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

2024-09-30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共3篇)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 篇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

摘要:考古文物是人类宝贵的遗产,是人们研究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人们对于考古文物的认识不够充分,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还比较滞后。为此,本文在明确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导致考古文物现场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考古文物;发掘现场;保护;措施

一、考古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考古文物保护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我国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中指出,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及想象力,是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感情,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团结。考古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对于研究我国文化发展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考古文物保护有利于考古学深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非法盗窃、文物买卖、不当开发等行为都对我国考古文物的保护提出了挑战,为此,现阶段急需正确处理考古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考古文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考古文物保护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考古文物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新形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考古文物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考古文物保护过程中要不留盲区或者死角,即使以前不受重视的考古史料也应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而且要强调考古文物保护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应将考古文物看作“活着的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同时看重时代赋予这些文物的新的内涵,以使这些文物所包涵的文化精髓能够更好的被理解、传承和发扬。

二、考古挖掘现场导致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

(一)酸雨及光反应。光对于出土文物的影响客观存在,尤其是紫外线由于波长较短,具有极强的传透性,可使有机物分子的线性饱和键断裂,还会使文物表层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颜色脱落。在众多的文物中,木质文物受光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使木纤维素分子断键,使木质文物褪色泛黄,且长时间的光照还会让文物干裂、变形。由于大气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含量增加,形成的酸雨对出土文物及挖掘环境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其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二)温度及湿度变化。出土文物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极其严格。如果温度湿度控制不好,极易导致文物自身产生收缩效应。尤其木质出土文物对于环境温度及湿度的恒定性要求更高。如果文物环境过于干燥,会导致文物表层干裂、褪色,严重时还会引起表层彩绘的脱落;如果文物保护环境过于潮湿,还会在环境中滋生细菌及微生物,微生物会加速文物的腐蚀速度,使文物遭受重大损失。

(三)霉菌、微生物及虫害。霉菌、微生物及虫害严重影响着考古文物的保存和保养。虽然文物保护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虫害防治问题,但在考古挖掘过程中,由于虫害不容易被发现,而处于被疏忽的领域。有机质的文物能为害虫的生长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害虫幼虫,其附着在出土文物上,不易被发现,幼虫长期对文物蛀食,导致文物损坏严重。

三、考古挖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一)实行遮光保护。在考古挖掘怕光古文物时,可以考虑将现场用黑色塑料袋进行遮光保护,研究发现,黑色塑料袋不仅可以阻挡可见光,而且可以有效阻隔紫外线,而紫外线恰恰是导致文物受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采用黑色塑料袋降低开放环境中光对于文物的损害,成本低,推广价值高。

(二)加强湿度及温度控制。在考古挖掘现场,要注意测量和控制文物出土的湿度,对于含水率大于100%的文物可以采用清水浸泡,对于含水率小于100%的文物,要尽量保持其原有湿度,而对于需要干燥环境的文物,则可以采用适当的干燥剂来保持环境干燥。

(三)采用氮气或缺氧保存。一些刚出土的文物容易受到氧化,所在在考古挖掘现场可以事前准备一些塑料盒子,文物出土后,迅速将其放入盒中,并将盒中空气抽空,对文物进行简易的真空保护处理,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文物,可以将其放在真空塑料袋中。另外,还可以采用氮气对文物进行保护。为了在野外考古现场对文物采用氮气保护,研究机构还发明了适用于野外的袖珍型制氮设备,可直接利用空气分离氮气,在考古现场就可将文物充氮保存,以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原貌。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 篇2

一、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 是一个“软系统”, 也是一个“务虚工程”。换言之, 这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然而,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属于理性认识。亦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 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1]思想对于人的行为, 起着指导作用, 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政治挂帅, 思想先行”的口号, 已经作为历史被淘汰, 但是我们不能倒脏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首先由“转变思想, 观念更新”为前导的。

同样,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也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而言, 这种重要性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 文物的不可再生性。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最终目的, 是保护所要发掘的文物, 而文物本身又具有不可再生性, 因此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就更加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例如殷墟出土的甲骨刻片, 就是独一无二的文物, 绝对不能仿造、伪造。

(二) 遗址的不可复原性。

考古发掘现场所要发掘的, 除了文物以外, 还有历史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同样是唯一的, 不可再复原, 更不可克隆。例如仰韶文化遗址, 就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原性。

(三) 遗物的不可替代性。

考古发掘现场所发掘的所有遗物, 都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例如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就是任何化石均无法替代的。它作为人类原始人的确切实物物证, 其真实性是生命与灵魂。

由此可见,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科学性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科学性, 是一个“硬系统”, 也是一个“实体工程”。也就是说, 科学性是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一条红线, 贯穿于整个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全程。

具体分析, 这种科学性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 考古学。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科学性, 首先体现在它的考古运用上。所谓“考古学”, 是指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古代情况的一门学科。因此, 考古学乃是保护考古现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以考古学为指导, 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工作才能做好。

(二) 历史学。

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 是确保整个考古工作的重要保证, 而考古工作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所以,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也必须以历史学的运用为基础。

(三) 文化学。

考古工作对人类历史的研究, 核心与重点是对人类文化历史或历史文化的研究。因此, 文化学也是保护考古发掘现场所必须运用的重要学科。有所谓专门的“考古学文化”, 就是指“考古遗迹中 (特别是原始社会遗迹中) 属于同一时期有地方性特征的共同体。同一文化的遗存, 有着同样形式的工具、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2]

(四) 人类学。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还离不开人类学的运用。有专门的“考古人类学”, 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指的是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的一门学科。重点研究古代人类的社会组织关系、文化生态系统、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原因等。

(五) 艺术学。

考古发掘中有许多历史艺术品, 所以保护考古发掘现场也离不开艺术学的运用。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 就是古代精美的雕塑艺术品。

(六) 物理学。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必须运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电磁学、光学、固体物理学等原理, 以防止发掘现场的坍塌等。

(七) 化学。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其中重点之点是防腐蚀、防污染, 其中要运用许多化学知识。

(八) 气象学。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要防止现场的受潮、受雨淋、受雷击、受风袭等。所以气象学的应用也十分必要。

(九) 治安学。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 还要防止现场遗物的被盗、被抢、被烧毁等, 因此必须应用治安保卫等相关知识。

由此可见, 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科学性, 是由多学科构成的。

摘要:考古发掘现场保护, 是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身既有重要性, 又具有科学性。本文一方面论述了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重要性 (包括文物的不可再生性、遗址的不可复原性、遗物的不可替代性) , 另一方面又论述了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科学性 (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治安学等) 。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保护,重要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P202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 篇3

关键词:考古文物;发掘现场;保护;措施

一、考古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考古文物保护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我国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中指出,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及想象力,是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感情,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团结。考古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对于研究我国文化发展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考古文物保护有利于考古学深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非法盗窃、文物买卖、不当开发等行为都对我国考古文物的保护提出了挑战,为此,现阶段急需正确处理考古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考古文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考古文物保护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考古文物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新形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考古文物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考古文物保护过程中要不留盲区或者死角,即使以前不受重视的考古史料也应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而且要强调考古文物保护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应将考古文物看作“活着的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同时看重时代赋予这些文物的新的内涵,以使这些文物所包涵的文化精髓能够更好的被理解、传承和发扬。

二、考古挖掘现场导致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

(一)酸雨及光反应。光对于出土文物的影响客观存在,尤其是紫外线由于波长较短,具有极强的传透性,可使有机物分子的线性饱和键断裂,还会使文物表层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颜色脱落。在众多的文物中,木质文物受光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使木纤维素分子断键,使木质文物褪色泛黄,且长时间的光照还会让文物干裂、变形。由于大气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含量增加,形成的酸雨对出土文物及挖掘环境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其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二)温度及湿度变化。出土文物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极其严格。如果温度湿度控制不好,极易导致文物自身产生收缩效应。尤其木质出土文物对于环境温度及湿度的恒定性要求更高。如果文物环境过于干燥,会导致文物表层干裂、褪色,严重时还会引起表层彩绘的脱落;如果文物保护环境过于潮湿,还会在环境中滋生细菌及微生物,微生物会加速文物的腐蚀速度,使文物遭受重大损失。

(三)霉菌、微生物及虫害。霉菌、微生物及虫害严重影响着考古文物的保存和保养。虽然文物保护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虫害防治问题,但在考古挖掘过程中,由于虫害不容易被发现,而处于被疏忽的领域。有机质的文物能为害虫的生长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害虫幼虫,其附着在出土文物上,不易被发现,幼虫长期对文物蛀食,导致文物损坏严重。

三、考古挖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一)实行遮光保护。在考古挖掘怕光古文物时,可以考虑将现场用黑色塑料袋进行遮光保护,研究发现,黑色塑料袋不仅可以阻挡可見光,而且可以有效阻隔紫外线,而紫外线恰恰是导致文物受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采用黑色塑料袋降低开放环境中光对于文物的损害,成本低,推广价值高。

(二)加强湿度及温度控制。在考古挖掘现场,要注意测量和控制文物出土的湿度,对于含水率大于100%的文物可以采用清水浸泡,对于含水率小于100%的文物,要尽量保持其原有湿度,而对于需要干燥环境的文物,则可以采用适当的干燥剂来保持环境干燥。

(三)采用氮气或缺氧保存。一些刚出土的文物容易受到氧化,所在在考古挖掘现场可以事前准备一些塑料盒子,文物出土后,迅速将其放入盒中,并将盒中空气抽空,对文物进行简易的真空保护处理,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文物,可以将其放在真空塑料袋中。另外,还可以采用氮气对文物进行保护。为了在野外考古现场对文物采用氮气保护,研究机构还发明了适用于野外的袖珍型制氮设备,可直接利用空气分离氮气,在考古现场就可将文物充氮保存,以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原貌。

参考文献:

[1] 王允丽.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应急措施[A].文物科技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推荐阅读:

发掘优势论文07-09

发掘教材07-03

发掘兴趣09-09

发掘培养09-24

发掘社会资源07-14

发掘技术研究08-01

数字考古05-26

考古研究06-23

《考古中国》08-03

资源发掘与保存06-04

上一篇:未来文具小屋作文600字下一篇:幸福就是一杯牛奶的恒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