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艺术

2024-10-13

数学语言艺术(精选12篇)

数学语言艺术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 所以人们都说教师是耍嘴皮子的职业。从师范生的“咿呀学语”到初为人师的一展光彩, 我们终于能说了, 会道了, 走上讲台便滔滔不绝, 真可谓痛快淋漓地展示了自己的嘴上绝活。于是乎, 学生的耳朵便成了接受器, 教师以为自己讲得十分精彩, 就更加激情澎湃, 以至于下课铃响了, 话匣子仍迟迟未能关闭。等作业交上来一看, 不对呀!这些内容我都反复强调了好几遍, 怎么还错呢!看来还是没讲透、没讲深, 等下节课继续奋战吧, 结果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讲课”。

其实, 教学是一种艺术, 教学语言更是艺术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 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 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 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 为此, 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透彻的了解, 比如“整除”与“除尽”, “数位”与“位数”等如果混为一谈, 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 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 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 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 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比如, 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 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数学语言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 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 如吐字清晰, 句读分明, 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 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 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 简洁概括, 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 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 不绕圈子, 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 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 这都是语言重复, 拖泥带水, 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 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 又非口头用语, 要通俗明白, 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喜闻乐见, 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 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 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 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 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一般地说, 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 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位教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 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 从意义到算法, 使学生记忆深刻, 终身不忘。

其次, 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 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 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 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 数学的皇冠是数论, 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 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 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 他矢志不渝, 百折不回, 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反之, 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味, 听起来味同嚼蜡,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比喻恰当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有趣的课堂语言能弥补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呆板, 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有时在课堂中也可插入小故事、顺口溜、谜语等, 如“四年一闰, 百年不闰, 四百年又闰”。这样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听优秀教师讲课, 其特点除简练有力、委婉动情之外, 还幽默风趣。独具特性的教学幽默语言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 每一点无不闪耀着教师思维的智慧火花, 无不激荡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 它富有情趣, 意味深长, 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 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例如, 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 结合当今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 笔者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 故意将“邪”读成“牙”, 引起学生哄堂大笑, 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 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 让课堂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 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 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对学生发火训斥, 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 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 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 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 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 教给学生理智, 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 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 运用幽默语言时, 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 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 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 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 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 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 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四、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 恰到好处

教师不仅注重有声语言, 还要重视“无声语言”的作用, 教师眼神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一个适当的眼神, 远远超过语言的作用。微笑的眼神, 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镇定的眼神, 使学生感到踏实安全;信任的眼神, 使学生受到鼓舞、振奋。

动作手势具有“活教具”的作用, 它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材料。如果教师举止得体, 高雅大方, 不仅能展示自己的修养、气质、文化水平, 而且能增加教学的感染力, 吸引和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 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 不能没有表情, 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名好教师, 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就是说眼神可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感情, 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神来联系, 教师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 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 使每名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注意自己, 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 同大声训斥相比, 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 且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 但若没有手势, 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 在课堂教学中, 手势使用得当, 可以增强语言力度, 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 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 应强调自然和真实, 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 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 (1) 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 以免学生感到乏味; (2) 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 更不要搔耳挠腮, 转移学生的视线; (3) 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 以免学生感觉突然; (4) 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 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 不要大动作, 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 远非上述四点所包罗,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 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因此, 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使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王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教育革新, 2011 (8) .

[2]王丽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纵横谈[J].小学教学参考, 2002 (2) .

[3]曾令格, 禹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施红梅.谈数学课中的语言艺术[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 (5) .

[5]陈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10) .

数学语言艺术 篇2

把话说“通”,指的是教学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准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要做到自己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就必须对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改造,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如:在教学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时,很多学生分不清奇数和偶数,我就把它说成单数和双数,这样一来,学生就不迷惑了。

把话说“准”.准确性是数学教学语言的灵魂。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教师要引导好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的相互转换,让学生用这三种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表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篇3

关键词:教学语言 学习乐趣 主观能动性 教学效率

数学是来源于人的实践,在人们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虽然没有语文对语言艺术的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是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基本条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语言艺术这一工具,让自己的数学课生动鲜活、通俗易懂。

一、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准确规范、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既不是单纯的口头用语,又不是单纯的局面用语,而是由教师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性使用必须规范的语言。教学语言的使用,必须在规范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幽默色彩,只有选择才能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一目了然。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想办法让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利用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较高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叙述必须准确规范,不容许有半点疏漏和添加,否则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比如:不同的术语表达不同的意思,“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表达的意思都不同。

二、多样化的提问艺术能引起学生较高的求知欲和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和教师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去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的。教师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它关乎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鉴于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让自己的语言尽量通俗一些,多样一些,然后再辅助于肢体语言,尽力去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灵感。例如:提问学生时,你可以这样问:“你能帮我找出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吗?”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程度的问题。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说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吗?”对于智力较好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难度,例如:“你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解法吗?”这种分层次多样化的提问,不但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且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勤于动脑,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它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学生正确表达正是其大脑思维的梳理和条理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和要求学生表述有条理,给学生足够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共同探究,在教师和自己互动中去思考、去感悟,并在问题讨论中各抒已见,展示自己的个性。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理解,然后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师要学会用幽默化的语言批评学生,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批评学生时,语气要尽量婉转,语调要轻柔,结合具体问题淳淳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幽默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讥讽他。这样,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例如:有的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你可以这样说:“小心,不要丢了东西哟。”如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可以问:“你梦见吃没堡了吗?味道怎样?”这样,课堂气氛在教师的调动下,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再进行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肢体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性语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数学语言应在逻辑性的基础上力求亲切,富有情感性。只有如此,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肢体语言的结合使用,会让这一效果更加完美。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说,人语言的魄力的25%来自于面部表情。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可以辅助肢体语言,进而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如:把摸一下学生的头表示鼓励,故意夸大表情让学生加深记忆等。

总之,数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艺术,它蕴涵了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是一位教师教学效果达到完美的必备条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会是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知识乐园。

数学老师的语言艺术 篇4

一、新课的导语要精彩,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 孔子说:“知之者不好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许多优秀的老师, 他们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很注意用精彩的导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尝试, 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个内容时, 笔者先讲了个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 一天天气十分炎热, 八戒找来一个西瓜, 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 每人吃1/4吧。”八戒不服, 说:“西瓜是我找的, 应该多分一点给我, 我吃1/8。”悟空他们哈哈大笑说:“那就按你说的分吧。”八戒他们高兴地吃起了西瓜。讲完后, 我就问大家:“八戒有没有吃到更多的西瓜?”同学们展开了争论, 有的说多, 有的说少。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最后同学们都明白了八戒吃了大亏。引文导语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符合孩子们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所以他们听起来很感兴趣, 从而在悬念中轻松获得了新知识。

二、授课语言要准确、清晰、简明、生动、富于启发性、激励性

1. 教学语言是否简洁、生动、有启发性,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教师的语言越简洁、越生动, 学生越易于接受, 反之, 啰嗦重复则会使学生心情烦躁、精神懈怠。有位颇富经验的教师曾说过:“教师要合理利用每一分钟, 不说半句废话。”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是最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师选择的发问点和发问方法、时机, 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有关知识的广度和对所提问题的思维价值的认识。在教学中, 对重点地方该问得精细, 切中题意。如笔者在教学“通分”这一内容时, 先出示复习题的三组数:设计三组问题: (1) 这三组都属通分, 通分都把什么分母分数化成什么分母分数? (2) 通分后每个分数和原分数什么不变? (3) 说说什么是通分。这样言简意赅,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通分的意义。

2. 通过语言可以优化课堂气氛。

教师的语言就要生动形象, 亲切自然。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 经常挖掘教材和学生表现出来的快乐因素, 努力用风趣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充满欢快与生机, 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让学生不再觉得上数学课是枯燥无味的, 干巴巴的。

3. 教师的授课语言还要有激励性。

要多表扬, 多鼓励, 这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体验, 并感受到教师带给他们的温暖。无论优生, 还是后进生, 通过老师的激励, 都能使他们有机会全面地表现自己, 实现自我价值, 产生自豪感, 自信心, 进而努力学习, 取得更大成功。平时, 笔者经常表扬学生独特的解题方法或富有创意的思维想象, 常常用“你真行”“了不起”“你将会成为数学家”等词语去激励学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 在指导改正的同时, 充满热情激励他们。在一次数学课上, 笔者组织数学竞赛, 要求每组派一位代表, 结果有个同学出错了, 错了的同学低下头, 他所在组的同学也挺不高兴, 我就即时对他们说:“这位同学虽然错了, 但也值得表扬, 因为他告诉了我们这样解题是不对的, 他带给我们走向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说完, 班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使这个同学又斗志昂扬。

三、课堂结语要精练

目前, 较常用的教学时间安排是一短 (复习时间短) , 二快 (接触新知识快) , 三慢 (讲新知识慢) , 四活 (练习新知识要活) , 五明 (课堂结语要简明精练) 。课堂的结语既要巩固加深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又要把学的知识延伸到更新的知识中去。例如:教“分数的基本性质”小结时可以问学生:“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这个性质是怎样的?从它们的性质里你还想到了什么?”这样结语不但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为下节课学习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精湛的教学艺术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可靠保证。要认真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修养, 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 才能获取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

摘要: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简明、直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所以, 在数学教学过中, 我们要精心设计导语, 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组织教学教学语言要富有启发性、鼓励性。此外, 还要注意结语的计,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导语,结语,准确生动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篇5

摘要: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探讨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新课题。加强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性策略思考应包括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启发性、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语言 界定 必要性 策略 正文: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手段。我们先要了解教学语言艺术的类型,即有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由于教学语言艺术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口语化、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所以对教学效果、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及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本人将针对于数学老师语言艺术性的界定、必要性及加强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思考进行阐述:

一、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界定

数学课堂语言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学中各种矛盾,正确有效地把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具有审美体验的语言技能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媒介,是师生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信息载体。数学教学语言又分成数学教学用语和一般教学用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性必要性分析;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宜直接使用数学语言作为讲授语言,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必须根据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将数学语言转化成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语言,即采用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融为一体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即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自控、语病的出现,体态的不合理运用等,不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更不用说提高教学质量了。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科学性、艺术性的辨证统一。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有一句很简洁的话可以概括我们所做的工作,“数学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众所周知,在诸多的科目中,普遍都认为数学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也不如语文那么生动形象。但事实并非如此,一堂好的数学课,对学生来说,不仅使他们获得知识,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有时不亚于电视的艺术魅力,这就是说,衡量一节数学课是否成功,不仅有传统的标准,而且也应有审美标准。数学语言简洁而精炼,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还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说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语句不冗长,简洁概括,教师要吐字清晰,读句分明,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精练,"像钉子——声声入耳"。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探讨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新课题。

三、加强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思考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包括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启发性、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下面就加强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性策略思考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结构很严密的学科,每个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作为数学教师,语言不能含混不清,似是而非,否则,往往因为一字之差而语义偏差使学生产生歧义。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首位,而科学性就体现在必须准确、规范、精练和逻辑性强上。

所谓“准确”是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用规范的语言科学地进行判断,要求科学性不发生差错。韩愈早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要求教师对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准确、精练,不应使学生产生疑惑和误解。要阐明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必须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透彻的了解。比如“数”与“数字”、“除以与”“除、”“时间与”“时刻等”概念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讲“这个正方体的面积”时就忽略了“某一面的面积”这一前提条件;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们每个人也是轴对称图形”之类的语言很自然的就脱口而出,“自相矛盾"的故事又重演;同样,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由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大约、”“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

同时,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编硬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比如,不能把“平移”讲成“平行移动”,不能把“四千三百(4300)”说成“四三零零”。

数学教学语言要简洁而精炼,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还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拖泥带水,漫无边际,都将失去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感染作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语句不冗长,简洁概括,要吐字清晰,读句分明,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

(二)数学教学语言的思想性

现代素质教育观认为,所谓数学教育就是以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为培养基,从中吸取多种养料以促进学生自我生长的教育。其中,生长主要是指思想方法和求美精神的生长。因为思想和精神得到了良好的生长,人的行为素质自然会随之而得到改善。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的数学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相比,前者呈“隐性”,后者呈“显性”。但是,很多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使人“受益终生”;知识存在的形态是呆板的,美的存在形态是活泼的,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召唤”。数学发展的历史还表明,数学创造往往来自旧数学思想的突破或新数学思想的创立;数学发现往往起因于思维的乐趣或数学美的召唤。正如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所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法国大数学家彭加勒指出:“能够作出数学发现的人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

因此,就数学教学而言,我们的目标是既能把知识与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又能把学生领进华美的数学殿堂,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达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受到数学美的熏陶,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其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启蒙基础。

(三)数学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语言、语声、语义可以通向情感,情感又可以接触心灵。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以直接诉诸他们的心灵。我们的教学语言艺术来自教师对事业的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觉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的恒心。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说的:“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四)数学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思想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含蓄不露,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达到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讨论一道估算题时,先在情景中出示两个数据:mp3 542元、单车387元。

“你们想要这两样东西吗?”

“买这两样东西,你们估估要多少钱?” “还有其他的估法。”

“这也是一种估法,但与前面相比,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怎么列算式?”

“ 542+387=929是这样吗?”

老师把算式中‘=’改写‘≈’,这就是今天要给你们介绍的新符号------约等号。“它很漂亮,你们想一想,它象什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同时抓住时机启发,把握启发的度,防止未启已发,和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教师应透彻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具体情况,准确地估计总是对学生而言的难度。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用的启发性的教学用语不同,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不同。

(五)数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没有无情感的纯认识,也没有无认识的纯情感。小学生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感,既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这样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有时课堂也可以穿插小故事、顺口溜、歌谣、谜语等,使数学教学妙趣横生,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记忆新知识。

例如,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课堂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多,原因是由于学生在现今那种轻松、活泼、没有约束的气氛中学习,使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这是一种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现象。如果能盘活这种“插嘴现象”,将教学进行二度开发,使学生插嘴成为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这就要求教师如何去组织语言进行临场发挥。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正当师生讨论激烈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老师无奈地说。说完却有了主意:“小朋友,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该生回来后,学生纷纷将自己感受的时间与别人交流。这样的插嘴通过教师别具匠心的具有幽默感的过滤,转化成一支美妙的插曲。

(六)数学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安耐心、快乐的在教室坐40分钟,并在这段时间里学到知识,就需要我们教师下番苦功、动足脑筋。首先,要用形象化的通俗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简明扼要的口诀,以及充满童趣的语言把内容讲的生动、通俗。例如:在讲加法交换律时,可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类比,两条鱼加三只鸡等于三只鸡加两条鱼,同理2a+3b=3b+2a。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是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特别研究语言的艺术性,要像剧作者那样在剧本中斟词酌句、像演员在舞台上处理台词一样,使学生寓算理于情趣之中,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起五彩缤纷的智力火花,导演出一幕有声有色的科学的“话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2000年1月第3次印刷,第421页。(2)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3)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篇6

一、科学准确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性质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另外,把每句话讲准确,让学生能准确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对教师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数学教师准确的语言源于对数学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源于对课时内容、目标、手段的深刻理解。

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时、分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认识“时”、“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引导学生发现“1小时=60分”。学生观察后,教师问:“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长时间?”生说:“1小时。”师接着问:“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生说:“1小时!”教师一连问了好几个学生,学生回答全部一致:“1小时!”费了好长时间,学生始终没有说出“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教师只好自己交代:“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因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所以1时=60分。”其实,这是教师语言模糊不清造成的,如果教师问“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不就行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避免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间的无效对话中无情地流逝。

二、通俗易懂

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叙述,往往言简意赅,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出发,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领会。如果机械使用所谓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则教师的语言必定晦涩难懂,令学生如听“天书”,必定造就出一批学困生。

如有的教师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始终离不开“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的量”、“几分之几的对应分率”这几个名词术语;还要求学生一定得将题目中的几个具体数量按上面的格式一一对应并一一述说,然后让学生亦步亦趋地分析题目中求的是什么量,如果是求“单位‘1’的量”就是用“几分之几的量”除以“对应分率”,如果是求“几分之几的量”就是用“单位1的量”乘“对应分率”。一节数学课,名词术语满堂飞,看似“数学味”很浓,实则弊多利少。因为教师没有从题目的实际意义出发,更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机械使用名词术语,只能使很多学生的思维如入云雾世界,数学上很大一部分的学困生就是被这样的数学教师用这样的所谓“数学化”方式造就成功的。

三、简明清晰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讲解数学概念,语言越是罗嗦,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另外,罗嗦重复的语言必定霸占学生很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思维处于抑制、接受状态,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所以,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非常简练,逻辑性强,正像鲁迅说的:“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所以说,数学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简练,又要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努力做到简明精练、干净利索、中心突出、逻辑分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生动形象

卢梭说过,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数学具有严谨的知识体系、抽象而简洁的表达形式,教师必须运用生动、形象、富于情趣、幽默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中有这样一道练习:“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一位教师教学时只是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拐杖:如果7个全部是小盒,一共可以装多少个球?虽然让一些尖子生在班上做了交流,但从很多学生迷茫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能真正理解其中“转化”的玄机。后来我们建议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此练习时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动态的演示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师:如果要将每个大盒都换成小盒,要从每个大盒中拿出几个球?为什么?

生:要从每个大盒中拿出8个。因为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

师:一共拿出了多少个球?为什么?

生:一共拿出16个,因为每个大盒要拿出8个,有两个大盒。

师(做出从每个大盒中拿出8个球的姿态,并适当板书,如下图):这样就将大盒全部换成了小盒!现在一共有几个小盒?想一想,这些小盒里一共装了多少个球?为什么?

生:一共有7个小盒,一共装了84个小球。因为原来一共装了100个球,大盒换成小盒后,拿出了2个8,是16个,所以现在的7个小盒子里一共装有84个球。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在图形中适当板书:

师:接下去可以算出什么呢?

生:每个小盒能装球的个数,(100-8×2)÷(5+2)=12(个)。

生:知道了每个小盒装的个数,就能知道每个大盒装的个数,12+8=20(个)。

数学教师口头语言的艺术 篇7

一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准确、精炼、规范

首先, 用词要准确。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概念, 概念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内涵, 关系到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使用科学、清晰、明了、简练的教学语言, 来进行概括与表述, 才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如:“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 不能说成“汽车每小时的速度是35千米”。数学概念科学严谨, 概念中每个“字”、“词”都不能随意删减、添加、调换。如:“数位”不能说成“位数”, “除”不能说成“除以”。如果用词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误解, 影响学习效果。对于相互依存的数学概念或某种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的, 教师要表述清楚他们的依存关系或存在的前提条件, 不能独立地表述。如“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这句话中的“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条件就不能丢掉。

其次, 叙述要简练。课堂上是有时间限制的, 教师语言不简练, 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讲究科学性的前提下, 要用简练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明白, 抽象的问题讲具体,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有些教师只怕学生听不懂, 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述, 其结果只会造成重点不突出,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的语言要规范, 教学语言必须规范才能达到清晰、准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用数学术语去讲课。如:“长方形周长公式, (长+宽) ×2”不能读成“括号长加宽括号乘2”, 而应读作“长加宽的和乘以2”。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算定律和法则, 也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文字题。另外, 教师语言还应快慢得当, 有轻重缓急, 要有节奏感, 要抑扬顿挫。

二教师的口头语言要有启发性

首先, 教学语言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可以激发学生巨大的潜力, 能燃起学生求知的火花。其次, 教师语言要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诱导学生质疑问难, 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三教师的口头语言逻辑性要强

首先, 教学语言必须符合逻辑规律。数学教师在运用概念作出判断, 进行推理时, 都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如:“这两条平行线画的不平行”, “这个直角不到90°”, “圆锥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三分之一”等, 都是违背逻辑规律的。

其次, 口头语言必须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 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语言必须合乎事实、前后一致、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具有较强的概括性, 给学生以清晰的思维, 另外还必须符合教学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

四教师的口头语言要有幽默感

学生都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 多点幽默, 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调解学生的学习情绪, 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 笔者这样问学生:“有客人来你家吃饭的时候, 先让谁入座?然后谁再入座?”学生们都说:“客人先入座, 然后自家人再入座。”“对, 乘、除法就好比客人, 加、减法就好比自家人, 计算时当然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了。”但是课堂上不可单纯地使用与教材内容无关的材料, 漫无中心地讲笑话。教师在使用幽默时一定要有分寸, 分寸掌握不好, 学生就会对你的话产生怀疑, 甚至让学生产生一种戒备心理, 不利于课堂教学。

数学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 篇8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数学教学语言要规范精练.科学知识本身是严密、系统的,而教学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授课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精练,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表达内容,突出要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时,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乏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语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句读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的通俗形象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向学生施以较一般数学信息更新异、更强烈的刺激,从而引起学生大脑皮质的优势兴奋,促使信息有效地存储于学生的长时记忆之中.所以,教学语言的形象性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有的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增位的错误,我马上让他们停止练习,说:“刚才,我在一个同学的练习本上抓到一个‘特务’,现在看谁能找到他?”随即出示上面的竖式,全班学生兴趣盎然,认真观察,很快就找到商中间多写的“2”来.这时用红粉笔将这个“2”圈起来让大家思考,“这个‘特务’是从哪里来的?”大家又很快发现是第一个余数大于除数造成的.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使做错的学生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做对的学生更加深了对法则的理解.记得后来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我只提醒大家说:“注意,计算中要防止‘特务’呀!”全班学生都会心地笑了,因为他们对之前的“特务”尚记忆犹新.

又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可以把教具上的半径涂成红色,半圆周长涂成白色,在拼近似长方形之前,特意提醒学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它们俩(指涂色的半径和半圆周)一会儿要跑到哪儿去?”一个“跑”字,把半径和半圆周拟人化,学生的注意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而且,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演示也因此“活”了起来.课后检查,学生对圆面积计算的算法算理都记忆深刻,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初学用竖式计算除法时,常常不能准确地把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准.可以编顺口溜:“除法竖式真可笑,画个厂字当除号,被除数在厂里住,除数厂外把门敲,抬头看看厂房顶,商在上面把手招.”此外,我让学生用谐音的方法把圆周率π的值3.141 6记作“山顶一狮一鹿”,等等.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学生记忆深刻,有的甚至终生难忘.

三、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性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课上,教师让学生解一道鸡兔同笼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可就是说不出来,因为鸡的两只脚与兔子的四只脚混在一起.如果让兔和鸡的足数一样,那题目就容易解了.于是教师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足.”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惊奇地睁大眼睛.师:“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有45只头,下面该有多少脚呢?”“45×2=90(只).”学生齐声回答.师:“和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生:“少了26只.”师:“这26只脚哪里去了呢?”生:“被兔子们提起来了.”师:“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笼子里有多少只兔子了吧?”学生欢叫着:“有13只.”这样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在活跃、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那么有趣、清晰.这是教师幽默、形象地讲解所发挥出来的教育功能.

数学语言艺术助推高效课堂 篇9

一、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纽带, 数学教学艺术要求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色彩。首先,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数学教育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每每步入教室, 教师就应满怀激情, 以丰富的表情, 用学生熟悉和感到亲切的教学语言,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展示反馈, 就会产生情感的共鸣, 使学生爱学数学。那种认为数学课只是“枯燥无味”的课程的观点是片面的, 是对“数学”魅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果一位数学教师情感冷漠, 语言乏味, 就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感情和学习的热情。那么, 这位老师就不是一位受欢迎的老师, 也不可能很好地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所以, 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 教师要以数学语言的艺术美充分揭示数学美的因素。在追求美的旋律中, 激发师生共同的美的感受并赋予数学对象以鲜明的思想和感情色彩, 由此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情感动力。

二、数学教学语言必须注意语调, 要有节奏感

教师在课堂上讲话,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听到所讲的知识, 进而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树立“听众意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围绕数学认识活动的进程, 组织教学语言。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发音正确、口齿清楚、表达流畅、言简意赅, 使学生听得明白、清晰、舒服, 这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 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要对学生有真挚的爱, 讲究教学语言的语声美, 说话要有节奏, 声音抑扬顿挫, 有张有弛。比如, 对初一年级学生讲课, 语言节奏不要太快, 否则学生反应不及;对初三年级学生讲话, 速度如果太慢, 就会抑制学生思维进展, 产生消极作用;讲重点知识时可适当放慢语言速度, 加语气;在例举案例或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时, 可缓慢些, 句子之间留有一定时间, 让学生思考, 语调沉稳而有启发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时, 教学语言可以加快, 提高气势, 一气呵成等。课堂教学语言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 富有节奏感, 时重时轻, 时缓时急, 抑扬顿挫, 有板有眼,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度。随着数学语言不断得到强化, 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容易达到协调一致, 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三、正确使用体态语言

教学语言除口头语言外, 还有书面语言 (教学板书) 和体态语言等。教师的体态语言包括教师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的艺术性与教学口头语言的艺术性相结合, 传递教学信息, 就会形成良好的表达效果。

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 叙述事情, 讲解知识的时候, 总要有相应的表情做出相应的手势、姿态和动作。因而, 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 数学教师要努力借助自然协调的手势和姿态, 充分利用眼神、脸部表情等来加强和丰富教学语言的传递, 做到声情并茂, 神形兼备。有位美国心理学家根据他的多次试验指出:人们获得信息的总量70%来自文字, 38%来自语气, 55%来自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地位。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正确使用体态语言, 力求从实际出发, 包括教学内容、教具的使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师的自身条件等, 做到自然、大方、恰当、得体。我们知道, 有些语言只可意会而不言传, 如用点头、手势、眼神、脸部表情等表达某种意思, 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赞扬;或对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加以调节、定向、强化;或带给学生期望、幽默等, 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 形成立体教学语言艺术。体态语言的使用要服从教学艺术的审美要求, 如果数学教师讲课时手势过多, 动作过大, 步行于讲台或教室中速度快而步数过频, 摇头晃脑, 前仰后仰, 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四、教学语言的风趣和幽默

风趣与幽默也是教学语言的一个艺术特色。艺术风趣与幽默来源于社会生活, 数学教学语言的风趣与幽默则来源于数学学科美的挖掘和展示, 来源于对讲数学知识的精巧安排和奇妙运用。它是教师学生情绪的一种交流, 更是智慧的结晶。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常常能够让数学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情绪高涨, 从而起到组织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作用。有的老师上课, 时常在课上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教学秩序井然的情况, 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是赏心悦耳、回味无穷的。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 研究数学教学语言的特色及其运用艺术, 要在实践中运用和积累, 使数学教学语言达到“精言妙语, 脱口而出”。同时要注意纠正教师自身不良的语言习惯。如有的教师讲话时, 总爱带口语“啊”, 听课者为其计数, 一节课竟有100多个“啊”, 也有重复说“这个……这个……”、“我说……我说……”等口头语, 严重影响教学语言的表达效果。

以上所谈, 仅为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肤浅体会。当然, 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 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科学、严谨、技巧、艺术、准确、精练、生动、形象, 充满情和意, 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 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教师更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从而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总而言之, 只要我们勤奋学习, 积极探索, 就一定能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摘要:数学教学语言不仅要运用数学语言, 还要运用数学教学用语。教学语言要具有感情色彩, 必须注意语调, 要有节奏感, 能够正确使用体态语言。此外, 还要保证教学语言的风趣和幽默性。

语言艺术——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10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这就要求除了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条不紊, 层次清楚外, 在指导学生分析解答试题和应用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有根有据、条理清楚, , 为学生提供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往往一字之差, 会有不同的含义。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概念的讲解和运用都应当准确无误, 概念的教学要设法讲清楚它的外延和内涵。如“数”与“数学”, “数位”与“位数”, “扩大”与“扩大到”, “除”与“除以”, “增加”与“增加到”, “相同”与“相等”等都是彼此联系但又有细微差别的。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 对于三角形的概念是这样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其中的“围”字有时往往会说成“组成”, 一字之差, 意义大不相同。“组成”可以是三条不相交的线段。这些问题的存在更说明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 要具有逻辑性、严密性, 合乎逻辑推理。数学中的术语既不能增加内涵又不能减少外延。因此,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错误, 会导致教学的失败。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 “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三、数学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教学主要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应当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含蓄不露, 达到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 我们应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 如“这道题老师还没有教, 谁会算?”“你们那么聪明, 一定能自己解决”“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看谁的解法最多”等等。教师应注意把握启发的火候, 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抓住时机启发, 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 并能大胆的质疑问题, 主动的去追求知识。我在教学“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 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各讲各的道理, 争论不休。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后, 将两个小数后加了单位“元”折合成“钱”让学生去比较:“你们都是不乱花钱的好孩子, 为了省钱, 这两种价钱的商品你一定会选便宜的吧!”变换了一下形式, 学生马上受到启发, 通过观察师生共同总结出:比较小数的大小是先从整数部分向小数部分一位一位比较, 像这种带鼓动性的启发式提问, 很快能启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好胜心。

四、数学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应尽量采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 尤其对低年级学生, 他们年纪小、推理能力弱, 所以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要用通俗的语言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研究讨论, 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学生的思想也会跟随生动的讲述而集中起来。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安静耐心、快乐的在教室坐40分钟, 并在这段时间里学到知识呢?首先, 要用形象化的通俗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简明扼要的口诀, 以及充满童趣的语言把内容讲的生动、通俗。例如, 有次我在讲解分数定义时, 为使学生理解关键词“平均”的含义, 我为学生演示了分苹果的实例, 突出了“平均”的含义, 顿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很快理解了, 不再需要过多的解释, 很轻松的完成了较抽象词语的教学。低、中年级教学时, 可借助一些故事情节,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可采用“抢答”、“打比方”等来调动课堂气氛。这样, 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 而且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积极性。

五、数学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学语言还要注意幽默风趣, 比喻恰当。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 它富有情趣, 意味深长, 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 让课堂上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 提高思维的质量, 课堂教学的幽默, 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 教给学生理智, 学生会产生会美的享受。

我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情节:在一张无限大的纸上来了两条直线, 他们会怎样相遇呢?请学生在美术本上画一画, 学生的兴趣很高, 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然后把这些作品进行分类整理, 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有的学生的作品画的并不好, 好象是重合在一起, 可是我并没有责备, 而是借题发挥积极地评价了这个学生:老师要感谢你呀, 你太有创意了!你发现了两直线的第4种位置关系—重合, 真好!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学学她?来, 动手试试看能画出几种不同的两直线位置关系?这里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 也激励了其他学生。语言亲切感人, 特别对待后进生,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找出“闪光点”给以“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数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1

下面列举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

在教学《时分秒》时,我是这样引导的:“这样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讲完后,我问:“上次兔子输了不服气,今天要比赛,请你当好裁判(多媒体动画演示,龟兔同时从一点出发沿圆周赛跑,圆周上等距离分布着12棵树),结果是,兔子跑了一圈,乌龟跑了一格)全体学生:这次兔子不敢睡觉,赢了。就这样老师抓住了学生对故事,动画感兴趣的特点,用精彩的语言 在上“10的组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我安排了两个重要环节,

1、认识10的分成。

把10个点子,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得出9种分的结果,为了便于学生认识,便于学生掌握,我想一个办法。

我是这样提醒学生的: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我们把这种排法叫做“一箭双雕”),所谓“一箭双雕”就是一个人的射技很高,发出一支箭射中了两只鹰。你想学这种高超的本领吗?请你用这种方法有序地罗列10的分成吧!

学生不仅能很快地罗列出10的所有分法,而且也认识了这个词语……

2、师: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掌握得很好。接着我们念一首“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这样班级的大多学生都能当堂记住。在这节课里学生学习兴趣高潮,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片断二:(听课所感):

我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人教版第三册“数学广角”这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猜一猜,用1、2、3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生1:12、21、13、23、31……

生2:12 21 31

13 23 32

生3:12——21 23——32 31——13 ……

从以上几位学生的知识生成来看,(生1)的思维是比较零乱的,(生2)和(生3)的思维是比较有序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比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体验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规律。况且这也是本节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听完课后,我发现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有序的思考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

课余我在思考:如果将知识生成过程中(生2)和(生3)这两种排列方法稍作“修饰”,或许学生就会记忆犹深。

“修饰”上面的片断:

教师一边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一边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一种排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就展开积极地讨论,找出各种排法的优势……

此时,我们教师应适时地加以引导:(生2)和(生3)的这两种方法大部分小朋友喜欢 ,那我们就来取两个“经典”的名字。(学生就纷纷动脑筋)

师:(生2)这一种方法叫“以静制动”。

(生3)这一种方法叫“对对碰”。

这样,学生在后面学习中,这两种方法认识得比较透彻、运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片断三:

在教学一册的《认识钟表》时,为了让学生能巧妙而快速地分清钟面上的三根针,我把它们编成了儿歌:矮个子大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细腰妹妹叫――秒针。然后我请小朋友们边观察边领悟: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编?先请一、三、五、七组的小朋友观察时针是怎么转的?请二、四、六、八组的小朋友观察分针怎么转?学生发现: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1圈,即:60分。再请他们交换观察。此时,有个小朋友已经忍不住了,说道:时针大哥平时不爱运动,所以长得又矮又胖。用同样的方法,请他们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转动情况: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分针走1大格,秒针要走5圈。A学生说道:“秒针平时最注意锻炼身体,而且最为勤快,所以她长得最苗条,我们可以叫她细腰妹妹。”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比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同学们一下子就把时针、分针、秒针给区分开来了。 同时,因为幽默的语言,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往上、往前、往外冲出来,这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处于思维的“风口浪尖”,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

通过以上实践,我总结了关于教学语言艺术的几点心得:

一、变“直叙”为“描述”。

我们要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一般来说,在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思维比较具体形象,我们应该注意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情景化、形象化、感情化。教师备课时,要重视教学的引入语言、过渡语言,启发讲解和启发谈话以及小结、总结语言的设计,以改直白为描述。精心锤炼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如果能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二、变“抽象”为“生动”。

教材中的有些概念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师则必须先弄懂、吃透、化为己有,并把握清重、难点,注意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教材内容出发,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分析、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才能在教学中把知识准确地用生动有趣地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将枯燥的抽象的概念生动化、具体化,将深奥的知识明朗化,这样才能引人入胜,才能在课堂上“拴”住学生,“迷”住学生,从而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

三、深思后行

精彩的教学语言可使我们的数学教学锦上添花,耐人寻味,但要准确地把握,要适时、适量、恰如其分地运用,

用好语言艺术精彩数学课堂 篇12

可能谈到教学语言, 很多老师都有一种感觉, 认为语文教学才需要关注, 数学课上无所谓,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数学课和语文课在教学语言上的确有所区别, 语文课的教学语言相对比较华丽一些, 需要一些优美的词藻, 需要教师声情并茂的表达.数学课的教学语言就不需要如此, 但教学中也同样需要语言艺术.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富有幽默和激励性的语言, 能如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之, 单调乏味、生硬无趣的语言, 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 毫无兴趣.因此,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同样需要用好语言艺术, 从而使数学课生动起来, 精彩起来!

一、准确的语言, 培养数学品质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 每条性质都有规范的表述, 每个公式都有固定的表达, 在教学中不允许我们随意描述, 更不能任意更改.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 教师就更加需要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来传授这些知识,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正确地掌握这些概念、性质,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例如, 在学习除法运算时, 学生容易受乘法的影响, 读题时总是读成“什么除什么”, 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 让学生知道“除”和“除以”是不一样的, 要用准确的读法反复示范.再比如, 在学习小括号的使用时, 学生喜欢按照题目的呈现, 读成“括号什么括上”, 这肯定是不规范的读法, 但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形式的东西, 只要学生会计算就行了, 所以不予以纠正, 其实这是错误的, 身为数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 要时时刻刻注意知识呈现的规范性、科学性.在教学图形概念时, 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比如认识梯形时, 教师要加强语气来读“只有”一词, 并追问“只有”能不能换成“有”?在教学直径和半径的定义时, 要告诉学生“线段”不能换成“直线”, 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它们的区别, 总之, 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感受数学概念的准确性、科学性.

如今的课堂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 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不需要“告知”.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 学生归纳的语言肯定是不够准确规范的, 所以不管经历怎样的过程, 最后教师一定要以精确的语言加以总结, 要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正确、科学的结论, 该用的术语就要用,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偏离了的“学生自主”.虽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有思想, 有个性, 但他们毕竟年龄尚小, 还习惯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每一句话都准确规范, 要以自身的严谨态度影响学生, 培养他们也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

二、精练的语言, 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语言与语文教学语言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求“精练”.所谓精练, 就是要用最少的语言来表示最丰富的、最准确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尤为忌讳的就是教师总是无意义地重复, 原本清晰明了的知识, 在翻来覆去的重复中反而变得模糊不清, 让学生“不知所云”了.这样的课堂, 何谈“高效”.

一些优秀的课堂, 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之所以让人感觉精彩, 其魅力都源于课堂中教师的语言, 那些虽简单但巧妙的引导, 那些寥寥几字但恰到好处的点拨, 总是那样让人记忆犹新.

随着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尝试, 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学中的“精讲”, 为了让老师们能意识到“精讲”的重要性, 甚至在课堂评价中明文规定“每节课的讲授时间”, 其实抛开这种“规定”, 数学课堂中使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教学, 本就是每位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必需.只有做到语言精炼, 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三、亲切的语言, 融和师生情感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两个角色.教师是导演,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是主角, 是教学活动的主人, 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展开.因此, 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需要教师放下“师者”的威严, 而用和蔼可亲的态度, 用亲切甜美的话语来和学生交流, 尤其是小学教师, 我们的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儿童, 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对那些黑暗、凶残的东西会抗拒, 会排斥, 所以, 教师的语言要“甜”一点, “美”一点, “亲”一点, 他们就会产生共鸣, 就会接受, 就会因此受到感染, 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发现, 执教老师总是不约而同地在课前用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尤其是借班上课的老师更加注重这个环节.课前交流时, 或进行自我介绍, 或与学生互动游戏,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从而融洽彼此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 效果当然会更好.

除了课前的情感交流, 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言语的亲切, 亲切感人的语言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当学生遇到困难答不出问题时, 轻轻地说一句“没关系, 再想想, 相信你一定能作出来的”;当学生分神开小差不懂倾听时, 摸摸他的头说一句“小家伙, 上课时一定要仔细听讲哦”;当一名学困生在你的反复讲解下还是无法弄懂问题时, 亲切地说一句“不要急, 找时间老师再给你讲讲”, 当你这样说了, 相信学生一定能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关爱, 相信你一定能受到他们的尊敬.一句洋溢着情感的话, 比起你的责备和批评, 一定效果更好, 你的课堂从此也就会受到每名学生的喜爱.

教师要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和学生的错误, 不讥讽不嘲弄, 要充分挖掘其可贵之处.要牢记,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句甜美的赞语, 都会让学生如获至宝, 学生会对你充满敬意, 喜欢你以至于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四、激励的语言, 调动学习热情

俗话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确实是“真理”.如今的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成了一门学问, 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美, 享受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 我从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你的回答真是完美极了!”“太棒了,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你的解释非常清楚, 真像个小老师!”这些富有感情的表扬话语, 在我们班经常可以听到, 学生们都很享受这种表扬, 也都很期待这种表扬.当然课堂中的表扬也不能滥用, 话多不灵, 表扬太多了学生也容易疲倦、乏味, 只有适时的、恰当的评价才能起到鼓舞的作用.对于优等生来说, 他成功地挑战了一道思考题时要送上表扬;对于学困生来说, 他哪怕只是做对了所学知识最基本的应用也要送上表扬;对于胆怯的学生, 只要他能举手了就要表扬;对于调皮、总爱做小动作的学生, 看到他正在专注地听你讲课, 你的表扬就要及时送出.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 感觉到希望的时候, 他一定会充满对学习的热情, 有了热情, 你还担心他不好好学习吗?

五、幽默的语言, 活跃课堂气氛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 是消除紧张的“润滑剂”, 是活跃气氛的“催化剂”.一句富有幽默感的话, 除了引来一阵快意的笑声, 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众所周知,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走神儿”是常有的事, 如果老师又一直使用平淡无趣的语言, 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曲“催眠曲”,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 一位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就不会让他的课堂发生这种现象, 偶尔一句幽默的话, 一定能拉回学生“脱缰”的思维.

低年级教学中需要幽默.有位老师在执教几何图形认识的时候, 将长方形的位置进行了变化, 有的学生因此判断不是长方形, 这时, 教师没有生硬地强调“这也是长方形”, 而是反问:“站在这儿的是你, 坐下来的还是你, 躺在床上的不还是你吗?”听了老师的话, 教室里一阵笑声, 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知识, 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高年级教学也同样需要幽默.到了高年级, 孩子会越来越害怕发言, 如果遇到错误老师就批评, 那情况就会更糟, 一节课就变成几个优等生的“一言堂”了.这种形势下, 教师更需要幽默感.记得教学“认识公顷”后做一道填写单位的题目, 其中有一题是“小明的房间面积是30 () ”, 这本是三年级学生就能解答的问题, 但有个粗心的同学偏就填成了“平方厘米”, 我压下心里的火气, 故意用惊讶的语气说:“听了你的答案我才知道, 原来题目中的小明是只蚂蚁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那名同学挠挠头, 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用一句幽默的话替换了严厉的责备, 换来的其实是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大家一定不会出错了.

由此可见, 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 调节了学生的情绪、驱散了学生的疲劳、点亮了学生的“注意之灯”, 增强了课堂的艺术感染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六、生动的语言, 展示数学之美

因为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 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很单调, 就是数字, 图形, 概念, 公式, 性质, 就是再三的计算, 就是无休止地解决问题.不像语文, 优美的文字, 深厚的情感, 扣人心弦的情节……那才是美!其实数学也是一门美的科学,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就需要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缺乏生命力的数字其实就是一个个音符, 数学家们用它弹奏出数学这篇伟大的乐章;几何图形其实就是一块块拼图, 艺术家建筑师用它创造出一件件世界闻名的作品;还有那些概念、公式、性质,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它们也都蕴藏着美.

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我利用课件分别展示“字母、世界知名的建筑、中国的剪纸艺术、京剧脸谱”等, 一边展示一边配以生动的介绍, “对称美”悄悄地在学生的心里滋生再比如, 教学“间隔排列的规律”时, 唯美的四季图片, 24小时的日月轮换, 建筑物中经典的设计, 在老师的娓娓叙述中, “规律美”已播在学生的心田.这一切都是美,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将它们展示出来, 再加以生动形象的描述, 让学生看到, 听到, 感受到.

上一篇:安全性因素下一篇:新农合管理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