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共7篇)
新发传染病 篇1
近几年, 由于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的流行, 使新发传染病成为当前有关感染病研究的热门领域, 并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1,2,3]。传染性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且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种类, 尤其是我国, 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本文针对新发传染病流行的特点与控制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
1.1 新发传染病的概念
新发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ns Disease, EID) 是指近三十年人群中新发现或新认识到的具有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过去基本被消灭或控制, 近几年又死灰复燃的疾病;另一种为过去根本不存在, 近几年才出现的传染性疾病。
1.2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近30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卫生保健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尤其是疫苗研制, 全国范围内的计划免疫, 使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在不断下降, 其中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控制效果最好, 其次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但受社会因素, 人口流动性加大,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 我国传染病疾病谱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许多过去典型疾病, 如百日咳、白喉等发病率明显下降, 而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于20世纪90年代起跃居第一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也在逐年增加。近30年来, 全球新发传病也有增多趋势, 2003年SARS在我国的流行给我国的政治、经济、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损失, 也成为传染病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外新发传染病, 如疯牛病、猴痘等尚未在我国发生, 一旦这些病症传入我国, 将会对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针对全球性传染病的预防也是现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 陆续报道了新发传染病, 在我国已发现新发传染病, 但研究指出, 可能还存在其他新发传染病, 但没有分离到病原体; (2) 部分新发传染病尚未开展研究工作; (3) 国外发现但国内尚未发现的新发传染病, 如疯牛病、拉萨热、裂谷热等。
1.3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 人兽共患, 近些年, 新发传染病有75%以上为人兽共患性, 表现为动物感染疾病, 在与人接触后发生基因变异, 导致人被感染。 (2) 传播方式多样性:近向年, 新发传染病传播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 如携带西尼罗河出血热病毒的鸟类因迁徙而将病毒传播至世界;如2003年一位因输血而感染疯牛病的患者, 打破了在此之前人们认为的, 疯牛病是经食物链感染的常规认识。 (3) 潜伏期长, 传播速度惊人, 危害严重, 预防及诊治困难:由于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潜伏期长, 如疯牛病从感染到发病现并进行的加8年, 一旦出现症状, 半年到一年内即可造成患者死亡, 而且新发传染病传播速度惊人, 危害严重, 其病原涉及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常为预防及诊治带来巨大困难。 (4) 有较强的变异性:病原微生物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宿主, 可抵抗人体免疫系统及抗病毒药物的, 较强的变异性使防治工作更加困难。
2 新发传染病的控制策略
新发传染病绝非局部独立事件, 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控制, 才能及时发现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并给予积极的防治, 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使其危险降至最低。
2.1 完善监测管理网络, 加强法规建设
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 及时识别疫情, 提供早期预防控制策略, 对新发传染病进行连续、系统性收集与分析, 监测疾病的暴发, 以便采取有效应急措施, 控制其扩散, 危害人民健康。
制定相关管理法律及法规, 加大防范力度, 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应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为新发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证。
2.2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应逐步建立并改善安全饮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 通过培训等方式,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认识, 建立专业的控制工作队伍, 使其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时可采取有效措施对疫情进行控制。
2.3 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建立病原微生物菌株资源库
开展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从其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等, 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能力;从资源共享的角度, 建立新发现病原微生物资源的保藏与共享机制, 各个医院、研究所对新发病原菌进行收集、扩充, 对难以进行的病原学诊断或提供病原线索, 以便深入研究, 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知识, 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建立预警系统, 当发生疫情时可早期发现,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2.4 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杜绝或减少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使动物病原体向人类转移的机率, 减少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这就要求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近几年新发传染病多由动物传染到人类, 尤其是野生动物的传染, 因此应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杜绝原本寄居于野生动物身上的病原体在人身上找到新的宿主, 为人类带来灾难。
摘要:目的 探讨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与控制。结论 新发传染病 (Emerging Infections Disease, EID) 是指近三十年人群中新发现或新认识到的具有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新发传染疾病谱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其具有人兽共患性、传播方式多样性、潜伏时间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变异性强、预防及诊治困难等特点。针对新发传染病可采取完善监测管理网络, 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提高认识, 及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公共卫生,流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孙晓冬, 王海银.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1 (2) :461-465.
[2]王婧, 赵琦, 赵根明.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 (7) :753-755.
[3]梁之祥.新发传染病研究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10) :950-951.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篇2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流行特点;防控建议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73-01
传染病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伴随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传染病涉及的不仅仅是卫生安全,同时也是和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的社会问题。近几年,对传统传染病的防治控制不平衡的同时,也陆续出现新型新发传染病,这又加剧了我国传染病防控局势。伴随我国全球经济化的步伐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员交流趋于频繁、人民饮食结构有所改变、再加上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当前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对此问题进行总结,找到其流行特点,并提出防控建议[1]。
1 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特点
1.1 新发传染病基本概念 90年代,美国医学协会曾对新发传染病作出如下解释:新的、刚出现的或是呈现抗药性的传染病,这在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不断增加或者有迹象表明在将来其发病有增加的可能。依据人们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过程可将其分为三类:①以往不具备传染特点,经过发展,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等;②早就存在,近些年才被确定,如丙型病毒性肝炎;③曾经不存在,近几年才出现,如禽流感、甲型流感[2]。
1.2 流行特点
1.2.1 流行范围大,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范围大,具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例如消化性溃疡、禽流感、甲型流感等疾病在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出现。同时,自然、社会因素对新发传染病传播途径、传播范围有重要影响。
1.2.2 传染性极强,复杂的传播方式 许多新发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播能力以及复杂的传播方式:SARS主要通过飞沫传播;0139霍乱依靠水传播而暴发流行。最近几年,新发传染病又呈现了新的、复杂的传播方式,例如2003年,一名英国人因为输血却自身感染了疯牛病[3]。
1.2.3 与动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有些动物是具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宿主,例如马尔堡出血热、西尼罗河病毒脑炎的病原体的宿主是野生动物;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体的宿主与鼠类相关;疯牛病、禽流感也和畜禽有关。
1.2.4 死亡率极高,危险性极大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人禽流感的死亡率极高,同时新发传染病会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人们的健康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1.2.5 病原体多样,防治困难 细菌、病毒、衣原体等都可以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性传染居多。
2 防控建议
2.1 增强检测能力,提升医生应对能力 针对新发传染病的监察和报警系统逐步完善,对国内外传染病的流行势态紧密关注,深入探究流行病学,对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应用主要技术提出防控措施。同时在人员、设备、技术上不断增强公共卫生系统的疾病防控能力[4]。
2.2 加强培训,提升医生临床鉴别能力 由于很多医生对新发传染病了解不够又从未接触过,也没有受过相关培训。由于对其了解很少,导致误诊、漏诊。所以,对临床医生定期培训,加强传染病知识掌握,使得医生对不确定的病情因素保持警惕性,提高识别力。
2.3 积极宣传教育,保持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要加强新发传染病的群众宣传教育,广泛利用新闻载体、网络,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与此同时,对市民进行健康教育,督促其具备良好的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减少破坏,从萌芽开始遏制[5]。
2.4 加速疫苗研发,为防治疾病提高有效手段 在以往的疾病防控,疫苗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人类健康和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和疾病抗争的同时,相关医学已经证明疫苗是防控疾病的主要手段,加强疫苗研究,对新发传染病控制有着不小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庄.新发传染病.中国临床医生,2009,34(3):6-8.
[2] 张之伦,周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近况.天津医药,2009,34(11):827-832.
[3] 唐小兰.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的特点初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2(1).
[4] 邢同京.我国传染病防治机构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华医院管理,2012,18(12):755-758.
新发传染病 篇3
1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1.1 人兽共患性
在各种新发传染病中, 约有近八成的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疾病。动物在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动物感染疾病, 在与人类接触后, 导致病毒发生变异, 致人感染。比如艾滋病最初是由非洲灵长类动物传播的疾病;埃博拉出血热是非洲猎人吃了患病的野生动物的肉后患上的。
1.2 传播方式多样性
近些年, 新发传染病传播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 比如由于携带西尼罗河出血热病毒的鸟类因大规模迁徙而导致病毒传播至全球各地;如2003年12月17日出现了第一位因输血而感染疯牛病的患者, 打破了人们之前的观念, 认为疯牛病都是由于食物链感染的常规认识。使人们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特点更加重视。
1.3 潜伏期长, 传播速度惊人, 有较强的变异性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主要原因是潜伏期长。例如, 由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 能够对一切杀灭病毒的物理、化学因素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必须将病毒置于在136℃ 高温环境下2 h 才能灭活。 患者从感染到发病周期平均长达28 年, 症状一旦出现, 半年到一年内死亡。同时, 病毒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出现新的宿主, 使人类在新的病原体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如现在的流感病毒变异的速度之快, 可抵抗人体免疫系统及抗病毒药物, 并逐渐呈现对已有药物的抗药性, 使防治工作变的困难[2]。
2新发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策略
新发传染病的问题并非局部独立事件, 而是世界性的, 针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只有积极主动采取措施, 才能发现即时动态, 防患于未然。面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发传染病应进行早期隔离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好易感人群。
2.1 区域隔离
区域隔离是最早的一种隔离手段方法, 包括建立隔离室、隔离病区以及传染病院, 按传染病患者所接触的环境合理将其划分为清洁区域、半污染区域和污染区域, 以便执行隔离技术。①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 如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及库房等。 ②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 如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③污染区:凡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污染区, 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2.2 构建起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结构体系
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可以确保疫情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且控制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执行。对于新发现的传染病信息可以采取连续不断的收集以及整理。通过监测疾病的暴发, 以便采取有效紧急措施, 控制其扩散传染, 避免出现危害群众的健康。
2.3 消毒
需要按照各种传染病不同的传播途径来开展定期的消毒除菌工作。完全遵照消毒技术规范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同时有效控制其扩散与蔓延的有效手段[3]。
3建议
3.1 强化新发传染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 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需要从组织体系以及人员, 技术设备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升对于传染病治疗与护理。构建起有强大技术力量作为保障的专业队伍。对于在职的医务人员需要强化在职培训, 尽可能的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让医务人员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正确的掌握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3.2 推动对于新发传染病的治疗与护理研究, 推动传染病治疗与护理的发展。需要重视对于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分析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方式。制定出科学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隔离办法。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医学知识宣传, 让患者知道患有传染病进行隔离的必要性。
摘要:近些年来, 全球新发传染病发展迅速, 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各类新发传染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新发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策略, 使基层医院采取更加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 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基础的建设, 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提高认识, 及保持生态平衡等措施进行预防。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传染病控制,消毒
参考文献
[1]郭积勇.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2]孙树丰.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及应对措施.中华临床与卫生, 2004, 3:126-127.
新发传染病 篇4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 我国成功地消灭了牛瘟、牛肺疫等烈性传染病, 这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所取得的很了不起的成就。但近30年来, 随着全球新发病的不断涌现, 由于我国对发达国家品种资源的依赖, 导致在动物输入的同时也被动地接受疫病传入的风险。我国30多年来所发现的许多新病, 如鸡的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J亚群白血病, 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都是通过引种传入的, 平均大约每年1种。多数传入的疫病尚未能被消灭, 又要面对新病的风险。
1 新动物传染病的主要成因
1.1 传染源
从内因讲, 病原发生改变是自然界正常的现象, 病原进化或改变是其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求得生存的基本机制。自然条件下, 病原基因复制和转录过程中本身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这是由于DNA或RNA聚合酶本身化学特性 (忠实性) 决定的。RNA聚合酶忠实性相对较差, RNA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口蹄疫、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 (IBV) 、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等RNA病毒具有很多的基因型。这种特性, 显然有利于病原的生存和新病的出现。一些关键位点的改变, 还可使抗原性、毒力甚至宿主范围发生改变。如H5N1禽流感病毒发生某种变异后, PB2-627位氨基酸发生转变, 对人便具有了致病性。
从外因讲, 病毒的进化或改变取决于病原负荷和选择压力。所谓病毒负荷就是群体中病毒的数量, 群体中病毒的数量越多, 发生变异的概率就越高, 产生高致病性病毒的概率就越高, 新发病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选择压力是指机体免疫或使用药物以后, 敏感的病原被抑制或消灭, 而耐受的变异病原就容易扩增并显现出来, 导致新发病的出现。
1.2 传染途径
1.2.1
全球变暖, 媒介昆虫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拓展, 许多过去仅限于热带亚热带的疫病, 向温带地区扩散。例如蓝舌病, 蓝舌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传播, 其发生和分布与库蠓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过去, 蓝舌病存在于从南纬35度到北纬40度之间的地区。但2006年以后, 蓝舌病的发病范围北移, 开始在欧洲北部的比利时、德国、卢森堡、法国和英国出现大范围流行, 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动物疫病。另外, 气候变暖所造成的气温偏高, 也有利于昆虫活跃期的延长和数量上的增加, 传染疾病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如登革热、非洲猪瘟、刚果出血热、西尼罗热等虫媒病毒病, 都有扩展的势头。
1.2.2
反自然的饲养方式, 导致新发病的出现。近年来, 许多新发病均与同类相食、高密度混合饲养等反自然的饲养方式有关。例如, 我国鹅和鸭中新城疫的发生, 则主要与陆禽和水禽混养有关;疯牛病最初是由于饲喂了另一种反刍动物———羊的肉骨粉引起的, 被痒病污染的肉骨粉导致牛的发病, 而用牛的肉骨粉喂牛使疾病进一步扩散, 并最终传给了人。同样, 无限制高密度的草原载畜和小区养殖都有可能引发新的疾病, 并产生严重后果, 必须谨慎对待。
1.2.3
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改变, 导致病原由野生动物向家畜或人类传播。马来西亚尼帕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破坏, 导致果蝠领地丧失, 在猪场周围觅食, 结果发生了蝙蝠携带的马来西亚尼帕病到猪再到人的传播。蝙蝠等野生动物, 在自然条件下其种群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病毒, 这些病毒对这些动物并不致病或没有太大的危害, 但在某些情况下, 一旦感染了家畜或人类, 就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常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1.2.4
候鸟的迁徙, 也是新发病出现的一个因素。1999年美国西尼罗河热的爆发, 据研究与候鸟的迁徙有关, 病通过鸟-蚊-人的方式传播给人类。禽流感的远距离传播, 也与候鸟的迁徙有关。
2 对策
2.1 实施有限的免疫措施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很多疫病在被发现时, 可能已在长时间或较广范围内存在, 免疫措施确有必要。但免疫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实施的措施, 更不是动物疫病唯一的防控措施, 无限制的免疫是不对的。特别是对于经流行病学监测证实为新发病的, 由于流行时间和流行范围有限, 应采取严格的扑杀政策, 而非免疫政策。扑杀是疫情控制最彻底的措施, 虽然就目前的国情来说, 由于经济补偿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扑杀政策只能在局部或在短时间内对某些特定疫病实施。但从长远看, 必须尽快实施有限的免疫措施政策, 扩大扑杀净化的比例。
2.2 尽快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和无计划的养殖规模
我国许多地区还存在陆禽、水禽混养、散养等现象, 落后的养殖条件、过高的养殖密度、过多的养殖数量, 都增加了新病产生的几率。应加快饲养方式改变,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2.3 实施更为严格的动物移动限制措施
众所共知, 病死畜的非法交易和频繁的动物运输, 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的几率。不法商贩买卖病畜, 常常导致疫病的异地传播。同样, 频繁的动物流动, 由于许多疫病单靠产地检疫难以发现, 运输过程的应激还会导致许多潜在疫病的发生, 进而传播开来。因此, 应实施更为严格的动物移动限制措施, 例如, 除种用动物和特殊需要动物外, 禁止活体动物运输;实施指定通道等行政限制措施。
2.4 建立自育、自繁、自养体系
在全球新发病不断涌现的形势下, 由于我国对国外动物品种的依赖, 极易通过引种方式, 将不同国家的新病引入, 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全面建立自育、自繁、自养的体系之前, 这种风险会始终存在, 目前只有及时掌握国外疫情信息, 进口过程中加强原产地检疫, 强化口岸隔离措施, 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病传入的风险。
2.5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动物防疫投入的力度
目前, 我国在基础设施、技术储备和技术组织等方面还不具备高效应对新发病的能力。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动物疫控机构, 基础设施相当薄弱, 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冷链系统等都比较落后, 远远不具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就技术储备来看, 对许多有传入风险、潜在危害较大的疫病, 还没有建立起从临床诊断、诊断试剂到疫苗储备的应对能力。
新发传染病 篇5
1 新发传染病概述
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由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1]。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提出EID的概念:新的、刚出现的或呈现抗药性的传染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中不断增加或者有迹象表明在将来其发病有增加的可能性[2]。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的病原体和相关的传染病有30余种,这些EID可分为3种情况:第1种是近年来新病原体的发现才被认为是传染病的;第2种是早已在人间存在,近年来才被发现和认识的;第3种是以往在人间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3]。EID因其不确定性、难以预测性,而使人们无法及时采取特异性预防控制措施,造成高病死率,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5]。
2 新发传染病流行特点
2.1 流行范围广,影响因素多
储存宿主的存在导致疾病随宿主的迁移而传播,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和国际交流也是EID迅速在全球蔓延的重要因素[6]。莱姆病等疾病已呈全球分布,SARS在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疯牛病在22个国家流行。同时,生物、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可对EID的传播范围、传播途径产生影响,如局限在非洲地区的西尼罗病毒脑炎却在美国出现暴发流行[7]。
2.2 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
EID一般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如埃博拉出血热、SARS等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8];O139霍乱主要通过水传播引起暴发流行;西尼罗病毒脑炎经蚊子叮咬传播。近年来EID的传播方式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如2003年1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1名因输血感染疯牛病的病例,打破了人类的常规认识。
2.3 与动物关系密切
一些EID与动物关系密切。某些疾病原先在动物间传播,但病原体在发生基因变异后具备了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野生动物是马尔堡出血热、拉萨热、西尼罗病毒脑炎等病原体的宿主;艾滋病原是非洲灵长类动物的疾病;莱姆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原体的宿主是鼠类;猫抓病、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与畜禽有关。
2.4 病死率高,危害大
埃博拉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军团病、人禽流感等疾病的病死率很高。EID往往与动物有一定关系,在人群中缺乏免疫力,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疫苗,易在社会上引起恐慌,同时,EID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3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因素
EID流行因素复杂,其演变过程可能分为2步:一是新的病原体被引入人类,二是新病原体在新的人类宿主中确立并进一步传播。21世纪以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EID中70%以上为人畜共患病[9],这表明动物传染病库是人类新传染病的潜在源泉;同时也表明,诸如人口特征及行为改变、生态及环境变化等外在因素促进了EID的出现[10]。
3.1 内在因素
病原微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发生变异,病原体在短时间内可发生大片段基因获得或缺失的“飞跃”式突变,这种机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许多新的突变株,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毒素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或演化为新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EID发生[11,12],如: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的变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猿的免疫缺陷病毒具有很高的同源性[13]。
3.2 外在因素
3.2.1 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口增加需要更大的空间供人类生存,而乱砍乱伐、捕杀野生动物、开垦荒地等,使得原有生态屏障被破坏,一些野生动物被迫离开栖息地而迁移到其他地区,与人类距离缩小致病微生物从动物身上传到人群;并且还可以造成居住环境的改变,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4]。
3.2.2 自然界平衡的破坏
全球排放CO2过多引起“温室效应”,亚热带流行的传染病北移,使原来没有亚热带传染病地区出现了新疫情。温室效应、极端异常气候频现等均有利于一些病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也可为传播媒介提供理想的孳生环境,促使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3.2.3 人类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因素的变化
人口快速增加、移民、战争、危险性行为、静脉吸毒、经济贫困、饮食习惯的改变、食物加工方法的改变、个人卫生习惯差等公共卫生基础及体系监测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另外,还有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注射器等途径传播传染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及庚型肝炎等。
4 我国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
4.1 已经存在或流行的传染病
在EID中有50%已经在我国存在或正在流行。如艾滋病、O139型霍乱、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军团菌、莱姆病、空肠弯曲菌腹泻、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新型肝炎、EV71病毒感染、隐孢子虫病、猪链球菌感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4.1.1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疫情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由于人口流动频繁,5月11日我国成都首现输入性病例。自5月29日开始,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二代病例,使我国甲流的传播风险日益增加[15]。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11月13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累计报告65 927例确诊病例,死亡43例。
4.1.2 非典型性肺炎
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省出现SARS首发病例,并于2003年2月在该省出现暴发疫情,然后迅速蔓延到内地大部分地区和世界各地。截止到2003年8月16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SARS病例5 327例,死亡349例。在疫情扩散过程中,由于对疫情的估计不足,疫情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而产生了哄抬物价、迷信活动增加及出现攻击政府的言行等社会安全类的突发事件[16]。
4.1.3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997年5月,香港1名儿童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成为世界上首例经过实验室确证的H5N1禽流感病例。2005年10月,湖南省湘潭市确诊2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例,随后,安徽等17个省市及香港陆续出现病例,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共确诊40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26例,病死率65.0%,高于全球59.3%的水平[17,18]。
4.2 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疫情上升明显
我国在应对EID时,又要面临着原已控制现又再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性病、血吸虫病、麻疹以及脊髓灰质炎等)预防控制的双重任务。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并得到国际认可,2011年7月新疆出现脊灰暴发疫情。
5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5.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对EID的识别能力
大多数临床医生缺乏对EID的了解。资料显示,1918—1919年世界流感大流行,最早是美国军营一名炊事员出现发热伴头痛症状,结果造成美军兵营及多个国家流感流行,病死人数达数千万。究其原因:一是当时检测手段落后,无法确诊流感病毒;二是首诊军医对流感认识不足[19]。因此,应加强对临床医生EID的业务培训,使其提高对EID的识别能力。
5.2 建立和完善监测网络,提高应对能力
建立并完善EID监测和预警系统,注重症状监测,及时发现新传染源或病原体以及影响因素。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流行趋势,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阐明EID的流行环节、特征及影响因素,了解发病特点及主要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从组织体系、人员、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提高公卫医师应对EID的能力,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5.3 实施健康传播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了更多、更广泛因素的影响。因此,新时期下的健康传播,特别是在EID的发生或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综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特点为一体的新型传播方式,从而结束原有的单一模式传播的弊端,达到迅速传播健康信息,从而减少EID危害的目的[20]。
5.4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防止EID的输入和输出
对国外已经发现但在我国可能不存在的EID,如埃博拉出血热等,应引进病原学诊断技术和方法,并借鉴其成功经验,防止其输入;对那些我国可能存在但尚未发现或发现不久的EID,如军团菌病、莱姆病等,则应采取各种措施,查明其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降低其感染与发病率,并防止其输出国外。
5.5 做好风险沟通
当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公众难以短时间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造成恐慌心理,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社会对公众有效的沟通与引导,准确信息的及时输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2009年应对甲流疫情的风险沟通是SARS以来暴发疫情预防控制中风险沟通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
摘要: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死因顺位已从1952年的第1位降到2004年的第10位之后;计划免疫接种使麻疹、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已限制在较小的流行范围。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因素的变化以及病原微生物的不断进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和蔓延。新发传染病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使人们无法及时作出决策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就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特点、流行因素、我国新发传染病流行情况以及预防控制策略做如下综述。
新发传染病 篇6
1未病先防, 以温病学理论指导民众防疫保健
病因不明, 相互染易, 传播迅速乃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主要特征, 一经爆发, 易成燎原之势。曹植《说疫气》载“家家有位尸之痛, 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 或覆族而丧”便是东汉末年疫病流行的写照。当今社会之卫生体系与民众防病意识之进步, 已与古时非同日而语, 但正确应用温病学理论于民众之防疫保健仍大有裨益。《医学心悟·论疫》云:“疫之症, 来路两条, 有在天者, 有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合邑, 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 其气息俱从口鼻而入, 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明确了疫病发生及传播的基本原因和途径。结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发病观, 当借助现今媒介于民众之中普及疫病预防知识与方法, 作“未病先防”之事。撮其要旨, 略为两条。
1.1 趋避邪毒, 自我防范
《瘟疫论》认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 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气在岁运有多寡, 在方隅有厚薄, 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 无论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在疫病流行期间应做到“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当遵《治疫全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恶, 毋食病家食菜, 毋拾死者衣物”之诫, 避免与病患接触, 减少公共场合逗留。制定防疫隔离具体方法, 普及于民众。减少和截断“人之疫以气相感”的可能。
1.2 药、食预防确有其效, 但须戒偏信、误用之害
膳食养生和服药防病为国人之传统, 然疫病流行之际, 总有众说纷纭, 验方、偏方亦广泛流行。用之不当, 有碍气血调和, 于防病无益。“瘟疫之来不可先定方”, 需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之病情拟定食养及用药规范, 引导民众明确饮食调理和自我药物预防之作用和正确使用之法, 避免偏信、误用之害。
2规范概念, 明确内涵, 应用温病学理论指导医生临床救治
温病学自萌芽之时至理论体系完成构建, 始终具有求是创新的特性。对疫病病因、病机转化及辨证方法和方药体系的创立皆有别于时气外感和伤寒。
2.1 “受本难知, 发则可辨”, 疫病病因当“审证求因”, 不可先有成见
吴又可认为疫病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 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此气之来, 无论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 邪自口鼻而入”, 参之现代传染病学, 其言可信。然疫病病因之寒、热、微、甚, 涉及脏腑病位需以患者症状表现为准, 从“审证求因”中寻之, 不可先有成见。“审证求因”是中医临床认识病因并进而指导治疗的基本方法, 钱天来的“受本难知, 发则可辨, 因发知受”之论, 可谓对中医温病病因学说立论基础和认识方法的精辟归纳。因此在新发突发传染病辨证过程中“审证求因”, 细化温病病因的性质十分重要。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分温病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对温病学说之发扬, 当为效仿之典范, 此为温病学发展过程中总结新现象, 提出新理论的重要途径。
2.2 正邪进退的动态变化是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核心特征
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实乃长期观察温病证候出现和演变规律的经验总结, 颇有当今盛行之循证医学的特点。卫气营血辨证是由表及里, 划分了病邪所在位置的深浅;三焦辨证则从上到下纵向描述了病邪的传变及病情轻重。二者均客观反映了温病邪气传变过程中的症状表现, 使得对病情和疗效的判断有证可循, 合理应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键在于对温病病情转化的动态认识和转化节点的正确判断, 同时应与脏腑辨证有机结合使用,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2.3 “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当活看
叶天士“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是对温病初起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阶段、病机、病位普遍规律的高度概括, 而绝非单独针对某种温病发病部位而言。虽近年新发传染病多先损及于肺, 但王孟英早有“伏气温病, 自内而发, 湿温、疫毒、暑邪夹湿多起于中或下, 不能概为始于上焦, 在手太阴”之说。因病因不同, 感染途径有别, 人的体质之差异, 温病初起可以出现多种形式。翟岳云[1]撰文指出“证诸临床实际, 温病之发, 有始于肺者, 也有不始于肺者, 故我们认为, ‘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只是温病发病的一种形式, 不能视为温病发病的必然规律。”因而辨治新发突发传染病时当细审病状, 详求病机, 不可囿于“首先犯肺”之字下。
2.4 正确理解“在卫汗之可也”
温热邪气最易化燥伤阴, 故温病慎用汗法。如吴鞠通自注银翘散方论云:“温病忌汗, 汗之不惟不解, 反生他患。”然温病忌汗, 何以叶天士有言:“在卫汗之可也”, 其中之理不可不明。“在卫汗之可也”是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为温病卫分证治明确的治疗方向, 把“汗之”简单理解为应用汗法, 有失偏颇。现代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2]在《温病浅谈》中提出, 温病卫分证实为肺经郁热证, 而非表证。因此, 教材中“温邪初犯人体肌表”的表述未能真实反映温病初起以脏腑为病变中心而非肌表的病位特点。同时明确指出叶天士“在卫汗之”并非应用汗法, 汗之是治疗的目的和效果, 并非治疗方法, 可谓一语中的。温病卫分证当辛凉清解。通过辛凉清解, 使得肺卫宣, 营卫和, 三焦畅, 郁热散, 自然周身津津微似汗, 邪达热退而愈。即叶天士所谓“在表初用辛凉轻剂”。辛以宣肺疏卫, 凉以轻清解热。辛散非发汗, 而是开其郁, 凉清非直折, 而是泄其热。故“在卫汗之可也”之“汗”字可作散、透、清字理解。
2.5 温病下不嫌早, 下法宜缓宜轻
温病应用下法之内容丰富, 倡导“温病下不嫌早”者首推金元时期的刘河间, 以后吴又可、柳宝怡等皆有创新和发展, 为后世治疗温病提供了宝贵经验。然明确温病用“下法”之目的, 方能正确理解“温病下不嫌早”之意, 而于临床灵活使用。河间云:“一切怫热郁结者, 不必止以辛甘热药能升发也……热甚服大柴胡汤下之;更甚者,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下之;发黄者, 茵陈蒿汤下之;结胸者, 陷胸汤、丸下之。此皆大寒之利药也, 反能中病, 以令汗出而愈。”由此可以看出, 下法之运用, 不仅能泻热通腑, 而且能使患者腠理开, 病邪从外、从下而出。值得注意的是, 刘河间在此只言“令汗出而愈”其立意并非主要针对燥屎而是针对郁热。同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大凡客邪贵乎早逐, 乘人气血未乱, 肌肉未消, 津液未耗, 病人不致危殆, 投剂不致掣肘, 愈后亦易早复”的论述, 也提示了温病早用下法可达避免温邪过早耗伤阴液的目的。至于温病下法的具体应用当从柳宝怡在《温热逢源》中所说:“伤寒病类多坚栗, 下之宜猛而重;一下之后, 可以连下者甚少。温热病粪多粘黑如酱, 下之宜缓而轻”的观点。
2.6 重视温热疫病的血瘀病机
邪热壅盛, 热与血搏是温热疫病血瘀病机的主要原因。《温疫论》指出:“血为热搏, 留于经络, 败为紫血”, “热留血分更加失下, 必致瘀血。”《温热论》也云:“有热传营血……挟血而搏, 其舌色必紫而暗。”病入血分, 本已病情深重, 但瘀血形成后又可为致病因素, 与热毒之邪交结, 相互为虐, 导致病情胶结难愈。如《温热逢源》所论:“因病而有蓄血, 温热之邪与之纠结, 热附血而愈觉缠绵, 血得热而愈形胶固。”因此疫病防治中应重视血瘀病机, 防止病情胶着难愈。朱为坤等[3]在分析血瘀病机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血瘀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病机过程, 可能早在卫、气分证即开始产生, 强调了早起应用活血化瘀法的重要性。
2.7 总结温病学经典方药的“药证、方证相应”规律, 规范对新发疫病选方用药的指导
所谓药证与方证, 是中医用药或遣方的指征或证据, 也称为药物或方剂主治。药证相应和方证相应是临床取效的重要前提。正如《伤寒论》所谓“病皆与方相应者, 乃服之”。药与证, 方与证的相应规律, 乃中医总结临床经验之主要手段。时至今日, 温病学积累了丰富的用药遣方经验, 银翘散、桑菊饮、清燥救肺汤、清暑益气汤、三仁汤等大量方剂耳熟能详, 也是温病学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常用手段, 然其方证相应规律不能局限于古人所述, 当在临床救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和总结, 以期完善对新发疫病选方用药的指导原则, 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翟岳云.“温邪上受”非皆“首先犯肺”[J].中医杂志, 2005, 16 (8) :635.
[2]赵绍琴.温病浅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129.
新发传染病 篇7
1布尔津县基本情况
(1)布尔津县位于阿勒泰山脉南麓,准葛尔盆地以北,东部与蒙古国交界,西北部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总面积10540km2,边境线长218km,是全国少有的与3个国家接壤的县。全县辖5乡2镇63个行政村,由哈、汉、回、蒙等21个民族组成,全县总人口7.22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57.5%,汉族占30%,其他民族占12.5%。我县农牧业生产方式为农牧结合,以牧为主,全县有宜农荒地190万亩,目前仅开发使用34万亩;有草原面积1227万亩,可利用面积820万亩。2012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50.2万头(只),其中:牛13.57万头,羊32.76万头(只);家禽养殖60.3万只(羽)。年末存栏32.92万头(只),产肉量11219t,产奶17132t,产蛋882t。实现畜牧业产值2.94亿元。(2)布尔津县畜牧兽医站,隶属于县畜牧兽医局。是承担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检测、监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研究等工作的县级动物防疫技术支撑机构,全面负责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与净化工作。现在编人员10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1名、助理职称2名。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70%。下辖五乡两镇共7个乡镇级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73名,村级防疫人员81名,具有较强的技术管理、技术指导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
2布鲁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2.1近几年布病防控情况为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根据《动物防疫法》及主管业务部门的总体要求,本县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与净化工作。针对每年检测出的阳性病例,本县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了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现将近几年布病监测开展情况汇总如下:
2.2世行赠款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完成情况(1)布尔津县于2013年5月启动实施世行赠款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为确保本县项目顺利推进,按时完成,自治区畜牧厅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6月初,自治区外资办、自治区畜牧兽医综合处和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等领导和专家对本县流调方案、问卷调查、采样登记和数据录入等进行指导、培训和安排部署。(2)根据《世行赠款布尔津县动物布鲁氏杆菌病横断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了流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兽医站,并安排了5个工作小组负责流调具体工作,做到明确责任,落实到人。(3)2013年6月13日,本县开始流调的抽样、采样和问卷调查工作,2013年7月20日完成了流调的抽样、采样和问卷调查等工作。共安排工作车6辆,工作人员100人,出动车次400余次,全面展开流调采样工作。完成10个村(其中5个牧业村,5个农业村)300户6000份采样、检测和录入工作(牛血清检测3000头、阳性92头、阳性率3.06%;羊血清检测3000只、阳性57只、阳性率1.9%)。
2.3世行赠款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完成世行赠款项目资金29.7万元。其中:培训经费12.4万元,流调采样经费9.8万元。设备采购经费6.5万元(上级统一采购)。目前,已上报发票报账23.2万元,已完成报账资金3.3万元,剩余未完成的正在办理中。
3主要做法
3.1积极做好牲畜流行病学调查虽然近几年全县境内没有发生大的动物疫情,但是点状疫情时有发生,如本县人畜间不时会出现人畜共患的布鲁氏菌病点状疫情,虽然得到了及时控制,但也提醒当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形势还依然严峻,时刻提高防控意识。自今年5月项目启动以来,本县先后多次组织畜牧兽医站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结核病等疫病的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县动物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全县共调查4乡2镇,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对于人畜共患病进行了疫源调查,基本掌握了疫病发生的来源,为今后动物疫病防控奠定了基础。
3.2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做好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的各项部署工作(1)及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按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召开由县畜牧局及相关部门领导和各乡(镇)主管领导,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参加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动员大会,由县畜牧兽医局牵头,负责协调全县畜禽新发传染病各项工作。并成立了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认真做好项目协调、督导、检查信息联络和采样化验等各项工作;项目实施乡(镇)畜牧兽医站为成员单位,负责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统计、免疫、采样、送检、数据录入和规范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等工作。(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加大资金管理。积极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项目启动及资金使用管理培训班,根据国家关于加快投资项目实施工作的最新要求,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按照规定使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做到规范透明。(3)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培训工作。为促进该项目顺利实施,本县于2013年4月16~17日,举办了布尔津县世行项目培训班,共培训100人,聘请了地区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专家进行授课,主要授课内容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控、动物疫病的防疫及畜禽养殖防病技术等。同时,布尔津畜牧局共安排21人参加农业部、畜牧厅组织的财务、流调等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有效的提高了本县世行赠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3.3县兽医站实验室基本情况(1)布尔津县畜牧兽医站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执行好各种动物疫病的防治技术规程等,承担着布尔津县动物疫病预防业务技术管理和指导、动物防疫专业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科普宣传、动物疫病信息管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实施全县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疫情报告等工作;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方案;负责引进先进的化验、诊断设备和诊断技术,确保化验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落实动物防疫疫苗和动物防护物质的储备以及逐级供应等工作;审核发放《奶牛健康证》;规范动物疾病监测和检验工作,发挥好全县的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作用。(2)实验室能力范围:本实验室能够承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3种动物传染病免疫抗体的检测,承担动物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2种传染病的检测,能熟练运用病理剖检、平板凝集试验、变态反应试验等检测方法,对动物疫病进行检测、监测和诊断。(3)基础设施建设:自2011年起,本县不断加强实验室设施设备和防疫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免疫抗体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将村级防疫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争取资金近8万元投入实验室监测工作中,以提高实验室监测水平。(4)实验室管理规范:一是合理布局。本县按功能将兽医实验室分为接样解剖室、病原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药品室、样品保存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等。二是强化培训。本县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技术人员进修学习,2008年以来,先后选派5人(次)参加了内地省市和疆内举办的兽医实验室检验操作技术、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实验室管理培训。三是制度上墙。为规范实验室操作规程,做到制度上墙、记录归档,并做好制度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确保特殊情况有应急安全措施,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存放,剧毒、危险物品专人管理,促进实验室有序运转。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通过实施世行赠款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有效的提高了本县新发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普适性能力,如影响评估、流行病学、风险沟通、应急决策等,提高了本地布鲁氏菌病防控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仍存在着一些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主要是:(1)布病补助经费不足,其防治计划,规划难以实施。最主要的难题是阳性牲畜扑杀淘汰困难,难以达到彻底净化的目的。呈阳性牲畜无中央补贴,加之地方补贴很低,农牧民的配合积极性较低,影响了扑杀处理工作的难度,难以彻底消除地方布病,建议布病补助经费能否列入国家补助范围,加大布病净化补助力度。(2)实验室面积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实验室面积小,加之办公室和实验室都在一起,致使各检测化验室仪器设备无法进行规范化放置,影响到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上级能够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新建化验室和畜牧兽医工作站。
5今后布病防控工作的主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