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策略

2024-08-24

贯彻策略(精选10篇)

贯彻策略 篇1

1. 贯彻“民主化”策略,经常听 取学生意见和建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还要注意搜集来自于学生的反馈信息,一方面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另一方面也能够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 搜集整理出有助于教学过程优化的因素,为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帮助。在教学之余,我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凡是有价值的信息都进行充分运用。如有学生提出课内上机时间不足,无法满足训练的需求, 建议教师在课余时间和学校协调,分批开放电脑房供学生进行训练。这样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便于操作, 经过协调后,学校电脑房在中午和活动课时间,按照班级顺序依次对学生进行开放,通过提高机房使用率的方式为学生增加了上机操作时间,满足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

2. 贯彻“差异化”策略,制定分 层教学目标体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就是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性,在课堂上,从学生的操作能力上更能显示出来。面对这种差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统筹兼顾,采取差异化策略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目标, 实现量体裁衣的效果。例如,在图文混排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设置图片格式、制作艺术字等操作,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进行示范后,可以出示任务题要求学生进行操作,可以设置为AB两种难度的训练题, 基础较弱的学生选取难度相对较低的A类题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兼顾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的差异,保证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以饱满的激情开展学习训练,防止教学内容过难,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3. 贯彻“自主化”策略,给予学 生能力发展空间

信息技术学习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更多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进行训练与操作,教师起到抛砖引玉、启发引导的作用。例如,在Word文档的编辑与修饰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相关操作要点的指导示范之后,可以出示一段文字,然后进行文字修改、复制、替换,以及字体、字号、颜色等设置方面的操作,也可以将这样的学习任务安排到每一个学习小组, 在小组组长的引导下,共同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对Word文档编辑与修饰技能技巧的掌握水平。在自主化策略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与训练的主角。同时,学生在自主化策略下,相互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4. 贯彻“实践化”策略,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

信息技术学科与生活中的联系较为密切,网络手段能够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一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中提高掌握效果。例如,在教学网上资料的下载后,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健康生活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得知学生这一方面知识匮乏后,要求学生从网络中进行搜集,寻找健康饮食、健康锻炼等方面的健康生活知识,将图片、文字以及网页相关内容下载下来, 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复制粘贴,并进行行间距、字间距、字体方面的调整, 规范地打印出健康知识材料,在班级开展展览活动。这种实践操作,不仅巩固了学生下载网上资料方面的操作技能, 而且帮助学生增加了健康生活方面的知识积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贯彻“拓展化”策略,发挥课 外兴趣活动成效

立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要拓展课外教学空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外组建相对应的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开展分析研究,提高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使用效果。例如, 在安装与卸载软件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延伸,作为课外教学活动的方向,鼓励学生从网络中下载各种运用软件,丰富电脑功能, 并进行安装与卸载等操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软件安装与卸载的掌握技巧,而且也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系统软件, 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在电脑中下载相关软件,这样的能力发展对于学生将来管理自己的电脑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创新理念,落实五大策略,将教学改革的触角延伸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初中信息教学成效。

贯彻策略 篇2

关于贯彻落实省纪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关于

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反腐 倡廉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的情况报告

省纪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意见》,根据省纪委苏纪发[2010]6号文件精神,省人口计生委举行了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制度建设对于人口计生系统贯彻反腐倡廉方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提升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省人口计生系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

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着重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与主要任务,深刻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基本要求,引导全省人口计生系统要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上来,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等方面入手做好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前进。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一是开展“模范履职、文明执纪”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按照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把握重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二是组织学习中央新修订的《廉政准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利益。强化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提出的“8个方面严禁”“52个不准”,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做到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提出的“六个严禁”。三是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提高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的理解,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四是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处以上领导干部参

观南京监狱,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做到警钟长鸣。五是坚持党课制度。安排委主要领导给委机关和直属单位讲廉政党课。通过一系列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帮助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拒腐防变的基本框架体系。今年是我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年,省人口计生委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工作部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快构建符合人口计生特点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一是着力构建拒腐防变教育机制。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主要领导定期讲党课制度。建立健全党性定期分析、反腐倡廉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二是着力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监督的要求,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完善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廉政档案、廉政承诺、廉政谈话、信访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村务等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真正把干部的用权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促廉政。三是着力构建源头治理预防机制。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从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点,以项目管理、药具管理、考核评比、社会抚养费征收、再生育审批、病残儿鉴定等六项权力行使为重点,全面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完善风险防范管理,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内控机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

管理。深入推进人事、财务、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改革,实行“阳光人事”、“阳光财务”、“阳光考核”。继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探索建立电子审批监控系统。要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深入到哪里,把源头治理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着力构建纠风治乱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为民意识,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接待和妥善处理群众的上访和投诉,按照信访工作的要求,及时组织核查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作风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立即纠正,并严肃处理责任人。进一步完善信访核查、监督检查、专项治理、群众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以良好的政风行风取信于民。五是着力构建从严治腐惩戒机制。在强化教育、注重预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坚决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派驻纪检组监察室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口计生系统发生腐败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始终保持查处和惩治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压态势,认真对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投诉举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办滥用职权、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项目执行中的腐败案件,严肃处理违反人口计生群众工作纪律和检查考评工作纪律的行为,严肃处理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坚决惩处腐败行为,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和治本功能。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执行力。结合全

省人口计生工作实际,将抓好继续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系统内下评上”和地方政府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等“四项活动”的开展和行风热线、行风监督员、实名举报奖励、主动接受舆论监督以及层级监督等五项维权制度的完善。重点开展好以下几项监督检查:一是开展对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开展对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效能监察。三是结合对基层执法行为的专项治理开展对“两个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是继续开展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对国家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六是对国债资金项目落实情况开展督查。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2010年4月26日

贯彻策略 篇3

在亚洲,我们对所服务的所有领域都抱有极大的热忱。博闻除了在家具、制药、医疗、美容等行业持续发展超过20年以外,九月香港珠宝首饰展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更有超过3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还进入了一些新的领域,如孕婴童、光学及灯饰等行业。我们贯彻“会展为先”的策略,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拓展新的市场领域,2017年将推出上海国际授权博览会。在地理布局上,我们的足迹遍布中国内地,包括一些二线城市,如中山古镇、沈阳、成都等。

UBM博闻是全球第二大商营展览会主办机构,网络覆盖20多个国家及地区。各地运营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令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目标国际展商招募和参观人士推广,尤其是当我们将UBM的品牌展览会,如制药原料展,孕婴童、童装展,珠宝首饰展等拓展到全球各地的时候。UBM博闻最新公布的上海国际授权博览会将与2017中国孕婴童、童装展同期举行。此外,作为“会展为先”策略的一部份,我们在全球引入了统一的CRM客户管理系统,将进一步推进“会展为先”的战略进程。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蕴含巨大商机。高质量的展览会在这个市场中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不仅存在于一线城市,也包括二、三线城市。挑战是不断加剧的竞争对参展定价产生压力,限制了综合观众推广的投入,影响了客户的总体体验。在中国发展多年,博闻最大的收获是我们与合作伙伴及员工的美好共事。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所服务领域的高质量展览活动,满足各方的需求,赢得了极佳口碑。

博闻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我们在中国内地有很庞大的组织(超过700名员工)。博闻的员工有很多职业发展机遇, 甚至可以到博闻的海外办事处任职。博闻的“会展为先”策略要求我们要在所有方面都做到最好。因此,我们在培训、辅导、软件工具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让所有员工都能从专业的环境中得益。我们推行“博闻的承诺”,与全球员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今年,博闻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FTS4E指数达标的少数会展公司之一;中国孕婴童、童装展的“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慈善项目入选 “2016 UFI 可持续发展奖”最佳范例。

UBM’s UFI approved ev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s:Cosmoprof Asia,Fashion Access,APLF Leather & Materials,Renewable Energy India Expo,Istanbul Jewelry Show,Malaysian International Furniture Fair,Fi Asia,China International Optoelectronic Exposition,CPhI Worldwide,Fi Europe. We have leadership position not only in these events but also in other events that we organise on our own or with our joint venture partners, e.g. September Hong Kong Jewellery & Gem Fair, CBME China (Children, Baby, Maternity Expo), Furniture China, Marintec China and All China Leather Exhibition.

We are passionate about all the sectors we serve across Asia. Our Hong Kong Jewellery & Gem Fair and Marintec China both have over 30 years of history. Other market leading events have also been serving sectors like furniture, pharma, hospitality and beauty for over 20 year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e have also entered new sectors, e.g. children/maternity, optoelectronics and lighting. And we are launching Licensing Expo China in Shanghai in July 2017, further expanding the sectors we serve in the China market under our Events First strategy. Geographically we have also grown our footprint in mainland China including in 2nd tier cities such as Guzhen, Shenyang, and Chengdu.

UBM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B2B event organiser with operations in over 20 countries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se operations allows us to more effectively target international exhibitors and visitor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event brands which have been geo-adapted around the worldsuch as CPhI, CBME and Jewellery & Gem.UBM recently announced launching China Licensing Expo which will be co-located with CBME China in 2017.In addition, as part of our Events First strategy,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a common CRM system globally which will further enhance this process.

nlc202309081919

The opportunity is that China is still a huge and growing market where quality events still have a lot of potential to grow. Not only in first tier, but increasingly also in second and third tier cities. The challenge is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which still puts pressure on pricing and limits investments in comprehensive visitor promotion and overall customer experience.

Our greatest reward is that we have now a fantastic business with great partners and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m, we earn a great reputation in delivering high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vents which effectively serve the needs of each of the sectors we serve.

The big advantage we have is that we have a large organisation in mainland China (over 700 people), so that there are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career improvement. Even to other UBM offices overseas. Our Events First strategy crocuses us on being the best in everything we do, so we make a lot of investments in training, coaching, software tools etc. Our colleagues can all benefit from th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UBM Commitments”, the company and all our staff are fully committed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2016, UBM achieved FTSE4Good Index for the second year. CBME’s charity programme,“Guard Children of the Stars”, was selected by UFI as an example for best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sustainability.

贯彻策略 篇4

第一,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泛读能力, 我们不能主观臆断, 盲目冒进;我们应该冷静思考, 分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了解学生不良习惯及其形成的原因。通过多年的分析研究, 学生在泛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母语翻译, 对所阅读材料缺乏预知和感悟, 因此, 阅读速度太慢, 学习效率低下。2.过度注重语言细节, 过度强化语法结构, 缺乏对文章的概括性, 整体性认识。3.有声阅读, 虽然没有发出声音, 但他们在阅读在有默读, 从而大大降低阅读速度。4.知识面窄, 词汇量少, 不能满足阅读的要求。5.只能阅读文字, 不会概括大意, 提炼主题, 抓不住中心, 搞不清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究其原因, 我们中学教师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的教学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 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过度依赖母语。所从我们只有改变自己, 才能提高学生。

第二, 找到问题, 我们就要对症下药, 把泛读策略贯穿在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一、根据文章标题, 预测文章内容

预测是成功的阅读者应掌握的重要策略。预测是阅读过程的重要一环, 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 对文章主题、体裁、结构及相关词汇进行预测。 它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 旨在激活读者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引出话题, 为下一阅读环节做好准备。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无论猜测是否正确, 都能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的阅读状态。

二、梳理篇章结构, 了解文章写作特点

作者写文章传递给读者什么信息, 在他下笔前就已考虑好了。这一信息或许是一组事实, 或许是一个故事, 或许是一种观点等。要把这些信息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要决定先从哪里着笔, 遵循什么顺序, 哪些地方该着重强调等。他不但要清楚讲什么, 还要选择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这一切就是指这篇文章的篇章结构。

三、掌握品读技能, 抓住文章核心

品读是快速阅读文章, 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组织结构和写作意图的最佳手段。这个过程也能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 有助于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标题、篇首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第一句, 通过篇章连缀词、 关键词等, 读者可以跟踪作者的思想意图, 了解文章主旨大意。同时,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 段意常常通过主题句表达出来。大多数情况下, 段落的起始句就是主题句, 但有时也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结尾部分。能够找出主题句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该段的段意。

四、学会猜测词义, 弥补词汇匮乏

在泛读过程中, 人人都会遇到大量的生词。即使我们掌握了相当的词汇, 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词。如果能根据上下文, 单词的前缀和后缀, 对比关系词汇等猜测其含义, 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阅读速度。当然, 对于无关紧要的单词,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 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五、透过现象看本质, 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阅读深度由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表层理解是指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与细节, 属于言内阅读;深层理解要求读者能弄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 评价性理解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深层理解与评价性理解属于言外阅读。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该包括言内与言外阅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 后者是在前者的延伸和提高, 二者相互依存。

第三,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是语言生长的土壤。脱离开文化背景的文字, 就不会有明确的意义。表面看来, 学生阅读的是语言文字, 但文字背后是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 学生阅读上的关键问题就是语言表达方式和用法上的习得与内化。 学生在进行阅读时, 一方面是由文字到思想, 另一方面是由思想到文字。文字的解码和歧义的消除, 离不开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一个拥有讲英语国家的社会, 文化, 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等方面知识的人, 在阅读有关内容的材料时, 要比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轻松的多, 理解也会透彻的多, 也就更容易进入角色, 达到欣赏的目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的。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针对文字的意义, 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文化事实。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文化课学习尤为如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泛读能力, 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 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分析问题, 找出办法, 做出改进是我们的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 篇5

一、主要政策内容

郑政〔2011〕13号文件主体内容共分六个部分十五条,除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1号文件中的有关税收、信贷、土地供应和限购等政策措施外,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综合确定新建住房年度价格控制目标,并于2011年3月向社会公布。

二是市人民政府要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建立目标考核问责机制。

三是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期间及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四是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五是通过落实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继续实施服务企业活动,积极推进项目开发建设。

六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房地产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还要求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宣传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引导居民理性消费,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操作细则主要内容

为保证住房限购政策的落实效果,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明确了住房限购政策的具体操作细则。

(一)新的住房限购政策的中心内容

自2011年3月4日起,对在本市市区(含市内五区、郑东新区,下同)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持有本市居住证1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1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居住证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或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向其售房。

(二)居民家庭的认定和已有住房套数的认定

居民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不包括成年子女。家庭成员中有一人为本

市户籍的,可认定为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居民家庭已拥有住房包括在本市已经完成房屋产权登记的住房和已进行网上签约但尚未完成房屋产权登记的住房。

(三)居民家庭购房提供资料

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需提交的资料:

1、购房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2、购房人婚姻状况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3、签署承诺的《郑州市购房申请表》。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需提交的资料:

1、购房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2、购房人婚姻状况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3、签署承诺的《郑州市购房申请表》。

4、本市1年以上居住证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或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四)明确了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责任

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办理网上签约手续前,应履行对购房人的住房限购政策告知和资格核验义务,并作出书面承诺。

二是对符合住房限购政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将购房居民家庭提交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居住证明(或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材料复印件加盖印章,和《申请表》一并作为合同附件,在办理商品房合同信息备案、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时提交。对不符合住房限购政策的,不予网签住房合同。

三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还应在售房场所醒目位置公示住房限购政策,供购房人查阅。

(五)购房居民家庭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是购房人及家庭成员在签订住房买卖合同时,应当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如实申报在本市拥有住房情况;

二是提交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户籍证明、居住证明(或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

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是如实填写《郑州市购房申请表》,签署《限购住房承诺》。

贯彻策略 篇6

2014年8月10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也称新《国十条》) 正式颁布[1], 这是继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时隔不到8 a, 充分地体现出国家对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高度重视。此次颁布的新《国十条》对我国现代保险服务业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助推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发展, 使我国从一个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在新《国十条》中, 农业保险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作为一项政策性保险, 如何把支农惠农的保险业务更好地深入到每个农村, 给每个农户带去生产、生活的保障, 是新《国十条》所涵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切实做好新《国十条》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团委组织全省员工开展演讲、征文活动, 得到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 大家纷纷踊跃投稿。

作为公司农业保险岗位的一员, 笔者十分荣幸能参与其中。通过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的培训学习, 会议上公司领导对相关文件的解读, 平日里对各项保险文件的学习以及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 使笔者对新颁布的《国十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1 新形势下“三农”保险的机遇与挑战

1.1 新形势下的机遇

农业保险是加强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是农业灾害救助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改进农村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 也是国际通行的对农业支持保护的“绿箱政策”。近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业保险也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意见》提出今后将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 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 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房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 农民养老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这就为“三农”保险的拓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为“三农”保险保驾护航, 也是“三农”保险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

1.1.1 政策扶持加强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近年来, 无论是中央召开的重大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都就“三农”提出明确地要求。中央加强了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 支持粮食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为发展“三农”保险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1.1.2 财政支持加大

随着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 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成为主要形式。数据显示, 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预算支出只有4 000亿元, 而到了2013年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已超过13 000亿元, 增长了3倍多。如此大的投入, 为发展“三农”保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1.1.3 农户需求增强

近年来, 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劣, 如暴雨、干旱等一些极端天气, 病虫害等其他因素导致农户农作物产量减少, 严重影响着农村、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三农”保险的发展, 农户对其需求也不断地增强, 为发展“三农”保险提供了广泛的保户基础。

1.1.4 购买能力提升

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政策性保险, 农户所要交纳的保费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其中大部分是由中央、省、县级财政分担。例如, 政策性水稻保险, 其中40%的保费是由中央财政补贴, 25%由省财政补贴, 5%由县财政补贴, 农户只需交纳保费的30%, 这就大大地减轻了农户负担。此外, 随着农民自身经济条件的不断提升, 完全有能力购买自身所需的“三农”保险。

1.2 新形势下的挑战

近年来, 虽然农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但不难看出要想推动“三农”保险的发展还需要过程。在执行过程中, 还存在着诸多的挑战, 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1.2.1“三农”保险认识程度低

作为一项政策性保险, 一项支农惠农的保险, 在很多农户面前并不所熟知, 对“三农”保险的实际意义并不了解。其原因一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自身的保险意识不强。二是相关保险知识宣传不到位, 没有深入到每家每户,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 既便有这些丰富的“三农”保险产品, 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支农惠农的优势来。

1.2.2“三农”保险监督机制不健全

各级监管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属于央企, 地方监督机关很难实施常态化监督;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面向基层, 涉及点多面广, 监督机关很难发现问题。另外, 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的财政资金, 地方政府主要精力是确保上级资金到位, 而忽视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管, 这也是造成农保资金运行混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2.3“三农”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如今, 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阻碍“三农”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做好“三农”保险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再加上“三农”保险业务分散, 查勘定损的工作量比较大, 所到之处可能面临交通不便, 工作环境差等一些客观因素, 导致“三农”保险工作辛苦, 影响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 以新《国十条》颁布为契机, 进一步拓展“三农”保险业务

新余市现有农业人口72万人。耕地面积5.53万hm2, 每年生产的粮食近30万t, 蔬菜20万t, 水果6万t, 肉制品蛋类品8万t, 水产品4万t, 主要产品有粮、麻、猪、果四大产业, 粮食、油料、蔬菜、生猪、柑橘和淡水鱼类等农产品在全市占有重要地位。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 地处九岭、武功山、峰顶山三山交接地带,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夏秋雨水少, 多干旱;3月下旬初-5月下旬中为春季, 气温回升, 雨水增加, 冷暖多变, 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冬季则多霜雪天气, 常有冻害出现。因此, 新余市农业仍是一个弱质产业, 受自然的影响较大, 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 农业生产具有不稳定性。这就要求“三农”保险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新余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 近年来,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尤其是在推进农业保险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新余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

2.1 创新经营模式, 加快银保业务的发展

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网络优势, 以低成本策略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务, 新余市的基础设施完备, 服务“三农”的银行网点多、人员足、信息齐, 为大力发展农村银保业务奠定了基础。

2.2 改进管理模式, 提升办事效率

建立必要的立体式网络管理运行模式:一是设立县区、乡镇、村“三农”保险服务体系机制;二是选聘站点负责人和协保员;三是建立“三农”保险联席会议制度, 为“三农”保险理清顺便的工作渠道。

2.3 创新销售方式, 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做好网点宣传和服务工作, 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新余分公司选派优秀经理到每一个农村网点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 改变原有的“座家待客”的工作方式, 提高柜台人员销售保险的积极性,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2.4 提高服务水平, 简化理赔手续

做好理赔工作是拓展“三农”业务的根本, 做到理赔工作多样化, 使理赔款及时准确发放到位;同时, 推进保险人员、产品、服务“三下乡”, 做到投保程序简便化、业务操作规范化、报险出险快捷化、赔付标准合理化的“四化”原则, 不断提升农险服务水平。

2.5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保险, 努力拓展“三农”保险业务

目前, 新余市已开办了粮食作物、花生、能繁母猪、林木业等地方支柱性保险业务;同时, 还要以基本农作物为切入点, 推动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以服务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为着力点, 积极开创地方性特色农业保险;以支持服务新余市林业改革发展为出发点, 积极探索林木业保险;以丰富老百姓菜篮子为着眼点, 推动养殖业保险。对当地老百姓有迫切需求的特色农产品如柑橘、苎麻等提供保险试点。此外,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还开展了城乡家庭综治平安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 实现“政府得民心, 企业得发展, 农民得实惠”的农业保险发展目标。

对比2006年版的《国十条》, 此次的新《国十条》不仅仅是站在行业的角度, 更多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真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因此, 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新《国十条》;坚持深化改革, 积极推动业务发展, 着力提高综合经营能力;坚持创新驱动, 整合业务资源, 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坚持“好”字优先, 强化内控合规,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坚持以人为本, 内塑精神、外树形象, 提高建设和谐企业的能力;坚持履行社会责任, 充分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曾说, 保险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 但同时它又是具有很强公共性和公益性这样一个产业, 此次新《国十条》当中也明确提出保险业的发展要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服务现代化这个角度来布局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推进保险业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受到压力情况下, 给经济增加保障和信心。此次新《国十条》颁布的内容, 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是政府简政放权的一种形式。各保险机构要抓住这一契机, 不断改革创新, 推动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信在未来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道路上一定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贯彻策略 篇7

首先, 思想品德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树立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 把他们教育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探索新知的学习能力, 而不是将自己的直接经验机械化地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师而言,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增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具体来说,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倡让学生自己动手, 从提出问题开始, 创设问题情境, 不断探索,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研讨对提出的质疑进行求证, 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的压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清晰地掌握学情。[1]

二、注重学生学法上的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大包大揽”式的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这种满堂灌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觉得学生并不具备学习的能力, 因此都是教师直接传授。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并不是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由学生放任学生, 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增强思想品德课知识实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教材中的材料, 学会从多维度去观察审视问题, 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合作, 探究学习方式, 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合作谈论, 将简单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魅力所在, 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态度三教学维目标。蔡林森曾经说过“教学要先让学生学, 不教才是教”, 教师掌握学情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理解、发现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此外, 因为中学生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每个人的能力千差万别, 所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 做到整体与个别兼顾。

三、引导启发学生提问, 帮助辅导学生解惑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过程学习效率才会高, 这就要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发问勤思考, 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学生在教材中自己提出疑问, 再经过同学交流教师解答远比直接由教师授课、公布答案效果好,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方法增强了记忆, 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落实“少教多学”时, 鼓励学生发问首先要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不要让害怕引起教学尴尬成为贯彻落实“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的“拦路虎、绊脚石”, 教师要将课堂营造成展示学生智慧灵光的舞台, 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亮点。本文以八年级下册“走进法律”一课为例, 讲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这一框题时, 教师在课件中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近期发生的香港“占中”事件, 教师首先要将此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以及相关背景简单介绍给学生, 然后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 自问自答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踊跃设计问题, 他们所设计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设想, 提出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道理, 在无形当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在这里值得思想品德课教师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勤于发问、善于发问, 为了尽可能避免教学尴尬, 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除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 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充分预想各种课堂情况的发生及教学对策。

四、强调学生评价主体作用, 提供研学赏学基础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重要的环节之一, 特别是自主探学模式的使用, 要及时对学生的想法、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使其发现自身的缺陷不足对症下药, 采取弥补措施。在实际教学环境下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仅仅把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作为自主探学活动的延续, 从而忽视了师生双向评价的重要性, 将师生间的双向评价独立在展示赏学环节。其实上述两者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初中生所处年龄阶段, 是树立自尊自信的关键时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教师应当牢牢把握住初中生这一心理特征, 制造机会让学生把好的想法、优秀的学习成果及时展示给全班同学, 促进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分享、评价, 突出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 引导学生借鉴同学的长处、优势弥补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少教多学”不是单纯地释放教师而是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 最大程度上促进全员参与, 落实少教多学目的。[2]

五、注重培养学生生活经验, 拥有自主展示探究资格

既然“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 在自主探学环节, 学生应当掌握主动权, 但是这样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但是学生在谈论时很少会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佐证教材知识点, 导致教师指导学生和师生互评时少了必要的互动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就一个问题产生共鸣。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以往的应试教育迫使学生过多地关注理论知识, 对身边的生活经验关注程度不够, 要让学生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3]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学的兴趣, 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多留心生活, 观察社会, 感悟生活, 需要投入平时的生活积累。例如, 七年级的教材勇对挫折、坚强意志、珍爱生命、体会生命价值、自信自立自强等核心考点, 为了让学生回归生活, 关注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教师可以借助“感动中国”栏目, 在教学时放映候选人的事迹展播, 要求同学们找出与相应考点所对应的人物事迹, 并回忆在自己的身边是否也同样存在类似的感人事迹, 并说出对自己的启示。在教师的带领下, 以景促情, 学生可以自主步入课堂去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

总而言之,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实践“少教多学”教学策略, 学生参与是关键, 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也很重要。初中生的心智还不稳定, 所以好动、爱动、好说、爱说是初中生的特点, “少教多学”就是要把初中生这些性格特点运动到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需求, 注重学法的培养, 积极落实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摘要:21世纪学校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所以现代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激发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学习,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 教师一味灌输的一言堂模式教学早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 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学生, 鼓励学生自主探学, 强调学生评价主体, 真正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本文笔者结合探究实践谈谈自主探学要求下“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策略,少教多学

参考文献

[1]杨国庆.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 2010 (08) .

[2]池金兴.初中思想品德课落实“少教多学”有效策略——尤溪“五学”教学模式有关自主探学环节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 (07) .

贯彻策略 篇8

一、通过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生物课教学中, 为数不少的教师仅靠一本课本, 一本教参, 加上几幅挂图, 年复一年、照本宣科的教学, 使本来应该充满生机的、活生生的生物课变成了“死物”课、“无物”课, 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不得不靠死记硬背来学习, 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价值被大大的削弱了, 更为严重的是, 使青少年学生失去了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比如讲“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节课之前, 先精心设计一个课题, 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有兴趣、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 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只要每位教师有科学研究的意识, 每节课都会精彩。小课题研究的评估主要不是看结果, 而是注重过程。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地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 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设计活动项目, 如设计一次爱鸟活动、艾滋病宣传活动, 制作一则公益广告等。丰富的资源探究活动将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物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 生活中无处不在,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 各种媒体中报道的与生命密切相关的新闻、广告中频频出现的生物学名词术语, 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但多数人并不理解其真实含义和生物学原理及方法。如转基因克隆、SARS、基因治疗、绿色食品、生态恶化, 以及各种困扰人类的疾病等等, 诸如此类的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的生物科学和技术问题, 对于人们在日常饮食起居等各类消费与自我决策中的关注程度和影响在不断提高。了解这些问题就有助于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适应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在2009年, 我国儿童遭遇了“劣质奶粉”事件。许多生物老师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和讨论科学家对“劣质奶粉”的探究过程, 结合“劣质奶粉”与“大头娃娃”理解蛋白质的重要功能。我在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 班里有个学生家长是种果树的, 我就请他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解果树结果采摘后保鲜的意义, 他还告诉学生水果保鲜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认可, 其实就是在教育学生重视实践活动, 使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得到提高。

三、注重和学习过程相联系

比如, 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 我在课下布置学生去调查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生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还布置学生去找生物改变环境的例子, 这样在课堂上讲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一问题时, 因为有了许多实践, 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生物对环境内外适应是普遍的特点。此外, 教师再把收集准备好的情景录像放给学生看,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问题, 这些课外素材不仅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课程倡导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学会模拟探究, 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一方面, 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课中, 我从生物实验室找出展示自然环境的大图片、一定数量的纸蝴蝶, 将课桌调整、教室布置, 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探究活动“小鸟捕捉蝴蝶”。我们利用彩色的纸蝴蝶模拟真实的蝴蝶, 纸蝴蝶粘贴的地方模拟蝴蝶生存的环境, 让几名同学模拟蝴蝶的敌人去“捕捉蝴蝶”。之后, 通过分析现象, 从中发现规律,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 不仅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主动建构知识的积极性提高, 而且探究能力、科学素养也逐步提高了。

中学生物课程与农村生产、农村生活以及自然界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 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资源为生物课程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草地、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丰富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耕作方式的变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的防治、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等, 又为学生学习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生物教师在平时就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 搜集、积累一切可能在教学中有用的材料, 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 生物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教学所需资源, 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有十分丰富的各种教学资源, 老师只要掌握了有关的技术就可以方便得得到。

四、注重和信息技术相联系

在教学中我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 比如利用搜索引擎, 可以非常容易地查询和挖掘到网络环境中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如常用的中文雅虎、百度等, 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创设有趣的、真实的情趣, 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 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课程内容。比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课的教学中, 上课开始,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蓝蓝的天空、飞翔的鸟儿、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炎热干旱的沙漠上骆驼在漫步行走, 从而引出课题:不同的生态因素形成了如画面上各种生存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是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一个统一体。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要求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 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获得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给那些厌学、后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学习的机会。上课伊始,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使每一个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 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 所以只要我们在实践中, 认真地去研究、探讨, 就可以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 使其为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贯彻策略 篇9

关键词:全纳体育,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改革

全纳教育是英文Inclusive Education的翻译, 也有将其翻译成融合教育, 本文称之为全纳教育。其第一次被提出是1994年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目前,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 在教育的众多领域中都有其身影的出现。全纳教育在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众多国家得到了认可和推广。就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引入全纳教育理念的意义而言, 笔者认为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及法学三个层面的意义。那么,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呢?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个别化的体育教学方案

全纳教育有其基本的实施原则: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有各自的特性、兴趣、能力与学习上需要;教育必须学生的特性与差异:学校要接纳所有学习者, 反对歧视。教育实践早已证明, 全纳教育与个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包容而并非排斥, 其教育主体除了包含普通学生之外也包括特殊学生。鉴于学生间对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技能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师在进行全纳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而且要时刻关注并尽量满足特殊学生的发展要求。就特殊学生个体而言, 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素质方面与其他普通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 完善个别化的体育教学方案是必然之选。

个案体育教学, 顾名思义就是从特殊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的角度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 其中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学生档案、测评内容、教学方式、年度目标等。个案体育教学强调尊重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发展能力, 主张学生针对自身潜能进行学习与锻炼, 鼓励学生找到自身体育发展特长。如果特殊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 则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让他们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 重新树立起信心。当他们积极进取时, 利用“霍桑效应”, 帮助他们继续努力, 实现目标。如学生为肌肉萎缩症患者, 则他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尽可能减慢其肌肉萎缩速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状况选择阻力性力量, 让他们进行练习;当学生是糖尿病患者时, 其体育教学目标是降低体内血糖的水平, 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为其制定适当的中强度的走跑练习计划;当学生为关节炎患者时, 其体育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内关节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缓慢充分伸展练习。综上, 个案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从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及其个人学习目标出发, 制定适当的个人体育教学计划, 尽可能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

二、依据实际状况实施差异性体育教学

全纳体育教学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实施全纳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学活动。全纳体育教学就是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享受平等的体育教学资源。在全纳体育教学的课堂上, 学生不会因自身身体状况及运动水平等原因而产生排斥心理。通常, 体育教学特殊的对象包括:智力上超常的学生与低常的学生、身体上带有残伤的学生、身上有疾病的学生、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 以及其他问题比较特殊的学生。全纳体育教学面相所有的学生, 包括特殊学生, 也包括体育、智力正常的普通学生。教师应积极接受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重视差异, 了解差异, 并因材施教。首先, 教学内容要因人而异。教师教学的内容有若干影响因素, 学生的学习水平, 包括其掌握知识的能力、运动技巧的学习情况及情感态度等, 都是进行分类的依据。为此, 做到宏观和微观上的控制协调是促进差异体育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保证宏观教学计划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 考虑到特殊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实现, 根据特殊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如深度、广度等方面的适当调整, 从而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要求。其次, 教学过程要呈现出差异性。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事先设计好的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知识与运动技巧, 提高其运动能力。普通体育教学通常采取行政班授课的方式, 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与方法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难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强化普通与特殊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且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彼此的沟通与合作。因此, 在全纳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加强普通教师与特教老师间的沟通和合作, 最大程度地满足所有学生在体育方面上的学习需求。为此, 学校要配备好专业特殊教师, 组织专门的授课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辅导, 根据学生的特殊性提出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因材施教。相关主管部门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关于特殊体育教育的在职培训, 积极掌握更新的体育教学知识, 以争取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水平。在全纳体育教学中, 不仅要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同时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 赢得同学的欢迎与尊重。针对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确定具有个性的学习方向, 要求学生能在小组的帮助下建立好学生与教师、学生和学生间的合作关系, 共同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 帮助特殊学生融入到集体学习中去。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对任何特殊学生有歧视或排斥的心理,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平等对待与要求所有的学生, 并在体育学习与心理上进行同位支持与鼓励, 减弱其弱势群体的自卑感与普通学生的优越感, 实现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与全纳。

参考文献

[1]孙博;王佳佳.全纳教育文献综述 (1989-2013年) [J].绥化学院学报, 2014 (1) .

[2]陈曙;王健;罗永华.基于全纳教育理论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5) .

[3]周琴, 谭丹.《全纳教师概述》:欧洲全纳教师教育改革新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 2014 (7) .

[4]李晓克.全纳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师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5) .

贯彻策略 篇10

教育,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和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紧紧相连, 和国民心态的变化息息相通。社会的整体进步, 使广大中小学教师焕发了生命活力.在语文教学展示课上, 不同的教学风格异彩纷呈, 多种教学流派争奇斗艳, 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同时, 也要看到, 由于多元文化并存和多种价值观的碰撞导致的国民心态的变化,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之气、浮夸之风、浮华之象, 不仅存在于社会其他领域, 存在于高等学校, 也在中小学这块以往公认为比较干净的土地上侵蚀着。课程改革中, 急于求成、花样翻新、新名词满天飞的现象时有耳闻;形式主义、热热闹闹、不讲实效的情况并不少见。

成绩有目共睹, 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不足, 导致实践中的迷茫。表现之一是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 出现了新的“架空分析”。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探究文本的人文精神, 削弱了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有的老师特意浅文深讲, 故作微言大义, 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鉴赏课和人生哲理课。由于对文本挖掘过深, 反而游离于文本中心之外, 冲淡了对文本自身的解读。加之脱离学生知识、能力实际, 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大多数学生如坠五里雾中,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人文性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伴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 人文性的内涵必将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现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绝不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翻版, 而应该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育人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相机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也有助于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当然, 这种教育不是抽象说教, 也不是生硬灌输, 而是依托语言文学, 在形象感染、情感熏陶中自然渗透。

第二, 对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把握不准。例如, 识字教学不落实, 写字教学不到位。识字写字虽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应贯穿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又如, 在理解词语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分别提出了要求: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四学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上述各个学段的不同要求, 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教师都要认真理解、准确把握, 在各个学段分别把关, 把要求落到实处。

除上述外, 课程标准还对朗读、默读、理解文本、把握主要内容、了解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以及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诸方面, 在不同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教师都应深刻领悟,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

第三, 对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不落实。教学中, 一讲到底的现象虽不多见, 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现象常有所见。这些问答或认知肤浅, 只在文本的表层徘徊, 既无思维的有效度, 也无表达的清晰度;或脱离文本, 漫无边际, 海阔天空, 从而占用学生读书写字的时间, 这样既无助于对文本的深入学习, 也不是基于文本的拓展延伸。有的师生问答, 只是两个孤独主体的对白, 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作壁上观。

教学中, 教师不范读, 不板书。学生齐读的时间多, 自由读书的机会少, 学生写的练习更少。教师一般不纠正学生的错误, 尤其是言语表达上的错误。不辨析字形, 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宇音、字义、字形很少反复练习辨别。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 尚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思想上也重视不够, 因而基本上没有落实。有的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出现轻视基础知识传授的现象。由于轻视知识, 忽视教师的讲解、讲述等这些常见的教学方法, 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 从而弱化了教师组织、引导的职能。有的教师放松要求, 不敢严格要求学生, 廉价表扬, 随意肯定。的确, 有时候课堂上也热热闹闹, 但热闹背后却是学生感情的冷漠。有时是因为眼花缭乱的课件,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有时是因为一些非语文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 学生反而没有了兴趣。课堂沉闷, 学生心灵之窗紧闭, 没有标新立异的声音, 没有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没有多元的有创意的结论, 也看不见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智慧火花。

这些现象反映出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不够、把握不准, 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成果的认同、吸纳不够, 对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说明还缺乏辩证观, 常常容易情绪浮躁, 急于求成, 顾此失彼, 易走极端, 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度”。

上述现象, 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直面现状, 明确方向, 针对实际, 讲究策略。不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上, 在正确的课程理念指导下,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从整体上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教学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主渠道, 如何把《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真有所获, 确有所得,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应予回答的问题。

由于各地、各校情况各异, 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结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等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不能框得太死, 箍得太紧, 要给每位教师留下变通调适的空间,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拓宽、延伸的“空白”。

和历次《大纲》相比,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 主要是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如果我们把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归结到“教学方法”的层面上, 这是舍本逐末。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思想和方法总是糅合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思想指导方法, 方法体现思想。过去我们说语文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其实主要是语文教育思想陈旧。新的教育理念必将产生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策略, 思想的先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轻视教学理论的作用, 忽视教学思想的指导, 甚至认为讲教学思想的指导性是“空谈”, 是“浪费时间”, 不如学“几招、几式、几法”管用。这些想法反映出当前教学研究中的“浮躁情绪”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方法是知识更高阶段的抽象, 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脱离该学科的性质、特点, 而成为各个学科都适用的“万用灵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方法不过是材料有效的处理, 因此, 方法和材料并不是对立的。方法乃是教材的有效的导向所希望的结果。”又指出:“学生的学习在于变成许多方法的主人。”教学实践证明, 把某种方法的作用夸大到可以涵盖一切学科是错误的。任何方法离开了教学媒体———教材, 离开了教学对象———学生, 无异于构筑空中楼阁。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当代教育观, 渗透现代人本观,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 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准是目标和基准, 明确了目标和基准, 就要进而研究达到目标和基准的途径和方法。但《语文课程标准》毕竟不是途径、方法细则的罗列, 只能简明扼要地阐述为达到“标准”应持的观点、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智能化工具下一篇:海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