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生德育

2024-08-14

社会医学生德育(精选10篇)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1

摘要:笔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二、三年级589名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 对20名师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 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认知情况以及社会实践开展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医学生德育功能有效性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实践,医学生,德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积极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 并使其从中提升思想政治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总称。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 亲身感受和体验生活, 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 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德育就是指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结构, 实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医学生作为准医生, 其良好医德行为的养成, 决不是一朝一夕的, 所以通过社会实践, 提高医德实践能力, 自觉养成高尚医德人格, 十分必要。笔者将以安徽医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例, 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分析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找出不足, 并提供对策, 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提供借鉴。

一、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在相关问卷编制的基础上, 编制了医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教育有效性的调查问卷, 通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本研究针对安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二、三年级随机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问卷是589份, 回收率98.16%, 此外, 还抽取了20名受访者 (5名老师, 15名学生) 进行访谈。

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情况分析

1. 学生对社会实践和自身成长的认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15%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非常了解, 70%的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有了解, 但并不十分清楚, 可见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宣传及普及还有待提升。调查还显示, 有71.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于自身成长非常重要, 有5%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可度较高, 但深入了解不多,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方面还有待提升。

2.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情况。

关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 61%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积累社会经验、增加社会阅历, 从而为就业做准备;1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10%的学生想通过社会实践来巩固所学的专业;9%的学生是希望为社会做贡献;5%大学生仅为完成学校所布置的任务。可见, 多数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积极主动的, 但总体比较关注自身能力提高, 为社会贡献的责任感不是很强烈, 这方面还需要教育和引导。

3. 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的情况。

调查显示, 78%的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与专业“非常相关”或“比较相关”;12%的学生“有点相关”;10%的学生择“不相关”。我校临床专业学生大多选择到各级医院, 或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医疗活动, 能够初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和实践并未脱节, 总体说来, 实践活动给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三、医学生社会实践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分析

1. 丰富了医学生的认识。

调查显示,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 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加深了国情、民情的认识和了解, 有52%的学生认为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感性认识, 切身感受到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访谈中, 张同学说到自己从小在城市长大, 通过参加学院暑期组织的县医院见习、乡镇卫生院走访与留守儿童调查, 对基层医院卫生状况及农村家庭生活现状有了进一步认识;刘同学通过参加学院在一附院的“爱心驿站”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的门诊导诊活动, 对我校附属医院的门诊就诊情况、挂号系统以及各科专家情况都加深了了解;闫同学在社会卫生服务中心见习期间, 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社会卫生中心发展的文件、资料, 重新拟定生涯规划。可见, 实践活动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 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 去看、去问、去思考和去感悟, 增进对社会的认识, 增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

2. 增强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校出台了《关于将我校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入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通知》, 再次明确了将培养社会责任感纳入社会实践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此次调查中, 有68%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影响很大;26%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社会责任感有影响。在访谈中, 老师反映认真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 责任意识有明显提升。可见, 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有积极影响。

3. 有利于医德情感的养成。

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感, 是医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是指医务人员根据医德标准, 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或思想, 是否符合一定道德要求的情感, 包括同情感、责任感与事业感。调查中, 有78%的同学表示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医德情感的养成, 有决心成为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医;访谈中, 王同学谈到在参加“导诊”活动, 帮助从外地农村来就诊病人挂号、指引和解答的过程中, 深深的体会了病人的不易;宋同学参加了外科老师安排的手术见习, 看到老师为病人忙碌到深夜才回家, 表示要以身边勤奋工作的老师为榜样, 成为一名甘于奉献, 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医生;卢同学在暑期参加了老师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后, 对医学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目前, 在老师的指导下, 已经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并且有了阶段性理论成果, 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可见, 实践活动对医德情感的养成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4. 磨炼了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调查中, 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实践活动中, 能完全适应或逐渐适应实践当地的环境, 适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有35%的学生表示参加过社会实践后, 自己的消费从之前的大手大脚, 到现在的可计划消费;访谈中, 刘同学曾经在暑期参加组织过我校国家级课题研究, 40天中冒着高温酷暑, 转战江苏某县15个乡镇卫生院, 没有很好的降温设备, 住宿条件也相对艰苦, 40天中没有学生退出, 没有学生要求减少对当地农村居民的体检量, 同学们的意志也激励了自己。当然, 也有同学谈到, 在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确实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但实践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 这些勤俭节约和吃苦耐劳意识会逐渐减弱。总体说来, 实践活动能磨炼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意志。但如何利用社会实践长期培养和锤炼意志品质, 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5. 促进了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问卷在了解如果实践活动需要去艰苦地区这一问题的时候, 有57.8%的学生选择会去, 因为可以锻炼自己;有75%的学生表示社会实践活动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理想;42%的学生表示自己可以考虑县级及以下医院就业, 因为近年来国家多项政策为基层医院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平台;今年, 长期参加我院志愿服务活动的同学中, 有4名同学报名内地高校毕业生援藏干部计划。可见,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积极影响。

6. 提升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

调查中, 有56%的同学, 能够积极主动与队员交流的;72%的同学表示在遇到困难时, 积极解决, 努力完成工作;65%的同学表示在实践活动中收获了友谊, 增强了不通班级同学间的交流;42%的同学感到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访谈中, 有同学表示, 参加过实践活动后, 自己更敢于表达想法、更能明确自身的优势, 在帮助患者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 提升了价值感, 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可以看出, 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有很大帮助。

四、影响医学生德育功能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1. 支持医学开展实践的社会环境需要优化。

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文件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是, 从实际情况来看, 具体措施不多, 资金投入有限, 基本都是学校自行解决费用,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也缺乏相关的立法保护;接收单位参与积极性不高, 形成社会实践合作共建的机制还有待努力, 学生反映在暑期联系见习单位时, 常常遇到阻力, 有的单位甚至把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作负担而回避。实际上, 大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成熟人才的培养周期, 提高综合素质, 很多国家, 如日本和瑞典等摸索出一套产学合作的教育培训经验, 很多单位利用大学生实践的机会, 发现人才, 实现"双赢"。我国也可以借鉴成熟经验, 出台政策, 提高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单位的积极性, 鼓励优秀单位承担社会责任,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应给予大力支持, 组织优秀老师认真指导, 通过服务学习的方式, 明确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服务活动, 在服务学习中不断反思, 充分实现教育价值。

2. 加大德育功能实践基地的建设。

目前, 安徽医科大学已经建立了一附院“爱心驿站”社会实践基地, 每期接收400名左右同学参与医院的志愿服务;去年, 安徽医科大学在5家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挂牌, 长期接收安徽医科大学的学生开展活动。虽然实践基地在不断建设, 不断增加, 但这些基地还是不足以满足学生需要。调查中, 同学们普遍存在假期找实践单位困难的问题, 或者即便联系了实践单位, 也没有老师具体指导, 督促, 实践结束也没有考评, 安徽医科大学虽然有关于假期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 但是具体到学生到哪里参与、怎样参与以及效果如何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所以目前, 缺乏系统管理。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载体,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蕴含着重要的德育教育作用, 首先, 可以通过试验区, 接触社会, 体验生活, 丰富阅历, 为今后步入社会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再者, 在实践中的经历和感受, 会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 建立相对固定和一定数量的活动基地, 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类型, 争取让不同的专业都有自己稳定的实践基地是非常重要的。此外, 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也需深化, 学校需积极主动与实践单位, 构建学校和社会双赢的合作模式, 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相应的实践基地, 每个实践基地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培训与考评的体系, 让每个在基地受训的同学能真正的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优势, 提高综合素养。

3. 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实践开展中。

调查中, 只有26%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考虑到未来职业规划和兴趣所在等因素, 能利用实践机会全面认识自我, 系统规划职业生涯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指导下开展的社会实践, 是建立在学生个人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趋向之上, 与个人的生涯发展相联系, 针对性强, 从而能更好的实现教育效果。在具体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应考虑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需求。以临床专业为例, 一年级, 主要以了解职业内容, 参观实践基地, 在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相处、认识自我, 培养兴趣, 树立职业理想;二、三年级, 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职业兴趣测评, 以测评结果为指导, 根据自身兴趣和性格优势, 有选择的参加专业实践、志愿服务与科研实践,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理想, 确定职业目标;大四阶段, 组织学生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实训, 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 并检验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合理;五年级, 举办有关考研、就业的相关讲座, 指导学生继续升造或就业。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 开展活动,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能有利于个性化发展, 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为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基础。

4. 完善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

访谈中, 有老师谈到, 社会实践应完善和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虽将假期实践分为优秀和合格两个等级, 但是简单的考评会使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减弱。其他一些学校也存在着实践活动开展热烈, 评价环节却草草了事的状况。不完善的考评机制, 在一定意义上会动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笔者建议高校应建立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估, 还要对指导老师、带队老师的表现以及基地的组织管理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 加入德育实效性自我评估环节, 大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表现, 加深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对于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同学, 应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在同学中进行宣传表扬, 通过身边的榜样达到示范引领的目的。

五、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对医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医德情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将社会实践的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限度, 学校、学生和社会应该全力合作, 加强理论指导, 健全组织管理,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何立新, 崔国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1 (9) .

[2]陈文广.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探——兼谈中山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 (4) .

[3]檀丽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D].大理:大理学院, 2012.

[4]张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研究——以新疆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15.

[5]余皖婉.论以医德案例为警示, 强化实习生的医学实习生的医德再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6) .

[6]米衣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0.

[7]傅维利, 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 2005 (1) .

[8]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3) .

[9]杨欢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治敉育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 .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2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现在许多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都会参加社会实践,小编昨天编辑整理了一篇大一学生医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各位读者可以好好地看看。

作为大一学生,我怀着激动又憧憬的心情参加医院社会实践。

我们驾车一大早就到了医院,学校的老师和护理部的几位老师站在医院门口代表全院在迎接我们,从他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切的举动中,我们感觉回到家了。

像是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由于行李很多,又拾掇了好长时间,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也感觉又饿又疲惫,但因为航天中心医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让远离母校的我们心里有了安慰。

我们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好好的实习,与医院融为一体,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护理部的刘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

经过一周的培训,我对医院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

首先,护理部的胡建军主任给我们讲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及规模,让我了解到我们医院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背景,以及发展潜力。

同时,各科室代教老师在教学治理方面对我们也作了严格的治理规定,让我们一开始就树立严谨的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形成我们固定的思维方式,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医院的警务力量也让我们在充实的工作中有了安全感。

在此对警务人员为我们做出的工作而表示感谢,因为他们是我们医院实行正常而稳定的工作秩序的保证。

医德医风教育让我切实感觉到了作为一名护士的神圣和务实性,我们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坚持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白衣天使的神圣职权,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

其次,关于临床上具体工作,如书写医疗文书,护理知识和院内感染的讲座,让原本只具备理论知识的我们熟悉到了临床工作要干好是多么的不易,只靠把握理论知识是不行的。

同时,对正确的处理医护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有了感性的熟悉,医生和护士同等重要,不分谁大谁小,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治好病人。

我认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更重大,工作更烦琐,值得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尊敬。

来我家,爱我家,在航天中心医院这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我一定好好实习,充实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医院奉献出我的一切。

内一科是以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为主的科室,常见的病种有糖尿病、慢支、上消化道出血等。

初入此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在代教老师地指导下,了解了天天工作日程:晨间护理、消毒时间等。

学会了静脉输液、抽药、配药、排气等,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三查七对制度。

液体输上后,要具体观察病人情况,换药时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液体,若有误应及时报告老师并更换。

拔针要迅速,操作要熟练。

三天不练手生!“practicemakesperfect!”肌肉注射时见无回血,注药时用另一棉签轻轻擦拭皮肤四周以减轻病人痛苦。

把握了皮下、皮内注射,非凡是皮内注射,20分钟后要仔细观察皮肤情况,以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

氧气吸入也是很常见的护理操作。

对于一个垂危病人要进行口腔护理、氧气吸入,有时要灌肠,必要时导尿。

对于慢支病人,要持续低流量吸氧,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也都觉得特别地漂亮与可爱,让我有种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住在这里。

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感到温暖!

总而言之,这五个月,是适应的过程,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是学习的过程,很多观念得到修正,虽然辛苦疲惫,但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克服的。

这只是社会实践,今后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同时必须对自己有所要求,才会有所收获。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但是,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认知并不统一,许多学校的活动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对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医学生素质能力的意义

社会实践内容包括生产实习、勤工助学、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课外走向社会参加的各种活动。高职高专医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巩固专业知识

医学是一门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统一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努力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必然要求医学生勤奋学习、严谨求实,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高职高专医学生理论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理论终究是抽象的,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提高。因此,高职高专医学教育除要切实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二)增强表达及社交能力

不管是面对今后的就业,还是面对今后的工作,都离不开良好的表达能力。找工作要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工作后不免要与病患、同事及各种各样的人交流。能否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将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及生活的质量。在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时,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是不容忽视的。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生活,积累社会活动经验,而不至于在求职或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因缺乏相应的锻炼而显得无所适从。

(三)提高组织协作能力

当前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多,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强烈。但在医疗工作中只有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尽可能地为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时间。如要做一台手术需要有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人员的共同配合。 强烈的个人主义十分不利于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社会实践无疑是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良好途径。在组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从活动的组织策划到执行及总结,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队员的团结协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凝聚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取得成功。通过活动,他们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增加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从而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二、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当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已经有了一些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社会实践模式。内容主要包括送医送药下乡、参观考察、文化宣传、环境保护、健康科普宣传以及到福利院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实践中服务了社会, 增加了阅历。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活动时间集中在国际志愿者日或老年节等特定时间,各学校的志愿者们爱心蜂拥涌入,造成一定的麻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2年重阳节在安徽省合肥市老年公寓《老人遭遇爱心井喷:1天被洗7次脚》。这样的报道近年已经不止一次见诸于媒体。学生从事相应的社会实践服务出发点是好的,尤其医学生因为掌握保健按摩及为老人健康体检等技能,确实深得老人们的赞赏。但如果在特定时间集中开展运动式社会实践活动,非但缺乏实践效果,还成了相关部门的负担甚至成了“骚扰”。

此外,高职高专医学生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还集中在寒暑假。主要由团委等部门牵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能有机会参与学校组队实践的常是少数学生干部,大多数同学只能以组织小分队的形式开展。由于活动经费不足,缺乏指导老师,活动仅停留在散发科普健康宣传资料等低层次中,加上自身协调组织能力欠缺等问题,效果不甚理想。

就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来看,学校不够重视是主因。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学制短课程多知识量大,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社会实践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当然,这并非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特殊现象,只是表现得尤为突出。2012年1月,多部委联合颁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国家还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这一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关于量的规定,“高职高专学生不少于2周,每个学生在学其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这对各高校加强并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

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区实践为中心增强高职高专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针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特点,本文认为,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活动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社区(乡镇)实践为中心。

(一)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是一个涉及学生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在就业市场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但仅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也会对毕业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找到适当的结合点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黔南民族医专为例,该校生源80%来源于农村。在毕业生中,除护理专业外,其余毕业生在县级以上公立机构就业的比例较低,就业去向大多集中基层即乡镇或社区就业,选择国有、民营及其他企业居第二位。这说明高职高专医学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趋于理性,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随着宣传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就我校毕业生回访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生源来自于农村,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毕业生稳定性较高,他们已经成了基层群众最重要的健康卫士。我国的优秀医疗资源集中于城市大医院,广大社区及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严重,因此将有利于学生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集中于社区(乡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局面。从历年开展的“送医送药三下乡”活动广受欢迎,可以看出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热切渴望。同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真谛,切实改变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自豪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理念,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二)建立以社区(乡镇)为中心的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在特殊儿童学校、福利院、爱国教育基地、养老院等传统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要多建立以社区(乡镇)为中心的社会实践基地。社区(乡镇)聚集了不同的职业者、老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病例丰富,这将为学生创造了较多的观察接触病人并参与诊疗的机会。到社区(乡镇)普及医学知识,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义务体检,保健按摩以及协助社区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活动,不仅会提高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常见疾病的认知能力和临床诊治经验,实现“学以致用”,提早进入职业状态,还能减轻社区医生工作负担,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从而达到一方多赢的良好社会效益。

当然,有了稳定的实践基地,要开展有序的社会实践活动还需要落实相关的人员经费,建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科学统筹,建立相对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制定出相应的考评标准才能真正的抓出实效,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吴李鸣,阮啸. 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2):27.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4

1 德育误区

1.1 德育内涵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良心、教育程度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育,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为“养子使作善也”, 即“熏陶涵育弟子使其为善”, 将德和育连起来, 就是通过涵养和受教育者的内化而使其有所得的意思[1]。

1.2 德育内容与方法的误区及转变措施

(1) 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的德育不等于简单的制度执行或灌输式思想教育, 应认清3个误区。第一, 不能简单地将德育理解为制度教育或规定教育, 在实际教育中, 应避免一味地向学生强调学校 (院) 的规章和要求, 令其一以贯之。第二, 不能简单地将德育等同于日常的思想教育, 在教育工作中, 避免说教式、经常式、灌输式的思想教育。第三, 不能将其单纯认为是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应避免始终单方面进行长期教育导致医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2) 德育方式要丰富、多样。 (1) 不能单纯靠采取知识传授和主题报告的方式, 避免教育形式过于死板与频繁。 (2) 医学生不能只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或社会实践来接受德育, 避免出现实践行为过多而理论教育太少的局面。 (3) 不能只由固定教师单方面教育, 避免学生只听、只学、只记而不言、不信、不行。

诗人但丁曾说:“德可以弥补智慧之不足, 而智慧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学校 (院) 要对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形势政策、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民族精神8方面的教育, 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融合, 明确教育主体, 深入教育客体, 让医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纵观当代医学生德育, 其方向是培养5种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全人, 有责任感的社会人, 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国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可靠的医学事业接班人。因此, 要转变原有的业务能力本位观, 树立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本位观, 这既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2]。

2 显性德育途径

显性德育途径主要是被纳入学校 (院) 教学体系的课程。这种教育途径需要将医学与人文、智育与德育相融合, 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业务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推进素质教育, 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道德水准。

显性德育可以归纳为“两结合”、“两转化”:“两结合”即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学校 (院)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转化”即德育客体向主体转化, 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化。

2.1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进入临床阶段, 医学生感到时间紧、任务重, 呈现出不集中、需求高的特点。有调查显示, 他们认为较好的教学方式中, 居于前三位的是看教学录像 (占2 7.2%) 、自由讨论 (占2 1.4%) 、演讲 (占1 4.6%) , 其后为组织听报告 (占1 1.7%) , 集中学专题 (占9.8%) 、写小论文 (占7.6%) 、一般讲授方式 (占3.7%) 等[2]。可见, 教学手段需要丰富、适时、适度。

针对医学生特点, 学校 (院) 以观看录像、名人讲谈、收听报告、撰写论文、自由辩论等方式, 将自己学与集中学相结合,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做人与做事相结合,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培养医学生“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精神,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2.2 学校 (院)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 (院) 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 社会实践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德育活动。对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开展的德育, 既要贴近临床实际, 又要保持形式新颖, 还要融入学生生活。

学校 (院) 在组织学习、培训的基础上,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健康宣传咨询、文艺汇演、自由辩论赛和对抗赛、贴近大自然等活动, 使医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有效地将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3 德育客体向主体转换

传统德育强调的是对医学生进行说教, 医学生处于接受者的客体地位。然而, 面对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 要使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实现德育的主体转换。这种转化, 体现了真正意义的公开、公平。

1 9 5 6年, B l o o m等人提出P B L教学法的概念, 此后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并得到较高评价, 其优势在于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假如针对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德育采用P B L教学法, 不仅能打破传统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育局面, 变被动为主动, 还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与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 变依赖为独立。

2.4 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化

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冲击, 传统单一主流价值观逐渐被边缘化, 正逐步向多元价值观转化。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拓宽德育途径, 实现“六化”。一是实现德育“网络化”, 网络可以丰富德育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构建数字化、全球化的教育空间。二是实现德育“生活化”, 将德育内容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从课堂延伸至学生宿舍, 加强人文教育, 深化管理。三是实现德育“心理化”,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心理教育, 培养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四是实现德育“人文化”, 加强医学生人文建设, 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 (院) 德育氛围。五是实现德育“专业化”, 强化师资队伍培训, 建立稳定高效的德育教师队伍。六是实现德育“评价化”, 建立德育系统评价体系, 培养临床医学生递进式临床思维。

3 隐性德育途径

隐性德育途径主要以较为隐蔽或间接的方式对医学生进行映射与渗透, 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1 明确教育主体, 形成“全员教育”意识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年的基础知识学习使研究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 临床实践阶段成为检验其理论知识扎实与否的重要时期。因此, 德育主体不仅包括承担德育任务的教师, 还包括学生导师、带教教师、管理人员和医院职工。

学校 (院) 建立临床党建与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职能部门与各临床教研室、党支部密切配合, 形成临床德育工作“网络”, 各级领导、教师和职工共同担负德育工作职责, 形成“全员教育”意识。教育主体需要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以不同方式传递给医学生, 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有履行职责、规范行为的意识, 并贯穿于具体工作过程。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融洽的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社关系, 规范的诊疗行为, 优质的医疗服务, 做人与做事的标准。

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进行德育需要活动的支撑和日常工作的点滴渗透。利用德育工作“网络”, 要求各级教师以身作则, 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在无声的教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在儿科实习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医学生了解患儿对生命的渴望及其家长对医生的殷切期望, 这对他们树立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有极大的益处, 如当医学生看到教师始终把患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时, 深深地体会到了儿科医生的奉献精神。

3.2 深入教育客体, 采用“疏教结合”方式

在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实施隐性德育过程中, 要深入了解并把握客体的思想状况和情绪变化。作为教育客体的医学生, 虽然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责任感, 但在临床实践中, 仍需面对疑难或危重症患者、众多的医护人员、繁重的科研任务、就业方向的选择、婚恋的抉择、家庭责任的承担、较高经济支出的困窘等情况。因此, 对医学生的教育要深入其内心, 获得其认同。

学校 (院) 建立深入访谈工作制度和教研室工作制度, 明确辅导员责任。每位医学生导师、辅导员、教师分别与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沟通, 主要从导师遴选、学业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组织问题、家庭状况、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 帮助医学生解决疑惑或困难。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医学生, 学校 (院) 通过组织召开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宣讲当年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与自身优势, 举办优秀毕业生交流会, 帮助其确定就业方向。各临床教研室发挥带头作用, 强化对导师和带教教师的培训, 创新教学工作方式, 挖掘学生潜能, 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 帮助其成人、成才。

对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的德育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 要使德育内容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采取动静结合、内外合作的方法, 表里结合、有效衔接的途径。德育只有适应、适合、适度, 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摘要:由于儿科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 要求实习医学生在服务时更加注重对患儿的观察、照顾、体贴与关注。为此,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的德育尤为重要, 现从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两方面探讨德育途径。

关键词:儿科,临床实践,医学生,德育

参考文献

[1]管小青.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初探[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 (4) :34-35.

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篇5

接到何主任通知的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了传染科门外,没想到还是迟到了,大家已经开始了交班仪式。庄重的交班仪式过后,我被何主任带到了办公室,换上了医生必备的白大褂,心中莫名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随后,何主任把我交给了付医生,让我跟在付医生后面学习。付医生很温和,跟着她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不曾听过的事。简单的互相介绍之后,付医生递给我一个医用口罩,带我去做例行的查房。付医生很耐心,一路上跟我说了很多。她告诉我,其实戴口罩并不是完全为了保护医生自己,也是为了保护病人。因为病人在生病过程中免疫力低下,不同病房的病毒可能会因为医生的查房得以传播。紧接着,我们就走进了一个老爷爷的病房,付医生详细地向我解说着病人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告诉我他已经到了肝癌晚期。看着老人消瘦的身体,痛苦的面容,听着那一声声微弱的呻吟,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后来,我们又看了几个乙肝和丙肝患者。从付医生那儿我了解到,其实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了解了传播途径就可以避免患病,比如乙肝,它一般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除了六到八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人在与患者正常接触时不会感染乙肝病毒。在查房的过程中,付医生还一遍遍的叮嘱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否则日积月累,会免疫力极度低下,病毒、癌症就有了可乘之机。我不停地点头,在心里一一记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还参加了一个关于一位胸腔积水病人的会诊。大家围着会议桌坐好之后,一位年纪较轻的医生开始发言。他详细地陈述了这位病人的病例,然后罗列了许多可能的病因,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见他讲的有条有理,必是做了长时间的准备。想想自己在学校有时连日常的功课都不能认真对待,顿感羞愧。接着几位年纪稍长的医生们依次发言,最终确定了治疗方案。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6

关键词:医患关系,德育,隐性教育

0 引言

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是具有不同利益雪球的医患双方之间的配合、协调、统一的状态,最根本的是医患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依赖的动态平衡,形成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良性互动秩序。(1)而当今我们的医患关系还很难达到这一和谐状态,其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1 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与原因

1.1 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关系是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传统的医患关系仅仅局限于医生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这三方面主体,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等的转变,出现了内容更加丰富的广义的医患关系,即以医生为主的医疗群体与以患者为主的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所称的医患关系即为广义的医患关系。新时期的医患关系相对于传统医患关系的变化:

(1)主体方面不仅包括传统的三方,护士、医院管理方及政府医疗事业单位等都被涵盖进去,并且双方的关系也从传统的不平等地位趋于平等。

(2)医患需求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医务人员要求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形成“指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关系,尽量避免不合作型或冲突型的情况出现。(2)在患者方面,其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从最初的“小病涯,急病治”到现在的“医疗咨询”、“远程会诊”,患者的医疗需求多元化态势越来越明显。

(3)医患关系的商业化。医患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商业化发展也是一种趋势,它可以促进“以病人为中心”这一理念的贯彻以及社会的进步,同时它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乱收费、开天价处方及红包事件也开始滋生蔓延。

1.2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患者就医观念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意识也随之增强,在看病的基础上更要求对人的尊重与重视,对服务态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与医生进行沟通中,在心理上因为对自身的过于高看以及对病情的一知半解与盲目,造成双方难以达成有效的共识,激化矛盾,使医患关系紧张。

(2)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措施不完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医疗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不完善使得人们医疗成本增加或者费用分配的不平等,在这中间,金钱成了矛盾的焦点,尤其是在患者花了钱还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医患关系的紧张就成为必然。

(3)医院管理上存在缺陷。个别医院在管理上过于重视创收而忽视了医疗的社会性,将医院收入与职工工资奖金挂钩,使得一些职工在工作中开大处方、乱收费以及滥用检查。另一点是在医药领域药提及回扣这一久治不愈的黑点存在,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4)医务人员医德的欠缺。长期以来,医学的专业性使得医务人员在心理上形成了高高在上的错觉,置患者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漠视患者的痛苦与心理需求,在沟通上的不及时不完善或者沟通方法上不合理使得医患关系趋于紧张。

2 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教育理念的不合理。缺乏对学生认知心理的把握,将医德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的教育方法不相区分,单纯的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很难在心灵深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医德教育效果不明显,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在医德立场上坚守本位;

(2)医德教育内容单一,专业化程度不够。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还停留在规范教学的层面上,片面强调系统化,涵盖面广但缺乏对各专业的细分,医德教育的研究缺乏深入。对实践当中日新月异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不能及时作出科学的解释,教学内容多年来的牢固不破,时代感不强,这也影响到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3)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当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医德教育仅仅是在开学时掀起一阵德育浪潮或者在临床实践以前进行疾风骤雨般的突击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对于医疗工作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来说,效果微乎其微。

3 构建医德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由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德育现状,不论是德育工作本身,还是医学生的德育素质,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制约着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医学院校德育工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医学院校德育工作要从加强德育教育入手,改革教育模式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明确德育目标

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具体到医学院校就是:培养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情感;贯彻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理念;深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2 转变德育观念

德育观念决定着德育措施,尤其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性德育观念,所谓主体性德育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积极参加,将德育要求转化为自身思想品质。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观、自我教育观,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与反省中达到学生从“旧我”向“新我”的转化和提升。

3.3 规范德育内容

首先,专业思想与献身精神教育相结合,强化服务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引导学生立志祖国医学事业,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的健康和祖国医学的发展而学习与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其次,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使学生建立一种牢固的职业责任心,明确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在诊治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小苟,决不能乘人之危,以医谋私,敲作勒索,谋取钱财。(3)

最后,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以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即医德信念的培养、医德规范的贯彻、职业精神的树立、医患沟通艺术的培养以及法律法规的解读。

3.4 构建德育工作科学评价体系

医学院校德育评价就在于通过评价信息的反馈与调控,将“德育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德育评价工作富有成效,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德育条件、德育过程、德育效果三个方面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发挥党员同志的领导带头作用和评价监督作用。

4 现代医德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

医德教育同任何教育一样,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当然,优良的医德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但教育无疑是重要一环。然而,优良的医德又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养成的,因此,医德教育的实现途径就不能局限于学校,必须多样化,换言之,应该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学生阶段延伸到临床实习阶段。

4.1 学校学习阶段教育

4.1.1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

首先,加强医德理论课的教育力度。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加入医德理论教育,思想政治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了解其所面对的学生的专业,由学校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做到政治与医学兼习。

其次,细化心理教学。当今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心理教学都进行统一教学,专业细化程度不够,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对专业进行重新整合,将相类似专业的心理教学进行集中。另外,在心理教学中着重进行医患沟通艺术的教育,使学生对其即将面对的患者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走上岗位时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再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进对“人”的教育。鉴于目前医学生轻医德课,重专业课的现象,应该充分发挥专业课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应该把授业与传道结合起来,将医德意识、医德精神贯穿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对医学技术进行传授,更要对人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的同时,也学到医德医风的良好理念与高尚品质。

最后,加强对医学生的法律教育。医疗工作者面对的是健康与生命,因而对法律知识也应有所了解,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也要学会合理的保护自己。

4.1.2 强化课外隐性教育

首先,学校团委和学生处要充分挖掘学校的有利因素,创造条件进行医德医风宣传活动等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教育与引导。比如,支持相关社团进行类似于“护士节——向南丁格尔学习”的活动等。

其次,不定期的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实例教育。积极结合社会突发事件或医疗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教育,真实的社会生活永远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品德的培养尤其如此。因此,作为医学生德育培育的工作者,应该随时抓住社会当中尤其是与医疗行业相关的真实事例,用事实说话,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比如“非典”、5.12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让人们看到了众多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这些都可以作为医学生品德培育的有力资源。

4.2 临床实习阶段教育

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临床实习即是医学生通过临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生接触社会,直面患者,服务患者,把课堂上学到的医德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医德行为和逐步确立优良医德习惯的重要过程。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医德教育不仅不可忽视,反而应更加重视。(上接第139页)责任感。实习基地应制定一套自上而下的实习生管理体制,让实习医生亲历一线,切实感受责任心与医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正反两面的医疗实例因势利导的教育他们学会提高责任心。

其次,选好带教老师,树立良好典型,引导学生向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学习。临床上医患关系紧张,同少数医护人员的医德下降不无关系。各级临床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使医学生受到潜移默化酌医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总结自身医疗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实习生的医德与医疗技术。

参考文献

[1]周亚东.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学与人文[D].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2]杨雪梅.结合市场经济下医患关系的认识对医德教育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7

一、认识维度

医学生德育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历览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德育发展历史, 德育的主体、客体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突出反映为一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关系。即便是到了现代教育理念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社会地位、获取和占有知识方面的不对等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教育方法和手段呆板固化, 教育内容刻板恒定, 使得受教育者受支配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难以确认, 主体性受到压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法治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人们的主体性普遍提高, 体现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也明显增强。[1]教育者对教育内容“一统江湖”的局面被打破, 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渠道提前获知教育内容, 甚至获取比教育者更多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在德育教育实践中, 不再单纯的表现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传知解惑, 而是一种双向教育的互动过程。至此, 受教育者彻底摆脱了从属、受支配的现状, 其主体性被彻底激发出来, 并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得到强化。这种全新的教育现状直接催生了主体性德育教育双重主体格局的产生。

二、关系维度

如前所述, 主体性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双重主体”,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德育教育的主体。那么,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 “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又当如何?现代德育教育主张让受教育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 自主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 并通过自身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2]换言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考量的。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是一种教育性交往与活动。这种活动是按照既定的教育目标要求组织起来的, 并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的有序的教育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组织严密、目的明确、计划性强、富有影响等特点, 它不仅是德育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 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 进而对教育过程的发展方向起到规范和保证作用。也就是说, 在现代德育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 即是完全平等的。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独立自主、主观能动的主体, 是一种人格尊严上的平等。这种平等是主体性德育教育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实践维度

医学生主体性德育教育的主体性是由教育者的主体性、医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复杂整体。德育教育者和医学生的主体性源于德育教育活动的生成、实现和发展等过程, 德育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则根源于德育教育者和医学生的主体性, 是二者主体性的整合。

第一, 德育教育者主体性的构建。德育教育者主体性的构建应该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作为德育教育的对象, 不仅有性别、年龄、生理和心理等个体差异, 还面临着在生活发展中遇到的自身无法解决而必须面对的困惑问题和成长发展现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问题。[3]这些差异和问题决定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恰当的教育方法和适宜的教育载体, 以增强德育教育的靶向性和易接受程度。因此, 德育教育者要主动研究受教育者的特点, 全面把握其不同性质的差异。二是要科学运用德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教育介体。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将社会要求的变化和受教育者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不断修正和完善教育目的, 制定出能够使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有机结合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方面, 教育者要在尊重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实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自觉, 以体现其更高层次的主体性。除此之外, 教育者还要从教育环境的创设、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增强发挥主体性的动力。

第二, 受教育者 (医学生) 主体性的构建。构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及其培养这一根本环节。一是要建立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机制。受教育者要学会在开放、比较的前提下对教育者的教育水平给予合理的质疑, 并用自身获得的知识和个性化的思想影响教育者, 从而实现教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教学相长的转变, 进而形成双方在人格独立、平等基础上的良性互动。二是要建立受教育者对教育目的、内容的价值认同机制。德育教育目的就是把教育内容和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认识和行为实践, 而教育内容等要求则可以抽象概括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个维度。这种理论现实要求受教育者要对教育目的、内容等给予理性认知, 创新方式, 依托实践活动处理好自身发展中知与行的关系, 以达到德育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观念、形成行为的目的。

第三, 德育教育活动主体性的构建。德育教育主体性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德育教育这一社会性活动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双方要从自身所处的社会现实出发, 精准判断社会现实和发展对德育教育的期许和要求, 并将这些要求和期许做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从客观上不断推进德育教育活动主体性的构建和完善。二是在德育教育中, 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都会为自身德育水平的发展设立一定的目标。在这种“自为”发展目标的不断促进和激励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会通过调动各种有利因素, 创造性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从而在主观上为促进德育教育活动主体性提供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

摘要:医学生主体性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医学生主体性德育体系构建应从三个维度入手。认识维度, 解决主体性德育的主体是单一主体还是双重主体的问题;关系维度, 解决“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实践维度, 解决在主体性德育教育中“主体性”如何发挥的问题。

关键词:认识维度,关系维度,实践维度

参考文献

[1][2]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68, 270.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8

关键词:学生,医科,性教育,因素分析,统计学

2006年以来,中国报告职业为“学生”(尤其是20~24岁年龄组)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1]。全球艾滋病防治经验显示,年轻人中HIV新发感染率的降低与重要的行为指标相关,包括安全套使用率的提高、初次性行为的延迟和多性伴现象的减少[2]。行为的改变十分复杂,从个体层面来讲,不同性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的性认知、性控制力不同[3]。依据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4],可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开展行为干预[5]。微观社会资本—“个人社会网络”特征可影响人与人之间知识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成员的性行为规范[6,7]。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结构,指社会行动者(个人/组织)及其之间关系的集合,可从“个体为中心”和“社会尺度”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8]。为了解大学生个人社会网络特征,探讨亲密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建议,2012年4—5月研究者对四川省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3所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 983份,回收有效问卷2 757份,有效率为92.4%。调查对象年龄为(21.4±1.7)岁。调查对象62.3%(1 718名)来自农村;84.4%(2 267名)专业为医学类;一~五年级学生分别占20.1%(555名),22.8%(629名),27.2%(751名),19.2%(529名)和10.6%(293名);父、母亲职业以“农民”为主,分别占47.0%(1 297名)和51.2%(1 412名);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为主,分别占43.9(1 211名)%和42.8%(1 181名);88.2%(2 431名)的调查对象来自在婚家庭;68.2%(1 881名)的调查对象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

1.2 方法

在获得学生知情同意后,由培训合格的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员,组织样本班级学生就座(相互至少间隔一个座位)。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意义、填写方法及匿名保证,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问卷为自行设计,经预调查后进行修改。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指与调查对象关系最好的3个人。调查内容除网络成员特征外,还包括话题亲密网络和行为亲密网络。话题亲密网络通过2个问题:(1)“你们会聊一些很私密/敏感(比如感情、性生活)的话题吗”(简称“聊私密话题”);(2)“如果您需要关于健康方面的咨询/建议时,你会向他/她寻求帮助吗”(简称“寻求健康咨询”)来反映。行为亲密网络通过另外2个问题:(1)“如果你手头紧,他/她会在您需要帮助时给予您经济/物质上的支持(借钱给你)吗”(简称“可寻求经济支持”);(2)“你们会经常一起出去玩耍吗”(简称“经常外出玩耍”)来反映。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方法包括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

调查对象的3位网络成员均以女性(66.3%,56.2%,52.8%)和高中同学(31.7%,34.1%,31.6%)为主,年龄分别为(22.9±6.9)(22.9±6.4)(22.9±6.3)岁,认识时间分别为(33.0~75.0)(30.0~88.0)(30.0~88.0)月,见面频率以“不确定”为主(36.8%,37.5%,36.9%)。网络成员是调查对象“家人”的分别仅有7.6%,5.8%和9.2%,是“教师”的分别仅为0.4%,0.8%和1.0%。调查对象与3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的分别占69.2%,61.2%和56.8%,寻求健康咨询的分别占64.6%,58.8%和55.7%,可寻求经济支持的分别占86.2%,82.3%和79.0%,一起经常外出玩耍的分别占65.0%,58.5%和56.3%。

2.2 亲密社会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对第一位网络成员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成员是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认识时间为56~300月以及规律见面,更容易与其聊私密话题;低年级、网络成员是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更容易向网络成员寻求健康咨询;女性、每月生活费在500~999元、网络成员为男性、年龄为0~22岁以及规律见面,更容易寻求到网络成员的经济支持;女性、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网络成员年龄为0~22岁、关系类型是恋人以及与网络成员规律见面,更容易与网络成员经常外出玩耍。见表1。

注:()内为OR值95%CI。

与第二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寻求健康咨询、寻求经济支持、外出玩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家庭居住地为城镇、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网络成员为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女性、网络成员为女性以及规律见面;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网络成员为女性、认识时间为51~312月以及规律见面;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网络成员为女性、年龄为0~22岁、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

与第三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寻求健康咨询、寻求经济支持、外出玩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网络成员为女性、关系类型是同学和恋人以及规律见面;专业为医学类、网络成员为女性、认识时间为0~48月以及规律见面;女性、每月生活费为500~999元、网络成员年龄为0~22岁、认识时间为49~312月以及规律见面;女性、家庭居住地为城镇者、网络成员年龄为0~22岁、关系类型是恋人以及规律见面。

3 讨论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医学生与最信任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之间建立了亲密社会网络,女性更容易与网络成员建立亲密社会网络,尤其是行为亲密网络,但女性并不比男性更容易与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因此在进行性教育时,针对女性医学生应从“健康咨询”入手,而非首先触及性行为等私密话题。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对包括避孕知识在内的性生理知识较为重视[9,10,11]。国外性教育经验显示,生理卫生知识与性道德和性评价等内容结合的性教育效果更为显著[12]。医学生自我报告以及报告他人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报告他人意外妊娠发生率均低于非医学生[13]。因此,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十分必要。

家庭居住地为城镇者与其3位网络成员经常外出玩耍,与第二、三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较多。提示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的医学生有一定经济实力,可以与网络成员一起外出玩耍;面对信任的网络成员可以畅所欲言,不避讳私密话题。因此,可以通过同伴教育的方式对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的医学生进行教育;而对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的医学生则需要其他更合适的形式。同伴教育因尊重、平等、形式活泼和参与性强的特点,优势明显[14]。然而无论是现实情况[9,13],还是大学生的性教育建议[9],同伴教育所占的比例均有限;且同伴教育的运用必须建立在选择合适的“同伴教育者”和“同伴被教育者”的基础上。

随着年级的增长,医学生向最亲密的网络成员寻求健康咨询逐渐减少。可能是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增加,向他人寻求健康咨询的需求减少;而低年级医学生所学医学知识有限,有寻求健康咨询的需求。大学性教育是一个全程教育工程[12],单纯重视某一部分内容,会让学生对性教育不满意;即使较为系统地学习包括避孕知识在内的性生理知识,医学生仍然认为学校不重视性教育[10,11,12,13,14]。因此,不能将医学生接受的医学教育等同于性教育,应分阶段、分步骤地将生理卫生知识与性道德和性评价等内容相结合[12]。

生活费在500~999元者更容易寻求到网络成员的经济支持,及与第二位网络成员聊私密话题。提示生活费在500~999元的医学生经济条件能够保证其生活需要,能够与网络成员建立正常的话题亲密和行为亲密关系。医学类专业学生会向第三位网络成员寻求健康咨询,提示医学类学生更为重视“健康问题”,即使所学医学专业知识更多,也愿意向信任的网络成员寻求咨询。可见医学院校的教师如果能够成为医学生信任的网络成员(即使不是最亲密的),在“健康咨询”的过程中,既能传道授业,又能开展一对一的性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调查对象更容易向性别为男性的第一位网络成员寻求到经济支持,然而更容易与女性网络成员保持话题亲密网络,与女性第二位网络成员保持行为亲密网络。提示无论男女,医学生均更容易与女性网络成员保持亲密社会网络。现有性教育未对干预者性别进行特别关注[10,11,12,13,14],如果干预者是亲和度较高的女性,医学生很可能更能接受,从而改善性教育的效果。

调查对象更容易与年龄较小的网络成员建立行为亲密网络,获得经济支持,并经常外出玩耍;在话题亲密网络上,网络成员的年龄大小未产生影响。说明虽然医学生在行为上与其同龄人更为亲密,但也会向年长者寻求健康咨询和聊私密话题。提示行为干预者既可以是医学生的同伴,也可以是年长者(教师/家长),关键是能够成为其信任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

即使成为调查对象的个人社会网络成员,医学生也不容易和家人/教师聊私密话题或经常外出玩耍;即使面对最亲密的网络成员,医学生也倾向于向同学和恋人寻求健康咨询。提示同伴教育十分必要,而教师作为行为干预者,应多从健康咨询入手,不首先触及私密话题。与网络成员认识的时间越久,调查对象越容易与其聊私密话题,寻求经济支持,但是越不容易寻求健康咨询。可见在话题亲密网络两个问题上,聊私密话题较健康咨询更为亲密;提示行为干预者开展性教育前,需要花一定时间与医学生相处,取得他们的充分信任。与网络成员见面规律者均与网络成员建立了亲密社会网络。尽管非面对面的互联网性教育既能保护隐私又能避免尴尬[10,13,14,15],面对面性教育仍然是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9,10,12,13,14,15]。“面对面”接触是社会网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规律接触,才谈得上信任,从而真正建立亲密社会网络。

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篇9

1 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1.1 重个人利益, 轻社会利益

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当社会需要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会自觉放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需要。而当今不少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他们并不否认承担社会责任, 可一旦涉及到具体利益时, 尤其是当无法在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折中点而必须舍弃其一的时候, 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 以自我为中心, 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前途与生活的安逸, 缺乏为社会和集体而牺牲的精神。

1.2 重金钱崇拜, 轻事业追求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产生金钱崇拜是必然的现象。但是, 一些医学生在追求金钱的同时, 却放弃对事业、对学习、对做人的追求, 唯钱独尊。有的医学生把钱财的多少做为判断人生的价值尺度, 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一部分医学生心目中, 金钱同人的尊严、人格和同学友谊同等重要, 甚至有的同学认为为了金钱只要不犯法, 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有的医学生把主要学习目的仅仅定位在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上。

1.3 重个人奋斗, 轻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个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 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他们也深知竞争的激烈, 认为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成功的彼岸。因此, 相当一部分医学生迫于压力, 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与拼搏上, 凡事从“我”出发, 以“我”为中心, 崇尚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对个人方面考虑得较多, 对社会的需要考虑得较少, 出现了偏重个人本位, 国家观念、全局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趋势。

1.4 缺乏清醒的自我认识

当前一些医学生缺乏对自身清醒的认识, 很容易产生困惑, 找不准自身的社会位置, 往往对自己定位太高, 甚至脱离实际, 导致少数医学生产生妄自尊医、自我膨胀的错误倾向。另外, 还有些医学生与其他人相比自己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可言, 一旦不能及时实现自己的期望, 便会产生消极、自卑的心态, 甚至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从而全盘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2 医学生社会责任感薄弱和缺乏的原因分析

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社会方面的因素

首先, 社会向多元化发展, 使社会整体利益或集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 人们难以对社会整体利益或集体利益产生认同, 于是, 人们也就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其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 人们的商品意识及利己意识增强, 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自身行为的成败标准和出发点, 而忽略了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因而也就忽视了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再者, 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把当代医学生推上了市场经济竞争的大舞台, 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 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使当代医学生不得不现实, 并讲究实惠和实用, 对待社会政治发展和事件的发生关注度降低, 不再有极具感情色彩的政治行为, 甚至忽视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学习。第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和哲学主义的侵蚀。这些观念和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2 医学生自身因素

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是个体思想与行为的调节器, 是个体责任感形成的前提条件以及强化、升华责任感的内在动力。当前医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甚至把对个人的责任与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对立起来, 不能正确地认识医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 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因而也就不能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 新时期的医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生活中享受过多的关心与呵护, 缺乏生活的磨炼, 使医学生意志脆弱, 克服困难的能力差;他们对自我过分关注, 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 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 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 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弱。正因为如此, 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不能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也不能认识到社会赋予大学生的伟大使命, 没有较高的抱负水平与理想水平, 没有产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精神支柱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

2.3 高等教育方面的因素

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手段。高等医学院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仅仅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而轻视对学生人格塑造与个性发展, 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佳。在德育内容方面, 总是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与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 习惯于以成人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 使强加在学生身上的责任理想化, 却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 被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 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在德育方法上,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 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 常常被称为“调皮”、“捣蛋”、“不听话”与“别出心裁”。原本学生应通过学习走向社会, 在学习中逐渐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但结果是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的社会意识, 以至形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的真空状态。

3 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分析

3.1 加强医学生教育, 明晰社会责任

首先, 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 只有使他们对人生需要、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念等问题有了正确地认识, 才能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 才能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内在精神支柱和理性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使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个人直接的道德需要和要求, 使社会准则转化为个人准则, 才能使医学生的社会责任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道德行为。再者, 加强法制教育, 法律是引导人们遵守社会规则、服务社会的最有力武器[1]。增强医学生法制观念, 有助于规范和提高医学生服务社会的行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 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 增强医学生的医疗责任感, 既保护自己, 又保护病人。

3.2 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现代社会, 随着医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自主性的逐渐增强, 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不再是简单的传递与接受的关系, 而是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尊重、鼓励医学生自主活动, 引导学生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引导学生对于真、善、美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引导医学生认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明确一个合格的医学生应当为患者的利益、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想, 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责任, 也才能真正有个人的前途[1]。

3.3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教育, 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使当代医学生认识到:应该对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 深入了解中国国情, 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不负时代重托, 肩负历史使命, 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向医学生介绍老一辈著名医学专家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而无私奉献的事迹, 以此激发学生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 形成以解除病人疾苦为使命的思想,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参加社会实践, 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生只有正确认识社会, 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是当代医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 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国情, 了解社会, 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 可以让医学生产生责任情感、巩固责任认识、培养责任意志、提高责任行为的自觉性。如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市场, 从事各种劳动, 了解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参加访贫问苦, 送医送药, 进行社会医疗实践;组织学生参观旅游, 瞻仰革命遗址等, 使学生增长人文地理知识, 陶冶爱国情操, 达到“受教育, 长才干, 增素质, 作贡献”的目的, 明确为祖国、为人民学习的深刻意义,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决心。

3.5 增强教师队伍的社会责任感,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状况有着正向的关系。作为医学生的重要接触对象, 高校教师是医学生为人处世的直接参照系, 是大学生最直接的“人师”, 他们的德与行是医学生走向“成人”和“定型”的直观范本。“上梁不正下梁歪”, 其社会责任感状况如何, 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状况。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 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必须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培养国家需要的多层次合格人才, 是教师的神圣使命, 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6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提升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们一起做事而又没有明确责任时, 有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个人责任感。学校应在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上, 建立健全各种场合、各种条件下的责任制, 并辅以相应的赏罚机制, 使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得到肯定、奖励和强化。对社会责任所倡导的行为, 法规制度给予保证;社会责任所批评的行为, 法规、制度给予限制;社会责任所反对的行为, 法规制度予以禁止。应从学习到生活, 从教育到教学, 从管理到服务建立全方位的教育责任机制, 从而营造一个人人讲责任、处处讲责任、事事讲责任的和谐校园。

因此, 建立健全各种责任机制, 并辅以相应的赏罚机制, 是提升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制度保障。

医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医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 是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践者。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 才能真正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重视对医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新时期社会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体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医学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力量, 其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成败。因此, 努力培养和增强当代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提出强化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唐文忠.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8-10.

[2]金培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 2007 (2) :43-44.

社会医学生德育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方法,新途径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部分大学生的求学经历比较顺利, 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都相对优越, 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 意志往往比较脆弱, 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差, 责任意识缺失, 这些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增强大学生面临困境的克服能力, 培养责任意识, 锻炼坚强意志,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同时,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认知, 提高思想觉悟, 增强服务社会意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一、医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意义

第一, 有助于实现医学学生的自我认知。在校大学生多是从中学直接走入大学校门, 尤其是医学专业, 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而通过社会实践, 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要求的差距, 不断完善自我, 调整知识结构, 提高适应能力。

第二, 有助于医学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拉近了医学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可以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在解决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同时, 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第三, 有助于提高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通过将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真正为患者诊疗看病的实践中,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自身个性化和社会化均衡发展, 从而使他们的价值观更加趋于理性和客观, 抗挫折和抗压力的能力及心理素质相对增强, 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研究

为了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12年4月, 课题组成员向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发放《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问卷》300份, 回收265份, 有效问卷261份。通过问卷的结果分析, 目前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社会实践的专业性不强, 缺乏专业指导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 组织者不能围绕社会最急需、学校最关心、学生最着急的问题和最能发挥学生作用的地方开展活动, 这是以往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 37.82%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为社会认知, 而专业认知和专业研究类的实践则仅占35.43%。从社会实践的作用来看, 58.6%的学生认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明显收获, 38.9%的学生认为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方面有明显收获, 仅有13.5%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仅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教师的指导, 绝大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实践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与专业无关的,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没有充分利用教师这一大的优势资源。

(二) 获得实践机会少, 持续时间短

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 即假期社会实践, 这同医学生日常实践有一定的区别。因时间相对集中, 学生只可以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在校园外进行专项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对于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的获得, 调查显示, 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中很小部分 (8.17%) 表示自己是直接组团;经学校或学院介绍的最多, 占39.87%;家长或熟人朋友接收的占30.72%, 而自主联系社会实践地点的占21.34%。但因专业限制, 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提供方主要通过学院和学生家长在地方医院、学校和基层卫生管理部门落实安排, 岗位有限, 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实践效果也不理想。

(三) 实践模式单一, 内容缺乏多样性

学生在问卷中表示, 医学生的实践模式较为单一, 主要就是以调查访问为主, 学生参与积极性受限, 参与实践活动相对被动;另一方面, 由于学校在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上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足够的重视, 导致实践活动的激励考评体系不够健全, 不能在广大学生范围内产生较大的教育影响。当前, 高校普遍对就业见习行动、挂职锻炼、社会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发明、“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等新型实践形式重视不够, 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品牌效应不明显,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大学生的实践需要。据调查, 很多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由学校组织的, 只有少数人明确表示是。毋庸置疑,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一性也是造成实践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 实践经费匮乏, 物质保障不力

在问卷“你在实践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上, “经费支持有限”占了31.03%。这一数据反应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因经费匮乏, 导致学生在调查内容设计、实践基地和实践行程安排上受到很大限制。除了学院每年对社会实践的经费支持以外, 学生需要额外垫付许多经费。调查显示: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活动基地、活动设施得不到落实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的路径

目前, 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针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我院紧扣社会实践的时代旋律, 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从社会实践的形式上不断创新, 不断拓展实践领域;模式上从集中性、短期性走向国际化和持久化;内容上逐步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涉及社区医疗、一般公益活动到社会调查等多个方面。

(一) 注重指导, 提高社会实践的专业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求组织者、参与者在观念上实现更新,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实践工作, 注重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指导, 做到以人为本, 工作的设计、组织实施要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 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院自2009年起, 每年暑期都分别由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带队, 组织小分队前往河北省唐县牛眼沟村, 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 指导教师负责为同学们在专业知识上进行全面的指导, 辅导员老师负责同学们的安全及生活, 为同学们创造优良的社会实践条件。同学们“普及医学知识, 送药下乡”, 答乡亲之所疑, 解乡亲之所惑, 为白求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带去精彩的地理、折纸、中国文化、音乐、舞蹈、体育等课程。

本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效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 对于大学生学习成才, 实现自我价值, 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利于确立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导向。

(二) 创造机会、注重社会实践的时效性及多样性

时效性和多样性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通过观念创新, 主动与社会沟通, 努力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 力求达到预期实践目标。

2012年暑期, 我院计划将与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开展双向社会实践项目。该活动旨在为增强两岸医学生的交流, 促进医学教育之外的社区活动、文化参与, 提供学生独特的教育实践及文化体验, 扩展医学生对于医学、卫生、社会的了解。该活动将在台东及吉林东丰分别进行为期四周的社会实践, 大大保证了社会实践的时效性。

我院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校参加创业就业导航、与企业联合举办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创业、走进养老院、残障儿童康复中心、边防检查站送健康以及到各地市残疾人协会调研等方式, 为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机会, 并努力实现社会实践内容的多样化。

(三) 争取赞助, 获取社会公众的物质支持

为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资金匮乏这一难题, 我院与吉林省慈善总会多次洽谈, 获得由吉林省慈善总会赠送的价值10000元的医药 (均为普通药品) 。我们将这些药品发放给在社会实践中的街道办、养老院等普通病患, 活动的开展促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前来“看病”, 为同学们社会实践对象的扩展争取到了更多资源,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间接也起到了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效果。

另外, 我院与多方企业合作, 设立专项社会实践基金。如白求恩宏利白求恩基金, 是我院与中宏保险公司合作, 专为白求恩医学院学生在河北省唐县进行社会实践设立的专项基金。该项基金有效解决了我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资金匮乏的实际问题。

(四) 扩展思维, 实现社会实践的模式创新

针对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单一问题, 我院进行了多次探索与实践, 并借鉴学校的相关制度, 探索出几项成型的模式, 不断推进学生实践活动的发展。

1. 基地化。

我院分别与街道办、残疾儿童学校、边检站、小学、社区养老院等建立多个社会实践基地, 与上述单位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基于此, 我院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 内容包括医疗服务与咨询, 发放医疗知识宣传资料, 表演文化节目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同学们充分了解到基层医疗状况, 认识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强化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信念。

2. 课程化。

我校在教学实践中,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课程教案和活动项目, 并规定相应的学分。每年暑期, 学院都会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 按照不同年级, 布置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按照实践内容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装入学生档案, 这一制度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 特色化。

为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道德修养,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培养学生志愿服务、关爱他人的意识, 自2010年起, 我院团委与吉大一院联合开展门诊义工志愿活动, 白求恩青年志愿者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走进吉大一院开展分诊、导诊、陪检、分药、送检等实际工作。为期三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患者及医院医护人员的好评, 学生也因此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作者:纪传仁, 《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第3期。

[2]《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作者:阮俊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73178。

[3]《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马延龙, 师养荣, 马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

上一篇:爱情与自由的歌者下一篇:气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