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立法新发展

2024-10-03

国际立法新发展(共10篇)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1

1 国际反恐合作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社会中的恐怖主义在不断的蔓延, 国际社会开始了对国际反恐合作的探索与实践。恐怖主义的存在, 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了, 但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它并没有蔓延到国际社会而是仅存在于国内社会。恐怖主义实际上是从20世纪60年代从国内社会走向国际社会的。其实, 早在19世纪中后期, 就有许多国家开始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规制恐怖主义行为。而最早的一部国际范围的反恐立法, 可追溯到于1927年由国际联盟指定的《防止和惩罚恐怖主义公约》。虽然该公约并未生效, 但其作为第一部国际反恐的立法, 至今为止, 还是为国际反恐的立法和合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 随着世界格局的动荡, 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的解体和其冷战的结束, 世界的权利平衡的局势就此打破。但也因此, 加快了世界格局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但在苏联解体后所留下的美苏矛盾并没有因此结束反而是日益显现出来, 并且愈演愈烈。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在国际社会的滋生、蔓延并日益扩大, 它危害的程度和危害的范围都在不断地扩大, 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严重的影响了国际社会的稳定。但与此同时, 这也大大加大了国际反恐合作与立法的步伐, 并使国际反恐从国际合作走向了国际联盟。

在冷战结束后, 有许多国家都运用制定法律来规制这也恐怖行为的行列中。1996年12月, 联合国通过了国际反恐联盟的“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措施”的文件。该文件明确的指出了“强烈谴责一切恐怖主义行为、方法和做法, 不论是任何人所为和在任何处发生均为无可辩护的犯罪”。美国也于1995年出台的《反恐怖主义法》、英国于1998年出台的《反恐怖主义法案》、德国于2002年出台的《反国际恐怖主义法》, 这些法律都充分的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恐怖主义行为, 强烈要求世界和平的愿望。

2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国际反恐合作立法的新发展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 预示着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已经对21世纪的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是恐怖主义发展的顶峰, 也是国际社会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转折点。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 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减弱和消除恐怖主义, 是摆在各国政府以及全世界人民面前的一大问题。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 发达的通讯手段以及日益松弛的边境管制, 使得当今的国际恐怖分子的行为有了高智能化和流动性大等新特点。高智能化, 能够使恐怖分子通过网络来计划并实施恐怖袭击;流动性大, 使得恐怖分子能够更容易的穿越各国边境进行部署计划并实施恐怖袭击。这样一来, 就大大加大了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范围, 其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 “9·11恐怖袭击事件”促使国际反恐合作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有许多国家已经把反恐合作与立法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并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强反恐斗争及其立法。 迄今为止, 表示支持国际反恐斗争的国家已有100多个。其中包括中、俄、英、法、德等大国, 北约成员国以及亚、非、拉的一些国家。一些国家已同美国签订反恐合作协议, 以此更有利于彼此交换情报, 提供支援等。国际反恐联盟的队伍也正在不断地壮大, 日益呈现出国际大反恐的局面。长此以往, 更加有利于国际反恐立法的发展。

3 国际反恐合作的立法面临的困境及其分析

在不断高涨的国际反恐合作的浪潮下, 国际社会对反恐的投入越来越大、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各种反恐措施也日益增多。“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 国际社会在政治、军事、社会等各领域对国际恐怖主义进行了全方位打击。反恐斗争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国际恐怖活动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当前的反恐困境使我们意识到:当前的国际反恐立法, 是以主权国家为最基本的单位, 然而各国都有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也都需要去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在反恐怖斗争中怎样去寻求和保持各国之间利益的平衡。只有找到这种利益的平衡点, 才能更好的促进和加强国际反恐的合作及其立法。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仅由某一国主导的反恐斗争存在着很多弊端, 不利于国际反恐合作立法的制定, 也不利于国际反恐联盟发挥其作用。但是想要全面的开展国际反恐合作, 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国际法律体系在这方面的建设与完善;制定和发布相关的正式文件, 并且规范和约束其反恐合作的规则。在国际社会间, 合法的适用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大力倡导制定双边和多边协议与合作, 推进世界国际关系的法制化。这些规则的制定则需要一个公认的国际组织才能更好的完成, 此国际组织非联合国莫属。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这几十年来一直在平衡着各国之间利益, 稳定推动着人类进步和发展, 发挥了任何国际组织都替代不了的作用。只有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展开全面的合作, 反恐合作的立法才能够更快的制定并颁布, 也能够更加顺利的执行, 进而提高合作的实效性。

从以上分析来看, 恐怖主义的发生发展具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 以及民族宗教矛盾的冲突, 国际恐怖主义行为作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畸形的表现形态,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一个主要威胁。

就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 国际恐怖主义仍然十分猖獗, 这就关系到了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恐怖主义之所以越打越多,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军事打击为主要打击方式的反恐行动重点在于治标, 而非治本。在恐怖分子不断发动袭击的情况下, 军事打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威慑住一些恐怖活动, 但仅靠军事手段是无法彻底的从根本上解决恐怖问题的。

从根本上说, 恐怖主义就是一国与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冲突和动荡是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 贫穷和落后是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再加上国内政治、民族、宗教、经济等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 使得民众不满情绪的积聚, 为恐怖主义行为的发动提供了社会基础。要想从国际社会中将恐怖主义彻底的铲除, 就必须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消除贫困与不公、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立法的制定等各个方面同时的开展工作。

恐怖主义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威害, 客观上讲, 要想打击恐怖主义就必须先从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开始, 除了各种反恐国际公约外, 最重要的是应尽快出台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立法。当今, 减少恐怖主义的袭击, 努力维持一个和平、稳定和安定的内外部环境, 已是各国的共同需求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这也为开展国际反恐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基础, 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反恐合作立法的发展。

目前, 国际反恐合作的立法领域已经制定了很多实施性较强的国际公约, 如《海牙条约》、《东京条约》、《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蒙特利尔条约》等国际性反恐合作公约。国际社会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国际公约, 各国或国际组织要加强反恐协调, 全面落实国际反恐公约的要求,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反恐怖合作机构的立法模式。长此以往的沟通与合作, 才能全面有效的打击全球性的恐怖威胁, 真正实现以和平为主题的国际秩序。

摘要:20世纪90年代, 国际恐怖主义在国际社会的滋生、蔓延, 其危害的程度和危害的范围都在不断地加大, 随后,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预示着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已成为21世纪对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一个最严重的威胁。当今, 世界各国积极地展开合作与搓商, 已经普遍的把反恐斗争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 国际反恐合作的法律制定也随之迈向了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反恐合作,国际联盟,反恐怖主义,立法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毅, 夏安凌.国际经济政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刘秀梅.论恐怖主义犯罪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J].中国法学, 2002.

[3]霍尔德斯.恐怖主义及其严重危害性[J].黄凤兰译.国外社会科学快报, 1988.

[4]孙渤.9.11后国际反恐斗争的状况与策略[J].前线, 2003, (11) .

[5]赵秉志主编.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理论与立法[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6]杨洁勉.国际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9.11事件的冲击和影响[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2

2010-08-16 17:19:58来源:中国日报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遭受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创伤。本次金融危机证明了“最少的监管并不是最好的监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监管不足和不力。在此背景下,国际金

融监管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趋势

1,更严格和更大范围的监管

G20伦敦峰会联合公报明确提出,所有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都必须接受适度监督和管理。这一共识在美国和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得到了落实。奥巴马政府2009年6月正式提出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后,奥巴马总统于2010年7月21日签署,法案说明美国正在建立一个更为完整严密的监管体系,依据该法案,监管触角几乎伸到金融领域各个角落,从金融机构的运作、并购、抵押贷款的发放到信用评级、衍生品的交易等,都纳入了监管行列;在法案中,美联储的监管角色有了全新定位,其监管范围被空前扩大,监管范围不再局限于银行,还覆盖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形成威胁的企业,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配合美联储进行监管,法案规定新设两家机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处理系统风险,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则对提供信用卡、房贷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利益。监管新法将限制大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尤其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银行在市场上的跨业经营将受到严格限制。美国还要求达到特定规模的对冲

基金必须在证卷交易委员会注册,以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

欧盟委员会认为,今后需要强化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加强对信用评级公司的监管。

2,从规则监管到原则监管

长期以来,欧美国家金融监管基本奉行规则监管模式,监管部门制定明确而细致的规则,金融机构在规则之内照章办事,法不禁止则通常可行。但金融危机历史表明,市场环境的变化常常领先于监管机构的行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总是沿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轨迹演进,监管缺少必要的灵活性,落后于创新的步伐,而当二者距离过大时,就容易产生危机。

由于规则监管的种种不足,原则监管的理念得到更多的重视。近来,英国开始推行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改革。相对于规则监管以规则和标准为中心,重视过程、产品而言,原则监管是一种以原则为导向、重视结果的监管方式。原则监管的模式帮助英国维持了金融系统稳定。目前,很多国家都开始考虑

将原则监管吸纳到本国体系中。

3,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减少系统性风险

金融体系通常存在系统性风险,即使单个机构力图控制自身的风险程度,但整体风险却可能超过安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机构的风险外溢,就会颠覆金融业整体。从本次金融危机看,原有金融监管方式只注重微观监

管,忽视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通常将众多金融机构看作一个整体,并以实际GDP为尺度衡量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从而避免金融机构之间负面作用的冲击所带来的整个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美国增强宏观审慎性监管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加强对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欧盟则成立了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作为宏观监管部门,识别、监控、预

警整个金融体系内的系统风险。

此次金融危机前欧美国家的监管趋势是央行和监管机构分离,这就造成熟悉宏观经济形势的央行没有监管权;而有监管权的机构又不了解宏观经济情况,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宏观审慎性监管。因此,增强央行监管地位,加强央行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合作,成为新的监管趋势。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加强央行和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

4,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必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贸易和资本流动更加自由;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但全球化在加速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扩大了危机的传播范围,加速了危机的传导速度。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要加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欧盟已着手加强成员国监管机构的合作;国际上,原金融稳定论坛升级为“金融稳定委员会”,体现了世界向国际统一监管方向努力。一些大型跨境金融机构还采取了监管团制度:金融机构母国监管者为主导者,联合其他东道国监管机构共同监管。

二、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加强宏观系统性监管

我国目前缺少监测、防范宏观系统性风险的专门机构。参考国际经验,未来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改进宏观监管不足:一是一定程度上恢复央行的监管职能,但界定清楚央行和专门监管机构的权限差别;当某些大型金融机构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央行有权干预;二是成立新的专门机构监管系统性风险,协

调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合作。

2,适度引入原则监管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应更多注意的是完善规则监管。但鉴于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的不断引入,在一时难以设立明确规则、监管程序的地方,可适度参考原则监管的方法,赋予监管机构在遵循基本监管原则的情

况下更大的自由监管的权力。

3,扩展国际监管合作的范围和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一是积极融入全球性监管体系的建设,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G20框架下的监管合作,与此同时,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利益;二是在地区性合作中,结合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发挥区域监管合作的领导作用,特别是在东亚范围内,在借助、推进人民币亚洲化的同时,构建东亚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三是与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共

论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新发展 篇3

关键词:诚信;国际法基本原则;习惯国际法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和其他国际法的所有原则、规则与制度一样,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整个国际法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一、诚信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诚信”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法律概念、术语、原则或规则,通常与“善意交替使用。一般认为,虽然诚信概念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初时期,其最直接的起源是罗马法。所谓“诚信”,就是法律主体或法律行为者以忠实于自己的目标的方式遵守承诺并为实现其达成的目标真诚和有效地开展工作。如今,诚信原则在世界上所有法律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欧洲大陆法系或者英美普通法系,还是社会主义法系,都以诚信作为基本的法律理念和原则。诚信原则适用的普遍性在于,它不仅是各国国内法和区域法的基础,而且构成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核心。诚信原则适用的广泛性在于,它不仅适用于以民商法为代表的私法领域,而且同样也适用于宪法、行政法等公法领域。虽然诚信原则在欧美学者的国际法著作、教材或论文中已有比较广泛的论述和传播,但是在中国的国际法学界则缺少系统的阐释。

在今天和未来国家间相互依存、彼此合作不断加强和全球化不断扩展与深化的国际大环境下,主权国家推行诚信建设的战略和举措必须与国际法上的诚信原则相适应。只有这样主权国家的诚信建设才能与不断提升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之战略相匹配。这是因为,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相互的诚信至关重要。诚信是维持正常国际秩序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所在,是国际稳定的可靠保障。联合国国际法院前院长贝贾维法官曾指出,诚信能使一国预料其伙伴的行为举止,国家遵守诚信就是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合法期待。

(一)诚信是一项一般法律原则

诚信作为一项一般法律原则,它起源于国内法,其适用由来已久且适用领域广泛。各国实践表明,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已经突破了商法、民法等私法领域,如今在公法领域也有较普遍的适用。诚信原则是世界上各大主要法系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诚信原则之所以构成一般法律原则,既适用于国内法,又适用于国际法,其根本原因在于,诚信亦如正义、公平一样体现的是法的本质、精髓和基本价值。诚信原则作为国际法上的一般法律原则,其主要功能是解释习惯国际法规则和条约条款,并在国际法规则缺失的情况下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正如国内民法学家王利明所指出的,“一般而言,法律条文均极为抽象,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必须加以解释。进行法律解释时,必须受诚实信用原则的支配,始终维持公平正义”。这一精辟的论断同样适用于国际法。

(二)诚信是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

诚信作为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由来已久。被公认为国际法鼻祖的格老秀斯在其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中就明确断定,“诚信应得到遵守不仅仅是其他原因,还有为了和平的希望不至于泡汤。”联合国的一系列文件对诚信的反复重申同样应被视为已确认诚信为习惯国际法规则。诚然,并非所有的国际法律文件均明确规定了诚信原则,甚至更多的公约并未对诚信作出明确规定。但是,这并不影响国际法律界认可这些公约的解释和义务的履行应遵行诚信这一习惯国际法规则。

二、诚信构成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诚信构成国际法基本原则,作为国际法各领域早已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国际法学界的普遍共识。如果没有此项基本原则,整个国际法可能就将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首先,诚信之以所构成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归根结底是国际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国际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横向关系的社会,尽管在特定的区域社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纵向权力结构或超国家因素的治理结构(如欧盟)。但在这个平行的社会结构中,国家作为主要的行为主体,彼此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无管辖权。一个国家的独立和管辖权要获得他国或整个国际社会的承认和尊重,除了自身具备国家的四个客观要素(即确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政权组织和主权)之外,其政权必须在国内取信于民,即政权具有合法性和体现民意。在国际上,也要取信于其他国家或国际社会,做到国际诚信。国际诚信不仅需要国家靠自身的合法性和良好的国际形象或声誉取信于其他国家,同时也需要其他国家真诚地表示承认该国家实体存在的合法性并愿意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和其他正常的关系。

其次,诚信是国际交往与合作的基础。在当代外交活动中,“建立信任机制”、“增进信任”和“建立互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呼声。在当代国际社会,不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有何差异,真诚地开展合作不仅是各国的国际法义务,而且在各国治理和全球治理中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最后,诚信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构成要件。国际法学者对于国际法基本原则概念的表述和理解并非完全一致,尽管大都认可国际法体系中有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之分。例如,著名的英国国际法学家布朗使用的则是“国际法一般原则”概念,“是指习惯法规则、第38条第1款第3项(意指《国际法院规约》)中的一般法律原则或者是在现行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类推基础上通过司法推理得出的逻辑判断。”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4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进程中, 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 通过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一是较强的生态意识, 要求人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第一的思想;二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求经济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适应, 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三是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 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构建起和谐有序、科学发展的社会秩序。

所谓循环经济, 是指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简言之, 循环经济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实际上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 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因此, 可以说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 体现生态文明的和谐要求, 从而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立法的必然性

(一)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相一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 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解决改造期间的毛病, 积极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最终目的, 其本质在于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而循环经济是以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最大的利用为基本目标, 通过对环境资源实现低开采、高利用, 污染的低排放,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在经济各个领域与环节保护自然和环境, 节约资源和能源, 最终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人和自然的和谐。因此, 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 强调的依然是生态系统的和谐, 而不是一味的发展经济。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都是追求生态系统的和谐, 从这一意义上说,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指导循环经济立法不仅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 循环经济立法更能体现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有三个特征, 即较强的生态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循环经济立法与其他立法相比, 它更能体现生态文明的上述三个特征。首先, 循环经济立法是从法律层面上对生态意识予以承认, 它通过规制生产者的行为、鼓励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来推动生态意识的落实;而且法律本身具有宣示教育作用, 可以在全社会宣传普及这种生态意识。其次, 循环经济立法本身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通过鼓励全社会对资源采取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最后, 循环经济立法的最终目的是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这是和谐的社会秩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由于循环经济立法能更好地体现生态文明的特征, 因此生态文明的实现也有赖于循环经济立法的推动,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立法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得生态文明指导循环经济立法成为必然。

(三) 生态文明指导循环经济立法是历史的必然

加快循环经济立法, 通过立法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进而建设生态文明, 是经济社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尚未对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到了农业文明时期, 人类采取粗放经营模式, 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耗尽地力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必备的生活资料, 但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还未达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地步。在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尚未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导致了能源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和生态危机。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 人类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循环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成本,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立法的宗旨和目的也正在于此。同时, 人类也提出了代替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的理念,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 它批判了工业文明发展对大自然的破坏, 注重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这一点与循环经济立法的宗旨和目的相一致。因此, 从这一意义上看, 以生态文明指导循环经济立法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2008年8月29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并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在循环经济领域有了一部基础性法律, 对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 《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一部旨在动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生产和服务企业推进和实施清洁生产的法律, 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则将循环经济思想纳入了法律的具体条文之中, 其第三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 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这一规定从废物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清洁生产方面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都是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要求, 因而它们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此外, 在地方性立法中也有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规定。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规是:《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 (暂行) 》等。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形成一套国家性法律与地方性法规相配合、原则性规定和具体制度实施相衔接的机制。

(二)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虽有一定发展, 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障碍, 尤其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还尚未完全建立, 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法律法规的立法指导理念仍停留在“末端治理”上, 并未树立“全过程治理”的思想;二是未具体规定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影响了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提高公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尚不完备, 尤其是中介组织的沟通桥梁作用没有得到彰显, 影响了市场信息的交换, 致使循环经济难以持久发展;四是循环经济立法还很不健全, 大部分领域仍处于立法空白状态, 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也比较原则, 在有关循环经济的整体法律框架中还未明确体现出生态文明的理念。

为克服上述障碍, 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 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将生态文明理念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措施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和推行。在此, 笔者认为应当以生态文明为指导, 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 在立法过程中突出新思路, 完善现有制度, 实现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立法的新发展

(一) 立法指导理念的转变

除了新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外, 其他涉及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由于颁布年代较早, 大多还未明确树立“全过程治理”的理念, 仍停留在“末端治理”上, 这是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新的生态观, , 即从单纯的防治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转变为在以生态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基础上循环使用资源, 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循环经济立法应当顺应生态文明的要求, 转变传统的立法指导理念,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而不是单纯的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此外, 这一指导理念不单单应用于循环经济的专项立法中, 还要应用于其他环保法律法规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

(二) 公众参与制度的确立

公众参与制度在循环经济立法中的确立既是有效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的一种途径, 也是促进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还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最优效果的制度措施之一。《循环经济促进法》通过规定公民的举报权、知情权、参与权以及政府引导等内容确立了公众参与制度, 但这一规定仍显原则, 因此有必要在配套规定中予以完善。完善的途径有三种:第一, 在法律法规起草过程中, 应当通过各种形式来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呼声, 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 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 在循环经济单项立法或配套规定中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建立起公众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 以此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第三, 公众参与还包括公众直接或间接进行循环经济投资, 或者以自己的理性消费选择和生态消费偏好来影响和改变生产者的决策, 从而推动循环经济在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取得最优效果。

(三) 市场激励机制的完善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 市场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目的的途径之一, 而不再是传统思维下的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手段。新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是通过规定税费、信贷、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倾斜来体现市场激励机制, 但这还不能充分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因此, 就要在循环经济的单项立法和配套法规中予以完善。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弥补《循环经济促进法》在这方面的不足:一是建立环境标志制度, 一方面鼓励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 强化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责任, 而不再单单强调其在产品处置上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环境标志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 推动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购买偏好向生态化转移, 从而间接影响生产行为。二是扩大市场中介组织的职能, 允许中介组织作为媒介将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连成网络, 使个人、企业、政府之间实现信息沟通, 由于这种中介组织具有专业性, 使其与《循环经济促进法》所规定的单纯由生产经营者之间交换信息相比更有利于实现废旧物资的市场化配置。

(四) 法律体系的整合与构建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加强现有法律的整合, 另一方面是对循环经济立法的空白领域加紧立法。对现有法律法规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整合:一是修改《宪法》, 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同时对循环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做出明确宣告;二是修改《环境保护法》等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 将“全过程治理”的理念纳入其中;三是修改《产品质量法》、《会计法》等其他法律, 在具体规定中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 如让生产者承担产品废弃的环境责任或是在经济核算时考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四是完善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规章条例, 将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定予以细化, 增强可操作性。对循环经济立法空白领域加紧立法,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规定, 要争取在循环经济法生效的同时使相当一批的配套法规也能够公布实施。此外, 在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循环经济的专门领域也应加快立法, 比如能源法、节约用水法、节约原材料法等, 这对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也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循环经济立法进入了新阶段, 同时我们党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循环经济立法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要求循环经济立法要有所创新, 即立法应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导, 确立公众参与制度, 完善市场激励机制, 整合和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使循环经济立法在整体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必然性,立法

参考文献

[1]孙佑海, 张天柱.循环经济立法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2]刘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3]冯之浚.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5]刘湘溶, 朱翔.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宏观经济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ew tendency i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macro-control policies,and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tential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y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ata.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macroeconomy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03-04

近期陆续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数据表明,一方面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带动了银行信贷持续5个月的高速增长,与这些经济刺激政策直接相关行业的统计数据在明显改善,表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出口部门的情况仍在持续恶化,加工制造企业的盈利也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如何来看待当前的形势,就成为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G20峰会后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向

4月2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伦敦闭幕。胡锦涛主席应邀出席会议并且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引起国内外非常广泛的关注。在此次会议上,不同的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争论,有三个方面的议题是争论的焦点:

(一)短期内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不易

从全世界来看,如何进一步抑制金融危机加剧,防止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出现恶化状况,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作用,同时在这些国际组织里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是G20峰会争论的焦点。

在G20峰会召开的前夕,王岐山副总理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分别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内在缺陷就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在这一体系下所导致的金融监管缺失和全球经济失衡。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衰退,这种体制的脆弱性日益显著。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1944年达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依然由西方七国为主导,其中美国占有17%的投票权,同时拥有唯一的否决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IMF的利益和责任显然十分不平衡。而全球经济失衡是因为美国经济的高消费模式产生了过多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及过高的负债率和金融市场杠杆率。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储蓄率过高,全世界外汇储备2008年底为6.9万亿美元,亚洲就占4万多亿美元,中国近2万亿美元。在这种体制和经济格局下,当美国遇到经济危机时,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稀释、缓解其内部的困境。在过去的一年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膨胀了2-3倍,更严重的是其资产方持有的是大量的垃圾资产。由于美元承担着国际货币的职能,美国实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持有美元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调整的成本。因此,中国提出应当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美元本位制,是强调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责任,其背景意义很明显,就是如何增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里的话语权,降低个别国家对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的主导和操纵风险。

然而,短期内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实行起来并不容易。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对于巩固美国的金融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直接的,仅从美国向全世界发行美元所获得的巨额铸币税收入来看,它也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国际储备主导货币的地位。如果真像我们说的要依托IMF发行非主权货币,实际份额怎么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呢?最直接的分配方法就是按照GDP占比,这样实际上更强化了美国的地位,美国现在有17%的投票权,如果按GDP分配它要占20%以上,而中国的地位仅有轻微的上升,所以即使依托IMF发行非主权货币,可能还是一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导的货币体系。从现实的角度讲,中国只能逐步、渐进地在现有格局下增强话语权。此次G20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IMF的资金规模从2500亿增长到7500亿美元,在增加的5000亿美元中中国注资了400亿美元,接下来预计话语权会不断提高。

从长期来看,要逐步改变这个体系,需要发展中国家国力的不断增强。首先,我们当前应该做的是在现有的格局内积极争取增大发言权,并积极发展对中国有利的、降低对美元依赖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近期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4月8日通过的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五个地区试行以人民币计价。对这一措施,目前大家将比较多的注意力放在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等方面,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对美元计价贸易的依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起步。随着试点的逐步被接受,这将成为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其次,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没有被本国的金融市场所吸收,所以导致储蓄流出,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本土市场的不发达。例如,我国金融资源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现象,就我国保险业而言,资金来源长期化,而资金运用却是短期化的。而商业银行大量的资金来源是短期资金,但却出现越来越多的长期运用,这都反映了中国本土融资市场不发达。所以,我国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渠道多样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因此,现有国际体系的改进短期内可能有难度,但是应积极增大中国的发言权,同时不能忽视人民币国际化试点的推进,这是中国在当前的国际体制下应采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进

此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放松和经济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下的监管不到位,助推了金融市场泡沫的形成。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这使金融机构可以很容易地逃避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同时,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下,金融衍生品被各国视为表外业务,对其监管较为宽松,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约束等监管手段难以对跨国的衍生品交易进行监管,出现了巨大的监管空白地带,进一步助推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步伐。

经历了这次百年不遇的危机和动荡,国际上对金融监管方面的反思也相当强烈。目前有几个趋势需要引起关注:首先,分业经营重新开始成为主流。回顾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演变历程,1929-1933年美国的大萧条后,各界进行了系统反思和总结,其中一个结论就是混业经营使大量的银行资金流入股市,一旦股市大幅下跌,就会直接损伤银行,导致美国有20%以上的银行倒闭。1934年,美国制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切断了银行和证劵之间的资金流动渠道,进行分业经营。随后在分业经营的银行与欧洲多元化的银行的竞争中,美国的银行遇到了挑战。因此又逐步恢复为混业,促进多元化经营,并于1999年制订《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取消了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限制,使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包括次贷证券在内的大量衍生品被推向市场。经历了这一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又重新开始反思,为什么诸多大型银行的运营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混业经营下金融风险的迅速传递,因此为了进行风险隔离、防止风险传染,分业经营可能将重新开始成为主流。其次,跨领域国际合作的综合监管成为趋势。许多金融创新跨越了国界和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金融风险往往在这些领域交叉出现,所以只有跨领域国际合作的综合监管才能及时甄别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第三,原本存在监管分歧的领域开始形成共识。例如,美国原本反对监管对冲基金,因为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是在美国注册,或者是由美国人主导的。而现在相关机构开始加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调整会计准则等等。因此,随着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化,很多监管方面的转变会逐步地显现出来。

(三)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一步实施

关于各国是否要增加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美国和欧洲的分歧是非常大的。美元是世界主要货币,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把国际货币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就是发行美元。但是,由于欧元的国际主导地位有限,欧洲不能大量发行欧元,同时它能使用的财政政策幅度也很有限,因为加入欧盟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因此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不会相同,加之欧洲历史上就有国有化的传统,欧洲的政策措施就是适度的降息,适度的刺激,加上银行的国有化。

综上所述,这一次G20峰会上,各个国家在这几个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着争议。但是从短期来看,最恐慌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经济会复苏,但是在目前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之前,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二、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政策重点应当从危机应急转向可持续的经济复苏

综合各种经济数据判断,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应当是这一轮周期的阶段性底部。随着政府积极的财政刺激政策的到位,以及从2008年11月份以来的高速信贷投放,迅速启动的城市化投资进程,使得2009年很可能即将迎来一个十分强劲的总需求的恢复过程,可能首先是环比的迅速改善,随后是同比的迅速改善。大的政策重点,应当从危机应对为重点的应急政策,转向可持续的复苏,推动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2009年8%左右的GDP增长目标的实现几乎没有悬念

首先,从整体上,与美国相比我国有较强的负债能力,即“再杠杆化”。一方面,据测算2007年美国华尔街主要银行的杠杆比例是88倍,而我国几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0%左右,这意味着资本放大倍数的最大值是10,远低于美国银行的杠杆率。另一方面,美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过度负债,其非金融部门总负债占GDP的比重在2007年高峰时期达350%,而中国的情况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从政府角度来说,表面上看今年我国的赤字预算是9500亿元,创历史上新高,但实际上,赤字占GDP的比重在安全线之内,国债占GDP的比重2008年仅为18%,2009年也只有22%左右,而美国2008年底大概是60%左右,经过大量地发行美元大约上升到90%左右,日本国债占GDP的比重更高达130%。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策空间是非常大的。从居民角度来讲,2008年中国居民的储蓄规模为21.5万亿元,而所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按揭等共计3万多亿元。企业也是一样,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后,企业的负债率为70%多,经过10年的发展,2008年底只有59%。因此,从整体上,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有比较强的负债能力。

其次,大规模信贷投放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显著。信贷投放自2008年11月以来迅速增长,2009年1季度新增贷款4.58万亿,已接近全年计划指标。这样大力度的信贷投放在短期内是否是恰当而且必要的呢?可以与1997-1998年的情况进行一个比较:第一,1998年出口占GDP的比重为18%,2008年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8%,所以当前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是更大的。第二,1998年刚刚开始房改,是牛市的起点,2008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调整。第三,1998年出问题的是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欧美市场订单没有什么变化,而现在是欧美市场出了问题,2008年的经济危机比1998年的冲击大。所以1998年我国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8年末改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已经初步显示了效果,2009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8.6%,3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2.4%,显示出经济增长的后劲。

第三,巨额外汇储备和充足的储蓄可支持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种流出去的储蓄,也就是说中国有充足的储蓄,但是没有用在国内。我们运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低。那么,应当如何把海外的储蓄用到中国国内呢?我们认为,应当利用国际资源价格比较低的时机,加大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增加资源、设备的进口。这将是一个重大转换,从外需主导的经济转变成内需主导的经济,把中国的储蓄用在国内。而且,中国目前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城市化,有些特定产业,如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围绕着城市化投资增长而发展是定局。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现有的经济运行版图。

(二)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低谷已出现

2007年底中国和全世界都有很强的通货膨胀预期,2008年2月中国南方的雨雪灾害,把中国的CPI推到10年来最高点,此后CPI一直增长。2008年2月之后通货膨胀预期使国内的企业家普遍加大了原材料的库存,从年初到奥运会召开的8、9月份,全国37个行业中有34个行业的库存达到了历史的高点,也就是说从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家高价购买了大量原材料,错误地判断了宏观经济周期的趋势。奥运之后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国内企业在10月份之后大幅压缩库存,与2008年上半年大幅增加库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压缩时期,整个产业链需求突然大幅下降,这是改革开放30年少见的甚至是没有碰到过的情况。4万亿资金刺激计划之所以会快速推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决策者感到宏观经济情况严重恶化,急需进行调整。但实际上,就像2008年上半年库存增加夸大了经济过热的程度,2008年4季度压缩库存夸大了经济恶化的程度。根据基钦周期,企业库存调整的周期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但是现在企业的反应明显加快,库存调整大概两个季度后基本告一段落,也就是说,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会出现恢复的迹象。因为库存已经被调整的很低,订单就开始不断增加。再加上强大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信贷投放,2009年第二—四季度,环比数据将有非常大的改善,接着将是同比数据的强势恢复。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根据1-3月份的静态数据,2009年8%的GDP增长目标几乎没有悬念。第二,从GDP的增长速度来看,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可能是这一轮周期的阶段性低谷。

三、中国经济需要防范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防止经济的二次探底。这一轮的经济复苏是由政府投资带动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典型的应急反应,目的是为防止经济危机冲击下GDP过快的回落。但是,一旦局面稳定下来之后,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力度不可能长期持续,因此在经济稳定以后面临的问题将是企业和民间的社会投资怎样在政府投资带动下跟进。否则,在政府投资力度减弱之后,如果没有社会投资跟进,就会有在2010年初或第二季度二次探底的可能性。1998—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曾出现类似的情况,1998年通过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刺激,拉动经济反弹,但1999年社会投资没有跟进,结果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后来通过房改吸引了社会投资,才带动经济走出低谷。因此,现在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确保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跟进。

第二,要关注过剩产能的消化问题。有些行业和产业的产能过剩和调整是必然的,把资源投向产能过剩的产业,不会促进这些产业的整合和过剩产能的消化,可能延缓经济的复苏。产能过剩的消化既可能表现为整合并购,也可能还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资产。目前看,在有保有压方面,一些地方强调保的多,强调压的少,制约了过剩产能的消化。

第三,要关注就业问题。现在我国有2000万左右的返乡农民工,61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要靠广大的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来吸收就业。但享受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多为垄断性的国有大企业,而这些大型企业又不能创造太多的就业机会。这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投资结构、生产结构和增长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大量吸收就业的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可以考虑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进入限制,参照入世条款,给予民营资本平等待遇,并在形势稳定下来后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第四,要关注促进消费增长的问题。扩大内需主要靠消费,1998年我国靠大规模投资带动了经济,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十年中,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降了10个百分点,现在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只有38%,是世界上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怎样防止大规模的融资抑制消费,这是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第五,企业盈利可能出现困难,宏观经济好转和微观经济困难可能同时出现。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推动了宏观形势的好转,但并不一定带来广大企业盈利的状况。就目前来说,得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银行信贷支持的行业情况在好转,但加工制造、出口行业的情况仍在恶化;大型垄断企业情况在好转,但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状况还在恶化。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第六,防止银行信贷投放大起大落。如果继续保持2009年1-3月的高速信贷投放,会加大未来回落的风险,也会带来未来的通胀风险。根据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每次持续6-12个月的高速信贷投放都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1992-1993年就是如此。从2008年11月份到现在,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已经持续了5个月。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依赖政府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人还在观望,所以使得大规模信贷投放到经济过热的时滞长一些。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宏观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当进行节奏调整。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6

一、公平公正待遇原则的内涵

公平公正待遇包含哪些内容?不同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待外资输出入问题上追求的价值取向不同, 随着仲裁实践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 FET条款的内涵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一) NAFTA相关的仲裁实践及问题

早期的国际习惯法为FET标准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在1926年“尼尔案”中, 仲裁庭认为“政府的行为只有达到令人震惊、愤慨的程度才构成对该标准的违反;或者政府的行为低于国际标准以至于任何理性、公正的人都能毫无困难地认定该行为是不适当的。”①作为主要资本输出国的发达国家, 为了保护其在国外的投资者和投资, 其主导签署的一系列投资条约建立了较高的投资待遇和保护标准, 随着投资条约逐步扩大仲裁范围并将仲裁提起权赋予投资者后, 方便了投资者利用国投资仲裁机构来维护其权益。

NAFTA第1105条规定了FET, 即每一缔约方得依据国际法给予缔约他方投资者以待遇, 包括公平和公正待遇以及全面的保护和安全。在NAFTA早期的实践中, 有关投资者基于各种理由指控有关政府违反公平公正待遇的规定, 典型的案例有S.D.Myers案、Matalclad公司案、Pope案。仲裁庭倾向于对FET从宽解释, 将透明度原则同FET标准挂钩, 认为一国国内法或政府行为缺乏透明度就违反了第1105条的规定。或将违反国民待遇义务作为违反FET的基础。从而降低了适用的门槛, 使得FET成为投资者向NAF-TA东道国政府索赔的重要依据。

案件的裁决结果值得我们反思:由于没有确定的标准可循, 仲裁庭对FET做出过于宽泛的解释, 甚至超出了习惯国际法的范围来看待FET标准的内容, 易于被投资者利用来作为索赔的依据, 可能会危机东道国政府的合法规制权, 从而受到诉累。频频涉诉使得美、加等老牌资本输出国不得不考虑对FET条款做出新的价值选择。

(二) 公平公正待遇标准内容的现代发展

2001年由NAFTA做出了一项针对第11章的解释, 将第1105 (1) 条依据国际法的最低待遇标准解释为:“国际法标准”即“习惯国际法的外国人最低待遇标准”;“公平公正待遇”并不要求给予习惯国际法最低待遇标准之外的待遇;违反NAFTA的另一项规定或独立的国际协定的裁定不能确定那就违反了FET, 明确了FET的独立性。②这样规定明确了FET原则与习惯国际法的联系, 提高适用门槛。此后, 美、加两国的双边投资条约范本以及对外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的都采纳了该解释的相关内容。

此后的Waste Management案中, 仲裁庭提出了FET的一般适用标准:“可归责于国家, 并对申请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且该行为是专断的, 非常不公正、不公平的;或是歧视性的;或不符合正当程序;司法程序明显违反自然的公正;行政程序缺乏透明度。但是这些行为必须是投资者所以来的代表东道国的行为”, 该裁决为美国BIT范本所采纳, 2012年范本第5条第2款 (a) “公正与公平待遇”包括按照体现在世界主要法律体系中的正当程序原则在刑事、民事及行政裁判程序方面不得拒绝司法的义务。然而, 规定FET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世界主要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正当程序原则及司法公正, 这是一种开放性的界定, 实践中对于其具体内容还会产生争议。

ICSID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Tecmed诉墨西哥案中, 仲裁庭认为FET原则建立在善意的基础上, 东道国有担保投资者在确定投资计划时的预期实现的义务, 因此缔约方对投资者的政策应具有透明性、连贯性、确定性。而墨西哥政府在给予许可证后又拒绝许可延期的行为违反了FET原则的要求。在Middle East Cement诉埃及案中, 仲裁庭裁定埃及政府不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而违反了FET。③另外, 在Mondev诉美国案中, 仲裁庭指出FET待遇的违反并不必然要求东道国主观上的恶意。④

FET标准的内容的现代发展可大致进行以下三类概括:第一类是对外资“最低限度”的保证, 包括不违反正当程序、不采取歧视性行为和不实行专断的措施;第二类是对外国投资者“良治”的保证, 包括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对外资的管制措施具有透明度、不损害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期待以及提供稳定的和可预见的法律和商务框架;第三类是对外资保证的辅助性因素, 包括善意和谨慎义务。

二、限制公平公正待遇条款的可能路径

虽然FET尚无明确的定义, 其在个案中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解释的问题, 将其订入条约的意义是:可作为解释条约中特定规定的辅助因素, 或可填补在条约以及有关国内立法或国家契约上的漏洞。正是由于该标准的模糊性, 对其进行灵活解释, 可达到保护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目的。⑤但在仲裁实践中, 其有又被过分扩大解释甚至危及到投资东道国合法规制权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一困境,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对FET条款进行合理的限制:

首先, 虽然NAFTA解释将FET限定在习惯国际法范围内, 具有一定程度的明确性。但习惯国际法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 所以FET标准的内容随着国际投资条约整体和仲裁实践的能动发展, 仍存在被宽泛释的可能性。可在条约或协定附件中规定“必须依赖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的形成来论证一项规则是否是国际习惯, 不得以仲裁裁决或权威学说来论证”, 从而限制仲裁庭对公平公正待遇的解释。

其次, 对于FET的含义, 在条约的条文表述上可以采取“不留开口”的方式将该待遇的内容完全列举出来, 例如, “公平公正待遇:不得剥夺投资者的正当性期待, 不得拒绝司法, 不得任意武断和歧视, 遵守正当程序”, 从而将其限于程序性待遇而不包括实体性待遇, 而不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这样的限制。

再次, 投资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是FET条款改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普遍存在于投资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具有扩展功能, 因此, 投资者援引旧版FET条款对东道国提起仲裁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即新的施加限制的FET条款适用范围有限。对此, 可以在新签署的最惠国待遇条款上施加“例外条款”表述为:“不适用于此前、此后签订的条约”来进行完全限制。

摘要:公平公正待遇条款作为外国投资者待遇的核心条款, 但对其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 近年来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仲裁庭倾向于对其进行宽泛解释, 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论, 如何对其进行合理限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公平公正待遇,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贵国.国际投资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余劲松.国际投资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3]韩缨.国际投资协定中“公平与公正待遇”之趋势—ICSID最新仲裁案例评析[J].社会科学家, 2010 (9) .

[4]刘京莲.阿根廷国际投资仲裁危机的法理与实践研究—兼对中国的启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7

国际商事惯例, 就其用语而言, 国内学者亦有称为“国际商务惯例”、“国际商业惯例”, 国外学者也有称“商人习惯法”。

当前, 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成文国际商事惯例, 主要存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融资领域, 内容涉及贸易术语、运输、保险、仲裁、托收、信用证、担保、银行保函、福费廷等诸多方面, 国际商会则是国际商事惯例编纂的最主要贡献者。在贸易术语方面, 主要有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法协会制定的《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和美国商会、美国进口协会及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协会组成的联合委员会通过的《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其中, 《国际贸易术语通则》自1936年由国际商会编纂后, 历经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1999年、2010年修订补充, 最新修订本由国际商会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推出, 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运输和保险方面, 主要有国际商会于1973年制定、1975年修订的《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国际海事委员会1974年制定的《约克--安特卫普规则》以及英国伦敦保险业协会制定的《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在支付方面, 主要有国际商会制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和《托收统一规则》。前者对办理信用证业务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了明确规定, 自1933年公布以来,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会分别在1951年、1962年, 1974年, 1978年, 1983年、1993年、2007年进行了修订, 最新修订本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后者是国际商会为统一托收业务的做法, 明确托收业务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于1958年草拟《商业单据托收统一规则》, 后经1978年修订更名为《托收统一规则》, 1995年对该规则进行了再次修订, 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至今, 被各国银行所采用, 已成为托收业务的国际惯例。在担保方面, 有国际商会制定的《合同担保统一规则》 (1978年) 和《支付请求担保统一规则》 (1992年) 。在保函方面, 国际商会于1992年出版了《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为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机构或个人出具见索即付保函提供了统一规则, 该规则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 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此外,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成立以来, 主持起草和订立了一系列重要的关于国际商事的示范法, 如《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电子商务示范法》等, 前者于1976年4月26日制订后, 被广泛地应用于临时仲裁、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仲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仲裁, 以及常设性仲裁机构管理的商事仲裁, 被誉为是在仲裁领域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最成功的规则之一。为适应国际仲裁实践的发展变化, 2010年6月25日,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了修订的《贸发会仲裁规则》, 于2010年8月15日起生效。

主要国际商事惯例的新发展

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考虑到近十年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国际商会于2010年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以下简称《2000通则》) 进行了修订, 称《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以下简称《2010通则》) 。此次修订主要在于术语类型调整、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表达方式的变化、取消了“船舷”作为风险转移点。由于“船舷”是一个虚拟的、不易界定的虚拟垂直面, 在实务中对于风险转移点不能精准地确定, 加之集装箱运输日益发达, 《2010通则》代之以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 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

2.《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2003年5月, 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实务委员会批准对UCP500进行修改, 2006年10月25日, 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实务委员会2006年秋季例会上通过, 从而, 取代UCP500的UCP600自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UCP600的最大变化在于两方面:首先, 明确、精准了UCP500中的诸多较为模糊的术语及定义, 例如“合理关注、合理时间”等, 同时取消了UCP500中一些不具实际意义的术语, UCP600力求术语界定上的清楚、准确, 以此避免实务操作中的混淆;其次, 加强了可操作性, 尤其是审单、单据遗失、拒付处理、信用证转让方面增加了许多细致的规定, 这些规定增加了贸易结算的便利。

3.《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国际商会制订的《2010年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以下简称URDG758) 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从而取代实施了长达18年的《1992年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 (以下简称URDG458) 。相较URDG458, URDG758有以下明显发展:第一, 在URDG758规则下, 保函的独立性和单据化特征更加明显, 与信用证更加接近。URDG758体现了见索即付保函的独立性的单据化特征, 单据化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国际备用证惯例》 (ISP98) 、《联合国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公约》等规则对单据化的要求, 体现了见索即付保函为受益人提供迅速资金补偿的担保功能。第二, URDG758关于保函操作的具体规则比URDG458更加详尽。URDG758充分吸纳了ISP98、UCP600中关于审单、付款的合理时间, 关于拒付通知的内容等。同时, 对于原有相关条款的规定, 也进一步细化, 并增强了惯例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此外, 关于保函终止条件的变更、未规定保函失效条件的后果、有关不可抗力的规则都有进一步发展。

4.有关福费廷业务的统一规则。

早前及现阶段, 由于福费廷业务涉及信用证项的融资操作流程, 在国际适用的规则主要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和《I-FA国际福费廷规则》, 其审单、交单、传递事宜一般按《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规则》 (SWIFT) 执行。就福费廷协议本身而言, 《IFA国际福费廷规则》及《<IFA国际福费廷规则>用户指南》是目前福费廷业务的主要国际规范。在统一的国际惯例层面上, 早在2007年10月25日的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实务委员会会议上, 国际商会成立了“福费廷特别行动组”, 负责分析《IFA福费廷一级市场指南》 (the IFA Forfaiting Primary MarkeGuide) 并给出反馈意见, 并在此基础上协同国际福费廷协会, 为福费廷市场制订出较为统一的国际规则。2009年3月11日, 国际商会的银行技术与实务委员会决定, 在国际商会与国际福费廷协会 (IFA) 的配合下, 共同负责启动《福费廷统一规则》的起草工作。截至目前, 该规则第二次讨论稿业已完成。

对我国民商法的影响

1.对合同法的影响。

我国现行《合同法》适用至今, 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不可低估, 也获得了应有的肯定, 但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变化, 近年来国际民商事惯例的新发展对我国合同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 越来越适应国际商事交易的国际商事惯例规则, 与我国合同法正统的大陆法系态度的博弈。国际商事惯例的编纂, 其目的离不开协调各法律制度, 探求较为统一的国际法规则, 因此英美法与大陆法的整合趋势明显。它作为国际规则, 与一国的国内法或许有冲突, 但总体上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的。在重叠领域, 当事人会更乐意选择更有利于促进交易的法律作为准据法。以《2010通则》为例, 它明确规定《2010通则》既可以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 也可以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此外, 在具体的规则上, 二者在货物交付、履行费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其次, 国际商事惯例中关于电子商务较为细致的规范, 有利于我国对《合同法》中相对单薄的电子合同的规定予以改进, 以适应实践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子商务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贸易活动, 尤其是国际贸易。而《2010通则》的修订背景之一, 即为电子商务越来越多地代替纸质文件, 成为国际贸易数据、文件传输的主要途径。买卖双方的交易磋商、结算、交单都逐渐向电子化迈进。EDI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的使用, 使国际贸易传统的制单方式变得极为简化和标准化, 传输速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也减少出错率。因此, 新发展的国际商事惯例对国际贸易领域电子数据交换的具体规定, 对我国合同法未偿不是范例。

2.对担保法的影响。

该影响主要表现在我国立法对独立担保的态度上。无论是《民法通则》, 还是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 均未对独立担保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也没有在立法上限制独立担保的存在, 因此学者一般将上述有关规定结合起来分析, 认为我国对对外担保中的独立担保是认可的, 而对于国内独立担保则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持。因此, 《UCP600》的实施、《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的修订, 以及福费廷业务国际新规则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我国担保规则的统一及完善。

3. 对信用证立法的影响。

现阶段, 我国调整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规范主要是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其许多规则参照了《UCP500》。在其前言部分即释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 参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相关国际惯例, 结合审判实践, 就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有关问题, 制定本规定。”在适用方面, 该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时, 当事人约定适用相关国际惯例或者其他规定的, 从其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的, 适用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或者其他相关国际惯例”。《UCP600》的实施注定了该司法解释在审单标准、单证不符的处理方面又面临着可商榷之处。

4. 对票据法的影响。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8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九十年代得到认可, 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 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 可从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 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 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 相互融合的过程。

由此可见, 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 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下推动国际经济法新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 国家的动力。

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制定者, 它仍然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交易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减少对商业交往的限制, 并尽可能扩大市场交易规律的作用范围, 进而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产生了新的变化。曾经原本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被归纳入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 并且在国际经济法制定时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因此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性组织的协调管理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经济全球化下, 也必须积极探索一种国家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的机制, 避免资本扩张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健康的影响, 导致全球经济不能平衡发展。且全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 经济强国要求迅速、广泛、强烈地推进贸易自由化, 很有可能将发展落后的国家排挤到边缘化的境地。

(二) 商人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离不开商人的推动力量,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 跨国公司起到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商人的最大目标就是追求商业利益, 他们会不惜一切地冲破交易的各种束缚, 将交易价值冲破国内, 进而推动国际经济法向更为有利于国际经济化的方向发展。首先, 商人积极编制统一的经济交易规范, 并广泛运用, 得到各国的普遍承认, 使其成为国际商事规则;其次, 商人可以积极借助国家的力量, 推动国家为其创设其经济贸易所需的法律制度。商人会给国家带来经济利益, 他们会利用这一条件来推动国家制定优惠经济投资条件, 放松经济往来中商品、资金和人员的流动限制, 加大对商人在海外的投资风险保护, 使本国商人在国外加大竞争势力。

(三) 非政府组织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非政府组织的飞速发展, 但同时出现了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于是那些非政府组织, 一些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群体, 作为“压力集团”来解决这些全球化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法律, 尤其是与国际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经济法也必然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而有新发展。

(一) 加快统一国际经济规则进程。

跨国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经济交往中双方必然是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为了保证交易风险的降低, 收获预期的收益, 必然要建立跨国贸易规则, 尤其建立适合世界统一的贸易规则。第一, 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商人在国际交易中逐渐创制和统一大量商法惯例。在国际商会的主持下, 将商人们交易实践中形成的交易习惯法律化, 主持修订了大量商事惯例, 统一的商事惯例更加便于商人们从事经济贸易;第二, 各个国家制定的国内商事立法大多相近一致, 也推动了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 所以各国在实行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 也在积极开展国内市场改革, 来提高各国的经济实力。在面对全球经济市场的大背景下, 各个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制定, 尤其在涉及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逐渐削弱;第三, 国际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发展也推动了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近几十年GATT总协定也从单一调整发展到多方面的领域, 从当初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关税问题, 到随后的逐步完善中, GATT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大, 到2010年, WTO体系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其贸易管理方面, 在两反一保及政府采购等领域作出了具体规定。WTO也在进行新的谈判, 国际贸易统一规则的完善逐渐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

(二) 国家减弱了对国际经济交往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局势的改变,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分析近几十年国际法律制度的演变发现, 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的管理力度逐渐削弱了,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商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寻求广阔的贸易市场, 要求市场规则突破国界, 有效适用全球经济贸易;二是各国政府也都看到国际大市场, 开展对外贸易, 不仅能吸收外来资金, 也可以带动本土经济的发展, 使本土经济也能走向国际市场。

(三) 加剧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容忽视的, 社会财富都突飞猛进地增加, 但是财富集中程度明显集中在了发达国家, 贫富差距更加凸显。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中, 要特别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 其必然伴随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矛盾不断激化, 只有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才能为国际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经济法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机遇, 更是挑战。一方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体系也不完善, 还不能全面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统一, 其调整范围的扩大削弱了国家主权, 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有利于我国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 有利于我国吸收外国资本发展本国经济。

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要想在全球化中谋取最大利益, 我国法律要积极作出回应。首先, 我国法律应符合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放松对贸易的管制, 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其次, 在开放的法制下也不能放松防范, 在WTO机制下制定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措施, 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危险加以防范;最后, 我国也应注意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护国际生态环境, 制定相关法律。

总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制定系统完善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我国应积极应对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也要加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但是, 我国也应积极主动向发达国家学习新技术, 加强南北合作, 吸取发达国家经验, 完善我国经济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了, 它对各领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且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影响更是最为深刻。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各个领域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内部整合及其与有关社会领域国际法律规则的外部联结。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入手, 说明其含义, 并研究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跃先.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影响[J].专家论坛, 2006.1.

[2]何志鹏.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赵秀文, 刘万啸.和谐世界构建中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J].法学家, 2008.1.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9

1. 现阶段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差距大、不平衡是现阶段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发达国家占据国际服务贸易中近80%的份额, 其余为发展中国家。各发达国家间经济水平相近, 服务业在本国经济中占据份额也大, 彼此间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远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增长。

2. 服务业跨国转移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跨过转移服务业有利于贸易服务的迅速发展, 这是促使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也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贸易, 生产、运输等产业性服务必将转移入发展中国家, 即生产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

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1. 服务贸易的结构改变速度很快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服务贸易的结构改变速度很快。当前, 世界范围内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正在向信息业中的最大产业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正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2. 垄断现象明显

服务业中的垄断有国家垄断和私人垄断两类, 特别是美、日等国家的垂直集中和水平集中。垂直集中指少数几家私人公司的垄断, 如六大会计事务所垄断全球的会计业务等。水平集中则指的是公司拓展相关业务和经营范围, 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

三、服务贸易的新发展与特点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1. 从高新技术引发服务商品的特点变化看服务贸易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服务商品实现其价值的方式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 独享性。某些行业其主体和客体是特定的, 没有竞争和标准的价值及尺度, 如城市规划、环境处理等。其独享性使得其国际价值和价格难以有统一的标准, 其价格大多数都是由服务方提出, 然后市场贸易双方再协商决定。第二, 由于提供服务和消费基本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大多数国际服务有着不可贮存的特征。服务的不可贮存性使得难以通过加权平均多个国家从而得出社会必要劳动的平均时间, 因为不能衡量每个国家所提供服务商品的价值量。

2. 从服务贸易对象的两权可分性看其对国际价值实现的影响

贸易对象的两权可分性在当代贸易中很常见。即贸易出口者在关于技术或知识产权贸易时, 可以靠合同在各个时段向不同进口者转让使用权。因为使用权的转让, 在贸易中多次流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调控作用也要多次实施, 并且结果也不尽相同。同时, 虽然贸易出口方提供的服务价值相等, 但是贸易中转让对象不同, 其实现价格也必将有所差异。

3. 从跨国公司内部服务贸易的发展看其对国际价值形成的影响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密集类产业的可贸易性和交换性的增强。这样公司内部贸易便处于一个相互协作的环境, 不仅仅是物品间的交易或者是仅围绕某个特定的子公司展开。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金融信息收集和传输工作是由美国的子公司负责的。由此可见, 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发展可使多国权重在其服务商品价值中的比重加大。

四、服务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影响引发的启示

1. 立足比较优势,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首先, 对于已有的对外贸易优势的制造业重点把握。对于制造业来说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科技、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长价值链, 在对外贸易上获得更大利益, 同时更好的给予服务业以资金支持。其次, 在保持现有的传统服务业水平的基础上, 如旅游业、运输业等, 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准与服务质量, 用现今的信息技术对其改革, 增加传统服务贸易中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 同时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让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再者, 扩大第三产业在产业链中的比重, 提高发展质量。服务贸易是立足在国内服务业上的, 加大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有利于服务贸易质量的提高。

2. 加强科技创新, 改变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强弱, 现今社会能在服务贸易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 其多有生产率高、科技水平先进的特点。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服务贸易仍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 缺乏技术密集类的竞争力。所以, 我国在保证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同时, 应该重视有关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制度定制和政策取舍。确立以增强自主能力为核心来改革发展方式、调控产业结构和推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的策略, 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增强国际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 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制度和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身科技的创新, 增加贸易商品的价值, 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3. 拓展多元化市场, 更大程度地发挥比较优势

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别价值及其实现程度都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在当前世界贸易市场上, 各个国家的生产率都以阶梯状分布, 从低到高, 发达国家在阶梯中都占据优势地位, 不发达国家则处于底层, 但有些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则处于中层如我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虽然通过科技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经济体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何存进贸易的发展,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对发展落后国家进行投资, 扩大自身的比较优势。

五、结束语

近些年来, 服务业跨国投资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成为了推动服务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相对来说, 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晚, 而且传统服务业的比重相对高, 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比重较低, 因而研究当代服务业商品的国际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进一步探讨分析了当代服务贸易新发展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以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价值,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永志.当代服务业的发展与马克思服务劳动理论的创新[J].福建论坛, 2012 (1) :163.

国际立法新发展 篇10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 (CIGRE) 第45届年会于2014年8月24—29日在总部法国巴黎召开。本次会议属于CIGRE每两年一次的大会, 通常也称为国际大电网会议。来自世界范围的电力企业、科研机构、电力制造业、政府部门、高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3 000多人参加了会议。CIGRE的16个专业委员会同时召开了相应的会议。其中,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旋转电机专委会 (CIGRE SC A1) 也召开了专委会工作会议和学术交流会议。

旋转电机专委会共有37个委员。其中, 24个国家为常务成员国, 11个国家为观察员国, 主席和秘书各为一个国家的成员。中国为常务成员国。

旋转电机专委会研究工作的范围包括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非常规电机和大型电动机等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经济性、运行工况及材料等各个方面。本文就本次旋转电机专委会的工作和技术交流情况进行介绍。

1 旋转电机的专题工作

旋转电机专委会下设4个咨询组 (advisory group) , 各咨询组分别进行了相应工作组 (working group) 的专题讨论。

1.1 汽轮发电机咨询组

汽轮发电机正在进行的专题项目有7项, 分别对应7个工作组。

1) A1.29:发电机机网相互作用指南。

2) A1.33:发电机与部件的恰当存储与清洁指南。

3) A1.37: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系统经验支持。

4) A1.38:发电机在线过励和欠励运行问题指南。

5) A1.39:介损系数测量在新的定子线圈和线棒中的应用。

6) A1.41:汽轮发电机主维护清单。

7) A1.44:汽轮发电机和水轮发电机试验导则。

1.2 水轮发电机咨询组

水轮发电机正在进行的专题项目有8项, 分别对应8个工作组。

1) A1.31: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在槽部、端部的支撑工艺。

2) A1.32:小水电机组调查与综述。

3) A1.34:双馈发电机转子电压试验。

4) A1.35:水轮发电机的异常运行行为。

5) A1.36:新的、旧的、改造的水轮发电机振动和稳定性;根本原因确定。

6) A1.40:水轮发电机计量与监控评述。

7) A1.42:关键要求对优化水轮发电机设计的影响。

8) A1.43:转子测温的技术现状。

其中, 工作组A1.32的工作因行业的响应很弱, 在本次会议上决定终止。

1.3 新技术咨询组

新技术咨询组的工作项目较少, 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机方面。今年准备启动工作组A1.XX:风力发电机频率—有功功率控制。

1.4 大型电动机咨询组

大型电动机正在进行的专题项目有2项, 分别对应2个工作组。

1) A1.45:大型电动机健康指数确定指南。

2) A1.46:IE3电动机优化效率使用指南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专题工作的讨论主要是针对项目的内容、进度, 以及计划的调整等进行。

1.5 中国参与工作组工作情况

旋转电机专委会最近活跃的工作组有20个, 中国参加项目的具体人员如表1所示。

2 学术交流情况

旋转电机专委会发表论文19篇, 包括电机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行和维护、资产管理等内容。同时, 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包括了电机及辅机的状态评估、改造、扩容、电机的长期维护等内容。

本次会议的优先议题有3个, 分别为旋转电机的发展 (PS1) 、发电机的寿命管理 (PS2) 和分布式发电的旋转电机 (PS3) 。

其中, 来自中国的论文有2篇, 分别是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刘全发表的《快速控制引起的谐波电流对大型发电机的影响》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彭兵发表的《改进SVM用于水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

2.1 旋转电机的发展方面

加拿大Concordia大学的Maher AL-Badri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空载实验估计更新改造感应电机效率的一种新技术》的文章, 提出了借助电机的铭牌数据、通过空载和堵转试验来估计电机效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形成软件, 并在192台电动机上进行了实践。

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铭牌数据的准确性值得推敲。同时, 如果铭牌数据缺失, 或本身存在打印错误, 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存在障碍。

阿根廷IMPSA公司的German Mas发表了题为《通过实验室测量与CFD仿真来进行水轮发电机通风系统的优化》的文章, 重点讨论了水轮发电机通风模型的制造和实验问题。文章针对通风模型的转子通常较重超过机械负荷的问题, 提出在玻璃纤维中添加一种低密度材料来作为转子模型材料的技术, 如图1所示。

附录A图A1为通风模型中测试元件的布置情况。图A1 (a) 为冷却器部分布置的风速传感器, 主要用以测量总风量。图A1 (b) 给出了垂直界面上用以测量风速分布的传感元器件的位置。

巴西专家A.B.Cancado撰文提出了一种同步发电机承受系统瞬态电压冲击的数学模型及等值π型电路, 并进行了试验与仿真计算方面的对照。

西班牙Acciona风能公司和能源与消费研究中心共同撰写了题为《模块化对永磁同步电机特性的影响》的文章, 指出对于海上风电用大型永磁风力发电机, 采用模块化转子可以解决大尺寸部件的运输问题。文中分析了模块化技术用于永磁电机转子设计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发现模块化转子电机的外部特性可以做到接近普通电机 (不分块转子的电机) , 但启动阻力矩会发生变化。模块的数量和模块间的间隙大小对电机的空载阻力矩都有很大的影响。模块化对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如图2所示, 转子模块数量对启动阻力矩的影响曲线如图3所示。

阿根廷专家P.Donolo的文章讨论了高效感应电动机承受电网电力质量问题时的性能。文章分别对标准感应电动机、高效感应电动机和超高效感应电动机做了试验, 确定了电压不平衡和电压波形畸变对电动机效率的影响。文章结论是发现电压畸变对超高效感应电动机的影响最大, 原因是超高效感应电机的负序阻抗很低。

印度NTPC公司的A.K.Gupta发表了题为《IGBT变频驱动电动机的设计改进》的文章, 讨论了近来广泛使用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 逆变器器件开关频率对电动机绝缘的影响, 认为产品设计完成前必须考虑这种电应力对电动机绕组的影响, 槽部及端部绕组必须在外部刷半导体漆或缠绕半导体围带以防止局部放电带来的损伤。否则浪涌电压的存在甚至会在额定电压运行时造成空气介质的击穿。

法国ALSTOM公司的H.Colombie发表题为《汽轮发电机的焊接转子》的文章, 针对大型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转子轴直径和重量过大、锻造难的特点, 借助于ALSTOM公司过去在汽轮机和燃汽轮机方面的多段轴焊接经验, 提出通过焊接来完成大型半速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制造。采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真机转子用于一台900 MW核电汽轮发电机的备件, 该备件已经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三条焊缝的转子方案如图4所示。

日本东芝公司的T.Kubo发表了题为《世界最大的475 MVA/460 MW抽水蓄能可变速发电机的设计和制造》的文章, 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采用可变速发电机的优点和经济性, 并介绍了这台世界上最大的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机的设计特点。这台发电机目前正在进行现场试验, 预计年底投入商业运行。可变速发电机端部绕组的U型螺栓支撑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意大利专家S.Zunino Zaottini发表了题为《在多输入多输出高压直流系统中使用同步调相机改善电网性能》的文章, 针对一个风能和太阳能占据电力负荷很大比重的局部电网, 提出采用旋转同步调相机代替静态补偿设备以提高电网电压调节的稳定性。研究认为隐极转子的空冷旋转电机是这种同步补偿设备的最佳选择。附录B表B1给出了所研制同步调相机的主要参数。

2.2 发电机寿命管理

印度NTPC公司的Dinkar Devate发表了题为《大型汽轮发电机静态励磁的发展趋势———用户的视角》的文章, 对静态励磁设备和无刷励磁设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分析了响应速度、转动部件的复杂程度、电刷电流、强励、节能等11个方面的因素, 强烈建议对大中型电厂, 要优先选用静态励磁设备。

乌克兰电力工程协会的A.L.Livshits撰文讨论了大型汽轮发电机铁芯因电磁效应引起的轴向振动问题。文章统计了乌克兰和俄罗斯过去60年中100 MW至1 000 MW机组的数据, 认为定子铁芯内部电磁力作用现象过去一直没有被充分认识, 提出动态轴向力存在的物理解释和验证。文章针对有振动趋势的电机还提出了加强铁芯紧固程度以抑制轴向力的措施。

加拿大IRIS公司的Joe Kapler等发表了题为《空冷汽轮发电机近期的端部振动问题》的文章, 提出了一种大型发电机预诊断模型, 用于发现发电机可能存在的故障潜在根源。该手段可和在线监控数据一起帮助工程设计人员选择机组的维护策略。

克罗地亚电工研究院的A.Elez发表了题为《电机的黑匣子》文章, 描述了一种数据监控与录入系统, 模拟飞机的黑匣子, 用于分析故障原因。系统由传感器和连接到可编程处理单元的测试模块组成, 可在故障中对电机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也可以进行预防维护和自适应评估。

电机黑匣子和常规数据监控系统的区别在于黑匣子可以检测和收集电机指定类型的故障信息, 如异步运行、不正确并网、两相短路、过负荷、过热、振动等数据。电机运行黑匣子如图6所示。

2.3 分布式电源的旋转电机

英国Strathclyde大学的D.Mcmillan发表了题为《风能领域的资产模拟挑战》的文章, 探讨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费用和长期维护问题, 重点考虑了运行成本的3个主要方面, 即气象与海洋条件的模拟、维护数据的分析以及设备状态的监控, 开发了优化风电场运行与维护的工具软件。这种软件包含了风电场情况及故障描述、系统运行仿真、决策网络模块等部分。

3 结语

综观本次会议的工作组专题及学术交流论文, 可以发现国际大电网旋转电机方面的一些发展动向。

1) 可变速双馈水轮发电机是目前发展的一大热点。一方面商业运行的产品已达到475MVA;另一方面相关技术发展还不完善。转子的绝缘系统设计、耐压检测、端部绕组固定结构等属此种电机产品的技术关键。

2) 发电机机网相互作用仍是目前的热点问题。

3) 设计、制造及试验技术的发展规范化仍是国际大电网委员会旋转电机专委会的重点工作。

4) 大型电动机的维护及节能减排受到关注。

上一篇: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下一篇:儿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