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2024-10-21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精选9篇)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小学数学计算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 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学生会受益一生。但如今的计算教学却显得不令人满意, 为此, 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 下面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和想法, 仅供相关教师参考指正。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来源于多方面, 可以是来自数学教材外部, 就是现实社会的实用需要;也可以是来自数学教材内部, 就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如果创设一定的情境, 通过情境展开教学, 让我们的学生把计算当作一种生活必需工具, 通过计算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体会计算的实用性,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 对教材进行改编:

师:同学们, 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 总共要花9.6元, 可营业员没有零钱, 只有20元、50元、100元, 你们帮老师想想看该如何付钱呢? (先是巡视, 看学生中对于10-9.6的计算有没有计算错误的, 特别是得数的整数部分是0, 看学生有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带着问题一步步把学生带进实际生活中去。)

生:20减9.6等于10.4, 50减9.6等于40.4……

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教师联系了实际生活, 使原本单调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由此可见, 我们应在计算教学中注重结合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入手, 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方法

(1)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 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作基础, 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课堂教学时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敢于对学生放手。

(2) 由量变到质变。第一, 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 要认真分析, 不能只看形式, 而要看实质——数学思想方法怎样, 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鼓励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第二,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进而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 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外, 我还让学生之间比较和交流计算方法, 让他们感受不同方法的特点, 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 激发学生们做出合理正确的解决。

三、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 以便张扬学生个性。但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其中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高效、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巧, 同时还应注意学生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追求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抓课堂教学的高效特点, 课堂练习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如用比赛和游戏来“刺激”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利用竞赛增加计算的乐趣;二是利用游戏激发计算的兴趣。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娱乐,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不断提升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和判断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是难免的, 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让自己下次不再犯错,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有利于总结经验,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有一次, 我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25×4÷25×4, 但是学生们往往得出等于1的结果。看来, 有些学生还是不善于进行检验。针对该情况, 我就有意识地安排了一节课, 课堂内容就叫“我来找问题”。我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卡, 卡上内容是我提前列出的有关基本四则混合计算题, 我有意识地把得数写错, 然后让同学们找问题, 鼓励他们看谁找得多, 用这种方法让他们累计检验的经验。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联系现实生活, 联系游戏活动, 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 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 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更加高效。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篇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专题进行研究探索,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最有效、最有用、最主动、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想像力的学习,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人本性、人文性和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方式。

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探究空间和营造创新氛围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研究性学习在国外已屡见不鲜,在我国大城市也相当普及,但是在农村学校开展得还不是很活跃,在个别学校甚至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在初中阶段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民主、和谐、平等的情感化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性学习兴趣,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和大胆想像。当然,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目的性,如教朱自清的《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时,不要急于让学生先去读课文,可以让学生暂时抛开课本,闭上眼睛去回忆、想像春天的美好景色,也可以通过播放描写春天景物的录像带,逐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再如我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播放一段录像,内容是一个家庭生活场景中人们交谈出现了说话不看对象,用语不得体的情况。学生看录像时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不时被画面中的不得体的对话逗笑,气氛自由、宽松、热烈,我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中的哪些人物对话不得体?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该如何说话?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充满了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要努力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校园和课堂氛围。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学习《故宫博物院》,可设置“从故宫博物院的独特建筑,看中国的建筑文化”、“为什么说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何联系”等问题。再如我在教《枣核》一课时,要求学生自读,感悟探究:本文为什么以“枣核”为题?第一遍自读,老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堂上讨论质疑,提出问题

预习——习作教学也需要 篇3

关键词:积累,体验,借鉴

教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都会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认真预习, 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其实, 习作教学的过程中, 同样需要预习, 实践使我确信:“预习”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一、预习———可以积累词语

如果把习作比成一座楼房, 那么词句就是砖瓦, 不论蓝图设计得多好, 房子也难以建成;词句粗糙, 不论中心多么明确, 材料多么丰富, 文章也难以打动人。

三年级的学生要想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因为他们头脑里面的概念和词汇太有限了。比如要求介绍一只文具盒, 不知该用什么词去描写它的质地, 很喜爱这只文具盒, 可除了“喜爱”这个词还有别的词也能表达这个意思吗?所以要降低习作难度,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我在学期开始的几节习作训练中, 都让学生提前看有关佳作, 从多个方面寻找有关的好词、好句。因为学生知道这些词语“大部分”很快能用上而且和实物相连, 所以也就找得勤, 理解得透, 记得牢了, 这就使学生学过的大量的消极词语转化为积极词语。

二、预习———可以体验生活

小学生的习作材料主要源于现实生活本身。因此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际, 欣赏图画和阅读书本, 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因此我首先把力气花在指导学生观察、理解和感受写作的客体上。要使学生比较充分地认识观察的对象, 除了习作中进行观察指导之外, 在写作之前, 明确观察目的和要求, 就能使学生的观察不浮光掠影, 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打开他们的思路, 展开生动的联想, 避免因受别人的影响而千篇一律。

在教学静物描写蔬菜茄子之前, 我先让学生回去观察茄子, 要求他们注意茄子的形状、颜色、味道和吃法, 做一个观察笔记。单是茄子的形状, 他们就写出了许多种:弯弯的、长长的、细细的、瘦瘦的;像月牙、像小船、像棒锤…观察想象的同时, 他们也就抓住了这次观察和写作的重点与方法。

三、预习———可以借鉴范文

观察和阅读是习作教学的两根支柱。三年级在进行写作设计时, 不仅要创设诱人情境, 解决写作内容, 而且要选好范文, 供学生写作借鉴。“从仿到写”也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一条规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在写作之前, 首先可以从教材中选用合适的范文。

如为了使学生掌握写小动物的一般方法, 可以选择《翠鸟》作为范文。让学生通过朗读、看图, 深切理解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体会作者是怎样按顺序写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运用范文的目的, 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语言和写作技巧,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独创精神。因此, 每一次训练可以挑选两三篇范文, 教师详细地分析一篇, 其余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例如写一种小动物, 分析了《翠鸟》后, 同时让学生课外阅读《可爱的骆驼》、《小燕子》等。这样, 学生就懂得了对同一类对象, 作家的描绘是千差万别的, 因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自己的语言, 因而自己在写作时也要重视独立思考, 做到“词必己出”。

对于三年级学生还可以多选一些学生优秀习作充当范文, 因为这些文章在写作方法和语言的运用上, 都使学生感到亲切, 可以激励他们自己创造。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篇4

无论你去哪一个国家进行单车旅行,都应根据自己的体能状态的选择合适的骑行路线。建议初入门的朋友选择相对平坦和简短的路线,有经验之后再尝试更高阶的路段。由于单车旅行有一定的风险,所以自己的安全永远都是优先考虑的条件。

选择好路线之后要制作一份全面的旅行计划,整理路段分析、总行程距离、预计到达时间、中途紧急情况处理办法、中途休息地点、食宿安排、转乘地点以及遇到道路突发状况的其它路线规划等等。

2、选择一辆最适合自己的自行车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需利其器,单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旅途的成败。一般来说,长线单车旅行最好选择旅行车或山地车,还要考虑避震、整车重量、刹车、变速等等的效果,必要时有需要更换零件以增强自行车的性能应付长途的骑乘。

建议大家在单车上装上GPS车表,市面上的单车码表品牌和款式的选择有很多,它不但能显示速度、距离、功率(搭配功率计)等各种骑乘数据,更重要的它有GPS导航功能,确保你的正确的骑行路线,减少出现迷失方向的情况。

4、必备物品

安全头盔

前后灯

维修工具

水壶架

马鞍袋——装载个人物品

时速里程码表

防风/太阳眼镜

魔术头巾——防晒、擦汗、挡沙

手套

自行车衣裤

袖套/腿套

车鞋

轻便风衣

雨衣

防晒乳

身分证/银行卡/现金

简单医药品

手机、相机、电池、充电器等电器用品

随身干粮

5、调整心态

骑车旅游是一场耐力赛,可能有一刻你会觉得好太辛苦而想放弃。心理因素对单车旅行的成败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出发前要确定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6、出发前要做适当的体力训练

单车旅行需要一定的体力与耐力,出发前最好准备一段时间的体能训练。初期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熟悉单车性能和变速器调整。另外,因为空车与载重时的骑乘感觉不同,出发前需要着重于上坡路段的训练,并慢慢将装备就位增加载重量,让自己适应载重装备时的骑乘情况与操控自行车的稳定度。

7、紧记路上安全规则

开始旅程之前必须有充足的热身,并检查自行车煞车与变速器的性能。一旦开始上路就要遵守交通规则与号志,包括:

靠右骑车;

停车时靠右方;

不能随意变换车道;

转弯需打手势,手臂伸直,指向欲转弯的方向;

若要减慢速度或停止时,须将左手臂伸直放下约45度,手掌朝向后方;

除了作转弯手势信号及换文件外,双手不可离开手把;

夜间或进入隧道等光线不佳区域时,需开启前后车灯。

8、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定时补充水份和休息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忍到捱不住的时候才停下来。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这时候要平躺休息,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单车上休息一下。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就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补充水份。

9、学懂基本的单车维修

骑乘途中单车有机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是爆胎或是链条脱落。为了不耽误行程,大家应学习一些基本维修,以避免发生车骑人的窘况。除了基本维修的技巧外,懂得检查单车和事后保养的能力也十分重要,轮胎气压、煞车、变速系统、座垫高度、链条润滑清洁、车灯等,都必须一一检查与调整,才能保证骑乘的安全。

10、学懂急救技巧

小学阅读教学也需要文体意识 篇5

文体是教学文本的表达范式, 是文章形式特点的规律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依体而教, 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 才能避免“泛语文”“滥语文”甚至“非语文”的现象发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虽然没有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文体那么明显, 但每一篇文章在文体上还是有鲜明特点的, 只要具有自觉的文体意识, 我们也可以一眼定文体———古体诗词、现代诗歌、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说理文、科普文、记叙文 (散文) ……由于文体的不同, 我们解读文本的旨趣也就不一样, 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就不一样, 选择的教学策略、进行的语文训练也肯定不一样。本文试以《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依体而教”。

一、依体而解, 正确解读文本价值

对文本教学意蕴的正确解读, 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更是提高三维目标融合度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基础之基础。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发生偏差, 必然会偏离甚至远离阅读教学的宗旨, 尤其是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不同的文体, 其表达的主旨是不一样的:写人的文章, 其写作的旨趣一般是指向人物的个性, 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人物的特点;写事的文章, 其写作的旨趣一般是指向事件的意义,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来揭示事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写景的文章, 其写作的旨趣一般是指向景物的独特性,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景物的喜好。因此, 对于不同的文体, 我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指向, 也需要教给学生不同的解读策略和路径。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全文共12节, 条理清晰, 描写细腻, 情节生动。和教学参考书上一样,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将这篇课文的文体确定为“寓言故事”, 因此, 在解读这篇课文时就和解读其他寓言故事一样, 定位在“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寓意上, 即“本文主要告诉我们的是, 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 是危险的”。

那么, 这篇文本的写作意图是不是仅此而已呢?这篇文本是不是一个纯粹的寓言故事呢?

从对文本的整体结构分析来看, 显然不仅仅如此。我们首先来看看“百度”中关于寓言的定义:“篇幅短小, 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 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以此来判断, 《螳螂捕蝉》似乎不能算是一篇纯粹的寓言故事。在《螳螂捕蝉》这篇文本里, 少年为了能够说服吴王而刻意创设情境, 通过故事晓以利害。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说者的少年虽不露声色, 但听者吴王却步步入局, 走进了“螳螂捕蝉”的故事中, 道理不言自明。这显然已经不再是寓言故事的文体风格。文中少年利用比喻的手法借“螳螂捕蝉”一事说明“攻打楚国”之理, 这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领悟的。

再从文本的言语形式上看, 文中为了表现少年的智慧, 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描写方式, 特别是对少年动作与语言的描写, 其语言的表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写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用语特点, 明显不同于寓言“简洁客观”的用语特点。因此, 这篇文本具备了叙事性文本的话语特点, 既有细腻的人物描写, 又有完整的事件呈现, 其故事性不仅仅停留在“螳螂捕蝉”这一纯粹的寓言故事上, 似乎更具备了历史故事的叙事特点。

当然,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后面所提供的主要问题入手找寻作者写作或者是编者选编的意图。《螳螂捕蝉》课文后面提供的问题是:“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就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很明显, 吴王从少年的话中, 已经知道了“螳螂捕蝉”所蕴含的另外一层含义———攻打比自己弱小的楚国, 必然会导致比自己更强大的其他国家对自己的进攻。可以看出, 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 只是用来改变吴王治国思想的一个浅显却充满深刻道理的事件, 而这个事件正是改变吴王思想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的问题设计, 已经完全跳出了寓言的教学要求———让学生理解寓意的单一目标。

因此, 对于《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来说, 不能简单地将教学定位在“寓言”上, 而应将学习少年规劝吴王的言语技巧作为教学重点。文中少年借寓言故事晓以利害, 说者虽不露声色, 听者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 少年用简短的语言权衡了利害, 道理不言自明, 让吴王豁然开朗, 这不能不令人信服。因此, 少年的劝是智劝, 是曲劝, 是巧劝, 是妙劝, 是语言智慧, 更是人生智慧。因此, 将寓言故事巧妙融入故事背景中, 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既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又学习寓言运用的环境, 才是这篇文本教学的重要旨趣。

所以, 在拿到教学文本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有文体意识, 要学会问问“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这类文章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 我们才能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 放大教学文本的价值, 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材料。

二、依体而教, 准确锁定目标与路径

不同体裁的文本, 其教学的重点是不一样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分学段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年段、各种文体的教学要求。在第三学段中,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 在教学前, 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文本的体裁, 根据文本体裁确定教学目标, 并科学规划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如果将《螳螂捕蝉》一文确定为寓言, 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定位在理解寓意上, 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由于寓言体裁的文本篇幅短小, 内容浅显易懂, 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因此, 教学这篇文本时, 其教学目标就是了解“螳螂捕蝉”的含义, 说说自己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的感悟。我们可以采取“用寓言的方式教寓言”, 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分析因果, 揭示寓意, 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这样去教,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毫无疑义地指向对“寓意”的理解, 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应该是一种轻松的、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已经认识到《螳螂捕蝉》不是一篇纯粹的寓言, 而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本, 那么我们自然就要用“叙事类文本的教学要求”来确定此文本的教学目标。因此,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一是能复述课文 (借助提供的词语或者简单的提示) ;二是掌握“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含义, 并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 说说领悟的道理;三是学习前后呼应的写法, 体会首尾相应的写法;四是学习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初步了解并掌握人际交往的法则。这四个教学目标, 前面两个可以是寓言教学的目标, 但后面两个教学目标体现了“依体而教”的原则。因为“体”是写人叙事的, 所以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还要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一是文本布局谋篇之独特;二是少年劝说方式之智慧。

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 我们在教学此文本时, 就要将理解文本语言形式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少年在园中“转来转去”的场景, 从“毫不介意”“三个早晨”等简略的描写中感知少年的不正常的行动“终于被吴王发现”, 由此就有了故事的发展, 就有了少年与吴王的对话。少年与吴王的对话是作者详写的部分,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和赏析少年讲故事的精妙, 特别是其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步步推进、旁敲侧击的劝说艺术。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理解吴王的“恍然大悟”, 以及“听了少年的话,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去教, 才能教出《螳螂捕蝉》的真“味道”。

可以看出, 不同的文体, 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不一样的。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知道, 教散文 (无论是写人的还是写景的) , 应该扣住散文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联想、自由的取材, 品味其含蓄的语言、形象的表达, 在领会含蓄的主旨等方面下功夫。教诗歌, 应该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在了解意象的基础上, 在把握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主旨等方面下功夫。教说明文, 就应该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知晓说明用语的准确性。

三、依体而练, 精确选用语用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民教育》2013年第6期中的一篇文章在谈到“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时指出, “文体在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过程中应发挥出应有价值”。那么, 对于一篇教学文本而言, 除了共性的阅读教学要求之外, 我们还必须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 依据不同文体语言表达的特点, 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 科学设计并组织训练, 给学生搭建语言文字训练的平台, 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将《螳螂捕蝉》作为寓言来教, 语言训练就可以安排复述。一般来说, 复述寓言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其记忆能力, 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言语思维空间, 在“添枝加叶”和“删繁就简”中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并在“添枝加叶”和“删繁就简”中与原文进行对比, 体会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这也是所有寓言故事可以采用的训练方式。

但是, 如果仅仅将复述作为《螳螂捕蝉》一课的训练内容, 那显然是远远没有体现这篇文本的教学价值。因此, 在教学时, 我们应该根据《螳螂捕蝉》一文“大故事中有小故事”的叙事性特点, 安排仿写性练习———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寓言故事, 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言说对象, 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 将这些寓言故事渗透到对话环境中, 像“少年”一样“劝说” (鼓励、肯定、教育) “吴王” (长辈、同辈、邻居) 。比如, 我们可以同样以“螳螂捕蝉”为题,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创设一个社会交际的生活情境, 将“螳螂捕蝉”这一成语运用到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进行仿写或者仿说练习, 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真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接与相融。

当然, 对于这一类的文本,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类似文本的拓展阅读,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 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因此, 当我们对《螳螂捕蝉》一文进行文体的识别与界定后, 可供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内容更加丰富, 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这也提示我们, 不同的文体, 我们组织学生训练的点是不一样的。教学写人的散文,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揣摩人物描写的经典语段, 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学写事的散文,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体悟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之处, 练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教学诗歌,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类诗歌的收集与品析, 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学说明文, 让学生体验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训练用科学的、恰当的语言将事物的特点讲清楚。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篇6

1.“阅读”是把握艺术作品的基础

美术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学习书法和绘画, 因此美术教材提供给学生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和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都传达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 有着特别的艺术表现力。要理解这些作品, 只有充满情感地去跟作品交流, 才能读出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1) 读帖。学习书法, 通常从学习历代名家的字帖入手。要将字帖的技法学到手, 必须临摹, 而比临摹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读帖。因为读帖需要人的眼力、心力, 所以只有使帖字入于眼、记于心, 方能临帖时出于手、显于纸。如果眼观不准, 心记不住, 手是难以表现出来的。不少学书者的经验证明, 临不好帖的主要症结不在手上, 而在眼上。有些人不读帖, 拿起帖即临, 有些人读帖不认真, 一看而过。眼未看清帖字的精微, 手必然临不好其形神。所以, 教师应提醒学生要认真去“阅读”字帖。

(2) 读画。面对中国水墨画, 为什么我们不是去“看”而是去“读”呢?其中有什么玄妙呢?首先, 中国的水墨画是在古代文人阶层中发展起来的一个画种, 它饱含着浓厚的文人审美情趣。其次, 在中国的水墨画中绘画与书法、诗文、印章趣味相通。水墨画中往往包含着绘画、诗文和钤印这“三绝”, 可以说一幅小小的画其实也是多种艺术互相渗透的综合体现。如果缺乏一双慧眼, 往往就会对一幅极具艺术性的中国水墨画“看走眼”, 不得要领, 不知所云。要想真正欣赏中国画, 就不能停留在看到画了什么, 还要用心去“读”, 这样才能捕捉到作品的意趣。

2. 通过“补白”增加“阅读”理解的深度

学生在“阅读”中国书画作品时, 常常会发现在主体内容之外会留有一些空白的画面, 但却不会出现“不平衡”的感觉。因为在这些原本稍显“空虚”的地方, 作者往往会题上诗词, 或用印章来补白, 从而使画面浑然一体, 更具美感。“补白”这个词移植到书画创作中, 就是指在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进行书画创作时学会“补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在“阅读”书画作品阶段, 同样需要“补白”, 通过“补白”可以增加“阅读”理解的高度。

(1) 情感补白。无论是读帖还是读画, 都要“读情”。“读情”是指带着情感去阅读作品, 去读懂作者的情感世界, 去读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内心。和文字作品不同, 艺术作品传达思想感情时往往是含蓄的, 隐藏的, 这就给观者带来了阅读的“空白”。所谓“留白无处不在, 善补才会精彩”,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内容的基础上, 揣摩图画背后的深刻含义。这种揣摩就是情感补白, 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觉、经验及想象来进行。学生只有用心去读了, 才容易理解作品要传达的情感。

(2) 情节补白。许多绘画作品, 展示的是一个故事中的某一个场景。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就需要捕捉、挖掘画作情节中的“空白”, 让学生进行情节补白。比如说, 看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作品进行大胆的想象, 对它的情节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时的补充和完善是必要的, 它可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清晰、更丰满。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同时, 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篇7

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 研究性学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辟探究空间和营造创新氛围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已屡见不鲜, 在我国大城市也相当普及, 但是在农村学校开展得还不是很活跃, 在个别学校甚至还是一片空白。所以, 在初中阶段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民主、和谐、平等的情感化的学习气氛, 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性学习兴趣, 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和大胆想像。当然, 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目的性, 如教朱自清的《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时, 不要急于让学生先去读课文, 可以让学生暂时抛开课本, 闭上眼睛去回忆、想像春天的美好景色, 也可以通过播放描写春天景物的录像带, 逐步创设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再如我在上口语交际课时, 播放一段录像, 内容是一个家庭生活场景中人们交谈出现了说话不看对象, 用语不得体的情况。学生看录像时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 不时被画面中的不得体的对话逗笑, 气氛自由、宽松、热烈, 我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中的哪些人物对话不得体?如何纠正不得体的说话?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 该如何说话?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教得轻松, 学得愉快”, 课堂充满了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努力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是创

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校园和课堂氛围。在教学组织活动中, 教师应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学习《故宫博物院》, 可设置“从故宫博物院的独特建筑, 看中国的建筑文化”、“为什么说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何联系”等问题。再如我在教《枣核》一课时, 要求学生自读, 感悟探究:本文为什么以“枣核”为题?第一遍自读, 老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 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 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 在交流汇报时, 很多学生有话可说, 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堂上讨论质疑, 提出问题

教师的任务只是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 就语文学科来说, 主要是提出问题、讨论学习、调查访问、专题研究、收集资料等。其中提出问题和讨论学习两种方法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 如我上《春》这一课时, 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为什么‘红’的排在前面?”经过全班讨论探究发现, 作者这样安排是按前一句“桃树、杏树、李树”的顺序排列的, 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 通过交流, 培养独立思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再如教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时, 就可以设置这样几个研究专题:“根据描写人物的方法, 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从作者对皇帝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看当时的社会环境”、“从皇帝的形象塑造, 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形象”。当然, 选题还要体现人文性、地方性的色彩, 因为这样的选题最能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专题进行研究探索, 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最有效、最有用、最主动、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想像力的学习, 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人本性、人文性和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方式。

教学研究也需要攻略 篇8

一、通过“举三反一”, 加强感知, 促进体验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利用一个材料、一个例子就归纳出概念、性质、法则等新知内容, 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知和体验, 而草率仓促地下结论, 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无话可说。如果教师能够举上三四个例子, 让学生充分积累切身感受, 就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教师利用“上衣每件58元、裤子每条32元, 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合起来叫做一套”让学生补上问题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大家看一下, 这些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得数相等, 算式也就相等)

(58+32) ×5=58×5+32×5

(58+32) ×12=58×12+32×12

(58+32) ×20=58×20+32×20

(58+32) ×30=58×30+32×30

(58+32) ×4+58=58×5+32×4

教师让学生提出多个问题, 采用不同方法列式计算, 并比较、观察、分析这些算式, 通过这些实例的积累, 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和深刻的体验, 也就有了朦胧的感觉, 就会有所发现, 为学生自己探索乘法分配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大量的举例并有序排列之“举三”以后, 加强了学生的感知, 促进了学生的体验, 乘法分配律之“一”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经历“举三反一”, 加深理解, 促进掌握

虽然通过第一环节的教学, 学生经过多次积累以后, 加强了感知, 促进了体验, 但是, 学生要想完整地用文字概括出结论还有一定难度, 尤其是像乘法分配律这样比较抽象的文字表述。有些教师匆匆忙忙让学生归纳, 归纳不出来就看书, 然后抓住关键词进行解释、强调, 这样, 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不利于定律的真正掌握。教师如果能够再次“举三反一”, 让学生多次尝试、充分感悟, 就能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牢固掌握定律。

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分析前四个算式, 会发现这四个算式有共同的特征:如果第一个数用a表示, 第二个数用b表示, 第三个数用c表示, 则可用字母表述为: (a+b) ×c=a×c+b×c。

再用文字和字母合起来表述:左边是a加b的和乘c, 右边是a、b分别乘c, 再相加, 得数相等。

真的都相等吗?你能否举例验证一下, 然后说一说。

学生举例: (36+28) ×1536×15+28×15

验证一:是否符合特征?a表示36, b表示28, c表示15, 左边是36与28这两个数的和乘15;右边是36与28这两个数分别乘15, 再相加, 特征符合。

验证二:是否相等?经过计算, 左边是960, 右边也是960, 发现相等;通过推理:左边是 (36+28) 个15, 右边是36个15加28个15, 都是64个15, 发现也相等。

验证三:如何表达?左边是36与28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15, 右边是36与28这两个数分别乘一个数15,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得数不变。

(让学生多举几个正面例子, 以加深强化正面印象)

通过一定量的举例验证和归纳, 学生就能够完全用文字表达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一个数,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学生经历了多次举例验证的过程, 验证了是否符合特征、是否相等, 再结合题目尝试用文字归纳定律, 由于进行了反复尝试, 有了“三”的积累, 抽象归纳就不成问题, “反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举三反一”, 不断深化, 促进提高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 学生基本上形成了结论, 但这个结论不是很牢固、很清晰。因此, 教师还需要再次“举三反一”, 利用变式、反例运用和系统呈现等方法, 帮助学生澄清定律的模糊点, 掌握定律的本质特征, 深化知识, 发展能力。

(一) 利用变式

有同学举了以下这些例子, 大家说一说是否正确呢?

12× (32+28) 12×32+12×28

12× (32+28) 32×12+12×28

根据乘法交换律, 交换一下 (32+28) ×12、32×12+28×12, 仍然符合规律, 经计算发现得数也相等。

教师出示:

34×8+26×8 (34+26) ×8

观察以后, 学生发现把原来等号两边交换了一下, 特征不变, 经过计算也发现得数相等, 结论依然成立。

通过比较、辨别、分析, 发现虽然形式变了, 但本质不变。排除了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深化了知识。

(二) 利用反例

有同学举了以下这些例子, 是否正确呢?

(35+25) ×12 35×12+20×12

(25变成了20, 不是原来这两个数与这一个数相乘, 数变了, 不符合特征, 经过计算也发现不相等)

(35+25) ×12 35×10+25×2

(右边应该是35和25这两个数与一个数12相乘, 不能把12拆成10和2, 不符合特征, 经过计算也发现不相等)

(35+25) ×12 35×12+25

(没有把35、25这两个数与一个数12分别相乘, 35与12乘了, 但25与12没有相乘, 不符合特征, 经过计算也发现不相等)

(35×25) ×12 35×12+25×12

(左边不是两个数35、25的“和”与一个数12相乘, 而是35、25两个数的“积”与一个数12相乘, 不符合特征, 经过计算也发现不相等)

学生举出一些反例, 与正例比较辨析, 指出不符合之处, 凸显乘法分配律的特征, 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三) 利用系统呈现

学习乘法分配律以后, 学生做“37×99+37”这类题目容易出错, 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系统呈现的方法, 在“举三”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反一”, 促使学生将此类题目纳入系统中进行记忆运用。

37×89+37×11=37× (89+11) =3700

37×93+37×7=37× (93+7) =3700

37×97+37×3=37× (97+3) =3700

37×99+37×1=37× (99+1) =3700

37×99+37=37×99+37×1=37× (99+1) =3700

通过一系列的呈现, 学生就能明白“37×99+37”实际就是“37×99+37×1”的省略写法, 知道其出处, 也就能够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了, 在系统中进行记忆, 理解容易, 运用不难。

爱,也需要智慧 篇9

在离开班主任队伍若干年后, 笔者又重新回归了这个互相关心和照顾的集体。虽然之前有过几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 然而, 时代发展非常迅速, 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也同样迅速, 自己之前所掌握的方法、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发展状况。是甘于自己发展停滞的状况, 碌碌无为地进行机械的体力劳动, 还是应该尽全力发展自己, 成为智慧型的教师?我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对于教师的成长, 有专家曾提出一个公式: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而班主任更需要反思, 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 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 一个是情感, 另一个则是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学生, 忘我地工作, 并从中体会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 科学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 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 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 又包含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所以, 在师生交往中应该遵守五条基本原则。

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时代变了, 人们的世界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多元、思想的开放、信息渠道的畅通, 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在校园生活、学习中, 无论学生如何看待教师, 也无论学生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存在怎样的差异、成绩好坏, 学生的人格都应该是平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坚持生生、师生都应该平等, 否则无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爱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教师只有真正爱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接纳。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经常看到有些班主任并没有去严厉地管理和批评学生, 但学生却很听老师的话。可有些教师尽管对学生看得很紧, 平时很严, 但由于缺少对学生的爱, 学生表面上对老师言听计从, 可老师一走, 班级就乱了锅。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老师没有足够的信任和情感。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 只有爱学生, 爱自己的职业, 才能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有一颗爱学生和尊重学生的心。实践证明:一位好班主任、一名好教师, 既应该是知识的塑像, 更应该是爱的化身, 只有接近学生, 用爱去感召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 教师只有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以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 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出带有爱意的花朵, 并使之绽放。

真诚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 只有沟通才能不断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当然, 能沟通不等于会沟通, 沟通需要教师的主动, 一个善于沟通的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场合, 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进行沟通。真诚的沟通换来的学生的信任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宽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一个班级拥有40多名学生, 他们的性格、特长各有不同, 教师不能强求一致, 而应该在班级管理中求同存异。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嫌恶, 要给学生改过的宽松条件,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欣赏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爱学生, 就要学会欣赏学生, 喜欢你的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缺点, 也会有许多优点和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地方。在教育和教学中, 我们要发现学生的优点, 对学生坚持鼓励和奖励为主的原则, 不要学生有了点错误就一味地批评。在学校的集体中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 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因为表扬使学生扬长避短, 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 便会失去信心, 就会使他们自暴自弃, 很难进步。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受到的表扬多, 学生就会有成就感, 就会积极要求上进。在班级管理中, 集体性奖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而且能教育和影响每一位学生。

上一篇:扩大内桥接线下一篇: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