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2024-09-24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共10篇)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1

一、从巴渝文化解读现代化城市的装饰设计

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文化现象都不可能脱离精神内涵而孤立存在。对此, 我们可以从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找到最明确的佐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视正在兴起的巴渝文化建设热潮, 正如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密切联系的一样, 巴渝文化的精神内涵也与巴渝文化现象是密切联系、互为表里的。在这种状况下, 我们要探索巴渝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只有从巴渝文化现象着手。伴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重视, 重视的不是现代化建筑固有的棱角, 而是它神秘而不可侵犯的古文化的渗透。建筑是城市发展速度的风向标, 而文化是城市发展底蕴的坐标, 现代化的城市装饰设计缺少不了巴渝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二、现代化城市的装饰设计

经济决定城市建筑的整体思想与进步程度, 如果是从城市信息化应用来看, 我们城市开始现代化, 最好的城市建筑设计及技术都是在城市开始应用, 我们看到数字城市, 信息技术最早开始在城市得到适应, 它富含中国文化的典雅城市, 文化城市应该是人与物的智慧连接, 形成良好的产业与生活环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 我们给城市贴了很多标签, 但是有一个标签是不能少的, 就是技术应用领域的标签, 最好的标签就是将城市建筑的装饰风格融合巴渝固有的文化特色, 身居现代化的棱角城市, 但却不缺乏文化古韵的熏陶, 这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必经之路。文化兴城, 也是加强顺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及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

三、巴渝文化对现代化城市装饰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与自然界作斗争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 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作为人类的住所, 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赋予建筑以艺术及文化于一身的活性建筑, 让其成为了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化是人类的文化, 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建筑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也就存在着地域的差异。但是作为中国最富有中国文化魂的巴渝特色文化, 对中国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根深蒂固。

四、巴渝文化特色

在深层结构的层次上, 气候条件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 它的习俗和礼仪。在本源的意义上, 气候是神话之源泉。但是,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 具有它不可侵犯的神圣理念。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 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渝地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 全年降雨充沛, 气温高, 光照不足, 属于夏热冬暖地区, 冬季日照严重不足,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日照最少的地区, 且全年湿度都较大。巴渝地区多高山、丘壑, 河流、峡谷也较多, 其严峻的地貌特征与气候条件练就了巴族人民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 造就了百折不饶的巴渝文化, 这里的人们豪爽大气, 洒脱不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从秦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巴渝地区经历了多达数十次的大移民, 因此巴渝文化并不是单纯的本土文化, 而是兼容并包的, 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的文化, 它是中国众多文化中最具历史深刻影响的文化遗产。

五、巴渝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崇高地位

1. 巴渝建筑文化的形成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 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因而人们对山体这一雄伟的自然景观有的只是崇拜之情, 而非去改造和对文化的推崇;另外一方面,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人们更多的是去尊重自然、接近自然, 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共生、相融合的风尚, 这点在古典园林中相对来说较为突出。人民习惯于陶醉在不施加人工元素的自然现象中去吸附那自认赋予的神情与悠然。因此巴族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中, 形成了依山而居的居住理念, 这也体现了他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巴渝建筑在选址布局上多注重顺应山地, 讲求建筑与自然山体环境的融合, 而不是依照正统的建筑观念去讲究低俗的对称理念, 体现了巴族人民雄浑粗犷、质朴率真的个性, 形成了巴渝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而将这种特色的人格魅力与现代化的城市设计风格相融合, 不仅从传统意义上带动了文化兴城的政策执行, 也将文化界定为我国文化不可侵犯的宝贵遗产

2. 最具自然纯朴的巴渝文化

建筑, 简而言之就是房子, 是人们为了生存需要而建造的庇护所, 正因为建筑的这一实用功能, 各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而作为纯朴自然的巴渝之乡, 也毫无疑问的推崇自然的风格, 将人们纯朴的风格融入建筑设计, 形成了以巴渝文化为内涵的建筑特色设计, 不仅在视觉上满足了人们低调而奢求自然的理想, 也更好的满足于现代化人形合一的发展思想, 将思想作为传承文化的最好催化剂, 把巴渝文化古色古香的自然风光如旭日东升一般散满祖国大地。

结束语:

文化特色一般是富有地域特色典型的本土文化, 我国古镇大多依山傍水, 拥有风格各异, 这些古镇从战国初期开始传播文化, 或是因为盐业而兴, 或是起步明清, 或因名人而立, 积淀了我国固有的文化特色—巴渝文化。就历史文化底蕴而言, 因这些古镇大多地处偏僻, 我国古镇自然景色优美, 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相得益彰。然而, 尽管拥有丰富、优质的古镇资源, 但这种资源并没有转化成为发展优势。如果把文化的光芒与装饰设计互相融合那便达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念。

摘要: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 必须格外注重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凸显巴渝文化底蕴。但目前,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 或好大喜功, 或急功近利, 缺乏从城市文化上加以考虑。于是, 虽然高楼林立, 设计理念中缺乏巴渝文化的一水连环。这样做的后果, 既泯灭了城市特有的地理地形风貌特色, 又失去城市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巴渝文化,建筑装饰设计,意义

参考文献

[1]俞荣根;巴渝文化与易文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06期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2

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没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围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建筑设计等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城市建筑所追求的文化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融合,人文空间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统一,更是重中之重。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而文化建筑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空间场所,对于培养城市文化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建筑的文化品格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形态,能够反映其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所体现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建筑,其文化意义常常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和一段时期的文化标志。文化建筑因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和广泛的公共参与性更能彰显文化的属性和品格,并表达文化建筑的特征和风格,这是建筑文化也是文化建筑创作的一个特征。如同人拥有基本的品格和气质,对于建筑而言,这种品格通过建筑的造型、空间和内外环境的塑造,构成建筑的整体空间,成为建筑文化的风格和精神。建筑创作常常以主题事件、场所、环境、历史文脉、人物风范、科技特点、高度价值和审美观等为切入点表达建筑的文化品格,创造高品位的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表达的准则是紧扣建筑品格的主题,并综合此时此地,此刻此景,选择最适宜的建筑构成,可能是单个建筑的构成,也可能是集群的构成。场所属性的解读和利用,采用彰显或消隐的手法来塑造一个清晰的建筑形态,从较为直接形似的符号象征走向更加隐喻和神似的抽象表现。以情景叙事展开空间的叙事方式,并使之上升为更富有层次的叙事化场景。通过建筑外在的材质、纹理、色调等表皮信息,表达直观的建筑文化特征,这也是用得比较多的手法。城市共融,采用开放的共融空间吸引和包容更广泛的城市生活,在建筑功能和内容上更加复合、多元和人性化,成为增强建筑自身的适应性的手法。因此,文化性是对一座建筑相关特点的最高概括,而建筑品格则是建筑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建筑的灵魂。建筑的文化内涵

斯特凡·胥茨:德国gmp建筑事务所副总裁、主持设计师城市和文化的互动,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都属于文化建筑,但其建筑形态是不同的,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文化广场与城市的关系。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位于靠近市中心的位置,所占据的地区有一个中轴线,四周是穿行的街道,广场十分完整,广场内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市民活动空间。林肯文化中心不是以单栋的建筑著称于世,每一栋建筑都很有名,同时作为一个整体也非常成功。整体性表现在这几栋建筑的比例、材料、幕墙的划分及共同营造出来的各样空间。不论白天还是晚上,纽约市民都非常愿意来到林肯广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整体性是林肯广场给予城市最好的礼物,建筑的外立面都是朝向广场的,外立面之间不论是柱廊的形式,还是中间的形式都是相互呼应的,所以完整的建筑群具有自己独特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

文化建筑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国家博物馆是我们在中国完成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建筑,这个项目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建筑,其前方有一个很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与这个建筑形成对比,博物馆的前方立有很高的柱廊,这个柱廊作为建筑的朝向。广场完全建成后,出现了一些带有政治意义的新建筑,其外观表现是没有柱廊的,比较封闭。在广场上可能看到新的建筑呈现出这样的一个体量,并且是以这个建筑体量形成的文化中心。我觉得这个建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能够同时告诉广大市民,今后的设计将使两个建筑产生新的平衡。

在入口处可以看见柱廊,柱子是非常细的形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非常尊重历史建筑,而且是依据中国建筑的特色来做的,以尊重老建筑的方式来处理新建筑。后面的大厅是一个连接大厅,空间非常恢弘,尺度的变化是从天安门延续至此,从这个建筑继续往北走,会有更强的尺度感。进入里面,天然的采光引导对于空间是有帮助的,大厅中使用的一些建筑元素是从中国的传统元素中提取出来的。

我认为文化建筑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建筑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特别是文化中心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是大剧院,我们都能看到尺度方面的尝试和变化。

细节表达文化建筑的特征

约翰尼斯·雷西:德国KSP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总建筑师我们公司的理念是建筑并不是单纯的输出产品,而是在不断沟通中,为满足特定需要,创造与地方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项目对我们意义重大,国家图书馆项目在2003年中标,现已竣工。我们对于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建筑方案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即希望人们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活动。设计主题是按时间顺序对建筑进行三个不同时期的分割:第一部分是基座内的传统式图书馆,代表过去,存放的古典文献等;第二部分存放现在的书籍;第三部分代表未来,是关于发展新方向的相关信息介绍。这个项目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经常去施工现场,确保设计理念能够得到最大的实施。在过程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个项目从最开始的方案设计到最后的竣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沟通过程。

此外,天津美术馆项目也是将建筑融入城市文化和自然的很好体现。天津是一个大城市,在城市中心建立一个大规模自然景观的机会千载难逢。首要问题是怎样使建筑在城市与自然中处于一个更加恰当的位置。基地外围和中间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中间是天然湖,基地像洋葱一样环环相扣。中央湖区及周围的绿化带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施,居民可在此享受惬意的时光。通过这一设计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是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一个整体。建筑位于城市与湖水之间,与自然、城市都能建立联系。

针对建筑物造型我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希望建筑融入群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单体存在,在不失去自身气质的同时,避免过于突出,并且对于任何建筑物的细节都进行不断推敲。我们对建筑物立面的设计就是对上百个不同方案进行择优挑选的结果。通过不断地

推敲和沟通,我们对立面和造型进行不断调整,最终建筑作品得以完成。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3

关键词: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22-02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9.8%,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率目标值是51.5%,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千城一面的发展现象越来越明显。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古人一向讲究天人合一的本真,城市中的建筑往往能与周围的环境、人、社会文化紧密地结合搭配,凸显出城市建筑的文化意义。而今人的我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却在一味地追求表面的高大与气派,往往忽略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冯骥才先生认为:“千城一面失去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失去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灵魂,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本文将围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本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市政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论述。

一、我国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的缺失现状管窥

城市建筑是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和艺术形态的完美结合,它必然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因而城市建筑本身必然会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因盲目模仿和西化,我国城市的建筑文化体现出一定的浮躁世俗功利,缺乏美感和内涵。其本土文化的缺失具体如下。

(一)盲目仿西造就千城一面。曾几何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筑成了欧美城市建筑的翻版。不仅商用建筑日益拥有美式风格和欧陆风情,就连普通的的民宅小区也日益西化和洋化。盲目崇洋和模仿直接导致中国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的集体沦丧和缺失,建筑风格的雷同化使得千城一面,正可谓“高楼大厦千城同,错把他乡作故乡”。这不可不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悲哀。

(二)攀高比大顿失城市个性。对建筑高度的崇拜和竞争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文化极端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各个城市争建中国第一高楼,比如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在建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高达646米。一些高层建筑支持者认为,这是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紧缺的情况下大规模解决住房问题的必然选择。然而,建筑界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高层建筑一旦超过300米,就失去了为节约土地换来的经济价值。希望有一天,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看到的不仅是高层建筑的“鳞次栉比”,更是不同地域的文化陶醉和人文享受。

(三)强拆旧城摧毁城市文脉。新城在仿洋和攀高中尽失本土文化内涵,旧城也在爆炸和推铲机的“协作”下惨遭破坏。近些年来,开发商在暴利的驱动下,疯狂地铲掉北京的文化命脉四合院,甚至连挂牌保护的也不能“幸免于难”。结果是在经过“旧城改造”的北京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北京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抱憾而归。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诸如西安、开封、洛阳、南京等,情况也大抵如此。

(四)洋名建筑全无城市内涵。目前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不仅在建筑的外在形式上追求西化,甚至在建筑的命名上也有日趋洋化的趋势。仿佛为城市建筑起个洋名字就“洋气”了,这样的大楼、住宅区的档次就上升了,这恰恰说明了命名人管理素质的低薄与浅陋,显现出管理者的粗俗与无知。漫步城市,听到的都是异域建筑名字,那么就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西洋文化的“殖民地”。制止洋地名,消除洋污染,应成为当前城市管理者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二、针对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对策

城市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丰碑,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情况下,城市管理者应该采取一些什么对策来应对目前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尴尬,突出城市本身文化的特色,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城市地位,确定建筑文化特色。就中国现在城市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特色的关系来看,我国的城市可以有四个文化意义上的定位:一是历代古都,比如西安、洛阳等,这类城市曾经是国家政治中心,比较有豪气与大气,所以这类城市建筑文化应该体现出皇城文化的特色,把这种皇权的中心独尊文化和城市建筑结合起来,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来;二是文化名城,这类城市的代表有苏州、平遥等,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厚,人文气息浓,所以这类城市的建筑文化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建筑与人文的交融,展示出这些城市深厚的历史气息和艺术风采;三是现代工商业大都市,诸如上海、广州等,这类城市有十分活跃的商业经济与市民文化,是我国开创社会风气之先的前沿阵地,这类城市的建筑文化可以体现出“海派文化”的特点,中西融合成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四是生态风情城市,如丽江、昆明等,这类城市一般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其建筑文化体现的应该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本真,而不是钢铁水泥混凝土的火柴盒般的高楼林立。

(二)保护旧城古迹,继承传统本土文化。当前提出的城市旧城建筑遗迹保护的理念,绝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历史传统文化而不谋求创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着促进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的本土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城市创造出更加美好和谐的宜居的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充满历史文化熏陶的厚重感给生活在喧闹噪杂的现代都市人带来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当然,继承创痛建筑文化并不是要求中国城市化中把大街小巷都建设成古代建筑,那是不切实际的。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要显现出地域文化特征,突出城市建筑风格,比如江南水乡的细柔,北方高原的雄浑。所以一个城市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绝不能割裂了自己的历史,要懂得保护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关键是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在保持个性中谋发展。

(三)遏制洋名泛滥,保持本土文化纯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洋名的普遍存在,不仅仅只是我们所说的名字表象问题,深层次的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退缩和当代民族文化的停滞。任其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和纯洁性都让人担忧。城市管理者一定要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绝无必要屈从于西洋文化全球传播的强势进攻下。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城市化中城市建筑的名字科学化、本土化,能够切实体现地域文化内涵的意识深入人心;其次,整顿洋化建筑名字,使其更加符合命名规则和中国的文化特征,这样,我们在国际的城市建筑对比中,才能凸显本身的文化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吸引世界的眼球;最后,要扩大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权限,把城市建筑物名称纳入到市政管理中来,高层建筑(在300米以下的)对一个城市的定位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如果这些高层建筑名字洋化,那么在中国的文化中就显得另类了,尤其对这类建筑一定要有市政管理者的介入,建设要体现中国的文化元素,命名要彰显地域文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饶会林.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薛 光. 对城市建筑物名称洋化异化的透析与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1997(03).

[3]赵雯雯. 论中国城市建筑与本土文化的追求[J].科技文汇(上旬刊),2010(03).

城市、建筑与文化认同 篇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器,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及其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感、生活经历。“文化认同意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上和心理上持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它可以使人们形成共同的信念、理想、价值观,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积淀成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拥有同一种文化或文化记忆的群体更容易形成文化认同感。当前城市文化的认同危机一方面是由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和拒斥而引起的。

城市记忆的延续实际上就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城市记忆的恢复使得城市重新焕发出了精气神和个性魅力,城市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复活。当然,城市记忆绝不只是一个保存和延续的问题,还是一个自我重构和自我创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还要让城市的记忆成为城市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或许后者的意义更重大。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记录者,建筑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巨大能动性,也是几千年来生存经验与人类文明的高度体现。建筑作为文化符号,自然也体现着人存在的文化意义。不仅如此,建筑作为人“诗意栖居”的空间,其中还有着人之为人的一种文化归宿内涵,其深层的价值蕴涵,亦是在于文化层面。由于现代建筑过于注重现代科技的主导作用,以一种与人们所具有的文化模态相背离,因此,人们的认同感是极为弱的。现代建筑将我们置入另外一种文化场所,居住于此的人在新建的场所,难以找到已有的文化情景,这就必然造成文化生命上的失落感。

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每个建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一分子,它可以具有自己的特性,但前提应该是符合环境要求与功能定位。如果每一个建筑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那么,城市就丧失了特征。过分强调形态的建筑,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大声地哭以引起大人的重视。这个孩子想引起社会的关注,希望一鸣惊人地展示地方形象。这些设计可能和地方经济相关,可能和政治需求相关,唯独不一定和公众的真正需求相关,摩天大楼成为了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建筑设计可以从以下途径接近文化认同的问题:开放的设计过程、公共空间和建构的记忆。建筑设计过程应该是开放的,从设计任务的确定、建筑方案的选择成为一系列更广泛的公众互动。设计公共空间是建筑与社会认同的另一重要途径。公共空间正是需要对所有人开放的空间。进入公共领域时,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与地方相联系的文化背景和个人记忆。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5

关键词:民居聚落;文化内核;城市景观;传承;演变

新疆伊宁的民居聚落建筑在新疆的民居建筑中具有独立精神,由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理念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当代具有创作动力的文化内核。这里的民居聚落建筑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地球村的文化冲击下,人们也慢慢地开始回想起伊宁市独特的聚落建筑文化。因为只有文化内核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传承和演变中才有用之不竭的精髓。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疆人民对于的住房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1980年左右,是为了解决百姓住房问题,1990年以后追求的是住房面积,2000年以后追求的是居者有其屋,居者好其屋。随着人民的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有住房,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有一个满足自己对于情怀的追求。近些年伊犁的人民也逐渐从盲目地追求欧洲的建筑风格中回归到伊宁市传统民居聚落的建筑风格中,继承、弘扬和保护伊宁市的传统居民聚落艺术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和认同。

要传承和演变伊宁市民居聚落建筑文化内核,就要对这个区位的文化有全新的认识。从建筑与地域的关系来看,“地域”作为一个客观的事物要对其进行全新的解读。伊宁市传统民居聚落是在一个特定的地段之中,形态、特征和结构及其规律,都有待完成全面的理解和记录。

一、保留和创新城市中的区域民居聚落

伊宁市的民居聚落建筑在新疆建筑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自身魅力。伊宁市的四个历史街区——前进街、阿依墩街、伊犁街、六星街,都是传统民居聚落,这里的民居聚落都是根据规整的街道,以单体院落为单元逐一组合而成的。单体组成了院落群体,最后构成聚落。沿街而建,每家每户都是由院门、灰度空间、庭院、牲畜棚和民居组成。民居建筑占单体院落的30%,灰度空间占15%,农耕区域占40%,公共区域占15%。民居主要室内空间模式有两种:一字型(包括演变的L形) 和团字型两种。团字型的民居,主要是因为伊犁地区移民文化的多次融合,才形成的在一个民居建筑内出现的多种民族民居形式。虽然民族、经济状况大不相同,住宅营建也没有统一性,但是均采用了庭院形式。庭有花池,栽种花卉和果树,院内以红砖铺地或水泥为地坪。民居经过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保留了可以保暖的高台基、厚墙、小窗,多雨多雪的气候造就了一明两暗和檐廊形式,俄罗斯的门廊风斗、套间、老虎窗,保留了紧凑的布局和厨廊、敞厅等伊斯兰建筑装饰及其特殊的建筑元素。

伊宁市民居聚落的街巷平面可以看到绿化面积较大,庭院与花池的比例较为适中,整体平面形态较为贴合“花园城市”的设计理论。在这些极具文化内核的城市中的民居聚落目前也面对着新旧建筑的风格差异,文化的流失和臆造的混乱场面。后续施工都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模式,实际探究显示的和地区文化内核的发展双重作用于保护地域建筑文化特点,这样也较为符合当代人的居住习惯,让伊宁市的民居聚落成为一道极具特色的景观带。

创造新民居的地域性特色是我们追求和拼搏的目标,地域特色也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和纹样,而是从实际出发,在聚落中找寻实体设计处理,利用不同的形式加以改变,传承与演变伊宁市的建筑艺术、建筑工艺。结合当代的建筑理念和营造技术,使其更加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大型房地产项目中出现的地域民居聚落文化

伊宁市有着“塞外江南”的美誉,先后被中国和联合国评为世界性宜居城市。这样的具有民居灵气、文化精华、淳朴气质的地方,自然条件也是屈指可数的。这里的民居被浓郁的多元建筑文化熏陶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自己失去的城市记忆。“闹市通幽”的民居聚落建筑逐渐被各种欧式建筑装饰材料包裹的小区吞没,在这个时候,真的要问一句,我们所欣赏的是什么?居民需要展现的是伊宁市民居聚落建筑的艺术风格,品味“闹市通幽”的艺术之美,这样也较为贴合居民的人文情怀。

在全国,无特色、无艺术欣赏价值的项目随处可见,更有的房地产项目张冠李戴,直接搬用苏州园林设计理念放置在祖国的任一地区。这样的住房满足了人们的居住要求,但满足不了人们对于人文情怀的追求,而只有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追求的住宅,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更受欢迎。

三、展现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特色街

民居聚落建筑在不断变化,“民族建筑聚落”与“民族地区”的相互影响和谐发展,需要协调好保护和更新、发展旅游和改善生活的关系,制定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生活变化,以及人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后,这些也必定会影响到民居聚落建筑的发展。因此要把握关键性因素,在变化中找寻可以驾驭的发展形式,识别基本的创作规律,运用文化特色,并且与传统民居聚落建筑相互融合,创造一种原始的、朴实的美。保持优良的传统,并且在新的时期突出地区建筑文化,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突显浓厚的建筑聚落文化的范例有很多,西藏山南地区“康珠特色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那里古建筑采用不同的形式、结构,工艺精湛,体现了一个完整的 “藏域风格”。在聚落的设计中,运用了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语言,在开发的同时进行了保护,设计建设了体现滨河特色的街道。整体设计也与自己环境相和谐,强调了水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和建筑文化,改善了居民居住城市聚落面貌,弘扬了民族文化。

四、城市规划中的地域性民居聚落文化内核

在伊宁市,如果需要找寻传统民居聚落建筑,一时还真的想不起来应去哪里。自己此时也是惋惜的,传统的建筑聚落越来越少,变成了千城一面的普通地方。一个城市是需要特点,需要历史的记忆和文化内核的积淀的。

我们的生活如今具有许多的情趣,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特色,但是我们的城市却一模一样。在进行旧城改造和城市革新的时候,需要从长计议。要建设但是不能破坏,不能破坏城市的历史遗迹,不能破坏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聚落建筑是不能克隆、不能复制、不能臆造的,这个道理极其简单。青年人生活在这样雷同的城市里,不了解传统建筑的知识和技术,从而无从培养和传承传统建筑的兴趣和责任。建筑大师张锦秋说:“现代城市需要达到三化,1、现代化,2、生态化,3、历史文化的传承。设计西安的建筑和设计广州、深圳的建筑不一样,要有西安的气质。建议开发商把高、奇、特的建筑建设到城外去,不能影响古都西安的 ,一个城市需要有历史的延续,我不能当历史的罪人。”

五、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

城市的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的城市印记。城市景观设计的定位,一般会突出地域性和地方特色。在伊宁市市区内一些房地产项目突出的却是以低廉的仿欧古典雕塑、古罗马柱式、希腊柱式和石膏门楣等。这样的景观远离了人民,脱离了现代化、脱离了科学与民主意识、脱离了和谐的人地关系。有些楼盘前方仿照国外的雕塑,这些生搬硬套国外的东西也不加修改,也看不到哪些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景观炒作,没有尊重地方的文化特色,在城市的聚落建筑中“显眼”同时也很“扎眼”。

伊宁市民居聚落建筑的景观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人地关系。首先,景观需要有地区身份证,需要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应该是是现代的,也是群众喜欢的。其次,需要改善现有的聚落的居住环境,减轻城市的环境负荷。面对极为丰富的伊宁市地域文化资源,如何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统一性的景观,具有特点,也具有文化的教育意义,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些区位特点都与居民的需要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城市景观贴近了城市的人文精神,这个城市的民居聚落就有了生命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伊宁市近几十年来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城市的文脉延续却较为欠缺。最近出现了一些景观雕塑点缀,使民居聚落建筑的艺术象征大大提升。雕塑属于大环境的一部分,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塑,具有地方特色、聚落特征,并且营造了和谐的景观。所有雕塑的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单位、多工种协同工作,需要所有人员的配合,也是每一个居民的责任。

六、结语

伊宁市民居聚落建筑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保护,其次是继承,最后是创新。只有在地域性的建筑保护的时注重传统民居的地域建筑特色,只有传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把这些传统的、民族的聚落建筑艺术特征融入当代建筑设计中,才能使传承的传统的聚落建筑精华在城市里得以发扬。

一个住宅、一个城市、一个景观、一个区位都可以折射出传统民居聚落建筑文化内核。这种文化内核可以从一个城市的宏观到微观逐渐地去展现、延续和创新。在后续的规划和设计中应注重地域性和时代性,注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的融合,注重地域建筑与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从而使优秀的、浓郁的民居聚落建筑文化得到传承和演变,使得伊宁市更具特征、更具生命力。在社会的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内核,应作为一个使命来承担。这也印证了《北京宪章》中所说“中国的建筑师和建筑学者,更有义务科学的发掘、整理本土文化精神、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加以结合,要认识这一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2]王波,周波.从原生性街区走向可持续发展[J].规划师,2004,(09).

[3]单德启.人与居住环境,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于振复.中国建筑的义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建筑与文化:德国城市发展的视角 篇6

建筑是艺术的观点, 总是出现在理论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 (也包括其它地方) , 近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人们 (乡村地区的居民) 吸引到城市中, 所以本身与艺术并没有直接关系。包括开发商、建筑师和建筑企业在内的一部分人是为了利润而行动;而另一些人, 也就是那些大城市之中的政治家和规划师, 则在考虑如何为那些来自乡村、以及原先居住在城市中心 (胡同和城中村) 、但是后来被迫搬离的居民提供或多或少合适的居所。这些活动本身缺乏建筑艺术中所提出的在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责任, 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时间给艺术和文化。当然, 雄心勃勃的市长在城市里给全世界的建筑师分配了大量服务于艺术的建筑任务, 比如歌剧院、音乐厅、或者博物馆等, 这些建设所带来的文化参与吸引了大量公共关注。但是这种通过可见的建筑事件所能够产生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因为其与中国的建筑传统相割裂。因此这些建筑物主要的作用在于显示中国的现代化成就, 以便快速发展大城市并参与全球竞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新的文化建筑往往只是巨大的建筑雕塑, 由于没有与城市或者区域的文化传统建立足够的联系, 其内容对于加强社会的认同感作用有限。面对许多文化传统的丧失, 人们目前还没有能够成功地将现代社会的功能要求整合到传统的建筑之中, 往往只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转变功能, 使其作为展示品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服务。

在像德国这样的国家, 通过观察当前中国城市的动态, 能够发现很多自身在100年前曾经历过但是已经不再出现的现象。这涉及到诸多的原因:城市化早已结束,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普遍被取消, 人口的发展也表现出稳定性。如果没有来自欧洲别的区域和世界范围的移民, 这个国家的人口将不断萎缩。大多数的城市不再增长。因此与中国城市面临不断扩张相比, 德国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则必须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 处理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方面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决策进行权衡并维护社会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对于保护现有的建筑文化有着明确的规定, 公共部门和私人媒体都对建筑文化相关的实践进行严格的监督, 腐败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土壤。此外, 一个特殊的情况是,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许多的城市都被摧毁了, 这使得人们对于维护地方建筑文化的信念非常牢固, 所以今天德国的许多内城地区在体现自身文化的建筑传统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内城地区一般进行了高密度的建设, 建筑高度也受到限制, 通过限制交通等措施, 城市街区及其充满吸引力的公共广场和公园, 成为受居民青睐的生活空间。如果出于经济动机希望改变这种结构的话, 一般都会出现大型的市民活动请愿加以抵制, 并获得成功。此外, 对于德国经济来说, 国际上成功的德国企业知道, 只有通过那些有吸引力的生活空间才能够留住高质量的劳动者。因此, 德国的城市在工作和居住、以及在培训和休闲之间, 实现了必要的平衡。中国的城市也即将面临这些挑战, 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 需要为市民们维护和塑造生活空间的工作, 这些空间将帮助实现文化以及和谐的城市生活。

在新的一期《建筑与文化》杂志中, 将有选择地对德国的城市和建筑实践进行介绍。文章将会展示出, 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政治和社会环境下, 面临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城市所应关注和努力的核心, 在于遵循资源友好的模式, 同时保证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并保持其自我的文化认同, 同时探索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矛盾的方法, 并将市民引入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可能对于中国城市的政治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带来启发, 用于探索符合其自身条件的地方战略, 以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

论城市中仿古建筑的文化与内涵 篇7

关键词:城市,仿古建筑,城市文化,建筑设计

0前言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符号, 我国的传统建筑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特色。纵观历史长河, 不难发现智慧的中国人根据各自地域的气候、土壤、资源等条件修建了南北各异的特色建筑。但在如今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城市符号已经模糊, 城市中的建筑千篇一律, 园林景观也是大同小异, 给很多人留下了“千城一面”的印象。当人们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后, 规划者开始有意识地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特有的城市文化, 仿古建筑的修建成为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有景观, 它让城市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张扬城市个性。

1 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仿古建筑

城市先于国家, 它是人类最早的群落形式, 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每个时期的城市都是历史的缩影, 历史进程中的人文内涵造就着不同的城市风貌, 古建筑就是城市发展各个阶段中历史文化的载体, 而现代化城市中的仿古建筑则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每个仿古建筑都是城市历史的缩影。仿古建筑多是摹仿, 建筑师应在对传统历史文化深刻领悟下进行创作, 结合当地的古建筑特色使仿古建筑与城市文化融合。如在对成都市宽窄巷子进行动工改造时, 保留了40%的原有建筑进行修缮, 60%的建筑则在原有建筑风格上进行改建, 新开发的建筑风格、尺度与材料与原有古建筑保持一致。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做到了“整新如旧”, 成为了成都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的缩影, 代表了成都最市井民间文化, 也呈现了现代人对成都的记忆。仿古建筑传承着城市的历史文化, 它可以成为人们对一个城市记忆深处的符号。又如经历了汶川地震的都江堰市在灾后重建中对整个古城区进行了打造, 修旧如旧的街道将都江堰的历史娓娓道来, 杨柳河、幸福路、天和盛世等特色街区结合不同时期建筑风格打造的古巷深院让历史与现代繁华时尚共存。古建筑的修缮与仿古建筑的新建都已成为都江堰两千年来沧桑变化的见证。

2 城市主题文化与仿古建筑

城市现代化并不是趋同化, 但中国城市趋同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规划者们如梦方醒地确立城市的主题, 构建各自城市的主题文化, 打造城市特色。城市中的仿古建筑也是城市主题文化的载体之一, 它可以是标志性的公共设施, 起“点睛”之笔的作用, 占据公众的视觉和心理, 感知到城市特有的主题文化。如古都西安市的仿古建筑, 严格按“盛唐”风格进行打造, 让仿古建筑既具有传统建筑风格, 又具有现代化的功能。大雁塔周边的大唐芙蓉园、“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无一不在展现盛唐历史文化。大唐芙蓉园仿唐代建筑, 营建盛唐皇家园林, 成为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主题公园;“三唐工程”的仿古建筑让传统与现代结合, 使这些建筑物在实现其功能的同时突出着城市的主题文化;陕西博物馆仿唐宫殿的形象布局设计, 与西安主题文化相呼应。

城市中的仿古建筑更多地被赋予了文化意义, 彰显着城市的文化特质, 展示着城市的形象气质, 突出着一个城市的个性, 也同时承载着大众的需求, 而这些仿古建筑都是城市主题文化表述。

3 城市的人文精神与仿古建筑

一个城市能够文脉绵长、永葆生机、人杰地灵, 这个城市的人文文化积淀必定要深厚, 人文精神营养也必定要充沛。城市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基于它的文化底蕴, 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理念, 是城市文明素养、魅力所在, 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城市人文精神在仿古建筑中也能得以体现, 如城市中古建筑的修复、仿古建筑的修建都是为了传承文化, 促进各时期文化的交融和创新, 还有一些古庙彩绘的修复, 仿古建筑墙面的诗赋等。

一个城市中特色鲜明的仿古建筑, 是民间艺术的体现, 在仿古建筑中体现城市的人文精神能让仿古建筑达到最佳的效果, 具有人文深度与人气的仿古建筑仿佛赋予了建筑生命。如独具特色的杭州清河坊, 在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精神的体现上都起到了不错的示范作用, 它已经是天堂杭州市的一个符号。南宋时的清河坊为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 商客云集, 历经元、明、清至解放初期仍是商业繁华地带, 2000年4月, 上城区政府对清河坊的历史建筑群进行保护并同时开发新街, 着重挖掘人文内涵, 并渐进导入商业文化, 用“点、线、面”的规划方式在各个层次上结合建筑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打造仿古商业街, 这不仅仅是恢复古建筑样式、更注入了古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信息, 丰富了内涵, 突出了城市的人文精神。如今清河坊中的吴山天风、特色鼓楼、百年老店、特色展馆都已成为了杭州市的标志, 是杭州悠久历史的缩影。

4 城市生态文明与仿古建筑

在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的今天, 城市的建设者们也在不断探寻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中国的古建筑就特别注重生态设计, 如北京市的恭王府中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地面铺设, 将雨水自然引入绿地, 做到了“雨天不湿脚, 绿地不用浇”。其中的假山石用当初修建花园时挖出的土方合理堆砌而成, 在其上遍植树木灌草, 不仅美化了环境, 还很好地起到了防风减噪的作用。而在恭王府的墙体四周则种植了落叶乔木, 能帮助建筑物冬季御寒, 夏季降温, 有节能的功效。又如四川省北川县的碉楼, 就是一个典型的充满地域特色与生态特征的本土建造的代表。它从选址、用材到空间组合、构造, 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 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选址背山面水, 背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 面水在夏季可以迎接湿润凉风, 在保证充分光照与通风的同时保证了农牧业的发展, 四周围拢的小山还有防风、防洪的作用, 其选址区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小气候。它的用材都是天然材料, 就地取材, 选用在较长时间能固化成整体的岩石与黑土, 加强了建筑的强度, 石片与黄土砌成的平顶房冬暖夏凉, 解决了房屋的微气候, 既利用了资源又保证了居住的舒适。它在空间组合与构造方面利用山坡上有限的平坦地势, 通过对层数、层高的调整, 分台筑室, 中层为居住空间, 上层为储藏室, 充分利用四川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架空底层解放地面, 既增大了房屋面积又加强了通风散热, 优化了居住环境。

我们在新建仿古建筑、打造仿古街时, 可学习借鉴古建筑设计,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 注重建筑的通风、自然采光, 采用多层次绿化方式以改善城市区域气候, 增强空间适应性, 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 以生态、整合的方式打造城市生态文明。在规划城市中的仿古建筑时要充分借鉴古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建造方式, 借鉴传统的建造理念及精神, 最大限度地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国的传统古建筑, 是气候、环境、资源及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具有朴实的生态学思想, 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 节能环保。如今的仿古建筑也要沿用古建筑的构造思想, 体现城市的生态文明, 体现地域特点, 与周围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 尊重自然生物。

5 结语

城市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也是人类群居的最高级形式, 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与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域辽阔、华夏文明丰富, 东西南北的城市应各具特色, 但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地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 新城新区的建设愈演愈烈, 特别是近10年来, 我国的城市都在追求建造国际化大都市, 大体量、超高层的新特建筑, 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 “第一高楼”与宽马路、大广场一样, 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工具, 一些地方官员的虚荣心决定了城市的天际线, 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甚至国外记者都会问“为什么在一个拥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国家, 人们会花好几亿建造出山寨版的凡尔赛宫或者意大利小楼?”。

造成千城一面现象的不是物质空间上的雷同, 而是城市文化内涵, 个性特色的贫乏。具有地域特色的仿古建筑、仿古街能突出城市的地方文化, 传承文明。城市中好的仿古建筑, 不是简单地利用古建筑、文化符号进行生硬地组合、拼接, 而是需要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把握仿古建筑的外型特色, 在设计上体现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后期处理上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这样所建造的仿古建筑才能在丰富现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让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杨峰, 汪恩田.仿古建筑文化内涵浅析[J].作家杂志, 2009, 25 (5) :250-251.

[2]周曙, 汤微.商业街改造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析[J].艺术与设计, 2011, 9 (3) :105-106.

[3]王弦.传统的复兴——论当代仿古建筑[J].艺术探索, 2008, 22 (4) :104-105.

[4]张辉.仿古建筑的设计应当体现四个价值[J].宝鸡社会科学, 2006, 24 (2) :28-30.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8

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的建设,不仅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代表了城市建筑的文化追求与探索,特别是基于重大事件而产生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如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势将对其他城市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一、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的特点

我国现有的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多建设在原有城市多年形成的历史中心,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拆迁,重构中心区

天安门广场改扩建过程中,其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这是重构中心区把文化建筑置于具有政治职能的广场的源头。其后,全国各地效仿北京天安门广场周边建筑的布局,建设了由行政及文化建筑围合的城市中心区。它们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部分,面积大,形式雷同,失去了城市的特征和可辨认性。例如,成都天府广场、杭州武林广场。

当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奥运建筑、文化建筑、世博建筑将提高整体素质,改变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投资和增加凝聚力。如今,很多城市都在打文化牌,在中心区再开发中(包括新城中心),大型文化建筑应运而生,以塑造城市核心形象为目标。

2.塑造城市礼仪性空间

对称性宏观景观序列营造出的城市礼仪空间,以行政建筑为对景,辅以文化建筑及其他公共建筑。这种空间营造模式割裂了城市原有的行为模式,缺乏公众参与度;注重视觉的开放性,而忽略行为的关联性及介入性。

以行政中心为主、文化建筑分列两侧的空间形态的形成,是由于文化建筑由政府主导建设,相对于商业、居住建筑等更便于集中按计划建设。而商业、居住建筑生活化,同质性强,不利于营造有特征性的示范空间。大型文化建筑可以为行政中心提供庄严肃穆的气氛,却失去了文化建筑的亲人感。

此类大型文化建筑往往具有虚空特征,其开放空间尺度大,绿化、水面、地面铺装等忽视人的尺度以及景观细节。例如郑东新区,各功能的建筑群沿湖布置,空间叙事结构十分宏大,而各部分缺乏直接联系。

3.注重视觉景观

文化建筑应通过对城市历史的尊重来展现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多城市文化建筑扎堆,规模大,多以几何形态出现,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标志性,难以在城市的空间肌理方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形体突兀,缺少文化上的延续和积累。这些建筑集中建设,同步性强,仅反映单一时间建设成就。虽然建筑风格和时代风格相一致,但缺乏积累性,城市建设形象以阶梯出现相互之间有所断裂。例如台州市集中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

二、巨构建设对城市中心区空间的影响

近年来,大型公共建筑纷纷建成,仿佛在争奇斗艳般地标示着自己的存在性,而这种现象带来的却是新城市中心区的同质性和不可分辨性。

这些纷纷落成的大尺度公共建筑,一方面在彰显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和坚定着城市文化性的信心,另一方面则导致了城市肌体及其系统的紊乱、割裂与失衡发展。

这些庞大的工程项目或位于旧城更新后的城市核心区域,或坐落于城市边缘的新兴中心区, 往往成为所在城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群体。然而,其与周边地区不相符合的巨大尺度与体量常常粗暴地割裂了城市原有肌理脉络,从而导致建筑对城市空间规划机制的弱化。由于空间划分的不确定性和空间归属感的缺失,人们不愿进入、驻足。这种弱化和割裂的倾向形成了冷漠、空洞的“城市苍白空间”,最终造成城市空间公共性的逐步丧失。

城市中心区大型文化建筑的文化历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是长期建设成果的叠加影像。标志性的文化巨构忽视对当地文化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不能与原有的城市肌理很好地结合,很多文化巨构在短时间内设计建设完成,其粗糙的巨构造型破坏了城市景观。

大型公共建筑因其巨大的体量与尺度, 往往较难与其周边接壤区域的建筑群体建立协调关系。城市中心区基地上原有的老旧建筑的消失使城市整体肌理与风貌在此区域内形成“断裂”。而新建成的建筑使用效率低,参与人群少,缺乏自身组织活动的能力,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中心所需要的完整大尺度的景观活动空间。

三、近期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文化建筑评析

1.宁波美术馆—缝合原有城市肌理

宁波美术馆是由上世纪70、8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这座航运大楼曾是众多市民前往上海或普陀的登船之地,是典型的市中心窗口性建筑。设计方案是多种场所线索的混合,通过建筑入口处的高台和沿江钢木结构单纯体量,再次向甬江暗示和重构了码头与船的语句结构并面向城市重建了传统院落与城市的结构。设计试图重建中国城市深灰的礼仪性。沿街避免设置广场以及宏大台阶。

2.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座建筑激活一个城市

由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具有强烈的特征性和地域唯一性,实际上是新毕尔巴鄂改造计划中心区的起爆剂。这艘巨大的银色航母吸引了上百万人的眼球,从此毕尔巴鄂的改造计划变得清晰起来,一系列的城市改造项目正在创造一个经济构架。如今,内尔维翁河为营建更好的城镇计划、友好的环境状态和强大的经济,继续提供着有序的战略性服务。一个建筑的建成,带来的是一个城市的复兴,同时伴随着一条河流复苏。

3.德国波茨坦广场—城市更新和新区建设的典范

柏林波茨坦广场曾是柏林最具历史意义的中心区,上世纪90年代,柏林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动了波茨坦广场地区的发展。由文化、商业、办公等建筑混合组成了城市中心区的文化集群建筑,有控制的多元化建设围合形成的街巷式空间,创造了多样的行为活动场所。伦佐·皮亚诺的波茨坦广场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以柏林城市肌理和道路结构系统为出发点,在基地与国家图书馆之间的狭长地带设置了不规则的水面、环境雕塑以及音乐剧院等,增加了该地区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并试图恢复这一地区传统街道的活力,使其保持同周围街区和邻近建筑的尺度关系。

如何通过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化融合设计来平衡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而达到最佳契合点, 将是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原则: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原有城市肌理的保留与缝合;大尺度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应当考虑到城市原有的行为模式与活动空间;建设过程中应该高效率发挥其可控制性强的优势,使建设更有成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属性。

弓长岭文化中心Design of Cultural Center of Gongchangling

弓长岭文化中心项目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总建筑面积1.1万m2。建筑高度19.4m。功其中包括一个可容纳490人的观演厅、雷锋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少年宫等。

项目基地位于弓长岭区城市广场南侧。主入口面向广场内,北面的柱廊与现有建筑围合成一个亲民的、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东立面的外边框将城市主干道上的目光聚焦到建筑上;西面面向现有的办公建筑,建筑高度与风格与之协调。整体造型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穿插玻璃和石材的虚实对比,立面形象富于变化,总体形象简洁有力。

为体现山区城市建筑形态特色,文化中心设计极为重视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根据建筑主体和道路的关系,将建筑主入口设计成一个内凹廊的形态,层层推进,高度也随之变化。室内外的景观互相渗透形成对话关系。开放的入口门厅和室内坡道将动静功能区分开,形成了一个室内的街巷空间。阶梯状的室内空间形态恰与弓长岭区的城市建筑形态相呼应。中庭展厅采用通高设计,由玻璃幕和圆锥台的玻璃采光顶围合,走廊过道没有采用成直线,而是以斜向的墙和内凹的展厅入口围合,二三层的观演厅南侧走廊设计了一个梭形的上下贯通空间,人们可以在行走中享受丰富的空间体验和乐趣。

建筑结合采光、空间高度等要求,创造丰富复杂的中庭空间。多个功能分区的服务统一性与使用独立性共存,保证人员交流与专项行为互不干扰。人流最多的观演、纪念、博物馆空间布置在一至二层,充分利用室内大台阶下的消极空间设计为了一个小型的报告厅,并通过坡道将去往观演厅的人流导向一层半的平台。

项目概况

业主:辽阳市弓长岭区政府

建设地点:辽阳市弓长岭区

设计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合作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土建设计院

用地面积:1.41hm2

建筑面积:10 551m2

设计时间:2007年

建成时间:2009年

项目功能:文化建筑

项目状态:建成

项目负责人:高德宏

建筑专业:张鸿飞, 关宗泽

结构专业:陈庭芝

给排水专业:武华锋

电气专业:蔡岷

空调专业:李亮

摄影:高德宏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祠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 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2001

[3]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靖.城市公共化的建筑空间研究—公共建筑与城市的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9

这些年,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可以发现高层建筑一浪接一浪拔地而起,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使用空间、更多的绿化用地、更高的经济能量,也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一系列问题,很多高层建筑建造忽视了城市设计,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

2、高层建筑存在的必然性

纵观产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工业的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中来,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展,但城市空间仍然局促。为了在较小的用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也是高层建筑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高层建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概括而言,高层建筑类型可以被认为是土地、经济、金融、城市运输、投资机遇和技术进步、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果。简单地讲,高层建筑是在一个不大的底层上叠加许多层。从功能上,它能使可用的楼层空间向高出堆积。从商业上,它能使其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利更多,并且可以放置更多货物、更多的人,和在一个地方收入更多租金。它在经济上的存在是土地高价的结果,土地高价与城市交通便利密切相关,也是配套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必然结果。高层建筑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建筑类型,它的开发将增加城市的就业及生产力,促进城市的有益发展。同时由于它的发展也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建筑结构、技术、材料、交通等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

3、高层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1、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座高层建筑必须首先与城市达成的协议,就是那里的现状,例如:它如何决定体量的问题,以及新的塔楼以何种尺度才能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周围的建筑,最重要,它必须决定如何适应于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不论是独立的或是混入在城市环境里,建筑物的体量越大,影响也就越大。不断增大尺度的高层建筑的空前激增已引起环境条件不断的恶化,因而变成城市生活质量的祸害。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这些大都市里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的造成很大影响。

仅以它绝对的规模和人口总量,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这些归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它必须成为在一定位置上的有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在这个层面上,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诸如在阳光照到街面上的主要几个小时以内,高层建筑可能投下的阴影。这些阴影可能极大地改变着该区域的性质,影响着小气候以及遮断视景。塔楼也可能在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那是很令人讨厌的。还有这些大型建筑项目的能耗过大,如空调、取暖和照明等需要较大的能量供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恶化了市民的生存环境。

3.2在城市整体环境中,高层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层建筑的体量大,在城市设计中主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这两方面,既建筑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尺度(对城市系统和天际线方面)一座城市中所有的新建筑皆对城市的形式及其系统产生影响。不过,高层建筑对于城市,以其绝对的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天际线会成为城市标志,高层建筑构成各种形象并深印到人们心里,甚至人们已经把天际线看作他们自家的一道风景线,有时还包括他们生活方式的象征。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孑然孤立,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

高层建筑对城市局部或部分产生的影响,是指从市内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道路、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会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影响人从城市外围所看的景观,也直接影响到市内居民的生活与视觉观赏。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洳:广州市越秀区光孝寺为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周边开发强度过高使得光孝寺周边建设了一些高层建筑,削弱了光孝寺作为该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从而失去了该区应有的一些风貌。而天河区以中信广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建筑高度为标志,并成为大广州新的城市中轴线,是很成功的例子。

建筑本身的高度并没有对街道造成压迫。但其尺度(对城市街区、人行道和街景方面)是根据街道生活来确定的,显然最重要的是街道上行人与大楼之间的关系。高层建筑必须形成与周围建筑物的联系以加强城市结构,并促进在其底部的城市生活。如果这些被忽略,高层建筑将孑然孤立,缺乏与街区的任何联系或不承认自己属于城市街区,而恰恰它却是其中不可缺一的部分。为避免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分离,可以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正好位于街道线上,而且在其门厅内部结合着过渡区的话,那么这座高层建筑的底部就能将内部空间与外面的街道生活联系起来。具体的说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高层建筑的底部必须与街区的城市结构联系,并与城市的水平尺度比例相当。其设计应该对周围建筑的场地范围予以密切注意。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但如果退后尺度不当,高层建筑就变得与街道分离了,并可能变得与其环境失去联系,还有高层建筑物之间的地面场地不要仅仅作为行车道路,而应该加入更多的街道生活设施,让人亲近、使环境丰富生动起来。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但每个建筑都必须拥有各自的特点,这样除了丰富空间外,还可以缓解人的视觉疲劳。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使周围建筑与之相协调,但不能过多的采用保护建筑的元素,以免削弱原有保护建筑的特征,如泉州清净寺街区的改造。整体尺度建筑本身及造型方面)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几何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互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应注意下面的两点:

(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使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对于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

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此外,还应考虑细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尺度、街道尺度、整体尺度、细部尺度等综合考虑。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

4、结语

4.1、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集中注意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对城市及周围的影响,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样,对设计者都是根本的问题。高层建筑设计必须用协调环境的方法以尝试保持最少的环境干扰性。高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它们限定着创造城市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

4.2、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能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场所,又融人地区文脉的关系,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

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才能更好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地发展下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与周边建筑、环境、卫生、安防等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问题。为此,本文作者就高层建筑存在的必然性及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发展,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 篇10

改革开放之后, 城市蓬勃发展, 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逐渐展开, 那么就出现了文化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不可避免的矛盾, 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就成了城市规划者的难题。

近几年来,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 文化古城和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众多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认可并得以实施, 这样的思想是收到建国初期梁思成与陈占祥提出的“梁陈方案”的启发, 特别是其中的城市均衡有机发展思想与历史古城保护思想。本文通过介绍“梁陈方案”及梁思成在北京所做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先今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和教训。

1 旧城的保护与新区的发展———“梁陈方案”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之后, 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简称“梁陈方案”) 。“梁陈方案”的出现是50年代初的一项重大学术活动, 为北京城的当时的无序规划建设提出“保存古城、在西郊建设新行政中心区”的规划思想, 虽然最终并没有实施, 但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仍有借鉴作用。

1.1 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

建国初期, 古城内的胡同街巷连接着各四合院, 城区的人口密度较大, 其建设密度也到达了北京古城所能容纳的极限值。为此, 梁思成与陈占祥深思熟虑下建议在西郊建设中央行政区:为解决目前北京古城土地面积被城墙所限制的城区发展瓶颈情况, 建议拓展城西外西郊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 计划为政府行政机关办公所必须之足够用地, 确定为首都的行政中心区域[1], 这从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上, 提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基本原则, 在古城东侧建设工业区、在南侧建设商业区、西侧建设中央行政中区, 以此形成北京城的多中心发展的空间布局。 (见图1)

在“梁陈方案”的可操作性及提出背景首先可以看出其核心思路是“保护古城, 建设新区”, 在经过争议与政府阶层的决议后, 形成了“改扩建古城, 不需要建设新区”的思路, 这与梁陈方案的初衷完全相悖, 这是导致其没有实施最根本原因。其次, 西郊的新城建设在财力、物力上与在古城内部建设相比较, 所需的经济耗费相对要大, 这是政府阶层本质上忽略新城建设用地的可选择性, 也是古城区必须要改扩建的原因。

1.2 道路交通与市政建设

梁思成与陈占祥都认识到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发展必然会导致市政攻击、生存环境, 交通疏散上的压力。古城内原有的道路及市政设施已支撑不住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了, 若选择拓宽古城内的道路、加建市政设施, 就必定会破坏古城原有的空间尺度及历史格局。

“梁陈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有机疏散”。首先, 在西郊建设行政区, 其附属配套设施的跟建则会减缓古城内部的交通压力, 同时又能有机的拉倒两个区域的交流, 从而达到有机疏散的目的;其次, 西郊的新区建设, 可以疏散古城区的人口, 制定相应的人口千亿计划, 古城迁出大量的人口就可预留出充足的土地为以后的更新发展使用, 这样便可以很好地保护古城的格局与文化。

“梁陈方案”的“有机”解决了今天中国大城市单一中心发展模式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大量远距离无序流动, 而“疏散”这个局限只有在现如今的问题基础上才能看清楚, 在当时几乎不可能预见。当整体格局已然破坏之后, 我们进行的历史遗产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仅仅变成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极少部分。

1.3“苏联专家方案”与“梁陈方案”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苏联专家 (以阿布拉莫夫为首的十七人) 对北京城的规划提出了与梁陈方案主旨相悖的意见。他们建议:将行政中心设置在北京古城内、天安门及长安街东单至王府井右街成沿街轴线分布;为了将来城市外貌不受损坏, 最好先改建城市中的东西长安街干线和天安门广场, 特别是具有历史性的天安门广场, 将其作为首都的中心区[2]。与“梁陈方案”相同的意见是发展古城的中轴线、并把天安门广场作为城市中心, 而中央行政区的选址则是两个方案最大的争议。 (见图2)

2 北京城墙及牌楼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开始了修葺危房、修建道路、建造新楼等大规模的建设, 这种“建设性的破坏”使得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日渐艰难。而梁思成在北京的城墙、牌楼、团城等重要的文物保护项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提出保护方案、保护思想, 凭借一己之力为古都保护理想做了很多争取。基于此, 有学者将梁思成保护北京文物建筑的活动成为“北京保卫战”[2]。

2.1 城墙危机

自清末开始, 自然的损坏与人为的破坏, 使得北京城墙一直面临着废除危机。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需要, 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 城墙是否拆除的问题又被重新提出。

对于北京城墙的价值, 梁思成有着独特的情感跟认知。他曾在以此讲座中提到城墙的保护问题, 说:“拆掉北京的一段城墙, 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扒掉北京的一个城楼, 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3]。”

梁思成和陈占祥在“梁陈方案中”便考虑到了文物建筑保护, 疏散旧城人口, 发展新城, 旧城作为文化娱乐区、保护区。妥善的保护古城区, 包括其中的城墙, 同时开发其新功能。梁思成提出将城墙建设成环城立体公园, 并结合北京城的整体规划, 可将城墙作为城市功能划分的自然隔离物, 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见图3)

2.2 牌楼危机

同城墙一样, 牌楼在建国初期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危机。尽管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主张保护牌楼等历史文物, 但这种对文物的价值认知上与政府领导层相悖, 正是如此, 尽管梁思成等人竭力保护, 北京的大部分牌楼还是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究其原因, 政府部门给出的理由是阻碍交通, 一些牌楼的位置阻碍车辆通行, 同时牌楼自身也存在安全隐患。尽管不愿, 但学者们并未找到避免牌楼被拆除, 又能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

正是基于对古城区众多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认识, 才在“梁陈方案”的编制上煞费苦心, 明确提出“将中央政府行政区的建设放在西郊”。而“梁陈方案”这一规划方案没能实施, 则是导致了后期这些城墙、牌楼危机的关键。

3 深圳———“梁陈方案”思想的诠释

深圳的城市发展便实现“梁陈方案”中的有机疏散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出深圳的发展模式, 是在“梁陈方案”的思想上进行了突破。

在深圳发展过程中受到“梁陈方案”的启发, 有以下三点:

(1) 深圳在1986年的城市规划上, 并没有古城需要保护, 所以其建设发展就相对容易了很多。陈占祥先生参与了总规的编写与制定, 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弥补了“梁陈方案”未能实施的缺憾。

(2) 在1986年的总体规划中, 明确了重点建设特区内罗湖上步区和西部南头组团双核心的城市空间格局[4];考虑到自然地理、社会市场经济等因素, 没有强化东西两侧, 而是建设南北城市空间, 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梁陈方案”的突破点, 在城市中多点发展, 从而均衡发展, 互相带动。

(3) 在福田城市中心, 将政府行政功能后退, 把市民活动中心作为城市的中心点, 体现了“梁陈方案中”对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想。

在全国城市发展最初的几年里, 大部分的城市并没有建立开发新城保护古城的概念跟思想, “梁陈方案”的一些规划思想也曾被当做城市建设开发的理由, 进行歪曲。现在, 可以感受到的是, 越来越多的人、城市都开始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一种尊重历史的表现, 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4 对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著名的教育学家、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历史者, 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 以垂示将来者也。吾人读历史而的古人之只是, 据以基本, 而益加研究, 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5,6,7]。当年梁思成设想的北京不是工业的中心, 而应该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以及国际交往的中心, 如今这些已经写进了北京市的总体规划[8,9,10]。由于他的努力, 北京的古建文物少拆、晚拆了不少, 延缓了对北京古城风貌的破坏, 保存下来大量文物。他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各种观点, 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当年的这些遗憾今天已经变成了历史, 但它留下的深刻教训对今天的城市开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们需将梁思成先生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进行中国大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沿着梁思成先生开拓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路继续走下去。就像《欧洲建筑遗产宪章》中提到, “建筑遗产中所包含的历史, 为成稳定、完整的生话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环境品质。作为人类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筑遗产应以其原真的状态和尽可能多的类型传递给后代。否则, 人类意识自身的延续性将被破坏[11]。”建筑文化的保护, 需要我们每一代的建筑从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那些原本属于每个年代的建筑历史, 需要得到传承。我们也要将这个国家的建筑文化推向世界!

摘要: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著名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领军人, 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对于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仍有借鉴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介绍三个方面:一是“梁陈方案”提出的背景及核心;二是北京城墙、牌楼的保护历程;三是对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上一篇:推行实施下一篇:价值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