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发传染病的思考

2024-09-09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思考(共6篇)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思考 篇1

中国加入WTO,对私协的工作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理论上讲,入世后,政府行政部门现有的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将要弱化和减少,而类似于私协这样的中介组织的职能将会增强和拓展。具体地讲,就是协会在引导、服务私营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出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加入WTO,对私协的发展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但是,从现实来看,机遇并非就那么青睐我们,“守株待兔”的如事是不会从天而降的。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如何面对WTO,来实现协会工作新的发展?

一、增强危机感,准确定位协会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好,协会组织也好,都会越来越多地介入竞争的环境。所以大家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如果我们不自立、不自强、不尽快提高适应能力,我们就会处于被动局面,甚至会被社会淘汰,而自下而上不下去。去年,太原市成立了一个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由民营企业联合发起,进行市场化运作,并且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做了好几项大的工作,吸引了许多私营企业主。象类似的民间组织,今后还会应运而生。这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警示。

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各级协会应该有改革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了,要树立时时有新发展意识。我们不能长期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必须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工作,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力求发展壮大。不然的话,将来肯定会有新的社团组织来代替我们。

有了危机感,才能够准确地为协会工作进行定位。我们协会现在还算是官办性质的吃“皇粮”的社团组织,官办有官办的优势,就是和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较好地处理关系。这也使得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企业办了许多事情,为政府提了很多建议。但是,机构改革如火如荼,自负盈亏势在必行,若是我们还每日按照官老爷的那种衙门作风来工作,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只收会费不服务,那协会就不再是企业的“娘家”,而会变成“婆家”,甚至是“冤家”。加入WTO后,企业都要按照国际惯例,参照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这样要求来调整发展战略,协会组织当然也应这样运作。我们必须趁机构改革进行过程中为我们提供的这个缓冲期间,迅速把握方位,调整发展战略。协会的工作必须定位在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增加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这一条主线上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只是一级中介组织,服务的好,活;服务不好,死,唯此而别无选择。

一、树立“服务”第一思想,重新审视协会的职能

协会的职能到底是什么?归纳了一下,我们总结出个字,就是“服务、教育‘宣传、协调”,以此来促发展。

服务应该摆在协会工作的首位。为会员服务好应该是协会工作的根本宗旨。为会员服好务,才能有所为有所位,不为会员服务,协会就没有作用,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会员不把协会当作“娘家”,协会不围绕会员转,协会也就没有凝聚力,也不会有生命力。你不给人家服务,光去收取会费,动员捐款。会费交了,款也捐了,人家什么也没有得到,参加协会还有啥用?如果换位思考,我们要是私营企业的话,怎么来看这件事情?你为人家服务了,人家就觉得协会有用,靠得住,心甘情愿依附你。“服务”的另一方面就是“为政府部门服务”。协会的问题和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这样也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服务应该摆在我们协会工作的第一们。

教育,应该是我们协会的根本,对私企老板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行多方面的教育,两个文明建设的教育,这是我们的重要职能,应该作为我们的根本工作来抓。

宣传,是手段,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作为服务和教育的手段出现的。宣传就是教育,宣传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最后是协调。为什么要把协调作为职能定位?我们要为会员服务,就要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处理好关系,我们要为会员做好服务,就需要借助外力,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协调也是我们协会的重要职能。

二、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协会工作的新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都感到协会工作越做越难,过去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那么灵验了,协会的作用和影响也弱化了。面对现实,叹息的多,实践的少,很少从事物的表象中去分析问题的实质,更难求从行动上加以改变了。如果这种状况任其发展下去,面对入世后更高的要求,我们会更加被动。因此,要与时俱进,要开拓创新,要励精图治,要用改革的思想来反思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用创新的精神来激励我们进行大胆的探索,积极拓展新的工作领域,实现协会工作的新转变。

入世后,企业、社团甚至个人都必须按照WTO规则运作,都必须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在这方面,我们私协如何适应?要做哪些工作?在这里,我主要想说一说信息网络建设工作。这几年,信息网络大家听的都很多了。入世了,这个词好象使用的频率更高了一些。如果我们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与协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成本,同时许多事情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国内国际的信息。没有这种手段,我们就很难做到这一点。现在省私协已经与中国光彩网签署合作建设中国光彩网山西站的协议,各级协会要尽快做好相应工作,充分利用这个网络,靠网络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的一些传统服务项目,如培训、咨询、图书报刊出版发行、宣传以及产品技术展销交流等活动还要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企业的需要。总之,培训也好、资料也好、网络也好,只要企业需要的,我们都可以去做。我们的活动天地、活动空间很大,关键看我们怎样把握,会不会用,有没有积极性来组织这些活动。会员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提供什么服务。只有这样,协会还是大有前途的。

我只是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把协会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发展,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自愧不如,要把握住市场需求,把握住企业需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我们协会的工作一定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取得明显的进步,协会的前途是光明的。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思考 篇2

1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

1.1 新发传染病的概念

新发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ns Disease, EID) 是指近三十年人群中新发现或新认识到的具有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过去基本被消灭或控制, 近几年又死灰复燃的疾病;另一种为过去根本不存在, 近几年才出现的传染性疾病。

1.2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近30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卫生保健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尤其是疫苗研制, 全国范围内的计划免疫, 使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在不断下降, 其中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控制效果最好, 其次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但受社会因素, 人口流动性加大,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 我国传染病疾病谱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许多过去典型疾病, 如百日咳、白喉等发病率明显下降, 而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于20世纪90年代起跃居第一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也在逐年增加。近30年来, 全球新发传病也有增多趋势, 2003年SARS在我国的流行给我国的政治、经济、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损失, 也成为传染病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外新发传染病, 如疯牛病、猴痘等尚未在我国发生, 一旦这些病症传入我国, 将会对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针对全球性传染病的预防也是现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 陆续报道了新发传染病, 在我国已发现新发传染病, 但研究指出, 可能还存在其他新发传染病, 但没有分离到病原体; (2) 部分新发传染病尚未开展研究工作; (3) 国外发现但国内尚未发现的新发传染病, 如疯牛病、拉萨热、裂谷热等。

1.3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 人兽共患, 近些年, 新发传染病有75%以上为人兽共患性, 表现为动物感染疾病, 在与人接触后发生基因变异, 导致人被感染。 (2) 传播方式多样性:近向年, 新发传染病传播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 如携带西尼罗河出血热病毒的鸟类因迁徙而将病毒传播至世界;如2003年一位因输血而感染疯牛病的患者, 打破了在此之前人们认为的, 疯牛病是经食物链感染的常规认识。 (3) 潜伏期长, 传播速度惊人, 危害严重, 预防及诊治困难: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潜伏期长, 如疯牛病从感染到发病现并进行的加8年, 一旦出现症状, 半年到一年内即可造成患者死亡, 而且新发传染病传播速度惊人, 危害严重, 其病原涉及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常为预防及诊治带来巨大困难。 (4) 有较强的变异性:病原微生物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宿主, 可抵抗人体免疫系统及抗病毒药物的, 较强的变异性使防治工作更加困难。

2 新发传染病的控制策略

新发传染病绝非局部独立事件, 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控制, 才能及时发现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并给予积极的防治, 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使其危险降至最低。

2.1 完善监测管理网络, 加强法规建设

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 及时识别疫情, 提供早期预防控制策略, 对新发传染病进行连续、系统性收集与分析, 监测疾病的暴发, 以便采取有效应急措施, 控制其扩散, 危害人民健康。

制定相关管理法律及法规, 加大防范力度, 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应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为新发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证。

2.2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应逐步建立并改善安全饮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 通过培训等方式,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认识, 建立专业的控制工作队伍, 使其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时可采取有效措施对疫情进行控制。

2.3 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建立病原微生物菌株资源库

开展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从其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等, 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能力;从资源共享的角度, 建立新发现病原微生物资源的保藏与共享机制, 各个医院、研究所对新发病原菌进行收集、扩充, 对难以进行的病原学诊断或提供病原线索, 以便深入研究, 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知识, 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建立预警系统, 当发生疫情时可早期发现,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2.4 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杜绝或减少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使动物病原体向人类转移的机率, 减少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这就要求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近几年新发传染病多由动物传染到人类, 尤其是野生动物的传染, 因此应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杜绝原本寄居于野生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在人身上找到新的宿主, 为人类带来灾难。

摘要:目的 探讨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与控制。结论 新发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ns Disease, EID) 是指近三十年人群中新发现或新认识到的具有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新发传染疾病谱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其具有人兽共患性、传播方式多样性、潜伏时间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变异性强、预防及诊治困难等特点。针对新发传染病可采取完善监测管理网络, 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提高认识, 及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公共卫生,流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孙晓冬, 王海银.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1 (2) :461-465.

[2]王婧, 赵琦, 赵根明.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 (7) :753-755.

新发传染病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3

一、建立档案管理机制

1、架构档案管理组织

当疾控机构全面启动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机制时,往往会建立起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领导防控工作,并在此之下,成立相关工作组。如协调组、信息组、现场组、检验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外联组、专家组等,具体负责预防控制工作中上下级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进行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上报;开展疫情的应急处理与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的监测与检验检测。同时还要对社会民众进行健康教育,并与社会多系统多部门开展联防联控,共同抵御新发传染病。在疾控机构启动防控机制的第一时间,档案部门就应积极行动起来,将档案管理介入到防控机制之中。首先,档案人员应加入协调组或信息组的工作,专职负责对整个防控工作档案的指导与收集。第二,在各个防控小组中确定档案信息员,负责该组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2、明确机构和人员职责,建立规章制度。

档案部门应在各工作组成立之始,建议领导小组在各组建立和制定制度时,在制度中明确归档任务。在工作结束或告一段落时,将本组形成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和归档,并将这一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组的信息员职责中去。明确规定信息员的职责,除了定期将该组工作信息上报防控领导小组外,还要负责将该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上交到档案室。档案部门也应该及时制定归档范围,提出归档要求,发送至各工作组,从而确保信息员和各组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归档内容。

3、利用现有的档案工作网络

在防控工作结束、工作组解散后,还会有反映防控工作的文件产生或需要归档,如表彰类的申报材料和实物类的档案以及各科室申报的有关项目或科学研究的档案材料。为了确保档案能完整地反映整个防控的全过程,也应该注意收集这部分材料,而它们的归档就需要靠现有的档案工作网络来完成。因此,档案机构还要及时对各科室的兼职档案员提出要求,关注并及时收集和归档这部分档案材料。

二、明确防控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防控工作组的人员多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对档案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及时提出归档范围是十分必要的。防控工作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应从各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出发,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制订。归档范围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控工作的组织与框架文件。包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筹备、建立文件;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及人员安排、通讯录;重要的会议记录;本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防控工作预案、方案、技术规范与技术指南;本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防控工作计划、总结、大事记;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关于防控工作的通知、简报等文件以及本单位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建议、意见以及上级单位的指示、批复、复函等文件材料。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理材料。对新发传染病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所形成的材料是反映整个防控工作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是开展传染病症状分析、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学分析与研究的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材料,因此要特别重视这部分材料的收集。这些文件材料应包括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报告、实验室检测报告、专家会诊意见及现场消毒或进一步隔离的记录等材料。除个案材料外,还应包括新发传染病的报告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的技术规范、指南等规定性和指导性文件。此外,消毒药品、器械及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的申请、批复、登记表、汇总表,消毒工作登记和统计表以及应急队伍集结和培训等材料也应包含其中。

3、疫情信息统计与分析材料。这部分文件材料反映的是整个疫情的基础数据,因此,对它们的收集也是档案收集的重头工作。应包括本单位以及与上下级疾控机构沟通的疫情监测日报、周报、月报;疫情的监测分析报告;建立新的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或平台的材料以及相关的技术指南、规范性文件和培训材料等。

4、健康教育材料。开展为大众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是疾控机构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对大众都不了解的新的传染病,就更是需要加强民众的健康教育。因此,在工作中形成的健康教育材料就成为整个档案材料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健康宣传方案、宣传海报、公益广告、折页、手册;以及多媒体制作材料如DVD、VCD光盘等等。此外,还应包括对社区或下级疾控机构人员开展培训的材料。

5、有关新发传染病的科研项目等研究性材料。在开展疫情症状监测和实施防控措施的同时,疾控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会迅速跟上。档案人员应注意收集围绕该病开展的疫情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流行病学、病原学分析与研究等材料;此外,还应关注疾控机构为防控工作申请的各类项目和科研材料,它们也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防控工作的进展。这部分文件材料还应包括项目的申请、计划或方案、项目的进展记录、项目的总结性和评估性材料以及项目的审计材料等。

6、社会机构联合防控的材料。防控新发传染病,不可能仅是卫生部门单兵作战,而是需要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联防联控,共同应对严重的疫情。当疫情发生时,疾控机构会立即与出入境管理部门、民航局、铁路局、交委、教委以及疫情周边省区的疾控机构进行合作,定期交流疫情信息,联合采取防控措施,并协助开展异地患者的排查和确诊工作。在联防联控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信息交流的制度、规定;疫情信息通报和工作简报;重要会议材料;协助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材料以及相关个案信息的通报、函件等材料。

7、影像类和实物类档案材料。在防控工作中会形成大量的照片、录像等影像材料,也会有奖状、证书、奖牌、锦旗等实物类材料。档案人员一方面应明确地将它们列入归档范围,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关注这些材料的形成或产生时间,主动收集,做到随产生随归档。

8、电子文件的收集。档案人员不仅要收集纸质档案,还应收集电子文档。电子文件的量很大,可以要求各工作组将本组的重要文件刻录成光盘,一式三份,与纸质文件一并归档。

三、建设新发传染病档案信息系统

收集的目的在于利用,档案人员应积极开发新发传染病档案信息资源,为防控一线服务。档案人员一方面将收集来的文件材料尽快立卷,编制出目录,提供给各工作组查阅,一方面应利用信息平台,为防控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网络服务。

1、积极利用已有的信息平台。如果单位已有OA办公自动化平台,档案人员就可充分利用它,尽早将防控档案录入其中。具体做法是,档案人员应优先安排整理防控档案,并将全部防控档案单独编制目录号,在该目录号下,档案按形成单位大流水排序。这样,防控案卷的档号就不必等待当年常规收集的档案整理完毕后再去流水排序了,从而可以尽快地将案卷录入到办公系统中,方便防控人员利用。

2、开发新的新发传染病档案信息系统。如果单位没有现成的信息系统,档案人员就应尽早地建议单位开发档案信息系统。在研发系统的过程中,档案人员应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多与软件设计人员交流,让他们充分了解档案材料的本身特点和利用上的需求,并且要求系统要留出端口,可以在以后加挂到单位的信息平台上。

四、对档案人员的要求

1、深入工作组。档案人员应经常深入各个工作组,了解防控工作的动态,随时掌握各组产生的最新文件材料,对收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加强沟通与交流。由于信息员都是防控专业人员,对文件的整理与收集并不了解,档案人员就要经常与各组信息员进行交流,介绍收集和整理文档的经验,让信息员更快地进入角色。同时,要求各工作组必须建立起文件材料登记制度,无论是上级单位下发的还是本单位制发的文件,信息员都要一一登记。

3、做好模版工作。档案人员应为各组信息员建立文件整理的样本,可以让信息员通过实际的操作,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掌握文档收集后的整理步骤和规范。档案室要经常备份各组的文件目录,从而掌握整个防控工作文件产生的情况。此外,还应要求各工作组及时将已经处理完结的文件材料向档案室归档,以达到文件材料早归档、早立卷、早使用的目的,方便整个防控工作的查阅利用。

4、及时捕捉新情况。随着防控工作的进展和深入,档案人员应密切关注工作进程,如果发现有新的文件材料出现,要及时捕捉,或遇到新问题要多动脑思考,找到解决办法或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和国际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疾控机构预防控制新发传染病的任务会越来越重,档案管理一定要迅速跟上,才能使这些档案成为最为宝贵的防控信息资源,为应对新发传染病发挥积极的作用。

面对SARS的思考 篇4

清晨的阳光,格外明亮。清晨的麻雀,格外欢畅。清晨的微风,格外清爽。清晨的街道,格外清凉。老人锻炼的情景不见了,年轻人上班的身影消失了……SARS打乱了我们的生活秩序!

据报道,很多人面对SARS,表现得异常恐慌。门窗开得大大,时时期待窗外的风儿全部刮进,即使夜里睡觉也绝对不能关闭;沙发一天消毒三次,宁可用酒精将其烧得变色也在所不惜;不停的点着“消毒香”,哪怕自己头昏脑胀……

一块不大不小的云遮住太阳,天色顿时变暗。缓缓走到窗边。面对SARS,恐慌根本没有必要。平时,病毒对人体的侵袭从来没有休止,即使没有SARS,感染肝炎、流感,生命同样受到威胁。况且,由于恐慌,也会使自己的免疫力下降,感染SARS的可能性反而提高。真是不理解这些恐慌的人!

一阵细雨,十分短暂,而且细小,几分钟之后宣告结束。滞留窗前,思绪忽然被同学小A的电话打断。“知道吗?咱班小B得SARS啦!他们全家现在还都在医院呢!你可一定要小心……”小B?小B被感染了SARS?放假前还给他讲过题!他拿过我的铅笔!脑子开始高速旋转,努力思索自己在用完铅笔后是否抚摸鼻子、是否揉过眼睛。看着桌上那杆铅笔,那上面明暗相间的绿色条纹,好像毒药一般在桌子上蔓延。拿起废报纸,卷起铅笔就扔近了废纸篓里,尽管它还是八成新。当时与小B说话时距离极近,会不会……摸摸额头,似乎很烫。拿出体温表,5分钟,36.8度。时间再长些,10分钟,36.7度,这才略感放心,体温表上娃娃的笑脸总算引起了我的`共鸣。

夜里,月明星稀。回想白天,打开日记,写下后面的话: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思考 篇5

农业部在青岛市举办的第二届兽医科技高层论坛, 分析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 研究新发动物传染病应对策略和措施。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 近年来我国兽医科技不断进步, 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 我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国际人员和贸易往来频繁, 动物疫病跨境传播风险加大;周边国家疫情复杂, 我有效防堵动物疫病传入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 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养殖条件不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差别较大, 加之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毒不断出现变异重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高鸿宾指出, 兽医科技工作者要密切跟踪国际兽医科技研究新进展, 紧密结合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需要, 潜心钻研, 不断在兽医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一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尤其是加强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致病机制及预警预报研究, 加强技术储备, 为动物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二要重视战略性研究。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研究, 全面分析疫病流行趋势和特点, 针对不同情况, 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净化、消灭以及防堵外来动物疫病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三要加大重大关键性技术研究力度。要整合科研资源, 促进产学研合作, 大力开展联合攻关, 努力在短时间内在关键技术问题上取得突破, 针对制约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问题, 研究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四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国际兽医学术交流,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增强我在国际兽医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要把握国际兽医科技前沿与走势,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等手段, 不断增强我兽医科技实力。

防范一种新发传染病 篇6

无形体病的发病特点

2008年7月29日,来自安徽明光的57岁农妇张大妈,连续9天发热38.5℃以上,并伴有头晕乏力、胸闷恶心,肌肉酸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几天仍不退烧,后转至南京市鼓楼医院以发热待查收治感染科。实验室检查发现,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降低,肝脏转氨酶升高。经专家会诊,依照2008年2月卫生部颁布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确诊张大妈患无形体病。诊断后,给予相应的抗生素对症治疗,同时辅以保肝,张大妈第二天就退烧了。其他症状及生化指标亦逐渐好转。

近些年,南京市鼓楼医院陆续收治了18位从外地转来的发热伴多系统损害的患者,其共同特点都是农民,均来自于安徽滁州、和县、明光、含山等地以及江苏盱眙、溧水一带,病人均以务农或野外作业为主:发病时间在4~8月间。他们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同时,精神萎靡,神志淡漠。部分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淤点淤斑。检查血象: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尿液检查有隐血及蛋白,肝脏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并发胰腺炎、血淀粉酶升高。其中,有5例病人因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

由于这些患者起病急,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也有不同之处),且病情较重,部分患者短时间内死亡,病毒学、细菌学、钩端螺旋体等检查均是阴性,故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这种情况引起了感染科医师的警觉。怀疑可能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并及时报告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同时加强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标本的收集检测。2007年。安徽芜湖一带又发现一些此类病例,在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首次确定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08年2月,卫生部制定并颁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无形体病的传播途径

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的专家首次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经研究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害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症状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发生误诊。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此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人群普遍易感。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和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为9天。

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无形体病的关键

蜱叮咬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提高人们的认识,避免被蜱叮咬是降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

预防此病,应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等驱避剂进行防护,穿着紧口、淺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同时也容易发现附着在身体表面的蜱。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以上所述的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治疗无形体病的方法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治疗应及早使用抗生素,其中,四环素类为首选,也可选用利福平或喹诺酮类,而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基本无效,禁用磺胺类药物。对疑似病例可用上述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在隔离及防护方面,对一般病例,按照虫媒传染病进行常规防护即可。在治疗和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病人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做好病人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

上一篇:以艺术为话题的600字作文下一篇:经信委人大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