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何多一点生成

2024-06-08

课堂如何多一点生成(通用7篇)

课堂如何多一点生成 篇1

新课标强调: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该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 突出教学的个性化结构, 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 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生成性, 它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力, 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自然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那么, 应如何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构建生成性课堂呢?

一、优化教学设计, 为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构建创设自由的空间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性,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著名教育家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动态生成, 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疆地展开学习, 而是要求教师有效设计, 并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可见, 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教学过程的预设, 可以从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面的扩大和活动量的增加入手, 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至少1/3的主动活动时间, 用于思考、讨论、课本剧表演、练习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实施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小教师上课、情境表演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并同原有的讲授式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选择和综合运用这些形式时, 则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而定, 无固定模式。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 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 使他们有机会大胆地表达不同的声音, 说出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 还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高见”、“高潮”。这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调控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和价值的引导者。

如在讲“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 安排学生讨论人的本质为什么不是自私的?同学们对此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 只要看一看回家时挤公交车的情景就知道了。”这一回答应该是在教师课堂预设之外的, 但又是从生活中观察得出的结论。如果这时教师用“这是个别现象, 课后再探讨”这样的处理方式一带而过, 就只会使学生们疑窦丛生。为此, 教师巧妙地把它作为课堂生成的起点, 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你对这些挤车不排队的同学是怎样看的? (2) 假如前面是老人和小孩, 这些同学还会挤吗?为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不仅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而且还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自我教育, 一举两得。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建生成性课堂的关键

每个人都可能见到过物体落地, 但没有人能像牛顿那样提出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呢?正是牛顿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牛顿定律, 直接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因此,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建生成性课堂的关键。

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可以先从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做起, 不要轻易去打击、约束他们。当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后, 教师再进一步给予激励、启发、点拨, 促进学生学习, 使他们的心灵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如在“商业银行”一目的讲授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提问并讨论。一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 我将来可以开一家银行吗?”话音未落, 教室里就传来了一片笑声, 显然, 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 简直是天方夜谭。面对这种场面, 笔者首先对这名同学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的勇气和态度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然后再设计了四个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什么?开办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哪些条件?你开办的银行应由谁来控股?怎样经营好你的股份制银行?经过积极的思考、分析, 学生明确了只要具备条件, 每个人将来都可以开办银行。在这个过程中, 同学们感受到了个性张扬的魅力, 尽情体验到动态生成的生命课堂的乐趣。

三、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 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使生成更加有效

叶澜教授说:“不去认真预设, 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 那是不够优秀。”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经常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生成的亮点。其实, 这些亮点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 灵感的萌发, 瞬间的创造, 而这些精彩的亮点稍纵即逝, 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处理课堂即时生成的信息。

首先, 教师要细心观察, 善于应变, 及时捕捉, 把握课堂生成的契机, 对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即时信息要做出迅速反应, 鉴别出生成信息的价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提炼出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价值信息, 使之及时转化为新的课程资源。如果生成的信息资源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以加快目标达成的步伐, 那么, 教师就要当机立断, 加以利用, 甚至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相反, 如果没有价值, 或者与“目标”无关, 则应坚决放弃,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其次, 教师要敏锐洞察课堂的学情, 把握新知的切入点和生成点, 驾驭好整个课堂。问题的呈现要灵活多样,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 调节好教学的节奏, 控制好生成的空间, 在情境中提问, 在舒缓中思考, 在关键处激活, 在灵动处生成, 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生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 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 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 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在教学中, 当学生标新立异, 提出一些教师未曾料及的问题或看法时, 教师就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鼓励。即便学生的标新立异打乱了教师原来的授课计划, 也应当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 “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只有这样, 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 才会使教学既胸有成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 才会使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课堂 篇2

一.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定情感或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 便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 会乐此不疲地去干, 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关键的。例如在上《两小儿辩日》一文时, 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和特长, 确定不同的探究主题,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能够自主自愿地选择, 甚至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的主题, 如“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 中午却看起来小?”“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 中午热些”等等学生感兴趣的题目。结果, 学生们探究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纷纷进图书馆查资料, 学习热情高涨。最可喜的是那些成绩不佳, 但在某个方面有一计之长的同学也得到了成功的机会, 一旦有了成功的喜悦, 兴趣也就慢慢产生了。所以教师应适时把握学生兴趣的激发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二.做课文内容的拓展者

结合具体课文, 抓住学生兴趣着眼于课文内容的拓展, 把学生由教材世界引领进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例如教学课文《燕子》一课后, 学生对小燕子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笔者顺势引导开展了以“燕子”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后笔者引导他们去搜集带“燕”字的词语 (成语) 、古诗、名句、歌词、春联或人名、地名、物名等。他们翻阅词典、辞海, 查找对联, 摘寻诗句歌词, 到各班去搜集人名, 进商店市场记录“燕”名品牌。教学由课堂走向社会, 从书本走向生活, 学生增长了见识, 在语言积累与运用中加深了体验, 走进了中华文化的宝库。笔者又引导他们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各小组展示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的弄了“燕”字词语 (成语) 大排队;有的举行了“燕子”知识知多少有奖竞猜活动;有的展示了小燕子生活习性的诸多图片, 图文并茂, 格外引人注目;有的小组编了一个“小燕子学艺”的课本剧;还有的合作制作了手抄报……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享受语言, 取长补短共享资源, 丰富和发展了语言, 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开发了创造潜能, 发展了语文思维能力, 学生的审美情趣、合作精神等都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做阅读反思的引导者

所谓反思就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 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仔细的考虑, 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这就告诉我们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 反思具有对象性、自觉性和技巧性。又由于阅读批判是从阅读反思开始的, 其着力点在于超越作品和作者, 发表与作者作品相异或相反的见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持批判的态度去读书, 就是说不要‘尽信书’, 要自己去分辨书中何者为真, 何者为伪, 何者为美, 何者为丑。”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自己:“我对作品有什么看法?”“我的判断与作者有什么不同?”“我的疑问有什么独到之处?”, 这样经常性的自觉反思, 不仅仅有助于回忆和回顾已有的心理活动, 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 而且还有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教学《生命生命》一文时, 笔者引导学生:我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现在我的生命要体现什么样的价值。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 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反思过程中, 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深入思考, 与同学交流讨论, 然后集中探究、释疑, 通过释疑, 既增强了同学勇于怀疑的精神, 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使同学的阅读能力和创造能力大为提高。

教师如何科学处理课堂生成 篇3

求得以上两位学者之效果, 课堂生成至关重要, 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 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等建构的一个教学过程。“生成”分为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强调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 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 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生成的意识, 随机应变地实施教学, 生成新的设计。因此, 作为教师, 应当科学地处理课堂生成, 使师生之间相辅相成、互促共鸣。笔者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述。

一、教师机智引导, 才会有科学的生成

苏纳波林曾经说:“教师缺少了所谓的教育机智, 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 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做一名有心的教师,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弄懂教材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 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具有走进去的决心和跳出来的勇气, 这是捕捉有价值的课堂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 丰富的背景知识, 加上教师机智的引导, 课堂生成就会非常精彩。

引导可以是语言引导, 也可以是行为引导。听我校刘老师教学思想品德课《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书本图片描述小朋友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当学生说出高压线危险时, 老师可边说边指着高压电线铁塔说:“对, 在高压电线铁塔旁边放风筝多危险啊!”学生就会很自然理解高压电线很危险, 学生通过老师手势知道高压线附近很危险, 要远离高压线, 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完成自觉性实践。

在课堂中, 教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善于抓住学生的现场资源, 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深刻, 使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以此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二、教师智慧理达, 才能有效地生成

教师在教学前, 必须准确掌握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 在弄清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智力水平基础上, 借助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达到可能的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教学必须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基础, 通过传授知识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现有水平是生成起点, 生成目标是最近发展区, 生成动力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生成性, 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回答, 嗅觉敏锐、洞察深邃, 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成反映, 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 用心发现学生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闪光点, 追溯思维的起因, 迅速做出判断, 及时予以回应, 通过教师智慧的理达, 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不同的理达生成不一样的课堂, 给予学生不一样启发, 巧妙的理达就能层层深入到教学之中。

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 出现这样一个片段:

师:哪位同学把课文第二节读一下?

生:狼想吃小羊, 就故意找茬儿……

师:读得很流利, 可是大家听出来没有, 他不小心丢了一个字?

生:他把“狼很想吃小羊”读成“狼想吃小羊”了。

(随机板书:狼很想吃小羊狼想吃小羊)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 那么这个字能不能丢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大家多读几遍体会体会!

生:“狼很想吃小羊”说明它特别想吃, 而“狼想吃小羊”, 没有上句想得很!

生:前面的要比后面的更想!

生:两者意思是不一样的, “很”不能丢!如果丢掉的话, 那样意思就变了!

师:同学们可真棒!看来这个“很”字是不能丢的!希望大家以后读书时一定要细心, 要知道一字之差会改变它的味道的!

有心的教师不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敏锐, 而且具有足够耐心听学生表述不清楚的话语, 这样学生从心理上会感知到老师在关注他们, 他们也会用心去思考、用心回答, 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生成的教学效果一定不一样。

三、教师博证旁引, 才能有效拓展生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拓展生成的基础是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 只有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 真正领悟教材本义, 尊重教材价值取向, 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拓展, 进而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需要广泛涉猎知识信息, 需要从文学、审美、社会、思维等角度理清汉语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关注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 盯紧发展趋势, 并进行内化, 变成对教学有用的思想性指导。教师只有在宽阔、宏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审视小学语文教学, 才能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做出深刻的反思, 教师眼前就不再是孤立、死板教材文本, 教材展现给学生的也会是一幅幅可视性很强的社会实践图本。

由以上论述可知, 教师素养的提高, 不但要研究学生各年龄阶段特征和心理状况, 还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 深刻把握学生的认知背景和思维特点, 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 从而能够准确地洞察和引领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样, 教师在课堂中就能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 并通过智慧的理达科学地处理生成,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课堂如何实现动态生成 篇4

一一、关注学情, 促进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的基础

1.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促成其与要学习的内容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建立起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中, 可能已经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估计, 但恐怕只有在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 才能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如果课堂中获取的反馈与预先估计有不一致时, 我们应该对教学作出调整, 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 增加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神奇的电话》一课, 当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时, 发现学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电话的知识。于是, 我果断地将原先设计的通过一步一步的情景创设和知识提问来展开教学改为直截了当的、开放性的问题, “关于电话的知识, 你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相互启发, 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 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像有的学生说:打“12121”电话不仅可以咨询短期的气象消息, 还可以了解天气趋势;有的说:打“IP”电话可以节省长途话费……教学这样一调整, 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 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 展示了学生们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它知识, 学得既轻轻松松, 又丰富多彩。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 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知识的获得,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 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如《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春天的歌》这个单元, 包括“春天说了什么”、“和小树苗一起长大”、“快乐的春游”等主题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文本, 让学生在课堂上硬性地去认识什么是春天, 为什么春天是美好的等有关知识, 而应该设计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动起来, 探究起来!诸如让学生参与捕捉、搜集春姐姐光临人间的信息, 感受大地从严冬中苏醒、万物复苏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参与植树护绿的实践活动中, 去体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在春日旅游、放风筝、玩风车的活动中, 去体验春天的美和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唱春天、画春天、写春天的实践活动中, 去抒发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总之, 我们要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情感体验,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越来越积极, 学习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强烈。

二二、设计弹性方案, 拓展自主学习空间——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的保证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 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 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 如何过渡;学生谈到哪里出示图片, 到哪个环节播放音乐等等, 考虑得甚是周到。这样的设计,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形成一种“线性序列”, 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教师在教学预案设计时, 教学目标要有“弹性区间”, 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 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应有“弹性区间”, 设计的重点应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 至于终点, 并不是绝对的, 水到渠成即可, 又何必在意何时戛然而止?

在《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我会学习》的教学设计中, 我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 设计了四个问题板块:1.上课时怎样学习?2.完成作业后怎样学习?3.课外怎样学习?4.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想推荐给同学们?这四个问题辐射到了整篇课文, 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 充分地削减许多琐碎的提问, 扩大了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在教学的每个板块中, 没有纷繁的头绪, 没有生硬的环节, 给师生活动留有很大空间。教师的教学因此而拥有很大弹性, 教师也可根据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三、开放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的关键

再好的预设如果没有具体的实施, 也是白纸一张, 设计得再完美的构想, 也是“固化”的、一堆“死”的符号型的东西。“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叶澜)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 使其成为师生生命力动态生成的乐园, 是我们的最高追求与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到:心中有案, 行中无案, 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 真正溶入于互动的课堂中, 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 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 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 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独具慧眼, 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 我们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1.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 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 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 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我爱您, 祖国》一课, 当进行到师生互动交流“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一环节时, 许多学生都被我国各族人民奇异的风俗习惯所吸引, 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 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 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 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 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不和谐音”, 我并没有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 反而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 并请学生展开大讨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 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 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 但爱水的民族, 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几分钟, 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

2. 探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

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教学中, 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 信息的容量是丰富的, 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处理完这些信息, 显然不现实, 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如果我们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 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 课堂将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课, 在“小讨论”——暑假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这一环节时, 学生纷纷发言, 各抒己见, 有的说要防溺水;有的说要防火、防电;还有的说要注意防台风、雷电……这些信息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 如果一一展开的话, 势必影响教学时间和教学实际效果。于是我们就调整教学预案, 对那些内容书本上有的, 或平时家长和老师也经常强调的情况只作简单的讲解, 同时根据“宣杭铁路穿过永建, 学生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几个铁路道口, 而这几个铁路道口每年都要发生几起伤亡事故”这一永建特殊情况, 将“如何安全过铁路道口”这一书本上没有的、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作为探究的主题,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重点探究, 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由于这一探究主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的探究兴致高昂, 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火花竞相迸射。经过这堂课的学习, 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 特别对“安全过铁路道口”更是印象深刻。

3. 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 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 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 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 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 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 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 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 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篇5

一、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特征

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在原有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 根据学情, 灵活地调整教与学, 通过师生、生生间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引发思想碰撞,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优化原有的教学设计, 提高师生思维的深广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具有以下特征:

1. 学生的主体性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视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 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 通过合作、交流和互动, 自主建构学习知识的活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他们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主动建构和内化数学知识的场所, 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 课堂的真实性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的主人.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合作交流、敢于创新, 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教师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些生成因素, 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活动, 尽显教学的真实、自然, 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 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绽放着生命的精彩.

二、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构建

1. 专业的预设———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可遇不可求, 甚至是盲目低效而毫无价值的.课堂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 只有课前的专业预设, 才能把握课堂生成意向, 胸有成竹地促成有效生成, 达到生成高效.

(1) 全面预设学情.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仅来源于课本, 还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 清楚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进行准确、恰当的预设.

(2) 精心预设导入.从心理学角度看, 一堂课的开始, 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对未知的渴望, 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 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 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故事、游戏、操作等情境激发兴趣, 启迪思维, 设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使之成为有效生成的开端.

(3) 弹性预设方案.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 但并不主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开展学习, 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 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 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预设教学活动的期望效果及产生的预想目标, 设计出富有挑战的问题, 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促进精彩的生成.

2. 民主的氛围———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条件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 要想实现平等对话, 促成学生有价值的生成, 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基础.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力求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教师应以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来协助学生建构知识, 而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自己.教师要能“蹲”下身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努力追求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零距离.教师的鼓励、引导、倾听、欣赏和宽容都可以促成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从而积极思维, 驰骋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

3. 睿智的调控———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对于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动态资源, 教师不仅要有资源意识, 还要善于甄别, 进行睿智的调控, 并有效利用, 使教学“生”其自然, “成”其必然, 成为课堂动态生成得以实现的动力.

(1) 利用“精彩”促生成.对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回答, 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赏识的层面上, 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并通过即时评价, 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个“精彩”的世界.

(2) 利用“争论”促生成.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 常会出现对同一问题见解分歧的现象, 此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争论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在争论中相互启迪, 达成共识, 促进和谐.

(3) 利用“错误”促生成.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错误结论, 通过纠正后留给学生的记忆是极其深刻的.有些错误, 恰是学生思维的真实暴露, 如果教师能用心保护, 艺术地处理, 反而会使其错有价值, 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4) 利用“意外”促生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他们的思维碰撞中, 常会有“节外生枝”的插曲出现.教师要善待这样的“意外”, 并捕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 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

当然, 课堂生成是生命活动过程中创造的资源, 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对积极意义的生成及时提炼, 师生再归纳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 转化为师生全体的共同财富对偏离目标的生成要及时引导, 切忌生成泛滥, 不加节制.

4. 积极的反思———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发展

数学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极富个性的生命, 因此再专业预设的课堂教学都会有即时的生成, 这些生成往往反映出预设的不足或是意外闪光点.教师只有坚持对每堂课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 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后续教学的失误才会越来越少, 驾驭课堂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1) 反思成功点与失败点.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因其本身的特点, 使得每堂课中总有生成达到预设期望或对生成处理顺利之处, 也难免对即时生成的处理有疏漏之处.课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 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寻找失败原因, 并思考对策, 以提高教师预设的专业化程度, 增强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机智.

(2) 反思创新点与延续点.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有时教师教育智慧的火花得以碰撞, 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 若及时调整教学, 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激励、启发学生, 会使学生产生具有独创性的想法.教师准确地捕捉生成, 灵活地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 会使教学更自然.教师在反思中要及时捕捉这些创新点, 并在反思中进一步升华, 这不仅为以后再教该内容提供了实践性保障, 也为后续课时教学预案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如何建构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篇6

一、以学定教——设计弹性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各有不同的个性.而且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不断生成新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如,在教《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后,都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这时我要求学生互相出题解答.生1给出:“2001×1999”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齐声回答道“(2000+1)(2000-1)=3999999”;生2给出:“1234567892-123456788×123456790”,学生沉默了片刻,生3说道:“结果是1”.这时我故作惊讶的问:“他是怎样计算的,谁来解释?”生4自告奋勇地说道:“因为123456788×123456790=(123456789-1)(123456789+1)=1234567892-1,所以结果就是1”;这时又有一学生给出(x+y-z)(x-y-z)而且强调一定要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学生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计算,思考片刻,有的小组开始合作探究、讨论,最后各个小组在短时间内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x+y-z)(x-y-z)=[(x-z)+y][(x-z)-y]=(x-z)2-y2,…在这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情况随时作了调整,这样一来,整个预设就显得很有弹性,给教学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空间”,促成了教学的动态生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二、平等对话——与学生交心的教学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需要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感到宽松、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可以在和谐的环境中平等对话、自由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不断深入,不断促成新的资源的形成.也就是说,平等对话可以营造生成的氛围,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例在教《单项式乘多项式》时引用课本145页问题:“三家连锁店以相同的价格m元/瓶销售某种商品.它们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量(瓶)分别是a、b、c.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它们在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的总收入吗?”(片刻后学生都纷纷举手)学生1:我们可以先求三家连锁店的总销售量,总销售量×单价=总收入,所以为m(a+b+c)(对,还有其他解法吗?);(这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也举起了手,我便马上让他发言了)学生2:我觉得还可以这样考虑,总收入=各家连锁店的总收入之和.所以为ma+mb+mc.师:“很好!考虑方法不同,结果是否相等呢?”生异口同声说:“这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解决方法,所以最后结果是一致的.”即:m(a+b+c)=ma+mb+mc.(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式两边情形)师:“请大家根据上述等式阐述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这时班里的胆较小的一位女生也高举了手,我便请她回答:“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我边认真听,边将法则板书在黑板上,)师:刚才×××学生很不错,准确说出了该法则.(教室里一片掌声)理念反思: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搭建互动的平台,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都有不同的收获.

三、舍得给予——给学生空间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再比如,我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先进行小组讨论:“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这个环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对于此特征在初一学坐标系时就会了,学生觉得简单,于是问我提出了关于直线x=1和直线y=-1对称的点的特征.学生开始动脑筋画起来,互相讨论、探索.很显然,通过这样的对知识的变形教学,达到了课前预计目的:让小组讨论、自由探索、自由发挥,给学生自由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知识得到了内化,提高了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让课堂多点动态、多点生成,使鲜活的思想在课堂上流淌.

参考文献

[1]冯茹霞.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教师角色的研究与思考[J].草根,2007.

[2]王春霞.追求精彩.让教学走向生成[M].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2006,3.

课堂如何多一点生成 篇7

这里的“愉悦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探索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 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叶澜也说过:“学生首先是生命的主体, 然后才是学习, 远比学习重要的是人生命的愉悦。”因此, 教师有责任使学生相信化学学习是愉悦的, 并能从化学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发现快乐, 从而促使学生变得好学、乐学,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愉悦教学法的前提条件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在课堂上, 教师总是板着面孔, 学生的心理上就会感到压抑, 从而增加精神上的疲惫感。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 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 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 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围。

作为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利用各种方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教学民主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师生共同参与教学, 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等广泛发表个人意见,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 进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能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参与全部的课堂学习活动。

教师必须投入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爱是教育的底色, 教育是爱, 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爱。我们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 都必须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下, 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的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地培养和提升。爱是公平的、博大的、宽容的、无私的, 而得到教师爱心善待、感染的学生, 也能够“亲其师, 信其道”, 热爱老师, 热爱老师所教的课程。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愉悦的、舒畅的学习气氛。魏书生说:“尽可能地做到每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有笑声。”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 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 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 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的方法有许多, 比如:对学生坚持多热情鼓励、多耐心点拨、多积极诱导, 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 一个微笑、一次颔首、一句“你真棒”的话语, 都能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讲笑话、急智测试、表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进行教学, 使课堂充满欢笑和鼓舞人心的智慧与幽默。在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 学习对他们来说, 不再是一件“苦差”, 而是一件“乐事”。

二、创设教学情境, 给学生愉悦求知的空间———愉悦教学法的关键

现代教学论认为, 衡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不应以优秀学生人数的多少为标准, 而应以课堂气氛, 即以学生是怎样轻松自如而饶有兴趣地学习的气氛为标准。愉悦式教学强调愉悦的情感、愉悦的氛围在教学中的作用,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因此,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是愉悦式教学实施的关键。

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而语言则是创设愉悦教学情境, 克服情感障碍的法宝。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工具, 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而语言在课堂活动中更为重要, 它是师生交流、传授和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介。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引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CO2和CO”一节内容时, 黑板上写了“论CO2和CO的功与过”几个大字, 学生中顿时一片哗然, 物质怎么也有功过呢,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把学生分成两组展开激烈的讨论, 一组论功, 一组论过, 把黑板用线隔成两部分, 同学们争相上台写, 不一会儿, 功过分明了。课堂上, 学生学习热情洋溢, 思维活跃, 一幅动态的教学图景跃然眼前, 教学效果显著。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还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 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灵活设计。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利用现代电教媒体, 寓抽象的教学内容于生动形象的情景画面之中, 优美动听的音乐、简练精辟的解说词、声情并茂的动态场景, 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 很容易把他们带入特定的情境, 激起情感上的愉悦, 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 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离子》一节时, 笔者制作模拟课件, 播放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模拟图像, 让学生在欣赏中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 这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无所不在的“愉悦”———愉悦教学法的实施

1. 学生教与教师教:

对于较为浅显易懂的知识内容, 可以让学生开展“让我教教你”的活动。季亚琴科指出:“教别人———这是深刻、牢固的可靠手段, 是促进学生的强大动力。学生给别人带去的益处越多, 他本人就能得到更有力的发展。”在互学互教活动中, 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主动、愉悦并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积极锻炼, 真正体现了愉悦教学法以学生为本的要求。知识内容深奥难懂的由教师教, 浅显易懂的则可由学生教。尤其是在复习课中就可以以“学生教”的方式进行复习。例如, 在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 事先布置学生备课, 要求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老师, 你将会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在“学生老师”上课后, 还要求全班同学对“学生老师”的课进行评价与补充。一尺讲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 激发了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如在探究CO2制取的实验时,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C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CO2, 还有哪些反应能生成CO2呢?”请把化学方程式写在黑板上, 很快学生就总结出了六种方法。“这些都能用于实验室制CO2吗?”学生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经过补充完善, 得出制取CO2的实验必须是药品易得, 操作简便, 反应安全, 反应速度适中等等。接着通过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三个实验, 让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对比分析, 得出制CO2的最佳方案。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使他们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 还应该创造条件, 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 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 使学生寓知于乐, 以趣激学。实践证明, 趣味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还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

3. 说:

给学生各种各样表达的机会, 回答提问、讨论、辩论、演讲……学生把每一次说的机会都当作是一次自我挑战, 通过说, 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强了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教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让学生一次一次体味着化学学习的愉悦。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空间,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总结。如学完O2的性质、用途和制法时, 让学生以“O2的自述”为话题, 上讲台总结;又如学完分子、原子和离子时, 学生扮演不同的粒子, 描述“微观世界之旅”, 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 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没有压抑感的课堂, 解放学生的口, 解放学生的手, 解放学生的脑,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快乐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师只有将尊重植入课堂, 将真情注入课堂, 将关爱倾注给学生, 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在阳光下, 在雨露中, 茁壮成长。

如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 针对塑料的功与过, 笔者组织了一场小型的“使用塑料的利与弊”辩论会, 把全班分成两组, 要求输的一组当场唱歌“出丑”。结果学生们都想让对方“出丑”, 情绪异常的高涨, 课前各组积极收集资料和讨论, 课上短短的十分钟时间更是妙语联珠, 气氛热烈。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都有收获, 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4. 写:

每一个课题新课学习结束后, 让学生写一次课记, 课记的内容包括对该课题的总结、各自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及存在的问题、想得到老师什么样的帮助等, 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老师说你想说的话。教师对学生的课记既要认真细致地写评语, 回应每一位学生的要求, 还要特别注意找准他们的优点, 并给以热情洋溢的鼓励, 从而保护他们写的积极性。写每周一次的课记不仅能让学生梳理已学过的知识, 更好地把握该课题的重点, 还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能增强师生情感的交流融合。

因此,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为他们创造条件, 鼓励学生尝试并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功, 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使他们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在教学中给所有学生创设‘成功的预感’, 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语)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力, 变“苦学”为“乐学”。而一次成功所产生的兴趣, 往往又能推动第二次成功, 形成“成功—兴趣—再成功—更大兴趣”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数据管理模式下一篇:作文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