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学生潜能

2024-10-30

发掘学生潜能(精选8篇)

发掘学生潜能 篇1

我们教育者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 诱发创新潜能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这句话充分说明,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是创设和谐氛围的课堂的基础, 是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力, 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平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走近学生, 关心学生, 以此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 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逐渐转变到自主学习, 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和活动性。

1.激发兴趣, 点燃创作火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实现美术教学创新的目标, 就必须“坚持贯彻启发式原则,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当老师展示出自制的立体书,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惊讶、好奇、羡慕、赞叹的目光包围住了教师手中的书。“老师, 能让我摸摸它吗?”“老师, 我好想……”“老师, 印第安在哪里?”孩子们完全被吸引住了, 老师乘机导入:“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本故事书, 走近神秘的印第安吧!”

整堂课的学习, 老师自始自终都只是课堂学习的引导与组织者, 用一本对孩子们充满“诱惑”的“印第安故事”大书贯穿整节课, 和孩子们一起走近、了解印第安文化。“太奇怪了, 他们为什么要将羽毛插在头上?”“我真想去他们那里看看!”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点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 揭开了印第安文化神秘的面纱。

2.适时鼓励, 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 老师的“真好!”、“你表现得太棒了!”、“很有自己的想法!”“再大胆些你会更出色!”、“有进步”等这些鼓励性语言, 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了明确的赞扬, 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评价,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希望。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 不时让孩子们发出会心的笑声。这时, 老师通过个性展示与小组合作的多种方式, 让孩子大胆地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创作过程中, 教师不时地夸奖着学生“你这个想法很好!”、“很大胆, 就这么画!”虽是短短几个字的表扬, 却给了学生创作的信心。一幅幅充满浓郁的印第安特色、大胆、独特的作品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虽然有些作品还很稚嫩, 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一幅幅作品上夸张的形象、强烈的色彩对比……无一不展示了孩子们无限的创造想象力。

二、关注教学内容, 激发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 有了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 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重复的形》是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中的一课。目的是通过一个基本形重复训练, 使学生体会重复的形式美感,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形体重复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创新。教学中, 我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了生活中“重复的形”的图片 (如地砖图案, 衣服上的编织图案等) , 启发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重复的形”, 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找重复的图形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牙签、夹子、硬币、回形针、树叶、花瓣等, 现场拼一拼, 摆出重复的形。这时再向学生简介平面构成, 欣赏平面构成作品, 让学生对“重复的形”有了更进一步的具体认知。最终学生有了生活经验作铺垫, 理解了“重复的形”。

三、加强知识技能指导, 培养创新能力

人的想象过程, 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没有想象, 就没有创造, 作品就缺乏学生自己的特色。一旦张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便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在形象思维的天空, 从而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大胆想象, 否则学生极易造成“天马行空”的瞎想。诗人雪莱也说:“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并非毫无约束的自由发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正确的指导:

1.进行艺术欣赏、鉴赏及艺术感染,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其审美情趣。

2.强化绘画构形、着色、想象及技能、方法、步骤等方面指导, 让孩子在进行创作时“有法可依”。

3.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以实物、实景加以指导。

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 努力学习教育创新理论, 大胆探索,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发挥美术教学应有的作用, 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做出贡献。

发掘学生潜能 篇2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分享:全人格教育

“邻居孩子3岁会背唐诗,我们的孩子也要会。”“同事的孩子5岁就会弹完整的曲子,我们的孩子怎么做不到?”昨天,中外顶尖早教专家共聚“开启学能之窗”主题巡讲活动,与300多名上海新爸新妈面对面沟通。

美国权威儿科医生及学能专家梅尔·列文教授指出,孩子学能发展水平由8个系统组成,父母要做一个观察者,发掘出孩子大脑功能中与众不同的优势。

现象一孩子晚开口父母逼着学

楠楠3岁,当父母开始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可以讲话时,楠楠还只会说“灯”这样几个很简单的词。于是只要一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会把楠楠从玩具、绘图板旁边抓过来,坚持逼楠楠学习讲话。但是,楠楠的金口至今未开。

圆圆5岁,圆圆妈妈在做准妈妈的时候就已开始考虑要买什么牌子的钢琴,每天必须要听多少小时的音乐。可是,圆圆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布局感、色彩感俱佳,但是对音乐没什么热情,经常抗拒练琴。围绕圆圆练钢琴的家庭战争几乎天天上演,圆圆妈妈非常苦恼。

专家点评:父母要做一个观察者

梅尔·列文教授指出,孩子的学能发展水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高级思维和社交8个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可以面面俱到,同时在8个系统上表现得卓而不凡。

拿孩子的劣势面和其他孩子的优势面相比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主任金星明教授指出,父母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或者借助专业人士的评估,了解孩子的实际学能发展水平,找到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对于孩子的劣势,则用优势来带动。现象二宝宝能背诗父母真光荣

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曾对上海和广州等7大城市的1200名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4%的家长把学习简单地理解为算术、诗词等知识的提升。因此,各种强制学习现象应运而生,不到1岁的宝宝念唐诗,刚过2岁的宝宝背唐诗,甚至很多家长还以自家宝宝能背多少首唐诗为荣。

专家点评:职业生涯中,理解力更重要

“在学校,记忆力非常重要,但是在职业生涯中,理解力更为重要。曾经有个孩子因为背不出老师布置的非洲所有河流的位置而苦恼。我认为与其让孩子记住位置,不如让孩子理解这些河流对国家的意义。”梅尔·列文教授指出,很多家长把记忆力和聪明画等号,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让孩子背诵式记忆不如培养孩子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现象三5岁还没学英语父母压力大

“现在英语很重要,我的孩子已经5岁了,家里人商量着是不是该带她去学英语了。”一位母亲提问道。她说,隔壁家的孩子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就听英语了,现在才3岁,父母就带着他去上早教班,“这让我很有压力,将来我女儿的英语比不上他会不会怪我啊”。

专家点评:7岁后学第二外语更好

梅尔·列文指出,过早学习第二门外语只会让孩子混淆口音。专家组曾分别对6、8、10、12、14岁开始学外语的孩子进行跟踪研究,结果发现14岁的孩子外语学得最好。年龄越大的孩子接受越快,他们能理解词汇真正的意思。

因此,在第一门语言发展比较完善的情况下,通常在7岁以后学习外语更好。

[专家献策] 学能发展更要补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眼睛也是孩子学能发展的窗户。很多父母已经注意到,要通过营养补充来保证宝宝的脑力发育,但是对于0-3岁的婴幼儿,在学能发展过程中眼睛及感官发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依旧缺乏足够认知。

巡讲活动中,与会专家们特别强调了眼睛与婴幼儿学能发展的密切关系。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眼睛来获得的,眼睛直接影响着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儿童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资深妇幼营养学专家汪之顼教授指出,维生素A、DHA、AA、叶黄素等有益于宝宝眼睛。

发掘潜能 超越自己 篇3

终于,经过反复的对比实验我找到了最适于红掌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然后用红掌不同的部位进行培养,发现叶柄作为外植体最利于生长。折腾了两个多月,终于在愈伤组织上长出了红掌的幼苗,老师和我也为这两个月来的辛勤付出感到高兴。比赛结束,我那颗心稍微放松了一点,在期待中煎熬,无论是否获奖,毕竟我也努力过,没有放弃过,对自己永远充满信心。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当中,获奖不过是一种催化剂,我们应该如何前进,答案就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获奖并不是我最终的目标,而是我们前进道路中的一股动力。学习并不像生活,无法倒退,而是不进则退,创新也是如此,不断提高自己,不轻言放弃,要以一颗平常的心,用踏实勤奋的努力浇灌它,使他茁壮成长。

创新的道路漫长而艰巨,而自己却要在此不断探索、开拓,只有这样,胜利女神才会站在我这一边,回归到学习当中,只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创新的道路才会变的宽敞而平坦,一直走下去,走向成功的那一边,不断超越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自己不断成长,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梦想靠拼搏,而创新要靠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才能创新,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中越走越远。

此刻真的很庆幸,当初我抓住了这个机会,现在放眼望去,或许当初真的是冲动,但是也不免一丝丝的好强,想在农业这个方方向钻研下去,结果真的使自己能力得到提升,真的能够对动植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更感兴趣,使自己在这条道路上越来越适应。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个充满竞争的旅途。经过这次大赛,我真的明白竞争的含义,几百甚至几千个作品经过激烈的淘汰赛,最终只有不足五百个作品得以入选,创新也是一种竞争,只不过形式不同,虽然不像战场上如此野蛮,但也不像电影中那么巧合。风儿吹开了沙,沙儿掀开了黄土,黄土覆盖小河,小河生养着鱼虾,鱼虾补充着人类的营养,世界四千万的物种都有着自己的最终目的或是结局,逃不了这个规律,拼搏向上,永不言弃,将会是我一生中的闪光点,但愿我能一直坚持下去,坚持在这创新的无尽之路走下去。

指导教师徐申点评:

朱正新同学由于生活在农村环境,对植物的学习兴趣尤为浓厚。熟知的常见植物种类较多,又善于观察和总结分析植物生长的每个阶段,对遇到的问题总能通过各种途径究其所以然。

发掘学生潜能 篇4

一、让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1.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 许多学生上课时不说、不读、不问, 主要原因是存在着心理障碍, 怕说不对, 读不好, 受到老师的指责, 同学的讥笑。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要多给学生激励的话语, 特别是后进生, 既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 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发言。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互相交流, 互相启发的过程, 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积极发言的同学可能想错了, 说错了, 但是他们体现了自己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 学生逐步消除了心理障碍, 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胆地朗读, 就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

2. 要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时间由教师唱独角戏。挤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状况是必须彻底改变的。要切切实实把教师“讲”的时间挤压下来, 把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提高上去, 使学生课堂参与时间增多,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练习。一节课四十分钟, 教师“讲”的时间不应超过百分之三十。

二、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1. 正确认识合作学习是前提

(1)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合作学习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 使他们从自己的认知特点出发, 互相切磋, 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

(2) 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合作, 在合作中获得了发展。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他们在一起合作交流, 学得轻松愉快, 同时学生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互助, 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使之受益终生。

2. 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体现在: (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力所不能及的问题” (如遇到了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 时需要合作; (2) 在交流探究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需要合作; (3) 在感悟语言文字或人文内涵时, 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 就需要合作。这些时机在学习过程中“俯拾即是”, 如果教师“用之有法, 引之有序”, 就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收到最佳的效果。

3. 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 但并不意味着“放羊式”。尤其是探究性合作学习更讲究这一点, 小组人数要适宜, 搭配要科学, 组织要得当, 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这样的小组合作利于激发兴趣, 迸发思维火花, 形成竞争机制, 学习的效率才会得以保证。 (1) 先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分工, 使之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探究对象, 然后再进行合作学习; (2) 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 必须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集体汇报交流。

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1. 在质疑中学会探究

古人说得好,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并解决问题, 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和潜能的发挥。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懂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即想弄懂什么) 。应当承认, 学生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 有的并不具备探究的价值, 甚至有的还存在明显的漏洞, 但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自己思考探究过程的结果, 对学生个体来说, 这或许就是他内心的全部。必要的时候,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或者思辨性的问题情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形成。

2.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合理拓展

创设问题情境 发掘主体潜能 篇5

【关键词】创设 问题情境 发掘 潜能

正文

问题情境是探索学习的前提。一位数学家说得很好:“如果说学习生物的格言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学习物理的格言是‘实验实验再实验’,即学习数学的格言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要思考就必须有思考的对象,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必须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之中,通过问题情境揭示矛盾,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情境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问题情境深化对教学概念、法则、定律的认识,通过问题情境拓展引申创设。创作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的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也是一门艺术。经常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常让学生多想几个为什么?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饱满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的情境,充分发掘学生主体的潜能呢? 笔者例谈以下四种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教学加法的实际运用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提问:“图上关于兔子你看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拓展、活跃起来了,有的观察,有的动手分白兔、黑兔,有的……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汇报结果,找到了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鼓励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索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二、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中创设问题情境

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定准备的实验材料(圆柱、圆锥、砂子),进行实验。然后提问题,把圆锥装满砂子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装满,说明了圆锥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教师出示另一组圆柱和圆锥,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操作,老师操作的结果是:用圆锥装满砂子往圆柱里装,装了四次才能装满,这时学生都睁大了眼睛,有的学生说老师装的不标准,结果老师就找一生当眾演示,还是原来的结果。这正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通过生疑来促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探究推向了高潮,同学们通过学习他人的探究,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终于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

三、联系原有知识利用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猜想是一种根据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一问题进行联想和推测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很好地运用猜想这一思考形式,就肯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例如教圆周率时,教师提出:“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总是半径的2倍,那么,同一个圆里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让学生去猜想,然后教师出示原本做成的圆,中间画有一条直径,直径的两端各钉一枚钉,用一根绳子绕圆一周,说明与圆的周长相等。再将该绳沿着直径两端的铁钉来回绕三次后,还剩一小段,再绕一次不够时,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答出:“发现这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在小组里用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是该圆直径倍数,把结果填在书中实验统计表中。通过实验,学生发现这些圆大小虽然不同,但是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介绍∏≈3.14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从新旧知识矛盾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利用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一说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一个生说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我不急于评判,而是问“13、26、29能被3整除吗?”学生哑口无言,我紧紧就问:“那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这样一来,很快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在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

企业文化潜能的发掘与应用 篇6

然而, 相对有形的物质力而言, 无形的文化力不易被人们直观感知, 无法进行度量, 难以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更为滞后, 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在世界兴起潮流, 并引起我国企业界普遍关注。因此, 如何深入发掘应用企业文化无形潜能, 值得探索。笔者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和《企业文化手册》制定的研讨思路, 浅涉三方面内容:

一、调动开发企业文化无形潜能的主动性

试看当今国内之成功企业, 无不伴随有其特色的企业文化潜能的充分发挥, 海尔、长虹就是典型。但又有相当多企业, 还没有真正执着去重视、开发、运用和提升它。例如, 有的并未看重其深层的无形潜能, 而是痼癖于就事论事, 见物不见人, 见钱不见人, 他们像淡化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冷漠企业文化;有的偏重形式主义, 把企业文化更多地当成时髦装饰品, 表浅应对, 突击应付, 不愿下功夫去深化内涵, 培育、普及;有的把企业文化只当一种宣传口号, 言行不一, 表里不一, 形不成一种实在氛围;有的抓企业文化时冷时热, 没有目标和持续不懈的劲儿。一句话, 这些企业都缺乏一种发掘企业文化潜能的自发动力。

为什么当初美国管理界能去发掘和接受这种无形的文化动力, 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这种动力的震撼。在70年代美国经济下滑之时, 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来到当时经济快速增长的日本考察“企业管理魔术”, 终于发现“魔术”中有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一是日本在“二战”中变为废墟的企业, 只要其负责人还在, 这个企业就很快可以复制出来, 可见企业的根本基因不是厂房、机器, 而是人;二是成功企业的领导者都强调人的作用、精神的作用, 都刻意在创造一种文化环境;三是在其考察的80多家企业中,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文化里都有清醒的理念、高尚的价值观、必胜的信心和忠于企业的精神。美国专家、学者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归纳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在经营最出色的企业里, 居于第一位的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经济资源, 甚至也不是先进科学技术, 而是企业文化。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管理界就出了四部专著:《Z理论》、《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和《寻求优势》,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企业文化理论, 由此推动全球兴起企业文化的管理新潮。

为什么我们的一些企业缺乏这种主动性, 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深刻感悟到企业文化的无形潜能。并且, 没有形成自觉性, 也难以尝到甜头, 相反却接受了相对应的消极文化潜能的影响。文化力依其先进或落后之别, 有其正面力或负面力之分。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的变革时代,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可怕的“惰性文化”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滋生的“唯利是图”意识等, 都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一些企业的行为。他们或是对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的陈旧文化麻木不仁、视而不见, 更谈不上用心去改善;或是在摒弃过去“左”的做法中, 又走向右的极端。现时存在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背信毁约等现象, 就是丧失诚信等消极文化潜能的负影响。

为此, 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无形潜能, 深入涉足物质力所无法替代的文化力领域, 主动发挥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落后文化的负影响, 建立起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就成为开发应用企业文化潜能的首要条件。

二、注重发挥企业文化无形潜能的效应

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核心内容, 即精神、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是抽象的、无形的。尽管它可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 但重要的是, 它本身是, 或努力要让它变成是“群体的心理定势和习俗氛围”, 却是隐含于别的载体中, 所以它的本质是无形的, 它的能量也是潜在的。在实践中, 我们感到, 这种无形的文化潜能至少有以下6个特性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只有充分认识, 才能有意识去充分应用, 将无形的潜能转化为有形的效能:

1. 导向性

企业和员工都需要先进的和丰富的精神、理念来导向, 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 求得发展。物质决定精神, 但精神与物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可超前, 也可滞后, 可促进, 也可促退。企业文化应重视导向先进的, 抵制落后的, 应明确提倡什么, 崇尚什么, 允许什么, 反对什么。要在企业形成一种优秀氛围和向上正气。对员工要培养强烈的市场观、敬业观、创新观、学习观、效率观、质量观、成本观、安全观等, 以大张旗鼓的正导向来抵制消极意识和不良习俗。实践表明, 这种导向力比行政命令更有彻底性和长效性。

2. 凝聚性

员工来自五湖四海, 企业凭什么能把这些不同经历、年龄、知识层次和不同利害关系的人凝聚在一起, 而不是貌合神离, 一般可说是企业经营生产, 但更深层次的还是企业文化。没有文化修炼的企业, 只会是一盘散沙, 形不成应有合力。企业文化强调共同的价值观、目标愿景、精神理念, 可以形成凝聚员工思想的内在支配力, 增加员工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 使员工队伍即使在激烈竞争和艰难环境中也能有旺盛斗志、乐观情绪、坚定信心、顽强意志;企业文化强调对员工的关心、尊重、信任, 强调干群间的情感沟通, 可形成情感凝聚的感召力, 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兴衰与共的荣辱感;企业文化强调领导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和员工在企业的重要地位、权利、义务, 可形成组织凝聚的向心力, 增加员工的忠诚度、敬业精神、责任感。

3. 激励性

企业文化强调精神动力作用。物质激励不是全能的, 精神激励是不能被替代的。实践表明, 员工需要精神激励, 在一定条件下, 更看重精神价值。作为一个经营者,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 雇到一个人的工作, 但你买不到一个人的热情, 买不到创造性, 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而要把企业搞好, 你不得不设法去争取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即争取激发员工敬业、忠诚、勤奋等内在精神动力。企业文化中常用的精神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价值激励、荣辱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民主激励、志趣激励、榜样激励等。这些激励方式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 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选择恰当方式。

4. 调适性

由企业文化创造的和谐环境与氛围, 能调适员工的心理、情绪和人际关系, 使之适应企业发展。人自身、人与人、人与某个群体、人与社会之间都会产生不和谐矛盾。处于有高度组织性的企业中的人更是如此, 容易出现多种不协调矛盾, 更需要文化力的柔性调适。员工可以通过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接受各种正面影响。共同认可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在员工的人际关系上起着良性润滑与协调作用, 能促成共同语言、情感和行为方式, 增加相互支持、信任、理解、配合的意识, 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尤其是在企业发展起伏变化和改革中, 企业文化的调适性能增强员工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 减少心理障碍和矛盾冲突。此外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文明优美的企业生产环境, 也能有效帮助员工减少体力和脑力劳动之疲劳, 调适身心。

5. 习得性

对于每个员工而言, 要想融入企业集体中, 就必须学习、领悟和实践本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在, 它的根本要求是要员工群体知晓、理解、认同、参与, 并反复认识与实践, 从而自觉形成优良习惯和作风。

对于企业而言, 就是要有意识创造先进文化熏陶感染氛围。这种氛围可以隐性规范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使之取得与本企业文化一致性和心理认同感。当个人行为与企业文化规范发生冲突时, 它会驱动员工自觉服从规范;当个人行为符合企业文化规范时, 它会形成群体承认与赞扬, 使该员工感到心理满足与平衡。反之, 它又会形成群体压力与谴责, 使该员工感到挫折和内疚。所以, 企业文化不同于行政规章的硬性管理, 而是一种自然的软性约束。

6. 辐射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隐性辐射力, 它不直接涉及企业经营生产, 但会间接影响它。它会辐射企业物质建设的各个环节, 形成促进 (或促退) 力。企业如果忽视这一反作用力, 不重视人本管理, 就会倒退到落后的管理方式上, 就会有意无意把员工当作“机器人”、“简单人”、“经济人”、“打工仔”, 而不是当作“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企业主人”, 就会丧失很多可贵潜能。反之, 自觉重视, 深入发掘, 就会赢得不可估量的经济发展动力。此外, 企业文化还会辐射外部市场, 辐射社会环境等, 产生企业愿意或不愿意看到的各种影响。

三、有效提升企业文化无形潜能的价值

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在应用中得到发现、拓展和提升的, 企业文化无形潜能更是如此。因为它的无形和潜在性, 更需要人们有意识去应用它, 否则, 它只能是“象牙塔”, 成为少数人观赏的“奢侈品”, 而不能化为员工大众的有效精神武器。要做到这一转化, 企业需要强化以下3条:

1. 提高视角, 务实求效

在企业中, “金钱≠财富”, 金钱可以买到有形的物质财富, 却买不到无形的精神财富, 也就是不可能买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只能靠企业自身长期不懈有意识地去培育。因此, 对待企业文化若停滞在形式主义、表面应对、浅尝辄止上, 就难有效果, 进而也难以产生新动力, 就会陷入又一种“说起重要, 做起次要, 忙起不要”的怪圈。

以人为本需要企业文化建设来支撑, 要从把员工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能优秀操纵各个工作环节的高素质人这个高度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在意义。企业的开发、销售、生产、供配等各个环节, 都是由人来管理, 经营生产的各个要素, 都是由人来组合, 其效果好坏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技术素质及相互关系。所以, 抓住人这个决定因素, 用先进文化来优化员工素质, 才是治本之策。

2. 吐故纳新, 不断扬弃

无形文化力的上述的各个功能特性, 在任何时候, 对任何人都在发挥其潜在的正 (或负) 作用, 这种作用是顽强的, 超前的或滞后的。要发掘先进文化潜能, 就必须同时克服落后文化潜能。我们的企业文化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调适”, 形成的“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等靠要”等顽习具有迁延性, 又遗留了小农经济、封闭保守、封建人治、资本雇佣等旧文化痕迹, 因此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注重“吐故”。同时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注重“纳新”。要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新内容, 深入研究本企业文化实际状况, 有针对性克服弊端, 弘扬优势、创建特色。

3. 无形潜能, 有形发掘

虽然文化力是无形的, 但要充分发掘它, 必须实施有形的措施。要有方法, 有形式, 有活动, 有内涵, 重在持续不懈的“培育”, 重在与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有机融合”。一定要防止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形成又一种“两张皮”, 一切要基于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文明素质、心理素质等, 以培养现代员工为出发点, 至少可采取以下3类方式:

(1) 舆论灌输式:包括采用传统与现代的媒体形式, 如广播、电视、报刊、板报、局域网、展览会、宣传牌等。一些基本理念可以上墙, 但要规范, 不影响现场整洁。要艺术, 使员工爱看。天兴将数十条理念、警语设计在优美的风景画中, 喷绘成彩画挂贴就是一例。通过舆论灌输, 能形成一种至关重要的文化氛围。

(2) 教育学习式:在各种大、小会上都有机穿插先进文化思维、理念的灌输, 不是就事论事, 而是举一反三;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工作交往中, 要注重循循善诱, 而不是见物不见人;要为基层班前会提供观念教育、素质教育、形势教育等方面的新鲜题材;要注重抓好各个层次的培训。尤其是企业内部结合实际的业务培训要有文化内涵。

编印《企业文化手册》发到员工手中, 是企业文化灌输的常用方法。要取得好效果的关键是内容要选好。《企业文化手册》制定原则是, 结合企业实际, 力求有特色, 有深度, 有看头, 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实际编印的内容比较丰富, 有企业情况企业历史、企业精神、规范、公约、徽、歌等, 尤其是汇集了10个方面的重要观念, 并为之精选了12个小故事或案例, 配上漫画、厂貌彩图等, 还推广了21种创新思维方法。对这一手册员工喜闻乐见。

(3) 参与体验式:组织各种群体文化活动, 包括观念讨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专题辩论、网上评议、民主测试、一事一议、一日经理、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5S达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创先争优、文明监测、文娱体育等活动, 尽量让更多的员工参与, 在参与中陶冶自身素养。

组织各种观摩、考察、现场体验活动, 内外结合, 内外典型都要学。扩展视野, “百闻不如一见”;开拓思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还可组织非营销人员上市场、上用户门等调研、服务、宣传活动。

发掘学生潜能 篇7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优化教学模式、发展学教潜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举措。

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如何在阶段侧重的前提下,切实贯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原则呢?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建立一一对应的神经联系,这个过程是有序的。视听是信息的输入,说写是信息的输出,但同时也起到反馈的作用。输出信息,经过评价,又再次输入,强化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言的本质来分析,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熟了口语体的表达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抓重点、划分词组和意群的能力。听说带动读写,读写提高听说,这是入门阶段学习英语的一般规律。听、说、读、写互相影响,彼此促进是语言发展的辩证法。

到了高年级,由于课文加深加长,听说只能用来促进阅读,而不能以听说带动读写了,所以应该用较少的时间来进行听说训练,进而转入读写为主。以读写带动听说,阅读能为听说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在阅读中得到巩固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又能保证听说训练的正确性和敏捷性。

当然,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说一定要平衡发展。突出了听说,并不能自然带动读写,反之亦然。因为人的视觉、听觉、动觉和语言的生理机能是相对独立的,各种能力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在起始阶段,就要选择与课文同步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适当地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写一些短文。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各个教学阶段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初级阶段侧重听说,中级阶段侧重读写。有所侧重并不是割断四种技能的有机联系,而是分清主次,使之相辅相成。同时,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可以运用手段来检查目的,用目的来及时评价。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活动型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单向“填充式”教学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实践性多向交流,学生要把“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变成小组活动的互动参与和交流。传统教学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这是很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言情境,应该改变单纯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教学模式,抛弃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语法知识的旧套路,采用跨单元、跨编排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经常变换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和语言交流是自然的、充分的。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他们对英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除了上述交流模式的改变,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应该让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的过程,人人都从中收益,这样的学习活动是高效的,语言的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的交流,利于输出和反馈。据此,我们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密切合作,在课外也要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不把学习当成老师强加的任务,而是当成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的合作过程。教师要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实践,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有效地保证课内外综合式教学有序进行。

每个学习小组由临近的座位组成,每组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并且还要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掘学生潜能 篇8

但令人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位身高仅1.64米,体重不足90斤,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世界“拳王”,其成功却是被父亲“逼”出来的!

因为成绩差他“偷”师“偷”进武校

1981年5月18日,邹市明出生于有“诗乡”美誉的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邹建国是海尔贵州分公司负责开发与设计的工程师,妈妈宋永会是一位幼儿教师。

从小,父亲邹建国就很重视对邹市明的家庭教育。五岁时,邹市明就已经知道去孝敬父母,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也总是主动给客人让座、倒茶……尽管他很懂事,可就是学习不好。无论怎么努力,他的考试成绩老是排在全班老末。老师们把能想得到的方法都用尽了,邹市明的成绩却还是原地踏步。邹市明索性连学校也不再去了,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里播放的体育比赛。

见儿子不肯去学校,作为父母的邹建国夫妻俩自然焦急万分。为了让儿子尽快回到学校,邹建国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邹市明不但不同意回学校,还反过来央求邹建国:“爸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再读下去,也肯定考不上大学的,不如,让我学习武术吧!”听了儿子这个近乎“荒唐”的要求,邹建国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行!绝对不行!

接下来的几天,邹市明见说服不了父亲,干脆偷偷跑到附近一个很小的武术学校“拜师学艺”去了。看着儿子对武术着了迷,宋永会更加担心,儿子是自己心头肉,万一挨打怎么办?儿子的要求却让多次劝解无功而返的邹建国眼睛一亮:是啊,天下没有高学历但做出巨大社会贡献的人很多,既然儿子喜欢武术,为什么不顺应他的兴趣,让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他最终说服了妻子,让儿子学武术。

就这样,1993年秋天,正当同班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进入中学,准备为将来考大学奋力拼搏时,邹建国却果断地让邹市明退学,将他送入了遵义市桃溪寺武术学校。

原本不适合练拳击的他却被父亲“逼”成拳王

桃溪寺武术学校的教学很严格,每天的训练量和强度都很大。刚开始,邹建国经常和妻子偷偷去看他。一次,当站在围墙外的邹建国看着儿子被师兄们打倒在地,满脸浮肿时,他的心像被什么紧紧揪住一样难受。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就靠在武校的围墙外使劲地用脚踢地上的石头。

周末回到家,已经鼻青脸肿的邹市明向父亲提出想回家的想法。但邹建国毫不犹豫地“狠”心拒绝了:“儿子,路是你自己选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往前冲!现在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啊?明天,回学校去,继续练!”

就在儿子委屈地关上房门时,邹建国的泪也流了下来。

回到学校后,邹市明像换了个人似的,经常是练武练得双臂发肿了仍在坚持。凭着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邹市明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将师兄弟们六年才能学完的武术套路准确掌握了。

1996年4月,受学校一位拳击教练的影响,邹市明喜欢上了拳击。然而,当他告诉父母要改学拳击时,母亲竭力反对,而这一次,邹建国却再次站出来支持儿子。

1996年6月,邹市明参加了遵义市体校的招生考试。文化课邹市明刚好考了60分,实战对抗考试他选择了才学过几个月的拳击,结果,打败了学校已经练习过几年拳击的高年级学生。邹市明的表现引起了学校拳击教练梁锋的注意,考试一完,梁教练立刻找到邹市明,对他说:以后你就跟着我一起学拳击吧,你在拳击方面很有潜质,只要勤奋努力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在梁锋教练的指导下,邹市明的拳击练习进展神速,进入遵义体校才三个月,他就被学校破例推荐作为遵义地区的选手参加了贵州省少年拳击锦标赛。按照惯例,开赛前所有选手都要做体检,一经测量大家才猛然发现,邹市明的臂长只有1.63米,小于身高1.64米,根本不符合拳击手臂长必须大于身高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适合练拳击,这对邹市明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

然而,邹建国却告诉儿子:“其实这个测量对你来说并不全是坏事,它使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局限在哪里,从而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要扬长避短,儿子,你要记住,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用自己的拳头来说话吧,不管结果如何,你在爸妈的眼中永远都是最棒的!”

邹建国的一番话使邹市明很快放下了心理包袱,到了正式比赛那天,在父亲鼓励的眼神中,邹市明激情高昂地走上拳台,他大胆将武术中闪转腾挪、步伐快速灵活等技巧巧妙地“移植”入拳击中,使得他的攻防经常出其不意,其独特而怪异的打法也令对手穷于应付,就连所有在场的教练们都大感惊讶。那次比赛,虽然最后他只获得了亚军,但他的“邹氏步法”由此名震江湖。

经此一战,曾经认为邹市明不适合练拳击的全国著名教练张传良力排众议,将邹市明特招入贵州省拳击队并决定亲自指导,倾囊相授,加上邹市明的辛勤努力,他的拳击水平突飞猛进,到2003年7月前,他已经获得了20多个全国冠军。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又获得了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的首枚拳击奖牌——铜牌,这也是中国拳击迄今为止在奥运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2005年,在四川绵阳九州体育馆举办的第13届世界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决赛中,邹市明以31比13的绝对优势战胜匈牙利名将贝达克,为中国拳击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绵绵父爱让他走得更稳更远

2006年12月13日多哈亚运会拳击比赛,首场对阵曾于2005年世界锦标赛半决赛中败在他手下的塔吉克斯坦名将达斯特耶夫·舍拉迪,由于拳风相近,实力相当,打得异常艰苦,最终邹市明只以6分的点数优势惊险过关。此后,邹市明又接连淘汰印度选手和韩国选手。

虽然,邹市明顺利闯进决赛,但由于前几轮比赛他赢得并不轻松,他的心情有些沉重。而此时,一直关注着比赛进程的邹建国也通过电视发现了儿子的精神状况,立即,他发去了一条短信:“儿子,相信自己,放下压力,你肯定是最棒的!”

这些年,邹市明知道父亲一直是自己事业的坚强后盾和“后勤部长”。但他没想到,虽然远隔重洋,但父亲竟然会这样心细如发。收到父亲的短信后,邹市明信心百倍!决赛对手是泰国的海军军官帕农·苏班,他是釜山亚运会该项目的铜牌得主。对于冠军争夺战,苏班显得信心十足,他甚至认为自己会毫无疑问地取得胜利。

上一篇:微信与微博营销下一篇: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