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2024-08-1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共12篇)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1

关键词:传染病,人文关怀,心理护理

传染病是一组由特定病原体致病, 具有相应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病人常有恐惧、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心理[1]。做好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对传染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传染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1 传染科病人心理问题分析

1.1 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病人一开始住院时就特别明显。由于病人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传染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病情重、治疗难度大, 病人表现为恐惧, 心神不宁,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饮食与睡眠, 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1.2 焦虑、抑郁心理

传染病由于具有传染性, 容易使周围人产生恐惧心理, 周围人往往对传染病人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使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加, 病人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 不能安心住院, 消极接受治疗。

1.3 自卑心理

当病人被诊断为患有某种传染病时往往出现自卑心理, 在心理和行为上与周围的人划清界限, 出现消沉、不语、厌食现象, 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1.4 逆反心理

有的病人不能正视患病事实, 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悔恨自己疏忽大意, 埋怨别人把疾病传染给自己, 压抑的情绪难以发泄, 就转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恨、报复心理。表现为隐讳自己的疾病, 任意到公共场所活动或饭店就餐, 出现有损他人的行为。

2 心理护理

2.1 做好健康宣教

通过分析发现, 传染科病人通常有恐惧、焦虑心理, 表现为情绪低落、急躁、易怒、失眠、食欲缺乏, 甚至不配合治疗, 影响病程, 或易激发医疗纠纷。故护理人员应循序渐进, 耐心开导病人, 使病人变得乐观开朗。整体护理要求责任护士对入院病人及家属进行传染病常识的宣教, 配合医生交代清楚病情。介绍医院环境、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 以消除病人的陌生感。介绍同病房病人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消除怕被传染的恐惧感。介绍相关化验检查的医嘱要求, 必要时协助病人去做一些特殊检查, 消除其无助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实施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前提和保证。告知病人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 执行医务人员制订的医嘱, 疾病可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缩短康复的时间。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修养

传染科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修养。现代护理把病人看成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 传染科的病人是来自社会的群体, 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兴趣、爱好、习惯、能力各异, 虽患同种疾病, 但在心理上存在着差异。要了解病人, 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精湛的护理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丰富而有预见性的想象力等, 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要求。对于病人提出的疑问, 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耐心细致地给病人做好解释, 满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使之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除此以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具备耐心、爱心、诚心以及热心, 让传染科病人能够体会到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2.3 实施差异化的心理护理

由于传染病病人心理负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护理人员需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例如对有恐惧心理的病人, 首先必须把握此类病人的心理特点, 采取谈话方式进行传染病知识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传染病的病因、传染过程、隔离的目的与方法、时间、症状、治疗、预后等, 使病人对传染病有个完整的认识以消除恐惧心理。对于有焦虑、抑郁心理的病人, 要主动对病人进行疏导, 稳定病人情绪。可向病人介绍一些康复病例以及目前治疗的新成就, 使其充满希望, 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 帮助病人克服消极的心理, 同时分散病人注意力, 加一些必要的活动, 如听音乐、下棋、翻阅报纸杂志。将年龄、性格以及生活条件相近的同类疾病病人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房间, 病友之间有共同语言, 在和谐的气氛中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另外, 也要对家属进行宣讲工作, 积极鼓励和支持病人, 让其心理得到安慰。

2.4 提高语言艺术

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甚至致命。因此, 传染科护士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 以良好的语言影响病人, 给病人安慰和信心。提倡安慰性语言, 护士都应该用安慰性语言表现出热情和对病人的理解。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鼓励和安慰病人, 尤其是对久病、重病、老年病人更应予以体贴、安慰和鼓励, 要用成功经验和事实告诉病人, 以解除病人的顾虑, 增强病人的信心。提倡解释性语言, 病人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预后的担忧, 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疾病本身以及对疾病诊断、治疗过程意义不了解, 所以应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解答。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也不要使病人失望, 要讲究语言艺术性、科学性, 掌握分寸进行必要解释, 解除病人思想负担, 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善于使用暗示性语言, 良好的言语暗示也可以缓解和治疗疾病。因此, 护士应用暗示语言时要慎重, 应与医生暗示一致, 而且要注意暗示语言清晰明确, 使病人听起来可信。

参考文献

[1]宋薇, 李学霞.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6 (6B) :1560.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2

一、A1

1、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出现的肺结核类型是 A.原发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为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它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此型结核在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可无症状,偶可体检时,作胸透时才被发现;重者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如长期低热,轻咳,食欲不振,消瘦等,多见年龄较大儿童;再有表现为急性发病,多见于婴幼儿,突然高热持续2~3周,偶尔低热,但一般情况尚可,也可伴结核中毒症状。

2、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为 A.四肢一躯干一面部一颈部 B.上肢一躯干一下肢一头面部 C.面部一躯干一四肢 D.手足一躯干一面部

E.耳后发际一面部一躯干一四肢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一面部一躯干一四肢,记忆性知识点,记住即可。

3、下列麻疹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隔离休息

B.及早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

C.居室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D.注意口咽鼻的护理

E.病程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一般可自愈,不应该及早使用抗生素。

4、水痘患者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其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 A.潜伏期 B.出疹期

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 D.出疹前5天至第一批疹退

E.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教材描述:应为出疹前1~2天至全部疱疹结痂的时段最具传染性。记忆性知识点,记住即可。

5、麻疹患儿合并肺炎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是 A.出疹期

B.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 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 D.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E.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所以应该选择E。

6、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无痒感 B.分批出现

C.呈离心性分布 D.躯干少,四肢多

E.不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痘皮疹分批发生,在前一批皮疹损害逐步演变愈合的过程中,新的一批疱疹又次第出现,导致红斑、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3 天,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7、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A.肺炎 B.脑炎 C.心肌炎 D.睾丸炎 E.胰腺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肺炎,除麻疹毒本身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外,在病程各期尚易并发继发性肺炎,以出疹期为多见。病原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腺病毒。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出现气促、鼻翼扇动、发绀、肺部有中、小湿啰音。常并发脓胸、脓气胸、心肌炎、心衰及循环衰竭等。若病程迁延不愈,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严重肺炎为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8、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是

A.发热、盗汗、乏力、消瘦,脑膜刺激征 B.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 C.脑脊液生化糖、氯均降低 D.发现肺部原发病灶 E.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脑脊液糖氯化物均降低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很有帮助,但高达50%的结脑患儿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才可确诊。

9、儿童肺结核的主要类型是 A.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B.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原发型肺结核 D.结核性脑膜炎 E.肠结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3%。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前者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后者以胸腔内肿大的淋巴结为主,而肺部原发病灶或因其范围较小,或被纵隔影掩盖,X线片无法查出,或原发病灶已经吸收,仅遗留局部肿大的淋巴结,故在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此两者并为一型,即原发型肺结核。

10、应用抗结核药物短程治疗的时间是 A.1~3个月 B.3~6个月 C.6~9个月 D.9~12个月 E.12~18个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短程疗法:短疗程的基本目的是尽快杀灭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使病变组织修复取得持久的临床治愈。近些年来出现了新的抗结核杀菌药物,因此抗结核的短程治疗才有可能。短程(6~9个月)疗法适用于单纯性结核病初治病例,一般采用三联甚至四联。常用者为利福平、异烟肼,其他用药有链霉素、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短程疗法的优点是:④近期疗效好,6个月后痰菌可全部转为阴性;②远期随访其复发率与长程疗法2年相仿;⑧用药量少、毒性反应轻。

11、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后.观察结果的时间为 A.12小时

B.12~24小时 C.24~48小时 D.48~72小时 E.72小时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目前多采用结素的纯蛋白衍生物(纯结素,PPD),通常取0.1ml结素稀释液在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h测皮肤硬结的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12、确诊肺结核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X线检查 B.CT检查 C.胸部B超 D.PPD试验 E.痰结核菌检查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培养法更为精确可靠,除能了解结核菌有无生长繁殖能力外,且可作药物敏感试验与菌型鉴定结核菌生长缓慢,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

13、对水痘的临床症状描述正确的是 A.口周苍白圈

B.疹退留有色素沉着 C.潜伏期为1~12天

D.水痘为自限性,7日左右自愈

E.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皮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水痘的临床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此题选E.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皮疹

14、小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全身症状重,肠道反应轻,诊断困难,确诊该病最直接的证据为

A.黏液脓血便 B.有相关接触史

C.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D.大便标本培养出痢疾杆菌 E.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大便黏液脓血样,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的最直接证据。送检标本应注意做到尽早、新鲜、选取黏液脓血部分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此题选D.大便标本培养出痢疾杆菌

15、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 B.虫媒传播 C.飞沫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密切接触传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此题选C.飞沫传播

16、水痘的传染源是 A.受感染的动物 B.病原携带者 C.患者 D.土壤

E.污染的食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7、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患者及带菌者 B.恢复期患者 C.链球菌携带者 D.家畜 E.蚊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正常人鼻咽部,皮肤可带菌。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的传染性最强,脱皮时期的皮屑无传染性。

18、治疗猩红热时抗生素首选 A.头孢曲松 B.青霉素 C.阿米卡星 D.万古霉素 E.庆大霉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猩红热是乙型链球菌引起的,对青霉素很敏感,因此注射青霉素治疗猩红热是最佳方案。如果早期用药的话,可以缩短病程、减少中耳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19、猩红热的病原体为 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 E.白色念珠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20、有关麻疹的皮疹特点正确的是 A.皮疹为充血性疱疹 B.疹间皮肤正常 C.压之不褪色 D.相互不可融合 E.大小均匀一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麻疹的皮疹特点正确的是疹间皮肤正常,记忆性知识点,记住即可。

21、下列表现中对麻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是 A.发热

B.麻疹黏膜斑 C.典型皮疹 D.淋巴结肿大

E.检测到麻疹IgG型抗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麻疹早期诊断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麻疹粘膜斑,即Koplik斑 麻疹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1.前驱期 主要表现:①发热,一般逐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热伴惊厥者。②止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眼结合膜充血、畏光、眼睑浮肿、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③麻疹粘膜斑。2.出疹期 于发热第3~4日开始出现皮疹,伴发热增高,症状加重,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5日出齐。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退色,高热可达40℃,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咳嗽频繁。结膜红肿,畏光,舌乳头红肿,全身表浅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3.恢复期 出疹3~5日后,发热开始减退,皮疹随之消退,按发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悄,历时约1~2周完全消失。

(二)轻型麻疹 发热低,多在39℃以下或热程短,出疹期1~2日,皮疹稀疏或无,粘膜斑无或不明显。

(三)重型麻疹 1.中毒性麻疹起病即高热持续在40~41℃,早期出现大片紫蓝色融合性皮疹,伴气促、心率快、发绀,常有谵妄、昏迷、抽搐。2.休克性麻疹 出现循环衰竭或心力衰竭,有高热,面色苍白,肢端发绀、四肢厥冷、心音变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患儿皮疹色暗淡、稀少,出疹不透或皮疹刚出又突然隐退。3.出血性麻疹 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伴高热等全身严重中毒症状,可有粘膜及消化道出血。

(四)异型麻诊 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肌痛,无麻疹粘膜斑,出疹从四肢远端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面部,皮疹为多形性。常伴手足背水肿与肺炎。

22、麻疹患儿无并发症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段为 A.出疹期

B.出疹前l0天至出疹后5天 C.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D.出疹前l0天至出疹后10天 E.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10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麻疹无并发症传染期为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至出疹后10天。

23、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是 A.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以消化道传播为主

C.病后可获暂时性免疫力 D.发病以夏季为主

E.恢复期患者存在携带病毒现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24、结核病作为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护理应 A.高热量、高蛋白、低维生素饮食 B.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C.低热量、低蛋白、低维生素饮食 D.高热量、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E.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肺结核活动期的病人应注意休息。2.化疗是结核病的关键治疗。3.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4.对症护理 作好高热病人护理,对于出汗多的病人,及时用温毛巾擦干身体和更换衣被,以防感冒。5.作好隔离,预防传染。

25、肺结核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 A.结核菌素试验 B.红细胞沉降率 C.胸部X线片 D.痰结核菌检查 E.肺部CT检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了肺结核的辅助检查,从痰、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26、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飞沫 B.尘埃

C.食物和水 D.皮肤接触 E.毛巾或餐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肺结核、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7、早期发现肺结核的最主要方法是 A.询问病史

B.胸部X线检查 C.痰菌检查 D.血沉检查 E.结核菌素试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了肺结核的辅助检查,胸片检查可确定病灶部位、大小、性质

二、A2

1、患儿女,2岁,诊断为水痘,在家隔离治疗,因皮疹痒,哭闹不安,护士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是

A.局部涂2%碘酊 B.局部涂液体石蜡 C.局部涂地塞米松霜 D.局部涂炉甘石洗剂 E.局部涂金霉素鱼肝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炉甘石洗剂是以炉甘石为主要成分,辅以氧化锌和甘油加蒸馏水配制而成的。应用于潮红、肿胀、灼热、瘙痒而无渗出的急性皮炎以及荨麻疹、夏季皮炎、水痘、日晒伤等皮肤病。此题选D.局部涂炉甘石洗剂

2、患儿女,5岁,因患麻疹在家隔离治疗,社区护士指导家长消毒隔离措施不正确的是 A.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 B.隔离至出疹后5天

C.患儿衣被及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

D.家长护理患儿后,须在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去邻居家 E.接触的易感儿需隔离观察7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此题选E.接触的易感儿需隔离观察7天

3、患儿女。8岁,确诊水痘,现处于出疹期,自述皮疹瘙痒难忍。护士给予患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指导其可隔衣物挠抓皮疹患处

B.皮疹完全消退前不可洗澡,以防感染 C.局部可涂抹地塞米松霜 D.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 E.皮疹处不可涂抹炉甘石洗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给出确诊水痘,现处于出疹期,自述皮疹瘙痒难忍。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减轻瘙痒症状。此题选D.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

4、患儿女,4岁,确诊为细菌性痢疾,为预防传播,护士告诉家长隔离时间是 A.临床症状好转 B.临床症状消失 C.3次大便培养阴性 D.2次大便培养阴性 E.1次大便培养阴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5、患儿男,1岁半,PPD试验硬结直径13mm,未接种过卡介苗,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免疫功能低下

B.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C.非典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D.原发免疫缺陷病 E.既往有结核感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PP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见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PPD试验硬结直径13mm为阳性,所以应该是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此题选B.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6、患儿男,4岁,发热、腹痛3天,一侧腮腺肿大,外周血检查基本正常,护士还应重点关注哪项检查 A.血糖和尿糖 B.尿常规检查 C.肝功能检查 D.胸部X线检查 E.血及尿淀粉酶检查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给出发热、腹痛3天,一侧腮腺肿大,外周血检查基本正常 可能诊断是流行性腮腺炎,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合并睾丸炎或脑膜炎者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尿淀粉酶70%患者在起病早期有血清和尿淀粉酶轻度至中度增高;当胰腺被波及时淀粉酶显著升高。测血、尿淀粉酶含量,可作诊断参考。

7、患儿女,6岁,患流行性腮腺炎第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A.喉炎 B.胰腺炎 C.心肌炎 D.脑膜脑炎 E.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给出患流行性腮腺炎第3天,高热不退,头痛,呕吐。

腮腺炎时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由于不能对所有的腮腺炎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以及有的病例始终未见腮腺肿大,因此难以计算其确切的发病率。有谓无并发症的腮腺炎中30%~50%甚至65%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高,系因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脑膜脑炎症状可早在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和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仿,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性脑炎明显,结合临床,以脑膜受累为主。

8、患儿女,6岁,因发热2天,体温39℃,咽痛,咽部有脓性分泌物,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皮疹,全身皮肤鲜红,被诊断为猩红热,护士健康指导正确的是 A.高热时可乙醇擦浴 B.病原菌为带状疱疹病毒

C.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 D.大片脱皮时可让患儿用手撕掉 E.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出疹期病儿皮肤瘙痒,如果抓破还会继发感染,可涂炉甘石洗剂或75%酒精。忌穿绒布或化纤内衣裤,以免加重瘙痒。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阻隔皮肤的水分蒸发,防止脱皮。有大片脱皮时需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注意不要用手剥脱皮屑,以免引起感染。此题选C.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

9、患儿男,6岁,发热2天,体温39℃,咽痛,咽部有脓性分泌物,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皮疹,全身皮肤鲜红,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麻疹 B.水痘 C.猩红热 D.脓疱疹 E.腮腺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反复搔抓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坏疽,愈后会有疤痕。因为单纯水痘的损害部位很浅,未到达真皮组织,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向下破坏而导致疤痕形成。

10、患儿男,7岁,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经治疗目前临床症状已消失,家长询问何时可以上学

A.目前即可

B.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C.1次便培养阴性 D.连续2次便培养阴性 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细菌性痢疾连续3次便培养为阴性,证明细菌已经消除,此时才可以上学。此题选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

11、患儿女,6岁,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躯干多,四肢末端少,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变成小水泡,痒感重,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麻疹 B.水痘 C.猩红热 D.腮腺炎 E.幼儿急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痘的临床症状,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此题选B.水痘

12、患儿男,2岁,麻疹恢复期,体温突然再次升高,出现嗜睡,惊厥等症状,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A.肺炎 B.喉炎 C.脑炎 D.心肌炎 E.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麻疹脑炎 发病率约为1‰~2‰,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脑脊液改变为: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此题选C.脑炎

13、患儿男,5岁,猩红热病后20天,出现眼睑水肿,尿呈茶色,血压130/100mmHg,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A.喉炎 B.肾炎 C.心肌炎 D.风湿热 E.支气管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以急性起病、水肿、尿少、血尿(常伴蛋白尿)和高血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绝大多数患儿为链球菌感染后发生,也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本病主要特征:

1.秋、冬季为急性肾炎发病高峰期,可呈局部流行。发病年龄以5~10岁小儿多见,小于2岁者少见。

2.本病常有链球菌感染前驱史,尤以咽扁桃体炎多见。感染后1~3周起病,轻重不一。3.水肿、尿少 水肿由眼睑及面部开始,晨起明显,可波及全身,多为轻、中度水肿,指压凹陷不明显。水肿期间,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

4.血尿 肉眼血尿时,尿色多为洗肉水样或茶色,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轻者仅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在1~2周内消失,镜下血尿可持续3~6个月,个别更长。

5.高血压 发病后第l周高血压比较多见,可有头晕、眼花、恶心等感觉,第2周随着尿量增多后降至正常。个别可持续3~4周。

6.严重表现 少数患儿在起病的1—2周内出现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可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14、患儿男,4岁,其幼儿园同班一儿童前一日被确诊为麻疹,家长非常紧张,护士给予家长健康指导正确的是 A.接种麻疹疫苗.B.隔离检疫10天 C.饮用板蓝根冲剂 D.每日室外活动1小时 E.可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应医学观察21天,并在接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对体弱年幼的易感儿童,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认为接触病人5日內应用足量注射,可完全保护避免发病,5 日后或用量不足,也可打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题干“前一日被确诊为麻疹”说明患儿和麻疹患者密切接触,此时最好的方法是注射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然后再接种麻疹疫苗。

15、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 A.乙醇擦浴 B.冰袋冷敷

C.冰盐水灌肠降温 D.阿司匹林口服

E.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麻疹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10天(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发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常持续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此期患儿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同时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类似感冒症状,但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浮肿是本病特点。90%以上的病人于病程的第2~3日,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出现0.5~lm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周围有红晕,常在2~3 日内消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到40~40.5℃。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2~5天出齐。皮疹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湿啰音,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4.恢复期 出疹3~5天后,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素斑,7~10天消退。

麻疹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有继发严重感染者呈重型麻疹,持续高热,中毒症状重,皮疹密集融合,常有并发症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死亡率极高。高热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超过40℃以上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多喂开水和热汤为合适的降温措施。故不能乙醇擦浴降温,而选择E答案。

16、患儿,3岁,以突然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怀疑为中毒型痢疾。为早日检出痢疾杆菌,护士留取大便正确的做法是 A.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B.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C.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D.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毒型痢疾留取大便的正确方法是:选取黏液脓血部分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

17、患儿男,7岁,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护士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A.鼓励患儿多饮水

B.睾丸肿痛时可用丁字带

C.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 D.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殊疗法

E.如合并脑膜脑炎,则应长期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腮腺炎合并脑膜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尤其主张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达到抗炎、降温作用,而缺乏病原治疗。但是长期皮质激素的使用可以导致病毒扩散增殖,可引起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部分病例可引起胃肠道出血及血清胆红素升高。所以不能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此题选择E。

18、患儿女,7岁,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护士指导家长为女儿选择食品正确的是 A.鼓励患儿多饮水 B.可每日给适量干果 C.可选择高纤维食品 D.可选择高热量的牛肉

E.选择刺激唾液分泌的酸味食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多饮水可利尿,对退热、排除体内毒物有利。

19、患儿被诊断为麻疹,护士做健康教育时。错误的指导是 A.多饮开水

B.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C.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 D.及时清除鼻痂,保持呼吸道通畅

E.发热时可应用物理或药物方法为患儿迅速降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麻疹的健康教育:

耳:要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

鼻: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加强口腔护理,稍大的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来预防口腔炎,1岁以下的可用棉花签蘸生理盐水揩试口腔,每天2次。

眼:可以用生理盐水清给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也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

不要擅自使用退烧药。否则加重病情,并延长病程。

20、患儿男,7岁。8月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就诊。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便常规有脓细胞。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B.水痘并发脑炎 C.腮腺炎脑炎 D.麻疹脑炎 E.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潜伏期多数为1—2天,短者数小时,起病、发展快,高热可>40℃(少数不高)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后2—3天始发展为中毒型。多发生在夏秋季。此题选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1、患儿男,8岁。确诊为原发型肺结核,护士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不恰当的是 A.定期复查

B.避免患儿与其他急性传染病患儿接触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D.全程正规服药,出现毒副作用亦不可停用或减量 E.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餐具、痰杯应消毒处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很明显可以判断出选项,出现毒副作用亦不可停用或减量,这是错误的。

22、一孕妇,29岁,既往体健,近1年来发现HBsAg阳性,但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经过十月怀胎,足月顺利分娩一4500克男婴,分娩后,医生对此新生儿进行预防注射,切断的传播途径是 A.注射途径 B.母婴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血液、体液传播 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乙肝传播途径只有: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题干给出的是母亲和婴儿,针对选项只可能是母婴传播,切断的传播途径只能是B选项。

23、一孕妇,29岁.既往体健,近1年来发现HBsAg阳性,但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经过十月怀胎,足月顺利分娩一4500克男婴,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此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疗法是

A.乙肝疫苗 B.丙种球蛋

C.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D.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此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疗法是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此题为记忆性题。

24、一孕妇,29岁,既往体健,近1年来发现HBsAg阳性,但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此孕妇目前病情所处状态是 A.无症状HBsAg携带者 B.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C.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D.HBV既往感染

E.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无症状HBsAg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但无客观症状和体症且检查肝功能、B超等均正常者,过去称为“健康携带者”,目前称作无症状HBsAg携带者。

25、患者男性,50岁。因近1周食欲减退、呕吐、疲乏无力,殊然。自昨日起烦躁不安,呼气中有腥臭味、巩膜及皮肤黄染。皮肤可见瘀斑,肝未扪及,腹水征阳性。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体液过多 B.活动无耐力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食欲减退、呕吐、疲乏无力,殊然。自昨日起烦躁不安,呼气中有腥臭味、巩膜及皮肤黄染。皮肤可见瘀斑,肝未扪及,腹水征阳性。根据题干,应诊断为重型肝炎,潜在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26、患者男性,37岁,因近1周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伴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既往体健。入院3天后出现嗜睡,有扑翼样震颤,肝术扪及。血清总胆红素200μmo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0U/L,血清HBsAg(+),此患者的肝炎类型是 A.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B.瘀胆型肝炎

C.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E.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题干给出因近1周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伴巩膜及皮肤黄染2天。既往体健。入院3天后出现嗜睡,有扑翼样震颤,肝术扪及。

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高度乏力显著消化道症状,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于发病后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多数于病后3~5日首先出现兴奋、欣快、多语、性格行为反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日夜倒错,视物不清,步履不稳等。定向力及计算力出现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兴奋、狂躁尖声喊叫。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肝浊音区缩小及明显出血倾向。

27、某学校3周内有六位学生相继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巩膜黄染,ALT增高,HBsAg(-),抗HAV-IgM(+)、抗HAV-IgG(-)。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甲型病毒肝炎 B.急性乙型病毒肝炎 C.急性丙型病毒肝炎 D.急性丁型病毒肝炎 E.急性戊型病毒肝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HbsAg实际上就是一项肝炎病毒的外壳部分。在血清中查到它的时候,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含有病毒颗粒,因此并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以及传染性强弱、预后等问题。目前血清HbsAg阳性仅仅作为HBV感染的标志。HAV-IgM是甲型肝炎的急性期抗体;HAV-IgG 是以往感染的标志。甲型肝炎: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阳性。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③急性早期的粪便免疫电镜查到HAV颗粒。④急性早期粪便中查到HAAg。具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⑤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及肝功损害均较轻,必须对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化检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其诊断依据如下。①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有否与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尤其是家族中有无肝炎患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半年内有无接受输血或血制品史,或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史或针刺史。有无水源,食物污染史等。②症状: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日以上的、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溏便和肝区痛等。③体征:近期内肝脏肿大且有触痛,叩击痛。可伴脾脏轻度肿大。④化验:主要为ALT活力增高。病原学检查阳性

首先要了解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分类,只有记住了这些,才能区分是哪种肝炎。

28、患者女性,25岁,既往体健,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正常,抗-HBs阳性,反复查HBV其他血清标记物均为阴性。表示此患者为 A.乙型肝炎有传染性 B.乙型肝炎病情稳定 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反复查HBV其他血清标记物均为阴性。”“肝功能正常”提示患者体内无乙肝病毒,所以ABCD都不对的。

“抗-HBs阳性”说明患者机体有免疫力的。

29、患者男性,37岁,因近2周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就诊,体检:肝肋下2cm,有轻度触痛。为明确诊断首先应检查的项目是 A.尿胆红素 B.血清胆红素 C.血清蛋白

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E.谷氨酰基转移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30、某护士在给HBe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采血时。不慎刺破左手拇指,此时急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B.立即进行酒精消毒

C.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IgM D.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查血HBsAg及HBsAb E.立即接种乙肝疫苗,1周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人体一旦受到HBV侵袭,3天后就能在肝细胞内检出核心抗体(抗-HBc)。而单纯注射乙肝疫苗,得经4天之后其循环抗体平均每年下降能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已侵入人体的HBV就有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繁殖基地。故在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注射十分必要。

以下人群需要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和其所生婴儿; 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

3.与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故正确答案选择D

31、患者男性,38岁,发热、咳嗽2周,伴胸痛、气短、极度乏力,拟诊为艾滋病。体格检查:体温38℃;双侧颊黏膜散在溃疡、并有白色分泌物;两肺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血白细胞4.0×109/L,CD4+/CD8+比值<1,X线提示双肺间质性肺炎。不恰当的护理是 A.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B.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C.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D.提供患者与家属、亲友沟通的机会,获得更多心理支持 E.安置患者于隔离病室内,病史外挂黄色标志进行严密隔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体液和血液中,其隔离措施属于血液、体液隔离,隔离标志应是红色。黄色标志是严密隔离,是针对有高度传染性的隔离,若在艾滋病患者病室设置此标志,不利于患者与社会沟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从传染病隔离角度出发本病也没有必要设置黄色标志。

32、患者男性,37岁,因发热、咳嗽.伴间断腹泻、食欲减退及明显消瘦就诊,既往有静脉吸毒史。查血清抗一HIV(+)。诊为艾滋病进行治疗,能反映此病预后和疗效的检查项目是 A.CD4+/CD8+比值 B.血清抗-HIV检测 C.骨髓检查 D.血培养 E.淋巴结活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时,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而CD4+淋巴细胞是HIV攻击的主要淋巴细胞,随着病程进展而进行性被破坏减少,导致CD4+/CD8+比值下降,破坏了免疫平衡,结果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因此,监测HIV/AIDS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被视为评估疾病进展。

33、患者男性,37岁,不规则发热、咳嗽,伴间断腹泻、食欲减退及明显消瘦2个月,既往有静脉吸毒史。体格检查:体温38℃,全身淋巴结肿大,质韧、无触痛,能活动。血白细胞4.0×109/L,血清抗-HIV(+)。此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支气管肺癌 B.艾滋病 C.白血病 D.败血症 E.淋巴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不规则发热、咳嗽,伴间断腹泻、食欲减退及明显消瘦2个月,既往有静脉吸毒史。体格检查:体温38℃,全身淋巴结肿大,质韧、无触痛,能活动。血白细胞4.0×109sup>/L,血清抗-HIV(+)。这些都是艾滋病的典型表现。

三、A3/A4

1、患儿男,5岁。7月20日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入院。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为明确诊断,医生让护士为患儿留取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致泻剂留取大便 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 D.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才可以查到病原体。此题选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2>、如粪检结果为脓细胞8~10/HP。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B.水痘并发脑炎 C.腮腺炎脑炎 D.麻疹脑炎 E.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粪便是不含脓细胞的。所以题干示脓细胞8~10/HP提示感染。<3>、目前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出院,解除隔离返回幼儿园的时间为 A.目前即可 B.临床症状消失 C.1次便培养阴性 D.连续2次便培养阴性 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预防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做好传染源管理和保护易感人群等的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包括做好饮食、饮水和粪便管理,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此外,应及时发现、隔离和彻底治疗病人,疗程结束后大便培养连续3次均阴性时才可解除隔离。2、1岁半男婴,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颈部、发缘有稀疏的不规则红色丘斑疹,疹间皮肤正常。体温40℃,心肺正常。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护士考虑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猩红热 D.幼儿急疹 E.水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给出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颈部、发缘有稀疏的不规则红色丘斑疹,疹间皮肤正常。麻疹其早期症状犹如感冒,患儿出现38℃—39℃的中度发热和咳嗽、流涕、喷嚏;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此题选B.麻疹 <2>、护士告诉家长患儿疹退后的皮肤改变,正确的是 A.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B.有色素沉着,无脱屑 C.无色素沉着,有脱屑 D.有色素沉着,有脱屑 E.有色素沉着,有疤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儿疹退后的皮肤改变有色素沉着和脱屑。记住此知识点。<3>、护士指导家长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者延至出诊后10天。此题没有说明是否有并发症,所以应该选择隔离至出疹后5天。

3、患儿男,1岁。发热,流涕,咳嗽3天就诊,体温39.5℃,查体:耳后发际处可见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护士考虑该患儿为麻疹。最重要的体检是 A.体温高热 B.疹间皮肤正常 C.皮疹为红色斑疹

D.皮疹从耳后发际处开始出现

E.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麻疹典型症状是柯氏斑。又叫麻疹粘膜斑,是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症状:口腔粘膜充血,在第二臼齿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红晕。<2>、护士指导家长采取的隔离措施中正确的是 A.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3天 B.对患儿宜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C.如有并发症,隔离至出疹后15天 D.患儿的玩具应清洁后再保管起来 E.患儿的衣被应暴晒1小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4、患儿男,6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3天,腹痛半天,入院,查体:体温40℃,右腮腺肿胀压痛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D.腮腺炎并发卵巢炎 E.腮腺炎并发胃肠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时,胰液中的各种酶被激活后发挥作用的共同结果是胰腺和胰周组织广泛充血、水肿甚至坏死,并在腹腔和腹膜后渗出大量的液体。患儿早期可出现休克,到疾病后期所产生的坏死组织又将因为细菌移位而继发感染,在腹膜后形成脓肿。而大量胰酶及有毒物质被腹膜吸收入血可导致心、脑、肺、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此题选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 <2>、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协助医生做的检查是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血、尿淀粉酶 D.便常规 E.脑脊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腮腺炎患者常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具有特异性。

5、患者女性,38岁。因肺结核咯血收住院。夜班护士查房时发现该患者咯血约200ml后突然中断,呼吸极度困难,喉部有痰鸣音,表情恐怖,两手乱抓。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师 B.立即气管插管 C.清除呼吸道积血 D.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E.应用呼吸兴奋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因肺结核咯血收住院。夜班护士查房时发现该患者咯血约200ml后突然中断,呼吸极度困难,喉部有痰鸣音,表情恐怖,两手乱抓。此时患者已经发生窒息症状,护士首先必须采取的措施就是清除呼吸道积血,解除窒息症状。<2>、此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出血性休克 B.窒息 C.肺不张 D.肺部感染 E.贫血

痤疮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关键词】痤疮;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63-01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好发于青春期。它的皮损形态主要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本病时愈时发,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稍有不慎就遗留色素沉着和疤痕,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使患者产生焦虑、自卑、易怒、抑郁等各种情绪,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共有患者90例,年龄在14~40岁之间,平均年龄(19.25±3.35),女性48例,约53%,男性42例,约46%。面部79例,前胸部7例,后背部4例。患者痤疮类型:聚合性痤疮,脓疱型痤疮,囊肿性痤疮。

1.2方法:在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患者相

应的心理护理。

2心理护理措施

2.1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接诊时,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交流时态度亲切,语气柔和,同时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所想、所思、所虑及对本病的认知情况。以真诚满意的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拉近与患者的距离。

2.2贴心护理:患者来治疗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消除患者内心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以此来达到让患者积极配合放心治疗的目的。

2.3焦虑自卑抑郁护理:对待焦虑抑郁的患者,我们要怀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关爱,向患者告知痤疮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与积极性。对于自卑的患者,多向患者强调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纠正患者的错误心态,重新建立自信。

2.4放松护理:嘱咐病人平时多听舒缓、优美的轻音乐,保持愉快的心情,作息时间要规律,积极锻炼身体,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文娱活动。分散注意力,无形中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

2.5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多向病人家属讲解痤疮的相关知识,鼓励家属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患者,更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从而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90例重度痤疮患者,在我院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后,不良情绪及精神压力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大部分病人都能积极面对疾病,树立勇气与信心,正确处理各种不良情绪,达到心理的一种平衡,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痤疮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有益于痤疮患者的康复。

4讨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再只是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了,特别是痤疮,研究发现,严重痤疮感染者产生自杀念头或自杀倾向的比率比正常人群高93%。这项涉及近6000名痤疮患者的新研究发现,痤疮感染引发的自杀危险系数已达到今年来最高峰值。因此,在对痤疮患者实施基本治疗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的护理,要关心关爱痤疮患者,用我们的同情、爱心、理解帮助病人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陆俊.美学在痤疮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体现[J].护理与美学.2005

[2]谷玉琴,孙月吉.心理因素与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2):119.12O.

[3]谭美乐,李建民.痤疮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5):688.690.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4

传染病是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可迅速传播, 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 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 因而往往造成病人的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心理压力较大。在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 心理护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2], 传染病病人除具有一般内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外, 还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笔者结合近年来的临床实践, 主要介绍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

1 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

1.1 恐惧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首次患病且确诊病情的病人。一旦患了传染病, 首先是畏惧心理, 传染科病房的特殊环境、医务人员的服装以及各项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均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担心因患传染病而感染家人或遭亲友们的嫌弃, 甚至对外隐瞒所患病种。此时期病人比较敏感, 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均影响病人的情绪[3]。

1.2 不安全感、多疑心理

有些传染病病人在住院期间害怕再染上其他传染病, 因而在病室内过分小心谨慎, 过分疑虑, 不敢活动, 不敢接触病室内的各种物品。

1.3 孤独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住院病人。由于传染病室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 住院病人的活动常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加之严格的探视、陪侍制度, 病人不能经常与家人和朋友见面, 病人之间因病种的不同也不能相互来往。这样, 病人往往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精神空虚无聊, 因而产生孤独感。

1.4 急躁、担忧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慢性传染病病人。由于住院时间长、病情易反复、情绪易波动, 甚至性格发生改变。病情反复时情绪难以控制, 或消沉哭闹, 甚至不配合治疗, 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3]。

1.5 悲观、绝望心理

这种心理多见于病程长、病情重、经济条件差的病人。由于病痛长期折磨, 经济难以承受, 造成思想负担沉重, 终日烦躁不安, 情绪不稳定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4]。

1.6 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出院病人。传染病人出院时仍担心有传染性, 出院后会传染给亲人和朋友, 更担心因患过传染病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 此时病人心理复杂, 表现为忧虑不安, 过多询问。

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使病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得到改善而达到治疗目的[5]。心理护理对传染病病人的治疗过程及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是传染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学科[6]。从事传染科工作, 护理人员要有无私无畏、忘我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 充分尊重和体谅传染病病人, 给他们以人道主义关怀和温暖[7]。护理人员要尽心尽力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解除思想顾虑, 保持心理平衡, 促进早日康复。

2.1 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

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8]。医护人员对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情绪变化要掌握、理解、同情[9], 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接触病人, 细致观察病人的表情、言语及行为或与病人交谈, 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阅读病历, 了解病人症状及治疗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等, 此外还可向家属了解病人提出哪些问题及要求, 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 能反映病人精神状态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推理, 从而准确地分析了解病人的真实心理。

2.2 注重语言修养

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甚至致命[10]。传染科护士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 以自己优美、良好的语言影响病人, 给病人安慰和信心。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介绍住院规定, 讲解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知识, 劝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向病人说明现代医学对传染病有很多治疗药物和方法, 只要病人能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传染病是可以治愈的。

2.3 运用护患换位移情法

作为一名传染科护士, 要学会运用护患换位移情法, 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 认识到传染病人因其传染性, 易被社会不理解, 他们的孤独、苦闷、急躁心理是可以理解的[11], 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 同情、亲近他们, 主动做好护理工作, 使病人得到安慰和鼓励,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4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病人多疑好问心理, 另一方面利用此机会向病人宣传卫生保健常识, 向病人宣传如何避免交叉感染及心理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等知识。可以以黑板报、工休会等的形式进行。

2.5 鼓励病人进行心理宣泄

人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时, 宣泄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人承受精神压力是有限的, 过高的压力不仅导致人的情绪、行为的改变, 严重时可导致人格解体和精神崩溃, 这对病人极为不利[12]。护士当发现病人精神压力过大时, 应及时鼓励、疏导、帮助病人寻求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 以减轻自己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 与病人谈心,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耐心仔细地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有关防治措施和乐观的预后等, 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病程也会大大缩短[13]。

3 小结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5

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心理功能的改变可以导致身体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身体的损伤或疾病也可间接地造成心理上的变化。疾病对于病人来说是个大的应激原,病人会随之产生多种心理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病人常见的情绪反应

(一)焦虑和恐惧

病人会对疾病的病因、转归和预后担忧。会对某些检查和治疗产生焦虑和恐惧。他们希望对疾病做深入调查,但又怕出现可怕的后果;他们反复询问病情,但又对诊断半信半疑,忧心忡忡,病人会表现为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或抑郁哭泣。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动辄生气。也会有些反常行为,如有的人突然梳洗打扮,有的挥笔大量写信,有的玩命吃东西,有的长时间向外眺望,有的蒙头大睡等。

(二)否认和怀疑

临床经常会看到有的病人否认自己有病,尤其是一些预后不良的疾病,自我否认是一种自我防卫方式,可以避免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大多数病人否认过程会逐渐消失而适应。怀疑表现为对周围事物异常敏感,如怀疑疾病的诊断是否准确、药物是否对症、怕别人有事隐瞒或没给他最好的治疗,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身体上某一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猜测。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治疗。

(三)抑郁

患病意味着失去健康,同时还可能失去身体器官的完整性、姣好的容颜和身体形象、独立、隐私,还有前程、工作、爱情和经济上的损失等。而抑郁往往与诸多的丧失有关,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情绪。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有的哭泣不语;有的则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四)卑微和孤独

病人因体力下降、不能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而感到不受重视、低人一等或因必须受人照顾而失去尊严。这种卑微感加上社会信息的剥夺及与亲人的分离会使病人感到孤独。

(五)退化和依赖

病人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多产生依赖心理。因为一个人得了病之后,自然会受到家人的照顾和周围同志的关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只要亲人在场,本来自己能干的事也让别人干;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去;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认知的改变

疾病所引起的病人心理、生理方面的应激反应破坏了病人的心理平衡,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在感知方面,意识清醒的病人可以表现迟钝,也可表现得过于敏感,以致产生错觉和幻觉。有疑病倾向的病人可以强烈地觉察到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肠道蠕动等。枯燥的住院生活使病人产生度日如年的错觉。有些病人会发生定向障碍;记忆力方面,有些病人不能准确地回忆病史,不能记住医嘱,甚至刚发生在身边的事,刚放在身边的东西,也难以记起;思维方面,主要表现在逻辑思维的能力受到损害,如一些病人在医疗决策上,即使是面对不太重要的抉择往往也表现犹豫不决。有些病人可能草率决定,但不久这一决定成为病人苦恼的根源。

意志变化

首先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会引起病人痛苦和不适,需要病人忍受。此外,许多疾病同不良行为或生活习惯有关,治疗疾病过程中,需要很大程度上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这些挑战需要病人的意志努力,也会引起病人意志的不良变化。有些病人表现为缺乏坚毅性,稍遇困难便妥协、失去治疗信心;有些病人变得缺乏自制力、感情用事。

自我概念的变化

自我概念对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信与自尊感)和自我控制等。一个人患病,尤其是首次患病,其自我概念常发生变化。主要变化和原因有:

1.疾病所致的应激反应会损害病人的自主感和自负感,使病人对自己控制生命的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产生无助和依赖感。

2.疾病使病人丧失了包括健康在内的许多东西,病人感到忧郁、悲哀,导致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心降低。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6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病人;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92-02

肿瘤(Tumor) 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进而形成的异常病变。目前,学界通常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等两大类[1]。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严重的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我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针对肿瘤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将相关护理经验和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2例肿瘤病人资料,将这52例病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28~79岁,平均年龄为(49.8±2.7)岁。对照组26例病人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30~79岁,平均年龄为(50.3±3.2)岁。两组病人在例数、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病人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措施基础上,接受相应的心理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评价和比较。

1.3 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在接诊肿瘤病人时,应通过与病人多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有效分析病人的心理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确切依据[2]。一般而言,依据肿瘤病人的疾病进程,可将其心理状态变化分为4个时期,即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认可依赖期和悲伤抑郁期等。

护士应结合肿瘤病人的具体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如当病人突然得知罹患肿瘤,通常心理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现实打击,多会选择否认或抵制的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因此会怀疑医生所作出的诊断与检查结果。针对处于怀疑否认期的病人,护士应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平复病人的不良情绪,并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对自身疾病形成正确认识,并以平静心态接受这一事实,积极接受治疗[3]。

针对肿瘤病人,当病情得以证实后,多会有被命运捉弄及被生活遗弃的心理,因此会借故向周围的人发泄不满情绪。护士在接诊处于愤怒发泄期的病人时,不应疏远这类病人,应多同情病人的心理感受,关怀病人的生活细节,以赢得病人的信任。并通过沟通交流,帮助病人实现角色转换,逐步消除肿瘤不良情绪[4]。

认可依赖期病人主要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希望家属多些时间陪护,并且对药物具有较大依赖性,对医护人员寄予较多的期望。针对此期病人,护士应多建议家属抽时间陪护病人[5]。当病人存有疑虑时,护士应及时加以解决,并鼓励病人积极的面对疾病,正视疾病。

伴随病人的病情日益恶化及病痛的折磨,病人多会对生活丧失希望,并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对处于悲伤抑郁期的病人,护士应采用鼓励暗示等心理护理方法,多向病人介绍成功案例和病情改善的状况,以使病人树立正向的生活信念,并积极配合治疗。

1.4 疗效评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肿瘤病人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如肿瘤病人得分≥53分则可界定为抑郁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肿瘤病人的焦虑状态加以评估,如肿瘤病人得分≥50分则可界定为焦虑状态。分数越高,则表明肿瘤病人抑郁或焦虑状态越严重[6]。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行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数以(x±s)表示。

2.结果

两组肿瘤病人接受护理前后SDS 评分及SAS 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经比较,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前SDS 评分及SAS 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SDS 评分及SAS 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接受护理后,与接受护理前相比较,SDS 评分及SAS 评分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后,SDS 评分及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接受护理前(P<0.05)。

3.讨论

现代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否,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现代医学的快速發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针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也引起了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7]。我科经过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发现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惠娟,袁心慧,高琦,等. 护理干预对首次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7):107-108

[2] 王晓敏,李军辉. 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影响及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4):2705-2706

[3] 张彩霞,庄桂花,王艳. 针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产生的效果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4):1457-1458

[4] 孙智莲. 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2):205-205.

[5] 陈俊玲, 田丽, 山东省滕州市精神病防治院,271500.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 职业与健康, 2005, 21(1):154-155.

[6] 姜春丽. 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08(6):144-14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2009年5月我科进行治疗的传染病病人24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120例, 男72例, 女48例;年龄19岁~61岁 (42.3岁±0.5岁) ;疾病种类:病毒性肝炎62例, 肺结核18例, 结核性脑膜炎5例, 水痘33例, 其他2例;观察组128例, 男78例, 女50例;年龄18岁~65岁 (43.1岁±0.7岁) ;疾病种类:病毒性肝炎65例, 肺结核20例, 结核性脑膜炎4例, 水痘35例, 其他4例。两组病人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给予制订护理计划, 包括对症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 在对病人进行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病人人性化关怀和安慰、鼓励, 将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去;针对各种疾病病人的不同心态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护理[3];根据病人的护理效果再进一步制订改进护理方案, 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案。

1.2.2 评价标准

①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4]评价病人的焦虑程度, <7分为健康无焦虑;7分~20分为轻度焦虑, 21分~29分为中度焦虑;>29分为重度焦虑。②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5]评价病人的抑郁程度, <53分为无抑郁;53分~62分为轻度抑郁;63分~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传染科病人在医院中, 因为接触陌生的环境及行为角色等的改变, 加之自身病情的影响, 病人的情绪往往受到较大影响。传染科作为较为特别的一个科, 其科室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病人心理的压力较大, 因此病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较其他科室更严重, 而负性情绪对病人的治疗不利, 同时对于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也较差, 长此以往易形成恶性循环[6]。因此, 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 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提示:人性化护理能改善传染科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人性化护理将“人性化”融入其中, 从心理上给予病人支持和安慰, 给予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人的负性情绪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 运用人性化护理对病人进行护理, 对于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有一定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目的。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传染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48例传染病病人分为两组, 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128例采用人性化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改善传染科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传染病,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郑云娣, 王菊吾, 陆彩萍.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3C) :824-825.

[2]韩明华, 刘化侠.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J].护理研究, 2007, 21 (10A) :2544-2545.

[3]高清月, 姜静, 陈玉瑞.住院处肿瘤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6) :1253-1254.

[4]Madeleine L.Culture care theory:A major contribution to advancetranscultural nursing know ledge and practices[J].Journal ofTranscultural Nursing, 2002, 13 (3) :189-192.

[5]陈炳英, 徐美英.住院精神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8) :63.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8

1被了解和被重视的需要

每个患者刚一住院, 对新的环境必然产生一种陌生感。他们暂时离开了家庭和亲人, 换了一个新的环境, 并且由于患病, 身心都感到痛苦, 所以他们希望医护人员了解自己的病情、症状和痛苦, 希望取得较好的治疗环境和较好的护理待遇。此时护士耐心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叙述, 主动了解他们的病情和心理需要, 尽量多与患者接触, 多与患者交谈, 理解并掌握患者的处境、心理状态, 并且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如患者入院, 护士应把他介绍给同病室的人, 也把大家介绍给他, 介绍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饮食起居规律, 查房、处置、治疗时间等, 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患者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心情就会表现为愉悦, 会感到住院像在家里一样, 在心理上消除了陌生感, 进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2被同情和被尊重的需要

患者的心情多半是自卑, 自疑, 怕别人嫌弃, 瞧不起自己, 因而显得焦虑, 抑郁。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理解、同情和尊重。如果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同情心, 嫌脏, 怕累, 哪怕是对患者稍微皱一下眉头, 都会给患者在精神上罩上一层阴影。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要亲切、热情、诚恳、不嫌弃, 具有同情心, 把患者视为亲人, 使患者感到温暖, 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在心理上对护士产生一种亲切感, 扫除心理上的自卑感, 把护士视为亲人,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3安全的需要

患者对安全的需要是强烈和迫切的。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患者住院治疗的全过程。一是要求生命不受威胁;二是要求安全而又避免痛苦的检查、处置和手术。住院患者大多产生恐惧感、厌恶感, 怕加重病情, 怕自己的病床死过人等。特别是危重患者总希望护士守在自己床边, 才觉得有一定的安全感。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 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 并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多做解释工作。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在工作中态度诚恳, 解释耐心, 语言亲切, 技术操作准确熟练, 就会消除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使他们无忧无虑地安心养病。

4饮食和营养的需要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9

1考题总结

1.1考题总量 (见表1)

1.2考题分布 (见表2)

1.3

考点总结 (见表3~4)

2考题分析

(1) 从2011—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考题题量分布来看, 试题总量平均为16题, 专业实务所占比例较大, 但呈递减趋势, 2013年基本与实践能力考题量持平。说明自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以来, 试题内容分布在比例上不断调整, 趋向平衡。预测2014年该部分内容相关考题分数为15~16分, 专业实务与实践能力考题比例约1∶1。

(2) 分析发现, 2011—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传染病概述、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考点所占分值较大 (≥5分) 。其中, 艾滋病相关考题3年共9题, 结核相关考题共9题 (肺结核相关考题为8题) ;儿童常见传染病, 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流脑各占1~2分;其他如细菌性痢疾、流感间或出现 (1分) 。值得注意的是, 乙脑近3年来考核零次;霍乱在考试大纲中为非重点, 但2012年考试中出现了3题;传染病概述在考试指导用书中介绍得过于简单, 往往不能体现考核重点;流感在考试指导用书中没有介绍, 但试卷中却出现了相关考题。应注意:1“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的考点多分布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并被广泛重视的疾病中, 复习时应联系临床实践, 如禽流感、艾滋病等;2不能一味依赖考试指导用书, 应结合教材认真复习。

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10

1了解化疗经历,熟悉化疗方案,掌握心理状态,适当的饮食指导及化疗期间给予创造良好的环境。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进少量清淡饮食,严密观察副作用,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为病人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一些爱好音乐的病人播放他喜欢的音乐,病人听音乐时,植物神经兴奋性下降,会影响病人生理心理及情感反应,可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护士在施行化疗时,首先与患者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微笑面对患者,语言恰当,操作规范,准确无误。让其了解病情,通过积极暗示,鼓励支持性语言,诱导其宣泄出忧郁的情绪,满足其心理要求,从而取得病人的信任,轻松愉快的进行化疗。

2了解化疗经历,熟悉化疗方案,护理人员对病人是初次化疗还是曾经接受过化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应有所了解。不同的化疗方案,不同剂量,不同药物,导致病人呕吐的程度也不相同,联合化疗与单一化疗,大剂量与小剂量高度与低度致吐药相比较,前者比后者见易发生恶心呕吐,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化疗方案向病人讲解不同化疗方案以致产生的副作用也不一样,通常在化疗中曾经有恶心呕吐经历的病人对机体产生强烈不适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畏惧化疗。这些护理人员应解释化疗的目的,方法及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病人了解有关知识,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帮助分析止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此期间正确使用止吐药可以有效控制恶心呕吐。饮食上注意给予清淡少量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稀饭,清汤,粥等少量多餐,这样能减少胃肠道反应。

3还有患者担心脱发造成自身形象改变,导致心情抑郁,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反应特别强烈。此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安抚,排解他的抑郁情绪,唤起患者的自信心,应提供给患者一些信息,解决这一现象有很多方法,像:戴假发,还有植发等。利用高科技解决这一现象不是难题,利用典型病例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病人角色行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惧心理负担。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但多数患者得知患癌时会有一个震惊时期,称为“诊断休克”。处于震惊状态的病人极力否认癌的诊断,如怀疑诊断报告有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为使自己经受得住癌的打击。为此,不可过早地勉强病人放弃他的否定去面对现实。对于失去理智的病人,要多予理解和照顾,并注意保护病人。当病人渐渐意识到自己是患癌症时,便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这时更需要护士的体贴和关怀。正确引导病人认识肿瘤,使其认识肿瘤并非不可战胜,肿瘤也是“慢性病”,树立积极治疗和战胜肿瘤的信心。

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帮助病人完成具体诊治,使之恢复健康;二是从精神方面对病人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对一个护理人员来说,除了要有专门医学护理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性格、良好的品质。特别对患有癌症的病员,要加强心理护理,使病员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避免其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使其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配合诊治,争取早日康复 。

心理平衡一个健康人患病后,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癌症病员的心理变化则更为明显,其表现大致为。疾病初起时要给病人较多的心理支持,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患者多不愿承认自己患的是癌症,希望是良性而不是恶性甚至是误诊;但当确诊后,则又想自己所患癌症是属早期还是晚期,是否擴散转移;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诸如手术能否彻底解决,化疗、放疗有否效果,自己能否经受得起一切治疗等;随之思考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家庭的影响,评议自己的人生价值。意志薄弱、情绪低沉的以及晚期癌症者,如果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就容易产生绝望心理。这时,家庭和医护人员要富有同情心,从语言、行为特点去发现其内心活动,给予其热情关怀和疏导,鼓起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从而维持各器官系统正常功能,达到心理平衡,增强应激能力,提高免疫功能。

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12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士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这种变化对护理是一大挑战, 护士必须对病人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整体护理服务, 才能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要做好整体护理就必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以护士为主的医务人员的言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等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与行为, 使之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和康复, 以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效果。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病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互相爱护的良好关系, 这是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护士应与病人建立起“共同参与型”或“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

2 促进病友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士应促进新病人与同室病友尽快熟悉起来, 并引导同室病友之间建立互相鼓励、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的关系。对于有较少亲友探视或有明显病情变化的病人, 护士应引导病友多主动与其接触, 以防止其产生陌生感和孤独感。

3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医院应有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病区内外的布局要协调、合理, 病室内外的颜色选择要适宜, 病室内的光线要柔和, 要保持病区的安静。

4 合理安排病房的治疗生活

病人住院治疗时, 受到医院内外环境的很大限制, 因此, 除了危重病人外, 能自理的病人应有适当的消遣、娱乐或其它活动, 可根据具体病人做具体安排, 指导他们适当的看书报、下棋等。这些活动有益于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 也有利于调节和稳定情绪。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经常对病人进行个体或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宣讲有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内容包括医学防病知识、心理护理、心理卫生、心理治疗以及如何克服不良卫生行为习惯,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知识, 从而使病人深刻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同疾病的因果关系。除了护士亲自宣讲外, 还可通过录音、录像、阅读报刊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此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各种困难, 积极配合治疗, 争取最好的疗效。

6 组织疗效理想的病人现身说法做经验介绍

医护人员可以组织疗效突出的病人向病友进行现身说法作经验介绍, 包括如何主动配合各种检查和治疗, 做好对各种治疗措施的心理准备, 怎样以积极的心态抗御病痛的折磨等。这对于克服其他病人因疾病、手术或某种治疗操作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 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7 积极争取家属及单位的配合

病人住院后, 有的自费病人会担心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的担心领导和同事会疏远自己等, 这些都足以使住院病人产生焦虑, 护士应积极争取家属及单位的配合, 以帮助病人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些能引起情绪波动、焦虑的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也是平凡性与创造性的结合, 需要护士在工作中积极探索, 发现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才能真正做好整体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伯源.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党的社会基础论文下一篇:爱情与自由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