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自由的歌者(共3篇)
爱情与自由的歌者 篇1
一、《自由与爱情》在中国的传播
“生命诚宝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首《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山陀尔 (Petöfi Sandor 1823~1849) 的一篇短诗。1846年诗人遇到美丽的尤利娅, 两人互相倾慕而相爱, 但是这段感情在当时遭到尤利娅父亲的反对, 诗人为此非常痛苦。时值奥地利人入侵匈牙利, 民族危亡迫在眉睫, 诗人有感于此, 于1847年写下了这首诗, 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爱情、自由这三者关系的认识与选择, 也激励着当时的匈牙利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我们可以断定这首短诗是左联作家殷夫 (1909~1931) 所译, 翻译的时间大概在1929年或更早。1933年, 鲁迅先生在他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曾经提到一本原属殷夫、后被他收藏的德文版的《裴多菲诗集》, 在一首《Wahlspruch》 (格言) 的旁边, 有钢笔写着这四行译文, 这就是我们今天众所周知的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的译诗。由于鲁迅先生的传播, 这首五言绝句排成铅字, 初见于l933年4月1日出版的《现代》杂志。在国民党统治的年月里, 它曾鼓励过许多青年激昂、奋起、为自由而奋斗。据传, 红军长征时有人把此诗写在战士背上, 相互朗诵着鼓舞士气。后来, 这首诗被纳入中学语文教材, 据统计, 在中国, 大凡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 都会背诵裴多菲这首《自由与爱情》, 都知道这是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诗, 这首诗成为了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
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接受美学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其主要观点有:
(一) 视域融合与期待视野
姚斯所提出的“视域融合”是接受美学的重要内容, 他指出“一定时期的读者和作家的阅读和写作都要受到这一时期人们所特有的看法和文学陈规的制约, 每一部文学作品的读者都是在这一时期主导的‘期待视域’之下进行阅读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的, 读者的立场会影响他对文学的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和接受都是在当下的文化视域内进行的。只有把过去和当下结合起来, 即“视域融合”才能实现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艺术活动中, 由读者的先在经验、趣味、理想等形成的一种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姚斯认为“当作品与受众在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积淀、生活积淀、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形成的心理图式相契合而达到同质同构时, 它才会被人们接受。”
(二) 动态的共同构成与再创作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 艺术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即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体, 而是能动地参与创作, 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实现的。伊瑟尔把阅读作为文本与读者的一种现象学的活生生关系来掌握和描述, 认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 只是在这个阅读过程中被动态地构成。
三、诗歌被广泛传播的接受美学解读
(一) 诗歌内涵与时代的审美追求相互契合
文学作品要体现时代生活的需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 要符合这一时代的审美追求, 做到“视域融合”,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会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 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其对文学的理解和接受。《自由与爱情》正是这样, 契合了时代的审美追求, 取得了成功。
《自由与爱情》的创作和翻译, 尽管时间上相隔半个多世纪, 但是却有相似的时代背景, 即民族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从这个时代背景出发, 作者和译者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民族危难时对人生三大主题:生命、爱情、自由的思考和选择。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不难理解它的珍贵, 然而没有爱情的滋润, 在很多人看来生命便是一口枯井, 了然无趣, 因此爱情成为世人不懈的追求。然而, 面对国家被他国侵略, 民族和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任何一个热血青年都无法坐视不理, 诗人和译者便是这有血性的爱国青年的杰出代表。由此来看, 诗歌正是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互见证, 契合了社会的审美需要, 才进入了译者和读者的视野, 取得了成功。生活在同时代的读者, 对于国家生死、民族危亡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 因此, 对自由的无限渴望在诗歌中更容易找到共鸣。
(二) 译者翻译中的再创作
译者作为第一读者, 翻译过程中有其独有的解读和创作参与, 正是译者的这种对文本的构建和再创作, 对这一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 殷夫不是这首《自由与爱情》的唯一译者, 也不是最早的翻译者, 更不是最有名气的。1923年, 在纪念裴多菲诞生100周年时, 茅盾先生在当年1月出版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匈牙利爱国诗人裴都菲百年纪念》一文, 他从英语转译, 把《自由与爱情》一诗译为:“我一生最宝贵:/恋爱与自由。/为了恋爱的缘故, /生命可以舍去;/但为了自由的缘故, /我将欢欢喜喜地把恋爱舍去。”
著名翻译家孙用对此诗也进行了翻译, 译诗刊登在1957年第2期的《读书月报》上。译为:“自由, /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 /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 /我又将爱情牺牲。”
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兴万生, 于1986年翻译出版了《裴多菲抒情诗选》一书, 他将这首小诗又作了重新的诠释:“自由与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 /我宁愿牺牲生命, /为了自由, /我宁愿牺牲爱情。”还有其他译文, 在这里不再赘述。尽管这三种译文在形式上可能更加忠实于原诗, 然而相较之下, 殷夫的译文却更多的为读者熟悉和喜爱, 其他三首译诗就相形见绌了。殷夫的译诗丝毫不见翻译痕迹, 姿致天成, 倒像是一首用中文写成的五绝, 诗歌简练精粹、节奏铿锵, 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短短四句, 涵盖了人生三个重大主题:生命、爱情、自由, 又以递进的方式表明作者的选择, 完全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 形式和谐, 意境高远, 引发读者思考。正是这种翻译中的再创作, 使得诗歌便于记忆和传播, 取得如此成功。
四、结语
任何一部作品的成功, 都与作品内涵与其所处时代的审美追求分不开, 更离不开“视域融合”之下译者和读者对作品的再创作, 因此, 在接受美学理论之下, 要求作品反映时代特征, 同时, 对译者的创造性翻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姚斯.周宁、金元浦译,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2]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3]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 载《二十世纪美学经典文本》第三卷,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黄炳麟.不薄新诗爱旧诗——裴多菲《自由与爱情》译诗比较[J].语文天地, 1999, (15) .
[5]穆雷.接受理论与翻译[J].中国翻译, 1990, (4) .
论歌者的歌唱心理与审美意识 篇2
在表现一首歌曲时, 乐谱只是视觉上的客观事物, 不可能完全地表达出词曲作者的内心思想, 只有通过演唱者的歌唱才能表达出来。所以说, 歌唱是对歌曲作品的再创作, 具有第二次艺术创作的隐形艺术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完满的表达出歌曲的意思呢?
首先, 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歌唱状态与歌唱技术, 对发声方法有较深的了解, 并能运用自如;其次, 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与审美修养, 对作品能够作到较深刻的理解, 与词曲作者的内心思想相共鸣, 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当中, 演唱吸引观众, 从而达到作品创作的目的。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演唱者虽然具有了基本的声乐演唱水平与文化修养, 但上台时总不能发挥出预想的表现效果, 嗓音干涩、表现僵硬, 使得身体各方面机能不能协调而导致演唱效果打折扣。这些现象都充分表明了演唱者在培养良好歌唱状态时的不全面, 忽视了良好歌唱状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即歌唱的心理调节。歌唱心理, 似乎给人以特别抽象的印象, 从而使人无法入手, 不知该如何解决。声乐学习的过程在很多时候的需要学习者个人去抽象的理解, 从而直观性比较差, 只有在歌唱的过程中凭直觉去调节身体的一些肌理运动。提到了人体的肌理运动, 那就和心理的个人调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了, 也证明了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优劣在声乐学习与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是各种各样的, 人们在这种心理现象的支配和影响下歌唱, 情绪思想是会很复杂的。这种歌唱心理主要受个人心理结构中的情绪、信心、兴趣、性格等等因素的影响。
二、非正常歌唱心理对歌唱艺术的影响
非良好、非正常的歌唱心理会对歌唱艺术有哪些影响与表现?
1、情绪对歌唱的影响
有些声乐从事者很爱面子, 对个人得失看得比较重。思前顾后, 完全顾不上正确的表现歌曲作品, 容易忘记歌词、跑调, 从而一演唱就乱套。还有的声乐从事者, 当听说自己将有考试或演出任务时, 马上就开始紧张。原本个人的声音音质、歌唱技术都不错, 却紧张得夜不能寐、萎靡不振, 声音也失去了光彩, 使自己的歌唱心理受到破坏。
“歌唱是用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 这种感情表现的是内在和外在刺激的反映。”所以, 情绪对歌唱是有极大影响力的。
2、信心、兴趣对歌唱的影响
有些声乐从事者信心过分, 对声乐急于求成, 错误认为声音音量大、音域宽就是唱得好, 唱超出自身能力水平的歌曲。其实, 这是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知, 必然是会导致失败的, 更会逐渐的失去歌唱欲望与信心与兴趣, 开始恐惧歌唱, 从而产生极为不良的歌唱心理。
而兴趣是对某种事物的喜爱程度。当对演唱过程充满兴趣, 或对自己所表达的歌曲思想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很积极地、圆满地去完成它, 演出效果也就必然会很好。
3、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有些声乐从事者性格呈外向型, 片面地认为歌唱的技术方法就能代表歌唱的一切, 认为只要学习好歌唱技术就可以了。当然, 歌唱的技术方法是很重要的一个歌唱因素, 但是并不代表全部的歌唱环节, 这是对声乐演唱的理解发生了错误。
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受气质的制约。一般表现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大类。外向型的人一般比较开朗活波、喜爱活动, 情绪容易激动, 对很多事情都比较自信, 故而演唱也就比较积极。而内向型的人性情较为孤僻、害羞、缺乏自信心, 所以在表演时比较“怯场”。而我们大多数人这两种性格都兼而有之, 因而必须去努力的克服。
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必须在我们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 自觉的加以注意, 尤其是在实践锻炼中逐步解决, 不能操之过急。
三、良好、正常歌唱心理的培养途径
什么样的歌唱心理才是良好的、正常的?良好、正常的歌唱心理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培养?
1、要正视歌唱中的紧张
紧张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是心理和生理的正常反映, 只是紧张程度在个人身体上体现的程度与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演唱者不能只在乎自己表演的成功与否, 而应该把每次表演是否能够使自己满意作为重心, 决不能过高的强求自己, 无端的为自己平添一份紧张感。
2、加强“以情托声”的培养, 作到“声情并茂”
歌唱实践表明, 作好“以情托声”, 不仅能更好地表明歌曲的内涵, 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歌唱的负担, 还可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歌唱心理。
声乐作品与其它音乐作品一样, 都具有两次艺术创作价值。在第二次艺术创作:歌唱时, 就必须更加谨慎的去赋予声乐作品“新的生命”。这样, 既理解了作品, 又投入到作品, 还表现了作品, 同时把自己的演唱成败与否置之度外, 良好的歌唱心理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3、培养正确的歌唱心态及思想观念, 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歌唱是一个整体的、多环节共同协作的组合运动形式。科学、有效的歌唱技术是歌唱成功的主要因素, 但切记不是歌唱成功的绝对因素。歌唱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歌曲, 以此来实现艺术作品的第二次艺术创作, 应该将歌曲的艺术表现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这才是对待歌曲作品的正确方法。同时, 还要正视得失与成败。逐步地提高自信心, 必然会在歌唱中取得成功的。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树立正确的歌唱心态, 能够经得起困难与挫折。
4、歌唱审美能力或修养的培养
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 音乐感觉的美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方面。它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地表达声乐作品, 而且更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并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 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 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 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 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 还要注意体验生活, 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时的情绪、语调和心理状态, 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 体验大自然的美感, 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 倾听美的音乐, 从中领略声音与语言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
四、小结
总之, 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歌唱的审美认识, 审美观念, 审美感受, 以及对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声音的审美、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这些都是歌唱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 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奇妙的审美感受, 只要我们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寻, 潜心研究, 才能使我们的歌唱感觉更好, 声音更漂亮, 表现的情感更丰富, 塑造的形象更典型、更完美、更动人。
摘要:要了解歌者的歌唱心理与美感意识, 首先要分析歌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现象, 再者要知道歌唱的美感所包含的内容, 之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使歌者取得较为全面的能力增长。
关键词:歌唱心理,音乐美学,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2]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3]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爱情与自由的歌者 篇3
一、爱情叙事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聊斋》中出现的一些挣脱了封建正统思想束缚, 勇于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女性在自我意识觉醒后的第一声呐喊便是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 “孩儿的婚事应当由孩儿自己做主!”[1]《聊斋》正因为这方面具有独特性, 才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湮灭。在封建礼教束缚森严的社会里, 青年男女间的结合完全依靠“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这种婚姻是建立在门弟、财产之上的, 男女之间的自由交往被视为反常与异端。《聊斋》中女性在选择对象的标准上却冲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女子成了求偶的主动者, 常是无媒自嫁, 这种情况在《聊斋》中比比皆是。《红玉》中的女主角红玉主动爬上冯家的墙头, 对冯生含笑传情, 《翩翩》中的翩翩主动向意中人示爱, 这些个例说明《聊斋》对于女性情爱心理的昭示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进步。
以往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统治以及“菲勒斯” (1) 中心话语以及由此形成的“男尊女卑”的集体意识, 女性往往被动地承受。而在《聊斋》中, 女子对于追求爱情则更趋于“有意为之”如小说中多处渲染狐仙精魅们大胆示爱、自荐枕席等情节, 虽不免给人轻薄张狂之嫌, 但的确实昭示出女性爱情意识的逐渐清醒。从完全被动地接受到积极主动地争取, 尽管这种追求夹杂着某些盲目性及非理性, 但由于它是透过几千年男性社会的重重压力而迸发的呐喊, 因而弥足珍贵。《瑞云》中, 瑞云不贪恋“富商贵贾”而选择了贺生这个“才名夙著”的穷士, 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精神境界, 她倾心贺生的是他那“惟有痴情可献知己”的诚意, 贺生追求瑞云, 不同予以玩弄女性为乐事的公子哥儿, 不是倾心于她的美色。因此, 当瑞云的容貌突然变得“丑状类鬼”后, 他仍不改初忠, 坚持不复另娶, 说“人生所重者知己, 卿盛时犹能知我, 我岂以衰故忘卿哉”, 鲜明地指出情侣之间重要的是相知, 不以貌取人, 不偏重金钱、地位, 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窠臼的新型的爱情观和道德观。
情可以超越一切, 战胜一切, 冲破人世间的一切樊篱, 生死、地位、贫富, 阶级统统消失了界限, 男女主人公只看重“情”字。“爱情是男人的一小部分, 却是女人的全部”。[2]女性对情感有依赖性, 为了情感可以抛弃一切, 她们追求的是情感的永恒, 这就必然导致了女性对男性身心上的依附——情感依附。更何况在封建社会女子没有自己择偶的权利, 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更不感奢想因婚姻不幸而舍男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敢爱、敢恨、敢为, 她们珍视爱情却不沉溺于爱情, 封建的“男尊女卑”“门当户对”的伦理道德在她们身上不起任何作用。
二、爱情叙事中女性的反传统意识
《聊斋志异》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这些题材广泛、情节各异的爱情故事大多是美丽的女子主动下顾贫寒的书生, 从而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作家肯定这些具有大胆追求爱情精神的女子。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 其命运可以用一个“从”字来概括, 在家从父, 即嫁从夫, 夫死从子。婚姻是人生的大事, 却只能从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在蒲松龄笔下, 这些桎梏被打破了。女性被挑选、被赠送、被掠夺的命运在《聊斋志异》中得到了改变, 女性的主动求爱的方式开始摆脱“从”的命运, 《张鸿渐》中的施舜华在张落难时多次相助, 使他绝处逢生, 舜华敬其好学, 爱其忠厚, 乃以身相许, 直到张鸿渐厄运结束时, 她自觉人狐殊途, 飘然而去。施舜华选择人生道路时的谨慎和理智, 追求爱情的热烈与主动, 对待情人的忠贞与无私在清初的文学中无疑代表了一种新的气象。
在作品中, 女性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极大蔑视。《小谢》中的女鬼小谢、秋容戏弄陶生,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对一个陌生男子的这种无所顾及的嬉戏, 可以说是违背伦常, 但我们会为小谢那份天真浪漫所感动。莲香》中的莲香为了追求桑生, 竟自称是西邻的妓女, 并主动“息灯登床, 绸缪甚至。”后桑生为阴气所伤, 生命垂危之际, 她不顾前嫌, 与女鬼李氏携手以求救桑生, 如此大胆地不顾封建伦理纲常, 追求幸福的爱情, 体现了其对于封建宗教的蔑视。
三、爱情叙事的审美价值
《聊斋志异》的中心问题就是爱情问题, 近四分之一的篇什描写男女的爱情与婚恋。蒲松龄在自己的著作中是大力标举“情”的, 他曾经说自己“情虽为尽, 力则有穷”[3]指出这正是自己常常用“磊块愁”“恨不休”的主要原因, 他还写下了许多“情”字使用频率很高的诗句, 以“钟情原自属吾侪”自嘲。
“爱情意味看朝向一个目标而努力, 即求得被爱者用爱情作回报。”[4]爱情所联系起来的男人和女人互相爱慕, 各个献出真爱以酬答对方。“死生契阔, 与子相悦;执子之手, 与子携老。”这是一种永久的、恒定的、甚至超超生死的情感。乔生对连城、乔女不忘记孟生、贺生不嫌弃瑞云都是如此, 他们演绎着至死不渝、不离不弃的情感。这种情感比之那些貌似爱情而不是爱情的逢场作戏、三心二意、朝秦暮楚要高尚的多。《阿宝》中主人公用情之专最能打动人心:
女喜而扑之, 锁其肘, 饲以麻子。大呼曰:“姐姐勿锁!我孙子楚也!”女大骇, 解其缚, 亦不去。女祝曰:“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 姻好何可复圆?”鸟云:“得近苦泽, 于愿已足。”他人饲之, 不食;女自饲之, 则食。女坐, 则集其膝;卧, 则依其床。如是三日。女甚怜之, 阴使人瞰生, 生则僵卧, 气绝已三日, 但心头未冰耳。女又祝曰:“君能复为人, 当誓死相从。”
描写爱情中的审美情感在以往的文言小说中很少, 但这在《聊斋志异》中则是爱情故事的重要内容, 这也体现了蒲松龄笔下爱情的高品位。审美情感在《聊斋志异》所描写的爱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红袖添香夜读书, 女主人公的青睐是在世间饱受不平的士子们的一剂情感良药, 也是士子们忘却现实的最好借口, 这里面渗透着中下层知识分子在遭受挫折后的心理需求, 维护了这些男性的自尊, 也是蒲松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蒲松龄时代, 文人无法解决的困惑就是无法将社会需求和个体欲望统一在一起, 当人的社会价值得不到满足时候, 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求另外一种精神寄托——情感寄托, 而大量篇幅的爱情故事的描写正好可以消解文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造成的心理苦痛。
《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贡献成为中国文学史册中不朽的名著。作者用较多的篇幅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彰显了当时的青年男女在重重压抑和摧残下所产生的冲破樊篱, 打破桎梏的愿望和行动, 张扬了女性的爱情独立意识, 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与反礼教的叛逆色彩, 同时显现出作家进步的、积极的爱情观。
参考文献
[1]胡适, 终身大事.胡适文存[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2]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3]蒲松龄.聊斋自志[A].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爱情与自由的歌者】推荐阅读:
何谓“平等”,何以“自由”——关于平等与自由的随想09-23
学术的自由与开放07-14
教学的规矩与自由06-20
自由与束缚的作文11-08
学术自由与精神自由07-04
以束缚与自由为题的散文05-22
自由与不自由议论文10-01
自由与生命05-09
职业与自由08-01
自由与梦想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