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相关试题(精选7篇)
红楼梦相关试题 篇1
《红楼梦》经典问答(1~25回)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 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
答: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 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2.简述“木石前盟”的传说。
答: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无材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 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修炼成人。后来神瑛侍者要下界,她
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降世时变 为宝玉,嘴里含着一块玉,这块玉便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那块石头,这绛珠仙草 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3.简述开篇写女娲补天的作用。
答:为引出木石前盟这个故事;为后面行文,比如宝黛初次见面的似曾相识铺垫; 还有为一系列无法解释的行为做一个提前的故事设定。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王夫人生下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 莹的美玉,说说此玉的来历?
答:此玉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最后一块石头,历经日月有了灵性,想下界历练一 番,因此幻化为美玉伴随宝玉降于人间。
2.简述冷子兴演说了荣国府哪几方面情况。
答:冷子兴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现在的宁荣二府,表面上还荣耀,但实际上,已经好景不再。他说了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宁荣二府人丁越来越旺,事务越来越 多,开支越来越庞大,但上上下下都是喜好排场挥霍的人,没几个真正能支撑局 面的;二是宁荣二府当初又袭公又封侯,那是祖宗着实了得,但现在,却一代不 如一代啦,都是些没用的货色。又说,贾政生了个古怪儿子,叫宝玉,生下来的 时候,嘴里居然含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呢,上面还写着字!《红楼梦》最最关键的
人物贾宝玉,就这样经过冷子兴的口正式登台亮相。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1.贾雨村被革职,后来凭借什么关系又官复原职了?
答:贾雨村在林府做黛玉的老师,黛玉的母亲去世,外婆家来接她,林如海给贾雨 村写了一封推荐信,借着贾府的关系官复原职。
2.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 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反映了黛玉什么心理? 答: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3.宝黛初次见面,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 “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 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也说:
“这个妹妹我见过”,这和前文的哪个神话有关 联?
答:神瑛侍者曾灌溉过一棵绛珠仙草,此仙草幻化成形,承诺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 的灌溉之恩,这两个人都下界历练,因此两个人感到熟悉。和前文的“木石前盟” 传说是关联的。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郞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1.联系《红楼梦》中门子拿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试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
答:从“护官符”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尊贵、豪富、奢侈,从而反映 了当时宫廷及官场的腐败,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腐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2.根据贾雨村在英莲一案中的表现,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答:通过英莲一案的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贾雨村的虚伪、圆滑、世故、徇私枉法的性 格特点。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请写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
答: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1.简述刘姥姥一进贾府的情节。
答:刘姥姥因家中困难,只好带着板儿来到荣国府,想靠着与贾家微薄的亲戚关系 得到一些接济。她先找着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瑞昔日和板儿爷爷王成的 关系不错),然后通过周瑞家的见了平儿,最后见了凤姐,说了家中的艰难,凤姐
随随便便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并留她吃了一顿饭,最后刘姥姥千恩万谢的屁颠屁 颠的离开了贾府。
2.请简析刘姥姥一进贾府这一情节的作用。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耳闻目睹荣府表面上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由此“一进”便 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开始了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与对封建末期 社会的解剖。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1.简述周瑞家的送宫花的情节。
答:薛姨妈让周瑞家的给大伙儿送十二朵宫花,迎春,探春,惜春各两枝,王熙凤 四支,王熙凤转送两枝给秦可卿。最后周瑞家的送给黛玉两枝。此时黛玉不在自 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玩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 “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戴。”宝玉抢先伸手接过开匣看了,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但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2.简述焦大的身份来历。
答: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 一息的主子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著肚子去偷东西给主子吃,没有水喝,他自 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 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也只有他在喝醉 酒后敢大骂他们。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1.简述“金玉良缘”。
答:金玉良缘是因为宝玉有一块通灵玉,而宝钗有一块金璎珞。第八回中说到铭刻 在宝玉佩带的通灵玉和宝钗佩带的金锁之上的铭文。通灵宝玉的铭文是: 莫失莫 忘,仙寿恒昌。金锁的铭文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两句铭文恰好是对仗工整 的一副联语,也是所谓“金玉良缘”的根据。从字面上看,这是两句好话,但用 在“二宝”身上就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将来一个要出家当和尚,一个要守活寡,长寿又有什么用?说是“仙寿恒昌”,宝玉并没有成佛作主;说是“芳龄”永继,宝钗同样要衰老贫病。其实不过是表面吉利的两句空话而已。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1.简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情节。
答:贾敬的生日,宁国府设宴庆祝。贾瑞遇见凤姐言语轻薄,凤姐勉强应付。贾瑞 后来到凤姐家来了好几次均未碰见凤姐。这一次遇见了,凤姐笑脸迎接,不料贾 瑞不但言语轻薄,还动手动脚。凤姐让他晚上去后堂的走廊里等着。晚上,贾瑞 果真去了,却被锁在穿堂里吹了一夜的北风,差点冻死。第二天一早门一开就跑 回家去了。他爷爷贾代儒一夜不见孙子回家,料定他必定没干好事,于是罚他跪 在院子里背书,还不给吃饭。完了之后,贾瑞又跑去找凤姐了。凤姐见他如此不 知改过,便又说晚上到她房子后面的小屋子等她。贾瑞满心欢喜地去了,却不料 被凤姐派来的贾蓉和贾蔷抓住,威逼贾瑞写欠条,不然就送他见老太太们。带他 出来,让蹲在墙根下等着,从头顶倒下来一大桶粪,浇得贾瑞浑身都是。跑回家 后就大病一场。跛足道人给他一面叫做“风月宝鉴”的镜子照,便可救他性命,不料贾瑞不按叮咛地做,照了镜子正面。镜子里凤姐一遍又一遍叫他进去。进去 了三四次之后,就死了。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简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情节,并分析从中体现了王熙凤哪些性格特征。
答:宁国府长媳秦可卿去世,尤氏病卧在床,难以理事,贾宝玉出主意,贾珍请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一扫宁国府五大弊端,做事严谨,有条理,而且赏 罚并重,令出必行,使这件丧事得到了完满的解决。体现了王熙凤性格中的好强、精明能干、圆滑世故的特征。
第十五回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简述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并分析从中体现了王熙凤什么性格特征。
答:铁槛寺是贾府的家庙,秦可卿的灵柩送葬到铁槛寺停放。水月庵的老尼姑来求 王熙凤摆平一桩官司,王熙凤收了她三千两银子,就拆散了一对可怜人,结果他 们双双殉情。体现了王熙凤在金钱目前毫无顾忌、胆大妄为、瞒天过海、不计后 果满足自己私欲的性格特征。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风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简述为了元妃省亲,贾府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答: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上上下下全都忙开了,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园内画栋 雕梁,金碧辉煌,彩灯闪烁,香烟缭绕;楼台亭阁,游廊水榭,到处布满了奇花 异草,佳木怪石,有竹林掩映,芭蕉环绕的江南风景,也有稻花飘香,桑榆成荫 的乡间田舍。天气已冷,杏柳等树上虽无花叶,却用各色绸绫纸绢扎成花朵、叶 瓣,粘在枝上。就连被封为贵妃,整日住在皇宫里的元春,也不由得说道:“太奢 华糜费了”。
第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简述大观园的来历。
答:大观园是贾府为元妃省亲修的别墅,元春看了后作诗形容:“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2.简述元妃省亲的内容。
答:元宵节元妃省亲归来,先看到大观园,暗叹过于奢华。后来与贾母等人相遇,都哭了一场。接着见了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姨妈,又见了贾宝玉,然后看了匾额,她着各人选一首题诗,薛、林二人得到赞誉。
3.简述“绿玉”变“绿蜡”的情节,并分析体现了薛宝钗什么性格。
答:元妃省亲时,着宝玉和众姐妹各人做一首题诗,薛、林二人得到赞誉。宝玉独 占四首,薛宝钗看见他用了“绿玉春油卷”这一句,提醒他元妃不喜欢“绿玉” 一词,叫宝玉改成了“绿蜡”。此处既体现了薛宝钗在古诗词上的造诣,也体现了 薛宝钗性格中迎合奉承的特征。
4.指出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妙玉所住院落的名字。贾宝玉:怡红院 隐意:遗红怨 匾额:红香绿玉(后改为:红香绿腊)林黛玉:潇湘馆 隐意:消香馆 匾额:有凤来仪 薛宝钗:蘅芜苑 隐意:恨无缘 匾额:蘅芷清芬 李 纨: 稻香村
贾迎春: 缀锦楼 贾探春: 秋爽斋 贾惜春: 蓼风轩
妙 玉:栊翠庵(栊,有二意:一为窗户;二为养兽用的栅栏)5.简述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几处院落的名字来历。
怡红院: 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宝玉初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 潇湘馆: 林黛玉的居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蘅芜苑: 薛宝钗在大观园中住所,蘅芜是一种南方的植物!同根生同根死,蘅 芜也是一种香草,暗喻宝钗遍体生香之意。蘅芜苑谐音“恨无缘” 6.分析大观园这一典型环境的作用。
答:从文章结构讲是给人物安排了个活动的空间。但其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可以认 为是葬花(花代表女儿)的坟墓,包括黛玉葬花的谶言,沁芳命名的隐喻等;或 者埋葬青春的地方;或者自由恋爱的最后一片“净土”等。也可认为是理想世界,相对于贾府的现实世界,和太虚幻境的完美世界而言。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简单列举几件宝玉平等对待袭人的事情
答:1)袭人为改变贾宝玉不务正业、放荡弛纵、任性态情、淘气憨顽的脾性,当面 对宝玉提出约法三章,宝玉一一承应;2)袭人从自家回到怡红院,先是宝玉叫丫 鬟把特地为袭人留下的酥酪拿来给她吃,丫环说被李嬷嬷吃掉了,袭人怕宝玉发 脾气,便说上次吃坏了肚子,如今不想吃了,说这会想吃风干栗子(故意转移话 题),让宝玉替她剥栗子。3)宝玉对人生悟出的道理、心里话,有时他连黛玉都 不愿告知,却愿意和袭人诉说。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1.凤姐说贾母喜欢的龄官像一个人,宝钗、宝玉、湘云分别是什么反应?分别体现 了三人什么性格特征。
答:贾母给宝钗做生日,席间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像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宝 玉不敢说,湘云说像林黛玉,三人为此发生矛盾。体现了宝钗心思深沉、有城府; 宝玉会体贴人;湘云心直口快、无城府的性格特征。2.宝玉听曲文,悟出了什么禅机?
答:宝钗生日,贾府请戏班子唱戏,有一出戏叫“山门”,讲的是鲁智深出家为僧大闹大 相国寺的事。宝玉的人生虽和鲁智深截然不同,但宝玉似乎从曲中“悟”到了自 己最后的命运:离开富贵的贾府,剃度为僧,了断尘缘,最终返回大荒山青埂峰 下,恢复“顽石”真面目,回归“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界。
3.指出元妃、探春、迎春、惜春四人所制灯谜的谜底,说说贾政悟出了什么谶语。答:四个灯谜及谜底:
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炮竹
迎春: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算盘
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
惜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佛前海灯
四个灯谜预示了四人及整个贾府的命运:
元春的灯谜谜底是爆竹,隐喻元春得宠瞬息而逝、好景不长,就如昙花一现的爆竹一样。
迎春的灯谜中“镇日(可理解为整日)纷纷乱”以及谜底算盘(总是被人打)隐喻了迎春嫁到孙家后整日受虐,最终不堪屈辱自杀的遭遇。探春的灯谜谜底是风筝,隐喻探春是远嫁他乡,一去不返的结局。惜春的灯谜谜底是佛前海灯,海灯即佛灯,隐喻惜春后来的出家。
将上面“四春之谜”综合再览,不觉间竟又发现,这些“谶辞”似乎并非只是对应着“元、迎、探、惜(原应叹息)”而作,除她四人之外,似乎还分别预示了贾家由兴盛转衰亡的全过程,归总而言,刚好四字:兴、乱、离、空——“兴”是一时的繁盛,是假象;“乱”是欲败之象;“离”是“家亡人散各奔腾”;“空”则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语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1.简述“共读西厢花纷纷”的情节。答: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
2.说说黛玉为什么要葬花。
答:多愁善感的黛玉见景生情,感觉自己就像那些飘零的花一样,美丽纯洁却又孤单无助,“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用葬花来表达自己悲观消极的感情。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简述“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的情节。
答:小红,原名林红玉,是宝玉四大丫鬟之一。她知道以她的出身迟早会找个一般人嫁了,嫁过去也就是陪嫁或做小妾的,因此他先是攀附宝玉,但遭到秋纹、碧痕等人的奚落而失败。但她没气馁,退而求其次。当她第一次遇到贾芸时听人说是“廊上的二爷”,反正是带爷的人长的也不错,于是就有蜂腰桥设言传心事,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她大胆地向贾芸表白爱情,小红是红楼梦中少有敢于大胆寻找自己的爱情的人物。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简述赵姨娘谋害凤姐和宝玉的情节。
答:赵姨娘在贾府没有地位,身份还不及袭人。她的儿子贾环和王夫人的儿子宝玉都是贾政的儿子,待遇却完全不同。贾环嫉妒宝玉,抄写经书时装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大骂赵姨娘。赵姨娘又深恨凤姐和宝玉,便请马道婆施魇魔法,让凤姐、宝玉中邪几乎死去。是癞和尚、跛道人擦拭通灵玉、救好二人。
红楼梦相关试题 篇2
一、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
这一阶段的历史人物分析题只涉及问答题和名词解释题。其中名词解释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共五人,分别为郑和(78年)、戊戌六君子(80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81年)、甘地(83年)、洪仁玕(84年)。其中一人为世界史人物,其余四人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问答题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共六人,分别为周恩来(78年)、孙中山(79年)、唐太宗(82年)、李鸿章(85年)、康熙帝(87年)、诸子百家(88年)。这六人全部为中国史上的人物,其中三人为古代史人物,三人为近现代史人物(李鸿章归为此类)。试题中所涉及的关于历史人物分析的试题都属于政治史考查范围。
79年问答题为“举出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重要革命活动(12分)。”从这道题的设问上可以看出基本上没有超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范围,着重考察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现在看来这道题的设问过于直白且是单纯知识记忆,但在当时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一致的。而这道题的答案设置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分作三个时期,列出18个要点,可见答案过于机械化。如今这类直接评价人物的试题基本不会出现在高考中,即使考察孙中山这样的历史人物,也会将其放在材料题中进行考察。
综合来看1978年-1988年这一阶段的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人物分析题,第一,历史人物的出题角度单一,除去名词解释部分,问答题部分基本是一个历史人物单独成为一道题。第二,分析论证的要求较低,基本是从某一历史人物的一个方面或是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缺乏联系对比,没有就两个以上人物进行比较的简单模式。
二、第二阶段:1989年-1999年
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开始推进考试标准化。这一阶段涉及历史人物评价的试题题型主要为材料解析和问答上。其中共9道试题,除92年、93年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余皆为材料解析题。
问答题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共五人,分别为孙中山(92年、93年)、魏源(93年)、洪秀全(93年)、康有为(93年)、毛泽东(93年)。这五人全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材料解析题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共八人,分别为魏源(89年)、顾炎武(93年新高考)、唐太宗(94年)、墨子(94年)、秦始皇(95年)、汉武帝(95年)、南唐烈祖李昪(97年)、邓小平(99年)。这八人全部为中国史上的人物,其中六人为古代史人物,两人为近代史人物。试题中所涉及的关于历史人物分析的试题都属于政治史考查范围。
93年的问答题为“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13分)。”这道试题在当时广受好评,它强调了在历史教学中的纵向贯通,注重考察学生分析比较、评价、论证的能力。此题一共13分,要求考生把人物的基本思想提炼、归纳出来,然后分析其影响。从知识方面来说,这一题属于探索史,掌握了这个线索,就知道从魏源到毛泽东在面临列强侵略的情况下是怎样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以及他们的艰苦探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内容方面来说,试题有较大跨度,从魏源到毛泽东,横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另外也与当时的社会热点紧密结合,1993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试题中考察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问题。
95年材料解析题为“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1分)。”这道题属于材料分析题,其基本特点是提供一些史料并提出若干问题,可在不增加考生记忆负担的情况下,考察他们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高考命题的考察方向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题目考察学生对秦始皇、汉武帝有关方面的评价和比较,同时将人物的相关活动和“秦亡汉兴”这一历史现象有机联系起来。像这种试题内容出自教材,但又与教材存在差异的试题在当时获得较高赞赏,“这种引用新材料、创造情情境。提出新问题的“三新”作法,是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出现历史人物问题以来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也为后来的高考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借鉴意义。
综合来看1989年-1999年这一阶段的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人物分析题,整体的难度有所提高,单纯靠识记得分的题目逐年减少,更强调考查考生分析、归纳、综合和概括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答题及材料解析题考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增加跨度来实现的。第一,题目中涉及的人物数量增加,可单独某一历史人物一人成题,也可出现以一系列人物成题。第二,分析论证的要求提高,不再是单独论述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而是基本从某一历史人物的某段论述展开分析其思想观念,或是两三个人物提供材料进行对比,且材料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三,提高了联系对比的要求,既有纵向贯通,也有横向联系。第四,逐步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试题的命制“从与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设计突出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试题”。
三、第三阶段:2000年-2007年
自2000年开始,我国正式逐步推广“3+X”方案,高考试卷开始多元化,本文只分析2000年-2007年的全国卷。其中,2000年-2001年试卷为单张历史卷,2002-2007试行的是文科综合卷。其中共5道试题,01年的试题是单独成一道题,其余都是作为一道历史题中的一小问出现。材料解析题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共五人,分别为武则天(01年)、汉武帝(03年)、哥伦布(04年)、周恩来(05年)、孙中山(06年)。其中一人为世界史人物,其余都是中国史人物,且古代史占两人,近现代史占两人。试题中所涉及的关于历史人物分析的试题都属于政治史考查范围。
这一阶段试题都是从历史人物入手,但并不考查历史人物,只是通过与这个历史人物相关的某个历史事件来考查当时的背景、作用、影响,如“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若是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是可以进行总结出来的,因此更注重学生的信息材料提取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这也是现今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一直强调的目标之一。这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思想是一致的。
由此可以看出,2000年-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人物分析题历史试题基本沿袭前一阶段的风格,而2002年后的试题都基本不涉及对人物的评价,大多是从历史人物的某一方面这样较小的知识覆盖面去考察多种学科能力要求,考察内容也多为基础的知识点,且以现实问题进行引入联系。
四、试卷分析总结及思考
(一)试卷分析
试题的题型经历了“名词解释、问答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这样的一个过程,并在2002年后基本全部为材料分析题。
试题的数量在1978-1999年间基本保持稳定,个别年份不涉及历史人物分析,也有个别年份会出现两道历史人物分析题;在2000年开始逐渐减少,并且在2002年后的试题已基本不涉及对某一历史人物的生平事件的单独分析。
涉及历史人物分析的题目基本集中在对中国史人物的分析。在1978-2007年间,历史人物分析题共有23人,其中中国史共21人,而世界史人物分析的仅有甘地(83年)、哥伦布(04年)2人。中国史人物分析中古代史11人,近现代史10人,其中汉武帝、魏源、毛泽东、周恩来分别出现两次,而孙中山出现次数最多,共出现三次。
试题内容上逐渐降低了对记忆的要求。全面考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对比等能力的基础上,又把重点放在考察队史实的理解鉴别力、根据史实提炼要点,形成观点、归纳特点或论证观点的能力更侧重于智力与能力的考察。
试题的评分标准上由第一阶段中从教材中寻找文字拼凑答案逐渐完善发展,到第二阶段时开始重视从所学内容中提炼观点并增加了扣题和条理分,到第三阶段依据教材内容和审题要求,重新组织答案,以一种全新的表述形式出现。这样的评分标准,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也能够符合中学历史知识特点,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
从历史人物的相关试题中也可以看出高考总体命题技巧日益发展,摆脱了过去一直存在的意欲考能力,结果只考了记忆的现象。测试目的与层次的控制更准确,试题效度大大提高,成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力,起到了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同时,可以可看出考题与国内外热点问题联系更加紧密。
(二)一些思考
如今历史学科各省推行独立出题,命题形式不断变化,日趋完善;内容也日渐符合社会需求,出现许多新特点。在历史人物分析的试题中,基本不会再出现纯背诵性史实知识这类,更多是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理解、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将是现行高考改革的一个大的趋势。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适量向学生进行补充,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来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贯穿历史,掌握历史。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学生能够逐步懂得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历史是在改革和革命、进步和落后中不断前进的。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才能逐步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凡.1995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评析[J].历史教学,1995(11).
复等位基因相关试题归类例析 篇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高考生物的核心考点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可发现,很多遗传题都涉及到复等位基因的相关问题。那么相关试题有哪几种题型,又如何解答呢?
1 复等位基因的定义
在一个群体内,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三种及三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a1,a2,……an,但就其中每个二倍体的细胞而言,最多只能有其中的任何两个,而且分离的原则也都与一对等位基因一样。复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可逆性是复等位基因存在的基础。
2 复等位基因相关试题归类例析
2.1 复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判断方法
【例1】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1所示。则该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用“>”连接)( )
A. W>WP>WS>w B. W>WS>WP>w
C. W>WS>w>WP D. W>WP>w>WS
解析:由WW及W与任一等位基因均表现为红色可知,W对任一等位基因均为显性;由WPWP及WP与WS、w均表现为红斑白花可知,WP对WS、w均为显性;由WSWS及WSw均表现为红条白花可知,WS对w为显性。
答案:A。
点拨:此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为:根据纯合子及相应杂合子的表现型确定相关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如,若WPWS与WPWP的表现型相同,则WP对WS为显性;若WPWS与WSWS的表现型相同,则WS对WP为显性。
2.2 复等位基因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的计算方法
【例2】 某种昆虫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种类共有5种,分别为VA、VB、VD、VE、v,其中VA、VB、VD、VE均对v为显性。VA、VB、VD、VE互为显性,都可以表现出各自控制的性状。该昆虫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则该昆虫群体中基因型种类数和翅色性状种类数依次为( )
A. 15和11 B. 15和7
C. 10和15 D. 25和15
解析:由题可知VA、VB、VD、VE、v中任意两种基因可自由组合,故杂合子有C25=5×4/2=10种,纯合子有5种,共有15种基因型。因为VA、VB、VD、VE均对v为显性,VA、VB、VD、VE互为显性,所以10种杂合子就有10种翅色性状;同时还有隐性纯合子(vv)一种翅色性状,而其他纯合子和相应杂合子的表现型一致,如VAVA与VAv、VBVB与VBv等,故共有11种翅色性状。
答案:A。
思维警示:基因型种类数只是数学里面的组合问题,不需要排列,即不考虑2个基因的顺序。因2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不影响结果,如Aa和aA是同种基因型。
点拨:在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中,可能有的基因型的数目取决于复等位基因的数目。一般而言,n个复等位基因就有n+n(n-1)/2=n(n+1)/2种基因型,其中n种纯合子,n(n-1)/2种杂合子。
针对性训练1:在人类群体中,发现决定Rh血型的等位基因共有18种,但每个人只有其中的2个基因成员。如果以18种等位基因计算,则人类Rh血型基因型有多少种( )
A. 18种 B. 153种
C. 171种 D. 2种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中的限定条件“每个人只有其中的2个基因成员”,即说明均为杂合子,由上述公式可得结果为18×(18-1)/2=153。
答案:B。
针对性训练2:研究发现,豚鼠毛色有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4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4个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是 (用“>”连接)。
(2) 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
种。
参考答案:(1)Ca>Cc>Cb>Cd;(2)10。
2.3 已知复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推断相关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方法
【例3】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 1中紫色∶1浅紫色
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 1深紫色∶1中紫色
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解析:解答此题的方法较多,如下:
方法一:排除法。分析4个选项可发现,A、B、D中都是既有中紫色,又有浅紫色。若后代有中紫色,则亲代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m,后代无浅紫色。若后代有浅紫色,则亲代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l或PdPvl,后代均无中紫色。由此可见,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中紫色和浅紫色,据此可排除A、B、D,答案为C。
方法二:直接推断法。若亲代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d,则子代全为深紫色;若亲代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m,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中紫色;若亲代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l,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深紫色∶1浅紫色;若亲代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PdPvl,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深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综上分析可知,答案为C。
针对性训练3: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 )
A. B型,IBIB B. B型,IBi
C. AB型,IAIB D. O型,ii
解析:ABO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其中IA、IB均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ABO血型系统的表现型、基因型及其凝集反应如表3所示。
将题意和表3相结合可知,丈夫的血型为B型,基因型为IBi,儿子为O型且基因型为ii,故答案为B。
红楼梦51-60回练习试题2 篇4
一、填空题:、_______因母病要回家,凤姐亲自出马收拾打扮,服饰俨然大家气派。凤姐吩咐_______院的人“别由着宝玉胡闹”。后其母亡,主子赐银四十两,其感激不尽。、一天夜里,麝月出去,________跟着出去要吓唬她玩,不想天寒自己受了凉,宝玉派人偷偷地请进大夫来,但胡庸医开的药中有枳实、麻黄等虎狼药,宝玉说该死,叫茗烟去请王太医,后换了一剂平和些的方子。后还给她闻鼻烟,叫麝月从_______那里要来西洋膏药 “依弗哪”贴太阳穴上。
3、________对麝月悄说坠儿偷其虾须镯的事,宝玉在窗根下偷听到后,把此事告诉了________,火爆脾气的她叫宋嬷嬷领走坠儿,还和麝月把坠儿娘训了一顿。
4、凤姐和_______商议偷贾母东西卖,贾珍说凤姐捣鬼。
5、贾母批才子佳人书《凤求鸾》,凤姐斟酒掰谎,自言效戏____________,喝贾母半杯剩酒。贾母讲小媳妇喝猴儿尿的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6、宝钗去瞧黛玉,其母已先到。薛氏讲月下老人管姻缘,宝钗要黛玉嫁____________,薛姨妈要把黛玉说给_________ 正合适。
7、宝玉在梦中梦见了不仅长相与自己一样,且脾气性格也无二致的____________,醒后方知道是镜中影儿。
8、________在园中烧纸钱,一婆子要治她的罪,宝玉就上前为其辩护。后来芳官说明其烧纸是因原与药官同演夫妻,药官死后,又与蕊官演夫妻,温柔体贴,但还怀念药官。
9、由于湘云两腮发痒,宝钗便命莺儿到黛玉处取一些________硝来。后贾环也想要此物,芳官把茉莉粉代替,_________趁此进园大闹,夏婆子从中加油添醋。
10、__________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其言小事用学问一提便高出一层,不拿学问提着,便流入市俗;探春却不然。
二、故事情节简述题:(100字左右)
1、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2、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3、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袭人怡红
2、晴雯凤姐
3、平儿晴雯
4、鸳鸯
5、彩斑衣
6、薛蟠宝玉
7、甄宝玉
8、藕官
9、蔷薇赵姨娘
10、宝钗
二、故事情节简述题:(100字左右)(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由于舅父过生日,宝玉一早就穿着贾母给的孔雀毛做的大衣出了门。晚上回来却唉声叹气,原来大衣被烧了一个洞。怕老太太知道不高兴,就连夜去找匠人织补,却无人能揽此活。晴雯虽在病中,只好坐起来挣命,用孔雀金线界密了才不露痕迹。宝玉虽然怕她添病,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只有她一人会界线。
2、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凤姐小产,家中事情由探春、李纨和宝钗管理,探春的亲娘舅赵国基死了,探春照旧例给银二十两,赵姨娘来哭闹,探春痛斥且未让步。她还压缩了不必要的开支,精简节约,取消宝玉、贾环、贾兰学里的每月多领的八两银子,又免去了每个姑娘每月的二两头油脂粉钱。还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各项事物。
3、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紫鹃为宝、黛的爱情操心、担心。为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她故意疏远宝玉,谎说黛玉明年春天或秋天要回苏州去,结果宝玉信以为真,如雷轰顶,发呆并急得病倒。袭人来寻紫鹃,让紫鹃去解释。宝玉见到紫鹃方哭出声来,抓住其手不放。紫鹃因一句顽话惹祸,只好尽心伺候宝玉大愈。宝、黛之间的爱情为众人所知,贾母、王夫人等大为吃惊。深夜,黛玉、紫鹃都睡不着,紫鹃处处为黛玉着想,劝黛玉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要早拿主意。
医院感染相关试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预防性用药最好是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D)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2、为预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医用锐器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3、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A)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 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4、护生在练习戴无菌手套时,老师应给予纠正的操作是(C)
A 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 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 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D 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5、医院感染不包括?(D)A 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 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D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住院期间发病的感染
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废物是指什么?(B)A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的废物 毒性以及危害性的废物
C 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危害性的废物
D在日常公益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7、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是:(C)
A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地方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8、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的原则是(D)A 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B 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置
C 不必处置
D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
9、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处理方法正确的是:(C)
A 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B 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地表水体。
C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D 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10、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清洁剂是(D)A 碱性清洁剂
B 中性清洁剂
C 酸性清洁剂
D 酶清洁剂
11、下列哪种包装材料不能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C)A 纸袋
B 医用皱纹纸
C开放式储槽
D 纸塑袋
B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12、灭菌物品在温度高于24℃、相对湿度高于70%的条件存放时,有效期正确的是(A)A 纺织品材料包装的为7天 B 医用无纺布为1个月 C 医用皱纹纸包装为3个月 D 纸塑包装袋为3个月
13、输血相关感染不多见于(B)
A 病毒性肝炎 B肺炎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艾滋病
14、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15、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指(A)
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
16、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A)A 灭菌要求 B 消毒要求 C 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17、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B)A 灭菌要求 B 消毒要求 C 清洁要求 D卫生要求
18、《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B)A用后灭菌 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19、血液透析室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多少名透析患者?(C)A 3名 B 4名 C 5名 D 6名
20、对血液透析器进行消毒和灭菌时,血液透析器应注满消毒液,消毒液的浓度至少应达到规定浓度。(C)A 70% B 80% C 90% D 95%
二、多项选择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力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D 暴露的具体不为己损伤程度 E 解除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3、手消毒指征包括(ABCE)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解除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无菌操作前
4、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ABCE)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接触式水龙头开关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5、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 进行进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E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6、关于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E)B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A 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B 具有长期、系统、连续的特点 C 研究对象是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D 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E所有医院都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6、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一旦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可对污染进行如下哪几种处理?(BC)A用清水冲洗 B增加一层包装 C消毒处理 D不需处理 E擦拭处理
7、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ABCD)
A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D废弃的血液、血清 E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
8、伤口可分为以下几类?(ABC)
A 清洁伤口 B 清洁污染伤口 C 污染伤口 D 感染伤口 E 化脓伤口
9、颅高压症状包括(ABCD)
A 头痛 B 呕吐 C 婴儿前卤张力高 D 意识障碍 E 腹痛
10、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ABCD)A 手卫生 B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C 安全注射 D 穿戴PPE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诊疗器械 E 医疗垃圾规范处理
三、判断题
1.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4.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手消毒可以选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6.《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新生儿病房(室)入口处不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不用严格洗手、消毒、更衣。(×)
7.《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8.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9.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属于化学性废物。(×)10盛放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为黑色,盛放医疗废物的塑料袋为黄色。(√)
五、问答题:
1、何谓医院感染?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6分)
答案: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B.以下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为什么要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在临床工作中哪些情况下应洗手?(7分)答案:
A.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30%-40%。特别是耐药菌株的医院感染,绝大部分是通过医务人员手进行传播的。
B.在临床工作中以下情况应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4)接触清洁或无菌物品前(5)接触病人粘膜、破损皮肤后(6)接触污物后(7)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8)脱手套后(9)进食或下班前(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担保法相关试题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请选出下列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可以为保证人的选项。
A学校、幼儿园;医院
B社会团体
C国家机关
D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
2、依法应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的生效时间为()A抵押交付之日 B登记之日 C签订之日
D当事人协商之日
3、在保证担保方式中,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A 一般保证的保证范围为主债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范围为全部债权
B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连带责任担保的保证人不享有这一种权
C 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两年
D 在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情况下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仅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责任,而连带责任担保不受此限制
4、甲乙双方拟订的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1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乙在签字之前,要求甲为借款合同提供担保。丙应甲要求同意担保,并在借款合同保证人一栏签字,保证期间为1年。甲将有担保签字的借款合同交给乙。乙要求从11万元中预先扣除1万元利息,同时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均延长为2年。甲应允,双方签字,乙依约将10万元交付给甲。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丙的保证期间为1年
B.丙无须承担保证责任
C.丙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D.丙应对10万元本息承担保证责任
5、同升公司以一套价值100万元的设备作为抵押,向甲借款10万元,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同升公司又向乙借款80万元,以该套设备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同升公司欠丙货款20万元,将该套设备出质给丙。丙不小心损坏了该套设备送丁修理,因欠丁5万元修理费,该套设备被丁留置。关于甲、乙、丙、丁对该套设备享有的担保物权的清偿顺序,下列哪一排列是正确的?()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6、按照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可以附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是:()A运输 B借款 C委托 D合伙
7、个体工商户甲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一并抵押给乙银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期间,甲未经乙同意以合理价格将一台生产设备出卖给丙。后甲不能向乙履行到期债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抵押权因抵押物不特定而不能成立
B该抵押权因未办理抵押登记而不能成立
C该抵押权虽已成立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D乙有权对丙从甲处购买的生产设备行使抵押权
8甲、乙约定:甲将100吨汽油卖给乙,合同签订后三天交货,交货后十天内付货款。还约定,合同签订后乙应向甲支付十万元定金,合同在支付定金时生效。合同订立后,乙未交付定金,甲按期向乙交付了货物,乙到期未付款。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可请求乙支付定金
B乙未支付定金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
C甲交付汽油使得定金合同生效
D甲无权请求乙支付价款
9、辽东公司欠辽西公司货款200万元,辽西公司与辽中公司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50万元的电脑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辽中公司指示辽西公司将该合同项下的电脑交付给辽东公司。因辽东公司届期未清偿所欠货款,故辽西公司将该批电脑扣留。关于辽西公司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行使抵押权
B属于行使动产质权
C属于行使留置权
D属于自助行为
10、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0万元,约定2005年12月2日一次性还本付息。丙公司以自己的一栋房屋作抵押。甲到期没有清偿债务,乙银行每个月都向其催收,均无效果,最后一次催收的时间是2007年3月6日。乙银行在下列哪一时间前行使抵押权,才能得到法院的保护?
A 2007年12月2日
B 2009年12月2日
C 2009年3月6日
D 2011年3月6日
二、多项选择题
1、担保的方式有
()A定金 B抵押 C质押 D保证
2、抵押权的实现方式:()A折价 B拍卖 C变卖 D划拨
3、甲向乙借款5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分别找到友人丙、丁、戊、己,他们各自作出以下表示,其中哪些构成保证?
A.丙在甲向乙出具的借据上签署“保证人丙”
B.丁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本人愿代还3万元”
C.戊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负责”
D.己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以某处私房抵债”
4、某农村养殖户为扩大规模向银行借款,欲以其财产设立浮动抵押。对此,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该养殖户可将存栏的养殖物作为抵押财产
B抵押登记机关为抵押财产所在地的工商部门
C抵押登记可对抗任何善意第三人
D如借款到期未还,抵押财产自借款到期时确定
5、甲公司向某银行贷款100万元,乙公司以其所有的一栋房屋作抵押担保,并完成了抵押登记。现乙公司拟将房屋出售给丙公司,通知了银行并向丙公司告知了该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乙、丙订立书面买卖合同后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不论银行是否同意转让,房屋管理部门应当准予过户,但银行仍然对该房屋享有抵押权
B如丙公司代为清偿了甲公司的银行债务,则不论银行是否同意转让,房屋管理部门均应当准予过户
C如丙公司向银行承诺代为清偿甲公司的银行债务,则不论银行是否同意转让,房屋管理部门均应当准予过户
D如甲公司清偿了银行债务,则不论银行是否同意,房屋管理部门均应当准予过户
6、保证担保的范围:()A主债权及利息 B违约金 C损害赔偿金
D实现债权的费用
7、下列哪些权利可以作为权利质权的标的:()A汇票、本票、支票、存款单、债券、仓单、提单 B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基金份额 C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D依法可以转让的债权
8、下列可以作为抵押物的财产:()A土地所有权
B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附着物 C抵押人依法可以有权处分的交通运输工具
D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的土地使用权
9、办理抵押物登记,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供下列文件:()A抵押担保的范围 B主合同 C抵押合同
D抵押物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证书
10、依据《中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下列哪种清偿顺序不正确:()
A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B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C按照起诉时间清偿 D按债权比例清偿
三、简答题
1、抵押权实现的条件及方式?
2、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
3、案例:A公司向Y银行申请一笔100万元的贷款,A公司以自己所有的价值50万元的汽车一辆设定了抵押,同时由B公司提供了保证,保证合同中B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A公司未能按时归还贷款。根据Y银行掌握的情况,B公司资金雄厚,于是Y银行要求B公司归还这100万元贷款,但遭B公司拒绝。
问:(1)B公司的拒绝是否有法律依据?
红楼梦相关试题 篇7
关键词: 高考生物试题 教材 相关性
学生为了提高成绩,花钱购买各种参考资料,却忽视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本文通过研究高考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力图让学生了解高考试题的出处,更重视对教材的阅读和深入理解,以提高学习成绩。
一、高考生物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
以下高考生物试题均来源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一)概念
2016年新课标Ⅲ卷31题: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摇?摇?摇?摇。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来源于必修三第72页。
(二)正文
2015年新课标Ⅱ卷第6题: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的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来源于必修二第85页。
(三)正文中的方法
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5题: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项来源于必修三第60页的样方法。
(四)正文中的小字
2015年新课标Ⅱ卷第2题: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D项来源于必修一第122页。
(五)正文中的过程图
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1题: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D项来源于必修一第103页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六)思考与讨论
2016年新课标Ⅲ第1题: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来源于必修一第66页。
(七)学科交叉
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4题: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来源于必修一第99页。
(八)资料分析
2013新课标Ⅱ卷第4题: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来源于必修一第96页。
(九)生物科学发展史
2013新课标2卷第5题: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来源于必修二第43页,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来源于必修二第44~45页。
(十)与生活的联系
2012海南卷第2题: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项来源于必修一第23页。
二、对策
(一)思想上要重视教材
从以上高考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可以看出,试题来自教材的某一部分,因此要重视教材。
(二)师生都要用好教材
1.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依据。用好教材,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中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教材进行切割和整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并因地制宜和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2.学生要熟读深思教材。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各种参考资料冲昏,最重要的内容是在书本中,而不是脱离教材翻阅大量参考资料和刷题,否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且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