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寨

2024-07-06

特色村寨(精选9篇)

特色村寨 篇1

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人文精神、劳动智慧、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随着2009年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研究开始受到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1 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模式研究

王伯承(2011)针对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多、且保护发展有特色的贵州省研究提出“生态博物馆模式”、“特色产业模式”、“旅游开发模式”等有效发展模式。李军等(2014)分析了湖北利川市特色村寨建设探索出了古文化村寨建设模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种发展模式,可为其他村寨建设提供模式参考。赵溢鑫等(2014)以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望城村为研究对象,提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特色村寨发展方式。李忠斌等(2015)认为要想消除旅游开发对古村寨带来的负效应,就要探索一条特色村寨创新发展模式—以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形式保护原始村寨,在相邻处再造作为文化旅游专属的村寨。

综上,特色村寨建设作为新概念,从提出到发展短短七年,理论研究很少。虽没固定模式、方法套用,但就试点成效来看,开展较好特色村寨发展模式通常既传承特色文化又发展其优势产业资源从而提高了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试点工作近7年来,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同时暴露出很多主观和客观问题。主观有政府及群众的问题;客观主要是政策层面及各部门配合缺乏沟通等问题。房亚明(2011)指出特色村寨保护试点规划编制缺乏可操作性及试点资金使用不集中等问题。段超(2011)系统阐述了特色村寨试点以来政府部门合作不协调,急功近利,群众缺乏积极性导致社会参与不够。王岚(2013)分析四川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传统文化受冲击等五个方面困难。龙晔生(2015)以武陵山片区湘西南民族村寨为例,挖掘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非物质民族文化传承与村民需求之间出现断层加速了活态民族文化流失。

3 特色村寨建设发展的定量研究

我国学者对特色村寨试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已形成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实证数据分析,定量分析不为所见。李忠斌(2013)和赵溢鑫(2015)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选取28个核心指标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评价监控。李忠斌等(2014)采用系统评估体系量化评估了28个省市自治区特色村寨的外部环境的约束因素,得出对特色村寨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的6个变量。

4 特色村寨发展的对策研究

姚俊一等(2011)以湖北省官坝村为例,提出发展村寨旅游的同时注重创新形式保护民族特色。房亚明(2011)和段超(2011)两位学者提出特色村寨建设要汲取国内外经验,因地制宜,结合村寨资源等选择优势产业培育。王岚(2013)针对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多元投入重点突破、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等七条对策。杜承秀(2015)对法律层面提出对特色民族村寨保护发展。同时在另一篇文章中对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特别法必要性及其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阐述。李忠斌(2016)提出保障民族村寨建设中解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参与主体各自的权责,明确权责能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综上,虽特色村寨类型不一、资源特色不同,但其发展保护过程中都要以维护自身特色文化为前提,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以促进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5 研究展望

5.1 规范特色村寨发展的学术研究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程中需要建立一种概念体系,来规范特色村寨发展的学术研究,并发挥其最大的应用效益,同时增加民族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

5.2 完善特色村寨发展的理论建构

目前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仍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定量数据分析,缺少系统规律结论。特色村寨发展实践中的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发展规律。

5.3 丰富特色村寨保护的研究

学者们着重于特色村寨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多,而关于村寨保护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民族特色村寨所包含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寥寥无几,亟需加强。

参考文献

[1]王伯承.贵州省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2]赵溢鑫,郑甘甜,李忠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长阳武落钟离山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1).

[3]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4]王岚.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06).

[5]李忠斌,肖博华.特色村寨的外部环境评估体系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6]杜承秀.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模式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

特色村寨 篇2

近几年来,新平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围绕花腰傣文化品牌,确立了“两山(哀牢山、磨盘山)一镇(戛洒镇)、两村(戛洒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一河(红河)”的发展思路,加大了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风貌、农业生态、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主题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旅游业成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促进了新平旅游产品的转型,有力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县开展创建活动情况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优化旅游环境,促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2009年,县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以戛洒为试点,以建设“最美的乡村”为目标,在戛洒集镇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乡村文化示范工程和花腰傣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活动。

花腰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以戛洒镇为实施主体,主要在集镇周边10公里半径辐射范围内的花腰傣民族村寨开展,根据村组条件和基础,实施分步创建。县旅游局、文化局、建设局、县妇联四个部门按照职能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以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村庄特色民居规划建设、旅游接待规范、居家文明建设、参与旅游节庆活动、特色创新为创建工作内容。2009年内,旅游局多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旋涡、逛纳徕、平寨、新寨、大槟榔园、蔓里等村,在群众中开展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配合戛洒镇政府开展创建工作指导。在戛洒镇的积极努力和多部门的配合下,花腰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初见成效。旋涡村和逛纳徕两个小组已基本具备游客住宿、餐饮、休闲、体验接待功能。其它村组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居家文明建设、群众思想观念的引导和转变方面也凸显出2009创建工作的成效。12月,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创建工作考评小组,依据年初目标计划和各部门考评细则对试点村寨实施了考评。

在2009年戛洒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修改完善了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方案,按照“一个目标、一条线路、三个板块”的旅游发展思路,以建设“一村一特”和“最美的乡村”为目标,扩大创建范围,力争用3年时间,以“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为标准,以自然村为单位,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使一批村寨基本达到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标准。

通过近二年以来创建工作的开展,花腰傣群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为实施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走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目前,我县的戛洒大槟榔园村、漠沙曼线南薅村已被列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戛洒曼理村、平寨村和漠沙大沐浴村、曼线南薅村纳入2010年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的重点。

我县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共硬化路面8560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8000余棵,栽植花卉20000余株,新建和改建房屋212间,改厕18间,购臵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252台件,累计投入资金达到1165万元,接待游客15万余人,旅游收入达104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乡村旅游接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县有不同规模的农家乐饭店近20家,戛洒跃南村和漠沙大沐浴等村的7个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了玉溪市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质量等级评定,其中,四星级接待户1家,三星级接待户5家,两星级接待户1家。戛洒旋涡村27户农户依托新农村发展政策,实现了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启组逛纳徕花腰傣民族风情园已完成28幢连体民居建设工程。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的组织领导。

为开展好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明确整个创建评比活动在县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戛洒镇、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认真组织实施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

此外,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寨调研,把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紧密结合,各有侧重开展工作。行业管理按照相关标准,提前介入,积极做好前期行业指导和工作培训。在乡村环境和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完善、花腰傣民族特色项目建设、发展“傣家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路和意见,要求“傣家乐”经营户下工夫做好民族民俗、农事活动、果蔬采摘体验,丰富民族特色食品和农村户外运动项目,力争做出名副其实的花腰傣民族特色,在总结推广戛洒跃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基础上,做好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

(二)精心规划,突出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的资源优势和特色。

我县旅游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旅游产业发展意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乡村旅游的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认真研究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发展布局,努力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突出了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突出了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花腰傣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和农业知识等,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突出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区域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根据以上规划思路,确立了以戛洒大槟榔园、曼理、平寨和漠沙大沐浴、南薅为重点,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

(三)突出特色,分类整理创建标准。

根据新平乡村旅游产品转型要求,新平重点在“特”字上下工夫,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塑造浓郁民族文化特色为重点,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村寨为总体目标,弘扬生态理念和民族文化,按照星级分类,把标准整理成容易理解、便于把握的文本,印发到村(组),村(组)可根据基础条件创建目标,确定需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完善哪些创建指标,力争创建工作做到点、做到位。创建工作以戛洒镇为主,旅游、文化、建设、国土、交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和社团根据创建工作需要做好指导、服务和支持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考评细则并实施创建指导工作。

(四)规范服务,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环境。

我县乡村旅游突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的引导和现实的教育下,积极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并且进行了乡村旅游星级评定,目前,我县有7家“农家乐”被玉溪市命名为乡村旅游级星接待单位,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5家、两星级1家。三是切实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四是努力加强人才培训。先后邀请各类专业老师及有实践经验的高星级酒店老师,举办了三期乡村旅游服务培训班,从规范服务礼仪,提高服务技能等方面,对270多人进行了培训,其中220人取得了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五)深入指导,创建“傣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在对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旅游线的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调研后,选定了田园风光优美、民族文化风情独特、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性高涨的戛洒镇曼里小组,进村入户,带领农户一起动手用花腰傣手工艺品和生活农具等对房屋进行了内装饰,指导农户从乡村的“土”文化上来打造,营造乡村生活气息,凸显生态、民族的乡村特色,体现花腰傣餐饮风味,实地创建出一个“傣家乐”旅游经营模式,为下一步创建更多、更规范、更具特色的“傣家乐”树立了典范。

(六)考察学习,提升新平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理念,全面提高我县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加快我县旅游景区开发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县旅游局和县旅游行业协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先后两次带领相关旅游经营户外出考察学习。2010年5月20日至22日,实地考察了玉溪市灵秀镇、易门县馨苑、通海县里山和三杯杯、华宁县的华溪等四星级和三星级农家乐。2010年9月16日至21日组织赴厦门、武夷山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学习各经营户深受启发、触动较大,开拓了视野、思维,深切感受到与旅游成熟地区相比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看到了我县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对今后新平县旅游行业发展树立了信心,对于打造我县自己的品牌和自身的特色有了信心。

通过集中学习考察,为经营户搭建起了相互沟通和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互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增进合作。

三、取得的成效 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游览内容,还为新平农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增强了群众的发展意识,推动了当地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发展农家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通过外地的经验和我们自身发展的实践表明,创建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可以达到“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益。农户把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将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经过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农户进行摸底调查,大部分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全县3288元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从我县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现状看,当旅游旺季来临之际,正是我县农业生产农闲之时。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敞开农院,广纳全国各地游客,从事旅游服务,将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旅游服务和农村生产农两不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优化了农村环境,改变了农村整体面貌。自2006年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在乡村旅游规划范围内的有35个村民小组,占全县1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31.5%,累计整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扶贫、异地搬迁、民居抗震减灾、旅游扶持等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修建了进村道路,整治了村容村貌,兴建了水电设施,整修了农家庭院,畜禽分离,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粪草随处堆,畜禽满街跑”的状况。戛洒南蚌村启祖村民小组投入了850多万元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并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经营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促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有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强调的是充分利用乡村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无形资产(如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具有投资少、效益高、回收快等特征,相对于其它产业发展更具有比较优势,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农户只需将自家庭院加以硬化、绿化、美化、改水、改厕,并且购臵一批厨房餐具,经过必要的标准和服务规范学习培训,服从旅游行业管理,便可挂牌对外营业。旅游旺季时接待游客,淡季时自用,不仅增强了我县旅游的接待能力,还培养了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农民的鸡、鱼、肉、蛋、蔬菜等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还可以就地得以消费,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四)可以促进非农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众多部门和行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反过来又可以带动许多部门和产业的发展。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无疑可带动农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和民族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服务产业发展薄弱的方面。

(五)农户与游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将吸引大批城市人来农村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农民转变观念。同时,农民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工一条龙,吃、住、娱、购多种经营,农民不再将离乡进城作为感受现代生活的唯一途径,而是就地可以享受城市带来的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乡村旅游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拓展了农民视野,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农户通过硬化、绿化、美化庭院及改厨、改水、改厕和改造居住条件,从而对于改善乡村的社区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都将起到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

(六)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机会,能带动相关的5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是相当明显的。我们新平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农村劳动力可以合理安排劳作与服务,增加更多的收益。

(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挖掘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去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失去了民族的灵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花腰傣一些古老的习俗、文化,已被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汉化,抢救和挖掘民族文化已成为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保护民族文化,关键是要创新。创新是事物延续的源泉。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几十年不变,再好的文化也会被淘汰。因此,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改造和提炼,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时代特征的文化,以此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挖掘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泉。

(八)可以有效聚集人气,有力的促进小城镇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人的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创建越来越适合现代人旅游的需求,将吸引更多游客进入新平,进入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为有效聚集人气,促进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带动作用。

总之,就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来讲,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有许多好处。从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为了延伸产业链条,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所以我门应结合县情、地情,围绕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建民族特色村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产品策划、包装上不了规模、档次,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旅游产业也难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二是人才匮乏,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奇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旅游线路和产品促销范围还叫窄,与周边县区的互通互联有待加强,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四是在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创建中各村的民族文化传承表现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各自独有的特色。

特色村寨 篇3

研究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的目的

从风景园林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湘西湘西少数民族村寨景观形成的民族地域性背景以及村寨景观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收集、归纳;对影响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究,阐述自然环境自我演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建立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少数民地区的村寨景观的研究调查模式,在学科理论支撑的背景下,为更大范围内的民族地区村寨景观的保护提供建议性的理念支撑,而不是只针对村寨景观面貌受到破坏、旅游开发条件良好或依附于历史遗产发展的村落。

研究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的意义

全球化、城市进程化脚步下对村寨景观的强调当人们面对高楼林立、千篇一律、雾霾笼罩的城市,其全球化、技术化、现代化、快速化发展所带来的高质量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使得负面效应剧增。建筑、规划、景观的发展也被带入了这种盲区失去了自身的识别性与特色。作为“城市”发展前身的“村寨”特别是具有地域性的区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其特有的景观与文化被人们逐渐忽视,在上述种种情况下对村寨景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村寨景观中所具有的元素在为中国当代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提供更符合人们需要的信息。

对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的,村寨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地域之上形成的景观,是集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地域文化为一体的“农业生产与生活”的景观复合体。可以说,在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表状况已经几乎全部被混凝土所覆盖,而且近年来的城市环境质量深受大气、谁污染,城市生态环境“缺乏水、大气等无机物质的循环,而且没有像土壤形成那样的生物和无机物质的循环性”,村寨的生态系统“都是由具有透水性的自然而构成,水、大气等无机物质的循环得到确保的同时,生物和无机环境的循环性也得到了确保”。因此,村寨景观比城市景观更具有对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功能。

风景园林视角下对村寨景观的研究落实到村落本身以往对湘西地区的村落研究大多关注于这里的乡土建筑、生活、美学、民俗、文化等方面,而较少的以风景园林学视角下出发关注村落本身的景观,但其又是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民族地域特色的保护与挖掘中国各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一员,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上千年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特征、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建造技艺更是不可多得的“瑰宝”,这一系列的自然、人为因素形成了现如今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大环境,但是随着一系列的的影响因素,当地的少数民族村落正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相矛盾的地步,有“凤凰古城商业化”的例子在前,又有 2014 年 11 月 24 日四川康定的地震致使民族建筑不复存在的事件,利用村寨景观这一切入点对少数民族古村落其进行探究,是对其民族特征的挖掘和记录过程,为后期的保护发展提供微薄之力。

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的记录。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壮烈宏伟的自然景观,如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呼仑贝尔大草原、享有“三千奇峰、秀水八百”美誉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我们在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雄伟壮丽景象的同时,似乎也忘记了还有被人遗忘在山林、在田野、在湖海边的景观——湘西古村落,但是当我们真正找寻属于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必要的场合营造出地域、村寨文化的场景的时候似乎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一批瑰宝被遗落。鉴于此,我们需要对这些被遗忘的村寨景观进行记录——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这一动态的景观进行记录,记录来自我们脚下的大地景观,记录来自寻常百姓、来自街坊之间、来自乡间小道、来自山林田野、来自茶余饭后的景观元素。

对当地城乡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十二五”规划建设中指出,“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浪潮下,对于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的深入了解和研究,通过分析当地的人文景观、村落的选址、整体形态、聚落环境、街巷景观以及农业景观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此把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中的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思想挖掘、整理并进行研究,为少数民族古村落甚至是全国的城乡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打下思想基础,有利于其他地区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方面寻找类似经验。同时,对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资源进行调查、搜集、挖掘、整理和研究,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生态环境观念进行传承和弘扬,也使世人更多地了解到我国湘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史中璀璨的智慧结晶,有助于建设者、规划者以及设计者在顺应自然演化过程中最大化地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为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塑造与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特色村寨 篇4

2013年以来,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条文政策,逐步开展了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到后来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以及改变农村生活环境。[1,2]从2013年开始,笔者参与了4个村庄的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和3个村庄的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结合国家民委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3],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岔沟村在前期综合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深化的规划设计,笔者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完成了该村的规划,下面以该村为例,谈谈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认识。

2.设计原则

河北省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里写明了面貌改造提升包括哪些项目,如2015年提出的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包括总体规划和饮水、道路、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15项专项规划[2]。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对居住环境等精神层面有所要求,但更为关注的是“增收措施”;所以我们在规划时会综合分析周边村镇,根据实际情况,先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同时综合考虑村庄面貌现状,提取问题,因地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村庄现状及问题:

(1)区位及对外交通

西岔沟村位于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化皮溜子乡,村口前有省道,距离镇政府约10公里,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对外交通便利;

(2)饮水安全

村中饮用水为地下水,几家或一家有个水井,泵水上来,但有些农户的水源地是在河道里,河道污染严重,因此水源受到很大威胁;

(3)道路

村庄道路硬化较好,但道路路面质量差,道路较窄,有条件的位置有会车区;

(4)厕所

村里厕所都为旱厕,容易滋生蚊蝇和细菌;

(5)绿化

村中整体绿化率较高,基本生态环境良好。建设范围内绿化较为粗放,多为常见乔木,观赏类植物较少;

(6)民居

民居建筑质量多数较好,外观缺少民族特色;

(7)污水处理

村寨中没有集体污水处理设施;

(8)民族特色与人文气息

民居的平面保留有满族民居特色,庭院大门居中,主屋中间为厅或堂,两侧为卧室。结合该村实际以及地势高低,家家都有半地下室用来储存苹果。村中有一颗古树,除此以外人文气息较弱;

(9)村庄标志

因西岔沟村盛产苹果,所以几年之前由政府拨款,在村口做了一个苹果树型的标志,但标志单调、缺乏美感和人文气息;

(10)产业

村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主要种植苹果,且有一定规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村苹果质量很好,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当地政府也为该村苹果输出注册了品牌并有合作的外销单位。除了苹果种植外,没有其余产业,产业较为单一;

(11)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前期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修建了几个垃圾池,村委会门口有一个小廊子,但使用率很低;村委会外面有一个公厕,但环境较差;还有一间书屋;村委会门口有一块空地,但硬化较差,且面积较小,还有高差,不具备公共活动区的功能;

4.规划方案:面貌改造提升与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并行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将主基调定位为:依托苹果产业,加强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1)饮水:建议村庄设深水井,从根本上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对河道进行治理,还绿水青山;

(2)厕所:民居内的厕所都是旱厕,建议进行双翁式厕所改造,减少蚊蝇和细菌;

(3)道路:西岔沟村是满族村,村内有一定的满族文化,为了对满族文化进一步进行保护和完善,我们在路灯方面和道路两旁的民居墙面和窗户等细部构件上增加了满族建筑的符号;

(4)绿化与景观:村庄原有粗放型乔木有农村的朴实特色,缺少观赏绿化植物,建议在民居旁,路边上撒播多年生宿根植物。村庄由几个自然村共同组成,一条小路将几个自然村进行了联系,在沿途中,有一处地势较高,可俯瞰全村的位置,我们在该处设置了一处小型带形广场,用于停留和欣赏村庄景色;

(5)民居:民居立面虽无特色,但经查阅学者陈伯超所作满族民居特色一文[4],可以发现,平面布置将满族民居特色有所传承,且如果只做表面工程,农民得不到实际实惠,西岔沟村属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冬季保温,综合节能角度考虑,建议有条件的住户进行门窗改造,如设置成双层窗,在原有窗户位置处加一层有民族符号的窗户,既不需要大拆大改又能保障冬季采暖能耗降低,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6)污水处理:该村的几个自然村地势高低差别较大,铺设管道或者集中污水处理不太现实,建议每户单独处理,在家中挖井窖装小型渗水设备,进行土壤渗滤处理;

(7)村庄标志与人文:结合现有村庄标志与村庄产业,在村口的入口处,村庄标志前两侧增加了6幅镂空空雕雕塑塑,,内内容容为为农农民民种种植植和和采采摘摘苹苹果的过程及丰收的喜悦,材质为铁艺,既增加了人文文气气息息又又接接近近农农村村生生活活,,其其中中采采摘摘雕塑如图1所示。

同时在采摘园处结合村村中中原原本本的的较较为为朴朴实实的的苹苹果果雕雕塑塑设计了一些具有满族文化的图腾柱,材质为木质,将采摘园的木材与朴实的苹果雕塑进行过渡与“沟通”。

西岔沟村为满族村,绝大多数的村民为满族,在沿村主要道路上绘制了宣传画,宣传画的主题为满族发展史,增加村民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更是让游客能对满族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广场的挡土墙上绘制了满族的特色饮食,能给游客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了增加农村质朴的特色,我们进行垃圾桶设计时,应用了村民常用的水筲的元素,设计图如图2所示。

结合近期已经完成的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道路亮化工程,在原有灯杆上加入满族八旗旗帜,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增加名族元素。

村庄古树位于一户农家院内,将古树的习性告知于村委会,委托该户居民照料该树。

(8)公共服务设施:鉴于公共服务设施较差,我们新设计了公共卫生间,统一规划了村委会门口的广场和道路,使该处的交通更为顺畅,并为村民设计了公共活动场地。在广场处既可以进行娱乐活动又可到书屋进行文化学习。村委会前原有一小型广场,但广场面积小,由于村庄产业为苹果种植,每年会有货车装卸苹果,广场相对宽敞,自然成为了停车场和会车区域,由于长时间的大荷载倾轧,地面已经破损,且广场是较为倾斜的平面,考虑到村民日常的文娱需求和地段限制,将原广场和与广场一路之隔的斜坡空地统一处理,调整路面位置,将村级路调整至广场一侧,对原小型广场进行了扩大设计,并且考虑广场的“停留”需求,将广场设置为台地式,标高最高处设置成最大的广场,可供日常文娱需求使用,中间段为趣味区,体现民族特色并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场地,最下面一段设置停车场,并将地面荷载设计值设计为满足大型车辆荷载值。广场改造前后如图3所示。

为了最大限度解决停车问题,在村委会临街一侧空地上设了小型车的停车位,这样小轿车就不会占用广场活动位置。广场改造完成后,经过回访村民,村民很喜欢现在的活动场所,图为村民在广场上跳广场舞。

(9)产业:将村庄的苹果种植业最大化发挥价值,建议春可赏花,秋可采摘,并设计了导向牌。

5.结语

通过对政策的解读,从农村实际出发,多角度考虑对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保护和规划。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http://www.hebjs.gov.cn/zhengcewenjian/tingfawenjian/201507/t20150724_194567.html

[2]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15年),http://www.hebjs.gov.cn/zhengcewenjian/tingfawenjian/201507/t20150725_207882.html

[3]国家民委.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http://www.gov.cn/gzdt/2012-12/10/content_2287117.htm

特色村寨 篇5

段 超

 2013-02-28 14:4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1

1年5期第20~24页

【作者简介】段超(1964—),男,土家族,湖北省来凤县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问题(湖北 武汉 430073)。

【内容提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意义重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成效显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和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取得进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目前,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保护和发展规划和方案不尽科学,部分地区部门协作不力,村民参与不够,村寨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要提高对特色村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建设目标和原则,因地制宜,探寻各自的建设模式和方法,发挥政府、村民、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关 键 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许多特色村寨。这些特色村寨规模不

一、类型多样、布局奇巧、建筑独特、民俗浓厚,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三种境况:一是残破衰败,异质化严重,面目全非;二是保护与发展较好;三是总体上尚好,但保护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由于现代化的冲击,村寨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然和谐布局受到影响,特色建筑和民间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消解,村寨文化资源被滥用、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久将会消失。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成效

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下文,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全国28个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确定121个试点村寨,涉及27个少数民族,投入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①。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

1.促进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如文物、遗址、具有纪念价值的建筑、口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采取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方法,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较好保护,式微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勃兴起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如湖北来凤县舍米湖村、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云南云龙县诺邓村、湖南通道县芋头村等村寨都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保护了村寨自然生态,改善了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是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村寨实践着各具特色的村寨环境整治方法,如湖北民族地区实施了“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池),这一生态家园建设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到2010年,湖北省试点建设的特色村寨公路入户率达95%,通电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6%,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电话入户率95%;新建了村级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新农合”参保率达90%以上②。重庆民族地区在民居改造上下工夫,通过建设、改造巴渝新居示范点,改善了村民生活的环境卫生条件。云南在环境卫生的社区自我维护与管理上强力推进,海南着力开展生态民居建设,两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环境保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建立和发展了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十分重视特色产业的建设。云南鹤庆县新华村、元阳县箐口村,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郎德苗寨,江西贵溪市畲族民族村,重庆黔江区新建土家族村,湖北宜昌市车溪土家族村、恩施市枫香坡侗寨,湖南凤凰县茅坪村等民族特色村寨,在发展民族旅游产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村寨虽然都发展旅游业,但所依托的资源却不一样,其旅游经营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鹤庆县新华村依托本村发达的传统手工艺,元阳县箐口村主要依托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元阳梯田,雷山县西江苗寨依托当地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遗产,宜昌市车溪土家村则利用邻近长阳、巴东等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借船出海,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湖北恩施市枫香坡侗寨大量种植茶叶,发展以茶叶加工业为主的特色农业。这些结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4.探索出一些极具特色的村寨经营与管理的成功模式。在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下,特色村寨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各民族村寨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不同的村寨管理模式。云南弥勒县可邑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实施的是村委会主导、村民参与、全体村民受益的经营与管理模式;湖北宜昌车溪村、云南鹤庆新华村实施的是公司主导、社区参与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重庆黔江区新建村实施的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经营与管理模式。这些极具特色的经营与管理模式,是村寨不断探索的结果,对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对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保护与发展上取得成功的民族村寨,带动了周边村寨的发展。例如,云南鹤庆县新华村,积极把周边村寨纳入本村寨产业发展范围,让周边村寨共享本村寨发展成果。云南元阳县箐口景区在云南世博公司的推动下,把景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土戈村,景区面积是原来的好几倍。湖北宜昌市车溪村景区公司雇佣了数十位外地的民间艺术人士在景区从事表演,为他们提供了较高的薪酬和社会保险。因此,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在保护和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的民族特色村寨,对于带动周边地区村寨发展,将试点村寨的成功经验向其他地区推广,发挥特色村寨对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6.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经验。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必然有益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0年,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并主办的“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期间,亚洲各政党代表团一起参观云南弥勒县可邑村。可邑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社区能力建设,在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较差的村寨基础上,建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村。代表们对可邑村在村寨文化保护与村寨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赞叹不止,并认为该村寨所积累的经验,能在代表所在国推广。包括可邑村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文化保护与村寨发展上所积累的经验,必然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目前,一些民族地区对开展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人们热情很高,希望早出成效,一些干部还希望通过此项工作彰显政绩,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地方没有认真研究制定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工作考虑不周,导致保护和发展的突破口选择不当,措施不科学,整个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有些村寨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能否持续发展,尚待观察。

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明显成绩,需要时间。各村寨何时取得成效,取决于村寨基础、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状况等这些客观条件,也与保护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有关,如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是否科学,突破口是否找准,特色优势产业是否选择正确,建设是否有力,政府、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等等。总体来说,多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较为薄弱,村寨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要取得成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台湾地区和国外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推进此项工作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应当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2.对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涉及的相关问题研究不够,一些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欠科学。做好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方案,每个规划和方案都要体现文化保护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贴近村寨实际。否则,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就不会取得成效。目前,一些地方对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民居维修和改造方案重视不够,没有请专家参与制定方案,导致规划和方案不细致、不完整、不严谨,缺乏可操作性。这种不科学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村寨民居的民族传统样式的现代实用性不强,暴露在外的木制门窗不耐风雨,易腐烂;村寨传统文化要素复制较多,创新不够,等等。

3.部门之间合作不密切。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城建、民族、文化等许多部门工作都与特色村寨建设有关,这些部门各有上级主管单位,各有工作目标,上级对这些部门的工作要求不一,验收标准不同,各部门对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些都决定了统一协调工作有相当的难度。目前,一些地区部门之间协作不够密切,形式上有协调机构,实际上部门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建设合力。需要当地政府组织协调,由有关县市领导担任负责人,并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推进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

4.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参与不够。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目前,一些地区的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较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相关政府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力量,筹集资金,进行村寨文化保护和产业建设。但群众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村民参与不够,社会组织关注和参与不够,严重影响此项工作的推进。要通过宣传,使村民和社会认识到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支持、参与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要认真研究村民参与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形式和途径,根据村民的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对于贫穷的村民,要他们出钱参加村寨保护和建设是不现实的,可以投劳、投工的形式参与村寨建设。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村寨保护和发展所需资金应以村民自筹为主,政府适度补贴。要研究社会力量参与特色村寨建设的激励办法,使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5.保护和发展的模式、方法有待完善。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和方法,有的地方还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总体来说,目前特色村寨建设的方法还比较单一,有的村寨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保护和发展之路。要认真研究,积极探讨,不断完善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方法。例如要吸收千百年来村寨保护的传统方法,村寨习惯法等民族民间传统保护方法今天仍有其合理性,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中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许多内容今天仍可以借鉴。此外,对台湾地区和国外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应充分了解,合理借鉴。

6.工作开展不平衡。自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开展特色村寨保护试点工作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但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推进较快,成效明显;有的地方刚刚起步,尚无明显成效。要全面分析这一现象,既要看到各地客观条件有差异,工作推进不可能一致,也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努力推进这项工作。条件较好而工作推进慢的地区,要重视此项工作;基础薄弱地区,要开动脑筋,克服畏难情绪,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做好此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是新时期保护、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必须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此项工作抓好做实。要把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中,作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来抓。要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监督与检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成效。

2.正确把握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目标就是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促进村寨经济全面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一切具体工作要围绕此目标来进行,要使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相结合,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

3.明确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主要内容为: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以及与自然相和谐的乡村风貌,增强村民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把民族文化保存在村民日常生活中,使特色村寨古朴纯真的民族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特色民居保护要以民居维修和改造为重点,一是采取加固、防火等措施,保护、维护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特色民居。二是引导、鼓励村民对民居进行改造,增加民族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特色。三是采取统一设计、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鼓励村民建设带有民族特点的新民居。四是民居改造、建设要相对集中,规范整齐,体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舒适的原则。五是处理好利用现代材料、技术与保持民族传统风格的关系,做到保持民族建筑特色与创新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广大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生活便利。

4.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是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相关具体工作必须围绕此目标展开。在民居改造和建设、村寨保护中,必须尊重村民意愿,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村寨发展中,必须壮大支柱产业,选择好、建设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村寨经济,使村民富裕起来。只有让村民得到实惠,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推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民居、建筑维修和改造,也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有村寨经济建设。在这些工作中,村寨经济建设是基础,发展村寨主导产业,壮大村寨经济是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寨的支撑和依托。因此,一定要抓住村寨经济发展这一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选择好、建设好特色优势产业,使村民富裕起来,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处理好保护民居、建筑投入与发展产业投入之间的关系。对于损害严重、急需保护的重要民居和建筑,要优先安排,避免民族建筑彻底破坏。对于十分贫困的村寨,要以改善民生为主,将发展村寨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放在首位。在村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改善居住环境。

要避免贪大求全。村寨保护要以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特色民居和建筑的保护、维修为主,千万不能大拆大建。

5.因地制宜,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一是要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面广,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村寨类型不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这就决定了其保护与建设的模式不尽相同。各村寨要因地制宜,寻求适合自身的保护和发展模式。要根据村寨的民族特点、文化特点、经济文化类型、市场环境、村寨结构来确立文化保护和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二是要突出彰显村寨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千寨一律。村寨特色是村寨的生命和魅力所在,村寨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彰显特色。目前一些地区由于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致使一些地区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民居、建筑风格不一,未能体现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

三是要根据村寨的具体情况,确定保护和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不同类型的村寨建设目标和内容不同,对处于旅游区内的特色村寨建设要以保护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为目标,不适宜发展旅游或者暂时发展旅游有困难的古老村寨要以保护为目标,新居群落建设要以增添民族元素、展示文化特色、合理布局、美化环境为目标。

贫困地区与经济富裕地区村寨建设内容和方式不一。贫困地区特色村寨建设要以维修、部分改建特色民居和建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不宜大改大建,新建民居建设暂不宜纳入范围。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寨,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同时,可以将新建民居纳入村寨建设范围之内;在产业发展方面,步子也可以迈得更大些。

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民居和建筑,应当以维修、部分改建为主,保护其原貌。对于损害严重必须维修、改建的民居,要以“新建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改建,增加其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原民居、建筑可以保留的部分,要尽量予以保留;需要重建的部分,要力求体现民族传统风格,与旧民居、建筑原貌风格基本一致。

此外,还要根据村寨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周边市场发育程度等要素来确定主导产业。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村民经济条件、政府财政状况等确定村寨建设所需资金的筹措方式。要通过探索,寻找出促进村寨保护和发展的科学模式,使村寨建设取得实效。

6.多方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政府、村民、企业、社会团体等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方都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中,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规划、政策法规、舆论宣传、基本保障、工作指导、统筹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制定好规划,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制定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方案;要制定好政策法规,通过健全完善政策法规,推动村寨依法依规开展保护与发展工作;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把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之中。

二是积极发挥村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村民是民族村寨的主人,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到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的利益和幸福。同时,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各村寨都要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尊重村民的意愿,听取他们的建议,保障他们的权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注意发挥当地干部和文化传承人在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村委会在村寨保护与发展中的动员组织作用。

三是发挥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力量在特色村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要积极主动研究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参与村寨建设的规划设计,总结经验教训,为村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要积极参与村寨的保护和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作贡献。

四是尊重和落实不同群体的利益。政府、村民、企业等群体在村寨保护和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要特别注意尊重和落实村民在村寨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要发挥各方面力量,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应当成立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村委会和村民参与的机构。通过这一机构研究重要事宜,协调相关工作。

7.统筹协调,稳步推进。一是统筹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形成建设合力。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分工协作。城建、民族、旅游、文体、林业、民政、农业、交通、移民、国土等政府部门要积极合作,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和工作便利。另一方面,要广泛筹措资金,整合建设资源。除村民自筹建设资金外,政府要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村镇危房改造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贫资金,为村寨保护和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政府要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激活民间资本,拓展村寨保护和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是要通盘考虑、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

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特色村寨保护和民居建设工程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涉及一些科学和技术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讲究科学。应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研究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编制好规划、方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需要依规划、方案进行,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规划、具体村寨的保护发展规划,方案包括特色民居保护方案、民居改造方案、新民居建设方案、资金扶持方案等。规划和方案要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务必科学。做到一村一规划、一点一规划、一线一规划。

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本地区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保护和发展工作,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扎实到位,准备工作要充分,保障工作要到位。

加强检查,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特色村寨和特色民居建设的需要,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民居管理部门商定对本区域特色民居的保护和建设措施,并纳入规划。在特色村寨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按照城乡建设规划进行建设,抓好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社会各界意见征集等制度的落实。

8.认真借鉴、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欧洲、北美许多国家和亚洲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开展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较早,在此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包括重视立法保护,全民参与保护,重视村寨传统及特色,根据村寨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保护和建设,建立促进保护和发展的激励制度等等,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注释:

① 国家民委经济司内部统计资料。

特色村寨 篇6

关键词: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文化传承

2013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生态移民既是要青山绿水, 也是要金山银山的综合性工程, 对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精准扶贫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移民及其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研究进展

移民现象自古有之 (张宝欣, 1999) , 气候与地理 (D.M.Heer, 1969) 、资源与环境 (Markos Ezra, 2001;Adger et al., 2014) 被认为是移民的主要动机之一。但“生态移民”概念直到20世纪初才被提出来 (Cowles, 1900) 。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人类生存需求和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生态移民问题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重点 (Piguet, 2012;Mayer, 2013;金莲等, 2015) , 先后提出了环境难民 (Norman Myers, 2002) 、环境诱发移民 (UN, 2001) 、环境移民 (IOM, 2007) 、环境迁移人 (UNHCR, 2007) 、气候难民 (Frank Biermann, 2010) 等概念。虽然国外对生态移民并未形成统一的界定 (税伟等, 2012) , 但从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和生态学等多角度对其定义与分类 (F.Renaud, 2007) 、动因与驱动力 (Kolmannskog, 2008) 、移民与环境的关系 (児玉香菜子, 2005) 、反贫困和生存战略 (Brockhaus et al., 2013) 、移民数量的预测与分析 (Elizabeth Fussell, 2014) 以及生态移民应对策略 (HeddaRansan-Cooper et al., 2015) 等方面进行了众多的探讨, 对我国的生态移民问题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小長谷由紀, 2004, 2005;Gongbo Tashi&Marc Foggin, 2012) 。研究主题包括对生态移民合法性的思考 (P.West, 2006) 、后续生计 (Bryan Curran et al., 2009) 、土地和环境问题 (Linda Krueger, 2009) 及政策反思 (Jenny Springer, 2009) 等 (杜发春, 2014) 。

国内生态移民的正式概念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初 (任耀武等, 1993) , 生态移民实践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宁夏吊庄移民, 经过了试点 (1980s) 、局部开展 (1990s) 和正式推广 (21世纪以后) 三个阶段, 与我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扶贫搬迁”等多项生态或扶贫工程甚至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战略相结合。因此, 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所讨论的生态移民在内涵上有所差异 (杜发春, 2014) , 更多地体现在与政府政策导向相结合的研究中 (毛谦谦, 2015) 。目前,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主要集中概念 (郑艳, 2013) 、分类 (梁福庆, 2011) 、必要性和可行性 (侯东民, 2002) 、作用和意义 (田朝晖, 2012) 、动因和意愿 (黎莉莉, 2015) 、宏观对策 (乌力更, 2008) 、安置模式 (甘小泽等, 2015) 、后续生计 (刘红, 2014) 、社会适应 (束锡红, 2015)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李海强, 2016) 、风险和效益评价 (路彩铃, 2015) 等方面, 研究范围包含了全国各个生态移民实施区域, 视角多、地域广、内容庞杂 (张灵俐, 2014) 。

其中, 文化变迁和冲突是生态移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Michael Cernea, 2003;杜发春, 2014) , 其关注点包括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陈静梅, 2015) 。学者甚至认为永久迁徙的生态移民中更加表现出依赖于社会或文化支持网络的特征 (Mohammad Abdul Munim Joarder, 2013) , 国际生态移民更加局限于那些掌握资源、技能或有效配置文化资本群体 (Findlay, 2011) 。为解决这一问题, 人口迁移理论总结了移民延续和移民适应, 移民同化论和多元文化论等观点 (黄娅, 2015) , 形成单维、二维、多维和交互性文化适应等模型, 提出文化适应整合、同化、分离与边缘化四种状态, 主流文化群体熔炉主义、多元文化主义、隔离主义和排斥主义四种态度 (Berry, 1990;黄倩雯, 2015) 。

我国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文化保护与传承多从文化变迁、文化适应和社区文化重建等角度开展, 研究主题包括: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认为生态移民会发生心理震荡和边际人格 (石德生, 2008) , 经历“平静-冲突-平静” (马伟华, 2007) 的长期适应过程 (张娟, 2007) ;生态移民文化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包括移民自身和政策与资金支持不够等 (李杰, 2010) , 并且认为文化变迁是其中重要原因 (韦仁忠, 2013) ;多民族多区域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 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多角度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研究 (刘银妹, 2015) , 对民族节日等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变迁也进行了观察 (吴晓秋, 2015) ;文化适应对策和文化调节, 从政府积极创造适宜的文化环境, 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心理归属感, 到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再到建立相应的援助平台等措施 (丁凤琴, 2015) , 从社会资本、社区文化建设、移民再社会化、能力再造、社会支持等角度提出文化调试的对策 (韦仁忠, 2013, 2015) ;社区文化重建, 提出应充分考虑移民群体的文化习俗, 进行社区文化重建工作 (祁进玉, 2015) , 在平等宽容伦理的原则下进行多元互动, 实现建构保持差异的前提下取得共同认同的“杂糅空间” (戴庆中, 2013) , 并提出完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发挥社区移民文化自主性、以人为本等具体措施 (汉宇, 2013)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和社区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 面临休克、冲突和同化等问题, 不同的安置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同的影响 (张戈, 2015) ;应注重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治理紧密结合 (李妙然, 2011) , 注重生态移民产业发展和后续生计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衔接, 采取有土集中安置等利于文化传统的方式, 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 (乌力更, 2006;张戈, 2015) 。

综上所述, 生态移民问题是国内外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多学科、多视角、多领域的研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国外学者相比, 我国学者在对生态移民及其文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田野调查不足问题, 案例研究和田野调查缺乏深度和持续性;应用研究较多, 理论研究较少。国内多结合国家政策在移民工程实施地开展研究, 重现象分析和应用对策研究, 生态移民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机制及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机制等理论研究深度不够, 研究方法创新不足;对生态移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多从文化适应、融合等角度开展, 成果较为分散, 对生态移民产生的文化风险评估严重不足, 缺乏对少数民族生态移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进行系统的、全局的研究。

二、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文化传承发展的研究启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 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涉及到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等多方面, 是一系列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组合, 其中, 生态补偿、移民安置、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的视角, 探讨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 对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探索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新路径。通过在理论上探讨生态移民区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生态移民区特色村寨构建的特点、内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研究生态移民区特色村寨构建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与路径, 对进一步丰富民族学、生态理论、人口理论、文化传承理论等的相关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具有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域环境差异性较大等发展特点, 其在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和经验。通过典型经验分析, 实事求是探讨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揭示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关系的研究, 有助于认识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有利于引导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利于将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体系设计纳入各级发展政策;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实践;提升民族地区活力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为国家在推动民族地区建设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杜发春.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 2014, 2:109~120

[2]马伟华, 胡鸿保.宁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文化调适——以“芦草洼”吊庄移民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 2007, 5:72~76

特色村寨 篇7

2012年12月, 国家民委下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该政策文件规划要在全国开展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成为我国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其原因:一是少数民族问题关系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中国政府当前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二是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关系到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关注这一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经济。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戽口村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建设方面表现较突出, 该调研对象符合研究的主题。在深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本文还借鉴了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就此展开研究和探讨, 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些许经济学依据。

2 戽口村SWOT模型

2.1 戽口村的优势

2.1.1 地理优势

芭蕉侗族乡地处中国硒都——恩施市的西南部, 系湖北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 现有人口6.5万人, 其中侗族人口2.2万人。辖10个村民小组, 共1030户, 3777人, 有耕地面积2054.6亩。该村现有茶叶8504亩, 其中良种茶6650亩, 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 人均拥有茶叶2.2亩, 是一个典型的茶叶专业村。

该村近些年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问题, 不断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已建成盘山公路, 为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奠定基础。截至2011年, 共投资1372万元修建全村的组级公路, 实现了戽口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这不仅解决了戽口村居民的出行问题, 也为外来游客进入戽口村解决了一大难题。

2.1.2 产业优势

该村不同于传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 它充分利用当地的茶园、侗文化以及特色民居等资源, 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走出一条将茶叶产业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的特色之路。

恩施市芭蕉乡由于具有天然的茶叶种植的优越条件, 而戽口村的茶叶是芭蕉乡的一大特色, 其茶叶成为支柱产业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茶叶的生产产量逐年递增, 而茶叶的生产成本则逐年递减, 说明整个芭蕉乡包含戽口村在内的茶叶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另外, 戽口村村政府应加大茶叶企业的整合力度, 按照茶叶生产企业“三线三龙头”格局, 引导企业采取“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松散型、捆绑型、紧密型等多种方式整合茶叶加工厂家。目前, 全乡已分别形成名优茶、大宗茶、红茶三线的润邦国际, 芭山茶叶, 宜红茶叶等几家规模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 全乡茶叶加工厂家已由原来的86家整合为62家。戽口村茶叶生产引进先进技术, 生产成本逐年降低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此外, 该村大力营造茶叶文化氛围, 把茶叶文化纳入茶叶建设的重点工作中。

2.2 戽口村的劣势

2.2.1 特色村寨投资力度不够

戽口村在特色村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资金投入仍不够。一是政府投入不够, 政府在特色民居的改造过程中的最低补助额度为5%, 最高补助额度为7%, 可见其补助额度欠缺;二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投资建设有限, 因此在保证大众利益不被剥夺的前提下, 企业投资力度方面略显不足;三是当地村寨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导致了很多待建项目欠缺资金支持。资金后续投入不足, 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因此, 该村的特色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缺乏推动特色村寨试点建设的后劲。与此同时, 对该村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规划不够系统全面, 这就进一步突显了特色村寨投资力度不够的问题。

2.2.2 特色产业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匹配度不强

芭蕉侗族乡戽口村近些年居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2002年该村开始发展茶叶, 走茶叶产业化道路, 某些居民收入甚至有达到4到5万元的水平。截至2012年底,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20元以上, 茶叶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215户, 1万元以上的户数占全村80%。

戽口村的茶叶产业所带来的收入随年份的增加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且当地居民的收入在最近几年中也有所较快的增加。戽口村的产业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增长应该是共同进步的, 但是从数据反映出经济的总收入和茶叶收入的增长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 而居民的收入却相比之下增长得较为缓慢。

2.3 戽口村的机遇

2.3.1 恩施市宏观经济态势良好

近些年来, 恩施市基本实现阶段性的预期目标。从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看, 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 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恩施市的农民收入与农业增加值随着政策的贯彻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这一大好形势也带动了戽口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因此加强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坚持走具有山区资源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经济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其次, 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保持第三产业较快发展;最后,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多渠道增加投入,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2.3.2 以优质有机茶招商引资

芭蕉侗族乡地处中国硒都, 戽口村盛产富硒有机茶。该茶是一种保健茶, 硒部茶业是硒和茶的有机结合, 具有解毒排毒、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功效。中国是贫硒国家, 老百姓大多缺硒, 因此富硒茶十分受欢迎, 利润丰厚。这一机遇使得戽口村的茶叶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大量商家、高档酒店及其他收购者纷纷驻足, 同时提供了大量优质硒源。该村坚持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五体统一, 注重富硒有机茶的品质, 加大有机茶的宣传力度, 积极吸引投资者和茶产业的收购者。目前, 戽口村的茶叶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大量茶叶收购者主动到该村的茶园直接收购, 越过以前那种繁琐的中间环节, 收购者与茶农直接接口, 茶农处于主动地位, 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茶农收入。

2.4 戽口村面临的挑战

2.4.1 当地经济有待持续发展

芭蕉侗族乡戽口村在特色村寨建设方面, 欠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少数民族“特色”体现不够, 少数民族特色在这一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不突出, 很多少数民族特色的元素还没有充分显现。甚至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没传承人而流失, 民族特色受到损害。特色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要根据不同类型, 采取保护、改建等不同方式, 保护传统的营造法式和建造技艺, 保持民族村寨的建筑风格以及与自然相协调的乡村风貌。更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村寨设施管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和村容美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2.4.2 缺乏产业链, 错失投资机会

芭蕉侗族乡戽口村现阶段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投资者纷纷驻足。但是从茶叶的种植、加工、包销到市场需求反馈等不是连贯有序, 而是处于一种分散经营的状态。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当地农户通过特色产业带来的收入未能明显增加。而这种局面使得投资者面临艰难抉择, 担心该地特色产业难以扩大规模, 因而无法满足投资者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因此这一局限会使该村错失很多投资机会。

3 政策建议

3.1 引导公众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尊重和落实不同群体的利益, 以促使经济与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由于建设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方面, 政府、村民、企业等群体在村寨保护与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要完善利益分配体制。特别注意尊重村民在特色村寨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合法权益。特色村寨的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者, 参与村寨建设的规划设计, 如何将产业优势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并在进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当地政府应构建特色村寨的发展建设网络, 通过整个网络系统, 尽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特色村寨的构建, 扩大特色村寨建设体系的组织和资源吸纳能力, 实现特色村寨的有序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

3.2 维护特色村寨发展体系, 提升农户应对灾害处理能力

近些年, 各地灾害频发, 恩施地区也存在发生自然灾害的隐患。建立农户安全体系能减轻风险对农户的影响, 促成农户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恢复生产, 摆脱危机, 维护特色村寨建设的顺利进行。作为农户自身而言, 他们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自我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脆弱, 在任何自然灾害面前都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挽救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构建完整的农村灾害预警系统和农村灾害防护系统, 才能把所有的农户紧密地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壮大群体的力量, 降低个人承受的风险。农户若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之中, 将面临着多重风险, 不同农户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计安全隐患, 所以当地政府应针对不同农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政策, 增强农户的发展能力。同时, 应拓宽思路, 寻求各种外部资源支持, 建立相关制度规范, 把脆弱的农户纳入到保护体系之中。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灾害预警系统和农村灾害防护系统, 能为建设恩施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驾护航。

3.3 打造茶叶知名品牌,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 以加工、转化、流通为手段, 按产业递进原则向外延伸, 是一项跨行业、跨产业、跨地区的经济活动。该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也是一种土地资源密集型产业, 它具有基础性、多元性、地域性、公共性等特征, 运用现代工业理念谋求该产业的经济发展, 改善生产条件, 强化专用品种选培, 稳定生产能力, 突出加工转化, 拉长产业链条, 变茶叶产业产量优势为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地段因地适宜, 形成区域化分布格局。区域化的分布格局指根据茶叶品种的生物属性、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加工转化需求、市场消费取向的不同,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实现品种的区域布局。一体化开发要求大力推进加工企业联基地 (通过合作经济企业) 、联科研、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使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产销关系, 并努力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服务配套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发展特色产业还要进行专业化生产, 即要求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 开发专用品种, 分类种植, 订单生产, 以更好地利用产业优势与品牌效应带动特色村寨的建设、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在探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 以恩施市芭蕉乡戽口村为典范,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SWOT研究法, 重点对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经济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招商引资;开发商应扩大销售规模, 形成产业链;农户应提升对灾害的处理能力以配合各方主体朝打造恩施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方向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恩施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经济,SWOT模型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困惑与对策——以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为例[J].调研世界, 2007 (12) .

特色村寨 篇8

1 福湖概况

福湖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东南部, 位于福州市“四县一区”结合部, 西邻闽候县, 南接连江县、福州市晋安区, 北靠古田县, 距离乡集镇2公里, 罗源县城区30公里, 距福州市区68公里 (见图1) 。

福湖是罗源境内重要的畲族名村。2006年, 被列入福州市首批民间文化 (畲族民间文化) 艺术之乡, 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落背靠炮合山、后洋岭, 面朝白马岗山脉, 前有福建省第六大河流——岱江, 三面环山, 一面临水, 具有山水环绕、田林相融的地理格局特征 (见图2) 。村内历史遗存丰富, 文物古迹众多。根据调查统计, 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处, 历史建筑8处, 传统风貌建筑20余处。此外, 历史环境要素有历史街巷1条、古河道2条、古码头1处、古树30余颗, 还有沉岩头、古枫树林、古松林等多处风景点 (见图3) 。民居依山坡而建, 前后错落有致, 层次分明, 具有多样适用、汉畲混合的山地传统木构建筑特点。福湖村畲族文化浓郁, 绚丽, 保存有畲族传统婚礼、祭祖、入宅、对歌、贮麻、刺绣、剪纸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畲族服饰、医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山歌、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畲族婚礼、畲族三月三乌饭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剪纸等3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图4) 。

福湖村域面积约3.3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1.8公顷, 林地2.95平方公里 (见图5) 。村落人口758人, 其中畲族658人, 占总人口的94.2%。村现状居民以农林种植、农产品加工、养殖为主, 包括种植水稻、竹笋、毛竹加工, 还有少量居民从事餐饮、景区接待等旅游服务业。现状人均纯收入5800元。

2 现存问题与规划理念

2.1 现存问题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福湖村面临着传统建筑历史性老化破败、传统风貌建设性破坏、文化断代、经济发展困难等严峻的现实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传统木构建筑因年久失修, 破败不堪, 且大部分无人居住, 空置现象严重。 (2) 因缺乏统一规划引导和农村土地政策的约束, 村民出于建房需求在原来宅基地上拆旧建新、改旧扩建等“建设性破坏”对传统格局和风貌造成破坏。 (3)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落后, 商业、医疗、文化、公共活动和道路、水电设施亟需完善。 (4) 村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乱堆、乱放、乱排等脏、乱、差问题突出, 村容村貌不够整洁。 (5) 地处山区, 经济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外出务工人数较多, 村寨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 民族文化传承、传统产业转型困难。

2.2 规划理念

根据现存主要问题, 本次规划以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理念为规划设计框架, 从风貌特色塑造、文化保护传承、产业转型提升三方面结合, 其中风貌是“皮”、文化是“筋肉”、产业是“血”, 将福湖村建设成为村寨风貌合理保护、民族文化有效传承、特色彰显、群众生活幸福的民族特色村寨 (见图6) 。

3 传统风貌保护与特色塑造

3.1 布局结构

根据福湖村风貌特征和环境要素空间分布, 将村落整体风貌概括为“三山两水、一带四区”的风貌特色结构。“三山”即炮会山、后门垄山、岭边山;“两水”即岱江及内部主要支流汉丰河;“一带”即岱江景观带;“四区”即村落历史风貌区、新村风貌区、自然山水风貌区、生态农业观光风貌区 (见图7) 。

3.2 分区控制

规划对各分区进行定位控制。 (1) 历史景观风貌区位于村落内部, 规划整体保护传统格局、传统风貌建筑、历史街巷、节点和历史环境要素, 通过空间梳理整合、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修缮, 新建建筑改造和环境整治, 使整体风貌协调有序、人文特色彰显, 结合古村畲族民俗体验旅游, 重点展示畲族村落原生态聚落历史景观。 (2) 新村景观风貌区位于旧村以西, 另辟新村, 用于安置旧村内因保护发展需要拆迁和有新建住房需要的村民, 居住兼部分旅游活动、接待服务功能。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3层以下, 小体量、白墙、黑瓦, 添加畲族传统元素, 与整体传统风貌相协调。 (3) 自然山水景观风貌区位于村落外围山林, 有古松、峡谷、溪涧、瀑布、奇石等景观, 规划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群落和物种, 结合森林生态旅游, 展示山野自然风貌。 (4) 生态农业景观风貌区位于村落东北部, 现有大面积农田和地形低缓的丘陵, 规划种植蔬菜、瓜果、经济作物, 布置农业加工场, 结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形成四季瓜果飘香, 集生态种植、加工、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景观。

3.3 空间梳理

针对现状村落内部因无序建设和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的传统格局不完整、建筑布局杂乱、道路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少、绿色开放空间连续性不足等问题, 规划对建筑、道路街巷、水系、公共活动与绿色开放空间进行梳理、整合 (见图8) 。首先, 拆除零碎、破旧的简、破、棚建筑, 降低布局区域建筑密度, 协调新旧建筑布局形式, 使整体建筑肌理协调有序。其次, 保护和梳理街巷肌理, 打通内外联系通道, 完善道路步行系统, 采用传统路面材料和铺砌方式, 在不破坏传统格局的前提下, 保证道路的通达性。此外, 梳理水系, 扩大滨江入口节点空间, 内部布置公园、广场绿地, 通过道路、水系廊道, 强化内外绿色空间的渗透与联系, 构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3.4 民居保护改造

规划对村落内建筑根据历史价值、保存状况和风貌特征进行分类保护和改造, 分为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与传统风貌相冲突的现代建筑, 分别采取原貌保护、修缮、整治、改造、拆除等措施 (见表1、图9) 。

通过调研, 对现有传统民居特色进行分析, 提炼传统特色符号, 包括屋檐、山墙、门窗、栏杆、院墙、铺地样式、材料和建造工艺, 应用于新建建筑改造中, 同时将畲族标识、传统服饰图案、色彩、文字提炼特色元素并加以创造, 融入民居建筑装饰, 达到新旧风貌协调、畲族民居特色彰显的目的 (见图10、图11) 。

3.5 环境整治

规划对村寨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包括垃圾卫生清理、街巷道路路面、道路绿化、庭院环境、市政管线、村寨出入口等重要节点, 增加环境设施小品。通过环境美化、亮化, 同时保留地方乡土特色, 突出原生态聚落日常景观和乡韵, 避免村落景观城市化、雷同化。如街巷道路路面、广场铺装、环境小品、树种就地取材, 采用地方卵石、木材、石材、青砖、土坯墙等, 树种地被选用桂花、木槿、香樟、紫薇、枫树、乌桕、泡桐、芭蕉、三角梅等乡土树种, 延续乡土特色。

3.6 节点塑造

规划对村寨入口、滨江绿带、畲族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清溪境等节点进行重点塑造 (见图12) 。

3.6.1 村寨入口

拆除现状入口的两座民居, 辟为入口广场, 结合现有对歌台、寨门, 布置长廊、寨楼、图腾柱, 铺地、花坛, 定期举办民俗活动。

3.6.2 滨江绿带

规划保护两岸原生植被群落, 通过沿岸布置游览步道、漂流码头、亲水节点空间等加强村落内部空间与滨水绿地开放性和可达性。

3.6.3 畲族公园

位于村落中心, 规划扩大现有水塘, 种植荷花, 放养鱼类。完善中心演艺广场建设, 四周布置风雨长廊, 铺地、标志性图腾柱、石牛雕塑;完善园路, 利用绿地布置反映民俗风情的砖石遗构、雕塑小品等;沿汉丰河两岸绿地, 种植葡萄、苎麻, 形成农家田园景观效果。

3.6.4 生态农业观光园

位于村落东面, 利用现状农田、丘陵, 种植霍口特色的农作物, 如板栗、葡萄、桃、李、梨、花生、茄子等蔬果, 形成畲家采摘园, 组织游客参与果蔬采摘活动。

3.6.5 清溪境

位于村落东面现大王宫, 修缮大王宫, 整治周边环境, 利用北面水田, 规划小池塘, 种植荷花, 大王宫前小广场铺设仿古花岗岩地砖, 周边种植绿化植被。

4 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保护传承是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灵魂。文化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文化, 有形文化包括文化空间、生产、生活环境等, 无形文化包括语言、习俗、传统工艺、历史传统等。规划从空间层面, 通过文化空间、线路保护利用、完善文化设施、组织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 对福湖畲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

4.1 文化空间保护利用

空间是生活的容器, 是文化延续传承的物质载体。文化空间是民族村寨中最容易被感知的部分, 是村落社会信仰和习俗的体现, 是村民最惯常的、最真实的生活形态, 集中体现村寨“原真性”, 也是村落保护的重要内容。对福湖村历史人文和文化空间进行调查、归类, 把它归纳为精神信仰与礼仪空间、文化教育空间、日常生产生活空间、文化线路类型 (见表2、图13) 。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空间保护策略, 即通过原样修缮、功能置换、场景还原、仪式再生途径, 实现对文化空间合理保护利用, 达到延续、传承村落历史文化的目的。

4.1.1 原样修缮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对破败的文化建筑空间进行修缮, 在修缮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建筑的原貌和存留于建筑空间上的历史信息, 如文字、壁画、历史构件等, 同时在不改变外立面和建筑结构的前提下, 改善建筑内部采光、通风、卫生设施, 提升内部功能, 改善居住条件, 使之能适用现代生活, 维持传统建筑内的日常生活。

4.1.2 功能置换

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是历史村落面临的两大问题。通过功能置换, 发展其居住、商业、旅游、博览职能是历史村镇保护利用的基础。福湖村内传统建筑内部空置严重, 加剧了传统建筑的历史性衰败, 规划一方面采取保护、修缮、内部功能改善的措施对传统建筑加以保护利用。另一方面在保留内部精神空间, 即保留大厅祭祖、祭祀、婚嫁丧娶等仪式活动空间外, 对内部空置的用房进行功能置换, 将其改造为老人活动中心、展示馆、农家旅馆、传统手工艺加工、旅游体验活动等场所, 延伸居住功能, 拓展商业、旅游、博览、文化活动功能。

4.1.3 场景还原

为了发挥文化空间的博览展示功能, 通过对历史场景的还原, 规划引导居民收集与村寨有关的族谱、生产生活用具、器物, 开辟民俗文化展示馆对其进行室内陈列, 同时以蜡相、雕塑、壁画、摄影、图片、实物模型相结合, 展示村落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历史场景, 如村寨农耕生活、婚礼、祭祀仪式、畲族服饰制作过程等。

4.1.4 仪式再生

理清福湖村传统的祭祖、迎祖、婚礼、节庆仪式和人生礼仪举行的空间节点、时间、路线、活动类型、过程等。通过对仪式空间、线路恢复和空间环境整治, 还原仪式活动过程、场景, 让古老的仪式习俗得以重现。通过仪式活动使传统礼仪习俗能够在村民中代代相传。另一方面也让游客参与体验其中, 丰富游客体验, 有利于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如畲族迎祖、祭祖仪式、婚嫁迎亲仪式、唱歌会客仪式、三月三乌饭节仪式等。

4.2 文化设施完善

针对现状村寨文化设施简陋, 规划一方面对原有礼堂、文化站、展示馆、小学进行改造, 完善室内陈列和设施, 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建筑内部功能改造, 增加手工坊、畲族民俗园、畲族风情街等设施, 重点加强集中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 如寨门、戏台、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的建设, 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举行集体活动、文明礼仪、文艺演出、运动健身等活动空间的场所。

4.3 文化活动组织

福湖村畲族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 有民俗节庆、婚嫁、畲族歌舞、武术、刺绣、剪纸等类型。规划将民俗文化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以畲族民俗体验为主题, 注重游客参与, 组织开展古民居参观、节庆表演、农事体验、水上漂流、山野运动等旅游活动 (见表3) 。

4.4 文化产品传承创新

古村落文化资源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 村落文化产品的开发主要是围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与村落文化有关的文化衍生品, 具体包括文化创意、演艺、影视、文博、出版、传统工艺、农产品等类型。通过整合福湖村落文化资源, 利用现有的畲族歌舞、畲族服饰、竹制品加工、瓜果等土特产品, 结合旅游, 创新文化产品, 从出版、文艺演出、文化创意、传统工艺和旅游工艺品方面拓展文化产品类型, 突出地方特色, 丰富内涵, 达到文化宣传、扩大影响力, 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福湖村文化产品类型主要包括: (1) 出版, 加强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整理, 出版系列历史文化介绍的书籍、画册等出版物。 (2) 文艺演出, 培养文物畲族歌舞文艺演出团队, 拍摄畲族歌舞、民俗活动等音像产品。 (3) 文化创意, 包括建立写生基地、影视拍摄、摄影基地。 (4) 传统工艺和旅游工艺品, 包括畲族服饰、刺绣、剪纸、竹制工艺品以及黄酒、美食菜品、竹笋、瓜果、蔬菜等土特产品。

5 产业转型提升

5.1 资源挖掘

福湖村农林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耕地、林地面积广, 农副产品丰富。耕地420亩, 林地4400亩, 盛产毛竹、水稻、板栗、竹笋、竹制品加工。村内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岱江漂流、古民居、古松林、古枫树林、沉岩头景点以及畲族服饰、刺绣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此外村落周边旅游景点密集, 距离福湖3公里左右的景点有畲山水、畲家山庄、碑林公园、畲乡园农庄5个, 15公里以内的景点有古松岛景区、皇帝洞、西洋宫等4个。2013年年初, 由福湖村民合伙投资成立罗源三公主畲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畲乡劲旅农业专业合作社, 着手发展民俗旅游、生态农业进行开发, 为村落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5.2 产业定位

充分利用福湖丰富的农林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以及距离城镇区较近, 交通便利的优势, 通过景村协调, 产城互动,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与特色休闲农业, 采取农旅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达到提高居民收入, 留住居民, 激发村寨的活力的目的 (见图14) 。

5.3 区域协调

福湖村临近霍口乡集镇区, 周边旅游景点景区密集, 农林产品丰富, 镇、村、景关系紧密, 在规划中应正确处理好村寨与集镇及周边景区的关系, 通过镇、村、景协调, 发挥联动效应。一方面, 加强村寨与集镇、周边景区的联系, 实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配置的共享和互补, 并将福湖村的发展纳入到集镇和乃至县域旅游发展中来考虑。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福湖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 找准定位, 以民俗体验和观光农业为主导, 凸显差异性, 串联周边村寨和自然景点, 做大做强镇村旅游业。

5.4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形成“一轴、三片”的产业空间结构。“一轴”即以岱江、县道为发展轴, 串联霍口乡集镇和周边景区和村落;“三片”即北部生态观光农业区, 种植水果和无公害蔬菜, 布置农产品加工场, 建设成为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园;南部森林生态旅游区, 包括沉头岩风景区和炮合山古松林、枫树林等景点, 以森林养生、运动体验为主题;中部畲族民俗旅游体验区, 结合畲族民俗旅游, 发展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 (见图15) 。

5.5 特色培育

5.5.1 创新传统工艺

畲族服饰、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传承良好, 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规划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传统手工艺, 创新活力, 重点打造畲族服饰品牌, 拓展民族工艺品, 如畲族服饰、刺绣、剪纸、竹制品等特色旅游工艺品。

5.5.2 立体休闲农业

利用农林资源, 以种植、养殖、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立体休闲农业。农业生产模式以果+瓜 (菜) +家禽+太阳能利用模式, 种植板栗、桃、梨、李和无公害蔬菜、瓜果, 家禽以山鸡、家兔为主, 同时做好环境和水土保持工作。

5.5.3 观光农业与民俗文化旅游结合

观光农业与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 发展以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民族风情体验为主体的旅游产品, 组织果园、菜圃、农产品加工厂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住宿、畲族文化体验、山地运动等旅游活动。

6 结语

风貌、文化、产业是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罗源县霍口福湖村规划设计, 从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理念入手, 通过村落风貌整体保护、空间梳理、民居改造、环境整治、节点塑造彰显村寨特色风貌;通过文化空间保护利用、文化设施完善、民俗文化活动组织保护和传承村寨文化, 通过景村协调、产城互动,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激发村落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2012.

[2]孙莹, 肖大威, 等.客家古村落人文历史空间解构及保护研究[J].建筑学报, 2014 (1) :104.

[3]李和平, 王耀兴.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中的职能发展研究[J].规划师, 2010, 26 (1) :66-70.

傣族村寨景观文化探析 篇9

1 选址布局

傣族建寨常选址于山环水抱、土地肥沃的平坝地区。村寨借势以茂林修竹、溪水河流分界, 因而无需寨墙。大青树被奉为树神, 往往建寨时会被预留。佛寺和塔是村寨中最大的公共活动中心, 民居则散布周围。村寨四周入口设有简单的寨门, 老树、石块、木桩、土台等都可作为寨心。寨心周围的空地成为了村寨中的小广场, 以作村民祭祀场所。

2 景观营造

傣族村寨中多有南传佛寺, 寺与塔常选址于形势显要且环境优美的高地或主要入口处, 寺院内其余建筑及民宅楼面高度都不得超过佛像座台, 从而使寺院成为村寨中最为突出的地标景观。寺前广场形成村寨中日常佛事活动及社交的主要公共场所, 是傣族生活的中心场地。质朴简雅的民居宅院散布在庄严富丽的佛寺周围, 两者形成色彩、体量、形态的对比关系, 极大地丰富了傣族村寨的景观层次[2]。

2.1 寺院景观

西双版纳州南传佛寺总体布局多自由灵活。完整的村寨佛寺大致由寺门、门廊、大殿、戒亭、经堂、佛塔和僧舍组成。德宏州的村寨佛寺多建在中部或西边, 一般由佛殿、泼水亭和僧舍等几个部分灵活组成。佛寺体量高大、金碧辉煌, 可视为傣族村寨中建筑技术的最高典范, 主要由干栏式民居“竹楼”演化而来。其中涵盖了空间划分、建筑造型、木构技术、宗教艺术及民族审美意识等内容, 堪称傣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宝库。因此, 建筑选材精良, 用的木材是笔直、坚硬、抗虫蛀的柚木、毛麻楝、云南石梓和山白兰。寺内各种木雕造像、神兽、法器等选材与建筑类似。景观雕塑均为南传佛教及当地崇拜的瑞兽, 工艺精湛, 造型夸张, 设色艳丽。

2.2 宅院景观

傣族宅院因地制宜分散于村寨中, 以竹篱、果木、绿篱分界。“户多楼居”, 下层架空为干栏式竹楼, 既利于坡地造屋, 且较少破坏原生植被, 又能避开滨水地带周期性的洪涝, 防潮通风, 减少因下湿上热的气候而产生的热毒和瘴疠。干栏式建筑“楼出陛谓之掌, 晾衣物, 其下畜六畜”, 竹楼楼面悬挑延伸于地基之外, 可以晾衣物。楼下则饲养家畜, 现在也可作为私家停车场, 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空间。建筑就地取材, 多用竹木, 构件常以竹篾捆扎。竹楼“覆屋多展, 门开顺眷”, 屋顶舒展空灵, 俗称“孔明帽”, 以挂瓦或草覆盖, 少有装饰, 是傣族村寨景观最大的特点。全寨民居方向一致, 因而显得景观形态统一、秩序井然[3]。

3 景观植物

傣族村寨与植物渊源深厚, 创寨建房需要砍树, 但傣族认为植物皆由庇护村寨的树神掌管, 故而需要祭完树神之后才敢取材。由于对树神的敬畏和自觉的保护行为, 使得傣族村寨植被丰茂, 古木参天。寺院中常栽植百余种具有佛教寓意的植物, 其中以“五树六花”最为典型。宅院植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还有烘托塔寺及点景功能, 更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思想。

3.1 寺院植物

南传佛教规定建寺时必须栽种一些特定植物, 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而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如28 代佛主不同的“成佛树”, 以及“五树六花”。通常“五树”指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铁力木和槟榔, 或糖棕和椰树。“六花”指荷花或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此外, 构树、柚木、凤凰木、菠萝蜜及金凤花等也是常见的佛教植物, 因而寺院俨然一个“佛教植物文化园”。

3.2 宅院植物

傣寨民居宅院植物以实用为主, 前庭常种植翠竹、芭蕉、椰子、铁刀木、柚子、芒果、荔枝、槟榔、阳桃和酸角等树木, 并移植、养护一些奇花异草以供欣赏。后院多种植蔬菜瓜果。村寨附近、道路两旁或农田边缘常栽种薪炭林。傣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唯一传统种植薪炭林的民族。粗壮的铁刀木因土壤适应性和萌芽能力强, 以及生长快、材质坚硬、耐火力大等优点, 是绝佳的薪炭材料。另外, 傣族人民还常于村寨中栽种佛教寓意植物, 并精心加以保护, 认为是培增福报的善举, 使得傣族村寨原生动植物免遭破坏, 进而维护生态环境和谐自然。

4 结语

傣族村寨中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 乡土材料的运用, 使得村寨景观别具风韵。在南传佛教文化的熏陶下, 傣族人们具备了较强的生态意识, 完美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存, 造就了园林式的聚落形态, 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傣族文化深受南传佛教影响, 有着较强的生态意识。村寨选址多依山傍水, 佛寺布置于村寨高地或主要入口处, 民居则散布在四周。寺院植物主要配置“五树六花”, 村寨植物则以实用为主, 完美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傣族村寨,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建武.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9-41.

[2]林萍, 陈坚.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 :35-38.

上一篇:“引导—探究”模式下一篇:颅脑外伤后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