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鉴赏之文学特殊性(精选7篇)
《红楼梦》鉴赏之文学特殊性 篇1
08美12 袁埜 学号:08061042
公选课之红楼梦人物鉴赏
——香菱
“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夏金桂极为嫉妒她。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读红楼梦断断续续也有三遍了,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我不想说木石前盟,也不想说金玉良缘,唯独对那泛着点点菱花香的苦命香菱“疼爱有加”。
早在香菱未被拐时已有一僧一道见甄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舍我罢,舍我罢!”已点出香菱“平生遇际实堪伤”第七回周瑞家的在送宫花时见金钏儿和香菱在晒日阳儿,也向金钏儿说:“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蓉大奶奶即秦可卿,刘心武认为拿香菱和秦可卿相比是暗指两人现在的出身并不是真出身,而且要比现在出身高。虽然我不知香菱是否也如秦可卿般身世迷离,单我却独独爱上了她的纯与真。
癞头跣脚的僧人给甄士隐暗示香菱命运的判词: 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香菱的正式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
好一个便是烟消火灭时,好一个香魂返故乡。都暗示了一个菱花般的女子的悲惨命运。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有人说过这是“玉碗金盆贮以狗矢(屎)”(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实在令人惋惜。英莲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的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跟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 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
08美12 袁埜 学号:08061042 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她学诗的情节了。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香菱的第三首诗是这样的: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她自己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小说四十九回写众人看了她第三首诗所说的“无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她做副册第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这是今天读者的阅读难点之一。许多人草草看过,以为作者无所用心,这是可惜的。书中诗词,往往是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的,每个人的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诗作,还点明了人物的处境与命运归宿。如上引香菱诗第三首中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实际就是在说香菱目前的情况。因此,仔细品味书中诗词,也是欣赏《红楼梦》的乐趣之一。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文章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香菱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是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这个人物特别钟爱,赋予她特殊气韵,致使在大观园中游移着一股极清的暗香,然而终究“菱花空对雪澌澌”了。
香菱原名英莲,她出身在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土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年已半百的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
香菱咏月
英莲“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应该说英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幸
08美12 袁埜 学号:08061042 福美好的。不幸的是,在她三岁那年的元霄佳节,土隐命家人抱去看灯,至半夜时家人因小解,将英莲放在一家人家门槛上,待他回来,英莲不见踪影。全家人到处寻戏,皆无音讯,英莲早被拐子拐去,另走他乡。当天甄家又遭大火,烧成一片瓦砾场,这一个又一个的不幸遭遇,给英莲的命运笼上了悲剧色彩。甄土隐只得将田庄折变,与妻投岳父家去。
当人们再悉英莲时,她已长到十二、三岁了。她被拐子养在僻静处,认着亲爹。当英莲,已有些姿色时,拐子骗她说,爹因无钱还债,要卖她。这时正巧本地有个冯渊的小子,父母早亡,又无兄弟,有些薄产,一眼看上这丫头,立意买着作妾,发誓不再续娶,议定三日后过门。英莲的命运这时似乎出现了转机,英莲被磨折了多年,得了这段姻缘,倒是英莲不幸中的有幸。然而又偏偏不幸的命运在捉弄这红颜薄命女。拐子为嫌钱,第二日又将英莲卖予“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呆霸王”薛蟠,意欲卷走两家银子,逃往他乡。薛蟠横行霸,淫佚跋扈,拐子哪能走脱,被两家拿往打个臭死。拐子求饶,两家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薛家势强人多,将冯渊打了个稀烂,抬回家三日便死了,薛蟠生拖硬拽拉把小小的英莲拉回家作了小妾,进行肆意蹂躏与践踏。后来她被人们、薛蟠的妹妹薛宝钗渐斩唤着香菱。曹雪芹安排这薄命女名字的更改,寓意着很深的含义:它是说,莲的质地高洁,贵若衬饰净瓶水的柳枝,或如如来亲炙的座席,一旦脱离莲座,委落红尘,处于污泥,甚而成为野草闲花群落中的一株菱花。
但是曹雪芹对香菱是十分钟爱的,可以说《红楼梦》中有两类截然不同的女子形象:一类是像黛玉、妙玉、龄官等人的冷僻高傲;另一类是像宝钗、袭人、湘云等人的世故练达。而曹雪芹在塑造香菱时,却抛撇了这两种典型,把她塑造成矫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的女性。香菱虽遭恶运的磨难,却依然浑融天真,毫无心机,她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的一切,她恒守着她温和专一的性格。当薛蟠在外寻花问柳被人打得臭死,香菱哭得眼晴都肿了,她为自已付出珍贵的痴情。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把她带入大观园来往,她便有机会结识众姑娘。为了揭示香菱书香人家的气质曹雪芹还安排了香菱学诗的故事。她拜黛玉为师,几经失败,终于成功,梦中得句,写出了“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精彩诗句,赢得众人赞赏,被补为《海棠诗社》的社员。曹雪芹在百草千花、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特意植入的一朵暗香的水菱。这时香菱命运的转机,给了读者一次小小的安慰。
可是好景不长,她舛苦的命运又到来。薛蟠外出做生意又遇夏金桂,不几天就粘上了,不久娶为正室。金桂的出现,使香菱步上死阴的幽谷。金桂未来之前,她虽不幸,但终究还很自足的狭小女性侍妄世界,快活单纯过日子。金桂到来为争宠,开始找碴,先命香菱陪她睡,香菱不肯,金桂说她嫌脏,怕夜里伏侍;不久又装起病来,说是香菱气的;金桂自扎纸人,挑唆薛蟠,薛蟠不问清浑皂白,抓起门闩打香菱。香菱倍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磨折。金桂还像历史上肆行文字狱的暴君,连薛蟠的妹妹薛宝钗给取的名字,也要找碴儿,她说:“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说,这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一句未了,金桂的丫头忙指着香菱的脸,说道:“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依着金桂从此改名“秋菱”。
香菱最终忍不往百般虐待折磨,把前面路径竞一心断绝,跟随宝钗去了。
但是老天会替人呜不平,金桂弄巧成拙,自己落入自已设计的阴谋中毒毙了,香菱解除禁忌,扶为正室,这是香菱命运的又一次重要转机,这正像她第一次可能嫁给多情专一的冯渊一样,是黑暗生命中的一线曙光,后来又为薛家怀上了一个胎儿,眼看一切恶运即将过
08美12 袁埜 学号:08061042 去,曙光即在前面,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要到来,然而它来得太迟了,太迟了,因为一生的劫难、坎坷、舛苦、不幸,特别从薛蟠房中移出,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气怒伤肝,内外拆挫不堪,已酿成干血之症。最后香菱生下的同样是一个“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的宁馨儿,而自已难产,在血汗床房挣扎而离开人世。这一生一死闪差野,让人感到香菱的命运何等苍凉、乖蹇与不幸,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红楼梦》中的人物皆极生动,包括不那么重要显眼的人物如李嬷嬷、王善保家的、贾芸、倪
二、刘姥姥乃至板儿,都栩栩如生,掩卷难忘。惟独香菱,我读“红”少说着也有十几遍了,始终没找到对于香菱的感觉。
而香菱这个人物并非不重要。她的父亲是甄士隐,是“红”里也是“红”外的人物,他早早地受到了命运的无情打击,从而早早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红尘,四大皆空,成为其他人物的观察者超度者,成为攘攘扰扰的其他人物的参照系统。
当然书中还有一僧一道,但是那两“人”(?)如神如妖如影如幻,与其他人与事隔着一大层,与其说是人物不如说是概念理念信念的符号。而甄士隐有个女儿却是香菱,香菱是书里故事里的人物,是薛蟠强抢来的通房丫头,是黛玉的诗徒,是夏金桂的眼中钉。尤其在后四十回中,与薛、夏、宝蟾等有一番乌烟瘴气的纠葛。
香菱之悲惨遭遇使我屡屡怀疑甄士隐的选择的正确性,一任自己的女儿涂炭蹂躏,这样的高士、正果、超拔令人不忍,不认,难以苟同,思之毛骨悚然。这是不是反映了作者的自相矛盾呢?色即是空,色何尝空?谁能无情?谁能无咎?谁无尘缘?谁能无痛!
而且在太虚幻境中香菱占有重要位置,她的排名在晴雯与袭人之前,前二人又居于副册,而她居于副册之首。判曰: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评价很高,哪儿都香,接近完美或已经完美。明言其堪伤,亦是正面评价的表示。两地生孤木好办,二土一木的桂也,被夏金桂所害。魂返故乡则只能是死的别称了。
是不是作者太同情和喜欢这个人物了,反看不出人物轮廓了呢?如此悲惨而无悲情,如此孤单而不感孤单,如此学诗有成心有灵犀,乃至可以与黛玉对话至少能与黛玉做伴。如此能为宝玉情解石榴裙(按情解石榴裙的含义是绝无含糊的,就是把身体给了宝玉之义),而又天真无瑕。被称为美香菱而不涉风月,这可能吗?其高度甚至超过了宝钗了。宝钗还是教育出来的,她对黛玉讲过她读闲书而受责罚的事迹,而香菱从小被人贩子拍去,哪有受教育的可能?幸而她的命太不好了,命运对她太苛刻了,作者又一再强调其呆傻,否则,她会不会也被怀疑是城府权谋韬光养晦呢?
袭人的“正确”令人起疑,宝钗的正确令人半信半疑,香菱的正确令人不疑。
让我们反过来思索一下,有没有可能就是有人接受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由真性出发而感悟到了主流价值带来的本分、快乐、和平、安宁、秩序、希望,就基本真实地正确起来了呢?要知道那个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那种主流价值视为吃人的洪水猛兽哇。一种价值观念能主宰一个大国那么长时间,难道只是靠虚伪和荒谬吗?
《红楼梦》鉴赏之文学特殊性 篇2
关键词:高中生,文学鉴赏,策略,审美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文学教育在各大学校中也越来越受重视, 重庆市提出的新的课程改革更是将文学教育提到日程上来。但是, 现在很多学校在学生的文学教育中存在较多问题。这就出现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品位下降, 甚至有的缺少阅读, 不会阅读, 对文学不感兴趣等现象。从现在的这种现象足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文学鉴赏课程教育的欠缺, 尤其是高中生, 因为其面对高考的压力, 功利性的语文学习更使文学教育的地位越来越被忽略。而《语文课程标准》早就明确了高中生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要求, 要求其应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但是, 怎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呢?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要了解创作动机以及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往往都能反映出作者那个时代的生活, 因此, 假如想全方位、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文学作品的内涵, 就要清楚地了解作者那个时代所处的环境。同时, 文学作品是主观的作家感觉和客观的社会生活相互结合的一种产物, 是经过作家头脑反复加工的, 所以, 对文学作品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全面的了解, 明确作家写作的动机和所处的大时代背景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纹理, 方能对作品进行客观恰当、实事求是的鉴赏和评价。
2. 从整体把握来鉴赏。
要想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 首先就应该从整体入手, 其次再是部分, 最后是各个部分间以及部分与整体间的关联。鉴赏文学作品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对于鉴赏文学作品, 其中的词语、句子, 只能是作品的一部分, 一旦失去了作品这一整体, 那么句子和词语的特定意义也就全然失去了。所以在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中, 要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只有做到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 不肢解, 不简单叠加, 才能真正地明白文章的寓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3. 通过比较来进行鉴赏。
但从字面上来理解鉴赏, 是要先鉴才能赏得。如果首先要鉴别, 可以想到的就是用比较的方式。在认识事物时人们大多都是通过比较来实现初步认识事物的目的的, 认识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通过比较, 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认识会更准确和透彻。对文学作品的比较首先要做到从整体宏观到局部微观, 这样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 又可以站到文章整体的角度把握整个脉络, 更全面。其次, 可以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所出的作品进行比较, 或者不同作家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作品, 当然也可以对不同名族, 不同国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进行这样的比较就不难看出各自的特点以及风格。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作品进行鉴别, 可以比较出作品的特色和品位, 在文学教学中,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 还能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进一步。
4. 课本文学鉴赏的引领和辐射。
课文作为教和学的纽带, 是高中生接受系统教学与训练所用的典型实例。因为课本在编排中是诸多专家针对高中生语文学习水平量身定做的, 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经典名篇, 不仅在思想内容, 而且在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典范性, 所以,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 应该将课文作为高中生对文学鉴赏的载体。课本作为一种参照, 可以使学生达到思想上的熏陶、情感上的冶炼。当然, 在发挥课本引发性和典范性的过程中, 老师要精心指导, 要改变之前老师上课的精讲策略, 要做到“精导”。因为学生是文学作品的鉴赏主体, 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试着理解, 当有理解不了的教师再做明确的指点。“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本的引领和辐射下完成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当然在学完课本中的内容后, 学生可以对课文适当的进行续写、改写、写评论、写感悟等。可以说通过文学鉴赏来提高写作能力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5. 以文学史为线索进行文学常识的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来调整课程在文学史以及教材中的排列和联系, 从而达到实现在教与学过程中各环节与诸要素的最佳搭配, 此外, 教材内容与课内外知识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把文学史作为线索不仅可以把诸多要素按照顺序串联起来, 还可以在学习任何一篇文章的时候都通过这个线索找到其位置,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 系统定位过程中要把握系统整体性和层次性的这两个特点。本着将系统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由浅显到深入地学习文学常识和文学知识的想法。其中具体作法是各式各样的, 能够从各个角度把文学知识划分为几个树形外框, 然后顺着这个由浅显到深入地进行研究。高中生的文学常识教学不能像其他学段的教学一样, 没有专门的史学课, 所以教师可以每节课利用3~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简单的介绍, 这样容易积累和吸收。
6. 实施及落实自主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是人们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而高中的语文课本其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 只有制定有计划、有目的课外阅读才能达到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 这样, 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对国语学习的兴趣, 并且能累积一定的文学知识, 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也相应的得到提高。《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增强高中生对文学进行鉴赏的能力, 要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至少要达到一万字以上, 每年要用课余时间读两三部名著。因此, 要制定出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 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去执行。制定计划要以学生为主, 要符合其阅读兴趣及特点, 达到高效的循序渐进的阅读。
总结: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从而指出了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并且按照文学鉴赏的要求, 提出了要以高中生实际的情况为出发点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策略, 最后指出了策略实施的可操作性以及实际的意义。使文学鉴赏能够真正变成高中生所掌握的能力之一, 使高中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丽君.新课程理念下对文学教育的理性思考[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9, (7) .
[2]胡俊国.中学文学鉴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3]武峻峰.论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 2007.
理想的文学鉴赏辞典之初探 篇3
关键词文学鉴赏辞典编写正文附录索引
近几十年来,“鉴赏辞典”一类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书市坊间,比比皆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以古典文学为主的“鉴赏辞典”系列,无疑是此类书籍中的佼佼者。其中,1983年版的《唐诗鉴赏辞典》迄今已印刷30余次,印数达200余万册,读者面广,影响深远。笔者这里将主要以《唐诗鉴赏辞典》为参照对象,谈一谈对“鉴赏辞典”类书籍的编写原则和方法的浅见。
一、正文的编写
正文的编写,笔者以为首先要确定选文的总量和鉴赏文字的篇幅,《唐诗鉴赏辞典》的选文总量和鉴赏文字的篇幅是比较适宜的。否则,篇幅过于巨大,定价过于昂贵,就有违普及的初衷了。在具体篇目的选择上,笔者以为,既要照顾传统认定的名篇,也要选出以前未受注意的佳作;既要重视行家(我避免用“专家”一词)名流的意见,也要为时代与读者所接受;既要注意各种诗歌体裁比例的均衡,也要注意文本反映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广度。其次,要注意鉴赏文字内容的准确性。这些方面《唐诗鉴赏辞典》等已出辞典都做得比较好,但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仍有改善的余地。具体或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篇目的选定
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形式上,需确定各类诗歌体裁文本入选的数量与比例,还需确定不同诗人诗歌文本人选的数量与比例;从内容上,唐诗是唐代社会与文化的百科全书,则它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的描绘,对科学、艺术的介绍,等等,都应该也必须在这样一部比较大型的选本中有所反映。
首先,从诗歌体裁来说,一类诗歌文本,在全部唐诗中占有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则它在《唐诗鉴赏辞典》这一综合型选本中所占有的比例,也要约略相对应。施子愉曾统计《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的诗歌文本33932首,制作成下表:
这一统计虽尚不完全,但计入的文本数量已接近《全唐诗》的百分之七十,仍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笔者曾仿施子愉所制表格制成下表,来粗略分析《唐诗三百首》中诗歌文本的体裁分布:
上表中“拟选诗数量表”指根据施子愉统计表中各体诗歌文本数量,按113首选1首的比例,并采用四舍五入之法,得出的理想的“唐诗三百首”诗选的体裁分布与数量。比较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唐诗三百首》中各体诗歌文本的人选数量、比例大都与“拟选诗数量表”的数量、比例相接近。即使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诗三百首》能获得“家喻户晓”的巨大成功,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编写《唐诗鉴赏辞典》这样的较大型“选本”,入选的不同体裁的诗歌文本在书中所占的比重,也要与上表按一定比例约略对应才好。而且,在笔者看来,初、盛、中、晚唐几个时期诗歌的人选比重也应如此。
其次,从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数量方面来说,也要根据他们在唐诗史上的地位,以及其诗歌数量和在全部唐诗中所占比例,来确定其诗在选本中的数量和比重。在这方面,《唐诗鉴赏辞典》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似乎还不够。例如,诗歌入选的数目,李白111首,杜甫124首,孟浩然20首,高适10首,李益21首,李贺32首,杜牧38首,温庭筠13首,岑参、柳宗元、元稹、韦应物都是14首,无论根据诗人诗歌创作数量,还是根据其在唐诗史上的地位来看,都是比较合适的。但如刘禹锡入选34首,李商隐78首,则未免太多;而王维49首,白居易44首,又未免太少。都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相吻合,也与其诗歌数量不相称。
何以确定作者们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呢?我们认为,一方面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如林庚《唐诗综论》认为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四大诗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统计学方法,对古今若干或大型、或通行因而重要的选本的选录情况加以分析。例如,我们可以集中《唐人选唐诗》(十种),宋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宋姚铉编《唐文粹》唐诗部分(可惜其不选近体诗),明高编《唐诗品汇》,明李攀龙编《唐诗选》,明钟惺、谭元春编《唐诗归》,清金人瑞(圣叹)编《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清王士祎编《唐贤三昧集》,清玄烨(康熙帝)编《御选唐诗》,清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清蘅塘退士(孙洙)编《唐诗三百首》,清王闿运编《唐诗选》,民国王文濡编《唐诗评注读本》,民国高步瀛编《唐宋诗举要》唐诗部分,民国闻一多编《唐诗大系》,民国徐震塄编《唐诗选》,民国柳无忌编《全唐诗精华》,及新中国成立后马茂元编《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武汉大学中文系编《新选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58年编印《新编唐诗三百首》这样二十部不同时代的唐诗选本,把不同诗人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选本中所入选的诗歌文本数量综合起来,制成表格,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这样就可以大致确定读者(包括行家)心目中的唐诗十大诗人,以及排列位置在前的二十名诗人、三十名诗人,甚或更多诗人的名次。据此可以确定不同诗人的文本在选本中的数量及比重。而且,按照统计出的诗人所从属的不同诗史时代(初、盛、中、晚唐),也可以大致确定这些不同时期的诗歌文本在“唐诗鉴赏辞典”中的入选数量及比重。
再次,我们经常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与文化的“百科全书”,这当然是从它所反映的社会与文化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来说的。因此,一部大型或较大型的诗选,也必须或者说应该较充分地反映当时社会与文化的深度与广度。试举例说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高峰期,佛教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中有着巨大影响。选本在选择文本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这方面的情况。如韩愈的《南山》诗,受佛经文体影响,且确是韩诗大篇,似可考虑选人。再如,唐代医学水平很高,张籍《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中就有所反映,诗也不错,从全局平衡,则也可以考虑选人。又如唐代书法水平很高,杜牧《张好好诗》且存有墨迹,如果选人,并取墨迹作插页,当别具风味。其他如综合考虑,“茶圣”陆羽的《六“羡”诗》,王梵志的《梵志翻着袜》诗(受黄庭坚激赏),寒山的楚辞体诗《若有人兮坐芳楹》,韦庄《秦妇吟》,等等,都可以考虑。
综上所述,从统计学方法角度来论理想的“唐诗鉴赏辞典”选诗的数量与比例之确定的标准,今天所存唐诗大约5万首,从中选择2%左右,即约千余首,将是很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
2文字的勘定
《唐诗鉴赏辞典》的“出版说明”中说:“唐诗流传版本较多,常
有异文,本书择善而从。除必要时在释文中略作交代外,一般不作校勘说明。”笔者以为这种做法是不大妥当的。今天对于古籍一方面大讲校雠学、文献学,一方面广有读者的选本、工具书却几乎不讲版本源流。如此,文献中何以形成一部“考信录”呢!异文是会误导读者的。许渊冲在《追忆逝水华年》中回忆,杨振宁看他的中诗英译的集子,至“歌尽桃花扇影风”,说记得以前看的是“扇底风”。其实两者皆通,但无疑“扇影风”要含蓄蕴藉一些,更有美感。如果杨振宁早年读的本子有校文,他就不会“贻误终生”了。类似的例子,唐诗里也有,如杜牧《山行》的名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深”一作“生”,“生”要好一些。但更多的选本都作“深”。
诚然,《唐诗鉴赏辞典》旨在普及,不可能作“集校”、“会校”的工作,但标明文字底本和改字依据还是有必要的。例如,编者可以在“凡例”中说明:除底本另有交代者外,文字一般依据《全唐诗》,而“择善而从”者则可以单独作说明。
3体裁的交代
今天的读者,已经难以从诗歌本身看出平仄、韵部了,因而也就难以确认很多诗歌的体裁。例如杜甫《望岳》,五言八句,对仗也很工整,很多人就易误认为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实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如果“唐诗鉴赏辞典”在选诗诗题之后(下)以小字注明体裁,则可免去不少读者的困惑或误会。如杜甫《秋兴八首》,可以标注为“秋兴八首七律”。
4释文(鉴赏文字)的撰写
这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要尽量避免有知识性的错误,即所谓“硬伤”。如《唐诗鉴赏辞典》中刘禹锡《乌衣巷》诗,其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二句,本是对仗,则“野草花”、“夕阳斜”俱是主谓短语,“野草花”即野草开花之意。而鉴赏文字误解为“野草野花”。诸如此类,都会误导读者。
其次,要避免在知识上“留白”,要多查阅相关资料,不要在一些知识性问题上“蒙混过关”。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唐诗鉴赏辞典》的鉴赏文字云:“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段文字,对“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引语能注明出处,对“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不知出自王闿运《王志》,到底也是美中不足。又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二句,鉴赏文字云:“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这段话因为没有能够落实到字词上来,所以对这联诗的赏析就显得空洞。检《辞源》“连”字下有“姻亲为连”的义项,这应该是《咏怀古迹》的“连”字之确解。“一去紫台连朔漠”意即指王昭君离开紫台,缔姻朔漠。像这样“蒙混过关”的地方,《唐诗鉴赏辞典》中应该还有,也是急待修改补充的。
再次,形式上也要更新。例如杜甫《戏为六绝句》《秋兴八首》,正文固应排列在一起,但《唐诗鉴赏辞典》的释文未免太短,不能达到“普及”和“提高”的目标。设若释文加长,又易让人生厌烦之心。此等处,可以仿诗歌正文体例,标注(一)、(二)……节序号,分节对应正文来作释文,另于释文首尾作简短的介绍、总结性文字,用来补充分释的不足。这样,既便于读者对应阅读,且可供迅速查阅,真正起到工具书的作用。
二、附录和索引的编写
附录和索引之于工具书,并非可有可无的部分。“鉴赏辞典”类书籍中,附录和索引的编写实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下面试从四个方面来谈,也举《唐诗鉴赏辞典》为例:
1“书目”的编写
书目是工具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读者有益,就是专家学者也少不了它。这方面又可以分几点来说。
首先,“书目”(这里指古典文学类“鉴赏辞典”的附录“书目”)要遵循“详古略今”的选录原则。相对而言,古人著书、编书、刻书俱不容易,能够留存下来就更不易了。故选录的标准要从宽,应该求全求备。今人或者说现代人著书、编书、出版书都太容易了,所以泛滥不堪,能否传诸后世,则未易知。故选录要精当,有所选择。要之,民国以前的与古典文学有关的“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及资料,应尽量全录;民国元年以来的,则当择其要者选录。以唐诗为例,民国以来,尤其是1949年以来,关于《唐诗三百首》的注释、翻译等书籍,不下数十百种,而多数无特色与价值可言。如果尽行录入,则不胜其烦。不如选录陈婉俊《补注》、喻守真《评析》、金性尧《新注》、陶今雁《详注》数种,而加注说明注译本繁多的情况为佳。他如“唐诗百首”、“唐诗绝句选”之类书籍,就更应严加选择了。
其次,“书目”收录的范围要扩大到所有中文类著作。《唐诗鉴赏辞典》所附“唐诗书目”的“说明”云:“限收国人编撰并在国内刊行的著作”,“台湾省和香港等地区的出版物暂缺”。这“暂缺”已达二十余年,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改变而且也有条件改变了。笔者认为,对于台港澳地区的有关唐诗的著作,以及日本、东南亚、欧美有关唐诗的出版物之译为中文者,都应该予以选录。不能够做到“全”、“备”也不要紧,关键在于要“开荒”。台港澳地区的相关著作,如饶宗颐著《文辙》,罗联添著《唐代四家诗文论集》及编《隋唐五代文学研究论著集目正编》,戴文和著《唐诗宋诗之争研究》,高友工著《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等;汉学著作之译为中文者,如美国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高友工、梅祖麟合著《唐诗的魅力》,日本平冈武夫主编《唐代研究指南》系列中的《唐代的诗人》《李白诗歌索引》《李白的作品》《唐代的诗篇》各种,等等,都应加以补充著录。
再次,具体到某一诗人的资料及评论,应系于该诗人“别集”之下,能起到比较集中的指导作用。如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洪业(煨莲)《杜甫传》等,都应系于《杜工部集》之下。这样更方便使用。
第四,对于只有部分涉及唐诗的选本、评论及资料的书籍,也应择要选录,并加注说明。例如各种“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作品选”之类,大多陈陈相因,别无新意。但这些书往往是教材,影响较大。对这些书可以“举例”说明。如“中国文学史”类可以举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中国文学作品选”类可以举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为例,并在书下加注说明,此书哪些部分涉及唐诗,此类书的大致情况又如何等。
第五,《唐诗鉴赏辞典》“唐诗书目”收录年限截至1982年,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有大量的著作需要补充。例如陈尚君编的《全唐诗补编》,詹镆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年评》,屈守元、常思春主编的《韩愈全集校注》,陈伯海主编的《唐诗书录》,齐治平著的《唐宋诗之争概述》,林庚著的《唐诗综论》,江蓝生、曹广
顺编著的《唐五代语言词典》,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黄灵庚著的《唐诗异文义例研究》,蒋寅著的《大历诗人研究》《大历诗风》,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也有一些在时限之内的著作漏收了的,如吴经熊在19世纪30年代完成的《唐诗四季》,也有较大影响,要加以补充。
2增添诗歌“篇目体裁索引”
首先,可以把诗歌按体裁分类,然后把各类诗歌分别按笔画顺序排列。这样有利于多维检索,同时也有利于读者对唐诗体裁分布的认识。
3增添“全唐诗名句索引”
民国时,陈衍编选《宋诗精华录》,为补诗选之不足,特增添“名句摘编”一栏,可谓创格。“唐诗鉴赏辞典”宜仿此,也可以方便读者。“索引”按笔画顺序排列,根据标记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唐诗鉴赏辞典”中之诗歌的名句索引,可以直接标注页码;二类是《全唐诗》中未为“唐诗鉴赏辞典”选人的诗歌的名句索引,句后应给出诗人名及诗歌标题,并《全唐诗》的页码;三类是《全唐诗补编》中未为“唐诗鉴赏辞典”选人的诗歌的名句索引,句后应给出诗人名及诗歌标题,并《全唐诗补编》的页码。
4增加插页数量
相对于原来的《唐诗鉴赏辞典》而言,修订后插页数量应有所增加,尤其是唐人书画作品的原作或摹本。具体说来,书前的铜版纸部分不必增加,可以主要考虑增加书中的黑白插页部分,这样既可收臻于“美备”的效果,又避免了过度增加读者的经济负担。
三、余论
以上,笔者从一个读者(接受者)的角度,以《唐诗鉴赏辞典》为参照对象,探讨了文学鉴赏类辞典的编著工作。因为论述紧紧围绕《唐诗鉴赏辞典》,有一些问题未能展开讨论,这里略作补充。
较宋诗、明诗、清诗而言,唐诗的数量还是很小的,因而比较容易选择。因此,“宋诗鉴赏辞典”、“明诗鉴赏辞典”、“清诗鉴赏辞典”之类辞典的编写,就更加要控制入选文本的总量了。而要使其有代表性,一方面固然取决于编写者的眼光,另一方面也要确定客观可操作的标准。
《唐诗鉴赏辞典》等,都是比较综合的“选本”或“工具书”,而读者的需要是多维的、多层面的,所以,还可以多编写一些性质比较单一的“选本”或“工具书”。如,可以编写“诗经鉴赏辞典”、“左传鉴赏辞典”、“楚辞鉴赏辞典”、“李白作品(文本)鉴赏辞典”、“杜甫作品(文本)鉴赏辞典”、“《红楼梦》鉴赏辞典”、“鲁迅作品(文本)鉴赏辞典”,等等。上海辞书出版社已出的《四书五经鉴赏辞典》就属此类,应该说已开了一个好头。这样一类辞典的编写,具体原则当然要另有考虑,但我们前面所检讨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大体上也是适应的。
笔者之粗浅的看法就如上述了。笔者对别人的工作多有苛求,如果自己动手来做,却未必有此能力,这让笔者想起了香港学者杨勇论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的一段话:“观其体例详明,然施之书中,前后颇有抵牾……固知……理论颇为动听,而文章辨别,识力殊难显现体裁也。”但无论如何,笔者希望以上不成熟的意见,能够对《唐诗鉴赏辞典》的修订再版,对鉴赏类辞典的编著,甚至一般辞书的编著,都能起到一点提示作用。
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4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贾元春。
判词前面“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音yuan,谐“元”字音)。
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她以“贤孝才德”被选进宫里做了女史(女官名),后来又被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纪”,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
“二十年”,大约是说元春懂事以来地年龄。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政治上地是非兴衰见地多了。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地荣耀。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地皇家式地大观园,再看她元宵节归省时烈烈轰轰地盛大场面,简直无与伦比了。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地命运无法与元春相比,可是元春地结局也不妙,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地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地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元春虽然在书中出现地机会很少,但她地存在与否与这个大家族地兴衰紧紧联系着。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探春。
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副画象征着探春像断线的风筝一样离别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远嫁的情景
探春是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生的。在贾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三,是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一个。说她志向高,是她想有一番作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回,写她代凤姐管理一段大观园,把那么纷繁的事务,一宗一件管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不一般的才干,其精明几乎不在凤姐之下。
她在封建观念影响下,以自己是“庶出”为耻;加上赵姨娘为人卑琐,她就干脆不认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称“玫瑰花”,又鲜艳又有刺。在“抄检大观园”一回,她居然敢打那个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个大嘴巴!多么令人痛快!凤姐随意作践赵姨娘,可是对其生的这个出众的女儿却丝毫不敢小看,还要“畏她五分”,独表敬重。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娇小姐,随着家族末落,命运也一样令人悲哀,年轻轻的就远嫁异乡,路远山遥,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判词前的画里画着两人放风筝,可能还有一个女孩儿同她一起嫁走,因曹雪芹没写完全书,不知是谁了。
判词“富贵又何为”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史湘云。
判词前“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飞云”照应词中的“斜晖”,隐“云”字3“逝水”照应词中的“湘江”,隐“湘”字。
湘云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姑娘,即史太君的侄孙女。她生下不久,就失去父母慈爱,成为孤儿,在叔婶跟前长大。她到大观园来,是她最高兴的时刻,这时她大说大笑,又活泼,又调皮;可是一到不得不回家时,情绪就顿时冷落下来,一再嘱咐宝玉提醒贾母常去接她,凄凄惶惶地洒泪而去,可见在家时日子过得很不痛快。这样一个健美开朗的女儿,结局如何呢?“展眼吊斜辉”,就是说她婚后的生活犹如美丽的晚霞转瞬间即失。“水逝云飞”,可能是预示她早死或早寡,或者命运蹇涩。“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写她拣到宝玉丢的一只金麒麟,同她原有的金麒麟恰好配成一对。从回目“双星”的字样看,这肯定是对她未来婚姻生活的暗示。那么她的配偶是谁?是宝玉吗?似乎是,其实又不是。有些研究者根据“庚辰本”脂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推断她可能同一个叫卫若兰的人结婚(第十四回秦可卿出丧时送葬的队伍里出现过一次“卫若兰”的名字)。或许后来宝玉把那只金麒麟再赠给卫若兰(犹如把袭人的汗巾赠给蒋玉菡一样),也未可知。因曹雪芹的书的全貌已不可窥,上述推测也只是推测罢了。
又有一则清人笔记说,有一种续书写贾家势败后,宝玉几经沦落,最后同史湘云结婚。这可能就是从“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推衍出来的,聊备谈资。
判词“欲洁何曾洁”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妙玉。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作者写这些细节,不是要出妙玉的丑,不是对她进行谴责,而是充满了怜惜之情。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她的最后结局如何呢?有一条脂批说:“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判词“子系中山狼”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贾迎春。
判词前“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这是暗示迎春要落在一个恶人手里被毁掉。
迎春是荣府大老爷贾赦的妾所生的女儿。她长得很美,虽然没有才华,但心地纯洁善良。因性格懦弱,又排行老二,人称“二木头”。后来她被其父许配给孙绍祖。孙绍祖的先人因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贾家门下,靠贾家的势力起家的。这个孙绍祖家资饶富,并且“应酬权变”,在官场中很走运,正在兵部等待提升,所以贾赦就选他做了“东床快婿”。孙绍祖品质恶劣,连贾政都不同意这门亲事,但贾赦不听。迎春嫁过去之后,受尽种种虐待,一年之内就被折磨死了。
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
勘破三春景不长,绍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贾惜春。
判词前面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喻惜春出家当尼姑。
惜春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她是贾家四位千金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就厌恶世俗,向往当尼姑,小时爱和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儿玩,后来又和妙玉成了朋友。惜春眼看着当了娘娘的大姐元春短命天亡,二姐迎春出嫁不久被折磨死,三姐探春远嫁异国他乡音信渺茫,都没有好遭遇,所以才“看破红尘”毅然出家的。据脂砚斋的批语说,她将来要有“绍衣乞食”的经历,也就是要靠沿门托钵乞讨生活,真够可怜了。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王熙凤。
判词前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要消融。雌风(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极危险。
王熙凤是“护官符”说的“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的小姐;嫁给荣府贾琏为妻。她的姑母是贾政的妻子,即宝玉之母王夫人。书中说金陵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即指此类。
王熙风掌荣府管家大权地时代,已是这个家族走下坡路地时期了。准备迎接元妃省亲时,凤姐慨叹:“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可见书中写地富贵生活较之其家族鼎盛时期还差得远,接着又趋向衰亡,所以说她“偏从末世来”。王熙风实际上是荣国府日常生活地轴心。她姿容美丽,秉性聪明,口齿伶俐,精明干练,秦可卿托梦时说她:“你是脂粉队里地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地男子也不能过你。”秦可卿出丧时,她协理宁国府,就是在读者眼前进行了一次典型表演。从千头万绪地混乱状态中,她一下子就找到关键所在,然后杀伐决断,三下五除二,就把宁国府里里外外整顿得井井有条,真有日理万机地才干如果她是男人,可以在封建时代当个政治家。然而她心性歹毒,为了满足无止境地贪欲,克扣月银,放高利*,接受巨额贿赂,为此可以杀人不眨眼,什么缺德地事全干得出来,是个吃人不吐骨头地女魔王。她地才能和她地罪恶像水和面揉在了一起。因此当贾家败落时,第一个倒霉地就是她,将要凄惨地结束其短暂地一生。
判词“势败休云贵”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王熙风的女儿巧姐。
判词前面的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这是暗示巧姐的最后结局是做一名勤苦操劳、艰辛度日的农妇。
巧姐是王熙凤的独生女。判词前的画面暗示她将嫁给一个庄稼汉,成为做饭纺织的农村妇女。从锦衣玉食的公府千金,沦为喂猪打狗的农妇,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在作者看来,这也是命运的戏弄。有人根据甄士隐<好了歌解注>里“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一句的提示,推测巧姐要被卖到青楼为娼,后被刘姥姥救出,同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结为夫妇。这个推测从书中可以找到根据。第四十一回写巧姐和板儿交换柚子和佛手的情节,很可能是预示他们未来的关系。板儿是农家孩子,将来是农民无疑,嫁给他才能纺线织布。高鹗续书写贾环、贾芸、王仁等人设圈套要把巧姐卖给一个外藩的郡王作安,刘姥姥偷着把巧姐接到乡下,由她作媒把巧姐嫁给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并且是个秀才!),和作者的原意就有相当距离了。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正是对上层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慨叹。倒是刘姥姥这个穷老太婆,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以报,使人感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李统,连带也说了贾兰。
判词前“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茂兰,指贾兰,说他要有出息,当大官。守着他的美人当然是其母亲。
李纨是宝玉的亲嫂子。她与其夫贾珠婚后生了贾兰,不久丈夫就死了。李纨同其姻娌王熙凤为人恰恰相反。王熙风像一团烈火,她像一堆死灰;王熙凤像一把利刃,她像一块面团;王熙凤贪求无居,她与世无争。在大观园诸女性中,她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她不注意别人,别人也不注意她。贾家没落后,贾兰要靠读书求取功名,“头戴簪缨”,“胸悬金印”,当一个大大的官;李纨要因此受诰封,“戴珠冠,披风袄”,荣耀一番。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也是没有意义的,接着就是死亡,还是虚幻。年轻守寡,晚年母以子贵,也不过供世人作谈笑资料罢了。
红楼梦曲十四首
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诗词鉴赏】
曲子一开头就对男女情爱发出慨叹,这同第一回里说的“大旨谈情”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红楼梦》视为一部言情小说。如果仅仅是写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又有“谁解其中味?”的担心?这首曲和以下诸曲中,都隐含着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广的寄托。
《红楼梦》的内容是复杂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作者认为,妇女无论就天资、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说,都不让须眉,只是那个社会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压抑埋没了。特别是随着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无辜的女孩子随着一齐毁灭,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曲女儿们的颂歌和挽歌。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诗词鉴赏】
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本来曲牌名都是固定的,如《山坡羊》、《寄生草》之类,按其格式往里填词。《红楼梦曲》的这些曲名全是作者临时撰杜的,既像曲牌,又是对内容的概括或提示。像这首《终身误》的曲牌名,就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慨,可作标题看。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她都是胜利者。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第三十六回,宝玉睡中觉时连喊带骂地说出这样的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黛志向一致,趣味相投,在大观园长期生活中建立起死生不渝的爱情。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这是封建时代常见的婚姻悲剧,贵族社会也不例外。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没有爱情的婚姻能有什么幸福?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了和尚,一定了之。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
整部《红楼梦》像一个巨大的生活长流,各种矛盾自然地交织在一起,自然地演进,自然地激化,自然地结束。作者很少安排巧合的情节。高鹗的续书把黛死钗嫁扭在一起,“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一边极喜,一边极悲,很富戏剧色彩,但这未必符合曹雪芹原意。曹雪芹究竟怎样安排、处理宝、钗、黛三者结局的具体情节,已不易推知了。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诗词鉴赏】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5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须要辨明的是,作者并不是要通过其著作来宣扬宗教教义,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把某些宗教观念拿来为我所用。曹雪芹是极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否则他就不会竭一腔心血来写这样一部五彩摈纷的《红楼梦》了。我们读《红楼梦》,主要应该看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带有虚无色彩的说教,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清楚的认识。
贾雨村口吟联语
红楼梦诗词鉴赏:乐中悲 篇6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拋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说明]
这首曲子是写贾探春的。曲名“分骨肉”,是与骨肉亲人分离的意思。
[注释]
1.“一帆”几句——指贾探春远嫁。
2.爹娘——指贾政、王夫人。贾探春是庶出,为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认自己的生身母亲:“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二十七回)所以赵姨娘说她“没有长翎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3.穷通——穷困和显达。
[鉴赏]
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想性格上与同是庶出的姊姊“二木头”迎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在她的意识中,区分主仆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深固。她之所以对生母赵姨娘如此轻蔑厌恶、冷酷无情,重要的原因是,赵姨娘作为一个处于婢妾地位的人,竟敢逾越“上”“下”的界线,冒犯她作为主子的`尊严。抄检大观园时,在探春看来,“引出这等丑态”比什么都严重,她“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并且说到做到,绝无回旋余地,这也是为了在婢仆前竭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信与尊严。“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记巴掌。
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红楼梦诗词鉴赏:十二花容色 篇7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说明]
此诗甲戌本、戚序本在第七回正文开头,有“题曰”字样,当是曹雪芹所作的标题诗。
[注释]
1.十二花容——指薛姨妈叫周瑞家的分送给众姊妹戴的“宫里头做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十二枝”。
2.名何氏——戚序本作“何名氏”,应从甲戌本。“名何氏”也就是“姓什么”,与答句相应。
[评说]
【《红楼梦》鉴赏之文学特殊性】推荐阅读:
公选课之红楼梦人物鉴赏06-21
红楼梦诗词鉴赏08-09
名著阅读之红楼梦08-22
红楼梦人赏析之晴雯11-05
《红楼梦》经典赏析之黛玉葬花05-10
红楼梦读后感之王熙凤10-15
红楼梦论文之我眼中的王熙凤05-12
红楼梦作业07-02
《红楼梦》女性05-10
《红楼梦》回目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