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共10篇)
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 篇1
中国古典诗词, 特别是唐诗宋词, 浸濡着“诗性的智慧”和“生命的体验”, 弥漫着“真”与“善”, 给人最真切的美的体验, 以持久、细腻、真挚之美倾城倾国, 感动人类。但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很难指引着学生深入这座“宝山”, 去探骊得珠, 去寻美探幽, 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唐诗宋词》的感觉是“很敬畏”“很麻木”, 甚至敬而远之, 干脆不去选修。这真是一种悲哀, 教育专家指出:经典诗文离学生的渐行渐远, 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块心病。
究其原因, 应是现阶段的诗词阅读教学未能重点突出对古典诗词独特的语言之美的体味:未能从语言结构的角度了解诗歌的“个性”, 从听觉的角度体味诗歌的语言形象, 从意象与意境的角度去感受诗歌的语言形象的生成过程。笔者认为, 要有效提高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效率,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 勿要肢解解剖, 或隔靴搔痒、舍本逐末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 作者所描绘、塑造的意境都具有完整性特点。构成一篇文章的各个文学要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诗歌时, 决不能也没有必要把组成意境的各个要素人为地分开, 去追本求源、条分缕析地探讨与解说, 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忽略了对文学作品意境直接、整体的感悟。不顾整体的所谓“欣赏”, 实际上只是“解剖”而未“鉴赏”, 结果是只见树木, 未见森林, 实属买椟还珠、得不酬失。比如很多学生欣赏王安石的《泊瓜州渡》这首诗时, 都遵循前说, 只是千篇一律地分析“绿”字之妙, 而忽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家处理感情的方式, 以至于本末倒置, 领悟不到这首诗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 把一篇充满着丰富意蕴、真挚情感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真的是“目无全牛”了。其实王安石的这首诗说的是他身处飘摇不定的宦途, 泊船瓜州渡口, 与故乡总是隔山隔水, 思归不得, 只好一次再次产生有家难回的失落感;至于句中“绿”字的有无, 对于诗意可谓无关宏旨, 倒是应以“又”字为诗眼, 方能呼应“何时”的感叹, 突出他年复一年思乡难归、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样看来, 文学欣赏如果仅仅着眼于一个角度, 局限于一个侧面, 那只能是隔靴搔痒、舍本逐末, 甚至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 要领略文学作品的意境, 一定要通览全篇, 从自然景物、作品的色彩、作家处理感情的方式、情节的发展节奏、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综合探究, 才能切中要害, 得其主旨。
第二, 切忌咬文嚼字、循章摘句, 不要太拘泥于语法和事实
对任何文学样式、文学因素的分析, 都必须首先抓住语言, 把握住这一点, 就能从整体上体味和领略意境。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文学语言, 被称为“世上最美的语言形式”。欣赏诗歌可以从语言的音乐节奏上去感悟, 可以从字词的咀嚼中去感受, 也可以从意象的捕捉中去品赏;在指导学生品析诗词语言时, 应提醒学生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品析语言切忌咬文嚼字、循章摘句。对作品字词句的理解, 不要太拘泥于语法和事实, 一定要和写作的表现和表达手法结合起来, 否则, 就会误入歧途。比如, 苏轼有句名言“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先”字古今有争议, 学生对此理解也不同, 有的干脆问我:难道江中的鱼虾、青蛙、鹅这些生物不比鸭先知水暖吗?笔者先向他们讲了李渔不懂“通感”的修辞手法, 而嘲笑宋祁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趣事, 然后再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的手法 (作者眼前恰是群鸭戏春水, 而苏轼心灵冷寂, 这是对比描写, 反衬他的些许孤寂) 。经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逐渐认识到“文学描写、意境的创造, 并不是纯客观的, 它灌注着作家主观的理解和愿望, 形成了主客观相结合的审美情趣和理想”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 品析语言一定要把简洁的语言描述复活为生动的艺术形象, 从而再创造、再评价, 最后才能身临其境般地初步领略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言分析是手段, 意境的描述才是目的。
第三, 不要机械分析、归纳、演绎, 而要凭借反复诵读熟参深悟
古人云:“三分诗, 七分诵。”诗歌的意境往往是在反复吟咏中最佳的浮现出来, 这也是一个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文学意境的浮现, 并非由分析、归纳、演绎而来, 而多是凭借反复诵读去熟参深悟。朗读应融汇着“涵泳”和“妙悟”,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境界美、情感美, 产生心灵的共鸣, 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 这是文学欣赏的较高境界。
在领略古典诗词曲赋的意境时, 特别要指导学生采用吟咏的方法。我国古典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 平声仄声交错组合, 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 只有采用吟咏的手段, 才能调动各种感官来领略古典诗词曲赋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深邃的意境和抑扬顿挫的格律美。笔者在指导学生上《唐诗宋词》选修课时, 就反复指导学生朗诵, 又配以切合情景的轻音乐, 同学们吟诵得感情真挚、韵味悠长, 充分领略了作品的声韵美、绘画美、意境美和人格美。
第四, 千万别忽略意象意境, 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诗词意境的构成应当包括三个要素:意象、意象之空白、人们的联想和想象。领略意境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联想、想象, 鉴赏者可以“思结千载”“视通万里”, 调动自己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思想等积淀而成的审美经验, 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别处出现的事物融进意象空白之中, 进一步补充、发挥, 将文字符号化为生动活泼、色彩缤纷的生活画面, 从而进入文学作品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 去思考和领悟作家寄寓在文中对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要是鉴赏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或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 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 也发现不了作品中的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在领略诗歌的意境时, 一定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跳跃性的诗句和章节的间隙, 使它们连贯起来。只有这样, 我们体味出的意境才是高度的真实性和形象的直观性统一的产物, 才是主观感情和客观景象高度融合的统一体。□◢
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 篇2
课程名称:唐诗宋词赏析
教学课时:32 适用专业:文、理、工科学生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人生百味,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读懂古代诗词,也即是了解一门以历史文化为根柢,以人生体验为精髓的生命科学。因此,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接受审美熏陶,学会审美操作,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相结合,达到生活的审美境界。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要求了解什么是现实人生,什么是诗化人生,亦即艺术人生。了解存在的四种形式。懂得创造、审美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发现世界,也要创造世界,创造美,创造生活,要珍惜生命,关怀生存,热爱生活。
了解中国古代文人运用他们的生存智慧在做这样一个课题,他们通过文学创作这样一种审美操作方式来超越生存,把握生命。尽量使自己不被生存所沉埋,不迷失生命,迷失美。他们以美质自珍,以贤人自比,从而超越生存,超越不幸,走出困境,进而释放自我,拯救自我,实现自我。在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了解古代文论中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如兴、观、群、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等。
了解诗歌的特质,诗缘情而绮靡。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的源流。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第二章 初唐诗
1、初唐四杰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 昂扬开朗,启盛唐之音。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以孤篇压倒全唐。
惜春意识,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无人理解的悲愤。三立意识:立德、立功、立言。第三章 盛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诗
《山居秋暝》《竹里馆》《鸟鸣涧》《鹿柴》 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而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也的确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够涤污去浊,平息烦恼,使人忘却尘世纷扰,产生忘情山水而甘于淡泊的情怀。
“禅是中国人接受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默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二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孟浩然诗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气象浑灏,的动态的美,表现了积极的用世之心,充满生命活力,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夏日南亭怀辛大》
清幽宁静之境,舒适闲散之情,孤独情人之思绪。《宿建德江》
将一缕淡淡的乡愁融汇于烟水朦胧的江面,境界清幽而又不失明净、开阔。常建《题破山寺》
光与影的结合,进入一种纯净恬悦的精神境界。
2、边塞诗派 王之涣诗 《凉州词》
悲不失壮,是典型的盛唐之音。王昌龄诗 《出塞》
囊括了悠长久远的历史时空,千古永恒的长城与明月既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又是古往事今来边战不息的无声见证。高适
《燕歌行》
朝廷的导向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竞争意识,造成“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陶入汉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现实。
3、李白诗 《将进酒》
源于对生命的叹息,对生命意识的觉醒,诗人感受到生命短暂、去而不返的痛苦现实。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充满无比自信。此诗表现是正是李白诗中“人生苦短”与“怀才不遇”两大情结。但由于有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所以不全是消极的。《登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情绪变化幅度很大。但根本问题是时光已逝而报国无门。《行路难》
今人多赏其末两句,殊不知这正是经过了一番艰难的精神挣扎所得出的。李白不是没有消沉过,但始终不言放弃,而是充满自信。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置饮酒》《独坐敬亭山》
李白在山水诗中,一方面表现了不畏强暴、鄙弃凡俗、向往崇高伟大事业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也将自己躁动的灵魂安息于恬静清秀的大自然山水境界中。
4、杜甫诗 《望岳》
少年时所作,但其博大宏伟的胸襟,生命的力度,青春的憧憬,对才华的自负,志向的高远,都可看出。《月夜》
情圣。与李白不同的家庭责任感。此诗极有章法,一切承接“独”字而来。《春夜喜雨》
表现了杜甫对生命的热爱,从而爱人间一切事物的“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句中对,又名当句对。生平第一快诗。《登高》 借对。
此首七律不但格律精整,气势苍凉开阔,而且语言凝炼,概括力极强,集中体现了杜诗艺术特点。
《旅夜书怀》《不见》《绝句》(迟日江山丽)《赠卫八处士》《登岳阳楼》 第四章 中唐诗
1、刘长卿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王、孟遗韵,但少清朗而更幽远。
2、刘禹锡诗《酬乐天席上初逢见赠》
3、白居易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恨歌》
情是欲的升华,此诗写了升华过程。一是生离死别的惨痛,爱情在反思与回忆中得到升华。二是人在失意的时候才更觉得情的可贵。元和体。
4、柳宗元诗《江雪》
诗人面对冰天雪地,决不退缩,决不屈服。无论地老天荒,也要坚持自己的人格。
5、李贺诗《梦天》《雁门太守行》
色彩浓重,想象奇诡,匪夷所思,是与李白不同的另一种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第五章 晚唐诗
1、杜牧诗 《沈下贤》
清绝净绝幽绝。晶莹澄澈的境界,是人品襟怀的外化象征。《江南春》
对历史文化的追思遐想。《乌江亭》
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不言失败。人是人自己所打败的。
2、李商隐诗
《无题》(相见时难)
以深切的爱情体验为基础,着重于情感心理的细腻刻画和凄美意境的创造。《无题》(昨夜星辰)
这是一种为外力阻隔而无法实现的爱情,但又是一种宁愿为此承担一切痛苦与牺牲的爱情。割不断的思恋,无法舍弃的追求,百折不挠的意志,在绝望中燃起不熄的希望之火,使这些无题诗成为千古爱情绝唱。第六章 词的起因与体制
1、清乐、雅乐、宴乐。小令、中调、长调。
2、词的审美特质:诗言志,词缘情;诗庄词媚;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
3、简介温庭筠、李煜等人作品。第七章 北宋词
1、范仲淹词
《渔家傲》 开豪放词先声。词中的忧患意识与伤感情绪。《苏幕遮》
与诗相比较,词更具有美的特性。一是多情,二是特别重视美,尤其是秀美、柔美。文人性格与人格的多重性。豪放之作与婉约之作。
2、晏殊词 《浣溪沙》 “夕阳”句是沉深的人生感触。使具体的怀人之情进一步扩展到了对整个人生在渐变中悄悄流逝的锐利伤感。而“无可奈何”两句使它赋有了深广得多的哲理性思想内蕴。大晏词境是温润秀雅的,而温润秀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既多愁善感,又不失淑女风范,正是词的一种审美特性。
3、张先词
《天仙子》 张三影
《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这就是词心,情结。
4、欧阳修词 《踏莎行》
两个“渐”字,把人的心理感受拉细、拉长,仿佛了随之出现了春水般 的迢迢之感。春水喻愁,春山喻远,分写游子与思妇。
“状难写之情,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5、晏几道词 《临江仙》
小晏的身世,多情善感的特点。词中三位美少年。
此词所写乃是一种梦后的追忆。表现出一种人去楼空、一切都如同梦幻般的怅惘。
正宗的宋词境界总是情深深,雨蒙蒙的。正因为雨蒙蒙,才有助于表达情深深、意绵绵。
6、柳永词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种不同境界的比较。
词贵点染。凄清婉约。
《八声甘州》 天涯漂泊、羁旅行役之愁。
7、苏轼词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
饱经忧患,气韵沉雄。慷慨激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念奴娇·赤壁怀古》 出现在苏词中的,是大量进入不惑之年后的复杂人生况味。即使是《江城子·乙卯正月记梦》这样的作品,也融入了无比深重的身世之感。《水调歌头》
苏词是多思的,他已不仅限于个人的忧愁哀乐了,当他个人遇到不幸遭遇时,便往往从宇宙人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于是他词中的愁便有了一种极深广的普遍性。这是智者的深思,不是弱者的哀叹。《定**》
面对人生道路上突如其来的风雨袭击,东坡却“何妨吟啸且徐行”,处困境不惊不扰不惧,安之若素,这就是东坡的功夫。正是这种处顺境淡然处逆境泰然的人生态度,支撑着他承载着生命的苦难,使生命既不为威逼所屈服,也不为利诱所迷惑,而获得自由。
当具备大气的诗人去除了荣辱、得失、苦乐、利害等束缚后,拨去浮蔽,便敞亮了生命的本真。
《西江月》
蕴藏着诗人多么宽广博大的的人格与泛爱天地万物的情怀。比起那些仅懂得“怜香惜玉”的词人来,东坡的胸怀显然阔大得多。
“但心头不系一物,便世间无事不可乐。” 这是生命的体验,也是生命的超越。
8、秦观词 《八六子》
此词很注意意象。芳草、杨柳、娉婷、夜月„„这些字面都很秀雅高洁。通过“销凝、怆然、暗惊”
等动词,表现的是深微细腻,幽约怨悱的情怀。柔美意象所体现的正是柔美的风格。《浣溪沙》
通体都显出轻、柔、淡、细的特点来。含蕴深细,韵味无穷。《鹊桥仙》
歌颂了真挚、专一的爱情。显示了多于情、深于情的特点。情辞兼胜,婉雅有致,自是词中上品。
9、贺铸词 《青玉案》
美人迟暮之感。词中的“闲愁”。
10、周邦彦词 《六丑》
咏物词,其寄托有:惜韶华,伤美质,悲不遇,叹知音。于回环往复之中展现嫣然风致,极尽长调一唱三叹之妙。
同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意,诗与词的表现手法有异。
一、抒情方式有直率与宛曲之分;
二、造境有开阔与幽深的不同;
三、语言有明白畅达与含蓄曲折的不同。《少年游》
温馨旖旎的闺房镜头。有特写,有中景,有近景,有室内之景,有室外之景。有动作,有神情,有对话,体情状物,无不细致入微。第八章 南宋词
1、李清照词
大学士赵明诚。文坛佳话,归来堂赌茶,易安居士。《醉花阴》
高情雅趣,“东篱把酒”与“人比黄花瘦”所表现的词品与人品。《一剪梅》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幽深的心态,构成了这些词的“词心”。《声声慢》
寻求从苦痛解脱的精神挣扎历程。《武陵春》
2、岳飞词 《满江红》
豪情词。婉约词柔情似水,豪放词则壮气如山。是气的产物。婉约词则是韵的产物。《小重山》
3、张孝祥词
《念奴娇·过洞庭》
在一派平湖秋月的景色中,诗人 的愤懑暂时得到了冲淡与平歇,在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过程中,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光风霁月的自然境界和心灵境界。从融我入物到万物皆备于我。
4、陆游词 《钗头凤》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三情结:情爱、功业、人格。两首《沈园》诗。《诉衷情》
报国无门的老英雄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卜算子》
当情爱与功业都不能如愿时,文人士大夫还有人格可以坚守,这正如柳宗元一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要为一点小事打消耗战。
5、辛弃疾词
身世介绍:非一般意义上的文人,是弓刀游侠,英雄豪杰,文韬武略都不同凡响。辛的气是“狂气”。《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摸鱼儿》
报国无门而屡遭排挤的悲愤。《清玉案》
最美好的事物是可遇不可求的;最高妙的艺术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王国维谓做学问、古今成大事业者的三境层: 《破阵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通首用典,驱遣经史子集如同己出。
6、姜夔词 《扬州慢》
感慨今昔,黍离之悲。《长亭怨慢》 《点绛唇》
“无限哀感,尽在虚处。”
7、吴文英词 《风入松》 通感。幻觉。
8、蒋捷词
《虞美人·听雨》,将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都放在审美角度来体验,这就是超越。
《一剪梅》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9、元好问词 《摸鱼儿》
此咏物词亦为情而作,生死不渝之情,感动世间骚人,诗言志,词缘情,信哉!
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达与人文艺术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都可以统一到审美这个主题上来。人不但要活着,而且美,要自由,要生活。人要有自己的心灵,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审美赋义。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诗化人生,艺术人生。唐诗宋词作为古代文化中一种审美操作的范式,将给予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等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4、《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5、《唐诗史》,许总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6、《唐宋词史》,杨海明著,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7、《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8、《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9、《中国诗学之精神》,胡晓明著,江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10、《宋词概论》,谢桃枋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11、《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十法 篇3
1.运用“问题教学法”。在开课伊始,因为学生的基础较薄。此时教师要多讲授一些,但讲授不代表就是满堂灌,精彩的讲授事实上是在引导、在启发。怎样使自己的讲授“出彩”呢?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其主要操作环节是:(1)布置预习,触发问题;(2)检查梳理,交流问题;(3)意见撞击,筛选问题;(4)递进思考,解剖问题;(5)拓宽阅读。深化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种子,但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来思考、来研究。这样有利于他们对唐诗宋词的深刻领悟。因此第三个环节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如在讲解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时,课前硬性布置学生读有所思,必须提出至少一个问题,结果全班汇集起来,上课时就充满了思维的历险,而我们在课上又“筛选”出“李白是怎样建构他的诗化人生观的”这一核心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突出重点。
2.建构“自学、试教、答疑、检测”教学模式。我校生物学科组申报了“自学、试教、答疑、检测”教学模式研究,笔者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也采用了这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学”阶段,要发动学生搜集资料、钻研教材、合理分工、合作学习,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分头学习一个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作深入的研究;在“试教”阶段,要指导学生精心制作教具,如重要的引文可以制作成幻灯片,典型的例证可以印发材料,这样可以减轻上课的背、讲负担;在“答疑”阶段,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互相辩论、争论,形成“脑风暴”,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要“好为人师”,要以“少讲”甚至“不讲”为最高境界;在“检测”阶段。要发动学生自己出题,因为出题也是一种学习。“自学、试教、答疑、检测”教学模式的施行,让学生转换了角色,凸现其主体地位,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组织专题教学沙龙。一个专题讲授结束之后,可以利用一堂课时间,将讲台撤去,将桌椅围成圆形,由学生主持。师生对话。搞一个专题教学沙龙。主要任务是对这一个专题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包括教师的讲课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听课体会、学习疑问等等。凡是与这一专题的学习有关的都可以谈。如“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讲完之后,我们可以组织“漫谈复制李白·拜李白为师写好作文”的单元教学沙龙。为了防止学生一时思考不成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可以叫学生提前思考,预先准备了小纸条,届时交给教师,由教师现场“答记者问”。也可以现问现答,鼓励学生大胆地向教师“进攻”!教师要认真听、认真记。对那些合理的建议与批评要做到从善如流;学生要认真准备、大胆提问,力争做到有的放矢、满载而归。
4.召开文学作品阅读笔会。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作家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的,理解作品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量,所以定期召开文学作品阅读笔会,或者一个月专门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是非常有益的。笔会内容可以先从单篇文章开始,接着是选文,再是作品原著、理论原著。可以将其搞成一个个系列,如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或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如讲完唐诗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诗歌的基础上,召开“如何欣赏诗美”阅读笔会。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书、如何读出东西来、如何把自己读到的东西写成文章,要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5.组织唐诗宋词知识竞赛。根据唐诗宋词的体裁特点。学生必须背诵积累,为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知识竞赛,形式可以模仿央视幸运52或三星智力快车那样,背的形式灵活一些,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之中积淀语文素养,提高学习兴趣。我们组织老师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可以为每一届学生使用,长期坚持下去,还可以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特色呢。另外我们也与时俱进,增加了一些新的比赛形式:如出示一首英译唐诗,要求学生背诵其中文原版;给选手提供一台宽带上网的电脑,要求他用最短的时间在网上找到一首诗的音频或视频朗读;给学生提供一首诗,要求他们在电脑上用最快的速度输入并进行美化编辑。
6.引进对话性作业。笔者借鉴康南海先生当年草堂教学的经验,解开学生作业时的桎梏,不再通过记忆、模仿而是通过创新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主要做法是:教师每上完一次课,课后要求学生就此前所讲的新宋诗词内容,联系自己的听课体会,联想、疑问、课外阅读心得。通过作业与教师进行广泛地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讨论,可以褒扬教师讲解的精彩之处,也可以批评其不当之处,包括纠正教师的错误、失误,还可以向教师推荐好文章、新信息等。不少学生通过作业,提高了思辨能力。经常有神来之笔,一位学生写道:“残缺的东西不一定美,但美的东西一定有残缺,关键就在于你是先发现残缺,还是先发现美。”通过引进对话性作业,加强课内外衔接,融洽师生对话,开放作业空间,调动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7.编辑研究论文索引。对于一些研究热点、难点、疑点,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分成学习小组,分头搜集资料,编辑研究论文索引,达到“研究小问题学习大语文”的目的。学生在编辑研究论文索引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习别人的论文写作方法,也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激励其写作、发表小论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如中学诗歌教学就大有文章可做:诗歌怎样教、怎样让中学生能够欣赏到诗美?那种先解决字词、再读顺、翻译、背诵的老一套或干脆什么都别讲,就让学生自己“狠狠地读,默默地悟”的新思维,是否可行?至于如何指导学生写诗,更是教学的盲区。我们要发动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在尽可能透彻地理解唐诗宋词知识和尽可能全面地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加强比较阅读。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学习文学要注意两种比较:一是与外国文学比较,二是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美术、音乐比较。在文学理论学习中,加强比较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如有人将《回乡偶书>翻译成(coming Home》就欠妥,一是中国文化中的家与乡是有区别的,家仅指一人之家,而乡却是指家族,回乡是以衣锦还乡为荣的,这里有一种光宗耀祖的封建家族观念;二是“偶”传神地道出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机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英译未能凸现出来。再比如讲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将美术中的构图思想引过来,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结构的意图和功能。此外,在不同文艺理论之间进行比较,如中国文论中有“诗中有画”“诗画同源”之说。而西方文论中莱辛在《拉奥孔》中极力强调诗画之不同,要以此刺激学生深入思考、全面掌握诗歌欣赏的知识,深刻领悟诗情诗味诗美。
9.定期与名师交流。这里的“名师”主要是指学校里较受学生欢迎、较有学养的教师。在《唐诗宋词选读》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校园资源,组织学生定期与他们交流。一是让学生参加教师的教研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导师制,加强研究性学习,三是邀请其开设讲座,主要讲授他们自身的读书方法、论文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等。学生经常是小叩发大鸣,不少学生的文章经教师修改、润饰后得以发表,加上教师再在考核标准中加上“文章发表”一项,学生学习与研究唐诗宋词的兴趣被空前调动起来了。
唐诗宋词教学探析 篇4
一管中窥豹, 了解理论
在唐诗宋词中常见的理论是角色/背景分离理论和脚本理论。
角色/背景分离理论的运用制造出了一些偏离常规语言的效果, 角色总是更加引人注目、更加突出。在心理学研究中, 角色更容易被审美和感知、更容易被释义、更容易被记住和鉴别。古人在诗词创作中, 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的时候, 经常会把这个物体和周边的环境区分开, 而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特定物体上。如王维的《渭川田家》, 在诗的前四句中, 诗人重点描述了渭川田家几个特定的生活场景:田夫荷锄、蚕眠桑叶、雉雊麦苗、野老倚杖、牛羊归来、夕阳残照。在“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的前半句中, “墟落”是背景, 而“斜光”则是角色, 在后半句中, 穷巷是背景, 而牛羊是角色, 穷巷和斜光照射的墟落构成了牛羊归来的背景;在“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中, 荆扉是背景, 而野老是角色。如果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起来看, 前一句构成了第二句的背景。在第三句“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的前半句中, 麦苗是背景, 野鸡是角色;在后半句中, 桑叶是背景, 春眠的蚕是角色;而整句中, 在桑叶上春眠的蚕是背景, 在麦地中啼叫的野鸡是角色。第四句“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中, 重点是田夫这个角色, 前面的描述都是为这个角色服务的, 前面的描述部分构成了农夫这个角色的背景。在这里, 王维犹如一个摄影师, 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渭川田家傍晚时的近景和远景, 形成了整体描述和特写相互结合的诗词风格。
脚本理论是对那些反复和经常出现的, 按照事件顺序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知识结构。当我们在对一个语言进行理解时, 经常会使脑子不自觉地去和相关脚本做比较, 以此来弥补那些被忽略的信息, “唐诗宋词与女性文化”、“关于‘愁’的诗词研究”、“酒·中国古代文学·失意文人”及“才子佳人”等中常有脚本理论运用。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柳永的这首传世名作中, 上阕主要是对情人洒泪分别、日暮时分、清秋时节等场景进行描述, 下半阕则是对未来的相思进行的一种叙述。在这首词里, 作者重点描述的是分离, 因为读者对他们的相识、一见钟情、相爱的过程已经形成了整体认识, 而不必再花费太多的笔墨去描述他们的相爱经历, 重点放在了对他们分别时的凄惨情境进行的描述, 犹如强光灯的照射, 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感触, 之前的步骤和之后的步骤则都变成了背景, 映衬出这个步骤的重点。如果读者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凄美爱情故事整体步骤的话, 则读者在阅读的时候, 可能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 学生才能乐于接受, 在诗词鉴赏课上, 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情境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感知材料, 而且可以在学习的疑难之处, 再现情境, 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三感受意境, 仔细品味
意境是解读诗歌不可或缺的钥匙, 也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情与景和谐统一, 情景交融, 情景互映。例如, 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连续用九个名词, 写出了九种事物, 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枯树兀立山野, 藤蔓缠绕着枯树, 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 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 荒村茅舍逸然自适, 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 困顿疲乏、漂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 实则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瘦”等词恰到好处的运用, 渲染出游子长期羁旅在外, 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抑郁痛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 情由景显, 情和景交融一体。
总之, 唐诗宋词的教学更致力于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她有着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再加上我们长期的刻苦钻研, 精心嫁接剪裁, 我们不仅是有条件而且是必须让这选栽的花儿开得别样红艳。
参考文献
[1]钱士宽.唐诗宋词选修教学策略例说[J].语文教学通讯, 2011 (13)
[2]王静.自然与人格的契合, 物境与心境的交融——《唐诗宋词选读》登高诗鉴赏专题教学实录及思路解说[J].文教资料, 2010 (36)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例分析 篇5
袁翩翩
[案例背景]
一:笔者正任教高二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二:我们学校规定禁止学生把手机、Mp3、Mp4等各种通讯和娱乐工具带入校园,可是我班上有同学自习时听Mp3,我非常生气,拿到办公室一听,里面有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芳草无情》、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等,她说是为了学习古诗词,我想她不是狡辩,这些流行歌曲的确都与古典诗词有关,心中怒气消解了许多„„
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动漫、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书。我的学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类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便于隐藏,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枪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不少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而事实上古典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把教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放到欣赏古典诗歌的课堂上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鉴赏课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要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
现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1、“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
这是一种畏难心理。学生生性好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记忆深度不够。许多同学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背背古典诗歌是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学好语文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
古典诗词不是外语,而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语言形式。学习古典诗词就是回望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源头,没有它,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好好学习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就愧对于祖先,愧对于血管里流动的中华民族的热血。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喜欢流行歌曲,却不知有许多歌词都是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来的。所以他们会觉得学古典诗词是“落伍”,跟不上时代。
3、“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
这些学生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
但是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典诗词,从语言的范例中学习语言,能丰富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的地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大。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五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诗词,作为选修教材苏教版《唐宋诗词选读》专题的诗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增进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在《课程标准》)诵读篇目中所占的数量多。《课程标准》附录“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中要求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诗经》,如《氓》等;楚辞,如《离骚》等;唐宋词,如李煜《虞美人》、苏轼《念奴娇》、辛弃疾《永遇乐》等。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和导向,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古诗词的重视。诗歌鉴赏题加上名句默写,在整张试卷分值约占8—15分。[案例素材整理]
教学古典诗词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到底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分析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对症下药。
我想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
与音乐的融合。在现代作品中,作曲者并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的是根据今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结合点。就是说,既有意识地吸收中国古典音乐,同时又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在曲式、配器、演唱等诸多方面都能给人一种现代感,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一些传唱较广的古典诗词歌曲,如《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枉凝眉》、《葬花吟》(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曹雪芹原词)、《滚滚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杨慎《临江仙》词)等,也都具有上述特点。
除了音乐的融合之外,文字,也就是歌词的融合恐怕更值得我们关注。由于古今语言、音乐的差异,情感表现方式的差异,很多歌词作者往往不拘泥于古典诗词的原来的字句,而将其作为一种据以再创作的素材,或者整句地沿袭,或释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与新创作的歌词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成为当代流行歌坛上的一道特殊的景观。[案例描述]
具体古诗词的教学操作中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导入新课:
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
教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教师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听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比较鉴赏:
在鉴别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学生与诗人和作品的感性沟通,加强了诗词的理性体悟。
1、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歌曲和歌词,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和苏轼的词异曲同工,同为咏史怀古,也各有千秋。
2、学习苏轼的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台湾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不同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抒发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咏叹爱情的缘分,人世德悲欢,在爱与愁之间的伤痛。
三、作业设置:
这种作业设置较以往作业的设置学生愿意做、主动做、想着做。
学习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后,播放并展示了《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曲《当》的歌曲和歌词,告诉同学们化用古乐府诗《上邪》,和我们刚学过的作品都表现了爱情永恒这一主题,模仿《当》的歌词,把《无题》扩写称一篇抒情散文
总之,在这些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尝试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时常在教学中,在动听的音乐声和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中,伴随着阵阵掌声,铃声响起。
[案例思考]
这些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充斥我们耳膜的被我们忽视的流行歌曲,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素材,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诗词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材,那么最好的教材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 篇6
用琅琅书声去唱响诗意课堂
教师在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走进文本意义世界时, 首先宜从诵读开始, 这里所说的“诵读”包括朗读、背诵、美读、涵泳。《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加深体验和感悟”, 那么感情浓、生命意识强、音乐性明显的文学类文本更需要依托诵读来唤醒、来激活、来加以感悟。前辈们十分重视诵读。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依托诵读, 能有机地将三者和谐统一在一起, 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古典诗文精妙的意境。在教授“唐诗宋词”时, 我们多采取诵读的方式。
在对话中走进芬芳的诗国
1.给深邃渗入互动。诗歌类文本的意义世界不是自足的、封闭的、静止的, 而是敞开的、开放的、动态的。接受美学大师姚斯也说:“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因此, 在课堂上, 我们教师很善于激发学生, 让其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 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和教师对话, 与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对话。
2.把赞美送给诗人。其实, 古代诗人在把自己的人生融入艺术创作的同时, 他们的人生本身也就淬炼成了可以观赏品鉴的艺术品。白居易高呼着“一丛深色花, 十户中人赋”, 这是怎样的爱民情怀;韩愈捶胸呐喊“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又是怎样的胸襟?李贺仰天长叹“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又是怎样的悲怆;还有刘禹锡的傲岸与倔强, 元稹的曾经沧海、除却巫山的气质, 等等。可以这么讲, 诗句是他们艺术人生的浓缩。与其说其声之至清, 毋宁说是心之至清、情之至深、趣之至雅、经历之至曲……因此, 在欣赏他们艺术作品的同时, 是不是也要欣赏一下他们的艺术人生?于是我们分别开设了《一代诗仙》、《千古诗圣》、《永远的苏子》、《薄命君王, 绝代才子——李煜》、《把阑干拍遍——辛弃疾》等专题讲座, 以及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走进这些诗人的精神家园, 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 同时献上他们的感动与感悟。比如学唐诗、宋词, 让他们为自己心仪的诗人撰写颁奖辞。
用写作去升腾自我体验的智慧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习经典文本, 不能仅仅停留在读对了、会译了、能背了、会默了、了解作者了。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和经典对话、和文化名人交流的基础上, 加强读写结合、融会贯通, 内化融合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 升腾成自我的智慧之花。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或为喜欢的诗词写解说词, 或围绕文本写文学小评论, 或为某个作家或时代写文化散文, 等等。比如姜天宇同学在她的文学小评论《千古明月人间情——浅谈苏轼词中“明月”意象》、赵春蕾同学的文化散文《花样人生———怀念那曼妙才女李易安》。刘勰说:“披文以入情, 沿波以讨源。”学生的确读透了易安和她的诗文, 且把自己的情融入了文章中, 所以能写出曼妙的习作来。
钱理群教授说:与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 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 你不能隔岸观火, 你必定要把自己也烧了进去, 把你的心交出来, 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同挣扎的过程中, 你会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 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 更聪明也更天真, 你内在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被开发出来, 你的精神变得自由而开阔了, 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
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 篇7
一、情感教育
在“新课标”中, 情感包含了学习兴趣、热情、态度、动机, 更是指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内心体验。换一个角度说, 情感从原来的片面追求学习, 发展到了追求个人的价值观等。情感教育强调了个人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相统一。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情感教育旨在将学生的情感引领到正确的方向, 同时产生新的情感并形成新的情感品性。语文教育并不是单单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技能, 更是情感的教育。强调情感教育, 是因为情感教育能弘扬真善美, 打击假丑恶, 能够促进人类的和谐健康发展。
唐诗宋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粹, 与情感教育天然相融。在高中教学课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容和表达方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进行道德、理智、审美意识等各方面的培养。
二、唐诗宋词和情感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 历史传统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就极其重视情感教育, 因其指导思想受到了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所以也就将情感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在古代, 中国文化认为情感极其重要, 对人文教化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很少以排斥鄙夷的态度对待情感。导情节欲, 严格的礼乐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 这种观念对后世语文的教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家圣人孔老夫子重视情感, 强调“仁者, 爱人”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并通过“六艺”之教培养人的道德情感。除却儒家, 法家倡导严厉刑法却也是注重情感。这些思想认知和教学经验都突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情感教育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交融。
(二) 学科本质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 更有人文性。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交流、沟通、学习工作的。人文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人文性是指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 涵盖了政治思想、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唐诗宋词的学习应该重视情感教育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人文性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特性, 这就表明了, 语文课程应该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 关注学生思想的情感熏陶以及课程中体现人文特点的内容。
如何处理语文学科的两个特点, 就需要不偏不倚, 不可过度重视工具性从而压抑了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也不可过度重视人文性, 从而使得语文成为思想道德的附庸产物或是政治的传音筒。但是据目前情况可以发现, 人文特点被忽视, 情感教育缺失,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不可急功近利。
(三) 时代需求
当今社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要任务, 唐诗宋词的学习与情感教育的相融合是时代的需求。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精神文明也应该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使得精神文明得到发展, 注重人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事实上, 当今社会青少年在道德、理智、审美等方面有着严重的缺失。比如马加爵因为争执将室友残杀, 复旦大学的研究生虐待猫事件等等。
中国古典诗文内涵深刻, 多学一点有利于修养的提升, 眼界的开阔。因此在学习唐诗宋词时必须要将其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将诗词中的道德情怀运用到自身上。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实力。
(四) 学生特点
高中生是心理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 这个时候正是认知、情感、性格、信念确定和整合的阶段。理解并尊重这个阶段的高中生的心理个性, 在指导古诗词鉴赏的时候,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的态度、感情的领悟。同时这个阶段的高中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内心的自我评判。若学生对作品很排斥, 教师就要用精美的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目光, 从而激发他们对唐诗宋词的认同和热爱之心。
三、结束语
唐诗宋词, 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学中的璀璨石。高中教学中, 唐诗宋词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背诵默写或是考试, 而是让学生感受到唐诗的韵味, 宋词的清雅精致, 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唐诗宋词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感情,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感情的领悟, 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更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等。最重要的是, 通过唐诗宋词的学习, 情感教育和其的融合使得青少年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 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章文静.浅论唐诗宋词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 2013 (28) .
[2]任慧慧, 禹淼.谈宋词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4 (12) .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有和无 篇8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 朗读实际上已经被放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的确, 语文学习是需要朗读的, 语文课更是少不得那琅琅的书声, 在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无疑更具有积极意义。苏轼的“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大声地喊出来, 又何尝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那一份坦然, 那一份久经磨砺后的豁达;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不壮怀激烈地唱出来, 又怎能感受得到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和悲痛。但是, 诗歌的类型不同, 读的方式也不同, 豪放的诗词不大声吟诵, 不足以快其意, 婉约的则不浅吟低唱, 不足以品其情, 更有一些含蓄蕴藉、千回百转的诗词应该是在一种“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的意境中, 寻求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有人说“朗读和默读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 这也正说明了有声朗读固然重要, 默读同样不可或缺。
倘若能在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默读的机会, 多教给学生一些默读的方法, 多给学生一些宁静的空间, 那么学生所获得的感悟, 所受到的熏陶、所激发的灵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的语文课堂, 我们的诗词鉴赏教学也一定会有无声胜有声的精彩, 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老师和学生才能一起在唐诗宋词世界里渐入佳境。
二、常规和悖理相存, 于无理处得深意
唐诗宋词的创作其实就是遵循常理而又打破常规的矛盾统一的过程。常理, 顾名思义, 便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认可、依从的道理。比如, 落花飞絮, 让人倍感身世飘零;柳丝雁影, 令人顿感别离之苦;孤帆, 浮云, 落木, 无不令人产生相似的情怀。这种在情感浸润之下观照万物的审美经验, 便积淀为常理。但是,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很多诗人大胆探索, 解构、背离常理而为诗, 却别有真趣。如:“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外物本无情, 何必怨杨柳?又如:“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思乡、还乡是人之常情, 此处至情之语却作“无理”表达。再如, 诗人常化虚为实, 但秦观却反其道而行之,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岂不别有一番洞天?如此种种, 不一而足。
既然我们面对的唐诗宋词如此变幻莫测, 不拘常理, 那么, 我们在教学时又怎能囿于常理, 按部就班?
无理, 就是可以打乱诗、词的时序。诗词虽然有创作上的时间差异, 但是时代不同, 感触却相同;处境不同, 但心境却相同;诗文不同, 手法却相同。求同存异, 应该会给唐诗宋词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与李白《送友人》同为送别诗, 韩愈、柳宗元、苏轼皆为迁谪客, 杜甫、范仲淹都是忧国忧民人。可见, 超越时空, 打破常理还是有可行性的。
无理, 就是可以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如果在学生基本掌握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 将部分诗词鉴赏的权利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 课堂展示自己的理解、鉴赏成果,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相互质疑, 最后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的激发, 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会令人满意。
无理, 就是可以见仁见智, 另类解读。诗词不是一个封闭、一成不变的僵硬的文字累加, 而是灵动的、具有多元解读性的优美篇章, 所以, 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的时候, 要鼓励学生见仁见智, 甚至可以另类解读。比如:对《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的主题, 有的学生把它理解为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思春, 也有的学生将这个“弄装梳洗迟”的少女看作郁郁不得志的作者的化身, 这正说明了学生理解的深刻;对辛弃疾《青玉案》中的“那人”, 可以理解为“情人”, 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知音”, 也可以理解为“孤傲、不趋流士的志士”, 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追求目标”?
三、虚实与有无相容, 于无尽处品余情
中国艺术里是很讲究虚实相生的, 唐诗宋词更是虚与实最完美的结合体, 在诗词教学时, 我们更要注意虚与实、有和无的处理。
1. 内容与方法。
就课堂学习而言, 文本是实, 解读文本的角度、方法、技巧是虚。正如景是实, 情是虚, 情一定要附着在景上一样, 我们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要附着在固定的文本上, 而不能独立存在, 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因此, 只要我们牢牢抓住文本这一实, 就可以化虚为实, 虚实相生了。
2. 感悟与背诵。
感悟、品味可以天马行空、虚无缥缈, 但是背诵、默写必须落到实处。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时候, 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生吞活剥, 忽略意境;一是只重感悟, 华而不实。前者不利于语感的培养, 后者如过眼烟云, 转瞬即逝。只有让学生在课后不断地去吟咏、背诵, 才能巩固课上所得, 化知识为能力, 进一步提高自己鉴赏诗歌的水平。
3. 课内与课外。
虽然课堂为实, 课外为虚, 但是在课堂上无论老师准备如何充分, 讲解如何到位, 学生感悟如何深刻, 都不能说对某一首诗词已经完全掌握, 没有再感悟, 再解读的必要。不要说大部分唐诗宋词都是常读常新的, 更何况有一些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呢?比如冯延巳的《鹊踏枝》中的“闲愁”, 失意者读来感到是壮志难酬, 失恋者读来是相思难禁, 少年读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 老年人读来是“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的无奈。
这正是课堂教学有时尽, 课后回味无穷期。正因为诗词的鉴赏是一个不断延伸, 永无尽头的过程, 所以我们才会在虚和无中有所得, 有所悟。
四、个别和一般相辅, 于无为处提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诗词更是我们鉴赏诗词的例子,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发挥好“例子”的作用, 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1. 同类归纳。
诗词是有流派的,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同流派的几首诗词放到一起归纳它们的共同点, 进而推广到鉴赏其他风格相近的诗词。比如, 通过对《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等词的学习, 我们可以体会到“花间词”以“表现离别相思为主, 词风香软浓艳”的特点。
诗词中选择的意象有时是相同的, 比如《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苏幕遮 (怀旧) 》都选择了“月亮”这一意象, 而且都借助“月亮”表达相思之情, 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点推广到鉴赏其他带有月亮这一意象的诗词。
2. 同中求异。
当然, 诗词是千变万化的, 我们在进行同类归纳的时候, 还要做到同中求异, 这样才不至于失之偏颇。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都将抽象转化为形象, 变无形为有形, 但具体运用上又各具特色。第一句用江水喻愁, 表现出了愁的深广和绵绵不绝;第二句用车载斗量来表达愁的沉重和不可排遣;第三句运用博喻, 表达了愁的多、杂乱和连绵不绝, 具有生动性和创造性。
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例子”这一个个体, 并联系实际, 巧妙地运用到诗词鉴赏当中去, 我们教师也可以垂拱而治, 无为而治了。
薄薄的一本《唐诗宋词选读》, 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经典名篇, 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快意和感动, 给我们带来了多少遐想和思考。只要妥善处理好几对关系, 我们收获的将不是区区几首唐诗宋词, 而是诗词的海洋, 是前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历史, 是祖先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宇宙的伟大成果。
摘要: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 是文学大花园中的奇葩, 在高中阶段开设唐诗宋词选读课, 无疑是适应教学改革, 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重要举措, 但是如何真正发挥唐诗宋词对广大中学生的熏陶、濡染作用, 还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课题。作者认为处理好有和无的关系, 方能收到有中求无、无中生有的效果。
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 篇9
因此, 相应的教学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看好处”、“说门道”;再次,如有可能,则可向“鉴别”方向延展,能对诗词作品评优劣、判高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为了区别于苏教版必修教材的诗词教学, 为了更为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笔者将以上二者结合起来,尝试进行了《唐诗宋词选读》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准备环节:预设规则,生成丰富
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很强,而唐诗宋词又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笔者试图通过诗歌学习交流会的形式, 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确定诗歌作品、寻找配乐、查找资料、合作演绎等, 以期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并且逐步培养能写、能说、会合作的本领。
评分规则由师生共同商定,涵盖“仪态表情、立意内容、语言表达、小组合作”四个方面,每项25分,5分为一档, 前三组选手登场展示完毕之后, 师生间进行初步交流、尽量统一评分标准,开始打分。其他小组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做好记录,以备点评所需。
以上四项规则在设想之初,就为学生预留出较大的发挥空间,除了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如何将这些内容编排妥当、产生创意形成亮点,就看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笔者观察到不少细节: 在展示篇目的选择方面, 学生会从朗诵选手的擅长方向来考虑, 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在多次排演和多方建议后逐渐成熟; 在篇目的背景与理解方面, 学生既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网搜索相对完备的资料,也能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力求做到完美无缺; 在展示的环节里,学生们不厌其烦地演练,配不配乐、配什么音乐、道具上不上、位置怎么站、最后如何致谢退场,事无巨细务必一一到位, 力求寻到绝佳方案。在这一阶段中,预设规则的开放, 使得准备环节的生成出乎预料的丰富, 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充分且有效的提高。
二、展示环节:预设重点,生成亮点
基于苏教版必修一到五的教材中系统完备地出现过不少古诗词,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诗歌作品鉴赏的规律和方法。因此,每个小组都能把握以上的重点, 并结合自身情况展示出独特的亮点。
通过抽签, 每个小组按顺序依次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成果:有的小组在朗诵环节花了心思,比如见证诗人陆游和唐婉爱情的两首《钗头凤》就由男女生分别诵读;知人论世的环节中,不少作者都是学生们所熟识的, 因此有的小组也很巧妙地设计成为互动环节,以提问回答、纠正补充的形式替代形式单一的说教; 赏析过程中有的小组别出心裁地运用信息技术课上接触到的flash软件,制作了动画视频, 动态展示与文本有关的故事。
可以说,由于有了预设,课堂没有失去重点;而透过生成,精彩不断呈现。在预设和生成过程中,笔者认识到: 不仅要注重教师的预设活动, 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也要关注教育的实践力与影响力;不仅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感,让学生在“预设”和“生成”中都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三、评价环节:预设反思,生成精彩
课堂评价具有诊断和激励功能, 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相对于过去按部就班地开展讲授式教学来说, 研究性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生需要在课前做更多的预习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又必须面临和应对大量不可预期的、随机出现的问题,能够独立或者合作解决的固然是好, 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施以援手的也不乏其数,更多的关于得失的思考和对今后学习的改进意见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展示环节结束后, 根据预设要求,结合打分依据与相关记录,学生对每组的各方面表现发表看法,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鼓励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
有学生认为太过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 让关于唐诗宋词的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儿; 也有学生认为无论怎样生动丰富的形式,都必须为明确的内容而服务;还有学生谈到自己的表现很紧张不自信,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以上反思交流后小组汇总,形成文字,展示于班级小组学习活动园地。
笔者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点评,以鼓励和肯定为主,由衷地希望能有真正的收获,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合作发展、个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宋词中“一”字的妙用及美感解读 篇10
一、“一”在宋词中的使用
“一”在宋词中与别的词汇搭配使用, 一般具有数词和副词两种词性。“一”作数词不言而明, 表示“一个, 单个”,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与量词或名词搭配, “一缕”、“一叶”、“一曲”、“一阕”、“一杯”、“一点”、“一枝”、“一树”、“一生”、“一日”、“一声”、“一片”、“一犁”、“一阵”、“一分”、“一川”等, 如与动词搭配, “一醉”、“一饮”、“一笑”、“一望”、“一去”、“一听”、“一洗”等。“一”作副词侧重于空间方面, 强调范围、估量情形, 表示“满、整、全、都”, 如“一任”、“一齐”、“一并”、“一似”、“一时” (2) 等, 大部分是与另外的副词搭配, 另外, 也存在名词搭配的情况, 如无名氏《谒金门》词中“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和晁冲之《感皇恩》词中“两行烟柳, 吹落一池飞絮”, 并不是说只有一条溪水披上新绿, 只有一方池塘铺满飞絮, 而是强调“新绿”和“飞絮”的范围之大, 是一种概况情形之辞, 所以这种情况的“一”应该理解为副词词性。
二、“一”的妙用及其美感解读
需要说明的是, “一”在宋词中体现出来的妙用不主要取决于它自身数词和副词两方面的语言意义, 关键是在与其他词语搭配和具体的词况中产生出来的一种衬托和强化作用, 包括了形式上的音节和语气、内容上的情感表达和境界营造。
(一) 与名词或量词搭配:衬托婉约词的音节美、纤细美和柔情美
“一”字音节和意义简单, 歌唱时便于拖带延长, 营造轻缓的语气, 促进婉约词音节悠长的美感, 更与婉约词的柔情美和纤细美存在契合之处。这种情况下, “一”作数词, 多与名词或量词搭配使用, 这是“一”在宋词中较为普遍的用法。
寇准《甘草子》词:“春早。柳丝无力, 低拂清门道。暖日笼啼鸟。初坼桃花小。遥望碧天净如扫。曳一缕、轻烟缥缈。……”全词境界清幽, 写景细致, 洋溢着淡淡的感伤, 就如那一缕轻烟飘渺, 并不繁重, 却是慢慢渗入愁魂。“一”字促进表达“轻烟”之轻和情感之细致。
高观国《生查子》词:“香惊楚驿寒, 瘦倚湘筠暮。一笛已黄昏, 片月尤清楚。……”似乎才吹了一曲笛, 时间已至黄昏, 词人将时光的流逝承载于“一笛”之上, 突出了词人感知的短暂和细微, 烘托了愁于内心而不知外物的心境。
徐伸《转调二郎神》词:“闷来弹雀, 又搅破、一帘花影。谩试著春衫, 还思纤手, 熏彻金炉烬冷。……雁翼不来, 马蹄轻驻, 门闭一庭芳景。空伫立, 尽日阑干倚遍, 昼长人静。”词中写尽一个女子对远方人柔情脉脉的思念, 出彩处在于利用女子一连串慵懒而多情的动作加以刻画。“搅破、一帘花影”、“门闭一庭芳景”, 词句满怀忧思却读来朗朗上口, 动词“搅破”、“闭”明显表示女子不赏风景, “一”字一定程度上起了拉长音调、舒缓感情表达的作用。
李从周《清平乐》词:“美人娇小。镜里容颜好。秀色侵人春帐晓。郎去几时重到。叮咛记取儿家。碧云隐映红霞。直下小桥流水, 门前一树桃花。”该词寓离情别意于欢快表述, “一树桃花”绚丽多姿, 反映了女子乐观的心态, 也蕴含着女子期待重聚的无限柔情。
张先《望江南·忆江南》词:“香闺内、空自想佳期。独步花阴情绪乱, 谩将珠泪两行垂。胜会在何时。厌厌病, 此夕最难持。一点芳心无托处, 荼縻架上月迟迟。惆怅有谁知。”该词通过空想、独步、垂泪、生病等事件表达女子的思念, 最后聚于女子柔美、深情的芳心一点, 展现了婉约词细微而深情的特点。
(二) 与动词或副词搭配:强化词中的豪放感情
“一”能体现婉约词的柔美细致, 但是“一”字有时候与动词或副词搭配时, 能够强化词中表现的豪放感情。
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该词本身并非豪放词, 词人在黯淡的景物中抒发的是浓厚的忧愁, 最后表示执着无悔却仍旧不忘描绘憔悴的模样。“拟把疏狂图一醉”, “一醉”简单明快, 则显得大气、豪放, 坚定中不拖泥带水。
苏轼《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著名的豪放词, “一蓑烟雨任平生”不管是音调还是情感方面格外充满魅力, 作者把人生简单到只有“一蓑烟雨”而任以逍遥, “一”和“任”的搭配突出了对比度, 有助于表达词人豪放不羁、无所畏惧的感情。
(三) “一”与“一”连用:连续叠加景物中强化抒情力度
宋词中有大量的“一”与“一”连用的情况, 用于连续描写景物, 一方面使得景物描写更加扩大和突出, 另一方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有助于强化词人的抒情力度。
欧阳修《浪淘沙》词:“……楼外夕阳闲。独自凭阑。一重水隔一重山。水阔山高人不见, 有泪无言。”距离把相爱的人隔开, 空余思念, 连眺望一下远方都是一重水一重山, 这一重一重的阻碍让思念都更加困难。
王沂孙《醉蓬莱》词:“……一室秋灯, 一庭秋雨, 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 不知消得, 几多依黯。”三个“一”连续写秋景, 把秋日萧条、冷淡、孤独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仇远《忆旧游》词:“……正一星镫暗, 更一声雁过, 一点萤流。合成一片离思, 都在小红楼。想扑地阴云, 人愁不尽, 诗与天愁。……”该词更是连用了四个“一”字, 一气呵成, 前三个“一”的景物最终合成“一片离思”, 这份相思之情愈加厚重。即使如此, 相思仍旧表述为“一片”, 又体现了词作含蓄、内敛的美感。
“一”与“一”连用除了可加重愁情的抒发外, 还可以充分表达词人的悠然情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无名氏《减字木兰花》词:“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词人从“一丘一壑”中撷取欢乐, 自由而又诗意。
王质《浣溪沙》词:“……无言有泪洒西楼。眼共云山昏惨惨, 心随烟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尾句“一蓑一笠任孤舟”转换了前面凄冷的气氛, “一蓑一笠”是词人豁然开朗、潇洒自我的形象。
苏轼《行香子》词:“……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 作个闲人。对一张琴, 一壶酒, 一溪云。”“一张琴, 一壶酒, 一溪云”, 词人并列了三种外物, 没有俗世的蝇营狗苟, 却是词人悠闲、淡然的心之所向, 情之所归。
(四) “一”与“百”、“千”、“万”连用:对比中强化情感、扩大境界
“一”与“百”、“千”、“万”在语言意义上的差距是构成这种美感形成的基础。
范仲淹《渔家傲》词:“……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一杯家万里”表露了词人以酒排遣思家之情, 但是一杯小酒容不下远在万里的家乡。“一”和“万”的对比宣告了家乡之遥远、个人之无奈。
柳永《昼夜乐》词:“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 变作离情别绪。……其奈风流端正外, 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柳永的这首词抒情细腻, “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 这里有“一”和“千”的对比, 也有否定副词“不”的加盟, 突出表达了女子心有千千结的复杂心态。
汤恢《祝英台近》词:“……长忆人立荼蘼, 珠帘卷香月。几度黄昏, 琼枝为谁折。都将千里芳心, 十年幽梦, 分付与、一声啼鴂。”“千里”不为不长, “十年”不为不多, 可最后都托付给了啼鴂的鸣叫“一声”, 强烈的对比中表明了主人公无奈而又痴情的心绪。
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 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 挥毫万字, 一饮千锺。行乐直须年少, 尊前看取衰翁。”“挥毫万字, 一饮千锺”, 千锺只消一饮, 尽显作者的气概豪迈、心胸宽广。
王安石《南乡子》词:“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 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四百年来成一梦”这一句对于历史的慨叹高度浓缩, “四百年”漫长遥远, “一梦”倏忽而逝, 而两者在这句词里却是几近等同的, 这种对比中的时间感给人印象深刻。
苏轼《水调歌头》词:“……忽变轩昂勇士, 一鼓填然作气, 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 飞絮搅青冥。众禽里, 真彩凤, 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 一落百寻轻……”, 词中连用的是“一鼓填然作气, 千里不留行”和“跻攀寸步千险, 一落百寻轻”两句, “一”和“千”的对比集中刻画了作者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
张孝祥《念奴娇》词:“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此句“一”和和“万”连用是扩大境界的典型例子。“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 后句虽状物渺小, 但是对前句的衬托作用不可忽视, 以小衬大, 使得本来开阔的境界更加博大和具有空间感, 另一方面, 也强化抒发了作者豪迈的胸襟。
三、总结
“一”这一字眼在宋词中屡见不鲜, 但若细细品读, 还是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和美感, 主要体现为一种衬托或强化作用, 衬托词的音节更加上口、易读易唱, 感情或更加婉约或更加豪放, “一”、“一”连用时可以强化感情抒发力度, “一”与“百”、“千”、“万”连用时通过对比可扩大词中的境界。这样的“一”的确如张炎所说, “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 不可不留意也”。
参考文献
[1]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 1965.
[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第一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推荐阅读:
“唐诗宋词专题”教学辅导10-07
唐诗宋词单元教学集体备课10-08
唐诗宋词的意境美12-04
《唐诗宋词研究》12-24
苏教版 唐诗宋词 全部古诗宋词01-03
唐诗宋词之最的意思11-26
唐诗宋词作者简介05-12
唐诗宋词鉴赏集07-24
唐诗宋词选读复习09-03
唯美唐诗宋词名句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