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课程与德育

2024-09-07

潜在课程与德育(共8篇)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1

潜在课程与德育

潜在课程作为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从潜在课程及其构成入手,探讨了潜在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功能以及在实践中如何精心设计,发挥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

“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对潜在课程的探讨不断增多,研究逐步深入,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在学生个体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拟从潜在课程及其构成入手,谈谈潜在课程与德育改革。

一、潜在课程及其构成

迄今为止,对于何为潜在课程,尚无公认的准确定义。一般认为,潜在课程“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而起到教育作用的。”也即,潜在课程是指融入学生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不为学生意识到的一种教育影响。它是相对于政治、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和体育、科技等活动课程而言的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

1、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包括校舍的布局、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的布置、运动场所的设置、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等。环境是人创造的,环境也能塑造人。

2、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和活动制度等。合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育。

3、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它主要是指学校的校风,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师表形象和人际关系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地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及学校成员共有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良好的校风是一种强有力的潜在课程,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曾指出,潜在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他要求“利用潜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

首先,从理论上看,德育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学校通过正规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但是,如果德育过程基本处于静态,只让学生端坐静听教师的长篇道德说教,不仅缺乏使学生感兴趣的道德教育活动,而且必将导致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枯竭,影响德育效果。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将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德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德育必须开拓另外一条途径,就是让学生在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校园里,通过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培育美的人格。这正是潜在课程的内容。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如果说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依靠正规课程所传授的道德知识而得到提高的话,那么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则离不开学校潜在课程的有力配合。事实上,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只能在交往过程中,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离开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经验,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其次,从实践上看,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高低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不呈正相关。有人就学生高考的政治成绩和平时的思想品德考核等级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发现,在全班46位同学中,有30人高考成绩达到优良,而其中品德等级达到优良的仅有13人。就非毕业班而言,情况也大抵如此。这表明,我国现行中小学的政治课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还表明,道德知识的多少,不能代表道德品质的优劣,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道德认识与品德无关。但至少可以说明的是,单靠正规课程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必须利用学校的潜在课程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

潜在课程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地说,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和说教,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环境,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陶冶学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仅仅是在正规的显性课程中能完成和实现的。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潜在课程可以提供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论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愉悦中陶冶思想情感,净化心灵。

3、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潜在课程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起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制度设施、师生交往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对学生有一种强制性的约束或规范力量,无声无息地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久而久之,这种“无意识”就被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律令和稳固的道德特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潜在课程的教育设计

潜在课程对学生来说是潜在的、隐形的、无意识的,而对教育者来说,则是有目的、可以设计、可以预见结果的。从实践看,思想政治课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属于正规课程的教育,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是不能直接传授的,要真正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不能只靠说教,而要借助潜在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潜在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其在德育中的作用。

1、美化校容,环境育人

一位美学教育家曾经指出: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师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兴趣,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充分发挥环境在育人中的作用。

首先,校园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性,而且要注重艺术性和教育性。例如,在教学楼前设计象征祖国未来的雕塑,既可以给人以美感,又可以使人富于理想。其次,校园环境的布置一方面要搞好绿化,使一草一木都能起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舍墙壁、橱窗、语录牌和黑板报的作用,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如可在教师、实验室悬挂中外名人的画像,在走廊楼梯出悬挂名人格言警句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第三,不论校园大小都要保持学校整洁卫生,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完善校规,管理育人

现代教育学之父,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成功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学校的规章制度集中地体现了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这些规章制度一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就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这方面,主要要抓好两件事。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随意型发展为常规型。要努力使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的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且各项规章制度应要求一致,不互相矛盾。

其次,必须认真执行,严格管理。制定了规章制度并不等于就形成了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它还需要为广大师生接受。只有当学校的规章制度转变为全体师生的内在要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其得到师生的认同,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化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强检查监督,及时表扬和奖励遵章守纪的个人和集体,对违章乱纪者决不姑息迁就,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从而达到自觉内化,管理育人的目的。

3、优化校风,教书育人

校风是学校稳定的、具有某种特征并受一定的价值观念支配的集体行为作风。是集体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优良的校风既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校风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它包括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为了形成优良的校风,学校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改进领导作风。在影响校风的诸因素中,领导作风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因此,学校领导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率先垂范,献身教育,做奉献的楷模;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艺术水平,有娴熟的管理技巧,做管理的专家;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做教学的专家;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博大的胸怀,民主的精神,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人格魅力,做合作的榜样。

其次,形成良好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的人格、气质、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教风是重要的潜在课程,在教师“教书”的过程中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教风在校风建设中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敬业乐教,有奉献精神;要有科学的头脑,先进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成为学可以信赖和信服的表率;教师之间要团结合作,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不时完人,但教师要做真人。教师不仅要把他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且要用他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第三,培养优良学风。学风是学生集体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的学风是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会感染、熏陶并规范学生的行为,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坚持正面教育,强化正确的道德规范,消除负面影响;要即使地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整个校园倡导乐学、谨严、求是、创新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潜在课程的特殊德育功能正在于熏陶、鞭策、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只要我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有益影响,必将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对培养“完美的人”这一最终的教育理想的实现,也将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87年第1期。

3、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

5、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

6、程咏艳:《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2

一、潜在课程的概念

潜在课程, 也称内隐课程、隐性课程[2]等。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 显性课程包括:诊断学, 内科学等。诊断学内科学包括: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病程发展变化和诊治过程的全面记录[3]。潜在课程也包括:文化 (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4]) , 环境、塑像、生活、大学经历等, 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

二、潜在课程对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影响与意义

1、塑像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吉林大学多数学部有塑像。

吉林大学工学部是吉林大学合校前的原吉林工业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 是我国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 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工业大学, 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吉林大学有多个基地和重点实验室,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是国家基础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 汽车与工程装备先进设计制造项目是“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这些科研项目, 至少需一个密切协作的课题组, 需提高学生协作精神与能力[5]。申报课题时可有学生参加, 通过申报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6]。通过参加科研工作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7]。撰写申请书时能增强综合大学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8]。还提高在吉林大学工学部逸夫教育大楼正厅内有一座塑像 (见图1) , 此塑像为陈秉聪院士。国际著名拖拉机和农机专家, 地面机器系统专家和农业工程教育家, 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上下课通过大厅看到陈秉聪院士塑像时, 想到像陈院士那样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了解校史院史, 使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1954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 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陈秉聪老师参加筹建工作, 编写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用较短时间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和实物教学资料室, 他的这些开创性工作影响很深, 被誉为我国拖拉机专业的创始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像陈院士那样热爱祖国, 爱国就是立足本职岗位为祖国多做贡献[9]。

2、讲座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学生入学后, 学校开展系列讲座。请硕士导师讲现代汽油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开发及性能评估关键技术, 吉林大学新民校区教授还去吉林大学工学部逸夫教育大楼教室, 给学生讲:关注健康, 肾性骨病的防治与研究进展。要像正规显性课程那样, 讲诊断学视诊[10], 认真准备,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11]。认真负责的讲座对学生的道德素质[12]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影响。例如研究气象因素对肾病的影响, 为其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以求获得最大疗效, 总结实际病例。病例1:68岁女性, 因着凉后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上中输尿管压痛点触痛阳性, 肾区叩痛阳性。尿常规, 白细胞+, WBC88.40/ul、15.90/HPF, 细菌1944.80/ul其余正常范围, 血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彩超均正常。诊断尿路感染。应用萆薢分清丸9.0克, 每日二次, 口服, 服用2盒后症状消失, 查体无阳性体征, 化验尿常规正常。对于尿路感染的患者应用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生产的维得清®萆薢分清丸 (本品为中药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粉萆薢、石菖薄、甘草、乌冬、益智仁 (炒) 。每瓶装6克, 每盒装10瓶。分清化浊, 温肾利湿作用。一日2次, 一次6克~9克, 口服。适当多饮水, 忌食油腻, 茶, 醋及辛刺激性物。收到良好效果。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洛汀新治疗高血压和蛋白尿效果确切。

3、学报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 篇3

德育课程在我国学校德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几十年来,中小学德育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各科教学等渠道进行的。而德育课程更是被赋予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崇高地位,因为德育课程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这门被赋予如此重任的德育课程在20多年的开设时间里,虽然也有着相当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这门课在很多地方成了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一些学生对教材只有恨,没有爱,学期结束之后甚至将教材撕掉、烧掉。

归纳起来,这门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的这门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这门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但政治性、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内容始终是这门课程稳定的核心。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教育。问题是,政治教育的要求应与儿童的心智与情感发展水平相匹配,否则,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合时宜的。而用政治教育遮蔽、代替道德教育,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错误,因为这种做法牺牲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

2.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儿童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儿童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比如,一二年级的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等十个德目。与此相对应,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对这些德目的图解,多采取“道理加伟人故事”的方式来组合课文。比如,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课文,多是采取讲一通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的道理,再加上周恩来总理或毛泽东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说这些德目本身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将这些德目和道理从生活中抽取、提纯出来,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生活情景,变得非常抽象、僵化,无法与儿童的生活发生链接。不是说伟人的故事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儿童对这些伟人知之甚少,伟人及其生活方式对儿童来说都极其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对自己的生活缺少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

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0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上课基本等同于读读课文、讲讲故事,无法创造教学的乐趣。学生对教材上的道理和故事兴趣不大,只是在教师和考试的威压之下,不得不背诵教材中的道理和知识。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对儿童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本身就有悖道德。另一方面,通过痛苦的记忆过程死记的知识、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多大关系,无法指导自己的生活,无法进入自己的内心,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品格。

二、德育课程的创新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一大背景下,在中国全面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幅度很大的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9一12岁)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新制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将近10年。总结十年来的经验,本次德育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理念的革新。

新德育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次课程改革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1)“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constructive)因素”,无法与生活相剥离。因为剥离的结果是,道德成为没有“土壤”的“飘浮物”,而生活则变成与动物无异的纯生理性过程。对人类社会和个体来说,道德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道德的培养无法脱离生活单独进行,正如人的心脏非常重要,但人们却无法将其取出来单独进行锻炼。(2)道德固然重要,但与生活相比,道德仍然是第二位的。一个人学习道德,不单单是为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生活幸福。因此,道德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3)“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

生活德育的另一种表述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中国以往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现实,正是因为以往的德育课程以德目为体系,忽视了儿童的真实生活,才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在生活德育理论的指导下,德育课程的设计策略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用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约束儿童,变为“自下而上”——通过指导儿童的生活,使其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成、建构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课程不是为了特定的道德目标,而是为了儿童的生活。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表述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并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则表述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

课程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深刻变化,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以生活德育作为核心理念设计的德育课程实际遵循的不再是知识的逻辑而是生活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就在于生活本身,遵循生活的

逻辑就是要遵循生活的特性。首先,生活是劳作性或实践性的。生活是需要过的,单纯的思想活动无法使人浸入生活。当然,“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行为,而是人的整体生命表现,其间少不了意识和情感的投入。其次,生活是人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人,任何将人遗忘的活动都是对生活的背离。第三,生活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中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生活中有他人是我们的一个根本的存在境遇,与他人的交往也是我们人性发展与充盈的自然需要。第四,生活具有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不单是指生活领域划分的相对性,即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划分的相对性,还意味着构成生活要素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比如,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要素,但道德与生活的其它要素是无法分割的,强行分割只能导致生活与道德的双重死亡。第五,生活的意义建构性。生活离不开日用常行,但生活也需要建构意义。生活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可能生活”(赵汀阳语)的过程。德育课程遵循生活的逻辑也就是在课程中将生活的这些特性体现出来,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设计课程结构,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

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也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当然这种关注不是单一的角度,既有品德教育,也有生活指导和科学知识学习。儿童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问题,有些是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有关的;有些则是非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无关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开。德育课程对生活的关注应采取一种整体的方式,将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按其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同时实现多种教育目的。

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教学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儿童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都不能代表儿童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儿童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种整理与反思的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三、生活德育的坚守与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10年,教育部和学术团体分别进行的跟踪调查都表明实验效果是比较好的,教育部为课程标准修订所做的大型调研都证明了这一点:

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思想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课程标准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误解和怀疑。我们在调研中,就听到、感受了一些。

比如,有人说社会生活有庸常的一面,回归生活难道要迁就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吗?现在的学校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考试生活”,回归生活难道就要回到考试生活吗?这样的误解与怀疑应该说是正常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认识,消除误解和怀疑。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

再比如,有人说既然生活德育意味着对儿童生活的加工与提炼,那是不是让儿童去过那种纯而又纯的道德生活?就如在温室中养花?这也是对生活德育论的一种误解,其实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中消极因素的反思与批判。纯而又纯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消极的因素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剩下的就是如何面对的问题,运用得好,其可以变成很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再一次重申、确定了生活德育的理念。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但是,课程不能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和提升,使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意义。”

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与价值

1、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教育部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要注重规模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既根据党和国家规定的德育任务,又根据职校特点和职校学生实际,面向现代社会,重新整合,形成一个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质量目标。

德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变革。它不仅仅改变德育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还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更新,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学习者——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人”,在此基础上把“人”培养成“人才”。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德育管理的弊端更加明显地表现山来。在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人才的今天,我们的德育管理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改变。

为此,我们提出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形成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价值和个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在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同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2.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满足企业对职业技术工人素质的需求,尽快 1

地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认识视角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与隐性课程、活动课程,丰富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和途径,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本化德育管理模式。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完成从相对单一的学校环境向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过渡,并使之有能力去体验未来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未来工作职位的要求。同时,研究这一课题也是为永嘉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尝试,真正有助于永嘉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立足于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探索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品牌、争创浙江省终点职业中学作好理论和实践准备。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是:在深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开发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及隐性课程,构建生本化德育管理模式,取得富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工作经验,改进和探索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的内容,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的常规教育与管理再上新台阶。

2、研究内容

(1)、如何根据企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的联系,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整合一切资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我们认为:德育课程不仅要体现新时期的新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地方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并结合职业教

育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德育工作内容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使德育活动能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我们还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不能较多地停留在“管”,“压”,“堵”等层面,不能较多地是采取“禁止什么”、“不许什么”来进行管理,压抑学生的个性,造成学生较为普遍甚而严重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不能将学生过多地置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忽视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漠视学生有着独立的人格,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学生在管理中的逆反和被动性;而应该关注生命,关注状态,把“为教师好管而设计的管理”改变为“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管理”。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法。

具体措施:加强理论研讨;编写德育校本教材;开发德育活动课程;探索富有职业教育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工作经验;创建生本化管理的环境,构建生本化管理模式。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9.12——200.1)成立课题组,理论学习,研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制定初步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0.2——2010.4)调查研究德育课程问题,初步制订校本德育课程编写方案;探索具有职教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方略;分析学校德育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生本化管理的模式构建。

第三阶段:(2010.5——2010.10)完成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生本化管理模式的形成。

第四阶段(2010.11——2010.12)课题研究进行结题报告及论文结集。

四、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人员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撰写了多篇论文发表、获奖及交流,均获得一致好评。

2、我校德育工作有良好的基础,学校被评为“温州市行规达标单位”、“温州市平安校园”“永嘉县德育先进学校”等。

3、我校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开设了网站;这使该

课题在研究方面又有了很好的硬件方面的支撑。这些有利的条件保证了该课题的顺利进行,也为该课题研究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有一定的资金保障。

五、课题组人员与分工

六、经费预算

调查经费:4万

材料费:2万

学习考察费:4万

合计:10万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5

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实验

(一)目标定位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实验坚持结合理论知识点,联系社会现实,培养中职生女性主体意识,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二)方案设计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及本班级学生情况,结合教材,选取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这四个方面是:独立的人格培养、爱情观及性意识培养、美意识培养、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培养。

(三)实施步骤

1.学前测试

实验前进行开放性测试,学生完成一篇自我认知文章,作为学生成长记录。

2.教学设计

将四个模块的培养目标融入《哲学与人生》课程的五个单元。总计教学课时32,比教学实验前增加2个实践学时。

3.教学过程

(1)独立人格培养。在问卷调查中发现51%的中职女生独立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人格平等意识”和“经济独立意识”两个方面。大多数女生依赖性强,缺乏人格独立意识,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一定是家庭,认同男性在事业上强于女性,女性应当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认为女性一旦开始婚姻关系,可以专职家庭,不再继续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这也反映出中职女生大多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教学计划中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紧密结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增加自我认知测试、“霍兰德人格测试”,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分析性格,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将性格类型相似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引导学生分析男生、女性在完成同一任务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同时,结合教学案例,参考教材中出现的素材,补充介绍医护行业中的优秀女性工作者、职业能手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共鸣和强烈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获得独立人格,超越自我,(2)爱情观及性意识培养。中职生大多处于14岁至18岁,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课程缺少对学生爱情观和性意识观念的教育。这一时期,青年学生产生对性的渴望和幻想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教育的关键是要疏和导而不是防和堵。使学生理解性是成年人的权利和责任。青年女性要学会独立思考,既不恐惧性,更不对其持无所谓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单元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既训练学生思维,又了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盲点。使学生自尊、自爱,学会自我保护,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美意识培养。从古至今,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中职女生阅历少,人生经验浅,往往简单地将“美”与容貌、金钱相联系,容易受到媒体、网络、他人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调查显示,将女性价值限定在容貌、年龄、体型上,将女性生存空间限制在家庭领域的学生比例高达73%。教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美意识,结合教材中“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4)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培养。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意识的培养,是中学阶段总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应当蕴含在每一门课程当中。发展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最终考量就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课题组成员在教授最后一个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时,设计了“价值观澄清”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发现最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题组成员担任所在班级的兼职导师。兼职导师的设立旨在密切师生联系、及早发现和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认识。兼职导师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从学生生活入手,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一方面课下的生活素材用做课堂教学的活动课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德育课程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接受,不觉得枯燥。另一方面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价值观现状,易于开展教学,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进行突破和创新。课题组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百分制打分)与开放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回看课前撰写的自我认知小论文。评价结果显示,学生除掌握《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理论知识,对自身价值有了明确认识,尤其对两性关系、美意识认识深刻。

(四)实施效果本学期,学生完成了深刻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效果较好,有的学生写道:“这个课让我第一次懂得人生有很多可能性,自信自强才是人生的真谛。”全年级参加实验教学的两个班级,在各类大赛、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班级。在全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上,共有12名同学积极参与,3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4名同学获得优秀奖。

三、结语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6

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初中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广泛关注。想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質,教师要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优势。体育教学不能只传授学生基本体育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巧,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养。还可以借助体育教育的团体性结合德育教育,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初中体育渗透德育教育优势

1.1

体育教师的感染力

体育教师通常接受过系统的体育知识学习,加上专业的体能训练,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高压力的学习状态下,体育教学还能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愉悦。因此,学生对体育

课堂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较为集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岗位意识,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以此作为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主要优势。

1.2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体育相较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区别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体育教学大多数都是实践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同时,体育教学还具有集体性,很多体育活动都是需要集体进行参加的,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规则性,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规则制定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对组织纪律的遵守,从而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创造良好的条件。初中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比较熟练,能够明辨是非,是德育教育开展的最佳时期。

初中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方法

2.1

德育渗透内容具体化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重难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通过举办运动会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集体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国家队的表现。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女子排球队的比赛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运动员所具有的顽强拼搏、艰苦训练的精神,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能够运用不惧艰险的优秀品质来进行解决。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项目接力跑、球类比赛等,让学生了解集体的重要性,能够严格遵守体育活动中的一些规则,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也能够严格遵守社会发展规则。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够优先考虑集体利益,通过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明确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在道德约束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在篮球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制定明确的篮球规则,对一些不遵守规则的情况,要仔细认真地进行思想教育。

2.2

德育渗透形式多样化

初中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运动项目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对相应的运动规则进行改变,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仔细研究体育项目制定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做好运动器材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天气和场地等一些自然因素所引起的教学变化,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养成集体意识,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的组织纪律,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同时,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德育内容的多样化,体育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平等、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学生,鼓励学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还可以以精湛的运动技巧来感染学生,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心和爱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一些比较难的运动动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鼓励的语言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在教学方案制定开始之前,仔细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了解德育因素,根据教材和项目的多样化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宣传保护器材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到场地的布置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思想,还可以通过跨栏、体操等一些运动项目来培养学生勇敢、团结、果断的竞技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制定时需要仔细研究课程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把握良好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

2.3

德育渗透要从实际出发

在进行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初中生的主要特点来进行德育渗透。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个性独特,在遇到困难时难以自我进行解决,很容易受到打击时心丧气。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客观规律来合理地设置体育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选择好德育和体育之间的结合点,保证教学开展的有序性。例如:在长跑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接力跑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跳跃类运动项目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精神。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体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承担教学引导的重要作用,适当调整教学任务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因素,设计好教学课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开展。

结语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7

关键词:体育课,课程,体育潜在课程,概念,内容

由于课程改革的滞后,我国的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只注重体育正规课程,而轻视体育潜在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潜在课程理论研究不足,实证性研究缺乏,使得体育潜在课程停留于自发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课程的全面建设,理性认识体育潜在课程本质和归析其内容要素对于体育课程的全面建设是必要的。

1 体育潜在课程概念辨析

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称为“副学习(associate learning)” 、隐性课程、隐蔽课程等。学者靳玉乐认为:用“潜在课程”较能准确地反映其本质与特点,是比其它术语更妥切的用法。我国台湾学者对潜在课程的介绍和研究较早并统一用“潜在课程”。美国教育哲学家高尔顿(Gordon.D.)认为潜在课程是通过学校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学术性为主的学习成果[1]。教育学家李秉德认为,“潜在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靳玉乐的研究认为: “潜在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学术的与非学术的)[2]。”近年来,体育学术界对体育潜在课程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多以“体育隐蔽课程”之说见长,事实上,课程领域中规范提法很少有隐蔽课程之说。依存于潜在课程的这些理论,体育潜在课程的概念也就明朗了,“指在学校的教育情境中,那些难以预测的,伴随着正规体育课程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体育学习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学科的与非学科)”。

2 体育潜在课程内容三要素探究

2.1 体育潜在课程三要素归因

潜在课程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借助于教学环境来进行的,研究体育潜在课程,离不开对体育课程所处的情境的考察,而对内容要素的探究将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解读体育潜在课程的本质。刘根平、黄松鹤认为体育潜在课程的内容要素为三类: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3]。姚蕾认为体育潜在课程的内容要素由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两类构成[4]。本文认为物质情境和文化情境已是认同的要素,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族群中独生子女比率的迅速增长等诸方面的原因,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人际关系因素已成为教育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认为人际关系已是学校体育潜在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要素,应该独立出来进行研究。

2.2 体育潜在课程内容三要素探析

2.2.1 体育物质情景要素

体育物质情境是体育潜在课程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础,主要指学校内部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数量、质量、规格、种类、布局以及体育艺术雕塑等。学校一切教育的有序开展都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体育课程亦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是培养学生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学校体育物质情境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到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也将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层次。改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优化现有体育物质资源、合理布置体育器材,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取得良好体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体育物质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是学校体育潜在课程建设不能忽视的工作。实践证明,理想的体育场馆、齐全的体育设备、丰富的体育器材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会产生促进作用。

2.2.2 体育潜在课程文化情境要素

2.2.2.1 体育教师教育理念及人格因素

教育学视角中, 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以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发展为目的而创造性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其人格应参照其它专业领域的标准, 依其知识结构特征、技能水平等潜心整合并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提供条件让学生主动理解外在的体育运动知识并融合自己的内在思想使它们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主动发展[5]。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体育潜在课程意识。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被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2.2.2.2 体育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管理主要是建立多种制度维系体育课程的发展,反映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和价值取向,体育课程管理主要包括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校园群体竞赛两部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是完善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随着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何使“评价”成为促进体育教育的手段,真正实现以“考”促“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潜移默化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必要手段;群体竞赛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化的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增加学生的体育参与率,而且可减缓学习压力,矫正部分学生消极应付体育的态度,是体育潜在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2.2.2.3 校园体育传统风气

校园体育传统风气是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风气无疑是一种优化了的体育氛围,对学生体育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集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会形成共同倾向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和行为在群体互动中存在着类化现象,因此,校园群体中主流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而一定的体育行为,一旦成为校园群体中的主流行为方式,就将通过模仿、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其内化并与心理环境相协调。实践证明,多数学生体育行为的规范、体育习惯的养成与学校体育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2.2.2.4 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含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弘扬体育文化、全面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从“崇尚竞技走向健康第一”的必然步骤。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的发展应该依存“有趣一乐趣一志趣”这样一个兴趣环,因此,体育行为和体育活动要从“有趣”开始,进而从实践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向“志趣”方向发展。兴趣是教学双方情感融合的结合部,是教育成功的切入点,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链的有效递进,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认识,培养他们的体育情感,是体育潜在课程不能忽视的内容。

3 体育潜在课程人际情境

3.1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情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更是学校体育潜在课程的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L P·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维系体育学习、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体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互动模式。

3.2 生生关系

生生关系是校园层面最大的同辈群体间的人际关系。狭窄的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无疑会使学生关系的离散程度偏高、融合程度偏低。体育学习需要大家彼此遵守体育运动的公共法则,同学间偶尔的冲突要在公共秩序中得到化解,同学间融合异质体育文化、习俗、接受不同个性同辈的能力高低是个体人际关系可否和谐的充分反映,否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紧张、孤立封闭的尴尬境地。

4 结论

目前,我国体育学术界对体育潜在课程内容要素研究的视角虽然有所分歧,但总体来说认同多于分歧,主要的争辩也就是因文化情境存在校际间差异、地区间差异、学校办学的层次有别和培养性质不同所展现出的不可同一性,致使体育潜在课程内容中文化情景要素复杂而多变。但正确认识人际关系要素对体育潜在课程乃至整个体育课程的影响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Martin J.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J].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1983.

[2]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1996.

[3]刘根平.黄松鹤.潜课程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44-46.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潜在课程与德育 篇8

关键词:潜在课程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96-01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越来越多外籍留学生来到中国的大学高校学习汉文化、汉语言。毫无疑问,在国内,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自正式存在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于是,一些高校开设潜在课程,通过对正规课程与潜在课程的协调规划和优化发展,力图创造出最佳的对外汉语教学环境,从而达到使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升温。随着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日益重视和不断加大投入,随着我国语言规划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必将在新的世纪迎来繁荣发展的明天。

1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简言之,即“供不应求”。具体而言,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重大建树不够;教学实践方面重大突破不够;教学思想与手段方面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素质的研究人才不够;专业素质优秀的师资力量紧缺;教学效果很好的优质教材不多。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现实状况,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观的现实需求。

1.1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多是集中于高校,其面向对象是国外留学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改进,然而,因为文化、价值观、国情多方面的差异,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2 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僵硬,情感交流不足。(2)留学生难以克服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难以融入生活。(3)学生厌倦正规课程一板一眼的教育方式,失去学习热情。(4)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无法学以致用。

2 潜在课程

2.1 关于潜在课程

所谓潜在课程,就是与正规课程相对的,并没有出现在教学大纲上的并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的课程。潜在课程又称隐性课程,它是通过一种暗含、内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到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等,从而达到正面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怀有更多的兴趣,更加易于接受知识,将学习与生活、实践合而为一的目的。

潜在课程有其特殊性,正是与正规课程对应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在对外教学中利用潜在课程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和学习成果的原因。其特点如下:(1)实施主体是老师与学生双方,而不像正规课程中主动权只在老师手中。(2)实施内容是思想意识、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3)学生在接受时是无意识的,即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的。(4)其结果是非预期性的,无法等量衡量。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潜在课程的意义

(1)扩充了课程内容,延续了正规课程。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潜在课程重视重视知、情、意的整体性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课本上枯燥的知识,而将学习延续到学生在学校的总体生活,重视了各种教育背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即是说,学生的学习其实从正规课程延续到对生活的总体体验上了。这更利于学生接受汉文化汉语言,全天随时随地学习,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传统的正规课程,常以直白的方式将知识硬塞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而潜在课程的存在,让学生可以突破教学大纲的规定,接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文化层面,养成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潜在课程,改变了学生闭门读书的状况,学生为了生活和交流,走出自己的圈子,有利于学生与同学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流中达到情感的交流。

2.3 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潜在课程的策略途径

(1)应该完善教师培训模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方方面面的,而不该只是在课程上,而该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给予学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是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师,他们的作用更不该只是传授课本知识,而该在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给学生带来影响,让他们慢慢接受异国的文化和语言、价值观等方面的东西。故而,完善教师培训模式,对开展潜在课程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扩展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意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培养出对学科知识的依赖较少,全面发展的综合型较少。(2)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这一点其实是紧承上一点提出的,上一点就是给了达成这一点。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能够帮学生因为消除异域的文化冲突和语言障碍而产生紧张感、孤独感和不适感等方面情绪,建立安全感。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问题,构建良好的生动的语言交流环境。(3)在生活中创设汉语的环境,创造语言实践机会。潜在课程教育体系建立的关键在于是否给学生创造了学习汉语的良好环境与氛围,让学生身处其境,受汉文化的熏陶。同时,为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学以致用,语言只有说出口了才算真的学过,所以,在课外给学生提供使用汉语的语言實践机会,例如汉语俱乐部,汉语桥等,是十分重要的。

3 结语

长期以来,因为文化差异,价值观取向不同,国情差异以及语言的局限,我国国内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虽然发展时间长,却一直止步不前。而潜在课程,正好给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改进的契机。加强潜在课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优化语言教育的环境,将学习与生活合二为一,增进师生交流,利用学生更好地接受异国文化、语言,比正规课程直白地传授知识更有成效,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构建潜在课程,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14.

[2]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1987:53.

[3]李宇明.强国的语言和语言强国[N].光明日报,2004-07-28.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5]吕必松,主编.中国对外汉语教学40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6]许嘉璐.关于“汉语热”的一点想法[M]//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大讨论活动学习情况汇报下一篇:[七一演讲稿] 党旗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