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社会基础论文

2024-08-14

党的社会基础论文(精选6篇)

党的社会基础论文 篇1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措施。本文从案例分析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党群关系, 从而引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并对如何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建议。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群关系,生命线,建议

纵观我国历史,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在革命历程中, 由于始终坚持的走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国后, 又是依靠广大群众, 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 构建了社会主义体系,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 在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必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一、党群关系的基本现状

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 在93年的发展中, 坚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然而, 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党群关系和谐是主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和群众结成“血肉联系”。新中国成立后, 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利民亲民政策。改革开放后, 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进入新时期, 我们党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 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员干部坚持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当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 能够为人民做主;当人民受到重大困难时, 能够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奋斗在第一线。如“5.12”汶川特大地震, 各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 客服重重困难, 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展开救援, 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 真心关心群众安危, 以人民利益为己任, 充分的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促进了党群和谐, 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2. 不容忽视的问题

党群关系目前正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 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矛盾问题, 例如:

2011年9月, 陆丰市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 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 并发展到打砸事件。

甘肃陇南“11·17”事件, 拆迁户曾多次找政府反映问题, 但始终得不到放心的答复和解释, 最终在集体上访过程中演变为上千名群众参与的冲突事件。

分析原因, 就是群众的利益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被侵害, 述求得不到解决, 造成群众不满。现阶段大部分群众普遍认为:到政府机关诉求经常得不到回应或者准确的回应;干部之间相互推诿, 工作素质不高, 甚至是冷脸相向、故意刁难;审批程序繁多, 职能划分不明确等等。诉求意见一而再, 再而三的得不到解决, 群众情绪失控, 就及有可能酿成事件。

对以上事例以及我国现阶段党群关系矛盾的分析, 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一是公仆意识和宗旨观念淡漠。二是作风不正,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三是权力观念错位, 把手中握有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腐败现象的蔓延加剧了干群关系紧张。四是监督约束不力, 惩诫力度不够。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党与群众现阶段存在矛盾的根本原因,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作风, 因此,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十分必要。

1.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有助于提高党的纯洁性

党的纯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三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严惩腐败, 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强化与群众的“鱼水”和“血肉”关系, 明确党员干部的权利从何而来, 责任是什么, 应该怎么做。有利于党员干部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2.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是为了坚守党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党员干部就必须把生命线“保护好”, 必须切切实实的为人民谋福利, 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 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能力及素质, 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让“中国梦”的构想早日实现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想, 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信念, 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利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党与群众劲往一起使,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

1. 树立群众思维

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树立群众思维是关键。要充分的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的具体想法和期望, 这样才能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所在, 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群众的问题。在活动的每个阶段, 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要及时将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向群众公布, 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2. 突出活动重点

应突出抓好党员领导干部, 通过逐级动员、层层发动, 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真解决党性观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在活动中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会议的透明度、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 务必使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和触动, 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突出实际效果

一是上级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日常贯彻群众路线的情况加强监督引导;二是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在开展活动中的表现、党员日常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的情况加强监督引导, 及时了解活动信息,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将党员的自觉行动与组织督导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四是加强教育活动测评, 搭建党内外群众对教育活动建议与意见的信息发布与反馈平台, 增强群众监督力量的发挥。只有这样, 教育活动才能既有声有色, 又扎扎实实, 收到预期效果。

4. 注重方法创新

为了更好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除了把握活动主线、掌握活动重点外, 更要注重丰富活动方式与方法, 从以下三个方法入手:

第一, 动员号召与考核奖惩相结合。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动员号召工作, 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 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活动意义、目的、内容等, 通过树立典型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活动氛围。要将党员干部在教育活动实践中的表现与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比, 奖优惩劣, 并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制度相结合, 重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等柔性机制, 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用人导向。

第二, 开展活动与完善机制相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具有多种形式和载体, 如参加一期好培训、做好一项调研、帮扶一个困难户等,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 迅速投入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磨练意志、查找问题、改进作风。开展活动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效果, 但要固化活动成效, 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将教育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以总结、提炼、概括, 挖掘稳定性和普遍性的因素加以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形成参与机制、领导机制、监督机制等, 以完整的教育活动长效机制保障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第三, 掌握规律与解决难题相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的能力。而要提高这项能力就必须掌握群众工作的规律, 着重解决群众的难题。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沟通, 倾听群众心声, 了解其真正想法;处事公平、公正、公开, 做到一碗水端平, 让群众信服;多实地调查走访, 关心群众生活, 解决民众最期盼解决的难题。

群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必须全心全意的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光只是让群众“听见”, 还需要让群众“看见”, 通过实际行动为群众谋福利, 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只有这样, 才能将人民群众牢牢的凝聚在党的周围,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1月8日) [N].光明日报, 2012-11-18 (4) .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党的社会基础论文 篇2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人本主义;

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2、党员的党龄从(B)之日算起。

A.接受预备党员之日;B.预备党员转正之日;

C.确定为积极分子之日;D.写入党申请之日。

3、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A)是密切联系群众。

A.政治优势;B.组织优势;C.理论优势;D.制度优势。

4、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一般为(B)。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二、判断题

1、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2、在党的会议上,所有参加会议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即可投赞成票,也可投反对票,但不可以投弃权票。(×)

三、填空题

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实现共产主义。

2、党在社会主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发展,核心是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4、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这条主线,坚持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简答题

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⒉简述党员的义务有哪些?答: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共有八项。一认真学习指导思想;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

策;三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七密切联系群众;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五、论述题

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⒉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史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⒈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共12人。他们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⒉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⒊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⒋1987年十三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⒌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⒍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⒎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309名代表和特邀代表,肩负着8260多万党员的重托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出席了大会。

(二)简答题

⒈十八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方法)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目标)

⒉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2013年5月31日,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建设平安中国。

2.大调解机制中包含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

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乡社区治理和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1、简述要实现“大平安”需如何深化源头治理。

实现“大平安”,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将关口前移,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和谐不稳定

因素。

一要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平安。

二要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和谐稳定的问题产生。

三要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及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隐患。

石棉县第二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参考)

一、填空题(3题)

1.党的三大作风,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__________、撤销党内职务、__________、开除________。(严重警告,留党察看,党籍)

3.实施党纪处分的原则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

制的原则;坚持的原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二、单项选择题(3题)

1.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的血肉联系。B

A、党的纪律和群众 B、党和人民群众 C、党的执政能力和群众

2.党员要切实开展(),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B

A、自我反省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自我教育

3.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不得重新入党。C

A、二年内B、三年内C、五年内

三、判断题(3题)

1.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无权参加和进行申辩。(错,有权)

2.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对。)

3.《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对。)

四、简答题(1题)

党组织对党员做出处分决定应当怎样办?

答:党组织对党员做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如果本人对处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有关党组织必须负责处理或迅速转递,不得扣压。对确属坚持错误意见和无理要求的人,要给以批评教育。

石棉县2013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试题

(中国梦部分.20分)

一、选择题5分(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每题2.5分)

1.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A B C)。

A:富强梦B:文明梦C:幸福梦D:强军梦

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A B C)

A:国家富强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D:社会民主

二、判断题2分(在括号内填上√或×,每题1分)

1.中国梦的三部曲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中国梦的近期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填空题8分(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每空1分)

1.习近平说,中国梦是 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 人民的梦。

2.中共四川省委提出中国梦四川篇章的“一个指导思想”是要牢固树立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的指导思想;“两个奋力跨越”是要奋力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 经济强省跨越、奋力推动四川由总体小康向 全面小康跨越 ;“三大发展战略”是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 发展战略,实施 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四、简答题5分

1.中共石棉县委提出的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新石棉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对党的群众路线基础理论的思考 篇3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历史

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群众路线。中共二大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 1943年6月,毛泽东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内涵: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出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于群众之中”、“到群众中去考察”等思想,群众路线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中共七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作进一步的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回顾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历史,有两点感受颇深。一是它来之不易,绝不能丢掉。二是它意义重大,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胜利,从根本上说,靠的都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现在,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我们党能不能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能不能动员全体中国人民与我们一起奋斗。这次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1.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时说,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还告诫全党“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保证。毋庸置疑,坚持群众路线,也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发展观。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拥有执政力量的源泉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浓浓情怀,揭示了党的执政思维和力量所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历史使命伟大而艰巨,破解发展难题,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目的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3.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亿万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党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实践,在哲学上这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来源于无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科学知识,将各种分散的群众意见转化为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的社会事业定才能一呼百应、欣欣向荣。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准确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充分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通过转作风、建制度、重监督、出实招,向群众发出了执政作风大转变的信号。习近平同志针对作风建设向全党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就是依靠群众、转变作风、发扬传统精神的号令。 历史在发展,事物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呈现多元多变的特征。巩固执政地位,就是要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常“扫灰尘”。只有依靠群众,让群众来参与监督,才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群众的冷暖与安危就是我们的镜子,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信号,群众对我们工作的得失最有發言权。

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历史与经验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3-07-03 18:07:28 字号:TT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

[2]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与现实意义2013-07-23 15:32:00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简介:

党的基础知识试题 篇4

党支部 姓名

一、填空: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围绕着▁▁▁▁▁▁▁▁▁▁▁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2、按照阶级基础分类,政党主要可分为▁▁▁▁和▁▁▁▁两大类;按照政党的政治地位划分,政党可以划分为▁▁▁▁、▁▁▁▁和▁▁▁▁。

3、拥有一定的▁▁▁▁▁▁▁,这是政党区别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一个主要标志。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以▁▁▁▁▁▁▁为中心,坚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或由▁▁▁▁或通过长期的▁▁▁▁,也可以是两者共同作用下,实际地表现在政治生活当中的各个政党▁▁▁▁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模式。

6、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同该国的▁▁▁▁、▁▁▁▁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7、政党制度可以具体划分为▁▁▁▁、▁▁▁▁、▁▁▁▁和▁▁▁▁等四种表现形式。

8、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起源于▁▁▁▁,以▁▁▁▁最为典型。

9、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

10、自▁▁▁▁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就一直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二、选择填空:

1、政党的前身或者说萌芽,首先在▁▁▁▁产生。A法国 B美国 C英国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托利党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纪律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在▁▁▁▁基础之上、通过党员高度的自觉性来实现的。A民主集中制 B权力高度集中 C完全自愿

4、起源于英国的▁▁▁▁和起源于法国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两种主要形式。

A一党制 多党制 B 两党制 多党制 C多党制 两党制

5、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度体系中,共产党是▁▁▁▁,民主政党是▁▁

▁▁。

A执政党 在野党 B 执政党 反对党 C执政党 参政党

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管理国家事务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等几种形式。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7、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以▁▁▁▁▁▁为其阶级基础。A农民阶级 B 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8、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二者是▁▁▁▁▁▁。A统一的 B 矛盾的 C做不到的

9、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重要思想。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党的建设 C“三个代表”

10、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 建设社会主义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多项选择:

1、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观点是▁▁▁▁▁▁。

A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B它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

C它的所有观点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D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 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

B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C这一阶段在我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D这一阶段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照搬西方国家私有化的经济制度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挥真纳的方面和环节

6、我们各项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是▁▁▁▁▁▁。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有利于强化社会意识形态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基本要求是▁▁▁▁▁▁。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民主集中制

8、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力量之源 D发展之道

9、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基础在提高党的自觉性 C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永葆先进性 D富于创造性

四、简答题:

1、贯穿《党内监督条例》的主线是什么?

2、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谁?

3、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一、填空题:

1、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 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

2、资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 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

3、政治纲领

4、全国各族人民 经济建设 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富强、民主、文明

5、法律规定 政治角逐 权力和地位划分

6、国体 政体

7、一党制 两党制 多党制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8、法国 法国和意大利

9、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10、1921

二、选择题(单选)C、B、A、B、C、A、C、A、C、A

三、选择题

1、ABD

2、ACD

3、BC

4、AB

5、ABCD

6、ABD 7 ABCD

8、ABC

9、ACD

10、ABD

四、简答题:

1、贯穿《党内监督条例》的主线是什么? 答:加强党内监督,既要发展党内民主,又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两者不可偏废,即力求用发展党内民主的方式,保持党的活力和创造力;通过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这是条例通篇贯穿的主线。把握好这一主线,是我们学、理解条例的关键。

2、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谁? 答: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立监督的重点对象,强调对“一把手”的监督,并将其列为监督的重点,这是条例的一个重要特点。

加强党的领导 维护社会稳定 篇5

关键词:坚持党的领导;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深化改革需要稳定,扩大开放需要稳定,依法治国需要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稳定,所以,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做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而实现社会稳定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把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领导、组织、支持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

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的稳定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又是一项崭新的宏伟事业,其艰巨性、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十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一个具有高度政治觉悟、严明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真正代表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党来领导,是根本不可能的,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所以,它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能够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能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并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它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活动,能够用党的组织和行动上的一致,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并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社会的稳定。

二、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具有在各种复杂形势下驾驭全局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在这90多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党在不断走向成熟,显示了党的伟大力量。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局面和一些突发性重大事件时,我们党总是处乱不惊,指挥若定,充分体现出党驾驭全局的能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执政形势,经受着更大的考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揽全局,驾驭矛盾,无论遇到怎样的复杂局面,总是能够沉着应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如80年代末苏东剧变后,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党高瞻远瞩,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原则,强调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生产力发展上去,把综合国力提高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强调只要占全世界人口1/5的社会主义大国稳住了,社会主义就大有希望。实践证明,我党采取的这些决策和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全党全国人民以信心和力量,化热情为振兴中华的动力,中国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凝聚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这种团结和热情,又变成了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的一致要求和自觉行动,显示了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更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侮”的神圣力量。

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

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要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因为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国力才能不断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抵御境外各种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我们才能在一个长期安定的社会环境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刚召开不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靠发展,而要发展就必须要改革。前所未有的改革,孕育和催生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创新创造,把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事实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今天,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和谐社会构建中党的思想建设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一)当今中国社会历史条件赋予和谐社会构建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而设置的。这些基本条件,决定了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真不开党的领导。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责任和作用。因此,在组成社会的各要素中,党是科学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引导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的领导力量。如果脱离了党的领导,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即使出现短暂的和谐也不可能持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与历史责任与使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必然体现。它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大力建设和谐社会,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二、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进一步增强当的思想理论指导,提高党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党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促进全党掌握新动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用先进的思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导社会真正走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二)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党思想认识的一致,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形成党内和谐,提高党正确认识与化解现实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思想一致、思想和谐是党内和谐、社会和谐的前提。解决思想一致、思想和谐的问题,只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不断增强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以党内和谐促进政党关系、党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三)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使党更好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提高党科学民主决策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就能坚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科学的执政理论。制定正确的执政路线;就能在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民主决策,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四)只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党风问题实质上是思想问题,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体现。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則,就不会有好的党风。而党风与廉政、利益关系是密切相联的。只有树立优良的党风,才能大力推进反腐倡廉,调节和理顺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公平问题,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党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提高的。只有着重于党的思想建设,才能解决、实现上述问题与目的。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际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党的思想建设经受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不断发展,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世界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占思想文化阵地,并通过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外交学术交流等手段对我们进行渗透。它们首先攻击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同时极力传播“普世价值观”,并利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利用“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制造反共反华言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侵蚀着我们的党员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党内某些人信念动摇与思想混乱。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处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党的思想建设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社会领域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在改革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环境和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况,在思想领域表现出错综复杂。能否解决思想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直接关系到是否真正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否增强党的向心力与民族凝聚力,这给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挑战。

2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社会阶层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党的队伍不断扩大、构成发生新的变化。大量新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队伍,巩固、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然而使党内思想成分复杂化。党员的流动性、从事职业的复杂性,增加了组织和管理的难度,也使党的思想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与分化,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要求不仅会在群众中产生,也会在党内表现出来。如何既实行利益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全党按照党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来行动,维护、加强党的团结和高度统一,防止和克服党内腐败现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4思想文化的繁荣与活跃,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各种思想意识激烈碰撞,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步多元化。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背离的甚至颓废腐朽的思想乘机而人,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沉渣泛起,对党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严重影响。面对思想文化的激烈斗争,一些党员干部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是非不分,以致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更有一部分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发生严重扭曲,忘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的思想建没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党科学把握自身建设的规律,深刻认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努力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努力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党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增强党执政能力的实际,不断提高思想理论建设的水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真正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素质教育,确保党的先进性,使每个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入党,忠实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围绕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文化矛盾与斗争,开展党的思想教育。思想文化的矛盾与斗争,是引发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最重要因素。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态平衡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克服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就必须围绕思想文化矛盾与斗爭。开展党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在思想教育中,必须从国际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入分析思想文化矛盾和斗争的客观环境及基本特点。着重解决影响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问题。特别是造成某些党员思想混乱的“信仰危机”问题。通过思想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使人们自觉抵制各种反动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矫正经济社会进程中不良行为的舆论氛围,理顺人们的情绪,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及时解决党内外的各种思想问题。

上一篇:酰胺化合物下一篇: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