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配植(共3篇)
园林配植 篇1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 东经112°42'~114°14', 北纬34°16'~34°58', 北临黄河, 西依嵩山, 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4.4℃。7月最热, 平均27.3℃;1月最冷, 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 mm, 无霜期220 d, 全年日照时间约2 400 h。
1 郑州市园林绿地现状
1.1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郑州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区级公园, 小区游园, 滨河绿地, 森林公园, 游乐园, 动物园, 植物园等[1]。其中最早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是市区较早建成的3大公园—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和紫荆山公园, 而围绕市区内的几条主要人工水渠—金水河、熊耳河等则建成了滨河绿带公园[2]。虽然公园有一定的数量基础, 但由于建设不到位, 面积较小, 养护管理不及时等原因, 公园质量并没有达到市民的使用需要和调节城市环境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 近年来, 随着国家园林城市的评比, 郑州市绿化建设力度加大, 一大批高质量的公园正在筹划之中, 尤其是在2008年国庆期间郑州市植物园开始试营业, 结束了郑州市没有自己独立的植物园的历史。同时, 郑东新区的绿化建设也在积极进行, 公园的面积、质量及设施都有了很大提高。
1.2 附属绿地
郑州市的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区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在郑州市较早建成的居住区内, 由于多是单位所建, 多分布于市中心, 面积有限, 所以绿地面积狭小;而在近期所建的小区, 多是由开发商建成, 小区面积较大, 多分布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 绿地面积较大, 居住区内有自己的公园及游憩设施。
郑州市在以前被称作“绿城”, 几乎每条街道的两边都种植了高大的悬铃木, 景观煞是美丽。但随着近些年城市建设力度加大, 车辆及人口的增加, 许多道路都进行了拓宽改造, 昔日的悬铃木大多连根拔起, 换之小树代替, 街道景观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但近年来引用了一些外来植物, 作为行道树, 如女贞、枫杨等, 街道景观有所改观。
2 郑州市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2.1 大量选用乡土树种, 配置成乔、灌、草复层混交的人工群落
综观郑州市的3大公园, 其中的主要树种基本都采用了中原地区暖温带常用树种。如刺槐、女贞、悬铃木、银杏、合欢、白蜡、枫杨、胡桃、广玉兰、栾树、油松、雪松、侧柏、夹竹桃、紫薇等。人工群落的组成以紫荆山公园东侧缓坡地形的人工群落为例 (图1) 。
以雪松、刺槐作为基调树种, 即能做到四季常青又可在夏季形成树荫, 阔叶树种有银杏、合欢、栾树、白蜡等, 灌木层有木槿、碧桃、紫藤、云南黄馨、棣棠、海州常山等, 地被层有麦冬、剑兰、南天竹等。树种的选择模拟自然群落, 比较稳定。群落季相分明, 冬季有雪松、海桐、凤尾兰等常绿植物, 为寒冷的冬季带来一丝温暖, 春季碧桃、棣棠、紫藤纷纷开花, 栾树、银杏嫩叶新出, 形成生机盎然的景观, 夏季凤尾兰开出一串串雪白的花朵, 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一丝凉意, 而木槿的花一直从仲夏开到初秋, 成为很好的过渡配植, 秋季有白蜡、石楠等渲染浓浓的秋色, 一年四季, 景观各异。
调查发现, 植物配置丰富的地区也是人气最旺的场所, 合理的人工群落为游人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可能, 既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又可以形成一定的开敞空间 (图2) 。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 许多热带亚热带的植物也逐渐引种并应用于郑州市园林植物配置当中, 尤其是一些常绿落叶树种的引进, 为郑州的冬季景观添色不少, 许多常绿植物在郑州可以顺利过冬, 如棕榈、香樟、白玉兰、枇杷、梧桐、石楠、冬青、女贞、水杉、罗汉松等, 灌木有火棘、结香、南天竹、夹竹桃、栀子、枸骨等。目前郑州市许多街道的行道树已开始应用这些树种, 其中枫杨、女贞应用较广, 个别街道种植樟树为行道树, 目前长势良好。
2.2 整形植物应用较多, 植物配置缺乏体量
从郑州市的街道绿地和城市公园的调查中发现, 绿地中多采用绿篱带、绿球等植物配置方式 (图3) , 在大面积草坪或道路入口多采用绿球起到障景的作用, 而植物材料选择也比较丰富, 如本地最常用的乡土树种—海桐 (图4) 、金叶女贞、小檗、紫叶小檗、黄杨、火棘、枸骨、石楠、南天竹等。这种配置方式给人以整齐和谐之美, 适合应用在公园入口的草坪, 道路的分车带、交通环岛等地, 如果在公园或小游园的内部也广泛采用这种方式, 则会显的比较呆板。因为这种配置方法比较注重构图上的形态, 而缺乏植物的竖向变化及群体美, 同时也不能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
植物配置中缺乏量的美。群体美是植物造景的一大主要原则, 没有量的基础, 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郑州市公园绿地中大部分都存在这个问题, 调查发现, 每个公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少, 可是植物景观却相去甚远, 究其根本原因, 是体量的不足, 尤其是灌木层的体量不足, 没有使植物群落实现韵律美和节奏美 (图5) 。
群落配置稀稀拉拉, 灌木层松松散散, 使得私密空间不够私密, 开敞空间不够开敞, 园林意境大打折扣。
3 对郑州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郑州市园林建设起步较晚, 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基础建设,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如人民公园东入口处的假山后的植物配置, 只有一些油松及低矮的灌木, 而假山上有人工瀑布易积水不利于油松的生长, 同时在景观上也比较单一, 没有季相变化, 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植物造景时树种的选择, 以及如何根据设计意图进行配植均涉及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等科学性问题。另外也涉及到美学中有关意境、季相。色彩、对比、统一、韵律、线条、轮廓等艺术性问题[3]。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 在效果上既能让游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 本身又要能健康生长, 相对稳定。
植物景观中季相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讲究春花, 夏叶, 秋实, 冬干, 通过合理配植, 达到四季有景, 宋朝欧阳修诗曰:“深红浅白宜相间, 先后仍须次第栽, 我欲四时携酒赏, 莫叫一日不花开”, 这种“红白相间”、“次第花开’’的配植方式是值得提倡的[3]。在植物配置中可以突出一季的景观, 也可以兼顾四季景色。郑州春季观花的植物主要有白玉兰、金银木、碧桃、棣棠、榆叶梅、连翘、紫荆、西府海棠、牡丹、芍药、鹅掌楸等, 夏季主要观花植物有广玉兰、紫薇、合欢、栀子、醉鱼草、木槿、夹竹桃、海州常山、栾树、石榴等, 而秋景主要为色叶树种, 银杏、枫杨、石楠、南天竹、栾树、白蜡等, 冬季则以常绿植物为主, 如海桐、雪松、油松、大叶女贞、凤尾兰、棕榈、枇杷、蒲葵、石楠、火棘等, 特别是一些冬季仍蒴果宿存的植物[4], 同时要注意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植物, 如桂花的香气, 七叶树的叶形, 牡丹的花大色艳。
3.2 以植物结合地形分隔空间, 并增加植物群落设计
植物造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园林的意境, 而空间的变化是突显园林意境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植物配置, 结合地形, 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达到疏密有致, 景外有景的效果。如在草坪周围配植乔灌木, 以其树冠从立面上划分了植物空间。大草坪开敞, 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 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朗的要求, 在大草坪内可配植孤立树、树丛、甚至高低错落、季相丰富的树群, 亦可配植大片宿根。而避免在草坪上随意配植植物, 这一株乔木, 那几丛灌木, 这是现在郑州公园内常见到的情况。这种做法既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也没有充分尊重自然, 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模拟自然状态的植物群落,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这与上文提到的是相互联系的。
植物群落的设计不仅要重视乔木层和灌木层, 地被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一些公园, 风景点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 广泛栽种地被植物, 可以大大丰富园林的色彩和景观, 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
3.3 以植物为主组织景点, 增加专类园, 提高园林意境美
如今郑州市大多数公园并非以植物景观为主, 各种游乐器械充斥其中, 使得公园绿地面积大打折扣。而随着园林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 这种状态势必要遏制, 公园应该最大限度的实现绿地面积最大化, 为游人及市民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公园景点的组织应与周围的植物配植紧密结合, 如杭州西湖周围的苏堤为反映“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意境, 主要栽种垂柳和碧桃, 并增添日本晚樱、海棠、迎春、溲疏等开花乔灌木, 配以艳丽的花卉及碧草;白堤为体现“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主景, 就以碧桃, 垂柳沿岸相间栽植。
郑州市在公园中组织景点也可参考杭州的做法, 以突出某一植物景观特色为主题为景点命名, 如紫荆山公园的大水面则可取名为“金波春晓”, 金既意味着金水河, 又在秋季形成金叶灿灿的景观, 一语双关。植物配植上, 在河岸两侧种植枫杨、水杉等既耐水湿又能形成秋色的树种, 在水杉和枫杨之间配植碧桃、海棠等春季花大色艳的灌木突出“春晓”的主题, 同时海棠花瓣纷纷落入河中, 更能形成“海棠花溪”另一番美妙景观, 这样公园的整体园林意境就有了极大提高。人们在公园中游览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 就如同日本樱花大道, 在某几条道路两侧栽植樱花, 每年当樱花盛开的季节, 人们就纷纷走出家门赏樱花, 如同盛大节日一般。好的植物景观不仅能使人们心情愉悦, 更能达到美化环境, 提高生活品质的作用。
目前郑州市基本上没有专类园, 一些公园也只是在不同的季节组织一些专类花卉展, 如人民公园每年1次的郁金香展, 一些农业观光园的荷花展等, 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专类展示区。而专类园不仅景观效果突出, 更对科普科研都有极大的价值。郑州市资源丰富, 专类园不仅可以设在植物园, 一些面积较大, 基础设施较好的公园、苗圃、农业观光园等, 都可以建立植物专类园。
4 结语
与北京、杭州、上海等园林建设比较好的城市相比, 郑州市的园林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 但其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尤其是随着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成功评比, 绿地和公园的数量正在较快增长, 城市的园林面貌与5年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观。
但是就目前郑州市的园林现状来讲, 在园林植物造景方面还处在需要逐步完善阶段, 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在文中已经提到一部分, 还有没有充分重视草本花卉和地被花卉的应用。地处中原地带的郑州, 宿根、球根花卉资源非常丰富, 实为就地取材, 装点园林景色的有利条件。希望能给郑州的园林工作者一点启示, 更好的发展郑州市的园林事业。
参考文献
[1]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2006.
[2]刘志芳, 张克勇.郑州市绿地景观多样性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 2005, 9.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园林配植 篇2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 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 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 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为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 以职业岗位 (群) 要求为标准,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一般是先学习理论知识, 然后集中时间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即将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环节分离。显然,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化的工作人的教育, 工作人的能力只能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因此, 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 有利于体现理论教学服务于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体现了“手脑并用, 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 强调的是教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它往往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 建立若干教学模块。每一教学模块都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 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 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
(二)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围绕专业技能要求展开教学。教学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教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融合了理论知识的讲解, 实现理论与技能的零距离结合。在一体化教学中, 通过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快速消化理论知识, 而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学习更具目标性。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 又能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践操作课之间知识的重复, 增强教学直观性, 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 教师往往先设计实训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往往不直接告诉学生原因与解决的方法,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 寻找答案。因此, 一体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花境配植”模块一体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更具社会适应性, 能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接轨, 我院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0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一至三年级, 即中级工培养阶段仍采用传统设课的方案。而从四年级起, 即进入高级工培养阶段,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调研, 我们对本专业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定位, 明确了就业的主要岗位与岗位群。技工院校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 (群) 有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园林花卉苗木生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设计、园林施工、插花盆景技艺等;适应的技术工种主要有绿化工、育苗工、植保工、草坪建植工、花卉工、插花员、盆景工、假山工等。通过分析这些岗位 (群) 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技能, 我们确立了植物识别、花坛布置、草坪铺植、盆栽陈设、园路修整等20余个教学模块。“花境配植”是我们在园林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其中一个教学模块。
(一) 教学方案的设计
现代园林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对景观的追求也远不止于朴实无华的绿化效果, 环境美化已日显重要。以多年生花卉为主要造景元素的园林花境不仅能营造枝繁叶茂、浓香馥郁、生机勃勃的植物景观, 还具备园林色彩和季相的丰富性, 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统一的植物造景理念, 也是园林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 在园林专业的高级工培养阶段设置“花境配植”模块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 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们给“花境配植”模块确定了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花境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根据此教学目标, 进行了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见图1) 。
(二) 教学方案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花境配植”模块一体化教学, 我们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 在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后, 通过提出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考核评价和总结反馈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 提出任务。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 即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维, 我们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能展现多种花境类型的园林风光视频, 在此基础上引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校实训区指定地块的花境设计与种植任务。
2. 制订计划。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即明确实施任务的具体方案或步骤。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根据实施任务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探究新知识、了解新技能、寻求新方法、培养新能力。在“花境配植”模块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确定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实地测量→市场调查→构思与设计 (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色彩设计与季相设计) →材料采购→整地→放样→种植。确定了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后,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植物学基础、美术基础、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结合“花境配植”模块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花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设计方法、花境植物选择的要点以及花境施工的相关技术。
3. 实施计划。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 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高能力。在实施任务之前, 先要组建小组。这一环节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 一般每个小组以6~8人为宜, 要以“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的原则分组。整个项目的实施是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的, 组长的职责是做好任务分解和协调工作, 还要注意组内成员的角色轮换, 同时要加强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
首先, 在教师的指导下, 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实地测量, 了解地块的大小、形态、朝向及周边环境。然后, 组织学生去本地的花卉苗木市场调查, 了解当前市场供应的花卉苗木的种类、特性、规格及价格。回校后, 每位同学根据花境设计要求, 结合市场调查的情况进行独立构思与设计, 绘制出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配置的植物名录表。设计完成后, 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设计交流与讨论, 选出最佳的一张设计图作为小组方案。小组设计方案确定后, 根据设计图上的植物配置情况, 计算出完成该花境种植所需的每种植物的数量, 做好预算, 列出采购清单。在采购植物材料的同时, 进行整地工作。在整地时, 可根据情况施入基肥, 改良土质。地整好后, 按设计图用石灰或黄沙进行放样, 最后按放样进行植物种植。
该环节是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 它既是一个实施方案的过程, 也是一个验证方案的过程, 更是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安排得好, 学生会有收获、有体会、有感悟, 既能感受知识、技能、方法的力量, 也能体会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愉悦和合作的乐趣。
4. 考核评价。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检查和评价, 来检查各小组的任务实施情况, 发掘优点, 发现缺点, 查漏补缺, 不断完善, 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在本模块中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在这一环节, 教师先引导各小组学生对本组完成的花境配植任务进行自查, 发现缺点, 及时更正。然后, 在小组范围内对本模块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并制作出图文并茂的PPT汇报材料。最后, 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将本小组的任务实施情况进行汇报。各小组就其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打分 (见表1) 。小组互评分是教师最后为每个小组评定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总结反馈。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对整个模块教学实施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切实掌握技能和方法, 促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解决同类问题。这一环节的安排是, 教师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评价, 点评优秀作品, 表扬优秀团队, 同时指出各小组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评价时注重激励性, 注重过程和态度, 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励学生的成就感, 以激发学生持续深入地学习。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合“花境配植”一体化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 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配套教材;二是要配备既能满足理论教学, 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学场所;三是要加强考核力度, 并做好学生作品效果总结, 促使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更快提高;四是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 实施一体化教学在各类技工院校中正日益受到重视。实践证明, 只有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用理论知识支持职业技能的学习, 实行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才能培养出既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并且能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摘要:一体化教学是集教、学、做为一体,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园林专业职业需求的基础上, 以“花境配植”模块教学为例, 对其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花境配植,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园林专业
参考文献
[1]武新.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2]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10) .
[3]李丹丹, 胡丽琴, 刘雪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10 (13) .
[4]杭瑞友, 王宏伟, 王芳.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以《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职教论坛, 2012 (11) .
[5]杨明, 张甲杰.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课外阅读 (下旬) , 2012 (5) .
[6]夏宜平.园林花境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城市绿化植物配植的生态效益研究 篇3
一、在城市绿化中利用植物群落自然规律建设城市树木群落是很有必要的
植物群落是指单种植物或多种植物组成的复杂集合体。它是在特定的生境中, 由集合在一起的植物相互间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共生、互生、寄生以及植物对别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并经过长期和外界环境的作用而形成。
城市环境生态质量的维护和提高与绿化的质量和数量是不可分的, 而绿化植物大多以群落的形式存在, 依赖于群落内形成的小气候正常生长, 特别是异地树种和抗性弱树种更需要这种小气侯。植物群落以其与环境的统一、大量多种植物的有机融合和植物本身在构成地球环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成为地球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 城市绿化循着植物群落的构建原则和发展规律建设城市树木群落对城市建设和人类生存也将是必须和势在必行的。
二、城市树木群落并不排斥灌木和草本植物, 它既要遵循自然植物群搭的规律, 又要与城市的特点、功能结合起来
由于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和道路立地环境条件恶劣、差异大, 城市绿化树种一旦选择配置不当, 将引起大批量的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因此, 城市树木群落的苗木选择符合当地环境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污染程度和污染物影响、适地适树是十分重要的。除了要深入了解每种苗木的习性、特点, 还要注意苗木间的相互影响, 据此确定优势种、建群种和群落垂直、水平结构的不同苗木分布;苗木的选择搭配、栽植数目、距离等方面即要考虑当前效果, 更需着眼未来。
只有所选择的苗木与城市环境发生密切关系、相互作用时, 城市树木群落才能形成。因此, 要大力发展种植乡土树种和适应本地气候的异地树种, 保护并扩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按照群落的构造规律尽可能群植苗木, 如可在道蹄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多栽几排树;注重苗木之间速缓生搭配、常绿搭配、冠形搭配、高低搭配、色彩搭配形成合理的群落垂直、水平结构和丰富多彩的外貌;苗木栽植密度和树种组合不能为了尽快产生效果而强求树木形体大、数目多, 还要预见到植物群聚形成植物群落时, 随着树木逐年生长, 彼此间影响日益加剧, 群落结构在多方面的变化;对在城市树木群落中自然生长的不影响主要景观的乔、灌木应保留, 因为自发而生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通过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共生, 不仅丰富了群落的种类, 提升了群落的结构, 而且为群落的发展、演替打下了基础和注入活力。
1. 苗木的选择应符合绿地功能和应用性的要求。
要根据城市绿地在分流人群、指示交通、防风吸尘、遮荫休憩、装点城市等不同方面的要求, 选择不同的植物组合。如街头绿地绿量小而观赏性要求高应多选用速生、形态丰满、观花观叶树种;方便交通的绿地, 要考虑视线通透、阻止行人车辆, 选用低矮灌木或分枝点高的乔木, 并圈以栏杆或繁茂的刺篱;而一些休闲绿地宜选用树冠开阔的乔小形成群落.少选用繁生的灌木丛;行道树种的选择, 应在靠慢车道一排选用冠形开散、缓生树种;人行道内选用分枝点高、冠形小的速生树种, 尽量不妨碍行人和遮挡门店牌匾等等。
2. 群落的建造要有较高的艺术性。
要遵循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静止与变化的艺术规律, 在外貌、色彩、线条、季相等方面搭配树种, 形成丰富多彩、有较高观赏性的多层次、多树种的群落。群落的艺术性应当和绿地的功能统一起来, 倾向任何一方都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甚至会造成恶劣影响, 而存在于当前绿地规划设计中大量的图案装饰、描红化妆比比皆是, 把艺术性凌驾于功能之上是必须要反对的。只有兼顾苗木的习性、绿地的功能和群落的艺术性才能既扩大绿量, 获得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又能使植物获得基本的群落小气候, 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目前, 城市的生态环境较脆弱, 植物很容量受到病虫害侵扰, 且有一年比一年严重之势。由于病虫的抗性提高和大树枝叶稠密不能细致喷洒, 使得喷施农药治虫的效果愈来愈差。而植物群落的形成将会吸引大批鸟禽和益虫落户, 对防治虫害将会起到“天敌”的作用, 对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样不仅防治效果明显, 而且节约费用, 不污染环境。
3. 城市绿化中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应从方便交通、创造良好环
境等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原则出发, 根据道路宽度、楼房高度、周围绿量、污染程度和污染气体、地下水位来选择不同的树种, 以满足不同地段对绿化和美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化的功能。
(1) 道路有一定宽度 (50米以上) 、附近绿量少, 宜选用速生、高大、树冠开张的乔木, 快车道与慢车道间应以绿带分隔, 绿带中以灌木为主且高度以不遮挡司机视线为宜, 这样可以将汽车尾气、噪音较大程度地阻挡、削减在快车道以内。交通拥挤的道路可取消分车带。
(2) 两侧建设有休闲绿地和林带的道路, 由于绿量较大, 可选用缓生、造型优美、花果绚丽的树种, 来增强观赏性。
(3) 以常绿、好看的标准来选择树种和在道路中间设置大尺度的花坛是十分不科学和不实用的, 而只是一种化妆和装饰。而应从为人们创造舒适、环保的立体空间环境的角度出发、从节约和科学用地的角度出发规划选择。
三、结语
【园林配植】推荐阅读:
园林植物园林建筑10-20
生态园林:园林景观08-12
园林施工及园林管理07-06
园林建设园林景观设计08-03
过张老园林,过张老园林于鹄,过张老园林的意思,过张老园林赏析06-09
园林设计与园林空间07-07
园林绿化论文:居住小区园林绿化之我见10-23
科学园林07-20
历史园林07-21
滨州园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