专业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确认秘书学的专业地位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颁布的,当时我国高校本科秘书专业还不多。近几年来,秘书学(本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级秘书人才的需要而创办起来,并且已经形成规模,因此建议教育部在下次修订专业目录时将“秘书学”列为“文学(05)——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下的一个子学科,与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等并列。考虑到秘书学的管理科学性质,秘书专业也可列为“管理学(11)——公共事业管理类(1103)”的子学科,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并列。与此相应,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中亦应增加秘书学专业。
在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秘书专业地位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确立秘书学实际上的专业地位。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就设有与中文系并列的“编辑出版与高级文秘系”;苏州大学也设有文秘系,与中文系、新闻系、广告系、对外汉语系并列。这些都是十分妥当的变通办法。
2、优化、调整秘书专业课程的设置
秘书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也不同于管理专业,它的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必须按照胜任中等以上企业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秘书工作的要求来设置,不能采取仅仅在中文专业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加上两三门秘书学课程的办法。秘书专业不京戏将中国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等作为主干课程。笔者认为,假如要列出本科秘书专业最重要的十门主干课程,它们应该是: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文书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中国秘书史(对于以增减中小公司文秘人员为主要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秘书专业,可将后三门课程换成市场营销学)。而文学、逻辑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常识等等,也应该作为秘书素质教育课程来开设。
3、与时俱进地搞好秘书学教材建设
在秘书学教材建设方面,秘书学教学和研究者已经作了很大努力,出版了多种优秀著作。但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校普遍使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甚至把“是否使用国家级出版社教材”列为教学证明估的一项指标,这就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使用一些十多年前出版又没有修订的内容相对陈旧的教材,给秘书专业教学带来了极大不便。我们认为,要改变教材内容陈旧的现象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取消“使用国家级出版社教材”的限制,让多种教材并存竞争。出版教材的出版社级别高并不等于教材质量高,尤其是那些内容明显陈旧的教材即使在刚出版时很优秀,十几年不修订也难以保证其先进性。优胜劣汰是学术竞争的规律,在自由造反的情况下最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就是最优秀的教材。现在连中小学教材都放开了,为什么要把“是否使用国家级出版社教材”作为高校教学评估的一项指标呢?
二是国家级出版社不能躺在政策保护的温床上不动,应该增强竞争意识,积极组编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材,至少也应该对十几年前出版的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否则必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秘书专业是应
用型专业,秘书学是应用性学科,其教材修订的周期不宜超过五年。如果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确实优秀,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即使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人们也会考虑优先选用的。
4、解决秘书学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61-03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案例和数据支撑。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激发创业热情,普及创业知识,通过创业体会和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89年~1997年)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开始于1989 年,联合国在北京提出开拓能力和精神是未来学习的第3个通行证,此后的十年里,我国有关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不到20篇论文,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实际案例少。胡晓风的《创业教育简论》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以立足教育、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为原则,高校要实施产学研的社会化运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学者们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思想意识、观念更新的教育。
(二)第二阶段(1998年~2009年)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创业教育,并开展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选择了清华大学、中国人大、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十年之内,研究论文比之前翻了20倍,质量和数量明显增多。柴径认为,创业教育应融于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咨询。衣俊卿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以推进学生创办企业为目标,它还包含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包含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力培养。在这个时期,“高科技企业”开始出现,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学毕业生在高科技领域创办的高效益的企业类型。
(三)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三年多的论文数量比前20年论文数量的总和还要多,研究包括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提出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失败的教训和取得的经验等。
从以上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由国外创业教育的思潮和国内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基于科技创新而实施的跨学科、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交叉特点的教育。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一)西方国家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国家,有许多创业学术期刊和专著,研究的领域涵盖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美国高校每年还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估和排名,可以有效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美国创业教育主要在商学院,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创业,设立了创业研究中心,还有各种基金会、杂志和创业研讨会。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在立法上,美国职业教育法、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等几十部关于创业培训和就业的法律。英国下发了企业创办计划,法国通过地方工商工会对个人进行创业指导,德国颁布了就业支持法。此外,创业计划大赛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手段,通过计划大赛发现和孵化出企业,很多大公司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的研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晚,1990年开始,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被列入教委的规划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政府将创业教育列入高教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起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讲授创业知识,并与第二课堂结合,让学生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经验,高校成立创业管理和培训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商业化运作,指导学生开公司办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融资资助等。有些学校还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设立创业教育基金,开展创业创新科研和实践活动,将学习和创业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在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复合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大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好产品和服务参加比赛,吸引风险投资。政府和社会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各种设施、配套服务和优惠政策。
西方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主要是在一些会议、论坛和期刊上,不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比较少。而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尽管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认识到位,但是笔者提倡借鉴西方的先进理念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业内对创业教育没有达成共识,不过大家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需要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此外,“素质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形式,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人才培养说”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责任心和风险防范能力,使之能够大胆创业。“教育理念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自行创造就业岗位”的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集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综合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升综合素质、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教育。endprint
(二)创业教育模式
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很多,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专业开设情况、地域传统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的角度、层次也不一样。比如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通识教育部分与专业结合”的大赛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的“课内课外双渠道、产学研三结合”的多模式教育;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温州模式”;哈工大的“竞赛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基地实践”模式;中央财大的“以商学院为主导,优选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创业积极分子,开设创业先锋班”的精英创业教育模式;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学+基地孵化”的实践模式等。
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创业过程,激发创业意识,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开办公司或实习,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此模式定位清晰,可操作性强,但孵化基地只能容纳少数人。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育层次化模式,第一是创业意识培养。开设创业通识和选修课程,进行启蒙教育。第二是通过创业设计大赛、校园展会、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第三是为校内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让他们进行创业实践,组建公司,并进行相应指导。第四是创业后续支持,从项目甄选、企业管理、业务拓展、团队组建、壮大企业均有专业人员辅导。模式层次越高,参与的人数越少,形成一个动态的筛选过程。
总之,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到位”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体现着创新性、系统性、教育性、时代性、实践性、主体性等显著特征。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应该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传统文化、地方经济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教材编写中,既要有理论,更要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灵活运用案例、情景模拟、第二课堂等,将各教学模块有效融合,课程考核则可采用创业访谈、市场调研、创业计划书分析和口头答辩等,侧重平时学生的参与度和经验积累。
李梅则提出,创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创业能力、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三大模块,知识是创业顺利开展的基础,能力是核心,实践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实践。还有学者提出,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加入创业课程,对高校引入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及KAB创业教育课程等进行评估和探讨,最大限度发挥创业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如何开发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比较少。
(四)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不足、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从制度保障、软硬件环境和人员保障上加强高校创业指导,并具体从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业绩、环境保障和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检验创业教育的成效。针对高校创业师资缺乏、能力参差不齐问题,研究者认为,应该要聘请有经验的创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而专职教师也应有创业的经历。此外,高校应有创业教育学专业,最好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样可以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五)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及德育的关系
很多学者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及就业的关系角度进行探讨。他们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心理素质,普及创业知识基础,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增长点,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开拓了一条新路。有专家指出,创业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里有德育的内涵,这对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评价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始于25年前,前20年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成果较少,后5年有大量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有专著,论文数量可观,而且涉及创业教育所有方面,包括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前景等,每部分均有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于共性研究比较多。从纵向来看,这些研究还是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没有连续性,可比性差。另外,研究的深度也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还停留在调查分析、陈述观点、经验总结以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经济问题进行定量模型分析还比较少,理论高度不够,学术性不强。在研究方法上,创业教育的实证性调查研究仍欠缺,有学者采用了访谈法、问卷法等对某些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但因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局限性,所得结论不具有推广性。
此外,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学科专业背景结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例较少,说明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实际需求是脱节的,怎么寻找最佳契合点,使他们融合,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是未来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学者们开始研究创业教育的细分领域的课题,比如基于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体系等。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展望
(一)研究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创业教育对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保障体系研究较多,而较少对学生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研究,应对学生入学的创业意愿调查,接受创业教育后的意识和创业实践取得的经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抽样和跟踪调查,了解不同专业背景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现状,对比创业教育前后的思想动态,以评判创业教育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体系的多样化
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教学资源,从课程建设、创业活动和实践出发,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和技能。研究者提出,创新教育新领域,即“创办企业、创建事业、创新业务”,包含有“课程板块、体验板块、文化板块、实践板块”,并有较为客观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研究领域宽广、系统化程度高的多样化教育体系。
(三)评价体系的科学和完整
高校要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状况,必须和全国进行对比、竞争,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促成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者提出了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价的几大要素:课程内容,教师的论文、课题和著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学生自主创业的业绩,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四)孵化基地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认为,创业孵化基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基地开展实证研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创业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实地调研等,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意义。此外,高校宜设立创业指导及研究中心,将创业实践和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五)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创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电子商务创业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近,国家对于大学生开网店给予财政补贴,旨在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近两年来,对于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开始出现,但针对电子商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等研究,对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胡安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4(2)
[2]闫广芬.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刘望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8)
[4]赵金华,孙迎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 20 年回顾评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12)
[5]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6]周栋良.创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2012ZZZ041)
【作者简介】莫秋树(1979- ),男,广西贵港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关于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的思考 篇7
【关键词】高校教育 教育质量成本 管理对策 优化策略
一、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的含义
高校教育质量成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使用的一切费用,还有就是由于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损失费用。高校教育质量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从质量成本角度看,高校的教育质量成本是高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所消耗的资源和代价;另一方面从高校经济性角度看,不合格的学生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损失,还有就是预防不合格情况而花费的资源和代价。总之,高校教育质量成本就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成本和不合格人才的成本的总和,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二、现代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的概况
依据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性质和每个方面发挥的作用看,一般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获得补偿的为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增加时,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得到增强,这样能够改善和提高教育的质量,进而使得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有效降低,如此不仅降低了质量成本还提高了教育质量。相反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一点作用,他们的增加会使得教育质量成本浪费。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为了保障教育质量必须投入的成本,是一种主动的投入成本,而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是一种被动产生的成本,这种被动成本从理论上可以完全避免,现实中管理好了也能够有效的减少。
三、有效控制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的对策
1.政府要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我国政府首先要保证对高校教育投入的力度,并且还要积极发挥政府对高校宏观调控的作用。依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各级政府要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分层的对各高校投入。政府如果对高校做到分层投入和分层管理,这样各高校能够实现跟好的自主办学,也能够达到社会期望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分层投入和分层管理能够使政府和高校更清楚各自的权责,这样能够促进各层次的高校都相应得到发展。
2.从理论方面加强对教育成本的管理。高校教育的成本和质量问题都有着他们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的,在当代社会其他学科和理论,对高校教育领域的成本、质量和管理的影响越来越深。有的高校甚至在某些时候把别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生搬硬套到教育上,完全没有考虑高校教育的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要大力推进高校教育经济学、管理学和质量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教育质量成本研究慢慢规范和系统以及教育质量成本意识增强的前提下,为了使教育质量成本得到有效的管理,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建设。
3.高校要做到有效的管理。高校是使用教育资源是为了培养人才,高校只有掌握好教育资源和教育的关系,才能够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出质量合格的人才。我国各高校要加强有效分配教育资源意识和提高教育质量成本意识,并且要加快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的理论研究。各高校要科学合理的投入成本,对教育资源要正确使用和分配,做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教育投入。对我国高校教育绩效的评估和管理进行改革,对高校教育质量成本实施标杆管理。
四、优化教育质量成本的策略
1.优化教育质量预防成本的策略。高校不能为了追求教育质量而制定过高的质量标准,这样将会大大增加教育质量成本的投入。不能为了降低教育成本的投入而制定较低的质量标准,也不能为了降低费用而减少教育质量预防和鉴定等方面的必要主动投入。各高校要建设特色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就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层次定为和服务定为等方面。这就需要各高校有效加大对教育质量预防成本的投入。提高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加大对师资力度的投入,将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育质量损失成本的优化策略。为了了解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发现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相应的质量问题,就要对教育质量设置合理的检测方法。这样才能够降低内部损失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对教育质量的检测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检测三种方法。高校组织和管理不到位时,即使预防成本投入到位也会有各种事故发生。例如学生逃课、考试作弊及违纪等。这些事故发生后,就需要高校的相关部门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后,把相应事件的各种情况展示给学生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清楚了解,进而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大大减少了损失成本。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的两大主题就是质量和成本,我国高校面临着质量和成本的双重问题。高校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高校需要将相应的教育成本控制好,充分利用好每一教育资源,保证教育的质量。各高校依据自身的定为层次,有效管理好教育质量的投入。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l]郑爱华,李文美,黄靖.高校教育质量成本研究[J].事业时会,2005,(5).
[2]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我国高校园林教育】推荐阅读: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08-18
我国公办高校财务09-16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05-11
我国优化高校财务论文12-02
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07-07
完善我国高校内控体系论文10-05
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10-12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11-14
我国民办高校学风建设12-01
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