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

2024-05-31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通用12篇)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 篇1

一、相关概述

1.时代背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生活的充实决定了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国梦”的提出,也强调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而语文教育审美教育化的研究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充实人们的精神追求。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而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审美教育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审美教育化的重要目标,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如何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就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能力。

2.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谓“审美教育”,既是指通过艺术的手段对人们进行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之更加亲近生活,促使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基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应该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重视,教学内容要与审美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

就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事业的发展,施教者开始重视对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研究工作,众所周知,小学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培育审美已经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客观因素。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因素制约与影响,教育的发展并不完全公平,例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师资力量雄厚,而学生的情感也相对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好开展、易推进,而对落后偏远地区来说,则很难做到这点,甚至连教学的硬件设施缺失现象也十分普遍。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常为教学管理人员认知为自然形成便会得到良好认知,与投入关系并未能获得及时给予相应地重视,而使得语文教学软件与硬件方面得到较大程度滞后。

2.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方面,受到制约的因素相对丰富,一方面教师对自身的要求较低,首先自身对审美教育缺乏认识,更不用说去参与教育的过程,不积极吸取先进的教学方式,沿用传统,坚持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实施教育就应该坚持在课堂进行,这些都是相对落后的观念;另外,学生对接受审美的教育心存抵触,没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参与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协调相互关系,可以促进教育审美化的良性发展。

三、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思考

1.加强重视,协调发展。关于上文所述的现象,个人认为虽然受制于经济环境,但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得到相应的缓解,然而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教育投入,笔者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发现,我国教育投入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另外落后地区同样也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工作,例如将其融入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中,审美教育和语文教育相互结合渗透,融入到考试的范围之中,这样不仅学生会加强重视,教师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一改从前的风气,主动学习和掌握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工作。

此外个人认为发达地区在教育方面占据优势,主要得益于政策优势,所以应该积极的分享经验,带动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例如通过教育局举办各地区教师的交流学习、比武以及研讨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如此繁荣教育风气,使社会主义成果共享,协调教育的整体发展,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

2.协调措施,完善教育。教育也有方法可言,个人认为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有限,注意力也难以有较长时间的集中,而审美教育也强调通过自然界、社会知识等进行熏陶,给人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和塑造,所以教师不妨打破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适当让学生参与到自然,感悟审美。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发现,我国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往往“被迫”接受知识的灌输,客观而言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只会培养大量的应试人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即使讲解费力也难见起效,所以师生关系相对紧张。个人认为不妨以相对愉悦舒适的环境进行教育,而理论与实践证实,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悟审美,丰富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就是要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的发展。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语文教育审美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总而言之教育已经不再单纯的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高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针对文中所提及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热心认识来加以完善,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

[2]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

[3]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4]戴丽萍.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增强语言感染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X6).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 篇2

【摘要】自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行以来,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同时兼有人文化特征。因此,加强语文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的具体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高校的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综合素质;教学策略

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来对学生进行美育,使学生成为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内涵,又兼具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校语文教学凭借其独有的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等特点成为高校开展审美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更加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们的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能有效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个人形象,培养当代大学生对美的洞察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使其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也是为了令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接受性和成效性。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现状

(一)语文教材重政治轻人文

受我国固有国情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高校语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学,主要体现为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与基础知识或职业考试相关的类型,很少考虑以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主要目的的课本。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习惯于以思想教育为权衡点,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同时还会渗透一些主流的政治思想。这种做法过于夸大了语文教学的政治功能,掩盖了其人文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使语文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深层次价值。

(二)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审美

知识传授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个人情感、经历认知以及生活感悟的一种过程,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和作品内涵来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然而就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记忆和反复练习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实际内涵,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这种忽视审美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授的错位现象不仅不利于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与为人处世态度。

(三)教学手段情感特征不明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化,情感特征不明显,不仅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模式,还使学生对非功利性知识的关注程度下降,使其从一个原本拥有真情实感的人逐渐变成只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汉字和语言的学习,还应包括对人类文明进化史中诸多文化现象的认知,仅依靠当前这种照本宣科传授知识技巧的教学手段显然是难以从灵魂深处来改善当代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困乏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一昧地追求考试分数,却忽视了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作者文学创作价值的流失,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感受课内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之美

在高校语文教材中不乏大量的古典诗词、散文、诗歌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祖品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引导学生发现并主动关注课本内容中的文学之美,深入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等等。例如,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作品,如柳永的《凤栖梧》、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等,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向学生们介绍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使其深刻地体会到作者通过文字所寄予的深厚情感以及古典诗词中的语言之美,同时还能感受到古代诗词歌赋中所蕴含的韵律之美。无论是现代主义作品,还是古典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外教材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就经常可以看到对地方美好人情的描写,很容易从情感桑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而在《聊斋志异》、《周亚夫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类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弃恶扬善、崇尚亲情、友情、爱情,追求真、善、美的人格之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态正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更应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赏析作品之美

在引导学生朗读文学作品,初步感受作品文学之美的基础上,高校语文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加强对相关作品内容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把握并学习作者写作时对语言文字的驾驭技巧、情感处理方式以及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笔法。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组精心挑选和反复研究、编排最终确定的,所以这些作品必然具有独特的过人之处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同样需要对教材中的作品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在理解透彻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方可开展教学活动。高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语言之美、思想内涵之美、结构之美以及韵律之美等等。例如在《春》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来描述春天的美景,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分别感受各个场景之美,指导他们讲文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生命之美育自然之美相结合,运用对比统一的思想来赏析这篇文章,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美丽,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努力做到发光、发热,为祖国发展作为贡献。

(三)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主动创造美

从本质上来看,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但从内涵上来看,文学作品艺术要高于生活。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通过比喻、拟人、联想等技巧来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文学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并不能代表生活的全部。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活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树立语文学习的正确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宽课本作品中的内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编排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表象和知觉,赋予整个作品以全新的意义和形式。通常情况下,课本中很多文学作品都会留有一定的空白供读者自行想象和填补,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情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行创作,将作者想要表述的内容和情感补充完整,呈现出一种创造美。由于不同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不同,所以填补出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切不可用标准答案的框架来约束学生们个性化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空白情节的处理技巧,还能充分调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他们对语境的感悟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等等。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

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又对教师的审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审美能力是素质要求的内容之一,在教学改革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苏教版教材下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发展,通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发现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发现文章的美。

一、正确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有着优美语言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既有描述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有描述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素雅高洁的花朵,文章中对景象的描述都很具体而且语言运用十分优美,值得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品味其中的美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读到字句优美的部分,应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描述的美景中,体会其中的奥妙。反复的阅读下,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就能够不断发现其中蕴含的美。语文学习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教会我们运用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美,从而引发学生模仿写作的兴趣,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比如在课文《小露珠》中有这样一段对露珠的描绘:“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稻草秤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这篇文章中有好几段这样的描述,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动物开口说话,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出了露珠的形态,这种优美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反复阅读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锻炼。对文章有优美语句的反复阅读还能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并且对文章描述的美景产生丰富的想象。

二、合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在美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象,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审美教育,这些美丽的景象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没有经过语文教学,我们也无法描述这美丽的景象,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之后,我们就能更加准确的体会文章中描述的形象美。使用问题教学法,在学生进行预习文章之前,留下问题,让学生在经过阅读之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中描绘的花草和山水是怎样一番情景。经过这种问题教学法学生就能准确表述文章中描绘的具体景象和美感。合理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发现文章的内在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任何一篇文章,在选入课本之前都经过作者和编排人员认真的推敲,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很完整。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更好的渗透审美教育,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读全文,发现文章篇幅结构具备的独特美感,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结构的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文章中一些结构美感强烈的部分,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独特美感。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有高超的文学功底,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描述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文章中的精神美。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表现了作者或者主人公的美好品质,这种精神美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文章表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从文字描写中发现闪光点,发现其中蕴含的精神美,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这些美好品质看齐,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一个正确的审美。

三、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想象力

感受美,体会美绝非仅仅依靠别人的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主体的悉心体会。实践证明,任何对美的感受,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感受美。从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文章来看,很多文章的内容容易理解,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讲解学生就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也有一部分文章的结尾是开放性的,一些文章会故意留下悬念,这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完善结尾。小学语文教师在遇到这些文章时,应该善于抓住这些瞬间,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并且解释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一般学生能讲出自己的理解,就能看出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这篇文章,或者说已经将这篇文章的内容加以吸收,学生不仅学到了文章的内容,还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要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文章时,要适当给学生一些空间,让学生自己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创造出自己理解的意境和形象,达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学生想象力被激发之后,能够根据文章描写的不同内容有自己的直观感受,从而深层的理解文章,建立自己的审美感受,这才是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将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让学生认真发现文章中包含的美感,体会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善于发现美,体会美,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快速的、全方位的提升自我,因而小学语文阅读的审美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 篇4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高中阶段, 是学生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阶段, 学生的心理发展更趋于成熟, 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那么, 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课堂, 也应该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 让高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

语文教育就是人与文本的对话, 就是学生与作者的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引发心中的共鸣,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 涤荡身心的目的。久而久之, 让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感受到课文的美感。一篇优美的写景文就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图, 它能让学生感受到锦绣河山的自然之美;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 它能让学生体验到人间真情无价, 大爱无疆。

高中语文教育通过语文课堂这一特殊的载体, 实施对下一代教育的重任。它通过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实践审美教育, 教育学生具有美好的心灵、美好的言行举止, 具有美好的人生态度, 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方法的策略

1. 在“读”中渗透审美教育方法, 让学生感受美

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 阅读是学习之母, 阅读是教育之本, 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 才能生存, 才能发展”。语文的主要特点就是“读”。语文课教学, 不只是要教学生学习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受到美好情感、思想的审美教育。学生在阅读时, 一行行文字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就是为人处世道理的表达, 学生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静下心来深入阅读、体味, 才能感受文章的节奏、韵律和意境, 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与作者同悲共喜。尤其是诗歌, 更是强调要熟读成诵,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 无不需要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唯美的意境、蕴藉的情感。

2. 在教材中找寻审美教育方法, 让学生体验美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的基础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深入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的美的东西。这些美的东西就是文章中所蕴含的美的意境, 让学生在这种美的境界中产生的情感, 与作者产生交流和共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关键的字、词、句、段, 反复咀嚼, 挖掘出作品中深藏的内涵, 可以使学生在受到美好情感教育的同时, 提高审美情趣。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一文时, 先让学生熟读整首诗, 然后抓住“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和“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 让学生在感受松林间月光皎洁的同时, 还可以体会到一个万籁寂静的世界, 石上清泉流水叮咚的声响, 洗完衣服归来的女子在竹林中撒下快乐的笑声, 渔船缓缓靠岸, 拨弄着长得非常茂盛的莲花。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所表达出来和谐完美的意境, 学生只有在深入挖掘教材, 反复品读, 才能品出文章的优美和韵味, 领略到了王维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的神奇和魅力。

3. 在教学上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让学生沉醉于美

我们知道, 教育是一种美的艺术, 只有美的教学语言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教师的语言艺术美感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 甚至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亲近感。首先,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且生动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是规范的, 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地表达。其次, 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教师能够对所讲述的文章旁征博引, 语言幽默诙谐风趣或唯美感人。当学生听着老师充满个性美的语言, 感受着教师美好的情感, 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时, 便会从中获得一种鲜明亲切的美感。

总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深入研究审美教育的渗透, 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5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的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未能进入诗歌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因此,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初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断”“开”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青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说成“出”,能否改成“立”?(以动写静,画面有动态美。)(3)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4)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那种激情是什么?(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经过这样设疑、启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提高鉴赏水平。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最后通过多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富于辞采和音乐美,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诵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吧!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3年07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3、《审美教育》作者:陈慧玲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研究 篇6

关键词:技工院校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审美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教育过程。技工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文化基础差,审美素质普遍较低,这与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如何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是关系到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摆在所有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语文课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和审美价值

在技工院校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是集自然美、社会美、哲理美于一身的宝库。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本身也是美的结晶,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能力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

譬如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之美,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培养他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情趣;还有语文教材中那些记叙和描写人物及其活动的文章,每一篇都蕴含着社会美、人物美、生活美的教育价值,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就会感受到社会的美、生活的美,体会到人物的心灵美和品格美,受到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陶冶,从而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另外,文学作品本身所体现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等艺术之美,更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是解决学生厌学、语文课堂效率低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2.技工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现状调查

(1)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普遍较低。目前技工院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涉世未深,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审美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是不能升入高中的所谓“差生”。这些学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在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上出现严重偏差,主要表现为盲目地追捧、效仿明星的言谈举止,有的甚至善恶不分、美丑不辨,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学习中找不到美的乐趣,缺乏应有的审美素养等等。

(2)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改进。63%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教学效果。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于文学欣赏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欣赏,从而将美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3)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精神成长已是渐行渐远。我们现在的课堂还存在老师只顾讲课,灌输知识,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感受。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而忽视了语文文本应有的整体美感,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二、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1.加强诵读训练,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

诵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诵读,在心理上与情感上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敢于范读,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范读的得与失,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借鉴。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反复诵读,对其语言的不断涵泳,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语感与整体把握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例如在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这类文章时,可以美育与德育并举,在体会文章语言文字之美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美育与德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定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向善尚美的种子。

2.创设审美情境 ,激发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与人的认识过程及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在教育现代化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利用多媒体课件,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拉近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人格与高尚的审美心理,而语文审美教育恰恰可以让学生能拥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细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创造力。例如在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文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本体是荷香,而喻体则是渺茫的歌声,看似毫不相关的两种感觉,被作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加以体会,自然不难得出荷香淡雅以及似有似无的特点。进而,整个荷塘都显得朦胧而缥缈了。再比如在中国古诗词中经常被提及的“意境”一说,则更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鞭辟入里,这样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4.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创设和谐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决不可离开实践。只有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才能使语言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互动优势,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开展师生、生生的各种互动,以此来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精讲课文后,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舞台剧”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对话”来补充作品中的“意义空白”,以实现作品的意义重建。这样,既体现了教学活动的集体协作,又强调了个体的主动参与;既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激发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使教学活动的效率得以提高。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理想场景,又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认同,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速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小结

语文教学本身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语言与美育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让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以至所有细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审美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7

一.语文教学审美实施美育的三个基本任务

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极其丰富, 它用不同的体裁, 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绘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事物, 鞭挞与揭露了各种丑恶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过程中, 不仅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 而且还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各种形象美和心灵美。青年学生正处在情感萌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语文作品中的美育因素, 同时, 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感知生动、丰富的现实美。美感能力的培养应发展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比较、想象、联想等种种能力。没有一定有比较能力, 就不可能正确辨别美与丑、善与恶;没有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 就不可能体验众多的美好的艺术形象。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有唤起美感的作用, 但它要通过想象去再现生活和画面。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天》, 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 其中的美, 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 但通过想象, 就能“如临其境”, 这就能感受到美了。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的鉴赏是对美的属性的鉴别和评价, 它不仅要识别事物的美和丑, 还要鉴别美的种类和程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审美趣味和审美观点的培养。

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 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作品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照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通过语文教学, 在这种集中、典型而又强烈的美的长期熏陶下, 学生能够提高美感能力, 加深对美的认识的程度, 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不仅能很好的欣赏文学作品, 而且能明辨其它文艺作品的美丑, 如法国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滴眼泪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3、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 创造美的阶段即是化知识为能力教养语文素质的过程。创造美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上。学生在接受了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 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要求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当学生在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观察以后, 在掌握了一定的遣语造句能力和写作方法以后, 在对美能够作出较正确的鉴赏和评价以后, 就能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的河山, 描绘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 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 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写作训练, 不仅能培养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美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影响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因此, 语文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美的感受能力、美的鉴赏能力、美的表达创造能力。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发挥语文学科充满美性的特点, 集中而有效地进行以美育人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关注四个实施点

1、语文教学“听”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听”的美学意义在于学生是主动地听, 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学生必须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 了解对方的意思。教师讲课时, 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地听, 不能随意插嘴喧哗, 左顾右盼, 漫不经心, 否则“听”就失去了“美”的存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 这样才能使师生双边关系朝“美”的方向发展。学生无论眼神、神态、姿势都要营造这样一种和谐美:使师生之间, 教学之间, 在传授接受知识的同时, 造成一种人格、情操、情绪的交流共鸣, 使“听”成了“认真地听”。同样, 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时也应该如此。比如, 教师在对学生提问时, 应该是面对微笑带有鼓励性的神态去听, 要使学生明白:只要我参与学习, 老师就不会生气。总地说来, 就是师生相互间的“听”应是默契和谐共振的美, “听”过后应是有美的感受。

2、语文教学“说”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因而也是充满美感的, 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有两个方面。

一是师生间的说话。教师的上课, 有很多要说的, 因此, 教师要营造一个好的美的交流氛围, 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 越听越有味。教师不能用粗鲁的话来刺激学生, 一旦一节课出现了这样的话, 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说话就是要使双方之间的情感相互共鸣, 使双方都觉得, 你说的话是美的, 我的也应该是美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有美丑之分,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表现, 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语言。对正在成长的学生, 教师应通过净化他们的语言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是对课文的诵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令学生吟诵, 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 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起来入调, 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 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 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让学生明白, 课文朗读得流利有感情, 这就是美。对课文中的人和物加以爱和憎, 这就是美。文学作品中那些真善美的情感和思想, 会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起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作用。“因读悟文”, “因读悟美”, 去美读, 去感知教材和获得作品美感。让学生多读优秀作品, 在提高他们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 还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 就能够提高他们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语文教学“读”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 花木山川的美, 城市的美, 道德品质的美, 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 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的确如此, 学生精读课文《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等篇章, 就可以神游名山川, 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 陶冶情操, 净化灵魂, 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精读《寒风吹彻》、《一个人的村庄》等篇章, 就可以从中领悟生活哲理与美的辩证关系, 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 懂得“创造性生活是美的基础”这个道理;学生精读《品质》、《老王》等篇章, 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情操美……总之学生精读课文, 就可以发现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哲理美等等美的存在。同时, 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 向名作家们学习观察思考、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等写作技巧, 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来。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各种形式的美并加以分析感受, 要看到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使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4、语文教学“写”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写”的美育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作文教学及训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美的教育, 使学生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要学生的视觉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放飞到现实生活, 领略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一个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又对生活富有挚情的人, 才能写出精妙的文章来。作文要从美学的角度, 去立意和析理, 要认识到作文的美, 就是真实, 就是和谐, 就是人的愉快、人的和美……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作文, 需要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能够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 使学生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创造出美的文章来。

另一方面就是书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去诵读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墨宝文字, 感知书法的用笔美、结体美、墨韵美等等, 体会书法家在字里行间倾注的情感心志。通过欣赏, 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人格、情操、心灵就能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8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1. 通过初读感知美

出示一篇课题后, 要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荷花》一文的教学时, 我从整体感知—深入了解—细致体味—领悟深化的总体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去理解和领悟。初读功能被充分发挥出来,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强化了学生对深读课文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感知美

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能开拓学生的视听渠道,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圆明园,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辉煌的圆明园上空。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足以使学生留恋、赞美, 清晰的画面把远古的历史事件, 把遥远的地域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给人以形象美,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 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情境向儿童展示的是可感的生活的场景、生活的画面、音乐的旋律等具体生动的形象, 为儿童理解语言做好认识上的准备。

如在教学《看菊花》这篇课文时, 在课前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路边的花, 在指导观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探究菊花的生长成因。上课时, 可通过实物演示加以导入, 充分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后, 教师就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菊花的形象, 这样利用学生对菊花形象的情趣, 激起了学习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菊花, 融入课文情境中, 通过菊花这一典型形象感受美。

三、创设美的课堂, 激发审美情趣

1. 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 教师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你知道葬礼是指什么吗?”有同学回答说就是出殡。教师接着问道:“人死后我们为死者出殡, 可是, 你见过为瀑布出殡, 也就是举行葬礼吗?人们为什么会为瀑布举行葬礼呢?人们又是怎样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呢?”听了教师的问题, 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 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原因,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老师成功地调动起来了, 在后来的学习课文中, 学生依然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如教学《船长》一课时, 可以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角色换位, 尝试亲身体验。学生在换位中, 对哈尔威船长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的心情, 此时再现朗读课文, 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 内心的情感就会被激发, 被感染, 学生与作者就会产生情感共振, 在共振中迸发情感, 在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3. 演中体验美

在阅读教学中, 表演也是对课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 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身姿运动, 在角色中内心获得体验, 迸发出内心的情感。如《小露珠》的教学, 在读小露珠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互相问好的对话时, 可以引导学生自找伙伴进行表演。在表演中,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意境中, 喜欢上美丽可爱的小露珠。接下去, 演在露珠的滋润下的各种动植物是那么充满生机, 此时的学生兴奋极了。太阳出来了, 小露珠向动植物们话别。学生此时更是依依不舍。

4. 放飞想象的翅膀, 品味语文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 对意境的分析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要领会意境, 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 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结合作者的情感, 使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教学《夜宿山寺》一诗, 学生很难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教师就必须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的情境, 通过想象帮助学生领会李白诗歌的意境。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 学生也会回味欣赏了诗歌意境美的过程。

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 篇9

关键词:语文,美育,现状,方法

现在, 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 越教越没味, 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 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我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 我在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 我们在培养学生时, 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中的“美”就是美育, 也就是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发现语文课程中的美感素材, 并在教师的分析下受到美的感染, 从而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培养。而且,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和初衷就在于此。

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从有《语文教学大纲》以来, 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 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 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 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 并应把审美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考试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教师对许多课文中表现出的美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 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欣赏课文传达出的意境美, 只是对其中的语言点加以强化训练。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 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优美的教学文本, 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具备审美的眼光, 应用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 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 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定为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冲刺中考, 进入各地高中的所谓奥班、特尖班等。高中的教学目标是决胜高考, 考上重点大学。于是,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 一篇篇经典美文常被教师讲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 以及段落、层次的划分和作者抒发的感情的归纳。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意境美却被白白地流失、浪费。例如,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 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 而没有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独特意境美, 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又如,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但在具体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 将教学过程分解为结构层次的划分、段意的概括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中心思想的归纳等等。

四、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的方法

(一) 认真阅读文章, 理解美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 其语言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 中, 我们可先让学生大声诵读文章, 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和语感等方面体会到语言文学本身所具有独特韵味, 从而加深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促进他们加深理解后能够合理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此外,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某些巧妙的文字、独特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画面,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进而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例如,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一句中的“直”字和“圆”字, 落日是圆的学生很容易思考和想象, 可是“直”却是很难思考的, 因为只要有风, 烟就不会直, 可是缺了这个“直”字却又很难体现出大漠中的寂寥荒漠的凄凉景象, 更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看似“荒诞”却又缺其不可。正如《红楼梦》中第四十八回所说:“‘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算是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此外,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更重要的是做学生的“一字师”, 教会学生去理解、思考、精雕细琢, 以领会深意。

(二) 进入文章情境, 体会美

我们都读过许多蕴含美的文章, 在文章中, 作者总是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作材料, 把所要表达的事物活灵活现的呈现给读者。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启发学生 (比如放一段和课文有关的音乐、视频或自设情景) , 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 深刻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景物, 进行审美想象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表达的意境美和内涵。

(三) 通过对比分析, 鉴赏美

美与丑总是通过相互对比才能显现出来。在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对比感知美丑, 达到鉴赏美的目的。在教学中, 我们要教会学生通过他们的眼睛发现美、歌颂美、赞扬美, 并让学生细心揣摩生活中各种美的源泉, 对美好的事物大加颂扬, 对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丑恶现象加以鞭挞。这样就能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 培养出能发现美、歌颂美、赞扬美的一代新人。而且, 学生就能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的初衷和落脚点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卢祥.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7) .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 篇10

王小玉便启朱唇, 发皓齿, 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 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 :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 渐渐的越唱越高, 忽然拔了一个尖儿,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 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 又高一层, 接连有三四叠, 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 以为上与大通 ;及至翻到做来峰顶, 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 ;及至翻到扇子崖, 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 :愈翻愈险, 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 陡然一落, 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 周匝数遍。从此以后, 愈唱愈低, 愈低愈细, 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 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 忽又扬起, 像放那东洋烟火, 一个弹子上天, 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 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 忽大忽小, 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 有如花坞春晓, 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 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 忽听霍然一声, 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 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 闹声稍定, 只听那台下正座上, 有一个少年人, 不到三十岁光景, 是湖南口音, 说道 :“当年读书, 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 有那‘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话, 我总不懂。空中设想, 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 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 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 无论做什么事, 总不入神, 反觉得‘三日不绝’, 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 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 :“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以这则精彩的记录来作为参照, 可以——

一、观照审美实际, 弄清审美原理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审美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的过程, 一是审美感知, 即前一段;二是审美评价, 即后一段。

1. 审美感知。起初, 审美对象须给审美主体以美的形象的感官刺激 ;如果审美主体的感官受不到一定程度的刺激, 就不可能有感知产生。不然, 白妞何以“声音初不甚大”, 众人就“有说不出来的妙境”?因为众人受到相当程度的美的形象的感官刺激了。加上老残、梦湘先生以及在场听众预先对白妞说书的技艺就有了解, 包括超过黑妞的说唱技艺。她“初不甚大”的“声音”恰恰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一如和煦怡人的春风, 引诱中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那美妙的说唱空间, 所以“有说不出来的妙境”。这里包含了两个审美要求, 一是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感官刺激达到了一定程度, 说唱轻柔而亲切 ;二是审美主体具有审美经验与审美经验, 老残、梦湘先生等人既有相当的听书经验, 又有欣赏白妞说书的审美预期。

然后, 审美对象应给审美主体以不同变换的样式。这是审美主体起初接受感官刺激后的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感知活动。在进入、深入其中之后,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而为一, 会觉得美感的天地空间越来越扩大, 感悟的生发点越来越多。“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花坞春晓, 好鸟乱鸣”, 这些感知生发点都有赖于审美对象——白妞表演——的不断变化。正是这高低、直曲、有无等复杂的变化, 才不至于单调重复, 审美对象的才表现出不断出新的感官刺激, 才让审美主体保持不断兴奋, 以至“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 沉迷其中, 陶冶其里, 超脱一切。而这沉迷与超脱, 是感知阶段的审美愉悦与高峰体验。如果单调重复, 或变化不大, 就容易赞成审美疲劳, 无法进入主客融合、和谐共鸣的审美境界。

2. 审美评价。无论是起初的审美感知, 还是后续审美感知, 都伴随着审美主体的感性理解——联想想象——与情感愉悦。这时的联想想象与情感愉悦与审美评价阶段的联想想象与情感愉悦并不一样。那是理性的, 此是感性的 ;那是认知方面的, 此是感官方面的。此时人们来不及也不可能进行理性评价, 至多感慨与称赞。哪怕人人“叫好”, “轰然雷动”, 也只是条件反射式的赞叹。而“停了一会, 闹声稍定”后, 正座上梦湘先生的一段情不自禁的谈论, 倒是一段理性的审美评价。

这段审美评价包括审美判断与审美分析两个部分。审美判断是小玉说书感染力很强, 总能让人沉迷许久。审美分析的思维方法主要是联想, 一是联想过去“不懂”“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反衬现在“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借此推崇白妞说书的魅力 ;二是联想“三月不知肉味”对比“三日不绝”, 借此渲染白妞说书的感染力。这里的联想, 其性质是抽象思维, 不是感性思维 ;其基础是审美经验, 不是条件反向式的表现 ;其结果是精神愉悦, 不是感官愉悦。

没有审美感知, 审美评价就变成空中楼阁 ;没有审美评价, 审美活动就不完整。既有审美评价, 也有审美感知, 审美活动就完整了吗?不然, 还需要审美创造。有了审美感知、审美评价与审美创造, 审美活动是完整了, 由此进行语文教学是不是就可行呢?不行。还需要增加一个备课环节, 以形成“预先备课―审美感知―审美评价―审美创造”四个环节, 才是完整的教学操作过程。

其实, “审美评价”有点像文本分析或语言品味, “审美创造”相当于写作表达。主要是“审美感知”比较特殊, 也比较复杂, 在教学中不容易处理与拿捏。因此, 需要语文教师精心备课, 尽可能地——

二、根据感知特点, 优化主客因素

语文教学的备课阶段, 对应于审美活动的准备阶段。审美的准备阶段, 是指即将进入审美状态前的预备阶段。审美活动一般起始于两种情况 :一是客观情境中审美对象的出现, 作为一种刺激引起审美主体的注意、并使主体中断其他内容的心理活动而转向审美对象 ;二是审美活动之前, 审美主体根据已知信息和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审美客体 (对象) 做好一种准备状态。根据这样的规律, 在备课时应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注重感官刺激。从审美心理学来说, 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 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 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 就更谈不上生理上的快感以致情感上的愉悦。尽管这种快感与愉悦还谈不上真正的审美, 却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 只有强化对审美主体的感官刺激才使他们产生快感, 只有产生快感才会出现审美活动。因此在备课时, 语文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加大审美客体 (对象) 对审美主体 (学生) 的刺激力度。其感官刺激有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味觉刺激、嗅觉刺激、运动觉刺激与综合感觉刺激。综合感觉刺激有两种方式, 一是综合几种感官——如视觉与听觉, 或视觉、触觉与嗅觉——刺激 ;二是活动刺激, 如小品表演、仿真活动与语文实践。有时可以视听结合, 如一教师教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 备课时找来一角破缺的景泰蓝花瓶, 以备上课时先握住残破的地方让学生观赏“完美”的花瓶, 再放开破缺的地方让学生观赏铜胎层、掐丝层与釉面层, 同时又让学生动手摸摸这几个层次。活动刺激, 可选择一个片段设计小品表演, 如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 有教师让学生表演蔺相如“怒发冲冠”一段 ;也可以进行语文实践, 如作文写景课直接带学生走出教室到某处典型的“写生胜地”, 进行一次完整的写生操作。

2.追求新颖陌生。新颖的刺激容易引起审美感知, 容易使审美主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审美客体要新颖, 审美对象要陌生化, 要通过强烈的刺激, 使审美主体进入审美境界。如果总是相同的范读课文, 或相同的吟诵诗歌, 或相同的播放影视, 学生习以为常了, 就不会产生心理陌生感与知觉冲击力, 自然不能进入沉迷状态与超越境界。或许有人会问, 除了“读”“唱”“讲”“演”等常见的刺激样式, 能有多少方法?似乎“审美疲劳”是必然的, 似乎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生命力不强。其实, 除了变化刺激方式, 还可以更换刺激内容, 采用新颖的题材设置情境。一如观众欣赏电影都是“看”, 毕竟“嗅觉电影院”非常稀罕, 立体电影也不普及, 为什么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看”电影呢?因为电影题材不时得到更换, 照样产生新颖感与陌生化。

3.控制预期心理。审美活动起始的另一种要素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期望, 这是在审美活动之前, 主体根据已知信息和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审美对象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坐体育馆里期待即将开始的足球比赛的心理状态, 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 如果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期望过高, 而实际出现的审美对象的给人感受低于原有的预期, 则先前的预期势必影响后来的审美活动, 使审美愉快感或兴奋值下降 ;如果在审美对象出现之前的期望较低, 而实际出现的审美对象的给主体感受高于原有的预期, 则会使后来的审美活动加强, 进而提高主体的审美愉快感。《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 好像其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要说学生, 连教者自己都不愿说满意。其原因就在于审美期望过高。学生潜在的审美心理预期和必需的美感体验严重背离, 即主体对客体——《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的期望过高, 而实际出现的客体——《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的给主体感受远远低于原有的预期。所以, 语文教师常有“美文怕教”的心理, 语文教学常有“美文教不好”的现象。或者说, 大凡美文不教也罢, 一教就觉得“不到位”;其重要原因, 就在于对课文审美的期望过高。

所以,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准备, 适当降低他们欣赏学习的预期值。教《荷塘月色》不妨这样引导 :“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想象不够充沛’‘平起平落’‘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柳暗花明的手法’‘句法变化少’‘譬喻过分明显, 我们来认真读一读这篇课文, 看是不是不这样的。”教刘鸿伏的《父亲》不妨这样引发学生的兴趣 :“刘鸿伏的父亲与我们的父亲不一样, 但和我们父亲的父亲却是一样的。尤其是那饱经农耕风霜的经历, 那带着中国式农民的脾气, 那别具一格的表达……不信, 欣赏他的抒情散文《父亲》。”

尽管备课已经根据感知原理, 对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考虑了一些优化的预案,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落实到位, 否则还会沦为一般的教学方式。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

三、 遵循审美规律, 确保学生感知

紧随审美期望而来的审美感知, 是一种与普通的感知不尽相同的心理活动。审美主体必须完全摆脱普通感知中的功利性倾向, 不应该将眼前的知觉对象视为完成某一目标的有用东西。所以, 语文教师在出示审美对象, 组织学生进行审美感知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感性, 不要先入为主, 确保感官接受。一般教师教诗歌、散文、小说总喜欢先“知人论世”, 讲一番背景知识, 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其实作为审美特征明显的文学作品, 应当先让学生进入审美中的感受与知觉状态, 或播放短片, 或常情吟唱, 纵情朗诵, 或激情演讲, 或小品表演……不能先入为主, 不要抢先剖题, 介绍作者乃至写作背景, 甚至都不要板书, 更不要呈现什么“学习目标”。目的只有一个, 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进入与文本相关的感性世界,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忘情地陶醉在特定的氛围中, 以便达到超越功利的境界。

2.凝神聚气, 杜绝一切干扰, 以便直觉愉快。在审美感知中, 审美主体的大脑活动 (如感性联想与想象、情结与情感等) 刚被唤醒, 还未来得及展开, 只有身体诸感官的体验得到加强。这时的体验是直接的, 就像一个刚生下不久的婴儿就能直接对别人的微笑作出与之相同的反应一样。因此与这种审美感知活动相伴随的是一种直觉的愉快。这种愉快完全是由感知对审美对象的有机组织引起的, 不同于那种清醒的自我意识所造成的精神愉快。而是由于审美对象的结构适应了知觉的机制, 并使其和谐运转时产生的一种感性愉快, 一如人们第一次目睹浩翰沙漠时所产生的兴奋。此时此刻, 教师不能介入“这篇课文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在”“开头一段话是领起全文的”之类的教学解说, 应当趋尽影响学生感官接受刺激的任何“杂音”“杂念”, 排除影响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任何干扰。让学生凝神聚气地接受审美对象的刺激, 以便形成直觉愉快。

3.给足时间, 不要半途而止, 以至高峰体验。有教师教崔颢的《登黄鹤楼》只读了一遍, 就匆匆进入理性分析阶段, 显然不是审美。于漪回忆自己老师朗读诗歌时说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 真是悲歌慷慨……老师朗诵着, 进入了角色, 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 一堂课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其中“进入了角色”“传染了整个教室”“深深感动了”就是重要的审美感知的标志, 让学生到达了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功利的火候。范读或吟诵诗歌, 要给足刺激学生听觉与视觉感官 (教师的表情) 的时间, 达到“忧从中来”“悲从中来”“喜从中来”“悯从中来”才能结束。只是做做样子, 草草收场, 学生没有痴迷感, 不能进入感性的高峰体验, 后续的精神愉悦就根本谈不上。

4.变换刺激, 不要单调重复, 以便展开联想。当云朵呈现在面前, 人们审视时联想到洁白而柔软的棉絮, 就获取了些许美感体验。随着刺激变换, 如展示一望无际的云海, 人们联想的视野更加开阔, 美感体验也更加强烈, 眼前的云朵与云海又与头脑中的棉絮、雪原重合到一起, 几种体验交融在一起, 美感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 甚至达到整个审美感知的高潮。心旷神怡, 心驰神往, 整个身心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 其他任何心理活动都处于窒息状态, 往往出现高峰体验时的“呆”“惑”和“愚”的状态。如果呈现在眼前的总是一片云朵, 或某种单调的方式, 就难以激活联想与拓展联想, 难以使审美主体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

有教师教刘鸿伏的抒情散文《父亲》, 先让学生静听满文军的歌曲《父亲》, 再让学生静听配乐 (播放删除《父亲》唱词的乐曲) 范读散文《父亲》中的片段, 又让学生欣赏配乐填词 (根据散文《父亲》的改写) 的歌曲演唱。三次听觉刺激不尽相同, 学生全都进入与文本情境融为一体的状态。当然, 纵情朗诵一篇美文, 自然会变换刺激的内容, 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系列联想, 重合一系列意象, 交融一系列体验, 也能使学生进入沉迷而忘我的境界。

审美感知一结束, 理性认识就得到恢复, 审美主体就开始根据其主观愿望和思想观念, 对审美对象或其某些部分、某些方面进行理性评价。这时候, 需要——

四、恢复理性认识, 指导学生评价

审美评价, 其实普遍存在于任何审美活动中。随着一场球赛的结束, 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对这场球赛做出一些评价。人们从电影院走出来, 会不由自主地倾吐自我观感。判定哪些是好的, 是美的, 哪些是不好的, 不美的。他们在审美感知时, 还来不及也不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 理性认识受到极大的限制 ;也只有在审美感知结束后, 才能进行正常的逻辑思维。

审美评价取决于审美认识, 审美认识取决于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把握, 包括对其内部各个局部的关系与外部其他事物的联系的认识与理解。小说、戏剧教学, 如果不指导学生弄清其中人与人、人与物、人和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就没法读懂文本。特别是那些后现代派的小说与戏剧, 跳跃性大, 时空变化多, 很灵活, 如果不指导学生把握上述关系, 就更不知所云。诗歌, 其意象具有包容性、模糊性与多义性, 能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所以, 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相关意象及其关系, 还要理解“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与诗歌的联系。

于心亮的散文《越冬》中有这么两句话 :1“女人漠不关心地翻晒粮食, 等男人走远了, 才慌慌乱乱地跳起来。2倚着门框, 拿眼睛男人咬成一个小点, 咬呀咬呀, 咬没了……。”如何认识与理解后面一句话?有人回答“1说明女人眺望丈夫时间之久”“2‘咬’字既有对丈夫的埋怨之情, 也有对丈夫离去的恋恋不舍之情” (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如此评价与认识有些肤浅, 只局限于句内有限方面的理解。

不妨先走向句外, 至少还有下面五种评价与认识。1与前句的关系, 可理解为“如此动情地目送丈夫与上句‘漠不关心地翻晒粮食’构成对比, 含蓄地衬托出对丈夫的爱”;2与全文主题的关系, 可理解为“不得不让他离开的坚强性格与恋恋不舍的感情, 照应了文章的主题, 写出了中国农民临冬的表现与越冬的基础”;3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可理解为“表现夫妻之间感情, 用‘咬’字更准确, 而父子、兄弟姐妹并不妥当”;4与审美感管刺激的的联系, 可理解为“综合视觉、触觉, 生动形象地写出女人感受”;5与古诗词中思妇传统的关系, 可理解为“‘倚着门框’化用‘独倚’‘倚门’, 借此表现女人的惜别之情”。

再走向句内, 至少还有三种评价与认识。1句子结尾省略号与语境的关系, 可以理解为“句尾‘没’与省略号, 留下空白, 言尽意无穷, 或‘长叹’, 或‘还在望’之类”;2句子修辞角度, 可理解为“综合运用比拟、夸张、反复、拈连等修辞手法, 表达复杂情感, 和谐, 得体, 流畅”;3句子形式角度, 可理解为“短句显示了活泼的口语化风格, 明快而不失蕴藉”。

这些评价与认识都运用到联想或想象, 但都是抽象思维, 不是审美感知时候的感性思维 ;其思维基础都是师生的审美经验与文化修养, 而不是条件反向式的表现 ;师生也都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 但不是感官上的愉悦, 而是精神上的愉悦。正因为如此, 审美活动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审美主体才有可能逐步深入地获取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

伴随着审美评价, 也有情感体验, 但这种情感体验已经不同于感知阶段的审美体验了。在感知阶段人们的情感与审美对象的变化同步或共鸣, 其情感为其美感所同化, 随着审美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常常是不能自主、不能控制的, 其体验是强烈的、情不自禁的。在审美评价时, 其情感体验是对不在眼前的美的刺激的一种回味、怀恋和向往。其情感体验的强弱程度与先前审美感知时的情感强烈程度成正比, 而且, 只要审美主体能记住这种对象的美感及其愉快, 其情感便会一直保留, 直到再次体验到同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人们回味美、怀恋美和向往美, 进而成为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动力。此时, 语文教学不妨乘势把“颈项以上的学习”转移到“颈项以下的学习”中来——

五、借助审美体验, 激发学生创作

学生在接受了某种作品的熏陶, 又经历了审美评价, 容易产生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表达美、创造美的心理愿望。一些学生由此创造的优秀作文, 虽达不到发表的水平, 也不失为才情横溢和文采斐然的佳作。他们力图用正确的审美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加工、锤炼, 以求达到完美。此时,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审美体验尝试创美工作, 不仅能发展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能有效地巩固和提高鉴赏美与评价美的能力。

作文是典型的创造美活动, 其创造过程中的“观察”“选材”“立意”“构篇”“表达”“修改”等活动都应当遵循审美的原理。比如景物描写中的“观察”, 由多感官刺激获取多方面感受的原理, 可设置“开放五官观察法”;由“远近法”直观可以切断实际距离的原理, 可设计“透视观察法”;由“以形写神”的留白原理, 可设计“简化处理观察法”;由“主观情感影响客观景象”的原理, 可设计“变形观察法”……再把这些审美观察的材料进一步加工为符合相关美感特征的文章, 一篇篇美文就会由此诞生。请看下面一篇题为“迷人的五针松”的作文的片断:

……

那瘦得恰到好处的松针真奇妙, 五根小针合成一片小小的松叶, 几片松叶合在一起又组成一方绿色的风帆 ;它们寄托着神奇的梦想和希望, 使人联想到一股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一弯枝干的顶头是一星嫩白色, 仔细看它, 原来是五针松开的小花。嫩嫩的小花儿仿佛夜晚天幕中一颗闪烁的星星, 点缀着这一片绿色的世界。这淡黄的小精灵悬挂在天幕上, 点破了绿野的寂静, 如同一望无际的湖面飘过的一片白帆, 辽阔无边的大海掠过一只海鸥,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尖尖的松针, 有的是斜着伸出去的, 有的是早早的展开的。一阵微风拂过, 有的小针叶刚才还在低头沉思默想, 现在也扬起头来, 如同一个个情感涌动的诗人正对天当歌。那些倾斜的小针叶在微风经过的一刹那, 宛如柳树上刚刚沐浴过春雨的叶芽, 伸展着动人的身姿, 报道着初春的信息, 真叫人意乱情迷, 梦霭缭绕……

在我们教室的窗台上, 五松针接受着阳光的洗礼, 风雨的陶冶, 与知识氛围的沐浴, 显得格外地精神与滋润。那多情的水珠, 是热带丛林中雨季留下的痕迹。风一吹, 无数水珠洒满山岗, 形成潺潺的涧水, 滔滔流向大河, 又滚滚涌向大海。那蜿蜒在主干上的枝叶, 构成了海天之间奇妙的生物体, 那横着的身躯分明是一抹朝霞, 一弧彩虹。恍惚之间, 我耳畔仿佛响起了一串鸟鸣, 一泓飞泉, 一曲山笛……

上文无疑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这是怎么写成的呢?笔者与学生通过《森林与河流》的欣赏与评价, 析取出“主观情感影响客观事物”的原理, 设计成“变形观察法”;再让学生据此观察一株五针松盆景, 写观察笔记 ;然后选择一则观察笔记, 抄在黑板上全班学生集体修改。

修改的过程, 也是指导学生创造美文的过程。我们师生根据创造美感形象的实际情况, 把“变形”生成为“横向多项变形”与“纵向多级变形”。因为人们带着情感审视事物, 势必产生联想想像, 基本思路就是横向展开与纵向深入。审美感知时无法记录, 审美评价时也没有具体体验, 只有在创造美文的实践中方可梳理清楚。如“如同一望无际的湖面飘过的一片白帆……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是“横向多项变形”, “无数水珠洒满山岗, 形成潺潺的涧水, 滔滔流向大河, 又滚滚涌向大海”是“纵向多级变形”。当然, “纵中有横”“横中有纵”“纵横交错”是常事。通过这次美文创作活动, 再读庞培的《森林与河流》, 感受大不一样了。有学生情不自禁的说 :“原来庞培喜欢‘横向多项变形’啊”, “‘横中有纵’也不少”, “其实结尾一句还可以进行‘纵向多级变形’的”。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第一次把语文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怎么落实?而审美活动尤其是美文创作为此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操作方法。从文本阅读前的审美感知到文本解读时的审美评价, 再到根据文本某个原理的美文创作实践, 再回到文本阅读, 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效果如何?不言自明, 不妨试一试。

摘要: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怎么落实?而审美活动尤其是美文创作为此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操作方法。从文本阅读前的审美感知到文本解读时的审美评价, 再到根据文本某个原理的美文创作实践, 再回到文本阅读, 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

语文审美教育教学研究 篇11

一、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概述

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体验人生的精神与文化的活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要将体验式教学与解放人性、完善人格巧妙地绾结起来。审美教育能在学生思想性的自由与课堂严密性的自律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就要进行审美体验式阅读。“悦读”重在读,突出悦,言外之意就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开心的,有所收获的,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集乐趣、情趣、理趣为一体,实现自我阅读,自我调理和自我控制,表现出自然自由和自我实现,这是一种心智的启迪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发展过程。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应该摒弃以往陈旧滞后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的时候能用生命和情感来感化学生,能创设激扬生命的教学情境,以文本语言实践为出发点,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实现个性化发展,实现理解和感悟的相互融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有效的高中生的审美体验心理,从而制定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增强审美感悟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积累为导向的模式,让学生真正用审美感悟能力面对文本,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回归到学生精神享受和精神成长上来,促进其生命的完善和健康。

二、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思维探究

审美体验下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的开展极大的优化了阅读教学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它是体验式教学的选择,也是审美教育的内容,更加突出学生的自我阅读和自主阅读,倡导兴趣阅读和快乐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和学习模式。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教学重在趣味阅读和理论阅读相结合,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充实,它以“独特审美价值”的标准,平衡推荐书目和自主阅读、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独立阅读的交互主体性关系,落实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实现了三维目标。 审美体验下的高中语文悦读,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倡导情感性教学,重在学生体验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为,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实现思想的碰撞,在情感上引发共鸣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让学生在鉴赏文章的同时,提升思想价值观念,真正的做到语文阅读的教学就是真善美的传播,假恶丑的规避。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思想和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为此,审美体验的高中语文“悦读”要倡导情感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化的教学过程中操练品性,提升修养。语文阅读的素材要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思想家周敦颐曾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也是比较宽泛的,它在传识布道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学生理解比较透彻,更容易感悟到阅读的魅力,发现阅读的价值,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开展审美体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审美体验的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情感的体验,如在课堂《故都的秋》,教师必须让学生深入的感悟和体验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等,同事还要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挖掘其悲凉的人生感受以及对国家前途担忧的时代感伤情绪,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大大提升。

(二)创造阅读意象,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更是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的过程,要想有效的实现审美情感体验下的悦读,首先就要找到学生悦的出发点,当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阅读材料的内容,教师的引导、问题的设计等等,但是创设一个情景交融的情境概念是实现学生审美悦读的重要路径之一。这就牵扯到阅读意象的创造,审美中美的产生载体主要是阅读的意象,或悲伤,或优美,或幽默,或凄凉,这都需要实现情景交汇,物我合一。无论是文字还是物体,审美的产生都需要人们意识的参与和激发,也都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审美意象就是阅读者通过阅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感性色彩,从而内化到阅读者的思想和价值,形成一定的共鸣。

(三)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让学生进入美感世界

语文悦读有“阅”才能“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阅读的素材,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熟能生巧,学生通过一定量的阅读,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其实,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调动高中生的感知、感情和感觉等心理机能,让他们感悟到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让学生进入到阅读的佳境,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大世界。在学习《春江花月夜》的时候,纯美的、幽静的意境和画面,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文字描绘的美丽世界。春、江、花、月、夜的魅力意象勾勒一幅纯净唯美的春江花月夜图,能给人无穷的感悟和思考,奏出对现在与未知人生的生命华章。

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三法 篇12

一.透过语言文字发现美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 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乃是审美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有的作品语言端庄中正给人以凝重坚实之美;有的作品语言雄奇秀丽给人以轻松奇谲之美; 有的作品语言虽平实却给人感受到内在的思想张力……总之, 不同的作品, 因其语言文字排列不同, 产生不同的美。

如鲁迅的《药》结尾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 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 在空气中愈颤愈细, 细到没有, 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这是沉重郁结之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 描写少女采莲荡舟的画面“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 这是轻盈欢快之美;巴金的《小狗包弟》用质朴平实的文字, 讲述自己的沉痛忏悔, 这是含蓄上进之美……

因此,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应注重对语言文字分析, 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语言、句式与表达方式, 透过语言文字表面, 捕捉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发现字里行间的无边美色。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许多文章, 其文笔与句式不读不足以体会其妙处, 有感情的朗读即是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 沿着作者的行文与思路, 用自己的话, 替作者抒发作品的感情。

二.创设情境意象体悟美

有些作品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浅露于外的, 给人以直觉的美感, 往往不必深思;但有些作品, 其美感是蕴藏于内的, 需要读者掩卷深思, 在脑海中构建意象, 方能探得其妙。针对这类作品,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透过作品与文字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在脑中创设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意象, 展开想象的翅膀, 进而体悟其中的美。

如宋祁《玉楼春》一词, 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先生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对高中学生, 单就字面而言, 他们往往无法理性挖掘其内在的美, 对春天的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景色并无多少形象的感受。再如贾岛《题李凝 幽居》一诗, 写道“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 来刻画环境之幽静, 响中寓静, 有出人意料之胜。而这也是高中学生缺乏审美方法, 难以理性鉴别的地方。

针对这类内蕴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 利用图画与声音, 模拟虚构这种场景和意境, 积极引领学生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作品意境之中, 体悟其中的美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通过多媒体, 创设莺歌燕舞、蜂飞蝶绕的或喧闹或繁忙场景, 引导学生在脑中积极想象, 从而体悟春天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绪体验法, 创设临时情境, 如,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教师可以在课堂突然中断讲话, 让学生在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中加以体悟响中寓静, 再去体悟诗的幽静美。

三.鼓励模仿创新创造美

创造美本身即是“再审美”的过程, 是将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知识重新用自己的作品予以表达的过程。而要完成这种过程, 对于阅历尚浅的高中学生而言, 首先是一个模仿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对美的认识和内心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模仿创新创造美?可从作文的写作训练入手。

首先, 厚积方能薄发。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教师还得让学生养成收集、积累优美文辞句式的习惯, 通过不断的积累, 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正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发挥而来, 若没有平时的积累, 是不会有如此老到的语言。

其次, 学会审美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模仿的优美文章, 或仿其构思美, 或仿其语言美, 或仿其形象美, 或仿其情感美, 从而在训练中不断增强写作技巧和审美能力。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 其构思之美、语言之美, 均模仿教材里的《孔雀东南飞》。其后, 2004年、2007年高考, 都有考生据此变换审美角度, 模仿出新, 不断成就高考美文。

上一篇:B/S设计下一篇:写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