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精选12篇)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篇1
为了减少或避免鸡传染病的发生、蔓延, 减少经济损失, 养鸡者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从计划养鸡到养鸡的全过程, 自始至终都要将预防传染病放在首位。同时, 要及时了解相邻鸡群的疫情信息, 根据疫情发展状况, 采取最佳的防治措施, 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1加强兽医卫生措施
1.1严格门卫制度, 防止病原体传播
鸡场大门口, 生产区门口和各栋鸡舍的门口都应该设立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消毒洗手盆, 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建立喷雾消毒室、更衣室、沐浴室。鸡场的大门和生产区大门设立门卫, 严格实行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谢绝参观, 不准闲杂人员、车辆、各种动物进场;经允许入场指定位置的车辆、人员, 必须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
1.2严格执行卫生和消毒制度
1.2.1要根据鸡舍条件, 制定鸡舍定期清扫、定期清粪和定期消毒的制度, 要指定专人负责。
1.2.2在鸡场或鸡舍发生传染性强的传染病时, 要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隔离或封锁, 并对鸡的活动场所、粪便, 采用2%~3%火碱或10%~20%热石灰乳随时进行消毒。采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
1.2.3老鸡舍进鸡前消毒程序:彻底清除鸡舍内一切物品→清扫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以及每个角落→用消毒液喷雾1次→将清洗消毒好的饲养管理用具、工作服、鞋移入鸡舍内→进鸡前4~7 d封闭鸡舍门窗, 采用高锰酸钾21 g/m3, 福尔马林42 mL/m3熏蒸24 h后, 通风2 d, 鸡只经过消毒液喷洒后在进入鸡舍。
1.3把好进鸡关
需要从外地引入种蛋和鸡苗时, 必须对种鸡场疫情、母源抗体状况和马立克氏病免疫, 进行实地考查, 不能从疫情复杂、卫生条件差、种鸡母源抗体水平及马立克氏病免疫接种不合格的种鸡场引进种蛋和鸡苗。
2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确保免疫接种质量
2.1制订或选择最佳免疫程序
制订最佳免疫程序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收到最理想的免疫效果, 以全面提高鸡群抗传染的免疫水平, 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的传染病。
2.2确保免疫接种质量, 避免免疫失败
2.2.1选购合格厂家生产优质的疫苗, 不用过期、失效、保存不当和标签、说明书不全的疫苗。
2.2.2选择最佳的免疫时机。首次免疫过晚鸡体尚未产生免疫力病原已侵入, 如马立克氏病疫苗必须在雏鸡出壳后尽快接种;有些传染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若母源抗体佷高过早首次免疫接种时, 母源抗体会影响免疫效果;2次免疫接种间隔时间过长, 如雏鸡接种新城疫II系苗1个月以后, 鸡体的免疫力已下降到不足以抵抗强毒的感染, 仍迟迟不进行再次免疫;对雏鸡几种活疫苗同时免疫接种, 其中一部分疫苗的免疫效果会受到影响而导致失败。
2.2.3选择正确的免疫方法。饮水免疫中不能使用含氯的自来水或酸碱度过高的水;使用金属饮水器在饮水器内不能有残留的消毒器;疫苗在饮水器内存放时间不能过长 (不能超过半小时) , 以免造成疫苗效力下降。肌肉或皮下注射中稀释后的冻干苗在常温中不能存放的时间过长 (6 h) , 以保证疫苗活性;佐剂灭活苗用前必须摇均;注射剂量要准确。滴鼻、点眼、划痕时疫苗滴速不能过大或速度太快, 疫苗必须进入眼、鼻和划破了的皮肤内。
3药物防治
3.1应用范围
用于预防细菌病和原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采用各种抗生素、磺胺类、抗菌类增效剂和喹诺酮类药物, 预防和早期治疗各类细菌类病和原虫病。
3.2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物
3.2.1在正确的诊断和检测的基础上, 选择对症或针对某病原体敏感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性疾病可用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用于防治, 花钱少、效果好。
3.2.2在防治效果近似的情况下选择毒性小, 副作用弱的药物用于防治更安全。在杀灭环境中病原体时应选择消毒效果好, 对人畜无害, 对设备、用具腐蚀性小的消毒剂。
3.2.3在防疫效果、安全性相近似的情况下, 应尽量选择价廉、货源广、便于保存和使用的药物以减少鸡场的开支。
3.2.4按规定的疗程用药。一般情况下, 一个鸡群不能将作用相似的药物同时混用, 更不能将互相有拮抗作用的几种药同时用。选择最适合的投药方式, 确保用规定的稀释液, 稀释后短时间内, 定时、定量地使用, 使药物在每个鸡体内充分发挥作用。
4发生疫情的扑灭措施
对于传染病, 尤其急性烈性传染病, 发现早, 诊断及时准确, 又能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 便可有效地制止传染病的的蔓延。所以养鸡者必须要求饲养人员要经常仔细观察鸡群的活动及健康状况, 若发现有异常表现, 特别有互相传染的嫌疑, 应立即报告兽医或生产管理人员, 相关负责人必须立即赶到现场, 认为有必要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进行诊断。在诊断过程中, 疑似或确认为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鸡霍乱、及传染性鼻炎等急性支气管病时, 必须立即隔离病鸡, 尽可能缩小病鸡的活动范围, 对病鸡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场地, 都要用2%~3%火碱液进行喷射消毒。污染的垫草、粪便彻底清除, 予以烧毁或堆积发酵。被污染的用具、工作服、鞋, 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场门设立标牌, 禁止人、畜出入。另外, 对被诊断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的病鸡要进行捕杀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被确诊或疑似为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减蛋综合征、及传染性鼻炎、鸡霍乱, 鸡大肠杆菌病的新区及受威胁区要选择相应的敏感的抗生素, 磺胺类及其他化学药物, 进行紧急药物预防或早期治疗。被确诊或疑似为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的病鸡可服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和采用外科的对症疗法。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篇2
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策略
1 全球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 表1为全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情况. 2 感染日龄与免疫抑制 2周龄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会导致永久的免疫抑制,2周龄后感染多导致暂时的`免疫抑制(持续10~14 d).
作 者:张明烽 作者单位: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北京,100029刊 名:中国家禽 PKU英文刊名:CHINA POULTRY年,卷(期):32(8)分类号:关键词: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篇3
【关键词】养鸡;传染性鼻炎;养鸡场;流行特点;防治
1 流行特点
(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往主要发生在季节交替时,如2013年夏季有很多鸡场都发生了传染性鼻炎。
(2)传播速度快。一个鸡舍发病就会迅速传遍全场。
(3)持续发生该病常在鸡场内持续发生,很难清除。
(4)容易复发。有的鸡群反复发作3~4次,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大,死亡率高。
2 临床症状
(1)传播迅速,3~5d即可波及全群。病鸡最初的症状是发热、食欲减退、流稀薄鼻汁。发病2~3d后,鼻汁黏度增加,在鼻孔形成黄色结痂,出现呼噜声和奇怪的咳声,常有甩头动作。部分鸡的头插在翅膀下,精神委靡不振。
(2)发病1~3d后,出现以眼下部为中心的颜面浮肿并流泪现象,颜面的浮肿大多为一侧性。
(3)发病3~5d后,有少数病鸡肉垂、下颌肿胀;个别鸡冠出现水肿;产蛋鸡产蛋下降,一般下降幅度为5%~30%。
3 发病原因
(1)现代化鸡场主要依靠机械调节舍内气候,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尽善尽美,通风和温度始终是个矛盾,特别是在外界气候变化频繁的季节,鸡舍小气候更难调控。多数鸡场在鸡舍环境控制方面以温度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往往以牺牲通风来保温,通风不良可能是传染性鼻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2)夏季普遍采用现代化鸡场,有些鸡舍密闭性差或建造不合理,常靠增加风扇数量和增加风速来达到通风和降温的效果,这往往导致进风口和出风口处风速较大、温度较低,引起这些位置的鸡群受凉,这也是导致夏季鸡舍两头发生传染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3)现代化鸡场没有采用全进全出制,易感鸡和带菌鸡共存,导致传染性鼻炎在鸡场内循环传播。
4 防治措施
4.1 做好鸡舍保温和通风的协调是控制传染性鼻炎的关键
夏季开湿帘时应避免风直接吹到鸡身上,可在靠近进风口处鸡群部位放置遮挡物,让风从鸡舍上方通过,这样可以避免鸡群受凉。当通风和保温有冲突时,要适当通风,完全牺牲通风来保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4.2 在蛋鸡舍内增加加温设施
目前,多数鸡场仅仅在育雏舍安装了取暖设施,青年鸡舍和产蛋舍无加热设施,主要依靠鸡群自身的产热和散热来调节。当外界温度较低且考虑通风时,温度很难达到鸡群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牺牲通风换温度的现象。经大量临床调查发现,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疾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与鸡舍通风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蛋鸡舍内安装加热设施对解决通风和保温的矛盾、降低传染性鼻炎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部分养殖公司对原有鸡舍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3 保证鸡群有较好的体质
体重是衡量体质好坏的重要标志,要定期称重,保证鸡群体重达标。
4.4 确保粪便干燥
粪便潮湿,往往散发较多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和呼吸道黏膜损伤,这也是诱发传染性鼻炎的原因之一,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加强水线的维修,防止跑水和漏水。(2)预防鸡群肠道疾病引起的腹泻;确保饲料质量,特别是防止饲料霉变;定期对水线冲洗、消毒;定期添加预防性药物,如土霉素、新霉素等药物。
4.5 定期接种疫苗
(1)经调查,临床上接种了疫苗的鸡群有时也发生传染性鼻炎,但发病率低、容易治疗、复发率低。没有接种鼻炎疫苗的鸡群发病后不仅治疗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复发,部分鸡群能反复3~4次,治疗成本接近0.5元/只。以下是发生鼻炎鸡群的免疫情况与治疗情况调查表。
(2)免疫程序:35~45日龄的,使用浓缩鸡传染性鼻炎油苗,0.25ml/只;80~100日龄的,使用浓缩鸡传染性鼻炎油苗,0.25ml/只。
(3)青岛易邦浓缩鸡传染性鼻炎油苗与其他厂家疫苗的比较。
5 治疗措施
治疗应本着“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1)治疗效果最好的是磺胺类药物,但应选择毒性低、无药物残留的产品,或根据国家的政策对治疗期间所产的畜产品做无公害处理。
(2)不产蛋鸡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泰灭净、磺胺间甲氧嘧啶。
(3)对个别严重病鸡,可用链霉素注射,根据体重大小注射5万~15万IU/只。但要注意的是,鸡对链霉素较敏感,注射过量易引起中毒死亡。
(4)在使用磺胺药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①要采用“高—中—低”的用药程序,加倍剂量用2d,再治疗用量用2d,预防量用2d。②磺胺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用药时一定搅拌均匀,以防止中毒,同时添加维生素K3和小苏打。③鼻炎易复发,所以间隔2~3d要重复1个疗程。鼻炎易继发或并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所以在治疗鼻炎的同时可添加强力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等预防。
作者简介:
李广超,盐城市盐都区畜牧兽医站,高级兽医师,站长
王群义,青岛易邦技术部专员
预防鸡传染病发生的几点措施 篇4
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鸡舍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是养好鸡的根本条件, 也是搞好防疫的基础。只有坚持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清洁卫生, 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
鸡舍内应经常保持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集群的饲养密度, 特别是在育雏期应特别注意这些问题。这个时期受冷、受热或密度过大容易引起雏鸡大批死亡, 即使不死, 也往往由于体质衰弱, 易发生疾病, 或挤压窒息而死, 对可能接触的传染病则有更大的感染机会。所以要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 空气干燥新鲜, 要力争做到饲料干净、饮水清洁、饲具干净, 给鸡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2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鸡场和鸡舍的进出口都应设置消毒槽, 冬季或早春放生石灰消毒, 天暖时放2%火碱水消毒, 防止人员出入把外界病原微生物带入鸡场, 槽中的消毒液要勤加勤换, 使其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运输车辆未经消毒, 严禁入场。鸡舍、用具及外界环境要定期消毒。
3 饲养员以外人员一律严禁进入鸡舍
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前, 坚持换鞋子、衣服, 洗手, 全身进行紫外线消毒。饲喂用具使用固定, 不得串换。防止疾病交叉感染。
4 清除鸡舍周围的杂物、垃圾和杂草, 搞好环境卫生
杂物堆是鼠类繁殖藏身地方, 而鼠类是一些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者, 在偷食饲料时会污染饲料、用具及水源, 而传播疾病;垃圾堆和杂草常孳生和栖息各种昆虫, 而有些昆虫是某些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宿主或传播媒介。因此, 搞好环境卫生和防鼠灭虫是防疫灭病的重要环节。
5 有计划地预防投药,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引起鸡发病的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如在饲料或饮水中有计划地定期添加适量的抗生素、抗球虫、抗霉菌等药物, 可防止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促进鸡的生长发育。病毒性传染病, 按照免疫计划进行适时免疫接种, 才能有效地控制鸡群的疫病流行。
6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篇5
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试验观察了中药抗病毒制剂对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该药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高、中剂量组治愈率分别比攻毒对照组高23.3%和11.4%,死亡率分别比对照组低20.0%和13.3%,表明该中药方剂用于由IB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 者:王靖 任家琰 WANG Jing REN Jia-yan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太谷,030801刊 名:山西农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37(11)分类号:S858.31关键词:中药方剂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篇6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离鉴定;基因序列;编码
中图分类号: S85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244-03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最早被称为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综合征、出血性贫血病、贫血因子病等,其病原于1979年被首次分离并确定,早期称其为鸡贫血因子(chicken anemia agent,CAA)、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之后逐渐统一称作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CAV的核酸为环状单股负链DNA,在1995年第6次国际病毒分类大会上将其与猪圆环病毒(PCV)、长尾鹦鹉啄羽病病毒(PBFDV)一起归属于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该科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植物病毒,因此很少有人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AV。从CAV感染的MDCC-MSB1(鸡马立克氏病成淋巴细胞样细胞系)细胞培养液中纯化的病毒粒子,经负染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直径约为20 nm的球状。CAV对乙醚、三氯甲烷均有抵抗力;对酸(pH值为3)作用3 h后仍保持稳定;对56 ℃下 120 min、70 ℃下60 min、80 ℃下15 min的处理均有抵抗力。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骨髓黄化和胸腺萎缩。发病鸡骨髓中的红髓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呈黄色;胸腺严重萎缩,其大小仅为正常鸡的1/10。鸡传染性贫血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呈垂直和水平传播[1]。
1材料
1.1待检样品
1日龄雏鸡来自江苏省泰州市,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其父母代种鸡群血清,CAV阳性率高达87%。
1.2试剂和细胞
exTaq DNA聚合酶、rTaq DNA聚合酶、dNTP、DL2 000 DNA Marker、酚氯仿异戊醇、蛋白酶K均购于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三氯甲烷均购于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琼脂糖购于上海英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B替代物购于北京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工程菌DH5α、单克隆抗MDCC-MSB1细胞、CAV毒株阳性对照均由笔者所在实验室保存与提供。细胞培养液配方为83% RPMI 1640、15%胎牛血清、1%双抗、1%谷氨酰胺;细胞维持液配方为93% RPMI 1640、5%胎牛血清、1%双抗、1%谷氨酰胺;细胞冻存液配方为基础培养液、30%~40%胎牛血清、10% DMSO。
2方法
2.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于江苏省泰州市发生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某鸡场采集 10~50 日龄的病鸡或病死鸡,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对其进行剖检,采集雏鸡的肝、脾、胸腺等组织脏器,充分研磨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浊液,加入终浓度为1 000 U/mL的双抗,于37 ℃下感作60 min。将其反复冻融3次后进行超声波处理,将1 000 g离心4 min后取上清,于70 ℃水浴处理5 min,再经体积分数50%的三氯甲烷处理15 min,离心并取上清,经 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置于-70 ℃保存待检。其中一份用于PCR的初步检测,另一份用于病毒的分离培养。
2.2回归试验
将分离毒株的第4代至第6代MSB1细胞培养物分别腹腔接种于1日龄SPF鸡0.2 mL/羽。于接种后14 d迫杀,测定HCT值,并进行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2.3MDCC-MSB1细胞培养分离
将含病毒样品接种MDCC-MSB1细胞,每2~3 d盲传1代,每日观察细胞病变(CPE),当70%~80%的细胞崩解或代谢停止时收毒[2],并置于-20 ℃保存备用。
2.4免疫荧光染色试验
取分离毒株细胞培养物和T K5803分别接种MDCC-MSB1细胞(3.0×105个/mL),于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物,以1 000 r/min离心5 min,将细胞沉淀用PBS洗3次并涂于载玻片,干燥后用冷丙酮固定10 min。接种1日龄SPF鸡的组织切片,也按同样方法固定后作为待测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2.5分离毒株的CAV抗原检测
将1株分离毒株的细胞培养物经超声波破碎后离心,除去细胞碎片,用PEG浓缩后负染,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
2.6样品的PCR初步检测
2.6.1引物设计 根据已发表的CAV Cux-1、TR20等毒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检测引物,用于样品的PCR检测。扩增靶基因的理论长度为582 bp,引物由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2.6.2组织DNA的提取 采用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组织中的核酸,操作步骤如下:(1)取200 μL组织研磨液移至1.5 mL 的EP管中;(2)向EP管中依次加入300 μL PBS、5 μL 蛋白酶K、60 μL 10% SDS,于56 ℃水浴消化1 h后,至微波炉中高火处理1~2 min,使其透明澄清;(3)向各管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以12 000 r/min离心10 min;(4)将上清液移至新的1.5 mL EP管中,重复步骤(3);(5)取上清液并加入等体积三氯甲烷,以12 000 r/min离心10 min;(6)取上清液并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1/10体积的NaAc(3 mol/L),于室温下静置1 h后,以12 000 r/min离心 10 min;(7)弃上清并加入500 μL 70%乙醇,以12 000 r/min离心 15 min;(8)弃上清,干燥5 min后加入40 μL Elution Buffer使其溶解。
2.6.3PCR检测 以病毒DNA为模板,用引物CAV-R、CAV-F 扩增所需目的基因。按反应体系(表1)配制好后混匀并置于PCR扩增仪中,运行如下程序:95 ℃ 5 min;95 ℃ 30 s,56 ℃ 30 s,72 ℃ 40 s,循环35次;72 ℃延伸10 min,结束后于4 ℃保存。
表1 PCR 25 μL反应体系
组分 加入体积(μL/支)10×Buffer 2.5DNTP(2.5 mmol/L) 2.0引物CAV-R(20.0 mmol/L) 1.0引物CAV-F(20.0 mmol/L) 1.0rTaq酶 0.5ddH2O 15.5DNA模板(1 μg/μL)2.0合计25.0
2.6.4PCR扩增电泳操作步骤如下:(1)称取1 g琼脂糖,与100 mL的1×TAE缓冲液配成1%琼脂糖溶液。(2)溶解后冷却5~10 min,加入14 μL EB替代物并混匀。(3)架好梳子,倒入琼脂糖溶液,静置30 min使其凝固,移去梳子。(4)将PCR扩增产物与Loading Buffer缓冲液按 5 ∶1 的比例混匀,并将混匀后的液体加至电泳槽小孔中。(5)重复步骤(4),加入其他剩余PCR扩增产物。(6)选用DL2000的Marker,加至电泳槽小孔中。(7)接通电源,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将电压调至180 V。(8)电泳条带至1/3位置时即可停止,电泳时间约为10~15 min。(9)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摄并保存。
3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的分离鉴定
感染CAV的MDCC-MSB1传代细胞呈IFA阳性(图1)。分离株CAV经电子显微镜观察,与以往发现的CAV结构一致(图2)。分离株与CAV阳性对照的电泳条带处于同一点位(图3)。
3.2序列测定结果
CAV MY1305-30株基因编码区全长为2 324 bp,碱基完整,无缺失和插入。与国际基因库中可见CAV序列进行同源性、亲缘关系的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其同源性为96.5%~998%。CAV的3个编码基因序列VP1(1 315 bp)、VP2(643 bp)、VP3(366 bp)均有不同程度变异,其中VP1的变异程度最大。
3.3核苷酸和氨基酸位点的改变
由VP1基因比对序列结果可知,MY1305-30属于A3亚分支。在683位核苷酸中该点为T,而JAPAN-ABO46590则为G(图4)。
3.4遗传进化关系分析
将CAV MY1305-30株基因与国际基因库中可见CAV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比对分析,绘制遗传进化树。CAV MY1305-30株VP1基因属于以Majority为代表的基因群,与
A3 JAPAN AB046590.亲缘关系最近;与C Australia AF227982.、C Australia EF683159.亲缘关系最远(图5)。
CAV MY1305-30株基因VP2序列与印度的A1 India AY583756 CAV-B亲缘关系最近,与澳大利亚的C Australia AF227982、C Australia EF683159亲缘关系最远(图6)。
4结论与讨论
基因序列分析对比表明,江苏分离株CAV MY1305-30与其他32株CAV病毒编码区的核苷酸基因同源性为96.5%~99.8%;与vp1.seq、B_JS-China_73.seq、A3 JAPAN AB046590.seq株相对比,VP1序列仅有1个碱基不同。单一比对VP1、VP2、VP3的生物开放阅读框架(ORF),CAV MY1305-30与其他32株CA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达95.7%、99.1%、98.7%以上,表明该分离株变异不大,且CAV病毒本身变异很小。
由进化树分析结果可见,CAV VP1所对比的32个毒株分为两大分支,各分支中均有亚洲、欧美的毒株存在,并无明显的地域区分性。CAV VP2所对比的32个毒株也没有明显的地域区分性,两大分支中各有亚洲、欧美的毒株存在。
参考文献:
[1]Yassir M,Eltahir,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hicken anemia virusin commercial farms in China[J]. Virology Journal,2011,8:145-152.
鸡传染病的预防和常见病防治 篇7
1 传染病预防措施
1.1 消毒
在养殖全过程, 鸡场、环境地面要定期消毒, 出入口放置消毒盒 (池) , 不能让闲人随便出入。
1.2 免疫接种
针对当地流行的传染病定时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接种免疫, 疫苗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购。
1.3 隔离
各个圈舍之间、养殖人员和贩运人员、车辆之间不能直接接触或不能交叉使用物、料、工具。
1.4 观察
经常观察鸡群的异常反应, 如有异常反应尽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怀疑有疫病应及时上报动物疫控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1.5 诊断
养殖过程一旦发生疾病, 请兽医人员指导, 必要时采集病料送检, 确定病因, 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
1.6 治疗
除重大传染病以外的疾病、应采取饲料、饮水加药、保温、防署、及早隔离治疗。
1.7 淘汰
对发病严重, 发育不良, 治疗代价大的及早淘汰。
1.8 清洁
改善饲养环境 (条件) , 保持清洁卫生, 污水、粪便及时清除处理。
2 常见病防治技术
2.1 禽曲霉病
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真菌病, 主要侵害呼吸器官。幼雏多呈暴发性, 发病率高, 死亡率在10%~50%。成年禽多呈散发。禽类发病的主要特征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小结节, 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防控措施:一是不用发霉垫料和饲料, 经常更换和翻晒垫料。二是保持育雏室清洁、干燥, 饲槽和饮水器要常洗。育雏室在进雏鸡前应清扫干净, 用甲醛熏蒸消毒和用0.3%的过氧乙酸消毒后, 方可进雏鸡。三是一旦发病, 就用制霉菌素每100只雏鸡用50万单位拌喂服, 2次/d, 连用2~3 d;克霉唑 (三苯甲咪唑) , 每100只雏鸡用1 g拌料喂服, 连用2~3 d。两性霉素B可试用, 饮水中添加硫酸铜 (1:2 000倍稀释) , 连喂3~5 d, 也有一定效果。
2.2 肉鸡热应激
肉鸡热应激是在炎热气候条件下, 肉鸡饲养场 (户) 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发病鸡群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张口喘气、翅膀张开、伏卧不动、饮水倍增、采食量下降或废绝、排水样稀便, 热应激持续时间过长, 可致衰竭死亡。防控措施:重视饮水, 增加舍内通风, 降低鸡群饲养密度。饮水中添加0.2%~0.4%的氯化钾能受到较理想的效果。增加饲料中钾、钠、钙、锌、锰、硒、铜和钼等矿物质的量, 饮水中添加1 g/L的维生素C。
2.3 肉鸡腹水综合征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最急性型发病, 病鸡大多数突然拍翅膀倒地死亡。急性型肉鸡精神不振、步样异常、肉冠发绀、腹部膨大、腰部凹陷、蹲地不愿走动呈企鹅状态。防控措施:科学合理的调整鸡群的饲养密度, 防止拥挤;保持鸡舍清洁干燥, 空气通畅, 温度和湿度适宜, 防止过冷过热等;保证饲料质优无霉烂;对鸡群可用双氢克尿噻片100 mg, 加葡萄糖125 g, 混合后加水20 kg, 2次/d, 连服3 d。
2.4 脂肪肝综合征
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笼养鸡和部分重型肥胖肉鸡身上的疾病, 以肝细胞内沉积大量脂肪、肝包膜下出血为特征。发病后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治疗才可见效。防控时注意科学配制日粮, 降低饲料中玉米的含量。治疗时每千克日粮添加0.05~0.10 mg的生物素可以降低死亡率。8周龄时应严格控制体重。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适宜的温湿度, 尽量减少或避免饲养栏内人员的频繁活动, 减少噪音, 加强通风, 减少对鸡群的刺激。鸡群喂全价饲料, 对防止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2.5 鸡白痢
鸡白痢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 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 有坏死点, 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 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 卵子变性, 病鸡产蛋停止。该病5日龄雏鸡易发, 防治:从种鸡入手, 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 一般预防每千克饮水加庆大霉素10万单位或其他药物, 如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增效剂、强力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来治疗。
2.6 氨中毒
氨气中毒是指鸡由于吸入舍内因粪便、饲料、垫料等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氨气, 导致贫血等损伤性变化, 严重时可致死亡。防控措施:要注意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 冬季在做好舍内保温与排污除湿外, 定期通风换气,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还可在鸡舍内地面撒过磷酸钙0.5 kg/10m2, 每周撒一次, 或取食醋0.5 kg、水0.5 kg盛在砂锅内, 在鸡舍内煮沸、蒸发10 min/次, 熏蒸结束后务必撤掉加热装置。
摘要:文章详细总结了鸡传染病和曲霉病、肉鸡热应激、肉鸡腹水综合征等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以供同行参考。
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措施 篇8
一、发病原因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是2~4周龄鸡群发生传染性贫血的主要病因。鸡传染性贫血一般为垂直感染与水平传播感染, 研究表明垂直感染的雏鸡一般表现为急性临床症状, 水平传播感染的雏鸡表现为亚临床症状。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三酸 (泛酸、叶酸、烟酸) 缺乏, 始发于育成后期, 常见于蛋禽、种禽以及超过90天日龄的肉禽。
二、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后唯一的特征性症状是贫血, 感染后14~16天后达到高峰。病鸡精神沉郁, 皮肤略显苍白, 感染后生长受阻, 血细胞比溶介于6%~27%之间, 表现出典型的贫血特征。鸡群感染该病后10~20天增重下降, 死亡率逐渐上升, 一般为5%~15%, 通常不超过30%。如果该病和法氏囊、马立克、脑脊髓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混合感染, 则会加重症状, 死亡率会上升到60%~80%。
三、预防和控制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对大多数药物都有相当的抵抗力。研究表明, 用5%的酚处理2小时仍未杀死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用50%乙醚处理18小时和用氯仿处理15分钟, 用0.1%氢氧化钠溶液37℃处理2小时或15℃处理24小时, 也不能完全灭活。用反向肥皂、两性肥皂或邻二氯苯为成分的商业用消毒剂对此病毒也无效, 用碘或次氯酸盐处理该病毒有效, 但需37℃处理2小时以上。
1. 预防措施。
在引种时要从没有该病的种鸡场引种, 有条件的种鸡场应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发病鸡群可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 饲料中增加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以减缓病情, 降低死亡率, 这对缩短病程及病鸡耐过康复有积极作用。
2. 管理措施。
该病当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 必须以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并重视日常卫生管理。
3. 免疫接种。
通过使用疫苗免疫种鸡 (一般于13~15周龄接种, 不能晚于开始收集种蛋前3~4周) , 可有效预防病毒的垂直传播。
4. 药物保健。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治措施 篇9
1诊断鸡群传染性贫血的方法
1.1鸡患传染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鸡的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 这种病毒可以破坏鸡的免疫淋巴细胞, 使感染的鸡丧失免疫能力。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饲养者必须密切监视, 一旦发现鸡有感染现象, 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避免大量鸡染病。鸡感染后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临床症状, 根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雏鸡感染后, 可以根据翅膀颜色进行初步判断, 患病的雏鸡翅膀会出现蓝色, 如果身体出血现象, 基本可以确诊。成年鸡中一旦发现有骨髓萎缩, 不能正常行走, 就要进行详细检查, 如果发现鸡内脏呈现白色并且淋巴细胞大量减少, 就可确认为鸡传染性贫血。
1.2对疑似病鸡进行病原学诊断
因为鸡传染性贫血属于病毒类疾病, 因此采取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方便快捷, 并且诊断结果准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鸡的胸腺等免疫细胞大量分布的部位, 提取此种病毒十分方便, 提取后就通过注射细胞增殖液让疑似染病细胞进行增殖, 如果第七代之后细胞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基本就可证实鸡患传染性贫血。
1.3对疑似病鸡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
近几年来, 由于生物技术不断发展, 分子生物学诊断已经十分成熟, 并且诊断准确而迅速, 特别是可以诊断出隐性感染的鸡传染贫血病毒, 可有效防止该病的传播。此种诊断方法, 主要是对鸡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提取, 然后利用一些引物使鸡的核苷酸序列快速增殖, 如果出现序列变异, 就可以确诊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除此之外, 对鸡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增殖还可以采用高温增殖的方法, 可以快速得到大量序列, 十分便利, 近几年被广泛采用。
2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治措施
2.1增强检疫措施
为了给鸡群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饲养者应做好鸡舍的管理工作。每天都要进行鸡舍的消毒, 降低感染鸡传染性病菌的风险。此外, 要根据季节和温度对鸡舍进行合理的管理, 例如在低温季节要对鸡舍进行控温, 而在夏季要做好鸡群的病毒防治工作, 提供新鲜的饲料, 每天进行鸡舍的消毒通风工作, 及时清理鸡舍中的排泄物等, 保证鸡舍的清洁。饲养员要随时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发现疑似患病的鸡及时送诊, 切断病毒传播源。
2.2保证饲料的新鲜健康
对鸡传染性贫血进行防治, 还应保证饲料的安全健康。首先对购买饲料厂家的选择, 不能贪图便宜选择不正规的小生产作坊, 而应选择能够提供完整的饲料原料清单以及规范的质量检查报告的厂家。并且将饲料保存在温暖干燥的通风处, 防止饲料腐败发霉。其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病毒预防制剂, 提高鸡群的自身免疫力。第三还应当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 保证鸡群不会因为缺少微量元素而免疫力下降。对已经感染的病鸡, 必须尽快隔离,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阻止病鸡的继发感染。
2.3按时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对鸡传染性贫血进行防治, 还应当做好鸡群的免疫预防工作, 16周龄以下的鸡可以接种弱毒冻干疫苗。同时饲养员应认真记录鸡群的接种周期, 科学的进行下次接种的预判, 确保鸡群的免疫接种工作的全面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景儒, 等.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 (4) .
鸡传染喉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篇10
1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 d, 突然发病和迅速传播是本病的特点。由于病毒的毒力不同、侵害部位不同, 传染性喉气管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喉气管型和结膜炎型。
1.1 喉气管型
是较强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 病鸡最初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 而且呼吸困难的程度比鸡的任何呼吸道传染病都明显而且严重。病鸡伸劲张口吸气, 低头缩颈呼气, 闭眼呈痛苦状。多数鸡表现精神不好, 病鸡迅速消瘦, 鸡冠发紫, 拉黄绿稀便, 病程5~12 d, 发病后47 d为发病高峰期, 这一阶段食欲严重下降, 甚至下降70%以上。群体发出响亮的喘鸣声, 病鸡有的甩头, 咳嗽时咳出带血的粘液或血凝块, 常挂在水槽、食槽或鸡笼上。当鸡群受到惊吓时, 咳嗽更严重。检查口腔, 可见喉头周丽有泡沫状液体, 有的有灰黄色或带血的粘液。如果喉头被血痰或黄色干酪物堵塞, 病鸡会窒息死亡。同群中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发病要严重, 高产鸡群比低产鸡群病死率高。
1.2 结膜炎型
往往是由低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 病情较轻, 呈地方流行。其特征为跟结膜炎, 结膜红肿流泪, 严重病例可见眼眶下窦肿胀, 育成鸡鸡体生长迟缓, 产蛋鸡产蛋率下降, 畸形蛋增多。
2 诊断
本病发病突然, 传播快, 成年鸡多发, 发病率高。临床上典型症状呼吸困难, 咳嗽时咳出带血的黏液, 喉头及气管上部出血明显。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 如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2.1 鸡胚接种
以病鸡的喉头、气管黏膜和分泌物, 经无菌处理后, 接种10~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0.1 m L, 接种后4~5 d鸡胚死亡, 见绒毛尿囊膜增厚, 有灰白色坏死斑, 判为阳性。
2.2 包涵体检查
取发病后2~3 d的鸡喉头黏膜上皮, 或者将病料接种鸡胚, 取死亡胚的绒毛尿囊膜做包涵体检查, 发现细胞核内有3~6个包涵体, 即可判为阳性。
3 预防措施
由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是接触性传染。病愈后的成鸡可带毒一年, 本病流行地区, 很难根除。其病毒对热敏感, 加热55℃存活10~15 min。37℃存活22~24 h;死亡鸡只的气管组织中病毒, 在13℃~23℃可存活10 d。气管粘液中的病毒, 在直射阳光下6~8 h死亡, 但在黑暗的房舍内可存活110 d;在绒毛尿囊膜中, 在25℃经5 h被灭活。病毒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1年以上。在低温条件下, 存活时间长, 如在-20℃~-60℃时, 能长期保存其毒力, 煮沸立即死亡。兽医上常用的消毒药如3%来苏尔、1%苛性钠溶液或5%石炭酸可以杀死。所以在预防本病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是接触性传染, 传播得较慢, 一旦发现发病, 要及时进行隔离, 消毒, 以便控制本病在鸡群中蔓延。 (2) 鸡群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3)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对热敏感, 冬春秋多发。冬春秋季节一定要注意消毒。可用3%的来苏尔和1%的苛性钠每周交替使用。 (4) 预防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接种, 20多日龄接种1次, 50~60 d加强接种1次, 剂量按说明书。由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是活苗, 具有中等毒力, 做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不当易引发本病, 建议非流行地区不做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流行地区需做本苗的, 在做苗前要用青霉素等消炎药饮水, 电解多维饮水或添加维生素连续5 d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饮用电解多维。经采用上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 病鸡的肿头消失, 全群再没有出现肿头, 产蛋率开始回升。
总之, 实施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是防止鸡群免受肿头综合症威胁的主要保障, 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鸡舍饲养条件, 严格控制饲养密度, 增强鸡舍通风能力, 减少空气中氨的浓度, 并定期带鸡消毒,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另外, 由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等疾病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所以要做好这些病的免疫工作。
摘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以呼吸困难, 甩血条为特征。多发成鸡, 死亡率高达25%。近几年多有发生, 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篇11
【关键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
1.新城疫
1.1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这取决于不同季节不同的管理水平。如果鸡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特别是鸡舍内温度控制不好,忽冷忽热,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抵抗力下降,一旦有新城疫强毒株存在时就可引发本病流行。鸡新城疫在一个鸡群流行时,刚开始多数鸡处于潜伏期,以后的4~6天内,多表现急性死亡,病死率直线上升。随着鸡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典型新城疫已不多见。目前生产中新城疫多表现为非典型性散发,临床症状与病变不典型,并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多发于免疫鸡群的二免与三免间。病鸡群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甩头,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症状很难区别。
1.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上有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例,发病初期鸡体发热,精神沉郁,减料或不食,渴欲增加。随后出现咳嗽,甩头,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怪叫。嗉囊胀满,提起病鸡倒,有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下痢,排黄白色或绿色稀便,有时排出蛋清样粪便,并混有绿色。有的出现头颈震颤。慢性型表现为瘫痪,头颈向后或一侧歪斜,软颈,多伴有下痢,排黄白色、绿色稀便。典型鸡新城疫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败血症样变化,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明显。腺胃乳头、小肠前段出血,尤其在十二指肠和浆膜处出血明显;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岛屿状坏死隆起于粘膜表面。鼻腔、喉粘膜充血,内部充满污浊的粘液,偶有出血。
1.3防控措施
1.3.1做好消毒
養殖场大门口、鸡舍门口要设置消毒池,宽度和门口相等,前后长度起码要和车轮一圈的周长相等。先在消毒池里放置一些稻草或草苫子,再倒入2%~3%的氢氧化钠(小苏打)或5%的来苏儿。消毒液的注入量应以浸过草为宜,每天更换一次。鸡舍要严格消毒并按规定空舍2周后再上鸡,上鸡后坚持每天消毒一次,但在免疫前、中、后至少1天内不可带鸡消毒。
1.3.2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一般疫区,可在7日龄用新城疫Ⅳ系+H120点眼、滴鼻,每只1羽份;2~23日龄用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三倍量饮水;本病流行严重的地区,33日龄再免疫一次,用克隆30或Ⅳ系4倍量饮水。流行地区建议8~9日龄用Lasota系苗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油苗,24~25日龄用Lasota系苗3倍量饮水,36~38日龄用克隆-30疫苗4~5倍量饮水。免疫操作要规范,点眼、滴鼻要确保疫苗吸入后再放鸡;疫苗现兑现用,不能受热,半小时内用完;用疫苗的前后各1天内不用抗病毒药、清热解毒的中药,疫苗前后3小时内不用抗生素、电解多维、维生素C。
1.3.3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对疑似新城疫病鸡群,鸡场应封锁隔离,彻底清洁消毒。对30日龄内的肉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5~10倍量肌注,勤换针头;多数鸡发病时,肌注高免蛋黄液(同时加入抗菌药物),注射抗病毒药物,或用干扰素,有时有效。管理中,要注意提高鸡舍温度3~5℃,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
2.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和肺中,也可在肾、法氏囊内大量增殖,在肝、脾及血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地经消化道传播。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寒冷季节多发。
2.1临床症状
主要有呼吸型、肾型、混合型三种类型。临床上以肾型传支多见,且危害最大。
(1)肾型传支主要经空气传播,一旦感染传播非常迅速。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0-40日龄左右的肉鸡,但也有早期3日龄感染的个别病例,这除了与鸡舍环境的严重污染外,极有可能与种鸡感染传支病毒有关,因种蛋消毒不彻底病毒通过蛋壳而感染早期鸡雏。发病前,多受过冷应激。管理水平不同的鸡群,尤其是温度差异较大或昼夜温差较大的鸡群,死亡率差别明显,往往鸡舍温度高且昼夜温差小的鸡群死亡率较低。当然,通风、密度、饲料营养状况等因素也影响着鸡群的发病和死亡率。病鸡精神沉郁,常聚集在热源处。羽毛蓬松,缩颈垂翅。剖检可见机体严重脱水,皮肤与肌肉不易分离。发病鸡群呈双相性临床症状,即初期有2~4天的轻微呼吸道症状,随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一周左右进入肾病变阶段,出现零星死亡,剖检可见肾脏肿大苍白,输尿管变粗,内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病鸡拉白色米汤样稀粪,鸡爪干瘪。损伤生殖系统,引起输卵管的永久性退化,鸡群开产后发育、生长不均匀,出现闭产鸡,剖检输卵管严重萎缩。病理变化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粘膜充血,内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管和鼻道有浆性或干酪样渗出物,粘膜水肿,雏鸡常见黄白色分泌物在支气管中堵塞。肾型传支病鸡还可见肾脏肿大、褪色,输尿管扩张变粗,内有尿酸盐沉积呈点状或网眼状白色外观,肾脏色泽苍白、肿胀如花肾样又称花斑肾。
(2)呼吸型传支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各日龄鸡均易感染。发病日龄多在5周以下,全群几乎同时发病。雏鸡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流鼻液、流泪、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常伸颈张口喘气。发病轻时白天难以听到,夜间安静时,可以听到伴随呼吸发出的喘鸣声。剖检时可见气管内有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浑浊、变厚。
(3)混合型传支在6周龄以上鸡群均易发生。病鸡呼吸困难、打喷嚏、精神沉郁、闭眼、腹泻。鸡冠、肉髯发红、肿胀,有时可见咳嗽和呼吸啰音。剖检可见气管粘膜水肿,肾脏程度不一的肿胀、尿酸盐沉积、卵泡、输卵管充血、出血。
2.2预防措施
早期应用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在没有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很低的雏鸡群,防疫宜在5日龄以内进行。目前使用的疫苗为弱毒疫苗,使用最广泛的是鸡胚致弱的H120株和H52株;H120毒力弱,适用于1~3周龄雏鸡;H52毒力稍强,一般用于4~15周龄的青年鸡,免疫方法可采用滴鼻、饮水或气雾免疫,免疫期3个月。也可用新支二联苗(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滴鼻、饮水。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鸡场、一个饲养小区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炎发病史,第一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尽量使用法氏囊炎的弱毒苗,如果在冬春寒冷季节,还可以考虑去掉法氏囊炎在24日龄的二免(仅供参考),以减少疫苗间的干扰及对肾脏的毒性。对肾传支多发的地区,可以在鸡20日龄左右,再加强一次肾传支的免疫,免疫的疫苗应含有肾型传支的疫苗株,如Ma5、28/86等,最好使用多价,至少应与第一次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毒株有所区别,以尽量扩大疫苗的保护范围。种鸡开产后,应每3个月加强一次肾型传支油苗的防疫,以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抵御早期环境病毒的侵袭。
2.3治疗
发病后应避免一切应激因素,保持鸡群安静;提高舍温2~3℃,加强通风换气,夜间应适当亮灯,让病鸡适当活动饮水;避开任何伤肾药物的使用,如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等;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在全价饲料中加入20%~30%的玉米糁,并添加适量鱼肝油。有条件的鸡场多补充玉米和青菜;每天1~2次带鸡消毒。鸡群发生肾传支后,一是要考虑使用传支多价疫苗3倍量饮水。二是可使用利尿消肿和析解排泄肾脏输卵管尿酸盐的药物通肾,最好是刺激作用小的中药制剂,以减少死亡。且不可胡乱用药,更不可一味依赖抗病毒药物,耽误病情的同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篇12
1 流行特点
蛋鸡及多种肉鸡均可发生本病, 发病最早在20日龄以后的育成鸡, 大多在30~80日龄发病, 如果全群鸡到80日龄无一发病, 可能会延续到产蛋初期。而一个养鸡场初次发生此病, 大多是因为从疫区引进鸡苗, 发病后又向周围扩散, 同群鸡通过接触传染。发病季节主要是在秋末至春初。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2.1 临床症状
病程一般为10~25d,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初病鸡流泪、肿眼、咳嗽、喷嚏, 有的排黄绿色稀便, 这些症状一般不严重, 持续数日可减轻或近于消失, 故常被忽略。随后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 精神沉郁, 偏头闭眼, 羽毛松乱, 粪便中有消化不全的饲料, 迅速消瘦, 最后极度消瘦, 蛋鸡胸肌仅剩苍白残迹, 肉鸡胸肌变化不大而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故广大养鸡户称之为“疲病”。
同群鸡发病率差别较大, 明显发病的由少数至多半不等, 一般是发病日龄越低。发病率越高, 病重鸡最终衰竭死亡或被淘汰, 轻症鸡耐过的有一段时间体重落后。
2.2 剖检变化
发病鸡腺胃外观明显膨大, 变圆呈球状、坚硬, 与肌胃交界处扩张变粗, 剪开腺胃可见胃壁明显增厚, 起初水肿发亮, 乳头逐渐相互融合, 以至无明显乳头, 表面充血潮红, 局部出血或形成溃疡灶, 腺胃浆膜面 (外面) 有时可见瓜子大小的发血区域, 腺胃外观无明显变化, 剪开时仅可见有乳头肿胀, 相互融合。免疫器官主要是胸腺感染严重, 胸腺、脾脏及法氏囊萎缩, 胰脏肿大出血。
3 诊断
通常根据临床症、产蛋异常及剖解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但最后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
本病鉴别诊断要与马立克腺肿病的区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一是本病发病日龄低;二是从全群症状看, 马立克病通常是个别发病, 全群采食量不减少;三是马立克肿瘤一般不发生在腺胃上。通过病理剖解和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加以鉴别。
4 防治措施
目前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从疫区引进鸡苗;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对已经发病的鸡群要每日喷雾消毒1~2次, 重症鸡及时淘汰、深埋;改善饲养管理, 增强鸡群体质和抗病力。对雏鸡来说, 饲养管理不良, 特别是鸡群拥挤、空气污染、地面肮脏潮湿, 温度时高时低, 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 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4.1 治疗方法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有一些辅助方法可供参考。
(1) 干扰素治疗。对本病疗效较好的药物首推干扰素, 其次是黄芪多糖或其复方制剂。这些药物早期使用可抑制病毒增殖, 在采食量无大幅下降时使用可改善免疫抑制状态, 促进食量较快回升, 使多数病鸡能耐过, 但严重消瘦的重病鸡则无法救治。对成年鸡而言, 饲养管理的好坏与发病的相关性不如雏鸡, 饲养管理较好的也常会发病。
干扰素可用2.0~2.5倍量饮水, 每天1次, 连用2d, 有些鸡群用药2d后, 采食明显回升, 此后加强营养即可;也有些鸡群采食量明显回升但8~10d又下降, 可再用干扰素治疗2d, 使肉鸡维持至出栏, 蛋鸡维持至80日龄, 往后病情可逐渐平息, 如果鸡群伴有新城疫、大肠杆菌等并发症, 干扰素增食的效果就比较差, 须对症治疗。
(2) 用病毒灵1.5g、板蓝根冲剂30g拌入1kg饲料任鸡自由采食。
(3) 黄芪多糖及其复方制剂只适于病情较轻、减食幅度不大的鸡群, 可将多日药量集中在1~2次进行饮服, 连用3~4d。
4.2 预防方法
4.2.1 预防接种
7~10日龄用H120与新城疫Ⅱ系苗混合滴鼻点眼, 或用H120与新城疫Ⅱ系苗混合饮水;35日龄用H52饮水, 也可与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苗混合免疫;135日龄用H52饮水, 并注射新城疫Ⅰ系苗。
4.2.2 加强饲养管理
【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推荐阅读:
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07-12
鸡传染病的中草药治疗05-26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09-10
鸡传染性鼻炎07-19
鸡传染性腺胃炎诊治06-16
鸡传染性腺胃炎防控08-18
鸡传染性腺胃炎防治12-01
鸡传染性贫血防治09-22
鸡传染性鼻炎诊治11-13
科学防治鸡传染性贫血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