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共12篇)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 篇1
中国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的世界奇观, 是人类的瑰宝,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受到中西方艺术家的热烈追捧。我国古典园林寓情于景、寄景于情, 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糅合在一起, 是人们审美情趣和情感的体现。古典园林经历一段漫长的发展阶段, 取历史之精华, 去其糟粕, 形成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界。造园者应深入研究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精髓, 分析古典园林创作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园林工程, 从园林空间的类型及其营造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我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类型
园林空间, 广义上讲是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 狭义上是经过人工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需要的户外公共空间, 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游人漫步、闲坐或观赏周围环境。园林空间的创造与布局根据园林构成要素主要可以分为地形构成空间、植物分隔空间、建筑创造空间。
1.1 地形构成空间
地形具有许多潜在的视觉特性, 可将其形成柔软、具有美感的形状。所有设计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地形, 地形是最重要的造景要素之一, 主要分为平坦地形、凹地形、凸地形和山脊4种类型。地形能够影响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空间感受, 平坦地形简明而稳定给人以开阔的视野, 往往构成开放式空间, 给人以轻松感和美的享受;凹地形具有分割感、私密感的特点, 构成较为封闭的空间, 常作为人们休息的理想场所;凸地形和山脊一般是起到限制空间, 控制视线出入的作用。地形有陆地和水体, 我国古典园林中“挖湖堆山”、“一池三山”、“曲径通幽”的空间处理手法, 都是利用和改造地形来创造空间的, 如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典范———颐和园就是利用万寿山和昆明湖来构成园林主景。
1.2 植物分隔空间
植物在景观中除观赏外, 还具有限制、组织室外空间的作用。植物可遮挡不利景观, 统一建筑物效果。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 同时形成障景, 可屏蔽俗物、漏景等, 控制私密性。园林空间一般是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空间围合。传统园林中经常利用草坪和地被植物分隔地平面而形成开放空间, 利用枝叶茂密的小乔木和灌木垂直分隔空间, 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 构成顶部封闭、四周开敞的覆盖空间, 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垂直空间。
1.3 水体创造空间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水乃万物之源, 水活化了景观, 给园林带来灵气, 水体可以创造各种空间, 计成在《园冶》中说到“疏水若为无尽, 断处通桥”就是利用水体来增加园林的景深和空间层次感。水体中的倒影, 水中的光影变幻都有扩大空间的作用。
1.4 建筑主导空间
建筑在园林空间的创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 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 使园林空间景随步移、以小见大, 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在古典园林中很多亭、阁、榭等建筑经常营造成全园的主景, 如颐和园的佛香阁、北海公园的白塔等。另外园林中的桥、廊、墙等建筑可以创造开放与半开放空间, 通过墙来分隔成封闭空间。组成的园林空间可形成封闭、半开敞、开敞、垂直、覆盖空间等不同空间形式, 如北京的谐趣园, 苏州园林等。
2 我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策略
除少数皇家宫苑外, 我国古典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园林创作实质上是园林空间的营造, 园林自然空间主要利用筑山、理水、植物造景、建筑营造等造园要素, 运用比例、尺度、对比、渐变等艺术构图方法来营造, 采取渗透、借景、意境等园林艺术手段来创造精神空间。
2.1 以渗透突破空间的局限
利用空间的渗透可极大地加强景观的深远感。我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 基地面积非常有限, 造景时为获得深远的空间效果常运用借景、窗景、框景、障景、隔景、漏景等艺术渗透的创作方法来扩展园林空间。
2.1.1 借景。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障, 君子性非异也, 善借于物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空间都是有限的, 园林以小见大的主要方法是借景, 借景使园林各空间相互渗透, 增加层次和扩大空间。如我国古典园林中著名的借景有拙政园巧借内、外之景的手法让人叹为观止, 其远借园外1500m的北寺塔成为园中的主要景观;而无锡寄畅园远借惠山优美山形之景, 构成远、中、近3个层次的景深, 把园内之景与园外之景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
现代园林建设中, 很多景观设计师也经常把园外远处的天际线、山脊线作为园内空间参照, 现代居住景观设计也经常把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沿河的风景借到小区内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例如, 张家界大庸桥公园远借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的自然景观来扩大公园的景深是现代园林中空间渗透的应用。
2.1.2 漏景。
利用门窗或围墙的漏窗或以门洞为画框, 把邻园的景色框入园内, 使园内、外的景色相互沟通与渗透达到扩大空间的效果, 这种丰富园内景观的变化而又不花分文的方法是缓解古典园林园墙封闭压抑的技艺, 在园林建筑的复廊中应用广泛, 如沧浪亭的复廊之美在于其漏窗的艺术魅力, 所空之处恰到好处, 窗外美景尽收眼底。而我国古典园林中“画框”也经常景致鲜明引人注目, 如扬州瘦西湖“吹台”上两个相邻的墙上门洞构成框景, 一边看到“五亭桥”, 另一边同时可以看到“白塔晴云”, 是经过精心巧妙安排的佳作。现代园林中通透式围墙也是漏景的应用。
2.2 以小见大
园林空间有限, 空间对比是形成空间变化, 丰富空间关系, 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 借助小空间的对比、衬托, 大空间将给人以更大的幻觉。故有“景愈藏则境界愈大”的说法。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常用欲扬先抑、愈露先藏、小中见大的手法来扩大园林空间的幻觉, 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先设计一段曲折封闭而又狭小的空间, 使人们进入主景空间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网师园从题有“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小山丛桂轩”等3个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院, 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阁之后, 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是由于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 使这个近30 m×30 m的山池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朗。现代园林设计中也经常采用空间对比来突出园林空间, 很多公园运用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对比手法来创造现代景观, 如华南理工大学校区的入口景观设计中, 用一巨石挡去校园较为开阔的空间, 进入校内后显得更有艺术的感染力。
2.3 用意境创造园林的精神空间
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虚与实、主观与客观的完美融合, 是有限创造无限的艺术境界。园林意境是通过造园家构思创作所表现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而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古人想把名山大川的自然风景移植到有限的庭园空间, 如原封不动地照搬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办法, 就是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 《园怡》所说“多方胜境, 尺尺山林”, 实际上就是真实自然山水的描绘。如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园主王献臣, 因仕途不得志, 隐退苏州“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拙政园中远香堂、荷风听雨亭、与谁同坐轩亭, 便是当时造园者看破红尘, 寄情景物中的具体体现。营造鲜明、生动、突出的艺术形象, 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 从而构成意境。苏州留园入口处, 曲折的走道变得幽深异常, 颇能引发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意, 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 从而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3 结语
设计师怎样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及相关园林设施来创造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园林空间艺术是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居春莹.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特点浅析[J].绿色科技, 2014 (3)
[2] 杨岚, 张少雄.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征[J].中外建筑, 2013 (8)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 篇2
再看如今,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
关爱,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次阅读我国的四大名著我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从中获取的人生道理让我享用不尽,指导着我前进的方向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 篇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公益广告中应用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在广告界掀起了一阵“中国风”,同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拜读前人著作发现,学者多着眼于中国传统道德在广告中的运用,而对广告中的古典文化缺少全面阐析。本文以此为基点,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艺术三个方向展开论述。
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电视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主要以“礼义仁爱”为中心,在治国方面提倡礼治、德治和仁治;就个体而言,主张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伦理道德。发展至今,儒学中很多内容仍被当作社会行为的典范,为大众所崇尚。公益广告中很多广告主题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社会公德、关爱他人等。请看公益广告《请握住父母的手》:这则广告主要讲述了从怀胎十月到长大成人,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有父母的双手在支撑着你。当父母老了,我们应该握住父母的手,做他们的依靠。该则广告所传达的主题正是儒家思想中的孝悌文化,从古至今,敬孝父母的美德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然而现代都市的人们对亲情的重视日渐疏淡,这则公益广告的意图正是呼吁亲情回归。此外,广告应用油纸素描画的古典元素,以淡淡的油墨色渲染出作品温馨的情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另一大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其养生思想为历代所推崇,主张心神宁静以养神长寿,当下许多禁烟公益广告就是将道家关爱生命健康、注重养生的思想融入其中。此外,道家还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今社会提倡生态文明,呼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环保行动,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积极响应。再请看广告《杀手之家》:女孩精心展示爷爷收藏的牙雕、爸爸的匕首、奶奶的熊胆粉和妈妈的沙图什披肩,转而却揭示这些东西是靠猎杀大象、犀牛、黑熊和藏羚羊而得来的,为了得到一件工艺品,就必将从动物身上“抢夺”一部分器官,人类的残忍不言而喻。广告结尾女孩发出“我们,就是杀手之家”的内心感悟,发人深省。“杀手之家”,如此触目惊心的字眼必定是想要唤醒公众的良知。动物器官加工而成的物品固然精美,然而广告却善意提醒公众,人类竟是将自己的审美愉悦,建立在猎杀动物的残忍之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人与动物都是宇宙洪荒中的一员,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当代生活中值得弘扬。
2 中国古典文学在电视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文学泛指我国各民族的古代文学作品,当下它以新颖别致的形式应用于电视公益广告中,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种应用方式:
其一,将中国古典文学应用于广告的故事情节中,增加广告作品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即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公益广告的主角,或是引用古典文学中的典故来演绎广告故事情节。如《李逵打假》广告:李逵来到“梁山名品专卖店”,销售人员向其推荐“武松打虎酒”、“戴宗神行鞋”、“李逵开山斧”等商品,却被发现都是假货,最后连店主都是“山寨版李逵”。英雄李逵立即对该店铺进行打假,为民除害。广告应用了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李逵打假”的典故,广告中的店主,正是以小说中“脸上搽墨,手持两把板斧打劫”的李鬼为原型,假李逵遇到真李逵,顿现原形。此外,店铺售卖的假冒商品也都与《水浒传》的经典情节有关:“武松打虎酒”使人联想到武松醉酒赶路,以双拳打死老虎的英勇;“戴宗神行鞋”暗用了戴宗绰号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里的典故;“李逵开山斧”更是黑旋风李逵的看家兵器。处处充满了《水浒传》的文学色彩,凭借《水浒传》这部经典文学著作的影响,推动了公益广告的传播。让观众在幽默轻松之余,发自内心的接受“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的广告主题。
其二,广告文案通过借鉴、加工古典诗词,将中国古典文学应用于电视公益广告中。不仅可以提高广告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使受众更易融入广告氛围之中;并且朗朗上口的文案便于记忆,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且读《我们的传统节日》广告文案: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摇啊摇,看花灯,我们一起闹元宵。清明节,雨纷纷,大地开始冒春苗。赛龙舟,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七夕节,盼今朝,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蟹儿肥,十五月圆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转眼又是新春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福星高照。这则文案借鉴了古典诗词的体裁形式,三言、四言、七言并行,凭借长短不一的句式摇曳生姿,于齐整中见灵动变化。并且文案中多次押韵,“炮”、“笑”、“摇”、“宵”、“苗”、“飘”、“朝”、“桥”、“照”、“老”、“到”、“照”这一系列的韵脚使用,使之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节奏感与韵律感。采用古典美的文案形式、配以充满民族特色的节日绘图与富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主题,三者交相呼应。
此外,文案中还善用诗词名句作为广告的点睛之笔,借助“名句效应”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些颇具古典气息的诗词,可以为公益广告增添一丝韵味,于细节中见高雅。
3 中国古典艺术在电视公益广告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艺术是古典文化的灵魂,集中了历代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等的智慧和灵感。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陶俑、彩绘、皮影、陶瓷、剪纸等中国古典艺术,常被应用于电视公益广告作品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典艺术作品作为广告的主角,广告人物可以由陶俑、戏曲人物、剪纸等工艺品来担当,夺人眼球。如广告《敬业是对未来最好的交代》:展现了民间艺术家泥人张制作泥塑的过程,从捶打到捏塑到上色,每一个细节都用心对待,经历了数万次单一的重复,数十年执着的追求,在艺术家的手下发生了“奇迹”,平凡的泥土最终成为精美的泥塑。将民间艺术泥塑作为广告的主体,而泥塑由普通的泥土蜕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这一过程更能够巧妙地引发观众的民族文化情结。之所以会有如此“奇迹”产生,全靠艺术家的执着追求与兢兢业业。如此便将“泥塑”与“敬业”这两个相去甚远的话题联系起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将中国古典艺术同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即采用书法、绘画、皮影戏等形式来表现广告内容,构成赏心悦目的广告画面,使作品富有浓厚的中国气息。请看《无偿献血,大爱洒人间》广告:一个小姑娘在窗纸上用毛笔画下了浙江无偿献血的图标,墨水低落处,图标幻化成一群蝴蝶飞向窗外。这些象征着爱心献血的蝴蝶飞越祖国山川,爱心所到达的地方都绽放出新的生命力,最后以广告语“无偿献血,大爱洒人间”落幕。整篇广告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为作品罩上一层柔和、典雅的光晕。并且采用绘画的形式也有利于作品空间的延伸,仅由两只蝴蝶就可以遍游祖国山川,省去了许多拍摄工作.当下是一个以“看”为主的视觉时代,将广告内容以古雅的艺术形式呈现,也能够为观众带来愉悦的审美享受。
第三,将古典音乐作为广告的背景音乐,奠定了作品古韵古风的基调,烘托出宁静致远的氛围。公众的内心接受到古典音乐的熏陶而沉静下来。从而更容易同作品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达到共鸣,增强了广告的宣传效果。如公益广告《诚信的人生不褪色》: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展开,展示了杨柳青年画的制作过程:勾描、刻板、印制、彩绘。婉转的乐声与精致的画面相互映衬,以广告语“色彩秀丽明艳,百年不褪。做人亦是如此,诚信的人生不褪色”突出主题。如何抓住古典艺术的某一特色并将之与主题巧妙联系,如“泥塑的蜕变”与“敬业”、“杨柳青年画”与“诚信”相联系,而不是一味将之生硬植入广告当中,是当下广告制作者值得深思的命题。
4 结语
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电视公益广告作品中,不仅有效避免了生硬的说教模式,更能增加广告的趣味性与感染力,迎合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认可。同时,也使古典文化以新颖别致的形式,高频率地参与进公众的生活中,开拓视野之余,潜移默化中推动了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弥补“真、善、美”在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缺失。
[1] 姜汝洪.广告策划家[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
[2] 柴鹏举.广告创意中民族文化策略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10.
浅谈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意境 篇4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文化背景,诗画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世界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园林艺术, 它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一起发展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美学内涵。其发展大致可分成: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自然时期”, 唐宋时期是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
一、我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源头
在唐代, 中国由汉代开始的园林发展进程中, 此时期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重游乐和赏景的作用;二是绘画技术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互相促进。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就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成就。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探求重在寻求自然界中某些能与人的审美情感相契合并引起共鸣的方面。中国人认为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 而是强调用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来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 这体现了我国的自然审美观, 但并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 而是建立在深切领悟自然美上的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的创造。这种创造是顺应自然且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我国古典造园十分注重“景”和“情”, 景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是这些景物能否触发人的情思, 使人能感受到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才是中国园林景观的内涵, 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所谓“意境”, 意是寓情, 境是遇物。情由景生, 景由心造, 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意境”可以赋予艺术以灵魂和生气, 具有飘然于物外之情, 玄外之音, 画外之境, 味外之致的特殊魅力。中国园林艺术传统中的审美心理结构, 都是建立在内心境界基础上的“心物感应”和“兴到神会”的审美价值。
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追求其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古典园林造园的文化背景
中国园林自从唐代出现了诗人画家自成一派的“诗画园林”以来, 及至现代, 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 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 蕴含着誉谓“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
中国文学与文学、绘画自古以来互为表里, 彼此借鉴, 交互引发, 相资为用。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的艺术瑰宝。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甚至可以说中国园林是沿绘画的脉络而发展。中国古代没有造园理论专著, 但却有丰富的绘画理论著作。其中绘画理论所遵循的原则“外师造化, 内发心源”对造园起了指导作用。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 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死板的抄袭自然山水, 而要经过艺术家的感观来取其精华。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的路子, 追求的是诗画般的境界。园林造景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那些符合自然天性的有丰富意蕴的东西, 因此中国的造园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布局千变万化, 整体和局部之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结构松散, 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有意识的藏而不露, “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等, 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除绘画外, 诗词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同样深刻。自古有诗画同源之说, 诗乃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 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 而他们反映的必然是当时社会的哲学观和伦理道德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汇合而成的重情义, 尊崇自然、避世和追求“无为”促使文人形成其特有的趣味、风度、气质和情操, 而这些, 显然都离不开“情”。这也就从源头上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宋代画家郭熙在画论《林泉高致》中论述:“世之笃论, 谓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 有可游者, 有可居者, 画凡至此, 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还有绘画理论中的“移天缩地”、“小中见大”和“咫尺之图, 写千里之景”等等, 中国山水画的超时空概念, 融注入园林的景观空间, 极大地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 篇5
【摘要】古典舞是一种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高校古典舞教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模式,但是这种口传身授的模式还存在单一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并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模式;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7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22-01
如今,高校的古典舞教学主要以“口传身授”为主,即教师先讲解动作的重难点及其连接方式并加以示范;然后学生模仿,教师再去纠正,几经循环最终完成教学过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亟待革新。
一、古典舞的情感化教学模式
情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典舞起源于中国的戏曲,是一种深程度艺术表演,其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都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述。舞者只有准确生动地把握人物情感,才能更好地对古典舞进行传承。比如在《繁漪?药》这个舞蹈剧目中,舞者要能够展现出不同情感态度,从厌恶到仇恨,从仇恨到愤怒的反抗,又从反抗动机引发出恐惧,从而使反抗转化为容忍,这四种情感行为层层递升,特别是最后反抗转变为容忍。只有在表演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人物情感,才能形象地塑造人物。因此,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情感教学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古典舞的热爱,同时运用讲故事、播放图片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和影视画面再现舞蹈情境,同时利用音乐来渲染情感教学,让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舞蹈学习活动,在紧张而又愉快的舞蹈教学活动中自主建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体会舞蹈的价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古典舞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对于改善古典舞蹈课堂枯燥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舞蹈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当某个组员对舞蹈技能不能很好地掌握时,其他组员便可以上前指导,强调动作要领,而且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观察动作,指导他人,帮助改正错误的舞蹈动作。比如在讲到气息运动的方法与规律时,教师通过引导性提问“气息的一吸、一呼有几种组合方式”,学生通过试做后找到答案,并在小组内反复练习体会。然后教师示范动作,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气息的运行规律。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结合示范引导学生找到气息的运行规律。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掌握气息,并逐步具备对气息的初步控制能力。再比如在元素性动作的学习中,教师逐一示范,学生分组进行模仿,在学生模仿后每组提出模仿中出现的疑问与困惑,学生集体讨论,总结出部分动作的要领,最后教师再结合动作示范讲解学生遇到的难点。可以说,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合练习与展示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讨论研究等探究性的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小组内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进交流。
三、古典舞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古典舞蹈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较大的被动和依赖性,缺乏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建构性,消除学生对古典舞蹈艺术学习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用气息引领动作来传情达意、塑造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教师准备的队形、音乐中自选一种,通过自设的情境,重新进行气息及动作顺序的编排与处理,叙述自设情境,展示自己编排的作品,将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达到传情达意、塑造意境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做出的舞蹈动作用视频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回看视频,找到其中的问题,建立更加直观的认识,进行分析揣摩。另外,培养创编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理论和舞蹈基本动作技能之后,可以给大学生布置一些古典舞蹈的创编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是舞蹈家综合历史文献与现存的传统舞蹈,经过二者的融合之后再现的所谓古代典范的舞蹈。在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辛苦探索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古典舞教学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凝聚了千百年来形体动作类艺术教学经验的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舞蹈教育者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向情感性、合作性、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法之古典园林比较 篇6
论文把园林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比较作为主要分析点,对中法古典园林的造园风格和要素的异同。
园林的起源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西方园林风格截然相反,如伊斯兰园林,意大利园林以及法国古典园林等,代表着人工美的法国古典园林比较突出。
1.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狩猎的“囿”和通神的“台”。帝王设置游乐、观览场所。到了秦汉帝国,帝王诸侯建造的禁苑与宫殿园林,其规模已远超前代。西汉的上林苑周围三百里,养殖奇兽珍禽,种植名木花卉三千多种。太液池十余顷大,三山于其中,代表神山蓬莱、方丈、浪洲。雕刻金石筑成的大鱼、瑞龙等动物,景致丰富。魏晋南北朝,频繁的战乱使文人、士大夫崇佛尚玄,迷恋自然山林野趣。唐宋之后,文人诗画促进园林发展,造就了写意山水园。明清之后,画家参与造园,书画成为造园蓝图,使中国园林艺术有了深刻的美学内涵,从而形成了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
2.法国古典园林起源发展
法国园林萌芽于罗马高卢时期,那时园林是种植水果蔬菜的庄园,作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胚胎。16世纪初,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设计风格的影响, 有了台地式园林。17 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在法国的各个领域开始流行,造园艺术经历了深刻变革。人工美高于自然美,园林成为了平面构图,原则是一切服从比例。构图的基本形式为直线和方角,花园中基本上不种乔木,可以无障碍的欣赏整幅图案。17 世纪下半叶,绝对君权达到高峰,古典主义成了国王贵族的权威表现。勒·诺特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使法国园林摆脱了对意大利园林的摹仿,形成独立流派。
3.中法园林之间的发展起源相同点
中法古典园林都重在表现园林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休闲功能。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法国园林起源于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圃是中法园林共同的形式,发展过程也有相似性,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都是服务于上级社会。
园林的艺术特点比较
在功能上或艺术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都鲜明的区别于其他文化体系的园林。在西方的宫廷和庄园中,人们爱好几何概念的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而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园居者、游览者与园林中呈现自然形态的山水花木的和谐,哪怕是小庭院,也要用心营造出一种富于自然气息的艺术空间。
1.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聚齐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东方园林代表,不仅影响了东南亚各国的园林艺术,而且对西方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其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组成的综合艺术。园林中花木有松、竹、梅等体现人文寄托。园水有湖、池、河、溪等形式体现文人意趣。园林中建筑有榭、楼、殿和轩等。(2)动态序列布局,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比如苏州留园的空间处理巧妙,它的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充满了空间节奏。(3)造园如写诗文,寄托园主的情感。如苏州耦园的“耦”字,表达了夫妻归隐田园耕种的意思。这种景象和思想的统一,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4)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融合,是庄重与随性的统一和谐。运用北方刚健之笔描述江南柔媚之情的造园风格是艺术再创造。
2.法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园林的组景基本是平面图案式,运用轴线控制的手法,和其巨大的规模与尺度,创造出一系列气势恢宏的场景,又有“伟大风格”之称。
总结法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法国园林是平面式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园林中有许多成功之作都是将沼泽等不利地形进行改造,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2)法国园林善于利用设置水渠的方法构造出前所未有的宏伟景色。(3)法国园林延续了意大利园林轴线对称的手法, 主轴线从建筑开始沿一条直线沿伸,以该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其他部分。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花园的规划服从于建筑。(4)园林里树篱是花坛与丛林的分界线,形式规则,互相平行。从1米的短树篱到10米的高树篱,各种高度应有尽有。丛林通常是指一种方形的造形树木种植区。(5)法国园林十分重视用水,善用流水表现庭园生机活力。其喷泉的设计方案很多, 有取材于古代希腊罗马神话, 有取材于动植物装饰母题, 大多有其特殊寓意, 与整天相融合。(6)法国园林中的雕塑必不可少,其中有对希腊罗马雕塑的模仿;或在其基础上的创新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雕塑。
总结
所谓造园都离不开建筑、石头、山水和植物四要素。只是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国古典园林是对自然的人工改造,是理性与艺术的结合。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 篇7
一、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提倡与理论性探讨
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是伴随新时期以来文学接受研究而兴起的。它起步于九十年代初期。较早出现的论文如:王兆鹏《宋文学书面传播方式初探》, 吴承学《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1996年, 张炯发表《加强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一文, 指出要“利用符号学、传播学的成果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途径与历史”。[1] (P8) 1998年, 王兆鹏发表《传播与接受———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一文, 较早明确具体地对我国文学史研究的格局与学术空间的拓展予以理论性阐说。他认为, “文学作品从产生到其价值的最终实现, 必须经过创作—传播—接受三个阶段, 亦如一般商品所经过的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阶段一样。因此, 文学史研究, 应该由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逐步转向作家—作品—传播—接受的四维研究。”[2] (P142) 又认为:“有关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传播过程和传播途径、传播观念和传播 (出版) 法规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 都有待深入的探讨。相信21世纪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会有突破和进展。”[2] (P144) 该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 随着古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不断细化与深入, 曹萌、张次第、林红、王兆鹏、王运涛、柯卓英等人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继续予以了有力的鼓倡与探讨, 使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开始向显学科化方向不断迈进。这一时期, 所发表此维面研究论文主要有:曹萌、张次第《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曹萌《再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张次第《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林红《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思考》、《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 王运涛《略论创造性模仿和古代文学传播》、《论古典文学传播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柯卓英《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文学研究领域中传播学理论运用探析———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例》, 等等。
2002年, 曹萌、张次第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一文, 较早从理论阐说的角度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作出界说与探讨。该文概略地描述和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传播方式、影响文学传播的因素和一些重要的传播思想, 从中揭示出文学传播与文学及文学思想发展、以及与新文学建设有关的规律性表现和一定的理论质素。[3]它在新世纪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理论性倡导与探讨中首开论域。
2004年, 曹萌又发表《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一文, 从文学传播学学科创建与规划的角度对文学传播研究予以了较全面性的论证与探讨。他提出:“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范围内, 中国古代文学都堪称典型和范例, 因此, 在文学传播学尚为空白领域的学术背景上, 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实具重大意义———既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开拓出文学传播学这一独特学术领域, 又为建设文学传播学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 还可以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这一具体领域的研究成果, 检验和完善一般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为探讨人类传播的方式、类型及规律提供更多的途径, 从而丰富传播学理论方法体系, 拓宽传播学研究领域。”[4] (P14) 作者在文中, 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古代文学传播的一般表现进行了展开探讨。他认为:立足传播学立场, 运用传播学基本原理, 并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考察, 可以见出古代文学传播方式主要有:聚徒讲学, 周游列国, 谏诤与酬唱, 行吟与吟游, 游仙与隐逸, 题壁与刻石, 传抄与印刷, 等等, 与之相关的传播思想主要有:“大言不言”, “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 “再次立言”, “寄身于翰墨, 见意于篇籍”, 以幻为真, 声律传文, 等等。同时, 作家人品与政治地位、作品形象与故事情节、统治者喜好、语言与修辞等则作为古代文学传播的辅助性要素而存在。作者在文后归结道:“上述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中的规律性表现和理论特征, 对于建设文学传播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既可以为说明文学传播学的创建有其可能和必要, 也为文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研究范式, 可检验和丰富传播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同时, 站在传播学立场重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 亦可刷新今人的‘古代文学’观念, 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4] (P18)
2006年, 王兆鹏又发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一文, 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要注意的层面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全面的探讨。他提出:“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是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文学接受的研究已取得不少实绩, 而文学传播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它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还不太明了。至少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 究竟要研究哪些问题?如何操作?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5] (P109) 为此, 他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 要探讨六个层面的问题:一要追问传播主体, 即追问是谁传播文学, 有哪些人或哪些机构传播;二要追问传播环境, 即追问在什么环境中传播文学;三要追问传播方式, 即追问怎样传播;四要追问传播内容, 即追问传播什么, 传播谁的作品和什么样的作品, 哪些人的作品能得到及时地传播, 什么样的作品更受当下和后世的欢迎;五要追问传播对象, 即追问向谁传播;六要追问传播效果, 即追问传播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他具体以宋代各异的文学传播个案为例对不同层面文学传播的问题予以了例说。文章最后归结道:“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又不能仅仅是关注在历史上的影响, 还应该注意在当代现实文化生活、文学进程中的影响;既要注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过去完成时态, 还应注意现在进行时态和将来时态。应该考虑和关注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学, 喜欢接受什么题材内容的作品, 喜欢哪些类型、形式的作品, 是原典性的作品还是改编重写的作品更切合当代人的需求?这些需求是源于文化的、审美的?还是源于实用的、功利的?我们还需要考察古代文学在当代哪些传播方式的效果更好。”“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接受研究应该走出学院派的院墙, 放宽视野, 考察当下社会文学消费和传播的新特点, 以便了解现代社会对古代文学的多元需求, 重新把握古典文学的丰富蕴涵, 深刻认识它的崭新价值和生命力。”[5] (P113)
2007年, 曹萌、张次第又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一文, 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认为: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 它本质上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和专门的, 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 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文学传播中, 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主要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石, 以及写本文学媒介中的竹、木、帛、纸、雕版、墙壁等。文章最后归结道:“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经过学术嫁接而产生的新学科方向。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功能、传播思想、传播类型, 以及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等内容或对象的研究, 探析中国古代文学信息的产生及其传播规律。对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 其理论体系、观点方法、考察视界, 都使该研究方向显示出与既往任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本质区别, 甚至有所超越, 因此带有开拓性与创新性。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意义有二:一是在国内、外传播学领域首创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领域, 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创建奠定了基础。……二是运用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方法, 研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信息产生与传播活动和传播过程的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发展和繁荣, 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表达, 可以从特定的层面和角度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发展规律, 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从而重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6] (P14-15)
2008年, 柯卓英发表《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一文, 从理论阐说的角度对文学传播学也予以了探讨。她认为:“在传播学视野里, 文学史不仅是文学理论产生的基础, 而且是具有传播学意义的历史。研究文学发展史, 探寻文学发展规律, 不仅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课题, 而且是文学传播学建构的需要。”[7] (P28) 一部文学史, 也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她又提出:要对文学传播学予以理论建构, “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 吸收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运用传播学的理念与术语, 从新的视角与方法审视文学传播现象, 考察文学传播过程, 讨论这种不同于一般大众传播的文学传播的特殊规律及其原理、原则。”“文学传播学的学科构成可分为理论文学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学、实务文学传播学三个分支学科。”“建设中的文学传播学应当以文学与传播的实际关系为基础, 顺此脉胳建构文学传播学理论框架, 并将此理论框架逐步完善, 阐发为一门内容丰富充实、体系完善的独立学科。文学传播学理论框架的建构就是要明确文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研究内容或理论模式。”[7] (P29) 该文对呼唤和引导文学传播研究尽快由潜学科走向显学科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古典诗歌传播及相关问题的一般性考察
新世纪以来, 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维面便是对古典诗歌传播及相关问题的一般性考察。这一维面研究主要对古典诗歌传播的类型、方式、功能、特征及基本规律等展开考察。其所出成果主要有:白贵《古代诗话“传诗”功能三题》、《中国古代诗话的“存诗”、“存人”功能———诗话传诗功能研究之一》、《略论诗话传诗中的“意见领袖”现象》、《论诗话传诗中的“梦中作”现象》, 徐明《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 白贵、李世前《翻新、累积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传播现象研究》, 杨志学《诗歌传播类型初探》、《诗歌:从自我传播到人际传播》、《集结与呼应———简论诗歌的群体传播》, 等等。上述研究成果, 对古典诗歌传播不同方面的现象、规律及本质、特征等有所廓清。
如:关于古典诗歌传播与音乐的关系论题, 徐明《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一文, 参稽《乐府诗集》等著作, 在总体观照古代诗乐合一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传播学观点, 上窥先秦, 下连宋明, 对以乐传诗的过程做出了历史的分期;并以两汉到南朝这一时期为重点, 论述乐府诗在传播过程的演变, 使用乐调的性质及前人关于音乐对乐府流布作用的理论概括;论述乐府官署发挥传播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以及产生的传播效应, 从而寻绎并解释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诗歌以音乐为介质进行传播的颇具特色的规律。[8]关于古代诗话“传诗”的功能论题, 白贵《古代诗话“传诗”功能三题》一文认为, 古代诗话作为一个大的坐标体系, 包括了众多诗人诗作的小坐标, 在长期的诗歌传播中, 许多诗人诗作的坐标或沉或浮, 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考察其变化轨迹, 有助于把握诗人诗作地位及时代审美风尚。诗歌误读, 自古就有, 诗话在纠正误读, 帮助阅读鉴赏方面,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诗话对于诗歌艺术文化具有“蓄水池”、“发酵池”、“放大器”三种效应, 在累积和增殖中, 诗歌得以发展并形成传统。[9]关于古典诗歌的仿效与翻新论题, 白贵、李世前《翻新、累积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传播现象研究》一文认为, 诗词翻新是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翻新, 诗词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经过后继者不断地翻新, 诗词也相应地容纳和增添了新的因素, 从而产生出新的内涵和意义, 使其文化内涵得以不断累积。诗人们进行翻新创作的主要方式有:用其成句, 增减字词, 翻换言语, 提炼文意等。而诗词翻新在传播过程中多选择名家名句使其易于获得名家效应。并且诗词翻新的相对优越性和相容性较高, 复杂性较低, 可试性和可观察性较好, 这些特性使其既容易为创作者所掌握, 又易于被阅读者所接受。这些都是诗词翻新促进诗词传播的原因。[10]关于诗歌的群体传播论题, 杨志学《集结与呼应———简论诗歌的群体传播》一文认为, “从古到今, 常常有一些诗人, 由于人生态度、审美趣味的相近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或主动结为一体, 或因作品的共性而被人并称, 形成诗歌传播中缤纷多彩、引人注目的群体传播景象。”[11] (P62) 这种带群体意义的歌唱对诗歌传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诗歌传播将一个个散在的诗人凝结为一个更有力量的整体, 有利于在传播中扩大某种诗风的影响, 推动诗歌流派的形成;二是群体诗歌传播可以帮助个体诗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使一些单个诗人的价值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对古典诗歌传播个案的研究
对古典诗歌传播个案的研究,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的又一重要维面。这一维面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分支方面:一是对具体诗人诗作传播的研究, 二是对具体诗歌总集与诗歌选本传播的研究。
1. 对具体诗人诗作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沈文凡《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 李剑峰《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陶渊明诗在南北朝的传播》, 胡振龙《唐五代人对李白诗歌的传播与接受》, 葛琳《论岑参边塞诗的传播意义》, 邱美琼、胡建次《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 邱美琼《黄庭坚单篇诗歌作品的早期流播》、《黄庭坚诗歌在金元的传播》、《黄庭坚诗歌在明代的传播》、《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传播》、《黄庭坚诗歌传播与接受的互动》、《黄庭坚诗歌传播与接受的文化语境》, 郑永晓《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 李红霞《论陶诗在唐宋的传播机制》, 段微微《杜甫以诗论诗的文学传播倾向》, 张静《论金元时期遗山诗歌的即时传播》, 董弟林《啼血画梦傲骨诗魂———文化传播视域中孟郊诗歌审美意境的内核结构》, 吴淑玲《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元、白诗歌的传播学考察》, 等等。
上述论文, 其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对陶渊明、杜甫、黄庭坚诗歌传播的考察上, 同时, 也涉及李白、岑参、孟郊、元稹、白居易、元好问等人诗歌传播的考察。在考察内容上, 或对诗人诗作个案的传播进行断代考察, 或进行通观性探讨, 或对诗人诗作传播个案的内在规律、特征及缘由等进行研究。其在研究的主体形式上呈现出对不同传播个案线索勾画与论析的特征。如, 李红霞《论陶诗在唐宋的传播机制》一文认为:传播是陶诗走向读者从而实现其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 陶渊明的诗史地位也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步凝定的。唐宋时期, 陶集的编刻、《文选》的普及、诗话等文学评点的勃兴、类书的编纂, 使陶诗进一步走进士大夫文人的消费领域, 客观上加快了陶诗的传播速度, 赢得了更多的受众, 提升了陶诗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创作范本突出了陶诗传播的文学功能和整体效应。[12]又如, 吴淑玲《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一文认为:在唐代, 杜诗较少受到关注, 现存唐人选唐诗中, 只有《又玄集》选有杜诗, 敦煌写卷中并不见杜诗踪影。唐人选唐诗和敦煌写卷是唐诗当时传播的历史见证, 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杜诗在唐代传播的问题可能获得如下结论:唐诗的当时传播重视进士身份的诗人, 时代传播风尚的变迁错过了对杜诗的传播选择, 而杜甫本人对自己诗歌的传播限制也很不利于其诗的广泛传播, 敦煌写卷少见杜诗更多应归结于地域传播因素。[13]
2. 对具体诗歌总集与诗歌选本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向以鲜《版本传播与选诗态度———关于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一个看法的考辨》,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 梁振杰《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所引<诗经>异文看先秦至汉的<诗经>传播》, 李树军《周代乐官与<诗经>的传播》、《周代礼仪用乐与<诗经>的传播》, 何如月《从传播学视角看<诗经>在春秋时期的流传及其影响》,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王秀臣《<诗>的礼典属性及其传播与接受机制的发生》, 郭持华《从<诗>的早期传播看<诗>的经典化》, 王泽强《<诗经>在楚国的传播与研究》, 张瑞《从<关雎>看<诗经>在传播中的两个经典化过程及其意义》, 等等。
上述论文, 其研究论题集中在对《诗经》传播的考察上, 体现出甚不平衡的特征。在考察内容上, 则或对《诗经》的传播进行点的考察, 这包括对不同历史时期单个人及不同地域《诗经》传播的研究;或对《诗经》的传播进行线的勾画, 这包括对《诗经》的传播进行断代考察或进行通观性探讨;或对诗人诗作传播个案的内在规律、特征及缘由等进行研究, 呈现出考察维面与路径丰富多样的特点。如,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一文, 在讨论春秋时代《诗》传播基本方式的基础上, 依据一系列数据统计, 着重分析春秋时代赋引风气兴衰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她认为:赋引风气的兴盛衰变与诸侯争霸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 如果说尊王崇礼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后世的求霸者, 则通过积极的赋诗与引诗, 表达了图霸中原的心愿。这是赋诗、引诗之风经过鲁嘻公后期至鲁成公时代的发展, 在襄、昭时代走向兴盛的根本原因。当周王室的政治影响力随着其地位的沦丧而减弱乃至消失时, 其礼乐文化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诗》的传播而言, 赋引风气的盛行为《诗》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 加速了歌辞与音乐的疏离, 德义之教空前发展, 进而成为儒家诗教传统形成的渊薮。[14]又如,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一文认为: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 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 并有谱系流传外, 其余三家, 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 并非数典忘祖, 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 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 希图理清三家在先秦的师承脉络, 然终劳而少功, 他们忽略了战国《诗》传播的开放性与学术中心的地域性转移对《诗》学观念与流派形成的影响。战国学术中心有四次大的转移:第一个学术中心形成于三晋之魏的西河, 其学术以古史为根柢, 以好古为特色;第二个学术中心转移于齐之稷下, 其学术以杂学著称, 而又侈谈阴阳五行;第三个学术中心转移于燕国, 其特色由中和三晋之古学与齐之阴阳学说而成;第四个学术中心转移于楚之兰陵, 实即鲁之次室, 由荀子居兰陵而形成, 其学杂帝王之术, 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四次学术中心的大转移, 也是《诗》学传播中心的四次大转移, 直接影响了汉代四家《诗》学的形成, 成为四家《诗》各自不同的思想资源。[15]
四、对不同类别诗歌与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研究
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维面是对不同类别诗歌与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研究。这一维面研究所涉诗歌题材、类型、体式不少, 所涉历史时期研究“战线”也较长, 在古典诗歌传播研究中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性。
1. 对不同类别诗歌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王珂《论打油诗独特的民间大众化传播方式》, 徐明《杜甫题画诗的传播学观照》, 瞿明刚《唐代题壁诗的传播学分析》, 刘磊《从历代选本看韩孟诗派之传播与接受》, 曹建国《春秋燕飨赋诗的成因及其传播功能》, 李德辉《论唐人馆驿题诗》, 尚永亮、李丹《论“元和体”之形成与接受学的关联》, 程建虎《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传播学视界中的唐代逐臣别诗》, 娄志清《歌诗传唱对唐诗繁荣的影响》, 刘晓芳《传播视野中的唐宋元代言体诗歌》, 周迎《传播学视野中的苏轼题画诗》, 刘红旗《唐代闺怨诗传播发展轨迹略论》, 白贵、高献红《西昆体诗之传播与接受》, 等等。
上述论文, 其所涉及的研究论题主要有:打油诗, 杜甫与苏轼的题画诗, 唐代题壁诗、馆驿题诗、逐臣别诗、闺怨诗、歌诗, 唐宋元代言体诗, 韩孟诗派, 元和体诗, 西昆体诗及春秋燕飨赋诗等的传播, 主要是唐宋时期一些主要的诗歌体制与类型的传播。在考察内容上, 则主要对上述不同体制与类型诗歌的传播进行或点、或线、或面的梳理分析与展开论说。如, 瞿明刚《唐代题壁诗的传播学分析》一文认为:题壁是书写传播时代的审美化大众传播行为之一。唐代题壁诗的传播主体是皇室人物、文人、僧人、妓女、良家妇女等;传播媒体主要有石壁、驿壁、寺壁、屋壁和厅壁以及桥、亭、叶、树、竹等;传播意图有嗟贫叹厄、戏谑行乐、感物即兴、留言留念、扬名延誉、讽时刺世、传情达意、伤逝悼亡八大类型。[16]又如, 程建虎《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传播学视界中的唐代逐臣别诗》一文认为:逐臣别诗具有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 (送者或行者) 、受传者 (第一、二读者) 、传播内容 (归朝之情或别情) 、传播渠道 (赠别) 及传播效果等诸要素, 而且其传播方式多为复杂传播, 亦即其真正的受传者是间接受传者 (第二读者) , 这个特点要求逐臣必须在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上下功夫, 力求最佳的传播效果。为此, 逐臣在诗歌的抒情方式、遣词炼字等方面苦心经营, 以期能打动帝王, 从而这也使他们的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但逐臣别诗的传播流程是缺乏反馈的单向度传播, 注定其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是逐臣的悲剧, 却是诗歌的大幸。[17]
2. 对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唐宋《人来人去唱歌行———唐诗在唐代借助音乐、舞蹈传播》, 陈岳芬《唐诗在唐朝的传播方式》, 徐习文《传播方式的演变对南朝诗风的影响》、《南朝诗歌的传播方式与特点》、《传播过程对南朝诗歌创作形态的影响》, 邱昌员、曾光敏《论唐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杨伟《唐诗的艺术媒介传播初探》, 吴淑玲《诗板、诗筒、诗屏和诗碑》、《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 等等。
上述论文, 其所涉及的论题主要是唐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 也涉及南朝诗歌的传播。在考察内容上, 则主要对上述两个历史时期诗歌的发展、演变及其在后世的传播情况与内在成因等作出论析。如, 陈岳芬《唐诗在唐朝的传播方式》一文认为:唐人已有很强的传播意识, 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传播唐诗。手抄是唐诗在唐朝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题壁是唐诗发表和传播的另一主渠道, 歌伎演唱使诗歌走向市井, 走向民间, 而选编诗集以及刊版印行则保证了唐诗得以跨代流传。[18]又如, 吴淑玲《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一文认为:唐代驿传体系发达, 水陆驿路覆盖唐王朝各个角落, 通达四夷边远地区。唐代驿传制度严格, 管理有军事化特点, 惩罚极为严厉, 这为大唐帝国传达政令、运送官员、交流物资、传播信息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唐诗的当时传播提供了制度保证。驿传保证了唐代诗人之间迅速及时的诗歌信息交流, 为广泛而迅疾地诗歌传播做出了贡献, 为距离较远的诗人之间形成诗歌团体架起了桥梁, 也促使某种趣尚的诗歌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影响, 从而对唐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
值得补充的是, 新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还涉及古典诗歌域外传播研究。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李鹏《性灵派与江户后期汉诗诗坛———以袁枚、赵翼诗歌及诗话在日本的传播为中心》, 阮洁卿《中国古典诗歌在法国的传播史》, 程美华《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刘红华《李白<长干行>译本中文化的传播和亏损》, 等等。此一维面研究因限于国际学术交流客观条件等原因, 目前所出成果还不多, 我们不多作述及。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 篇8
一、我国古典芭蕾教学现状
到目前为止, 全国除了北京舞蹈学院、上海舞蹈学校、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三所院校开设了专业的古典芭蕾训练课之外, 全国各类中等专业艺术院校与私人开办的艺术培训机构业纷纷开设了古典芭蕾课程。当然, 仅是教学规模的扩大对于发展与优化我国芭蕾舞教育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认为, 从实际出发研究教学方法内容的优化, 不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教育研究者不可推卸的任务。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 在古典芭蕾的基本训练中, 其课程内容不外乎分为地面、扶把、把下、跳跃、身体素质五个环节, 其动作的要求主要遵循了古典芭蕾舞中“开”“绷”“直”“立”的基本特点, 在学生的期末综合测试中, 主要以基本动作的准确程度, 组合的熟练程度、乐表现力以及临场表现力四个方面来评分。从成绩来看, 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其中的三项就于优秀档, 这类学生占少数, 多数同学属于动作、组合熟练, 音乐、临场表现力欠缺的情况。
芭蕾从足尖到动作表情始终以美来贯穿, 而美需要在表现力与创造力中培养。正如古典芭蕾动作规范性的要求:“从舞蹈训练的角度来讲, 舞蹈技术能力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的挖掘和培养舞者的身体的潜能, 通过提高舞者的自身身体的专业能力, 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些能力, 去充分发挥舞蹈演员的身体功能, 达到自如的完成各种舞蹈技术技巧, 展示舞者的身体表现力。”1笔者认为, “挖掘舞者自身的身体潜能”本身就是在挖掘一种超越体态、动作规范之外的艺术美的体现, 而这种潜能与艺术素质的培养不无关系。在我国传统的芭蕾舞教学模式中, 尤其对于古典芭蕾教学来说, 往往忽视了艺术素养与基础训练相结合的重要性。由于古典芭蕾属于基础教学, 是打根基的阶段, 较机械的规范动作容易使学生在初学时难以充分地掌握与消化动作要领, 也使得个体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受到局限。
二、古典芭蕾教学内容的优化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全面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在训练中将枯燥的动作技巧练习与艺术修养有机的融合是实现古典芭蕾教学内容优化的关键。也就是说艺术的修养在舞蹈基础训练中要拿捏得当, 基本功与艺术表现力二者要相辅相成。
“基础训练和艺术修养不能截然分开, 要随着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2在芭蕾舞教育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因材施教。这里, 笔者将从芭蕾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 基础教育是指中专以下或是非艺术专业开设的芭蕾基础课, 其培养目标并非精尖的舞蹈表演人才, 教学目的是以掌握芭蕾基本的动作技巧为主, 使学生从舞蹈形体训练中感受美、欣赏美。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已经错过了打基础的最好年龄, 所以相对规范与苛刻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而艺术内涵的培养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 教学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 在高昂的情绪和和浓厚的兴趣中来帮助学生完成正确的舞蹈技巧。例如在腿的外开训练中, 由于搬腿、控腿时造成腿部的疼、酸、涨感使学生往往厌恶或是恐惧, 这时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尽情地感受音乐以缓解不适感,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的性, 要让他们明白“开”是为了让身体更灵活、动作更轻盈, 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要求并适应各种动作的技巧变化。
其次, 是针对提高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 这类学生属于中专以上、大专或高等院校的专业艺术学群,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已掌握的舞蹈技巧来进行改编、创作, 肩负弘扬、发展舞蹈艺术的使命。对该群体的学生来说, 古典芭蕾的基本动作技巧已经比较成熟, 剩下的问题主要是动作的完美程度、呼吸的自由、延伸的动感以及动作的自如等, 即是说如何才能在舞蹈动作以及身体的韵律中体现演员自身的精、气、神。比如在头与手的动作要求中,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控制二者能力, 就会喜欢自由不拘束缚, 时常过于追求情感与气质的体现, 时常忽略头和手运动的正确轨迹, 这时, 老师要对表现力给予正确的指导, 要指导学生的头和手在正确的位置上流动, 一方面要把学生从初级的相对刻板的基础动作学习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又要注意音乐、呼吸的融合, 使动作升华到更为理想与完美的境界。
当然, 除却以上关于古典芭蕾具体教学内容优化的建议, 提高教师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也非常重要。年轻骨干教师的比重少、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 都是我国当下舞蹈教育机构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学术需求是优化舞蹈教学内容的必要前提。
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经验的累积, 笔者认为, 切合实际从优化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 是一切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提, 是以点带面、由表及里的教学发展策略。古典芭蕾舞基训是芭蕾舞教学的起点, 思考与探索古典芭蕾教学的意义并着手优化与发展其教学内容的方式, 相信对我国舞蹈培训机构、专业院校乃至我国整个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有较为切实而重要的意义。
摘要:芭蕾作为我国20世纪初期兴起的舞种虽还年轻, 却已靓丽无比,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 芭蕾舞表演与教学也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作为芭蕾舞教育的实践、研究者, 笔者认为, 新形势下古典芭蕾舞教学的优化与改革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在培养多方面的人才, 就此, 笔者将结合从分析我国古典芭蕾教学的现况入手, 旨在研究我国芭蕾舞的教育建设问题, 希望此方面研究能为学科建设提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芭蕾舞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倪妮:《古典芭蕾教学训练方法的特点》, 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2年第4期, 第2页。
古典园林意境分析 篇9
1意境的感知
古典园林意境的感知, 是由园林的景物所体现的思想境界, 进而感化人的器官、打动人的心灵而产生的结果。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诗词、中国画对造园意境的影响最大。清·钱永指出:“造园如作诗文, 必使曲折有法, 前后呼应……”。由此可见, 对园林意境的感知存在着景、境、人3个基本层面的关系。
1.1 景
一座园林由很多景点组成, 而各景点均可包含各自的意境。景物所表达的境界, 通过精彩诗句来点睛。如拙政园西部”与谁同坐轩”、“清风、明月、我”均取自宋代文人苏轼“与谁同坐?”的诗句, 表达造园者的清高。
1.2 境
景与境是园林造景中不同的2个空间范畴。景是实物空间, 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 是无形的、无限的, 无比例、无尺度的想象空间。如“一勺知江湖万里, 一峰则太华千仞”便是这2种空间关系的最好体现。景是物质的, 而境是精神的。
1.3 情
情是由景作用于人, 人感悟到境, 由此而引起人心情思绪的变化。对于古典园林的欣赏, 首先, 要了解其历史背景, 园主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造园风格等因素。在游览中细细品味, 感悟园林意境之所在, 因此, 游人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情感等决定了其对园林意境的感知感化程度。园林意境的感知, 产生于园林景物对游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眼、鼻、耳3个感官上。作用于眼睛的如“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等效果;作用于鼻的, 如”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说的是梅花的香味, 这和作用于眼睛的信息, 共同形成园林景物的总体气氛;作用于耳的如拙政园的“听雨轩”, 轩外种植芭蕉, 它宽大的叶片在雨滴的敲击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由景物的外形而产生对景物意境的感悟, 便是园林意境的感知。
2意境的时空变化
园林意境是园林景物所体现的深层次的一种境界。景是实的, 而境是虚的, 是变化的, 境是由景的存在而产生, 景是“肉体”, 而境是“灵魂”。
2.1 园林意境的空间想象
就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 模仿自然界的山山水水, 利用山石的堆砌, 用假山来体现真山, 以达到“咫尺山林”的感觉。
2.2 园林意境的时间想象
园林景物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 (风霜雨雪) 和天象变化 (日月星辰) 紧密相关。如“朝餐晨曦, 夕枕烟霞”;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为夏季景色, 亭四周环水, 水面种植荷花, “待霜亭”则为冬季雪景, 这些都是以时间季节的转换变化, 来体现造园者所寄于景物的意境。
3意境的创造
3.1 意境寓于景物
园林的景物比作人的话, 园林的景点、景物便是人的一个躯体, 景物的外形精彩程度, 是人的外部形态。园林的景物背后所蕴藏的园林意境则是人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
3.2 意境主导造景
《园冶》中说:“意在笔先”。
3.3 园林意境与人
园林的意境完全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意境是精神境界之所在, 是人类特有的东西, 离开了人, 意境也就无从谈起。首先, 造园者的思想情绪、世界观、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 对园林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 以寄托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其次, 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在不同的园林景物中。如怡园的造园者顾子山在浙东做官期间, 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怡园中的“锁绿轩”、“金栗亭”、“碧梧栖凤馆”等都流露出他期盼大富大贵的生活态度。
以上2例证明, 园林的意境产生在造园前, 也存在于园林景物的创造过程中, 指导着景物的构筑。虽然意境和景物是2个不同方面, 但园林景观的营造构筑, 是以园林景点景物所要表达的意境为指导的。如园林景观中建筑的层次、石块的颜色、质地等;水系的曲直、开合;树木的高矮形态, 均根据意境的立意要求, 并为烘托渲染意境的气氛而确定。而在园林景物建成之后, 它所带给游人的感受, 是要游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 深刻体会景物本身之外所包含的时空, 而达到“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的艺术感受。
古典园林设计中文人思想的融合 篇10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文人思想,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与文人思想相互影响、渗透,它包含当时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层次和社会哲学内涵的各个层面。因此,无论从园林内的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还是从园林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都追求古典园林的艺术境界[1]。
1 文人思想对文人园林发展的促进
我国古典园林受我国古代文人思想影响,从而产生了园林领域中的奇葩—————文人园林。文人园林起初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唐朝开始一大批文人雅士亲身投入园林设计中,以诗词、山水画等为创作灵魂,促进了园林艺术的深入发展。在此期间由魏晋南北朝发展以来传承发扬的隐逸文人精神寄托均为文人园林风格范畴。明清时期,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发展鼎盛,在此期间不仅建造了大量的皇家园林,封建官员为了满足居住需求,还建造了大量的宅院,也在此期间诞生了一大批造园名家,并于明末计成所著《园冶》一书[2]。
2 现代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2.1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为人们自然需求予以满足
现代园林在城市建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的关系,现代园林以城市绿化为城市建设基础。现代园林城市建设可一定程度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城市绿化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卫生环境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2 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质
现代园林建设对城市内部能够强化市民归属感、自豪感,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强化凝聚力。对城市外部可强化城市感染力、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
2.3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林建设,俨然转变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规范城市绿地全面建设、发展,尽可能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切实提升人们城市美好生活体验。
3 文人思想与现代园林设计
3.1 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
我国古典文人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深切值得人们去领会。“天人合一”强调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同样是现代园林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开展现代园林设计时,务必对制定方案展开系统性分析,确保其切实符合与自然和谐共存,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园林设计不单单要在园林形式上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体现,更要从科学、理性角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3.2 强调自然的回归
现代人对园林的体验已由对园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体验替代了过去单方面的艺术欣赏,也就是说,现代园林应凸显出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鉴于此,应当对现代园林设计与文人思想进行有机融合,把令人怡然自得的自然美好风光再现于人们眼前,取自自然、发展自然,实现对山水、建筑的有效结合,避免过度奢靡、庸俗、琐碎等装扮,营造单纯、自然的美好品味,借助有限的景致设计出无穷尽、多元化的含蓄的审美意境。
3.3 强调意境的创造
我国古代文人在造园期间,将园林与文学进行有机融合,以营造出情景相汇、寓情于景的园林美感境界。园林中各处景物很好地呈现出了人物情感,即便同样存在理性,但理性已融入情感中。现如今,部分园林设计人员全盘引入西方园林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造成设计丧失了传统民族特色。鉴于此,应当自我国古人文人思想及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中探寻其精华之处,并将其合理运用至现代园林设计中,从而营造出别具华夏魅力的现代园林景观。
4 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园林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历经了历史长河的沉积、发展,已然转变成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风格体系为中国独特的文人思想所赋予,就古典园林中文人思想展开分析,能够积极促进对古典园林意境的全面挖掘,并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文人思想对文人园林发展的促进,清楚认识生态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强调自然的回归、强调意境的创造等,创造出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气息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吴珊,丁宁.当前景观设计如何继承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理念浅析[J].艺术教育,2010(4)
江南古典园林的地面铺装设计艺术 篇11
在园林诸多景象观赏中,引导是一个很决定性的因素,而园路正是景象引导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园路起到组织园林空间、引导浏览、交通联系,散步休息以及观赏园林风景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是园林空间界面的一个重要方面。明代的计成就说过“路径寻常,阶除脱俗”的话,意思就是说,路径虽属平凡之工,阶庭却要脱尘俗之气。
根据杨鸿勋先生的研究,江南古典园林的园路形态有这样五种:①基本形态一甬路型;②简化形态一步石(路面铺装不连续);③扩散形态一庭院、场地;④与建筑结合的形态一游廊、穿堂、过厅;⑤遇山的转化形态——盘道、磴道、隧函、谷涧、飞梁;⑥遇水的转化形态
堤、步石、桥梁。不同的园路体现了不同的空间使用特性,而所谓的地面铺装设计正是建立在这五种园路形态之上的。漫步行走在古典园林中,我们不难发现园路铺装的图案形式与曲廊粉墙之漏窗、亭台楼阁之门窗、栏杆的图案形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就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古代造园者是遵循统一的造园意图来选择铺装形式的,使之服从于不同景象环境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设计效果,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文情趣。斑斓文秀的平面图案和掩映错落的立体景象交融,构成了古典园林完美和谐的视觉审美整体形象。
1、古典园林地面铺装的材料以及图案设计
古典园林中的地面铺装材料大都采用很朴素的砖、碎石,另外也用瓦片、瓷片、彩色鹅卵石等构成各式图案,其图形、色彩则信手拈来、变幻无穷,用平淡无奇、随手可得之物,构成种种佳境,愉悦视觉、陶冶性情,全赖设计者创意巧思,善用材料而已。分析古典铺装材料、结构方式及图案做法,大致以砖或瓦为骨架,以碎石填心,不加灰浆而成。根据图案内容需要,填心碎石问可作深浅色变化,或镶嵌其它材料作点缀。铺装图案内容就我们常见的来看,主要有几何图形、花草植物图形、吉祥图案、博古、文字图形以及各类动物等。
另外,亦可用一种材料铺装出不同的图案形态,如用砖仄砌,就可以形成“方胜”、“叠胜”、“步步胜”、“人字式”、“席纹饰”、“间方式”、“斗纹式”等图形;用乱青板石可以拼出不掏一格的“冰裂地”等。这些材料简单、施工方便、结构活泼、形式多样的铺装做法,在江南古典园林中是随处可见,争奇斗艳、趣味横生。
铺装的材料从实用的功能看,首先可以起到保护地面的作用,尤其在雨雪天不至于泥泞路滑,便于交通行走,而起风的时候又可防止尘土飞扬,污染环境;从视觉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普通的材料所构成的平面纹饰与立体的景象交融,构成了优美精雅的空间意匠。如苏州网师园殿春移庭院的几何形图形铺装,采用瓦片为骨架,砾石、碎石填心组成的暖灰色调的地、冷灰色调的海棠图形,织锦般的精致华贵与朴实典雅的建筑、粉墙漏窗以及枝叶繁茂的花木、皱瘦漏透的湖石成就了一个精美和谐的庭院空间,使人赞叹不已。
2、地面铺装精而适宜的原则
明代后期计成著的《园冶》中,关于“铺地”,例举了很多设计与铺作方式。如“乱石路”、“鬻子地”、“冰裂地”、“诸砖地”等,在这些分类中还有许多式样,成为后人铺装设计的范式。阅读这些范式,我们大致可以体会出,古人铺装设计大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园路形态、景象环境来采用相应的形式。计成说:“大凡砌地铺街,小异花园住宅。惟厅堂广厦中铺,一概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凳子铺成蜀锦;层楼出步,就花梢琢拟秦台。锦线瓦条,台全石版,吟花席地,醉月铺氇。废瓦片也有行时,当潮石削铺,波纹汹涌;破方砖可留大用,绕梅花磨嗣,冰裂纷纭。路径寻常,阶除脱俗,莲生袜底,步出个中来;翠拾林深,春从何处是。花环窄路偏宜石,堂迥空庭须用砖。各式方圆,随宜铺砌,磨归瓦作,杂用钩儿。”归根结底就是要变着法儿铺装出一些雅致的文化品味来。这就形成了古典园林铺装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有法而无法,寓随意干法度之中。关键之法在于精而适宜,在于“路径寻常,阶除脱俗”的气息营造。你看,花间吟诗,则地堪当席;月下饮酒,则石似铺埴,而绕梅花磨酾,好像梅花在纷纭的冰裂间开放,这是何等风雅满怀的浪漫景象。这样的实例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则俯拾即是。
3、认识传统铺装设计的意义
认识传统、回味传统主要是为了现实的存在,这是不可回避和否认的。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公共广场、公园、道路景观,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而现代住宅小区、庭院别墅的大量建设也推动景观设计的发展。就现代景观道路的铺装材料来说,除了传统材料外,又出现了防腐木、玻璃,人造石材、彩色广场砖等。而现代的铺装设计更讲究材质之美,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如花岗石的粗犷、鹅卵石的圆润、青石板的大方等不同材料的美感。在图形设计上也更注重视觉心理产生的感受,如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表现纹样的方法也比传统有了进步,块料拼花、镶嵌、划成线痕,滚花、用刷子刷、做成凹线等。然而,我们时常感觉到虽然已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还不尽如人意,即使是对传统铺装的模仿,用的是同样的材料,却往往得到造型呆板,制作粗糙的结果,缺少文化气息,人文情调。
中国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 篇12
通常规划师、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重视的往往只是建筑环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而常常忽视其时间性因素。殊不知,真正高明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除了要重视空间性设计以外,还要注意时间性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环境永恒的魅力,体现对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二者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营造,就十分关注空间性设计和时间性设计这两个维度。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在时间性设计方面的理念与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当代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中,注重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作用。
时间的概念可划分为各种尺度,例如,以一天为周期来划分,可分为晨昏旦夕或早中晚;以一年为周期来划分,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当然还有更宏观和更微观的尺度。例如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变化以及关注小时乃至分分秒秒的变化等。建筑环境的时间性设计,就是要力求使得建筑环境在不同时段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做到有变化、有节奏、有韵律,宜观、宜游、宜居。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具有高超的驾驭与控制时、空的能力。
2 古人对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论述
关于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古人曾发表过若干有见地的论述。例如,计成在《园冶》中谈到:园林要“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其中,“收四时之烂漫”,就涉及时间性设计,意指园林要一年四季都有“烂漫”之美景。晋代诗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也提到要注意“良辰”与“美景”的统一。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谈及宋代湖园的设计时,高度赞赏其“虽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构筑别墅景堂。他在《景堂记》中叙述景堂的设计思想时,就多处涉及建筑环境时间性设计这一话题。他在描述庐山的美景时写道:庐山“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化,不可殚记”。这里的时间维度,不仅涉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特色,而且谈到一天之间昏旦的变化和每时每刻天气阴晴显晦的不同,均有不同的景观。因此,他在构筑景堂时,也注意到要“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并且“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正是由于他关注景堂的时间性设计,使得景堂冬温而夏凊,有良好的建筑物理环境,而且其瀑布的构筑,使得早晚均可观赏到如练挂崖的美景,夜间还可形成如环佩琴筑的声景。这些都表明古人认为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应当注重时间性的因素。
3 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经验
为了达到“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的目的,首先要从动植物的配置上加以考虑,也即要掌握动物、植物的色彩、形体和习性的变化;就听觉而言,还要注意不同动物在不同季节发声的特性以及不同时刻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植物所发出的不同声响;就嗅觉而言,还要注意动、植物,尤其是植物不同季节或一天中不同时刻所产生香味的变化等等。例如,春桃、夏荷、秋桂、冬梅,代表了四季不同的观赏植物的典型。在园林中杂植桃李、荷蕖、丹桂、腊梅等植物,或者分区种植这些植物,则可形成四季不同的观赏景点。这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手法。前述的宋朝湖园,就设有“桂堂”、“梅台”等景点。张衡的《东京赋》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也描述当时的东京由于分别种植桃李和梧桐,故能在春、秋都欣赏到不同的景观。动物的生长也有其规律性。如白鹤往往在秋季南迁,形成特殊景观。因此北宋在营建艮岳时就注意构筑秋季观赏白鹤南迁的景点。曹祖在《艮岳百咏诗》中就生动地描述此类景观:“白鹤来时清露下,月明天籁满秋风”。又如鹿在每年白露节令后,特别喜欢发声,从而形成鹿鸣的声景观。因此康熙年间在营建木兰围场时,就形成“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的声景观。
其次,时间性设计还要关注日月循环、星转斗移、潮涨汐落、云蒸霞蔚、风霜雨雪等天文和气象变化因素,掌握其规律,并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产生富有变化的景观效果和宜居的建筑环境。
前述的宋朝“湖园”,就有迎晖亭、翠樾亭等景点,分别供人欣赏日出和夏天浓密的林荫的景观。康熙所题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中,就有“云帆月舫”、“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及“无暑清凉”等景点,分别以观赏云、月、霞、雪和落照等景象,并考虑建筑的防晒和消暑等功能。
清嘉庆年间的扬州个园,着力营建象征四季景色的“四季假山”,不仅结合不同的植物配置和建筑材料选择,用石笋和竹子构筑春景,用太湖石山与松树构筑夏景,用黄山石与柏树构筑秋景,用雪石山构筑冬景,表现《画论》中所概括的“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意境,而且充分考虑天文和气象的因素。在夏山的经营中,用太湖石堆叠成六米高的假山,山下构筑洞屋,引入流水,洞口上部山石外挑以遮阳。假山正面向阳,皴皱凹凸起伏,在日光照射下形成变化丰富的日影,望之有如夏天的行云。在冬山的经营中,在“透风漏月”厅前设计一个半封闭的小庭院。为了象征雪景把雪石假山叠筑在南墙背阴处。营造师用雪石上的白色晶粒象征积雪未消,更在南墙上开一系列小圆孔,利用风吹的气流发出如冬季北风呼啸一般的声响,着力渲染隆冬的意境。
建筑环境的时间性设计,还应与建筑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了解人们在游览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规律,从而使人们在动态游览的时间进程中,时时处处都有可观、可游、可憩的处所和景观,并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避免冗长乏味的厌烦情绪产生。
《红楼梦》在描写大观园的规划设计时,就体现了这种空间性规划与时间性设计的联系与统一。《红楼梦》十七回细致描述了贾政等人入园观赏的时空序列:进入园门,里面一带翠嶂;越此,是一段“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再过去,是“沁芳亭”,然后是“潇湘馆”;再过去,是“稻香村”;此后,“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到蔷薇院,傍芭蕉坞里盘旋曲折”,才到“蓼汀花淑”。再过去,方是“蘅芜院”及“怡红院”。其它景点的匾额上,题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风”及“获芦夜雪”等等。在蓼汀花淑景点中,还考虑到暮春花落的特征,注意在花园附近设置溪流,以形成落花流水的景观。这些都说明,在大观园的规划设计中,不仅在景点的布局上各有特色,充分考虑到前述的动植物配置和天文气象等因素,而且在路径的安排上,蜿蜒曲折,形成有前奏、有过渡、有高潮、有收束的空间序列。这种开、承、启、合的空间系列,正对应游览过程的时间性序列,令游人在观赏的时间历程中,享受到步移景异、渐入佳境和回味无穷的心理效果。在这里,空间性设计和时间性设计浑然一体,不分彼此。
4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十分注重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达到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的完美结合。古人对于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不仅有理论论述,而且在其实践中,提供了丰富的时间性设计的佳例。古人在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中,不仅关注客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的时间尺度,而且从动植物的配置、建筑材料的选用、天文、气候因素的利用以及游览路线的安排和建筑布局等方面都作了仔细的考虑,故而能取得成功。中国古典园林关注时间性设计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于今后我们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注意时间性设计的维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摘要:通常规划师、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时,重视的往往只是建筑环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而忽视时间性设计。真正高明的建筑环境规划设计,除了要重视建筑空间的设计以外,还要注意时间性设计。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建筑环境永恒的魅力,体现对人的深切关怀以及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十分注意对时间性因素的考虑,达到空间性设计与时间性设计的完美结合。本文介绍了古人关于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若干论述,通过若干例子,归纳总结出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一些成功经验,指出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应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不同时间尺度着眼,并注意从动植物的配置,天文、气象的变化,游览路线的安排和建筑布局等几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后我们在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中,注意时间性设计的维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时间性设计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推荐阅读:
西方古典园林09-26
日本古典园林10-11
古典私家园林11-12
中国古典园林11-22
古典园林设计说明08-02
古典园林影响管理06-29
江南古典园林综论11-24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11-14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09-09
古典园林建筑风格赏析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