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

2024-10-17

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通用9篇)

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 篇1

在绘画艺术中, 有意留白, 可以给人无限想象与创造思维, 意趣无穷。同样,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留白艺术是不容忽视的, 是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可增添艺术性、探究性,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 投入学习, 创造发现,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让课堂生成智慧与精彩。

一、抓住文本留白, 诱导阅读, 加深感悟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若要学生积极而主动地阅读, 教师就需要引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与热情。这样, 学生才会全身心地融入文本, 最大化地汲取与把握知识。其中, 文本的空白可以促使学生结合经验与想象, 不自觉地填充与补白, 是吸引与激起学生完成文本、再次构建作品的动力因素。因为人的心理存在一种“完形压强”, 总是追求完美的事物, 当看到一个不完满、不规则 (也就是有“空白”、“缺陷”) 的形状时, 通常会出现一种内在紧张力, 促使大脑紧张而兴奋的活动, 以填补“空白”与“缺陷”。所以,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的留白处, 根据信息与情节的空白点来巧设问题, 设置悬念, 调动学生阅读与探究欲望, 激活学生心智与思维, 促进师生、文本的多向互动, 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文本, 发掘文本深意, 打破沉闷氛围, 焕发生命活力, 生成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一文, 文章多处蕴含“留白”, 若能挖掘并细细品味, 则有助于让学生感悟丰富深刻的意蕴, 更好地领悟文本中人物特点, 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与思想情感。比如分析鲁四老爷这一形象时, 可由文本空白处进行深入解读。譬如关于鲁四老爷的书斋的描述:一边对联已经脱落……一边的还在, 道是“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引导学生思考:对联展示的是“理学家”的修养标准, 既然鲁四老爷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为何只挂了一边对联, 而另外一边对联卷了放在桌上?这“不和谐”的陈设, 含蓄地表明, 鲁四老爷是“假理学家”, 是封建卫道士, 阴险虚伪。再如祥林嫂被抢走时, 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与“然而”, 但具体谁可恶, 然而又是什么, 文中并未明说。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来填充空白, 由这几个简单的字来探寻鲁四老爷的心理活动, 认识其性格本质。

二、注意课堂留白, 静待思考, 提升深度

课堂留白, 就是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促进课堂“动静结合”。但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 却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独立消化的时间, 收效甚微。有的教师注意到了新课程要求, 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虽打破了灌输教育, 却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满满的课堂活动, 但为保证进度, 各活动的开展只是浅尝辄止, 缺乏耐心等待。学生倒是时刻都参与着, 课堂看似无比热闹, 但细细想来, 一直热闹的课堂, 缺乏精心思考, 显得单薄、肤浅。因为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所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课堂留白, 留出安静, 留出时间, 让语文课堂更有宽度与深度, 更丰盈而充实, 生动活跃。

如教学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时, 提出第一个“主问题”:冬天的江南美在哪里?江南的冬景给作者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逍遥”“可爱”“悠闲”“诗意”“明朗”这几个词中, 哪个是文章的“文眼”, 最能涵盖“江南的冬景”的特征?这时, 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沉思默想的时间, 让他们独立阅读、安静而充分地思考, 让语文课堂有短暂的“空白”。而后, 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表述各自的观点与看法, 碰撞思维, 将课堂推向高潮, 并在教师点拨启发下, 深化感悟, 加深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接着进入品味赏析环节, 看看文中描写了几幅画面?请尝试给每副画面拟一个标题, 并想想自己最钟情于哪幅画面?这样, 由于学生进入沉思, 课堂渐趋安静。而后说说各自喜欢的理由, 对意象及其特点、蕴含的情感加以分析。这样, 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 课堂再次掀起“波澜”, 生成新的精彩与高潮。利用课堂留白, 对课堂节奏进行了灵活调整, 使之张弛有度, 动静结合, 跌宕起伏。

总之,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留白艺术, 既要能够充分发掘文本中的空白点, 引导学生填补空白, 创造空白, 深化理解, 也要注意课堂留白, 给学生充足的安静思考时间, 让他们更自主地分析与吸收, 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与探究转变,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使其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让整个课堂动静结合, 师生互动、融洽。

摘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留白艺术, 既要能够充分发掘文本中的空白点, 引导学生填补空白, 创造空白, 深化理解, 也要注意课堂留白, 给学生充足的安静思考时间, 让他们更自主地分析与吸收, 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与探究转变, 发挥学生主动性, 使其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从而让整个课堂动静结合, 师生互动、融洽。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留白艺术

参考文献

[1]陈卫东.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三板斧[J].语文月刊, 2012 (09) .

[2]金娟伟.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J].文学教育 (上) , 2012 (05) .

[3]楼振林.留白与补白让课堂充满想象的张力[J].学苑教育, 2012 (04) .

[4]赵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尤需留白艺术[J].新课程 (上) , 2011 (11) .

[5]尚玲.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例谈[J].文学教育 (下) , 2011 (10) .

[6]全君君.语文课堂板书的留白艺术[J].文学教育 (上) , 2011 (08) .

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 篇2

摘 要:巧妙地将写诗作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暂时性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留白;探索

众所周知,“留白”是绘画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实质是欣赏者通过“补白”和画者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和建构的过程。如果巧妙地将写诗作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且能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暂时性的“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在悬念处留白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在导入处创造悬念,留有空白,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既能加深理解、记忆深刻,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通分》的导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你有办法比较大小吗?先试着自己独立的尝试分析、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整理,最后进行全班汇报、展示。学生在交流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法时,由于都是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他们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二、在预设中留白

很多教师善于预设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以各种形式鲜明地突显出来,并以其新颖性、奇特性、启发性吸引学生主动热情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测量3幅画的大小,感知面积是有大有小的。接着让学生凭自己的经验,大胆的猜测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与它的周长有关,有的说与长或宽有关。学生回答后,给学生每人几个长方形(长、宽分别是整厘米数),分别测量出长、宽以及面积,从而得出面积公式。接着让学生进一步验证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时巧妙地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烈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因此,成功的教学预设本身就应该给学生与教学创造提供充分的空间,这样有助于展示学生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三、在指导纠错时“留白”

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不能发现甚至做错的问题,教师应引导他们提出并指导他们解决。如,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后,学生做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现了一些错误:⑴6200÷600=62÷6=20……2 ⑵178÷25=(178×4)÷(25×4)=712÷100=7……12 ⑶1300÷30=13÷3=4……1我把这些题目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计算结果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要求学生不用简便方法重算一遍,就会发现第⑴题的余数应该是200,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100倍;而第⑵题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4倍,就应该把余数缩小4倍;第⑶题被除数和除数根本没有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再动手实践,自己找出错误原因,明确了“商不变性质”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的实际应用及注意点,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在情境中“留白”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在情境出现后,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能激起学生无穷的遐想。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直线和线段》时,中间有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吗?生:它可以变长。师:假如这条直的线就是金箍棒的话,现在我们就让它变长。(多媒体课件演示)师:你觉得它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向两端延长。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条直的线它可以穿过这块屏幕,穿过教室,穿过教学楼,一直不停地向两端延长,我们说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条直的线穿过这块屏幕,穿过教室,穿过教学楼,一直不停地向两端延长……学生的想象经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真是身临其境:画、声、光、动作于一体的画面,使学生具体地感知到什么是“向两边延长”,什么是“无限”,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形象起来。教师有意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想象,为他们制造了心理上的空白,这种留白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快乐。

五、在质疑中“留白”

“首先是怀疑,然后是探索,最后是发现。”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一次次地探索,去发现。学生质疑问难的时候,心理上可能是“空白”的,需要教师引导,让学生从“愤”“悱”状态中跳出来。例: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信息:每组割3筐,每筐15千克,4个小组一共割多少千克?学生的做法很多,其中一位学生在别人讲好后对教师说:“老师,我与他们不一样,我是这样做的。”教师捕捉到这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好时机,于是,在学生质疑时,留给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教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并寻找到答案。

六、在评价上留白

留白科学教学 创设艺术课堂 篇3

笔者被学生点醒了, 当时把这个题当成简单题, 从没考虑过“下滑力”, 完全是定势思维所致!

其实主要原因是笔者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没有给他们发表言论的舞台, 自以为是地扼杀了他们的思维, 而庆幸的是能有那样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指正, 不仅让笔者对那道题进行反思, 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彻底的反思!

后来, 笔者终于知道, 缺少的是——留白。

中国的国画往往有大片的空白, 这种艺术处理的手法叫“留白”。它可以收到虚实相映, 形神兼备的效果。留白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艺术表现手法, 它是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学中, 我们要在时间上给学生留白, 给学生以思考和辩论的时间;我们要在内容上给学生留白, 给学生以想象和发展的空间;我们要在逻辑上给学生留白, 给学生以创新和思维的火种。

一、时间上的留白, 是根本的

(一) 在课堂上, 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 不赶进度, 不赶内容, 让学生通过自我琢磨、通过讨论把某一个问题想明白, 是留白最根本的一步

在当前给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 如何减少作业的量, 而又不降低质量呢?很多人自然想到作业要经过挑选, 要精, 对此, 笔者并不反对。笔者觉得, 更重要的是, 教师怎么讲评作业, 怎么让少量的作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作业改好后, 很多教师喜欢发下让学生订正, 然后上课说说答案, 稍微讲一两道题, 作业就算处理完了。这样固然节约时间, 却没有太大的效果。笔者改好的作业, 不是学生课余去订正, 而是在课堂上订正。订正的时候, 旁边要有注释, 要有原因, 要有过程。订正完毕以后, 由小组长组织, 让他们分小组讨论, 把能通过讨论就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全班交流, 再不能解决的, 由教师来分析。一节作业课中, 笔者讲解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讲完后, 学生再自己琢磨, 再内化、顺应、平衡。最后学生自己改编错题, 你认为, 这个题还可以从哪个角度考?大家相互再交流。尽管一节课所讲的题目很少, 却可以让学生收获很多。在留白的30分钟时间里, 学生有能力、有精力、有机会去弄懂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二) 在课外, 留一两个既有思考性又有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证据的收集、资料的查阅、较长时间的思考等, 力求达到一种顿悟的感觉, 从而弄明白某个问题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 更多的是在课外。在一节课的结尾, 留下精心设计的“空白”, 也就留下了悬念, 吊起了学生的胃口, 让学生在课后欲罢不能,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结尾留下的“空白”不仅包括作业, 还包括在课后对科学内容的思考与探索等。如果我们能准确、恰当地运用留“空白”艺术, 精心、巧妙地设计“空白”, 那么不仅会使我们的课堂变成生动的、活泼的, 还会使学生在课后仍乐此不疲地自主学习。

例如, 在《大气的压强》一节教学结束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外探究题:市场上有一种圆形塑料吸盘, 挤出它与玻璃之间的空气, 它就可以吸在玻璃上, 请你利用这样的吸盘、弹簧秤和刻度尺, 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再如, 在《浮力》一节的教学中, 课堂上学生已经体验了将空瓶按入水中所受浮力的情况, 笔者让学生回忆学习游泳时, 站在浅水区和深水区的不同感觉;在《消化系统》的教学中, 让学生课余去感受食物之旅;在《串联和并联》的教学中, 让学生观察家庭电路中电灯、开关的连接方式。

通过设计这样的留白, 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让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

(三)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有前瞻性地做好铺垫, 适当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 当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时, 有些曾经看似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初中生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这也就决定了初一与初三的学生在认知上、在学习能力上、在理解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为, 理解某些知识是需要时间的, 这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长远的留白, 不可操之过急。

如, 在讲七年级《水的密度》时, 有些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把物质的密度, 包括计算全都讲完了, 其实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好的, 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 学生学得也相当的困难, 久而久之, 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科学失去兴趣。其实, 初一的时候, 只要告诉学生水的密度简单内容即可。到了初二, 虽然才事隔半年, 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已大大提升, 再加上有前面的基础, 进一步理解密度的其他内容就方便多了。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再比如, 在七下《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教学中, 有教师马上对各个系统进行教学, 还有七下的元素符号的教学, 马上有人把八年级的化学式给讲了, 这些都是违背教学规律, 不注意给学生留白的表现, 使得原本体现艺术的科学教学变成呆板生硬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总之, 留白最基本的表现, 就是要给学生时间, 让他们慢慢接受, 慢慢思考, 慢慢回味, 就像吃饭一样, 吃快了会被噎到的, 只有细嚼慢咽, 才能品位出其中的滋味。

二、内容上的留白, 是必须的

传统教学观认为, 教师把一个问题很清楚地告诉学生, 就算是一个好教师。而笔者认为, 讲不清楚的固然不是一个好教师, 而讲得太清楚的教师也未必是一个好教师, 讲了还留有余味的, 才是一个好教师。在课堂上, 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 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 这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根据教学实际和教材特点大胆取舍和适当调整,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留白, 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教材的设计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这就注定了在学习过程中, 很多问题是学生已经学习过且已经掌握了的。如果, 对于这些知识, 教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讲解, 不仅让学生听得乏味,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觉教师不够尊重他们——难道连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吗?还要你讲!反之, 教师留出时间, 留出内容, 让学生自己温故而知新, 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 在《磁现象》的教学中,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生活中已经对磁现象有一定的经验, 因而进入这一章后, 学生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在新课教学中, 如果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进行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小组学习, 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什么是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特点”等等, 都是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 在电路教学中, 教师也没有必要逐个介绍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只需设计一些问题, 如“怎样可以让小灯泡发光?”“缺少开关的小灯泡能发光, 但有什么不好?”等等, 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

(二) 对学生触手可及的知识留白,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 有很多知识只要教师稍加指点, 学生自己加以琢磨就可以弄明白的。对于这样触手可及的知识, 教师也要注意留白, 让学生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把他弄明白即可。

比如, 让学生通过阅读, 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和消化腺, 通过知识的比较, 可以罗列出各个器官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教师再加以提升, 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比如, 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 就可以领会到W=Pt公式中应用“1J=1W×1s”和“1k·Wh=1kW×1h”的区别, 从而体会到在不同的场合中应该选用不同的单位计算, 也可以领会到物理学习中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三) 对学生有挑战性的知识留白,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习要提升, 就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 自然也会遇到一些挑战。碰到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也不必急于立即告诉学生答案, 而应该设置一定的台阶, 引导学生战胜困难。

在《电路的计算》学习中, 尤其要注意台阶的设置和思维的留白。首先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电路图的等效方法, 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的处理;接下来应该让学生体验开关和滑动变阻器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的变化;然后在不同的电路状态中寻找对应的有效的数据;再完成最后的计算;其实, 学习过程就是这么简单。而在每完成上面一个步骤的时候, 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下一个环节, 而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用I=U/R计算。

三、思维上的留白, 是艺术的

学生的思维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教师的“留白”要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必须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一个区域。教师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发挥的问题的难度要处于这个区域。这样, 原有的认知系统与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学生思考后, 能使问题由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在实验设计中, 我们不妨这样留白。比如, 《欧姆定律》的教学, 我们在复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后, 可以直接告诉他, 科学家欧姆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I=U/R的关系式, 那如何通过实验去验证呢?一般要探究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可以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不变, 改变另一个量, 来探讨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 首先, 应该控制R不变, 验证I与U的关系?那么, 应该设计什么样的电路来验证呢?……

这种做法, 直接把学生能理解的结论告诉他们, 而对关键的探究过程进行留白, 反而更能理顺学生的思维。

再比如,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中, 可以这样设置留白,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个更大跳跃。我们已经知道了当u>2f的时候,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那么, 假如我们在使用照相机的时候, 想让所拍摄的景物变大些, 该如何操作呢?学生很容易通过讨论得出“走近些, 拉长暗箱”的答案。接着就可以追问, 为什么这样操作就可以呢?可以运用光学原理进行解释吗?请作光路图加以说明。

同样是探究, 只是本末倒置一下, 就可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知道教师要做什么, 教师怎么样做, 而不是被动地去验证, 也不是被动地探究, 而是可以更加主动地思考, 自己应如何探究。思维上的留白, 更需要艺术性。

让课堂充满活力, 真正成为生命的课堂。生动的课堂, 在教学意义上应实现:留一个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锻炼;留一点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留一些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留一个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留一个权力, 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古人云:“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让我们通过教学留白, 营造一片鸟飞的天空, 鱼跃的海洋, 放飞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教学留白更好地回归到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 篇4

摘要:文学描写中的“留白”是指在文学创作中留有空白。但留白不等于空白,而是在关键之处“留白”,或设置悬念,或戛然而止,话说三分,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和思索余地。一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感染人,原因就在于创作中采用了“留白”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这种“留白”艺术来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关键词:留白艺术;语文教学;作用

中学语文课文里所收录的名家名篇,之所以为人们所称道,除了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采用了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手法。下面笔者将结合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来谈一谈其中“留白”手法的运用。

一、留白艺术在中学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一)小说情节安排上喜用“留白”

小说中故事情节的设计恰当运用“留白”艺术,能让读者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对作者提供的形象进行再次创造,这样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集中了读者的注意力,培养了读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如《最后一课》中,结尾之处作者对韩麦尔老师的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法兰西万岁”把故事推向了高潮,“使出全身的力量”倾注了韩麦尔老师对祖国的无限情深,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这里,文章主题得到了升华。结尾作者的“留白”艺术———韩麦尔老师的“定格”和无声的手势,又将韩麦尔老师更深层的情感表露无遗。一个手势,不留一语,既隐含了韩麦尔先生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极大痛苦,又道出了这位爱国者对国家的深情,对祖国语言的眷恋,对将不能再讲法语的无比沉痛之情。话语虽无,结局也短,但表达的感情却非常深刻,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此处的“留白”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遐想:韩麦尔老师的结局会怎样?小弗郞士以后还会说法语吗?沦陷区的人民会站起来反抗吗?经过读者的想象和创造,文章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饱满。此时,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也就容易得多了。文学创作中留有“空白”才能够让读者去想象、去深思、去探索,文学作品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震撼读者的心灵。

(二)诗词创作喜用“留白”

诗词之美,也须“留白”。清代袁枚引严冬友语:“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诗中“留白”,欲言又止或戛然而止,能吊足读者的胃口,让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的第三节后面四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眼前的“长夜沾湿”是何情景?“何由彻”漫漫寒冷雨夜如何度过?诗人“自经丧乱少睡眠”的所思何事?诗歌中的“留白”之处引人深思。在深思的过程中读者才能明白杜甫的所思、所想、所感;在深思中读者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困苦,也才能体会杜甫那颗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好的`文章不在于说得多,而在于能打动人。就这点来说,“留白”不失为一种智慧。

二、如何运用留白艺术指导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要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自愿地去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首先,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停顿,留出一定的空白,能让学生静下心来,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和老师所讲述的知识进行思索。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比老师“一言堂”灌输模式下所提供的知识要多得多。所以,中学语文老师在授课时,要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并留出“空白”。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课文导入时就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留有“留白”,然后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这样的开头,学生要感兴趣得多。其次,“留白”式的课堂教学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有疏有密,使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运用“留白”式的教学,在教学中留有一定空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文本中“留白”之处进行探究、思考和补充,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点,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妙镜。可见“,留白”式教学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雯低.年级学生真性阅读课堂构建策略[J].新课程导学,(1):12-13.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篇5

以下我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 来与读者分享对课堂教学中“留白”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时间“留白”

多年来, 许多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安排得满满的, 教师在课上忙得不可开交, 下课铃响后, 还不舍得离去, 而学生也跟着团团转, 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效果并不佳, 原因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内化与理解。而有的教师索性在某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进行充分的探究与自主体验, 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追溯其根源, 前者忽略了课堂“留白”的妙用, 而后者则考虑到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把他们内在学习要求适时地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动。

1. 课堂应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支配的时间

在课堂上, 教师要实践“留白”, 必须要弄明白“留白”的时间概念, “留白”的时间占本节课的时间比例, 并如何把它科学的分配到各个环节, 为了避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南通市教育局于2009年中旬, 推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 即“一五二零一零”课堂, 并给出了一个硬性指标, 即每节课按时间计算, 教师讲解十五分钟, 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 支配的时间必须达到、甚至超过二十分钟, 评讲十分钟。

这个模式一开始推行, 并不被一线教师接受, 教师们担心, 进度紧, 内容又多, 一旦放手让学生来支配时间, 很容易对时间造成浪费。经过大力推行, 反复检验, 实践证明, 这种放手绝不是割裂一段教学过程, 对时间造成了浪费, 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体验时间的延伸, 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效果非常显著。

2.“留白”时要把握好最佳时机

课堂上, 至于把学生放开, 让学生自己去支配时间, 究竟何时放, 这里面一定要讲究时机, 只有抓住最佳时机, 效果才会最好。放手的原则是: (1) 只要学生有基础, 有能力去思考的问题, 就不要马上给出答案, 让他们开动脑筋, 放飞思维, 充分享受挑战思维的无限乐趣。 (2只要学生能自主探究的, 就不要马上告知解题步骤和方法, 让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去主动解决问题, 一旦问题得到解决, 学生更会具有成就感, 这样更能激发出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3) 只要学生能拓展发散的, 就要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来积淀属于自己的学习体验, 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发散式思维的能力。这种有意识, 有计划的放手, 使学生自主参与进来, 不但能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 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和压抑, 还能大大提高学生自学的自信心。

二、空间“留白”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教师逐步有意识地取消了过去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过多的限制, 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由过去的限制式逐渐向自由式的空间转化。为了更好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教师也逐渐地摆正了在课堂教学中自己扮演的角色位置。教师的角色主要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基于这一核心教学理念, 应在空间上利用课堂“留白”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留白”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 但很难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 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题能力在形成阶段, 需要一个开放式的启发引导过程, 而他们缺乏的就是这一科学的合理的及时的引导。而课堂上“留白”的目的之一正是启发引导每一个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坦然地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正确引导他们如何提高提问的质量, 与学生共享质疑思维带来的学习乐趣。随着学生提问经验的积累, 他们内心提高问题质量的内在需求也会与日俱增, 自主探究能力更会飞速提升, 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

物理实验课应是“留白”实践“质疑”式教学方法的最佳课堂。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质疑, 彼此以交流疑问, 合作探究的方式, 展开规律探索, 带着这些问题, 追寻着科学家的发现之旅,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科学发现的巨大乐趣。这种“留白”的目的之二, 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自己的“发现”, 让他们明白了只有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科学的推理方法, 无论多么深奥的规律都有可能被发现。

中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 篇6

一、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意义

(一)构建动静结合的学习氛围

课堂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留白有很多都是在经过一大段叙述之后才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从头至尾干枯乏味的讲解,这样就导致课堂上出现极致安静的氛围,很多学生在老师讲述的这个漫长的时间中,失去原有的学习主动性,适当地在讲解时运用留白,这样就能给课堂增添一分灵动性,可以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留白的适当运用是能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的。

(二)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个失去了学习兴趣的学习过程是得不到学习质量保证的,只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们会觉得学习成了自己的负担,完全处于一个消极的学习状态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果能够将留白运用到课堂中,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和想象中的创造力,这样就能将知识深入文本中,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性教学模式,完全能够调动出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留白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时间留白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都非常传统化,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地去讲解相关的课本知识和理论,完全忽视了学生们的想法和学习中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非常复杂难理解的,在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后,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时间,就急于要求学生们给予答案,这样学生们根本就没有将问题深入进行思考,所以老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运用时间留白,给学生们留出更多的思想空间,这样学生们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学习,还能开发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表达留白

教学本身就不是单方面的活动,在课堂上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相互沟通和互动。老师的教学手段和学术表达方法完全决定着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力,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语文知识的深奥和博大精深,如果表述不清、不具体就会造成学生们对知识理解出现偏差和错误。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运用相关的科技手段或媒介,为同学全面展现出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信息,让学生们自己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去理解,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创造出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激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空间留白

中学生的语文教学知识含量非常高,其中内容多样、语句词汇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们觉得学习语文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而对于作者来说,这些相对枯燥静止的词汇语言都是经过其精心巧妙构思和安排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篇具有存在情感和意境的作品,这些也完全都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在这方面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运用空间留白的手段,让学生们自己充分地想象,在自己的脑海和思维中勾勒出最直观的场景和画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们自己的想象能力,科学引导学生们对知识和文章的联想,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展开思维式教学手段。

三、留白在高中人教版的案例

以高中语文人教版的必修课本1 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为示例,在诗词讲解的过程当中,语文老师就可以将留白充分地运用起来。

首先让同学们对《沁园春·长沙》这一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前提和背景,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这首诗的由来过程,再对各个词进行逐步地分解分析。老师可以根据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在读诗和讲解的过程中放一些符合诗中气氛的配音或音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加以想象和感受这首诗的实质。在诗中描写到了四个场景和画面: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这就需要老师将时间留白和空间留白加以运用,在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让同学们根据相关描述的场景进行充分的发挥和想象,这样就会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更生动的画面,更能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时候的状态和处境,通过对诗词的合理留白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通俗易懂的理解,也加快了学生们领悟知识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通过科学和创新的思维教育方法,留白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相关的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和学生们对待学习的特点,给予适当的留白空间,让学生们针对语文课本知识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遐想,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实现领悟知识的最大化,创造了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在一定基础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课堂中合理地运用留白在教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留白,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在领悟知识的时候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还能够增强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没有运用留白的学习课堂,是一个干枯乏味的课堂,这样的教学课堂是不可能完全激发出学生们对待学习的爱好,也不会在课堂中保持学生精神愉悦的学习状态,这样就不会让相关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 篇7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留白”艺术运用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留白”艺术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学生可以在空间尽情地发挥与探索,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 会对知识有更深程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不仅会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也会使得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并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运用“留白”式的教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其想象能力。使其思考范围不受局限, 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掘一切感兴趣的知识。这能够直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兴趣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导师, 能使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所接纳。学习分为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而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大于被动学习。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有动力才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才会对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 “留白”能够有效巩固学习的知识

用“留白”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生的思考空间更为宽阔, 这能够加深学习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如此一来, 也就间接地巩固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学了这些忘记那些”的现象。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会, 学懂, 学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留白”学习的具体举措

(一) 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留白”艺术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满堂灌”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产生疲劳, 从而学生就会将注意力转到别处, 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教学, 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因此, 留给学生一定“空白”的课, 可以使学生得到短暂的休息, 能够有足够的精力与注意力放在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上。通过“留白”的方法能够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与创新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学习方法, 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都不同, 只有真正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 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 应当注意“留白”艺术的应用。例如, 在学习“认识物体”的时候, 教师可以带一些教具,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暂时不告诉学生这些物体叫什么名字, 而是让学生想象一下在生活中, 有什么物品与教具相似, 让学生随便发言, 将所想到的物品全都说出来。教师可以不局限答案的范围, 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思考的空间。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新知识, 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且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

(二) 布置作业时, 运用“留白”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留白”的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因此, 在布置作业时更应该“趁热打铁”, 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地飞跃。大部分学生都对课堂作业看得很重要, 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巩固过程, 如果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 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 并不能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只是单纯地完成了任务, 而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所以, 教师对于课堂作业的布置是整体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例如,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 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为自己设置问题并进行解答, 同时举行精彩作业评比的活动, 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种对作业“留白”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一个狭隘的空间, 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与创新。在真正意义上还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从实质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不再是观众, 而是真正的参与者与探索者, 而教师则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引导者。通过这种“留白”的教学方式, 会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建造又一座里程碑。

摘要:“留白”是书画艺术上的惯用方式, 书画中的“留白”能够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使得整幅作品具有幽远的意境。在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同样能留给学生理清思路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引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留白”艺术,创新思维,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赵嫦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运用[J].学周刊, 2013 (26) .

[2]程明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7)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留白艺术,教学效率

所谓留白, 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空白, 是传统绘画的一种高深的境界, 讲究着墨疏淡, 空白广阔, 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 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过程中的留白即是将留白艺术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效果亦是如此。 正确的运用留白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小学数学中的留白艺术的应用形式及正确落实的关键点, 以供同行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留白艺术的形式

(一) 导入新知识点的留白

正所谓良好的开始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美国教育学家哈·曼曾这样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学术求知欲望的教学, 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在导入新知识点时留白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入境”, 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 开拓学生的思维。 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导入, 师:“5个3相加的加法算式是3+3+3+3+3, 那10个3相加, 算式中要写几个3? ”学生:“10个”;师:“这样写是不是太麻烦, 你们想知道怎么简单的来表示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教师回答说:“今天的新知识就能让你们知道。 ”这种卖关子式的留白技巧, 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渴求新知识点。 毫无疑问, 这样的导入新知识点的留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对新知识的渴望。 因为我在导入新知识点时所用的知识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参与积极性高为留白的成功运用提供了前提。

(二) 课堂提问后的留白

提问是教学中的常用手段, 在日常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教师刚提出问题就急于点名要学生来作答, 相应地学生则会出现答非所问或者回答得不够全面, 更有甚者学生连问题究竟是在问什么都没有弄明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就是教师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 学生来不及思考如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此的课堂提问也是无效的, 甚至有时其他学生会因听被点名学生的回答而放弃自己原先的思考, 长此以往, 将大大降低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在提问后适当进行留白,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等大部分学生都有结果时再请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可以多问下:“同意这位同学的回答么?”即使当学生的回答出错, 教师也不要表示愤怒, 更不要急着做出评价, 而是要利用学生出错, 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加以暗示, 引导学生讨论, 让学生明白错误的所在。或许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有不同方式的正确解法, 通过提问后的适当留白以及错误问题评价的留白, 学生将教师所要讲的各种解题方法都回答出来了, 由于是学生之间相互的解法交流和思维碰撞, 学生自然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 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题思路。

(三) 课堂运算的留白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 一些学生往往会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 究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 其中数学运算能力不足无疑占绝大部分。 学生平时在拿到题会说:“这道题我没有计算, 考试的时候我只要认真算的话, 会算出来的”, 还有部分老师为了赶课堂进度, 着重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而省略了课堂上解题运算过程的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的运算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造成学生解题思路都知道但就是结果总是算错的局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运算时要舍得留白, 给学生时间训练数学运算能力。

(四) 课后作业的留白

在平时教学中, 由于教师占主导地位, 大多情况由教师一手包办, 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 因此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只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丝毫不会进行发挥、举一反三, 因此学生完成作业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很有限。 于是, 我在讲授完“圆的认识”后, 给学生留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课后作业: 请根据r=1 自拟题目进行圆的相关计算。 后来, 出于我的意料之外, 除了基本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外, 部分学生增加了一个同心圆后计算圆环的阴影面积、联系实际来拟题等等。 此次留白作业, 无疑是成功的,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可以毫无压力地享受自创作业的乐趣, 从乐趣中体验学习, 教学成效自然得到了体现。

(五) 作业批阅的留白

在课后作业批阅中, 有的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批阅只需用在作业中打出√、×, 指出正确与错误就行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此种做法缺乏引导性且对学生有一定的挫败感,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尝试在批阅作业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处, 采用打点的方式并注上启发式的评语, 当学生订正错误处后再把点画成勾, 同时记上改正后的成绩和鼓励类的评语。 通过此种方式的实践, 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必定明显增强。

二、教学中落实留白艺术应注意的关键点

(一) 留白的运用要把握度

教学过程中留白要把握度, 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 这个时间的把握要做到心里有数, 时间太短, 留白起不到效果, 时间过长则会使课堂教学显得不连贯且影响教学进度。

(二) 留白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为了追求探讨的形式而强加留白, 导致探究的问题没有针对性, 与教学无关, 或者学生根本不具备能力去探究, 这样的留白探讨只是流于形式。 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结合教材, 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深刻的认识, 何处需要留白要做好提前的准备, 做到有针对的留白。

(三) 留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更应体现教师的引导性

留白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课堂留白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在教师的留白之中。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多种多样, 留白艺术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需要每位教师根据教材、 学生的具体特点不断思考与探究, 只有将留白艺术正确地运用于教学中, 才能真正发挥其魅力, 从而使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晓丽.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空白艺术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何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学习, 2014.

[3]吕春梅.多途径构建灵动数学课堂[J].求知导刊, 2015.

数学教学也讲留白艺术 篇9

一、导入环节留白———激情生趣

导入环节向来是开展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关卡,其重要性在于导入方式是否新颖,是否有趣,是否能成功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导入环节恰如其分地运用留白,将会产生奇特的化学效应,既能迅速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激发学生做一个探究者的求知欲望。有的教师会通过创设问题,以问题的提出为留白的时间点,使学生思疑、解疑、释疑,趣在思中起,乐在思中生,行从思中来。例如,《触摸春天》一课,教师先给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你是个盲童,你会感受到怎样的一个世界呢?”学生闻言,好奇中还有一份激动,经过思考后,给出来精彩纷呈的答案。其实,这种留白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体验,为学生即将解读课文中盲童的生活多一份切身感受,甚至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期待看到这样一个盲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埋下伏笔,产生一种想了解这个盲童的心理冲动。

二、解读文本留白———挖掘情感

教师在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品读解析、把握脉络、鉴赏美感、引发共鸣、探究主旨的解读过程中,会有不少可以设计留白的节点。既可以从文本字、词、句的研读细品中设置留白,让学生拓展思维,自我发挥想象力,逐步接近作者的文思脉络和情感走向,也可以将行文中那些含蓄隽永的叙述表达作为留白的根据,让学生驰骋在想象的田野,用独特的心理体验来完成对这种意犹未尽行文的再创作。依然以《触摸春天》一文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小女孩在仰望什么?教师利用文本中的这一留白,引导学生尽情补白,她究竟能看到什么呢?其实,留白提供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自由平台,使补白不再是教师的硬性灌输,而是以学生的主观意识去主动自觉地解读文本,了解一个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教师要做的便是引导和点拨,最终使得学生与盲童的心合二为一。

三、课外延伸留白———升华情感

不少课文的结尾总是留给读者一些余音未了、余味无穷的感觉,这是留白带来的更为艺术化的效果,一种无限扩大的可能,一种天马行空的空间想象,一种至高至上的艺术境界,令读者叹为观止,千肠百转,思绪万千。教师应抓住这样的文本结尾补白,充分催生学生意犹未尽、不吐不快的心理渴求。如,《凡卡》一文的结尾愈加让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充满了唏嘘和同情,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的学生写到:“爷爷终于接走了凡卡,他俩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也有的写:“凡卡的信意外地被一对富有的夫妇收到,他俩收养了凡卡并帮助他找到了爷爷。”这一系列的结尾补白,实际上就是学生将作者的情感进行了延伸和升华,以各自不同的想象思维,为作者欲言又止的悲叹结局画上充满个性的句号。以文化人,用文化熏陶感染学生、浸润学生情感、净化学生思想境界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留白艺术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丰润了学生的独特情感,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丰厚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上一篇:化学浸出下一篇:公共管理治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