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精选12篇)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1
1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
现代环境观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导向, 其主要倡导的是用更平实的态度和更长远的眼光为每一个城市建设一种和谐的现代环境景观。即城市的设计与规划要遵从自然, 尊重人类, 尊重地方特色、人文精神。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门科学,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历史悠久造园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古典园林
2.1 思想理念
古典园林受美学思想意识的影响, 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 属于美学意义的一种载体。虽然古典园林的构成是由自然景观与人工造园艺术的巧妙结合, 但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其美学思想主要还是受到了道家的思想影响, 主要的体现的是“天人合一”、“法师自然”的艺术境界。
2.2 功能布局
古典园林中建筑设计有两方面的作用, 它既可以满足人们生活享受, 又可以实现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 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 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 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 以小见大, 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2.3 造园手法
古典园林的素材主要有山、水、石、植物与建筑。通过这些元素的综合, 创造出“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在景点设计方面, 注重借与框、漏与藏、实与虚的布局, 可以让人的视觉和整个景观联系在一起, 使眼中的景观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3 现代园林
3.1 思想理念
现代园林设计主要强调的是理性与实践的作用, 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从维理学角度出发。现代园林追求的是一种几何构造的关系, 是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主要依据。
3.2 功能布局
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受到西方维理思想意识的影响, 其运用几何构造关系, 将水体、建筑、花坛、草坪等进行布局, 这种方式都是从整体效果出发的, 追求的是对称布局。
3.3 造园手法
现代园林的整体布局要在符合建筑设计的基础上, 以建筑为标准, 确定主轴线。运用雕塑、建筑、植物及人工喷泉为主要造园要素, 表达的手法理性而且直白。
4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融合
4.1 融合的必要性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弃, 更加可惜的是很多经典的设计手法只有很少的设计师能够掌握。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的精髓是为我们更好的实现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 将古典园林融合到现代园林是我国设计者传承和延续古典园林的历史责任。
4.2 古典园林的指导作用
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 由于西方造园理论的冲击, 很多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图纸上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些几何构造的曲线, 在视觉上的冲击力极强。但是, 忽略了设计的尺度感, 容易产生关系混乱的感觉, 最终仅仅成为画框的作品。中国古典园林里有很多手法和表达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4.3 现代园林的包容性
从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的内容和形式比较来看, 现代园林设计是在提供传统的艺术审美的前提下, 还肩负着对现代社会功能性需要和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保留、利用古典园林, 从而传承古典园林文化, 诠释新景观设计美学。现代园林要将不同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景观要素综合在一起, 产生形式上的冲突, 摆脱传统的束缚, 从单一的设计艺术形式走向多个风格派系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 要融会贯通, 古今结合、洋为中用, 不断地探索科学严谨的新型设计理念, 在遵从古典园林造景方法的前提下, 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 取其长处, 融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 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5 结语
近些年,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对园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现代园林在观念、体制、专业、设计理念、园林实践等等诸多方面还相对滞后, 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国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注重的是现代园林的功能性与社会需要, 忽视了对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传承, 由此我们应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 根据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 结合现代园林的功能性, 才能建造出更加合理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房庆方, 宋劲松, 马向明.营造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品质[J].城市规划, 1998 (22)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3)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美学现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自周朝始,就已经出现了为贵族享乐而圈设的“囿”,而后发展为“苑”,继而发展为更为完备的“园林”。园林审美风格随着社会文化、经济、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魏晋时期的宗教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园林设计,使园林设计偏重于幽深静谧之美;在国力强盛的隋唐时期,园林设计也同样呈现出大气恢弘的风貌景观。但总体来说,古典园林亲山近水、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贯穿始终,同时也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包容、顺从自然的文化特征相吻合,呈现出属于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趣,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古典园林美学特征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古典园林最初起源于“囿”,即对野外自然空间进行圈禁,为贵族提供捕猎、娱乐等活动的休闲场所。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园林设计虽然受到社会、宗教、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风格上不断发生演变,但其根本的对自然的追求一直贯彻始终。在设计风格上不仅尊重自然,而且一直以自然为师,以自然的“眼光”来设计建造远离郊野的园林,将自然景观纳入生活范围之中,形成游于园林,居于自然的惬意生活环境。
(二)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园林设计与自然的结合需要一些造园手段来完成,比如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手段。利用假山、长廊、漏窗、树木、花卉等元素,经过巧妙搭配,形成造园手段中的重要组成要素。比如假山,常常被用于抑景手段,通过高大假山的遮挡,来为后面园林的景观造势,引起游客期待,而其本身又是整个园林中的重要景观。而长廊、漏窗更是漏景的重要手段,隔而不绝的手段使得空间产生一种有限与无限交替进行的错觉,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空间层次、空间大小,以使得游园者深陷其中,乐而忘返。而树木、花卉等元素更是让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相互交融,自然之境跨越时空,与生活交织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自然之中少人工建筑,多山水林木。为顺应自然之美,园林设计中的建筑物依山林而建,掩映于植物之中,形成山间一屋,林间一亭的妙趣。同时园林建筑多为观景而设,多建于驻足观景较好的位置,而其本身也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着自然之美。比如小桥、小路要曲径通幽,讲求移步换景;水边香榭掩映成趣等等。园林建筑遵循野趣,虽是人工建筑,却更是园林一景,通过楹联、匾额、石刻等手法,用字、词、对联形成点题效果,园林小筑怡景怡情,将文化与自然紧密结合,虚实相生、寄情于景,形成独特的意境之美。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自然之美在于自然之趣,即野趣之美。自然中的树木花卉自生自长,受天地恩泽,无人为干扰,活得自在惬意。而人工养殖的树木花卉往往缺少了这种自然野趣,常常被修剪整齐,加入人工雕琢,看似漂亮整洁,却因刻意为之反而失去了本该有的自然趣味,少了自然灵性。园林中的树木花卉养殖为使之能够表现出自然的野趣之美,在设计方面也会按照自然的方式增添一些随性而为,少一些刻意雕琢,来表现自然之趣。在树木花卉的成长过程中,甚至会运用一些培植方法,引导树木花卉像自然生长一样展现出“野生”的状态样貌。
二、现代园林特点
(一)开放性
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寺院园林三部分。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为私人服务的,皇家园林更是拒绝普通人进入,只有皇室成员能够享用,而寺院园林虽然能够进入,但其服务对象也多为香客,并非是大规模游览使用。由此可见,古典园林是较为私密的私人空间,个人意趣占据主要支配地位。而现代园林以公园、小区景观为主要体现方式,是开放性的场所,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随意参观游览,其服务对象是普通百姓,因此现代园林是公共性场所,要以主流的审美观为主导设计,而且私密性较差,不适宜设计选用私密性较强的景观。
(二)规模性
传统园林由于是为私人服务,其空间不需要非常大,所以私家园林一般小巧玲珑,占地空间较小,各种设施、建筑也只需要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即可,不需要设置过多的建筑、服务设施。即便是皇家园林,除了在占地空间上满足皇家风范的要求,建筑设施上要体现出皇家的大气,但服务对象依旧是少量的皇室成员,规模依旧不需要特别大。现代园林则不同,其是公共场所,使用人较多,因此不论是占地空间,还是建筑设施,都要具有满足大量游客需求的能力,因此在建设规模上相对较大。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园林的游客量猛增,即便是普通公园园林,日参观量也在几百人上下,著名园林日参观量更是达到上万人之多,因此园林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需求。
(三)参与性
古典园林主要为游览者提供休闲场所,娱乐性不是特别高,因此注重风景观赏、野趣盎然。现代园林则是要为普通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其功能上侧重于娱乐、休闲,因此在注重观赏性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体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想要逃离高强度的生活,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体验,但这种“闲适”需要的不再是靠在水榭边看看书那么简单。现代园林虽然开放度高,但现代人想要去休闲观赏依旧不容易,重要原因是缺少时间,即便能去一次也仅限于休息日的一天或者两天,因此节省时间的参与性强的休闲放松的娱乐方式更受青睐。
(四)科技性
现代社会是科技社会,科技性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主题,也是各种设施建设中所要追求的重点。科技在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便利,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健康的身体。园林建设中科技性元素层出不穷,比如模拟仿生系统既能够保护环境又具有科普功效,同时以科技的力量减少生态破坏,加强生态保护也是现代人必须做的对地球的反哺义务。再比如各种娱乐设施,参与度高的娱乐设施一般也是科技元素较高的设施设备。门禁系统以及电子导游系统的开发在保护游客安全的基础上也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景体验。
三、现代园林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美学的运用
(一)适当扬弃
传统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念与当代生态保护、绿色园林的造园观念是相契合的,将传统“自然”观引入现代园林建设中,有利于正确对待生态、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但现代园林的“自然观”又与传统园林美学有些不同,现代理念中侧重于“仿生”自然观,比如将垃圾箱设计成树桩的模样,既与环境相协调,又不破坏树木,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又模仿了自然生态系统,这种类似的“仿生”自然观体现了综合性规划的思想。现代园林理念中更倾向于动态化的现代化系统建设,即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来对待,用现代更为科学的自然生态系统观念体现审美价值。
(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意境之美,是古典园林的核心审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几乎所有的构景手法都为“意境”服务。古典园林意境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值得现代园林借鉴使用。在构建意境美的过程中,注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借鉴文化典故,寄情于景,突出景观的文化属性,比如杭州西湖,由于是著名爱情故事《白蛇传》的发生地,逐渐演变为爱情圣地。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由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已不同于建造古典园林的士大夫们,现代园林意境所要表现的主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发掘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意境。
(三)空间场景突破
古典园林对空间的把控非常到位,注重层次性、无限性。在古典园林中,运用借景、隔景等构景手段,将空间分隔为多个层次,并且借用外界空间来无限度延伸园林本身有限度的空间,就造成了视觉空间上的无限放大。这种对空间的组织手法可以被现代园林所借鉴,但又与现代园林开放性特点有些不符,所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比如古典园林中的“曲径通幽”做法,是隔景与借景的巧妙配合,讲求的就是幽深曲折,含蓄探究,然而放在现代园林中显然不合时宜。首先,幽深的场所由于视觉的隐蔽,有可能造成不安全隐患,不利于公共场所的安全需求。其次,“幽深曲折”在空间上需要小巧玲珑,宜窄忌宽,不利于大规模游览的现代化园林要求。最后,借景难以融合。古典园林因地而借,将外部空间的建筑借景到内部空间,以达到放大内部空间的目的。现代建筑以高楼大厦为主,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缺乏野趣和意境,显然和园林的放松、自然的追求难以契合,所以在空间借鉴的手段上要以现代人的开放式布局为手段,扩大公众的参与度,来达到扩充空间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宝藏,它集艺术、美学、植物学、动物学、建筑学等学科门类于一身,是综合性非常高的艺术珍品。古典园林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被东西方文化所膜拜,同时其深邃的艺术手段和文化内涵也能够影响现代园林建设。现代园林对古典园林的借鉴使得古典园林又重新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在现代园林中继续为现代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段也不再适合现代园林使用,因此现代园林在借鉴古典园林的同时要注意有所扬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来合理化继承和发展古典园林艺术。
参考文献:
[1]徐美叶.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和对现代园林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3(2).[2]丁灿,吴德政.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观念的扬弃[J].美术大观,2007(10).[3]王其钧.中国园林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3
关键词:园林意境;城市景观;大唐芙蓉园
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城市景观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发展城市的同时,结合其保护措施,想方设法使其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能保护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的延续性和实用性。在建设的同时采用现代技术保护其环境,体现其当地城市的意境尤为重要,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对现代社会城市景观具有很深的影响作用。
一、园林意境
(一)意境的思想起源
中国文化历经5000年传承,思想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而其中主要思想流派是“儒,道,释”;儒、道、释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儒家追求以“仁”为本,以“礼”为心,儒家学说中的“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直接地影响着园林艺术的创作。道家追求尊崇自然为主,主张无为而治,强调“无为”、“天人合一”,也就是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人的基本需求。儒家的“仁”道家的尊重自然都与现代景观设计所推崇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不谋而合。释即佛家,更注重人的“悟性”。
(二)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意是指主观的理念,感情;境是指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也就是设计者将自己的感情与理念、想法融入到设计之中,从而达到让观赏者产生共鸣。
二、城市景观的概况
(一)城市景观
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或者住宅园林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市民的生活和休闲需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观赏景点,营造一个小型 生态自然,调节小区和城市的微型气候环境,帮助市民更好地生活和休闲, 提高城市的品味和魅力。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中融人中国古典园林意蕴, 实现景观生态园林设计和规划建设计时需要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融人现代城市园林。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则
现代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着一定的原则,通过主体、人性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原则,营造一个自然,生态,舒适的景观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人们可持续生活的空间。
1.主体原则
在设计任何一个景观时首先都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体,它是设计的控制和指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只有综合性的考虑设计,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完整度,可达性良好。
2.人性化原则
通常在设计中一般以人为出发点,落脚点也应为人服务。所以在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好人的需求和应用。把人的各项需求通过景观设计中表达出来,比如人的亲水性。在设计中适当的考虑自然与水的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3.生态原则
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在以尊重与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完成,做到设计只是运用,而不是浪费与破坏,应注意生态文明的建设,尊重自然。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不是只为一时用,而是要做到既能为现在所用,也要为后世所用。在设计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可持续的原则,让一切设计具有持续性发展,比如LID,雨水花园之类的工程与环境结合的实际,让设计更持续,让景观更美好。
三、城市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表述方式
(一)建筑物风格
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具有使用和造景的双重作用,它不仅能满足游人的遮阴避雨、驻足休息、娱乐赏景等要求,而且赋予绘画意趣的形象,与其他造园要素结合起来,也能创造出别样的意境。
(二)小品艺术的表现
城市景观设计中构筑物小品的运用也能处处体现其内涵文化,不同的材质、颜色、造型的小品表现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小品的合理利用也能体现其设计的意境。
(三)植物景观的运用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有生命的要素,它使景观设计更充满生机,同时也为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带来自然而舒适的感受,不仅能从视觉上体现意境,也能通过嗅觉体现其意境。
四、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影响
意境的合理运用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意境营造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深有体现,不管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庙园林其设计中处处能体现出意境来;古典园林中意境的体现,大部分都是通过借助于山、水、花木、植物、建筑物将意境表现出来。将古典园林中的意境与现代景观设计所结合,不仅能体现出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体现出意境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游人获得设计中意境的信息,不仅仅是通过视觉感受或文字的表达、而且也通过其他方面来传达,比如:听觉、嗅觉的感受。所以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把意境体现在设计中,也要能正确的传达出来,让观赏者能融入其中、置身其中,而不是去追求片面的、单一的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可以运用新科技、新手段、新方法将意境通过多方位表现出来,让设计能更好的体现出本身特色。
五、大唐芙蓉园景观设计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东南曲江新区,在大雁塔以东500m,全园以水面为构图中心,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是全方位展示圣唐社会,文化与艺术的主题公园。由张锦秋院士设计的大唐芙蓉园,依据曲江的历史文脉,山形地貌,从而确定了“因借曲江山水,演绎圣唐明园”的意境。
本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借鉴意境在园林中的作用,首先对大唐芙蓉园存在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设计理念,体现其意境。
大唐芙蓉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建筑为核心,配合景区的总体布局手法,在设计中采用了中轴,西翼,东翼,环湖四大景区。其中轴位于全园的中心部位,是演艺区,主轴从南到北依次是“凤鸣九天”歌舞剧院,紫云湖,紫云楼。全院设计在建筑物,构筑物,水体颜色的选择上都注重其意境,大都采用仿唐德设计,从而突出其设计理念,营造其特有的现代中带有古典园林的意境。
大唐芙蓉园在意境的体现上也通过其以下三点来表达。第一,在建筑物风格上,建筑材料采用砖瓦混凝土结构与木质结构相结合,全园色彩以灰、白、赭、茶为主,以唐代建筑物的风格为模板进行创造,从而恢复盛唐容貌,体现其盛世名园的意境。第二,在小品艺术的表现上,园内小品体积小巧,造型新颖,其每一个小品都与唐代的活动有关,或直接按照唐代的风格来表现,在小品的旁边也配有唐诗或唐代的文化,让游人可以感受和触摸到唐代的文化,从而突出其意境。第三,在植物景观的运用上,大唐芙蓉园大量运用植物叶、花、果、枝等创造另一种艺术效果,并选取在历史记载中当地最多的品种,进行种植,适当配以新品种,整体布局上注重大效果,并在主要景点内外,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体现不同的诗情画意。
六、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园林意境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古代文人墨客不仅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意境,同时也在生活中追求意境。而现在将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造理念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来, 不仅能更好的表现出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也能提高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品味和生活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发展和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结合现代生活和审美,融入古典园林意蕴,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冰.重活古典园林对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3,(01).
[3]张炜,白骅.城市景观设计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4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 无论是官宦之家, 还是文人墨客, 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 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 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 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 还是种植植被, 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 除此之外, 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 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 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 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 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 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 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 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 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 从目前来看, 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 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 这样一来, 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 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 让二者相映成辉, 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 但一处一景, 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 堆叠4 种不同的石料 (宜石、笋石、黄石、湖石) 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 景, 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 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 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 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 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 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 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 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 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 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 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 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 但缺乏内涵, 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 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 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 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结语
总之,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务必要基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借鉴和学习古典园林设计理念, 创造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邹伟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 2011 (11)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5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历史悠久,并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理论的推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公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并被西方国家推崇和模仿。它孕育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一件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它不断影响着当代和现代世界景观设计,而且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的设计风格、特点的比较,以及前者对设计领域的影响,来论述中国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以及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元素,不断地学习、借鉴和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现代因素,发展创新。
【关键字】启示,影响,意境,继承,创新
【正文】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而中国也是一个有悠久造园历史的国家,在园林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现存的各代名园不但向我们展示出灿烂的古代园林艺术,同时也在我们的观念中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样式,但是我们的确有必要重新认识古典园林,重新认识古典园林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园景创作的意义。在新的时空背景下和大众新的文化修养条件下,在新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条件下,如何从古典园林中得到启迪,如何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有选择性的继承并创新,是我们学习现代景观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原则
综观清代和近代一些造园家理论家的研究总结,中国园林造园原则说法不一。有人说:中国传统园林是按构架山水、模拟仙境、移天缩地、诗情画意、形式独特、手法高超的原则来营造的。而《园冶》中按审美原则来造园的原则是:主张造园以雅朴、遵时、清赏为美,主张造园以灵活洒脱、变幻多端为美,主张造园以曲折委婉为美,主张园林以幽静隐僻为美,主张园林以空灵远逸为美。有人说:中国园林的造园处理手法:自由灵活的空间布局、空间的对比、渗透和层次、藏与露、空间的组织和引导。还有人将其概括为:自由灵活的布局、空间分隔、空间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对景与借景。我赞同将中国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归纳为四句话:因地制宜;山水为主;植物配置赋予诗情画意;空间的层次与变化。
园林的造园是要满足它的物质和精神功能。物质的方面是指园林的使用功能,如满足坐卧休息、遮荫蔽雨、游览通行道以及其它的活动。精神方面的功能是指园林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有统一园林景观的主题或情趣。
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特点
当园林开始面向城市环境,与整个城市发生了联系,现代园林就产生了。现代园林应该是整个国土内的生活,自然环境的美化和改善。它的基本宗旨是:在人类居住环境和更大的范围内创造和保存自然景色的美,是一种在城郊环境中如何再现和保持自然风景的艺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园林涉及了文化遗存环境维护、自然风景保护、高速公路、乡镇乃至城市景观设计等内容;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生态、水文地质、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
现在我们国内出现了欧洲古典园林景观、欧洲新古典主义景观、英国乡村风情景观等等风格各异的西式园林景观。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于追求西式风格,有些放弃了中国的优秀传统。那什么才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呢?对于中国特色我有两种理解:一是中国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传统古典园林景观体现在现代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他通常以亭台、楼阁、假山、小桥、曲径、池水、松竹梅菊等景观元素为特征。二是现代中国的园林设计应该引入现代的元素、构成材料以及现代表现手法,同时又要保持“中国精神”。古典园林都是围墙内的景观,而现代景观设计是房屋建筑以外的所有设计,是开放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都与古代人不同;古典园林景观小尺度、小容量的空间格局和缓慢节奏、缺乏运动项目的活动内容都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园林景观的需求。我们要搞好现代园林就一定要有中国自己的地方特色、自己的文化信仰,而非照搬西方。
景观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同步发展的,中国的园林是门综合的艺术样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哲学、美学、书画学、雕刻、建筑以及园艺学等;同时,中国园林作为人工自然的代表负载了更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环境观。
三、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1、景观设计过于孤立
这里的孤立是指设计的东西没有雨周围的环境和本身地理条件联系起来,现在好多设计都是在一块空地上,天然的石块溪流等都被推平填平,野花野草全用砾石覆盖,引进一大批外来的花草树木代替原来的植物景观,这样营造一个“人间天堂”。实际上却是破坏了植被地貌,与周围风景极不协调。而中国古典园林却“崇尚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形成的,具有自然界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借鉴一下前人的思想,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宏观上要了解他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他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机一部记录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2)、要远近结合,自然地形在必要时可以容纳人为设施,其中包括各种人文构景。在时间上要远近结合,考虑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在空间上要远近结合,因为任何一个人文构景既用来赏风景,又被远处的游客观赏,这省事中国传统园林中“借景”的手法。“得景无拘远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借景借的巧妙,就能形成美丽的风景。
2、景观设计内容与思想的苍白
一是设计者本身为建景观而景观,根本就没有想到结合文化来做;另一是设计者在设计前了解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东西,在设计说明中也很好的吧这些运用进去,并给了一个响亮的主题,但在施工结束后,人们根本感受不到文化的气息,就是说没有把设计思想和设计本身融为一体。
四、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他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之美。
意境的蕴涵既深也广,其表述的方式必然丰富多样,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借助于人工的叠山里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第二,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购配成的物镜,把这个主题给变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意境的信息。此类主题往往得之于古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第三,事先先不确定意境,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再现物境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通过这些文字手段更具体、明确的表述,其所传达的意境信息也就更容易把握了。正是由于园林内的已经蕴含如此深广,中国古典园林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远非其他的园林体系所能企及。
传统园林通过多种手段来营造意境,始终追求在精神层面上打动人心,同样,我们在当前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平面布局和空间效果,更重要的是营造出有当代中国风格的意境。
景观与建筑一样,都应该要以人为本,但是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来说的话就是要引导人,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社会节奏飞快,人们的心态日趋浮躁,对许多事情来不及咀嚼与深化就又投入下一个迎面扑来的信息之中。景观设计者不应该迎合这种现象而是应该把民众引导入一个更高的精神的层次上,看看上海近几年来建造的众多的景观,有多少是人们留恋忘返的,有多少是象西湖那样令人激动不已的呢?我认为是没有的,因为它们在时间这个纵向的方向上产生了断裂。有一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当代这个西学东渐,向西方看齐的时段的脱节,其中虽然有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冯纪中先生的方塔园,但是很多都是依样画葫芦,只知形不知意的抄袭,更有人迎合甲方的庸俗的口味做大量的堆砌和拼贴,还高举后现代主义的幌子。在国人眼中西方园林的特色是大场面,大气魄,所有的信息在一瞬间涌入眼中,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激动过后留下的没有回味,就象看现在的好莱坞的电影,看了一遍就不想再看。而中国的古典园林却是融入了诗书画等艺术的各种形式,不光从视觉上还从意境上把整个园林提升更高,每一次的游览都会因为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天气,当时的季节而不同。我并不反对西方的园林,我认为西方的园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学习并不是抄袭,相反西方园林还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做法,象法国的拉.维勒特的台地园,在一片绿树掩映的平静的水面的驳岸上刻下了“美丽的天鹅你垂下了头”这样优美的诗句,虽然没有一只天鹅,但是给人留下的遐想的空间是无限的,每一个游览者的脑海中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整个平淡的水面顿时变的绚丽。看看现在的上海的景观似乎没有这样令人遐想的景点,所以我觉得学习中国的古典园林并不是要在当今开放的社会中体现不民主的封闭的庭院,这是不符合当代实际情况的,但是古典园林的许多俯首皆是的闪光点,许多的设计手法是应该在现代中国园林设计中应用的。我国私家园林在挖掘封建文人生活上已经达到了我们现在难以企及的完美境界,我们要学的,就是这种对生活挖掘的力度,从文人的性格、追求、交往、娱乐、排场、礼教、自我修养、甚至其人性的灰暗都有涉及并表现。而不仅仅去模仿它的小桥、水口、匾额、倾斜扭曲的树干等等形式。----我不否认,很多“技法”我们是要研究并学习的。
五、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警示作用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中国古典园林是在长期封闭的社会状况下,主要在私家领域里沿着山水格局一脉相承、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而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使人们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之一。
2、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方城市水资源十分贫乏。因此,山水式园林更适合江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宜建造大规模的山水园林。像颐和园、圆明园这些大型山水园林都是在原有水面或沼泽地的基础上加以疏浚而成的。然而现在对一些新建水面的维持消耗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
3、中国古典园林表现自然的写意手法与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十分融洽,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则显得格格不入。随着城市与建筑设计的逐渐西化,现代人也趋向于西方园林形式,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立于不败之地。
4、中国古典园林中惯用的山石、小品和木结构建筑等造园元素,或因材料难觅,或因功能丧失,或因维护成本较高而更换材料;且精湛的技艺大多失传,导致现代仿古园林作品设计制作水平低下,精工细作荡然无存,而大多数仿品放在景观中也显现不出其价值,或是值得大家赏心悦目的地方。
5、中国古典园林大多营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大环境的影响甚少,未能突破私家园林的局限性。在追求急功近利、希望全盘照搬的现代社会中,也难免遭到各种评论的抨击。
虽然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上述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六、总结
由于古典园林在其形成过程中,以树立和具备了社会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事人的审美趣味,又能做到因地制宜,还很实用,使得作品具有现代感。因此,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既不能完全依赖境外风景园林师的作用,更不能照搬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模式,只能依靠大量真正具有良知和职业道德的设计师的崛起,营造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而深刻认识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彭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李静主编,《园林概论》,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4)徐先玲,《园林艺术鉴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景观设计历史与理论
课程作业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6
古典园林的设计者们在园林建造中将河水山川隐于园中,也将精神世界表于象里,不管是作为物体存在的山水、花木、建筑、碑刻,还是作为引发想象力的诗句,匾联,题额都负载着中国主流文化的儒、道、释思想,是我国几千年“隐逸文化”的典型物化代表。本文在“园林意象”的角度,以“提名立意”、“造山理水”、“植物配置”三个方面分析传统古典园林中隐逸意象选择,并从“以景观要素为文化载体”、“寻找多种景观要素并拓展象征意义”、“探究隐逸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传统隐逸文化结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四方面分析其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引言
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中,“园林意象”起到了基础承载物的作用,园林意象与园林意境的关系是:意象或多个意象的组合做为基础构成意境。园林主人的境遇和心智限定了园林物象选择的趋势,多展现“美的情感”“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多个或多种园林意象结合,形成一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展现作者情怀,引发游老共鸣,完成园林意境,这是古代造园的精髓。
传统古典园林是属于少数人的,每个园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现代公园与之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大众性、服务化。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中国园林设计出现“文化封闭”和“文化取代”两种矛盾,中国传统的“隐逸情怀”也发展成为不同形式和内容,具有了新的内涵和面貌,但不管怎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必需要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上,园林意境的营造也应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对传统园林的直接抛弃或陷入对传统园林的机械摹拟都无路可走,“具有文化底蕴的时代精神”应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点,审美要素的多元化和审美情趣的多重化研究尤为重要。
中国的隐逸文化与古典园林文人的隐逸情怀
“隐逸文化”开始于古代失意志士退居官场的政治对抗,后来逐渐上升到老庄哲学高度,成为特有的政治态度和价值选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文化现象。“隐逸”指文人寻求的淡泊无欲的人格精神、宁静致远的生活理想、高雅恬淡的文化品味。他们要实现自我,完成内心诉求,这种精神意愿是建立在深厚文化素养基础上的高清人格境界。
我国南方私家园林多出自官场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之手,他们在朝局中找不到席之地,便躲藏到自然里以求精神慰藉,找寻安逸悠然超脱之境,多数不能真正隐居山林的便为自己建造一片“城中山林”,感物吟志。
古典园林中的隐逸文化意象选择
1.文字要素中的意象选择
文字物象是园林设计中的特殊因素,是建造者与游赏者的直接对话,对于园林精神的表现起到点睛作用。园林中的文字要素包括两大类,一是园林的命名,二是园林内部建筑物的匾额碑文。园林的命名是园林精神的浓缩,园林建筑做为造园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是造景表怀的重要媒介,园林的建造者多是茶韵棋香的大家,经他们命名的园林和园林建筑往往表达深刻内涵。
以园林命名展现隐居情怀的,例如苏州“网师园”,渔夫隐居之意,“拙政园”,拙劣之政之意。苏州“耦园”,“耦”同“偶”,寓意“两个人在起”,沈秉成对官场和社会表示不满,夫妻双双辞官归田,以情寓景,将居所起名为“耦园”。
以园内建筑物命名表怀的,例如“耦园”中的“藏书楼”,在山林屋读书明志,“织帘屋”,织帘劳动之乐,“城曲草堂”,文人不羡慕城市繁华富贵的罪恶行径甘于城边草屋的洁苦生活。
2.叠山理水中的意象选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庄子“出世”精神的体现,造山理水也是园林设计的重要要素。
水是园林的血,园林之水,首在寻源,对于“理水”中“水”意象的表现,首要的就是考虑源头问题,无源之水必成死水,许多南方私家园林都是将园内水体与河道相连或与地下水相通,像恰园、拙政园、狮子林,池底都打有水井,此外,园林之水还贵在曲折、妙在分隔,水宜藏不宜露,宜曲不宜直,弯曲藏露间显现出大自然的奥妙,展现出主人心智中的悠然,环建筑、抱植物,真景虚影,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山便是园林骨骼,园林受场地限制,不可能真正囊人大山大川,造园者的智慧就显现出来。常见的“点石成景”,粉墙中镶嵌壁岩,网师园梯云室北部庭院处,植物点缀几块形瘦漏皱的太湖石,窗框比拟画卷的轴绫边框,粉墙是画纸,随季节变化,好似浓淡重彩水墨画的交替;“早地叠石”更加丰富,包括“高山”“峭壁”“山峦”“山势起伏”等表现,虽不在江川但尽在眼底;“依水堆山”,山得水而活,山水交映,才真是“采菊东篱,悠然空灵”。苏州狮子林以湖水假山闻名,园中的山石依水而建,山峰连绵起伏,石洞上下盘旋,是叠山理水的典范。
3.植物配置中的意象选择
对于植物意象的隐逸文化审美品评,应着力于对植物的人格化审美。植物对于园林有两大作用,一个是自然追求,一个是自我追求。自然追求要求物我交融,追求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环境,表达天人合
的审美境界;自我追求是把植物当做人来考量其品性与态度,认为草木在诉求自我个性的同时也表达主人的精神世界。古典园林在植物物象配置上,除“因地制宜”“因位制宜”“季相变化”等手法外,最重要的考量点在于植物的人格化品评,基本分为“品其性——君子品质”“品其赏——哲学义理”和“品其相处之道——以仁而处”。菊花见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这是与它“处”,兰花象征“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的高洁,这是它的“赏”,竹是虚心内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君子,这是它的“性”。苏州沧浪亭遍植翠竹,竹篱茅舍,隐逸之所的象征,拙政园“听松风处”,以松意象暗喻高清,狮子林的历年菊花展,传达山水田园的隐居意趣。
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1.将景观要素做为文化载体
古典园林中建筑、植物、山石、水体做为造园四大要素,在园林意境的营造中起到不同程度的载体作用,具有符号化功能。现代园林中各种景观要素,例如雕塑、小品、园椅等,在其设计制作中同样应上升到文化表现的高度,根植于城市文脉中,对当地生活理想、人文精神的文化特征进行加工提炼,以抽象符号化的方式通过各种景观意象表现出来,以传递风土民情、人文理想,营造现代景观设计所要传达的精神意境,并且应考虑抽象要素的使用意义,例如声音、气味等,使其在现代园林意境营造中起到画龙点睛之义。
2.寻找多种景观要素并拓宽其象征意义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经过时代发展在人群类型、使用方式、表现手法、传达精神上产生极大不同,景观要素已经不能单单局限在传统的山、石、革、木上,而是传统造园要素的拓展,包括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具象的、抽象的、知觉的、视觉的、嗅觉的多重意象和这些意象单体的多重组合。
“隐逸精神”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独特传统,目前工业化急速发展,钢筋水泥充斥,生态问题、污染问题严峻,国人的“隐逸之情”并非消逝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革,传统要素已经不能准确表达,现代园林设计需要在设计实施时根据不同场地、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人文背景进行挖掘,拓展景观要素种类并且拓展其象征意义,例如以麦田景观象征农耕文明,以此映射“远离城市、回归原野”。
3.探究新时代下“隐逸精神”的新内涵
隐逸精神由开始的个人追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升到哲学高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分支。当今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生活状态已发生很大变化,但它做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遗珠,不可能将其抛弃。“隐逸精神”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随着社会变革、环境变化产生新的内容,改变原有的形式,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以更加通俗化、多样化的面貌出现。
现代景观设计师的终身目标是帮助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迎合大众口味,最重要的是要关怀人的心灵。如今,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作压力巨大,人与人交流越来越少,这与古代政治仕途艰难带给人的困顿是相似的,摆脱心灵上的孤独,寻找归属感,可以看做是工业时代下“隐逸精神”的一个新内容。景观设计师要挖掘“人文关怀”的真谛,寻找符合时代特征和人群特征的新的环境意象,营造符合人文需求的景观环境,使人与景观达到“物我相融”。其次,新时代下的“隐逸”追求也应该是多元化和多重性的,经济型社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例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面对并设法调节这些问题,成为景观设计避无可避的方向和“隐逸精神”新的解读。
4.将传统隐逸文化与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结合
“文化相碰”必要“文化交融”而非“文化背叛”。目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陷入文化特色危机,园林发展面临困境,我们要保留传统,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唯一做法便是站在传统文化高度上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的活化和上升。设计时要对实际场地进行探索、对当地人文背景进行探究、对人群内心需求进行挖掘,在景观要素选择上要避开纯粹性的西方物象,同时也要深入研究国外造园理论,借鉴西方园林文化精华,融合不同的设计手法,加入多样的造园要素,传达新时代的园林精神。
结语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7
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中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赋予了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 因此, 由各种自然资源所构成的独特的乡土景观类型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主要的空间主体, 强调园林景观的意境表达和“来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造林理念, 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充分的达到“天人合一”的设计效果[1]。
同时由于古代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较差, 且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比较恶劣的, 因此,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普遍重视对小型气候等条件的改善, 努力的营造出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舒适环境, 对于园林内的结构布局、植被种植、亭台楼阁等都是充分的考虑到温度、气候、光线等自然因素, 从而设计出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园林环境。然而, 在设计的过程中, 它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对一个小庭院的设计, 而是借助于广大的自然环境空间, 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人们在欣赏园内优美景观的同时, 还能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 真正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此外, 我国的古典园林注重对布局的设计, 积极崇尚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循序渐进等的空间组织的手法与不同空间内的曲折变化。因此, 在实际的古典园林设计中, 其园林往往是被分割成了不同形状、尺度与个性的独特空间, 从而给人以视觉上的参差交错的效果, 并且将自然、山水等一些景观适当的分成若干部分, 既可独立成体, 又融合在整个园林景观当中, 给人意犹未尽的审美体验[2]。而且古代的艺术家们还将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一一再现与园林中, 以突出园林的三维视觉效果, 进而以有限的面积, 创造出无限的空间。
2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 对“天人合一”与“天然去雕饰”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 积极推崇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顺应自然的发展, 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园林设计效果。如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的园林事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各种景观资源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但是, 人们对于自然的生态环境却是缺乏必要的重视, 大量的树木被砍伐, 且绿化的安全意识不足, 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生态资源的浪费。因此, 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要积极贯彻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遵循生态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上, 建设出顺应自然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景观[3]。
其次, 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 由于受到城市扩张、大气污染、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直接缩小了现代园林建设的面积。因此, 为了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就需要充分吸收古典园林建设中的“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如古典园林的设计中, 通常在空间变化上都比较多样且统一, 而将这种充满着层次变化的特点有机的融入带现代园林的设计中, 就能达到的增加园林的立体感, 且在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园林布局。同时, 还可将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草等元素的运用同样融合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打造多样、立体的现代园林景观空间。此外, 由于现代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因此, 除了山、水、花、草等元素的融入, 还可以将一些科技元素, 如喷泉等。
最后, 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在古典园林中, 通过对景的合理布局, 从而创造数一种意境, 进而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以有限面积, 创造无限意境的作用。而在现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设计者就可以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融合到园林中, 从而使现代人在精神与文化层面得到双重的享受。
3 结语
如今, 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普遍重视其社会性与功能性的需求, 而往往忽略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从而使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无法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古典园林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艺术内涵, 因此, 在当前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不仅要追求其功能的多元化, 还需要积极继承古典园林设计思想, 并将其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8
随着人们眼界不断开阔, 对美的理解程度也日益加深, 因此对生存环境美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这要求我们不但要从园林的形式上去理解天人合一的意思, 还要从更加科学、理性、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园林是一种为人类营造优美环境氛围的艺术, 为人们提供享受自然乐趣的氛围是其最主要的任务。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以自然风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享誉世界, 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重要的篇章。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特点, 且园林中的植物搭配相得益彰, 堪称人间仙境。
2 现代景观设计概况
2.1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景观设计中的景, 即物质世界之内的所有可观摩之物, 一般指环境, 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景观设计中的观, 即人在环境的范围内, 对其所具有的感受, 包括触觉、知觉。景观设计指的是根据特定的思想内涵、社会功能及审美趋向而进行的景观规划。
2.2 现代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1) 经济原则, 具体指费用、空间与时间均得到合理的利用。 (2) 适用原则, 指的是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设计导向, 各种设备、配置与动线满足人性化要求。 (3) 美观原则, 包括在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的享受, 一般主要指视觉上的美观。
3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3.1 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
(1) 自然重构, 具体指既要做到“效法自然”, 又要对自然进行新的诠释, 甚至要做到古典园林所提倡的“高于自然”。 (2) 自然重现, 意指现代都市远离自然的趋势逐渐增强, 为了满足人们这种靠近大自然的需求, 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应将自然重现得到切实体现。
自然重构与自然重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时出现, 是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继承。所以, “效法自然”的自然观营造理念为现代景观设计结合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建筑提供了可能, 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吸收西方的现代美, 更要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美, 将两者有机结合, 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 便是现代景观设计要走的创新之路。
3.2 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手法有几千年的历史, 并在古典园林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充分运用我国传统的意境营造手法为现代景观的设计服务。以下是我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几种意境营造手法。
3.2.1 因地制宜。
这是意境营造最基本的手法, 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 而文化的差异会造成人们的精神属性与自然属性不尽相同, 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域景观所需意境的特征, 进而有效解决了景观设计雷同的问题。
3.2.2 欲露先藏。
这是我国古典园林最常用的意境营造手法, 也是较重要的一种手法。该手法一般较易掌握与实现, 在现代景观中使用概率较高, 且是使景观达到移步换景效果的前提条件。
3.2.3 植物造景。
意指植物会随着季节而变化, 景观中的景也要做到随着季节变换, 这是进行景观创造、营造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行现代景观的设计时, 可结合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法进行设计, 对营造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4 曲径通幽。
实际是欲露先藏, 先通过藏把美景隐藏起来, 待继续行进才发现美的所在。曲径通幽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惯用的意境营造手法, 也是取得较高效果的手法之一。
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 曲径通幽是被应用得最多的手法之一。为了有效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并增长游客观览的时间, 现代景观设计者通常会在景观中设计有“曲径”。经过现代的人体工程学研究, 结果发现人一般不会直线行走, 因为人体重心有偏差, 所以几乎走的都是曲线。因此, 景观所设计的曲径是和人的潜意识相符合的。如果景观设计中均是以直线为主, 将不符合人们的潜意识, 也不符合人的习惯, 甚至让人产生疲劳、厌倦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文化深蕴, 是我国人民智慧的体现, 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 更是我国文人墨客、工匠智慧的结晶, 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此, 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继承了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 将古典园林中的许多优秀理念应用于现代景观的设计中,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 古典园林的艺术一直深深影响着现代景观设计, 尤其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涵中无不渗透着古典园林的印记。本文从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入手结合分析, 以自然观营造和意境营造为主要论述方面, 深入探究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概况与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世伟, 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9
一、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观即自然观是最值得我们领悟的。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这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人类与大自然长期互存,其一切活动本质地与自然紧密联系。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飞速膨胀,人类的许多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土地资源、风景资源为现代工业化所破坏和浪费,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些都促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被社会广泛宣传和接受,在生态学和自然科学以及风景园林的基础上建设自然园林的观念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方向。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你所做的方案是否真正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否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
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本体,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取自然中美之景色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人间仙境。因此,行万里路饱游名山大川、领悟大自然之美应是园林创作的思想源泉。现在我们有更优越的条件去感知和亲近自然,也能利用声、光、电等更多的方法来表现自然之美,大自然中的一切景象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鲜活地存在着。中国园林全为人的心灵而建,都是人心灵的寄托、生命的愉悦,故而园林景观设计师不仅仅需要身临自然而是要心临自然,为人的心灵而设计出园林。
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师将自己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加以提炼概括、然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
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设计理念
中国有上千年的造园史。在造园中从空间布局到如何理水、叠山,如何莳花选石等,所谓石要瘦、漏、透,水要曲折,山要奇崛苍古,这些都是一些基本原则。我有以下几点理解:
1. 以小见大、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是景观设计要考虑地址原貌,二是景点布置从整体需求出发,分主次关系。众多设计师往往重视结合场地现状特点造景,而忽视了根据方案性质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布置景点。比如湖南怀化花博会场址规划就是以“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为主导思想,结合怀化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本次花博会所宣扬的“民俗、生态、品牌”的主题思想,运用当代园林规划设计方式和手法,把本次花博会设计为一个在外表上能让人彻底感受到怀化地方文化特色,在成效里又能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园林景区。而当今有一些设计师往往忽略了以小见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盲目求大、求新,把一些小区绿地建得像广场,有的街道变成了众多绿化和官员政绩的展示路,全然不顾市民的活动需求和城市的生态需求。设计师应该真正理解和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因为只有因地制宜的园林设计作品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人与自然和谐。
2. 造水手法
水是园林脉络气势的重要根源,古人云:“无水石不成园。”“水可积之成潭,泻之成流,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凛之成冰。”可见错落有致、峭直嶙峋的山石与静态、动态之水皆可制造出绝佳的园林艺术效果,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尤其宠爱。“一池三山”、等都是有关水景的刻画。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结合,运用了高技术手段,把自然界中水的最有活力的美展示给人们。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瀑布、水帘的设计,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韵和生机。
3. 处处皆景、移景观念
古代园林移景的经典代表之一就是苏州退思园,它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园内的每一处建筑与植物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乎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当今天津人民公园整体景观具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园中有园,以小见大,步移景异,整个公园将形成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园中一条环形河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自然分开,大小形状不一,看似独立又相互联系,各区域情趣各异,协调自然,错落有致。
4. 植物的布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布置之妙处在于诗情画意,常常赋于花木以人格,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竹子的真直、荷花的高洁、梅花的坚贞等,还有石榴的多子多福。所以,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生命的世界,是人生命之寄托、生命之愉悦、生命之超越的场地。如何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自然更好地交流,是人们对园林的渴望。园林设计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和各地文化特色,能与人们产生共鸣,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和保护地方特色建筑。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命精神不是轻易能感悟的,它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园林设计师应不断学习进取,做出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能安顿人们性灵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10
1. 曲桥
曲桥是传统园林小品中特有的桥式, 桥面分几曲, 曲折向前延伸, 桥身采用直角打折的建筑形式, 沿水而建, 曲折迂回, 曲桥营造的桥面空间具有独特的意境。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让传统曲桥这一造景元素从功能上、形式上、审美上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二、曲桥与中国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中的景观小品讲究与自然相融、使人宛在画中。园林中的曲桥是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 组织游览线路, 变换观赏视线, 点缀水景, 增加水面层次的重要载体。曲桥造型主要体现了柔和的线条和节奏感, 上海豫园的九曲桥, 桥面曲折通畅, 桥身装饰图案柔和秀美, 石栏柱上均雕有季节性的花朵, 为园林增添了“景莫妙于曲”的风采。
三、古典园林中的曲桥如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和演绎
1. 曲桥造型的新演绎
古典园林中曲桥的造型重在于一个“曲”上, 有三曲、五曲、九曲, 曲的意义是延长人们观赏时的时间和变换视觉观赏角度, 在传统园林中曲桥有曲径通幽的韵味。这种形式在现今也颇受重视, 但传统的造型形式始终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造型的转变就成了当今景观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平面形式的演绎
第一类是弧形的形式, 去掉复杂的雕刻装饰变折为弧, 弧形的平桥不像传统园林曲桥有棱角的生硬, 悠扬的线条, 感觉就像曼妙的少女, 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第二类是直线的形式,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园林桥的形式产生了变化, 直线的路径方便人们通行且简洁大方, 给现代人一种舒适的心情;第三类是形状特异形, 大胆推翻传统造型, 结合不同体量的圆形、多边形桥面进行组织, 如用不同大小的圆形图案拼接来代替传统平面方形桥身, 通过夸张重组等方式完成桥面的设计, 赋予呆板的桥面活泼俏皮的活力, 也让人产生探索趣味的心理。
(2) 立面形式的演绎
从传统园林曲桥单一的立面形式演变出丰富多样的现代景观桥。第一类是改变传统栏杆造型形式, 传统的曲桥立面造型简单, 皇家园林中在曲桥两面设置低矮栏杆坐凳, 考虑安全的同时提供休憩, 而私家园林由于水体深度有限, 通常不设栏杆, 从而导致立面形式单一。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常结合设计主题和环境考虑曲桥立面形式的艺术性, 演变出三角形、圆弧形、波浪形等其他丰富的栏杆形态如栏杆立面造型采用三角形几何线条;第二类是利用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变形成新形式, 传统的曲桥在装饰性方面注重雕刻精美, 工艺高超, 如栏杆上细腻的花朵样式、悦美的祥云样式、寓意吉祥的文字样式等, 但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速, 过多的装饰是一种繁琐累赘,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归纳出饱含传统韵味的几何形态更适合现代都市的时尚需求;第三类是利用高差组合桥面, 如结合台阶加强立面层次变化, 营造高低不同的空间感受。
2. 曲桥材质的新演绎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古典园林只能就地取材, 石材是最主要的材质, 然而随着新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传统材质也在进步和发展。
首先是石材的演变, 石曲桥运用的比较广泛, 现代景观中沿袭传统的使用方法, 频繁的使用石材。如苏州博物馆, 在主庭院上设计了一座石曲桥, 桥身没有过多的装饰, 曲折不多, 两边设有石护栏低矮, 伸手可触碰水面, 加上强烈的透视感, 与背景相得益彰。现代景观中出现了一些新材质, 如不同色彩不同规格的花岗岩、毛石、陶土砖、马赛克等丰富多样的石材可根据设计师的需要营造不同的图案、及肌理效果。
其次是防腐木, 传统木质材料受环境影响容易被腐蚀, 这一缺点不利于木曲桥的传承, 随着技术的发展防腐木的出现, 木曲桥出现的频率增加。这种材料多用于农家乐或湿地公园, 能够体现原生态效果, 也符合现代绿色设计、低碳生活的理念。如山西省龙潭公园绿洲植物景区西侧的木曲桥, 桥面采用方形纯木质防腐檩条, 桥体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质朴野趣, 引人入胜。
最后是金属、钢化玻璃, 具有现代感的金属、钢化玻璃也是景观设计师善于使用的材料。金属作为现代常用的建筑材料, 具有很强的坚固性、可塑性及耐腐蚀性, 但大量金属材质的利用在抬高成本的同时欠缺美感, 所以搭配其他石材、木质、玻璃等材质就弥补了这一缺陷。钢化玻璃的曲桥给人一种晶莹剔透和现代化的观感。
除了以上常见的外, 还有砖、竹、藤、铁等具有地域性的材料, 能体现乡土风格和原生态的朴实。
3. 曲桥色彩的新演绎
古典园林中曲桥的色彩通常取决于材料本身, 不加修饰, 如汉白玉的色彩洁白纯净、高贵雅致, 青石板灰白的色彩基调质朴, 木质纹样的色彩自然和谐、韵味十足等。在现代景观类型多样化、设计思潮复杂化的冲击下, 为凸显主题或展示景观小品独特造型, 具有突出色彩的曲桥往往被强调或被作为视觉焦点, 如儿童主题公园中曲桥需色彩鲜艳夺目, 体现活泼趣味;森林公园中的曲桥色彩既不能没入环境, 又不能与生态环境相悖, 往往会采用原木色。
4. 曲桥与现代景观环境中其他造景元素的融糅
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绿色、环保”是大趋势, 可以供人活动的草坪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密林让人们更多接触大自然的同时也引人入胜, 我们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环境与人的互动, 木栈道作为造型简洁, 材质生态的一种小品形式应运而生, 城市公园中将木栈道结合草坪或者生态林组织游览路线,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增添趣味。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曲桥造型、材质、色彩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探索总结出:创新不是凭空捏造, 是需要在结合时代发展和文化背景的条件下, 兼顾功能和人性化的设计。设计师应当吸收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 设计出顺应时代潮流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万敏.《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桥梁建设, 2002 (6) .
[2]罗福午, 黎钟译.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比较 篇11
关键词 古典园林 现代景观 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自古至今,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人类的自然观、审美观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进行对比分析则对今后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山高、水长、地广的地理特点形成了中國人大尺度的观念,园林代表为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来展现的皇家园林,其气势和规模都是无与伦比的,对于私家园林,较小的以亩为单位,大的用百亩或公顷为单位。宗教园林一般与大自然结合为一体成为风景区的一部分,因此用具体单位来衡量就没有意义了。而现代的景观园林大多面向的人群多且广,所以其尺寸依然不小。当然,这个尺寸也是相当灵活的,与地理位置、政府的政策、其功能用途等各个方面相关。
布局方式上皇家园林王者风范浓厚,私家园林更重诗情画意。在理水方式上,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在叠山方面,也讲究园必有山;在交通安排上,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路游”为主,故园林中路上曲径通幽,水上曲桥卧波。古典的造园是“有法无式”,其实这不仅是古典园林的特征,也是当代景观设计的共同点。但现代景观设计更为多元化,其不仅具有中国古典的一些设计理念,同时也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景观手法,使得许多园林多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古典园林无论是宏大壮美,还是诗情画意,它的受众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群,即皇室贵族或文人雅客,大众百姓是没有资格去欣赏的,或者说也是没有那个鉴赏能力的。而现代景观设计是面向大众并服务大众的,所以在设计中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需求,如休闲空间、活动集散广场等的设置。
在古典园林中主景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或以山水本身、或以高台建筑、或两者融合,审美重点由表及里不断深入。虽其要素无非山、石、水、动植物、建筑,只是每个时期侧重不同。在现代园林景观之中,设计师的个人因素、大众的需求、政府政策等都使得景观形式更加灵活,主景也就没有那么明确的规律可循了。中国古典园林中,轴线是造园的一个重要营造法则,皇家园林一般运用的是中轴对称的方式,以此体现其庄严大气之感。在江南园林中则多用给人以轻松活泼之感的不对称轴线。但现代的园林景观中空间轴线的运用则越来越淡,对于视觉轴线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广泛的运用,如留园中的绿荫轩,在轩中观鱼赏水,对景见小蓬莱,或越过外廊远眺华步小筑,丰富景象空间同时利用山水布局完成了景观的深远变化。武汉解放公园中将涵虚广场、嘉汇广场、乐春广场串成一条轴线,而其他景点之间基本都是以曲线交通相连既营造一种曲径通幽,增加游览趣味的效果,也使得景观对景、借景形成。同时景观体验的连续性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扬州个园以时间作为其逻辑轴线,四季的更迭创造出一种“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意境。而武汉解放公园湿地便是围绕自然生境规律的逻辑线索展开的,让人沿着迂回曲折的木质栈道亲身体验湿地生趣。古典园林中讲究对景、借景,像留园中分为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四个景区,各区由围墙相隔,又以廊贯通,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而现代景观设计中很少使用实墙围合,大多通过植物、铺装、设施等来进行区域的划分,所以空间围合形式多样灵活。例如武汉解放公园园景和街景相连,公园三个大门及周边区域建成三个城市绿化开敞空间,使得公园景观和街道景观融合。
植物配置是园林的重要组成。古典园林在植物选择上种类少,局限性强,因此植物种植的重复率较高讲究的多是“留得枯荷听雨声”、“雨打芭蕉”的诗情画意。而在现代植物配置观赏同时还强调防风、固土、净化等生态功能。除了进行外来树种的引种外,还进行拟自然景观的群落化培植,这样既可以强化地域特征也可以避免不当的植物搭配,有利于将自然环境的生动性引入城市景观建设中。
现代景观设计将尊重自然、尊重场所、尊重使用者作为基本原则。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出场所的潜能,不仅适宜于人的休憩游乐,而且也可以适当的方式求得营造与环境的共生。对古典园林进行学习同时不能机械、教条化,古典园林的建设更多的依赖于直觉以及经验,现代的设计发展要更好的把握理性与感性的尺度,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构思及创造。
参考文献
[1] 陈世珍.园林的印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4.
[2] 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
[3] 曹礼昆.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5.
[4]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
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 篇12
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理论上及实践上都形成了较为丰满的框架和轮廓, 其设计意蕴和趋向主要是通过对园林空间加以设计及布局, 使园林与周边的山、水、绿植及建筑物达成一种和谐状态, 并彰显出自然美及意蕴美。一般而言,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设计空间上的以小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较为讲求雅致、圆润和小巧, 通过采用遮景、借景、象征等设计手法, 达到古典园林景观布置先抑后扬的设计效果;同时, 在古典园林空间上又凸显出以以小见大的特征, 最终使古典园林呈现空间层次分明, 曲径通幽的效果。
1.2 因地制宜, 借势造园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 强调与园林地形的有机匹配, 在因地制宜中对古典园林周边的山水等加以调用, 使之成为造园元素[1]。而在“构园”及“造园”中,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又较为注重借景这一手法, 通过远借、近借、应时而借、虚实而借等方式, 将园林空间与园林景观的构成层次加以拓展。
1.3 讲求自然和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高度贴合自然, 寻求一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之美, 即达到“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的设计效果和园林意境, 这就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者在进行造景及构园时, 更多地倾向于在自然状态下对园林结构型式及景观布局加以提炼加工。而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影响上看, 我国古代文人偏爱古典园林, 主要是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既具备了自然山水的基本风貌, 又透射出较为浓厚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由此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带有较强的自然属性和情趣旨向。
2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暴露的问题及缺陷
首先,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过于讲求外观风格, 没有与居住区的功能属性加以充分结合。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居住区投资成本较高, 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 开发商及物业部门更多地在居住区景观外表上进行重点设计, 可以营造大面积的绿植及水体, 一方面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设计风格, 另一方面居住区景观与居住区自然地理环境之间不相匹配。
其次,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且欠缺意境。现代居住区人口密度较大, 为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放松需求, 在一些公共空间的设计上, 如广场等, 通常采用大尺度的设计手段, 周边点缀绿植及花木, 较少对公共空间的围合情况加以设计, 在景观的布局上过于集中简单, 缺乏对空间与景观的分割, 使现代居住区公共场地、景观、隔离空间难以有效衔接, 失却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追求。
3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要点探究
3.1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 虚实、密疏相结合
在进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时, 应首先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价值追求及取向加以了解, 秉持“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及原则, 然后在景观设计中针对性地采用虚实设计及密疏设计的方法, 拓宽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层次[2]。虚实设计主要是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实体及景观空间加以具体设计, 通过实体与空间的结合及变化, 构成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意境。为更好地获取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意境氛围, 在对景观进行虚实设计时, 可以将2种设计手段加以交叉运用, 形成虚实相生的设计效果, 增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涵意蕴。例如, 在现代居住景观区围合空间景观布局的设计上, 围绕其中的水体景观, 可以采用鱼塘及分支溪流的设计方法, 构成虚实设计的照应。密疏设计主要是融合中国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空间留白和遮景露景等设计手法, 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空间密疏、景观密疏等进行丰富和变化, 使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与现代居住区空间相映成趣。再如, 针对现代居住区的植物景观, 可以结合建筑物空间分布的密疏情况, 确定绿植苗木等植被是进行孤植设计还是遍植设计;对假山等山石的布局, 是采用点缀设计还是密集设计等。
3.2 对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及赏景路线进行精心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及换景设计手法, 既需要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的优化布局, 又需要对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欣赏线路加以设计, 从而体现出现代居住区景观层次的丰富性[3]。首先,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设计上, 不能简单地将景观格局进行划块笼统设计, 而是要对景观格局进行点缀式设计, 在景观区的边界部位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及换景的设计方式, 将观赏者的视角由自然景观顺利过度到建筑景观中, 使现代居住区景观格局摆脱单调乏味的审美约束, 实现景观自然美与建筑人文美的融会贯通。其次, 在现代居住区赏景路线的设计上, 可以对景观周边区域的道路进行方形、多角形、圆形、椭圆形和扇形等样式的设计, 既使小区居民在赏景路线中完整观赏到小区景观, 又借助赏景路线的辐射式及串联式设计方式, 提高景观空间的纵深感。
3.3 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旨趣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有机融合
在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的现代社会,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愈加突显出其重要性, 借鉴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丰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层次, 一方面使现代居住区达到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 另一方面挖掘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旨趣, 将之运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例如,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 众多亭台上都带有匾额和题词, 其中融入了古人对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表达和情感诉求, 而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通过典故的调用、石刻的增添、亭台的布局、匾额的运用等, 可以大幅提升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文意蕴, 使现代居住区景观既带有浓郁的自然风情, 又氤氲出丰富多彩的人文魅力和文化价值, 最终提升现代居住区景观空间的文化品位。
4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杰出典范, 其中透射出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旨向, 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带有极强的启发意义。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中, 设计者应正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着重从设计理念的明确、设计手法的丰富、景观格局及赏景线路的优化、景观文化品位的提升等方面加以完善, 使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达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完美融合。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融合了我国自然景观风貌及人文建筑, 在两者的结合中达到了自然美及意象美的有机融合。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借鉴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能够在古典园林设计灵感的启迪下, 更多地满足现代居住区自然生态与人文活动的协调发展的要求。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进行简要探析, 在此基础上, 围绕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 探究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边文娟.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命力[J].现代园艺, 2011 (21) :85.
[2]李玲.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应用探讨[J].房地产导刊, 2015 (14)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