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生教育(精选9篇)
审美人生教育 篇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修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美术教育能陶冶儿童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儿童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儿童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儿童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正因为美术教育有着这样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通过美术教育, 不仅能使中学生掌握美术技能, 而且能增加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修炼, 告诉中学生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 什么是完美的人生, 即拓宽中学生的胸襟, 涵养中学生的人格, 提升中学生的人生境界, 帮助中学生追求一种更为高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追求人生的完美。
一、教学内容追求审美元素的充分挖掘
美术教育的职责就是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审美元素, 帮助学生感悟美, 从而创造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元素的步骤和方法有: (1) 仔细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的审美元素, 比如色彩心理、图案构成原理及其样式、艺术特色及其制作工艺等。 (2) 只有建立在研究、分析基础之上的梳理、归纳, 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才能在学生面前展示教学内容所特有的美。 (3) 美术是视觉艺术, 所以肢体语言、多媒体手段等辅助手段, 将给学生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 能激发学生的视觉冲动, 引起审美知觉, 以增强审美元素对学生心灵的冲击。以《蓝印花布》一课为例, 审美元素“图案构成”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两块同一主题的蓝印花布图案, 同学们欣赏后发现这两幅图案都是以“鱼”为对象而构成。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的时候, 教师随即提出请同学们分析这两幅图案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连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是调用审美知识经验的结果。这是承上启下的环节, 一方面巩固对“图案寓意”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启发学生观察图案构成形式——对称、均衡。“对称”是学生常见的审美形式, 所以, 教师通过对称图案的蓝印花布作品欣赏巩固即可。但“均衡”形式则因为具有比较强的美术专业性特点而不为学生熟知, 所以教师采用肢体语言表述, 而为了更直观、更形象, 教师则采用对比方式进行, 教师将身体姿势分别摆成直立对称状和单腿独立、身体扭动、手臂摇曳的舞蹈姿势,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对称与均衡这两种审美形式的区别, 由此强调:这种内在的平衡就叫均衡。学生在这基础上再欣赏由均衡式样构成的蓝印花布作品帐眉、包裹、被面等, 就能感知到其中蕴涵的艺术美。然而, 一幅蓝印花布作品蕴含的审美形式远不止这些。教师出示由多种构成形式组合而成的蓝印花布作品, 通过将它解剖、再重组, 直观有效地使同学们理解蓝印花布是由单独纹样、二方连续、角隅纹样等多种图案样式综合构成。
蓝印花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 那就是服装面料, 而它的图案构成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连续形式, 学生在展示出的系列蓝印花布作品中发现了它, 并提出了疑问:这幅蓝印花布好像有些特别, 它的连续纹样是朝多个方向排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审美发现, 是学生审美经验的反映, 教师因势利导, 进行知识与感知拓展, 请学生为这种连续纹样“命名”, 学生的“命名”非常有意思:八方连续。为了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美术信息, 教师“迂回”纠正:通常的, 美术术语会叫它“四方连续”, 一般适合做服装用的花布设计。由此学生了解了四方连续这一图案构成在蓝印花布设计中的运用, 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后教师提升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劳动人民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蓝印花布上创作了千变万化、寓意深刻的图案来打破单一的蓝白色彩组合。
当教材不仅仅是教师教学唯一的依据, 引导学生走近它, 更近距离地走近美术, 让美术引导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接受璀璨文明的滋养与陶冶, 这将不再是美术教育的乌托邦。
二、教学工具追求审美视觉的充分铺陈
美术是视觉艺术, 它通过作品的呈现激起人的视觉冲动, 然后再唤起人的审美直觉。所以美术教学要力求将美术作品“复原”, 让孩子感觉在参观画展或者本身就在鉴宝, 让视觉与听觉、视觉与动手相结合, 以此拉近孩子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蓝印花布》一课, 教师通过以下手段来铺陈审美视觉效果: (1) 收集、展示足够多的蓝印花布实物, 激发学生的审美冲动。 (2) 课前就开始播放江南丝竹, 让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江南古镇场景。 (3) 多媒体展示由蓝白两色调所构成的课件, 以增强蓝印花布的视觉效果。 (4) 教师身着蓝印花布服饰, 给学生直观的审美启示, 同时也说明了蓝印花布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众多手段营造了蓝白世界的视觉文化大餐……
上课前, 教师身着蓝印花布旗袍, 捧出蓝印花布制成的衣服、被单、杯垫、包等, 邀请学生一起动手悬挂, 顷刻间就将教室布置成了一个蓝印花布的世界, 审美视觉环境已然形成。同学们发出了阵阵赞叹声, 并在窃窃私语:“好美啊, 这是什么布?”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表现, 对于他们的进步比静止的听课更为重要, 所以, 他们前进的道路应该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学习》) 这是由审美环境引发的教育时机。因此, 教师将他们的问题公开化: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种布?有同学知道这种布叫什么名字吗?事实上, 社会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机会, 这不就有学生说:见过的, 叫蓝印花布。最好的学习是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位学生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 教师趁机揭示主题:每一块土地经过历史的洗练都会积淀下乡土气息浓厚的特产, 江苏南通就有这么一个由纯朴的图案、素丽的色彩、耐用的品质所构成的蓝白之道——蓝印花布。
美术课呈现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 这是美术教学的任务规定。因此, 教学环境绝对不能屈从于教学条件, 要努力将大师的“作品”请进来, 帮孩子们拓展艺术的视野, 在艺术的熏陶下生活。
三、教学过程追求审美推绎的充分展开
美国一位学生在他的《一个中国学生和七个美国老师》这本书里这样评价一堂好课, 他说“我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一些我原先并不知道的东西, 这东西是多是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将来能想起它, 我认为这就是一堂好课。”这代表着学生的心声, 这也该是教师的教学标准。因此, 为了能让学生品味出蓝印花布特有的韵味, 教学设计应注重审美内涵的逻辑推理。
这样层层推进, 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蓝印花布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相结合, 从而较为深刻地理解蓝印花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将学生引向蓝印花布的绚丽世界。
四、教学拓展追求审美文化的充分认同
席勒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 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因此, 审美人生教育不仅是给学生智力生活, 同时更在于为学生提供高尚情操, 提供人生智慧, 可以实现美术教育自由的、感性的理想教育。所以教学评价与拓展的关键在于: (1) 以学生心智水平为基础, 发展学生的视知觉水平, 以获得丰富的形象思维。 (2) 通过美术教育, 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在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中帮助中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习惯。 (3) 在形象思维基础上, 帮助中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 感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 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 养成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蓝印花布》一课通过教师抛出的主题辩论, 帮助学生对审美文化价值的认同:同学们, 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 蓝印花布却在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 对于我在收集蓝印花布, 有些人认为非常有必要给予保护和传承, 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 你们认为呢?
事实上, 学生的审美结构和心理已在他周围环境的浸染下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这对蓝印花布的认同感就有不同的认识反应。果然, 在请同学们用举手的方式表明态度的时候, 全班有三位同学没有举手以示反对。这是意料中的答案。教师先请举“赞同票”的代表发言, 他说:蓝印花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是我们劳动人民劳动的结晶, 代表了劳动人民对美的理解与运用, 所以, 我们应该给予保护和传承, 而我们年青一代更要通过学习来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艺术。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赞同他的观点。教育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也惟有畅所欲言, 才能有教育规正的机会, 因此, 教师请举“反对票”的同学谈谈他的看法:其实蓝印花布已经是很老的东西了, 它的消退正说明了历史的进步, 该走的就让它走吧, 何必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保护它。他的陈述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这一方面说明同学们赞许他的勇气, 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遗产保护等主流价值观还没有被全社会认同, 教师有责任进行规正:你的观点也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 但老师和许多人一样, 认为蓝印花布与其他的民间艺术一样, 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 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精髓, 我们不但要保护它们, 还要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传承它。
美术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感性的过程, 在实施美术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以学生心智水平为基础, 发展学生的视知觉水平, 以获得丰富的形象思维;另一方面, 通过美术教育, 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在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中帮助中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习惯。在形象思维基础上, 帮助中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 培育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感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 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 养成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庄子“逍遥游”的审美人生 篇2
关键词: 庄子;逍遥游;审美;自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79—02
中国传统哲学莫不以人作为关注的焦点,莫不以人生问题作为终极关怀。然而,庄子哲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不是以建立一套社会的公共价值体系为学术旨归,而是关注个体生命的心灵世界,是以个体生存困境及其自由追求为中心的哲学系统。庄子面对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不只是愤慨地痛斥统治者的凶残狡诈,还冷静地进行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他要寻找人生最高价值和最大快乐,寻求人类精神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与死亡、有限与无限的紧张对立。在庄子看来,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宇宙间最为奇妙的境界。因此,体道就是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大的快乐。那么,又是怎样才能体道的呢,庄子的回答就是——“逍遥游”。
一、“逍遥游”的本质——自由心灵的审美境界
庄子“逍遥游”的突出特征首先强调以自由心灵为其主体。“逍遥游”是个体心灵的漫游,是精神的漫游,没有目的、无所约束。毋庸置疑,这种漫游状态的心灵必然是自在、自由的。在庄子看来,“道”至高无上,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宇宙间最为奇妙的境界。因此,体“道”就是人生最高意义和最大快乐。而“道”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不具备任何形态,是虚无化的存在方式,所以它“窅然难言哉!”只有纯粹抽象的心灵才能感悟“道”之大化流行,才能体验“道”的神奇力量。因此,庄子的“逍遥游”其本质是心灵与“道”的契合,是心灵的体“道”之游。“逍遥游”的心灵主体以其特有的主动性、能动性,实现对客观现实的超越,从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1]。个体凭借心灵超越有限,“与天地同游”,实现了心灵的彻底解放,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因此,“逍遥游”是自由心灵的最高显现。
二、“逍遥游”的实现——三个层面上的突破
1.突破个体境遇的束缚——安命论。在庄子看来,个体存在总是无法脱离一定的境遇或背景。在个体与存在境遇之间,庄子并不赞成以“避世”的态度来求得矛盾的解决,而是强调顺应时命以“在世”,即“安命论”。
依据老庄哲学,道法自然,万物亦皆应效法自然,而自然内存于一切事物当中,于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应顺应事物自身的内部特点。“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事物各自受到不同的限制,这是它们注定的命运,同时也就是它们的生命本身。由此可以逻辑地引申出道家意义上的自由,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个体生命对自然的顺从,在顺从中获得“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
庄子并不主张遁世,因此,庄子在思考个体实现自由的问题时,不能回避个体必须面对的现实困境。人在现实中会面对许多无法改变的事情的限制,这些无法抗拒的因素,庄子认为就是 “命”,就是天道。既然个人所遭遇的不幸和悲剧命运是无法抗拒的,那么,只有从主观、精神上对之泰然处之,把个人所遭遇的一切无可奈何的事件,看作是生命本身的组成部分,安然接受之。
2.突破个体认知的束缚——齐物论。庄子认为,“我”是对象性关系中的存在,永远处于物我、人我、是非的对待性关系之中,与他物(人)构成对立,因此是不自由的。庄子这样描述陷于对象性关系中不自由的悲哀:“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生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那么,如何才能超越对象性关系呢?庄子提出了“齐物论”。在庄子看来,宇宙间的具体事物尽管纷繁复杂,差别众多,但本质上是相通的,根源上是同一的。因此,个体对万物的认知也必须顺应“道通为一”的本质。
庄子“齐物论”内含不同层面的意义。首先是 “齐是非”,也就是“齐”各种物论的是是非非。庄子认识到,任何主体都有自己对于世界万物的独特认知,所以事实上并不存在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那些终日纠缠于是非的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窑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庄子·齐物论》)。这些人整天沉溺于勾心斗角之中,不仅消耗了自己的心神,也使本性泯灭、心灵闭塞。由此,庄子提出“齐是非”,认识到事物浑然一体的道理,不去区分各种是非,从而使个体从混沌盲目的是非争论中超拔出来。
“齐是非”是对不同主体价值观存在意义的反思,而价值尺度和是非观可以说只是主体的“衍生物”。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齐“物论”是不够的,还要齐万物。庄子说“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憰怪,道通为一”,即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是可以相通的,所以“以道观之,物以不齐为齐” (《庄子·齐物论》)。个体执着于万物之别,做物我内外之分,就会有是非、贵贱、贫富之分;以我为内,以物为外,以此为是,以彼为非,就会“出于利用物的动机,即把物、事甚至是他人,都看作是被自己支配的对象”[2],从而使个体永远陷于对象性关系中而不能解脱。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其真正的用意是要“齐物我”,因为只有齐物我,才能消解“我”和世间万物的对立,消解主体的对象性关系,从而使世间万物和个体回归本然的自由状态。
3.突破个体心灵的束缚——体道论
庄子安命论和齐物论,只是克服了某一层面上的现实或人生的困境,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有待逍遥”。而庄子理想的自由状态是“无待逍遥”,是心灵或精神的绝对自由。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呢?庄子提出“体道论”,其核心就是“吾丧我”,超越自我,突破个体心灵的束缚,显现“与道合一”的本真之“吾”,即通达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
庄子尊重个体的存在与价值,认为“独有之人,是之谓至贵”(《庄子·在宥》),高扬个体存在的不可替代性和个体品格的价值意义。并且个体的“独有”品格应该内在于其存在过程,而不随物变迁。庄子对此进行了具体描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庄子·德充符》)这种不变、不遗、不迁的属性,也就是特定个体之本质规定。由此,庄子极为反对自我的丧失,认为物欲的追求、名声的崇尚、世俗的取向都是外在的东西,不应该附加在个体价值上,更不能取代个体存在的价值。
然而,庄子所谓的“至贵”的“独有之人”在现实中是极罕见的。因为,绝大多数个体在现实中总是离不开各种欲望的驱使,无法摆脱各种名利的困扰,甚至完全受物欲、名声和世俗的价值取向所支配。庄子认为,现实中的人之所以不自由,就是因为个体“丧己于物、失形与俗”,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有累”。因此,实现逍遥游,就是要求通过心斋、坐忘,实现“吾丧我”,使心灵得到净化,这是一个虚无化的否定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对心灵的否定达到心灵自身。“吾”指的是本然、真实的“我”,也就是庄子高扬和肯定的个体内在品格和独特价值;而“我”指的是非本然、非真实的“我”,也就是庄子极力反对的受物欲、名声和世俗的价值取向所支配的内在心灵,是失去本性、被异化的不自由的心灵。
三、 庄子“逍遥游”审美人生哲学的后世价值
由孔子和孟子建立的儒家的“道统”,是中国人的信仰,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但是,中国的“道统”,徒有个人道德,没有制度化组织,缺乏社会的立足点。于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尽管以儒家的道德信念拼命抗争,但最终为强大的专制王权所残酷打压和支配。在无法摆脱的道势紧张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大多数是压抑的,需要寻找一条解脱之路。
庄子的“逍遥游”提出通过心斋、坐忘,发挥个体精神的主观能动性,超越一切自由心灵的束缚与障碍,最终进入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3]。于是,庄子的“逍遥游”的审美人生哲学,就为道与势紧张中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片心灵自由的花园,以直面现实的残酷和人生的困境。
因此,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特征—儒道互补。儒道互补体现在各个层面上,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不同时期儒道各有消长,共同支撑起中华文明壮美大厦;从中国传统的文化性格来说,儒道是我们传统文化性格中并行不悖的两个特征;而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群体来说,儒道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追寻的两大标签。
庄子“逍遥游”的审美人生哲学于现世仍然有重要价值。康德最早提出“人是目的”,高扬人作为有价值有尊严的个体是存在的最高目的。然而,社会物质的充足使人类失落了精神家园,人陷入对抽象理性的化身即物(商品、货币、资本)的全面依赖关系之中,成为物的奴隶。人的存在被外在目的性规定,而真正的目的——人的存在成了手段。于是,作为现实中的人,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焦虑。庄子“逍遥游”的审美人生思想提供了人通过对世界和自身的审美观照,摆脱规范化和功利化束缚的途径,对于现代社会存在着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等问题的批判,对于人维护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具有现实意义。庄子的审美人生哲学,虽不能直接改变人被异化的现实,却能导引人向善向美,追求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虽遥不可及,却是提升个体人生体验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牵引力,是人的存在不可或缺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3.
[3]朱熹.孟子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审美人生教育 篇3
这样的美术课堂是常态下的。常态, 不排除公开课那样的“表演”, 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当是“演员”, 更当是导演。是演员, 激情投入, 心无旁骛, 不管谁坐在教室里, 教师依然旁若无人, 心中只有学生。是导演, 周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每一个学生“入戏”。这样的美术课堂也是平时都能上的课, 而不是很多人、很多次“教研”后才能上的课。这样的课堂也许有着些许缺憾, 但“教学是缺憾的艺术”, 只要愿意, 缺憾就给教师留有反思的余地、进步的空间、重建的可能。
这样的美术课堂是生成性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个性不同, 对美的感悟不同, 对美的领悟、表述、创造也各有千秋, 这也就决定了课堂不完全是预设的, 而是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和互动, 气氛活跃, 有感而发, 有悟有创。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资源的生成, 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这样的美术课堂是有效率的。它融聚了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智慧, 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 不仅喜爱美术的学生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对美术喜爱程度一般的学生也会在美的召唤下乐在其中, 即便是对美术课程“爱理不理”的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启发下、在同伴的影响下接收到美的信息。
这样的美术课堂是有意义的。它在课件媒体、游戏讨论、展示表演等热闹中剥离出“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味道。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能学到并增长美术技能, 开阔美术视野, 增强观察能力, 启发创造性思维, 享受审美快乐, 甚至产生以艺术门类的工作为终身职业和事业的志趣, 而更多的学生则随时随处享受到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这样的美术课堂将带着学生从幸福出发, 作美丽而惬意的徜徉。我以此强调, 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 是为学生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幸福提升必需的艺术素养, 为他们的天性禀赋和成长发展培养必备的创新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006 年, 已经在初中美术教学一线工作了16 年的我, 经历了“木散为器、帛裁成衣”图案分解构成教学思考, 进行了“取象造化、妙趣天成”工艺教学探索、“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和“后导式教学法”的探索, 以及“中学美术课堂阶段过程评价与阶段考评研究”的探索, 对美术教学内容、学习兴趣、评价体系进行了摸索、实验;也经历了教育部首届跨世纪“园丁工程”全国美术骨干教师培训, 以及美术教育学者、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尹少淳教授主持的《美术课程标准》制定前期准备工作, 对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方向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作为一线美术教师, 我认为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境。
美术教学与人生教育脱节, 育人功能得不到全面、充分的彰显, 主要表现为:
首先, 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价值导向的关注度不够, 教学时不时游离于道德教育之外, 教学功利色彩浓重, 学校里的美术教学有时候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外衣。美, 无时不在, 也无处不在。满目葱茏中, 红色和黄色的小花随风摇曳, 它以无声的语言昭示着对比之美;故宫建筑群在“黄道”中轴线上铺展开来, 它用布局演绎着对称之美;敦煌飞天, 挥舞曼妙罗袖, 它用造型展示着韵律之美;诗词歌赋朗朗上口, 韵味十足, 它用语言表现节奏之美……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这样的美常被熟视无睹, 紧随而来的美的法则, 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 美术教育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被窄化成技能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重术轻美”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师用成年人的感觉、视野、思维和方法来“越位”和“代替”处于审美“敏感期”“兴奋期”的学生, 用艰深的技能“恐吓”学生, 使得学生审美的眼睛被迫逃离, 原本美妙的美术变得不再美妙, 美术学习被扭曲、被肢解。美术与学生渐行渐远, 而远离了学生的美术就可能永远无法回归其自身。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 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 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美育。”
教学过程中, 地方美术文化课程内容的缺失导致文化传承断裂, 学生无视生活中的美、身边的美, 培养的“艺术人”的文化基因不全。地方美术文化传递、展示着一个地方精神生活的结晶, 因此, 美术教育天生就与地方美术文化血脉相连, 二者在相互作用中, 共同提升着学生的审美品位, 也锻造着学生的民族文化之魂。但是, 我们常看到, 在对现代艺术设计推崇备至的课堂上, 难以见到地方美术的踪影, 这样的缺失, 使学生无法融入民族文化的海洋中;这样的缺失, 使学生无法理解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 无法理解地方美术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二、相关思考
以上问题, 触发了我对美术教学的重新思考。在我看来:
1.美术教学应该给学生的将来带来超越学科知识与技术的审美人生。也就是说, 学生通过美术学习, 除了掌握一定的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应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学会关注社会、尊重他人, 为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的社会人夯实基础。这既指向学生当下的生活, 也指向学生未来的生活。因为, 美术的学习过程, 在培养记忆、观察等能力的基础上, 一定伴随着聚精会神、坚持不懈、有的放矢等, 这些都是形成人的完整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就是促使形成富有个性化的、独特的、稳定的、统整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模式的过程, 这无疑对人的当下生活和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每一个学生都有美术潜能, 它与生俱来, 并随着人的诞生和思维发展一同生发, 而且由于其思维的形象性, 往往最早被发现, 继而被重视与开发。所以, 在以表达动作经验为特征的涂鸦期、以符号推理以及空间概念为特征的样式化期和有了一定写实概念的党群期, 人的美术表现能力极强, 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随着人的心智水平的不断发展, 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数学能力等被慢慢强化, 而美术潜能相比之下被弱化、被淡化, 甚至被遗忘。初中阶段是这一变化过程的分水岭。由于个体智力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导向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美术表现形式上开始有意无意地希望表达主观, “写实”是其目标, “像”与“不像”是其评判标准, 这一标准不乏成人的评价导向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 他们发现做到“像”很难, 当失败的经验不断地被复加和强调时, 学生逐渐丧失了信心, 这也就是一部分人在这一时期中断了美术创作的原因。总而言之, 美术潜能极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 这就对美术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教育不能使美术成为“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 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拥有追求美、创造美的幸福美好人生。
3.美术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技术的传播者, 更应该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的任何一名教师一样, 有责任帮助学生去省察日常生活、反观自我成长。而美术教师拥有一个更为神奇的、重要的“魔杖”, 那就是审美, 它可以“点化”学生的双眸, 帮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眼睛去看待世界, 在心灵上发现自我, 在精神上获得丰盈, 在生命上感到平等, 在人生中活得从容。
基于以上认识, 2008 年, 我提出了“审美人生教育”教学主张, 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知识技能, 感悟生活, 提升素养, 拓宽胸襟, 涵养人格, 升华人生境界, 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的人。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 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是条件, 内因是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内因, 只有通过主动学习, 才能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而求得主动发展。美术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知识学习的理性压迫力, 锻炼用意志克服困难, 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和适应并超越世界的能力;同时, 让本该体验的感性愉快———渗透了理性的感性愉快, 即审美愉快, 也常驻学生心间。这就在发展学生理性的同时, 优育他们的感性, 让他们真正拥有“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感的耳朵” (马克思语) 。须知, 感性对于人的成长, 并不比理性的发展来得次要。
2.席勒等国外美学家关于美育的理论。
世界美育的先驱席勒这样说“:只有通过美, 人才能到达自由。”他以此强调审美教育在整体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高尔泰等美学家都以自己独特的理论强调了审美在人的精神领域里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情感, 能引导人成为摒弃功利思想、追求真理的人, 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试想, 当经由我们教育的学生长大成人后, 不为物累, 能以非功利的审美态度来观照人生;不受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羁束, 从容淡定, 去建设自己和他人共同拥有的美好生活, 这是怎样一种教育的成功!
3.孔子等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关于美育的理论。
审美人生教育 篇4
一、人生观: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剔除形骸的出世精神
千百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代思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影响的莫过于庄子和屈原了,且其影响往往集于同一人身上而达到融合状态,二人高洁的人格和其浪漫主义文学成就已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定论。但是,在同为浪漫主义思想之下的个体仍旧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化特点。
屈原在《离骚》中明确提出了美政思想,《离骚》乱辞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从彭城之所居。”在这里,屈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政”这一思想,主要崇尚“尧舜之道”,是美政之典范。《离骚》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洪兴祖注:“尚言三后,下言尧舜,谓三后遵尧舜之道,以得路也。路,大道也。”其次,其美政思想是以德治为其核心的,就是重视以民为本,以民为贵,关心民众的疾苦。在《离骚》中反复表现出了屈原的这种思想:“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离骚》)五臣注为:“不察众人悲苦。”当时人们的心情、处境国君是置之不理的。楚王“淫逸侈糜”,而“厚赋敛诸臣百姓”(《楚策》三四)。作为一国之臣的屈原将这些悲惨之事看在眼里,只能借助文字表达对国君的不满,他认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在其他的屈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如“览民尤以自镇”(《抽鬼》)“万民理只”(《大招》)“民离散相失”(《哀郢》)“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怀沙》)这些都反映出人民大众在屈原心目中的地位。
屈原其美政思想崇尚尧舜之道,并不是把历史的车轮拉到尧舜时代去,屈原称道尧舜,是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或理想人物而崇拜的,先秦诸子大多:“托古改制”。屈原厌恶当时的浑浊世界,不满当时代表大贵族、大地主利益的昏君、暴君,实行残暴统治,故托之尧舜,以求变革现实的政治主张,憧憬着施行美政于天下。把自己处身于与民同忧的境地,不回避社会的黑暗,积极地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拯救陷于水火之中的天下苍生。
与屈原美政思想不同的是庄子奉行无为而治,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了自己的处世哲学,“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所崇尚的无用之用,与屈原的积极入世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是从绝对的个人主义出发的,认为用与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有福。如支离疏就靠自己的畸形残体免除征役,得了救济。如果人能做到无用无为,就能得以自保,“夫徇耳目内通,耳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耳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屈原庄子都尊崇尧舜之道,但二者所遵循的却是不同的方面,庄子更多的是以一己之私,以自己为本位而出发的,而屈原更多的是以天下苍生为己用,从民众国家出发来考虑的。屈原的这种积极入世精神表现在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政绩。”皇舆是君所乘之车,“以喻国也”(王逸注)“车覆日败绩。”(戴震注)就是说,他担心的是国家的倾覆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因为有这样强烈的责任感,所以屈原不回避斗争,敢于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九章》中,他直接针对楚王,痛斥楚朝政昏乱,颠倒是非,听信谗人言,如:“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屈原批评楚王尚且无所顾忌,对楚国的一般佞臣,批评起来就更为尖锐了。“怨恶椒兰”是随处可见的,屈原的这种是非分明决不容情的态度,与庄子的“无为”、“无用为用”的养生处世之道是相对立的。屈原的这种人生态度,最终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这正是屈原为历代文人所敬仰所仿效的地方。
庄子在《养生主》中极立奉行:“缘督以行经”,主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认为做坏事不要触犯刑罚,要走一条钻空子的人生道路,即“缘督以行经”,这样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在《人间世》中,庄子提到由于卫君专横,国民遭殃,颜回想游说卫君,解除卫国弊病,庄子借仲尼之口用“心斋”之法告诫颜回,叫他随机应变“入则鸣,不入则止”,即人家听得进就讲听不进就不讲。“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随遇而安,“一宅而于不得已”。尽力求得内心虚寂静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这些“无为”思想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随九死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之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实质上,庄子所推崇的无为论是给君主提出的一个根本性的行为规范,他的无君,当然是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最尖锐最彻底的否定,但是庄子的无君论思想是情感因素多于理论因素的,《庄子》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无德而已矣。(《天地》)
庄子认为无为是作为君主,也是一切有道德修养的人的根本的最高的行为准则,是有深远的自然的和人性的根源的。庄子所提出的“无为”、“无用之用”的思想,虽然是有其极为浓重的个人利己主义的思想的,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对之予以否定。细细考察,“无为”实质上是以庄子崇尚自然思想为其基础。就自然而言,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都是无为的,而人的无为是来自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根源,所以就人性方面而言,庄子就认为,只有无为才是符合和保持人的本性的唯一途径。庄子的“无为”论的批判矛头是指向“仁义”的社会道德,“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在当时由于儒家学说一般的已为当时列国统治者所采用,“仁义”也便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的道德追求,而不满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庄子很自然地把社会批判矛头首先指向了“仁义”。
二、审美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道家学派是强调美的相对性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以真、朴为追求目标,摒弃人为的加工修饰,庄子沿袭老子的相对思想,并大加发展。他认为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的,《齐物论》曰:“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快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他认为,审美对象本身并不包含特定的美,当不同的主体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美并不是本然的寓于客观事物之中的,而是取决于主体的。故人认为是美的,而鱼、鸟、麇鹿并不认为是美的。《天运》篇曰: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美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山木》篇曰: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
其恶也。”
庄子强调的是一种审美的主观性,且更多的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看的,认为美并没有客观的标准。
和庄子的审美主观性不同的是,屈原认为美是具有客观性的,当时楚国流传着卞和献壁的故事,被引喻为贤才的难以被识别。屈原表明:“同糅玉石兮,一概无相量。”又说:“览察草木犹未得兮,岂(王呈)美之能所当?”显然,其中就有着和氏献壁的影子。认为玉石相混,美的终究是美的,丑的还是丑的,就算是暂时的被遮蔽,美的还是能显现其美。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庄子认为美是具有相对性的,故美丑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厉与西施,恢恑懦怪,道通为一。”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存在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二者都是具有相对性的。在这里,庄子更多的是以善来判断其美丑的,实质上,庄子并不认为美与丑是完全相对的,在《庄子》篇中,美更多的是与恶相对,而二者是以善为其纽带,以善为衡量标准的。如《山木》篇说: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词,两怒必多溢恶之词”(《人间世》)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人间世》)
在《德充符》中,他又列出了一些肢体残缺奇形怪状之人,但是却认为都是“美”的,其原因我们可以从题名得到答案:德,即道德;充,即满,完美。只要从德从善就是美的,形体的丑并不与美相排斥,恶才是美的对立面。丑,在庄子这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丑的含义,今天丑仅指形体的丑,即残缺,怪异,甚至变形。但是这并不影响美,丑会因其道德的完善而引起主体的愉悦,而不至于引起厌恶之感。可以说,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认为丑可以引起审美快感的人,同时把丑提到了与美的并列地位,而不是成为美的附庸。其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稍后于庄子的屈原认为,美丑是绝对对立的,二者是不可调和的,可以由参验考实得到确认。“产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离骚》)“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斧雷鸣。”(《卜居》)“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于石兮,一概无相量。”(《离骚》)屈原同样也重视善,善是他心中的终极真理,其笔下的自然物以善为标准,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美好的品性,故因善而美,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屈原在要求善的同时,还要求外在的形之美。他笔下的事物有着与内在美相称的不俗的外在美。情感真挚的山鬼也是“即含睇兮又宜笑,予幕予兮善窈窕(《山鬼》),连外形本是至为可怕的山鬼也被赋予了美的形态,这都是为其内外兼要美的思想服务的。
由于庄子崇尚无为无形的思想,故在崇尚善的同时也重视审丑,但屈原是绝对单一的以善为美,这就造成了屈原文风之富艳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文心雕龙·定势》)。而庄子却以“清水出芙蓉”“自然”全美之风范引领着历代文人。
寻求快乐人生——论审美态度 篇5
关键词:审美态度,快乐人生,审美人生态度
2300多年前,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主义”, 达到身体无痛苦和心灵宁静。2300多年之后, 在现代化和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 我们仍然在苦苦追求快乐, 寻求快乐人生, 然而快乐人生离我们却越来越远, 我们正在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的人”, 正在淹没着人类的“本真”, 成为物质、功利的动物。此时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回归“本真”自我, 寻求快乐人生的道路。
“审美态度”最早的使用者,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康德之后的叔本华。[1]其实审美态度自古都在被学者们使用着。西方古代哲学史上普罗提诺在灵魂如何回归到神的观点方面提出“观照使人达到迷狂境界”[2], 中国老子的“涤除玄览”, 以及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伽达默尔的“时间距离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的“日常意识中断说”等等, 其实这些都涉及到了审美态度的问题。中国第一部关于审美态度的专著是《审美态度心理学》。可见, 审美态度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千年之久。
那么什么是审美态度呢?叶朗在《美学原理》中谈到:“为了得到诗意和美感, 就必须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式, 为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准备条件。这种条件, 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 叫做审美心胸”[3]。我眼中的审美态度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待审美对象的独特方式, 是审美主体对待“本真”的审美对象时, 审美对象以本身的完整性呈现在审美主体面前, 审美主体进行超功利、超物质、超实用的“意义建构”。审美态度是一种心理上无拘无束, 抛弃功利、实用, 是一种当下“浪漫主义”的体现。
至于快乐人生。古希腊快乐主义的创始人亚里斯提卜认为快乐是一种肉体的享受。而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分为动态和静态快乐, 静态快乐要高于动态快乐, 静态快乐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 即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2]。亚里士多德、密尔等等, 都对快乐人生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人们都承认快乐不单单只有物质上的快乐, 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眼中的快乐人生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人生、诗意栖居的人生, 物质上有基本保障, 简单生活, 夫妻和睦, 远离伤病, 心理无忧。
但是呢, 当下关于审美态度的批判声却引起我们的思考。美国当代美学家乔治·迪基认为, 今天的美学继承者们存在着一种可证为同一的审美态度, 对于任何对象只要对他采取一种审美态度, 就可以成为审美对象[5]。他将这称为“审美态度神话”, 认为这是在诱导美学。而在中国薛富兴、邓海军等等, 都对审美态度和审美人生提出异议。当然针对这些批评, 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忽略、轻视、掩盖审美态度功效的观点;另一方面, 也要坚决反对“审美救赎”“审美救世”等等的说法。
那么审美态度能否带来快乐人生呢?首先, 审美态度可以带来快乐。朱光潜曾举过“海上遇雾”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乘船的人用审美眼光, 抛弃了实用和功利的眼光, 看到了海上那迷人的雾景, 获得了愉快的经验, 给乘船的人带来了快乐。我们从这个故事知道审美态度能给人带来快乐, 我们此时更加关注它的时间性, 可否带来一生的快乐呢?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是瞬间的直觉, 美在瞬间, 审美态度只能在审美活动之中存在, 似乎审美态度只能带来暂时、瞬间的快乐, 在审美活动之中的快乐。批判审美态度神话主义的人, 认为审美态度只是审美活动之中的瞬间体验, 用瞬间的体验, 瞬间的快乐来谈一生的快乐, 来谈快乐人生, 这也就构成了审美态度神话。在我看来瞬间即是永恒, 瞬间与永恒是统一的。首先, 这个瞬间已成事实, 它就是永恒存在的。其次, 瞬间是当下的瞬间, 是永不再现, 永远美好的瞬间, 瞬间就是永恒, 人生也是一个过程, 是由当下的每一个瞬间组成的, 人生也是瞬间。人生是瞬间, 也是永恒, 快乐是瞬间, 也是永恒, 快乐人生可以谈之。
审美态度怎样给人带来快乐人生呢?审美态度通过对人的现实基本生存境遇的超越带来快乐人生。人生的悖论有三, 即人性的悖论, 人生的悖论, 人类社会的悖论。每个人都处于人生的悖论之中, 我们没有时间, 没有心情, 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海上遇雾时, 我们想到的是早点解脱, 我们用功利和实用的眼光来看海雾, 这是社会对我们的异化。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海上遇雾时, 此时就完成了社会对人的异化的超越, 人的欲望, 人生苦难的超越, 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完成超越, 带来快乐。哲学的目的是维护自由思想, 寻找人类精神家园, 美学的目的也是找寻人的自由, 回归精神家园。
审美态度使人从容, 不为外物打扰, 达到心灵宁静的快乐。庄子在《达生》中, 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隙”, 庄子说当人喝醉酒的时候, 从车上跌下来, 虽然会摔伤, 但不会死。但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反而会死。喝酒的人没有外物的干扰, 处于从容状态, 身体是放松的, 身体本生的保护机能便能发挥作用。道家哲学就要求人们减欲, 处于“无为”状态, “无为”其实就是无所不为, 放在审美态度中, 就是让人处于“无蔽”状态, 做到“心中无物”, 抛弃功利、实用。也只有“心中无物”, 达到“无为”状态, 才能无所不为, 才能“无蔽”, 回到本真状态。“心中无物”的时间要多于“心中有物”的时间, 当心中无杂念, 无功利时, 才会平淡如水, 不为名、利, 才能快乐。内心宁静, 不为外物所扰, 做到“心中无物”, 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 每一个时刻, 就能达到“大境界”, 这也是通往快乐人生的道路。
审美态度可以使人形成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成为一个“审美的人”, 实现快乐人生。审美态度是在审美活动之中起作用的, 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态度起了关键的作用。当审美活动结束之后, 其实审美态度带给我们的影响才刚开始, 它让我们知道美无处不在, 审美是一件快乐的事, 人生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美, 在面对人生苦难时, 要以“平常心”来对待, 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刻。这就是在不断地积累中, 审美使我们的人生态度发生了改变, 形成了审美人生态度。多了一份从容, 少了一份暴躁;多了一份宁静, 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稳重, 少了一份焦虑。当遇到人生中的离别苦、生死苦时, 审美人生态度让我们知道人生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快乐的离别, 也会快乐的相聚。审美态度让人们回到生活中, 去真正的生活, 带给人们审美的人生态度, 带来持久的快乐, 寻求快乐人生。
但纵观我们当下的人类生活,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我们却丢失了太多, 丢失了社会道德, 丢失了自由心境, 丢失了纯洁的人生。物质巨大进步时, 我们的精神却停留在了欲望的领域,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而失去人本真的人性。海德格尔曾用“诗意的栖居”来解释“人”, 显然他说的“存在”, 不是物质的, 而是精神的, 也只有对精神的追求, 对自由的追求, 做到心灵宁静, 才有可能达到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
我们该怎样唤醒当下这种状态呢?最好的办法, 就是从“心”的改变开始, 从而改变思维、观念, 这也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审美心胸”。要具备一种“平常心”“童心”“闲心”“独善之心”, 我认为的空灵之心, 自由之心, 无羁伴之心, 宁静之心。放下心中的功利、物质, 让“心中无物”;远离物欲横流, 让心空灵;离开勾心斗角, 让心宁静。自然中的风花雪月, 鸟语蝉鸣, 家人的恩爱和谐, 平安自由, 朋友的肝胆相照, 两肋插刀, 都是一种美, 都能给人带来快乐。用一颗宁静之心, 去感受生活, 用审美态度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平安、自由、健康、宁静自由去寻找诗意栖居的人生, 寻求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也好, 诗意栖居的人生也罢, 都是人生的一个理想, 欲将这个理想变为现实, 确非易事, 但它并非遥不可及。有此理想和无此理想, 有无审美态度, 却会使人度过两种不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伯海.怎样才是“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论审美态度及其性能[J].学术月刊, 2010 (8) .
[2][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审美人生教育 篇6
一、精妙绝伦的舞蹈
舞蹈题材影片主要以舞蹈演员的舞蹈生涯为故事背景, 叙述与舞蹈紧密相关的故事, 既有舞台上完整的舞蹈表演, 又有舞台下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类电影将舞蹈的艺术性融入到电影的直观表达中, 使舞蹈的审美蕴藉与电影的通俗直观相结合, 令舞蹈的内涵更好的体现出来, 被众人所接受、理解。
1943年玛雅·黛伦拍摄的《午后之网》第一次把舞蹈艺术作为电影呈现给观众, 将连贯的舞蹈动作分割之后放在不同的空间里, 然后再将其衔接起来, 在非连贯性的空间中创造连贯性的印象。仅十多分钟的《午后之网》成为舞蹈电影的雏形。在当今舞蹈题材的电影发展中, 随着音与画的结合, 歌与舞的相伴, 这永恒的恋人在银幕上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倩影。电影与舞蹈相遇之后, 便产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影片中的舞蹈代表不仅仅是人们视觉中看得眼花撩花的舞蹈动作, 更是刻画一种人生姿态:健康积极的奋斗精神、以舞传情, 表达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或人生故事。舞蹈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 伴随着电影的形式, 它孕育而生高度的娱乐观赏性与突出艺术成就感的双重作用。
《舞出我人生》系列电影最大的亮点便是精妙绝伦的舞蹈, 包括芭蕾、现代舞、街舞等最具美国文化特色的舞蹈表演, 加之导演安妮·弗莱彻本身就是美国顶尖的编舞师。在《舞出我人生一》中, 个性张扬的街头嘻哈与高贵典雅的芭蕾在舞台上完美的契合, 就像泰勒 (钱宁·塔图姆饰) 与诺拉 (珍娜·迪温饰) 的结合一样。泰勒是来自巴尔的摩的底层社会的反青年, 诺拉是就读与贵族艺校的优秀的芭蕾舞学生。诺拉参加的舞蹈比赛, 需要一个舞技超群的舞伴, 而泰勒刚好因为被罚在艺术学校社区服务而闯入诺拉的视野。泰勒随意自如的街头舞蹈吸引了诺拉, 在合作过程中, 双方因人生经历的差异, 对舞蹈理解的不同而摩擦不断, 但最终却让这种看似不具调和性的结合碰撞出了出律动的火花, 再配以R&B巨星马里奥、德鲁·西多拉和传奇说唱歌手Heavy D等几位嘻哈乐坛的超级明星加盟。
风格独特、热情四溢, 大胆粗犷而又不乏细腻的刚柔结合了街舞和芭蕾, 两条原本平行的直线, 最终交汇于舞蹈的光辉。在年轻得耀眼的青年人足间流淌而出, 观众会感受到:这就是青春的力量。
二、青春、成长的意蕴
《舞台人生》对传统舞蹈电影格局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和阐释。让舞者通过舞蹈表现出对人生的追求, 在沉寂的社会中, 通过舞蹈发现新的天地。
在多部舞蹈题材的电影中, 青春一直是某种基于核心位置的主题, 而美国青春电影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由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模式及其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享誉全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好莱坞电影迎来了“青少年叛逆片”的第一个高潮。从迷茫, 失落到充满激情与能量, 活力、潮流与开放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美国青春电影的主要特色《舞出我人生》系列电影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式的青春电影把励志与幽默的成分融入到青春的单纯与不羁之中, 演绎着现实生活中不曾拥有的“梦”。
《舞出我人生 (一) 》中一个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堂皇明亮的练舞大厅做着高雅的芭蕾舞的准备活动, 另一边是草根阶层的青年聚集在狭窄阴暗的街道里准备自娱自乐地跳街舞。两个场景、两个阶层、两种舞蹈, 形成强烈的对比, 平行的两个场景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然而, 当音乐声起, 两个场景中的青年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此时此刻, 不论他们跳的是优美舒展、高贵典雅的芭蕾, 还是热情奔放、活泼肆意的街舞;不论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哪个阶层, 是上层精英、还是底层草根, 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投入却没有区别。舞者沉醉于不同形式的舞蹈的同时, 原本平行的两个场景, 形成了精神上的交集——这就是舞蹈的魅力。它给予不同的人以相同的享受快乐、追寻梦想的权力, 而这也正是该片的基调和灵魂, 这不再是不可能的“梦”, 这便是每个人都值得拥有的青春。
2011年, 电影《黑天鹅》在第83届奥斯卡中获多项提名,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荣获奥斯卡影后, 将舞蹈电影推向巅峰。与传统的舞蹈题材电影相比, 《黑天鹅》在对人性的探讨上则有着严肃的思考和深入的开掘。一方面, 对《天鹅湖》中黑天鹅形象的邪恶之美加以重新诠释, 赋予它新的意义;另一方面, 叙述妮娜试图挣脱道德观念中纯洁与善良对人的束缚, 发掘自己精神中黑暗和非理性一面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了影片对恶与黑暗之美的审视。
影片中的舞蹈不仅仅是视觉眼花撩花的舞蹈动作, 更是刻画一种人生姿态, 以舞传情, 表达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或人生故事。
三、“美国梦”个体性的展现
美国历来被称为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不同肤色, 不同文化的少数民族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与白人主流社会相互影响, 相互糅合。电影《舞出我人生》, 时时处处展现出这一点。不管是在巴尔的摩街头里, 还是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校园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有着不同肤色, 来自不同国家, 代表不同文化的人们。这正是美国“大熔炉”的真实写照。
“美国梦”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最伟大的梦想。“美国梦”是美国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反映着崇尚个性、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美国梦”起源于欧洲的清教徒思想理念, 后来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在美国只要刻苦、努力奋斗、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的民族精神。“美国梦”一直伴随着美国这个年轻国家的成长。它的精髓就是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个人的成功, 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自由, 只要努力拼搏, 遇到困难勇往直前, 终究会有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靠的是个人奋斗和个人才能, 《舞出我人生》系列电影也宣扬了美国梦的个人主义, 无论人种, 无论名族, 只要自身努力, 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叶玲.论电影舞蹈的审美[J].电影文学, 2010 (2) .
审美人生教育 篇7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而然”的哲学思想, 衍生发展出“自然美为真美”, 通过激发内心实感, 探寻美的本质而寻得“悦”的审美精神;老子的“清静无为”、“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和“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哲学理念, 被庄子强调为“虚静无为”、“得意忘言”, 超越世俗、透过表象去寻求本质的审美情趣;最后是我们回归“真”与“自然”的审美意境。
众所周知, 道家审美观与儒家相反。儒家讲求遵“礼乐”, 达到社会化, 进而实现人性的觉醒。道家则认为人只有舍弃社会性, 与宇宙同构, 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即强调“人的自然化”, 是偏重感性的审美观。
关于庄子审美精神的研究首先还必须从庄子对人生的艺术态度说起。于丹在《于丹<庄子>心得》里就告知我们, 庄子写于书本中的词句, 看似漫无边际, 但其中蕴含着大智慧, 他看破生死、超越名利, 看透世间万物, 这是庄子对人生的态度。而我国的美学大师们则把这种艺术的思想, 转化为一种直观的、令人深思揣摩的审美精神。《华夏美学》中, 李先生将庄子的审美定义为“人的自然化”, 远离或舍弃社会性, 这是一种人生的审美态度, 并指出:道家审美既是儒家 (孔门仁学) “自然的人化”的对立, 又是补充。徐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道:“他们之所谓道, 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 这一直要到庄子才始为显著。”他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道”, 抽象地说是思辨的、哲学的, 而具象的说是艺术的、生活的, 庄子向往的是“和”的本质, 追求的正是一种归于“游”的艺术人生, 他将美与乐超脱世俗, 升华成大美、至美, 大乐、至乐。《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明确指出“道家庄子的审美是返璞归真、精神虚静、超脱物象的精神整合”。《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中则更加详细了这些观点。最后, 忠于美育的研究学者们则侧重的是“想象”、“创新性”和“技进乎道”。《美术教育本真论》中指出“庄子已超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描写而升华到了艺术的想象, 通过形象思维和夸张的文学语言描绘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壮丽景象”。《思维与设计》中以鲲鹏想象描写为例, 突出庄子的“性本契合, 大化至美”的精神意境;再联想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实例, 使原本的“技”只是小我, 可自由发挥创作时, 则升华为大我, 即“技进乎道”。《美学散步》中也曾指出:“在他是道, 这形而上原理, 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 ‘技’的表现启示着道”。关于庄子“道”的审美精神, 许多大师、学者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而这些看法存在着异同, 但核心思想却一直影响着日后的文化与艺术活动。
二、庄子的审美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来探讨:第一, 对“悟”人生境界的探讨;第二, 对于文化生活的探讨。
首先, 对“悟”人生境界的探讨。叶郎先生曾提过, 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态度, 它是内心的反映, 它指引人的生活;强调审美的人生是诗意的、创造的、爱的。正如庄子审美精神所强调的那样, “超越自我”、用虚静的心胸看待世界, 并且怀着“真善美”的心境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看过庄子很多的故事, 会打通他的一套生命哲学, 这不简简单单以积极或消极而论, 而是在我们生命不同的体系上给我们建立起来的参照系统”。从于丹在《庄子心得》的阐述来看, 庄子审美精神赋予我们当代社会的不仅只是“天人合一”的精神, 更是我们生命体系中的参照法则。
其次, 对文化生活审美情趣的探讨。国外学者Olivia Gude写到:艺术 (以及支持艺术活动的审美体系) 能使生活更有意义。通过艺术, 个人和群体的经验能够被描绘出来, 重现、重塑以及革新。庄子的审美精神恰如其分的表达着其中的奥妙;以中国文化生活中的茶艺为例。茶艺是融合了儒、道、佛为一体的, 并且互为补充。茶本身是自然的产物, 是物质美, 艺则是享受其间的过程, 是精神美。之所以讲究品茶的环境、器具、冲泡程序, 正是为了突显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借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这不正是庄子审美精神中的“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吗?
三、庄子的审美精神对艺术人生的影响
作家的精神能通过他笔下的文章传达出来, 同样, 艺术家的人生意境也唯有通过其作品去探得。中国传统艺术:山水画、宋瓷和民俗艺术都能够看到庄子审美精神的影响。这说明庄子审美精神对艺术家的人生意境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庄子审美观的核心精神要素是自然之美、虚静之美和逍遥之美。当这种审美内化为艺术家的人生品味时, 艺术人生方得以通过作品来尽情彰显。
中国传统山水画选择“山水”来作为描摹的对象, 本身就体现出强调“人的自然化”的理念;而在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 更是自由精神与浪漫气质的体现;这种直抒胸臆的自由正是源于庄子的审美精神。
宋瓷常被人形容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它的瓶肩较瘦, 瓶身较纤细, 给人以飘逸、自由的感觉;此外, 它的色泽以青、黑、白为主, 体现出艺术家淡泊如水的人生态度。这无疑也是受到了庄子审美精神的影响的。
民俗艺术, 是一种带有浓厚乡土色彩和生活情趣的艺术形式, 质朴自然的风格是民俗艺术的基本风格, 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品, 更是人们淳朴的生活思想的体现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民俗艺术中, 我们看不到奢华的财富追求, 也看不到权利地位的象征。我们看到的是平淡, 这是庄子审美精神的一种体现。民俗艺术还充满着自由自在的想象力, 用心去品味, 将获得宁静、美好的心象体验。
摘要:庄子的审美精神是源于老子之道, 补足于孔子之儒学。庄子的审美精神在对“悟”人生境界和对于文化生活的探讨上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当代社会;而在他的“自然之美、虚静之美和逍遥之美”上直接影响了艺术人生。
关键词:庄子审美精神,当代社会,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 2008:8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9.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11.
[4]钟虹滨.美术教育本真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52.
[5]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2-34.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32.
[7]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11.
审美人生教育 篇8
自然美, 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等的美, 都属于自然美。自然是孕育人类并以其乳汁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 人类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脉动中, 感到惬意、宁静和温馨。无论是芳草萋萋、杨柳依依, 还是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自然界总是以其变幻莫测的美, 使人心驰神往。
中国是非常崇尚自然美的国家, 而且主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所谓“天人合一”。杜甫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对山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具体来说就是, 中国文人对山水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兴趣, 喜欢用自然山水作为比喻, 借吟咏山水来表达内心世界, 山水成为最能触动古代文人灵感的因素之一。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借游山洞的经历, 阐释了尽志求思的人生道理。古代文人还喜欢把自然山水与尘世人间相对比, 因而他们在写山水、赞山水、甚至置身于山水之间时, 经常会产生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冲动, 这是他们在借歌颂自然山水来否定世间的纷争, 表达避世的意愿。从这个意义来说, 中国文人对山水的感情还掺进了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和追求。所以, 中国表现自然美的作品, 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山水审美观:作者审视山水的兴趣点不在山水而在人生, 其指归在于透过自然美景探索深含自然之道的人生真谛。因此, 法国汉学家侯思孟在其《山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一文中说:“在古代世界的两端, 人都在寻求真理, 但方式截然不同:在中国, 人走向大自然的怀抱;在欧洲, 人却背离大自然, 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这种“体物悟道”式的山水审美观, 所以, 由此创作出的表现自然美的文学作品, 就洋溢着中国人特有的崇尚自然的生命精神, 映照出远比自然世界更广袤深邃的心灵世界, 让人流连忘返。
一、山水创造, 表现为对大自然的爱戴之心
中国古代的美学家与艺术家始终以一种爱戴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生活于其间的大自然, 建立起了一种山水—人生双向流贯的审美思维方式。这种爱戴的态度, 表现为描写山川风物之美。古代文人并不把山水大自然看做是游离于人之外、甚至与人对立的客体世界, 而是把它看做与人相亲相和的统一体。所以, 其笔下的山山水水, 倾注了作者生活激情和生命的意识, 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人生寄托境界, 成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山川风物之美表现在:一是美在有声有色、仪态万方, 生动的景物表现中凝聚着作者的生命情调。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兰亭之地,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一群文人雅士在青山绿水间, 吟诗作赋, 这是何等雅事、何等情调。这种情调是对山水中“清湍修竹”宜人的发现。这种发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使读者为之动情, 激起关于人生应如何度过的情怀。这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表现出一种高旷的宇宙情怀。所以, 下文才会引发对人生的慨叹, 反思生命本身。有了这部分景物的烘托, 展示出的情调美才充实具体, 人生之乐才有感染力。我们不难体会到这浩浩茫茫的天宇、林林总总的万物不仅仅引发作者的欢快, 也引发了作者的联想和思考。这种感觉提供了生命主体存在的确证, 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妙和珍贵。二是山川风物美在有情有致, 天人幻化, 移情笔墨别有风味。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传达出的轻快、愉悦之情。三是山川风物美在有神有灵, 令人奇想纷呈。中国人羽化升仙观念由来已久, 穆天子西上昆仑, 秦始皇东寻三山, 为了访仙求丹, 李白遨游天下, 如其自白, 实为“五岳寻仙不辞远”。有些作家据此神与物游, 运笔渲染山水皆有灵性。如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山水之美至于此, 岂不令人心驰神往。
二、山水乐生, 表现为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山水是中国文人的生命绿色, 其个体生命因青山绿水而洋溢着活力和乐趣。古人哪怕处境再困顿, 悲苦再沉重, 一旦步入山水清境, 与天地自然之气相通, 就神泰气畅, 体味到人生的欢乐价值, 并形成了文人的一种心灵超脱模式, 苦生—山水—乐生。这种对大自然美的欣赏之情, 在于山水具有多重美感, 能够赋予文人丰富的愉悦与启迪, 引导文人彻悟生命的美好与归宿。
首先, 山水大自然千姿百态, 五光十色, 其新奇怪异足以耸人耳目, 其声光形色足以怡人心神。如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 景气和畅, 故山殊可过”, 文中所描绘的辋川景色, 宁静闲适、清爽秀丽, 足以怡人心神。其次, 山水大自然具有纯洁宁静的氛围美, 对于目睹身历着社会上的尔虞我诈、特别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而身心疲惫的文人来说, 这无异于是恢复心理平衡的灵丹妙药。如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所言:“此时独坐, 僮仆静默, 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 步仄径, 临青流也。”结合上下文看, 他冬日夜景中对俗世生活细节的再现, 绝不仅仅是为了衬托山中的幽静, 更有一层欣赏在里面。这种欣赏体现了他寄情田园、隐居山水更多的是无奈, 是大志难以实现后的自我安慰, 是对遭受仕途挫折后的心理恢复。如果再结合其“诗中有画”的风格来想, 就能发现蕴涵其中的绘画结构美、色彩美以及借客观世界的空寂显现出来的“本来无一物”禅意。最后, 以天人合一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徜徉于山水间, 从山峙水流、月落日出、春华秋实等自然律动美中, 体悟到万物化育之自然、生死盛衰之必然、人生乐天之本然, 一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言:“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山水自由, 表现为对大自然的任情适性的追求
自由是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与日俱增的人生基本欲求。但中国古代礼法之繁苛举世罕见。一部《十三经》中就有《周礼》、《仪礼》、《礼记》三礼, 三纲五常、国法家规犹如一条条绳索, 束缚着文人。古代文人为了争取人身自由、维护人格独立, 大抵暂时或永久地放逸于山林原野。古人所咏的山水自由, 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意蕴。他们在意念中成功地把山水营造成了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净地乐土, 不但以亭、阁、台、榭、碑、铭、诗、文等人化自然, 更以山水风云熏陶心性, 升华灵魂, 将心性灵魂自然化, 悟得人生的自然本质与归化自然的理想归宿。
首先, 山水自由表现为主宰自我行止的人生自由, 张扬了我行我素的孤傲气质。如陶渊明对田园山水的热爱, 就在于对人格独立的追求;还有庄子的《逍遥游》中体现的自由理念。其次, 山水自由表现为弘扬自主命运的旷达意识, 如苏轼泛舟赤壁, 反对“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认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了;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实之痛固然是自己亲历之痛, 但这并不是黄州生活的全部, 除此之外, 自己还拥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物, 如眼前之美景。这些顿悟与尽兴忘情, 正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 也是一种佛家式的参禅, 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诗化人生、自由人生, 它能解放人的心灵, 释放人的烦恼, 帮助人走出痛苦。三则, 山水自由表现为以山水为复归真率本性的理性归宿, 消解了“人生世上风波险”的忧患。正如李白《山中问答》云:“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当然也要看到, 这种山水自由有着明显的时空局限性, 它往往是以削弱社会进取性为代价的。
总之, 由山水之美, 寻获山水之乐, 别创山水人生, 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 古人将生命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追求符合物我合一审美理想的精神境界, 从而把自然之美提升到了生命本原的高度, 成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可以说, 这些美都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假、恶、丑, 是帮助青少年认识自然、认识人生, 认识并形成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可或缺的间接经验, 是他们茁壮成长所必需的精神养料。
摘要:中国古代表现自然美的作品, 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山水审美观:作者审视山水的兴趣点不在山水而在人生, 其指归在于透过自然美景探索深含自然之道的人生真谛。在鉴赏描写山水的古文时, 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 体悟文本辞彩的优美, 更应体会作者表达的无限情思。
关键词:文言文,自然美,山水,人生
参考文献
[1]臧维熙.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
[2]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审美人生教育 篇9
1 苏东坡爱茶的缘起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最能影响人, 苏东坡爱茶源于他生长的环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他出生在四川眉山, 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在文化、美食方面都堪称一绝, 四川更是产茶、品茗的胜地。苏东坡从小浸润在四川茶文化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和形成了他对茶的情感。而且其父苏洵时常和僧侣结交, 佛家思想和饮茶习惯让少年的苏东坡受到不小影响, 使得他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宋代是茶兴盛的时期, 上到皇帝宰相下到贫民百姓, 都把茶视为生活必需品, 当时有句话正好能印证这一现象“:一日不可无茶”。苏东坡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社会下, 他对茶如此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还有一点也影响了苏东坡, 就是他结交的各位名人雅士也大都是爱茶之人。白居易、王维、欧阳修等等好友都爱茶, 苏东坡怎么能不受到熏陶。
苏东坡虽仕途不顺却因祸得福, 得以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 尤其是许多产茶之地。作为产茶的大国, 中国茶的品种也多得数不胜数:四川的蒙顶茶、西湖龙井等等。所以对于苏东坡来说, 无论是高官厚禄之时还是穷困落魄之日, 他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茶, 而茶似乎就是要伴随着他的一生。
2 苏东坡和茶的相互影响
2.1 茶与生活
苏东坡是一个善于把生活过得精致的人, 就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把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作为一种饮品, 更多的是一种寄托, 增加他的乐趣, 分担他的痛苦。苏东坡是个爱交朋友也受朋友欢迎的人, 他和人交朋友不看对方的身份, 只要是知己就能结交, 他把茶融入自己的生活, 所以那些因茶结识的朋友好像更洒脱和无拘无束。他和僧人的交往以及文人雅士的交往都能体现这一点。他的很多诗作也能体现这一点, 如:《寄周安濡茶》、《谢曹子方惠新茶》、《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 次韵为谢》等等, 从这些诗中能看出他交友之广。朋友相遇就该喝茶聊天。品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涉及制茶、烹茶、品茶等多个环节。苏东坡的品茗能力可一点都不输于专业人士, 对于各环节都十分擅长。同时, 品茗这项技能给他的生活更是添加了不少乐趣。他在《求焦千之惠山泉诗》中说到“精品厌凡泉”, 指出水对于茶的重要性。只是水的好坏是不能由他决定的, 但他可以选择和鉴别。安平泉、虎跑泉等优质的泉水用来煎茶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少不了苏东坡的赞美。“金沙泉涌雪涛香, 洒作醍醐大地凉”, 这是《虎跑泉》中对金沙泉水的赞美。“山飘留待羽仙尝”一句把泉水所泡之茶形容得只有神仙能品尝一般。没有上等泉水之时, 苏东坡对煎茶之水放低要求, 却也必须是活水。不仅对水质要求高, 苏东坡对水温也是要求严格。《试院煎茶》中对水温描写“: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甚是生动形象。
宋代对茶器的要求也很多, 而苏东坡对烹茶器具也是颇有研究心得。《次韵周禾童惠石铫》中他描述了“铜腥铁涩不宜泉”, 应该用定窑花瓷最好, 而且用石铫烧水极佳。苏东坡推崇茶具有药用功效。以茶养生是静的表现。《治痢腹痛法》文中道:“治痢腹痛, 用生姜, 切如粟米大, 杂茶相对烹, 并食之, 实有奇效。……三物皆研末, 仍以茶末对烹之。比前方益奇。”东坡用自己对茶的了解, 思索出茶的多种用途, 丰富了他的人生, 也使得品茶不光是兴趣也可以养生。
2.2 茶与文学
苏东坡仕途虽然不是一帆风顺, 但是他的文学造诣没有人可以质疑。他对文学创作的追逐一直不停歇, 文学为他排解郁闷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诗词风趣又不失哲理, 通俗又不失内涵, 他给我们留下的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和4200百多篇散文作品中处处都透着他的人生态度。而这庞大的作品中, 和茶有关的诗篇可能只占小小的一部分, 却也能让我们窥探到苏东坡的品茗人生。茶给他的生活带来生机和乐趣, 也对他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苏东坡的咏茶诗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中:“簌簌衣襟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因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整首诗透露着清新之感, 而且简单通俗, 似乎只是赶路之时的有感而发, 我们却能看到苏东坡爱茶之情, 就连路上渴了都想喝一杯清茶。而这样的描写让茶的清爽之感“扑纸而来”, 隔着纸张和时光都能感受得到。
《寄周安孺茶》是苏东坡所作的最长的茶诗, 诗中包涵了宋代人爱茶的情境, 还有从茶的发展史和文人雅士爱茶的表现中总结出的茶的清新却又刚毅之气。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 让他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正因为这样, 他才能更加体会茶的内涵, 以茶呼应自己。苏东坡的诗除了“清”还有“趣”。品茗对他来说不仅是心灵寄托也是他休闲的过程。之前繁琐的过程都是为了最后茶入口时的清爽, 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在他的诗文中有关于茶的心情总是奇幻且带着一丝浪漫。《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数荒村长短更。”这首诗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刻意去追求新奇乐趣, 而是自然而然的发现乐趣, 找到奇妙之处。这种境界正是苏东坡所奉行的人生境界。苏东坡写茶, 以茶写人, 给自己的性格加上一个寄托, 当中由茶所表现出的人生哲理, 社会道理让你如品茶般丝丝入扣渗入你的骨髓。
2.3 茶与政治
苏东坡一直身怀报国之心, 奈何总是一腔抱负无从施展。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他没有机会让自己的政治理想造福百姓。但苏东坡的个性并不会让他因为这些而消极沉闷, 反而他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爱茶, 于是关心茶运输, 茶税和贡茶等等对百姓无利的现象让他忧心不已。于是他靠着诗文表达自己的想法。《送周朝议守汉州》描写了因为茶事给百姓带来麻烦的看法, 在他看来君王爱茶是好事, 但若因为爱茶而使百姓为之受苦就失去了他真正的意义。苏东坡的治国理念是仁政, 他虽然不得仕, 却看不得君王如此, 为民请命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
3 再品苏东坡写茶诗的韵味
3.1 味之美
苏东坡一生写过近百首咏茶诗词, 在这些诗词中描写名茶的诗主要有《月兔茶》、《和钱安道寄惠茶》等篇幅, 其中经常被人提及的是《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尽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 春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赞美北苑龙凤团茶的诗。整首诗把美人比作好茶, 显得茶具有了灵性。东坡饮茶, 喜欢天然味道和茶本身的内在美。
苏东坡深知水的重要性, 所以他也留下了不少鉴水的诗篇。如《游惠山》、《虎跑泉》等。尤其当推的是《求焦千之惠山泉诗》, 写得出神入化, 如此描写惠山泉的恐怕只有苏东坡这首了。惠山泉被评为天下第二, 有人不惜物力财力将泉水送至京城煮茶。苏东坡爱惠山泉水, 多次去惠山泉品茗, 也写下了“踏遍江南南岸山, 逢山未免更流连;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的绝美诗句。由苏东坡的这些诗篇, 可以看出苏东坡把水对茶味的影响看得很重要。
3.2 器之美
宋人对茶瓶是十分讲究的, 因为它不仅要用来煎水, 而且还要在“斗茶”时用来注汤。注汤时, 水柱要有力, 落水点要准确。与此相应, 对瓶嘴的要求就很细致。苏东坡在《试院煎茶》中有“银瓶泻汤夸第二”的诗句, 来表达银瓶煎水的好处的赞美。还有一种盏叫做“兔盏”, “兔盏”极受达官贵人推崇, 很多的文人墨客都会写诗赞扬这种器具, 苏东坡就有诗写道:“勿惊午盏兔毛斑, 打出春瓮鹅儿酒。”苏东坡的《次韵周潼惠石铫》中写道吟咏石铫这种小型煮茶器:“铜腥铁涩不宜泉, 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 龙头拒火柄犹寒。姜新盐少茶初熟, 水渍云蒸藓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 要知无脚是轻安。”整首诗主要写用此器具煮茶的优点。
4 结语
苏东坡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茶, 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品行都让他如此, 更重要的是他那与茶十分相似的气质, 让他爱茶如命。茶如人生, 不仅因为它多道工序成就似人生, 更多的是它的恬淡、清新和刚毅, 就如我们在人生中生活一样。从苏东坡身上我们看到了茶一般的人生, 让我们回味, 也值得我们学习。
摘要: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 而宋代是巅峰期。提起苏东坡, 除了他是宋朝的伟大诗人外更多提及的还有他与茶留下的不解渊源。他与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喜爱, 更多的是痴迷。茶不自觉地渗透到他的诗句中, 为后人留下一笔笔茶文化遗产。本文就透过苏东坡领会宋代人对于茶和人生的思考, 分别通过苏东坡与茶的缘起、相互影响以及苏东坡写茶的韵味来介绍。
关键词:品茗艺术,苏东坡,诗,茶文化
参考文献
[1]谭媛元.苏东坡的品茶之道[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 (7)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