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2024-06-17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精选8篇)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篇1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十三课 《宇宙的边疆》

一、确定目标: ㈠、课标摘引

能阅读实用类的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

㈡、课标分解分析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志,激发想象,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在科学海洋中遨游。本文又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行文是伴随着电视画面展开的,所以文中的语言有着特定的语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的办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展开想象,伴随着内容走入一幅幅的宇宙画面。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疑难的地方,总结作者的思路,完成本课的教学。㈢、确定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二、落实目标:

1.走近宇宙、激发兴趣:

课前,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太空的视频,请大家说说感受: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过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由此引入新课。

《课标》中有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视频营造出与文本相一致的氛围,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把握内容奠定基础。2.知识积累、自学释疑: 先由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卡尔•萨根,谈谈对解说词的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解说词要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解说词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再请学生自由诵读文章,整体感知,筛选重要的信息。

(1)解说词是一种说明文体,那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 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让我们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说明对象,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也契合解说词的第三个特点: 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3.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对认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议论抒情部分的作用有重要帮助。在本环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法,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的第二点内容。

(1).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解说词本身就要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作者用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⑵.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是从地球开始呢?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另外,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⑶.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文中提到“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⑷.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⑸.课文中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读者,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类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科学知识,还能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本文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感染了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科学更具有人文内涵。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检测目标:

走出宇宙、拓展延伸:

为了能学以致用,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1.宇宙以它的浩瀚震撼了我们每一位读者,请大家以《我们现在认识的宇宙》为题,写一则感悟,并在课上展示自己的观点。

2.作者在带领我们遨游宇宙后说:“人类返回家园的长途旅行已经开始。”,那么作为地球上的主人,请你做解说员介绍一下地球的情况。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篇2

一、电视片与电视解说词之间的关系

首先, 电视片与电视解说词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部电视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 电视片中的画面展示的是视觉语言, 而解说词则属于听觉语言。在当今的大众传媒中, 无论是电视剧、电视片, 还是新闻节目、广告片都需要画面和语言的完美结合, 以展示给观众最准确的信息。电视解说词作为电视屏幕上的有声语言, 它可以赋予画面以新的含义, 对于画面中风光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学术界对于声音与画面二者之间的轻重问题争论不休、聚讼纷纭。有人认为, 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时最直接的, 因为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 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 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 引发联想, 产生艺术感染力;也有人认为, 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 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 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 达不到完整的艺术效果, 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 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的局限, 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 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所以, 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度, 电影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 电视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 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 没有什么主次之分, 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 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 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一篇优秀的电视解说词除了作为电视片这一“整体”的“部分”外, 它还有其特殊性——可脱离电视片这一“整体”, 成为一篇独立的文学作品。例如:《宇宙》本是美国的一部电视系列片, 记录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对宇宙及其组成的精彩介绍与解说, 在给人们带来极佳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宇宙, 可谓一箭双雕。继而其本人又出版了同名的科普书籍, 即这部电视片的解说词, 亦名《宇宙》。《宇宙的边疆》一文就节选自其中。

二、电视解说词的表述特点

笔者以《宇宙的边疆》一文为例, 结合电视系列片《宇宙》, 对电视解说词的表述特点作如下分析:

(一) 从主旨内容上看, 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进行解说。也就是说要明确主题和说明重点, 不能面面俱到, 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 抓住事物的关键, 即使是拓展性内容, 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宇宙的边疆》一文, 其解说的对象是宇宙, 那么就要紧扣“宇宙”这一关键词展开介绍, 而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二) 在语言的使用上, 解说词的语言既要生动准确, 又要通俗易懂。因为解说词是与电视片画面配合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 这就决定其语言必须真实、准确, 而不能是模棱两可的模糊语言;再者, 对于《宇宙的边疆》这样专业性较强的科普类电视片, 对于普通的观众而言, 它所传达的信息时不宜理解的, 这就决定了解说词必须是通俗易懂的;除此之外, 长时间的观看专业性过强的电视片, 难免会让观众有疲倦的感觉, 此时, 语言的生动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三) 从结构上看, 解说词的结构是十分清晰的。随着电视片拍摄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 采取的是空间顺序:由星系 (星系群、子星系) 到太阳系再到行星缓缓推进, 从宇宙的整体到星系的组成, 再到太阳系, 最后回到地球。而解说词是与电视片相配合的, 所以, 解说词的结构是随着电视片拍摄镜头的变化而变化的, 尤其一定的逻辑结构在。

(四) 从写作手法上看, 在以说明为主体的前提下, 还杂以议论、抒情于其中。说明部分, 意在补充有关宇宙的相关知识;议论和抒情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书法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文中的第三段和皆为两段文字, 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 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 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 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三、电视解说词的欣赏与教学 (下接第144页)

在以上论述过后, 我们要回归到本文最核心的问题上, 即如何进行电视解说词的欣赏与教学。因为电视解说词的独特性, 它既可以独立于电视片之外, 又与纯文学作品不同;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 又与电视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电视解说词的欣赏与教学也有其独特性。

首先, 将观看电视片与课文内容学习相结合。《宇宙的边疆》是一篇专业性极强的科普类著作, 不仅对于学生而言, 对于教师以及其他非专业人士而言理解起来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心理学上看, 在面对的对象难度系数较高的情况下, 学生会自动对其产生排斥感和厌烦感, 此时, 若是勉强的将文章内容灌输给学生, 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其对课文内容及整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标出难以理解的部分;预习过后, 师生共同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在这之后, 就可以放电视片给学生观看。此时, 学生是带着疑惑和问题来观赏的, 而电视片中所呈现的立体画面和唯美景象都会给学生以不一样的震撼、感知和领悟, 且这种震撼会从视觉延伸至心理。在视觉刺激过后, 学生的大脑细胞会更加活跃, 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有所突破。这就自然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与宇宙相关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些同学会私下里对相关方面的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 我们还要再将课文当作一篇纯文学作品来讲解。以常规手法, 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多方面做出分析讲解。在第一步的完美跨越后, 此时的讲解就容易多了。对基本问题做简单的讲解即可, 而对于课文的与众不同之处, 则须多用些心思, 给学生以特别注意。

《宇宙的边疆》作为一篇特殊的说明文, 它既具有说明文的一般性, 又具有其特殊性。一般的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 并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而《宇宙的边疆》除具有这一一般性外, 还有其特殊性, 即本文在说明的同时还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 作者不断地抒发着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地球是我们的家, 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 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 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正是在这里, 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这里有充满氮气的蓝天, 有碧波荡漾的海洋, 有凉爽的森林, 还有融入安的草地”等等。这一融合抒情、议论于说明文中的文章写作方式, 在教授学生以一定的有关宇宙的科学常识外, 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对于正当年少的中学生而言, 这种新鲜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

《宇宙的边疆》课堂实录 篇3

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让大家欣赏了一组图片,它们美不美?

生:美。

师:那么,你知道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图片吗?

生:星云、星空、地球、太阳、恒星、宇宙……

师:那么,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宇宙究竟有多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国著名作家卡尔·萨根,看看他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展示幻灯片1:走近作者

师: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1980年,他制作拍摄了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在60多个国家上映,观众高达5亿。(笑着间学生)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看呢?

生:(笑着说)想。

师:可是,我是语文老师啊。(笑)所以,我今天也请大家“看”,只不过我们“看”的不是电视,而是文字版的,也就是说,本文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师:那么,什么是解说词呢?大家了解不了解?

生:不了解。(极少数说了解的)

展示幻灯片2:解说词(掌握文体知识)

师:解说词,就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简单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师:当然,仅仅看定义也许大家还不是太好理解。这样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请大家欣赏下面这幅图片。

(到哪个学校讲课。就展示哪个学校的教学大楼图片,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的兴趣。因为本次是在鄂南高级中学讲课,所以我展示的就是鄂南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图片) 师:大家看一看,这幅图片大家熟悉吗? 生:(笑道)熟悉。 师:可是,对于我们今天前来听课的、在座的全体教师来说,他们熟悉吗?

生:(齐声笑道)不熟悉。

师:那么,如果我给它加上一句“鄂南高中信息大楼”呢?这样大家清楚了吗?

生:(齐声笑道)清楚了。

师:那如果我再给它加上一段文字呢?

(展示文字:秋日的下午,阳光静静地洒在校园里,信息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白色的玻璃幕墙,红褐色的点缀,显得那么的和谐与温暖。远远望去,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驶向远方……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师:同学们,哪一段更清楚,更具美感?

生:(齐声笑道)最后一段。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使用了排比的手法,“这里,是人才的基地;这里,是成长的摇篮”,显得有力度,有气势。

生2:因为它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信息大楼愈发的显得雄壮威武了”,显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具人的感情。

生3:因为它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一艘知识的巨轮正在扬帆起航”,将教学大楼比作了知识的巨轮,也就更加的形象生动了。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

师:这说明了解说词的语言是优美的,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师:那如果我展示的不是图片,而是连续滚动的画面,比如说电视片呢?我是不是还需要一定的顺序呢?

生:(齐声道)需要。

师:这说明解说词要有第二个特点,“清晰的顺序”。

师:而且在播放的时候,我能不能看着教学楼的图片说是食堂啊?看着食堂的图片说是教学楼啊?

生:(齐声笑道)肯定不能。

师:所以说,解说诃还应该有“明确的对象”。

师: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解说词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优美的语言;第二,清晰的顺序;第

三、明确的对象。

展示幻灯片3:解说词的特点

师:好,我们游览了我们学校。接下来,我们跟着作者卡尔·萨根一起去游览宇宙吧,看看本文的特点是什么?

展示幻灯片4:积累·整合(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给学生1-2分钟的浏览课文时间)

师: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各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呢?

生4:1--6段,写的是宇宙。

生5:7--1I段,写的是星云。

生6:12--14段,写的是恒星。

生7:15--16段,写的是太阳系。

生8:17--18段,写的是地球。

师:大家都找得很准确,都说得很好。(学生一起鼓掌)

师:那么,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生:(大声道)由远到近。(中间夹杂着“由大到小”)

师:(略皱眉头道)究竟是什么?

生:(沉默后)有人答“不知道”,有人答“差不多”。

师:(笑道)那如果差不多的话,何必要有这两个概念呢?既然有两个概念,肯定还是有区别的。

师:其实,文中有的段落已经有关键的语句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发现了?请大家快速地到文中找找看。

生9:在文章的第7自然段的最后,“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然后,在文章的第10自然段的最后“我们现在离地球200万光年”;接着,在第1l自然段的中间,“现在。我们离地球4万光年”;第15自然段的开头,“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离地球1光年的地方”;最后,在第17自然段的开头,“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因此,我认为本文是由远到近的。

师:畦,一口气找了这么多。大家看,对不对啊?

生:(异口同声地说)对。

展示幻灯片5:感受·鉴赏(与地球距离的远近)

师:好,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板书“清晰的顺序:由远到近”)

师:其实呢,我们知道,人类在认识宇宙的时候恰恰是相反的,我们通常是站在地球上向外看,也就是……

生:由近到远的顺序。

师:对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采用由远到近的顺序呢? 生:(学生思考)

师:(笑着提示学生道)比如说我昨天来到鄂南高中,我先进学校的大门,然后再一步步地进入学校内部,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我要是先看看鄂南高中的整体效果图,或者是站到一个很高很高的位置,比如说乘飞机,先从空间俯视一下鄂南高中的整体布局,然后再一点点的来看,可以吗?

生:可以。

师:(笑道)很好,也就是说两个都可以。但是,哪个更好呢?

生10:我认为后者更好,因为可以对学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再去看具体的布局会更好。

师:对了,这就叫“先整体后局部,显得更清楚”,是不是啊?

生:是。

生11:我认为这样还符合摄影规律。(看到老师和学生们吃惊的表情,不好意思笑道)我爸是电视台的摄影师。

师:(笑着)原来如此。 生:(恍然大悟状)噢。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补充呢? 师:如果没有了呢?老师来说一下,大家看怎么样? 师:为了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物理老师。当我问的时候,物理老师眼睛一瞪,说了一句“当然是由远到近

好啊”。我就说,凭什么啊。他说:因为符合宇宙大爆炸的演化规律嘛,当时是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的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大家看看,物理老师的这个解释有没有道理啊?

生:(笑着)有道理。

师:所以说,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都可以,但是前者更胜一筹。

展示幻灯片6:感受·鉴赏(由远到近写作的好处)

师:好,我们了解了本文清晰的说明顺序。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或者说,你喜不喜欢?为什么?

展示幻灯片7:感受·鉴赏(本文语言的特色)

生12:本文的语言很美。

师:是吗?那你喜不喜欢?

生12:喜欢。

师:能不能具体点?或者说是举例说明?

生12;能。比如说第4段的开头部分,“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温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得形象具体,而且很生动。

师:好,很不错。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请坐,那么其他同学呢?

生13:第12自然段,“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而且说明准确。

师:好,很准确。

生14:第5自然段中间部分,“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显得准确生动。

生15:第18自然段开头部分,“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作者采用了抒情的手法,使得本句的文字特别的优美,读起来很舒服,使人不由得喜爱上了我们的地球。

师:(颔首微笑示意)很不错。如果说刚才我们同学还是没有打破固定思维,按照文章的顺序往后找的话,那么这个同学就跳出了这个窠臼的束缚,一下子到了文章的最后。很好,很不错。那么,还有补充吗?

生16:老师,我认为文章中间还有一些比较有哲理的话!

师:(笑着)是吗?能具体一点吗?

生16:比如说文章的第3自然段的开头,“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作者本来是说明我们在探索宇宙中所应具备的精神,其实,我感觉,不仅仅是在探索宇宙中,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我们现在的学习中,我们都应该具有这种精神。

师:(笑着)嗯,这位同学已经学会发散思维了,已经看得更远更深了啊。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异口同声地)同意。

生17:老师,其实文章第二自然段也告诉了我们,“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也是充满了哲理的。

师:(笑着)嗯,不错,很好。看来大家是把文本读进去了。那么,还有没有补充呢?

师:好,如果没有了的话,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展示幻灯片8:感受·鉴赏(本文语言的特色)

师:本文作为解说词,语言是非常优美的,主要体现在:①善用比喻,形象生动;②巧用拟人,形象生动亲切;③笔带激情,议论抒情相结合;④语含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师:因此,本文不仅被称为是解说词的代表,作者卡尔·萨根被称为“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被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大家看一下,有没有“之一”啊?

生:(笑着)没有。

师:对,是没有的。不是老师粗心大意,而是本来就没有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作家像他一样,“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篇优美的解说词,更是一篇很好很好的科普说明文。然而——

展示幻灯片9:思考-领悟(引导学生从浅层的“解说词”到深层的“科学精神”的探究)

师:2010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中国著名科学作家嵇晓华一篇文章——《科普作品:中国读者很难提出好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说,中国人在读科普说明文的时候,经常缺乏思考,因此很难提出好问题。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课文题目是‘宇宙的边疆’,请问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有没有中心?”

(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思考)

师:(在巡视学生的时候提示)如果你感觉没有头绪的话,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从文章中找答案,不能“信口开河”回答。

(2—3分钟时间后)

师: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你的答案呢?

生18:老师,我认为宇宙没有边疆。因为,第2段开头就说了,“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还有第17段“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

师:嗯,好,找得很准确。还有谁来说说呢?

生19:老师,我也认为宇宙没有边疆,因为第5段第一句“因为宇宙辽阔无垠”。

师:很好。

生20: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我认为宇宙是有边疆的。因为课文在第7段的最后说得很明确,“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边疆。怎么会有中心呢?既然我们“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那么它就一定会存在边疆的。

生:(笑着鼓掌)

师:看来,掌声就代表大家的态度了。说得真是太好了,是啊,没有边疆,何来中心;既然有中心,就一定存在着边疆。好,很好。

生21: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同样是这句话,刚才他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词语“已知”,文章说得很清楚,“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那么,也就是说还存在着未知的宇宙。所以,这句话恰恰是证明了宇宙没有边疆。

生:(笑着鼓掌)好。

师:同学们,我真的要好好表扬你们了。因为你们已经认真的把书读进去了。

生22:老师,其实第4段开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也说明了是有边疆的。

生23:老师,我还是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宇宙是无边的。因为,文章第1自然其实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其实,这就是说明宇宙是永恒不变的,无边无际的。

师:好家伙,这一句你就看出了问题啊。那大家同意吗? 生:(有点迷惑的样子)…… 师:看来,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了。我们知道,本文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所以,一开始,电视画面就采用的繁星点点的夜空,然后是镜头不断地推进、推进、再推行,然后便配上了这样一句解说词。这样一来,大家看看,好不好理解了。

生:(恍然大悟状)噢。

师:看来,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见仁见智的。

展示幻灯片10:思考一领悟(2010年7月6日,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请大家看一个视频。就在2010年7月6日,欧洲航天局公布首张宇宙全景图。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说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的是,视频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希望大家能认真的体会。

(播放视频短片:《首张宇宙全景图引热议》: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4MTQ2NDQw.html)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科学家是怎么告诉我们的?文章那句很重要的话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地说)仅仅包括了“理论上的”宇宙全景图。

师:很好,看来大家抓住关键词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呢?

展示幻灯片11:思考·领悟(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疆?)

师:宇宙有边疆是正确的,因为是暂时的;宇宙没有边疆也是对的,因为是扩张的;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生:(异口同声地说)嗯,是的。

师:好,文章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上全部弄清楚了。最后。我想问一下大家,学完《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与思考?

展示幻灯片12:应用·拓展(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生24:老师,学完这篇课文,我感觉宇宙真是太大了,太辽阔了。由此,我想到了现在各国进行的宇宙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说我们的“神五”“神六”“神七”的顺利升空,“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等。

生25:老师,我也感觉宇宙真是太大了,人类真是太渺小了,因为文中第6段说了,“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因此,我们人类很幸运,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热爱家园,积极乐观地生活……

生26:老师,我想说的是,相对于“字宙中的大部分是广袤、寒冷的”来说,我们的地球“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地球,尤其在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的地球,保护好我们的资源,以避免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师:(笑着)很好,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感触了。同学们,温家宝总理曾经饱含深情地说: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这一节课,我想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解说词,更重要的是作者所透露出来的科学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哪怕是你我前进的一小步,那也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大胜利!

最后,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同在温家宝总理的《我仰望星空》的诗歌声中结束本课吧!展示幻灯片13:应用-拓展

(播放温家宝总理诗歌《仰望星空》MTV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P3M3FzsOFY)

(就在MTV视频刚刚结束的时候,下课铃声响起。)

师:好。下课。谢谢大家!

展示幻灯片14:补充展示板书

《宇宙的边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这是一些悬浮于太空中的细小微尘,如果有人指着其中的一粒说,这个上面有上万亿个生命,有山河大地,有飞机轮船,有亭台楼阁,有万家灯火,谁会相信呢?我们再来看看这张照片,这也是一些悬浮在太空中的细小微尘,这儿有一粒是蓝色的,它就是我们的——地球,直到今天,人类还无法知道宇宙的边疆,人类和自己居住的星球,如同微尘,在太空中漂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来探讨它,在这茫茫无际神秘莫测的汪洋中,我们就走进卡尔•萨根的科普著作《宇宙》,请他为我们介绍

二、目标展示

课后作业的第一题告诉我们,本文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基于这一点,我们希望大家在本课的学习中,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3.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三、背景知识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解说词。

解说词:

即口头解释说明的文稿。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四、熟悉字词

在通读课文之前,请大家熟悉幻灯片上的字词,五、分析课文

我们了解了文体知识,同时也疏通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现在请大家通读课文,分析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做介绍的。

(一)理清顺序

因为本文是一篇解说词,它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当然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可以说是独立成篇的,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回到地球自己的家园的说明顺序,但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首先是从“近取诸身”开始的,就是从最切近的地方入手,为什么作者采取这样的说明顺序呢? 明确: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4.在第二段中,作者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这样的话,由认识宇宙开始,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二)重点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宇宙的边疆》,所以重点在“边疆”,而“宇宙”在作者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呢?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2.对于人类,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认识呢?

明确: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1)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2)感染观众,激发读者对宇宙的兴趣,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三)语言品析

本课充满激情的议论和抒情,表现了一个理性的科学家的不同一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句子,领略一下一个科学家的激情。

(四)全文感悟

本文以翔实的宇宙理论知识,超群的讲述说明技巧,融说明、议论、抒情于一炉,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希望大家有条件找来《宇宙》这部13集的纪录片,来真正领略卡尔萨根心目中的宇宙!

六、延伸拓展

如果把本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删去,其实本文仍然可以独立成篇,请你发挥概括总结的天赋,将本文压缩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文,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宇宙的边疆教案 篇5

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理清思路,粗知大意

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4、借助文中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5、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理清思路,粗知大意

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宇宙星空影像)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多媒体展示)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1)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提示(多媒体展示):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①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②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③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板书)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

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第四部分(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

三、质疑释疑,合作探究

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

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

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多媒体展示)

(1)【提问】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

【明确】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四、品读语句,体味特点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3、本文属科普小品,请同学们从下列语句的品味中体会其语言特色。

(多媒体展示)

(1)海水才刚刚淹没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我们还乡心切。

(人类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的陆地上来的.,人类对大海的探索初具规模,但也仅仅是开始。海洋做为可利用资源还有许多仍待人类的开发、利用。“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并且阐述了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海洋是生命的诞生之地。)

(2)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有的恒星旋转平稳均衡,有些恒星是因快速旋转而变了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恒星的性情:有的稳重沉静,有的急切躁动。读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世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处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是需要怀疑和想象的,想象是科学的翅膀,敢于想象,并不断地探索验证,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怀疑否定旧知,产生新知。作者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想象和怀疑看似矛盾的两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作者不囿于介绍宇宙知识,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虽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取得了丰硕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更何况宇宙间可能到处存在着生命,而我们依据目前的科技,仍没有发现怎样才能探测他们的存在,这将是人类宇宙探索史上历史性的一步。作者语言严谨,“可能”表达很有分寸感,“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准确,有尺度,足见人类宇宙探索之长路漫漫。)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拓展: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同学互相交流。

参考(多媒体展示):

(1)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只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2)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3)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

2、作业:在以下选题中选出你喜欢的题目,课外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1)宇宙群星知多少

(2)宇宙诞生及其发展

(3)人类探索宇宙成果录

(4)地球的未来

(5)中国航天历程

板书设计:

宇宙的边疆

解说词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

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语文-宇宙的边疆(刘雄) 篇6

刘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文章结构解读

题记:用名人名言提示主旨.一、解说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宇宙的广阔。(1-6段)

二、解说星系的组成。(7-11段)

三、解说恒星的性质、数量及其行星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12-14段)

四、解说彗核、太阳系及其行星。(15-16段)

五、以美丽的地球及人类的知识与探索作结。(17-18段)

4.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5.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重点

说明对象: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宇宙,目的是想读者(或观众)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

说明重点:

1.说明宇宙的辽阔无垠的性质,例如地球到太阳之间,地球到已知的宇宙中心的距离,星系之内和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

2.说明宇宙的组成,例如宇宙见有若干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3.第三个重点是推测。在说明宇宙之大的时候,在说明行星系组成的时候,两次推测生命或高级动物的存在。

四、文本解读

理解下列语句

1.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2.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像。想像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像,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4.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惟一典型 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宇宙大部分是虚空(当然不是绝对的真空),所以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固体的星球上,是非常幸运的。

5.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像,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宇宙广阔无垠,地球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渺小。人类对宇宙的存在也许毫无意义。

6.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虽然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也是伟大的。人类以知识、智慧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五、深入探究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六、总结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七、布置作业

《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答案 篇7

基础知识

2、C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6)探索宇宙的意义。人类的未来取决于 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第二部分(7——14)介绍星系。星系是由 气体、尘埃 和恒星群 组成的。第三部分(15、16)介绍行星 和太阳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第四部分(17、18)回归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一个 生机勃勃的星球。

二、合作探究

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2、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作者对人类又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3、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4、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另一种类型的说明文,也讲究使用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 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

5、参考答案:

1)人类对宇宙来说,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本能的,是人类拥有智慧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人类拥有未来的希望。

3)人类探索宇宙所需要的勇气和素质。

6、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何在?

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及天体的物理特征和遨游太空的收获,引发世人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献身宇宙科学、造福人类的勇气和斗志。

三、课堂练习

《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学习重点:

1、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过程及内容

1、背诵文章开头的两句名言,并根据你对科学研究的感悟与理解,拟写一则名言。

2、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标识出文章的段落,与每段的中心句。

(2)、根据每段的中心句,理清本文的思路,并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列出本文的提纳。

3、阅读体验的交流,明确“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的内容。4、收集有关宇宙讨论与作者的相关信息。

5、为本文拟写一则导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解说词的文章特征,进一步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2、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体会解说词的文章特征,进一步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学习过程及内容:

1、文题猜想

结合第一课时学习的体会,同学们再认真分析题目,思考一下,liuxue86.com你从《宇宙的边疆》这个题目当中读出了什么?(简介有关宇宙的一些讨论与作者相关内容)

2、文体回顾

本文是一篇电视解说词,联系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归纳一下,电视解说词应该具备那些特征?(提示:语言、表达方式、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

3、学以致用

根据归纳出来的电视解说词的特征,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特征的语句,熟读并进行分析。

上一篇:2022专业工作总结下一篇:担保公司抵押车处理都有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