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校园文化

2024-09-25

德育与校园文化(共8篇)

德育与校园文化 篇1

词目:德育 基本解释

道德教育的简称 引证解释

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是毛泽东同志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设而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其集中表现是一所学校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环境、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办学方向、价值观念等。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紧密相关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它是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品德认识起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性,教育性是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各种形态中的。一个优化的校园总是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或公开地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人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但确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人置身这环境,就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吸引和改造你。校园文化的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功

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呢??我认为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 一

所谓硬环境,指的是静态的物、景舒适、优美、安静、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这种陶冶、规范作用时间久远,影响巨大而深刻,其效果比简单的说教、灌输更为有效。优美、整洁、文明的校园对教育对象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还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陶冶美的人格。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挖掘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点,通过创造性地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联想,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知、情、意、行交互影响作用的过程。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科学真理;情感是学生认同传统道德的媒介,学生只有对校园文化在感情上认同,产生共鸣,才可能主动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认识。可以利用教学、长廊、橱窗、院墙等空白处,张贴、悬挂校训、校风、校纪、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如张贴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毛泽东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画像及少年赖宁扑山火的画像等。当学生看到这些语句及画面时,一定会刺激到学生的感官,不时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消除懒

惰、冷淡、忌妒等心理障碍,解除精神上的压抑和消极状态,并与自己的行为做比较,引起丰富的联想,在情感的激发下,不断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二)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信息,使学生在自尊中,无意中受到教育。正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作出意志努力才能获得有关的系统知识,校园文化则通过利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机制来摄取有关的教育经验,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蕴藏的巨大的心理潜能,使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刺激的容量。在校园中,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作用下,人脑的潜能会不断被开发出来。如设计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尤其是黑板报,可以全方位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诸如利用中华之子、:科学家的童年等栏目为学生展现成功者的足迹,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板报中的学习广角、知识博览、新科技成果展等知识性栏目,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修养;对学生中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进行科学分析,扶正驱邪,形成良好的班风;利用一日新闻、每周一个好消息、改革新貌窗口、闻新要闻等栏目,紧跟时代步伐,宣传社会新闻,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让学生们的心与祖国的脉捕一起跳动。还可以写一些小笑话、民族文化、心理卫生等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定期把自己的作用或作品自由展示在规定的板面,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的机会,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心理需求,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和自豪

感。要给学生办报、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办报、阅读、默默地接受启迪。校园文化就是这样,与正规课程不同,不是直接分明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默默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政治的、文化知识的、性别角色的等,经过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传授给学生,寓教于无雹无息中,论道而不说教,没有明显地强制性,教育的痕被淡化,这样的学习是自觉自愿的,是容易接受的。学生不必作出意志努力,在无声无息中、在自尊中、无间避就能产生爱国、爱民族传统文化等心理。? 二

所谓软环境就是指人际关系、风气等把这些关系风气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通过集体教育、情境感染、榜样示范、意志训练等手段,深化课堂道德认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首先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晨会等形式,有的放矢,把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在集会上让学生说说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给自己的启示或感想,谈谈看了队报后的想法。让静态的画像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时时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时时进行说服教育,特别是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这个特定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最易受到震撼、感染。还可给学生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渗透耐挫折教育,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教育学生相信自己,不怕失败。培养学生不屈不挠、大胆进取的吕格,命名学生懂得不能轻易否定自我,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潜力。在火炬争章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学生自评、组评,使学生自我检查,改变不良

习惯。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室内到室外,逐步把静态的校园文化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难驾驭的。教师,要热爱孩子,做到爱生如爱子,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孩子,当代著名教育家、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要关心孩子,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真诚地爱护、尊重学生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条件;要了解孩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知,即了解,这是教师取得成功的保证。师生可以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可以像家长与孩子一样一起玩游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可敬又亲,才会向老师吐露心声,老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老师、同学讲讲兴趣爱好、亲身经历,拉近师生情感;通过广泛的师生交往,师生间建立一起一咱民主、平等、友好的关系,学生从情感上对教育者产生信赖,就能主动动接受教育。? 其次,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举行各种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我看人际关系演讲赛,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谈嫉妒辩论赛,使队员把嫉妒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通过我能行主题队会,使学生在具体情景的感染下,深刻理解我能行包含的人生哲理,学会正

确评价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在巨大挫折面前该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这些有针对性的队会不仅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在动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老师和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的景点。要注重开发活景点,使活的景点发挥特有的作用。首先,重视教职员工的垂范作用,师范师范,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学生的一种社会环境因素,教师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能。学生的向师性是尽人皆知的,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必须要由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师来培养。教师的言行、仪表和作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要使学生爱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受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品德,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教师应有的规范,特别是在价值观、人生观等较为丰富的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应当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行不言之教。?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优秀事例和人物,去感染、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学生所接受。培植典型人物树立道德楷模,是学校德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三好学生的评选就是树立榜样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导向作用。在评选过程中必须坚持德的标准,不能完全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尺度,切实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典型人物确实起到模范带着作用,并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和优良传统。校园文化中优良的班风、校风占有重要的地位,校风、班风是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价值上、言论上的共同倾向。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学校的道德气氛和集体舆论等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校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要想达到理想的校风。必须先抓班风。可通过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双管齐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班风。如建立班级日志,班级日志实际上就是班务日记,即对学生当天在校内情况的记录。大致可以设以下栏目:日期、天气、应到人数、缺勤人数、上课情况,班级一天的活动等,由班主任批阅。教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指导制定出班级管理的规划和制度,凡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说变外部要求为自我约束。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哪位学生都希望看到老师表扬,都不希望在班级日志上看到自己不光彩的记录。为此,每位学生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奠定坚实的基础。再如实施文明班级达标考核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把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礼仪要求和卫生要求作为考核内容。并对考核作如实的记录,按周或按月进行统计,对于考核成绩好的班级,学校授予文明班级示范牌。在活动中,学生们会用集体荣誉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都为争创文明班级而努力。?良好的风气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置身其中自然受其影响。有了良好的班风,就不难形成良好的校风,为了形成更好的校风,应当在校园中建立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舆论、风气,在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良好的风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一定的有自己特色的传统。不断保持这种传统,利用这一传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如办传统展室,创办校歌,在传统仪式中进行传统活动,当新生入学时,通过参观校园,了解校史和学校的光荣传统,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从而为进一步的教育创造条件。?

总之,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调动学校中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从校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影响,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铺平道路,为学生提供、设计一个良好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情操。

德育与校园文化 篇2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德育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探求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规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其次就是艺术性的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那么,在当前以经济为动力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校园文化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呢?

最主要的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自身的消极诱因,使得一些人滋长了这样或那样的非理性文化心态。所谓非理性文化心态是指利用一切文化多媒体,宣传和灌输一些非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好坏标准和是非概念,只有自然的、本能的、盲目的生存,无理性的主观感觉的直泻,不知自己心灵的主宰是谁,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一切都在随波逐流和虚空中前进。这些销蚀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灵魂和信念的非理性心态在各种媒体及载体的作用下,在校园内悄然流行,对学生的思想起着一种潜移默化但又是润物无声的诱导,从而逐步使部分学生的精神家园荒芜,人生坐标错位,是非标准模糊,道德建设滑坡。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加以疏导,便会导致消极、孤独、痛苦、绝望和斗志丧失的可怕后果,会使整个民族精神萎缩、失去活力(目前盛行的青年学生的心理咨询热和心理热线至少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个问题)。

当然,各种传播非理性文化心态的媒体对当代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这里以某些流行歌曲为例。在学生们十分推崇和流行的通俗歌曲中,起积极作用、鼓舞作用、唤醒激励作用的愈来愈少,相反消极、庸俗麻醉作用的却愈来愈多,充斥歌词的内容是寂寞、空虚、做梦、孤独、茫然、糊涂,反映了一种琐碎庸俗的,浅薄自怜的孤芳自赏和寂寞孤单、变态的非理性心理。比如说孤独、寂寞、忧愁、空虚这些字眼几乎成了时髦,在眼下流行的通俗歌曲中几乎俯拾皆是。如“愁绪挥不去,苦闷散不去,为何我心中一片空虚”“每夜抱着寂寞入睡,生活过得没有滋味”等等。一副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寂寞惆怅和失落,颇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之感。这和新世纪的时代要求以及我们任重道远的责任要求相差太远,长此下去,人的精神大半要得“疲软病”。

如果说“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还有一半“清醒”算是比较含蓄的话,那么“何不游戏人生,管它虚度多少岁月”则公然赤裸裸地鼓吹“顽主心态”和非理性心态,什么人生的意义、理想和信念都可以不要了。也许我们头顶上不会马上亮出人生的红灯,但是岁月和时间会毫不留情地让那些辜负它们的人在年轻时,肚子里塞满了空虚,大脑里装满了糊涂,到年老时把皱纹堆成无奈的困惑,阅历只是遗憾,回首只是茫然,剩下的只有孤独,属于你的只有梦,“过把瘾”后自己真成了“一无所有”。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 篇3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功能 研究

一 、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教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80年代中期便形成了立足校园,辐射社会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笔者认为,它就是以师生为主体,以业余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文化舆论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意志三大要素。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这是由于校园文化自身的作用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对德育工作的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师生员工去追求这一文化理想、实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这同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一致的。学校提倡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提倡,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历史表明,校园文化建设这块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文化工作的领导、引导校园文化热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学校成文的、约定俗成的校规校纪、校风校貌等,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作用。因化为文化特质的校园精神,就成为校园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显然,这种精神上、思想上的熏陶所取得的德育效果,要比枯燥、单调的说教好得多。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任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德育要求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任务:1、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2、满足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提高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它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通过各种学术性的、科技性的、文化艺术性的、文艺体育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帮助师生员工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情操,坚定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并且教育、鼓舞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改革、以科学态度和实干作风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以爱国主义热情从事祖国“四化”建设。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德育思想,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提高广大师生的精神境界,对我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无疑具有重大的实现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完善与心理健康。内向性格的人,通过一定的社团活动锻炼,能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善于与人打交道;意志薄弱者,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下,会变得意志坚强。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更大,紧张的学习生活容易使人产生孤僻,寂寞,无聊等不良情绪。这种状况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向内可能构成对个体的危害,使人逐渐变得情绪低沉,形成不良习惯,发生心理上的抑郁症状;向外则可能因寻求某种刺激而转化为对社会的骚扰,因此,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大学生课余生活能在愉快之中度过。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校园精神

要想很好的完成校园文化建设所需要达到的德育任务,必须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个性特色的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工作服务的保证。

校园精神是一种校园文化现象。所谓校园精神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及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师生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等方面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

校园精神作为一种促进人向上的群体意识,它是某个特定学校广大师生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反映,它是师生员工们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的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体现。显然,这是我们德育工作必须占领的重要阵地。

那么,校园精神与德育工作两者的联系在哪里呢?这主要表现校园精神的导向作用上。校园精神对人们的激励和聚合,实际上已构成了对人们思想观念的确立和行为的产生发展的导向。生存于一定校园精神氛围的人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神,抛弃什么或反对什么精神,以及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式,信念和意志品格等,一切现象无不要受到这一校园精神的熏陶和约束。如果个体的思想、行为与一定的校园精神不符或相背,即使他人不知或不加责备,本人也会感到不安。这便是校园精神的强大导向作用,促使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从众现象,达到或逐渐趋向于一体化,从而使生存于该校园的人们具有某种“精神特征”。良好的共识,正是德育工作所要求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能够把高校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融进校园精神的培育和发扬中,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水平提高的思考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力大系统,其内部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促进。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德育工作、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带来的社会形势飞速发展、高校的德育工作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探索出新的途径,才能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走发动群众、增强趣味、对外开放的路子,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发动群众。校园文化是群众性文化,如果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吸引广大师生来参与,我们所倡导的校园文化就建立不起来,更无法达到寓教其中的效果,德育工作就将失去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坚持“点”“线”“面”三结合,“点” 是指班集体和学生寝室这样的学生基本组织单元,“线” 指学生社团,“面”指全校性的综合活动,不仅要考虑到“点”“线”的发动,而且考虑到“面”的普及。各项活动都必须力图最大限度地发动广泛的群众参与,充分挖掘群众的潜力,用校园文化精神去感染、教育学校的每一个人。让各位大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要求就在连续不断的,广泛的文化建设活动中渗透到了学生们的思想中。

增强趣味。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单调、枯燥,集中灌输过多。而没有趣味性的德育就像红花缺少绿叶的衬托,单调乏味,必然为受教育者所厌烦。所以,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并以之做为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时,必须增强它的趣味性。概括地说,就是要内容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形式新颖,有创造性。这样才能不断突破旧的模式和思想框架,给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并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祖国悠悠历史文明,灿烂传统文化、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近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个性修养的教育,从而积极而有效地引导他们自觉地达到文明的德育要求,给他们上了一场又一场生动的德育课。

德育文化建设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篇4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意见》,给新时期教育工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源头活水”,也对学校班主任的德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我们班主任要自觉地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抓住教育改革来的契机,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思想观念的更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行为的先际,并以战略的眼光重新审视德育文化建设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到德育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德育文化建设活动中,更应该把德育活动作为一项首要的工作来抓,将其视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崇高事业,让德育的真善美注入到学生的心印之中去,并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在此,从德育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三种境界,来谈谈德育文化建设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一、求美:开创德育特色。

德育特色是学校德育工作个性化的外在体现,是遵循德育规律与提高德育实效两者的完美结合。开创德育工作的特色,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具备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同时,善于从德育实践中揭示出德育的本质规律,并运用于学校的实际。

“把审美教育原则和方法渗透到德育活动中去,会更有效地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审美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个体感性社会化、理性化,而且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锻炼意志。审美教育既可以启真,又可以储善。”(《审美教育》)

在班集体德育教育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审美教育。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注重现代礼仪教育与实践。声声“你好”、“再见”、“你先请”……这种令人愉快的优雅的招呼形式,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真诚、友好、热情、谦虚等文明品质,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上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我们还充分发挥并利用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开展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有: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朗诵表演课本剧比赛及书法、画画、摄影、工艺制作、班报等展览,还有重大节日的校园文艺汇演、各种类型的体育锻炼及竞赛活动等等。这样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既丰富了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养成了高雅志趣。学生们在美感中融于集体,在愉悦中参悟道理,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他们主动参与、与人交往、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审美与人生》中写道:“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这里所说的“陶养”,或许就是受教育者的至高至美的境界。学生通过接受教育,陶养了自我情绪,健全了自我的人格,懂得了辨别真假、善恶,并具备了评判美与丑的能力。这就为他们在今后的到的行为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创造了条件。

二、崇善:提高德育实效。

教育新政下的素质教育是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体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德育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德育规律的同时,善于运用规律,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将德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真正体现德育崇“善”的价值取向。

首先,要确立实践的观念。它是德育首要的基本观点。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完善德育的过程,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落实“知、情、行、意”的德育目标。德育的重要环节是增加学生在实践中的道德体验,我们在班级德育活动中开展了如扶危救困,资助特困生的爱心奉献活动;由学校组织的向汶川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由团支部、学生会组织的“资助特困学生一元捐”活动;组织学生到公路两旁捡垃圾,来响应市政府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组织学生走访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班主任和班干部带领学生代表走访班级个别特困生,进行家访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亲身感悟到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感悟到彼此关爱是每一个人的内在需要的深刻哲理,也是崇善的具体表现,这些活动会深深影响学生的一生,在他人生观、世界观中,确立了善的做人行为准则。对青少年危害”案例等。生动的图片本文来源:文秘11

4http://、直观的影视,进一步让学生懂得了青少年的责任,增强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影响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区的宣传教育、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们获得了课本、课堂及学校以外的各种体验,学生们开拓了视眼,明辨了善恶,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唯真:探寻德育规律。

事物的规律性决定以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其所依懒的客观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内涵作一完整的阐述: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和心里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制素质和心里素质的教育。探寻德育的规律,也就是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评价等方面,找到他们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决定于德育的目标。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它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在构建德育文化建设活动内容体系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德育文化建设内容,循序潜进。以常规管理为例,这是班集体活动的“基础工程”。为此,我校印发了《中学生一日常规》,确立了观念常规、学习常规、行为常规“三大常规体系”。我们的口号是常规养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学习-养成-再学习-纠正-巩固”,这样的渐进过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进入初中,很多行为习惯一开始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生活,那么加强了初一良好养成习惯的培养,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德育规范,形成系列。德育内容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养成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辅导教育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的统一体,我们在这方面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高扬主旋“九.一八”、“五.四”、“六.一”、“国庆”、“一二.九”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举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真组织全体学生“看好片”、“唱好歌”、“读好书”活动;结合重大事件题材,开展主题教育。(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班会、节假日、纪念日、晨会、国旗下讲话;可利用的地点与条件:如橱窗、黑板报、警示牌、过道墙壁、班级日志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逐渐形成德育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3、德育文化建设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全程育人”在发展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功能的同时,提出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主张,即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在育人中的作用;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通家长咨询热线、建立家长委员会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形成、个性发展的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如聘请我们当地派出所所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到学校来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授课教育;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同志到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等。德育途径的拓展,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它们有主有辅,协调配合,形成了德育的合力。实践证明,在德育文化建设活动中做到对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规划,德育活动的实施,一定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毕业后的学生及家长说:三年来,我们的孩子在校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做人—做真人。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校校风校貌、学生的养成习惯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也被上级部门评为德育特色学校。求美、崇善、唯真是我们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捷径。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篇5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磻溪镇张下塬小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抓好德育工作做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德育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与实践,最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构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的德育模式。具体工作如下:

一、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一)、学校重视与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育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首先从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分析,我校留守儿童特别多,全校120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60名,这些学生受周边闲杂人员的影响,又缺少家庭教育,缺少亲情教育,行为习惯极差,自私自利,待人没有礼貌,还追随新潮流、上网打游戏。对此,我们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树立自我修养的信心。

(二)、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德育紧密联系,重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品德、人格和真诚的爱来感化学生。为此,学校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严禁体罚 1 和变相体罚,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从严管理,强化团队意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的学生,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地去一步一步地引导感化。面对当前思想道德滑坡现象,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他们,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彰显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了弘扬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给班主任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的平台和学习借鉴的机会,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介绍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同时发现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探讨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努力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我校积极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每个班主任可根据自己班主任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能反映自己班主任工作理念、做法和体会的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案例选题要新颖,要紧扣新课程改革目标,能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某个侧重点,内容要详实,有理论,有实例,有独到见解,有实用价值。每一篇案例都有值得让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案例评选活动,促使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的育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转变。

教师的道德修养就是为人师表。我校严格要求 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语言教育说理、宽容之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求学生文明用语,养成文明行为,不乱丢乱扔,不说脏话,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学典礼会上传达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具体有八个方面二十条。并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觉遵守。

二、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 2 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在创建和谐校园的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课堂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拓宽了法制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法制教育为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立足德育课堂,加强校本建设

德育工作必须依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校留守孩子多,他们缺少家庭的管教和亲情关爱,迷恋上网、游戏、散漫、乱交朋友,学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丰富性和无限乐趣。学校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而深入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以及审美观,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1、法制教育进课堂,法制教材校本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得到了课时保证,每周各班有一节法制教育课,进行法制基础教育;同学们通过录音故事、法制动漫录和教师的讲解,接受礼仪法制教育;学校不定期的给学生发一些法制知识宣传材料,同时让老师和学生找一些身边关于违法犯罪方面的资料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让学生不定期的办法制手抄报和法制宣传栏。

2、依托德育活动,提高教育实效,活动是学生“学法”的另一载体,而且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因此在法制教育中我们往往将一些教育的目标渗透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传达给每个孩子。

在一次安全教育知识讲座中,我们特意在中场安排了一次知识问答竞赛。显然这种形式激起了孩子们听讲的兴趣,因此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那些枯燥、难记的知识竟然在问答竞赛中被一一解决。

(二)优化课堂结构,挖掘教育资源

法制活动的开展依靠学校本身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 3 的三结合。因此我们紧紧依靠家长以及学校的共建资源为法制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家长资源开设各类法制讲座,在法制教育的开展中,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他们宣传各类法制知识,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法制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依靠社会力量为法制教育活动服务。

三、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

建设一个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到幸福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理念,而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既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同时也丰富了德育的内涵。这几年,我们依靠自身特点创新德育内容,逐步形成了阵地宣传文化、主题月活动文化、墙壁德育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辟阵地宣传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利用黑板报进行知识宣传,其中包括消防、地震、预防传染病的各类知识,使得安全知识教育在班级内随处可见。

(二)开展主题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平台

在确定活动主题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月活动。如:民族精神、孝敬父母、文明礼貌、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而每一次的具体活动则结合具体的工作重心不断翻新,使得德育活动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创新。

德育与校园文化 篇6

文/于静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班级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的每一堵墙壁会说话,每个角落会传情、启智。把“每一堵墙”变成“无形的导师”,让“每个角落”成为“文明的源泉”,让每间平凡的教室成为无声胜有声的教育风景线。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班级目标、班级舆论、班级风气,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名人名言以及班训等室内环境的布置。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2)凝聚功能。班级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我认为,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容易得到体现。

(3)激励功能。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而在新港中学,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不能够是“大而空”的、高要求高素质;而应该结合本身的客观条件及学生、学校实际的情况,建设一些实际、实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班级文化。我就八年五班班级文化的建设作了如下实践。

一、思想文化的建设。

在学校教育中,无法接触更多英雄人物、国情教育基础等实际东西的陶冶,所以,只能从小处抓。例如:我们的班风:让爱驻我班,班训:生活开心、学习细心、交友真心,明确指出班级的建设目标是“做最好的自己”。

二、环境文化的建设

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强。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发动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剪画、贴纸画、书法作品及写生作品来点缀教室、装饰教室的四周。②长期展示优秀作业、优秀手抄报,并划出一定的展示栏。③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学习成才类的内容)等。④张贴班级的口号,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班级文化的存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如“赛故事会”、“赛诗会”等等,使得班级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忙碌中收获快乐。期初布置楼道是个繁忙的工作,特色创建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那几天,我和同学们一起,画呀,剪呀,贴呀,发现需要补充的内容,立刻动手做。做好一样就贴上墙,接着再做下一个。同学们或挥毫泼墨,书写励志人生;或饱蘸激情,描绘幸福生活;或充满童真童趣;或散发艺术芬芳……收获是快乐的,这是孩子对我工作肯定。每当看见孩子们驻足观望楼道文化的时候,我想着:忙碌也是快乐的,他们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三、学习文化的建设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甚广。一般说来,学习风气与德育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将要求具体化。如具体要求作业情况;具体要求上课注意事项;具体要求平时自主学习情况,每个学习的细环节都做到细要求,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

德育与校园文化 篇7

我院的校园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组成。

(1)我院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创办人提出的校训、精神、办学理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方针。其基本内容是: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四是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试金石。成功校训:“勤俭、朴实、自力、更生”;成功精神:“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成功办学理念:“伦理、创新、品质、绩效”。

(2)制度文化是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创办人的办学实践,结合我院的实际先后制订、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232项,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教学质量监督、学生管理和创办人提出的行事准则“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学院一系列权力、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学院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和观念、习惯等。

(3)学术文化在我院大学文化中居于首要位置,其内容主要体现在认真研究、积极实践创办人提出的办学特色“三三三”制上。一是“三心”,即爱心、关心、耐心,三心要心心相连;二是“三严”,即严管、严教、严考,三严要严而不苛;三是“三特色”:一是“两证”加“三照”;二是守时、守信、守法;三是培养大学生的风度。“三三三制”的核心就是三个特色:教学特色、品德特色、形象特色。“三三三制”的三心是基础,三严是方法,三特色是目标。

(4)物质文化是我院大学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存在形式包括校园规划、各种建筑、人文景观、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教学设施等有形事物。

在这四种文化中,精神文化是灵魂,学术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这四种文化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2 德育教育的内容

作为一名辅导员,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德育内容则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

3 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两者关系

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两者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从统一性来说,德育本身是一种文化过程。德育是使教育者对价值与规范认同和接受,这种认同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是文化的沟通与运作过程;互补性是说,良好的道德教育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而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则是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4 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两者有机结合

我院的校园文化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置身这个环境,就被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吸引和改造。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师生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下转第168页)(上接第148页)的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教育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开展工作:

4.1 利用静态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科学真理;情感是学生认同传统道德的媒介,学生只有对校园文化在感情上认同,产生共鸣,才可能主动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认识。

4.2 利用动态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从而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院有着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平台。例如:通过早读的活动,督促学生珍惜早上的美好时光,勤奋学习;通过升国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将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了我们学生生活之中,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勤俭自强的美德;另外通过学校不同月份开展的的“礼貌整洁月”、“好学月”、“德育月”等不同主题为主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德育教育。

(2)融洽的师生关系来开展德育教育。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难驾驭的。当代著名教育家、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要关心孩子,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真诚地爱护、尊重学生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条件;要了解孩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知,即了解,这是教师取得成功的保证。师生可以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可以像家长与孩子一样一起玩游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可敬又亲,才会向老师吐露心声,老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我院的大学文化里的学术文化给我们开展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引作用,要求我们对学生不仅要严格管理,而且要付诸“三心”、“四深入”来开展工作。用我们的关心、爱心、耐心来教育学生,深入学生的活动场所、餐厅、宿舍、课堂,这样使我们更容易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我院大学文化是创办人办学思路的初探,是升达办学经验的思考,是成功办学实践的升华。我们开展工作应该调动学校中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从校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影响,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铺平道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情操。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院的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内容,探讨了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有机结合对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丰生.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教学研究,2000.3.

[2]王广亚.成功与我.2009.4.

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 篇8

崇尚网络文化目前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新时尚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已在大学校园中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上网了解信息。通过这种媒介,他们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也可自由发表见解。这种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资源,我们称之为“网络文化”。

网络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具有信息传递快捷、直接的特点。它以其无与伦比的电脑资源优势,为全世界的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发布工具。

高等学校是全社会信息化的最高团体,是人才及知识的聚集地,作为当前尖端技术的信息技术自然也是主要以高等学校为研究基地的。同时,在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的今天,能否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所学校科研和教育的水平,因此,高等学校在高新技术研究中非常需要高效率的信息传播技术。

当代高校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重视远远超过他们的学长,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逐渐成为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对网络文化的热衷反映出这一代学子较之他们的学长们具有更加开阔的眼界以及更加强烈的信息意识。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地球村”的概念,更清楚地了解国际竞争的激烈,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文化了解信息,接触的信息面更宽,接触的不同观点更多,表现在思想形式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学生们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他们不再简单按照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其次,学生们理解信息变得更加主动,他们会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到一起,运用自己的辨别力,去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再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归根结底,高校思想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

任何一种信息传递网络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这些立场、观点就成为该网络内在的信息选择、流动架构,所有进入该网络的信息必然要经过这一架构的过滤、重组。过去,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板报、报纸、广播,学校对这些载体内容中传递的信息内容可以进行过滤,将不正确的观点、不恰当的信息去除,甚至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充当信息源的角色。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电脑网络的逐步普及,对信息的修正几乎已经不可能,校园也已不是所谓的“净土”,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往往会在网上进行激烈的交锋,在某些根本性的问题上甚至会出现尖锐对立。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多数时间身处校园内,对校园外的事物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有了计算机网络之后,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广泛、更直接,各国报纸纷纷上网,阅读者只要找到其网址,既不用付费,也不用等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因此,即便是错误的观点、虚假的信息也会不经过滤而直接进入视野。日积月累,各种信息就在大学生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虚构的,但却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土壤之一。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以及寓教育于活动的方式,注意从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现代信息手段的发展使得学生们接受学校正面教育的时间远不如他们接触网络文化的时间多,也远不如接触后者的兴趣大,这就给正面的教育手段带来了消极影响,或歪曲,或抵消,其危害也不能不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我们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接受了大量正确的观点,在学校里,他们接受了这些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大部分是没有经过比较的,没有经过不同观点交锋的,于是,当学生们走出校门,当他们接触到完全相反的观点,而且是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信息时,他们就会受到迷惑,有时会感到强烈的冲击力,于是,原有的信息建构很快就会出现裂缝,甚至坍塌。

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或正在从以灌输式为主,逐渐转向以启发式和参与式为主。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应从向学生正面灌输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选择正确信息为主,即由“灌输信息”转变为“引导选择”。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有用的正确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具备这样能力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建立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有效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水平

在网络文化中存在大量的“把关人”,他们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不应该传播。网络文化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就在“把关人”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能够将全面、客观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就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之,则不然。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趋势及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建立自己的“校园信息网”显得非常必要。这个网络的建立,既可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一些有可能注入学校的消极信息过滤,又可以发挥“天平”的作用,对一些确实进入学生生活的消极信息进行平衡,以抵消其负面影响。

要建立这样一个网,一方面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负责,以进行网络文化的分析,另一方面要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勾勒出完整的社会图景,使得大学校园成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熟悉现代信息社会的训练场,并学会从中找出正确的信息。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完整性原则,即该网络不能影响学生全面、客观了解社会信息,不能变成单色滤镜。根据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受众,若要传播发挥劝服作用,一定要保证信息的全面,即正反面的信息都要有,引导受众去自主做出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告诉结论;第二,积极性原则,即该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主流应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的信息应能阻挡、抵消其中所有的消极消息,这是由学校的教育性质决定的,多元的信息流往往会令缺乏社会辨别力的大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校园计算机网络要确保由完整信息引起一元结论;第三,主动性原则,即该网络应调动可以利用的校园内各种资源,或制作软件,或主动发布信息,对各种不良信息主动应战,保持学校教育者的主动地位;第四,参与性原则,即发挥学生参与的热情,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从参与中,让学生熟悉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些基本的运行手段、运行规则,这样走出校园后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冲击会显得比较成熟。

要建立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就必须利用一切人类已有的传播学研究成果,这其中既有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也有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宣传经验。当前,首先应注重对受众的研究。大学生是社会中思维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当代充分信息化的社会条件下,思想状况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他们在接受传播者的信息时,更注意主动的思考,独立地判断,有选择地接受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信息。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在传播中应避免简单化、行政化,一定要将受众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对待,不能采取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方法。其次,应注重传播效果的研究。当代传播学的研究就是从研究传播效果开始的,没有被受众接收或接受的传播行为并不完整,只是“半传播”,而根据传播效果的差异调整传播方式,调整后的传播方式可以改善传播效果,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反馈机制,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传播水平。

再次,应注重计算机网络特点的研究。很难想象,一个连鼠标都不会使用的教育者,如何去教育学生正确学习网络文化。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流由“灌输信息”转变成“引导选择”,适应了信息社会的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必然会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必然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效果,其次要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最后达到引导学生在接触全面客观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的目的。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

上一篇:遇见世界在最美时光里遇到最美的你爱情美文下一篇:小学庆祝教师节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