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2024-06-10

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共12篇)

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篇1

关键词:识字教学,游戏,拓展,生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做到大量识字。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小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记得牢呢?实践证明,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而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是最好的识字方法。只要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生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再通过少写、多认、多再现进行巩固,就可以轻松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 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基础。笔者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利用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识字, 能够达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一、游戏合作中识字

为了解决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难题,笔者组织学生在玩中学习,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识记。其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游戏着识字效果更佳。通常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有开火车、接龙、摘苹果、猜字、排字、举字等。多种多样的游戏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这种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欢乐中识字的方法, 不仅识记效率高, 而且记住了也不容易忘记。例如,教师喊:“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学生拿着生字卡片,在小组中找到能与自己的卡片上的字组成词语的“朋友”;“我是小医生”游戏,让一名学生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 另一名学生扮演医生来诊治;“摘苹果”游戏,让学生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到“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 组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又如,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运用竞赛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二、学习拓展中识字

所谓识字的拓展, 就是把所学的生字放到新的识字环境中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识记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报”与“服”、“近”与“听”、“惊”与“就”等等,通过对比记忆, 学生不仅能较快地掌握新字, 而且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熟字多次见面,进一步巩固旧字,可谓一举两得。另外,笔者在识字教学中,还让学生通过“拼”、“摆”生字笔画部件的方法, 给学生以直接、立体的感官刺激,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尝试的兴趣, 促使他们在自学、自悟、自得中不断探索, 达到巩固识记生字的目的。如,发给学生一些熟字卡片“大”与“人”、“干”与“木”和分别写在卡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点”,请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说说这些字加上“点”后会变成什么字。如,“大”可变成“太”、“头”等。

三、课余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看,他们最先识记的字都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字。如,“爸、妈、我”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拓展识字领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开学第一天, 笔者就对学生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年级的新学生了。我是大家的班主任。”边说边把“学生”、“一年级”、“班主任”几个词写到黑板上, 让学生利用生活经历识字。在课堂上分发学生作业时,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渴望帮老师的忙, 但是苦于识字不多只能干着急。于是,笔者把全班学生的名字贴出来, 每个字上都标注拼音, 承诺谁先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记住, 谁就可以当老师的小助手。之后,有的学生主动读拼音,有的学生向同学请教名字怎么读,不到两周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全班学生的名字。

总之,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篇2

首先,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应当全盘否定。于是,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篇文章学完了,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名垂史册。事实证明,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其次,重视模仿,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可贵的是,古人不但重视模仿,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但是他们只知道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不见其貌”,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再次,注重文道统一,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但也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里所讲的“道”,有其封建性的糟粕,需要剔除,但“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们所提倡的“文道统一”,就是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把语文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可惜的是,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文”不重道,只传授知识,不重视育人,或者人为地把文和道割裂开来,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在课文课上加一个长长的思想教育的尾巴,搞穿靴戴帽式的对号入座,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最后,运用启发式,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语》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的是孔子如何启发他的弟子谈各自的志向。老夫子循循善诱,弟子们畅所欲言。可见,启发式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滥觞,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开山鼻祖。

如今,启发式教学已被写进《义务教育法》,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启发”,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课堂上无尽无休的提问,把语文课上成典型的“提问课”,这就是启发,这实在是对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

“启发”一词含有打开之意,即通过教师的“启”去打开学生堵塞的思路,让其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自觉地获取知识。简单的知识,学生一看就懂,无需教师再去“启”,需要“启”的是哪些复杂的知识。这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引路搭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思维机器,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启发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篇3

一、新的教学手段盲目充斥课堂

新课标曾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所以,有些教师忽视了学情,盲目追求课堂的新奇,把合作、探究、感悟、体验等毫无目标地投放到课堂,于是乎所谓的“小组讨论”、“情景表演”、“唱歌绘画”、“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泛滥,有时效果还行,但过分运用,反而使课堂变得“扑朔迷离”,学生“眼花缭乱”,根本不知学习目标,产生视疲劳、心疲劳,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教师对学生不放心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许多年了,但在我们农村小学教育中,满堂灌和填鸭式教育现象仍有不少。教师对学生扶得多,放得少,表现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不放心:精读课文精到咬文嚼字、逐词逐句分析,把内容的整体性搞得支离破碎,两课时能完成的任务延长到三、四课时还觉得不够尽意。这样复杂化的教学缺少读,缺乏激趣,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稚嫩的翅膀怎能展开高飞?

三、过分拔高教材

有些浅显的语文教材,只要学生多读就能领悟,但有些教师过分追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好像挖掘得越深,教学才越有味道;挖掘得越奇,教学才越有嚼头。到头来,主次颠倒,弄得学生像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可望不可及。

那么,什么是返璞归真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语文要怎么返璞归真呢?崔峦老师曾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前些天有幸观看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语文生本课堂,感慨万分。于老师所执教的《杨氏之子》就真正体现了语文的返璞归真。

1. 亲切、朴实。整堂课40分钟内,于老师一直笑容可掬,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俨然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个知心的朋友。

2. 真诚、厚实。于老师的教学设计自然、简单,教学目标简约,教学方法简洁,水到渠成。当于老师板书课题后,不急于讲诉文言文的历史,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探讨学习方法,让学生谈预习的收获,并说出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然后,于老师也谈了自己在备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构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后面在指导“诣”、聪惠的“惠”时,还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知识,态度真诚、知识厚实。

3. 自然、平实。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于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己也作为学生中一员,告诉同学们,自己在备课时的困惑,曾这样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请学生评判,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纷纷做起了老师,指正说该这样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还说出了理由:禽在本文中是鸟的意思,而不是现在的家禽。说得老师连连点头,大加赞赏。这种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感觉到自信,兴趣盎然,而情感体验和朗读技巧训练的教学目标在自然平淡之中见真实。

4. 轻松、扎实。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扎实。于老师没有逐词逐句分析,没有支离破碎,没有花哨的教学课件,仅一课本、一粉笔、一黑板而已,他注重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读,尤其是把“师生合作表演读”运用到课堂上,更是锦上添花。于老师抓住文中几个重点词,用表情动作演示,浅显易懂,学生纷纷起立,有的还到讲台上表演课本剧。此时,一篇看似枯燥,仅仅70字的文言文,在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中显得生动有趣,轻松活泼。

浅谈作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篇4

一、着眼生活,素材求真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回归生活,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积极构建开放的作文课堂和学生一道走进广阔的大自然,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去郊外踏青,看麦苗野花,听鸟语虫鸣,嗅泥气花香;到田间地头,看农民耕作,到大自然中采撷,在生活中徜徉。

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句,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身边的一事一物都应指导学生精心观察,细心“觅物”,为写作积累素材。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的积累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准备之一。每个人的一生是自己的宝贵财富。只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感受生活的馈赠,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积累情愫,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料库,学生的生活沉淀会日益丰厚,自然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那么学生再张口说话、举笔行文时就不用发愁了。

二、不拘形式,表达求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可见,作文教学应针对小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实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减少“清规戒律”,消除条条框框,充分考虑到学生表达的需要,鼓励他们写真事,说真话,吐真情。

《语文课堂标准》所言,“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教师可根据写作训练内容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适时提供一些练笔的机会。如学了《凡卡》一文后,让学生写写《信寄出后》的故事……学生看到这类题目后,不仅有兴趣,更多的是表达的激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打破写作训练在时空及内容、形式上的限制,把整个写作训练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中去,让学生在广阔自由的作文天地里学习写作,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作为写前指导: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这是作文的基本内容,学生要清楚。但是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规定程式,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影响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当学生找到门径之后,教师应强调写“实”,但不受“真实”限制,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自由空间,大胆构思,随意表达。如写“雨”,学生可赞雨的大公无私,滋润万物细无声;可贬雨的泛滥成灾、残酷无情等。只要立意新颖,富于创造,就应给予鼓励。因此,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作不能局限于形式,要重视学生个性,要在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联想,让他们有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会用作文的方法来写自己的感受,那才是最真实的,而且能使文章表达的思想得到升华。

三、朴实表达,语言求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学生写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朴实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到一个“真”字。然而,近来一些学生佳作一写就是比喻、排比、寻章摘句、引经据典,片面地把“有文采”理解为“浓妆艳抹”,出现了一些华而不实,有文无质的文章。

不可否认,华美的语言是写作水平的体现,但不是唯一标志。读过吕叔湘、鲁迅等名家作品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语言大师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特别讲究返璞归真,文章大多生活气息浓厚、朴实无华,却闪耀着内在美的光芒。据说唐朝诗人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总是先读给一些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听。如果听不懂就继续修改,直到听懂为止。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也没有刻意雕饰,只是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他陪周总理审稿时,在总理身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文章这样写道“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几句朴实的话就把总理生活简朴的形象描绘出来,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又如《游金华双龙洞》一文所以赢得了人们的赞赏,重要之处也在于语言朴实。“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人,是这样的小船。”语言虽朴实,但读后却有身临其境之感。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用一句句鲜亮活泼的“童言稚语”勾画出一处处情真意切的真情表白,提出一点点富有创意的见解看法,把所想写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写下来。

四、表现自我,情感求真

作文其实是一种“自我”精神性的实践活动,与学生“自我”心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指导写作文时要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

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不懂得细心观察,从自我出发,记叙自我经历,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只好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教育学生说老实话,写老实文,用我笔写我语,用我语表我心。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写得生动感人。作文中表现的“自我”是真实的自我,“自我”在作文中成了学生的一个写作的基点。现实的社会生活都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因而,平时应倡导和激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把学生写日记写书信这种“私人写作”加以转换,扩展为一种有意识的作文训练方式,其意义不言而喻。这是培养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作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人说过:“真则朝日夕月,伪则朝花夕槿也;真则精金美玉,伪则瓦砾粪土也。”总之,笔者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遵循小学作文教学规律,着眼生活实际,尊重学生个体,引导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用自由之笔,显自在之趣,让学生作文体现心灵的自由和本真的情思,真正将作文落实到“用笔写话”的朴实境界上,使小学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行。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篇5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在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应该有四个特点,应做到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04

一、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是读书室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所有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可见,“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受考试和分数的制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一言堂,忽略了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所以,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应再是讲堂,而应是学堂,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朗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地读,读出水平,读出教材的特点、意境、灵感、生命的差异。可以通过质疑的读、归纳的读、训练的读,进行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训练。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先是个别读,要求能读得准确、读得通顺,然后分小组进行检查读,接着指名开火车比赛读,最后全班一起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待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引导思考“读了这段话,你们发现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有的说清,有的说绿,有的说静,有的说秀、有的说奇,有的说美,简直就是一幅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各显神通,答案不一,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学生不但对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课堂还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活力与朝气。

二、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实验室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让学生自主观察、实践和动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每节课都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永久体验。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大摇大摆、目瞪口呆”等词时,让学生上台表演,用形象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词的意思;而在学习“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时,则让学生上台画简画,再直观再现情景;学习“云雾迷蒙”时就让学生观看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并完全陶醉在那如诗如画的情景中,这不正符合小孩子好动、好奇、好尝试的天性,返璞归真,让语文课精彩起来了吗?

三、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游戏场

学中玩,玩中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又一个特点。把游戏活动带进课堂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如学完一课生字时,为巩固掌握所学生字,在低年级就可创设找朋友游戏:把有些生字的偏旁或部首分开,分发给学生,让其中一学生走上讲台举着生字偏旁卡片高呼“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同学如发现自己拿着的卡片能与他手中的组成生字,则走上去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站在一起,组成所学的生字,这样能让学生跃跃欲试,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又如课堂背诵,一般的方式比较单调且枯燥乏味,学生总是带着被检查的心态惴惴不安地背诵。要么背错,要么背不出,可是如果教师将背诵作为模拟生活中的一件趣事来处理,既充满了情趣,又提高了训练的难度,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落花生这课时,学完课文,需背诵描写花生的好处的段落的时候,笔者便说“孩子,听说你对花生的好处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很多哟,能说给我来听听吗?”个个学生马上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会背的高高举起了小手,不会背的也在认真地读,课堂焕发出别样的精彩!

四、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是聊天室,是大平台

新课程倡导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所以课堂教学要注重对话,注重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情与情的相激。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思考:把《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借”换成“骗”,好吗?一男生说:“老师,可以,而且我觉得“骗”更好。”“哦?”我忙问到,“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个学生胸有成竹地说:“因为课文中写到:诸葛亮趁大雾漫天出发,去到后又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虚张声势,引诱曹操出来朝江中放箭可看出诸葛亮是骗曹操的,当然用骗箭好了。”另一女生立即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老师,我可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还是原来的好!”笔者用鼓励的口气问:“为什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这个女生回答:“联系课文内容,从‘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里可看出用“借”好,因为骗箭不用谢。另外用借箭更能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她还联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如《火烧赤壁》来谈,说用借箭好,因为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把箭都还给曹操了。她解释得头头是道,其他同学无不流露出佩服的神色。笔者不由得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个案例说的是学生认为题目不妥,应该改题,这是创新阅读意识的流露,应给予肯定。但到底改还是不改,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争论,更是自主、创新阅读的表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有各种不同的感受、意见和争论。

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允许他们发表与标准答案不同的见解,让课堂成为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如笔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问到:“她敢从成把的火柴堆里抽出一根来点燃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她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来点燃。大部分学生说她敢。因为她确实太寒冷了,这一答案与教材相符,可是有位女生却坚持认为不敢,因课文中说她没卖掉一根火柴都会挨打,何况是擦燃火柴,所以她不敢。笔者没有当场否定她的观点,而是在肯定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后,对这位女生说:“老师尊重你的看法,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为一个有歧义的问题在课堂上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样的课堂氛围真的很好。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表达中,对习作的语言进行实践,把自己活跃的思维、独特的见解真确地表达出来,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正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文定性定位 返璞归真 求实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39-0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共安排了1666课时,占各种总课时的四分之一,事实上,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所花课时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约占各科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花了如此多的时间,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少慢差费。原因何在?我认为,造成小学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原因,在于对小学语文定性定位的失之偏颇,在于教材与教学方法上拔苗助长式的急功近利。

很久以来,对“语文”这一概念,特别是对小学语文这一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小学语文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或是别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这就造成小学语文定性上的失误,教材中语言、文字、文学、方法,每样都来一点,偏离了小学生认识事物特点的轨道,结果是顾此失彼。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过高,定位不当,不少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年龄及认知结构,甚至出现大学的内容“下放”到小学来完成。第10册语文课本《赤壁之战》后有这样一习题:赤壁之战时东吴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是一道学位论文题,信手拈来给小学生做,显然要求高得太离谱了。

定性定位指导思想的失误,势必带来教材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三轻三重:①轻双基重内容。汉字的识写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字与词句等双基训练理应放在主要地位。而教材并没有真正突出双基训练,写字教学的薄弱便是例证。相反教材偏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例如层次段落等文学范畴的内容训练。②轻背诵重理解。全套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与段落约占五分之一,而对文章理解的习题篇篇都有。③轻积累重应用。如此三轻三重,又导致了教学方法上的急功近利。为了“理解”,分析,架空双基;为了“应用”,背层意段意,生搬硬套;为了“读懂文章”,妄谈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章的表达效果。上课时问问答答,谓之训练听与说;作业时或回答问题或体会含义,谓之训练“写”。空而偏,结果是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小学语文教学实在有必要返璞归真,恢复并弘扬老祖宗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请不要谈古色变!复古,复合理的古,有什么可怕的!“古为今用”嘛。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充满了精华,只可惜有些精华在华夏大地上已近乎失传,却在东瀛南洋西欧光大弘扬。真可谓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了。当下也正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传统的精髓更利于发展小学教育事业。

返璞归真,教学方法上要求实,师古而不泥古。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首创的“熟读成诵”的做法,我们应该大力吸收并仿效。我们绝不会让今天的学生只使用毛笔,只写方块字,这就是不泥古。我们应该摒弃繁琐分析,切实重视双基教学,让学生学得实惠,学得有用,学得轻松。写字教学要扎扎实实抓好,提笔即是练笔时,练笔首先练姿,识写结合,描仿入体,这些都是古已有之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听到很多在中学任教的的同学说,现在的学生写字太潦草,连基本的字的笔顺都没有写规范,整个卷面不雅观,小学都学什么去了。要知道语文的书写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要多读背少分析,多写字少提问,增加背诵篇段,学有余力者不妨可合书背诵。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提倡每周背诵若干古诗(词)文,提倡摘录佳词佳句。

返璞归真,要有与传统教学决裂的胆略和勇气。目前在职的小学语文教师,接受的知识都是一套一套的,他们传授的知识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层次段落、主题思想、写作特色。其实,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同作文能力一样,绝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学生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做到“触类旁通”、“无师自通”,即内化感悟得来的。我们要坚决摒弃传统教法中条分缕析的固定模式,抛弃那些多余的提问和练习。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摆脱参考书的“束缚”。

返璞归真,重视模仿,更要创新。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古人不但重视模仿,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们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章法、技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但是他们只懂得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不见其貌”,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学生模仿优秀作文的形式,然后写自己的真心话,写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以渗透、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语文阅读教学应归真返朴 篇7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 教学观念依然陈旧落后

1.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学生阅读太少, 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 缺乏语文功底。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

2.肢解教材。教学的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 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课堂阅读教学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 去感悟, 去整体把握, 而是用一大堆字词句篇章的枯燥、烦琐的分析来僵死学生的灵性。几年下来, 学生仍然不会读书。

(二) 应试主义的功利色彩太浓

1.考点练习式。将所要教学的课文, 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 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 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 想象、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多余。更有甚者, 将课文编成考题, 指导学生不读全文, 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这种机械的练习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思考。无怪乎出现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 可是最讨厌上的课是语文课的情况。

2.写作目的式。许多语文教师认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作。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要么离开思维内核, 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孤立地去品味语言, 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么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 仓促地、浮光掠影地将“读”带过, “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也仿写一篇。

(三) 形式上的表面繁荣冲淡了学科色彩

1.课堂设计取悦于听众而“荒于嬉”

尤其是一些公开课, 有些老师为了增加课堂的可观性, 把猜谜、唱歌、画画、表演……都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 一节语文课完全成了班会课、活动课, 轻松花哨有余而扎实严谨不足。

2.教学互动作秀于表面而失于假

比如, 课前规定每人要举手几次, 小组长负责统计;什么样的问题由哪些人回答;怕学生回答不了问题而让学生过于充分地预习, 结果学生课外时间遍查资料, 照搬答案等等。结果有的课上老师提问, 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已经回答3次了”、“老师, 这个问题应该是李毛毛回答的”……事先安排的“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的表面活跃, 完全掩盖了教学的真相, 关闭了学生的心窗, 他们不再去思考, 去质疑, 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

3.课堂评价定位于表面而“毁于随”

如学生回答正确, 老师就发号施令“表扬”, 于是学生就一起拍掌。受表扬的学生开始很兴奋, 接着习以为常, 最后并不稀罕。这种形式单一、程式化的表扬, 很难包含各种复杂的感情因素、激励因素、评价因素等, 因而意义不大。小奖牌小奖品也悄然进入课堂, 色彩艳丽、种类繁多, 既打断教学思路、破坏教学氛围、污染教室环境, 又让人觉得学生们是为了奖励才参与学习的。

(四) 师生阅读量少, 严重影响了文本解读的准确深刻

学生阅读量少。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 几乎无课外阅读。初中学生课外书的来源少, 适合他们读的好书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两基”验收的需要, 有那么几百、几千册, 但这些书要么是些工具书或七拼八凑的上个时代的书;要么学校把它当作“宝贝”, 重点保护在书柜里, 学生是难以借到的。虽然新课标明确推荐了初中生必读书目, 但许多学生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看过一些《优秀作文选》《名著精华》而已。

教师的课外阅读不够。我们有相当多的教师自己就不阅读, 或者说不会阅读。有的教师备课不是把精力放在对教材的钻研与感悟上, 而是死背、照搬教学参考资料, 或者过分在教学方法上做文章, 以至于弄成花架子;有的教师不注意在自己的文化底蕴上、文学修养上、知识积累上下功夫, 而是去背那些文章写法、写作知识、阅读技法之类的东西。所以常常有的老师不给教参就读不懂文章, 不给参考答案就不敢评讲试卷。

二.让语文阅读教学归真返朴

(一) 念好“真”经, 认清“真”容

所谓“真”经, 就是新课程标准, 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而认清“真”容, 就是认清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

新课程改革有六个具体目标, 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实践这些要求, 教师就不会“独霸讲台”;领会“以人为本”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教师就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极强的实践性, 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机械传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始终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 追求既“实”且“简”的课堂教学

1.“朴”就是“实”

读得实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的确,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加深理解,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能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中能感受课文的意境, 感受语言, 感受思想, 感受它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当然, “让学生自己读”, 并不是随随便便地要学生去读, 而是实实在在地读, 这个“读”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每次“读”都有要求, 或要求学生去背诵、记忆, 或要求学生去想象、表达, 或要求学生去判断、分析, 提出疑问, 发表见解, 表述观点。让学生自己读, 自己感受, 自己归纳, 允许学生对一篇文章多元地、多义地理解, 只要是正确的、合理的都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

练得扎实。语文课应注重实效, 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就要大胆训练, 该讲解时就要主动讲解。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有通过触摸语言, 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人文性才能彰显出来。课堂上, 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让“训练”与“感悟”并举, 有机融合, 训练之中有感悟, 感悟之时有训练, 真正让语文学习实在起来。

2.“朴”也就是“简”

教学目标简明扼要。不必每一节课都刻意分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动辄罗列三条四条。目标要相对单一, 且容易达成。

教学环节简洁自然。体现板块意识, 各环节之间有一定的层递性, 循序渐进, 衔接自然。

教学内容简约精练。不必面面俱到, 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自学质疑、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形式, 力求学生自己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教师的讲解点拨, 务必精练准确, 不要重复学生已经非常明确的问题。

教学手段简化实用。一张嘴、一支笔的课堂教学最原始, 也最有生命力, 照样可以体现、落实新课标。教学媒体要简单方便, 运用得恰到好处, 让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 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锦上添花, 而不是在语文课堂上作秀。不要一拿到课文就动不动使用多媒体, 让多媒体影响课堂教学, 成为累赘。

教学语言简练明确。教师要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 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语言简练, 有启发性, 能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可以给学生学习的提示,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受到感染, 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篇8

新课程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在舆论引导下,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饱受诟病, 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倍受青睐, 更有甚者, 否认教授式教学方式, 有的学校还以课堂教学中讲课时间的多少来衡量评价教学过程, 似乎老师讲得越少, 课堂教学改革就越成功。这种极端形式主义把语文教学带入了误区, 泛滥化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费时、肤浅, 必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在知识和能力的浅水区游弋, 根本不能全面、全员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更别说素养了。

语文教育的前三学段, 囿于地区 (城乡) 的差异、师资的参差、责任心的强弱, 许多阶段性目标没有完成, 半数农村学生知识和能力还停留在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的知识和能力缺乏, 因此农村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可谓无米之炊, 可以这么说整个七年语文老师要花多半的时间去查漏补缺才能实施第四学段的教学进程。而此时学生的真实知识和能力如同只能负重60斤的羸弱者, 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第四学段的学习内容, 无疑如同百斤重担, 肯定力不从心, 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耽误教学、影响整个阶段目标和计划的实现。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学习的过程需要积累和沉淀, 而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决定了各个学段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俗话说没有金刚钻, 哪敢揽瓷器活?没有接受式学习方法中的知识积累和提升的能力, 突然变成探究式学习方式, 这只能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肯定收效甚微。长此以往, 每一次的小测试势必给学生的学习热情泼冷水, 不断堆积的知识缺陷和滞后发展的能力, 势必影响阶段中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 恶性循环, 信心渐失, 语文难学的畏难之心加强, 甚至放弃该学科的学习, 怎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不论哪门课程的学习都得遵循学生心理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以感性认识为主, 加之儿童的自觉自律意识欠缺, 在泛滥的探究式学习中, 老师没有给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学生的学习就成了自由学习, 千头万绪, 进展不齐, 必然导致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进一步分化, 提高全民族人民语文能力的任务必定泡汤,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则成了空话、废话。

“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十条内容中有七条提到能力发展, 而能力的形成必定是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中逐渐凝固升华。人类掌握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传承,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传承知识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的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丰富学生内化为能力的知识储备。更何况有些内容不适合自己探究, 需要老师的讲解。教, 是为了不教。必要的传授, 是让学生积累知识, 在反复的训练中传授方法, 学生只有在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引下才能自主学习, 能够自主学习了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探究。没有方法的探究式学习只会让学生走弯路入歧途。所以说“没有了教, 必定没有以后的不教”。

第四学段语文课程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实现了目标就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真正彰显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农村中学七年级的语文课程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要实现第四学段和整个义教阶段的总体目标必须有务实的语文学习方式才行。

1扎实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

1) 国家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本字典。学习过程强调养成“不用字典不读书”的习惯。每篇课文的学习都应花三至五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和词条的认读。在词义理解的随堂抽查中指导学生使用字典的方法。

2) 课堂教学中或课后安排书写作业, 抄写生字、词条、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者语段, 明确规定要工整、正确, 并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学生书写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并适时传授汉字的构造方法, 尽量减少错别字。

2扎实进行阅读教学

1) 坚持训练朗读。要求必须用正确、流利、声音洪亮的普通话。纠正唱读、复读、断读等不良习惯。美文、诗歌、文言文, 老师要教读或者范读, 学生最终要能学读出停顿、语气、语调。

2) 课外古诗词背诵内容必须背诵且能默写。化整为零, 每两周一首, 定时检查。每月安排一次抄写, 要求格式美观, 书写正确, 并用古诗词进行书法比赛。完成最基本的传统优秀文化积累。

3) 教读课文一定要讲读。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老师教给方法去理清文章思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重点语句、语段的内容, 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课时目标, 有意识地传授各类文体的要素及阅读方法。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培养规范的答题格式,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积累感悟文章的写法, 学会体会一些修辞方法的作用。重视文言文的教读, 结合文言文的学习, 训练掌握释词的方法, 准确、灵活地翻译文言句子。规范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 检查阅读名著的摘抄和心得, 定期展示。培养学生自觉阅读名著的习惯。

3扎实进行写作教学

1) 坚持写周记, 定期检查。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并学会对材料按见、闻、感受分类。

2)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重点培养敢说的习惯和会说的能力, 在交际中学会倾听, 能够理解, 能够评论。

3) 作文训练首先要保证数量。每次作文借助单元阅读教学, 精心选择范文, 学习借鉴其中的一种写法进行重点训练, 多次写作能够悟出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作文批改讲评后, 要求学生再次抄写在专门的习作记录本, 培养正确的书写格式。

4扎实实施综合性学习

1) 指导学生办好每月一次的板报或者手抄报, 形成评比和交流制度。

2) 选取教材中可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制定方案, 提前分组, 确定分工, 定时检查并展示。

总之, 如能坚持以上做法, 尽管老师很累, 必能裨补前三学段的缺漏, 养成学生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重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为完成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到八九年级时, 语文课程学习就容易了。

参考文献

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篇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说:“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何来实现, 我认为, 作为“听”、“说”的能力不需要我们用语文课的时间来培养, 因为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 这个能力与生俱来。而“读”和“写”能力才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培养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也是抓好“读、写、背”这三个方面。

一、“读”

我说的“读”, 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就是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读的机会, 我想古人说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大胆的读, 尽情的读, 读得多了, 就会读出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了。二是阅读。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这十二年, 名著都没有读几本, 那还如何去谈丰富语文素养呢?我认为, 我们不但应该落实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任务, 更应该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篇, 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写”

首先, 写字。我们现在的学生, 大学毕业之后让他自己写个推荐信的话, 你会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书写相当糟糕, 二是错别字连篇。我个人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弱化了“写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有这样的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 我认为我们应该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写字”的要求, 让学生把我们书本上要求的生字好好写一写, 并不断的坚持, 不但要会写, 而且要写好, 千万不要把写生字看成是小学生才应该做的事情。其次, 写周记和随笔。我们的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虚假, 无病呻吟, 那是因为他们头脑当中积累的东西太少了, 平时不写, 头脑当中怎么会东西, 当然只能凭记忆, 把从那些作文书上看来的东西写出来敷衍老师。如果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养成了写周记和随笔的习惯, 他自己积累的素材就能在作文的时候用上, 那才能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三、“背”

这个是最容易理解的了, 那就是背经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经典的诗文都是经过千百年的涤荡和传承, 是无数名家呕心沥血的文字结晶, 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多背诵经典诗文, 才能在与人交流时引经据典, 才能让我们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我虽不是崇尚“私塾教育”的复古主义者, 但我相信, 只要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好“读”“写”“背”这三个字, 定然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母语学习中有所斩获。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篇10

一、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已经作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等, 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 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 应当全盘否定。于是, 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一篇文章学完了, 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 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 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 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诚然, 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 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 十岁观百家”, 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 名垂史册。事实证明, 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 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 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二、重视模仿, 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 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之即久, 自然纯熟。”可贵的是, 古人不但重视模仿, 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 今读韩文, 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 今读欧文, 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 如邯郸之学步, 里人之效颦, 所谓师其神, 不见其貌, 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 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 写心里话, 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 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 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 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 但是他们只知道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 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 不见其貌”, 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注重文道统一, 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不学诗, 无以言”, 又说:“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 但也可以推测, 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里所讲的“道”, 有其封建性的糟粕, 需要剔除, 但“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所提倡的“文道统一”, 就是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把语文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可惜的是, 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重“文”不重道, 只传授知识, 不重视育人, 或者人为地把文和道割裂开来, 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 或者在课文课上加一个长长的思想教育的尾巴, 搞穿靴戴帽式的对号入座, 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四、运用启发式,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语》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记载的是孔子如何启发他的弟子谈各自的志向。老夫子循循善诱, 弟子们畅所欲言。可见, 启发式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滥觞,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开山鼻祖。如今, 启发式教学已被写进《义务教育法》, 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启发”, 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课堂上无尽无休的提问, 把语文课上成典型的“提问课”, 这就是启发, 这实在是对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

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篇11

最后,甘肃省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在点评时作了这样精炼的总结,她说:“这次的课整体素质高了,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文体特点、学科特点、年段特点更鲜明了,写的意识明显增强,语文味浓了。”语文教学要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就必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一、语文课应让“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扩大视野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

1.注重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

兰州市嘉峪关路小学的牛筱琼老师执教的《科里亚的木匣》一课,检查预习时,出示了两类生字,第一类要求都会,里面有难读的多音字、儿化音、生僻字,第二类是要求会写的生字以词语的形式出现,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提醒同学们哪个生字应该注意什么,把难写的字和易错字在黑板上范写,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连写。我校的陆校长讲《搭石》一课时,检查读文情况,出示了三个有特征的句子,第一个句子中强调容易写错的“山洪暴发”的“暴”字下面是水的变形,第二个句子重点检查了“谴责”和“懒惰”的读音,第三个句子强调了“一行人”的“行”在这里是多音字。刘伟老师指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整体感知环节,教师把学生说的主要内容概括在大屏幕上,里面包含本节课的很多生字,给学生2分钟,你能默写出几个生字,这种方法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记住了本课的生字。

2.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课堂上学生学习文本时,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随时可见,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中的一些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补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陆校长讲《搭石》一课时,在补搭石时有这样一个补白:上了年岁的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他想?摇 ?摇;他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寻找合适的石头,他边找边想___________;合适的石头搭上了,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他边踏边想____________。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通过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填补,使得画面更丰满。学生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3.不能过分关注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

庆阳市曹欣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师注重人文性,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主人公写的一首小诗,爸爸和妈妈不同的评价时小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理解无论是父亲严厉的批评和母亲慈祥的鼓励都有一个共同出发点,那就是爱。表面上热热闹闹、高潮不断的一节语文课,等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时,总觉着少了点什么。听完课后我们一行人在吃饭、休息时探讨、琢磨,原来少了语文课的生命,那就是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为了展示语文课堂最精彩的环节,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正如评委老师点评时说:“对课文基础知识没有初步的把握,就进入到有深度的学习。我们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起点,有相当结实的基础知识做铺垫再进行学文,感悟,体验。”

二、走进文本世界,注重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是借助一篇篇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想认识的。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必须围绕文本,依托文本实施。

1.重视朗读,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

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然而,读文就是最直接的走进文本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酒泉市的宋文洁老师指教的《卡罗纳》一文,通过老师的情感影响和感染孩子们,先让同学们默读,找到卡罗纳遭遇不幸的句子,然后尝试着读,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把这个画面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感悟着读,然后加入自己的体验,我们比起卡罗纳就幸福多了,妈妈送你到校门口时会说什么,通过学生的说话练习,更加体会到卡罗纳是多么可怜。带着这种体验再读,孩子们读得那样深情,那样凄凉,此时孩子们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2.一课一得,注重学法总结与指导。

宋文洁老师指教的《卡罗纳》一课是略读课文,老师在上课时交流学习略读课文时学过的方法。老师归纳、梳理了三条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1)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事(自读)。(2)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同桌交流)(3)想一想,从大家的言行中你收到了什么启发?可以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理解、感受或记下自己的疑问。有了具体方法,孩子们学习就有了目标,接下来的交流汇报环节就很顺畅。

陆校长在讲《搭石》一课时,在讲摆搭石环节时,有这样一个片段:“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体会“摆”字时,用了换词法:“放”和“搭”,体会家乡人安放搭石的细心周到。教师随机总结写法,要准确用词,才能准确表达人物的心理。刘章爷爷为什么把搭石写得这样生动,细心观察,交给孩子们在生活中也要留心观察。

语文教学呼唤返璞归真 篇12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语文教学的独特性首先在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 赋予了语文课无穷的魅力。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同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针对不同的学情, 教师可以设定出截然不同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往往面面俱到, 唯恐有所遗漏。整堂课下来,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学生在紧张的45分钟内除了听还是听, 没有思想的空间。只有教师懂得取舍、学会取舍, 把握住教学目标设定要“少而精”的原则, 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品读的时间, 在45分钟内设计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学生才能有具体的某一点的收获。“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在点滴中逐渐培养起来。确保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并重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小组合作成为时下评价教学的首要因素, 因此我们看到课堂生生、师生互动积极, 小组合作探究热烈, 但在这些繁华背后, 需要对形式背后的教学内容作客观的评价, 在这样的活动中, 有多少活动是有效的、有探究价值的。

一节好课首先是在课的内容上有深入、独特的见解与教学设计, 其次才是形式上的有效的学生活动。如果没有内容上对文本的细读、深究, 而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所谓“小组活动”, 那么形式的意义又何在?当课改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 必定是教学内容的精彩解读与教学形式上的生生、师生互动的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语文课堂。

三、回到文本细读的语文教学原点

“咬文嚼字”本是语文课的特色, 在反复咀嚼的过程中, 品味文字的生命与情感。因阅读者的经历不同, 个性化阅读也是一种必然。如果课堂上老师讲的是教参, 学生背的是教辅。势必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这样的语文课有多大意义呢?教师每教一节课都该反思:我教会学生多少他原本不会的, 这才是我们上课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我们立足于文本细读。教师要有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挖掘, 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引领学生行走于语言文字的形式、内容、结构、情感之中, 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思有所悟、情有所动的同时, 能够准确、流畅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原本就该如此。

四、在语文教学中慎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 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音频、视频的双重刺激让课堂变得直观、生动而又鲜活。的确, 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应慎重。

不言而喻, 读者阅读文本所产生的审美感受是独特的, 也是丰富的, 甚至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但当老师把这些原本模糊、朦胧却有无限想象空间的语言文字, 当通过具体的音像呈现出来时, 所有的想象就固化了, 所有的神往就凝结了, 语言文字的美反而弱化、苍白了。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如果妨碍了对语言文字美的鉴赏, 为什么要让它充斥我们的课堂?难道仅仅为了应用而应用, 为了顺应时代对新课堂的要求吗?最本真、最传统的琅琅读书声应该回到语文课堂, 咬文嚼字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

五、加强双基教学, 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 一些教师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过度解读, 使语文课堂上听不到读书声, 甚至连默读、浏览都被挤掉, 还美其名曰“课前预习了”。更有甚者出现了学生分不清文体, 不知道词性为何物, 搞不明白基本的修辞格, 弄不清楚句子的成分等问题。我们不禁要问, 这样的语文课到底都教了学生什么?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 离开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加强双基教学, 就是要保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其实, 社会也在呼唤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教育。《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汉字英雄》等节目火爆荧屏, 很值得语文教师深刻反思。

总之, 语文教学只有把握住文本的灵魂, 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阅读主体, 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语文课才会有存在的理由。我们呼唤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哪怕她平凡到朴素、自然到洗尽铅华, 这种素颜的美同样震人心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自然与本真。要从教学目标设定“少而精”, 教学内容与形式并重, 回到文本细读的原点, 慎用多媒体技术, 加强双基教育, 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等, 促使文教学返璞归真。

上一篇:财政投资项目工程下一篇:我国房地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