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

2024-07-17

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精选3篇)

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和良好的个性, 美育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美术新课标把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 幼师手工教学应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 既注重美感的熏陶, 又要彰显学生的个性, 且善于创设、利用各种美感的教学资源, 多种形式地培养审美、创美的能力, 以完善幼师的专业素养。

一、注重美感的熏陶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幼师生不仅是美的创造者, 而且是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者。因此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就是注重美感的熏陶。

1. 注重美感的熏陶, 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美、领会美的实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一方面, 我在手工教学中致力于挖掘手工材料的特性及教学内容所潜藏的内在美, 结合学生已有的审美观进行教学。如羊与狼、农夫与蛇、白雪公主等故事所蕴涵的真、善、美已成常识, 齐白石的《虾》、罗丹的《思想者》等美术作品中的美, 学生也能欣赏。教师可以将手工材料的特性结合相关故事进行挖掘与熏陶, 使学生迅速确立主题, 找到创作灵感。

另一方面, 我在手工教学中致力于让学生懂得, 创造一件真正完美的作品还必须遵循美术的形式、美的规律。造型时要恰当运用形状、颜色、位置、大小、多少、粗细、方向、动静、材质等各种造型要素, 使之产生强烈的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等形式美感。

2. 注重美感的熏陶, 还要注重细节美

细节决定成败, 因为一件完美的手工作品不仅要注重整体美, 还要注重细节美。如剪纸作品在构思立意、造型设色上都很完美, 既有内在美感, 又不乏形式美感, 若剪刻的线条不整齐, 装裱时画面弄脏, 能完美吗?因此, 在手工教学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做工精细、结构扎实、重心稳定、画面整洁等细节。

3. 注重美感的熏陶, 还应注重过程美, 关注学生的美感体验

过程决定结果, 手工教学过程是从审美到创造美的过程, 其教学目的就是要陶冶学生情操, 关注学生的美感体验。因此,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敢于尝试, 再要求学生做到有条理、有步骤, 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因材施教。

二、彰显个性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关键

美的形象都是具有个体性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个体性是美感的最根本的特征”。如小说《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雕塑中的五百罗汉、秦始皇的兵马俑、绘画中的百鸟图百马图等等都是重视对形象个性特征的刻画。艺术贵在创新, 但不同个性的人欣赏同一形象, 就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差异, 不同美感差异的人创造的作品就能体现个体性、创新性。

手工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美感差异, 让其尽情彰显个性, 以培养其审美能力, 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学习泥工创作时, 设定的题目为《和谐》, 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阅历经验、情绪情感等来审美, 再鼓励他们运用多种制作技巧大胆创作。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创作的作品丰富多彩, 风格各异。全班四十五人, 就有四十五件风格独特的作品, 彰显出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三、在幼师手工教学中如何注重美感, 彰显个性

1. 创设美感情境, 激活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撞开学生的心扉。要激活审美情感, 就应创设美感情境。美感情境的创设应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1) 创设美感的教学空间。美感的教学空间是手工教学培养审美情感的场所, 布置要有特别的装饰性、审美性。要让学生从欣赏自己的作品开始, 培养审美能力和制作、设计以及布置学习环境的能力。

(2) 借助美感的教学媒介。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是美感的本质特征, 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结合的原则下, 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需求, 合理设计、利用课件, 使多媒体教学真正为手工教学过程锦上添花。

(3) 精选美感的教学方法。幼儿课堂无单一课堂, 幼师课堂也应精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营造美感的教学情境。

(4) 选择美感的教学内容。爱美之心人人皆有, 选择教学内容要从趣味性强、学生感知熟悉的、简明又易于制作的内容入手, 如折纸、剪纸、泥塑、拼贴画、草编、毛线绣、中国结等民间手工艺美术。利用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手工艺术进行教学,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习内容, 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创作热情, 又能彰显学生的个性。

2. 紧密结合学科特性, 因材施艺彰显个性

在教学中可把手工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地理学要求了解地形地貌知识, 可在泥工中进行地形地貌图制作;联系数学、几何体教学, 可利用纸板进行多面体几何模型制作……通过紧密结合的学科特性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创造的精神, 又加强了综合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 灵活多样, 创造美

学生的审美思维得到启发, 构思才得以驰骋。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是最高阶段。手工教学不仅培养学生会审美, 还要灵活多样地创造美。

(1) 在手工课堂中创造美。第一, 注重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教师课前要熟悉教材, 熟练掌握制作技巧, 讲解清楚有条理, 语言优美;演示动作干脆利索, 造型规范、生动, 审美性强。

第二, 注重个人与小组相结合, 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手工创作, 对不善于动手、智力较低的学生较难, 可鼓励合作创作, 提高兴趣, 培养合作能力。

第三, 注重启发与探究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不能按图索骥。

(2) 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美离不开生活, 多引导学生做美的创造者。如穿衣打扮、布置寝室、美化教室等等, 都可以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学剪纸造型时, 剪喜字、窗花送给亲戚朋友;如学习拼贴画, 利用美丽的卡纸装饰寝室、美化家园, 使日常生活更加美丽。

(3) 在课外活动中创造美。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它起着补充课内教学不足, 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应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创美能力。

第一, 积极开展手工课外兴趣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年级, 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课堂教学丰富, 更有审美性, 教师指导与学生互教互学相结合, 形成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局面。

第二, 定期举办课题性手工习作展览和大型主题展, 如五四、元旦等美展, 组织学生布展、作品选拔、观摩学习, 树立审美、创美的个性化意识。

第三, 装扮节庆日时, 力求美感。如在国庆节、教师节开展以歌颂祖国、热爱教师为主题的剪纸、刺绣、纸版画、雕刻等形式的比赛活动, 烘托节日气氛。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学习手工的气氛, 又联系实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 提高了审美、创美的能力, 还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 注重美感的熏陶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 彰显个性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关键。因此幼师手工教学应多纬度的关注美感, 多方面地彰显学生个性, 灵活多样地熏陶学生, 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筠筠.审美应用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 (6) .

[2]郭青春.美学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 (8) .

[3]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2) .

[4]谢东.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1) .

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 篇2

蚝业小学黄惠恩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所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主要是表达与交流,它本身涵盖面积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情物理,无所不包,思想活跃、富于想象、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照理应该对写作课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写作对教学双方而言,都是很苦恼的事。写作课的大部分时间被“分析”占去。青少年记忆力最强,不让他们大量“输入”,却偏偏要他们凭一点点可怜的“储存”去分析、抽象;青少年思想最活跃,不让他们自由地思考、表达,却偏偏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禁锢了他们的个性,把他们统一到一个“标准”的答案中。这好比吃饭,天天分析饭的成分,就是不让真正吃一口,真正吃下去。

写作教学造成这个局面就是因为我们把“语言是工具”这个说法推向了极至,把语言简单地视为一种读写工具而忽视了语言中的人文素材和人文精神。工具说可以使我们教师便于操作,整齐划一,但会流于形式,渐渐僵化。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写作,而忽略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此教学模式,学生得到的只是一点点知识,甚至是假知识。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写作的兴趣,倒了他们的胃口。

因此,写作教学应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方针。因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载体,而是我们精神家园本身。文学是人学,我们读一篇名著,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一个伟大作家的精神世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写作的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就是抛开工具,直接学习文章本身——首先就是阅读与背诵。写作课就是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最优美、最典雅、充满了营养,能让他高度吸收的语言环境中支含英咀华。这是学习作文的基本方法。

对于知识的学习,有经验与体验之分。经验是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由上一代传授难下一代的知识,具有接受性。体验是对教育还有感情色彩的回味、体味,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领悟,具有创造性、过程性。体验是被激活的知识经验,是被内化的知识经验,是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因此,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学生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学生把自己对社会的关照,对生命的领悟,对个人感情的张扬都使我们教师必须把写作教学放在一种人文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敏锐的体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充分的领悟能力,自如的表达交流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历代文章大家,都有一个“上下观古今”刻苦读书的功夫。读对于写来说,就是“实物教授”,凡是好的作品,本身就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凡是不好的作品,本身就告诉你“不应该怎样做”;作文的方法主要靠观察比较而得。所谓比较,就是拿自己的作文和别人的作文比,比来比去,就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也就可以悟出点道理来,总结出一点真切的感受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教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了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的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是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日久,先生就不在删改你的文章了„„”这段话,可以说触及到问题的真谛了。读做读做,自己摸索,年深日久,偶然得之。看起来好像教师不负责任,实际上他把学生的神经全部调动起来,不许你有一点依赖心理,同时也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不向学生传授任何写作的技巧和写作捷径,只是鼓励学生去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自己感悟写作的心得。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然而,由于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下的写作考试,往往大多是一点知识点加一篇作文的模式。在这样的考试模式影响下,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数,往往不考虑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片面提高写作的要求,久而久之,使那些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什么写作的创造力了。因此,考试的内容应该是:一考学生“读了多少,背了多少,懂了多少”。有数量就有质量。看一个人读过多少部名著,多少篇文章,背下多少首诗词,这远比看其是否

掌握知识点有价值得多,名著名章诗词熏陶出来的学养对于作文及至做人的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阅读量的考核简便准确,绝对不可能投机取巧。二考“作文写得怎样,字写得怎样。”“可以要求写一篇提要、一篇文评,提要能抓住基本内容,文评可以有不同见解。这很容易分出学生水平的高低,要想得高分,平时必须大量看书,才会理解得快,才会有独立深刻的见解。”过去多是考命题性作文,实际上是给学生出难题。逼他们编造,甚至远远超出了写作本身的范畴。写作考试必须变革,否则,以人文精神为旗帜对于写作教学而言仍是一句空话。像去年高考中,有一名考生凭着一篇《赤兔马之死》的满分作文而被高校破格录取,这就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带来一点曙光,带来了一丝希望。

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渗透 篇3

扶沟县城郊一中

李艳娜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亟需学生情感的参与。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充分得投入情感,置身文中,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对学生的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呢?

一、走进文本,体悟情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饱含了作家的深厚感情,正如作家高晓声所言:“作家没有真情实感,是应该无路可走的”,“以真情实意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编入语文课本的文本大凡都是思想深邃、见解精辟、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富于表现力的佳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作品的优秀情感,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挖掘文本内在的思想性,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深意。把文本的思想精华牢牢抓住,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从而引导学生情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的耿耿忠情,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爱子深情,纪弦《一片槐树叶》中游子的思乡、爱国情怀等等,文中无不奔涌着浓浓深情。古代文学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教者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情感交流的桥梁,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起感情的共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品味、理解、咀嚼回味,就像一缕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一场春雨滋润着干渴的禾苗,一座灯塔照耀着前进的方向。从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塑造完美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摩擦出学生情感的火花。

二、抓关键词,领会情感

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整体,抓住那些能够统摄全文的重点词句,以一当十,反复揣摩、玩味、品析。使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何体会文章中蕴藏的情感呢?关键词句就是切入点。关键词句往往是作者用意所在,字字珠玑、句句传情。抓住这样的词句进行教学,才能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内心,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我在教学《白鹅》一课时,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再从文中找出哪些词语能够体现白鹅的高傲?学生便很容易找到了“傲慢”、“傲然”、“毫不相让”、“架子十足”等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分析,学生感受到了虽然作者表面上说“不胜其烦”,而实际上是不亦乐乎、乐在其中,而能够体现白鹅高傲的那些词语,其实恰恰表现的是作者对这只白鹅由衷的喜爱之情。抓住这样的“反语”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充满张力,强化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只有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细心体会,使学生真正领会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以境动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中的情境性。一个精通并善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创设情境,以情动人,有效调控学生情感,与学生感情融洽、心灵相通,那么就能实现教学双方知识信息的最有效传递与反馈,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语:“老师,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学生一片光明;老师,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给学生一方晴空。同学们,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简单而又动情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再如,在教学《小巷深处》一文之前,我用多媒体播放歌手满文军的歌曲《懂你》,让学生在美妙神情的歌声中体会到浓浓的母爱。曲子撞击着学生心扉,震撼着学生心灵的活动。只有使学生动情得教学才能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具有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的神奇魅力。做到了“以情动人”,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四、深情语言,激发情感。

“言为心声”,任何人说的话都是自己内心某种情感的反映,以情感人是教学语言的特点之一,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情感的交流,教者若不能饱含深情,其语言必然是苍白无力,不能感染学生,也就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要通过亲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记得,一次优质课大赛时,一位教师在教学《驿路梨花》最后一节时,启发学生阅读课文后你将如何做呢?学生回答:“我们也要做一朵洁白无暇的小梨花。”教师顺势进行点拨:“是啊,我们也做一朵洁白的小梨花。也许你们还会在今天晚上做一个梦呢,梦见自己真正的变成那梨花丛中一朵洁白无暇的小梨花了。”这里教师没有进行说教,而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揭示人、事、物、景中的认识和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审美欢愉中激起情感,熏陶情操。语文教师只有把感情融入教学语言中,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使课堂语言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动人心魄的魅力,与学生形成一种息息相关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好地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文章,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上一篇:土木工程经济学下一篇: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