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培养

2024-09-24

发掘培养(共12篇)

发掘培养 篇1

什么是课程资源: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的工具和物品。可分为校内、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中课程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科学学科, 实验材料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实验材料对实验后科学结论的得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为了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会占据我们教学设计的很多精力。所以, 教学设计时,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把课程资源要素发掘出来, 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1.思考学生的家庭生活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家庭生活中有着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 例如, 房间里的空气及质量, 成份;房间的采光度, 室内外的温度;每天喝水, 吃饭, 刷牙洗脸等生活用水量;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住房的面积及方向……都有着许多的科学课程资源和符合学生兴趣并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课题资源。我们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家庭生活中发现、发掘和利用家庭生活的科学课程资源,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及时鼓励家长关注并和孩子一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适时给予孩子辅导。可见家庭课程科学资源是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延续。

1.1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小小图书室, 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科普书刊, 关注电视, 报纸等新闻中的科学技术信息等。例如:按空气, 温度等进行分类, 引导孩子把相关资料分类整理, 自制简易卡片登记图书, 使用书签标记喜爱的章节, 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1.2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对家庭饲养的金鱼, 兔子等动物进行有目的的, 持续的观察, 并做好记录。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适时用条形统计图等进行描述,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利用常见的科学实验方法, 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1.3建议家长带着孩子接触大自然, 走进森林, 来到湖泊, 大海边, 走进社区, 接触社会, 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把孩子带到农村的山野, 摘野花, 寻找薄公英;看麻雀在枝头飞来飞去, 麻雀的孩子被抓走后, 麻雀妈妈着急的神情和凄惨的叫声, 体会人和动物一样都有亲情;走进松花江, 江边捉鱼, 观察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样子, 思考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

1.4利用寒假和暑假的长长假期, 让家长引领孩子进行科学探究, 进行小小科技的研究, 进行科技小制作等活动。例如洗澡的时候, 孩子可能会问到沉浮的问题, 人进澡盆水就流出去的这种空间可以被挤占的问题。制作纸飞机, 研究它的飞行原理;制作水车, 看看它是怎样被水流带动起来的。

开发利用家庭生活方面的资源, 教师可以用询问、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家庭课程资源的情况, 以便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例如《我的成长发育》一课, 每个学生家长就是一个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有的家长从事的职业是妇产科医生、护士, 在教这一课时先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说明学校教学的要求, 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然后让学生对父母进行一次访谈, 了解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 并查阅有关资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2.思考学生学校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2.1发现和发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条件, 提高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利用, 例如学校的操场、科学仪器设备、各种图表、教学实物、各种各样的模型和动物与植物标本等教具。收集补充和更新科技类图书和音像、光盘等资料, 以播放、录制科技教育频道上的节目来拓展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学校图书室收集的各种各样图书、报刊也是学生们宝贵的课程资源。所以, 不仅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同时, 还要不断挖掘学生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建议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种类不同的科普读物, 以班级为单位, 建立起班级小小的图书馆。小小图书管理员对每位学生家中的科普读物进行普查登记, 并对统计的图书进行整理分类, 按字母的先后顺序将读物登记上册。有了登记的记录, 每位同学都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向拥有的同学借阅了。这样不仅使每位学生家中的图书资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分享、爱护他人图书等优秀品质。同时, 学生相互间的沟通交往能力, 自我管理图书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锻炼。学校丰富的图书也会不断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更多更广的选择。

2.2不断更新科学实验设备, 包括创建专门的科学教室和实验室, 只有科学教室和实验室有足够的实验仪器, 设备, 才能让学生在更好的科学氛围里进行科学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2.3发掘利用校园内的土地, 开辟植物种植园, 建立气象站, 动物养殖基地。

2.4开发校园活动资源, 激励学生积极踊跃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利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科技节活动, 开展科学调查活动, 各种主题研究活动。如:“怎样能吹出最大的泡泡”、“拔河比赛怎样能得第一”“怎样种植凤仙花”等等。

3.思考学生社会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课堂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 庞大的社区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不可忽视, 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要越过学校的围墙, 使学校以外的资源能为学生所利用。教师的备课不能仅限于学校办公室, 应该走出校园, 到工厂、田园、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地考察学习, 请教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领。

总之,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 以广阔的视野寻找丰富多彩的科学课程资源, 不断丰富知识结构, 为有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夯实基础,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目的。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有许多待开发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再开发, 再利用, 是保证教师对课程开展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随着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深入理解, 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学校、教师和家庭已经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教科书不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发掘的科学课程资源应该成为科学课本的补充。

关键词:课程资源,家庭,校内,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健.科学教育在行动[M].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2 (05) .

[2]狄雷.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J].新课程 (教研) , 2010 (03) .

发掘培养 篇2

第一,就发掘的本意来说,发掘意为人尽其用,即针对每个人的潜在优势,正确安排,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即让被安排的人与其被安排的工作岗位协调匹配变得尤为重要,这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盈利,而人尽其用能够让企业利润最大化。我们并没有否认培养人才的重要,只是发掘人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做过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企业重新启用人才中有79%在两年内使公司的业绩同比增加4%--7%,成本节约0.3%。这更能佐证我们的论断是正确的。

第二,就社会分工方面来说,社会上的很多大学,各种高职高专院校以及培训机构他们的主要职能便是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并不否认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并不代表企业应该为他们的过失负责,如果一味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培养人才的话那么会无谓的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承担社会责任能力。比尔·盖茨曾说:“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好的员工应该积极去充实自身技能而不是全权由企业来承担。

第三,就企业的社会责任来说,企业应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的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的启用。”现在有很多怀才不遇的人,如果企业能够很好地发掘到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既能

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又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为企业带来效益,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发掘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篇3

关键词:想象力;儿童;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89-1

想象是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好的语文课就是打开儿童思维闸门的金钥匙,能让儿童在想象的七彩天空中自由翱翔。下面笔者在研读专家学者的著作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掘、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巧设情境,激发情趣,为儿童提供展开想象的条件

调动儿童多种感官,获得亲身体验,使儿童能够切实地感受、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巧设特定的情境,使儿童置身于课文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情景中,激发情趣,为儿童展开想象提供丰富的材料。

例如学习《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一文,文章作者琦君所在的家乡浙江永嘉与我们苏州同属江南,桂花就出现在孩子们的生长环境中。于是笔者大胆提议,带着班上小朋友亲自体会了一把“摇花乐”,上演了一场“桂花雨”!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真是好香的雨呀。在之后的作文中,孩子们在切实体会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其中有小朋友把空中飞扬、散落的桂花想象成来自天国的小精灵。呵,多么神奇而美妙啊!从此“摇花乐”和“桂花雨”不仅永留在琦君的记忆里,也会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二、肯花时间,强化训练,为儿童开辟提高想象的园地

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培养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

训练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想象,允许想象离奇些,不要抑制他们的想象。还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儿童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秋天》(苏教版四年级上)是现代作家王宜振以儿童的口吻所作的一篇形式活泼,充满童趣的现代诗歌,当中出现了多种意象,其中第四小节这样写道“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笔者趁机提问果园里的其他水果到了秋天会有什么要求呢,因为诗歌只给了两个水果的例子,孩子们结合生活较容易联想到其他种种水果,便于展开想象,稍作思考,他们很快谈到香蕉、鸭梨、石榴等的反应,譬如“香蕉嚷着冷了,要裹黄被”,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想象力的训练。

三、由疑导思,鼓励创新,给儿童插上驰骋想象的翅膀

疑是思之源,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时刻注意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儿童质疑,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挥想象的潜能。

例如在学《九寨沟》(苏教版四年级上)时,孩子在课前查到有关小熊猫的资料“平日栖居于大的树洞或石洞中,早晚出来活动觅食,白天多在洞里或大树的荫深处睡觉。平时行动缓慢,听觉与视觉较迟钝”,可文章却写道“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有的孩子提出这是矛盾的,笔者不但表扬提问的孩子,还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讨论等方法,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被激活了,不仅深入体悟了课文语言,还点燃了智慧的火花,插上了驰骋想象的翅膀。

四、打破常规,不设限制,给儿童创造展示想象的机会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儿童在学习语文时要借助想象,教师须潜心寻觅教材中的可想象因素,找准切入点,采取适当形式让儿童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学会感受和表达。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一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这便除去了一切的条条框框,打开了儿童思维的闸门。且欣赏笔者班上两位小朋友的文字“到了美食节,河里流的是香蕉牛奶,水龙头里出来的是鲜榨果汁,草地上的碎沙石是水果糖做的,小草是面条做的,人们都可以随便吃……”,“我希望有一个海洋节,在那一天,人们可以吃一种药,然后变成鱼在海洋里观看美景,还可以和鱼儿说话呢……”这样富含想象的文字真美,让读者也不由得向往起这些节日了!

发掘培养 篇4

可是, 在这个物欲横流, 干扰丛生的时代里, 如付才能从根本上入手, 引导学生把精力兴趣安放在清冷寂寞的阅读中, 摒除来自于网络电视上各中诱惑的冲击, 爱读书、好读书、实现语文阅读能的提高呢?笔者以为, 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一定方法和途径的, 在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上, 我们的教师只要积极动脑, 巧妙架设起合适的桥梁, 就一定能顺利实现其预设目标的完成。

一、“故事”的趣味性

爱听故事, 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所以, 在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截取书本上一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 利用好故事的趣味性, 激活学生兴趣, 然后再就势推出自己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 这样学生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接受教师的建议, 欣然开始阅读, 实现预设目标了。

二、利用好“好奇”的驱动器

塞缪尔·约翰逊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因为好奇, 人类把探索的脚步从荒蛮迈进了文明;因为好奇, 郑和把明王朝的文明带到了欧洲;因为好奇,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因为好奇, 麦哲伦探索了新航线;还是因为好奇, 人类把载人飞船送入太空……正是因为有了好奇, 所以, 人才不断地探索研究, 从一个起点走向下一个起点。应该说, 好奇是促使人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内驱力, 也是我们对学生有效开启阅读探索的金钥匙。

在阅读课的开展过程中, 学生们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厌倦阅读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 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自我的能动性, 发掘其自身可利用的资源,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恰当方式, 引导并推荐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数目。例如, 在向学生们推荐我校的图书馆里最新的数目———科学探索类数目的过程中, 我注意到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盲区。由于对科学本身的无知, 许多学生不愿意, 不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于是, 我设置了一节体验课: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 向学生展示了许多自然生物等生存特点的奥秘, 自然科学的奇观, 引起了学生浓烈的兴趣。然后, 再在学生热情渴望的带动下, 推荐相关篇目, 帮助学生寻找自然中各种有趣的想象与答案。这样, 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能力, 起到了较好效果。

三、创设情境, 刺激阅读

对一些学生理解困难, 具有相对认识局限的作品, 教师要善于寻找解困学生接受与作品破译的突破口, 在需要点拨的地方设置情境, 或是解释相关背景, 或是剖析人物自身特点, 或是对创作时代、人物特性、创作意图、思想观念加以说明, 或是和学生共同探索, 经历思想发现的过程。在面对这样的阅读资源时, 教师的外围参与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教师要学会恰当把握阅读资源的特点, 并科学分析学生知识底数和接受能力, 设置一些具有典型性背景的情景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阅读, 获得认知。

如果教师的情景创设不到位, 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枯燥乏味, 那么, 反而会造成学生对阅读的怠倦心态, 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营造氛围, 激励阅读

“环境造就人才”, 良好的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世人皆知, 就是因其思想内核中“环境”对人的印象原理为所有的人所公认。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教师在有意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的阅读当中去时, 可以不断地制造氛围, 营造气氛, 利用好教师里的图书角、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感官资源, 再加上时时刻刻来自教师、学生间的提示、暗示等心理活动, 使学生认识到读书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不读书是可耻的, 作为一名有志气的少年, 每个人都是因该热爱读书、乐于读书, 并学会沉下心来读书、读好书、长本领。

五、制造悬念, 推进阅读

悬念的设置在语文阅读的推进中, 可以造成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急切期待心理, 对学生的阅读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能有效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也是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介绍世界名著类书目的过程中, 我总是喜欢先讲故事中一两个具有典型特征的片段出来, 引起学生兴趣, 然后, 再来个悬念制造, 教师的讲述戛然而止, 让学生那充满渴望的心一下子被精彩的剧情吸引了过去, 急不可耐地开始阅读了。比如, 在介绍《骑鹅旅行记》时, 我讲道:“小男孩变成了小精灵, 紧紧抓住一只鹅的羽毛, 这时候, 鹅飞了起来……这只鹅飞到哪去了?这个孩子怎么样了?掉下来没有?他的爸爸妈妈看不到孩子会如何?”所有的悬念一下子袭面而来, 学生被我制造的悬念吸引住, 顺理成章地开始了阅读。

六、利用名人效应, 指导阅读

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 作品中作者对伯父去世一段的描写里, 记述了悼亡的隆重。于是, 我便利用起课内资源的先导优势, 适时提出来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当时的社会的公众名人会到鲁迅灵前献花圈?伯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这样的疑问, 我向学生们推荐了一代领袖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臧克家的《有的人》、阿累的《一面》, 然后再顺势引出这一位一生以笔代枪针砭社会的五四元老对中国文化的作用, 其作品的经典与深刻, 其文风的辛辣和健勇, 指导学生品味欣赏其具有浓厚社会背景的小说散文等。

怎样发掘会议新闻 篇5

帅 兵

11月29日,湖南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省政研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建筑五局在会上获得了“先进单位”等荣誉。参加会议的党委工作部部长孙红写回了三篇报道:

一是《中建五局荣获2006-2008“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路建平高度评价中建五局“五同”准则》,三是《中建五局党委书记周勇当选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一个会议写出三篇报道,而且都很有分量,这给我们通讯员以启发。会议是信息极为丰富的地方。从会议获取新闻,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但怎么发掘会议新闻,是很多通讯员的困惑。就像面对一桌丰盛大菜,却不知从何下箸。从来稿中看出,他们常用的写法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把哪个办公楼第几楼都交代得很清楚),开了一个什么会,哪些领导参加,谁先说话,接着谁又说话,等等,整个一笔流水账,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或被淹没,或根本就没有提及,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勿庸讳言,很多会议本身就是新闻,但更多的时候,新闻隐藏在会议之中。要从会议上获取新闻,就必须全方位了解会议所传达出的信息,认真分析甄别,进而找到新闻,或是新闻线索。

中国建筑五局自行投资施工、自行运营管理的中建大厦建成,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这样一个会议就隐含着丰富的新闻和新闻线索:如大楼建成使用,如大楼在湖南省率先使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如大楼建成标志着五局投资管理的成熟,如大楼建成反映五局的发展成果,如会上表彰的各个层面的建设者,如会场上大家的互动和反映„„从这许多角度都可以发掘出新闻来。这比单单写一个会议消息要丰富全面得多,也要深刻得多。

写好会议消息,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会前的准备工作也要认真细致。如果对这座大楼的建设漠不关心,你就不会了解它的特点在哪里;如果对五局的发展漠不关心,你就不会了解这座大楼的建成对于五局意味着什么;如果对节能环保技术没有了解,你就不会知道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大楼、尤其是对于长沙不二和五局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会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这个会议的议程是什么?哪些人参加?会议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会议要表彰的是什么人?他们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什么特点和亮点?会上哪些人讲话,他们讲话的容是什么?同时研究这许多信息里面有无新闻或新闻线索„„

很多时候,通过努力,会前你可以拿到领导讲话和代表讲话,以及表彰名单,甚至还可以拿到获奖人员的事迹材料,在经过研究后,你在心里已经形成几篇新闻稿件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参加会议就可以写出好的新闻了。亲临会场会使你收获更多: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会脱稿即兴发挥,这些即兴发挥中就可能有着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思想火花——这些思想火花很有可能成为你新闻的主题;现场的感觉能激发你的灵感,增强你新闻的生动性和真实性;现场发生的一些小插曲和花絮,会为你提供新的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你只需认真捕捉就可以了。

每年中央的大型会议,记者云集,报道连篇累牍,社会持续关注,全年工作由此定调。由此可以看出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企业会议报道也非常重要,年初的工作会议,报道对于去年工作的总结和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平时的专业性工作会议,报道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写好这些会议报道,对于指导工作,推动企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掘即破坏? 篇6

明朝万历皇帝尸骨1958年9月6日,新华社向世界播发了一条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己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然而8年之后,“文革”期间,在“打倒地主阶级的头子万历”的口号声中,万历皇帝及皇后的尸骨被红卫兵小将们从文物仓库中揪出并接受批斗,之后被砸烂,继而点火焚毁……在定陵出土的大量文物都没能保存下来。此后,我国再也没有批准过对帝王陵进行发掘。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1972年至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了5000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在出土的一个漆器里面,人们惊奇地发现了几片藕片。历经2100年,藕片依然清晰可辨。但是,就在摄影师调焦距准备照相的时候,转瞬间藕片化而为水,再也无法复原。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后用专门的设备进行保护,但还是进行了解剖处理。另一件稀世珍宝——“素纱禅衣”现在在衣领和袖口处都出现了破痕。

发掘培养 篇7

一、买东西的问题,“分开买”与“一起买”,推进乘法分配律教学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当中,在学习完算理之后,教师不要急着进行纯粹算式的练习,先引导学生提炼生活经验,用几个简单的口诀,来高度概括这种生活场景。当遇到一个算式时,先想一想它可能代表的实际生活的含义。例如,37×24+63×24,表示37元的商品买24件,63元的商品也买24件,属于分开买。对于“分开买”的商品,如果数量一样,我们便可以“一起买”,37×24+63×24=(37+63)×24=100×24=2400。如55×102,同样先让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观察,找出算式背后所代表的现实生活情景,然后将这个算式套入到生活模型中,利用运算口诀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可以把它理解为55元的商品买了102件,也属于“一起买”,可以将其“分开买”,先买100件,再买2件。55×102=55×100+55×2=5500+110=5610。如38×99+38,先认清单独一个38的含义,它表示买一件38元的商品,而38×99又表示买99件38元的商品,属于99件与1件“分开买”,那么我们可以将其“一起买”,一共是买99+1=100件。38×99+38=38×(99+1)=38×100=3800。

二、付钱的问题,“先付一样”与“先求共付几元”,理解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性质其实是生活中的付钱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有的时候先付第一样的钱原本就很简便,例如,123-23-77,那就直接“先付前一样”,再付后一样。有的时候“一起付”200-(23+77)=200-100同样也很简便。此外,根据“付出”与“找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减去一个接近整百的数”的简便方法:多减要加。例如,256-199,表示要付199元,那么可以先“付出”200元,再“找回”1元,付出表示减,找回表示加,即256-199=256-200+1=56-1=55。这个模型的建立,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套用凑整的思想,造成256-199等于256-200-1的错误发生。

三、分组发本子问题,“分组发”还是“一起发”,理解除法的性质

180÷45=?如何简算呢?这样引导:将180本作业本直接发给45个人,每人发几本,这比较难计算。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分组发”,5×9=45,如果先分成9组发,计算上更简便,然后每组再平均发给5个人,列成算式即为180÷45=180÷9÷5=20÷5=4。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识别一下,例如240÷6×4是否属于“分组发”的模型。240÷6表示先分给6个组,但×4却不能代表平均分给4个人,所以这个算式不属于“分组发”的生活模型,不能用“一起发”的解决方式来计算。即240÷6×4=240÷(4×6)=240÷24=10是错误的。

四、零花钱的增减问题,弄清加减混合的计算算理

例如,376-48+52,属于加减混合的类型,它可以表示一开始有376元,然后用掉了48元,后来妈妈又给了52元,那么现在有多少钱呢?对于这类生活情景,学生能理解的是先用掉48元再给52元和先给52元再用掉48元,最后结果是一样的,即376-48+52=376+52-48=380,但如果将其算为376-(48+52)=376-100=276,显然是错误的,零花钱在正确的管理下应该有380元,但用错误的管理方法却只剩下276元了,一下少了那么多,学生们当然很不乐意,这种错误的简算给学生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对于乘除混合的计算,虽然不能准确地找出其生活原型,但也能类比加减混合运算的特性,针对类似25×4÷25×4的算式,告诫学生不能盲目凑整,必须先理性分析算式的意义,再考虑如何运算。这些生活模型及运算口诀的建立,在简便计算学习初期对学生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在学生尚未熟练利用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理性的抽象思维时,学生能利用生活模型对算式进行感性的思考,帮助学生思考记忆下一步应如何运算。对于一些特殊的简便算法和错误的简便算法,学生也都能准确地抓住其生活本质,理性计算,避免盲目凑整。即便在简便计算学习的后期,当学生对各种算式分辨不清时,只要学生正确地对应算式的生活模型,凭借一句简单的口诀,就能回想起对应的简便算法。若是找不到能对应的生活模型,那么很有可能是无法简便的类型。例如,13×96+4,13×96可以表示13元的商品买了96件,那么单独一个4能表示13元的商品买4件吗?显然不能,它只能表示1元的买4件或者4元的买1件。所以这个算式不能归为“分开买”,如果做成13×(96+4)是完全错误的。

五、结束语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借助丰富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维冲撞,提高对简便计算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简便计算训练,掌握了简算的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简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德聪,张金芳.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探讨[J].甘肃教育,2015(13).

发掘培养 篇8

一、对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领会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本着以为学生为本的思想, 教材撰写新颖, 力求做到让学生喜欢。首先, 情景交融。教材编写者充分的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进行考虑, 教材中插入了大量图片, 与内容情景交融、图文并茂, 改变了传统化学学习中的单调和枯燥, 教材变得形象、生动, 教材的趣味性的大大提高。其次, 学法的渗透。新教材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性的设计, 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例如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练习与实践等板块的设置, 不但提出了各种问题, 也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发掘教材的设计特点, 对教材灵活的进行应用, 在此基础上传递给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主动的是思考、讨论和总结, 真正的将学习的化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掌握。

二、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在生活中也随处都能接触到化学, 如食物腐败、铁钉生锈、液化气燃烧等, 这些化学现象都是化学启蒙的良好素材。为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新教材中, 大量的选择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物质将化学知识引导出来, 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将化学和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在新知识与学生的固有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如, 在教材中涉及到空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等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质, 还有铁、铜、铝、生石灰、石灰石等金属与矿物质, 蔗糖水、食盐水等溶液, 油脂、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人体需要的化合物, 种类繁多, 林林总总, 和生活密切相关, 在新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多。这些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真实的、客观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 在学生脑海中很早就有了一定的印象。从这些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或现象入手,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都存在化学, 随时都有化学,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在兴趣的驱使下, 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 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化学学习的状态中。

三、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主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实验为主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开展, 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观察和交流, 学习化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由此可见,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的沪教版化学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新增了诸多的实验, 提供给学生动手与操作的机会, 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的参与到实验中, 感受实验的整个过程, 在亲力亲为中体会化学的乐趣, 锻炼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 培养其科学素养。如“铜绿”性质实验、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性实验、酸碱盐性质实验等, 对于这些实验, 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 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验,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耐心的指导学生。哲学有趣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 在实验中享受化学的乐趣, 不断的提高其化学实验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在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化学教师而言, 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 还要让学生知道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和勇于创新, 在价值取向方面, 要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沪教版新化学教材, 始终都渗透着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思想, 尤其是对环保知识的加强, 如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人类疾病的日益增加、工业残渣的随意排放、环境恶化带给人类的危害等, 在教材中始终都有渗透。在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带领学生去探求化学知识, 另一方面灌输给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从而让学生接受学好化学, 为人类的生存用好化学的思想教育。

结语

由于初中化学处于化学学习的起步阶段, 教师对教材务必要认真地研读, 对教材的编写体系进行把握, 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解, 对编写的意图进行领悟, 在教学中灵活的进行运用和创新, 发掘化学教材的优势所在,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詹明琦.化学教材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2 (18) .

[2]寇富强.以化学为例谈学生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的辩证关系[J].学周刊, 2013 (15) .

[3]贾志明.简析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构建学生化学科学素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20) .

发掘培养 篇9

一、通过讲述“物理故事”,培养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兴趣和动机

物理教材有不少故事,如“牛顿与苹果落地”“曹冲称象”“阿基米德撬地球”等,利用上网等途径,还可搜集到很多与教材相关的物理故事,如“巧妙显示指纹破案”“蒸馏法淡化海水求生”等,故事短小精悍、趣味性强且知识巧妙隐含在其中。授课时,教师或学生代表适时穿插讲述相关故事,能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愉快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课堂讲故事,限于时间,篇幅较小、言简意赅,往往讲得也匆忙。通过课外举办物理故事演讲比赛,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为参赛学生提供锻炼胆量、展示口才和表演天赋的平台,也为台下学生提供更好的感受和领略物理故事魅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机会,潜移默化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认真学习物理的决心,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通过撰写“物理故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搜集到现成物理故事数量有限,有些故事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吸引力较小。那么,发动学生创作故事,可丰富物理故事教学资源,使用起来更有选择的余地和针对性。指导学生创作故事,在提升学生文化底蕴的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一些能力强的学生,根据生活事例创作出的物理故事:“‘留一口’的水龙头”“使人又爱又恨的压力锅”“熊孩子溺水”等,内容取材于生活,生动有趣,富含物理知识和教育意义,深得学生喜爱。

三、通过绘画“物理故事”,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提高其学习热情

初中生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动手画画。据此,学校每学期举办“物理故事绘画展”,要求学生绘画最喜欢的物理故事中某个情景或者物理学家肖像,并附注涉及的相关知识,然后提交参评,教师从中挑选质量较好的作品组成展览。这样,学生个个都能参与,使出浑身解数,从设计边框到上色彩到附注物理知识都一丝不苟。

但也有部分学生绘画“物理故事”较差的,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才敢将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提交上来;另外,如何将涉及的物理知识精辟地提炼出来附注在作品上,对他们也是一大考验。完成作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对挫折的忍受与意志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开展“物理故事绘画展”,全面动员了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热情和物理成绩。

四、通过竞赛“物理故事”,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

物理故事不单纯是故事,还蕴含不少相关物理知识,教师可将其中知识点提炼出来形成题目,每学期举办一次“物理故事专题知识竞赛”。如“大力士捏不碎鸡蛋”中捏不碎鸡蛋是因为:()

A.大力士的力气还不够大

B.鸡蛋是石头做的假鸡蛋

C.力气大但作用在蛋壳的压强小

以上题目来自竞赛题目,效果很不错,既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又能考查能力。开展“物理故事专题知识竞赛”培养了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使学生在竞赛中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五、通过编印“物理故事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将搜集和创作的物理故事整理归类,配以插图使其图文并茂,编印成册分发下去传阅,让学生在分享师生共同劳动成果的同时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物理故事时,温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了然于胸,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发掘培养 篇10

教材, 体现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也渗透着学科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它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教材中汇集了各种信息, 既有显性也有隐形.特别是隐性资源往往是靠教师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挖掘、丰富, 它的价值则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最近笔者以人教版《必修5》解三角形中有关两位法国天文学家, 首次运用三角测量法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 给学生上了一堂地月距离的探究课, 旨在对教材的隐性资源进行发掘与利用.开始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一:什么是三角测量法

教师:对于不能直接到达的目标, 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距离, 譬如, 如图1, 想要从AB这边测量到河对岸C的距离, 即怎样测出AC, BC的长?

学生1:这个只要量出AB的距离, 再量出∠A和∠B, 然后解△ABC即可, 也就是对于△ABC, 已知AB, ∠A, ∠B, 求ACBC.

学生2:是的, 先求出角C=π-A-B, 再利用正弦定理:ABsinC=ACsinB=BCsinA, 这样AC=ABsinBsinC, BC=ABsinAsinC.

教师:很好, 这个就是三角测量法的原理.这里的角C我们称为“视差”, 可以测量的距离AB叫做“基线”, 它们和待测的AC, BC之间存在着三角关系.这种视差测量是确定天体距离的最基本的方法, 天文学上称为三角视差法.我们课本中提到的两位法国天文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测定地月距离的.

问题二:运用三角测量法对地月距离的测定

教师:圆O1代表地球, 圆O2代表月亮, 地月距离就是这里的O1O2记为d, 而这里的点O1, O2是不可到达的, 地球半径是已知的, 记为r,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三角法来求不可到达的O1O2的长呢?

学生1:三角法?那也就是要构造一个三角形, 并且要包含已知的和待求的量.

学生2:要不构造一个特殊的三角形, 也就是在地球上取点P, 使PO2为圆O1的切线, 这样△PO1O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于是Ο1Ο2=rsinΡΟ2Ο1.

教师:很好, 这样我们的关键就是求出∠PO2O1, 设这个角为θ, 如图2, 即Ο1Ο2=rsinθ, 那么怎么求这个角θ呢?

这时同学们开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并作了各种尝试, 因为点O2是不可到达的, 所以同学们感到举步艰难了, 于是笔者进行了适当的提示.

教师:求角θ是测量地月距离的关键, 但同学们想想, 两位法国科学家为什么不是只取地球上一点, 而是取在同一子午线上的两点呢?我们不妨另画一个图, 设点A就是柏林, 那么对于点A我们知道它的纬度, 如图3, 设EF是地球赤道面上的直径, 这样点A的纬度就是角α, 还有一个∠CAO2, 即角β1我们也可以测的, 大家说为什么?

学生:这个跟太阳高度角一样的, 只不过现在是月亮, “月亮高度角”的余角就是这里的β1.

教师:很好, 这样我们来看△AO1O2, 边AO1已知, 边O1O2待求, 而它所对的角为π-β1, 所以要列一个等式我们最好算出边AO1所对的角θ1, 那么我们怎样用可测的两个角α1, β1去表示θ1?

学生1:过点AO1O2的平行线AB, 则

θ1=∠BAO2=∠CAO2-∠CAB

=β1-∠CAB=β1-∠CO1O2

=β1- (α1-∠O2O1F)

=β1+∠O2O1F-α1.

学生2:求出了θ1, 这样就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得:rsinθ1=Ο1Ο2sin (π-β1) =Ο1Ο2sinβ1.再把角θ1代入上式中, 得

rsin (β1+Ο2Ο1F-α1) =Ο1Ο2sinβ1.

学生3:把O1O2用rsinθ代入, 这样我们要求的θ就包含在等式中了:

sin (β1+∠O2O1F-α1) =sin β1sin θ. (1)

学生4:这里的角∠O2O1F很麻烦!

教师:同学们, 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角∠O2O1F了, 我们刚才提到过, 这里要取同一子午线上两点AB, 也就是对点B来讲也有类似图3的图形, ∠O2O1F公共拥有, 这样相对于点B也有这样的式子:

sin (β2+∠O2O1F-α2) =sin β2sin θ. (2)

考虑到β1+∠O2O1F-α1和β2+∠O2O1F-α2两角都是微量, 这样这两角的正弦值就近似为这两角的值, 即式子 (1) 和 (2) 就变成:

β1+∠O2O1F-α1=sin β1sin θ, (3)

β2+∠O2O1F-α2=sin β2sin θ. (4)

当这个角是很小时, 为什么可以把这个角的正弦值近似看成这个角的值?

学生1:可以看正弦函数y=sin xy=xx=0周围的图像!

教师:看图像, 可以让我们有直观的感觉, 这里我们还可以用以后要学到的导数知识来说明, (sin x) ′=cos x, 在x→0, cos x→1, 而x′=1, 所以在x=0处的周围两函数的导数趋于相等, 即图像趋于接近, 不过若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来说明就更加简单, 由于limx0xsinx=1, 所以在角很小时, 我们可以用这个角的值来近似表达角的正弦值.

学生:哦!这样一来问题好办了, 只要把式子 (3) 与 (4) 相减得:

sinθ= (β1-β2) - (α1-α2) sinβ1-sinβ2.

教师:很好, sin θ就用可测的α1, β1, α2, β2来表示, 两位法国科学家拉卡伊和拉朗德求得的结果是θ=57′, 与近代测得的数值57′2.6″相当接近.从而得d=rsin5760.3r.

探究到这里学生的成就感顿然而生, 切身体验到了三角学在“量天测地”、“望高知远”的应用.

教师:我们知道在已学过的《必修4》中也有个关于三角学的“阅读与思考”, 介绍了三角学与天文学的渊源.因为宇宙的奥秘对人类的巨大吸引力, 这种“量天地学问”确实太诱人.其实早在公元前二世纪, 三角术奠基人希帕科斯 (Hipparchus) 已经对地月距离进行过测定.他是在月食期间估算地球落在月球轨道上的阴影的视角是太阳视角的2.5倍, 从而算出地月距离为地球半径的59-67.3倍, 跟我们刚才算出的数据比较接近.地球在月亮上的阴影曾被亚里士多德用作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同学们其实今天我们还可以利用月食照片来测定地月的距离的.

问题三:利用月食照片对地月距离的测定

教师:同学们, 今天凌晨2点左右, 也就是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时24分发生了自2000年以来最长的一次月全食.我们就用这组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拍摄的月全食照片来测定 (图4) .首先我们从月食照片中测出地球的阴影圆和月球的半径之比.可是怎么测呢?

学生1:将种种大小的圆形物放在照片上面, 直到找出一个圆形物与阴影圆吻合, 这样可以测量照片上月球和那个圆形物的半径, 从而得两圆的半径之比.

学生2:也可以用解析法, 建立直角坐标系, 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方法, 可以算出圆的半径, 并且可以多取几组数据取个平均值.

教师:同学们不妨课后从网上下载些照片动手做一做, 可得出这个值大概就是2.5.

学生:可算出这两半径的比值有什么用呢?

教师:设地球上看地球在月球轨道上的阴影和月球的视角分别设为2β, 2α, 那么tan2βtan2α=rr=2.5, 这里tan2βtan2α2β2α=2.5学生1:哦, 这个好像跟刚才一样, 当角α是微量时, sin αα.

学生2:现在换成正切函数也应该可以, 因为当α是微量时, tanα=sinαcosα的分母cos α就和1很接近, 所以tan α≈sin αα.

教师:如图5, 直线SPSP′代表从太阳的两端边缘发出的射线, 它们决定了地球的阴影.假定它们的夹角与从地球上看太阳的视角大小一样.我们知道从地球看月亮的视角与看太阳的视角是相当精确的相等, 约为0.53°, 那么α=0.265°, β=0.663°.

学生:现在问题很简单了, 这里

γ=α+β=0.928°=0.0162 (弧度) .

由于sinγ=ΟBΟA, 因γ很小, 所以sin γγ=0.0162, 因此ΟBΟA0.0162, 所以月地距离:

ΟA=ΟB0.0162=61.7ΟB=61.7r.

教师:很好, 其准确度约为4%, 实际上这个值是随着月球在其轨道上位置的不同, 在57.0r地球至63.6r地球之间变化.

关于地月距离的测定似乎是解决了, 可同学们还是余兴未尽, 地球在月球轨道上的阴影和月球的半径之比是否真是2.5 测定地月距离是否还有其他更古老的方法?地日距离怎么测?宇宙中天体的距离又怎么测?…….下课铃响了, 可同学们的兴致还是那么昂然, 还不“善罢甘休”.所以笔者建议同学上网查阅或上图书馆查阅《天文学教程》与《天体物理学》, 以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课后反思

教师不仅决定着教材资源的鉴别、积累和应用, 也是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学中, 教师在理解编写者的基础上, 发挥自身的创造才能, 对教材进行二级开发.这对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素养无异是有效的, 这里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掘隐性资源.

1) 教材信息要靠教师进行整合.教材是各种资源汇集的“信息场”, 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均是促使学生能动发展的好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种信息进行开发整合,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材资源, 其价值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笔者把《必修4》里的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和解三角形的内容进行整合, 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三角学与天文学的渊源.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了解了三角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的动态过程, 加深了对三角学本质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能更好地理解数学.

2) 教材“空白”要靠教师去填补.教材中常有“空白”, 在这些似“无”的空白中, 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需要教师去填补、去探究、去创造.教材中仅提到了两位科学家测定地月距离这样的事件, 具体的测定方法, 这个“空”需要我们教师去填补.笔者从介绍天文学中对三角测量法的定义出发, 探究了运用三角测量法测定地月距离的方法, 而后还给学生介绍了利用月食照片进行测定, 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 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具体化、深刻化.

3) 教材“活性”要靠教师去开发.教学以教材为依据, 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合理拓展, 笔者利用了“量天的学问”对学生的吸引力,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特别是教学当天刚好发生了多年难遇的一次月食现象, 所以补充利用月食照片对地月距离的测定可以说是得“天时”, 从而达到了激活课堂的目的.

4) 教材“缺憾”靠教师去圆成.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 而不是教材的奴隶.两位科学家测定地月距离的时间教材上定为1671年, 笔者翻阅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天文学教程》, 年份却是1751-1753年.因此, 由于教材的编写受到时间方面的制约, 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正与完善,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圆成、内化和升华.

摘要: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 一套新的教材代表着一种理念和实践方法, 它是教师教学的凭借, 教师应站在编者角度钻研教材, 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 特别是教材中有许多隐形资源, 这些资源如得以发掘和应用,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材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其价值相当于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因此开发教材中的隐性资源, 实现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整合, 应当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笔者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作了一次尝试.

关键词:教材,隐性资源,探究课

参考文献

[1]胡中为, 箫耐园.天文学教程 (上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91-193.

[2]李宗伟, 肖兴华.天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7.

巧妙设计,发掘意蕴 篇11

师: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从语言文字层面发现了什么与以前不一样?

生1:语言优美,辞藻华丽。

生2:文章多次提到“水”“月”。

师:这个发现很好,请同学们仔细找一下,看文章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水”“月”,又是在表达什么呢?

(学生阅读,他们把文章所有含“水”“月”的句子都找出来了。)

生1:第一段中的“水”“月”,重点写这天晚上的美景,表现空旷、柔美、瑰奇、爽朗的夜游环境。

……

生2:最后一段“水”“月”,是写自然环境,主客很高兴,玩到了天明。

师:大家找得很仔细,分析得又准确又深刻。我们发现“水”“月”各不相同,大家能不能给它们分类,并把它们的作用概括出来?

生:文章的“水”“月”可以分为实、虚两个方面。实指自然美景。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是用来表现泛舟赤壁的环境,为人物心情作铺垫的。最后一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暗含自然环境,表现主、客由悲到喜。

师:他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能不能按照他的思路继续找?

生:第二、三段的是由现实中的景物引发的主客感慨,他们感慨像曹操这样的英雄如今已经作古,更何况我等渺如粟粒之人?把短暂的自己和无穷的长江做比,表现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悲叹。

生:第四段的也是虚的,是用来阐明道理的,由它想到变与不变,人生永恒,应该寄情风月,“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说不要去追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给自己带来痛苦,要随遇而安、乐观大度。

师:非常好,“水”“月”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它们已经成为传统诗词的典型意象。大家课后可以搜集相关诗句,进行归纳整理。老师听了大家的分析后,一直有一个问题,解不开,我说出来,大家分析一下:苏轼在全文中没有明显的悲情外露,而且在不停地开导着“客”,這个客人有什么比苏轼更坎坷的遭遇?结合背景分析。

生1:老师,我查过资料,这是“赋”的特点,主客问答,抑客扬主。

生2:我觉得客人的言语,恰是苏轼的心声。反过来说,苏轼正是借主客的答话表明其思想两极往返的动态,以超然的思想说服了对方,使对方大彻大悟。

师:是呀!苏轼在积极和消极的对抗中完成了思想的突围,走向了豁达、乐观!我们如果遭受了人生的不幸该怎么办呢?大家以这个为话题写成一篇300字的短文。

同学们都很认真地思考着,分析着。其实我真正的目的是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探究主旨,启发学生拥有正确对待逆境的心态。我在分析的时候不露痕迹地通过以上问题很自然的分析到位,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虚实结合的手法。教学参考资料一大堆,大同而小异,关键是看老师怎样设计。怎样渗透自己的思想,让千古美文不因我们的讲解而支离破碎。

发掘培养 篇12

一、注重历史意识的养成

“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 并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 汲取智慧, 进而把它运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1]。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作为已经过去的东西, 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肯定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历史意识固然包含思维主体对历史的记忆, 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理性思考”[2]。那些抗日神剧实际上已经严重脱离了历史的真实, 缺乏最基本的理性思考, 却广受欢迎, 应该说这是某些国人历史意识欠缺的表现, 一个不会反思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出“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加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这说明历史意识的养成是高中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的一项核心任务。要求虽然很明确, 但神剧火爆荧屏的现象却告诉我们真实的现状, 这一巨大的反差, 才是我们历史教学需要反思的地方。

二、注重历史价值的发掘

抗日神剧的出现, 是随着《亮剑》等历史片的热播, 投资商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跟风追逐, 急功近利的产物, 这和一些旅游景区进行“扮日本兵抢花姑娘”的游戏一样, 都是对历史价值的错误开发, 是游戏历史。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很难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所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当今社会, “读史无用论”盛行。记得有一年高二选科时, 一位平时历史学习不错的学生跑来问我, “老师, 学历史有什么用啊?”我顿时无言以对。那么历史到底有什么价值呢?一位在德国纳粹集中营里幸存的中学校长写给教师们的一封信, 几乎传遍世界。他在信中说:“我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 我亲眼见过任何人都不忍看到的情境———有学问的工程师建造了屠杀活人的毒气室;受过教育的医生给儿童下毒药;受过正规培训的护士杀害婴儿;中学生和大学生枪杀成群的妇孺……所以我对教育产生了怀疑。我的要求是帮助你们的学生做人。你们的努力不会制造有学问的恶魔、有技术的精神变态者以及受过教育的艾希曼式战犯。读、写、算只有在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做人时, 才是重要的[3]”。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其价值主要在于塑造人的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 开阔人的视野, 使人形成批判的意识;学会运用多元的视角,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借鉴与吸收前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理解与思考现实和未来等。但人的这些综合素养的形成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在应试教育下, 过重的升学压力, 急功近利的驱动, 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追求短、平、快, 过于强调智育, 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学习的量化忽略了历史课程的价值目标, 无法让学生体会历史的价值, 不能很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 更无法让他们学会守望人类真、美、善的永恒价值, 使更多的国人不懂得必须的坚守, 而更愿意充当物质的奴隶, 一味追求感观刺激。这是对历史、社会和人生价值缺乏理性思考的表现。改变这些尴尬, 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注重发掘历史的价值, 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明事非, 懂善恶, 知荣辱, 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曾对江苏南京市的高中三个年级的424名学生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有72.8%的同学表示自己目前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是“以背诵记忆教材为主”;有57.5%的同学表示对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或者历史教师讲授的内容“从来没有过疑问”;只有27.2%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以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为主”;仅有14.3%的同学表示“有过疑问, 曾经向老师 (或其他人) 提出过”[4]。这份调查充分说明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被动应付, 死记硬背, 缺乏深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的历史学习, 更多地是我们强调智育, 量化考核, 追求分数, 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的产物, 只会让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浮于表面, 无形当中导致学生追棒轻松、恶搞的抗日神剧。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怎么教学生学习历史呢?记得罗金永先生笔下描述了江苏扬州中学王雄老师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情况:“这节课进行的过程, 与其说是讲授, 不如说是发问、追问、反问, 甚至有位女生在课上受到王雄老师接二连三的‘刁难’而不耐烦地说‘我不和你说这个’。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 王老师不断提醒学生说话要有条理、说话要有证据。几乎所有学生都是一边说自己的结论一边回答老师的新问题。这样一来, 整个环节花了大约四十分钟。王老师一直没有提醒和规定回答的时间, 而是不紧不慢地让学生回答。面对学生的任何回答, 王老师都没有点评。课后我拦住了被王雄老师‘刁难’的女生, 本来以为她会非常反感这位借班上课的外地老师, 没成想她竟然说:‘要是历史课都这样上才好呢!’”[5]我看完后感慨万千。历史怎么教才算好, 学生心中也有一把自己的尺子。可惜在现实中, 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 但在高考指挥棒下, 历史课已经被无情地挤压, 历史教学已经严重地扁平化了。打破传统以来“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探究学习, 基本上还只流于形式, 在公开教学时可能会体现一下, 但在平时日常教学中能运用多少, 只有一线的历史教师心里清楚。而学生在“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能有多少自己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呢?大多只能是死学, 结果也只能是学死, 无法体会读史明智, 把历史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那种轻松的恶搞、游戏历史的抗日神剧能不受欢迎么?

历史教学中有一些无法评价的隐性成分会对人的信念、思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 我们是不是也紧盯着学生的分数了呢?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变得更功利化了呢?历史教学的改革探索任重而道远!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历史教学中,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注重发掘历史的价值, 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明事非, 懂善恶, 知荣辱, 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历史学习,历史意识,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汉国, 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雄.历史观念的沉淀、冲突与建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 (12) .

上一篇:课程拓展下一篇:校园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