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管理创新

2024-09-29

校园文化与管理创新(共12篇)

校园文化与管理创新 篇1

创新文化不是一种独立文化形态, 只有将作为一种精神的创新不断融入到文化之中, 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才是创新文化的本意。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一度处于世界顶峰, 然而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科技文化的进步, 中国经济和文化地位一落千丈。改革开放以来, 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有机体诞生在了中华大地, 形成了新文化形态。以“仁爱、正义、民主、自由、和谐”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创新,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文化处于主导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现有文化为基础,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成为真正的文化、政治、经济强国。

一、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

1.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一种鼓励创新并容许创新失败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 一种有利于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文化观念和行为道德规范, 一种给创新者以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一种能够使创新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扩大和张扬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一, 它是一种氛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最大限度激励或激发人们创新的文化, 它不仅有利于滋生创新的土壤, 还能够促进这种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扩大, 将之投入于实践之中, 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其重要性。第二, 它是一种科学理念, 可以指导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实践。创新就是“求变”, 但盲目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改造自然之前首先应该思考什么是自然以及自然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要以人类自身为主体自觉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第三, 它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世界中每个国家、族群、民族都有其独特文化, 文化并无优劣之分, 真正的创新文化必然是兼容并包的, 多元文化交流既是两种文化的双赢, 也是世界文化的多赢。一直以来, 中国人都秉持着“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

2.文化创新的内涵。文化通过塑造个人的人格实现人的社会化功能;通过整合目标、规范以及行为来制约团体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其功用更多的体现在整合与导向方面。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之中, 先进的文化唯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第一, 塑造创新文化建设观念。文化具有流动性, 只有在创新与交流之中才能获得生命。如果一种文化不再与其它种文化相碰撞相交流, 不再创新, 那么它就有可能走向灭亡。如果要评判某种文化是否具有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最直接的考量因素就是其创新能力。第二, 创造文化创新发展环境。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是文化创新的国际背景, 然而仅仅有此是不够的。文化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软实力”代表, 虽然属于“软创新”但也需要“硬投入”。国家必须一方面重视加大对文化创新的投入, 同时致力于打造文化原创的发展平台, 并加大文化版权保护力度, 使文化创新和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和尊重。

二、中华创新文化

一个国家能否被外界认可, 除了需要重视领土的完整性之外, 也不能忽略自身的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 是因以儒家“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作为支撑。孔子称“仁者爱人”, “爱人”是“仁”的本性。《论语》中处处谈“仁”, 总而言之, 仁者, 即本着同情心而推己及人, 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无限责任。随着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决定性因素, 这种创新对于科技、教育、文化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只有建设国内创新文化, 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1.历史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特点, 第一点可以总结为“生生”, 《易经》言“天地之大德日生, 生生之谓易”, 这是“生生”最早的表述, 强调的是一种生命活动或生存活动的不间断性, 也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第二个特点是“和合”。中国人说“天人合一”, “天”指“天道”, 人仿效于天, “人”指“人道”, 天落实于人。

“生生”与“和合”既统一又对立, 可以在任何大环境下生生不息、和谐统一, 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因此, 当文化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华创新文化应运而生。

2.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并非意味着有现成的创新文化大厦等着我们去添砖加瓦, 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 作为一个有机主体, 可以对任何与其联系的事物发生作用及影响。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 需要我们在国内大环境下, 不断将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创新融入到既有的文化之中, 形成一个长效的、有益于创新精神传播的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创新的行动为祖国添加了无限生机, 尽管创新精神在这片沃土上已开始滋长, 但也必须承认相较西方发达国家, 国内社会领域的创新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创新意识落后、创新能力欠缺以及创新思维得不到法律保护等问题正是我国缺乏成熟创新文化的主要表现。全面加强国内创新文化建设, 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工程, 它既需要一种统筹规划的整体意识, 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人进行努力。任何个人或者群体都无法真正创造出有生命的文化, 创新文化建设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事, 只有经过大家的反复实践和认识, 才可能形成有代表性的、先进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奋斗目标, 为完成“中国梦”, 文化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1.文化创新与传承。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和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瑰宝。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尤其对一个民族来说, 传递共同的信念与共识是文化最重要的作用。要了解一个民族, 首先要了解它的民族文化。经过多年的融合与交流, 我们已经有能力有精力观察和欣赏来自世界各地优秀而先进的文化, 同时我们也具备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与胸怀。当然, 我们并没有在眼花缭乱的世界文化中迷失, 我们始终坚信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 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即其独特性。中华文化也是世界独特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你走在世界哪一个角落, 有华人的地方你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存在。

2.创新文化呼唤中华文化创新。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 全球又迎来了一场新的文化和科技革命,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在享受丰富多彩物质文化的同时也站在了开拓创新的高峰。对于世界各国来说,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面对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谁能够抓住机遇, 谁就赢得了世界话语权, 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先进文化所凝聚起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与管理创新 篇2

中庸与东方文化模式

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其中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了对国家、社会、家庭、自然及人的基本看法和要求。然而,儒学所最终追求的则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 特征就是“和”。中庸与东方文化的联系,可以简化为“中庸”与“和”的联系。

1、外交上的“和”与“中庸”

“和”推展到对外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以德为 邻”,“近者悦,远者来”。中庸之道讲究“诚”“仁”。在古代,外交上多为“独善其身”。现今,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与多国 建立外交关系。但是还是有着很深的“和”与“中庸”的影子。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中,也有儒学源远流 长的和平理念的积淀。中国宣布不参加军事同盟和军备竞赛,不 谋求势力范围,不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反对核及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扩散,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承诺无条件不对无 核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提出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国在外交实践中突出和贯穿合作,追求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 促发展,以合作解决问题。为此中国积极促成六方会谈,为朝鲜 半岛无核化及和平稳定奔走斡旋,将核问题纳入对话谈判轨道。

2、“和”的根基与“中庸”的天性人性

中庸讲究天性与人性合一。其认为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而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 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 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 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而“和”的根基 “和”的根基是“仁”。强调以民为本,施以仁政。中国古代政 治家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治国理想。至诚尽 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 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 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 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 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 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 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 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 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因此中庸的思 想十分的符合东方文化的思想。

大学校园文化与创新教育的实施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教育;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139—03

近几年来,创新、创新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热衷研讨的话题。关于创新、创新教育的界定,学术界已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应当承认,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完成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创新、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人认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创新、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新颖的教育理念。对此,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创新教育应当侧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增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人从能力的角度,论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有人认为,推进创新教育应首先改革考试方法。大多数人主张改革课程设置,同时主张改变传统的课堂传授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而达到创新教育之目的。这些议论和观点对于人们认识、解读创新、创新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就目前所接触到的各种观点、论说而言,与推进创新教育的理论、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一定要强调知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进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之目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达到使受教育者知识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的目的,如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创新教育势必成为空谈。故此,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应放置在教学、授课等方面。因为在高等院校知识的传达、传授毕竟主要依赖课题教学。只有教育、教学内容实现了创新,创新教育方能落到实处。目前,高等院校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许多院校强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甚至盲目增加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以为这样的举措便是创新教育的中心点。笔者绝不反对高校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实践活动、社会活动永远也不能取代正规的课堂教学,两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应当澄清的事实是,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即使有滞后于时代发展之处,但所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都必须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是任何名目、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替代的。无论是应用学科,还是基础学科,推进创新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层面实现创新,并使之知识结构创新。一个被人们忽视的事实是,某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遭遇挫折,其根本原因并非完全归咎于拘泥于书本、课堂知识,个别大学生不适应社会、难以胜任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社会实践匮乏仅仅是其中一个原因,书本知识、课堂知识没有学好、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缘由。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创新、知识結构创新,而实现创新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社会实践一途,只能说社会实践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实践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不是对立的,只能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制约。时下,某些过分强调社会实践的观点,常常人为抬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而贬低课堂学习及其能力的重要性。需要认真对待的是,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仅仅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永远服务于目的,不可以替代目的。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新的手段,让大学生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或曰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我们认为,当下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加大社会实践内容,还是课程设置改革,创新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素质教育,并围绕素质教育展开创新教育,唯有如此创新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其次,创新教育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同前文所述,创新教育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如何实现知识创新,可谓涉及高等教育、高等院校诸多方面的工作。在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本身一定会联系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大纲、实验活动、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学风、教育学的理念、校园文化的类型等等。可以说,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创新教育的实施与推进。除此以外,通过创新教育传达、传授知识创新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认为,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必须围绕知识创新展开。或者说,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只有建立知识创新的基础之上,才是名副其实的创新教育。知识创新既是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不竭之源,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各个高等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过程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如何实现知识创新,并将知识创新贯穿于教学的所有环节。不妨仍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例略加说明。主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创新教育的人们人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教育。其实,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实践能力,只可以说,实践能力仅仅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实践及其活动从来都不是知识创新的同义词,社会实践的最大功用是检验大学生课堂、书本知识是否“可用”或“能不能用”,进而修正、校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当然,社会实践既然可以检验大学生的知识及其应用程度,同样也会提醒教育者,在推进创新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关注学以致用,使大学生认识到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不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新知识的传授不仅会改变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会改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会提升其综合能力。因此,即使我们接受通过社会实践达到创新教育目的观点,也能够证实知识创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

知识创新之于创新教育的作用、关系毋庸进一步展开议论,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实施的难度之大是我们不容回避的。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新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设置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每一堂课全部内容都是新知识的传达和灌输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包含着不同的层次,而最为重要的是,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应贯彻一种对新知识、新科学、新文化的追求意识——一种新型的价值取向、一种思想和理念,这种追求远比某些具体的、客观的知识更为重要。需要各级教育者做到的是将这种意识演化为“养成教育”,最终使大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并以这种意识指导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唯有如此,知识创新才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能力及其培养一直是各级学校重视的问题,高等院校尤其如此。结合创新教育,各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突出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形成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意识。当然,知识创新及其目标的实现,不能依赖受教育者,教育者——各级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与知识结构(比如,课堂教学中知识创新、知识原创的比重等),以及教材编写或选择、教学大纲的拟定等,也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创新目标的实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赞同有学者提出的“创新教风”的主张[1],也寄希望大学教师以“一桶”新知识的“水”,装满每个学生的“一杯水”。

再次,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两者相互交叉,相互促进;二是创新教育在宏观上属于文化创新的一部分。从文化创新角度审视,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属于文化创新的一部分,即通过创新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时下知识创新、知识更新,更应接受一种新的文化和文化理念,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知识结构。文化创新之于创新教育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得以体现。笔者认为,从文化学角度研讨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为新世纪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学术界关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讨论比较多,校园文化常常被冠以和谐、文明、人文、以人为本、丰富多彩等称谓。但实际上,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应是一种学习型校园文化——因为学习型校园文化从不同层面印证了21实际的人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的观点,张扬了创新教育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使命”[2]的时代精神。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最终要服务创新教学,即教学如果达不到创新的水平,创新教育也将失去价值意义。在倡导创新教育的同时,还应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及其建构,营造一种创新型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创新学习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讨,但涉及大学创新型校园文化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讨论不多。我们人为,在创新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无可替代。应当说明的是,大学校园文化首先应定位于学习型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其他所有内容都应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及其学习需求。对于大学校园文化,讨论者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高等院校的师生也有自己的解说。有人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应突出“文体娱乐活动”,或不间断地、“推陈出新”地搞一些“活动”等等。这些认识并无差错,但必须强调的是,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最终是为促进大学生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服务的,学习毕竟是大学生的“主业”。

不同的高等院校有不同的校园文化。从宏观层面上看,除了学习型校园文化之外,“以人为本”可以称得上另一个共性特征。但我们应当强调,以人为本与学习型校园文化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学习型校园文化强调的是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而以人为本在高等院校突出的是学生本位思想。换言之,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围大绕学生为本的、并促进学习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人们在讨论创新教育时,认为创新环境对创新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营造有利于推进创新教育的环境,大学校园文化肩负着无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以学生为本的大学学习型校园文化,首先应强调校园文化的各种活动既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也通过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教育的推进。“积极推动学生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学生在课余之外开展的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 据此,可以认为,围绕创新教育营造的校园文化应在多方面体现出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在许多时候发挥着课堂教育、书本知识传授所起不到的作用。涉及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许多人把目光集中在了社会实践层面,仿佛今天的大学生的能力只有依靠社会实践才能提升。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除了社会实践能力之外,更主要还应依靠学校教育,依靠校园文化的熏陶。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取决于课堂和课程教育,以及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则需要校园文化能够创造一种创新学习的氛围。今天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确丰富多彩,也在不同程度上营造了学习的氛围。但结合创新教育,大学校园文化应突出创新型特征,并借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我们同意有学者提出的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條件的观点[3]。诚然,校园环境并非仅仅指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不能完全取代校园环境,但校园文化常常是一所高等院校学风、文风、作风、教风等方面的写照,往往代表着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故此,校园文化实际上是校园环境的主体构成部分,只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在此,我们必须强调校园文化对整体校园环境的决定、支撑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具有“可塑性”特征,可以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转化一种“内化文化”。[4]而实现具有“内化文化”特质的新型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必须是一种创新型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对于优良校园环境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了文化的创新。我们认为,推进创新教育,一方面应在方法、手段上追求创新,另一方面,则需要价值观和教与学理念的创新,并通过多层面的创新,促进创新型校园文化的生成。所谓价值观创新不仅表现为是非观念的判断,更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文化观念的创新。因为创新教育本身既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还是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故此,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念,而且也迎合创新教育的需求。大学创新教育需要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方法手段,也需要创新型校园文化。在推进创新教育过程中,文化创新以及由此生成的创新型校园文化与创新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结合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教育必须在一个创新文化的环境中、氛围中实施,离开了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创新教育必将难以推进。同时,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在创新教育、校园文化突出“学生本位”这一点上两者已经达成了统一,并决定了两者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研究如何推进创新教育,应当关注如何在高等院校建构创新型校园文化,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从而真正发挥大学校园文化促进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祥修.创新教育观下的创新思维培养[J].继续教育,2009,(7):27-29.

[2]陈梦然.创新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的使命[J].教育学术月刊,2009,(4):34-36.

[3]李娟.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建设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12.

[4]徐建.校园文化的文化学观照[J].中国成人教育,2008,(5):7-8.

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新 篇4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①本专题考点高考命题频率高、涉及面广;命题多依托新情境、新材料, 注重对主干知识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考查, 考查单一考点 (知识) 、直观性知识的试题正在减少;命题能力立意明显提高, 试题难度也逐渐由中等转向偏难, 注重培养考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是本专题备考复习的重点。复习时不仅要明确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掌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 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而且还要注重结合申遗、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重大纪念日 (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国家文化政策等文化事件以及传统节假日、地方 (民族) 特色文化等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考点拓展:

文化遗产≠世界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②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定程序, 以名录的方式确立, 并给予保护的。③研究文化遗产与研究世界遗产的作用不完全一致。研究文化遗产可以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 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2.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1) 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是通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拓展: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 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 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必然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拓展: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 包括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等方面的表现。②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说的。③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文化传播的途径

(1) 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 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5.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 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文化传播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 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②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③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①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态度要求。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 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睦相处,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7.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及其继承性。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 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考点拓展:

误区: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因此,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说法不正确。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拓展:

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

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 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则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③面对传统文化,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考点拓展:

误区: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的,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因此, “对待传统文化, 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决定因素)

(2)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因素)

(3)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 催生社会变革, 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重要因素)

(4)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①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 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②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③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继承, 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需要辩证分析其精华与糟粕;教育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拓展:

误区: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们就不可能作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因此, 文化创作者进行文化创新,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要有灵感, 但归根结底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

12.文化创新的意义

(1)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作用, 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拓展:

误区: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 如电脑算命, 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 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13.文化创新的途径

(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考点拓展:

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 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体现时代精神,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 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 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考点拓展:

(1) 误区: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拒绝外来文化。

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 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 对于外来文化, 我们不能一味地拒绝和排斥, 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 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 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②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即文化传承。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而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在于文化创新。④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 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高考回眸】

1. (2011·海南政治卷·14)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公祖”, 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 人们移风易俗, 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 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 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 故①②入选。③说法错误, 民俗节日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答案为A。

2. (2011·山东文综卷·20) “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 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故①入选。②说法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意味着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 故③入选。④说法错误,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答案为B。

3. (2011·浙江文综卷·31)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 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 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A说法错误,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说法不妥, 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不妥, 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 也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 故选D。

4. (2011·北京文综卷·24)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 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 颠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的关系;②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 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故③④入选。答案为D。

5. (2011·天津文综卷·5) 最近,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 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 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材料突出了传统美德在当代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 故C入选。A“完全”说法错误, 传统道德准则应顺应时代不断发展, 而不能说其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说法错误,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化发展的。D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显示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6. (2011·安徽文综卷·8)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形成了茶文化, 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故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④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为B。

7. (2011·广东文综卷·30) 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 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 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 不切合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了“深圳精神”, 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④“不切合主题”说法错误。答案为B。

8. (2011·北京文综卷·25)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可以分析出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竞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 A、D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

9. (2011·浙江文综卷·40)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 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 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 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 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时, 首先, 要注意设问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界定;其次, 要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三个层次, 即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再次, 围绕材料的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答案: (1)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 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 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创新设计】

1.在传统节日中,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 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庆祝。这说明

A.庆祝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举办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 使意大利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 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戏曲、木偶、皮影等, 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持续亮相。回答2~3题。

2.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举办, 有利于

①不同民族文化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缩小甚至消除中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③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实现文化创新 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 D.明显的优越性

4.“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 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 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 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1年9月5日晚, 以“固根”、“壮魂”、“圆梦”为主旨的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在日本东京首演, 180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演员在观众的叫好声中一次次返场。“文化中国·辛亥百年”艺术团赴日演出是

A.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6.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 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7.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

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

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

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 “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新性, 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妙绝伦。回答8~9题。

8.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 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 房前屋后练杂技”, 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9.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 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 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 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1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 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 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1年4月27日至5月27日, 以“浪漫春天里的艺术节”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69个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相继登上北京舞台, 共同呈献集音乐、舞蹈、戏剧、广场联欢、展览于一体的艺术盛宴。据介绍, 11年来, “相约北京”迎来了一批大师级人物, 如捷杰耶夫、多明戈、韦伯、罗兰·佩蒂、莱斯利·霍华德等, 同时也引进过费城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等团体和《天鹅湖》、音乐剧《猫》、《大河之舞》等经典作品。

(1) 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 说明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意义。

(2) 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

12.素有“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 起源于夏商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 其到宋代才真正成为成熟的民间歌舞艺术。1951年新中国治淮期间, 著名艺人冯国佩用花鼓灯向治淮模范表示祝贺, 其精彩表演让中央歌舞团的舞蹈专家惊叹不已。此后, 花鼓灯走进中南海, 走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然而, 到21世纪初, 花鼓灯的民间传承几近消亡。为了重振花鼓灯艺术, 近年来, 安徽蚌埠冯嘴子村投资建成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大力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 举办花鼓灯歌舞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交流切磋, 终使花鼓灯又“花”开怒放。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 简要概述社会实践在花鼓灯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B错误,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错误,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D错误,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C 提示:②说法错误,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种文化差异应当尊重和保持, 而不应当缩小甚至消除。

3.B 提示:“大红灯笼”“茶室茶亭”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具体表现,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C 提示:材料主要讲的是文化的多样性, ①②④符合题意要求。③强调文化传播, 与材料无关。

5.C 提示:A错误, 文化演出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B错误,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6.C 提示:A错误, 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促进作用”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腐朽的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7.C 提示:漫画中的小孩在中秋节将月饼作为垫脚石去拿巧克力, 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和引导, C正确。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不符合实际。

8.B 提示:濮阳杂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9.A 提示:B、C不符合题意。D错误, 文化创新既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10.C 提示: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 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 故②与题意不符合。

11. (1) ①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增强我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②举办“相约北京”联欢活动, 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 外国优秀文化不断传入中国,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面对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2.①社会实践促进了花鼓灯艺术的产生和成熟。花鼓灯源自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定期举行的庙会活动, 并在社会实践中日趋成熟。②社会实践是花鼓灯艺术传播的动力。正是治淮的实践才让国人知晓了花鼓灯艺术, 并使花鼓灯艺术走向世界。③社会实践推动了花鼓灯艺术的创新、繁荣和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 人们通过建立原生态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发展花鼓灯文化生态旅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形式的创新, 推动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重振和繁荣。

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阅读答案 篇5

文化创新在当代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靠传统文化内主动力新陈代谢,谋求发展;二是对外开放,吸收融汇外国文化之长,以达到创新发展之目的。立足于客观实际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文化创新。在传承中不仅要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有选择地汲取并与当代文化融合,而且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而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经,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顽固守旧与自我封闭。同时,文化创新的机制需要掌握各类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筛选加工与改造,赋予文化新的内容,体现新价值。譬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是作者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文化创新又是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和落实方式,文化自觉包含着认知和实践文化真善美的三重含义:一是文化自我觉悟,认识文化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二是文化自我觉醒,培育历史意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三是文化自我觉察,开展文化审美并发掘其价值,进行合乎目的性的改造。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的含义应该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文化反思是文化自觉的核心,在反思过程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等的反思,才是更彻底更纯粹的文化自觉,只有意识层面上的文化自觉,才能为文化创新提供持久不断的正能量和推动力,培养起文化安全意识,树立起文化自信,阻止西方强势文化的侵略。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6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萌生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不少高校新校区已暴露出“文化孤岛”的问题。由于新校区大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乏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匮乏,新校区的学生与老校区的教师、学生交流较少。其实,新校区可以充分吸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传统,不断创新,突出特色,丰富内涵。本文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将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要标注在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要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这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

新校区可以建设校史馆,建造纪念雕塑,以学校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命名校园道路、建筑物等。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场所,设置宣传牌,介绍校史校情。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校庆等学校重大活动多在新校区举办,增强新校区师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传承不等于守旧,也不是拿来主义,应当根据新校区的学科和学生特点凸显自己的特色。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纳入学校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战略研究,进行超前的规划布局,创新办学定位。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如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学生特点等,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景观。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将其打造成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校友捐赠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师生参与校史的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

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大师讲座、社团活动等)在多校区同时开展,或在各校区轮流举办,或向新校区倾斜,让不同校区的学生都感受到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新校区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属于本校区的品牌活动,增强新校区的魅力。

精神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师生。如何解决教师下课就走、老生无法传帮带这一问题?完善新校区功能规划、住宿、交通、饮食等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公寓,使往返交通方便,吸引教师在新校区办公、科研和生活。老生融入新校区的校园管理和文化活动,能增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交流互动,如高年级学生兼职辅导员,提倡不同年级学生组队参加比赛等。

加强新老校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新校区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科技园区等地缘优势,进一步开展与社会的合作,创办学生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不同校区同步全覆盖,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应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要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随时深入交流。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师生观念上的差异,使得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学习制度,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必须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

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安保人员的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和使用,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同时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做到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程霞.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浅析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电子教育,2008(2):35-38.

[2]赵宗更,吴建玲.对加强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6.

校园文化与管理创新 篇7

一、核心概念

(一)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 以育人为主要导向, 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如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 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 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健康的校园文化,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般意义上,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要包含四个部分:一是物质文化, 即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 主要包括校园内外显的各种建筑物、雕塑牌匾等硬件设施。二是精神文化, 指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普遍认同, 并乐于接受的学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 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等。三是制度文化, 指学校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规定, 以及通过制度的及时、有效贯彻与执行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文性与亲和力的文化氛围, 主要包括校纪校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四是行为文化, 是在教育系统中长期形成的, 能够通过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而展示出来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物质文化是外显文化要素的集成和表象;精神文化是无形的内在力量集聚, 可以产生巨大的牵引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科学机制;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和学生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形态[1]。

(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是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体, 这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需包含着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这两方面的特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高等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 可具体地做如下分析:

首先,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具有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属性, 即高职院校文化的属性也首先是大学文化, 它必须要遵循大学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植根于大学文化而长久积淀, 在传承、借鉴、延续中方能逐步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自有文化, 而不是在大学文化之外另起炉灶。这种吸收和内化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治校理念、师资队伍建设上, 渗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反映在制度建设体系上, 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唯有如此, 高职教育才能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 创新性地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体系, 增加自身文化的厚度和高度。离开了高等教育的根本, 高职教育就会退回为中职教育, 或是高等教育的简单的翻版, 抑或是个拼盘。

其次,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中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校与企业在文化上的感染与融通。作为理论上的高端, 高职院校的文化必然也理应代表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从这个角度讲,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能将大学文化简单地进行“拷贝”, 要在传承高等教育文化的同时, 吸收和借鉴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 兼高等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 融合校企文化而发展形成高职教育文化。没有高等教育文化的基础, 高职教育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行业、企业的文化背景,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创新力和生命力, 丢掉任何一方, 高职院校都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此外, 教育即育人, 高职院校文化还需发挥其育人属性。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 其本质属性同样是育人, 只是它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大学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理论与知识, 更要有相关职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岗位技术和能力。高职院校的育人, 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高校与企业文化, 把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人的共有价值观与企业在发展中积淀形成的独特价值观融为一体, 形成高职院校的自有文化。通过教师的文化自觉, 教育引导学生在掌握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岗位技能和本领的同时, 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里的文化既有理论的, 也有实践的;既有社会普适的, 也有行业 (企业) 独有的;既有社会人应有的, 也有企业工作者应具备的, 而这时的高职教育也就形成了自有的文化体系。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 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 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 形成催人奋进、学以致用的学校精神和科学、民主、实用的价值理念, 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 使学校文化形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 办学实力、学校活力、动手能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 促进高职院校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

2. 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责任,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 也同样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囿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 发展时间短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文化积淀较为薄弱, 内涵也不够深刻, 尚未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应的文化体系。要履行文化使命, 高职院校当务之急是解决好自身的文化建设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便需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探索途径和方法。“文化创新”是指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文化因子, 被引入原有的文化系统并取得效益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文化创新就本质而言, 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互动, 是对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机制乃至办学成效的文化学诠释和反思。它立足于大学文化的现在而指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将来, 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生态。一般情况下, 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文化积淀, 尤其在我国,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历史较短, 许多文化因子还处于形成的阶段, 谈文化创新似乎为时尚早。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看, 正是由于这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的存在, 同一时间甚至较为超前地思考它的文化创新, 或许更具有文化研究的价值和实践探索的意义。

3. 社团活动。

高职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了满足课余学习、生活、心理、文化、社会需要而自发筹备, 并经学校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一定目标和活动规范的学生业余团体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是应高职教育教学和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是高职大学生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形式。学生社团是学校文化的活动载体, 学校文化的运作必须通过载体实现。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中最活跃、最富激情与个性特色的部分。没有学生社团活动, 高职校园文化将失去个性;缺少学生社团活动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完整的校园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社团活动, 才使得高职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 形成一道道流动的风景。

但由于高职教育的历史不长、特色不明显,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大多模仿其他普通高校或是对一些研究型大学学生社团的简单“克隆”, 其目标不明确, 社团活动的目的较模糊, 社团发展方向缺少定位。由此形成了很不相称的两极:一方面,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普遍高涨;另一方面, 高职社团活动本身滑向冷落, 发展举步维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方面: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院校以培养职业化、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其校园文化必须首先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同时奉行高职特色的精神要义[3,4]。多位学者[3,4,5]指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着特性缺失、制度文化缺失、文化创新缺失和对企业文化引入的缺失的问题。高职院校校园的建设应该将自身的职业性与大学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挖掘高职校园文化的职业性, 发展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 使校园文化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 学者们提出了构建职业特征高职院校文化的途径, 具体如通过校企文化交融、制度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来实现[3];挖掘和传承院校历史传统, 突出办学理念, 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优化校园环境文化, 浓厚人才培养氛围;融入区域文化和工业文化, 彰显职业教育文化特色;提高教师人文教育能力, 增强教师人文自觉等[6]。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在明确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和作用之后, 学者们纷纷讨论高职院校文化的创新途径。高校校园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化创新:创新校园环境文化、创新校园德育文化、创新校园学术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和加速校园网络文化建设[7]。学者们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 提出从理念创新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探讨高职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高职院校要从高等教育的层类视角来定位高职视阈下的大学精神,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技术文化的特征出发析取融合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文化要素形成有高职特色的大学文化, 从理念识别、制度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传播识别等五个方面构建完备的高职文化识别体系, 站在品牌战略的新高度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8]。

2.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学生社团活动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多数学者所肯定[9], 学生社团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容, 推动了学校优良学风的建设, 促进了学校功能的有效实现, 实现了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学生社团在发展中亦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学生社团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部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缺少经常性;部分社团开展活动缺乏持续性;学生参加社团的盲目性较大;部分社团活动缺乏学术性和科研性;注重社团发展的多元化, 忽视社团活动的特色;注重社团的规模和种类, 忽视社团格局的合理分布;注重社团的校内活动, 忽视社团的校外实践等等。学者们针对社团活动管理的现在问题, 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 (1) 发挥学校的领导作用。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对于社团的申报和审批、组织管理、开展活动、创办刊物、经费管理及评估考核等作具体的规定, 将社团活动纳入规范的操作体系;另一方面, 学校有关部门要注意把社团的规范管理和尊重社团的自主性有机结合, 遵循严格管理与放手搞活相结合的原则, 既不能把社团管得太死, 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更多地采取鼓励、引导、激励等方式, 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组织, 促使社团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强化自身建设, 提升活动层次, 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 除了教学和科研外, 教师还需以其渊博的知识, 指导和启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 (3) 发挥学生会共青团的组织协调作用。高等学校学生会、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社团建设方面发挥着协调作用。一方面, 做好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另一方面, 及时对学生社团组织提出调整意见。 (4)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自愿参加为主的原则, 根据兴趣和专业学习需要做出选择, 合理安排社团活动的时间。

3.学生社团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大学生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其功能定位, 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法则;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社会服务意识[10]。学者们进而提出了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健全社团规范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社团发展道路, 发挥社团承载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部分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等相关概念内涵的分析及国内外有关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研究回顾, 笔者认为, 研究社团活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职能的推进作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理论价值: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 研究社团活动对高职院校园文化的作用途径, 将从理论方面对高校社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 丰富高校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之关系的理论。应用价值:一方面, 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 理应在这一职能的发挥中承担主要角色。社团又是高校文化的载体, 学校需要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传承和创新校园优秀文化。另一方面, 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除课堂学习之外, 在校生活的重要部分, 是学生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丰富在校生活, 不断地认识自己, 完善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空间。从这两个方面来看, 研究高校社团活动采取何种措施推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云.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3) :82-84.

[2]刘艳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薛铭.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缺失谈校园文化构建[J].成人教育, 2012, (2) :34-35.

[4]胡象斌, 石芬芳.大学精神视阈下的高职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24) :73-76.

[5]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7) :77-81.

[6]骆文炎, 何瑶伟, 冯旭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6) :81-82.

[7]饶艳萍, 张扬.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途径的思考[J].湘潮, 2008, (4) :65-66.

[8]胡类明, 石芬芳.对高职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_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 2010, (15) :4-8.

[9]施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8) :102-103.

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守与创新 篇8

一、坚守用爱筑巢,创新从严治校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校风校貌的简单映照,它更是历史的积淀、社会背景的融合、精华思想的凝聚的总体体现。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会对孩子的一生成长留下深刻的烙印。

2014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肖恩.麦考用亲身经历告诉教育者“爱先于所有”。所以,要调动一切力量将教育者的积极性激发起来,把一个关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激励的谈话带给每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力量,也许那才是教育的本源、初衷和归属。

只有严才是对学生教育培养最好的辅助。严谨规范、木直中绳。善待童心不仅仅源于感情的付出,还要有制度和规矩的约束,合理的举措的出台。信息时代,文化冲击导致雅俗并存,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也在悄然走进校园。如何让负面影响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管理、规范治校。古代讲,“教不严、师之惰”,也流传“严是爱、 松是害”的说法。学校教育要牢牢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抓住教与学两个关键环节。教书育人,师德为魂。教师要把按照上级要求来开展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本着宁严勿松、宁苦勿纵的原则,引导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加压,体会苦中作乐、激发自信,并强化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不能杂乱纷呈,要有主流意识,要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严肃紧张又令人心生敬意的育人气候, 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有益的影响。

二、坚守关注群体,创新个性发展

培养和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的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明珠,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宝贝。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人人都是未来的人才。只有顺其天性,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充满遐想,这时候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让这些猎奇的思想不要被打破,不要被砍断,不要被模式化、公式化,而要顺其天性,自然生长。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用十分的耐心来解答。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过,“每个孩子的心灵与思想中都有一块看不见的黑板,并且他们一生都带着这块黑板。他们遇见的一些人在上面写上了爱与支持的信息。一些则留下否定与怀疑的信息。每个教师的工作就是擦去这些否定与怀疑的信息,写上关心的话语,激发自信,并强化价值。现在,虽然今天的一些学生可能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们心中的这块黑板,但他们却知道教师给他们的影响将持续一生,因为教师非常重要。”由此可见,教师的观念非常重要。 牢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并善待他们,也许你的学生中间会藏着无数未来的名人。

尊重和鼓励个性教育的人才培养。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片,孩子更是。每个孩子内心都是向善向好的,你没有他的经历,不了解他的心里路程,就不要轻易地指责和评判一个孩子的不足,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和赞扬,他们的特殊也许是他们的天分所在。这就要求教育者做到关注学习上所谓的差等生、生活上真正的贫困生、习惯不好的淘气生。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时候人才就在你身边,只不过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很晚罢了,尊重他们独特的一面,也许他就是未来的“奇葩”。

三、坚守循循善诱,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教育在教给学生必要的文化知识之外,最关键的是给予他们优良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奋节俭的性格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简单快乐的阳光心态、健康优良的身体素质等。

由“教知识”向“教方法”转变。学会如何学习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能力培养。而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读书就是一把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有了它,将来的学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教师唯分数论,其实这都是教育的误区,尤其是小学教育的一个误区。小学教育是能力培养的阶段,是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起点,只有打牢根基,人生大厦才会坚不可摧。

从“圈起来”到“走出去”转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小学应该多设置一些课外活动班,如音乐、 舞蹈、绘画、语言等,还可以举办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健身、演讲比赛、手工制作、情景演练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学教育是让学生放飞思想、寻求爱好的教育,教师应尽可能地用庞杂的知识引领他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从“灌输式”向“情景式”转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百年名校因为有了百年的传承,才会有历久弥香的文化底蕴。清华北大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一种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在小学阶段,也一定要有高度精炼的办学文化理念,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朝着一个目标迈进。所以校徽、校训、校歌等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的载体,一定要有历史的浓缩和自身特色的彰显,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坚守教育标准,创新筑梦未来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结合, 但它无非是让文化的魅力弥漫在在校园的空气里,乃至扩散到更广阔的天地间。

以师资和制度为保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的方向,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硬实力。教师就是标杆,是榜样,“一桶水”的原理是需要坚持的,无论德行和文化修养,都应该有足够的分量,才能够撑得起责任的天空。加强校园制度建设是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软环境。“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建设要突出三个特点:一要全面。规章制度尽力做到全方位覆盖,做到事无巨细, 有章可循,如教学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小学生行为规范等;二要细致。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要有很强的操作性;三要严格。做到一视同仁,纪律严明,奖惩分明。制度要尽量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不是束之高阁,要摆在明处,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好的制度会让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 篇9

(1)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2)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僵化,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的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这种把校园文化局限在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普遍存在。

(3)大学生心理素质弱化日益严重。据某杂志的问卷调查表明,3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一般,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较差,27%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自我评价较差或很差。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包括缺乏自信、与人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感情心理承受力弱、缺乏自制力、择业心理压力大等等。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木桶效应”中“最短的那块板”,平静的高职院校校园隐藏着不少危机,也爆发出了不小的杀伤力。

(4)大学生道德标准的混乱,个人价值至上。据上述调查的数字,认为个人主义也是道德的大学生占到了24.8%,认为不知道的占17.4%。受个人至上价值意识的影响日益蔓延,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也不再有象牙塔般的圣洁,正在表现出紧张、恐慌和猜疑的倾向。道德标准的混乱又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了其善待他人的道德情怀,滋长了其好大喜功的恶习,降低道德的约束能力。越来越多缺乏道德意识约束的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滋生出了近乎本能的对抗和逆反心理,思想上表现出空前的焦躁和不安,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张狂。

(5)教师主体文化主导不力。由于教师在学识修养、社会阅历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具有的职责,教师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了或“老”(离退休返聘人员多)或“少”(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多)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风、学风的提高。

(6)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够。从校园文化的客体即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来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指导理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不清,制度建设松散;同时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表现为学校占地少、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师资不稳定等方面,这对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均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环境对民办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高职院校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显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而往往导致了对隐性的校园文化的忽视,造成了校园文化的规划不足,出现“校园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

2 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1)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从教育意义理解校园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因此,充分地建设和开发好校园文化的这三种基本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洽的整体,以发挥出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消除阻力,创造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重视:一方面要对正在营造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部署;另一方面要对业已形成的文化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及时地给以总结、提高,而且要及时地推广到现实中去。要处理好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要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义。同时,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2)要充分发挥先进社团的引导作用。每个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中生活,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中,或潜移默化地受到社团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团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师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组织各类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如,举办学术讲座、辩论赛、征文比赛、报告会、科技节、艺术节等社团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社团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社团文化的示范、导向、凝聚、选择和辐射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团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价值;其次,把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

(3)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体现了一所学校管理的个性,并决定了学校办学的效能。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要消除校园中不文明、不平衡、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因素,重树师生自尊、自信和理想,建设发扬校园文化传统和树立校园正气的和谐文化。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首先体现在大学教师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高职院校必然是工作有绩效、生活有情趣、团结而有人情味的;其次优秀的校园文化体现在大学生合作、活泼、进取的学习氛围。要使校园文化达到和谐,首先,管理者要淡化权力意识,从尊重、信任、理解、爱护出发,让教师自主地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尊重学生,并能经常与学生建立沟通渠道,健全思想交流的方式与气氛。当前,建设和谐校园最主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关爱校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充分认识到在经济上出现的城乡落差所造成的校园差别,是中国目前校园最大的不和谐因素。只要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紧迫性,高职院校才能未雨绸缪。

(4)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应重视日常的学风管理,加强监督机制,并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通过奖学金等各种奖惩制度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扭转学习风气、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优良学风的形成也得益于优良的教风。高职院校在抓学风建设时还特别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要把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良好学风形成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合理引进师资,切实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使其安心于教学科研;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开展各类“评教、促教”活动,同时提供有力的教师学术科研保障,保证学生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有好的领路人。

(5)以培育“校魂”为目标,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高职院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注重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与指导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导引下,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带头作用和校园典范的榜样作用,使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凝聚作用,对建设特色学校起到促进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起到塑造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挖掘各类“活”的资源来不断充实精神内涵,积极培养民办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母校意识”。在“校魂”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10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向人类活动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创新不仅仅已经成为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特点, 而且也成为了发展和进步的本质特征。在企业发展之中, 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占据着发展源动力的重要地位。企业只有实现管理创新, 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 而只有以企业文化为平台, 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管理创新。

一、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的本质

先进的企业文化, 能够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 企业文化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了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源头活水”, 已经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财富。此外, 企业文化还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在企业处于困境和低谷之后总时, 企业文化能够像熔炉一样陶冶出神奇的魔力, 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和低谷。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之中, 企业文化有效地协调好与社会、员工的关系, 同时净化员工的心灵, 统一员工的思想, 形成较好的企业凝聚力, 生出企业无限的上升力, 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 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 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而我国众多企业的发展也向我们展示了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以海尔集团为例, 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够摆脱亏损147万元的困境, 并发展成为年销售额几百亿的巨大集团, 要归功于它先进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外化, 是整合生产经营要素来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 任何企业都不能缺少企业管理。从哲学视角来看, 企业管理的本质是通过结合企业内部的各生产要素, 将他们完美的搭配起来, 并按照良好的“序”态及科学的“序变”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哲学中, “序”是构成一个事物的多种方式, “序变”则是通过改变事物内在要素的排列组合来推动事物的质变。科学的企业管理就是通过优化组合生产要素, 来加大企业的整体功能, 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

没有先进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好像是只会机械转动的机器一样, 没有生气和灵魂。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只有着眼于企业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先进企业文化, 才能为企业的运作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和润滑油, 让企业管理创新具备先进的核心理念。企业文化不能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只有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才能实现管理创新, 获得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二) 企业文化是管理创新的有效形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 它由企业所创造的特色鲜明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组成, 可以为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企业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最大程度的发挥创新的作用, 只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才能让每一个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精神, 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能源树, 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形式。

(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助推器

众多企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 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实现企业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不仅是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建设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 才能让企业具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多变的管理模式、灵活的管理方式, 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创新的平台。因此, 我们应当关注企业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先进文化, 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让企业能够健康发展。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

首先, 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企业能够立足于市场, 所以, 企业的管理创新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虽然国外的企业发展有着许多先进的经验, 但是由于他们的基本国情、社会状况等都与我们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只能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而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模式。我们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用企业文化来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让企业能够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其次, 企业管理创新应当注重战略管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撑, 而战略谋划则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灵魂, 只有正确的战略谋划, 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巨大。只有通过先进企业文化的引导, 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谋划, 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再次, 企业管理创新应当重视创新合作。个人或是单个企业的努力难以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 因为企业管理创新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通过开展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来完成。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应该与竞争者加强合作, 通过构建联盟和网络来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企业创新合作之中, 如果能够拥有相似的企业文化, 将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和沟通创新知识和理念, 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四、结语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要想实现管理创新, 就必须关注企业文化的构建, 只有独具特色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才能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有效形式和助推器, 让企业拥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多变的管理模式和灵活的管理方式, 让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现代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主流价值观, 对管理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我国的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管理创新。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的本质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对如何做好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几个要点。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华治.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01)

[2]宣国玲.企业的管理创新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04)

[3]谢爱明.试析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1 (09)

校园文化与管理创新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1.前言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加快和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人们重视文化管理,加强对高校的文化建设。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高校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价值观,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负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员,应该着眼于校园文化建设,转变管理模式,改变自身传统的工作管理方法,进行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究。

2.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是有序展开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以教育科学理念为指导,对高校学生从开学进入校门到毕业这一阶段的管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学籍动态管理、校园秩序、奖惩制度等在内与学生有关的内容。随着高校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学生管理内容也在不断呈现多样化,例如贫困助学、贷款助学和就业指导等内容进行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制度化、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运用强制性的手段促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和学校规范的行为,高校学生的管理目标是创建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在体系和校园文化的环境下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3.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

3.1校园文化内涵

了解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对校园文化的深刻理解,广义的文化内涵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实践和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内涵是指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部分属于社会文化的一个系统分支,作为一种独特的内容文化丰富着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呈现着自身的特点,它不仅包括师生共同形成的价值观,遵循的思想信念和标准,还包括高校物质精神文化的内容,教育文化等内容,是高校与社会接触积累的历史文化之一,是高校与时俱进发展联系而产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形成对高校师生员工形成整体的教育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2校园文化分类

校园文化可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大类,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囊括教育教学设施、后勤基础设备和客观校园环境在内的总称[2]。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规章制度、文化理念、管理、生活娱乐方式等内容为维持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以隐形方式存在的规范。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整体核心,是带有明显的独特的校园气息和校园文化,它包括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园意识和精神等内容。行为文化是基于高校师生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产生形成的活动文化,内容上包括课堂上产生的教学文化、进行课外产生的活动文化、进行社会实践产生的活动文化等内容,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动态体现。

4.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管理的作用

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离不开对高校文化建设的研究,每个高校对于自身的文化建设都是唯一有特色的体系,从校园文化建设探

索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必要的。两者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在高校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进行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具有浓郁人文情怀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生活对于学生们自觉规范行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提供一个整体舆论环境,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为学生管理工作创作了和谐氛围;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学习,集体的活动刺激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对管理工作的创新的探索。

5.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5.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索离不开从校园文化建设汲取营养,新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不再是以命令式的规章制度为主,而是从“统治”理念转变为“服务”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首先為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校园环境文化,包括对软体环境(舆论氛围、学术氛围、人际氛围)和硬体环境(综合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宿舍楼等)的建设,主要是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教学、学习生活场所设施的完善,为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设施服务。

5.2开展校园品牌活动,丰富校园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对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大有裨益,进行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时,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展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特色活动。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发挥其具有的宣传和服务功能,积极结合当地高校特色活动产生的作用创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5.3以人为本进行学生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是展开工作的主体,所以以文为本的管理方式是新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约束,建立新鲜的合理的互动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文化氛围的校园制度。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久而久之会感受到校园文化所散发出的隐形的约束力,对自我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与调节。

6.结束语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创新管理方法的形成需要结合不同高校具体的实际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平衡两者之间的促进关系,走出一条合适自身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百刚.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5):102-103.

[2]江玲.浅谈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0,4(08):107-108.

现代幼教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12

一、现代幼教管理的特点及幼儿园文化建设内容

1.现代幼教管理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儿童是幼儿园的根本任务,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幼儿园中,园长是这个体系的管理者,保教员工是被管理的对象,而他们的服务所产生的产品,则是幼儿园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与知识水平的进步。

(2)复杂的幼儿园管理机构

幼儿园虽然是最基层的教育单位,且往往规模不大,但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幼儿园也和其他的教育单位一样,有着不同分工的管理部门,以便于协调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更好地完成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育儿工作。

(3)相对稳定的幼儿园管理文化

拥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氛围对每一个单位或企业都非常重要,幼儿园管理也应注重特色发展。这需要幼儿园每一位工作者,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引导下,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工作加以培育,而且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幼儿园文化建设内容

(1)营造健康优美的物质文化

校园的环境在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成长。一个好的幼儿园不仅要注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应当注重幼儿园的校园环境及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教职工心情舒畅,更好地投身教育工作,能陶冶儿童的情操,帮助其成长,也能让家长放心满意,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2)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团队精神是人类社会性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合作来完成的,因此,更需要培养幼儿园的团队合作精神。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教育工作者师德的培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带着爱心工作,享受教育工作的快乐,塑造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

二、加强现代幼教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生态管理模式

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进行,幼儿园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现代社会的管理,讲究营造生态环境,这也是现代幼教管理体系建立发展的方向。其中,对于幼儿教学体系的完善、更新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命令式为主,即给幼儿灌输指令性概念,这实则是一种消极的管理方式。新型的教学体系更应当关注幼童的兴趣所在,并建立丰富的教育课程以发展、培育幼儿的兴趣,转换指令性向引导性发展,让儿童在教育中获得乐趣,培养兴趣,培养独立的、个性化的思维能力。

2.创建文明校园,以文明促发展

作为外部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思想环境的体现,校园环境的建设体现了一个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管理者、工作者的审美品味和文化品位,它对幼儿园内的教师、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幼儿园文化思想的建设尤为重要,这包括教育宗旨、教学理念、校园制度、校园的价值观等等。幼儿园的教育宗旨决定了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幼儿园发展的总指针;教学理念则对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只有以人为本,以培养儿童全面发展为本的幼儿园才是合格的;校园的管理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对教职工的责任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对儿童及家长的配合工作的要求,体现了一个幼儿园严谨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的建立则是最能激发凝聚力的隐性力量,此外,它也能培养教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统整优质文化,创新幼儿课程文化

文化的丰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彩地表现出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的交融性体现得越来越强烈。教育本身就具有创新的性质,更应当注重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在教育中要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课程文化的培养则是教育与时俱进应采取的第一步战略,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儿童的教育课程的编写和选择,要注重本土性与世界化相结合的方式,不能只注重现代化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也不能目光狭窄,只注重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而应当把目光放在整个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层面上。在本土文化根基之上,凝聚世界上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对儿童进行教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教师带动学生发展

教师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整个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强教师素质的建设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要做好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对不同职责的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培训,又要保证其工作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发挥。例如,培训教师、幼教管理者、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按其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工,进行侧重培训,但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工作的联动性;(2)要定期安排教师出去考察,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有能力的幼儿园,还可以安排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与不同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的交流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3)要注重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师德的培养,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给学生的人,更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人,尤其是对刚刚接受教育的幼儿园幼童,第一任老师很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幼儿园应当定期举办师德培育的学习班,通过典型的教师事迹来影响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时刻提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上一篇:批处理更新论文下一篇:挂篮悬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