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

2024-08-19

红楼梦诗词(共9篇)

红楼梦诗词 篇1

校本课程之《红楼梦诗词曲赏析》

一、课程开发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校本课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核心是学生的发展和个体差异。在课程的目标上,基于对学生的需要评估来确定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上考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渐渐远离名著,人文的积淀越来越浅,功利化越来越明显。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同时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一部作品,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作为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口皆碑,无人不晓。《红楼梦》诗词中数量 最多、质量最高的,要算塑造典型形象、隐寓人物命运的诗词了。

高中语文本身就选了《红楼梦》的一些片断,但学生普遍没有完整阅读过这部名著,对《红楼梦》的精髓了解甚少,在这个背景下,不论是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课内选材还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红楼梦》,开发《红楼梦诗词曲赏析》都有其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情况(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实施方法等)

(一)课程目标

1、学科宗旨

本课程所涉及的均为《红楼梦》原著中的诗词曲赋,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学生课内外知识融合,使学生既能更好地从诗的角度培养美感和鉴赏能力,也能从小说的角度更好体会《红楼梦》中各人物的命运及小说的主题,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名著的兴趣。

2、目标要求

(1)了解《红楼梦》中诗词曲的主要种类,了解主要人物的判词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在老师分析的前提下自己能体悟诗词曲中蕴含的深意,通过诗词曲的串连,能对整部名著情节有一个大致了解,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有较全面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人文积淀和审美情操,引导学生反观现实及自身发展中的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课程主要内容 1.选择标准

本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是:《红楼梦》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能让学生整体了解名著主题及人物特点的主要诗词曲赋。2.内容范围

《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十二曲》、大观园诗社的主要诗作(主要为林黛玉和薛宝钗作品)

(三)课程实施方法

1、教学安排

本课程拟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课时为六至八节。课程分四节,每节可安排一至两课时。

2、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凭借多媒体课件形式,以老师课堂分析为主,学生课后搜集资料、能力迁移为辅的拓展延伸型教学。多媒体从影音图文角度全方位地让学生感受并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四)课程评价

1.形成性评价。分为: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价(包括四小项: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积极思维,踊跃参与;准确交流,及时反馈);对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包括四小项:主动探究质疑;质疑手段多样;发散思路独特;变通复杂对应);对学生探究实践延伸度的评价包括四小项:成果展示新颖;资料收集广泛;主题设计创新;媒体运用熟练),各小项均分为A,B,C三个等第.根据教学安排,形成性评价拟于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进行。2.终结性评价。结束时学生以论文形式对该课程效果进行反馈,分为A,B,C三个分类评价等第,综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得出课程评价的最终等第。

三、课程实施情况与反思等

(一)实施效果

1、就学生方面而言,在知识的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提高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加强阅读审美及评价能力;课堂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就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已在教师头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校本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自身素质上,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二)问题及反思

在本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发了若干思考。

1、应加强对《红楼梦》的综合性研究

《红楼梦》作为一部宏篇巨制,包罗万象,饮食、建筑、礼仪、服饰等任何一部分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红楼梦诗词曲赏析》只能选择极少的内容,以管窥豹。如果能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校本课程或者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或者以读书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红楼梦》,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2、应提高教师课程设计能力,重视集体的力量

传统的教师角色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他人编写好的知识体系。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要求教师从源头上来设计课程,自主确立知识体系、编写教材。这种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能编写教材,至少能根据参考书目编写教材,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所有这些工作均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这对工作原本就很紧张的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所以,一项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3、要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这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

一、过程不严等问题。虽然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操作起来往往流于形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学校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并不注重评价工作。所以,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红楼梦诗词 篇2

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作研究不乏先行者。其中, 王宏印撰著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对比研究》一书 (2001) 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刘士聪主编的《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 (2004) 中则包含了近三十年来对《红楼梦》诗词曲赋进行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由于受微观研究视角的局限, 脱离小说的整体大背景, 忽视《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和其在小说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样就难免出现以偏概全、评点式、印象式, 缺乏系统性等。本文将以这些诗词曲赋为出发点, 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评价译本得与失, 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翻译有所裨益。

一、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特点

“文备众体”, 诗无闲文, 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1.按头制帽, 诗即其人;2.谶言式, 暗含人物命运。下面我们就以这些特点为视角, 对两个重要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二、译本的对比研究

1. 译文是否按头制帽, 各肖其口

下面就以香菱学诗所作的三首咏月诗的第一首为例比较一下两个译本:

例四:《咏月三首》[香菱]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四十八回)

霍译:

A chilly radiance bright, a fair round shape,

The cold white moon hangs in the middle sky.

The poet for inspiration seeks her oft;

The homesick traveler from her turns his eye.

Like a jade mirror hanging on azure wall,

Like disc of jade suspended from on high.

No need for lamps on such a glorious night,

When every beam and post is bathed in light.

(David Hawkes, 1973:vol.Ⅱ462)

杨译:

The moon hangs in mid-sky, cold is the night;

Round its reflection, limpid white its light,

Inspiring poets to let their fancies roam,

But traveler, sick at heart, cannot bear the sight.

By emerald pavilion hangs a mirror of jade,

A disc of ice outside pearl screen displayed;

No need for silvery candles this fine night--

Its bright splendor lights up the painted balustrade.

(Yang Hsien-yi, 1978:vol.Ⅱ120)

这一首诗写得很幼稚, 用语毫无含蓄, 又打不开思路, 只好堆砌词藻, 凑泊成句。头尾两联二十八个字, 只说得个“月亮很亮”, 内容十分空洞。诗中的“月挂中天”、“清光皎皎”、“悬玉镜”、“挂冰盘”、“晴彩”, 以及颔联的用词“常思玩”、“不忍观”等都集中在月本身, 诗歌能拓展的想象空间非常狭窄, 意境较低, 情趣不浓。

为反映原诗的幼稚和俗气的特点, 真实模仿香菱初次作诗的口吻, 霍克思分别用“round shape” (圆圆的形状) , “a chilly radiance bright” (寒光四射) , “the cold white moon hangs (冷白的月亮悬挂着) ”, “seeks her oft” (经常找寻她) , “from her turns his eye (眼神从她身上转开) ”, “a glorious night” (美好的夜晚) , “is bathed in light (沐浴在光亮中) ”这样近似于白话写实的的词语来组织行文,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除了采取了诗行的格式外, 毫无诗味, 根本就算不上一首诗。“a chilly radiance bright”一连用了三个形容词重叠搭配, 既拗口又不符合语法规则, 整个译文也没有起承转合, 就像是一篇大白话, 充分再现了原诗的幼稚可笑的特点, 可谓也毕肖其口。

杨译用“the moon hangs”, “limpid white its light”, “a mirror of jade”, “a disc of ice”, “bright splendor”等名词和形容词来描写或作比喻, 整体上是围绕着月亮本身及其光亮的外表特征来组织译文诗行的。从英文的语义搭配和修辞来看, “limpid white its light”和“bright splendor”都属于同义重复, 赘余修饰, 即便在散文里也不适合, 更不用说入诗了, 除了凑得音声和谐外, 是没有诗趣的, 也很好的反映了原诗幼稚的特点, 但从整体行文看, “seeks her oft”和“let their fancies roam”、“from her turns his eye”和“sick at heart, cannot bear the sight’”相比之下, 前者均比后者更加写实, 更加不像诗的语言, 所以说杨译虽然诗的格调不高, 但比霍译要读来流畅自然。由此可见霍译展现出来的稚气与俗气比杨译更贴近原诗。

2. 谶语的特点在各自译文的反映

例:副册判词之一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第五回)

霍译:

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ble and aspiring mind,

Your charm and w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ere by slanders slain,

Your gentle lord’s solicitude in vain.

(David Hawkes, 1973:vo l.I, P132)

杨译:

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

Bright clouds are easily scattered;

Her heart is loftier than the sky,

Her early death is caused by calumny.

In vain her loving master’s grief must be.

(Yang Hsien-yi, 1978:vo l.I, P74)

晴雯则照字面意义译为Sky-bright。这里原文两句分别寓“晴”“雯”二字, 霍克思译文的第一、二句也分别有“sky”和“brightness”二词, 虽然他的第二句不与原文一致, 然而却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产生了同样的艺术效果。相比之下, 杨宪益将书中人物全部音译其名的作法, 使他在这里无法再现原文暗寓人物姓名的特色。他的译文虽准确无误, 然而译文读者却无法从他的译文中看出判词所暗示的人物, 人物和所暗示的命运不能对号入座, 无疑失去原判词“诗谶”的性质, 这不能说不是一大缺憾。原文第六句“寿夭多因诽谤生”, 霍克思译为“And in the end you were by slanders slain”, 杨宪益译为“Her early death is caused by calumny”, 笔者认为译得都很精彩。原文有一个双声词“诽谤”, 译文则分别有头韵词“slanders slain”和“caused (by) calumny”与之相对, 传达了原文的音美。不过原文中有“寿夭”二字, 预示晴雯短命而死, 这对人物命运和小说的情节都是很重要的暗示, 霍克思的译文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杨宪益则忠实无误。

三、结语

霍克思是一位颇有素养的汉学家, 深谙中国古典诗歌的精粹所在, 不仅从微观角度考虑译文的效果, 还以小说的整体语境为依托, 整体考虑翻译策略, 不论是从诗歌照应小说情节发展上, 还是再现《红楼梦》诗词曲赋按头制帽、诗谶等特点上, 他都处处为读者着想, 殚精竭虑, 努力传达出原著的一切。

杨译忠实于原文, 行文准确、流畅简洁, 尽力保留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 在介绍、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 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在照应故事情节、反应原文独特特色时, 难免晦涩难懂, 生硬突兀, 原作者包含在诗词曲赋中的一些深意也难免丧失。本文将两个优秀译文作对比研究, 其最终目的不在于做法庭式的孰优孰劣的决断, 而仅仅通过比较使得讨论和研究变得更加方便, 同时为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提供一线视野。

摘要:《红楼梦》诗词曲赋内涵丰富。此方面的研究相应较少。本文试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出发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思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also known as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vol.1-3 tr.By David, Hawkes, vol.4-5 tr.by John Minford) [M], London:Penguin Books, 1973-1986

[2]Cao Xueq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ree vols., tr.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1980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

[4]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 中国翻译, 1997, (1) :16-19

《红楼梦》诗词赏析 篇3

《红楼梦》是“文备众体”的百科全书。除了小说主体文字外,还有诗、词、曲、赋、歌、偈、谚、赞文、诔文、对联、匾额、灯谜、酒令、骈文等等,应有尽有。就诗而言,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体的,有应制体、联句体、仿古体等等,可谓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曹雪芹既是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伟大的诗人。

《红楼梦》诗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是按头制帽,二是谶语性质。

按头制帽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是《红楼梦》诗词最主要的特征。

如果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抽出来单独看,或者把《红楼梦》诗词看作是《曹雪芹诗集》,都不免低看了曹雪芹的诗歌水平。因为《红楼梦》中大部分的诗歌,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哪怕是一首并不高雅的诗,甚至是一支酒令,也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样的诗歌创作起来更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曹雪芹的诗歌直逼李杜,不为妄言。

周汝昌先生曾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即在其他小说里,诗词只是装饰品,而在《红楼梦》中,诗词成为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

在贾探春的倡议之下,贾宝玉和姐妹们成立了“海棠诗社”,一时间大观园里花团锦簇诗意盎然,成就了《红楼梦》中难得的盛事和少有的欢乐。大家都写《咏白海棠》,虽然同题限韵,但也各有不同。

贾探春写道:“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这是对她的肖像“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诗意再现,也是对她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形象阐述。

薛宝钗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她是典型的封建淑女,自然是矜持内敛“珍重芳姿”;她寡语罕言安分随时,她朴素淡雅洁净无华,博得了贾府上上下下的称赞,自然是“淡极始知花更艳”。

林黛玉写道:“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仙子,在清冷的月宫,静静地缝缀白色的绢衣,仿佛看到一个孤女,在深秋的闺阁,默默地擦拭伤心的眼泪,这不就是林黛玉吗?

杜甫笔下的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毛泽东笔下的秋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而林黛玉笔下的秋则只能是“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诗如其人”,然也。

不仅如此,就连谜语、酒令、花签也是“按头制帽”

贾政的谜语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贾政不就是一块四四方方、硬硬帮帮的砚台吗?

宝钗的花签是“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的花签是“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这不正是两人的性格特征吗?

这就是“按头制帽,诗如其人”。

谶语性质

《红楼梦》中的很多诗词(甚至包括酒令、谜语)带有谶语的性质,即作者往往在诗中暗示人物的命运。

第五回被称为全书的总纲,就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巧妙而明确地指出了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作者给贾探春的判词。探春爽利果断,聪明能干,并且志向高远,想有一番作为,不幸的是生于末世,家族败落,又是姨娘所生,以庶出为耻,最终远嫁异乡,生离做了死别。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是贾惜春的判词。她看尽了“三春”(三个姐姐)的悲剧,经历了黛玉的惨死,虽是贵族千金,最终出家为尼。

《红楼梦》中最有名的画面、最美丽的场景、最诗意的行为、最悲伤的意境,莫过于“黛玉葬花”。而《葬花词》则是《红楼梦》诗词中最著名的作品,最含悲剧意味,最富文学色彩,最具谶语性质。

林黛玉去怡红院,正碰上两个小丫头拌嘴,不给她开门。第二天,黛玉一个人默默地来到和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边葬花,边哭泣,吟出一首《葬花词》。

字字含泪,句句泣血,既是黛玉形象的诗化,又是黛玉命运的谶语,成为横绝古今的“黛玉咏叹调”。

黛玉的形象,被缤纷落英映照得更有韵致;黛玉的命运,被落花残红衬托得更为凄惨。

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体弱多病,敏感多思,有爱而不得倾诉,爱的不确定与难以预料,使得黛玉愁绪满怀,终日以泪洗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黛玉不禁触景生情,悲从中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环境之严酷,人情之冷漠,使她寒冷不胜,哀动于衷。

《葬花词》不但抒发个人的哀愁,而且写出了生命的感伤。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人生的无常、无奈、悲伤、悲凉,无限无边,拥塞心头,“愁杀葬花人”。

更为深刻的是,由花及人,借花喻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葬人,花落人亡,我们已经分不清这是悼花还是自悼,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着黛玉流下酸楚的泪水。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黛玉这首诗,真的成了她命运的谶语。她如娇嫩的花朵,在“风刀霜剑”之夜,凄惨地凋落了。

不仅如此,《葬花词》也成为《红楼梦》中众多女子凄惨命运的谶语,正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就连谜语也具有谶语性质。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第二十二回众人猜谜语,元春的谜语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炮竹”。这首谜语诗就是贾府命运泰极否来、由盛转衰的谶语。

《红楼梦》的诗歌,除了服务人物塑造性格、谶语性质暗示命运,当然还有其他作用,如陈述本旨、深化主题、烘托氛围、托物言志、反映时代、推动情节等等。

总之,《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红楼梦》诗歌有别于其他诗歌,《红楼梦》有别于其他小说的一个特点。

《红楼梦》诗词 篇4

《红楼梦》中诗词20句,句句经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拼读吧!

1.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诗: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太虚幻境: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2.旷性怡情(匾额) 迎春    园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3.文采风流(匾额) 探春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4.文章造化(匾额) 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5.万象争辉(匾额) 李纨   名园筑就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

6.凝晖钟瑞(匾额)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7.世外仙源(匾额) 林黛玉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8.有凤来仪宝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9.蘅芷清芬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谁咏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10.怡红快绿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11.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12.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真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13.题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4.警幻仙姑歌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15.林黛玉和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16.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17.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18.对月(贾雨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云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19.题“世外仙源”(林黛玉) 宸游增说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思宠,宫车过往频

红楼梦经典诗词 篇5

《作者题绝》

作者: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青埂峰偈》

作者:曹雪芹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嘲顽石诗》

作者:曹雪芹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中秋对月》

作者:曹雪芹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好了歌》

作者: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宝钗》

作者: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黛玉》

作者: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红楼梦中薛宝钗诗词的修辞艺术 篇6

1. 材料上的辞格的运用。

1.1 比喻

比喻又称譬喻, 指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 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运用比喻的修辞, 既形象又生动。宝钗的诗词中自然也不缺乏这种修辞手法。此处举两处例子加以说明, 不加赘述。如:

鳞甲潜伏兮, 羽毛何长!《与黛玉书并赋四章》

以“鳞甲潜伏”“羽毛何长”分别来比喻“君子不得志”、“小人得势”。是比喻中的借喻, 直接用比喻来做正文的代表。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螃蟹咏》

此句一样运用借喻, 用“皮里春秋”来喻人心机深危, 不懂声色, 这也是薛宝钗自身的写照。

1.2 借代

借代分为旁借和对代两种, 旁借有四种方式, 如事物和事物的特征或标记相代;事物和事物的所在或所属相代;事物和事物的作家或产地相代;事物和事物的资料或工具相代。对代的四组, 即部分和全体相代;特定和普通相代;具体和抽象相代;原因和结果相代。

莫认东篱闲采掇, 粘屏聊以慰重阳。《画菊》

“东篱”原是陶渊明诗中菊花的所在, 而在这里作者借以指菊花。这是旁借四种方式其中的一种。

桂霭桐阴坐举觞, 长安涎口盼重阳。《螃蟹咏》

“长安”是出自杜甫《饮酒八仙歌》中, 因为“长安”出美酒, 即使美酒的产地, 这里借长安指美酒, 也是旁借的一种。

1.3 双关

双关是用了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咏白海棠》

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 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 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 又写诗人珍重自我, 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 以花写人, 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

1.4 引用

引用分为明引法和暗用法。薛宝钗的诗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引用, 这里我们就不举例阐述引用的修辞格了。

2. 意境上的辞格

2.1 比拟辞格的运用

包括拟物和拟人。拟人就是将物拟作人的, 拟物就是将人拟作物的。薛宝钗的诗词中常常把运用拟物和拟人, 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常常是写物实则写人, 而写人实则写物。

高柳喜迁莺出谷, 修篁时待凤来仪。《凝晖钟瑞》

《凝晖钟瑞》的“高柳”、“修篁”都是植物, 这里用动词“喜迁”和“时待”来修饰, 把植物给拟人化了更能突出对皇恩浩荡和元妃归省的赞颂, 同时也表达了喜悦之情。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临江仙》

一个“解”和“笑”把“春光”赋予了人的感情, 同时透过这首词描绘出来薛宝钗的嘴脸和野心。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咏白海棠诗》

前一句中用一个“招”字来赋予“冰雪”人的动作, 句中“冰雪”借指白海棠花, 所以“招”字把白海棠花的那种美丽的姿态突出的淋漓尽致。后一句中的“无痕”的“痕”字, 在这里是“泪痕”的意思, 这里说“玉无痕”, 玉本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却说没有泪痕, 是赋予了人的情感。这首诗的字里行间突出宝钗的“含蓄深厚”, 宝钗寄兴寓情, 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未尝不叹冷节余芳, 如吾两人也!《与黛玉书并赋四章》

这句中“如吾两人”, 宝钗把自己和黛玉比作了菊花, 这是运用拟物的修辞将物人交融在一起, 更能突出两人如菊花一样形象。

2.2 避讳

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 便不直说该事物, 却用旁的话来避讳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螃蟹咏》

这句中“皮里春秋”, 在《世说新语赏誉下》中原作“皮里春秋”。隐晋简文宣太后名春, 晋人避讳, 以阳代春, 称“皮里阳秋”, 这就是避讳修辞的用法。

3. 词语上的辞格

3.1 复叠

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的用在一起的修辞。

念念心随归雁远, 寥寥坐听晚砧迟。《忆菊》

无以解忧兮, 我心咻咻!

云凭凭兮秋风酸, 步中庭兮霜叶干。

忧心炳炳兮, 发我哀吟。《与黛玉书并赋四章》

薛宝钗的诗词中多处运用到了叠字, 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使诗句具有音感美。

3.2 节缩

包括节短和缩合, 都是音形上的方便手段, 于意义上并没有改变。

夜深辗侧, 愁绪何堪!《与黛玉书并赋四章》

“辗侧”即“辗转反侧”的缩节, 在这里是入夜难寐, 苦思失眠之意。这是把宝钗在家境艰难时的愁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4. 章句上的辞格

4.1 对偶

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 句法相似的两句, 成双作对的排列成功的。对偶句的运用令诗词对仗工整, 是诗词具有整齐美。如:

聚叶泼成千点墨, 攒花染出几痕霜。《画菊》

此句中“聚”对“攒”、“叶”对“花”、“泼”对“染”、“千点墨”对“几痕霜”, 两相映衬, 显得很自然工整。

4.2 倒装

话中特意颠倒文法上逻辑上普通顺序的部分。倒装的作用是加强语势, 调和音节或错综句法。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咏白海棠》

此句使用倒装, 即“秋阶洗出胭脂影, 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 故云“洗出胭脂影”, 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 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 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5. 总结

通过上文举例分析, 不难看出薛宝钗的诗词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这是由薛宝钗的文学底蕴所决定的。也正是因为这样, 在大观园众姐妹中薛宝钗和林黛玉一样是出类拔萃的, 两姐妹的诗也自然是最好的。所以在元妃省亲时, 二姐妹得到元妃的赞赏。

参考文献

[1]、蔡义江.红楼韵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5年1月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M]注.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2年4月

[3]、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第3版

[4]、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红楼梦研究论丛[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年10月

红楼梦诗词 篇7

关键词:《红楼梦》 诗词 人物形象 林黛玉 薛宝钗

曹雪芹在借助诗词等文体样式塑造人物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作用,通过诗词造成浓重的抒情场面,激发深沉的感情,让人物直接倾诉出内心的强烈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红楼梦》中的大多数诗词都是为小说中的人物所作,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如第三十七回中的咏白海棠诗和第三十八回中的菊花诗,各人所作诗歌的内容,均表现了各自的身份、性格和情感。下面以林黛玉和薛宝钗所作的诗词为例,分析诗词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首先分析林黛玉的诗词。在《红楼梦》所有的诗词当中,黛玉的最多、最好。除了那些广为流传一题多咏的组诗外,她还有许多名篇如《葬花辞》、《题帕诗》、《五美吟》、《桃花行》等。这些都是沁人心脾的佳作,和黛玉的形象,以及与其有关的故事情节息息相关。其中最出色的当推《葬花辞》。洋洋洒洒的五十二句诗如泣如诉,和泪凝血,字字句句都和黛玉悲惨的命运及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融合在一起,运用得非常恰当。

《葬花辞》的起因是黛玉夜访怡红院,被晴雯误拒于门外,进而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之声,不禁“伤感起来”、“悲悲切切、呜咽起来”。恰逢第二天是芒种节,园中诸人都来祭饯花神,“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黛玉昨夜“一腔无明火未得发泄”,今日又有园中诸人的热烈情绪对照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不免“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于是产生了独步古今的黛玉咏叹调——《葬花辞》。

古人云:“春女悲,秋士悲。”黛玉在百花凋零的暮春时节,拟这首《葬花辞》,借花喻己,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看到落花,想到自己可能夭亡;斥责榆柳、飞燕,旨在责骂人心的冷酷;恨风刀、霜剑,实际上是哀怜自己的际遇。泪水流尽,继之以血,这是无限之深的悲痛!青灯照壁,冷雨敲窗是夜晚之时无亲无故的萧索与寂寞!春来春去,流年似水,前景迷茫,归宿不知何处!一时百感交集,似万箭穿心。无知的花鸟也仿佛为之动情,同她一起唱这首悲凉的歌。“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是难言的愤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绝望的抗议。葬花葬人,花落人亡。诗人与读者已分不清这是悼花还是自悼。诗人自是字字血泪,听者痴倒哀恸,读者也不由洒下一把同情的泪水。因此脂砚斋评说:“余读葬花词,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回,不能加批。”

黛玉是曹雪芹塑造的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形象。她有花容月貌,咏絮之才。她如天山雪莲般纯洁,不染尘俗。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却偏偏命运多舛,孤零无依,寄人篱下。虽然宝玉与她志同道合,对她关怀备至,但对她未来生活毫无把握和信心。于是她时常迷茫、惆怅、垂泪。这些铸就了多情多感、多嗔多怒、多愁多泪的性格。黛玉特殊的性格以及她不幸的命运在《葬花词》中都有体现。黛玉的诗作风流别致,充满了哀音和伤悼语句,与她的形象十分符合,浑然一体。

再看宝钗的诗词。宝钗的诗词含蓄浑厚,也与她的罕言寡语、安份从时、藏愚守拙的性格特征相一致。试看宝钗作的《咏白海棠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珍重芳姿”即珍惜重视自己的身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展现了宝钗典型的封建阶级大家闺秀的形象。宝钗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也总是半新不旧。诗中“淡极始知花更艳”正表明了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

众人在评论咏白海棠诗时都以黛玉那首为上,而社长李纨却推宝钗这首为第一。原因就在于宝钗的这首诗符合了封建淑女的身份,符合了李纨的口味。

宝钗作这样的诗是有深刻原因的。宝钗的诗情才气虽稍逊于黛玉,但她的“杂学旁收”是黛玉远不能及的,就连“每日家杂学旁收的”宝玉也难与之相比。可见宝钗是个很爱看书的人,对诗词比较精通。但是她为什么没有像《葬花辞》、《桃花行》之类的长吟呢?为什么她的诗都是应制而作且大多为律诗呢?为什么她没有因景、因物触情,随感而发之作呢?从第四十二回宝钗训诫黛玉的那一段自白中可以看出端倪:“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份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份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便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原来宝钗是在被封建家长“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的教育下,真正懂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成为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她的诗自然也就具备了封建淑女的风韵。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人物各自所写的诗词作品,抒发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揭示了他们的灵魂甚至心底的隐秘。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刘耕路.红楼梦诗词解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于振中,雷子.红楼梦诗词赏析[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士超.红楼梦诗词[M].北京出版社,2004.

《红楼梦》诗词鉴赏 篇8

蔡义江

柳絮词(第七十回)

如梦令 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鉴赏】

《柳絮词》又都是每个人未来的自况。我们知道,湘云后来与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第十四回写宾客为秦氏送殡时,曾介绍卫若兰是“王孙公子”,即说湘云《红楼梦曲·乐中悲》中的所谓“才貌仙郎”。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

南柯子

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鉴赏】

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说的。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与黛玉生离死别,不是也同样适合吗?“空挂”“难羁”云云,若解作《红楼梦曲·枉凝眉》中所预言的被羁留的宝玉对黛玉命运的“空劳牵挂”,不是也恰好吗?是的。惟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提笔将它续完。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落去”正可喻黛玉逝去,“休惜”犹言惜不得。“飞来”者,非魂即愁,梦中心头,当然只有“自知”了。“莺愁蝶倦晚芳时”,也正是“红颜老死”之日。《葬花吟》中“明年花发虽可啄”,与这里说“纵是明春再见”是一样的意思。不过,“人去梁空巢也倾”说得显露,“隔年期”说得隐曲,其实,也就是说,要与柳絮再见,除非它重生,要与人再见,除非是来世。总之,探春与宝玉若各自填词,因同隐别离内容而难免措辞重复。现在,这样处理,巧妙灵活,又不着痕迹。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作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作的必要了。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鉴赏】

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 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 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 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

临江仙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鉴赏】

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同的。作者让宝钗作欢娱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画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4.《如梦令》一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的语句是什么? 5.其他人都是独立填词,为什么却让探春和宝玉合填?结合作者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6.《南柯子》鉴赏中“惟其如此”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7.作者认为《唐多令》一词在语言表达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8.概括《临江仙》鉴赏文字的中心观点。

红楼梦诗词 篇9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文化意象;同化;异化;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149—02

引文

中国古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它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正是这些文化意象深化了诗的内涵,增添了诗的意味,拓展了诗的联想空间;同时它们也超越了诗词的音韵、格律、措辞等表层因素,是古诗词精神之所在。翁显良先生曾经谈到:“汉诗英译要保持本色,首先要辩明什么是本色,这本色,一不在于辞藻,二不在于典故,三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

下面从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意象、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红楼梦》诗词两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的偏重及翻译效果几个角度来具体分析。

一、文化意象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由意和象两个方面组成。意是指人的主观情意,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后者所指为客观物象。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融合即情感与景物的融合,即为意象。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文化认知方式和思维特性,因而语义含蓄深邃,回味隽永深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文化意象,于是在汉诗英译这个意象传递的过程中,文化意象的双层含义(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很难同时顾及到,因此有可能顾此失彼,使原文中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缺损或歪曲,造成文化信息传递上的偏差。正如一位语言学家所说:“世界各族人看到同一个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刷上了不同的颜色’。”

二、翻译策略

一般来说,人们常常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来传递文化意象。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

如中文的一句俗语:“巧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一句,异化法的翻译是:“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而归化法的翻译则变成“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前者翻译时忠实地采用了原著中的词汇,使读者进入原著文化的情景;而后者将“米”(rice)和“饭”(meal)换成了”面粉”(flour)和”面包”(bread),采用了西方人惯用的表达,使读者有亲切感。

三、《红楼梦》诗词的两英译本文化意象的传递

目前,已有的两个完整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和大卫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二者在不同文化心理影响下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来自中国的杨宪益主要采取异化法。他主张通过翻译,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他曾经这样说过:“我认为,翻译的时候不应做过多的解释,译者应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又不要带任何别的东西……过分强调创作性则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而英国人霍克斯主要采取归化法。他的出发点就是为译文的读者服务。下面就以《红楼梦》中的诗歌为例,具体比较分析两个译本的翻译的特点和效果。

在元春省亲一回中贾宝玉的《有凤来仪》一诗有“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一句。杨译为“So green each stem they seem to drip”而霍译为“Each graceful land lets fall a dewy tear”。其中“青欲滴”是中文“青翠欲滴”的意思。杨氏的翻译很好的传达了这一手法,而霍译把这句翻译成露珠从竹子上滑落,理解有误。而“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一句,杨氏译为“Let non disturb these chequered shades. That sweetly she may dream till day light fades”。”Sweetly”一词将竹子拟人化了,符合原诗中静谧安宁的意象。霍译为:“Let none the checkered shade with violence rude. Disturbing on slumberer’s dream intrude!”其中”violence”,” intrude”等词虽能与原文押韵,但语气显得过于强烈。

林黛玉《世外仙源匾额》中“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一句,运用了晋代石崇在洛阳建造的金谷园的典故,来烘托出此地建筑的豪华富丽。杨译为:“Scents heady as wine from golden Dell*. Bind all these jade halls with flowery spell.”,并给诗歌加了注解。而霍克斯译为:“It’s odours sweet a poet’s wine enrich. It’s flower a queenly visitor bewitch.”由于考虑读者不明白典故背后的含义而删减了诗歌背后的涵义。

林黛玉《葬花词》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句,杨翻译为:“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 the scent that has been?”霍克斯译为:“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霍克斯的译文显然更加简练优美,而且押韵工整,然而删减了原文“有谁怜”的含义,就大大削弱了原诗中要表达的深刻涵义。 同样的例子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句,杨氏的译文为:“Each year for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days. The cutting wind and biting frost contend.”而霍克斯的译文为:“Three hundred and three-score the year’s full tale. From swords of frost and from slaughtering gale.”同样音韵和谐,表达优美,然而删减了原文“严相逼”的意思。《葬花词》是反映林黛玉思想品格及预示其悲惨命运的关键之作,其“落花”,“红颜老”、“风刀霜剑”、“香丘”、“渠沟”等意象都有着暗喻的作用,翻译的时候应尽量尊重原文,为形式而轻易删减这类元素是不可取的。

林黛玉《题旧帕》三首中,有一句“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采用了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投河前泪洒湘江之竹的典故,以此来类比黛玉今生为了偿还上一世亏欠宝玉,哭泣而亡的悲剧。杨译中运用注解的形式介绍了这一典故:“A thousand bamboos grow before my window—Is each dappled and stained with tears?*”而霍克斯译文为:“Yet silk preserves but ill the Naiad’s tears. Each salty trace of them fast disappears”,将中国古代传说湘水之神的眼泪,换为了西方人熟知的希腊神话“水神的眼泪”。使黛玉的形象“西化”了。

结语

通过对杨宪译、霍克斯两种译文诗歌意象的传递作的一个比较,发现二者采用的翻译策略的倾向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杨译采用了异化的手法,尽量忠实于原诗的形象,不惜用直译、增词、加注的手段尽可能地保留中国文化的独特意象,而霍译则主要采用了归化的手法,为了文章的形式、音韵优美及读者的认同不惜舍弃原文中的意象,可读性很强,但对原诗的意蕴、文化的保存则稍显不足。

参考文献:

[1]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译之三[J].外国语,1982,(1):285.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74-175.

[3]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ad Mansion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9.

[4]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 Pinguin Books,1973.

[5]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玩的靠垫》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初二物理春季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