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2024-09-09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精选11篇)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篇1

摘要:近几年,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明确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是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伦理文化,内涵,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 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 企业文化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目前, 全国范围内已经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 企业文化的发展为企业的运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又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关系。企业文化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它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全新的动力, 在各企业带来高额无形资产的同时, 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建设, 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同类型的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建设有不同的影响, 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利用企业伦理文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

1 企业伦理文化的内涵

企业经营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目前, 很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存在道德缺失等问题, 因此, 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企业伦理”概念和学科起源于美国,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企业伦理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美国学者对企业伦理作出了以下总结:企业伦理是企业的道德规范准则, 企业职工是道德准则规范的主要对象。但是更多学者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 其对象是企业全体职工。企业伦理的德行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企业伦理可以有效束缚企业职工的日常行为;第二, 企业的生产经营受企业伦理的束缚;第三, 企业伦理可以正确处理企业各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第四, 企业伦理与法律效率具有较大差异, 企业伦理的作用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认知以及企业规范进行确立。

2 现代企业管理中伦理文化的现状

2.1 企业文化认识扭曲

企业伦理文化引入到我国企业建设中的时间有限, 因此, 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建设中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利益意识, 企业化理文化与企业建设紧密相关, 但是其对个人利益却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职工通常选择置之不理或者可有可无管的态度, 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建设, 无形中也影响了自身的利益。这就是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认识的扭曲, 将各种危害企业发展建设的思想, 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厚黑学扭曲下的“中庸之道”, 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在实际的发展建设中, 企业中个人最大化的思想很难实现最终受益的最大化, 这个观念早在“均衡理论”中就得到了论证。总之, 我国企业建设中存在的扭曲思想既不利己, 又危害企业的发展建设, 某些管理存在问题的企业受其影响更加严重。

2.2 企业伦理概念模糊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 现代管理理念逐渐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 现代管理理念引进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 形成了企业伦理文化。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中西方文化管理哲学为出发点, 企业伦理逐渐发展起来。目前, 我国企业伦理文化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在实际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伦理概念模糊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伦理从西方企业引进, 很多文化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 企业职工对伦理文化概念的认识仍比较模糊。

2.3 企业伦理严重滞后

我国企业伦理文化的形成仍处在初级阶段, 很多企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还是会受西方伦理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本身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难题, 现在, 又面临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问题, 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显得尤为困难。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绝对有保障, 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企业伦理文化的认识上, 传统的文化思想为企业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企业整体文化处于滞后状态。

3 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3.1 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 企业文化中有一部分内容以哲学观点为主, 将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作为企业理论文化的后盾, 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载体和源泉。企业理论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具有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有效束缚职工行为的重要作用, 也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伦理文化主要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 本文对其做了简单介绍。

(1) 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内部。企业伦理文化和内部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伦理文化在内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以及全体职工之间应该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西方国家将其称为劳资双方关系, 在中国, 由于管理者和员工只是分工存在差异, 但是, 他们都是社会的主人, 以西方伦理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依据, 中国企业伦理文化就是借助企业管理为手段, 发扬中国传统美德, 从而促进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之间共同发展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2) 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外部。企业伦理文化对企业外部的影响主要通过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得到, 正确处理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外部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树立正确的伦理意识, 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引导政府和企业之间树立正确的合作关系;第二, 重视社会利益对企业发展建设的影响, 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第三, 重视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伦理责任;第四, 重视双方的共赢, 正确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3.2 企业伦理文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以一定形态的企业文化为依据, 为了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益,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 企业伦理文化可以提升职工的积极性, 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伦理文化以社会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为主, 企业伦理文化不仅具有积极向上、鼓舞人心以及引导职工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作用, 还能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伦理文化要求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 这就要求企业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形态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落后于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我国企业管理强调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伦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借助伦理建设的推动作用, 创建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 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 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规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多, 其中环境道德是现今企业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行各业必须把环境伦理融入到企业的伦理文化中, 为企业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规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是21世纪企业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 “企业公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的企业建设也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艰巨。从企业伦理文化的角度出发,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要求, 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环境道德标准, 企业发展建设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 综合效益原则;第二, 公平与正义原则;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代企业管理伦理思想要求企业在摒弃传统管理理念的前提下, 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树立全新的行为准则, 使企业管理满足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总之, 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为了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建设者应该在了解企业伦理文化基本内涵的前提下, 明确我国企业管理中企业伦理文化存在的问题, 熟悉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为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参考文献

[1]胡良义.谈企业伦理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 2010.

[2]薛传光.基于企业伦理与使命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篇2

摘要:

本文旨在挖掘国内市场上有关企业存在的伦理问题,特别是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食品行业近年来曝光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本文目的在于从当代食品安全事件入手,了解当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展现出的伦理表现及潜藏的企业内在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引导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伦理。

论文中,通过查找当年的资料首先对三路奶粉事件进行概述,并通过2013年以来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列举,阐述食品安全对人民生命,生活的重大负面影响以及其中蕴涵的伦理问题,并探讨企业文化与伦理与食品安全事件的内在联系。其次,通过查找相关企业伦理的文献,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企业存在严重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结合一些国际案例探讨如何分别从内在和外在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发生违背伦理的企业行为。

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我观察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大量的企业为追逐利润而暴露出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不仅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作为研究者,我们在谴责无良企业违背伦理道德伤害人民的同时,应当冷静下来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思考对策以帮助引导企业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关键字:食品安全

企业文化 伦理道德

目录

1.“三鹿奶粉”及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2.食品安全问题的重大影响

3.食品安全问题与企业文化,企业伦理的内在联系

4.企业存在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5.结合国际案例阐述如何引导企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6.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由于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调查确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这便是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三鹿毒奶粉事件。

曾经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拥有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三鹿集团在人民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下土崩瓦解。三鹿奶粉事件不但使婴儿奶粉,而且也使中国的奶粉乃至食品的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对于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教训:

造成毒奶粉事件的外在原因是政府监管部门失职。由于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缺陷。另外,质量监督与卫生监督两套功能重叠的机构和队伍,管理上混乱,权责不清,也给不法企业带来可乘之机。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使。为通过价格竞争迅速抢占中国贫困农村市场,三鹿集团使用化学物质三聚氰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此举超越了企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以野蛮的逐利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以严重的违法行为危害社会。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很多不法商人和企业唯利是图。对利益的考量大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已经成为某些企业发展的定势思维。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却忽视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淡薄也纵容了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不强,致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鹿毒奶粉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食品行业安全问题的通病。企业内部价值观的扭曲,外部政府监管的无力,加上消费者维权能力的薄弱都使得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

地沟油 :不法商人将餐厅排放至水沟中的膏状废油捞取后,经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等程序,提炼成为“食用油”,再以低价转卖给餐馆。地沟油内含致癌物质、细菌、病毒、重金属,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染色青豆:中国湖南公安查获不肖商人,将黄豆浸泡在有毒化学液体、色素和防腐剂中,加以增重并染色伪装成高价的青豆贩卖。

黑心染色馒头:上海盛禄食品的“染色馒头”事件,超过保存期限的馒头,回收绞碎后再当成原料进行制造。并且使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蜜糖精、防腐剂),伪装成玉米馒头、杂粮馒头。毒生姜:湖北省宜昌市工商所执法人员在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近1吨“毒生姜”,专家称等于在食用慢性毒药。在生姜的种植使用不得用于生姜的剧毒农药“神农丹”„„

可以看出以上列出的几个典型问题食品无一不是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已经威胁到了生命安全。从毒奶粉到地沟油,无良企业将大量添加剂,重金属甚至有毒的化学物质掺杂在食物中,卖给普通市民食用。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笼罩在问题食品的阴影中,婴儿成了大头娃娃,出现结石甚至夭折,老人生命垂危,青年的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还出现了各种怪病,绝症……这些人工制作的食物极大地损害了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危害了作为民族未来的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走到了一个极端位置——漠视生命,自断未来。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企业伦理道德的丧失,企业文化导向的扭曲。

何谓企业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而企业伦理(又称为企业道德),则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不仅企业,凡是与经营有关组织都包含有伦理问题。只要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在本质上始终都存在着伦理问题。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应当重视人性,尊重生命,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尽自己的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生厂商应对消费者负有不生产并且不销售不安全产品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不生产并且不销售不安全产品的社会责任虽然完全正确,但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只适合于少数为了挣钱而根本不顾他人死活,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厂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社会责任就显得过于简单,而真正是社会责任是企业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为其提供安全健康的商品。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伦理道德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没有树立起正确,健康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将利润视为唯一追逐的目标,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不择手段,包括用化学药品,甚至是有毒物质做出低成本的商品等等,完全忽视了企业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伦理道德——诚实守信原则。商业活动最重要的便是诚信,以诚待人,如果连商业信用都丧失了还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你?因此要想屹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要坚守诚信原则,在诚信与利益不可兼得时放弃部分利益,或者采用正当手段去争取应得的利益。

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企业道德伦理的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企业伦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大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史记 货殖列传》感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驱;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造成企业伦理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外部监管的不利使得企业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伦理来指导生产活动。其次,道德的缺乏使得商家不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生产产品而是急于求成,心态浮躁,以一种金钱至上的心态主导企业行为。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是当代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以高标准要求自身产品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这不仅是消费者的希望,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那如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种优良的企业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外因是解决问题的条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却也由于速度过快遗留了许多问题。马克思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当今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企业伦理道德的丧失,其实归根结底是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经济发展的过快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完善经济环境是重塑企业价值观,从基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经之路。完善经济环境首先要完善政治经济体制,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一是完善政治经济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把好关”。食品安全事件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监管不利,如果监管部门能及时查出三鹿的毒奶粉,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婴幼儿受到伤害。其次,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 增强立法和执法的公正性必不可少。企业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密不可分, 伦理建设要有法律建设保驾护航。商贩作假如此猖獗很大程度上也在于犯罪的成本太低,惩罚不严,导致企业有恃无恐,所以道德的形成是以法律为保障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能很大程度的约束企业行为。

最重要的便是企业自身的伦理道德建设,即内因。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后,整个奶制品行业都陆续查处三聚氰胺的使用,使得奶粉行业受到极大地打击。但是,北京三元乳业却一枝独秀,多次严格的审查却能始终保持良好的记录,这是为什么?还是企业文化的力量。如果企业没有诚信,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的理念,最多就是生产出勉强合格的产品,而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所以,企业伦理道德必修要强化理念。诚信 既是一种行为, 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观念的确立是行为的基础。企业的行为, 最直接的支配因素是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因此, 要建立企业诚信, 首要的工作就是确立诚信的道德理念, 把企业诚信作为企业道德、企业家道德、员工道德建设的首要理念, 广泛宣传、推广、落实。企业应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发展战略,并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培训,形成一种以社会利益为重的企业价值观,使得企业从高层领导者到基层生产员工能从思想层面上形成道德准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逐利益并没有什么错,错的只是追逐利益的方式。利益是不能凌驾于道德伦理之上的,企业唯有树立起这种观念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太成熟所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是暂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忽略了承担社会责任。随着思想的进步,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政府的积极引导,企业会逐步形成符合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违背伦理的企业行为会逐渐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经出现过,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逐渐好转,企业会觉醒,重拾诚信,勤奋,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遵守伦理道德。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积极思考如何能引导企业走上正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叶陈刚,经济学系列——《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李成军,李玉峰《企业道德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百度百科

莹,刘遇春,牛习昌《中国企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致谢:

通过撰写此次的课程论文,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体验了正式写论文的过程,对我的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尽管存在许多不足,对问题的分析不够完善,缺乏新意,但仍是我心血的凝聚。其次,通过撰写论文让我对当今中国企业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同时我又充满信心,希望能尽我所学做出一点贡献。尽管前路漫漫,但我坚信困境是暂时的,就如食品安全问题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终将消散,我们只需积极引导。

从企业文化到企业伦理 篇3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窃以为:弱者自强,强者自律;穷者致富,富者为仁。随着国家电网、华为等众多大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商业行为准则》的出台,SA8000认证的增多,企业诚信档案和员工诚信档案的建立等一系列新动向的出现,标志着日益成长的中国企业正在由文化管理上升到伦理管理层次。事实上,这也是国际上优秀大公司所走过的、被证明为切实有效的企业成长道路。据统计,美国有85%、日本有40%以上的公司制订有企业伦理大纲或商业品行准则。本讲我们先作个总的开题。

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

企业文化与伦理到底有何不同呢?

文化和伦理是管理中两个最为接近的领域,在一般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往往把它们混在一起,但从优秀企业的管理文件看,分别属于《企业文化纲领》和《企业伦理纲领》,它们至少有如下三点区别:

1,企业文化更强调企业的特殊性,而企业伦理则追求企业的普遍性。企业文化用词多为激励和约束干部、员工言行的,诸如团结、自强、奋斗、创新等,而企业伦理用词多为宣示和约束企业言行的,诸如诚信、品德、责任、道义等。企业伦理多涉及企业性质和行为的普遍性问题。

2,企业文化主要追求核心价值观被组织成员的认同,而企业伦理则要求企业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调适。企业文化要营造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伦理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共性价值观。

3,企业文化主要讲价值观,重排序不重取舍,而企业伦理则比较强调道德观,重取舍不重排序。价值观方法是在两善(两利)或两恶(两害)中排序,道德观方法是在善与恶、利与害、好与坏中取舍。

为什么是企业伦理

可以说,讲诚信,讲品德,讲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职业化、成熟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企业的成长必然要求管理的进步。

人的成长有一个由“环境依赖”到“自我独立”,再到“和谐共生”的过程,企业成长也是如此。当前中国部分优秀企业的成长特征之一就是在由自我独立走向和谐共生。要和谐共生,就越来越需要责任使命的意识,需要静水潜流的心态,需要内外环境的融合,需要世界大同的追求。

企业成长就像地上画圈,圈越大接触的外界边缘就越大,就不像过去那样在独特企业文化所营造的相对封闭的内部的、狭窄的环境中生存,公司要考虑的环境要素不仅集中在市场、技术和政府等,而且要考虑到民族、宗教、政治、国际关系等,要进入跨文化管理的层次。

你对社会影响力越大,社会对你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要求就越高,伴随影响力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优秀企业对此是认知清晰、行动积极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就是要向社会昭示企业的定位、追求以及应承担起的“企业公民”责任;企业制定商业行为准则,是提示企业对员工的期望,明示企业所关注的问题,教育员工用伦理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

三层伦理的协调

对一个企业人而言,一般要考虑三个层面的伦理:一是组织伦理,二是职业伦理,三是个人伦理。组织伦理是作为一个组织成员要遵守的,职业伦理是作为一个职责岗位要遵守的,个人伦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都要遵守的。

不同位置或不同职业的人对三层面伦理的重要度排序可能不同。比如,一个大公司员工就必须最重视组织伦理,律师医生、教师会计师的职业伦理最重要,而个体老板最要紧的应该是个人伦理了。作为企业人,三个层面的伦理都要遵守,并努力达到协调。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三个牢记”:

第一,牢记我们是组织人。

企业首先是由个体构成的组织,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应该优先考虑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比如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就曾讲过:“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狭义)和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奋斗。实现组织目标不是他的个人成就欲所驱使而是他的社会责任(狭义)无时不在地给他压力。”这种狭义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时刻不忘自己是个组织人的伦理意识。

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流程化组织建设,每个员工都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企业按照工作流程所确定的责任、权力进行职位角色设计,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进行服务链建设,就是要淡化直线职能制组织中的职能部门的权威,减少本位主义言行,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部门的专业权威,强化融入流程的组织权威。有些员工,特别是组织伦理不强、不善于组织协调的专家型员工,就可能因为接受不了这种变革而离开企业。

第二,牢记我们是企业人。

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军队官兵、僧侣尼嘛,各有各的职业使命,政府的管理者是官僚,企业的管理者是为客户服务的,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是科学家,企业的技术研发者是商人。为客户服务是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客户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客户的道德观就是企业的道德观。企业的一切行动,就是为客户服务,使客户满意,在此基础上使公司得以发展,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纯技术、纯业务的个人或集体成就感可以激励企业人,使企业人满足。对企业而言,不能变为市场价值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不能实现企业功利目的的管理就不是真正的管理,这是企业人的职业使命所系。

第三,牢记我们是诚信人。

不少企业建立了员工诚信档案,这种记录实际是员工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投资。在遵守组织伦理和职业伦理的基础上,每位员工可以通过诚信的一言一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资本增值。

诚信就是实事求是——错了就是错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要脸面不要人格;诚信就是信守承诺一答应了就要照办,签约了就要履约,不能要利益不要正义。

企业伦理管理的具体工作之一,就是辅导员工如何避免个人伦理与组织伦理、职业伦理发生冲突,以及发生冲突时如何妥善处理。比如实行干部员工区别对待的政策:对一般员工提倡作贡献,但不让做雷锋的在利益上吃亏,不提倡为了公司利益牺牲员工个人利益,对待员工是宽松的。反过来,提倡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选拔这样的员工进入干部队伍,只对高级管理者严格要求。比如,企业不以过高的销售定额逼迫员工跨越伦理底线,员工不因朋友情谊而不公正执行企业制度等。

增值企业与个人的伦理资本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有三种资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伦理资本。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讲到:华为十几年来铸就的成就只有两个字—诚信。对客户的诚信,对社会、政府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

资产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诚信所创造的价值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当企业弱小的时候,首先是客户对企业的信任不足。用户不是在选择产品,而是在选择企业,选择对你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的信任程度。中国企业与世界著名公司在伦理管理上还有巨大的差距,我们一定要向IBM、诺基亚、微软、GE、英特尔、宝洁、波音、沃尔玛等世界著名公司学习,不断地缩小与他们的距离。

回首中国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铸就诚信的坚实基础是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的,近年来某些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现质量问题,有自己的原因,有竞争者的手段,也有别有用心的人的计谋,很多时候还不得不背负不讲诚信伦理的企业给我们造成的包袱。在国际市场上与西方国家公司竞争,迫切需要由中国货便宜,转向中国货可信,中国人可信的阶段。只有伦理资本才能真正保证我们利益的长久和最大化。

但是,我们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讲究企业伦理,增值伦理资本。这是任何一个追求成为世界级公司的企业所应有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把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才会获得平等与尊重,一个企业、一个人皆是如此。

有人可能会想,我只是个小企业,我只是个新员工,是不是现在可以不要讲企业伦理,以后再说呢?

恐怕不行。

道理何在?伦理是一种资本,讲伦理是一种投资行为,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回报。新办企业或者新员工,讲求诚信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他铸就品牌、建立信誉的关键时刻,这第一步迈不好,一旦造成不良影响,等于投资失败,以后再想改变会很难。

确实,讲诚信是需要成本和持续努力的,但不讲诚信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有时一句谎话可能使你的人生破产。因为说一句谎话,可能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人会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有一个杀人犯,法官问他为什么非要杀那个人,他回答说:“我其实特别想当一个好人,但也只能把他杀掉,我才能恢复成一个好人,因为他知道的我干的蚜献多了。”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多,我们会逐渐明白“身安不如心安,位高不如德高”的道理。从趋势来讲,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随着教育培训的发达,人的知识能力水平会越来越接近,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上立足的核心竞争力,会越来越从能力转向品德。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伦理与一般伦理的本质不同,是要体现企业伦理的功利性,这就是企业伦理管理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推动企业成长。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要的是企业效益,现在我们重视企业伦理,只管赚钱的企业也不一定是好企业,但是,我们不能为了猫的颜色而忘掉猫本来是应该抓耗子的。

分析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 篇4

1 企业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的内在联系

通常情况下, 人们把企业管理视为一项经济活动, 把企业伦理文化建设视为非经济活动, 因此, 关于它们两者间关系的一些错误认识得以产生:其一, 某些人认为若想使企业管理活动的经济效力得到最大发挥就要尽可能避免任何非经济因素对其进行干扰, 他们认为企业管理一旦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经济效益将难以实现。第二, 有些人认为企业伦理文化不属于经济行为, 因而不能为企业制造经济利益, 在当前这样一个利益至上的企业经营环境中, 企业伦理文化就显得没有实际用处[2]。另外,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在当前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 应该将企业伦理文化建设“退居二线”。上述几种观点, 认为企业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没有关系, 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非经济活动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没有辩证地看待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因而是错误的。

通过实践可以表明, 企业的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之间具有统一紧密的内在联系。第一, 他们两方面分别代表了企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 它们两者之间既存在不同之处又能够相互促进。第二, 企业伦理文化、企业管理都是为企业发展所服务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活动为企业带去强大的生产力, 为企业制造直接经济效益;而企业的伦理文化是另一种生产力, 它的存在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 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知名度, 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这使得一种无形的收益为企业所获得[3]。第三,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本身就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内容之一。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对各种政治、经济等手段进行运用来对企业同国家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员工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节。所以, 缺少企业伦理文化的企业管理是不完整的。再者, 企业管理活动是将管理者置于主体地位所进行的, 对于企业员工来讲, 这是一个外力作用于个体的过程。相对而言, 企业的伦理文化建设是将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为根本目的, 使企业员工更加热爱企业以及具有更高的工作热情, 使企业员工的主观性能得以最大发挥, 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所以, 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方面, 那种认为企业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间毫无联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 如何加强企业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的相互融合

2.1 创建企业伦理文化, 使其更为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

企业伦理文化的加强对于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积极意义。企业伦理文化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具有更为明确的管理方向, 使企业的管理目标同企业职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得以结合起来, 使员工具有更强的主管能动性, 另一方面, 也会为企业职工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工作氛围, 使得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无论从外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在心理上都能更好地遵守。企业员工能够自发主动地对其自身能力进行提升, 对其所具有的创造能力进行最大发挥, 使得企业员工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同企业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样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以下是加强企业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具体方法。

2.1.1 创建出易于员工接受的企业伦理文化

不同的企业所拥有的企业伦理文化有很大不同, 可是任何一种企业伦理文化都应该将促进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并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伦理文化[4]。所以, 企业在创建其自身的企业伦理文化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企业员工的参与, 使一种责任感在企业员工内心产生, 这样企业员工会对企业的伦理文化更为认真地执行遵守。创建出能够被企业员工认可的企业伦理文化是增加企业凝聚力以及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1.2 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观进行建立以促使企业员工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企业要从其所具有的企业文化、自身特点、发展目标出发, 建立起一套热爱自身岗位热爱企业的价值理念。并为企业员工建立起一套相适应的价值体系, 使企业、员工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

2.1.3 健全完善企业伦理文化相关机制

针对企业伦理文化建设问题, 企业应该定期对企业职工的意见看法进行了解, 并进行相应的更新以及改进, 使其更能满足企业员工的需要。另外, 加大外来人才以及新兴思想观念的引进工作, 也是对企业伦理文化进行创新的一个有效手段。

2.2 企业管理活动应该大力适应日益成型的企业伦理文化

2.2.1 重视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

对于企业伦理文化所进行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对现有文化建设成果加以规范、深化离不开一些制度的建立。针对企业伦理文化, 企业员工会经历知道-了解-认同-接受-形成习惯这样一个过程[5]。在此过程之中, 硬性的制度以及柔性的文化共同作用会对人身上所存在的惰性加以克服, 使企业员工在内心深处对于企业的伦理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产生认同, 这样在实施企业管理行为时, 企业才能对企业的伦理文化进行更好地贯彻。例如, 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 对多种激励制度进行运用, 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对升迁制度进行健全完善, 让企业员工切实感受到工作为他带去的实际利益, 这样企业员工在工作时会对自身潜力进行最大发挥, 为企业带去更大效益。

2.2.2 对较为长期有效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 使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得以安稳实施

对于企业伦理文化体系的科学创建是保障企业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完善的企业伦理文化运营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企业伦理文化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进而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 对企业伦理文化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 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使一种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的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制度得以形成, 除此之外, 企业要大力号召企业员工为企业伦理文化的建设献策建议, 对于提出优秀建议的职工, 可以适当地给与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第二, 企业应该对相关教育体系进行健全完善, 构建一个较为公平的考评制度, 以此来定期考核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工作的效果。在价值观、经营观念等得以初步形成之后, 企业就应该马上对其进行“内化于心”, 使企业员工与企业产生相同的价值需求, 并能够积极地投之于行动, 这样企业员工就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企业人[6]。除此之外, 通过这种举措, 企业的人才流失状况也将得到改善, 对企业人才成本进行了缩减, 实现双赢。

2.2.3 实施企业管理时, 使企业员工加强对企业伦理文化的了解

在实施管理活动时, 企业可以通过对多种手段进行运用以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文化的认识程度。例如, 企业可以就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相关宣传标语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征集活动, 这样企业就能够知晓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文化有着怎样的认知,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运用手段来解决企业员工对企业伦理文化所产生的认知错误;对多种企业伦理文化宣传演讲活动进行开展, 使企业员工能够对企业自身的伦理文化进行更好的继承发扬, 并能够以此对自身行动进行规范;另外, 企业也应该定期进行员工间互评工作, 在此期间, 应该对于企业员工的自我测评以及同事相互测评进行有效融合, 企业员工应该互相学习, 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善;对于非正式组织也应该进行合理运用, 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人员对于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存在重大意义, 对于存于企业之中的非正式组织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为企业带去积极影响, 使更多群体投入到企业伦理文化的建设中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伦理文化同企业管理间的有机融合能够使企业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 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并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活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义敏, 杨洁.现代企业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7) .

[2]王维兵.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业, 2012, 32 (6) .

[3]殷一平.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J].商业现代化, 2012, 20 (9) .

[4]朱金喆.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 2012, 20 (8) .

[5]丁军.发展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J].企业管理, 2013 (5) .

东北大学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感想 篇5

——龚福建20122307成型1202班

商业伦理是一门关于商业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商业与会关系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领域中商业伦理已经成为是社会讨论的焦点。商业伦理研究的是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研究是商业及商业主体及充满生机又有利于全人类和谐发展的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进而研究商业主体应该遵守的商业行为原则和规范、应当树立优良商业精神等商业道德问题。对商业企业而言,有良好的商业伦理是赢得信任的金钥匙。

企业的作用应该是创造财富和服务,为此企业必须保持经济健康和活力,但是企业生存并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的另一个作用是与企业顾客、雇员和利益相关分享创造的财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企业是地方性、全国性、地区性和全球新社区中勇于负责的成员,影响着所在社区的未来。

当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尔虞我诈、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等等不良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现代商业交易中的各个领域,现代商业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当越来越多的伪劣产品电视广告进入人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伪劣药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知名品牌奶粉被查出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当国家免检产品中被检查出瘦肉精,当越来越多的商业欺诈开始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社会正在遭遇越来越严重的诚信危机;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无论干什么都得小心谨慎,提防上当受骗,就连有时接个陌生电话也要想一想,这是不是骗子打的。仔细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一部普普通通的山寨手机,经过包装和广告宣传,大肆向消费者宣称打电话不要钱,终生免费,其情真意切的广告画面伴随着主持人的咆哮宣传,令不少消费者怦然心动。可是等买回家一试,才发觉上了当,话费不仅一分没少还增加许多;一个普通的下岗职工,经过一群专业人士的打造,摇身一变成为了举国闻名的养生大师,其所宣传的绿豆、茄子养生治病之法令无数国人倾心不已,一时间京城的绿豆价格飞涨,供不应求,甚至有人说笑说这段时期由于爆炒绿豆引起的绿豆价格飞涨正是缘于这位大师的说辞。于是乎,家家户户开始吃绿豆,并且每日要吃一斤才有效;在其坐诊的地方,找其看病咨询,排队挂号要排到一年以后,并且一个号就是几千块。即使是这等昂贵,来求其看病的人还是趋之若鹜,络绎不绝。到后来,有心细的人发现不对劲了,怎么给我开的方子和大家的都一样啊,都是绿豆、茄子、黄瓜之类的,莫非吃这些就能包治百病。紧接着,卫生部的官员跳出来说话,说这些完全不可信,是假的。到最后,经过媒体曝光和权威学论证,证实这是一场骗局,瞬间把这位高人从神坛上给拽了下来。直到此时,人们方才看清此人的真面目,原来又是一个会吹会擂的大骗子;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我们的社会是怎么了。为什么原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的社会会变成现在这样天下为私的局面,为什么原来“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的社会会变成现在这样,这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人人自危,只认同“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信条。终于,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失去了诚信,商业伦理这一本是最基础的标准变成如此的难达到。

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伦理文化 篇6

关键词:英美文学网络伦理文化

一、文学研究与计算机科技的萌芽期

计算机科技进入英美文学研究大约开始于六零年代。1966年结合人文与计算机信息的期刊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创刊,开启了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尤其是mainframe)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学术研究。((文学与计算机研究的方向),页136)。早期的文学与计算机研究偏重文学计算,也就是使用计算软件或是索引工具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性与作者文风,两本人文与计算机方面的期刊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及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可代表整个研究的方向与成就。(Potter 401-29)。一方面,英美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为工具,从事文学计算工作,然而另一方面,不少文学工作者透过其文本或研究来探讨这两者间的对立或共生关系。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科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研究。笔者在一篇(文学与科技的交锋: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谈起)的文章中,提及科幻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可以看出科技优越性与人性的关怀一直是人文与科技对立所关心的主题。笔者罗列了八项科幻小说的主题:1、人文世界的理性与合理化的解释(魔鬼总动员);2、未知世界的探索——地心探险记、星际巡航记、外星人的传说);3、乌托邦的记忆与建立(反乌托邦的省思——美丽新世界);4、文明与科技的怀疑(科学怪人、机器人的神话、网络上身);5、人文的关怀(生态与科技——侏罗纪公园);6、视学与想象力的开拓(时间机器、星际大战、回到未来);7、超人神话——机器战警、生化人、超人;8、后现代社会的省思——网络的虚拟世界。(页5)。从此窗体可以看出,人文对科技的关系正从对未知世界的探险、怀疑,转化成想象力的开拓与科技世界的人文省思。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权威式的扩展,逼迫文学工作者不再仅仅认同网络科技威胁论(如网络上身),更进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运作与网络上的文学断裂现象(fragmen-tation)。这一波的文学与科技的交锋,将从文学工作者的私人空间移到科技学者的网络空间。作家或研究者,开始在计算机上寻找创作的可能性,想象网络出版、多媒体创作、人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思索网络的群体与个体疏离等问题,这将开启另一个纪元的英美文学研究。到底这一波的因特网对英美文学研究有何影响,其对文学研究是否产生质的变化或是理论架构的重整,将是关心文学研究者不可忽略的议题。

二、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发展

J.Hillis Miller在一篇讨论文学研究在网络时代的文章中(“LiteraryStudy among the Ruins”)引用Derrida的话说:“…an entire epoch of so-called literature,if not all of it,cannot survive a certain technologicalregime of telecommunications(in this respect the political regime is sec-ondary),Neither can philosophy。or psychoanalysis,Or love letters…(58)。Derrida对文学的悲观来自于对数位文化的不信任。他认为数字文化(digital culture)似乎摧毁了传统文字印刷力量、文本与人的互动(或感动)关系、以及手写文字的文化意涵。比较了一般手写书信及电子邮件,就可以看出Derrida的焦虑。

Derrida的这种焦虑其实呈现了网络发展带给人文研究的一种质与量的改变,也反映了自十八世纪以来人文与科技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诚然数字文化及因特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然而它所带来的新鲜经验也重新开启了文学研究的另一层关系。在此提出几项重大的改变与重整,希望与读者来讨论文学研究的前景与局限。笔者认为,现今因特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可以分成几个面向:(一)因特网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资源或是图书馆的替代品、(二)文本的观念受到挑战、(三)传统的文学研究走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四)跨地域性的文学研究主题(如性别、阶级、主题认同、reality vs,virtuality等)受到重视、(五)文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以下仅对这些议题提出其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及检讨。

(一)因特网与图书馆

在一篇讨论图书馆与internet的关系文章中,David S.Miall引用Jean-Pierre Dupuy的论点,指出信息的普遍性往往造成一种heterono-mous behaviours(无自决行为),也就是依赖外在权威,缺乏个人自主的改变或成长。这句话隐含,太多的网络信息的一种iatrogenic disease(1406)。这可从现今很多学生以剪贴网络数据当成学期报告,毫无个人见解,看出弊端。Miall又指出,纵使现今的虚拟图书馆数据丰富,但是其检索方法以keywords为主(包含全文检索),而非以观念来检索,对人文研究来说,非常不合适。姑且不论网络上的数据正确性有待商榷,纵使网络数据也非所有文学研究者参考的数据主体,据其统计,文学研究的数据仅有36%被数字化置于网络上,大部分的数据仍是纸(1408)。但是现今学者及学生太依赖网络及数字图书馆,仅以网络上找得到的数据当成其研究的主体。此外网络资源的组织及结构仍不如传统图书馆,因此其数据甚为不稳定与不确定。Miall也指出,于小屏幕上阅读文字,也让阅读吸收及流畅度变得极度困难,此部份我们将在阅读超文本部份讨论。

网络上的数据,除了一般图书馆的专业制作外,其实它所呈现的是一种risk of spurious interdisciplinarity(1412),Miall说:The availability ofacademic discourse at aU levels on the Internet brings the risk of flatteningthe structures of knowledge,making them largely invisible to the Web-surfing students or incautious scholar,Induction into a discipline is a mat-

ter not only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but of assimilating a set of theoreticalframeworks,assumptions,and practices that can take several years tomaster。(1412)将网络当成文学研究的图书馆,其风险甚高,往往丧失了研究的自主性与言究资料的完整性,最严重的是其所造成的提供了廉价与虚假的知识结构。

(二)颠覆文本

虚拟图书馆所呈现的数字信息往往是一种超文本,George Landow等学者所提倡的超文本阅读,可说颠覆了传统的文本结构。以超文本来创作或是阅读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后文学现象。

然而超文本阅读或是创作,真的是打破线性阅读或是开启阅读与研究的新天地吗?Miall指出,超文本研究(或是其它非文字的文本研究),往往重视媒体本身的研究,降低了研究的议题多元面貌。而超文本的阅读,虽号称创作不同、提供多元,其实却是制作同构型及连续性。(1412)。因为其超级链接乃是经过设计,其多元化是作者的单一化,指导读者按照其所定的“线性”来阅读,反而不如传统的纸本阅读,由读者来主导,更加具主导性。此外计算机屏幕阅读,限制了阅读长度及流畅度,伤害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此外,文本的无限延伸,反而减低了文本本身的主体性,到底文学研究的文本在哪里?文本是否应具普遍的文学价值或美学观,都造受了严格的挑战。

(三)文化研究

网络对文学研究另一个最大的冲击是解构了文学研究,将文学研究带入了文化研究。当Miller呼应Derrida的看法认为在网络时代,文学(或文学研究)势必没落,但是他不像Derrida那么悲观,他认为文化研究代之而起,将会文学研究开启另一个论述的战场。透过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反省,Miller认为文化研究将文学研究边缘化,或是替代了文学研究。例如,对美国大众文学的文化研究,让我们置身全球化及网络化的场景中,不至于缺席或是格格不入(64)。他又指出单纯的英美文学研究会越来越边缘化,在整个英文文学研究范围中,其它地区的全球化视野会更加宽广,纽西兰、澳洲、非洲、印度东亚等以英文创作的文本会受到重视,放在文化研究的范围里,这些English studies更具全球化意义,他说;“Thefuture of literary study in the global university lies in a reconfigured Corn-parative Literature,This means a broadening to include the literature ofnon-European countries,features of cultural studies,forms of rhetoricalstudy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art forms。”(64)。

1997年的一月号PMLA以文学教学为主题全面探讨文学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取向。Biddy Martin在该专号的介绍文章“Teaching Litera-ture,Changing Cultures”中,首先忧心过去二十五年来文化研究入侵美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机制,是否威胁文学教学的纯粹性与主体性。Martin在以下的历史回顾中,指出文化研究与文化运作,帮助我们“expand ourpractices in new directions”(页7)。当为教育学者,we must providestudents with the histo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knowledge necessary forreflecting o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writing becomes literature andfor using literary texts to explore how aesthetic objects relate

to other discursive objects or to broader social formations,(1z),

Shanker在论及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时,说:“Cultural studies is areproach to literary criticism’s restricted specialization”(260),他又进一步指出:“Nevertheless,cultural studies has provided me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purse interests in film,ethnography,popular music,and adver-tisements。as well as literature。tha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in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m”(261),身为一文学老师,我们应该had a strongsense of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literature but debatedopenly with one another over the relations among historical context,po-litical investment,and aesthetic values,学者都指出文化研究其实是文学研究在网络科技下的一项转变与生机,也为文学研究找到了社会发声的管道,证实了文学研究的社会面向与“实用性”。

三、结语:前景与盲点

和谐企业文化的伦理原则探索 篇7

关键词:和谐,企业文化,伦理原则

和谐企业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核心价值理念, 整合企业各部分的资源, 对企业内外部及各层关系进行有机结合和适度地调整, 将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在企业管理中积极有效地实行以人为本, 重视员工的价值, 使员工自主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和谐敬业。

1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意义

1.1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管理者长期致力于将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的建设目标高度统一起来, 当行为的内驱被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相关联后, 企业文化便成为促进企业建设发展的有利保障手段, 寻找物质利益与精神文化层面的平衡点。构建以和谐为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聚合的重要基础, 也是企业扩展业务, 增强生存能力和发展途径的重要保障。

1.2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整合性的特点。企业作为核心地位的子细胞实现了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 必然会影响其他社会各子细胞朝向和谐、健康、文明的文化发展,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取得了成功。

2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伦理原则

2.1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遵循“以人为本”

在企业管理中, “人”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是中心, 是基础, 文化作为引导人行为的重要理念, 起到方向性的引领作用, 不断深化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 将企业的共同愿景与个体行为价值追求相统一, 实现和谐理念在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渗透, 不断激发员工的内驱力, 实现企业的和谐振兴。具体划分, 我们将“以人为本”总结为以职工为本、以人民为本、以人类为本。

2.1.1 以职工为本

职工是支撑企业发展, 实现企业生产, 确保产品流通运行的重要主体。以职工为本就要重视员工在企业的地位, 正视职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员工培训、教育、迁升的机会, 在增加员工责任感的同时使员工将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有机结合并实现统一, 将企业核心精神作为职工的精神核心。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充分尊重员工对企业所提出的各项合理化建议, 以职工的共识为企业发展的基础, 并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并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目标, 树立更加合理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2.1.2 以人民为本

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要以人民的需求为风向标, 按照人民的要求进行调整,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2.1.3 以人类为本

企业要长期发展就要着眼于整体利益, 从整体出发,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实现彼此的有效统一, 为人类服务。“以人为本”的本质是股东、职工、顾客、公众间的问题。企业内部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则是企业与职工间的问题, 其中利益的分配、权力的体现和需要等等, 都是比较集中的矛盾。企业外部“以人为本”则重点强调的是企业与环境、与社会间的关系问题, 包含环境与企业间利益平衡问题,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以人为本”原则的实施, 能够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将人的热情和潜能进行激发, 在尊重的基础上, 满足各层关系间的利益和要求, 实现人本管理, 提倡尊重、理解和关心, 重视员工的需求和心理, 在企业和谐的氛围中保持员工的积极舒畅的心理状态, 高效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将“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伦理原则之一, 就是凝聚人心, 形成合力, 将公司的发展与员工个体的发展相统一, 相融合, 实现整体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2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强调“公平正义”

公正是在一定的社会标准要求下, 遵循法律、政策和法规的规定, 正当、合理、有序地待人处事, 作为道德要求, 它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也就是说, 公平正义就是在处理一定问题时, 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下, 实现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解决。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自然法则, 不带情感和偏见, 在人人享有平等权利的基础上, 主张对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侵犯都是不公正的。“公正是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善的行为, 是等利 (害) 交换的善行。公正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交换。社会对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分配的依据是每个人的贡献;社会应该按照贡献分配权利, 按照权利分配义务”。在《正义论》中, 约翰·罗尔斯将正义归结为道德意识、道德理论和道德情感三部分。正义可以调动人们的情感, 可以得到人的道德认可, 它能够统一人们的意志, 使人们能够同心同德。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强调的“公平正义”原则, 是协调企业间各种关系的基本要求, 也是最直接可以解决各类利益关系最直接的手段, 尤其对基层员工有一定的情感寄托。人们所追求的公平正义,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能够不偏不倚地解决问题, 能否尊重每一个个体享有平等的权利是员工衡量自身价值所在, 也是实现和谐企业文化, 调动员工内驱力的核心。坚持这一原则, 才能够在企业中实现和谐的氛围, 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 在人员调配和分配上才能具有说服力, 才能够让员工认为企业一视同仁, 才能使员工真正意义上地愿意将个人的价值观自觉地统一到企业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上。这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成功之所在, 也是伦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2.3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主张“诚实守信”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 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诚实守信”是我国一直奉行的道德文化的核心。诚实守信原则中所涵盖“诚”和“信”两个概念, 最先提出“诚”概念见于《孟子》, “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 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而“信”的概念, 孔子表述为“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言必信, 行必果”也成为儒家的经典名句, 以示后人效法。因此, 儒家奉“诚信”为大乘, 为人之根本, 是传统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现代企业文化中要继承发扬传统伦理思想的精华, 将“诚信”贯穿于企业发展建设的始终, 才能使“诚”为企业聚心之魂, “信”成为企业立足之本。诚实守信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也是企业要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要将“诚实守信”的思想作为企业和谐企业文化构建的灵魂, 就要付诸于实践, 从企业生产、经营到销售、信息反馈等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抓起。建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管理制度, 用核心理念约束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遵守企业伦理的规范, 诚信经营, 实现在行业界的公平竞争, 对消费者童叟无欺, 对企业员工公平至上, 唯才是举;积极树立企业的核心品牌, 塑造对外宣传形象, 聚合企业的人气, 在市场和消费者中形成品牌效应, 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扭转当下转型时期企业和市场所出现的自发性行为, 使没有得到合理限制的市场角落通过伦理达到自觉的控制状态, 并减少企业为追求个体利益而造成的有机可乘的几率, 损害他人利益。要尊重企业合同, 尊重契约, 树立健全守信经营的理念。不要为了企业的一时获利, 牺牲企业诚信, 损害消费者利益, 撕毁一纸合同, 信誉缺失等行为势必会扰乱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诚信是一种社会责任, 既对他人负责, 也对企业自身负责, 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也是社会的共同财富。十八大的召开, 强调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诚信系统, 启动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 制约企业不诚信行为, 都将有助于和谐企业文化的建立, 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做到品牌, 而品牌效应是确保企业常青的不败法宝。

3 结语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以“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为原则, 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积极寻求企业与各层关系的利益平衡点, 大力发展企业和谐文化, 实现企业更优更快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伟.加强人本管理和文化力建设, 构建和谐企业[J].经营与管理, 2013 (1) .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篇8

一、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的关系架构

商业伦理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在商业活动中最直接、最一般的表现形式。是指任何商业组织、生产机构或者个人以合法手段从事盈利时所需要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它是道德价值与效率价值的统一, 是社会道德与服务精神的统一, 也是法治与道德的责任的统一。传统伦理道德中的诚、信、义、智等理念构成了商业伦理的主体。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诚信是其核心的内容, 体现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内涵与主体相同

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的内涵与主体是相同的, 首先, 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的集合原理来进行分析, 假如把商业伦理设定为一个“集合”, 把企业诚信文化设定为另一个“集合”, 那么“诚信”就是这两个“集合”的“交集”。换句话说, 诚信就是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相同的内涵与主体。商业伦理的主体是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中的诚、信、义、智等思想, “以诚为本, 以信立足”这是商业伦理的核心主体, 更是商业伦理的精髓、要义。而对于企业诚信文化来讲, 诚信无疑是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诚为本, 以信立足”讲诚信、树立企业诚信的信誉、形象, 就是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的核心。

2.功能与目标相同

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其功能是相同的。二者都为企业服务。无论是从其激励功能、引导功能、辐射功能上讲;还是从其凝聚功能、约束功能上讲, 二者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 共同对企业发挥着作用。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也有着相同的目标, 那就是塑造企业的诚信形象、约束企业的各种商业行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遵守社会道德基本准则, 促进企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3.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 从商业伦理的角度上讲, 商业伦理是一个大的整体, 而企业诚信文化是商业伦理的一部分。商业伦理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在商业活动中最直接、最一般的表现形式, 是任何商业组织、生产机构或者个人以合法手段从事盈利时所需要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而企业作为商业活动中的一个商业组织或者说是生产机构, 其内部塑造出的诚信文化成为了商业伦理的一部分。

其次, 如果从企业诚信文化的角度上来讲, 企业诚信文化无疑是商业伦理在企业这个商业组织或者说是生产机构里的内化表现形式。商业伦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商业活动来讲的,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其遵守商业伦理道德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与遵循。

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总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在整个商业活动中, 对商业伦理道德准则的认同与遵循, 将会客观上促进企业“守诚讲信”, 从而推动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反过来, 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 主观上推动着整个社会商业伦理道德的认同与遵守, 如果企业都能够重视诚信文化的塑造, 企业管理者能够积极的引导企业成员“守诚讲信”, 推动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那么整个社会必然将会形成遵守商业伦理道德的氛围。

二、企业诚信文化塑造的重要性

2001年中国经历了漫长的“谈判”终于加入WTO, 时任世贸组织美国认证协会主席的米罗·葛洛说:“中国入世后, 世界各国人们对于中国的印象, 首先就是其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 其次就是中国政府的诚信, 尔后是一个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 综合起来的诚信就是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加入WTO后, 世界500强这等优秀的企业将会无情的冲击我国的国内市场, 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愈加的激烈, 如果再不重视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 我们的企业何谈向前发展, 走出国门。可见, 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无论是对于当前的中国政府来说, 还是对于所有中国的企业来说, 都是关乎生死的大事。那么, 对于企业来说, 商业伦理与企业诚信文化到底起到何种作用?

1. 企业有效管理与长远发展的保证

无论是惠普的“以诚心换忠心”, 还是海尔的“真诚到永远”, 都充分的说明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塑造企业诚信文化。企业的内部制度和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 是企业的员工, 而人既是制度的制订者, 也是执行者, 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精神状态、情趣意志以及由这些因素所表达出来的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智慧、企业凝聚力, 是制度无法约束的, 只能用诚信文化这种无形的、非正式的力量去影响和规范员工, 使其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约束和行为控制, 这将有利于提高内部制度的执行效率, 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普拉哈德和加里·哈默在其《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文章中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或者能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为外显能力层。第二层为制度能力层和创新能力层。第三层为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层。这三个层面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一个核心竞争力体系。企业诚信文化属于第三层, 它参透于企业智力、企业产品、企业文化等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环节或领域, 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 因此, 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3. 市场竞争制胜的法宝

“治业之道首在于诚”。真正赢得顾客和市场, 靠的不是动辄几千上亿的广告宣传, 而是通过自身企业诚信文化塑造建立起来的企业形象, 这就是企业诚信文化塑造的市场辐射作用。顾客的青睐和好感, 最终会转化为自觉的购买行为并且伴随着对企业产品的免费宣传, “金杯、银杯, 不如消费者的口碑”顾客的宣传往往会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 这必然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因此, 无论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是最基层的员工都必须充分的认识到, 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是企业赢得市场赢、得顾客的法宝, “明天的市场靠的是今日的诚实守信”。

4. 塑造员工的良师

首先, 是约束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精神状态以及由这些因素所表达出来的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凝聚力仅仅依靠企业的规章、制度这类所谓的“硬性”约束是无法达到目的, 必须要企业诚信文化这类“软性”的约束加以辅助。其次, 是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企业诚信文化所倡导的“以诚立本, 以信立足”“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等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会转化为员工强烈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 激励员工用高昂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优秀的企业诚信文化会在企业内部行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够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 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 产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应”。

“人无信不立, 政无信不威, 商无信不富”。企业诚信关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 在当前, 尽管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到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诚信的企业却不多。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和诚信缺失现状不容乐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要为不诚信付出5855亿元的代价, 其中逃废债务造成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 合同欺诈造成直接损失约55亿元, 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 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目前, 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缺失在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诚信的缺失;员工对企业诚信的缺失;企业对顾客诚信的缺失;对竞争者诚信的缺失;对政府诚信的缺失;对社会诚信的缺失。

导致企业诚信文化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是企业逐利性的价值观, 这是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内在原因。其次, 是市场制度和产权机制的不完善。第三是企业信用法制的不健全。那么, 我们该如何基于我们不同的国情来塑造适合我们的企业诚信文化呢?

三、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

1. 企业诚信文化塑造的外部力量推动

对于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 归结起来, 要有两种力量的推动, 一种是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 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塑造的保障, 包括政府的约束、管理、引导;社会公众的监督;媒体的监督以及行业组织或者社会诚信中介组织的监督, 另一种力量来自企业内部, 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塑造的关键, 包括企业的制度约束;企业领导者从上向下层的监督;企业员工从下向上的监督和员工自我的监督。

(1) 政府的约束与监管。首先, 要加强诚信教育。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 必然要求在整个社会进行舆论宣传、教育, 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其次, 加快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针对互联网上新的交易的特点, 制定出可以约束网络经济的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 弥补这一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第二, 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维护信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法律法规, 要尽快制定《企业信用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征信管理条例》、《信用披露条例》等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既使守信的企业得到可靠的保护, 也让失信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发挥其带头的作用, 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 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协调, 并建立个人与企业的征信系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尽快推行个人信用实码制, 逐步扩展个人的基本账户, 实现社会保障的个人基本账户与税收账户、收入账户、银行账户等并轨, 实行个人信用资料联网。充分利用工商、银行、财政、审计、质检、司法部门的现有资料和已有的系统, 制定强制性的数据收集政策, 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建立技术先进、可靠性强、权威性高、覆盖面广、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第四, 建立健全企业诚信评价机制、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政府必须要积极的推动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和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要依托现行的企业代码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起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档案, 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监督, 利用诚信档案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 及时的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反馈到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上。第五, 加强政府的约束和监管, 允许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必须强化政府在信用上的管理作用, 建立正常信用机制。与此同时, 政府要允许社会信用中介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信用中介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益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

(2) 媒体和公众监督。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传媒和公众的监督对于企业诚信文化塑造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众传媒和公众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 积极的予以宣传。同时, 也要抓住一些反面的教材, 让丑陋的行径无处躲藏。对于重诚守信的企业, 要给予褒扬, 我们可以设立相关的媒体奖项, 例如“CCTV诚信企业奖”、“中国十大诚信企业奖”等。同时对于一些不守诚信的企业通过一些电视、报纸栏目定期的予以曝光, 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透视栏目在这方面就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厦门电视台经常把违章的车辆曝光, 这也是很好的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诚信之风”深入人心。才有可能彻底的改变“不讲诚信、只求眼前”的错误道德观念。

(3) 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市场越是发达, 市场交易的手段就越是专业化, 也就越需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如信息服务组织、会计事务所、信用评价组织、征信组织、企业管理协会等, 形成社会信用服务监督体系。例如, 可以授权其成立资信公司,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收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资料, 为客户提供信用状况证明资料, 帮组客户判断和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用交易。同时, 加强社会信用中介组织人员队伍的建设, 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其行为, 要通过明确的市场进入、退出机制, 实行优胜劣汰, 保证社会信用中介组织客观、公正、独立的运营。

2. 企业诚信文化塑造的内力推动

(1) 企业领导者的推动。企业家是企业伦理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他的商业伦理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精神和形象, 同时也对员工个人的伦理素质的提升产生着最深刻和持久的影响。据美国管理学会调查, 企业家具备的各项品质中“诚实正直”是其中最被推崇的三种品质之一, 表现为实事求是, 表里如一, 襟怀坦白等。无数事实证明企业家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会使企业员工对领导者产生信赖感, 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 企业制度的约束。首先, 企业内部要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对权力要有约束机制, 发现了问题, 要能够及时纠正。要健全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决策程序要公开透明, 重大事项要民主投票。建立诚信管理制度, 既要保证客户的利益, 又要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其次, 企业要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 将奖惩机制落实到用工选择、岗位分派、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具体环节之中, 对维护企业诚信的行为给予奖励, 对违反企业诚信或给企业信誉、形象造成损害的行为给予惩罚, 使诚信蔚然成风。第三, 设置诚信档案。为每个企业的股东、员工、供货商等相关者都建立一份诚信档案。让诚信记录成为评价一个人、一个组织最主要的参考依据。

(3) 企业内部的监督。企业诚信文化的塑造除了来自外部的监督外, 内部自身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内部的诚信监督,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 企业自上而下的监督, 这种监督主要是管理者对于企业员工的监督。第二, 企业自下而上的监督, 这种监督主要是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第三, 管理者和员工自我的监督, 这种监督主要表现为平行的监督, 所谓平行的监督指的是员工相互之间的监督, 管理者相互之间的监督, 当然这种监督也包括员工的自我监督和管理者的自我监督。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篇9

(一) 贯彻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

人具有高级动物性与社会性或自然人与社会人两种属性。人作为高级动物性, 是其根本属性, 它作为一个有思想、会说话、能劳动的高级动物, 为了自我生存与繁衍而成为生产劳动者与经济活动者, 并形成自我家族组合体的家庭, 并因而具有个性与自求生存的自利性, 它不仅要追求物质享受, 而且要追求精神享受与文化享受。人具有社会性, 是其在为自我生存发展而进行必然的广泛交往、联合、协作、会聚等活动中, 而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组成成员, 进而形成了人们的群体公共性、公利性, 每个人都要遵从社会经济活动的规范与社会公共道德, 并推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而形成社会文明, 构成一个和谐社会。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社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因此, 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动因和结果都是为了人的个性与自利性的存在与优化提供广阔空间的客观规律中, 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也必须归结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发展企业文化是为了发展社会文化, 但最终是为了提升每个人的文化水平, 并为每个人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享受服务。

(二) 贯彻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中国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四个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 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 而且要持续保持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能力。因此, 在保持人口适当规模与生存质量的同时, 要正确处理人口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要保持社会和谐, 而且要保持人同自然的和谐。要保持人同自然的和谐, 除了大力节省自然资源, 建立节约型社会外, 还要大力防止各种污染, 尽力保护与优化生态环境, 确保人口安全与生态安全。因此, 企业文化的发展, 必须使企业全体成员树立起以安全、无污染、高质量为基本内涵的绿色文化理念, 在推进社会和谐的同时, 去推进人同自然的和谐, 从而推进人类的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 共同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 实现国内与全球各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和谐世界。

(三) 使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创新发展的现代文化相结合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发展历史, 创建与积累了灿烂的人类历史文化, 特别是高扬的传统美德与宏大优秀的文学艺术成果, 我们必须传承与发展。同时, 我们也必须随着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去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注入新的文化要素, 并注意吸收世界先进的、处于主流趋势的现代人类文化, 通过传承、创新、吸收去推进中国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建设。

二、从企业文化层面构建饭店会计伦理的原则

(一) 全局性原则

从国情、省情、企情的全局出发, 既要考虑全国的文化发展环境与不同省份的文化发展环境, 又要考虑饭店成员单位文化发展的环境, 即将宏观、中观与微观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既从历史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出发, 又要创新发展现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将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更加突出发展创新的文化要素, 并在共性中保持各个成员企业、机构的特性。既从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出发, 又要合理吸收国际各民族的现代优秀文化要素, 形成国内外优秀文化的融合体, 从而使中国的特色文化去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 最终构建全面和谐的饭店会计伦理环境。

(二) 客观性原则

从现有饭店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 特别是从其领导成员对发展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与各种资源支撑力的实际水平出发, 既要积极组织与推动, 不过低、过缓, 也不能过高、过急, 要使发展要求适应饭店的现实可能性。同时, 还要从饭店的实际情况与发展实力出发, 既要积极创建与加速发展, 又要考虑饭店各机构的认同性与积极性, 更要考虑饭店发展的资金实力。既要积极推进, 又不要过分理想化, 使进展速度超越客观现实条件。要使饭店会计伦理在现实可行的环境中得以生根发芽, 并茁壮成长。

(三) 竞争性原则

竞争的优存、劣汰规律, 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普遍发展规律, 也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 各个饭店普遍遵循的规律, 只有不断创造优势条件, 才能使饭店生存与持续发展。因此, 饭店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必须遵循竞争规律。在饭店的发展规划中, 也要保护与激励饭店在文化建设中的有规则与合理的竞争活动, 在相互竞争中, 促进饭店会计伦理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 效益性原则

积极推动饭店发展企业文化, 去获取社会文化发展效益。但归根到底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在经济效益支撑下的发展, 而企业文化的发展最终要推进饭店形象与声誉的发展, 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而, 要注意正确处理好饭店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要通过向饭店组织成员提供多种良好的会计信息服务活动, 去取得无偿支持与适当有偿的付费, 从而取得适当的经济效益, 充分体现饭店会计伦理的正能量。

三、从企业文化层面构建饭店会计伦理的对策

(一) 倡导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道德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荣”与“辱”是一对道德范畴的内容, 从人类社会产生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活动之始, 就伴随着人们的社会活动而产生与发展。作为人们的一种社会道德要树“荣”、消“耻”, 获赞、避贬, 尽力提升自我文明程度。在中国的历史上, 孔子首倡“行己有耻”。即己行于世, 要知道有耻, 只有知耻之人, 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孟子进而提出“人不可以无耻”、“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在社会演进中, 提出了关于荣辱观的诸多古训和格言:“由义为荣, 背义为辱”、“耻存则心存, 耻忘则心忘”、“宁可穷而有志, 不可富而失节”、“宁可站着死, 不可跪着生”等等。在传统的道德理念中, 把“知耻”与“无耻”作为评断人们行为好坏的道德标准, 把“知耻”视为道德人格的基础, 是维护人的自尊的重要条件, 最后归结为“宁可毁人, 不可毁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而成为约束自身行为的道德座右铭, 把“有耻”作为人的道德底线。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仍然传承者中国高尚的“荣辱”道德观, 特别在“改革开放”后, 面对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将其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层面。饭店的会计人员, 要提倡企业文化, 就要全力倡扬和落实体现时代发展主旋律、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荣辱”道德观, 防止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缺德”现象的发生。

(二) 倡导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首先提出、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兴国之魂, 认为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上这“三个”倡导,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科学界定, 完整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为每个饭店会计从业人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标准。

(三) 组织与推动饭店领导与会计人员所需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

首先, 是对饭店领导成员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 提高其对企业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与推进企业文化发展的能力, 并推进其科学制定与实施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的行动。其次, 推动饭店会计人员相关企业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 将文化知识要素渗透于各项活动中, 增强饭店现代文化氛围, 提高企业文化素质与服务质量, 把饭店提升为“学习型饭店”与“文化型饭店”, 增强饭店文明程度。

(四)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体制建设

饭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条件, 创建起自身的文化建设体制。首先, 设立企业文化管理机构, 并设立饭店自上而下的文化活动组织机构体系, 组织开展相应的企业文化活动;其次, 制定具体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及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的规章制度;再次, 是优化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机制, 在强化约束机制的同时, 更多的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各种奖励措施去充分调动下属机构与个人去发展与落实企业文化要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浓化企业文化的活动氛围, 产生更多的实际效应。

(五) 通过评优评奖宣传饭店会计伦理建设的先进业绩

饭店除了优选一些骨干发挥其带头引领作用外, 还要采取评优、奖优措施, 定期对做出贡献的会计人员进行评选, 树立为弘扬正气做出贡献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模范形象, 在社会领域进行传播, 彰扬其先进业绩与奉献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传媒机构与媒体进行广泛的社会传播, 创立信息传播机构, 通过自身设建的报刊、网上信息系统去及时、系统、有效的进行宣传, 还可以撰写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专著、成果与经验资料汇编, 不仅进行业绩传播, 而且要强化理论指导。此外, 定期举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先进经验的研讨、交流活动, 集思广议, 可以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六) 积极争取政府有关机构与相关社团机构对会计伦理建设的大力支持

为了迅速推进饭店会计伦理快速、有序、有效的发展, 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力争外援与支持。首先, 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包括在会计伦理建设方向与途径上的指导、监督;在政策环境与资金来源上提供宽松的条件, 并在有些活动项目上适当注入市场化的因素, 如饭店组织所办的刊物与所著书籍的发行上适当收取费用等;其次, 要积极争取有关社团机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给予开展饭店会计伦理宣传活动所需资金、设施、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援助与支持, 以增强其运行的活力, 使其更有效的发挥所具有的功能作用, 从而推动与指导饭店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海茹.企业文化、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15)

构建护理管理中的伦理文化 篇10

1 加强护理管理中伦理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目前, 护理人员的素质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不相适应。随着对健康内涵认识的深化, 人们的健康观也发生了转变。不但希望患病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还希望医护人员能提供各种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 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保持自身心理、生理上的良好状态。在一些老的传染病仍持续存在并继续影响人们健康的情况下, 新的传染病, 如艾滋病增加较快。同时目前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逐渐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有学者估计, 有50%是由于人们所采取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 且这种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疾病占死亡的百分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人们健康保健需求的日益扩大给护士的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专业, 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人, 因此自诞生之日起, 护理从来就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 护理伦理文化始终贯穿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有意识地、主动地加强护理工作中伦理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不仅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而且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升医院乃至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 促进社会和谐, 都具有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临床护理中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

临床护理中的伦理文化, 主要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调节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同病人之间各种利益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基本内容可以用“德、技、美、情”来概括。

2.1 德——指政治品质, 道德修养

从临床护理中的伦理而言, 就是指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当“非典”肆虐的时候, 护理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 勇敢面对, 前赴后继, 最终战胜“非典”, 无愧为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叶欣等一批先进人物就是榜样, 是的旗帜, 他们把医学职业道德发挥到了极致。在传染病医院每天收治着各种传染病病人, 诸如各类肝炎、艾滋病、狂犬病等, 护理人员同样没有退却, 面对着被传染的危险, 尽心尽责地为病人服务, 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 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 用我们诚挚的爱去温暖那些遭受病痛的心, 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重获新生。

不可否认, 少数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尚未充分的认识, 甚至把护理工作仍然认为是“服侍人”的工作, 甚至自卑自贱, 不安心工作。其实护理工作是社会分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上的人都是在为别人的服务中享受别人为自己的服务, 因为服务对象是一些特别需要关爱、帮助的病人, 护理好这些病人不仅是护理人员的职责, 应尽的义务。只要我们尽心尽职, 就能赢得病人的尊敬, 赢得社会的尊重,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了一份力, 我们也会在病人的康复中获得快乐, 扫除自卑感, 获得成就感。目前, 个别护理人员还存在着“以貌取人”的不良倾向。从伦理学观点来说, 任何人都有生命权, 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位、财产等, 都同样具有享受社会为其服务, 特别是医疗护理的权利, 厚此薄彼显然不符合医学伦理道德, 尊重一切人, 关爱一切人, 才能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至于为了私利而特别关照, 甚至无原则地迁就某些人, 更是明显违背了职业道德, 应该坚决反对和摒弃。

2.2 技——护理技能的熟练和规范

这本身并不属于一个道德问题, 但是, 在临床护理中, 它对维护良好的医护人员形象和医院的信誉、提高护理质量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从而日益成为护理道德活动中的一个要素。在临床护理中究竟是以马虎随意、敷衍塞职的态度去对待病人, 还是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病人, 其后果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种“混”的工作态度, 它可能会给病人在精神上带来伤害, 治疗上造成痛苦, 严重的还会影响护理队伍的素质, 以及同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后者则以精益求精的技能来作为提高护理水平的动力, 努力为整个护理事业发展和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质量作出贡献, 成为病人及其家属可以信赖的朋友, 受到社会的信服和尊重。在临床护理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一些年老或较胖的病人静脉较难注射, 有的刺几针以后还是难以找准, 给病人造成痛苦, 进而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产生了怀疑。因此, 应注意技术操作练习, 要求每个护士一定要达到标准。

2.3 美——美好的内心世界和仪表风范

在临床护理中, 护理人员的外表和内心世界都应该美, 不能对病人有欺骗、侮辱等行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厌其烦, 认真负责, 这属于心灵美;对于被服务对象, 要使用文明用语, 工作服也要干净整洁, 举止大方, 仪表端庄, 这些要求属于外表美。此外, 病房环境也要求有美感, 医疗设备应摆放整齐, 有条件还可以放些盆花、瓶花点缀, 食堂应注意营养搭配。总之, 当人们文化素质提高以后, 对美的要求更高了, 美也就成为护理伦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 美也是近代社会文明提高后, 对护理伦理提出的一个新规范。护理人员不同于宾馆服务员, 职业性质要求护士服饰整洁、仪表端庄, 给人可靠感。

2.4 情——友善的人际关系

护理人员既要做护理, 也要交朋友, 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交往频繁, 因此,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护理人员一个友爱的微笑, 一声诚挚的问候, 就能把人间的情意和温暖送到千千万万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庭中;相反, 护理人员一个倨傲的冷笑, 一声刻薄的嘲讽, 就可能使病人疾病加重, 或者丧失治疗的信心。不少深受病人欢迎和爱戴的护理人员, 并非因漂亮, 更不是因其不讲原则可曲意逢迎病人, 而是因其言行举止充满了人情味, 让人感到自然亲切, 可心可意。

3 小结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 篇11

为什么要关注商业伦理?

首先,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的观点,己经相当广泛地被许多企业接受。作为企业员工,都希望在有道德的组织中工作。企业管理者更加关心为利益相关者产生正面结果、减少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同时在某些产业团体内部,也会自愿联合起来推动产业内的伦理行为,例如美国“国防工业行动”(“DII”Defense Industry Initiative)。

其次,企业将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约束和监管,包括政府、组织、媒体、股东和消费者等等,这些组织和个人,越来越关注企业的伦理行为规范。法律调节、政府监管、舆论监管将大大促进企业伦理管理的进程。

最后,企业要做大做强,伦理管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早已被近年发生的企业失败案例所证实。

商业伦理管理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企业和其他组织人士的关注。

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的斯”)的核心价值观是安全、商业伦理、内部控制。对于奥的斯而言,商业伦理意味着完全遵循联合技术公司《伦理规范》的要求,从事能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带来正面结果的行为和减少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

奥的斯的商业伦理管理体系

《伦理规范》阐述的商业行为准则,是伦理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向全社会公开的文件,在公司官方网站中可以获得。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在发布《伦理规范》时明确指出:“业绩是联合技术公司首要的承诺,技术和创新是公司的原则,但《伦理规范》是创造优异业绩文化的关键,公司成功最基本的因素是伦理文化。公司业绩承诺是基于以下基本原则:法律要求必须得到满足,财务报表必须完整准确,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必须得到公平的对待。简言之,如果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就无法实现我们的业绩目标”。

伦理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公司内如何开展伦理管理的政策规定。在奥的斯,主要有《合规计划及公司伦理规范》和《商业行为》两项政策。政策中明确规定“公司崇尚最高标准商业伦理及商业行为,将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合规计划来防止和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行为”。同时规定“各董事、管理人员、员工和代表各自负责,严格执行商业伦理规范要求和标准,CEO及各级主管,负责建立和培养诚信商业行为文化,鼓励开放式交流以及灌输遵守商业伦理规范的意识”。政策还规定了商业行为组织的具体商业伦理管理机构。伦理管理政策正式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是履行伦理管理的主体,这样就能够确保伦理管理在公司内的有效执行。

企业合规政策主要包括一系列具体伦理管理的指导性政策,如《利益冲突》、《礼品政策》、《不正当支付》、《第三方旅行和差旅政策》、《企业风险管理》等。这些政策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要共同遵守,严格执行,政策还规定了企业内部具体实施的方法、程序和批准权限等。

其他指导和辅助文件,包括一些伦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和指导性的补充文件。如:伦理管理沟通、伦理表现评估指导、伦理决策方法、经理伦理管理能力以及一些合规政策的解释性文件。这些辅助文件使伦理管理文件体系更加丰富和实在,让管理人员和员工得到必要的指引,并能够在伦理管理中有效地运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文件。

奥的斯的伦理管理实践

奥的斯的伦理管理实践主要包括总裁伦理管理年度目标、计划和报告系统、组织机构、伦理管理方法和工具、主要的伦理管理项目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有效地保障了伦理管理在公司内部的正常开展。

总裁伦理管理年度目标、计划以及报告系统

在奥的斯,总裁不但有营运的业务目标和计划,而且有伦理管理的年度目标和计划。在每个季度的美国总部营运计划审核会议上,总裁首先要报告公司的伦理管理情况,然后才报告业务状况。联合技术公司的伦理管理副总裁,每年也要到公司听取总裁以及有关的管理人员汇报伦理管理工作。

伦理管理的组织机构

包括合规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商业行为官、合规调查官等。

合规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责任是坚持、遵守和执行公司的《伦理规范》和各项伦理管理政策、审核和批准公司年度伦理管理计划,并领导、实施、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整改计划,对企业发生的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予以纠正并防止其再次发生等。

纪律委员会负责对出现违反法律、公司政策和伦理规范的事实进行认定,并对违反政策的人员作出纪律处分的决定。同时也可提出整改纠正的建议、措施和行动。商业行为官是公司实施商业伦理规范和合规计划的领导者与协调人,负责制定、领导和实施年度伦理计划,开展企业风险管理项目,实施伦理管理沟通和培训项目,领导开展各项伦理管理活动等。

合规调查官是负责调查公司内部怀疑违反法律、公司政策和伦理规范的事情,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到公司纪律委员会和上级商业行为办公室。公司伦理管理组织机构有助于在公司内部有效的开展和规范地进行伦理管理工作。

伦理管理方法和工具

主要包括伦理沟通、伦理培训、各种伦理管理指导工具、伦理表现评估等。

伦理培训和沟通是伦理管理的一大特色,始终贯穿在伦理管理目标和计划之中。总裁伦理目标之一是全体员工必须接受伦理培训。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商业行为办公室采取了多种方法:在办公室的员工可以使用电脑,通过内部网站,登陆“伦理资源中心”(一家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专门从事协作企业进行伦理管理工作)网上伦理培训中心学习相关的伦理课程。公司规定老员工每年必须完成4门课程,新员工在进入公司的头两年每年学习8门课程,以后每年完成4门课程。奥的斯还会组织伦理培训的“培训培训员”项目来进行伦理培训,以便使每位员工都能接受伦理培训。其方法是由商业行为办公室编写统一的伦理培训材料或个案研究,由商业行为官培训全体经理,然后由各部门经理再培训他们部门的员工。这样就确保了每位员工都接受到伦理培训。商业行为官也会针对一些高风险的岗位,按照公司的培训计划,对一些部门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伦理课程培训。公司还利用各种内部媒体渠道进行伦理沟通,如建立公司伦理管理内部网页、通过内部电子公布栏,公司内部刊物发布伦理信息、每年都设计和发布伦理海报,并在公司内所有工作场所张贴。

公司近年开始每年都组织“伦理停工日”活动,在停工日当天,公司总裁和全体管理层会一起参与活动,总裁会宣讲公司的伦理目标和计划,报告有关执行状况,各部门也会做各自的报告,组织有关的活动。伦理培训和沟通项目的进行,使伦理管理在公司内部深入人心。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中,伦理管理满意度从2002年的56%上升到2009年的90%,并一直保持在高满意度的状态。近年,伦理培训已经扩展到供应商、代理经销商和第三方合作伙伴。

伦理管理项目和活动

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风险管理、员工满意度调查、合规和利益冲突认证、“对话”和“申诉专员”项目,以及违规行为报告、调查和处理等。

企业伦理风险管理每年都进行,主要是针对企业伦理管理可能面对的风险,按照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即根据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来评估和判断其风险等级,然后按照评估出来的风险等级进行监控、预防和整改。企业风险管理通过评估,每年找出企业面临的5个最高风险项目进行整改,这样的持续评估和改进计划,能够使企业有针对性地预防伦理管理的风险。

合规和利益冲突认证也是每年都要进行的项目,主要是让员工申报有关潜在的利益冲突、不正当支付以及其他有关的执行公司政策的事宜。公司政策不允许上下级之间存在私人关系,除非间隔至少三个管理层级。

“对话”和“申诉专员”项目是公司提供给员工的一个补充的、秘密的与管理层沟通的渠道。如果员工在遵循公开的沟通渠道得不到满意的答复、问题未能解决或想在保密的情况下提出问题或意见,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这两个渠道进行沟通。这些渠道保护报告人身份(保密)、不偏袒员工或管理层的任何一方(中立)和独立于管理层运作(独立)。员工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提出疑问、表达疑虑、提出建议、报告问题和称赞某人某事等。员工可以通过电话、信函和互联网反映问题,全部的问题都会先反映到美国总部的“对话”和“申诉专员”项目中心,然后再由该中心分发至有关的管理人员去处理和答复员工,整个程序处理的时间规定为14天。

联合技术公司总裁这样评价“监察官”、“对话”项目:它让员工能够放心的在安全环境中与管理层进行沟通。这两个项目也确保了在公司内部,任何人都会受到约束和监督,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提出问题,甚至是举报公司的不良行为。公司无论在各种渠道中获得怀疑违反法律、公司政策和伦理规范的问题,无论是实名还是匿名投诉,都会交到商业行为官和合规调查官处进行立案调查,并根据公司内部的程序进行处理。对于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公司有一整套管理文件、标准工作程序和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所有的调查都在公司的管理和监管之下进行,同时也包括对调查人员的工作要求和监管程序。

奥的斯的伦理管理评估

如何评估企业伦理管理的效果,这是任何管理工作都要面临的问题。在奥的斯电梯和联合技术公司,伦理管理的评估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内部,采取部门和员工绩效评估的方法。每个员工和部门在年初都要建立起他们各自的伦理管理目标,这些员工的个人目标中,必须包括有伦理管理的目标,到年末由其主管对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公司和总裁的伦理目标完成情况,由上一级管理层进行评估。业绩的优劣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

上一篇:中学财务管理下一篇:现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