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2024-09-21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通用11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篇1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结合园区实际,我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交流发言如下:

近期我深入研读了《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通过深学细悟,进一步加深了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明晰了工业园区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和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提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政治担当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最完整、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高目标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XX县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园区要准确把握政治定位,自觉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系列论述作为政治任务,通过深入学、持久学,弄清新发展理念的内在涵义,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园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把能否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自身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从而推动党中央重要指示批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严肃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障新理念贯彻、新格局构建目标任务在园区落实落细落到位。

二、坚持以新理念为指引,更加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园区将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探索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把融入国内大循环的比较优势,更好转化为园区的发展优势。XX工业园区将结合县委“东扩南连中优”“一核心、五节点”发展布局,园区狠抓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工作,全力构筑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我们将加大统筹协调发展,根据现有的园区“一园三区”布局结构,重点培育红葡萄酒、红辣椒、红番茄等“三红”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红色产业链”,提高“三红”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发展完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打造新材料制备基地、新能源装备基地和生物医药基地,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针对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对源材生物、兆春种业、子程塑业等6个续建项目做好保障工作,按项目投资计划继续建设;对晨光生物番茄酱、力能洗煤厂、中菲小镇等15个项目落实“管家式”服务,协调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帮助理顺关系,完善前期手续,按计划于明年3月开工建设,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施工顺畅;对正在洽谈的项目,将继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力争签订招商协议,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同时继续用好6种招商模式,开展广泛招商,千方百计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发言完毕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篇2

一、在深入学习实践中取得新共识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河东区劳动和保障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学习培训,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企业和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 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 在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上形成了共识。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一是必须立足大局谋发展。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跳出自我思维定式, 用科学的态度、战略的眼光判断形势、审视工作、谋划发展, 始终着眼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和“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的基本思路。

二是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主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根”和“魂”贯穿工作全过程,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的理念, 把普惠百姓与帮扶弱势群体相结合, 使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必须整体推进重长远。既要重视单项工作率先发展, 又要考虑全局工作整体推进;既要解决群众当前的利益问题, 又要致力劳动保障制度建设, 使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 各项制度可持续发展。

四是必须统筹兼顾促和谐。根据历史情况、发展因素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 不断完善落实各项劳动保障政策制度。正确处理各种经济组织和职工群众的利益关系、本局与其他部门以及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的关系,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和谐发展。

五是必须开拓创新高标准。围绕劳动保障发展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不断解放思想,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创新思路和招法, 破解发展难题, 实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发展。

六是必须勤政为民高效率。坚持带着感情做工作, 了解民意, 集中民智, 用心工作、用心把握、用心落实, 使专业的政策语言口语化, 复杂的办事程序简约化, 传统的操作方式信息化。

七是必须抓好班子强队伍。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 科学决策、团结共事。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凭政绩看德才, 凭德才用干部, 积极为优秀年轻干部搭建舞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二、在深刻剖析问题中实现新解放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河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召开了以“改善民计民生, 保障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 综合分析了思想和工作情况, 认识到在推进工作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工作思路创新不够。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 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 在谋划和指导工作时创新意识不够强, 缺乏大刀阔斧、开拓创新的胆略和气魄。

二是研究和思考问题的前瞻性不足。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 主动适应变化的能力、超前思考分析的能力、系统安排规划的能力还不够。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主动服务的意识和理念还不够强, 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还不够广泛。

四是推进工作科学发展有差距。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创业带动就业环境没有完全形成, 创业载体建设和孵化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三是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不高,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四是劳动关系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

五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个别干部还存在着自律意识不强, 不求实效、不讲效率、推诿扯皮等问题。

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理论学习不到位, 缺乏思想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缺乏理论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二是党性修养不到位, 缺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动力;三是体制机制不到位, 缺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证。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在深化改革实践中推进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市、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 河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河东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 踏实苦干, 通过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劳动关系比较和谐,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逐步完善。特别是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坚持重在解决问题, 深化改革, 解决了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 对于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还需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下大工夫解决, 力争取得实效。

(一) 确立发展理念, 提高领导能力

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牢固树立科学理念、人本理念、和谐理念、服务理念、民主理念、法制理念。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不为传统的模式所限制, 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 不为现行的做法所束缚, 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干部统筹规划科学决策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破解难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

(二) 统筹安排工作, 推进科学发展

1.清醒认识形势, 积极应对。2009年金融危机对河东区实体经济冲击很大,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新形势, 在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 加强动态跟踪服务, 加强对企业退工的预警和监管, 开展困难企业审核认定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 提高主动适应变化、超前分析规划的能力。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 定期对企业劳资干部进行政策宣讲和培训, 以便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政策, 更好地开展工作。

3.提高就业质量, 改善就业结构。一是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加强与区域内新项目、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联系, 提前介入, 了解用工需求、动态跟踪、搞好服务。二是积极推动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 落实见习和实训补贴政策, 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的能力。三是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利用资金、场地等要素创办民营企业, 并为其提供免费创业培训、贴息小额贷款、项目论证、开发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程度, 选择培训项目, 提升培训效果, 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 改善河东区人力资源素质结构, 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4.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积极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根据市局下达的社会保险扩面指标, 结合本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实际, 成立区扩面推动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层层分解指标, 加强部门配合, 盯住重点人群, 深入基层逐户开展参保情况调查, 切实做好2009年河东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5.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完善劳动争议案件柔性调处机制, 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大力推行“三步式”执法模式, 着力维护好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等核心权益, 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三) 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服务意识, 更新服务理念,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深入企业、深入一线, 现场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坚持每年进行重点课题调研, 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和政策制度落实情况, 及时完善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同时, 按照简约、高效、便民、可控的原则, 通过行政审批大提速工作, 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 优化工作流程, 实现“一站式”服务,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四) 加强队伍建设, 夯实发展根基

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核心, 加大干部教育和人才培训力度, 提高服务企业、服务科学发展的本领。认真落实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 鼓励干部职工多学习、少应酬, 以理论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能力提升。扎实推进党风廉政教育, 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廉洁自律, 为不断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新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保障和持久动力。

(五) 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自身建设

新发展理念催生新发展理论 篇3

构建经济发展新理论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嚴峻考验。现有的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作为西方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和理论局限性,无法解释中国的发展问题,更不可能破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这就需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发展新理论。

构建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新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一直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状态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状态的经典理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一些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这一发展模式,如保持工资的较低水平以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投资以加速工业化等。但是,这些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迈进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面对我国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时遇到的经济转型等难题时,就失去或部分失去了解释力和应用价值。这也是一些中等收入国家未能及时实现经济转型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原因之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将指导我国在以下五个方面构建经济转型的新理论:一是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引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二是从不协调发展转向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三是从不可持续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四是从注重“引进来”的单向开放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全方位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构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理论。发展经济学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工业化道路,即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等对推动增长的重要性,以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突出知识和信息技术对增长的重要价值,但它主要关注的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主要解决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新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而忽略了知识经济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元经济结构下的发展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同时推进信息化和知识化,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就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将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元经济结构问题提供方向和思路。一是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协调工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走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智慧城市建设协调互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三是协调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走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四是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巨大市场,为信息化快速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构建发展中国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理论。发展经济学虽然注重技术创新对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其重点是强调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通过学习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技术创新。后发优势理论对处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推进技术创新是可行的、有效的,因为这类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通过学习和引进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加快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这一路径,有效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当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需要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的情况下,学习和引进技术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就越来越小,因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学不来、引不进的。同时,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也使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越来越小。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将指导我国从以下几个方向丰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理论:一是在一些科技领域占领全球科技制高点,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或前列;不仅要推进应用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整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进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寻求科学或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二是既要立足于自己的力量推进技术创新,也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推进技术创新。三是通过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四是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环境。

打造经济发展理论新体系

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将在以下两个层面引领打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新体系。

在整体层面,基于新发展理念这一有机体系,把既有的一些经济发展理论和观点系统化为理论学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在丰富的中国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许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等等。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背景,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和条件,以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的发展为主要构架,可将以上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系统化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新体系,主要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具体层面,每一个发展理念构成一个具体的理论子体系。例如,创新发展理念超越了以往把创新主要理解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局限,提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创新四大基本要素,形成四位一体创新体系。这个四位一体创新体系的理论含义是:科技创新需要以重大理论创新为引领,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一切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的结果,是文化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创新促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后三者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前者,如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网络文化的繁荣,理论创新丰富了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则形成我国独特的改革文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丰富实践和经验,为理论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条件,理论创新成果需要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中接受检验和得到完善。

获取经济发展理论话语权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及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将为我国在世界上获取经济发展理论话语权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彰显理论的科学性。这是由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继承性和包容性决定的。继承性体现在:把创新置于新发展理念的首位,是与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理论一脉相承的;协调发展则源自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平衡理论,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以及“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理论等;共享发展理念则是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揭示的深刻思想、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等重要思想的科学继承;等等。包容性体现在:创新发展理念借鉴和吸收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有益成果,将其提出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等纳入创新发展的子系统。此外,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制度经济学提出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科学成分也被吸收到了创新发展理念中,等等。

形成独特的概念、范畴、逻辑、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中国贡献。这是由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性决定的。这一理论基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检验、修正、完善已有的发展理论。例如,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作出新的修正和发展,提炼出独特的概念、范畴以及理论体系,赋予其新的内容,是我国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独特贡献,也赋予发展经济学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理应在世界上获得经济发展理论的话语权,使我国拥有与经济发展硬实力相称的理论软实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篇4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时强调,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实施以来,全党全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各类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党必须深刻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绝不是只有经济指标这一项,这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理念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要树立全面的观念,克服单打一思想,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就章”“一刀切”。政策不能只是挂在墙上,要切实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否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一个重要尺度。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篇5

中共中央政治局 1 月 28 日下午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站在新的起点,要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清除市场壁垒,借助竞争中性原则,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创造有利条件。

推进创新发展,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多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天眼”探空、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嫦娥”奔

月、“蛟龙”潜海……一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惊艳全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创新画卷壮阔铺展,重大工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但一些高端核心技术缺失,仍存在“卡脖子”问题;一些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走在前列、当好表率,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站在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既要坚持顶层设计,又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将使命担起来,将责任扛起来,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传导压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篇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概念。其中,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而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二者彼此相互阐释和互为依托,从以下六个维度与“四个自信”深度同构。

从时间轴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一个阶段性的“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宏观规划假设下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时间线来看指的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也就是说,当前,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问题轴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从解决站起来、富起来到解决强起来的基本问题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1956年到2021年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问题。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有能力支撑未来30年解决“强起来”的问题。从新发展理念来说,从以往关注国内发展,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核心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诸般举措就显得愈发丰满,表明中国正不断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从逻辑轴来看,“新发展阶段”是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跨越,进而践行“道路自信”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发展表象来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变化过程,从发展理念来看,则是坚定政治发展道路自信的充分体现。

从认知轴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到文化自信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百多年来技术领域的落后到如今开始部分引领,百多年来经济依附于世界体系到如今开始有主导权,百多年来的国际政治西强我弱的格局到如今开始呈现整体向好的态势,这些都充实了“中国的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应充分认识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努力开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阶段。

从思想轴来看,“新发展阶段”是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而增强“理论自信”的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阶段,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新发展阶段的最大哲学,最真实的哲学,最有力的哲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由此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新理念体现出新发展哲学,不是照搬照抄的哲学,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自信。

从动力轴来看,“新发展阶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走向“制度自信”的阶段

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 篇7

对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进行深刻阐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兵马未动,规划先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提纲挈领的“大主线”。只有新发展理念才能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发展推动科技跨越。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创新基础。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十三五”时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更为可喜的是,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超过政府研发投入,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以雄厚的资金为依托,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可能实现技术上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当前,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同时发达国家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个重大机遇,我国就将成为世界创新潮流的重要引领者。

协调发展促进发展均衡。未来5到10年,我国经济将经历一个再平衡过程。在增长模式方面,我国将告别重积累、轻消费的模式,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和变化将带动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品质、品牌。在结构调整方面,传统产业将在去过剩产能的基础上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端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区域发展方面,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势头超过沿海地区,中西部一些中心城市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在城乡发展方面,城市人口逐步增加,人口市民化进程加速,农村现代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绿色发展带来环境友好。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意味着我国将告别粗放增长模式,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同时,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大大提高。绿色发展理念顺应民意,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将让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开放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我国对外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能够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与世界各国一起创造和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今天,我国综合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对全球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事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十三五”时期继续推动开放发展、提高开放水平,将为我国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继续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共享发展引领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收入分配将得到进一步改善。首先,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比例上升,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其次,内陆地区加快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将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对改善全国收入分配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将增进全体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就业。

新发展理念下的“村淘人” 篇8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农村淘宝(简称村淘)合伙人梁小龙,近日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则新闻,是关于村淘合伙人王茜在瑞士联合国总部与工作人员及来自埃及、印度以及非洲多个国家的官员分享村淘故事。他写道:“虽然我们在返回农村时饱受质疑,可是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回乡创业能帮助家乡发展,现在我们成功了,请为我们点赞!”言辞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盼来了村淘2.0助我创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总是咧着嘴笑得很开心:“互联网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能在家门口创业,把村里的好东西卖向全国,同时还结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靠的正是互联网,能碰上这样的好时代,真的很幸运也很幸福!”

张格庄镇有着“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美誉,在成为村淘合伙人前,1987年出生的梁小龙有一个自己的淘宝店,每年5月家里的樱桃成熟时,他就会在闲暇时上淘宝打理他的店铺。一张张樱桃地里的实拍图,一段段质朴的文字,再加上良好的信誉和售后,在几年间积累了一大批的“熟客”,每年这个时候都追着他要买樱桃。

梁小龙笑着对记者说,做村淘合伙人、成立村淘服务站的初衷,是源于在外地上大学期间,发现当地的淘宝村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在自己的家乡却是想发出去一箱樱桃都没有快递愿意接单的景象。再加上大城市的快节奏以及生态环境欠佳,使他一直在寻求一个能够回归农村的契机。

梁小龙告诉记者,起初村淘1.0模式时,要求合伙人必须是超市的经营人,他并不符合要求。虽然当时觉得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在关注着村淘的消息。终于,在2015年盼来了好消息——村淘升级为2.0模式,合伙人的主要对象变为毕业大学生,要求有创业梦想、愿意扎根农村,并对电子商务有一定了解的。“说的不就是我嘛!”梁小龙说,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去报名了。2015年12月,经过线上考试、实地考察选址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后,张格庄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终于开业了。

“让村民可以足不出户购全球”

张格庄村是一个有近800户村民的村庄,常年依靠种植、销售樱桃为主要经济来源。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城里工作,留守在村里的大多只有老人和孩子。在村淘服务站开业之前,村民的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都依靠每四天一次的赶集来供给,有些爱“赶时髦”的村民,则会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到最近的城区采购日用品,但是也常常买回来“康帅傅”这样的山寨商品。

梁小龙的服务站开业之初,正值2015农历春节临近,村民们把小小的服务站挤得水泄不通,好多人围着墙上的电视机选购着年货,更让他们兴奋的是,村淘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短短淘宝“年货节”1个月的时间里,梁小龙已经完成了720笔订单,成交12万元。替村民代购的过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有一天,60多岁的李阿姨来服务站,说想买一个洗衣机下面带轱辘的托盘,因为她家的是老式洗衣机,每次挪动都非常费力,听城里的亲戚说有这样的托盘,所以来服务站问问。在经过多家店铺的比较后,我给她买了一个适合她家洗衣机用的,而且比城里亲戚买的便宜一半。现在每次在街上遇见我妈,都会跟我妈说‘你家孩子做这个服务站真的太好了!”梁小龙笑着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村里王大叔的摩托车排气管坏了,村口的维修店需要300元,他顺道来服务站问问,其实我真的不懂排气管到底是什么,但是通过不断地与卖家沟通,拍照给卖家看型号,最终用200元帮他搞定了。从那以后,他就成了村淘服务站的忠实粉丝,有事没事都来转转。”

“用走心的服务,不仅要买进来,更要卖出去”

“乡亲们习惯了在小卖部、超市等实体店购买商品,对于农村淘宝服务站还是‘发懵的状态,还是有一些乡亲不信任、不接受。”面对一部分村民的不解,梁小龙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让村民接受这个新事物,享受便捷、共享互联网红利。

为此,梁小龙自掏腰包添置了血压仪免费为村内的老人测量血压,买了糖果礼包免费分发给小朋友,又义务帮助村民代缴水、电费,话费等,“这些走心服务,才是让乡亲们真正信任服务站的基础,也是我做村淘服务站的初衷。”

除了代购服务,梁小龙最想帮乡亲们做的是代销服务。“目前,我们服务站还没有这样的权限,但是已经有很多乡亲络绎不绝地来到服务站,向我咨询是否可以在网上帮助他卖樱桃,有的人来咨询怎么开网店,有的人来咨询能不能发快递,村内的代销需求正在日益展露。”

针对这些代销需求,梁小龙除了尽快申请代销权限外,还协助村口的农用三轮车实体店开了一个线上店铺,也帮助多家樱桃农户开设了淘宝网店,并且准备利用晚上农闲时间,给全村愿意学习淘宝开店的村民进行免费的淘宝、微信营销类培训。

“待到你我迟暮,

相携张格庄安家,

回味青春年少,

梦想游走天涯。

嬉你满头银发,

笑我张口无牙,

最爱安家与此,

相伴老死田下。 ”

梁小龙工作笔记的首页上写着这首诗,他满脸幸福地告诉记者:“我和老婆刚结婚不久,现在就安家在这儿,她特别支持我做村淘合伙人。未来,我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让乡亲们用上质优价廉的好种子、好肥料,更要把我们村里新鲜、无公害的农产品卖出去,让乡亲们获得更大的效益,过上更好的生活。”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助力新发展理念

习总书记在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互联网企业生存在社会之中,不能只讲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还要讲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所以,作为发展网信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早已在农村布局,提倡回农村创业、草根创业,越来越多像梁小龙这样的“新农人”驻扎农村,使农村电子商务在近几年风生水起。

这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风险、商业成本,还扩大了农村的商业领域,更重要的是使农民成为最大获利者。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点已经超过10000个,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淘宝大学县长电商研修班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598个县市区,多达1572位县级干部参加电商研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新发展理念注重“协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让草根和明星、平民和富豪、个人创业者和国企大佬同台竞技,同奔中国梦。是要让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一机在手”、“人在线上”,实现“电脑+人脑”的融合,对接众多创业投资,引爆无限创意创造。

新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篇9

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主要标志是“四个转向”: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四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四个转向”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新常态是一种客观状态,同过去相比并没有好坏之分;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泛化和滥用新常态概念;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的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就能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

在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同时依靠管理和制度创新,提高社会生产适应人们需要的程度。在市场经济中,人民需要集中表现为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不仅要全面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而且要深入调查了解人民需要变化,由此来确定发展目标。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要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党和政府则应从更广阔和长远的视角来把握人民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提高社会生产同人民需要相适应的程度。

正确处理宏观指引与微观促动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有宏观指引,也有微观促动。宏观指引包括指出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提出发展任务和重大措施等;微观促动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动各种微观经济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在宏观指引中,要协调好产业、区域、城乡等重大比例关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在微观促动中,要按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办事,全面发挥各种市场主体的作用。

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如何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如何兼得,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尽快补齐技术、管理和制度方面的短板,实现新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标取向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在适当的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良性互动,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着力构建开放新格局。在开放条件下,国内人民需要分为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需要,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供给来满足;国内生产则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产品通过内销和外销用于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这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内需和外需、内销和外销关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提高开放水平,改变国内一些地方轮番引进加工而缺乏自主创新的状态,转变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外贸发展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实施互利共赢战略,倡导构建多层次命运共同体。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读后感 篇10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一文心得体会

这篇文章中,总书记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些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宏观上,阐述并诠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内 涵。

总书记,提出并强调。首先,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第一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第二、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第三、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 谁也无法抗拒。第四,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一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第五、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篇11

关键词:终身学习;学习成果认证;学习型社会;老年教育;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一、从“教育”到“学习”:理念的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终身学习”理念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修订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将“教育活动”定义为“有意识的活动,涉及某种形式的交流,旨在引发学习”,且进一步将“学习”定义为“个人通过经历、实践、修习和听讲而在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艺、能力或者行为方面的获取或改变”。请您为我们详细解读这两个定义。

杨进: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得到了普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潮流开始转向“学习”,从“终身教育”转变为“终身学习”,包括我们现在倡导的“学习型社会”而不是“教育型社会”,我非常认同这个转变的过程。我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活动”的定义有三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一是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二是交流在其中必不可少;三是最终目的,即引发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习”的界定也非常严谨,我认为这其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主体是学习者个人。第二,这个定义的排序是经历、实践、修习、听讲,把经历和实践放在前面,把听讲放在最后。我们不要认为教育仅仅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这只是学习的一种途径,即听讲。这里我想引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第三,涉及的方面包括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艺、能力、行为,而不仅是我们常常说的“知识”。第四,获取或改变,获取是增加,改变是调整,这两个方面的结果都很重要。

因此,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重新认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我们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发学习者自主学习。我曾经看到一所小学的体育课本,其中有一节的题目是“跑”,上面对于“跑”的定义是大腿带动小腿做循环运动。我没有研究过体育教材,但我认为过度的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育。我再举一个例子,我20世纪70年代去法国的时候,接触到了由伊里奇提出的著名的“非学校化社会”思想,抨击现代学校制度的种种弊端,这一思想席卷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非学校化”浪潮,振撼了70年代的国际教育界。

二、学习的三种形式及其认可:现状与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是通过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的渠道获得的。您曾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高级项目专家,参与起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的指导意见》。请您简要分析这一文件。

杨进: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学习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将考试分数视为学习成果,通过分数衡量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态度、价值观,以及执行力等能力。我们对学习成果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社会生活需要多种多样的能力,我们不能只盯着考试分数。

我们通常把学习分为三类:正规学习(formal learning)、非正规学习(non-formal learning)、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我认为“非正式学习”这个译法不妥,这是站在传统教育的立场上去评判的。什么是“正式”?什么又是“非正式”?很多态度、价值观都是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获得的。我认为应该译为“无一定形式的学习”或者“未定形式的学习”。

相关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是通过非正规的和无一定形式的渠道获得的,约占75%~85%,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衡量的能力往往只是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取的那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的指导意见》有利于推动我们对75%以上知识的衡量和认证。比如老年教育,它是成年人的一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并没有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可。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应遵循哪些原则?

杨进:主要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学习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局限于对15%的传统知识的认证。第二,对传统的学习体系与制度加以改造,使教育体系更加灵活,就像一扇旋转门,学习者可以来去自如,要为学习者的需要服务,把学习者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为体制服务。第三,对已有学习成果的认可。例如,一位女士通过在家照顾生病的家人、向社区护理人员学习、进行网络学习等拥有了较高的护理水平,她只需再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护士职业证书,没有必要再去护理学校学习。丹麦的一位教育学家将学习分为四类:日常生活的学习、学校的学习、互联网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学习。区分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正规还是非正规,有形还是无形,而在于是否有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我们目前的学历体制只是认证了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缺少对其他学习活动的认证。因此,我们需强调对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成果认证的重要性。

《世界教育信息》:国际社会在促进对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的学习的成果认证方面面临着何种挑战?

杨进:挑战是存在的。一个是教育系统内部人员观念的转变,还有一个是教育体系的过时和死板,以及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过,现在不仅发达国家已经做了学习成果的认证,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接受终身学习理念,着手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对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的学习的成果进行认证,如菲律宾等。韩国建立了学分银行系统,菲律宾发放主要记录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学习的多元学习体系护照,这些国家都在积累经验,不断前进。我国应认识到自身教育体制的不足,从体制出发改变现状。

三、国家资格框架:

连接各种学习途径的“立交桥”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一些地区和国家建立了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全面融通的国家资格框架,建立连接学习的“立交桥”,把技能、胜任力和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一方面,国外有何另您印象深刻的做法?

杨进: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根本是对所有学习成果的认证。对学习成果的认证需要有明确的定义、能够反映将有可能获得的资格的标准。“资格”包括学位、文凭、各种证书等,实际上是对学习者所完成某阶段的学业和拥有的知识、能力的“奖励”。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就是实现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的等值与融通。近年来,很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连接各种学习途径的“立交桥”。例如,英国是最早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其早期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的建立。2000年,为了对不同资格进行比较,英国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NQF),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了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 and Credit Framework,QCF),以促进学习者的学分转换以及对先前学习的认可,推进终身学习进程。欧盟于2008年正式通过了欧洲资格框架,其目的是在欧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资格互认参照标准,覆盖各个教育阶段颁发的各级资格证书,重视学习结果的认证。在欧洲资格框架的基础上,欧洲还制定了一系列学分和资格认证体系,用于认证学习结果。目前,东盟也正在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资格认证框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学习借鉴,建立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把知识和技能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否则,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这方面无法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

我国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困难在于管理体制不够灵活。虽然我们在认识上、理念上已经发生转变,但是在制度体系层面仍需做大量工作。值得高兴的是,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已经将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写入文件,但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建设学习型社会:

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世界教育信息》:正如您提到的,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请您谈谈对学习型社会的看法。

杨进: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适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一个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依靠每个省、市、县、村的共同努力。

我觉得,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抓手就是建设学习型城市。刘延东副总理在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过,让城市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我觉得这就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定义。城市中的很多资源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甚至医院、工厂、街道。学习无处不在,学习者也无处不在,小到新生婴儿,大到垂暮老人,都是学习者,从摇篮到坟墓,这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努力建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型城市是学习者的城市,学习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促进终身学习的根本目标。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老年教育:

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教育部将出台并实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请问您对老年教育有何看法?

杨进: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后期阶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资源需要对老年人开放。在美国学校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很多退休人员和年轻的学生一起学习。南非种族制度的废除使黑人有了上学的机会。为了弥补老一辈黑人曾经失去的入学机会,南非的教育体系灵活处理,让他们也获得入学机会。因此,在南非就出现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上学、一家三代同时毕业的情景。学习是一项基本人权,我国13亿人都是学龄人,都有学习的权利。我国的教育体系、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应该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教育内容也应该更加丰富,保障每个人的学习权利。老年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许没有其他教育那么高,但教育不能简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而且,老年教育能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思考,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明确表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年龄而歧视、剥夺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

六、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回归本质,服务社会

《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多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请您为正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高校提出一些建议。

杨进: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稀释”了高等教育资源。许多地方院校为提升学校形象、获取更多办学资源纷纷转型,并改名为大学。在我看来,学校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要满足学生、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是应用。但现在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率不太理想,这就说明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离。所以,对于那些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高校,我认为这不是转型,而是回归本质。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评价体制存在的问题:论文发表数量非常高,但转化率却不到20%。很多院校教师是为了成果而科研,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科研。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需要实现“做中学”。目前,德国和英国实行的学徒制就是一种“做中学”。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的转型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回归本质,完成教育的使命。

除此之外,院校转型需要解决治理问题。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决定了学校是受教育部门管理的,并不是对企业负责的,企业的需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换言之,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我们经常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企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容易导致行业的指导作用弱化,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因此,转型的关键是回归本质,即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下一篇:2023年春花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