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

2024-05-26

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精选11篇)

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 篇1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作为客观世界的浓缩工具, 作为情感和思想的有效载体, 语言文字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扮演信使这一重要角色。因此, 就语文课堂而言, “意义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从语言形式中去研究内容”。教师的作用正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 尽量还原当初的情境, 继而揣摸作者所要表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认识。钱梦龙老师说:“我国传统的民族语教育的经验, 概括地说, 主要凭借对范文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民族语的感悟能力和热爱民族语的感情, 并使学生在掌握民族语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语文, 不管有多少人给它多少概念和定义, 都脱不开“语言”这一本色, 也不管课程目标进行怎样的改变, 都不可缺少“对语言的品味和感悟”这一目标。因此, 语文课堂应还原其本色教学。

一.品味语言文字, 理解感悟深层含义

语文教育是民族语教育, 必须遵循汉民族语言的规律, 通过文字、言语的品味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 则要善于抓住那些有感触性的文字,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沿辞探情, 使文章表达的意义得以“还原”, 让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比如, 在朱自清《背影》一文中, “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是告别, 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中“回头”是依依不舍;“进去吧, 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话和动作都很平常, 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因此容易引起联想, 增加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由此发现人世间平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情感。

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来分析言语主体的思想感情, 进而使学生整体把握言语主体的价值观和言语风格。在阅读文本, 体验情感的过程中, 只有深入文本的语言中, 才能体验更深, 感悟更多。

二.强化朗读训练, 品读体验文章意蕴

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 用声音立起来, 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 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的“手披目视, 口咏其言, 心惟其义”, 就是强调文章要诵读, 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 提高阅读水平, 培养语言能力。

(一) 朗读, 可领悟文字的深层意蕴。学生通过朗读可感知课文的内容, 领会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因为语言本身蕴含着生动的气息、节奏和丰富的情感意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最容易将文字蕴含的意味品味出来, 激发学生的联想, 玩味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 让学生反复诵读原文, 让学生领悟作者由赞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 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感情层层深入, 逐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 学生对白杨树、对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自然能领悟。

(二) 朗读, 可激发人的想象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美常是无法言语的, 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朗读, 可通过联想语言文字蕴含的意境美, 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就能展现出一幅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画卷, 生动形象地再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以及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朗读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以及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 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 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 激荡着他们的胸怀, 陶冶着他们的性情, 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 在生动的审美愉悦中, 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三.推敲字词句子, 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如果说, 朗读是品读语言的初级阶段, 那么, 要想真正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就须透过语言文字, 在反复的玩味与推敲中, 把握字词所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愫。文章的艺术美其实主要是语言的艺术美, 而语言美总是依赖于精妙词语的运用。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著名特级教师韩军也曾说, 提高学生的文字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之一。

只有真正理解词语, 才能体会语句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对一些字、词、句进行必要的引导, 让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 融合语境, 重新定位, 重新创设联想的情景, 那么, 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 得到的将不再是简单的字义与词义, 不知不觉之间内化为语文素养。这样的精神体验, 每一次对学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如《藤野先生》中的“标致”一词, 原意是好看、漂亮, 可学生放到第一段这个语言环境中再去理解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实指丑, 是反语, 有极浓的讽刺意味, 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又如《背影》中的“唉, 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个“聪明”能不能换成“愚蠢”?答案当然是不行的。这个“聪明”是作者在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对自己的责备。换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因为当时的我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用“太聪明”来反衬“太不聪明”, 用这样的褒义贬用比起直接用贬义, 更能够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 使文章更为感人。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 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 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 进入对文章的深层而整体的把握。

因此, 我们必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学生反复朗读, 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 激发出思考的热情, 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

四.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准确把握深层含义

新课标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而不是支离破碎地肢解。近年来, 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这既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要求, 也符合人们阅读文本的基本规律。

整体感知内容, 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不只是抓住个别词语、个别语段进行理解, 而是要从文章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结构特征、思想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因此准确地把握材料内容, 感知文章主旨, 高屋建瓴, 有利于提高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正确率。例如学习陆蠡的《囚绿记》, 通过介绍本文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再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进而把握理解全文主旨———祖国山河的沦落, 体味到因囚系而枯萎, 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这便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包含着作者对民族光明前景的信仰, 对光明自由的向往, 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对语言文字的品读, 并非将一大堆单纯的, 无任何生命的文字堆砌在一起, 然后进行支离破碎的外科手术。它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基础上的。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 文字语言的丰富性和艺术美才能充分而恰当地展现出来, 也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词句含义, 才能精析出文章的深层含义, 获得文本的隐含信息, 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旨。

总之,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 在课堂教学上肯定有别于其他学科。文字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增强, 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和提高的基石。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 也只有立足于对文字语言的品读, 才能构成学生系统的学习链, 并由此带领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 兴趣学习的意识, 最终成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强劲引擎。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4) .

[2]张宏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外文学作品鉴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张颂.朗读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 篇2

摘要: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无可厚非,可有的老师刻意雕琢课堂,使课堂显得过于模式化,失却了教与学的本来面目,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却难以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让语文课堂还原本色,返璞归真,才能得语文之真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80-0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改的推进,各种语文课堂教法如雨后春笋,各地的语文研讨观摩活动百花齐放,小学语文研究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动景象。然而,学习观摩了一些课,笔者发现有些课“妆”化得太浓,遮盖了语文课的本真模样。

1.1教师不主导

因为课改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很多老师便在课堂上“退居二线”,把课堂演绎成学生的“学堂”。学习目标学生定,学习方法学生选,学习遇到难题,自己讨论„„有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不管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总是说“好”、“不错”,即使是非常离奇的观点,也不置可否,只建议学生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1.2学生不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形成共识。为了实现所谓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常常设计让学生读书、练笔等主体活动环节。学生是老师叫读书就读书,让练笔就练笔,甚至有的老师还根据自己的想法规定了读的方式和写的时间。一次听课,老师设计了自由朗读课文这一环节,因教学课文较长,学生读课文的时间难免要长些,可是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也是老师课前确定好的,为了能如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大多数学生还在书声朗朗时,老师却突然要求停止朗读。继而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1.3教学情境貌合神离

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达到一种境界:仿佛一切活动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自然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刻意安排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触安塞腰鼓的壮烈场面,让学生在课堂上拿起教室里的空的纯净水桶猛烈地拍打,顿时教室一片沸腾„„这样做给学生造成不爱护公物等影响暂且不谈,就语文教学来说,也只是刻意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与安塞腰鼓形似的场面,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却毫无帮助。

如此种种,对课堂过多地进行任性干预,背离了语文的“神”。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回归真实的常态,追求那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天成之趣。

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真实的途径

2.1教师言行归真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权威角色。很多老师在办公室与同事之间谈话说笑亲切自然,可到了课堂上就不由自主地板起面孔,给自己戴上“权威”的面具。这样的老师,学生敬而远之,何谈亲而信之?新课程标准下的体验教育,要求教师由过去的知识权威变为教学内容的引导者、体验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走到学生中来,展现自己亲切和蔼的言行,发自真心地与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是公开课虚伪地“怎么想就怎么说”,“说错了也没关系”进行鼓励;家常课就斥责、羞辱说错的孩子,学生实在不会就将答案和盘托出,灌输给学生。事实证明:教师真实的言行能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打消学生心里的顾虑,使学生敞开心扉、放开手脚,毫不拘束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2教学情境归真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因此,课堂上老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科学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地动参与学习。上文中教学《安塞腰鼓》的老师,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引进课堂,将美妙的音乐、动人的画面、逼真的场景呈现给学生,让遥远的安塞腰鼓真正走进课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读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并进而创造美。这样不是更好吗?

2.3学生主体归真

我们的日常教学,不必刻意追求形式化的东西,顺课堂和学生之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春末,我校开展语文老师同题优课评比活动。刚上课不一会儿,起风了,天色也暗了下来„„作为活动组织者,笔者坐在教室里,忐忑不安,心里祈祷天公忍一忍。可事与愿违,只听“嘭”的一声雷响,狂风四起,窗外的杨絮逃难似的疯狂地往教室里窜。不一会儿,雨点急促地扑向玻璃窗„„教室里开始躁动,教师的精彩演绎成了徒劳。怎么办呢?正当笔者犹豫是否改期重上时,老师索性要求学生放下书本,一起来欣赏眼前的情景。学生忍不住议论开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背诵暴风雨的诗句,有的模拟暴风雨的声音。更多的学生展开想象,把自然说成是一个“英雄”、一个“魔鬼”、一个气吞山河的“诗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同学们斑斓的想象和诗意的语言,汇成了一段段文字,一首首小诗。

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原来预设的教学任务,但谁能说这节课学生没有收获?谁能说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逊色于预设的教学任务的效果?试想,天气骤变孩子们已经坐不住时,老师仍然按原计划教学,学生能收获多少?这节课,老师大胆地凸显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果断地、顺着学生的认知意愿,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做法却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

事后,这位老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修改,集中装订成一本以《雨》命名的班级刊物。还以此为触点,开展了微课程――“雨”。学生们了解有关雨的知识,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歌颂雨,展现雨,领悟雨滋润万物的博大情怀。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探究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堂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只有与学生真心、自然地交流,学生才能处于自然的状态,真正投入课堂学习中。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一些作秀的课堂定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真实、本色的课堂。“返璞归真”是我们孜孜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美国资本市场需要返璞归真 篇3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以及此次金融危机的策源地的监管者,确实有其无法推卸的责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产生的理由就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资本市场监管分散、监管不力和缺乏政府强力支持的局面,而经过3/4个世纪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受到的指责依然是对于国内市场的监管不力和缺乏在国际监管方面的协调。这种局面的讽刺意味是显然的,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次贷危机正好证明,金融市场上的许多创新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复杂化,并不能成为监管部门放松监管的借口,正好相反,监管部门应当在专业上及时了解和熟悉市场的演变,并与时俱进地改进、加强与完善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监管。

美国的金融危机值得我们思考。但是,同样的现象不一定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有时候,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甚至完全相反。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了力度很大的干预。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有人可以简单地得出结论,中国政府也应当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干预。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干预的前提是美国资本市场的过度自由化,例如对于衍生产品的监管缺失,而中国资本市场面对的是过度管制,甚至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产品,那么中国资本市场需要的就不是简单地加强政府干预,而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的金融创新。

中职英语教学需要返璞归真 篇4

一、了解现状,让教学有的放矢

英语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要文化课,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而且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素质、实用技能、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等一些与现代化生产联系紧密的要素,正日益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首选标准。尤其在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工艺方面,涉外信息、物流方面,英语知识表现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好了不上中职校,上了中职校英语好不了”的说法很形象。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不识音标,不会拼读;个别学生甚至二十六个字母都写不全、读不准;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严重参差不齐。根据笔者任教的三个中职班级来看,70%的学生单词读写有困难;20%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体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听说能力较差。

从教师层面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职英语教师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各专业之间、各学校之间乃至整个职校系统缺少行业标准,因此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缺少参照性,缺乏可比性,教学考评缺少评价体系和竞争机制。教师之间往往不是“百家争鸣”,而是“各自为战”,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监测无从谈起,所以相当一部分中职英语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同时,课程设置往往要求模糊,特色不明显,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没有相对固定的教材,教材往往处于不断的改版和更换当中。这些都很不利于教科研的展开和教学的定位。简而言之,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教材难用就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能做的恐怕也只有从基础入手,从培养兴趣入手,迈小步、不停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联系实际,让英语走向实用

1.中职英语应该是有职业特色的英语,要凸显实用性和基础性,要适应学生能力的需要,有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应立足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要联系实际,活用教材。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要结合校情、班情和生情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的选取要突出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同专业的教学应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在教学素材和背景知识的选取上,应选择富有时代感和实用价值较强的材料。教学应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新课程理念。

2.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适应就业的需要。针对中职生听不懂、不会说的实际情况,很有必要在教学中增加英语口语训练实践性课程内容:以学生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增加专注倾听训练,以学生所学专业和就业的需要,进行场景模拟训练,加强具有职业背景导向的听说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3.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重点要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重点是要完成四个转变:教学内容从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教师地位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学科定位由知识英语转变为专业英语。

三、返璞归真,让生活走进英语

在众多中职学生的心目中,英语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课,探讨这种现象的成因,中职英语的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种语言交流方式,英语始终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所运用。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实践语言的沃土。在课堂教学中,中职英语教学应更多地融入反映生活的元素。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对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取决于事物本身和人存在的生活远近。离现实生活越接近,对事物自觉接纳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模拟职业场景为素材,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英语就在身边,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勇气和信心。课堂时间比较有限,因此,英语课外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它可以创设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所以,教师在课外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保持和迁移知识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朗诵、角色扮演、生活PARTY等等,让英语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也让生活走进英语。

如何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篇5

关键词:如何;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155-01

“返璞归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我觉得:语文教学的质朴状态就是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研究语言。这样的课堂才是去掉了外在装饰的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朴实的课堂。我们应该在追求真实中去求的课堂的高度,去求得更高的教学品味。要在改革中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努力达到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样的“返璞归真”是求发展的、求真理的。只有做到了真实、朴实与扎实,才能真正“返璞”,才能真正“归真”,也才能求的课改的健康发展。

一、处理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化理念。这也是“以文为本”和“以人为本”双重背景下的一种综合性体现。它要求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人文因素,而忽略了语言因素、语言实践等语言最基本的特点;语言文字训练虚晃一枪,不落实,不到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断然割裂,学生无法从语言文字的语境中感受、体验内在的人文精神。语文是艺术的、审美的,更是功力的、实用的。因此,语文课堂要立足“语文”,更要回归到“语文的本真”;让学生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扎扎实实地受到训练,切切实实地得到提高;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多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语言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进行长期的语言、文字的积累,让学生动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文字学、语言学知识也会更丰富。良好语感的形成,一定语文素养的具备,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了。

二、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可否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中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味的把“自主学习”形式化为“课上乐起来”。迷恋于“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出现了教学漫无边际而无 “标”度,答案丰富多彩而无“准”度,语言随意平淡而无“深”度的现象。学生在这些看似“热闹”的课堂中,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因而,双基没有得到落实,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课堂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场所,教学的“三维”目标自然很难得到落实。

究其原因,出现上述状况就在于老师们追求的是外在的“装饰”,而丢弃了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育经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在某些时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应该明白,传统的未必都是落后的,而现代的未必都是先进的。如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体验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我们滥用了多媒体,错误地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节好课,那我们就走进了媒体使用的误区,成为标签式的使用多媒体。因此,对于传统教育中的好经验要继承,同时应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加以改造,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大为改观,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较好落实,课堂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矫枉难免过正,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却又有失落的现象:课堂上,有的教师让学生“见仁见智的发表见解,自己却成了“旁观者”,对学生的思维偏差不进行引导,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漏不予纠正,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进行总结,一切皆由学生说了算,学生的“自主”演化成了“放任自流”。有的重视了“突发性”的生成,却忽略了课前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成了“临时抱佛脚”;有的也进行了引导,但又停留在表面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拓展和深化,教师没有起到“促进者”的作用,课堂教学沦为“机械重复”。

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篇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说:“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何来实现, 我认为, 作为“听”、“说”的能力不需要我们用语文课的时间来培养, 因为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 这个能力与生俱来。而“读”和“写”能力才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培养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也是抓好“读、写、背”这三个方面。

一、“读”

我说的“读”, 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就是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读的机会, 我想古人说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大胆的读, 尽情的读, 读得多了, 就会读出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了。二是阅读。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这十二年, 名著都没有读几本, 那还如何去谈丰富语文素养呢?我认为, 我们不但应该落实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任务, 更应该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篇, 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写”

首先, 写字。我们现在的学生, 大学毕业之后让他自己写个推荐信的话, 你会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书写相当糟糕, 二是错别字连篇。我个人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弱化了“写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有这样的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 我认为我们应该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写字”的要求, 让学生把我们书本上要求的生字好好写一写, 并不断的坚持, 不但要会写, 而且要写好, 千万不要把写生字看成是小学生才应该做的事情。其次, 写周记和随笔。我们的学生作文之所以内容虚假, 无病呻吟, 那是因为他们头脑当中积累的东西太少了, 平时不写, 头脑当中怎么会东西, 当然只能凭记忆, 把从那些作文书上看来的东西写出来敷衍老师。如果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养成了写周记和随笔的习惯, 他自己积累的素材就能在作文的时候用上, 那才能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

三、“背”

这个是最容易理解的了, 那就是背经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经典的诗文都是经过千百年的涤荡和传承, 是无数名家呕心沥血的文字结晶, 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多背诵经典诗文, 才能在与人交流时引经据典, 才能让我们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我虽不是崇尚“私塾教育”的复古主义者, 但我相信, 只要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好“读”“写”“背”这三个字, 定然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母语学习中有所斩获。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篇7

一、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已经作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等, 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 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 应当全盘否定。于是, 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一篇文章学完了, 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 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 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 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诚然, 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 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 十岁观百家”, 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 名垂史册。事实证明, 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 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 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

二、重视模仿, 强调创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 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之即久, 自然纯熟。”可贵的是, 古人不但重视模仿, 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 今读韩文, 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 今读欧文, 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 如邯郸之学步, 里人之效颦, 所谓师其神, 不见其貌, 此最为文之真诀”。由此可以推测, 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 写心里话, 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 并不等于会写文章。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课文就是例子。”因此, 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事实上, 许多老师也这样做了, 但是他们只知道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 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 不见其貌”, 缺乏创新精神。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注重文道统一, 提倡文以载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不学诗, 无以言”, 又说:“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在这里讲的虽然是诗歌的教化作用, 但也可以推测, 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里所讲的“道”, 有其封建性的糟粕, 需要剔除, 但“文道统一”的确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所提倡的“文道统一”, 就是兼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把语文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可惜的是, 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重“文”不重道, 只传授知识, 不重视育人, 或者人为地把文和道割裂开来, 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 或者在课文课上加一个长长的思想教育的尾巴, 搞穿靴戴帽式的对号入座, 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文道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四、运用启发式,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语》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记载的是孔子如何启发他的弟子谈各自的志向。老夫子循循善诱, 弟子们畅所欲言。可见, 启发式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滥觞,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开山鼻祖。如今, 启发式教学已被写进《义务教育法》, 可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启发”, 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课堂上无尽无休的提问, 把语文课上成典型的“提问课”, 这就是启发, 这实在是对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

朗读,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篇8

清晰地记得这么几个朗读教学的片段:

1.上课伊始,屏幕上一轮月亮泛着朦朦的黄晕升起,在柔和的音乐声中,一位女教师一边在学生中缓缓移步,一边动情地讲述着《月迹》的故事,那袅袅的声音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月亮的梦幻世界……

2.《变色龙》的课堂上,一位男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奥楚蔑洛夫的多变的声音和见风使舵的性格。他让学生先找出文中表现主人公多变性格的语言描写片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的展示略显拘谨,老师就挑选了一个段落投影到屏幕上。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屏幕之上,老师站在最前面,时而趾高气昂,时而俯下身子阿谀奉承,还不时地以最前面一位同学临时担当小狗角色,亲近、爱抚,把奥楚蔑洛夫的肉麻、讨好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听课者无不会心地大笑,报以热烈的掌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再读时,学生的表演欲望大增,动情的朗读,适当的手势配合,俨然也是一个个“奥楚蔑洛夫”。

3.一位老师讲授《呼兰河传》,她在屏幕上打出了两段文字进行比较阅读:

要做什么,做什么;要怎么样,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同样一段文中,一个没有“就”,一个加上了“就”,通过关键字的比较阅读,不难体会,反复出现“愿意……就……”,洋溢出一种自由自在,想怎样就怎样的童趣。一字之差,韵味迥异,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再读这一段文字,不用强调,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自由的喜爱、憧憬之情就在铿锵的朗读中很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这三堂课,就是用最常见的朗读,读出了情境,读出了精彩,读出了语文味。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读”有专门的说明: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新《课标》十分重视朗读,并在四个学段一以贯之,要求学生朗读“用普通话”,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因为“读”是“悟”的前提,是打开文本的通道,是连接读者和作者情感的桥梁。“读”中大有学问,大有讲究。

1.教师自己首先要敢读、爱读

还记得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中那个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还有初中时那位代课的国文老师,“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间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因此,打铁先要自身硬。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师自己先要把课文反复地练读几遍,琢磨文章句段词语蕴含的意味,对课文的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作一番“体验”。这样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的评价、指导才能到位,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带头朗读,师生共读,其乐融融。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容易亲近学生、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2.朗读也要做好初小衔接

走进初中课堂,你会发现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踊跃发言越来越少了,学生的朗读越来越平淡了,学生的读书声音越来越小了。因为进入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教学内容变化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过于感性化,而逐渐趋于理性化。语文课堂上的文本的阅读,有时是单向的教师讲析,有时是看似热闹的师生双向的问答。其实初中的语文课堂不能光满足于对文章深度的解析,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世界,它是一扇门,走进这扇门,里面是“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里面“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古人积淀的读书基本之法,只有一次次朗读,置身缤纷的世界而心灵感动,才能在心灵碰撞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丰盈中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琅琅书声怎能不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呢?

3.朗读要把情感大胆地秀出来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他的教学心得《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中写道:“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能说不是亮点?”

当然,学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是结果,更离不开教师及时地指点和鼓励。要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就要品味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这品味咀嚼、披文入情的过程又与朗诵相得益彰,边看边读,或听别人诵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这朗读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可以是师生间边说边读。总而言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万万不可缺少了朗读。

4.朗读形式多样,要适时为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沉浸文学的基本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课堂中的朗读形式有很多,只有运用适当,才能对学生有用。

齐读,书声琅琅,洪亮整齐,悦耳动听,但它不适合在学习一篇课文的起始阶段运用,因为学生照顾了读的整齐,却无法用心去感悟、体味课文,只能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它可以用在课文学习的结尾阶段,或者检查全班学生的古诗文背诵情况。

散读,学生读出声来,但又不大声整齐地读,而是低声地各读各的,学生能够口耳心相通,更真切地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从而受到感染、熏陶。

默读,是一种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它越来越重要。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教师要抓紧培养学生默读的良好习惯、方法,不断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效果。

演读,通过分角色,让学生用朗读来体会角色的不同性格,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加以演绎。这种方式适用于小说、戏剧等,由于形式活泼、人物鲜明而受学生喜爱。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 篇9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探索, 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到语文的本位上

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识 (识字) 写 (写字) 读 (阅读) 背 (背诵积累) 说 (说话和口语交际) 作 (习作) 习 (良好的习惯) 这“七字经”进行。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入情以披之”明确了高质量的思想是借助高质量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并成功的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 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能力。我认为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 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 必须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艺术训练促使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我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时, 我不是让学生记住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美”“夏天的美”“秋天的美”“冬天的美”, 而是让我的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语句来描绘小兴安岭。为此我推荐了一些句子或段落让学生说一说, 抄一抄, 背一背。当堂完成摘抄、背诵环节, 不仅让学生受到了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 还为学生更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学生的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 不管是老牌的“老师讲, 学生听”, 还是翻新的“老师问, 学生答”或还是改革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中心”, “喧宾夺主”的情况基本未变。我认为语文教学, 不是教师的故弄玄虚的卖弄, 也不是老师讲诉本人的读书心得, 而是在阅读中去感悟。“自悟”便是在读的基础上, “悟”出精髓。因“文”悟“道”, 因“道”学“文”, “文章乃天成, 妙手偶得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的自悟探究, 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悟探究, 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 师生的讨论下进行。我在教《尊严》一课, 尝试用“小组互动, 探究五步法”:也就是读——读课文内容;想——想探究的方法;问——问不懂的问题;帮——帮解决疑难;选——选探究优胜者。这种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形式, 使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 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论或点评或小组讨论, 我就在课堂上架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学习本课后学生悟出: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的活着, 不论贫富, 地位的高低。

三、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张扬个性与夯实根基的统一上

个性化是新时代的追求, 个性张扬在语文教学中应从这几个方面思考:1、尊重人的个性, 发展人的个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 鹿可以是马, 马可以是鹿, 但教师不可以一味对学生大加赞赏。我认为张扬学生个性固然重要, 但首先要夯实基础, 否则头重脚轻根底浅, 切不可为了。课堂教学不应该过多地运用多媒体演示, 有感情的朗读, 用大量的图像、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轰炸。这样本末倒置, 颠覆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影响读者与作者间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乱花渐欲迷人眼, 斓未必皆春色”, 只有在富有情感的真实的环境中, 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 接触语言, 通过生动、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 才能不断内化各种收获, 并成功地外化为独立运用生活经验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我在上情感课时, 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一段宁静的时间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 梳理自己的语言, 梳理自己的情感, 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如学习《可贵的沉默》一课后, 我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 让学生写下对英雄的崇敬和感激;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 学生写下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毁灭的惋惜;学习《生命生命》一文后, 写下对时间的珍惜;学习《迷人的张家界》一文后, 把张家界迷人的景色变成诗句……这样读写结合, 孩子们不但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而且从学习语言走向运用语言。我个人认为只有这样, 语文才能摆脱表面的浮躁, 回归自然。

读写教学 让语文返璞归真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命意识 读写教学

语文的天地很精彩。诗人余光中说过:“中文乃一切中国人的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朽,让我们常葆中文的灵动与清纯!”但是随着语文教学的一次次改革,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旧课程到新课程,从录音机、投影仪到多媒体,从实践到合作探究,无形之中语文教师就被改革的指挥棒牵住了鼻子,而失却了自己的教学主见,以至于所进行的课堂似乎都是为了教师显能、露才而设,并非为了学生而设,逐渐失去了语文课原有的本色。语文课是什么?又何谓语文的本色?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精辟地概括:“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①

本色的语文课,不需要逢场作秀,不需要繁多冗杂,不需要画蛇添足。语文教学应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把艺术的教学和艺术的文本结合起来,展示一个真实的课堂,需要的是教学和文本的回归,需要的是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体验文本,咀嚼文字,激发共鸣,震撼心灵。那么,如何教学才能还语文本色呢?

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语文教学呼唤“读”的回归

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涵了一个理念: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回归语文本色,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理。中国古代的教育正是从大量的读诵、吟咏入手,日积月累而成大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上海一所学校曾取消晨读,立刻遭到广大教育家的极力反对。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大附中初中名誉校长陆继椿指出:“以前,我们一直用琅琅书声来形容校园,现在校园很难听到琅琅读书声了,手指是代替不了学生的喉咙的。”“校园中朗读的缺失,将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留下缺陷。”

曾有人形容过:没有任何学科能像语文那样灵动蕴藉,没有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姿。新课程下的教材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极富欣赏价值的。笔者曾这样尝试——

“《在山的那一边》到底有什么?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来朗诵这首现代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多么意味深长的意境!就让我们用动情的声音来感受《紫藤萝瀑布》中给予我们的生活的真谛吧!”

“请同学们集体诵读一遍《世说新语》两则,注意语气、节奏、感情……”

有了如此琅琅的“读”,才会呈现一堂堂自由而富有诗意、富有生命力的课,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才能形成自然酣畅的沟通和交流。“读书破万卷”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

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语文教学呼唤“写”的解放

本色的语文课就像是一幅写意画,所谓“写意”,用笔不求精细,重在神态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而写意的课堂不讲究面面俱到,它是学生个性张扬、灵性勃发的课堂。它注重的是文本的“生活再现”和“生活延伸”,然后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说明文本即生活的反映,与其让学生空洞地想象生活的场景,不如让文本回归,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课堂。

语文教学有两个层面,两重境界:为文本而教;为生活和生命而教。魏书生老师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是一袭黑衣,胸前戴一枚周总理的像章走上讲台,而后用深情的话语营造肃穆的气氛,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魏老师的教法是为生活和生命而教,只有这样的教法才能真正震撼学生的心灵,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们语文教师也不妨用这样回归生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写”的解放。当然文本的回归方式多种多样。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②要使学生的“写”真正解放,真正具有质量,更有魅力,我曾经在学生的写作上尝试了这种文本回归教学——“游戏教学”。荷兰有一个文化学者胡伊青加告诉我们:“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它以自身为目的并又伴着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③以下就是我为学生设计的“生活游戏”。

我教书信时,偶有一次在教学生了解写信的格式时突发奇想,即兴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当作是“美国学生”,一组是“中国学生”,彼此进行“书信往来”。然后按照写信、“贴”邮票、投递、接收、看信、回信的程序进行活动。当时,学生情绪高涨,虽然面前的只是一个很简陋的纸板箱(权作邮箱),而学生投信的时候却是非常的郑重其事,取信的时候又是如此的激动兴奋。信中内容也是有礼有节并热情洋溢,充满了朝气和智慧。对于信的格式几乎没有人错误,跟以往学生掌握写信格式的情况大相径庭。而我当然也是欣喜之至,突然悟出了一点:语文教学有时也不妨回归生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深切地感受到,好动好玩是学生未泯的天性,而每一个学生都热爱生活,而且都能演绎精彩的生活,只不过是古板的教学方式禁锢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只有当这种教学方式真正解放时,学生的“写”才真正得到解放。

特级教师张化万说:“大自然是美丽的,生活是绚丽的,学习是幸福的,玩耍是快乐的。假期中,放开手脚和小伙伴们玩个痛快,去壮胆放鞭炮焰火,去赶集看花灯……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旁观者发现不了的细节,获得最真切痛快的感受,写出有声有色、真切感人的文章。”④为此,我又多次尝试这种“回归生活”的教学方式,如:学寓言成语,我让学生自定成语,自编成语情景剧,学生编得有板有眼;教议论文,我让学生自拟论题,以课题的形式汇报,学生拟的课题是有理有据……只有让学生的“写”回归生活,才能做到“没有只奏前朝曲,也有新翻杨柳枝”,才能让学生自己真正融入到生活中、文本中,体味那“原汁原味”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语文是美丽的。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通过不断的“读”和“写”,回归真实的情感体验,回归真实的生活原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学习,实现自我成长,激发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个性。只有一双潜心阅读的眼睛、一颗沉浸在文字海洋里的心灵、一个被人类文化精华滋润的胸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创造性的人。愿语文找回曾经失去的生命本色,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更真实、更生动!

[参考文献]

①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中国教育报》2005.12第5版)

②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

③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④张化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上城教育研究》2004.5)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中)

简单阅读, 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篇11

一、内容简单, 越真实越好

众所周知, 一节课的时间非常简短, 小学生的注意力、精力也极其有限。要提高阅读效率, 就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单、真实, 少搞花架子, 拒绝花里胡哨、云里雾里的课堂模式。当然, 简单并不是故意降低学习标准, 更不是机械减少学习内容, 它要求我们教师深入钻研, 集体备课, 对文本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提炼和优化, 以简单的内容提纲挈领, 牵一发动全身, 达到高效学习的课堂目的。

譬如, 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时, 教学内容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识记“昆”“著”“纺”“察”“骂”等几个生字, 理解并运用“痴迷”“闪烁”“光泽”“纵横”等词语。 (2) 阅读课文, 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主要记叙的两件事, 一件是“抓纺织娘”, 一件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理解这两件事都与法布尔喜欢昆虫、善于观察的兴趣有关。 (3) 学习通过细节刻画体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另外, 爸爸妈妈的担心与责骂也从侧面烘托了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程度, 这一点同样值得注意、学习。

教学内容虽然简单, 却给了学生们无限的拓展空间, 他们由法布尔喜欢观察昆虫, 联系到了自己喜欢养小乌龟、鱼、鹦鹉, 自己喜欢学习跆拳道、吉他、舞蹈, 联系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责备有时候是爱的体现……

二、环节简单, 越扎实越好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 是一个简单的“心灵发酵”的过程, 我们要给学生足够多的自由时空任他们驰骋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教学主线, 抓住这个教学主线设计就会简单明了, 教学环节就会环环相扣, 学生们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的深层, 领悟作者的思想精髓与文本魅力, 获得扎实的课堂效果。

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笔者本着“环节简单”的原则, 设置了以下三步课堂流程: (1) 读课文, 写生字, 理解“踉跄”“白昼”“气势汹汹”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2) 再读课文, 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复述课文内容, 理清故事情节; (3) 细读课文, 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没有眼花缭乱的视频课件, 没有豪情冲天的《好汉歌》, 也没有声情并茂的课堂导入, 别出心裁的剧本表演, 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从“一横”“一退”“一扫”几个简单的动作中感受80万禁军教头的风采, 从“脱”“拿”“耍”“喝”“敲”等动词, 还有“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的语言描写中认识洪教头的傲慢无礼, 狂妄自大。

简单的教学环节并不会降低课堂的学习质量, 在简单中紧抓课堂生成, 智慧地捕捉学生思维过程中一闪而过的灵光, 会让整个阅读课堂迸发别样的精彩,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双重升华。

三、媒介简单, 越朴实越好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 投影仪、多媒体、班班通等电教手段已然走进了每间教室, 成为了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在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弥足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 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定位, 滥用媒介现象还十分严重, 下面我举两例, 相信大家会有同感吧?!

1. 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 一位教师在课堂精心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课件, 其中关于“纺织娘”和“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的视频引起了孩子们的啧啧称叹, 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2. 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 一位教师非常注重课文朗读, 这个环节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很长时间。每名学生朗读时, 老师都会问一句:“你需要点音乐吗?”学生们自然心领神会地回答:“需要。”从西洋乐曲、民族器乐, 到流行歌曲、民歌经典, 课堂上音乐的长河远远盖过了学生们的朗读。

扪心自问,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不是科普文,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课堂中的视频显然偏离了这一教学主题。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地用粉笔勾勒一下“纺织娘”“小甲虫”, 也同样会让学生们兴致盎然的。第二节课加强朗读并没有错, 适当地配乐也没有错, 错的是配乐曲目我们精心选择过了吗?是否每一首都与课文意境相一致呢?再说, 也不要一直更换曲目吧, 这是语文课, 而不是音乐会!

上一篇:化学竞赛辅导研究下一篇:含镍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