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学生

2024-05-30

边疆民族学生(精选12篇)

边疆民族学生 篇1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 深感语文教学的“难”,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 加上部分学生不管平时学不学都考得差不多的分数, 部分学生就放弃了对语文的学习。我认为这和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特点外, 与我们教师没有根据民族地区的语言表达及思维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一方面可能没有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低效的。那么该如何去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对此,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在此略作陈述。

一重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动手习惯

好的习惯往往使所做之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语文亦是如此。对刚跨入中学大门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引导他们积极地认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和不同要求的同时, 通过介绍名人逸事、文字趣事等方式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在方法上加强学法指导, 在操作上提出明确要求, 并进行严格训练。有关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求学生认真去完成。要做好这一系列的工作, 老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非常辛苦, 但只要坚持下来, 数月后, 就会发现学生身上出现让人欣喜的变化,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再有抗拒的表现。

二重视培养学生动口多说的习惯

1. 立足课堂, 重视训练

教师的教学要抓住学好语文学科要“多读、多写、多说”中多说的方法特点, 要坚守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引导学生认真领悟、表述课文中极具暗示和内涵的语言, 认真落实课文中表达交流部分的教学的要求, 对教材中设计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主题进行表达交流训练, 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 积累口语交流的经验。表达交流和一般的说话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表达交流是一种在特别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重视语言表达的、围绕一定的中心话题进行有条理表达的语言活动;而一般的说话相对要随意, 可以没有话题、中心, 可以不带着目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表达交流最好的“特定环境”, 可以借助课堂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帮助学生有效地落实好每一次交际训练的活动。只有这样才会消除师生、学生间的隔阂, 拉近距离才容易使学生有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 才能让他们不拘谨, 放松心情, 才能活跃他们的思维, 才能对交流的话题深入思考。

2. 立足生活, 注重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可采取很多灵活的训练方法。如在教学中, 我会通过播放课文的诵读录音材料给他们听, 借此让他们发现各自的读音问题;每节课的前5分钟通过讲成语故事、解读警句名言、读书交流等活动, 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 结合课文中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表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见解。通过长期不懈的有效训练, 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重视积累的良好习惯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是课堂的有效延伸, 它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营造读书的氛围, 给学生开出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单, 结合课本中的名著导读向学生介绍中外名著, 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每两周我安排一节课作为学生读书交流活动课, 要么安排学生交流对某本书的阅读心得, 要么安排学生讲述文人墨客的逸事, 要么结合课本的名著导读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作品, 指导他们去读这些作品。此外, 每周安排一节课阅读报纸杂志或好的文学作品, 并鼓励他们写下有感触的笔记, 积累觉得有用的东西。一学期下来, 每位学生至少读了几部中外名著和一些较好的报纸杂志, 这样既让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认识社会, 开阔视野, 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如在2012届时有这样一位来自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刚入学时, 汉语都不能说利索, 虽然刻苦学习, 但考试没及格过。她非常困惑和痛苦, 经过几次交流, 我帮她找到了重视阅读、注重生活实践、多写、多积累的学习方法,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 她是班上读书较多的学生之一。经过三年不懈的坚持阅读, 高考取得了125分的成绩。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方法, 背诵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 背诵的过程即是在进行各种语言素材的积累。同时通过背诵这些美文, 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积累大量的优美语言词汇, 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逐渐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四培养学生多写多练的习惯

语文教学中的“写”, 包括两方面, 即“书写”和“作文”。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 学生的书写能力整体呈下降的趋势, 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写好字的能力, 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甚至还不如初一学生的书写能力, 标点符号乱用, 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作为高中生, 应“能写出规范、工整、具有一定美感的行楷字”。所以从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开始, 我就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首先, 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偏旁的书写和组合特点, 帮助学生分析他们书写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书写的标准和要求。其次, 高一阶段引导重视选择较好的、规范的临帖, 指导和要求他们每天坚持练10分钟的字。再次, 要严格抓学生作文中的不规范字, 要求学生认真改正。最后, 规范的书写包括规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只要老师坚持抓下去, 学生的书写会有很大的改善。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的重点之一, 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所在, 被称为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然而, 现实是学生对写作文非常害怕, 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提升写作能力, 老师费尽了心机, 但学生依然不知怎么写, 这样的情形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究其原因, 或许是因为我们老师未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平时不写或少写, 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 不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 我要求学生从入学开始, 就坚持每天写读书笔记、单周写随笔、双周写作文, 而且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 还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作文素材笔记本, 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好的语文素材 (好的词句) , 每天读3000字左右的读物, 做好读后感的书写。通过这样的方法, 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做到写作时有素材供自己使用, 同时因为有东西可写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又掌握了行文的技巧, 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课内阅读的内容, 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进行写作训练。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地提升。

五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 而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具备必要的探究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不愿主动地参与到探讨式的教学活动中, 更不愿意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形,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让学生愿意接近你, 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其次在教学中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拘谨, 能够畅所欲言;最后, 教师在探讨交流过程中, 不仅要对学生的表述正确评价, 还要注意维护学生积极探讨和表达的积极性。探究式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 应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常规, 不要拘泥于权威和老师, 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解放思想, 突破固有的思想束缚,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同学生一起探究,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 让他们去思考、合作、探讨, 最后得出结果。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同时也获得了更加直观的体验。

总之, 语文是一门长期性、积累性、人文性、实用性的基础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应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 只有长期不懈的坚持、师生的通力合作才能养成。但只要我们抓住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 利用生活这个最有利的环境, 就总能找到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应用, 就是要养成应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审.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韩永昌主编, 杨治良主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屠大华主编.现代教育理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边疆民族学生 篇2

哈帕尔江·卡哈尔江09300320012广告学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对执政者来说一直都是头等大事,而从近年的局势来看,我国境内外的各种分裂势力的动作也越来越大,“3·14”、“7·5”事件的发生无疑对我们政府敲了重重的一记警钟。作为一个乌鲁木齐人,那年7月份整座城市弥漫的恐怖的气氛还历历在目。被砸破的玻璃橱窗、被烧毁的汽车、被打死打伤的行人都为整座城市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疤。开上街道的装甲车,天上飞过的直升飞机,大街上到处巡逻的特警以及持续了将近一年的网络管制也都成为了每一个新疆人难以忘记的经历。这一切的发生,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解决好这头等大事。

本人认为,维护国家统一这样的头等大事并不能仅仅通过一部法律的出台而解决,上层建筑总是要有经济基础的支撑才能站得稳脚,那么这个基础便是问题的本质,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入手点——民生问题。

何谓民生,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发展。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因此可以说一切问题都是以民生问题为基础。换句话说,民生问题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这就如同盖楼房,最基础的地基搭建稳固,上层的建筑就能轻松地搭建起。从边疆分裂问题角度来看,边疆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便是重中之重了。如果人民的生存、发展都成问题,人们必然会在各种谣言和蛊惑中摇摆不定,容易被各种外来势力所操纵,最终引起社会的**。

那么,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存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以新疆为例,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新疆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集中分布在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个地州的19个县以及北疆牧区和其他一些零星县、乡、村,大多居住在边境山区、荒漠和半荒漠区,仅南疆三地州的贫困人口就占全疆贫困人口的88.35 %。这些正是新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偏远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薄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教育水平,以及其他一些人文因素使得这些地区的脱贫工作对政府来说是个艰巨的考验。国家从上个世纪中期即“七五”计划期间和“八五”计划初期开始了针对这些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计划,主要是向贫困地区大量注入发展资金,提高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一阶段的减贫是通过政府努力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实现的,而非自发性的经济增长,在减少新疆贫困人口规模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范围地降低了新疆贫困人口的数量,使缺乏机会而致贫的贫困人口基本摆脱了贫困。但对因缺乏能力的个体的或个别群体的边缘化贫困问题,作用却有限。贫困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很多问题,大批的贫困地区的小孩为了生存被骗去内地做小偷,青年人由于教育的缺失被轻易地蛊惑和诱导。由此看来,民生问题真正成为了边疆少数民族的一个大问题。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贫困,还有思想上的贫困,都让这些民族同胞无法正常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是一个庞大又艰难的问题。在新疆发展的各个时期,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心和特殊支持。这些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制约性因素太强,高度关心和特殊支持也没能让这些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如何能将这些工作做得更好我认为需要政府更多的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如何能调动起人民自身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从物质和思想两方面入手让这些地区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本人以新疆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浅析几条解决边疆少数民族民生问题的途径:

1.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

新疆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了新疆总人口的63%,同时穆斯林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风俗习惯的多样性,而伊斯兰文化又成为这些多样的风俗中共同的文化成分。我们应当深入去了解这在些风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积淀对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影响。比如说,在很多少数民族的观念中,“面子”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没面子”的工作即使报酬丰厚也不会有人去做,针对这一点,我认为转变观念在短期内是不太可行的,我们应当本着尊重各民族的习俗观念态度去解决问题。比如可以改变“没面子”工作的性质,使其脱离人们观念中“没面子”工作的范畴,让人们主动去接受报酬更高的工作。

在尊重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一条准则的前提下,我们同样可以利用风俗和信仰中的有利面来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水平。据我所知,由于古兰经经文所用语言与新疆少数民族的语言的不同导致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处于一种盲目信教的状态。他们并不一定完全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它所传达的思想。宗教既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反映,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式,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容质疑的。从文化的角度合理挖掘新疆伊斯兰文化的积极成分,本人认为是促进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发挥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弘扬伊斯兰文化公正平等、诚实友善的传统品质,树立良好的榜样,塑造少数民族高尚的道德素质,同时培养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改变“等、靠、要”的成旧观念。

2.教育投入

与其将大量资金投入以被动的形式拉动经济增长,不如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资源的改善。这样在新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一直是个严峻的问题。很大的一片农村只有一间破败的学校,甚至学校都没有都是常见的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就很难让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被动变为主动。新疆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如果由本地人来开发,在资源熟悉程度上的优势会让这些资源在被配置和被合理利用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经济效益。但是教育的缺失使本地群众无法正确认识到这些资源的价值,更加无法正确的利用这些资源来让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当然,政府对新疆的教育也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内地新疆高中班就是一个例子,它让新疆特别是比较边远地区的孩子能有机会在内地接受更好的教育。我本人就是这项政策的收益者,在内地的高中学习经历让我长了更多见识,学到了在新疆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接受了不同于新疆的高中教育。这样我们这一批一批的人今后回到新疆,必定能在更多的学识和经验下将新疆发展的更好。

3.加强各级行政单位的执政能力

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很多也很好,但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实施到位的却不多。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符合现状的政策,将优惠送到人民手中,让人民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政策只靠宣传是没有用的,要落到实处才算体现出它的意义。人民真正获到了好处它才算是个好政策。丰功伟绩不是靠艺术的形式宣传出来的,而应当是绽放在百姓脸上的笑容,是人们茶余饭后口口相传的热点,真正的丰功伟绩会沉淀在百姓心中,让百姓自豪地竖起大拇指。

真正能让百姓获益的政策很多,比如对医疗、科技等的大力支持,对税收的减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政府在做但是仍做的不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以真正解决边疆少数民族的民生问题。

边疆民族学生 篇3

一、家庭生活境况影响学习心理

不管家庭生活条件是富裕还是贫穷,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心理包袱,表现为厌学、不学、自暴自弃、半途而废,他们的态度是无所谓、懒惰、故意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教育对他们丝毫不起作用。富裕优越的生活带来的是骄纵任性,条件差的则是自卑,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往往容易迷失。所以,家庭生活境况只是一个外在影响因素,更多还是取决于学生如何摆正心态和端正学习态度。

二、社会现状影响学习心理

受读书无用论和就业难现状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早已偏离了吃苦、奋斗、刻苦的优良传统,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自由放纵使他们整天沉湎于游玩。

三、知识的抽象、兴趣的缺失、目标的迷茫也影响学习心理

随着知识学习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也随着课程科目的难度和高度,逐渐缺失和吃力,自信心在崩溃,成绩在下降,双重打击之下,离目标理想渐行渐远,加之外界自由的诱惑力无法抵制,因此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一旦得不到正确疏导将表现为郁结或爆发对抗。

针对厌学,我觉得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改变:

1.学校可以推陈出新,适时调整、合理规划制定出学校的特色课程专业,同时就业的指向性、实用性也要加强和明确,而且操作性是首要具备的技能。

教育的模式不要一成不变,应结合实际发展需要调整,让课程的专业化和趋向性更为明显,学生凭兴趣爱好去选课学习、就业,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创新灵活求变的新型学习、探索之路。

2.教育的考核方式应呈现多样化,不能只以成绩和素质来量化,参评的标准要多元标准的不唯一,既公平又合理,学生成绩不行,可以培养其他的才能,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应该放宽。有位专家说过:“教育的梦想应是让原本看上去一样的人让他变得不一样,而相反我们划定了统一标准后,学生越来越一样,这是教育的失败,他们没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是模型工厂中出来的批量产品。”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教学是师生互动、能动的作用活动,学生只有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不断追求上进,变厌学为愿学。如何提升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工作者还任重而道远。

边疆民族学生 篇4

一、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呈跃进式增长态势。

自1999年起,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国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据教育部统计, 2003—2007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分别为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 五年来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率达28.23%。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达559万人。边疆民族地区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高校毕业生人数也表现出总量大、增幅高的特点。

2、大学生就业供求矛盾加剧。

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 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却呈下降趋势, 毕业生人数增加与就业岗位有限的矛盾凸显。国家人事部统计, 2006年各地区需求高校毕业生较上年已吸纳数量大幅降低, 降幅为22%, 其中专科毕业生需求降幅高达39%。来自教育部的数据则显示, 近五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0%,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率与全国基本持平但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学历结构上看,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供求暂时大体相当, 本科学历层次供给略大于需求, 而专科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日益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以云南为例, 2005年硕士、本科、专科 (以临时就业为主) 的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5%、91%、81.2%。从学科专业结构上分析, 与我国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机械、电子等工科和应用性学科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而基础理论性学科则就业出现困难。毕业生就业在行业和地域选择上也存在不平衡。

二、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是根本因素。

边疆民族地区受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社会就业呈现出经济增长缓慢与劳动力需求不足并存的矛盾, 其大学生就业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缓慢过渡期, 第三产业长期明显滞后, 相比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60%的比重, 我国到2005年底才达到31.4%, 边疆民族地区平均比例则不到24%。经济发展环境和收入差距对毕业生就业流向产生直接影响, 加剧了边疆民族地区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

2、高等教育改革滞后是基础性因素。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这一背景下, 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较国外、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 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

3、就业机制转化缓慢与社会就业观念陈旧是主要因素。

首先, 边疆民族地区就业主管单位、高校在有效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就业机制转化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 与市场相协调的就业制度及保障制度尚需完善。如西部某省2003年启动的“选调生”计划由于在户口、管理、考核、回调等方面的解决难度较大而搁置。其次, 政策性障碍不同程度存在。如部分地区中小学师资的考核、选定由人事部门决定;地方人才交流市场为毕业生服务的意识淡薄;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凡进必考”政策的考核程序繁杂、考核时间滞后等等。最后, 边疆社会各界在思想认识、心理准备上没有及时更新, 从而制约了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4、毕业生总量增长是阶段性因素。

五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增长率为28.23%, 处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从2004-2007年, 年均增加的就业人数近1.2万人。但是, 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中高学历的人才依然很匮乏, 边疆民族地区更为突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6%, 而美国为60%, 韩国、日本为30%, 经济落后的云南则为2.0%。可以看出, 我国高层次人才稀缺,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并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如前所述,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比较低, 新创造的就业岗位与经济持续的增长并不匹配, 才是导致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5、大学生择业期望值高是主观因素。

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多来自经济落后地区, 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且家庭经济困难, 社会资源占有量少, 就业竞争力不强, 而同期的社会用人思想亦不断变革更新, 社会用人条件要求也更加苛刻。然而, 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严重滞后于就业形势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他们或者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 或者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不愿到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 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充分就业。

三、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着力强化政府的就业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统筹及引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 相较其他就业人员而言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然而, 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压力却未能缓解。从深层次上分析, 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 表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 而吸纳毕业生容量较大的第三产业比重则偏低。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宏观和微观调控, 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提高, 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新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匹配, 只有这样, 才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较大就业空间,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岗位有限问题。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规范就业市场, 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地方政策和规范的就业市场, 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当前, 地方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制约作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 要加大制定、调整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力度, 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一是给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 使其能迅速反应市场需求。二是建立毕业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归属地统一管理机构, 打破就业的地方保护限制, 消除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三是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 规范用人单位行为, 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以大学生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解除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和灵活就业的后顾之忧。五是建立健全人才储备制度, 加大对未就业回原籍学生的培训, 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和创业扶持政策, 形成创业激励机制。六是国家大政方针框架下出台吸纳人才的地方优惠政策, 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就业。

3、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 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好坏, 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死存亡,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 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相对偏低。因此, 必须进行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从基础层面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是要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扩大自主权, 在办学的科类、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二是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创新品牌专业, 培养特色人才, 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 着力培养思想素质好、专业技能强、心理素质优、能适应会创新的复合型大学生。四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 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功能。五是建立大学生就业与招生指标挂钩, 与就业工作人员业绩挂钩, 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收入挂钩的的考评机制, 形成全校一盘棋、全员思就业的良好氛围。

4、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各个行业、部门、产业应当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为人才使用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在人才引进上, 应当避免单纯追求大学生的所谓“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的做法和单纯以学校品牌、专业对口的用人倾向, 而是综合考察一个人的能力, 更加关注毕业生在从业过程中的可塑性。高校应该加强对内宣传, 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 明确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观。政府应该加强对外宣传, 让社会更加清楚认识大学生毕业生, 营造人人关心就业, 人人支持就业, 人人参与就业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

5、注重大学生择业观念引导, 真正发挥毕业生的主体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毕业生要实现充分、顺利就业, 就必须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提高就业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积极迎接新的挑战。一是树立自身素质是就业、择业的资本的理念, 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 以较好的竞争状态面对就业。二是转变一次性就业观念, 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是社会普通劳动者, 树立多次择业思想。三是转变狭隘的“行业”观念, 规避向优势地域、高薪岗位集中的“就业扎堆”倾向, 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四要转变“被动就业”, 树立“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思想。五是调整好就业心态, 从就业实际出发, 摆正择业的理想、期望值与现实的关系。六是树立自信心, 提高耐挫伤力, 能够自我转化不良情绪及客观评价自我, 以平常的心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 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是多元的, 既有区位、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客观因素, 也有观念、意识、管理等带来的制约。只有通过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形成社会合力, 才能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摘要:当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并就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新华社, 2007.10.15.

[2]、邓小平.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邓小平文选 (三) [M], 1991.

[3]、曹殊.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18)

[4]、刘永君.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经济师.2007, (6)

[5]、杨林等.转型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6]、刘建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思想素质教育[M].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7.

[7]、张雅强.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J].前沿, 2007, (3)

边疆民族学生 篇5

对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消防工作的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舍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之带来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为例,从全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条件、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农村消防工作现状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红河州边疆少散民族地区消防安全现状,井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边疆少致民族地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作 者:王超 栾金成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公安消防支队,云南红河州,6610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8)分类号:X关键词:民族地区 消防安全工作 探讨

边疆民族学生 篇6

摘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高中教学改革中有其他学科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化学学科特有问题。尤其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基础普遍薄弱,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效率较低。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就边疆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措施加以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高中化学;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1-01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的情况,经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令人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亟待提高,培训交流学习机会少,对教学改革重视不够。(2)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3)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4)授课内容仅限于教材和资料,极少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知识,多为课本及习题,缺乏校本教材,几乎不开展校本教研。(5)实验教学开展不正常,实验教学设备陈旧、实验室不足、实验教师短缺等严重制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差,对化学实验有畏惧感。(6)教师研究学情不透彻,教研氛围不浓,参与的课题研究脱离教学实际,难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7)忽视研究性学习,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

二、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的措施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教学,边疆少数民族学习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中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新课改下,教师只有做好角色的转变,才能真正激活课堂。如果教师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他们就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在课堂上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作用,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知识之后,他们更是取得了成功的体验,自然对学习更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更高。在新课改中倡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只有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把学习成绩优异学生作为关注焦点的做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格外关注,通过参与课堂教学重树学习的信心。

2.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备课.比如,化学课程实验较多,很多还会涉及硫酸等危险物品.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安全,还要借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注意讲解重点,不要让学生只是知道实验现象,却不知道这个实验的重点。此外,还要让学生多做练习题,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这样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细致讲题,分析总结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利用好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开设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2)改变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多年来使用粉笔和教鞭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模拟动画,都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3)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讲座,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

4.积极开展實验教学,提升学生实验综合能力

实验教学是搞好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精髓所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室不足,实验教师短缺等客观事实;化学教师要纠正对实验教学的错误认识,从讲实验向做实验转变,积极完成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当然有部分实验难以在课堂演示完成的,教师适当对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让有学生想做化学实验、能做化学实验、会做化学实验的强烈愿望,甚至能改进或自行设计化学实验。教师要安排好学生分组实验,教会学生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及操作方法,教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技巧,教会学生完成分组实验,消除学生对动手操作化学实验的恐惧感,不断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师结合研究性课题开展社会调查、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操作比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教学的热情。

三、结束语

要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效率需要教师的智慧,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因此化学教师要勇于担当,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连双.高中化学教学思路设计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陈永菊.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05:93.

边疆民族学生 篇7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形成了成熟体系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越来越厚实。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以后, 相关学者对于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是研究火热开始的标志。韩震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杨永利、李建德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周中之、石书臣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 黄凯锋、唐志龙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陈亚杰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陈新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 吕振宇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江传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理论根据、体系的结构、含义和特征等进行了科学的论述。此外, 相关的硕博论文和其他期刊文章近万篇, 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越来越厚实。

2、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充分的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明显的价值观念导向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整合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现实依托性以及发展可持续性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都是对目标实现的有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巩固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共产党的信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认同情况的研究在不断深化。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众多学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来分析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通过实例来分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 而认同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 而且认同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 没有各个层次综合的认同研究调查。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和原则清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理念深入研究的各个方面。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全程融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 是重中之重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基本要求, 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的必然趋势。

当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的有效途径的研究成果来看, 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层次论, 主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次的内容, 分别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二是结合论, 主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有途径相结合;三是实践创新论, 主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路、模式、方法等进行实践创新。可以看到全过程结合论更加符合我国现在的实际。贾咏梅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指出, 必须从加强理论指导、突出教育重点、注重实践养成等方面去领会和理解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 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具体途径、相关机制建设要加强实证性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提高, 实现的途径和路径需要不断探索, 评价、监督、保障等机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周春燕提出,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育主阵地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传统文化资源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陈延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论略》中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 要制订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整体规划, 树立共育理念, 畅通主辅渠道, 创新教育载体, 强化践行环节, 构建长效机制。

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需要不断加强

1、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

究主要散落于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建设、边疆各级宣讲团的宣讲、边疆高校党校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中。关于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直接研究较少,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在研究中没有充分体现。很多研究不是专门针对性研究, 而是附带性论述。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下开展了当代大学生核

心价值观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是按照一般性原则开展, 没有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 没有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活动还只是单一的开展。

在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总结提炼出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即:爱党爱国, 立身做人;勤学善思, 立志成才;历练本领, 立业为民。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处于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越来越厚实的基础的简单模仿, 真正的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还没有。

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中可以创新之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当前已形成有体系的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处于强调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增加知识性的认识阶段, 对于教育结果中实践认同等很多方面还没有涉及, 通过教育效果分析教育中的不足以此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证案例还寥寥无几。对于研究的角度:多数学者研究的视角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思想文化的导向和把握来开展研究, 以其他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视角来研究的还没有。

通过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不足, 看到由于教育效果不佳带来的认同情况不理想和其他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边疆民族地区有实际的指导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这是理论结合实践研究的途径, 也将是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成功的途径。

摘要: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在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熟理论观点进行研究, 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本文对已经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情况进行综述, 理顺研究的趋势和情况, 进一步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证性个案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边疆民族地区,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陈亚杰主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道德与文明》。

边疆民族学生 篇8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素质拓展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 增强学生个人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素质拓展模式研究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加快就业速度和提高就业成功率。

通过我们对云南省10所高师院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基于此现状, 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做好的缘故。古语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如果没有很好的计划和目的,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成功的步伐。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一大好处就是有助于抓住重点, 而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于就业的素质拓展活动更加有利于各种资源的鲜充分利用和自制潜力的尽早挖掘, 在安排学习与日常工作时注重轻重缓急, 紧紧抓住工作的重点, 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此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宪较为缺乏, 师范类院校大学生总体来说就业岗位还是相对充裕。但现实情况却是相对边远地区教师稀缺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失业并存, 也就是大多时候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就业观与现实不符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及时、系统地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就业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科学择业就是指求职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 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 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科学的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 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素质拓展计划则有利于建立这种观念。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有科学的择业观, 就业就会相对容易得多, 从而大大加快就业速度, 提高就业成功率。

(二) 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就业工作好坏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硬性指标。伴随着全国高校扩招,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大学生人数也在日益增加。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面大, 而进入该地区师范院校的贫困大学生人数相对更多, 因此, 在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家庭负担增加的现实情况下, 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效益尤为受到该类院校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换句话说, 也就是该类学校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和其家庭的成长和发展。

就业率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 从长远来看, 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和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素质拓展研究、切实提高学校就业工作水平, 不仅事关学生个人的前途发展和未来走向, 而且还事关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事关学校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

(三) 夯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要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加快发展, 人才至关重要。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基础教育, 因此该地区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大学生素质直接决定了当地基础教育的水平。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来说, 作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素质拓展模式研究, 可以做到及早、全面、系统的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拔称心如意的匹配人才。毕业生明确的职业定向和慎重的职业选择能给用人单位带来较大的员工稳定性、较高的人岗匹配性, 这将极大地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稳定性, 尽可能避免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尤其是高素质师资力量的流失, 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点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加快该地区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素质拓展模式初探

(一) “一对一”的思想教育模式

胡锦涛同志在1月17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如何培养人, 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力量, 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素质拓展中, 思想教育素质拓展是基础, 尤其作为肩负着培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师范类院校培养出的“准教师”能否具有可靠、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直接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方向和该地区发展的稳定。同时, 基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现状, 做好该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拓展还有利于帮助他们将职业理想和就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树立科学就业观。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建立“一对一”的思想教育基地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职业生涯规划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展工作与普通院校和常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 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也就是需要更具有个体针对性。因此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模式, 即在特定的场所、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对单独的学生个体或是小范围具有相似情况的学生个体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活动。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 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形势政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就业发展形势, 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切实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实际困惑和问题, 实现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的新工作思路, 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下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促进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二) “心连心”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素质拓展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素质拓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对于全国其他同类院校而言,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显得相对滞后。

心理辅导也就是心理咨询, 一般来说, 它是同学通过与辅导老师的对话, 去了解自己的想法, 明白内心的感受, 探索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机制, 从而作出相应的选择或行动, 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 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 迈向自我实现。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尤其是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良好的、健康的职业心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心连心”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进行职业心理辅导是职业规划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重点。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 运用心理辅导的等方法, 开展职业心理测验,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认知, 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和发展道路选择, 为今后就业提供良好、健康的心理基础。

(三) “肩并肩”的科学文化帮辅模式

科学文化水平高低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能否顺利的重要基础条件。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 该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和地区发展人才培养质量。

“肩并肩”的科学文化帮扶计划是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 同时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展要求而实行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基石, 尤其是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大学生来说, 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不仅是他们就业的必备条件, 更是决定了今后他们职场之路能走多远的重要砝码。因此, 基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科研水平和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薄弱的现状, 开展“肩并肩”的科学文化帮扶计划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展方案。通过两人并肩学习的方式, 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和需要帮扶的同学结对, 共同学习, 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 “手拉手”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一直都是大学生一种生动有效的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它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都具有很大的综合效益。大学生社会活动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为大学生创新和服务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 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拥有非凡的教育功能, 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面对的职业生涯环境相对艰辛, 因此, 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更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通过“手拉手”的社会实现活动, 让高校或学院和用人单位牵手为社会实践服务基地,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 帮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现状, 主动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精神, 提高竞争实力。由于社会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而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强弱, 就成了职业生涯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活动的开展, 能够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经受相关锻炼, 从而逐步完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 为今后尽快适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

(五) “点对点”的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需要创新, 需要创新型人才, 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因此,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人才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施“点对点”的创新素质培养方案是符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一项举措。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学校主要通过五个点, 即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以及新型校园环境的营造来实施创新素质培养方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树立多元化人才观, 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因材施教, 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求知欲和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新型校园扩大学生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摘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是该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培养和输送基地。针对该类院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下的素质拓展式探索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较大帮助, 而且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具体模式

参考文献

[1]唐玲, 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1) .

[2]马立红.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 2005.

[3]陈娟等.关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44.

边疆民族学生 篇9

一、晚清边疆少数民族抵抗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初步觉醒

早自1489年达迦马发现新航路之后,西方殖民者就竞相东来,并纷纷把中国作为他们侵夺的对象。此时各族人民抵抗外辱的共同经历就使中华民族作为“共同历史命运共同体”存在的性质逐渐彰显。在边疆各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参与下,抗击沙俄侵略胜利条件下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具有时代意义。因为签订这个条约时,我们用的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名字“中国”。例如,订立条约的主体是清政府,但使用的国名却为“中国”;决策人为康熙皇帝,但却被表述为“中国大皇帝”或“中国大圣皇帝”;订约代表索额图的身份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条约规定双方以格尔必齐河为界“凡岭阳流入黑龙江之河溪尽属中国;其岭阴河溪尽属俄罗斯。”[1]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与外来侵略全面抗争的开始。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政府灭亡前,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认同”的主要表现形态大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东南沿海抗击外来侵略战事的万里赴戎机,例如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勇抗敌的各少数民族英烈;二是抵抗外来侵略时对自己家乡的坚决守卫,例如这一时期西北东北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高山族人民保卫台湾的斗争,各族人民的抗法斗争、西南边疆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等。

我们认为,由于有着对伟大“中国”祖国的认同,各族人民才团结一致,自觉地抗争外来侵略;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于外来侵略的抗争其本身就是他们认同“中国”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相辅相成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走向觉醒。

二、帝国权威体系的崩塌与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的危机

近代以来,清政府抵抗外辱的不力严重影响了其统治的法统权威,从而引发了其自身“中国代表权”的重大危机,这也是晚清时期边疆少数民族抵抗外辱与反抗清王朝斗争交相辉映的原因。剥夺“清”的“中国代表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则又充满了博弈和分歧。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抵抗外辱的不力,“中国”的不幸,完全是缘于“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而若不通过激烈的暴力革命,则无以彻底剥夺“满清”的“中国代表权”,并改变“中国”的种种颓势。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充满激情的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社会动员武器。在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和邹容的《革命军》等充满大汉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动员的基础上,孙中山也以大汉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革命旗帜。例如1894年在创立“兴中会”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所说的“驱逐满人,恢复河山”[2]。

不同于革命派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力求达到对旧有帝国完全彻底地“破”,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对一切“破”的活动提出了一个前提和宗旨,这就是“中国的统一”。为了维护这一前提和宗旨,梁启超反对与旧帝国体制的彻底割裂,而主张在旧体制和新体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最终,他选择了“虚君共和”。梁启超认为,在晚清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只有重视并借助于旧帝国体制的权威体系,才能保持中国的统一,而清王室,不过是一个传统权威的象征和符号而已。梁启超所要追求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什么帝制和皇权本身,而是要继承清王朝时“统一多民族中国”的现实,要追求“多民族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价值伦理。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在取得每一次进步的同时,往往都伴随着某种或者某方面的失去。历史在选择了革命派摧枯拉朽的威力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它所带来的社会熵流。尽管孙中山在清王朝一被推翻就立刻用“五族共和”代替了“驱除鞑虏”,但是由于实践中,革命派的“五族共和”更多还是考虑如何将其他四族化入到汉族之中。再加上传统权威的崩塌,各个政治派别斗争中领袖魅力权威的不足,法理权威的尚待构建等,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旧的权威体系已经不复存在,而新的权威体系尚未形成,中国社会出现了权威真空。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此时出现了严重危机。

帝国体制崩溃后,边疆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的认同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革命过程当中,蒙、回、藏等地方政权,对革命派高举大汉民族主义旗帜所进行的动员,不仅心存恐惧,更在政治上尽力排斥[3]。其二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纷纷要求独立。

清末民初,传统帝国权威体系崩塌后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所出现的危机生动地说明,历史从来都是连续的,任何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断裂都会造成对历史本身的伤害。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要面临的永恒的历史主题。

三、边疆少数民族投入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完全觉醒

边疆少数民族自觉积极参与下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标志性事件,这种标志性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对自我认知的深入上。

第一,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等同于汉族的狭义逐渐消失,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称谓的涵义得到彰显和确立。例如,1937年民族学家江应樑指出:“今日之中华民族, 绝对不是以一般所谓之汉民族可以概括一切的, 也不是如一般所谓之汉满蒙回藏五族可以概括一切的, 把汉族看作主人翁来代表中华民族是绝大的错误, 把中华民族分为汉满蒙回藏五族更是绝大的荒唐。”[4]1941年,张大东指出“中华民族者, 非吾族以往历史上之名词, 乃中华民国以内之数个民族, 结合而成为一个民族之总名词。”[5]1942年,学者芮逸夫指出, 中华民族“由国家的意义说, 它现在拥有1100万余公里的国土, 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由民族的意义说, 它现在包含华夏、通古斯、蒙古、突厥、土伯特、倮倮、么些、佧侵、摆夷、撞、仲、黎、苗、瑶等族”[6]。

第二,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以来,有大量沦陷区和战区的国人涌向了像西南这样的边疆多民族地区,这些难民中受教育者又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能以多种形式有效地宣传自身的遭遇和抗日的重要[7],这让百年抵抗外辱的经历所积蓄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不断高涨。国人对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的深化又反映在抗战期间知识分子阶层对此认识的高度一致和大力宣传上。例如,1937年民族学家江应樑说:“今日之中华民族,实是整个的,同一的,而无所谓分歧的。能对于中国领土中全部民族的各个分子均有一个彻底的明了认识,方能说了解我们自己,方能说复兴中华民族之道。”[4]1937年, 《禹贡》出刊三周年《纪念辞》中指出:“我们要把我们祖先冒着千辛万苦而结合成的中华民族的经过探索出来, 使得国内各个种族领会到大家可合而不可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 彼此休戚相关、交互尊重, 共同提携, 团结为一个最坚强的民族。”[8]

第三,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国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内在本质和中华民族真正边界的正确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内在本质的认识总是难以突破种族的界限,总喜欢从血缘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史,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人认定为是“白种”与“黄种”之间的斗争与对抗。然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为害之甚,让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内在本质和真正边疆开始了重新的思考,因为日本人和我们一样同为黄种,而日本又是我们真正的“民族之敌”。从此,中华民族对于自身内在本质和真正边界的认识开始突破了种族的层面,而开始在共同的地缘、共同文化、共同历史、共同政治价值传统,尤其是共同的历史命运和休戚相关的共同利益关系等多个角度不断地深入开来。

过去中国人在传统“天下”观的影响下,只谈“古今”,不辨“中外”,历经百年对外抗辱,不断觉醒的中国人将在“古今中外”的视域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是指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对自己“归属”与“中国”的认知、强烈的情感寄托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觉维护“中国”利益的行为取向。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 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态和方式。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中国认同,觉醒

参考文献

[1]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 [M].北京:三联书店, 1957.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264.

[4]江应樑.广东瑶人之今昔观[J].民俗, 1937 (1) .

[5]张大东.中华民族释义[M].军训部西南济南干训班印, 1941.

[6]芮逸夫.中华民族解[J].人文科学学报, 1942 (12) .

[7]刘新华.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4) .

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的优势 篇10

1 区域民族文化特点资源优势

每一个地区的发展和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亮点,广播电视要突出特色,反映历史,宣传形式上就不可能千篇一律,这是每一级广播电视开展宣传工作的资源优势。要结合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开展广播电视宣传,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展现特色。19世纪80-90 年代,文山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曾经盛极一时,不但国内听众经常以信件方式与节目主持人和采编人员互动,还吸引了越南、老挝、缅甸、北欧等一些地区的听众,在国内广播电台影响极大。当时吸引听众的是文山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苗语节目和壮语节目,这些节目使用的是民族语言,传承的是民族文化,为宣传中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要继续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维护边疆稳定,发掘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的独特性,办好群众喜欢的节目,满足民族地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空间。

2 专业化的人才技术优势

新兴媒体虽然发展迅速,但在节目采编制作上,专业化水平和人才储备远远不及广播电视,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的很多节目,新兴媒体没有人才和技术,根本无法完成,如果需要,只能完全依靠引进和外购。除了在传播渠道上新兴媒体有一席之地外,广播电视的其他发展的空间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3 新媒体融合发展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在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这就要求广播电视要深刻认识网络舆论生态的复杂性,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握趋势、推动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媒体积极作为,使新媒体更好地唱响主旋律,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播正能量做出新贡献。例如,文山广播电视台,自产的节目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有线、无线覆盖外,已经上传到自建的“视听文山网”“文山新闻网”,同时通过微信平台互动播出,节目播出渠道多样化更能提升边疆广播电视宣传的影响力。

4 固有的公信度优势

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有了感情,离不开广播电视人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付出和创造,这种信任度是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媒体认真贯彻党的宣传政策和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凝心聚力传播正能量,是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在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不论在什么历史时期,宣传思想工作都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的强大武器,这要求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人与人民群众连成共同体,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在群众中建立这样的基础,就要紧贴群众,服务主体,巩固“阵地”,不辱使命,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下移到基层、放在一线群众。

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能引起群众关注和关心,一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思想上自觉和行动上自觉,引导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二是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心声结合起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部署都代表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群众对这些的感受和具体需求是复杂的,广播电视是党的喉舌、阵地、载体,任何时候积极准确地宣传引导,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用鲜活的语言为群众解疑释惑,用身边的事例向群众说明深刻的道理,从不造假失信。三是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办的节目讲的故事群众耳熟能详,没有距离和代沟,不搞只见其声,不见其人,空中喊话,切实把宣传教育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让群众感受到媒体的责任和媒体作用。四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避免居高临下、空洞说教,语言生硬、形式刻板。通过生动鲜活、润物无声地让群众吃透精神,宣传既有效果,节目又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可信度。

5 结语

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前景没有局限性,只要思想上自觉和行动上自觉,切实贯彻党的宣传政策,坚持以群众为基础,深入挖掘边疆民族文化,办群众自己喜欢的节目,就不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摘要: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为广播电视宣传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中已经具备的几大优势,提出了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浅见,以供参考。

边疆民族学生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可以说它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语言文字的载体。而作文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呈现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曾经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写出的作文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就是语言表达不清楚、语序混乱,有的甚至无话可写,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准确地表达。要求写两三百字的作文,有个别学生只写几行字就结束了。面对这种种情况,我便开始思考和尝试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及途径。现将谈谈我的一些见解,与同行交流和分享。

一、提高民汉双语言运用能力,以说促写

1.创设语境,实现民族语言向汉语的规范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说话能力。经常用汉语交流并鼓励他们多说汉语,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纠正学生使用汉语表达时的错误,如语序、用词等。让大家渐渐学会用正确的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实现从少数民族语言向汉语的过渡。

2.鼓励多观察、敢想、敢说

作文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经过整理以后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应该和学生多交流,指导大家多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多积累写作的素材,鼓励他们大胆地展开想象,学会大胆地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述出来。

二、打破传统,改进作文教学方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指导作文时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要想改变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各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作文指导方法,坚持做到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使自己的作文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三、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注意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会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多数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不能写好作文,缺乏自信心。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困惑,经常以说代写的方法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把握口头作文这一环节,有效地将口语与书面语结合起来。同时,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产生写作的动力。

2.教师亲自参与写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写好“下水作文”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无论教师的写作水平如何,只要能与学生一同投入写作的“海洋”中,也会让学生兴奋不已。

3.合理利用批改、鉴赏,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尝试到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追求成功;尝试到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保持原有的热情。如果连续失败,他们学习的热情可能会丧失殆尽。所以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多鼓励,少批评。其次,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四、注重积累,提高表达能力

首先是多阅读。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比较适合诵读,诵读也是一种模仿。诵读多了,久而久之痕迹就会加深,学生在作文时词句才会随手可得。与此同时,诵读时用的是普通话,也可以纠正方言中不规则的语法,反复诵读又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其次是摘抄。丰富词汇的方法除了诵读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抄结合,这样才会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

五、善于发现,贴近生活,拓宽作文视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把学生引进生活,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让他们了解生活。学生的生活是有规律的,对学生来说却是单调而乏味的。教师要组织各种活动,给学生的生活调调味,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指导学生自主到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

我想,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开辟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才能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复娟.浅析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81.

边疆民族学生 篇12

另外, 需要指出, 认识服务社区的含义, 应注意与社区服务相区别。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2]。与此不同, 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有着特别的内涵。在服务者方面, 是以高校成员, 尤其是学生为主体, 不同于社区服务的政府等各方面力量;在服务目的方面, 社区服务是以满足社区成员需求为目的, 而边疆民族高校所开展的服务社区活动是一种互惠局面, 社区与高校各有所得。因此, 本文所言的服务社区是指由边疆民族高校开展的, 以学生为主体, 以服务学习为基本理论指导, 面向社区, 实现互惠局面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

一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活动的理论价值

(一) 在服务学习理论拓展与应用方面

1 进一步丰富服务学习理论内涵

简言之, 服务学习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将社区服务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当前关于服务学习实践的研究, 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关于边疆地区此方面的研究甚少。另外, 服务社区以服务学习为理论基础, 其能否顺利进行, 深受社区环境的制约, 而边疆民族地区的社区, 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 比如民族文化多样且复杂等。边疆民族高校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开展服务社区活动, 其实践经验, 有着重要研究参考价值, 这无疑是对当前服务学习研究重东部、轻西部缺点的一种弥补, 是对服务学习理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2 促进服务学习理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应用

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活动, 作为一种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 而社区服务的理论基础就是服务学习, 所以在理论层面上, 边疆民族高校对服务社区活动开展越频繁, 并及时总结经验, 就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服务学习理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应用。同时, 这种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服务学习理论宣传渠道, 使得服务学习理念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的探讨, 而是更多地进入了实践层面。

(二) 在服务社区理念推广与机制创新方面

1 利于服务社区公益性理念的推广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高校所开展的服务社区活动, 应该实现产业化, 采用经营性策略。但是, 我们应认识到高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 不能完全经济化, 更应认识到, 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 是高校发挥自身社会职能的体现, 更不能完全产业化。再者, 利益干扰下, 高校和社区双方也很难实现共赢的局面。所以, 只有服务社区的理念以公益性为核心, 才能不至于偏离方向。边疆民族高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服务社区活动, 也是对公益性理念的推广。

2 利于实现服务社区管理机制的创新

服务社区管理机制的核心问题, 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处理服务社区活动中经营性与公益性的关系。边疆民族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东部发达地区不同, 除了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差异, 经济水平也有较大差距, 所以经济收益也难免是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学习活动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特定背景下, 如何处理服务社区活动中经营性与公益性的关系更加重要。现有的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实践, 利于实现这方面的机制创新:兼顾两者, 以公益性为主, 同时辅之经营性运作方式,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经营性运作方式, 只是为了在实现社会效益前提下, 适当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措施, 而不是单纯以经济收益为目的。

(三) 在发展综合实践课程和推动田野工作方面

1 进一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和体验,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课程[3]。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界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 有着重要价值。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第一,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践行方式, 服务社区可以推动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和应用;第二, 实践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2 利于服务学习与田野工作的有机结合

边疆民族地区有着民族文化多样的独特优势, 这使得边疆地区的某些社区成为田野工作的首选之地。边疆民族高校广泛开展服务社区, 在两方面可以促进服务学习与田野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 有助于高校建立服务学习与田野工作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推动高校课程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 可以更多的接触优秀研究人员, 在扩大本民族地区文化影响力的同时, 与研究人员形成良性互动, 促进服务学习与田野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活动的现实价值

(一) 对边疆民族高校的价值

1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为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供途径

一方面, 服务社区注重参与者的自愿和能力, 强调互动性, 注重逐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4], 这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并在服务中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 学生参与服务社区, 利用已学知识参与有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 并从做中学, 在巩固知识的同时, 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的体现。

2 创新教师教学模式, 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积累和创新

教师在高校课程体系和自身经验的指导下, 带领或引导学生深入社区, 在服务中进行学习, 这让教学走出课堂, 无疑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 利于克服班级授课制枯燥无味的弊端, 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同时, 教师的备课与授课不再局限于书本, 而是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知识积累和创新, 这也是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 对服务社区的价值

1 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构建学习型社区

一方面, 高校与社区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形式, 就是学习氛围的差异。边疆民族高校所开展的服务社区活动, 其核心就是服务学习, 这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入社区, 带动居民自觉学习, 利于学习型社区的构建;另一方面, 高校开展服务社区活动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满足社区需求, 并将知识和校内教育资源引入社区, 这为社区的经济、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 能有效维护和宣扬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

在边疆民族地区, 传统知识与文化是高校课程与教学的重要基础。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基本单位, 其文化是民族边疆地区特色文化的子细胞, 而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这使得学生进入社区, 在与社区文化接触时, 无形中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 学生作为知识的学习者和未来的传播者, 其对社区文化的继承, 无疑对社区优良传统文化的宣扬和维护有着重要作用。

(三) 对当地社会的价值

1 引进和普及信息技术, 改善当地不良传统观念

一方面, 高校服务社区, 帮助社区引进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 这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 是对当地社会文明的推动;另一方面, 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 有着不良传统观念。以伐木为例, 在某些民族地区, 部分居民认为树木是上天的恩赐, 不需要保护, 树木缺乏时, 上天会重新给予, 这就造成了滥砍滥伐的现象。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 宣扬环保重要性, 利于改善这种不良传统观念。

2 缓解当地服务社区体制与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前在我国, 高校开展服务社区活动, 多以课程形式对学生传达理念, 并在实践中配备指导教师予以引导, 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务社区机制。与此同时, 我国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就与尚未完善的服务社区体制形成了矛盾[5]。边疆民族高校开展服务社区, 是对服务社区机制的探索, 利于在完善机制的同时, 满足社区志愿服务需求, 从而缓解服务社区体制与志愿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5]关尔佳, 熊紫珺.论中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青年教育, 2011 (8) :100-102.

[2]唐忠新.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0:100-104.

[3]房玉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05:13.

上一篇:科学减负下一篇:甲醇废水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