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文化

2024-10-02

边疆地区文化(共12篇)

边疆地区文化 篇1

一、把握军校文化建设方向, 创新办学理念凝聚力量

办学理念是院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彰显个性魅力, 增强院校的影响力和竟争力, 有利于形成军事特色浓厚、人文底蕴深厚的高品位文化。

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军区训练大队地处边疆民族地区, 远离大城市, 信息闭塞, 资源匮乏, 学术交流有限。在全军院校会议之后, 党委结合战区卫勤保障特点, 扎实开展思想观念教育大讨论, 集中群众智慧, 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究, 对如何办学、怎样办学进行了科学定位, 制定下发了《大队五年建设发展规划》, 把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把培养“四得人才”, 即:“信得过、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基础合训、强化技能、突出特色、全面育人”作为办学思路;把“着眼战区需求、立足高原边防、培养过硬本领、锻造特有气质”作为办学理念;把“面向高原边防, 锻造特有气质, 培养合格军事医学人才”和“紧贴战区军事斗争卫勤准备, 发挥高原边防军事医学学科优势”作为办学特色,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培养适应战区卫勤保障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大队建设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办学理念着眼边防需要, 面向边防的校园文化彰显办学理念的边防特色。这种校园文化是几代西部军校人共同体验总结出来的富于地域和院校特色的文化形式, 内化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精神追求和共同理想, 成为应对新的军队院校调整改革,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围绕中心推进文化建设, 开拓创新繁荣学术研究

教学和科研是院校的生命, 文化则是这一生命形式的“外衣”。符合办学理念的教学科研凸显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彰显办学优势和特色, 有利于形成人才辈出, 学术争鸣的浓厚氛围。

军区训练大队始终紧贴战区军事斗争准备的卫勤保障需要谋划工作, 坚持以教研中心为牵引, 加强高原边防军事医学教学研究, 突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训练,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制定了《高原边防军事医学教研中心建设规划》《规划专业军事医学教学改革方案》《特有气质教育实施方案》《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为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编写了《新疆边防知识概要》《特有气质教育读本》《高原边防军事医学概要》《高原边防卫生学》《边防军队流行病学》等12部特色教材和14部各类辅助教材, 突出了办学特色, 明确了培养目标, 满足了培养对象岗位任职需求。开展了高原边防军事医学学科中心、药学、医学检验、放射技术专业学科建设、医学检验专业综合实验、新疆战区高寒部队心理维护模式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建立了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基地, 加强军事医学教学和与部队联训联演, 进一步提高了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结合战区特点和学员岗位任职需要, 构建了“2+2” (专业理论综合、专业技能操作和思想政治素质、军事共同课程) 毕业考试模式, 优化了考试项目、内容、方法、程序和计分办法, 先后对5个专业18个教学班次成功实施了毕业考试改革。

教学科研的研究方向体现校园方化的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规定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为边防部队培养合格的军事医学人才始终是军医训练大队孜孜以求的目标, 教学和科研始终要突出为边防服务、向边防靠拢的特色, 以边防需要引领教学科研, 以部队急需引领人才培养, 急边防之所急, 解部队之所需, 成为校园边防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坚持当代军人核心价值, 用老边防精神创造人生

着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是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老边防是边防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见证者和典型代表, 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继承弘扬老边防扎根边防无私奉献的精神, 就是在发扬壮大边防文化。宣传好实践好以典型老边防为代表的校园边防文化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激励军校人以老边防为榜样, 打牢扎根边防、为国戍边的思想基础, 增强为边防部队培养合格军事医学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队毕业学员, 长年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社情复杂的高寒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任职, 时刻面临严酷的反分裂、反恐怖和艰苦环境的考验。能不能忍受生命极限的考验, 能不能完成边防部队赋予的卫勤使命, 始终是检验大队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尺。通过长期实践办学, 军医训练大队先后为部队培养本科、专科和中专三个层次6个专业的卫生干部1.5万余名, 函授和轮训卫生干部1 500余名, 为地方培养专科、中专两个层次5个专业的卫生人才1.3万余名。据统计, 现驻疆部队10所医院中有7名院长、13个卫生队中, 有9名队长和89%的边防军医是从军医训练大队毕业的。目前, 在海拔5 380米全军最高的哨卡———神仙湾哨卡, 在海拔5 060米全军最高的机务站———红山河机务站, 在海拔3 700米全军最高的医疗站———三十里营房医疗站, 都展现着毕业学员的风采。他 (她) 们中有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姜云燕护士长, 有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的边防军医刘忠银、刘文轩等一批先进典型。

典型代表力量, 彰现价值。姜云燕、刘忠银、古丽托乎提、刘文轩等一批先进典型, 既传承着老边防的无私奉献精神, 也诠释着新一代西部军校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军医训练大队始终把培养“向先进看齐, 向典型学习”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作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不竭动力, 所培养的数以万计的高原军医, 经受住了上高原、下边关的严峻考验, 为边防官兵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被广大边防官兵誉为生命禁区的守护神。为高原边防部队培养人才, 所培养的人才在边防突显价值, 正是军医训练大队几十年历经多次改革调整而能得以生存壮大的根本, 也是几代西部军校人前仆后继, 源源不断为边防输送军事医学人才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相应文化设施建设, 营造美好环境陶冶情操

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大队作为培养军事医学人才的摇篮, 既要营造符合军医学科建设发展的教学环境, 又要营造符合人的个性发展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营造“学”的氛围, 生活环境营造“乐”的氛围, 劳逸结合, 是校园边防文化“以苦为乐”, “苦中有作为”的永恒追求。

一方面, 激发学员积极性, 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军医训练大队总结出课堂练习、课间见习、临床实习、部队实习、实习前强化技能培训的“四习一训”兴趣法实验教学法, 引进了“数码互动形态、机能、物理诊断和医学影像等实验教学系统”和“心理测试系统”等软件平台;更新改造了形态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心理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诊疗实验室、护理实验室、动物外科实验室、军事医学专修室和标本馆;在驻疆部队医院、驻县医院、县法院建立了临床实 (见) 习基地, 与驻地周边部队建立了见学实践基地, 定期进行检查指导考核, 并建立了学校医院双方专家共同考核机制, 确保了学员的实习质量。

另一方面, 大队驻地处于祖国的最西端, 远离内地, 远离大城市,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在这种艰苦、偏僻的边防地区驻军办学, 何以留住人才?关键是要营造以队为家的生活环境, 美化生活, 提升情趣。发扬“尚德、笃学、惟医、戍边”的校训精神, 采用灯箱、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 通过名人警句、先进模范、身边典型, 陶冶情操, 鼓舞斗志, 激励士气;根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有关于要求, 成立了军乐队、腰鼓队和健美操队, 利用老兵退伍以及重大节日之际,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 利用节假日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军营文化活动, 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 有力巩固了校园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建设干部活动中心, 坚持每年举办春季运动会等体育赛事, 增强了官兵奋勇争先和勤奋拼搏的意志品质, 激发了官兵立足本职做奉献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靳娟娟.新疆边防管理与边防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高津滔.军校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2006.

[3]秦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边疆地区文化 篇2

杨云 刘颖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意蕴

李华明

一、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现状。

青海有30 多个民族,少数民族种类全国较多、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多样,宗教关系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与青海为邻的新疆、西藏、甘肃,同样也是民族成分众多,宗教信仰复杂。在青海有3个世居民族跨省而居,民众在日常经济交往的同时,这3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与周边同民族鲜明的共性特征。历史上,青海、西藏、四川等省是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向内地传播的重要通道。如藏传佛教,即是由印度本土向东传到青海,再经青海而传至甘肃内蒙古及其它地区的。

在地理位置上,青海与毗邻的省区山水相连;在人文环境上,青海跨省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区同民族同宗教现象十分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将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变为殖民地,并试图以此为跳板向中国扩张,西藏和青海则首当其冲。西方列强直接利用宗教进行软性渗透。当前,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参与渗透的有美国、英国、韩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据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涉嫌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境外组织达80个之多。①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和“藏独”分裂组织活动最为频繁,影响也较为恶劣。②。

总之,青海藏区宗教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交织、地域性与多样性结合、日常性与功利性融合等较为显著的特点,在整体上使青海藏区宗教具有特殊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周边省区复杂的社会和民族宗教形势相重叠,使青海藏区成为境外宗教渗透的前沿阵地。随着青海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抵御宗教渗透工作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为青海藏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挑战,必须高度重视且采取有效对策。

二、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性。

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主要作为一种信仰资源而被宗教组织或个人所使用。宗教交流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文化友好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是一种良性的文化资源。而宗教渗透则是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取更多的个体信仰者,而是消融异质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信仰基础,是针对异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进行的渗透活动。宗教渗透不是服从宗教目的而是服从政治目的。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而向社会领域全面扩散,如同恶性肿瘤不及早切除,必将引起整个肌体的全面病变。

1、大力宣传宗教,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重点在意识形态领域,方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狡猾,目的更为隐蔽,“直接渗透”、“硬渗透”也逐渐转变为“间接渗透”、“软渗透”。有紧密配合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加大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白领阶层等“社会精英”进行所谓的“洗脑工程”;有针对基本信教群众的所谓“松土工程”;有针对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所谓“福音西进计划”;有针对云南跨境民族的所谓“哈尼撒种计划”等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宣传宗教思想,与我争夺群众,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2、制造分裂,挑战中华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政策,一是对中国发达地区的“西化”,一是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化”,“西化”和“分化”都拿宗教做文章。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省份,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反动势力制造民族矛盾、祖国分裂的重点地区。民国初期传教士编写的拉祜文《圣经》读本第一句话就是“上帝,汉人来了,我害怕”;③在带有政治倾向的外国传教士宣传下,部分少数民族教徒“只知道英国人好,上帝好,八莫、密支那好”。④解放初期,云南跨境民族中一些基督教教徒公开响应传教士的号召,要求与中国割土分界,隶属英国;一些教徒在国内外反动传教士的鼓动策划下,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动武装叛乱和集体叛逃活动。一些渗透分子毫不隐讳的提出“把教徒组织起来,与共产党和政府对抗到底,不要听共产党的,要听神的”。1994 年,泰国清迈基督教会在一些西方国家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全世界文蚌族同盟会”,企图利用基督教统一各民族的信仰,建立包括我国景颇族、傈僳族、怒族等在内的“克钦独立国”。⑤一些信奉基督教的景颇族群众私自越境到缅北进行宗教活动,有的还参加了克钦独立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果我们忽视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工作,必定削弱我国边境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

3、散布反动言论,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境外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散布反动言论,企图借以诋毁党的形象,离间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信教公民中的影响力。如云南边境某县的农村党员中有 224 人信基督教,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22%,其中 179 人是入党后信教的,而另外的45 人入党前就信教,但入党后始终没有脱离宗教活动。由于境内宗教活动的蔓延和境外宗教势力的宣传鼓动,使一些具有境外宗教势力背景的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很有影响力,一些信徒不接受政府工作人员领导,而是听从宗教权威人士的安排。同时,一些境外宗教势力极力向我信教公民灌输基督教起源于西方,只有接受西方教会领导,才能受到上帝保佑的思想,还千方百计篡夺合法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领导权。由于受境外教会的影响,个别近期信仰基督教的公民把本民族的传统风俗统统视为邪魔外道,不参加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等活动,不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挑起群众纠纷,制造民族矛盾,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在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间形成隔阂,破坏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4、危害正常宗教秩序,削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宗教渗透不仅以直接形式挑战一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还通过控制现有宗教来间接实现这一目标,对宗教界的正常活动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宗教渗透不仅是人民的公敌,而且也是宗教的公敌。宗教渗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我国教会,破坏我“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爱国方针”,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危害宗教正常秩序,使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干扰,引起信徒宗教生活的混乱,侵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境外渗透活动往往直接与我国现有宗教争夺信徒,由于宗教渗透往往以丰厚的物质利益为诱饵,加之极具煽动性、迷惑性的说教,也使一些辨别力不强的公民和正统宗教信徒转向渗透进来的宗教,这对我国宗教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转向渗透宗教的信徒会被境外敌对势力强行洗脑、改造和控制思想,并被利用来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这些被控制的教徒,很难再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

如果宗教神圣性总是为各种罪恶的政治活动所利用,那么,宗教在信徒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不乏以虔诚之心传播基督教的友好传教士,但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基督教还是被利用为侵华工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所以,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名誉是不好的。在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就在“为基督征服世界”口号的激励下开始为武装侵华制造舆论,搜集情报,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战争,成为殖民者的“特种部队”,起到了辅助帝国主义侵华的作用。鸦片战争后,基督教获得在华公开传教的特权,从“非法偷渡者”变为拥有诸多特权的“外来文化传播者”了。他们开办的医院、学校等各种“慈善机构”也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其根本目的,用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话说就是为了“盗窃中国人的心”。⑥1877 年举行的在华传教士大会上便有人说:“传播基督教的工作很适当地被比作军队的工作。军队的目的不单是尽量杀伤或擒获敌人,乃在征服全部敌人……基督教的工作目标也是一样,它不单在尽量招收个别信徒,乃在征服整个中国。”⑦旧中国的不少基督教徒长期在“洋教”的影响下,接受奴化思想,原有的民族意识减弱,以致社会上流行一句痛心的话“: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⑧。

些境外基督教组织在云南进行渗透活动时,抓住我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较低等特点,大肆渲染“世界末日论”,给社会造成极大恐慌,有人听信以后,抛弃财产或变卖家产,不工作、不劳动,吃喝玩乐,坐等世界末日到来。一些地方因为出现了境外渗透活动,原来的堂点班子被分裂,信徒形成了派别闹不团结,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宗教秩序。如果我国的宗教界不能站稳立场,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渗透的工具,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它将很难获得自身的独立和正常发展,宗教一系列积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势必日渐凋零,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失去信徒,势将危及宗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宗教渗透对宗教这一社会意识形态本身的最大危害。

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

作者: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求是网: 2015年04月23日 16:33:59

来源:《红旗文稿》2015/08

近期以来,有一种误解,以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回到“左”的年代。于是,一些人对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够理解,甚至产生一些困惑。针对这些困惑,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为什么不能回避?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如何判断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必然反映。经济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信仰、追求,以及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文艺学、宗教学、伦理学,包括经济学中涉及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等,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利益和立场不同的人们,其意识形态的倾向也会有所区别。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便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结构与倾向也会有所区别。不能把世界上一切矛盾和斗争都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归结为意识形态斗争。但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利益群体的个人,其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肯定有区别,甚至尖锐对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汇、交融、交锋的今天,无论是观察、思考、处理国际问题,还是国内问题,试图不加分析地“去意识形态化”的做法,都是一厢情愿的。这样做的结果,安抚不了别人,只能麻痹自己。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变革时期,这种反作用尤为巨大。引导得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不好,也会起巨大的破坏作用。君不见,从杜勒斯“和平演变”政策的提出到美国“西化分化”战略的实施,从纸介传媒、电台、电视台的仇共、反共、丑共宣传到互联网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恶意炒作,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煽动“颜色革命”,从台湾的“太阳花”**到香港的违法“占中”,某些西方政治势力,无不倾力发动意识形态战。他们在意识形态战中的常用手法是,炫耀西方价值观,颠覆传统思想体系,抹黑当局的历史和现状,混淆是非判断标准,造成意识形态纷争,打乱社会心理平衡,最后达到制造政治**的目的,以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政权或其认为是自身潜在对手的政权。

上述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纷争,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意识形态问题是个真命题,并非人为炒作的伪命题。

二、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兴亡盛衰,忽视不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他还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江泽民则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告诫全党:“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习近平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在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它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兴亡盛衰;一个没有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的国家,难免一打就败;而一个没有意识形态防线的国家则会不打自败。即使在非重大政治变故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也非常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失误、措施不当,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风气歪;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工作导向正确、措施得当,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风气正。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启动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常态化时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时期,西方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空前复杂。当此之时,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认识不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有害信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对涉世不深和荒于历史学习的青年的误导,认识不到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否定,认识不到民族虚无主义对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消解,认识不到崇洋媚外心理对“全盘西化”的鼓动,认识不到新自由主义对私有化的鼎力支持,认识不到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的双重标准及其与“颜色革命”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到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迎合低级趣味等精神垃圾对青少年的毒害,那么,未来高校难免会培养出令人担忧的一代:缺少信仰、没有追求、狭隘肤浅、胸无祖国、缺少正气和智慧、缺少胸襟和远见。果真如此,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因为必须清楚,青年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此必须高度警醒。否则,我们国家也难免有“颜色革命”、改旗易帜之忧。

三、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好,但存隐忧

正确判断形势,总要一分为二。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判断也该如此。

首先必须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明显向好。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拥护,成为指导理论武装工作的利器,赢得了广泛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效果十分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式多样,随处可见,日益深入人心,“最美人物”光照神州大地,感人精神净化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提供思想保证、道德滋养、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新闻传媒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宣传好中国的价值观念、树立好中国形象的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作品,在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等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奉献出美好的精神食粮。显然,看不到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就会导致形势判断的片面性,显然也与实不符,不利于我们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应该高度重视的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由于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版权界限分明,以及长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对来说不易被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利用来兴风作浪。值得注意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它们信息量大、即时互动、无界无域、传播迅速。其双刃剑的“正锋”,虽释放正能量的作用正在加大,但其“反锋”的破坏性仍在持续发酵。现在绝大多数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都是借助互联网在不断地炒作、放大和扩散,释放出不容忽视的负能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假借考证历史,杜撰故事,危言耸听地“揭秘”所谓的党史逸闻轶事,编造莫须有的情节,以假乱真,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抹杀党的丰功伟绩,质疑党的执政合法性。

二是削弱国家意识,嘲讽英雄模范,消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宣扬极端“民主”和绝对“自由”,刻意夸大和渲染当前我国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误导人们“看破红尘”,淡化党的意志、理想信念、爱国意识、组织纪律、敬业精神。

三是炒作花边绯闻,冲淡思想舆论宣传的主旋律。一些违背传统道德、社会伦理甚至是淫秽污浊的传闻,经常被炒作成“头条新闻”,转移网友对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重要精神的关注,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四是扭曲热门话题,夹带错误观点的私货。评点“打虎灭蝇”的反腐斗争,不是强调我们党的反腐决心和力度,而是渲染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问题,企图将反腐败斗争涂抹上所谓“权力斗争”的色彩。

五是抹黑和围攻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敢于旗帜鲜明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专家学者,使他们因“污名”而被孤立,使党的理论队伍受到削弱,使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受到挤压和蚕食。

上述互联网传播的有害信息,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知识精英,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具破坏性。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高度警醒、加强防范,并进行积极引导和有效管控。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毛泽东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科学指南。这一信念,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这是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和凌辱,几近濒临亡国灭族的边缘。一批又一批忧国忧民之士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五花八门的“主义”都被拿来试过,如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互助运动、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但是,所有这些“主义”都是昙花一现,都成了中国思想史上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科学指南。

1992年,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时,国际国内有不少人开始担心,甚至悲观失望,他们怀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邓小平坚定、从容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的坚定和睿智在20世纪结束之前得到一次颇有说服力的印证: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搞过一次千年伟人网上评选,评选结果是马克思遥遥领先,高居榜首。

为什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十年后,马克思仍然被绝大多数人所推崇?就是因为马克思的学说不是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产物,而是站在了以往科学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的学说立足于19世纪中叶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精华,充分接受了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和化学划时代进步成果的启迪。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时代风云、实践活动与科学进步的空洞学说,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生机勃勃的科学真理。尽管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出现许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远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能具体预见的;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曲折和挫折后,尚未走出低谷,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始终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仍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至于那些散布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甚至宣称“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对过”的人,那些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误区重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虚构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科学”的人,要么是对历史无知,要么就是对现实存在偏见,因为他们无视近现代以来中国沧桑巨变的基本事实,无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中华民族振兴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决不能放弃。

五、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生命在于运动,理论贵在发展。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其实,只要理论之树深扎生活的沃土,与实践同生共长,理论同样可以长青。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历经世事沧桑、风云变幻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是因为它总能被信仰它的共产党人不断结合变化的实际、与时俱进,从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前所未有地正确回答并解决了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而根本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重大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当前历史阶段,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

六、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务求实效

战略管全局,战略管长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谋划布局。

1.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研究与宣传。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研究,以分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哪些是需要丰富发展的理论内容,哪些是需要修正的结论,哪些是过时的应当放弃的具体论断。

2.必须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除语言学、逻辑学、考古学、体育学等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但在政治立场和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挥指导思想的作用。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第一要务。

3.必须确保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否则,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就会方向不明、判断不清、思想混乱、是非不分,就不可能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课堂、讲台、论坛和出版社、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否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能是句空话。

4.要旗帜鲜明地批驳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交融属于常态。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有时是非分明、简单易判,有时阵线交织、复杂难断。一旦认准是错误有害的思想观点,必须敢于亮剑,理直气壮地批驳那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高校的讲坛决不允许传播违背宪法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要力戒暧昧和误导。

5.要把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近现代史观教育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课。“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些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夸大我们党在历史上的失误,丑化我们党的领袖,目的是否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以迎合西方某种政治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因此,必须加强历史观教育,用事实说话,以坚定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6.要抓好抓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宣传教育。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个全面”,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能搞私有化,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等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

7.要树立大意识形态工作观念。不要把抓意识形态工作仅仅看成是宣传部门的职责,全党都要抓意识形态工作。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各级党委都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关注,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大局中去思考,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研究。要在深入了解各种舆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和杂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噪音和杂音为什么会有传播渠道,为什么会有传播市场。其中哪些是不可避免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有严重的现实危害,必须尽快解决;哪些危害不明显,可以冷处理;哪些需要公开批评,哪些需要个别引导;哪些是意识形态工作本身的问题,哪些是由相关地区和部门政策或工作失误引发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宣泄;哪些需要靠说服教育来统一思想,哪些需要靠改进工作来化解矛盾。对相关工作要及时形成决议,抓紧贯彻落实。

边疆地区文化 篇3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5-0040-02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现状

1.缺乏读书学习的传统。原因首先是家庭经济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生活压力较大,没有能力去买书看报。其次是地域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没有读书看报的意识。

2.习惯安于现状的生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得过且过。究其原因,其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缺乏积极进取的氛围;其二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难以取得好成绩,因而放弃努力。

3.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教育,这导致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是非判断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弱,义气用事,做事不计后果。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文博大精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这些文章,有的记载民族兴衰,有的记录伟大发明,有的描绘壮丽河山。教学这些占诗文,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文学价值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认识占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勇于面对挫折的生活态度。

中华民族在几T年的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热爱和平,崇尚自由,而且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宽广的胸怀,不畏强暴的精神和机智雄辩的外交才能,救郑国于危亡之间的胆识和谋略,让读者铭记于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骄横狂暴又阴险狡诈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先国后私和廉颇的忠义爱国、勇于改过都值得我们效仿。

2.认识祖国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以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些在语文课本中亦有体现。如:《张衡传》,这篇文章记叙了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在地震预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造出了“候风地动仪”,早早领先于西方。亚圣孟子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寡人之于国》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就是佐证。通过对这些篇章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在科技、文化诸方面给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

3.让学生认识祖国山河的广袤、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如《蜀道难》,描写了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艰险;《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极写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清雅;《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这些美景都让人心向往之。它们将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包蕴着诱人奋发的力量。学习这些古诗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4.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古人尊师重教、谦虚好学的优秀品格

如《师说》中提出的“占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之”,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有现实意义。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得“博学而曰参省乎己”,要“善假于物”,要学习-《劝学》告诉我们说。《寡人之于国也》则用实例证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过教育、学习,让百姓懂得“孝”“悌”之义,从而尊敬老人,敬爱兄长。

5.对传统“孝道”的学习。封建社会以孝立国,现代社会一样需要孝道。李密《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一片孝心,感动当时的皇帝,亦值得高中生学习。

6.培养淡泊闲适的心态。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普遍焦躁的大众心念,要求教师肩起育人的重任。教学生学习《归园田居》中的淡然宁静,《赤壁赋》中的超脱潇洒。培养学生淡泊心态,对学生的发展,甚至对国家的未来都不无裨益。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时刻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读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引导他们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约束。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分析传统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的意义所在,进而让传统文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得以传承,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能成长为中华的英才,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同铸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刘敏,呼吉图.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6.

边疆地区文化 篇4

一、贡山县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

在2013年, 贡山县的文化事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一是按照县委政府以及局工作部署, 开展了2013年春季 “三下乡”文艺慰问活动, 深入全县三乡两镇人口密集村慰问演出7场次, 演出节目达140余个, 演职人员400人次, 观众达1.2万人次。二是怒族“仙女节”文艺活动。县文化馆及时派出文艺辅导员深入丙中洛乡和捧当乡进行业务指导, 历时10余天, 辅导人员达60人次, 同时会同丙中洛镇党委政府做好怒族仙女节文艺演出、怒族仙女选拔赛开闭幕式等工作。三是完成了“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等专场文艺演出14余场。四是举办了免费开放二胡、舞蹈培训班专场文艺晚会。

(二) 开展书法和美术等培训班

为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 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 贡山县文化馆精心组织协调, 2013年共开办了舞蹈、美术 (大小班) 、二胡培训班, 培训人数达180余人次。

(三) 抓好文艺辅导工作

为把每次活动每场演出做得完美、精彩, 切实做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 贡山县文化馆积极深入三乡两镇, 深入每个文艺队, 认真负责地完成了文艺辅导工作。2013年, 全县共辅导各类文艺演出24场次, 到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培训12余次。

(四)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一是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 (民间音乐) 申报工作, 全力收集上报了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相关资料。二是深入三乡两镇调研民俗文化, 为申报民俗文化保护项目提供申报资料。三是为使贡山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派人业务骨干参加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培训班。四是积极做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2013年, 贡山县在文化遗产日共设置宣传展览7块、非遗保护法2期, 重点宣传了贡山县国家级目录 (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 , 省级保护名录6项,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项, 省级民间艺人4人, 州级代表性民间艺人4人。

(五) 认真做好全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2013年, 按照《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和《怒江州文化局关于开展文化站评估定级的通知》的文件要求, 贡山县文化馆组织人员, 逐一深入各乡镇文化站对照检查, 完成了初评工作。通过州级评估组评估, 茨开镇、普拉底、丙中洛文化站为三级, 捧当乡文化站为二级。 积极开展乡镇文化站、村级农文网培学校业务辅导工作共计30次, 累计服务1600人次。顺利完成了全县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达标率为100%。

(六) 积极开展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

2013年, 贡山县图书馆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县图书外借室、过刊外借室全年共接待600人次, 借阅图书1600册次;电子阅览室每天服务时间为9小时, 每周开放61.5小时, 共接待上网人数1440人次;期刊阅览室全年接待读者4776人次, 查阅报纸2969份次, 查阅、借阅杂志14806册次;县图书馆多媒体放映室全年为各类培训和放映活动提供服务20次, 累计服务600人次;县图书馆全年累计接待读者7416人次, 借阅图书、杂志共计16406册次。2013年, 贡山县图书馆新购置工具书1000余册, 电子期刊、图书21万余册, 获得蔚蓝基金捐赠价值7万余元的图书, 共计2400册, 极大地增加了馆藏图书量, 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好对外服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七) 文物保护工作

首先, 加强了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 大力宣传贡山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遗产日”期间, 制作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单位宣传展板6块, 发放了500多份宣传资料, 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 扩大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其次, 加强和完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 针对丙中洛镇普化寺活佛住宿楼年久失修的问题, 县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多次下乡实地调查, 与当地教民协商探讨最合理的维修办法, 最终于2013年10月底, 由省文物局拨付30万元专项修缮经费, 开始动工维修。

(八) 圆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任务

按照2013年初签订的责任书以及农村电影放映片区的规划, 全县共分三个片区, 2013年度共计完成312场的农村电影放映任务, 观众人数达56400人次。在开展农村电影放映的过程中, 贡山县文化部门结合实际, 雨季时节的放映任务调剂到旱季农闲时放映, 扎实推进农村电影放映这一惠民工程。为了掌握农村电影放映动态情况, 全县四套数字放映设备的GPS或GPRS放映监管服务平台已安装完毕, 正式进入正常监管平台。

(九) 整顿文化市场

首先, 严厉打击文化娱乐场所违规违法活动。2013年, 贡山县加大了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 严查场所内赌博、色情等违法行为, 同时对乡镇娱乐场所进行严密检查, 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蔓延。其次, 加强对全县各个网吧的监管, 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执法人员充分利用网吧监控平台和 “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等手段规范全县网吧的经营行为。再次, “扫黄打非”工作常抓不懈。结合贡山县的实际, 当地文化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专项行动, 清理音像市场, 收缴违法制售的VCD光盘100多张碟, 盗版书刊30多本, 有效遏制了违法音像制品的泛滥。

二、贡山县文化事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目前贡山县的文化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文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 贡山县文化系统内的职工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准也是参差不齐:一方面, 对于专业技术和一线岗位, 一些老职工难以胜任;另一方面, 对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 大多数同志是半路出家, 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 因此贡山县急需引进有扎实文化专业功底的专业人才。由于贡山县属边境民族地区,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演艺市场条件尚未形成, 艺术团走向市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 在目前的情况下, 应考虑培养当地自己的专业文化人才, 想方设法留住他们, 通过他们积极挖掘和整理贡山县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

(二) 文化事业的硬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边疆地区文化 篇5

(元阳县黄茅岭中学王春霞)

摘要:阅读与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而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对中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理解、运用能力的全面的考查。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边疆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如何有效提高边疆地区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笔者从边疆中学生阅读现状,如何训练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创设有利阅读的环境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边疆地区、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一、前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播信息,更在于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1】《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对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指引。

二、边疆地区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一是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到城里去买书,长久以来接触的只是电视,阅读缺乏自主性,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二是边疆地区农村学校图书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旧书,思想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使学生无课外书可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三是学校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们下课后去教室看书的人很少,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差,去图书室借阅的学生更少,阅读氛围很差;四是没有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2】。农村学生的家长受自身文化水平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学生的父母更不会有意识的引导其子女阅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只是一味宠着孩子,让孩子养成了“周末就应该用来玩”这样一种心理;五是缺乏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由于现在实行学业水平测试,学生所需考试科目增多,课外阅读时间减少,加上许多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没有形成体制。以上这些因素使得边疆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高,长久以来便形成阅读量小,信息闭塞,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的情况,导致了他们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针对边疆地区农村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特别注意发挥阅读理解练习题和阅读理解测试题的作用,在不断的联系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由于学生在小学老师教授学生做题方法时大多只是一味的要求照抄照搬原文材料来答题,而不加以理解。以至于在初中阅读材料变长、变难的时候心理产生了畏惧感,对阅读理解题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先从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入手。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答题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针对各种特定问题去进行解答。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3】。

对于这一知识点,如在《观舞记》中,讲解课文第一句的作用时,便有意地让学生记住,首段或首句的作用:从结构上来说,总领全文,开篇点题,开宗明义,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起到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的作用。中间某段的问题,一般是过渡句或过渡段,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与前面首尾呼应等。

2、寻找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

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文首文尾;出现在文中的时候文章通常是前面只提出问题,文中的主旨由随之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 而后又作进一步的解释, 支撑或发展。也有为突出主题, 作者先提出主旨, 结尾时再次点出主旨这种首尾呼应式的文章,通常, 前后表述主旨的句子不是简单的重复, 后面的表述往往有进一步的引申或发展的意味。为了提升学生做题的能力,每个星期都会让学生完成带有课外阅读的试卷,刚开始只是让其练习,而不是作为考试,这样慢慢的通过练习来减少学生的不适应感。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选取了难度处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一些材料。在练习了《一碗混沌》、《藏羚羊的跪拜》等文章后,学生找主旨句的能力也提高了。

3、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我告诉学生可以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里就可以抓住“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这样一些句子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如《最可爱的人》、《我爱故乡的杨梅》等。还可以依据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法。

三、多加鼓励,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高一层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学生在阅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时候,我总会对其加以鼓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一些同学的进步,这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学生们自己多次经历了成功的体验后,就会增加其阅读的兴趣,在遇到阅读题的时候,就会主动的开动脑筋,主动跟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

四、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扩宽学生的视野

1、推荐好书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多读好书,才能熏陶学生的情感,丰盈学生的精神家园,提高他们的精神修养。对于边疆农村学生来说,学校图书室的图书有限,而且学生也没有形成去借阅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我尽可能的与学校联系,让学校为学生借阅提供方便,还会把一些过期的报纸拿去教室让学生们阅读。其次,是经常向学生介绍好的读物,推荐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等,推荐优秀杂志如《读者》、《故事会》、《意林》、《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等。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此外,我会充分利用好班级宣传栏,经常寻找一些优美的文章、语文小知识等打印了贴在宣传栏里,让同学们课余时间去看。作为语文老师我也会要求自己广泛涉猎,浏览群书,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有利于向学生推荐书目,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

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开学,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平时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4】:

①摘录的方法

就是把书中重要的内容,主要的观点,或者精采的段落、名言、章节、警句等抄录下来。此外,还可以摘抄激发人上进的事例,如居里夫人为了研究事业,不幕名利、金钱等这样一些事例。

②写提纲的方法

写提纲,每读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思路,弄清各段意思和相互的联系,弄清文章的主干是什么,全文怎样表现中心思想,写成结构提纲。

③写心得

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写心得笔记,一要注意联系实际,一般是联系是自己的思想、学习的实际所得到的一些收获,或详或略、或长或短,形式与篇幅都不拘;二要有真情实感,做到有感而发,不做无病呻吟,尽量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习惯【2】。此外,还让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做到“勤想”,就是主张“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思、善思”,在阅读之余能有自己的想法。让同学们思考如果让其自己来写这样的内容,该如何去写?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也会进行检查,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这样不断的积累,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当然,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边疆地区农村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也是很多的,老师们也许有更好的办法,这里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探索。只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探索出提高边疆地区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

[2]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2011:1~4

[3]中学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边疆地区文化 篇6

云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唐兵到元谋县种子产业协会调研科普惠农工作

服务大局各显神通

为政府决策充当智囊参谋,为科技成果转化架设桥梁,开展科技评价活动,服务科技创新,是科协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各级科协组织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苦干、实干、埋头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彩画卷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围绕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省科协开展了“和谐云南献智献策行动”,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建议,以项目资助形式,择优支持相关学会围绕农业生产、能源资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大科技和社会发展课题,开展决策咨询活动。仅去年,就向各级党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88个。

科技创新冲锋在前

五年来,云南省科协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延伸科协网络,丰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以科技论坛、学术沙龙为主要形式,在省内着力打造高层次、高水平、高实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以论坛和沙龙的形式,组织高层次专家进行深入研讨。省科协通过举办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科技沙龙、青年科学家论坛、专题学术会议等,努力构建综合交叉、省市联动的学术交流新平台,为激发创新灵感,培育创新人才服务。这些来自省内外的专家聚集云南进行研讨,内容涉及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一些文集与建议相继而出,对促进学科建设、推动自主创新,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磷煤化工循环经济技术及可持续发展论坛、生物特异蛋白研究学术沙龙”等,这些以学术交流为主线,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为目的的沙龙和论坛,为云南省科技大步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科协的支持下,云南省科协邀请全国专家院士来昆举办太阳能产业发展咨询座谈会

科普惠民春风化雨

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为切入点,省科协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主题活动、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基础建设等方面措施,在推动重点人群素质提升的同时,带动了全社会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高。

张亚平院士在和参加创新大赛的选手们亲切交谈着

实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持续规范地开展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省五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并推荐优秀项目和选手参加全国大赛。五年来,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一等奖28项;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共获一等奖12项;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共获一等奖3项。2007年至2009年期间,云南省共有6位同学的4个项目,分别参加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及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大力开展青少年主题科普实践活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及联合国儿基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等稳步推进。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编辑出版了《云南省青少年节能减排手册(小学篇、中学篇)》。中国科协农村青少年“群英计划”曲靖试点项目取得丰硕成果,探索了在农村青少年中开展科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曲靖、昆明、红河等州(市),已将科普宣传员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奥秘》杂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年累计发行100多万册,巩固了在全国青少年科普期刊中的领先地位。

社区科普全面升级。一步一景的社区科普宣传栏,数以万计的科普志愿者,形式多样的科普培训、有声有色的科普文艺演出……颇有云南特色的社区科普,为广大市民打造了一个涉及百姓生活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平台,使百姓可以各取所需。公众具备科学素质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在农村,有乡、村一级的科普活动室(站)。而在城市,要提高城市居民科学素养,社区科普就担任了重要角色。各级社区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充分利用科普资源,以宣传为先导,以创建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努力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城区)、科普示范区(街道、社区)、科普文明楼道、科普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使科普成果实现共享,社区居民科普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社区增致力于加强科普工作者队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求实精神,具有一定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的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充实到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科普教育模式很快结出了硕果,省科协的一项调查表明,云南的公众科学素养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部分”,就是省会城市昆明和一些先进发达地区,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开办“云南科普大讲坛”。为培养公众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引导公众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指导工作和生活,自2010年起,与相关部门合作,聘请省内外一流专家,针对城市重点人群,开办了每月一讲的“云南科普大讲坛”。讲坛内容首先从“健康重于财富”开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健康在于平衡”、“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皮肤健康与护理”、“心理疾病的中西医调适”等报告,深受广大市民热捧,成为云南省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场“科普及时雨”。

科技扶贫花开山乡

楚雄州元谋县蔬菜产业协会生产车间

“百万农民学科技奔小康”行动、“科普兴边富民”示范项目、“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一个个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科学普及工程延伸至云南边疆的村村寨寨,并由此诞生了数以百万计的科技明白人。有了科技的引领,云岭山乡正逐步告别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走上了依靠科学技术致富的新路。近年来,省科协及各级基层科协组织在广大农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让农民走进课堂,学习实用技术,学习互联网技术,带动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学业务,参加各类创新比赛、技能竞赛。

科技人员在大理对农民进行核桃种植现场培训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在云南省实施了309个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云南省自2007年起,在全省320个村实施了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投入资金1600万元。在“科普惠农”旗帜下,全省农函大培训办学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位,五年来累计培训农民近100万人。创办《云南农村科普》报,免费发放到全省15668个行政村。截至2010年,云南省已发展农技协5794个,会员达58万人,联系着120多万农户,覆盖了全省1/3的行政村,占全省农民合作组织的80%以上。项目第一阶段结束后,全省共有164个农技协、67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5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及3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受到表彰,共获奖补资金5145万元。

“村转居”科普益民新路。近年来,结合城镇化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工作,云南省楚雄、玉溪、昆明等州(市)科协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思路,率先将社区科普益民的重点放在“村转居”新建社区上,通过技能科普、示范科普、心理科普等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帮助“村转居”新市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谋生能力、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推进云南省和谐社区建设,有效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普兴边富民及人口较少民族科普富民示范村项目。2009年,在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5个州(市),分别选择一个毗邻边境、人口相对集中、并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自然村,开展“科普兴边富民”示范项目。与此同时,又在云南省独龙、阿昌、怒、普米、德昂、基诺、布朗等7个人口较少民族中,选点实施了“科普富民示范村”项目,为提高云南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熊燕编辑:周)

边疆地区文化 篇7

肖佑兴、明庆忠 (2001) 分析了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提出发展的思路。饶蕊 (2011) 分析了云南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并提出发展的思路;李亚、李宏等 (2007) 分析了云南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幸岭 (2008)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杜云路、杨庆等 (2011) 对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规划进行了阐述。由此可见, 对云南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的较少, 对云南乡村旅游的成果较多, 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部分, 特别是对云南这个多民族的省份来说, 加强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云南省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一) 云南省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农村文化旅游起步较晚, 跟云南的旅游大省不相符合, 目前的农村文化旅游主要是集中在城市和著名景点周边。大部分以城市和主要景区为依托, 利用现有的一些资源条件, 发展农家乐、农业园、农村生活体验园等形式的休闲旅游产业, 有的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如昆明的一丘田、蓝莓庄园等, 但是, 说到底, 这些形式都是属于农村旅游的范畴, 文化因子影响少。

(二) 存在的不足

1.无整体规划, 各自为阵。目前云南省农村文化旅游除了一些城市郊区和主要的景区外围由政府统一规划外, 其他农村地域还存在着无整体规划, 各自为阵的现象。一方面是农村地域的农民自行投资办“农家乐”、做工艺品等, 造成无序竞争, 市场混乱;另一方面就是某些地方政府盲目跟风, 模仿著名景点的模式, 不因地制宜, 一味蛮干, 造成“千村一面”, 脱离了地方农村文化特色, 最终导致农村文化旅游产品的粗制滥造, 既影响了原有著名景点, 也造成了当地农村文化资源的浪费。

2.农村文化过度商业化。由于农村文化旅游的规划不统一, 各地农村居民及旅游开发主体各自为阵, 互相模仿, 不注重因地制宜, 脱离地方特色, 导致一些旅游产品千篇一律, 雷同现象十分普遍, 不能开发出新的农村文化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青黄不接。还有一些农村地域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 无原则更改传统节日, 一些农村文化旅游景点是天天过节, 更有甚者, 有些景点为了盈利, 随意更改或添减内容, 改变了原有传统文化的内涵, 农村文化旅游商业化过度。

3.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 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瓶颈。云南省农村大部分地域是山区, 而具有云南特色的农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存在于山区的农村,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资源零散, 以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两个州市为例, 玉溪市666个村委会, 只有467个村委会建有文化室;大理州近1000个村委会, 建有文化室的村委会也只有602个, 更不用说那些少数民族贫困乡镇了。再就是由于农村交通不便, 旅游配套设施不足, 游客只能望而兴叹。农村许多的文化旅游资源, 如古建筑、传统技艺等由于资金缺乏而逐渐破落失传。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不能开发出来, 造成农村文化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 山区里的农村居民只能“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4.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市场混乱, 无统一管理, 重开发轻治理, 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农村地域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为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肆意捕杀野生动物, 游客不注意导致森林火灾,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堆积与排放等造成生物物种的减少, 植被破坏, 土壤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二、云南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资源条件

1.特有的民俗民风。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 给云南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民风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赛装节”、纳西族的“三朵节”、白族的“三月街”、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傈僳族的“刀杆节”、佤族的“新米节”“摸你黑”、布朗族的“洗牛脚”、怒族的“鲜花节”等、摩梭人的“走婚”等。

2.农村饮食文化。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地域, 有的生活在平坝, 有的生活的山林, 有的生活在高原, 有的生活在河边, 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让人津津乐道, 如哈尼族的“长街宴”、佤族的“鸡肉烂饭”、傣族的“竹筒饭”、彝族“砣砣肉”、白族的“三道茶”、阿昌族的“手抓米线”等。

3.农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内容和形式称得上是多姿多彩, 不同的民族服饰各不相同, 各有特色。彝族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 其服饰就占四种主要类型中的三种, 即红河型、滇东南型、乌蒙山型, 还有一种谅山型主要在四川;傈僳族的“俄勒”, “俄勒”是傈僳族服饰中头饰的一种,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 妇女们戴上“俄勒”, 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 下面的串珠, 宛如众星捧月;傣族的“筒裙”“筒帕”, 傣族生活的区域都比较炎热, 服饰上呈现出适应气候的特点, 特别是筒裙, 傣族妇女穿着筒裙, 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女性苗条身材之美, 无论走路或做事, 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另一方面, 又宽松透气, 适应炎热的天气, 让人凉爽。

4.农村民族歌舞。彝族的左脚舞、敬酒歌, 傣族的孔雀舞、双面鼓舞、鱼舞等, 哈尼族的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

5.农村建筑文化。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彝族的“一颗印”、摩梭人的“木楞房”、基诺族的干栏式竹楼、哈尼族的“蘑菇房”、傈僳族的“石板房”等。

6.农耕文化及田园景观。云南省由于民族众多, 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 经济发展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独龙族、怒族、德昂族、基诺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目前仍然保持着刀耕火种型的生产方式;彝、白、普米、拉祜和部分藏族及澜沧江东岸的傈僳族为主的山地耕牧型生产方式;苗、瑶等民族为主的山地耕猎型生产方式;傣、壮等民族为主的丘陵稻作型生产方式。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表现出多样的农耕文化。田园景观如元阳哈尼梯田、罗平油菜地、西双版纳橡胶园等。

7.农村红色文化旅游。云南省革命老区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等地区, 共47个革命老区县。红色景点如元谋县龙街金沙江渡口、威信县扎西会议旧址、会泽县水城红军扩红纪念园、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红色旅游景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金沙江皎平渡、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渡口、腾冲县和顺艾思奇故居、香格里拉县中心镇公堂等。这些红色文化均为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纪念地, 具有一定的革命教育意义。

三、云南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云南省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 各地区在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时各自为阵, 呈现出无序的特点, 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中, 应加强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划性和科学性。一方面是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云南省少数民族许多都散居在高山峡谷, 有的民族还是直过民族, 如独龙族、基诺族、拉祜族、傈僳族等, 这些特有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文化具有其唯一性和独特性, 因此, 我们在对其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因地制宜, 尊重其文化特性, 突出其精华, 扬长避短。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旅游开发当中的主导作用。云南是全国的旅游大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每年到云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加, 许多景点已经超过了其游客承载量, 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 因此,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应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规划, 围绕各知名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对云南农村文化旅游进行合理布局, 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农村文化旅游产品。

(二) 以市场为导向, 增强农村文化旅游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 以旅游为载体, 把旅游与农村文化进行融合,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旅游产业,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 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云南农村文化多样, 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农村文化本身是不能走向市场, 走向世界的, 要想把这种文化展示给国内外的游客, 必须借助于旅游这一载体, 把云南的农村文化带向全世界。马关县的阿峨新村, 农民自己创作版画, 并进行市场营销, 不仅引来四方游客, 还为村民创造了经济效益;还有鹤庆县新华村、剑川县狮河村、石林县阿着底村, 他们都利用本地优势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云南省是全国的旅游大省, 旅游业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是国内游客选择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旅游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其次, 云南地处边境, 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相望, 泛亚铁路的修建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云南省各地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发出具有各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做大做强农村文化产业。

(三) 多渠道整合资源, 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把农村文化旅游做大做强, 发挥规模效应, 就必须整合社会各资源, 多方融资。一方面, 要采取以政府为主体, 联合投资商, 农民入股的方式进行资金的整合。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 投资商主要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农民入股与投资商的投入共同发挥作用, 农民入股主要是使农民都能参与到农村文化旅游管理中来, 都是管理的主人翁, 会更注重形象, 消除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当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国内国际区域合作的良好形势, 进行文化旅游的合作开发, 吸收国内外资金。

(四) 坚持文化的传承性与纯洁性, 防止过度商业化

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发, 经济效益至上, 为了获得暂时的经济效益, 一些景点赌博泛滥, 严重影响了农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形象。文化产业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经济效益的问题, 还关系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关系到农村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正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灵魂, 把握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评定, 制定农村文化遗产保持制度和落实保护措施;加大农村旅游景点的综合整治力度, 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合理举办民族民俗节日, 防止过度商业化和舞台化。

参考文献

[1]肖佑兴, 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1) .

[2]饶蕊.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今日民族, 2011 (12) .

[3]李亚, 李宏.云南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2) .

[4]幸岭.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5) .

[5]杜云路, 杨庆等.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3) .

边疆地区文化 篇8

2014 年8 月, 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产发〔2014〕28 号) , 指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挥文化育民、乐民、富民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一份指导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明确了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既有针对性, 也有可操作性。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5 年1 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布了 《关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桂文发〔2015〕8 号) , 专门就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具体的针对性措施, 着力解决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历来十分重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2012年11 月就先行先试, 在全国率先开展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 (市、区) 评选命名工作, 共命名了16 个县 (市、区) 为首批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 22个县 (市、区) 为首批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 并与获命名的各县 (市、区) 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建立了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这16 个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及22 个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 绝大多数都属于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区。16 个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中以东兴市最具代表性。

东兴市尽管是边疆民族地区, 但是经济基础较好, 多年来人均GDP一直位居广西县域人均GDP前列, 因此文化产业也发展得较好。2012 年, 东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62.45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01%, 人均GDP为42098 元人民币, 超过6700 美元;2012 年, 东兴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45 亿元, 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 的2.15%。2013 年, 东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72.87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7%, 人均GDP为49137 元, 超过8100美元;2013 年, 东兴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22亿元, 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 的1.95%。2014年, 东兴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97 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3%, 人均GDP为53570元, 超过8700 美元;2014 年, 东兴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217 亿元, 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 的10.15%。 2014 年东兴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迅猛增加, 主要是因为将红木产业、玉石产业等纳入到了文化产业的统计范畴之中。

笔者曾参与 《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 》的编制工作, 对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熟悉, 因此下文将重点对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探索思考, 并在此基础上对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东兴市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既沿边, 又沿海, 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终止的地方, 也是中国陆地边境线开始的地方, 有“海止于此、陆始于斯”的美誉。东兴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前沿, 处在西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四大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两廊一圈”、“一轴两翼”三大经济带的交汇点, 是中国连接东盟的“第一城”, 既是中国西南地区、中南地区等内陆腹地通往越南及东盟国家的最便捷通道, 也是越南及东盟各国进入中国市场的最理想通道, 在推进" 一带一路" 战略进程中以及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中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特别是2012 年《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后, 东兴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特色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东兴市是中国大陆唯一以海洋为生的少数民族———京族的聚集地, 京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 “京族哈节”和“京族独弦琴艺术”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 年10 月, 东兴市获得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的第16 个“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 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滨海长寿之乡”。东兴市依托紧邻东南亚红木原料基地和便捷的贸易通道优势, 红木市场交易火爆, 形成了独特的“东兴红木”品牌。东兴市文化资源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 集“边、海、山、民”为一体, 边疆文化、海洋文化、山地文化及民族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同时享有“长寿之乡”、“红木之乡”、“白鹤之乡”等美誉。边关风情、滨海风光、民族风味、长寿生态等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是东兴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厚实基础与重要保障。

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 造就了东兴市独一无二的“边海山民”四位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文旅结合、以旅兴文、以文促旅”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始终是与旅游文化资源及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紧密结合的, 近年来, 东兴市将“边海山民”文化资源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的原材料, 在开发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打造了多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其中旅游文化资源以“上山下海出国”为重点开发领域, 民俗文化资源以京族哈节文化、长寿文化、瑶族文化为重点开发领域, 形成了集边关旅游文化、滨海休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长寿养生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群。

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基础, 但仍面临着不少的发展问题。一是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 集约化程度不高。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大多在企业自身基础上成长发展起来, 由于缺乏先期规划引导, 产业空间布局基本以点状为主, 尚未形成科学布局, 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二是文化企业规模偏小, 特色文化产业总量较小。东兴市目前仍缺乏具有较大实力、较强竞争力的标志性文化骨干企业, 也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项目及文化产品。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动力不足, 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盈利模式不成熟;三是特色文化产业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人才集聚程度较低。大型文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缺乏, 严重制约了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集聚。特色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总量储备仍较少, 人才结构不很合理, 复合型高端创意人才尤其缺乏;四是特色文化产业的投入相对不足, 投融资体制不够健全, 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基本上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 靠财政拨款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投资, 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民营、个体及其他经济成份投资特色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投融资能力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五是缺乏系统的产业政策支持。从总体上看, 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不够, 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配套完善和落实不够, 政策支持力度仍较小, 没有精细区分各类重点产业并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鼓励和扶持。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 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该如何直面挑战, 找到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呢?

三、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东兴市要紧紧抓住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抓住东兴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新机遇, 积极优化特色文化产业结构, 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努力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使特色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路径选择上, 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

(一) 找准定位

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准定位, 要朝向什么样的目标, 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都必须深思熟虑, 做到心中有数。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及丰厚的资源优势, 努力把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成东兴市“开发开放、先行先试”的战略型支柱性产业, 把东兴市建设成为立足北部湾、背靠全广西、面向东盟各国、辐射中国西南中南等内陆腹地的特色文化产业核心区。

一是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核心区。东兴市是中国惟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 与越南仅一河之隔, 是中国内陆腹地通往越南及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大通道。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先后获国务院批准实施, 为东兴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作为中国首批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之一, 东兴市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应该大胆尝试、捷足先登, 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核心区, 努力成为中国县 (市、区) 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

二是建设中国—东盟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新高地。在特色文化产业领域,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市场空间广阔、消费群体众多, 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文化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 互补性强, 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合作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与东盟在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文化艺术品业、民俗娱乐业、体育会展业等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 东兴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桥头堡, 必须抓住双方特色文化产业合作的战略机遇期, 寻求最佳合作途径, 努力打造中国—东盟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新高地。

三是建设“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战略支点。2015 年3 月,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东兴市作为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战略支点, 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东兴市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拓宽特色文化产业“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渠道和模式, 努力打造“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战略支点。

(二) 精确布局

根据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资源分布情况、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遵循整合资源、边海联动、形成合力、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 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布局可以采用“一区、两带、多板块”的总体空间格局。

“一区”即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是全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以东兴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区, 这是全市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区, 也是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核心区域, 承担推动全市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业、文化艺术品业、体育会展业等新兴文化产业。

“两带”, 即滨海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带与沿边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带, 是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腾飞的双翼。滨海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带, 主要以东兴市江平镇等滨海地区为核心区, 以滨海地区的海洋文化资源及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 重点发展滨海风光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滨海演艺娱乐、海洋休闲体育、海洋文化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沿边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带, 主要以东兴市马路镇等沿边地区为核心区, 以沿边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及休闲养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 重点发展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山水休闲文化旅游、养生观光文化旅游、红木文化艺术品等特色文化产业。

在“一区两带”的块轴布局上, 孵化节点区, 形成特色化“多板块”空间格局。“多板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板块。

北仑大道—东盟大道传媒创意产业板块。以北仑大道和东盟大道相连片区为核心区, 辐射整个主城区, 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内容文化产业, 建立以文化创意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 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东兴市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区。

东兴边贸中心节庆会展业板块。以东兴边贸中心的规划建设为契机, 争取发展节庆会展业的用地, 建设一批功能完善、优势互补、配套齐全、设施先进的节庆会展场馆群, 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节庆会展经营企业, 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节庆会展品牌。重点建设中国—东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会展中心。

东兴红木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与产品加工板块。以东兴红木文化产业园建设为契机, 打造东兴市红木及配套产业生产加工、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商务办公及文化旅游基地, 促进创意设计业与红木加工业相融合。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红木生产企业, 积极培育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红木交易市场。

新华路工艺美术品展销板块。以东兴市新华路“国旗街”为依托, 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借助新华路“国旗街”名气大、客流量足的优势, 将其打造成红木、石雕、玉雕、角雕、翡翠、黄金、刺绣、书画等工艺美术品展销街区。

京岛海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板块。以京族三岛为核心区, 挖掘滨海旅游文化资源和京族民俗文化资源, 打造传统节庆、民俗体验、休闲体育、演艺娱乐、水上运动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马路镇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产业板块。以马路镇屏峰雨林公园为核心区, 辐射临近的低丘缓坡山区, 打造山水旅游、山地运动、观光农业、休闲养生、长寿保健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东兴口岸沿边跨境文化旅游产业板块。利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以及东兴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时机, 打造沿边跨境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提供“一站式”出境游服务。

北仑河口低碳环保文化旅游产业板块。以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区, 辐射大清国一号界碑、沿边公路零公里标志、三圣宫、竹山古街、古榕部落等景点, 打造历史与现代交融、人文与环境并重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三) 重点突破

根据东兴市特色文化资源特点,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重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文化艺术品业、民俗娱乐业、体育会展业等特色文化产业, 构建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1. 特色文化旅游业

特色文化旅游业是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的支柱行业, 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联动性强、生态环保及重复购买率高等特点。充分利用东兴市的边疆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及长寿文化等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品牌。将石门谷瀑布、红石谷漂流、东兴口岸、中越友谊大桥、大清国五号界碑、北仑河入海口、大清国一号界碑、沿边公路零公里标志、三圣宫、竹山古街、古榕部落、京岛风景名胜区等东兴市著名景点串成一条“边海界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形成东兴市“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状文化旅游开发格局, 构建包括滨海风光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山水休闲文化旅游、养生观光文化旅游等在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滨海风光文化旅游。以京岛风景名胜区、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鹤山湿地公园、白鹤园为依托, 重点打造滨海风光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以中国大陆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的民俗风情为载体, 通过组织“哈节”系列活动, 重点发展唱哈、拉大网、挖沙虫、耙海螺、织渔网、敲鱼梆、弹独弦琴等体验型文化旅游项目。

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利用东兴市城区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城区仅一河之隔的区位优势, 重点打造“中越边境跨国游”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山水休闲文化旅游。借助马路镇屏峰雨林公园的石门谷瀑布、红石谷漂流等现有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亲水休闲、漂流相亲、露营聚会、摄影采风等休闲度假项目, 重点打造一流的山水休闲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养生观光文化旅游。以长寿文化为亮点, 以中国唯一“滨海长寿之乡”为品牌, 充分利用东兴市北部山区的低丘缓坡山地, 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养生、长寿保健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2. 文化创意业

加速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突出文化创意中的海洋文化、边疆文化、京族文化、长寿文化的元素及特色, 大力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在东兴市主城区重点发展软件设计、广告设计、家具设计、装饰设计、玩具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及建筑设计等创意设计产业, 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建立健全集咨询策划、创意研发、生产营销、衍生品开发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 加快形成具有东兴地方特色的创意设计产业集群, 形成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

立足东兴市特色文化资源, 谋划“互联网+”布局, 助力文化创意业发展。以互联网、高新数字技术为依托, 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大力发展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流媒体等传媒业态。整合资源, 优化结构, 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立足传统手段的基础上, 拓展传媒服务产业的领域, 借助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电子杂志等新媒体载体, 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的传媒产业链。

动漫游戏是文化创意业的主导领域, 可以依托东兴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打造中国—东盟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强化基地在动漫培训、服务外包、内容研发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加大优质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力度, 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扶持、培育或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原创能力及良好发展前景的动漫游戏企业, 策划、制作、生产、传播一批动漫游戏产品, 引导企业生产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文具、玩具等衍生产品, 提高产业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动漫作品大赛等活动, 有效激活、培育本地及东盟的动漫市场, 鼓励更多的原创作品出现, 为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及创作资源。吸引一批具有较高知识含量、较强艺术底蕴的动漫人才队伍, 深入挖掘东兴市海洋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动漫素材, 策划创作《海龟游东盟》《鲸鱼环游太平洋》等2-3 部介绍海洋知识及东盟国家风土人情、制作精良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动漫精品, 将产品打入东盟市场。

3. 文化艺术品业

发展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工艺品、民间民俗艺术品、高级仿制艺术品, 积极推动特色文化艺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传承与创新以木雕、石雕、玉雕、独弦琴制作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手段, 改造传统文化艺术品生产和销售模式, 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加快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的优势文化艺术品制造销售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中, 进一步发挥先导作用, 提高东兴市特色文化艺术品在东盟市场的占有率, 形成规模化的竞争优势。

红木艺术家具及工艺品是东兴市文化艺术品业的主打产品, 红木文化产业也是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的主打产业。目前, 东兴市已和越南等东盟国家合作, 形成红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经营红木艺术家具及工艺品企业达到200 多家, 拥有“佳煊”、“腾跃”、“万春”、“华平”、“正鑫”、“陈园”、“南森”、“家家鸿”、“彤利泰”、“好家思”等10 个知名品牌企业, 年产家具及工艺品8 万多件, 从业人员达到13000 余人。东兴市目前投入使用的东盟国际商业中心和“百业东兴”红木文化街经营面积达到15 万平方米, 配套有完善的仓储物流服务。目前正规划建设的东兴市红木文化产业园, 占地面积1500 亩, 将被打造成集红木生产加工、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商务办公、文化旅游、配套休闲生活社区服务以及现代化管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 园区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东兴红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民俗娱乐业

充分挖掘中国大陆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鱼箔、拉网、渔网、刺网、虾缯、鱼笼、鱼钩、蟹耙、鱼叉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拉大网、挖沙虫、耙海螺、织渔网、敲鱼梆以及传统服饰、饮食习俗、居住习俗、歌谣习俗、信仰习俗等, 打造集参与性、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海洋民俗旅游项目, 开发涉海民俗文化产品, 提供涉海民俗文化服务, 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中国大陆唯一海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场景, 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

鼓励兴建多功能、综合性、面向大众的演艺娱乐场所, 推动演艺娱乐业与文化旅游业、体育会展业有机结合。发掘东兴市各类文化资源, 开发为消费者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演艺娱乐产品, 扶持创作一批有特色的演艺娱乐精品。深入挖掘底蕴深厚的京族民俗文化资源, 整合唱哈、独弦琴、进酒舞、进香舞、天灯舞、花棍舞、竹马舞、摇船舞、海石花、采茶摸螺舞等京族民间歌舞, 融合京族民间传说及与海洋有关的故事传说, 创作开发出多层次、多种类的京岛景区风情演出产品。融合海洋文化、边疆文化、京族文化、长寿文化于一体, 打造一台既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及浓郁民族风情、又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及巨大商业价值的“天天演”舞台艺术精品。

5. 体育会展业

依托东兴市海陆一体的地理地势, 大力发展多类型、多品种、多档次的户外山地运动项目及滨海水上运动项目。户外山地运动项目主要分布在沿边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带, 在注重技术性、安全性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徒步、野钓赛、汽车拉力赛、山地运动会等项目, 创新开发蹦极、探险、漂流、滑草、户外高尔夫等项目。滨海水上运动项目主要分布在滨海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带, 重点发展游船游艇、游泳冲浪、水上乐园、海底探险及沙滩体育运动等融专业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大型水上休闲体育项目, 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以东兴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明显的产业特色等为依托, 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 培育和繁荣节庆会展市场。在京族传统节庆“哈节”的基础上, 打造“京族文化艺术节”, 将京族哈节文化与当地经济、旅游相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影响更加广泛的民族节日。加快建设新式体育会展场馆群, 不断拓展会展市场, 重点推进中国—东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会展中心及东兴市体育馆、游泳馆建设, 充分发挥其行业引领效应、带动效应及聚集效应。继续举办“中越 (东兴—芒街) 元宵节足球友谊赛”、“中越青年界河联欢活动”、“东兴红木文化节”、“中越边境 (东兴—芒街) 商贸·旅游博览会”等体育会展活动, 通过以节招商、以会招商, 带动东兴市交通、餐饮、购物、住宿、广告、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 不同地方的文化各有其独特性, 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 必须要结合各自实际, 因地制宜, 走差异化发展路径。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既有丰富性、多样性一面, 也有其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一面, 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时候, 要始终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特色文化与新兴科技相融合的原则。结合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 笔者认为, 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要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径,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要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切合区域实际, 制定差异化、特色化和集聚化的发展战略, 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拉动, 避免结构趋同、同质竞争。从整体上引导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聚区, 提高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比如东兴市主城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业, 培育科技型文化企业集群;江平镇和马路镇则依托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俗体验、休闲体育、养生保健等行业, 使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

第二, 要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结构合理、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在发展传统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 还要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 延长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加大高新技术在特色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开发, 增加特色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 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比如现在东兴市很多红木艺术品的加工制作都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高科技手段, 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且使得产品的样式更丰富, 质感更细腻, 品相也更好, 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第三, 要推进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建设, 努力培育消费热点, 大力激活各类文化消费。通过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提升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比如在当下“互联网+”时代, 东兴市应积极吸取互联网“快而精、专而美”的经营思路, 不断探索创新线上经营模式, 努力打造电商专业市场, 助力木雕、石雕、玉雕、独弦琴等特色文化产品线上交易。同时东兴市还应积极发挥临近越南的区位优势, 率先发展互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目前正先行先试探索打造延边跨境电商试验区, 将来不仅东兴市的、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文化产品都可以通过这一电子商务平台“走出去”, 这对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及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第四, 要集中优势资源, 大力推动基础较好、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特色文化产业门类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边疆民族地区要结合地理地势环境、历史人文传统、现实经济状况等特点, 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 培育一批能够凸显当地文化精髓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比如东兴市目前正在打造“东兴红木”、“京族哈节”、“上山下海出国”、“滨海长寿之乡”等特色文化品牌, 并且已经拥有了一批品牌突出的文化产品及优势明显的文化企业。

第五, 要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促进特色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投入, 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及重点产业项目, 支持特色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东兴市近年来享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开放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贸易、少数民族地区等多层次的优惠政策, 并且通过“开发开放、先行先试”, 从开放合作方式、财税管理方式、金融体制和投融资机制、土地管理制度和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和人才开发机制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 为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五、结语

边疆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丰厚的文化资源, 大力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国家实施“文化兴边”战略的重要措施, 对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应该在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找准定位、精确布局、重点突破, 努力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大力推动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增值的特色文化产业成长为当地战略型支柱性产业, 这是边疆民族地区彰显“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最有效途径。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 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 如何将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是边疆民族地区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广西东兴市集“边海山民”为一体, 既沿边又沿海, 同时也是山地民族地区, 探索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总结相关经验措施, 这对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东兴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黄永林.从资源到产业的文化创意[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边疆地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探讨 篇9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阶段, 卫生改革措施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 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社会效益。公立医院的职责是坚持公益性质,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改革主体的公立医院, 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医院, 为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实施绩效管理是毋庸置疑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是指医院的管理者为实现医院的经营战略目标, 对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行政后勤及员工进行绩效成绩评价的量化考核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实现, 可以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员工和管理者关系, 沟通的成败决定绩效管理的成败, 良好的沟通可以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进展, 根据情况调整思想, 达到上下步调一致的状态, 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 激发员工充沛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的同时, 增强医院凝聚力。只有提高医院自身的社会信誉度和知名度, 才能不断提高医院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二者的共赢。使医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生机、充满活力, 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边疆地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医院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 医院部分领导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本质理解出现偏差, 甚至有些人直接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导致医院管理者在实施绩效管理时认为, 只要经常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就能达到绩效管理的目标, 就等于在医院实施了绩效管理。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将二者混为一谈, 就会使医院管理者忽略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 如绩效目标的制定, 思想上与员工的沟通管理过程等。医院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认识的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认知度, 医院绩效管理的整体性没有得到落实, 使医院的绩效管理的水平在低层次徘徊。

2. 绩效管理的考核目标与实际脱轨。

绩效管理的主体是医院员工, 绩效管理的目标制定者是医院管理者, 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 管理者忽略了与员工的沟通环节, 认为员工只需执行具体指标即可, 无须参加到目标的制定中。而且大多数医院的绩效管理考核都是单向的, 即对下不对上, 缺乏全员参与意识。这种做法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也使管理者失去了应当起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有时候一些目标的分解转化不一致, 使员工对医院的总目标理解不清。这些都不利于绩效管理宗旨的实现, 医院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没有与员工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存在“两张皮”脱节的现象, 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3. 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医院内部并未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考核体系, 各部门为了各自的绩效成绩, 忽略了部门之间、科室之间、岗位之间的沟通合作。医院部门繁杂, 各部门只关注自己的指标, 分工合作混乱, 互相推诿扯皮, 部门之间的协调只能由有最高权威的管理者以指令的形式解决, 使医院整体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 缺乏一个统筹规划的部门。医院内部没有形成清晰明了的组织框架和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部门职能分析表, 原来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医改政策环境、发展目标的要求, 需要构建完整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

4. 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

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制定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 由于考核和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无从考核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医院应用的是非量化的模糊绩效评价, 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相当模糊, 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案可循, 受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弹性较大, 人为的偏差使评价结果水分大、不真实。有的对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单一, 仅仅作为部门奖金发放的依据, 但对于医护人员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案可循, 医护人员之间的绩效差别无法区分, 干好干坏干多干少差别不大。

5. 缺乏与绩效管理配套的成本核算和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内部科室绩效管理中财务指标的科学订立与考核需要全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配合。公立医院原来的科室成本核算是建立在责任会计的理论方法基础上, 对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收益进行考核。尽管方法各异, 但基本上都是执行双轨制, 核算结果与财务会计核算也不一致, 虽然起到了控制费用、激励科室的作用, 但不能真正起到经营决策的作用。公立医院日常运营基本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涉及收入和成本支出信息来源和处理的两套系统, 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和财务核算软件系统还没有建立。无法与绩效管理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三、边疆地区公立医院完善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1. 提高医院领导及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医院的领导是医院所有员工的带头人, 在学习新知识时要做好表率作用, 领导应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了解绩效管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充分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及使用价值, 并将这种认识正确的传递给每一个员工。领导的高度重视, 再通过培训让大家理解、认同绩效管理的意义与目的, 才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 才能使员工清楚地知道, 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既能防范于未然, 也明确自己对医院的贡献, 促进了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 发挥绩效考核在绩效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大多数医院容易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为一谈, 其实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绩效管理是为了达到目标, 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 使员工明确未来的工作, 指导并监督任务的完成。它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控制、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关注的是实现未来的战略计划, 对员工具有牵引性作用。是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当起到沟通医院战略、指引努力方向、层层落实推进医院战略目标的作用。绩效管理的过程, 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目标设定、绩效考核与反馈工作, 改进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成效, 促进被考核者工作方法和绩效的提升, 最终实现组织整体工作方法和工作绩效的提升。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 是传统的人事考核方法, 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重要手段, 绩效考核关注的是对过去执行结果的评估, 对员工具有威慑性作用。绩效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在于绩效考核是否具有公正性和科学性。错误地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会造成绩效目标不明确, 绩效管理过程无法控制, 最终绩效得不到反馈, 从而使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都无法提高。

3. 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与全成本核算系统 (CBCS) 。

HIS系统能全面提供各个医疗科室开单收入以及各个医技科室执行收入的信息, 还可以根据各种情况针对不同医生或是病人类别进行收入的统计分析。财务软件可以利用辅助核算项目将成本支出准确地记入到科室。全成本核算系统 (CBCS) 没有必要单独重新设立医院各个科室的收入、成本支出信息采集平台, 完全可以通过科室代码的衔接, 从HIS系统中将收入导入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从财务核算系统中将支出信息导人到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中。从而通过这两个系统导入绩效管理需要的信息, 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

4. 建立全面、看得见的绩效管理体系。

边疆地区文化 篇10

关键词:边疆地区,中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1 边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学校管理模式不成熟,过于急于求成

新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发展也在不断进步。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管理是目前这种社会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眼下,许多学校在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方面以及校园运行机制方面与以往相比较都有了重大的改革。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跟上学校发展的节奏,逐渐被社会所摒弃,所以学校全方面改革实属必然。改革是好事,但目前在这方面学校做的却不是太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管理模式的建构急于求成,不能根据地方实际建构适合的管理机制,部分学校往往照搬发达地区的管理模式,想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好的效果,最终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分离,衔接不上,造成了对学生管理的脱节,难以掌握。不仅如此,无论是在设定的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培养人才等方面,都严重的缺乏系统性,使得教学内容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造成了学校管理上的混乱,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1.2 管理部门对职业教育管理认识不够,严重弱化管理的有效性

边疆地方政府领导层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滞后,用基础教育的管理模式管理和指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不能得到体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模式大大弱化了中职教育的自主性。从这种思想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在中职教育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及有效监督机制,工作实效低。并且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在职权上也是模棱两可,不能端正身为管理者的态度,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得管理效力严重下降,导致中职教育工作没有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一切只会按照上级批准的计划去管理,还滞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依赖于一些历史数据信息,不会去主动深入到学校各部门中去调查分析。不仅缺乏分散式的组织形式,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同时,学校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力度不够,严重弱化了管理的有效性。

1.3 职业教育严重缺乏社会积极性

中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目前家长、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并不是十分认可,在思想上对职业教育有着很大的偏见与误会,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在职业教育管理上缺乏社会的支持与认可,使得职业教育管理的社会力量极其单薄。从属性上而言,职业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但其也有特殊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实现职业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势必存在诸多困难,强调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认可度的必要性。

2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

因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贯穿学校各个部门,所以,在这方面学校必须要加强该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好相关工作内容。建立好专门的工作小组,按层次合理安排每个人的工作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不逾矩,不落后。也可以将工作成绩与各班的期末评比相挂钩,对于越权事件坚持一票否决,保证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方面。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检查各部门相关工作是否已经落实到位,并且做好严格记录。

2.2 制定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统一管理

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想提高校园教育管理的高效性,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在原本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正常情况下,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管理目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检查机制、评价机制以及相关责任追究等内容。在发生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时,学校应该做好准备与辨识等相关工作,按照各个部门的职责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同时进一步做好指挥与协调等工作。并且还需提前制定好预防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同时在事件结束后做好管理工作。

2.3 优化教育管理编制,提高职业教育管理的执行力

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编制机构,强化职业教育管理职能,提高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尽力做好全方面的监督、分析、执行管理等工作。遵循相关管理原则,以适应学校发展为主并且切合实际进行深入研究,合理的选择编制方法。优化编制内容,精细各种项目的管理细节。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有关明文规定。这样才能在执行过程中增强职业教育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坚决杜绝随意性执行,除此之外,执行的时候必须要以公开、透明为理念,提高职业教育管理的执行性。

2.4 加大学校投资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有很多要求。学校领导要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重视学校软实力的提高,不要只是口头上的强调,一定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相关方面学校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意识,舍得投入。成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了解时代的特点,跟紧社会发展的节奏,利用好炙手可热的信息技术,实现科技化、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将互联网作为首要的利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搭建好学校、社会、学生三方之间的交流互助平台,时刻了解学校内部动态的同时也让教师对自身的事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同时不断扩大工作范围,学校管理层要根据员工动态来具有针对性的建立合适的管理机制,从而快速有效的解决学校内部各类问题。除此之外,也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所有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充分考虑到教育工作的各种特点进行定期考核,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对表现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考核成绩差的要进行相应的惩罚,不断提高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加大中职教育宣传力度,扩大中职教育的影响力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一些观念在边疆民族地区根深蒂固,加之边疆民族地区信息闭塞,大部分家长还停留在要求子女读书考试上大学或者是学习成绩不好就回家帮家干活的观念上,认为孩子就读中职学校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没有培养孩子学一门技术专长的意识。再者,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大专院校制造出了大批失业的毕业生,让很多家长产生了大学生都就不了业,读中职无用的认识误区,这在边疆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地方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弱化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等企业文化层面的建设,对中职教育表现出爱莫能助的姿态。为消除家长和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误区,提高边疆中职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学校应齐抓共管,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中职教育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不能把中职招生和办学压力全部压给学校,应该着手研究和营造边疆中职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中职教育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从政策、税收等手段入手积极促进地方企业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着手提升中职办学的活力和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促进边疆地区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要积极提高职业教育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切合实际的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更好的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翻开边疆民族地区中职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简要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2]贾林.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3]徐慧珠,陈一齐.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5).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体育课初探 篇11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体育课 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118-02

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作为改革的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如何上好体育课,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并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加试时那三十分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不断地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

新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育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摸索、实践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充满生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

二、结合实际,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证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地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材,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最终目的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记得有一次,在推“自制铁环”的教学中,我发现几个学生没有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去推铁环,而是他们自己创出了一种方法,铁环照样滚动,而且运用自如,当时我没有因不按照老师的练习方法去指责他们,反而为他们的创新举动所感到高兴,在讲评时特地请他们进行示范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下可好,他们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各种各样“怪招”,有的创出几种“刹车”的方法;有的想出了用橡皮筋绑在推杆的钩上来控制铁环滚动速度;有的越过障碍而不败;有的利用铁环进行造房子;有的用铁环拼奥运五环及各种图案。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创造条件;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练,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习惯,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

[2]陶同.创造时代的来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边疆地区文化 篇12

2007年3月起,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旨在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通过在农村建立自管自用的书屋和农民自助读书组织, 促进广大农民读书用书, 改善农村文化环境,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 在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勐海县“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

1. 勐海县现已经建立了99个“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都是由村委会干部担任, 其中有4个村委会是由残疾人担任。

2. 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为了规范“农家书屋”管理, 提高管理员队伍素质和水平, 切实发挥好文化惠农工程的作用, 勐海县图书馆抽调专业人员对99个“农村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

二、利用好“农家书屋”开展多种形式活动

1. 勐海县居住有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 利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节日较多的特点为契机, 每到节日农民群众就会集中在村委会庆祝。“农家书屋”就建在村委会, 每当此时, 就可以利用书屋里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比赛、相关农民的知识问答或播放放种植、养殖等技术光盘。

2. 现在农民生活条件都很好, 每家结婚、上新房等都要宴请宾朋到家里热闹, 这时人员也相对集中, 可以利用光盘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法律知识、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常识问题等, 这样既热闹又起到宣传作用。

3. 农村现在村村都有老年人协会, 利用老年协会这个平台, 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4. 边疆民族地区存在攀比, 开展相邻村子之间的互动, 开展读书活动, 在竟争中学习、比较中进步。

三、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联合让“农家书屋”更贴近农民实际

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联合, 安排技术人员和村级农技员担任讲解员, 不定期到农家书屋为群众讲解农技的知识, 解答他们在实际种植、养殖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邀请部份大户到农家书屋为群众现身说法, 用实际的例子、身边的例子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带领群众走养殖致富的道路。

四、取得县、乡镇领导的支持, 打造特色书屋

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在我局的高度重视下, 在各乡镇各村的全力配合下, 已建成了99个“农家书屋”。实现11个乡镇, 8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开放, 使图书更好的服务老百姓。

今年4月12日, 在打洛镇政府的支持下, 在打洛口岸建成特色“国门书屋”, 为过往的人们不但可以在此浏览和购买书籍, 还能从工作人员处获得旅游咨询和书籍订购服务, 为中缅边民和各地游客提供了便利。

国门书屋是勐海县图书馆和县新华书店联合打造的便民服务平台, 虽然面积不大, 但提供的书籍可不少, 其中旅游类用书和英语、缅语、傣语工具书占了很大比重, 自4月12日开始营业以来受到了广泛好评。

五、加强管理员培训, 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和影响力

我们抓住“农家书屋”建设的机会, 紧紧把握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更新几个环节加强管理巩固成果。

勐海县图书馆“农家书屋”为了规范农家书屋管理, 提高管理员队伍素质和水平, 切实发挥好文化惠农工程的作用。勐海县图书馆抽调专业人员对99个“农村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

培训会上各乡镇主管领导强调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训主讲老师用通俗易懂的实例给管理员讲解书屋的概念、性质及意义、书屋管理员、管理员必备的出版物知识、书屋的图书管理、书屋的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等等。本次培训人员:管理员99人, 文化站41人, 县城社区3人, 共143人。

总之, 我县的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基础, 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国家为他们提供各种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康丽雯.欠发达地区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农家书屋建设与实践为例[J].东南传播.2010 (10) :313-314.

[2]周正兵.西方公共图书馆财政支持制度及其对我国农家书屋建设的启示[J].中国出版.2010 (17) :215-216.

上一篇:财务制度预算管理下一篇:仪表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