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2024-08-08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精选8篇)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篇1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概况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建筑系:自1984年至2006年)现设有“三系三部一中心一室”,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设计艺术系、建筑技术部、建筑史论部、设计基础教学部、学院实验中心和学院办公室。

学院现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制五年,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其中,建筑学专业已连续三次通过了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教育评估,毕业生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城市规划、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同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其下设的全部二级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文学学科门类下的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门类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市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建筑学”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建筑学——工业设计”新型学科专业交叉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够支持学科专业相互交叉链接的新型培养计划体系,并形成了新的教学优势和特色。

本学院拥有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各专业具有优良的教学环境和实验教学条件;借助广泛的社会办学力量,奠定了一定的国内外合作办学基础。多年来,学院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教研、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对外交流,有利地促进了学科专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对外影响。

建筑学专业(本科)(Architecture)

学制及学位授予情况:工学门类,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学制五年(弹性学制最长为八年)。

培养目标: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兼容城市规划与设计、艺术设计学等学科内容,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专业培养。突出为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专业学习主要内容:该专业设置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3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有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建筑师业务基础、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环境、建筑学概论、中外建筑史等专业课程。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参加理论学习外,还安排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美术实习、1

工程材料实习、建筑构造实习、建筑与环境认识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建筑结构实习、建筑设计实习、建筑物理环境实习、古建筑构造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实验、建筑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建筑构造实验、建筑结构实验、建筑物理环境实验等。

就业去向: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各类建筑设计研究院(事务所、公司)或管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从事各类公共建筑设计、住宅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业建筑设计、古建筑保护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建议可报考本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Urban Planning)

学制及学位授予情况:工学门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五年(弹性学制最长为八年)。培养目标:以城市规划设计为核心,依托建筑学科,兼容城市科学所涉及的文、理学科内容,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专业培养,突出为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专业学习主要内容:该专业设置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3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有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及原理、规划师业务基础、城市交通工程、城市市政工程、城市物理环境、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概论、中外城市建设史等专业课程。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参加理论学习外,还安排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美术实习、园林植物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建筑与环境认识实习、城市交通工程实习、城市认识实习、城市市政工程实习、城市规划设计实习、城市物理环境实习、城市调研实习、历史性城市与建筑保护实习、城市环境保护实习、规划师业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城市物理环境实验、建筑结构(选型)实验等。

就业去向: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部门、建筑设计研究部门或管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从事城镇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建议可报考本院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Industrial Design)

学制及学位授予情况:工学门类,授予工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弹性学制最长为六年)。

培养目标:该专业以城市与建筑的环境产品、设施、视觉传达设计为核心,依托设计艺术学、建筑学、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专业培养,突出为首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使学生有能力处理好工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专业学习主要内容:该专业设置产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设计5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图示思考与表达、美术等基础课程;视觉传达设计及原理、产品设计及原理、环境设施设计及原理、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产品结构选型、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等专业课程。

该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除参加理论学习外,还安排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人机工程实习、美术实习、工程材料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视觉传达设计实习、产品与环境认识实习、木工实习、产品设计实习、企业调研实习、金工实习、产品结构实习、装修构造实习、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验环节包括:模型实验、影像试验、人机工程实验、工程材料实验、木工实验、金工实验、产品结构实验、装修构造实验等。

就业去向: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工业设计类(产品设计、室内外环境与设施设计、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设计等)、产品研发、大型生产企业等单位或独立开设设计事务所从事相关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建议可报考本院设计艺术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现阶段, 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方面, 存在着“非人性化、崇洋文化、失去特色、简俗零乱”的缺陷, 这些问题的核心主要是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理念问题, 这不仅是规划师、建筑师的问题, 也是规划建设管理者、开发商等的问题, 需要大家统一思想, 全面提高素质水平。这里所提的素质, 包括建筑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为城市广大居民服务的思想理念与知识做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开发商同样要具有中国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中国先进的文化艺术的基本思想理念和为城市广大居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城市建设事业性质和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对从事这一行业带头人员的要求。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同时在外部形体上, 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 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 展望城市的未来。在这里, 我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解析, 以空间为主导因素, 讨论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

空间概念:一直以来, 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 周围环境作底, 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 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 这便是空间。

“辣”一样, “辣”不只是一个味道, 不只是味觉, 而是一种感觉。

空间意识远不止是脑力活动, 它占据意识和感觉的全部, 要求整个自我介入以期作出全面的反应, 因而对空间的概括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空间就是某种因场所而产生的人的知觉感受。如同人的听觉, 不能用物体振动或声波曲线来概括声音;如同人的色觉, 无法用光的反射吸收或光谱来描述颜色一样, 空间也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来概括。空间就是人的一种感觉, 人对周围环境场所的感受, 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 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rt Krier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 以不同的高低层次, 几何的联系在一起, 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 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 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 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 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构成:研究城市空间, 必然要对其分解, 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 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 都不能只见其表面, 而应究其本质, 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一直以来, 建筑师在谈论建筑时, 常用平面、模型来说明设计, 经常费尽心机在设计平面、模型上。个人能从这个角度欣赏这个伟大杰作呢?人们只能在城市中欣赏和体验, 同时城市空间需要人的介入。

本原问题即第一性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空间的本原, 也就是探讨城市空间从哪里来的, 是什么东西决定城市空间的问题, 从而知道城市设计者的任务, 知道设计师应该设计的是什么。

城市空间的本原:建筑, 就是要人们去亲身体验, 不只是看看而已。他吸引我们深入, 亲历其境, 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当水花飞溅, 汩汩作声, 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飞来时, 我真的完全置身其中陶醉了。城市也是, 或者说必须这样。设计者的课题并不在于创作建筑立面和体量, 而是要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感受, 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 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什么决定这种感受呢?根据什么来设计呢?城市空间感受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 城市与社会生活, 与经济、工程技术;与思想意识;与运动;与时间等都有密切联系。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究其共性, 这些全都是“人的行动”———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运动决定了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感受, 人们在城市中的行动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变化, “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简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篇3

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评审;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208-01

1规划与设计相互制约

1.1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我国在上海、温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规划一般规定几套不同的控制指标组合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让具体的建筑设计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又能符合规划要求.

1.2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通过做可行性建筑方案来论证规划指标的合理性,也是目前常用的互动方式之一。不过目前该种手段多用于规划的调整阶段,可进一步引申发展,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的重点地段、重要节点,采取做可行性建筑方案的方式科学地确定控制指标。

1.3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其具体实施的作用。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根据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城市各个阶段的城市规划都要求相应的对城市设计加以考虑。说明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对于城市中的建筑而言的城市设计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城市设计研究与建筑及规划三方面的内在联系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明确,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和加强。

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然而,目前的建筑评审的效果并不佳。一方面,评审组中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员是本地官员,专家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决策权仍把持在地方官员和业主手中,而关系利益纽带的形成,使得审查控制不严,建筑评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行政机关配备的专业人员权力不足,专业人员无瑕应付严格审查缜密研究的工作,也无权否定相关方案,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立场与角度会逐渐趋同,长期工作也易形成审查方案模式化,使得建筑评审程式化,没有针对性意见。

因此有必要特别成立一个建筑评审委员会来对行政机关有关建筑方面工作的监督,最主要是对建筑的外观设计,地域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及周围建筑的协调,进行审查,提出建议。其人员组成主要是建筑设计方面学者与专家,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与学者,一部分来自行业的相关人员与市民代表,建立一个数据库,随机抽取。制度的设计上采用分级处理,对于一般建筑可设定三分之二反对则有效。有关方案不能通过,过半数有异议,只有建议权,避免越权及过多的干预市场行为。但对于重大市政与公共建筑则二分之一反对即有效,避免长官意志。

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3.1公众参与的意义

1)积极性的确立。通过公众参与,一方面让设计者和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公众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公众也理解建筑设计的社会、经济意义,良好的互动带来更高的积极性,有助于让整治效果达到最佳。2)丰富性的保证。城市的魅力来自多样丰富的生活,在保证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公众的参与能避免简单化和偏好化的问题。城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这也才是整治的意义所在。3)舆论性的引导。通过公众参与,让公众认识到建筑设计的社会意义,形成良好的整治舆论环境,有助于提高整治的配合度,减少整治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变化影响。

3.2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没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十分高昂,亦将事倍功半。倘若矛盾严重,可能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变成城市居民的敌对者。而将公共参与机制引入到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十分必要。城市建筑不是规划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民主方法、民主作风贯穿城市规划编制、修订、立法的全过程。让广大“城中人”通过一定的机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它制度化,构筑和谐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从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来看,不难发现公众参与过程中规划师和建筑师职能的转变。传统的设计师依据开发商和政府的意愿进行方案的编制,整个行为是封闭式过程。某种程度上讲,设计师是开发商和政府官员的“代言人”。引入了公众参与,设计师是公众、开发商和政府三方的“代言人”,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召开公开会议。这是宏观解决办法。这种形式是我国常用的传统手法,然而大多流于形式。二是召开专业代表会,讨论技术问题。三是民众参与的微观解决办法。这种形式参与程度较高、效果较明显,但需要市民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

与西方国家较为的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相比,我国的公众参与发展尚在起步,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参照外国经验结合国内现状,建议如下:1)具有法律保障。法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有公众的参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如果被公众反对,就必须修改。2008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经涉及这方面的内容。2)参与方式多样。公众参与的方式除观看设计图、模型及建筑周边区域城市景观效果图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印发各种手册、举办会议和展览会等,从而使公众全面、彻底地参与到规划当中。3)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公众参与不是表面形式上的几个代表或利益团体参与,而是市民的普遍参与。公众参与不仅体现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还表现在规划的审批和执行阶段。尤其是在其执行阶段,公众可以对不合规划要求的行为向法院或仲裁监督机构进行申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篇4

---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

作为当代的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学子,在当前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十分的大,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又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在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呢?我们如何在以后严峻的就业形式面前做的更好,在以后应聘时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获得青睐?以后往那些方面发展?因此有必要提前规划我们的未来,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做好规划。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在大学阶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目标明确,规划合理,才会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1、自我认识与评估

①兴趣与爱好

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具体的讲对电脑、建筑以及城市规划比较感兴趣,同时还比较关心环境与景观方面的新闻。而我的爱好也是基于这些兴趣之上的,喜欢玩电 脑,喜欢摄影,喜欢听音乐,喜欢看电影。

②性格与职业

·性格特征 性格比较诚实、正直,做事认真勤奋责任心强,创新意识强。与人交往大方得体,做事细心,愿意交朋友。情绪上是典型的北方人,比较容易冲动,情绪欠稳定易波动。意志方面比较果断、顽强,对事物的预知上是属于乐观但同时有比较强的忧患意识。在感知注意方面,我是属于那种主动观察的类型;在想象方面,我是属于主动想象的类型,是那种发散型的类型,同时我认为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是现实主义与幻想主义的结合。

·如果按照美国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我是属于创造型的职业兴趣者,在管理和创新设计方面有自己的专长。

③能力与职业

在设计能力上,应该处于中等偏上,注意力比较集中,善于观察,记忆力较强,思维比较开阔,想象力较强。在创新能力上,也就是专业特长上,我爱好摄影和绘画,喜欢计算机绘图,比如: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掌握与控制较好,在语言表达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上我做的还有欠缺,空间判断能力也不是很突出。

2、自我潜能发挥

·个人能力 在能力上我自知自身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可能与其他几位师兄、师姐有差距,但是通过大学近一年的学习生活与锻炼,我认为我的社会交际能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控制能力和英语翻译写作能力。

·相关经历 我相信我在大一里面,在社会实践方面还是比较强的,我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建筑设计展览策划;在今年8月19日至30日,参加城市设计竞赛等。同时也和同学合作过一些实践机会。

在学校里面,我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现在是大学生摄影协会干事,在班级里面,我担任班级组织委员。

·专业知识 我们现在大一没有开设专业课,但我通过自我学习,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设计、构思的知识进行学习。在基本的课程上,我的英语成绩较好,有一定的写作翻译能力,但是口语较差。

·个人品质 在个人品质方面,我的道德还是可以的,拥有强烈的同情心,自己也没有不好的个人习惯。同时,会比较考虑他人感受。

3、职业价值观:我希望我所从事的职业是收入稳定,有良好的社会地位,能独立掌握工作进度,具有挑战性,有较多学习成长机会的职业。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肯定,对别人而言真的会有帮助,同时我又希望我的工作不受他人约束与限制,有连号的工作环境,工作多姿多彩富有变化,尝试不同的工作内容,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

4、优点与缺点:

①优点: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强;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对人诚恳,大方,喜欢与人交流社会交际能力强;特长虽然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但我认为我开朗的性格以及交际、实践能力就是我的特长,同时在电脑方面我也有一定的能力;在学识上我喜欢看一些历史、军事、地理之类的书,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有较强的认识,对国外的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同时还喜欢看一些感****彩较浓的散文;在专业知识上虽然没有开始正式上课,但是自己已经在自我学习并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到一些;忧患意识较强,做事情计划性较强.②缺点:我的缺点还是比较多的,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时候做事情会比较粗心,有时可能会丢三落四,做事情有时候会比较冲动,考虑问题不全面。可能是我的山东人的性格的原因把;由于性格比较直,所以有的时候或许会得罪一些人;我的字写的不好,这也是一个缺点;我的另一个大缺点是脾气有点倔强,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而且要做好

5、计划与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每一天我该做好的事,终有一天成功的大门会向我敞开,我现在在做的就是让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

①思想政治方面: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个人素质,提高人际关系。

②过英语四级,一年后过英语六级。

③在五年内尽量把自己想干的事都干了,看自己想看的书,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在学一门语言)。尽量不留下遗憾。

④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素质。

⑤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篇5

点击2750次

大家下午好!我做了三十年的零售商业,实际上一直在做招商跟经营管理,近12年以来,我进入商业地产咨询策划领域,这个题目很大,半小时没办法把它讲清楚,我就某一个点,更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两点,第一个,我通过一些案例,来说明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跟后期营运的密切相关性。第二个介绍一下,特别是国外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这种建筑设计的优秀案例,因为这几年,有幸每年都出去考察,特别是前两年跟上海电视台参观了中南海很好的项目,让大家看一下。

我的第一个问题,综合体项目的后期营运成功与否从建筑体的设计开始就“种”下了“因子”。

第二个问题,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建筑设计要超前,经营定位要现实,要逐步提升,这才能为后期的成功营运打下基础。现在很多大项目都是在城市的新城,在一片生地当中来建。除了规模之外,我们要很注重规划建筑设计,因为差异化的竞争首先是从建筑体开始的,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它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可能会说根据开发商的意愿。还要符合政府规划,前几年我就讲了,中国的城市综合体的最大推手是中国政府,因为城市综合体当中涉及到很多商业项目,我们现在的商业是大概念商业,除了零售商业之外,还有酒店、写字楼,包括服务式公寓等等。这些大商业东西,能够带来城市形象的提升,所以往往政府批地以后,催着我们开发商赶快划归,如果这个项目设计不好的话,政府那里通不过,因为我们会认为综合体项目,需要通过政府的报归,所以我们要符合政府的规划。第三种说法,我们拿到地块以后,往往地

块有很多限制指标,有建筑面积、总面积、容积率、建设密度等等,如果不符合这个地块条件的话,我们设想很多东西个,它是达不到的,所以这是又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要符合市场的接受度。这大概是在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中会遇到的问题。

以哪个为主呢?我认为这四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不能偏某一点,下面我就用一些案例来证明我的观点。

我认为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依据有两点,第一个是准确的市场定位;第二个是正确的开发流程。一个商业项目拿到手的话,找代理公司,做市场定位,这个定位会涉及到十个方面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我不一一解说,比较快的带大家过一下。我的第一个观点,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定性决定开发量。我们做任何东西,这个地方都已经有了,我们自己算一下大概做三个,你看看怎么样。原来我跟他说,南方商务区在“十一五”定性当中定性为社区商业,我跟他谈的第一点,项目首先要定性,你是属于什么样性质的商业项目,在什么性质商圈里面。第二个,我认为地块的指标决定项目的产品组合。我们做商业,不可能层高做的很高,在国外,在美国,一般的购物中心,大概地面做到三层;做商业层次知道,上一个层面,消费者是减半的;另外还有密度问题,由于日照问题,给的密度只有30%,按照万达经验,他的商业密度要达到50%。这个案例是我们给他做了测算以后,建议把建筑密度指数提高。第三个观点是商业项目的开发模式决定了商业项目的产品配制。商业项目产品组合跟开发模式密切相关,如果说开发没世不考虑,就是直接按照地块指标来做的话,最后出来的方案是不温和开发商的要求的,这个项目,从项目功能,从零售购物中心商业,变化到街区式的休闲商业,这种街区式休闲商业可以用产权模式开发它,这就是产品组合定位跟建筑行贷做多栋单体高层和花园式配套商业。第四个观点,商业项目建筑规划使地块利用价值最大化。这是沿着主干道的地块,项目给我们开发的是这里,红颜色的地方,它的产权也是属于这家公司的,但是它已经租出去了,我们认

为商业临街面比较好的话,建议他做方案三,把这块一起归拢进来做。

还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功能定位、客群定位跟竞争格局,都决定了商业的建筑形态设计跟风格,看一下价值最高的,他适合做什么产品,我们在为这个项目服务的时候就拿出了这样一个方案,摆出他适合做什么,拿着这个数据做国际化的招标。最后一轮我是作为评选专家,他的老总问我,陈老师,你说怎么办,这四套模式我该怎么做。所有模式结合在一起,因为他还有30万方的酒店跟办公,他的项目带城市高架路旁边,一定要考虑到写字楼跟酒店,而这四套方案出来,这条方案动线做的很好,但是把一个五星级酒店住在后面,后面是多层建筑,旁边是菜场,我想看显然是不行的。最后这四套方案一套都没取,找了上海的现代设计公司,当时我们给他提出,如果把酒店、办公做到商场里面,这是最终的一个定稿,也就是开发商付一点竞标费,真正国内跟国际竞标费达到一倍多,今天讲到综合体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后期营运,我讲的第一个观点,你从建筑设计开始就种下了因子,所以建筑设计因子跟后期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违背上述讲的这些商业发展规律,我们盲目的、自行开发商业综合体会是什么后果:?我讲一下成都熊猫城的问题。他的建筑非常气派,招商的品牌也有一些潮流品牌,以及完善的配套,但是他为什么会不好?首先第一个是定位错了,高端的定位和区委是完全不吻合的;另外物业组合不合理,作为城市综合体产品,产品功能越全越好,但是他们的产品非常单调,就是购物中心。第三个是建筑设计缺陷,中国人比较讲究风水,这是他的正门,正门横梁这么大,一楼进去被两部自动电梯全部挡住,台阶有楼梯。以后你们做建筑设计的话,商场绝对不能设置台阶,因为我是使用过物业的人,有台阶和没台阶效果完全不一样。这个设计上的缺陷还有一个问题,一楼东西被践踏,他把一楼做家居,开业半年,里面已经全部撤走了、空荡荡。这个设计上又一个动线,垂直的设计不完善。再来看他这组设计上的缺陷,就是平面

动线的混乱,做购物中心,动线应该是简单的,如果动线是复杂的多动线,它一定死线,因为多动线出现的死角很多、视觉障碍很多。再有一个就是功能缺失。

城市综合体的成功营运,一定要把开发流程做正确,国外是定位前置,招商后行;国内是先招商,再定位。开发商的模式确定了,还有市场需求论证好了,再来做规划建筑设计。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国外看到的商业建筑,这是日本的银座,几年之前我在台湾看到过,但是中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师不具备国际视野,所以他不敢设计;你要他具备国际视野的话,就要走出国内。这是建筑外观,新加坡的;这是泰国的展览馆商场,外观非常时尚;这是新加坡的,这都是靠灯光的颜色打出来的,非常漂亮,现在国内游一部分,但是没有这样大量的。我说的一部分就是苏州的圆融时代广场,亚洲最大的天幕,光是框架结构,就花了3.2亿。

第二个观点,城市综合体的城市功能融合。这是国外,包括香港,航站楼进入商场,我自己亲自去体验过,就是如何方便,我要离开香港之前,在国际中心最后一站购物,很放心的把行李托掉,登机牌早就拿好了,乘机场快线直接到达机场,非常快捷,完全突破了零售商业的功能。另外城市道路进入商场,环球100就是从这个楼梯上去的,办公室在这个地方,这是香港国际中心,他的办公楼就做在国际中心的一楼。现在说购物公园,国外真正做到了购物公园,马来西亚国家科技馆,做到了阳光广场里面。这是新加坡的购物中心,把艺术馆做在四楼,图书馆也做在四楼。这是日本维纳斯城堡门口的,这是体育设施进入商场,这是溜冰场进入商场。这是水幕电影进入商场,这是儿童娱乐进入商场;这是香港新城市商场,你想如果你居住在这里,有小孩的话,看到这个地方这么热闹,肯定吵着家长,要到这个地方来玩。这个在屋顶给儿童营造游泳池。

第三个观点,商业建筑体的景观设计。在酒店屋顶做了游泳池,非常有风情,这也是香港,包括新加坡,比较习惯在屋顶上,或者几层楼高的顶上做一个游泳池;这是把人造沙滩变成酒店,这是他的大堂,地面地毯铺的就像沙滩一样,我看到这个项目惊呆了;我看到设计师把人造沙滩做成了下面是商场,九层的地方是游泳池。泰国、马来西亚都是小国,为什么做出来的东西超过我们,我们还没有。我们应该学人家把公园景观放到商场,这不是做建筑设计结构能够做出来的,它是另外一个设计门类,叫商业警官设计公司来设计,如果有这么好的景观末在单体的商业建筑体里面,当你有这种环境出来,我可以保证消费者会被你吸引。

最后一个商场人性化细节。我在美国商场里面,看到很多人都是残疾人,残疾里有这样的电动车,卖鞋的地方有沙发以,有量鞋器。这是人坐下来的地区,旁边放一个垃圾筒。泰国中央商场里面甚至配备VIP贵宾休息室,有电脑、按摩仪、休息的地方。这是马来西亚阳光广场商店,书店里甚至设置了残疾人点滴,非常人性化,这是日本的自行车停车位。日本的洗手间里面全部都配化装台。像新加坡的洗手间,我进去以后,我说我们五星级酒店洗手间,装璜、设计品位档次都不如他。这是放手纸的地方;我们放手纸往往是放在墙上位置,而不是旁边;这是包的挂钩,非常人性化,一切以人为本,人怎么使用方便他怎么设计。这是香港APM香港,全部为年轻人设计的座椅。我拍的是美国,全球最大的开放式休闲中心的休闲座椅。这是地面空调。

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篇6

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确,感性地说,城市承载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与梦想。

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2008年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给予了我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于涛老师、张益峰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室内讲课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南京、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写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的只是体系。

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2008年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尽管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行收费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和南京尝试规划展览馆的门可罗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值得的我们深思。毋庸置疑,两者的区位优势比较接近,但是上海展览馆的科技应用、趣味形象化以及品牌效应、网络系统化宣传更加贴近了普通大众的认知水平。

二、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

1.苏州博物馆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苏州博物馆新馆(下面简称苏博)位于苏州市东北街,忠王府西侧,与拙政园只有一墙之隔。

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与拙政园、忠王府的布局一致,分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入口、大厅和花园;西部为展厅;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服务行政空间以及和忠王府的通道。内部共分地下一层、地上2层。

苏博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设计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但是笔者参观后却发现苏博的贝氏风格要远远大于苏州传统风味,整个建筑运用了贝氏常用的几何体,充满现代感。馆内基本上是现代的风格,功能分区明确,交通导向性好。屋顶体现了贝氏“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名言。钢结构和木作斜向撑起的屋顶透光使光线斜射进来,既利于补光,又不会损坏藏品;横条长天窗使自然光线打在地上和墙上,充满了光影的虚实感;西部展馆楼梯的黑色大理石幕墙采用凹槽使水按流线下落,水谭上映着屋顶漏下的阳光,波光粼粼。在细节处理方面,在楼梯的台阶横向两侧,可以看到微微翘起的部分,有几分模仿传统屋顶瓦楞的感觉。

虽然,苏博借鉴了园林的粉黛外墙和叠山理水,但是线条却略有生硬。中庭中虽有园林林曲水游廊小亭的身影,也因亭的体量略显遗憾。中庭的片假山没有采用传统的太湖石,而给人一种远处山体连绵质感,但是这种感觉却经不起距离的推敲似乎只能远观而已,走近却失去味道。

据了解,苏博选址时因建馆要拆除周边的一些古建,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而过高的造价又使其备受争议。在拙政园等一片古建中选址要想不对原物毁损实属不易,而要想和真正周围融为一体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更好的保护历史遗迹,如何使新生的建筑和周边互生互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雨花台

时间:7月2日 地点:南京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城堡南,是一座烈士陵园,也是纪念性的风景名胜区。全区分为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生态密林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6个区,其中以中心纪念区为布局中心,其他5个区环绕四周。我们参观的主要为中心纪念区。纪念区交通流线人车分流,外围一圈是车行道,同时也是和其他几个区的分隔线。进入区内则为步行路线,保证区内肃穆静谧的环境需求。区内的布局存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上坐落分量最重的三座建筑,由南至北分别是忠魂亭、纪念堂和纪念碑,这条中轴线还贯穿了南北大门,成为了整个景区的主轴线。三座主体建筑依山而建,顺应地形,高起的纪念碑和忠魂亭形成了对景,纪念堂前后的广场简单而大气,具有纪念性和集合性的作用。主体建筑虽然采用了一定中式元素,如纪念馆屋顶选用中国传统的庑殿顶,但是并不是完全中式,在建筑体型上是采用了简单的几何体块,如纪念馆在平面上呈U字形,忠魂亭为立方体块,而纪念碑为巨型的长方体块,而建筑也选择了简单的浅灰砖石。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实越能表现出丰富的纪念意味。

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树木和水面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树木和水给人宁静之感,更能让人思考生命与和平的寓意。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征集方案中,获得第二名的英国David Chipperfielc设计的方案中个地面部分全是有树木和水面构成,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往地下的主体部分中。

在整个纪念区中,从大部分的游览者身上看,纪念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纪念和震撼效果。个人认为,就现在而言,过于夸大建筑的体量和过于明显的彰显纪念意义反而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忽视感与回避感。

三、传统居住游憩空间

1.园林——拙政园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5.2公顷。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以及南部由住宅改建后的园林博物馆。园林布局以水为主,环以林木,西部由一曲形水池以及依水而建的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构成。东部布局则以平冈草地为主,并配以山池亭阁,视野相对开阔。

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面积18亩半,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厅堂楼榭。原来供园主享乐生活用的建筑物,如远香堂、玉兰堂、香洲、小沧浪、等,集中分布在园南靠近住宅一侧,是住宅的延伸。园北部则山池树木并重,以建筑辅之。远香堂是中部的活动中心,回抱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

总结之,拙政园有以下几个特点:

A、因地制宜、叠山理水。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山大多采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皱瘦漏透。水以曲见长,灵石点缀。尽可能多的采用曲线,与西方园林的规整严谨大大不同。进门用一黄石假山抑景,以求豁然开朗之感;回廊曲折,采用对景,以求步移景异;众多建筑在窗户上采用框景、漏景、增加径深与光影的变化。

B、绿树荷香、色调天成。植物众多,自成一景,采用植物四季的颜色变化增加了丰富性。

C、庭院错落、疏朗有致。采用多种建筑形式,厅、堂、桥、亭、台、楼、阁、榭,置于水体、植物掩映之中,自然分割,相映成趣。

D、文者仁心、妙手成章。园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园中主人附庸风雅之地,匾额、楹联、石刻、题字都是文化与智慧的表现。

2.甘熙故居

时间:7月2日 地点:南京

甘熙故居包括南京城南的南捕厅15、17、19号以及大板巷42、46号,是南京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这篇古建筑群有四条明显的中轴线形成四组多进穿堂式建筑,各组建筑间有备弄与腰门相连,同时所有后门均与后花园相通,充分体现主人居家理念,并表现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整个建筑严格遵守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典型的表现是窄小而高墙耸立的备弄,它既有防火功能,同时也是供下人通行的通道。坐南朝北的朝向也是取商家风水的吉祥寓意。

住宅中有很多细节表现了传统民居的科学与智慧,带有徽派建筑的风格。例如,大厅对面墙上的小孔可以在夏天架竹竿搭芦席乘凉;室内有隐蔽的水井在夏天纳凉,保存瓜果蔬菜;跑马楼的天井通透,又可收集雨水;屋外墙角留白处栽一株芭蕉,即填补了色彩,又有了“雨打芭蕉”的妙处。

笔者认为,甘熙故居经过好好的打造是有可能成为南京的“第二个夫子庙”的。但是,又有保护与开发缺乏合理性,公共配套设施不够,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断层,使其成为一个淹没在庸庸市井中的“城中村”。

3.忠王府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忠王府是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是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太平天国旧址。它接近拙政园,紧邻苏州博物馆,由苏博的出口可以直接进入王府,衔接自然。基本格局保持中、东、西三路。可以看出,王府在开间布局、色彩运用上比普通民居要更上一个层次,充分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其次,王府的院墙要比民居高几许,回廊也构造的横平竖直,体现了王府的尊严与霸气。但是,夹在开发完善的拙政园和设计细致的苏博之间,忠王府无疑成了一个附庸,处境及其尴尬。没有力度的开发与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多扇关闭的大门成了它的软肋。

在这些传统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它的利用潜力。比如,拙政园的主题花卉节、园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梦回童年、民俗博物馆等等,这也是历史文物的保护途径之一。另外,这些建筑内的配套公共设施也是值得推敲的,比如无障碍通道的布局。

四、老城新貌与创意产业

1.上海新天地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邻高雅、繁华的淮海中路以及黄陂南路地铁站。它是国际知名的旧房改造项目,以“传统与现代结合”为设计理念,用现代技术保留了建于20世纪初期的石库门老建筑。现在,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休闲聚会场所,并纳入了上海旅游景点的清单中,还成了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

石库门是老上海的特色。当年设计者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库门除了部分设计摹仿西洋排联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居民。进门后为一天井,天井后面为客厅,之后又是后天井,后天井后为灶间和后门。天井和客厅的两侧分别为左右厢房,二楼的布局基本与底层相近唯灶间的上面为“亭子间”,再上面是晒台。现在新天地建筑的外观还保留着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为现代都市人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原先的一户户隔墙被全部打通,呈现宽敞的空间。

新天地为何如此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A.定位----上海新天地是一个“Mall ”

新天地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综合性 历史旅游景点 国际交流聚会地点

B.选址----以高档住宅支撑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紧邻淮海南路,处于“市中心的中心”。而淮海路是上海高档消费的成熟商业区。其目标群体是上海小资一族、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以及中外游客,这与上海淮海路的消费群体实况相吻合。而且新天地是太平桥地区改造项目的一部分,与新天地一湖之隔就是高档物业“翠湖天地”,具有足够购买力。

C.模式----管理者与经营者分离

新天地只租不卖,管理与经营分离,这样的模式与国际Mall 运营模式同步,也被国内大部分专家认可。

D.盈利----以房地产来带动

表面上看来,上海新天地的投资高达10多亿元,但实际并非如此计算。由于“新天地”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地价的提升。翠湖天地可以说一分钱广告都没有投,现在还有2000 多人在排队买第二期,且平均房价业是最高的。(同理,当初投资方是以公益性质的人工湖以及绿地为代价从政府拿到了太平桥地区的52公顷土地。看似这片公共绿地浪费在市中心地段浪费了不少资金,但是对由此而房价上涨的翠湖天地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买卖。因此,这对房地产的开发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现在有不少地区都在垂涎上海新天地的火爆。但是克隆上海新天地是需要有条件的,并不是将其原样搬过去就会成功。上海新天地的原版只能在上海,别的城市的“新天地”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地域文化来进行理性规划。时尚也是具有厚度的。

2、南京1912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4个街心广场组成,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是南京人精彩的“夜生活”。

1912平面图

在空间和功能组织方面,L形广场以4个广场作为功能组团。西南端主要用于相对比较高档的餐饮和休闲。东北端的太平广场则主用用于酒吧业,把在传统观念里比较嘈杂的酒吧置于环境较隐蔽的总统府北侧,避免和长江路的文化气息起冲突,这样的布局也起到分流的作用。

17幢建筑,其中5幢是原有的民国建筑,最高的只有三层楼,大多数建筑是两层楼甚至是平房。在建筑外观上,大多数新建筑中,毫无修饰与浮华的青砖既是墙体,又是外部装饰,尽量做到简约无粉饰,尊重当时的风格。街面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比例为1:1.5,适合漫步其中没有压迫感,临街建筑界面有所进退,绿色小品以及台阶、灯杆等都在统一中求变化。

当初规划1912时是有争议的。按照最初的规划,这一片地区都纳入总统府内,做成展馆的形式。但最后还是把它作为“总统府”的一个配套设施,总统府通过院墙的通透式窗户与1912相互融合。在这个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商那里,1912的目标被表达成了“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将“南京1912”打造成一个“中西合璧、时尚互融、文化精彩”的现代城市客厅。尽管都是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可以看出1912对商家的定位和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避免和总统府的民国气息相去甚远。

可以说,1912是对新天地借鉴的一个成功案例。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不同。1912的消费人群还是市民为主,在白天的人气远不如晚上。这与两个城市的性质是相关的,南京相对保守,而上海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新天地这块时尚地标更易达到它的预定目标。

3、建国中路八号桥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八号桥位于建国中路10号,临近淮海中路商圈,交通方便。占地11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其前身为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工业厂房。

八号桥是由1~9号9座楼组成,它保留了老厂房原有斑驳的砖墙、管道和地面等工业特征,并且注入了新的元素。每栋楼内部分割成一件件小的工作空间,供不同租户入驻,保证其私密性,同时又预留出会议室等共享空间,保证了人与人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交流。每座建筑都有天桥相连,通透的玻璃幕墙体现了视觉效果的现代感,整体风格延续,合理通畅。现在,8号桥已经成为了上海创意产业的重要标志,吸引了国内外著名的建筑、服装设计单位,还举办众多的时尚派对、艺术展、商业交流等。

八号桥对我们的启示很深刻。对于一些废弃的工业建筑,除了拆掉新建外,还是有另外的利用方法的。旧物利用,节约了成本,又体现了工业与创意的所在。但是,需要主要的是,这样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与其区位有关,而且对建筑内排水、消防、通风等也有要求。

4、田子坊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田子坊位于上海泰康路,仅420 米。它原先的建筑形态是典型江南乡村民居、西式洋房、中式石库门建筑和新式里弄建筑,还有20 世纪70 年代前后的工业厂房建筑。在上海工业转型时,引入来自国内外一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师,成为旧厂房改造成的“国际艺术家工厂”,被称为上海的视觉创意的硅谷,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其都市工业楼宇被称为“上海的苏荷”。

在田子坊狭小的弄堂里,各式小铺林立,这些小铺不仅仅是商铺,更是创意视觉的展示空间。虽然说白一些,田子坊的布局紧促拥挤,但是却保存了上海早年市井生活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忆。在这些基础上发展的文化产业,使过去和现在完成了一个交接,形成了上海的文化品牌。政府也将从房地产和税收的增长上得到巨额财富。

五、大学城规划

1.仙林大学城

时间:7月3日 地点:南京

仙林新市区位于紫金山东麓,南至沪宁高速公路,北至312国道,西至绕城公路、东至七乡河,规划面积80平方千米,是南京市总体规划三大新市区之一。新市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对外交通条件一应俱全,特别是地铁2号线的建设。仙林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结构特殊,规划以东西向的仙林大道和南北的九乡河为主轴,以两个“十”字形生态廊道为骨架,构建了“4个综合片区+2个IT团”d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其中,仙鹤片区是仙林大学城的主体地区,规划高校用地856ha,可容纳在校生约12万人,亦吸引了南师、南财、南理工等众多高等学府。通过对现有学校用地调整和新学校的布局引导,形成大学城内部南北向的公共设施轴和东西向的生活轴,作为大学城学生和居民的主要休闲活动交往场所,努力实现真正的设施共享,体现浓郁的文化氛围。

我们着重参观的是南京示范大学新校区。其教学区呈轴对称布置,主轴线是南北方向,为大门 世纪广场 教育广场 图书馆广场 图书馆阳光塔,贯穿了教学区与行政区组团。副轴线为东西走向,贯穿生活与文体设施组团。

整体道路网方向指向性好,功能组团分区明确。图书馆是校园的主体建筑,在形态上有如翻开的书本,又像展翅的雄鹰,颇有寓意。从立面来看,纵向为主,支柱粗大,横向较细,形成对比。屋顶用简洁的空架与复杂的屋面形成对比。

南师校园规模宏大,但在里面行走却发现了问题。校园尺度并不是以人的尺度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按照车的尺度,所以建筑单体之间分布松散,道路过于宽阔,产生距离与疏远感。这种宏大的尺度在大学规划里其实是完全不必要的,不仅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一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江宁大学城

时间:7月3日 地点:南京

南京江宁大学城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毗邻江宁区东山镇。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18公里,临近沪宁告诉公路,水陆交通比较方便。规划用地约24平方公里,容纳学生13万人。规划凸显环保特色,并设置了鹭鸟自然保护区。

我们参观的是南京工程学院。各功能组团以图书馆为中心环状分布。道路注意人车分流,环形路以及从中心放射出去延伸到各大门的映天、映山、映晖、映心四条路为车行道,其他以人行道为主。校区南部为一天然湖,形成生态区,行政与教学区分布于西部,生活文体组团分布与东北部。校区内的建筑主要为现代风格,体现工业元素,大气而富有时代感,与学校教学的特色相吻合。

大学城建设,着眼并不在与大字,而要讲究“小而精”,讲究人性。我们的浦口校区在空间尺度的把握上还是值得肯定的。而某些大学过于追求形式的宏大,形成现代的“圈地”现象,费财劳力,各大学间距离相距太远,难以形成体系规模。大学城中要重视资源共享,充分交流,还要发展城内的交通、生活配套设施。有人把南大浦口校区比作是“孤岛”是可以理解的,周边环境人文气息、都市气息不足,使大学得了贫血病。纵然大学城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但是力量还是有限的,还要靠政府等机构的帮助,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模式。

六、城市CBD、工业园区与新城建设

1.陆家嘴CBD

时间:7月7日 地点:上海

陆家嘴中心区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是由黄浦江、浦东南路和东昌路围成的一块面积约为1.7km2的扇形区域。它处于上海的心脏部位,和外滩一江之隔,属最佳城市区域,是最具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黄金地段,是发展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的最佳区域。被喻为“黄金心脏”。目前,陆家嘴CBD 是在国家大力开发浦东的大背景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是目前上海六大CBD 中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中央商务区,服务范围辐射至全国甚至国际。

空间布局是以世纪大道为主轴,由小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竹园商贸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和新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及周边地区组成。地块内高层建筑林立,特别是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等已经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新建的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与金贸大厦毗邻,两者距离很近,高度也相差不多,两者并立并没有减弱金茂的标志之感,反而使整个建筑群更有腾飞的气势。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陆家嘴华丽的外表下还存在不足。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功能比较单一,居住和工作地点的分离给过江交通造成了不少压力,需要再加强立体交通和轨道交通的建设。

2.河西新城、奥体中心

时间:7月4日 地点:南京

河西新城位于南京西南,河西新城规划定位为商务、商贸、文体三大功能为主的城市副中心,居住与就业兼顾的中高档居住区和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城市西部休闲游览地。河西新城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以及西部江心洲四个地区。新城的道路为格网状,比较总要的交通线路为已经建成的地铁1号线、滨江大道以及梦都路和奥体大街,即将建成的地铁2号线与过江隧道将加强河西新城与主城的联系。

滨江风光带是河西新城打造的特色项目。它位于滨江大道与夹江之间,北起三汊河桥,南至长江三桥,全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600米,通过对扬子江的体验,设置一系列亲水景点,使它成为富有长江特色的公共游览区。它分为为活动区、休闲区、自然生态区以及景观轴线四部分。

奥体中心是河西标志性文化建筑,位于南京河西新城区中心区域,其西南部为南京地铁一号线终点站,东面是正在建设中的地铁二号线。奥体中心占地面积89.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1万平方米。以体育场为中心,环列网球中心、游泳馆、奥运广场、体育馆、科技中心、田径场六

大功能区。整个场馆气势磅礴,造型现代而独特,既符合河西新城的现代气息,同特有的金陵红又是出自于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在河西地区存在人气不足的缺点,主要是由于社会阶层不够多样化,人口单一,应该适当发展混合用地。

3.苏州工业园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苏州市以老城为中心,东、西两翼分别建设了新加坡园区和苏州新区,推动了苏州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发展面积80平方公里。

苏州工业园区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离苏州老城区1公里,距上海80公里,靠近沪宁高速公路,交通便捷,到上海1小时,到南京2小时。

园区以现代大道为分界线,左侧主要为工业区和基础设施,右侧为生活区。并且沿着金鸡湖的岸线,增加了绿化积和亲水空间,提高的园区的宜居性。

【结语】: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特点体现 篇7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人民的追求也不断地更新, 我国的城市规划也将不断地跟着步伐不断地改变, “天圆地方说”作为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 方形成为人类居住空间的理想模式, 它从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上奠定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形态, 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这些都将是城市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调, 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 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 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

建成环境是指城市中非自然因素形成的人造环境是由城市中已建成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 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 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 展望城市的未来, 二者是建筑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规划如何;例如在建筑中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 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 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 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这些都将影响着城市的规划, 简言之, 即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 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 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对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 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 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

2 城市建筑的设计

在我国, 一个好的城市建筑设计, 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最好标志, 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 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 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 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 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 将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举措, 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 与城市周围的现有建筑设计相呼应, 立面上虚实进行对比、色彩的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 流线上要符合环境的肌理, 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物局部的小环境进行处理, 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进行城市的规划。

环境提供信息, 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建设加速, 同时也出现建筑设计带动城市规划的趋势, 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 包括建筑体量关系, 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 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 建筑的整体轮廓上, 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 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 有自己的风格, 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 不变中起变化, 使建筑设计能够体现城市规划的特点突出, 使城市更加的完美, 从而也可以因一个好的城市可以构建一个好的社会和风貌, 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简洁处理, 体现一定秩序, 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 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 这种小的环境就是城市的主源泉。

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设计规划建设监督和管理,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建设现代化城市中的“龙头”作用,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城市设计的开展, 为提高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质量提供了规划条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前提;城市生态规划的开展, 为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小城镇规划的开展, 对小城镇的合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 为建筑设计建设了一批内涵深刻、功能良好、造型独特的优秀建筑, 初步塑造了具有城市规划特色又充满时代精神的城市新面貌, 这种面貌要靠建筑设计来体现城市的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 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 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 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 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设计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3 城市建筑的基本特点

3.1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3.2 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

3.3 建筑讲究自然通风、采光, 创造大众共享的开放空间。

3.4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3.5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

3.6 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相结合

一个好的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特色、对于水平高也有着要求, 同时其环境绿化设计也要有特色, 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 其中环境提供信息, 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 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 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 几何的联系在一起, 它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 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 即所谓外部空间, 是将受到建筑设计的规划和要求, 同时为确保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级财政部门应每年安排规划专项编制经费, 并根据市委、市政府审定的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和市委常委会确定的项目足额划拨规划专项编制经费, 这些经费通过用在建筑设计上来体现城市规划的特点, 城市规划设计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 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 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 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 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设计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4 总结

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 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 展望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 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建筑的设计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和要求, 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地进步, 不断的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加强建筑设计严格的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 作为不断创新的我们我们要始终跟着时代的前列, 追求创新, 追求发展, 使我国的建筑更加的强大。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城市的建筑业也不断的增加, 建筑设计的规划严重的影响着城市, 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设计、建筑设计、古建筑修复设计、风貌设计、景观设计等这些小的细节都在影响着城市规划, 而建筑设计则解决诸因素中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特点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篇8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宏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作为对话嘉宾,上海日报总编助理、专栏作家乔争月作为对话嘉宾兼主持人,围绕着“城市建筑与休闲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殷云作为本场分论坛友情主持,亦参与了这场精彩的高峰对话。

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

乔争月从事城市建筑大众传播工作十年,总结多年实践工作,她得出了一句话,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怎么理解这句话,乔争月通过两个案例分享进行了详细说明。

Chatsworth庄园是英国17世纪的一个庄园,是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拍摄地。乔争月在实地考察期间发现,这个庄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建筑保护做得都非常好,都原汁原味地体现了鼎盛时期庄园的原貌。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庄园对其历史遗产价值、旅游休闲价值的开发非常充分,这里不仅有自己的有机农场、有机商店、有机餐厅、探险乐园等设施,还有各种各样打着自己庄园LOGO的纪念品,这里还常年举办各种和庄园历史遗产定位非常贴切的活动,例如烛光节等,以此保持自己的新鲜活力。据乔争月介绍,这个庄园每年除了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外,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有机食品商店一年的利润就高达500多万英镑。

乔争月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是“邬达克”。邬达克,匈牙利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几个月前上海旅游局评选了99个上海经典城市符号,其中入选人物篇的只有一个外国人,那就是邬达克。邬达克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设计了53个项目,近一百幢单体建筑,广泛分布在上海中心城市的各个区域。邬达克和他的两个作品曾被百万网友评为喜爱上海的原因。

乔争月表示,在上海,邬达克建筑已经形成休闲产业一条龙,他的多处故居被改造成纪念馆、精品酒店,等等。在豆瓣网上有个邬达克小站,2600名铁杆“邬粉”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邬达克建筑考察活动。

“历史建筑背后就是休闲业。”英国保护基金会联盟主席的这句话给乔争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乔争月看来,历史建筑与休闲产业的完美结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在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的产业过程中,也应该尽其所能发挥历史建筑这个催化剂的作用。

依托文化资源 发展红色旅游

本届论坛的举办地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是留住城市记忆,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城市的优质资源。

在会上,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斌的发言紧紧围绕依托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重点介绍了武汉市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做出的五个主要方面的有益探索。

第一,自19世紀60年代以来武汉存有很多历史建筑,和红色旅游紧密相关,武汉市依托这些文物资源,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八七会议会址、武昌起义门等纪念馆和陈列馆。据统计,目前,武汉全市有近五十多家民办、国办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第二,整合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八七会议纪念馆2000年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被七部委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起义博物馆,耗资20多亿,也已和原有的鄂军都督府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

第三,开放旅游市场,建立旅游品牌。作为旅游市场中介机构,旅行社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据张宏斌介绍,武汉市旅游局对武汉市旅游景点给予了行业指导和政策服务,通过旅游标准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有关博物馆、纪念馆旅游功能。

第四,打造精品陈列,做好免费开放。在张宏斌看来,博物馆除了建筑以外,更主要吸引游客的是把精品陈列打造好,把文物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示在游客面前。

第五,广泛接待社会团体,开展教育活动。武汉市文化旅游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依托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共赢。

历史建筑既要用得上也要用得好

历史建筑要想与城市文化、休闲旅游进行资源整合,离不开建筑师的辛勤努力,只有通过他们的设计、改造,把历史建筑与休闲主题完美结合,才能让人们在享受休闲的同时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在历史建筑改造方面经验丰富。在他看来,目前人们对历史建筑的开发尚属于初期阶段,即保下来、看得见,下一步则需要争取用得上、用得好。

如何才能达到用得上、用得好这一目标?据邹勋分析,这需要促进两个转变转型,即历史建筑的使用需要从观看型向体验型转变。

以酒店为例,传统酒店模式比较单一,主要分为解决商务功能的商务类酒店和强调风景的度假类酒店,不过,据邹勋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已有相关企业在市中心开发一些酒店,从美食、文化、艺术的角度,把酒店融入当地文化当中,希望人们可以在差旅片段里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

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大有可为,邹勋表示,这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开发旅游产品的有效手段。不过,他强调称,文化历史建筑的选位和定位是改造的前提,必须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力争做到科学传承、永续利用。

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同样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原来大家觉得好看,但是没有办法生存,要想保护下来,这里面有几个要求,第一突破城乡边界,第二文旅产业主导,第三资源系统盘活,第四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几点要求,刘刚分析认为需要关注三个要素和三个问题,三个要素是指土地资本、功能业态、文化景观,而三个问题则是外在的法规政策、实施机制以及社会治理。

上一篇:教师考核办法考核新得下一篇:2021年同学聚会幽默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