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

2024-10-12

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共3篇)

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 篇1

一本科导师制的定位

从目前国内对于本科导师制的认识和实践来看, 造成本科导师制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症结主要在于对本科导师制的定位不准确。

1从教学模式、学生管理制度向教学管理模式转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探索适合本校甚至本专业的本科导师制模式, 总的看来, 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定位。一种将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为一种教学模式。主张在高校教学中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导模式, 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辅助模式, 主要在课余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指导。当前大多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都采取这种模式;一种将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为学生管理制度。主张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 聘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 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制度。”此种定位的导师制要求导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态度、为人、健康成长等问题。[1]

从理论上讲, 只要定位准确、恰当, 本科导师制不管在何种定位上实施都应该达到相应的效果。实际上, 上述任何一种定位的实践在我国目前的大学中都未实现预期目标, 原因是定位不准确、不恰当。一般认为, “教书育人”是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角色与基本职责, 上述两种定位分别对应于“教书”和“育人”的目标。实际上, 无论是以“教书”优先, 还是以“育人”为本, 二者都是密不可分, 不容割裂的。因此, 对于本科导师制更科学的定位应当是教学管理模式。

2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首先, 必须正确处理导师制教学模式与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专家报告式教学模式的关系。我国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辅以专家报告, 但由于种种原因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学质量等) , 大学生逃课 (挑战了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 屡见不鲜、专家报告也不是次次爆满 (有时需要靠点名等强制措施以避免冷场的尴尬) , 而新兴的本科导师制也往往流于形式。因此, 如将本科导师制视为一种教学模式, 必需合理协调诸种教学模式, 使各种教学模式相得益彰, 教学效果最优化, 学生受益最大化。

其次, 必须正确处理本科导师制与班主任制、辅导员制的关系。本科导师制与我国高校普遍实施的班主任制、辅导员制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本质也是本科导师制的定位问题。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的理论探索中, 有来自各个高校探索实践的不同声音:一种声音认为高校学分制的实施使班主任制不再适应要求, 相反导师制行之有效, 建议以本科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2]一种声音认为本科导师制是班主任制、辅导员制的有效补充, 前者与后者并行不悖, 相辅相成。[3]这一问题涉及到基本教育理念问题, 即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及如何实现。

再次, 必须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以教学管理模式来定位本科导师制, 其出发点就是为了更好地协调教学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来自牛津大学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在牛津大学, 近代意义上的导师制是一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主旨、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但导师对于学生的个人生活、人生规划、道德修养、能力养成都有指导。

二本科导师制的困境

1精英教育理念与大众培养模式的矛盾

随着高校的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逐步确立了大众培养模式, 随之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其与导师制的精英教育理念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具体来说, 牛津大学的师生比为1:2, 近年来, 随着牛津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 原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每个老师指导6~12个学生, 对于导师来说精力还是绰绰有余。美国哈佛大学自1951年实行现代意义的导师制, 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个人。比较而言, 我国目前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这就造成了我国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并非人人有导师的不平等现象。[4]众所周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促进教育公平作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 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2西方移植与中国扎根的矛盾

源于牛津大学的本科导师制是以精英教育为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成功吸引了国内众多人的目光, 许多人都热衷于从牛津大学取经, 并以之作为国内大学师范的典型。问题是, 牛津大学的本科导师制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 这种环境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生态大不相同。英国牛津大学的教师主要任务即扮演导师职责, 授课为次要的。在中国普通高校的教师有工作量要求, 每学年要完成额定教学任务, 同时又要搞科研, 有科研工作量的统计, 尤其是一些硕导、博导, 所带研究生就有几十个, 当本科生的导师只能排在最末位。高校教师秉持教书育人的理念, 都有强烈的责任心, 但是他们的精力却有限。因此, 想要本科导师制真正在中国教育中扎根, 必须考虑到中国独特的国情。

3导师制高要求与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

将导师制定位为教学管理模式, 意味着对导师的要求提高。导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 还要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今天, 对导师的要求更高, 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一门艺术, 需要全面发展的导师。国内高校目前的情况是导师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高校为了普及导师制, 让所有的老师都承担导师职责。很显然, 导师业务水平不同,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不平等。更为棘手的是, 导师的业务水平并不一定与其管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成正比。

三本科导师制的发展路径

本科导师制在今天的中国虽已不是新名词, 但毫无疑问尚处于探索的阶段。作为一种渊源于域外、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国内公认的制度, 面对制度建设中的诸种矛盾和困境, 今后的任务是探寻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本科导师制。

1本科导师制的路径依赖

首先, 有赖于教育体制的整体改革。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是目前我国本科导师制实施当中的突出问题, 但这一问题不是孤立的。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不等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无限扩张, 应从职业教育等教育分层上做文章。在教育资源分配上, 加大对于职业学校的投入力度;在教育观念的宣传上, 引起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教育效果的考评上, 不以教育层次的高低论高下。这样, 在中学以后就实现人才的合理分流, 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一点还有赖于社会观念的全面改变。在职业观念上, 目前有所谓白领、蓝领、金领的区分, 与此相应, 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都有所不同。因此, 在实现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 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不以有色眼镜来品评职业贵贱的观念。任何职业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其次, 有赖于本科导师制运行机制的完善。在考核机制方面, 可以建立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双重体系。客观评价是根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对于额定必须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予以量化, 并以此来衡量导师的工作;主观评价包括导师和学生互评、导师和学生自评等。在激励机制方面, 可以建立分级奖励制度。根据考评结果, 顺次将奖励等级分为一、二、三等, 给予导师和学生不同程度的激励。在监督机制方面, 可以建立分层监督制度。如领导监督老师、导师之间相互监督、学生监督老师、老师监督学生。各个层次的监督在级别上是平行的, 以避免利益关系带来的不公正。

再次, 有赖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目前国内关于本科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都不成熟, 理论有待于从实践中总结, 实践必须依据理论循序渐进。比如可以在全国进行试点, 在各个试点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专业进行实验。实际上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基地班, 湖北大学的文科实验班等, 都是在小范围内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最优资源 (导师优选, 学生优选) 以获取最大限度 (不是范围大, 在有限的范围内效果显著) 的收益。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 并通过大范围的讨论和论证, 进而扩大试点范围, 是可行的路径。

2本科导师制的路径创新

路径依赖体现的是制度的相对稳定, 但既然是制度路径, 就不会一成不变。因此, 为节约成本, 必须在进行路径创造的同时实现路径创新。在这点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5]可谓指路明灯。

首先, 在横向层面既要借鉴域外经验, 更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目前许多高校的导师制都企图借鉴域外高校的导师制经验, 但这些高校如牛津大学等之所以发展出这样一种制度是和英国的国情和牛津的校情密切相关的, 而中国的国情和高校的校情显然与之不同。我国高校的制度设计在许多方面都受到前苏联的影响, 存在如学科专业壁垒森严、教学科研两条线、学校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而本科导师制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性、开放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战略目标无疑是规范我国高校本科导师制的基本指针。

其次, 在纵向层面既要注意高校发展的沉淀性, 又要考虑人才培育的创新性。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牛津大学等域外学校的导师制经验, 本身就是历时性积淀的产物, 而非一时兴致所致,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学校的导师制也有些微的发展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忽视这一点就是非历史主义的。更为重要的是, 对高等教育这样一种宏大的育人、树人工程来说, 历史沉淀是创新的基础。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 为了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目标,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本科导师制能够而且必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嵇小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EB/OL].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 2006:19.

[2]丁丽莉, 徐放, 韩东.高校实行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8) .

[3]冯婵璟.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培养人才的三重保障[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2008 (2) .

[4]]大洋网.本科生导师制存在不公?被指筛选标准不科学[EB/OL].http://news.163.com/09/0106/10/

[5]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0-07-29.

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 篇2

在职能分工上,导师的指导内容要与辅导员和班主任有所区别,分工有所侧重,指导的工作中心放在专业指导上,同时要辅助指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协助班主任进行生活指导和思想指导。

3.1 专业指导 入学后,导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课程体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细分方向和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愿望和兴趣爱好在学习中有所侧重点。导师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是全程式的,指导的时间横跨本科学业的四年,贯穿所有学习过程,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参与导师的科研等。目前很多高校会为学生在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论文及格阶段分别指定不同的导师,这种方式由于不同的导师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缺乏了解,不能针对学习的实际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而全程式的指导形式能够让导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四年的时间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专业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生产和毕业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论文研究方向;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和专业实践。

3.2 就业指导 从入学之初,由导师负责向所指导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行业发展态势,据此要求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常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极易产生过分放松心态,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专业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努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导师可以通过谈话,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理想,共同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让大一的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能明确今后四年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防止学生在入学后产生的松懈和懈怠情绪。

3.3 生活指导 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开始面对独立的生活,部分学生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也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过度放纵个人生活,导师要辅助班主任的工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系统的生活计划,合理安排大学生活,防止个别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防止生活上的过度或奢侈消费。

3.4 思想指导 在思想指导工作上,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社会输送更多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道德品质高和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同时在思想工作中,导师还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因学业、家庭、爱情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陶珠.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探讨.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04).

[2]周俊卿,温树杰.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西某高校为例.山东纺织经济,2010,(04).

[3]孙阳华,张勇.浅析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导”.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烟酒版),2010,(03).

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 篇3

“双向选择”可以尝试动态优化调整

从某些高校的实践问卷调查[1], 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希望能定期更换导师, 以便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并适合的科研方向。学生在刚开始选择导师时, 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因为他们对所学的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 缺乏对各个研究方向的感性认识。很多学生非常希望能对本专业每位导师所从事的具体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 再去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 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由于学生对所开展的研究课题有着高涨的热情, 便会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动手实践, 所以导师在选择了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后, 当布置各项科研工作任务时, 会很顺利, 不会出现“推推动动, 不推不动”的现象。这样, 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培养提高。

因此,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可以尝试动态优化调整的“双向选择”模式, 即实行全程分组分阶段导师制。具体地说, 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一学年, 可以在学生进校的时候随机分成若干组, 由各导师组来带, 除指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外, 学生开始接触科研训练。与高年级同学的交流会对明确兴趣和科研方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导师组可以由不同层次老师组成, 发挥不同年龄、资历等导师的作用。第二阶段包括大二和大三两个学年。可以进行人员在不同导师组间流动的过程, 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 然后再次稳定下来。进入第二阶段, 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进入科研, 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课题、学术交流等活动, 熟悉自己所选择方向与领域的研究情况。第三阶段为大四学年。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在前两阶段的科研体验, 并在考虑将来去向的前提下, 确定下自己的研究方向, 选择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 可以尽早地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科研工作。

建立科学的导师教学评价、考核与监督机制

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评价监督机制充分体现出大学对师生学术自由权利的尊重, 在我国建立科学的本科导师制评价监督机制显得非常重要。在学分制基础上, 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与监督机制, 完善导师制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不是终身制, 对不能顺利完成职责要求的应中止其导师资格。

学校首先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导师管理条例, 制度化本科生导师工作, 既要为本科生专业导师创造工作条件, 又要加强对其工作考核,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办法以及考核指标, 定期考核导师指导本科生的成效, 并与年度考核、聘岗等挂钩。其次要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 听取汇报, 了解情况, 完善管理, 加强监督。需要注意的是, 考核与评价机制应以激发热情为主导, 通过制度管理加以保障, 做到按章执教, 按规从学。采用多元评价的手段是必需的, 如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都应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导师互评等几方面, 评价内容应包括导师的工作态度与履行职责的情况、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及具体工作的效果等, 评价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总结法等。

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形成明确的责、权、利管理机制

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 以及导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 是本科生导师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导师是按照一定要求和程序从教师中挑选出来的, 他们大都肩负着教学、科研和指导学生的重任, 其劳动应该受到承认。为了让导师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如在报酬方面给导师的指导计算一定工作量, 导师指导下学生取得各项成果应给予导师和学生奖励等等。此外, 要注意协调好导师与辅导员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导师的设置并不是重复当前高校普遍设置的辅导员制职能, 而是形成互补的关系。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思想、活动、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 导师则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计划制定、课程学习、论文写作、科研实践等进行个别指导。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一, 其运作方式是互动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使学生从以“管”为主到以“导”为主, 可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在广泛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对教学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将能更好地保障这一制度顺畅、有效地实施, 进而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势, 达到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 2006, 3.

[2]费英勤, 颜洽茂.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6.

上一篇:植骨融合术疗效下一篇:农业科技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