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2024-09-30

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精选8篇)

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1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素质教育的难以实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 美育教育 中学语文

中国语文教学在经历了近3000年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具备了完备的内容和形式。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学在目标和方法上越来越显示出其游离性和陈旧性。于是,教学质量滑坡,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了几十年语文,字都写不好”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语文美育的理论准备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一、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美育问题

1、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所谓的语文美育,只是抓住课文中的某些词句,刻意同美学概念挂钩,形成教材分析加美学术语的套路,实际上课内容与美学概念仍是未能完整结合的两张皮。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甚至会因为重形式而无法落实语文内容的教学。这样的美育,并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部分老师之所以能把语文课同美育较好地结合起来,往往得力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或者是自己独创性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课充满诗意,氛围活跃,能收到“陶冶情操、启发智慧、传授知识”的综合效益,但其实践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缺少自觉性、主动性,也缺乏推广性。他们创造的宝贵经验,并不能让其他教师也同样获益。因此,加强理论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美育理论框架已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

2、构建语文美育的新框架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语文美育的性质。美育不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或者点缀,也不仅仅是为了进行情感陶冶。从根本意义上说,语文美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而美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3、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高是制约语文美育的瓶颈。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主导者,应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冲动。同时,教师自己应更多地在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参与到课堂艺术的设计中来。这需要教师既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的脉络结构,同时又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板书,投入教学,引导学生。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1、开发课本中的美育资源

中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在作家的感性审美之中,融注了个体对世界的领悟和感知,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个人独特性。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潜藏的“情语”,从而进入文本境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师应尽量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受到美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美感愉悦,还有很多的诗词,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可以让学在其中,去分辨是非,体验道德之美。

2、促发联想,引导学生鉴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一方面要诉诸形象,另一方面则必须诉诸感情。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认为文章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才能感染读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情感与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为此,在讲解分析中,必须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并有意识地将自身的审美经验与之相互联系,积淀审美财富,成为他们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藏。

3、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审美创造力

作文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通过课程教学,会给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许多写作范本,而学生的作文创作,是范本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能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社会、人生之美。这一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社会和人生、如何审视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以防学生跨入审美误区。

三、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积极意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

美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审美化教学一改过去呆板,平淡乏味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语文审美化教学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审美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合,移情和认同,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共鸣,可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2.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智能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审美化教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大有裨益。教学中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与创造,是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描绘,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阅读,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乐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享受,扩展了形象思维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以焕发着真善美光辉的美的事物为生动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通过形象生动的美的事物,美的语言,美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提高审美鉴赏力,能分清美丑,识别美的性质、类型及程度,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最终落实到表现美、创造美的社会践,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语文审美创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力。

4.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今社会需要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试教育的苦果引发了教育界对美育的反思,而美育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是未来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化教学,能切实改变以往单调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语文素质教育论》,马国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周庆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感应与塑造一语文审美教育论》,曹明海,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2

一、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 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要善于创设人文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文本内容诉诸于视觉的图画。根据文本内容配之于音乐, 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 深入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 形象地展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 以陶冶其情意, 提升其情感, 积淀其生命阅历, 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用实物演示情境, 图像再现情境, 多媒体显示情境, 语言描绘情境等, 引导学生“入境”、“与亲”, 通过言语、照片、录音等多媒体, 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 在朗诵、体味诗句, 总结周总理一生光辉业绩后, 将记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 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此时, 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 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 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 学生心中的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得到了高度升华, 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

二、启发诱导, 熏陶浸润, 培养审美鉴赏力

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 这种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统一。诸如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欣欣向荣的春天之美等等, 这都能给学生以大自然的美感, 获得美的享受。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 能给学生以“江山如此多娇”的感

从现代历史来看, 一个好的中学, 总是能够名家辈出。比如香港培正中学, 造就了许多的数学物理方面的人才, 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以及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究其根源, 这当然和其优良的师资、高素质的学生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分不开, 但是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学教育在一个人成才上所能起到的作用。中学物理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一、物理是一门科学, 一种思维方式

教授一门科学, 既容易又不容易, 说容易, 既然是科学, 就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因此, 只要循序着自然的逻辑去理解, 去深入, 总是能让人“懂”得物理。说不容易, 因为本着通常的教育方法以及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物理教学, 很容易就把教师和学生引入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死胡同。科学的基础是思维方式, 而物理也恰恰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结果。物理在教会学生一种已知规律的同时, 也应该传达给学生认识未知规律的思维方式。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 然而在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是相当的困难, 而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思维方式方法形成之际。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 正是得益于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 正是得益于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倡导的是自由, 有了自由思想, 科学才能真正的生根和成长。物理也正是这样, 而现在的教学方法, 很容易在一方面将人死死地限制在了书本之上, 另一方面, 健全的考试机制也完全不能给人以自由的空气去思考真正的物理科学问题。当然, 这么说并非是反对考试, 只是觉得在目前这种考试高压之下, 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由于对物理的兴趣而乐于思考。

实际上, 中学物理形式是简单的, 但是本质上绝对地不简单。拿力学来说, 中学已经将经典力学的思想全部阐述清楚了。真

受, 更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孙犁的《荷花淀》, 充满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景美, 人更美。景, 美在清新, 美在丰富的内涵;人, 美在质朴, 美在崇高的精神。景烘托了人, 人美化了景, 充分展示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如同白洋淀荷花一样美丽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受到感染, 心灵得到美化。大自然中还有一些自然风物, 像黄山的“迎客松”、晋祠的“千年柏”等等, 由于年长日久, 已溶入了很深很深的社会内容, 尤其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建筑、雕塑等文物, 它们不同于山水树木, 已超出自然, 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美, 而是一种艺术美、社会美了。

三、激发想象, 体味实践, 培养审美创造力

美育是以感悟体味为主获得精神世界的根本素养, 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调动其全部文化知识和人生体验, 去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及其艺术形式, 都要通过学生的审美活动, 去观察、想象、体味和领悟。每个人的天资、气质、性格、趣味和审美倾向不同, 其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各有差异。

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以至反复的审美训练, 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他们认真体味感受, 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正的“懂”了牛顿三定律, 也就掌握了经典力学思想。再复杂一些, 深入到现在学术问题,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等等, 也不外乎牛顿三个定律加上一些复杂数学工具的应用而已, 再前沿的经典力学问题也超不过这些。思想既是规律, 规律是科学的规律, 所以说中学物理已经完全可以教授给学生完整的科学思想了。因此, 毫不夸张的说, 中学阶段已经在一个学生之后的更深层次的学术生涯上打上了烙印。

真正的物理大师, 都是擅长自由思考者, 对一个问题长时间、一如既往地深入思考, 最终改变历史的成果才能出来。而这样的大师, 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面才能成长起来, 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老师只能传授一种思维方法, 一种面对问题, 面对未知事物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 但是天才却可以被扼杀掉。这样说其实更简单了, 教育除了让普通人各得其所之外, 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 给天才的成长提供合适的土壤。上面培正中学那个例子, 其实还有国外, 物理大师的成长, 也不外如此, 没有哪个大师是手把手教出来的, 也不是一张考卷一张考卷的考出来的, 当然也不是这个竞赛那个竞赛竞出来的。

二、实验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同时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就是, 实验在一门科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可以说实验支撑起理论的架子, 理论是大厦, 那么实验就是钢筋所组成的梁。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

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认为, 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 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

当物理学中一个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言相矛盾时, 就会发生物理学的革命, 并且导致新理论的产生。他根据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历史和他亲身的经验指出, 许多重要实验, 例如K介子衰变中电荷共轭宇称与宇称复合对称性 (CP) 不守恒的发现, J粒子的发现, 以及高温超导体的发现, 开辟了物理学中新的研究领域, 但这些实验发现都是预先在理论上并没有兴趣的情况下作出的。

因此,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 不但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而明显的是, 我们的目前的教学当中实验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 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在现有的基础之上, 除去现成的仪器, 能够安排学生自己制作、完成实验, 这无疑对学生能力培养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外, 实验最重要的一项乃是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物理实验离不开测量, 而同时测量又是实验最本质的东西。如果能在中学阶段就能更深层次地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误差的基本知识, 这必定能够促进日后的科学思维观点的形成, 而实验领域的一些重要方法, 比如如何减小实验系统误差、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等等所普遍需要的技巧, 如果能够掌握, 对学生来说也将是能够受用一生的知识技能。

让学生自由的进行探索性的实验, 在模拟已知的旧知识发现历程的同时, 掌握认知世界未知事物未知规律的思想方法, 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精神的训练。

总之, 物理是一门科学, 因此物理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在书本上的定律和公式, 不是靠背诵也不是靠单纯的手头验算就足够, 而是一种需要被人去理解, 需要对照客观事物去掌握的科学。

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 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的记忆, 更重要的是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形成。

(庐江县金牛中学)

论高中语文宋词的审美教育 篇3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人的词作8篇,分别是:《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和《醉花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四单元是古典诗歌。其中,第17课主要编排了宋词,它们是:《雨霖铃》、《念奴桥·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辛、柳、李这四位词人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分别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教材所收录的这几首词既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集萃,又是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典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品读和鉴赏宋词,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品味语言美

(一)语言的音律美

词与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词与音乐的关系密切,词在产生之初就是配合音乐吟唱的,因此词是一种具有音律美的文学体裁。词的语句长短参差,韵律错综变化,看似无诗之韵律规整,实则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李清照《声声慢》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等,都是叠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共十四个叠字。《望海潮》中多有《望海潮》中多有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了”、“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指,或为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琅琅上口,颇具韵味。

(二)语言的图画美

词的语言细腻形象,词的篇幅也很短,必须用最精练的语言,寥寥几个字把人物、景物以及情感展现出来,同诗一样,词的语言也具有画面美。但是词比诗篇幅略长,词所呈现的往往不是一张图画,而是一幅画卷。比如《声声慢》,“最难将息”,首先看到的是个未能入睡的女子,“晚来风急”,天渐晚渐冷,这个女子独自人“三杯两盏淡酒”依然无法消除寒冷,“守着窗儿”,倚在窗边的她,看到“雁过也”,还看到了“满地黄花”,听着细雨滴滴答答。这样顺着词句塑造起一个孤独凄婉的女子形象,不仅具有静态的画面感,更有动态的镜头感。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组动态的镜头,仿佛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那种“怎个愁字了得”的愁苦情感。

二、感受意境美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是经过作者的心灵化之后的物我合一的体验状态。宋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它以语言文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宋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美,因为意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作者情感的表达,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突破口。宋词的意境幽深婉约,最能言说人生复杂细腻的情思。

(一)把握词的意象

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层面,然后以此为基础,才能好好地品味词作的意境美。比如《雨霖铃》,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客观景物,“寒蝉”、“长亭”、“都门帐饮”、“兰舟”、“暮霭”,这些单独的客观景物描写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感情,教师应该把它串联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解读各个意象,并在意象解读中带领学生带着自身情感体验一步步进入到组合成的整个意境里,去揣摩那山水间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掌握词的艺术手法

感受宋词的意境美,还要掌握宋词中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宋词在艺术上融诗文辞赋于一炉,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更加精湛,铺叙用典、对比反衬、比喻象征等手法是宋词的一大特色。如《醉花阴》中比喻的巧妙运用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下阕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把酒”、“暗香”、“黄花”,或用典或借代,“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纸上。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更是以花喻人的千古佳句。词中比喻不着痕迹,有烘云托月、藏而不露的韵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连用典,上阕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望海潮》用铺叙的手法展现了杭州的繁华、西湖的秀丽和市民的游乐场景。《声声慢》里用“秋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景物和“寻觅”、“喝酒”、“望雁”、“观花”、“独坐”等动作反衬出作者极度孤寂与悲凉的心境。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营造出宋词旷达幽深的意境美,是语文老师要重点讲解和引导学生感受的部分。

三、体味情感美

宋词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在于它细腻生动的语言和旷达幽深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词中充盈着作者丰沛的情感。相比诗,词的形式、题材和世俗性,都使词能够自由地释放人的全部情感,如果说唐诗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雄大气度,那么宋词则充分表露了国人的内涵和底蕴。宋词中一些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怀古思今之作往往蕴含着词人伤生伤世、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和对人生万物的通达感受。以生活中随意碰触到的一景、一物、一事为载体,把它们联想刻画成或美丽壮阔、或清幽凄幻的各种形象,来承载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宋词虽然年代久远,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与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共同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体味词中情感美,教材选取的几篇宋词都体现了古人有代表性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感悟,学生对这种情感的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endprint

(一)生活情感

词起源于民间,属于民间文学,多以世俗生活为题材。进入文人阶层之始,是一种由歌妓们在樽前花间配合着丝竹演唱的小曲,一度成为抒发儿女之情的专门文学体裁,后来爱情与相思成为词的一种重要题材。柳永和李清照均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将儿女情长表现得淋漓尽致。《雨霖铃》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整首词情景兼融,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李清照作为闺阁中的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下,她的活动范围和生活阅历有限,却将闺怨词发展到极致,是我国最伟大的女词人。《醉花阴》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声声慢》写于作者晚年,丈夫去世后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抒发了作者极度孤寂和悲凉之感。

过去我们认为儿女情长难登大雅之堂,高中语文教材却选了三篇与情爱有关的经典宋词。除了这三首词语言和情感的表达非常自然优美外,我们现在能够正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追求美好的爱情是灿烂人生的一部分。要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是灵魂和肉体的完美结合,是事业前进的动力,是生活美满的象征。同时引导学生珍重亲情和友情。生活中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完美人生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三种情感,即使物质贫困,精神上也是富有的。

(二)生命情感

宋代的文人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对生命和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把对生命无常的了悟、对人生缺憾的醒觉、对历史烟云的感叹寄予在诗词作品中。苏轼是这方面的翘楚,他的诗词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定风波》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切归于自由、和平、宁静、恬然自适。

苏轼的很多词在超逸脱俗之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文老师可以适当拓展,比如我们熟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表达的既生于现世又超脱现世的洒脱情怀。宋词中这种通达的人生感悟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坚持对自身的超越和完善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自由,在一种寓意于物而不守制于物的精神状态下,领受大千世界的无穷之美。

(三)爱国情感

在宋朝南渡之后,词中忧家忧国的感慨多了起来,辛弃疾便是“爱国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关注而又满心担忧,词中满溢着对家国的忧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慷慨激昂的词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人们至今犹可强烈地感受到词人心中翻滚的那一股爱国热忱。

说教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早已引起学生的反感,但辛词所包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却是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范例。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狼烟四起的峥嵘岁月对他们来说太过久远。物质生活的丰富,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的滋生,对国家民族责任感的淡漠,辛词中充满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对他们有着振聋发聩、扣击心灵的巨大作用。

宋词洒脱、多情、与音乐相和,是更具美感的文学形式,赏析宋词是一种审美娱乐过程。我们在讲解宋词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古诗文的篇目来解读,还要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翁晓君.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宋词的审美鉴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2]朱少山.高中语文宋词的教学策略[J].语文月刊,2013,(03).

[3]杨奕蓉.论宋词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周桦.论宋词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林霓.浅析宋词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0,(04).

[6]唐致文.宋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0,(02).

[7]张常清.谈谈宋词教学的着力点[N].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1).

[8]李桂萍.由“诗庄词媚”谈宋词教学的显与隐[N].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9]买丽娜.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J].考试周刊,2009,(27).

[10]高小波.宏观把握微观赏析—宋词教学札记[J].学语文,2009,(05).

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4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必要的语文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立足多元化,争取实现三维的目标,为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情、学情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语文教材内外的审美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能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不细心的挖掘,只能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最为基本的就是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中设计的内容较多,要想挖掘审美教育的资源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不断的研读教材内容,并适当的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首先,认真探究和分析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资源,这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素材。苏教版教材中也选取了很多的美文,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花一世界》《美丽的创造》《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荷塘月色》《六月,我们看海去》等等,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现实景物、自然风光的概括描述和提炼,富有极强的美感和美学意象,透过文字是可以感悟到春夏秋冬自然风光之美,人物塑造哲理沉思之美等。高中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能彰显文字之美,承载文字描述的景色之美,震撼内心的灵魂之美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理想素材。语文教材中能够渗透审美教育的文章篇幅是非常多的,但是都需要教师耐心的挖掘,做好深层次的剖析和解读,让学生感悟到或者体验到各种美好。语文教学有教学大纲,但是没有绝对的约束和限制,也就是说语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扩张性。除了夯实教材内的审美教育素材之外,教师还要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和讲授内容,不断的挖掘教材外的美文,古今中外的名著、散文大家的作文,网络文学中的精品等等,都是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二选择。比如很多散文非常的优美高雅,或小巧精悍,或大气磅礴,或构思精妙,或荡气回肠。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的美,都是耐人寻味和细细品味的,只要用心发现,教师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美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任何地方。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反思,无形中得到美的熏陶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也不是让学生机械式的背诵诗词,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寓教于乐,促进知识能力和品质个性的发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审美意识和审美体系。在此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反思。读的内容多了,反思的深度大了,学生就会感受到美,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不同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对于同一文章的理解会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为此,阅读过程中不要整齐划一,不要统一答案,提高学生的感悟力。辟如在阅读《雷雨》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谈谈彼此的看法和感受,对文章中出现的人物角色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体会周朴园作为一个资本家在同侍女侍萍发生关系后又为自己前途而抛弃她的恶劣行径。侍萍又回到周家做女佣,这反映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过程。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就能体会到人物角色的内在美。阅读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更是理解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这样得出的审美体验才更加深刻。阅读比较是非常有效的审美教育途径,在此过程中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优化教学设计,拓展审美教育途径

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无论是内容、形式和方法都是非常多元化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审美素材,整合教情、学情和教学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授课,切勿进行理论化的口授和填鸭式的灌输。语文教学本来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就要多元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考试成绩。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可以转变思维,适当的拓展审美教育的途径,这样就会提升审美教育的有效性。比如突出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意识。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固然重要,但是“育”更重要。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到德高为师,行为示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修养去感化学生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培育自身的优秀品格。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讲究外表美的同时,更注重内在修为的提升,做到心灵美和外表美相结合。再如,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待一个事物,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积极的注入正能量,擦亮双眼去发现世界的美好。同时,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唤醒内心的善良,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爱好和卓越的习惯品质,培养高雅的情趣,端正审美态度,拒绝低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和学科教学的特点,通过作文创作、朗读和美文欣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5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及审美教育

--------------------------------------------------------------------------------

(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严正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此话不无危机感。国际竞争的压力,突显出原有教育体制、教育观念不合时宜的陈腐与偏置,惕警起改革的势在必行。“素质教育”这一术语作为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反动二被导入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轨道。并且在其运行之初显露出一种令人喜忧参半的复杂状态,其中的混乱、偏颇、漏洞、障碍等等,在此不想多做探究,旧瓶盛上新酒,也难免一些残留的旧滴,混杂、消解了新的纯粹,但一滴与一瓶,浓淡已经判然。

(二)

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素质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所有外部事物、知识文化等在人的身体心灵头脑骨髓中内化之后所氤氲所澄明所亮敞出来的那些东西,它是超越了旧的明晰与熟悉,面对新的混沌与陌生时的那种分选、爬剔、梳理、消化、吸纳、以及新创的自由与自觉。素质不是具体的某种工具,而是能握任何工具,并能游刃有余运用自如的那一只手。

关于素质教育,李岚清的定义颇有意义:“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片来自最高决策层的声音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对“素质教育”目标方向的界定,更在于其中可喜地透露出的一片人文关怀意识――“对国民大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价值关怀。对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尊重。”并且在此,审美的维度被明确树立进了目标的范畴。这无疑是对过去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标,以升学率为转轴,以智育为量度准绳的逼仄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一种反拨,这不啻是未来教育发展、人的发展的一道福音。

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响亮的声音传遍耳闻的当今,问题早已不在于概念的是否适当以及它是否必要与是否执行。

困难在于操作:如何操作?怎样保障它不偏离、不歪曲、不流于表面的形式......(当然前提是: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具体可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建立。)

在我们这个注重功利、实用的社会,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个裂变的阵痛时时绞动心的浮躁迷惘了关照的眼眸缭乱了常态的步履的转轨期,在这个被各种俗谛充盈围抱、芸芸广众乐于媚俗或不由自主地流于媚俗的氛围里,在这个选择方式表面上的多元化终究掩映不住本质里的一元化的单一性指归的境地里,我们可以想象:素质教育将有可能走向何处,它的哪些内容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为轻松并且卓有成效地被落实,二哪些内容壬将一如继往地因循旧辙或被置之高阁或无可奈何地流于形式并且愈演愈烈每下愈况。

于是,一方面我们欣喜看到:我们欣喜看到:我们已经因材施教、因地、因时制宜地培训了多少富有“素质”的各型人才,他们都在社会的庞大的建设系统中找到了自己或取或予或显赫或寻常的位置:厂长、经理、懂事、企业家、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等等花开遍地、桃李满园、蔚然缤纷、俨然灿烂。

我们触摸到文明前行的脉动――科技在进步、物质财富在丰富、经济在增长、生活水平在提高、社会在繁荣......生活的外观似乎越来越光滑美丽、越来越无懈可击。

但同时,我们也逐渐感觉到:在小汽车、错层式家庭住宅、精致的厨房设备、高传真装置、多媒体、互联网络、精品屋、专卖店......陆陆续续闪亮登场的同时,人的形象却日渐远离生活的镜头,变得模糊不清,就象夜雨街灯下幢幢匆匆的影子,塞满各种电磁波、油墨、激光盘气息的脑袋下面是日渐荒凉的心灵,生活的本质益发地晦暗不明。

我们逐渐了解:在物质、金钱、技术、事业及其 成功不能抵达不能充满的时间与空间 ,许多人无法逃避无法摆脱某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煎熬与追迫,不能为自己张罗起一个修习精神的道场,不能为自己垦殖一片憩息生命的园地,不能为心灵找到一方坚守的位置,在精神生命无根无家的状态下,把自己交给无聊与庸俗,交给为金钱地位享乐的奔竞,交给声色犬马的追逐与狂欢,用华丽的包装、盛丽的场景掩遮起骨子里的贫血空洞与苍白,并且自命为大手笔,而这样的手笔,充其量不是给文明导致堕落的观点写上一条充分的注释而已。

物质的富足不等于精神的丰盈,技术的高超不等于科学的发达,拥有握工具的手不等于拥有适当使用工具的心灵。

(三)

吴宓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凡古今中西之人,其生活及事业,皆有外阳(功业、道德、思想、责任)与内阴(生活、婚姻、恋爱、情感)之二方面,表现如一,乃为真诚;情智双融,乃为至道,阴阳合济,乃为幸福。窥此二者之全,乃为真知,由此二方面竭力帮助,乃为真爱。”

传统教育理念及其运作的偏颇或者说不近人道处恐怕就部分在于割裂了人生阴阳的合济,不一人的完整为本,而把人当成运转社会这部庞大机器的某种工具,当成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手中可以任意调拨的棋子,而不关心、爱护、帮助人们去获取“情智双融”、“阴阳合济”的至道与至福。

教育的运转臣服于市场经济霸道的指挥棒下,学校变成了流水线作业的生产车间,教师成了各种技术工人,而学生就是专门制作的迎合市场口味的适销对路的各类产品,在按部就班的一道道程序化工序结束之后贴上统一的商标与功用说明批量投放出去载浮载沉,经过时尚的`潮流层层濯洗,终于褪尽一切个我的色彩成为无质感无区分的一沫沫漂浮物。

人的塑造被异化,被简单为工具的制作,技术的解放力量――使物工具化被扭曲成技术的桎梏――人的工具化,人生多向完整的需求让位于一维的现实功利。

而每一个完整的人生都有两种潜在的需求:一种是以连续的开创去实现自己。另一种是以一种永恒的宁静来抚慰自己,而且人类文明的程度越高,创造性生活的范围越广,强度越大,其需求的宁静于抚慰也就越细腻、越丰富。

从人生的完整需求出发,为现代建设与生活的素质教育,它的理念与运作中所贯注的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获得完整与幸福的目标的关怀与“竭力帮助”,即一方面帮助其拥有开创事业人生、发展自己,实现自我所必须的方法与能力,不仅仅教给获取知识能力、开启灵明的钥匙,激发起追求未知的渴望,在内心里建立起自我教育的意念,一生追寻与维护生命的灵性、激情、想象与创造力。

另一方面,帮助其拥有一颗丰富饱满的心灵,一颗能够去粗取精、吐故纳新的向着纷纭繁富、良莠参差的现实存在敞开的心灵,树立其一个能够抵拒种种诱惑与打击,能够把持、能够守定自己的信念,养育一个能够参与与融入现实人生而又能够超越某种现实层面的进退裕如的精神,经营一方能够宁静、抚慰心灵、修养生命、栽种生活中点点滴滴、大大小小浅浅深深的体会与感动并且能够使其开出芳馥的的花来的丰饶园地――多少人因为“后院失火”而最终丧失了曾经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而原来,我们可以不等到发现“后院失火”时才想起应该予以的经营与管理,可以不等到看见朽坏堕落的不可逆挽时才想起应该给予的呵护,就像我们可以不等到呼吸到远超安全阈值数倍PPM的污浊空气时才想起曾经疏忽了的预防,可以不等到泥沙淤积充塞了所有的江河湖海洪水汪洋恣肆时才想起保护森林植被,可以不等到一个个物种一一迅速地灭绝时才想起全球生态的……对于渴望清洁水源的人类,人工制造的“纯净水‘永远只能是杯水车薪,就如同人们不能以杯水的沉醉代替生命有家可归的饱满与宁静。

(四)

与关怀个体生命的完整 与幸福相应的,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内容还包括培养受教育者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一切的人文关怀意识,这是同一问题的另一面。

1989年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口号:“学会关心、学会发展”,其中也不无人文关怀的意识。

从关心一枝一叶到关心整个世界,从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到整个的人类,从关心自身的发展实现到关心集体、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

见微知著,推己及人,儒家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信条,其中不乏可资现代运用之处,小事做得来,大事才能提得起,可供挖掘、可供借鉴的不乏其例:

日本教育法将关心的内容化为一条条细则落实到每一阶段的教育。

新加坡的“好公民”课程和《儒家伦理》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让学生从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通过生动多样的方式,将关心的意识及诸多的价值观念传递并化入学生的观念及日常的行为。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对关心目标的概括周到而又简明――“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身健康;关心家庭、朋友、团体;关心他人;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全球生存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如果学会关心,人们就会应付裕如地处理好诸多的现实问题。

如果学会关心,人们就会自觉地、自由地、负责地、欣喜地、充满爱心地参与生命,成为创造的合作者,成为存在的守护者。

如果学会关心,人们就会激发出发展的活力,生发发展的自觉,使自身的认知、能力、态度、价值观、情感等得到整体的和谐的发展,并且在发展中享受到一种“神驰”的快乐。

(五)

因为每一道涟漪的觳皱而有奔涌无际的波涛,因为每一片叶的翠绿而有遍及天涯的葱郁,因为每一芽音符的灵动而有和谐浑成的交响,因为每一片雪花的铺展而有覆被大地的洁白……

而雪花的晶莹与纯净,也就在对覆被的参与中得到了明晰的体认。

这或许就是素质教育中双向人文关怀里的辨证。正象美国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所提出的那样:“教育要尽可能既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安宁、和谐和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重点在于更多地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满意和愉快、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为最高价值的某种文化的社会要求。”

(六)

从一朵花里,我们可以体悟到造化的神奇与美妙,从而生发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

涵蕴着美的质素的每一阕音乐、每一幅画、每一页文字、每一道风景、每一缕情谊以及每一个创意设计制作、每一项包含科学精神的技术,乃至柔嫩的一片草叶及其微风中的一缕摇曳…… 也都可以滋养可以盈满可以化美与提升一段生命,激动起追寻的行愿与笃实的努力。

审美教育,应该是达成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目标的上好途径,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运作的突破口,更应是身临现代困境的人和社会解放的必要中介。

“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借助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美的事物、也包括美的艺术),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愉悦他们的性情,从而达到性情和心灵的陶冶、塑造的目的。”

审美教育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对“内在情感”的理性塑造、规范、控制、调整和引导,对生命、意志力的理性调节、规范和引导,,认知系统中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理性渗透和引导,理解力之趋向感知、想象、情感的渗透、变为直觉的理解、领悟能力,这是一个情感、意志、认知三个系统相互渗透、交融的教育,特别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情感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的教育,审美教育最终求得的不是逻辑思维模式的建立,不是道德规范的形成,而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提高。由于审美心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影响智力结构的逻辑思维模式导向自由直观,影响伦理结构的道德规范导向自由意志,从而达到心理结构的完善、协调发展。

正是审美心理结构的自由直观、自由意志,审美教育的陶情淑性、以情动人,使审美教育与单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鹄的的传统模式的智力教育或空洞说教走形式的德育教育区别开来,并且对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产生积极的催化与助力,具有了“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功能。

审美教育引导受教者走向对感性形式及其意味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渗透着理性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开启了由抽象思维能力走向直觉思维能力、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通路、渠道,艺术、科学中的灵感与顿悟,都是审美教育对智力开发的贡献。

智力教育的成果是智力商数的提高,而审美教育还同时增强受教育者的内驱力,完善、成熟其内在心理结构,提高其情感商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事实证明,在影响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各种因素中:“情商”比“智商”远为重要。

审美教育使个体解粘去缚,正象席勒所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使个体由道德的他律进入道德的自律,达到一种道德自由的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以现实功利为导向,美德自身成为对美德的奖励,就像真福八端所道明的那样:“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面见上帝。”

审美教育对于体质教育的促力,在于它为健康身体带进精神自由活动,养成健全体魄。

当前的素质教育,正可紧紧依托审美教育所特具的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增进健美等功能以及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等特点,在教育理念中烙进强烈的审美意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掘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建立自由平等、和谐融洽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将审美观照与审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利用纪律、法规约束、意志力控制、单向传授、强制要求、硬性灌输的僵化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无拘无碍的情景中得到情智的熏陶与培养,将美、以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熔铸与心灵。当然,这有赖于施教者自身的审美素养以及巨大的教育热情。

总之,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者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里结构完善发展的人、审美的人,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前行的人。

这样的人,正相似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的人”,他(她)具有一系列积极的特征:能准确充分地知觉现实;对自己、对别人、对大自然表现出较大的宽容;为工作、事业而生活;超然于世,平静独处;以敬畏、志趣和愉快的心情体验生活中的事件;每一个婴儿,每一次黄昏,都象第一次见到时那么美妙,那么动人心弦;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所有的人打成一片的倾向;对全人类表现出怜悯、同情和真切之爱;具有强烈的审美感;几乎永远了解他们自己活动的美学意义;发挥创造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造活动 中,而且表现在一般活动中;受内心指导,不依附与自己价值观相反的现存文化,等等。

这样的人,正是审美教育紧紧体贴着人文关怀目标的结果,而审美教育还不仅仅是一种目的,它带来的最终是一种审美的在世方式,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他们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并且在其中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七)

刘晓枫先生在《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这部论美文集的序言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学’不是一门学问(甚至不是一门学科),而是身临现代型社会困境时的一种生存论态度。”

审美不仅仅是一种维护、保养、驱动的力量,审美甚至就是一种超越了宗教的拯救力量,人必得张开生命的“第三只眼”,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

因为,只有美,永恒地祝福人的灵性、激情、希望与爱恋、想象与创造,让人在日新月异、旋转飞动的世界里自然地生活、从容地做事;只有美,能够引导人们在蜂拥纷沓的资讯工具金属的冰凉里触摸到缕缕人性的温热;只有美,能够解放技术革命挥之不去的阴影与魔咒,消除技术的破坏性、毁灭性的异化力量,使它成为保护人的生命力及其幸福的工具;只有美,能够使人们超出交换关系和交换价值的罗网,从一个个物质的必然王国跃入精神自由的国度;只有美,能够引领人们的目光,一次次越过窗外钢筋水泥的灰色楼阵,找到上面那片飘着白云的湛湛蓝天以及那永远激动人们心灵的回忆、希望与爱恋,那永远支撑生命的Hero(马丽亚.凯丽《Hero》)。

“沙沙的森林的和音

陶冶过我

我在万花丛中

懂得了去爱。”

[1] [2] 下一页

在审美的尽头,熠熠伫立的便是那偎依着人心的真实与自然的爱。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我们这个民族,就如同一艘负载巨重而又弥满价值之轻的大船,向着云天浩浩的大洋彼岸比特时代的灿烂远景奋力航进。只有秉有生命的“第三只眼”,坚持人文价值方向,高扬起美的风帆,才能穿过所有的迷雾与险碍、狂飙与巨澜而不致覆舟。

注进人文关怀、融铸审美意识、加强审美操作、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审美的人,成为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著力点与最终归宿。

上一页  [1] [2]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篇6

谈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感知、理解和鉴赏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的名篇,有浪漫豪迈的诗篇,这些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个的美的世界,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审美成果和审美对象,它们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切实做好审美教学,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间接性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提供的物象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次我们在审美教育时就带有了间接性。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是现实存在是直接性,而“三千尺”却主观化了是间接性,诗歌在直接性的基础上做了夸张的描写,如果将“三千尺”改为“三十尺”,直接性就突出了,但间接性却没有了,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鲜活灵动的美感,艺术的趣味也就消失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是表现直接性,而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中“泻”字用的最妙,境界全出,赋予月光动态,无形化为有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月光”的间接审美想象远远大于它的直性。中国的文章讲究“神”与“形”、“虚”与“实”的统一,“神”与“虚”就是离开了直接性二进入了间接性。为什么审美的间接性要大于直接性?因为只有艺术的间接性才能表现出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概括性特点

在谈到艺术特征时,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必然引出审美的概括性大于个别性的特点。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对积累在脑海中的无数表象进行概括。经过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揭示出审美对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抽象出最有代表性、特征性的东西,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某一个更有血肉、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这种概况性,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里“孔乙己”概括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贫苦知识分子的某些本质特征,《祝福》里“祥林嫂”概括了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善良劳动妇女的某些本质特征,《药》里“华小栓”概括了被封建迷信夺取了生命的受害者的某些本质特征,《阿Q》里阿Q则概括了被封建压迫残害得麻木不仁的.贫困农民的某些本质特征。所谓艺术审美的概括性就是之艺术内涵所提供的无限丰富性,它不等于科学思维中的概念,它体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

三、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内涵性特点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起‘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态度。李白的《行路难》是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在《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虽遭困境却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苏轼;在《荷塘月色》淡淡的哀愁和喜悦里了感到朱自清不满现实向往光明,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人们欣赏艺术,总希望从艺术中明白些什么,感受什么启示,得到什么鼓舞,在对形式美欣赏的同时,更着重对艺术的领悟。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读这首诗,看到红绿相映、烟雨楼台的景色异常美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但是,当我们了解诗文写作背景再去进一步体会,才能深入领悟诗歌内涵。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皇帝及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而梁武帝尤甚。《南史郭祖深传》记载:“时帝士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神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这说明诗中“楼台”是指寺院建筑。面对江南春景,诗人的心境迷茫,如今佛寺楼台处处尚存,可当年南朝那些笃信佛教的人又何在呢?唐代君主也崇信佛教,晚唐时期佛教也在恶性发展,杜牧诗歌的的弦外之音,以借凭吊南朝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审美教育呢?那就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人类具有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当人们在进行美的创造时,就有可能对表象资料加以选择,调整,以及重新组合,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感性形象,及美的形象。如欣赏白居易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水、码头、枫叶、饮酒、弹奏琵琶等图式这些储存在脑神经中的表象图式,在特定语言描述的刺激下重新排列组合,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尤其是诗人对琵琶女弹奏技巧的生动描写,更是精湛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它把难以名状的琵琶声,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写的不仅有声韵的抑扬顿挫而且有形态的瞬息变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陶醉其间。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形态,它是与创造性思维密切联系着。

论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在朗读中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古诗则是由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 一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 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 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 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 凡称诗, 即便不唱, 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铿锵有声, 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 但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五言诗与七言诗的节奏也截然不同, 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马/踏/清秋。”节奏划分各不相同, 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二是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 一字一词都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 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 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三是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 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 杜甫诗歌的现实, 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 都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 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 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因此, 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 常常被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 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 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 远近高低相映成趣, 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但是画是视觉艺术, 诗是语言艺术, 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 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 具有直观性;诗, 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 具有间接性。因此,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 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 启发学生去想象, 从而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在意境中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语言美应该是文学之美的首要体现,语言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不能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其它方面的审美也就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既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又赋予荷叶动态美,极为贴切;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在淡月照耀下的晶莹之美,又写出了荷花不染纤尘高洁之美;这段文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使月下美景如立体电影般投射在读者的眼前,让人陶醉不已。又如贾谊的《过秦论》,“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一连用五个排比句,写出了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气势如秋风落叶,所向披靡,读起来让人感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酣畅淋漓。

二、体味作品中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指作家的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美好境界和情调。欣赏作品意境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十分注重意境美的创作,做到“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描写“秋槐落蕊”的一段文字:“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细腻地刻画了脚踏落蕊的“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人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以及自己“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心情。“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引导分析、细心品味,学生走进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在心领神会之中,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如涓涓细流,注入学生的心灵之中。又如王维的《山居秋瞑》,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等几个意象组合起来,使画面生动活泼、有动有静,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以至留恋忘返的心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平和、安恬的意境之美。

三、感知作品中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诗歌用韵细密精巧,读起来琅琅上口,错落有致,产生一种和谐回环之美。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使用对偶,句式错落,富有音乐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句子读起来平仄相间、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具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音乐美。

四、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

塑造人物形象是文艺作品的主要任务之一,形象性是文学的生命。美和形象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审美就失去了依托。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有关情节或描写,就能够体会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关刘兰芝的叙述和描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一个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勤劳能干的女性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这么完美的女子却被焦母无理赶出家门,按照常理她应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但她却一反常态,精心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的美丽漂亮令人惊叹,她的从容坚强更让人佩服,一个真善美的刘兰芝形象就会定格在学生心中,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又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通过“夜缒而出”的动作描写和“说服秦伯”的语言描写,一位老当益壮、智勇双全、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心驰神往。

五、挖掘文章中的人性美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人性美能够起到感染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教材,就能发现人类精神的闪光点,找到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如李密的名篇《陈情表》,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出自己孤苦无依和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接著以祖母病重无人照料为由表明自己无法奉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可以说是字字哀痛,声声落泪,缠绵婉恻,情意深重,感人至深。这种感天动地的至孝之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性美。

上一篇:参观考察总结下一篇:法治咸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