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审美教育

2024-10-23

数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共12篇)

数学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离开了课堂教学谈教育会显得苍白无华。因此, 农村小学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课堂教学审美化是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 它要求教师用美的方式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使学生快乐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 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教学目标和谐美

教学目标和谐美, 就是要求教学目标必须从知、情、意、技、能等方面全面计划, 考虑各个方面互相联系、促进、制约的关系, 把学生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和谐上。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 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切入口。例如: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 班里没有一个孩子目睹过长城的风貌, 我只能让他们先看课文插图, 看清城墙顶上的方砖、边沿的垛子等, 然后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就站在长城上, 脚下踏着方砖, 手扶垛子……结果有一部分孩子兴奋地叫着:我感受到了长城!

二、教学内容形象美

教学内容形象美就是在教学中把各种美的形象展示出来, 使学生在审视、感受、理解、再造美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 揭示美

美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到处都能挖掘出美的体验。

1.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中, 只要我们面对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 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农村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生一眼可以望到绿油油的麦田, 成片的树林, 红通通的苹果……竖起耳朵就能听见青蛙练声, 小鸟歌唱……只要眼睛看看, 耳朵听听, 就会浑身舒服、精神焕发。任教多年来, 我带学生看过日出日落, 春天踏青, 秋天秋游, 冬天打雪仗, 我尽量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自然, 我发现学生和我一样, 太爱大自然了——因为她的博大魅力实在是非语言能表达的。

2.社会美

人是社会的动物, 生活于社会当中, 哪里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哪里就能展现出人的创造力, 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社会美。所以, 社会美对人的教育和影响, 就非常之大。我给学生讲天马的故事, 引导学生感悟天马的魅力, 领学生游览海藏寺, 领会其浓厚的寺庙文化, 和学生去雷台游玩, 了解其历史文化……

3.艺术美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对现实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与他所喜爱的艺术是分不开的。小学各科都是艺术美的很好载体, 但教师要适时的点拨, 给学生创造感受美的氛围。例如小学语文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涵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凝聚了作者的美学要求和人生体验。巴金的《海上日出》这篇文章, 就包含了很多的美:大自然的壮美, 语言文字的优美, 思想境界的超凡脱俗, 都融在字里行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如沐春风, 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 从而受到了美的教育。

(二) 理解美

理解美的过程, 是对教学内容中的形象美通过看、触和大脑思维感知、分析、欣赏的全过程。我们通过对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事件的感受后, 观察一下学生的内心思想有没有被感染、被触动?紧接着我们对感受对象进行挖掘、进行美丑对比分析, 指出其中我们喜欢哪些人和事物, 这样, 学生就知道向美的人和事物学习, 剔除思想中自私卑小的一面。无形中,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就会有自己独特而正确的审美观, 自然地也就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三) 创造美

创造是学习的升华, 有了创造, 才会有质的飞跃。我在面对学生时, 尽量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美。发现室内外卫生整洁, 及时肯定是美的;漂亮的书写, 及时肯定是美的;帮助了同学、做了好人好事等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结果, 我惊喜地发现, 学生创造出了惊人的美。他们在“谁是小能手”台上创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 一段段稚嫩但很美的文字, 充分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诉说着心地的感受, 我都不禁被他们感染了, 多美的孩子们啊!

三、教学方法艺术美

教学方法若能与艺术完美结合, 就可以让学生愉快、喜悦、陶醉。

(一) 形象直观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 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形象直观法, 一是借助挂图、模型、实物、电脑等, 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无声走向有声, 从苍白走向多彩, 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起学生爱美的强烈欲望。二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激发形象思维, 使认识更清晰、更透彻、思维更具创造性。

(二) 情绪感染法

儿童天真活泼、感情丰富。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情感是发自内心的, 要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像水中盐, 花中蜜一样融会在教师美好的心灵中, 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中让学生自觉的领悟。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在课堂上, 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成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 感悟到师生间双边活动的美, 从而达到非语言可以表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活动。

(三) 情景表演法

情景表演可以加深认知活动, 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 实现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在教学童话课文时,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勤劳的小蜜蜂、聪明的小猴子、凶恶的大灰狼……学生在情景表演中既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又获得内心深处的体验。总之, 审美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数学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2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大家都喜欢欣赏美。可以说“优美”这词本身就给人以美感。人们领会、欣赏美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美”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依托一定的事物而存在,或寄托于自然;或寄托于艺术;或寄托于人的心灵。因此,人们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

反过来说,人们在遇到美的事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 而美常常又和真、善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丑、假、恶的对立面,也就是说,美常常与道德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的过程,也是净化灵魂的过程,审美对每一个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席勒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总之,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活动是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上还未形成定局,辨别美丑的能力还不足;他们的模仿能力又特别的强,有时难免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

语言艺术是最为常见的艺术,它和美学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审美的门户是感知,而语言和人的感知紧密相连的。语文课当然也就与美学紧密相连。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在于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学生阅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学生心灵得以陶冶或震撼。文学作品对人的感染作用是举世公认的。

因此,语文老师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课文来进行审美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些美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四大问题:什么是美?美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审美有些什么意义?如何审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还不深刻,但经常审美实践就会逐渐加深的。 《荷塘月色》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它具备三大美。

(一)语言美。从文字运用语音为其物质外壳来说,它与音乐有共同性。

闻一多主张的诗歌三美之一就是音乐的美。《荷塘月色》的语言具有很浓重的音乐之美。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柔美,显得舒缓从容,如“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而整句和三句的交错,造成参差的美,这些使本文的语言有了一种灵动的美,就像音乐一样。

(二)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重要范畴。

中国画和中国古典诗歌都强调这点。画家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quot;朱自清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他的散文有不少具有这种意境之美。本文中更是出神入化。而”形似“中求”神似“,是意境的创造的基本要求。《荷塘月色》通感的运用恰如其分的表现出着一点。其实从审美角度来看,”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在审美活动中,运用通感的心理功能可以使人产生新鲜隽永的意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就调动读者的通感心理,在想象中感知了文中景色的音乐般的美感。(意境的美同语言描述的景物之美也是紧密相连的,就这一点来说,它也就是语言美的一个方面。)

(三)感情美。情感活动是艺术思维中重要方式之一。

”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别林斯基)我们常常能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作者浓厚的情感。《荷塘月色》中作者的感情是较为含蓄复杂的,具有一种含蓄之美。它就像一根系住风筝的线,并不很明显,但始终存在;有时夹杂在写景中,有时直接闪现。一会儿是淡淡的喜,一会儿是淡淡的愁。一种想摆脱而有无法摆脱的痛苦困扰着他。他把这种感情用语言传送给我们,让我们在对《荷塘月色》审美活动中感知它,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受到震动。

可以说我们读这篇散文,读到的不仅仅是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不仅仅是文中景色之美,更有心灵的战栗,它使我们更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根据《荷塘月色》的这些特点,可侧重从审美的角度来教学。 首先是对课文的潜心研究与精心设计。自己反复研读《荷塘月色》,做到背出课文,对课文的主题、结构、重点句子等等了如指掌。

阅读借鉴别人的《荷塘月色》的教学方案,抓住《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语言特色、作者抒发的感情,从审美角度来备案,又从学生的认知、审美能力等出发具体备案。设计好主要提问和课堂用语。(当然上课时要按学生的具体反馈而作相应的变化)(具体备案见附录)另外,可准备一些有关月下荷塘的中国画,和有关的乐曲,告知学生艺术的美感是相通的。 课前安排好学生的预习内容。学生除了完成教材中安排的思考题之外,还需对课文进行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预习题:阅读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感到最美的句子是哪些?或请一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同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的理解画出一张《荷塘月色》图。 当然,并不是每一课都有必要从审美角度教学的。

学生需要提高的语文水平是多方面的,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途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在这重视教育的年代,在这教育方面百花齐放的年代,相信有很多人正在作这方面的探索。

参考资料:《美学基本原理》(王长俊等编写)

谈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编写特点

加强形体美与日常生活易见事物的联系,或把形体美与自然美、艺术美结合起来进行数学教学。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易淘冶学生情操。在数学中,形比数更具体,更易为孩子接受,所以低年级图文并茂的教材及其他年级几何知识教学都为学生进行美育提供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可让学生联系常见的屋架、车架(自行车)等都是三角形,进而引导归纳出三角形的稳固性。这样三角形就会给孩子留下稳固的美感;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孩子联系盆、瓶底面是圆形,公园门洞、窗子也是圆形,及时让学生产生圆形给人以对称圆满的美感;在教学直线、线段时,教师可渗透直线的坚硬,斜线的有力,曲线的流畅等相关的美感知识。这既可帮助学生概括和抽象各种图形的特点,也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精心设计数学教学的情感环境

使学生的求知欲、思维能力和审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而充分发挥数学美的魅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可大胆设计恰当的形式。如:愉悦的游戏、动态的图片、优美的歌曲、生动的故事、通俗的儿歌、活泼的课中操、有趣的实验操作、形象的手势、欢乐的比赛、扣人的悬念、有效的表扬等等。使学生乐在其中,在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除号写法”时教师如编一顺口溜“中间一横平,两点上下蹲,表示平均分。”小朋友一定会很快掌握。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不防设计一个《西游记》中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悟空建议每人吃1/4,而八戒要求多吃一点,他要吃1/8,结果悟空按他的方法分完后,八戒却后悔不已,为什么呢?当学生知道这个道理时也就完成了教学目的。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一上课就挑战性宣布不用计算便可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激发学生随意提问,学生一定会因教师准确的回答感到奇怪,迫切想知道其中奥妙,这样在美的启迪中是学生对数学的渴望、追求产生强大推动力,也将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美的想象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孩子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三、积极运用先进的电教媒体

由于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形声兼备、动静结合,对培养学生美的感知力、洞察力及审美观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运用电脑操作,学生可敏锐地感知“同时”“同地”“两地(车)相距”“相向而行”“反向而行”“相遇”“追及”等概念。同时也将使学生体验在封闭路线下相向而行和反向而行都会相遇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美感。

四、大力开展数学课内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教师经常性地开展优秀数学作业评比,使学生由欣赏别人的美到自己学会创造美。定期主办“数学园地”黑板报或手抄报,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的天地。而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则可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美学基本知识及历代数学家美好事迹,并系统地讲解数学奥赛知识和各种方法,使奥林匹克中的“灵活与美”在数学中也得到弘扬和延伸。如:我们用发现法教学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知识;用引导归纳法让学生学会引申,广开联结;但一个结论、公式、算理出自孩子自己的发现时,那种乐而忘返的美感随之而至……

五、坚持用教师的示范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教师是美的种子的播种者,每一位教师必须按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并在数学教学和日常言行中为孩子树立美的榜样。如:美的心灵、高尚的情操、优美的教态、文雅庄重的举止、合乎规范的语言、亲切诚恳的态度、朴素大方整洁美观的装束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等,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美学修养。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抓住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特点, 善于采用多种审美教育方法,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让听说读写训练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

一、饱含深情, 讲究美讲

“讲”在阅读教学中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提高阅读鉴赏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从来不回避“讲”, 而是正视并科学地分析“讲”中存在的问题, 努力提高“讲”的质量和实效, 讲究“讲”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注意精讲, 而且力求做到“美讲”, 讲得很美, 讲得很精彩, 其生动形象的语言, 饱含激情的讲述, 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 使文章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合谐共振, 从而创造出一种动人的美感。

1. 导入性美讲。

即在教学伊始就以精心设计的情感导语美讲入课, 一开始就营造一种令人神往的美的氛围, 使学生在审美感知中初步形成某种审美情感, 为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审美能力奠定基础。教学《桂林山水》一文, 我这样导入新课:“……桂林的山很美, 桂林的水很美, 著名诗人贺敬之对桂林山水做出了这样的赞美———云中的神啊, 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 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 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诗把我们带入了优美神奇的仙境,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桂林山水的……”教师巧借名诗佳句美讲导入, 学生未读课文先闻“赞歌”, 他们听老师讲得美, 再联系观看视频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脑海中早已展开丰富的想象, 一幅幅如诗似梦的山水画正朦朦胧胧展现在眼前, 一种急切地想撩开那梦一样的面纱, 要探寻这幅美的山水画真面目的心态跃然于脸上。此时再“披文”, “入境”更快, “动情”更深。

2. 理解性美讲。

即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实施“美讲”。教学中, 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 抓住作者的“动情点”, 既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训练点, 又作为一个“美讲”的突破口, 以讲帮助学生理解, 以讲升华学生的情感。如,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这么一个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历史时空跨度大,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要领会这句话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 抓住“不可估量”, 体会损失之大;抓住“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意义上的递进, 体会损失之重。但学生对后一个分句无法从情感上体验, 这时我抓住一个需要“讲”的机会, 先是结合课文的描述渲染园林之美, 再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对园林进行真挚的赞美, 最后悲愤地陈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番知识性、情感性强的“美讲”, 教师慷慨激昂, 学生凝神聆听, 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产生共鸣, 此时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以读为本, 体味美感

阅读教学中不但要美讲, 还要美读。教学中, 要坚持以读为本, 重视教师示范性的美读和引导学生美读来读懂课文, 在美读中结合语言文字训练感受, 理解课文美的意境、美的结构和美的语言, 比如汉语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悦耳动听的韵律美, 作者构思组材的结构美, 遣词造句的词汇美、句式美及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美、人情美、风俗美等,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一面五星红旗》一课, 记叙了求学异国的作者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 在极度饥饿疲乏的处境下, “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 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 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在教学本课时, 我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 通过学生的齐读、评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 对诸如“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 经过河水的冲流, 依然那么鲜艳”“趔趔趄趄”“安心养一养, 费用由我来付”等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有感情的品读, 学生在读中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从而深刻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 同时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体验到了情感表达的美。

三、揣摩词句, 感受美味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 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教材中的佳作, 无不是情的结晶。这些浓烈的情感, 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美的欣赏是情感的操练, 词、句是构成段落篇章的基本单位, 妙词佳句对领略文章情感、揭示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 应抓住关键词句, 让学生在反复咀嚼、欣赏体味的过程中, 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感受美味、陶冶情操。如教《丰碑》一课时, 我抓住“他的神态十分镇静, 十分安详”“大雪很快覆盖军需处长的身体,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两句话, 通过理解“镇静、安详、覆盖、晶莹、丰碑”等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神态十分镇静、安详?”“为什么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借助直观教学、仔细观察、用心揣摩、读议等方法, 品味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这样“品词析句”, 学生不仅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而且使英雄的高大形象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让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注入浓浓的审美意识。《她是我的朋友》《穷人》等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 《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中祖国的风光美, 古诗中的艺术美、意境美等等都是对学生渗透美育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凭借丰富多彩的语言,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认识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陶冶美的心灵, 从而审视自己的内心行为, 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完善自我。

四、创境激情, 入境求美

美是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统一, 而情境正好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因素, 是“情”与“境”的交融和“形”与“神”的合一。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直观形象, 创造具体生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学生的阅读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使学生产生与作者相同的体验,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在教学实践中, “创境激情”的方式主要有: (1)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如教《翠鸟》时, 出示翠鸟标本,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联想, 欣赏翠鸟“颜色鲜艳, 体态玲珑”的特点。 (2) 通过图画再现情境。义务教材的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彩色插图, 一般都要学生结合课文的理解, 引导仔细观察, 展开想象的翅膀入画入境。 (3) 引进音乐渲染情境。如教《月光曲》中描写贝多芬创作曲子这一段时, 让学生边听钢琴名典边朗读课文。 (4) 通过情境模拟体会情境。如教《雪地里的小画家》, 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各种动物, “演”故事情节, “读”角色语言。 (5) 通过录像展示情境。如教《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中辅之以电影的片段。 (6) 板画勾勒情境。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再现海底世界丰富的物产, 与工整的板书以及色彩鲜艳的挂图结合在一起, 给人以美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5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特性的学科,它是一种文质兼美的文字集合体,承载着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广阔的美的领域。语文审美教育,也就是依托语文教材和其它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我国历史上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充分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一、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提到语文教学,人们都会觉得语文谁都能教,但像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要教好却很难,这让教师们感到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在课堂上,老师带学生分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往往是讲的口干舌噪,但结果还是学生该读的读不来,该背的背不出,该写的写不出,效果微乎其微。归其原因是除了学生本身语文基础差、语文理解能力差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水平没有提升到一定程度。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在《是“育人”,非“制器”》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如果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语文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健全人格、坚强意志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把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两者结合起来,那教学水平就大不一样了。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阅读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

文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语文在学科教学中所起到的人文教育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表达的文字载体,学生通过阅读经历美、理智、道德等情感的体验和熏陶。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感性地理解文字提升对情感的想象;阅读议论文要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理性地获得情感。因此,语文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语文课本中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章名篇,集自然美、生活美与情感美于一身。这远远超越了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的范围,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中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人文景观,也能远眺人类未来尽可能发生的人物事物。语文教育通过文字的表达在思想情感上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典范,课文中体现出来的“情”字凝聚着作者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美好理想,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巧妙的手段把这些“情”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蕴涵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予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爱与憎、或哀与乐,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最后经过沉淀形成高尚、丰富的情趣和完美的人格。另外,课文中还有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品比较冷峻地再现社会生活状态,使学生真正的感受他们所曾经历过的或未曾经历过的,从而认识社会的另一面。如果教师注意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那么学生就会通过感受文章的具体形象中养成正确良好的审美情操。这与抽象枯燥的内容灌输比起来要使学生掌握的更加扎实,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会更加有利。

二、语文审美教育关系到德、智、体的发展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所以,智、德、体、美在现实教育中是一体的,但这四者却又相对独立,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渗透,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还能促进德、智、体的各方面发展。

语文审美教育以具体形象的文字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虽说系统理论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是必需的,但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思维特点,通过美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接受道德教育,这要比抽象的说教更加贴切、有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愉悦,理性地阅读文章内容,感性地体会文章的内在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趣。

语文审美教育在提升语文智育方面也有很大作用。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枯燥,需要机械记忆,这样就造成了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文学美的神韵,泯灭了语文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运用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富有情感的审美媒介打开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心灵感应得以共鸣,这样的教学才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的教学活动可以灵活、善变,内容更加新颖,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被激发,理解力、记忆力、感知力都会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审美教育的优越性。

语文的审美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积极向上的情感和顽强拼搏的意志等。

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促体,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真善

美的内在统一的要求,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即美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与反应,或是审美主体感受到审美客体后所形成的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汇集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反映不同年代和不同社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内涵丰富,给人的美感深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尤其在听、说、读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文录音,从声音的语调感受文章的美;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认真分析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感情,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写的具体内容,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审美联想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要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而是要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种美的享受。首先,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把真实的现象准确地写出来,把心中的情感优美地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容易脱离生活实际,生编硬套,为了凑够字数想出一句写一句,没有丰富的内容,更是没有感情,使得文章就象一段简陋的文字排序,没有一点儿美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中的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挖掘日常生活细微的能力,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与人产生共鸣。其次,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会灵活运用。没有一定的素材,任由学生有多少丰富的词语也写不出一篇精美的文章。古人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素材不只要靠观察平日生活中的细节,还要多读好文章,为己所用,才能具备最基础的写作能力。

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都是精选出来的,它们不仅是学生要阅读鉴赏的文章,还是学生学习写作、丰富词汇的好典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读本的形式未必不可,学会运用文中的词汇也未必不可行,只要能够灵活的运用,而不是抄袭便可,这样还可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写作文风。最后,让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挖掘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63-01

摘要: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指导人们自觉、正确的处理自己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可以使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中走向纯洁崇高,最终培养起运用美的规律进行学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个人的素质、素养。

关键词:审美理论;审美标准;审美方法;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学生对美的兴趣与追求也日益广阔和深入。但爱美之心绝不等于知美之心,懂美之心。“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271页)罗丹讲的这“缺少发现”就是不知美与不懂美的表现。要想将学生的爱美之心顺利的转化为懂美之心,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审美教育按照恩格斯所说也就是“美学方面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21页)。它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问。它可以指导人们自觉、正确处理自己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陶冶美好的心灵,激发热烈追求美好事物的激情,开拓精神生活的领域,提高兴味盎然的生活情趣,可以使人们在对美的追求中走向纯洁、崇高,最终培养起运用美的规律进行劳动、工作、学习、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在中学,各门学科都可以渗透这方面的教育,然而语文学科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仅集中表现自然美的文章就有许多:其中状写山水美;描绘、盛赞生态美的;介绍园林美的。这些精选于中学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均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深刻地表现着美的规律,反映着作家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了一种较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么,面对这类作品,他们与作家笔下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旖旎风光之间就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与再现自然的审美关系,通过审美实践,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借助名人大家的笔观赏天下,遍游名山大川,尽赏奇花异卉,充分体味融于作品之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撼人心魄的力量。培养这种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责任应由语文教师来承担,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也可以成为架设于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客体(作家笔下的美的事物)之间的一座彩虹,让学生借助这座彩虹去俯瞰大自然中的、社会生活中的多彩多姿、瑰奇绚丽、高尚圣洁之美。

指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介绍一点美学理论;讲述有关审美标准;施以一定的审美方法。

要辅导学生搞清的理论问题是:第一,自然美与文章中对自然美的描写都是以自然物为物质基础,自然美侧重于形式,无自然属性的美就不能称之为自然美。第二,一般的自然美在这里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属性的美,含有未经人工改造的纯“大自然”及经人类加工已改变了某些形式的自然美,这二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而文章中描写的自然美除了具有以上所说的某种性质之外,它又是作家借助语言文字对自然美的艺术再现。这种再现渗透着文学家的情感与智慧,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欣赏文学家笔下的自然美,实际上也是在欣赏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集中概括的艺术美。

运用描写自然美的文章指导学生审美活动,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格外注意,这就是对自然美中带有象征意义的美的欣赏,它是社会生活与人格精神在自然美中得到的一种暗示与象征,即将自然物比拟为某种品质精神。这种自然美尽管形式不多,但因为它已成为了人化的自然界,故而可以称为最高级的自然美.

这种将人化的自然看做是一种最高级的自然美的美学思想正体现着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色.因为中国人的美学观与西方人的美学观在根本上存在不同,即在于中国人的看重“品”。

综上所述,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类教材进行审美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根据文章表现的特点,灵活地把握这几个审美层次,准确体现这几个层次,以得到对自然美描写的充分欣赏。

参考文献和引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21页

[2]罗丹《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271页

[3]《美学》

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 篇7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必然性

人文学科是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可见,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那种认为审美教育仅属于音乐、美术及语文等学科的专利, 而历史学科与审美教育无关的论调不仅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属性, 而且也是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实作用

(一)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 想象性,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中学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范例比比皆是: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会在心灵深深地触动学生, 并进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人手。马克思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 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终生;诺贝尔做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中学历史教学中, 诸如此类的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不可或缺的典范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 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中学历史教材中, 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 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填;从因坚持“日心说”被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 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 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司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 对于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大有裨益。

(二) 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 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 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 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中学历史教材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思想,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指向标的作用。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 而高尚情感的培养, 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规律, 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

(三)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历史教学中, 通过对审美活动的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审美观, 使之建立科学的、客观的审美标准, 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 让学生自觉地领会到美和丑的分界,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才能使他们自学地排除一切卑劣欲望。

2.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 自始至终都是形象教育, 因此可以直接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提高审美能力,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 广大人民审美能力的高低, 标志着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正因为如此, 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3.帮助学生健全完善人格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达到人的自我完善, 实现完善人格的建构, 即培养学生美好、和谐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审美教育能够直接陶冶人的性情, 通过审美, 我们可以在学生身上焕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价值的性质和属性, 使他们上升到自由、无限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路径

1.调动想象力培养历史情景的鉴赏能力

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 是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经之路。历史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 应该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 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活力, 引导学生再创造出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形象, 捕捉微妙的美感。鉴赏历史史料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 紧扣历史时代背景, 解构历史中蕴含的美, 品味其中的美感, 使其更深人地理解历史事实, 洞悉历史现象, 培养审美情趣。

2.激励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鉴赏能力时, 要注重教给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 着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既要让学生在解构历史文化现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又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敢于质疑前人观点, 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来审视历史。

3.善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发现美

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距学生生活相对遥远, 他们缺乏体验和感受, 这就需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而课本上的文物、人物、场景、古迹等插图, 有具体、详实、准确等特点, 并附有一定的图画说明和注释, 教师要有目的、有侧重点地让学生去观察书中插图, 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和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想象, 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认识、理解历史观点,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美感, 提高审美能力。

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重视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 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职责。

摘要: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历史学科的属性使然。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必然性、现实作用及培养路径入手, 较为系统地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作以探讨, 以期引起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审美教育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审美教育,历史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1.1教给学生品味韵律美

古筝演奏中, 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筝乐最具魅力, 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 是任何乐器所不能匹敌的。旋律的背景不同, 颤音、点音、按颤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 表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 如同样是颤音, 因为表现手法的不同, 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 能演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频率快的颤音, 能演奏出悲愤的内容。各地方的左手颤音也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 北方人的豪放, 南方人的细腻在筝曲中也有所表现。北方的山东等地的跳跃性强, 力度也大, 起伏幅度也大, 比较受男孩子喜欢。而南方的就纤巧细腻, 缠绵婉转, 清淡高雅, 比较抒情, 很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现代筝曲, 更是可以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施以凄婉密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轻音慢颤等技法, 把无穷的韵味、多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 南北各派的筝曲中“苦音” (微升4和微降7) 的形成, 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 表现手法各异, 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 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 则“苦音”不苦, 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1.2引导学生揣摩意境美

无论是传统古筝曲目, 还是现代创作古筝曲目, 都有很好的意境, 要细心去揣摩。在古筝教学中, 老师要做有心人, 深度挖掘意境, 并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只要教者尽力, 学者用心, 就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进行《渔舟唱晚》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此曲, 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渔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图片, 影像材料, 随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知道, 此曲是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 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 并引用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 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 渔歌四起, 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时, 用舒缓的慢板奏出旋律, 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 让学生边弹, 边想象播出的画面, 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 渔人载歌而归的喜悦。在第二部分的教学时, 让学生注意「征」这个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 体会旋律短暂离调, 转入下属调性, 感受形成对比和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进行第三部分教学时, 引导学生尝试着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的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 想象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揣摩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1.3引领学生欣赏形象美

古筝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筝艺术与其他音乐的艺术一样, 都是听觉艺术, 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它是抽象的。如何带领学生从古筝曲目中欣赏形象的美呢?

我在进行古筝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学时, 首先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的诗意, 再引领学生体会其情境。接下来在新课教学时, 让学生特别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 在演奏时, 引领学生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绪。有的学生想象不到位, 就请他想象如果不在母亲身边多日, 是如何想念母亲的?进而体会曲目中所表现的情感。而在进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教学时, 我则让学生着重体会其中的小快板, 想象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 想象不出的时候, 就引导学生们一起回想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有关镜头。

1.3鼓励学生尝试仪态美

我在进行古筝曲目的教学中, 会根据具体的内容, 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表现仪态美。从学弹奏古筝的第一天开始, 便要求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 做到心随情表, 体随心动。起初, 学生们要么胡乱在做表情或动作, 与曲目表达的内容无关;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动作。针对此种问题, 我在教学时, 一边纠正学生们的错误, 一边鼓励学生们边用心体会曲目中的意境、感情, 边随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动作, 不要刻意。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 身体自然端庄, 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 都强调自然, 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 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老师给做一下演示, 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在来学习, 来尝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 上面讲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侧面。其实, 有教学中, 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审美教育的素材, 老师们只要能多留心, 多用心, 就能让演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 在对美的感受中, 对曲目的理解也会加深, 对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进作用。总之, 古筝的美学教育, 是要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 弹奏时运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 激发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 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 各国都唱响了“与世界接轨”的主旋律, 这旋律让世界变得更小, 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 作为一名古筝教师, 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本文采用具体的教学案例, 简述了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充分利用古筝特有的优势, 挖掘审美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品味韵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赏形象美和尝试仪态美的审美教育。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红, 2008.10.1.实用古筝演奏入门.安徽文艺出版社I SB N:9787539630182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 而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什么形象唤起了学生的什么直觉。作家在作品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审美直观反映生活的本质, 同时, 通过这种具体存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感知大千世界,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正是如此, 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起来, 在鉴赏这些形象的同时, 又调动学生自己的好恶喜憎, 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1]这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方法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唤起的呢?突破形象, 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感觉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如此, 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主题活动。如朱自清的《春》, 要想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教师就可借助具体形象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如可配乐朗诵, 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看一些江南春色的图片, 从视觉上加以形象展示, 尤其是通过吟诵扩充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齐读、泛读、个别读、整体读, 使一幅幅描写细腻图画显得生动活泼, 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让美感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2]学生只利用形象, 通过吟诵文字进入审美的感知, 达到美的愉悦, 留下美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就可以利用电脑创造一个“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 将诗人所追求的意境寄寓图画中, 学生通过分析欣赏这一具体形象就可感知诗情画意的境界, 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审美感知不是零碎的形象片段, 而是一个整体领略美的意蕴的过程。可以说, 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二、拓展意境, 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高峻的黄山, 壮美的三峡, 连绵的大青山, 巍峨的长城……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 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 中学生就是从这些审美意境出发, 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来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和审美主题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 创设一个审美的氛围, 用这些来感染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汤姆也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要发挥想象的翅膀, 离不开文学作品意境的拓展, 在意境中得到感染, 得到熏陶, 才能让学生在无声之中活跃起了想象能力, 达到了美感创造和渗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那“舞女的裙”, “明珠”, “星星”, “美人”,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月光”, 这些可观可触可嗅可闻的画面, 不单单是一些景物, 而是作者展开想象精心组织的一幅心情和美景的组合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抓住意境想象站在一望无际的江边, 送友人泛舟而去, 带着对友人“烟花三月”的美好祝福, 带着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 让读者也产生了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 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喟。这就是形象感染了读者, 使读者内心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共鸣, 从而活跃自己的想象力, 达到了美的领悟。

可以说, 一山一水, 一词一句, 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像, 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 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但是, 现在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往往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肢解开来, 以零星的片段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些都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因此, 传统的分析讲解不如营造气氛, 诱导学生去联想, 使无形的东西渗透到学生心中。

三、加深理解, 唤起学生的情感

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 没有情感, 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 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 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作品所包含的真、善、美挖掘出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 感情上得到满足, 产生美的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崇敬;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而赞叹。那当然, 要想让学生能从形象中把握内在的情感波动, 在学生身上再现美的闪光, 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和创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吟诵文章是前提, 理解文章是关键, 丰富学生是目的。

当然, 世间有美好与光明, 也有丑恶与黑暗。以美的观念对丑的事物进行鞭挞和讽刺, 以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获得美的评价, 也同样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恶, 对美的向往, 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升华创造, 提高学生理解力。审美接受中的直觉、想像、情感的唤起, 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 达到理性的理解, 而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在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中, 引导学生升华创造, 进入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

黛玉一见, 便大吃一惊, 心下想到:“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 因笑到:“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 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 然我看着面善, 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 更好, 若如此, 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 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

这一节,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物性格, 对于羞涩的少女, 黛玉的心理活动是得体的;而宝玉的神态和语言, 尤其显示了其无拘无束的性格, 对于他的特殊身份, 也是得体的。从审美心理来说,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种共同的审美理想, 才能升华认识, 创造出不同于封建卫道士看待宝黛爱情的态度。审美的这种理解力已远远超过了审美感知力, 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感性阶段, 它已步入了本质分析的理解阶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够更深刻的去感觉它, 学生的这种能力提高了, 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只有学生达到了这种升华的程度, 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才不会“雾里看花”。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 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 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 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 培养美的情操, 磨砺美的意志, 养成美的性格, 完善美的人性。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审美的基础

阅读课文, 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 领会其审美教育的内涵。成功的泛读, 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进入审美的情景之中。如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会产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 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 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四.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一) 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二) 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 琅琅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五.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 听了范读后, 学生模仿自读, 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 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 通过引读, 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 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一、数学美的特征

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发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都蕴涵着审美因素,揭示了数学规律,数学中所包含的美是多方面的,有着具体的、深刻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性。世间万物处于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中,并且能够概括出一个简单的规律。数学的简单美在形式上有着简洁、规整的特点。有些数学公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进一步来说,人们能够用相同的数学理论知识来研究不同的事物,而不同的事物数学规律是相同的,也充分地说明了其具有简单性的特点。

2.严谨性。数学定义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准确地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准确表达其内涵和外延;公式定理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要求在推论的过程中环节步步真实,不能有一句假话,否则难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数学结论存在唯一性,不能模棱两可,这都表现了数学的严谨性。

3.奇异性。在数学中从另一个角度巧妙解题,或是出现的新颖的数学关系,都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惊奇感。

二、数学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美育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有求学劲头,肯于钻研。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数学教材中美的因素,例如,教师适时指出概念、定理、公式中所蕴涵的数学美,学生就会喜欢数学,主动地思考问题。

2.数学美育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否活跃,与所学知识是否牢固、个人情感体验的多少有着密切关系。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主要通过数形结合,数学结构存在的关系来培养学生思维,使思维能力提高。

3.数学美育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它的核心是培养个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数学学习和训练,都会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研究就要坚持一丝不苟的态度,要言必有据,通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能想当然,不求甚解;数学定理、定义的精辟,可以让我们的言语表达简明扼要,做事果断。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数学学习理解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三、实现数学美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本身所特有的美,不失时机地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课堂审美教育。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他们多蕴涵着美的因素,但是现阶段的学生无法直观感知这种美的存在。因此,教师需用美的眼光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通过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在运用数学美的同时,引导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必然会阻止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有了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道具、生活事例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公式、定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向学生介绍当今的科技发展以及数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广泛引用,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

此外,数学的审美教育能培养完善的个人品质,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介绍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虽然他们国籍不同年代各异,但是他们追求真理的美德影响着每个人。这既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世界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数学家的生动事例,通过情感教育,进而使学生学习和效仿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

2.利用良好的教学才能和技巧渗透数学美育教育。数学教学中美的形式,绝不仅限于算术美、图形美等,在多数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讲解,优美的板书,去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由于青少年受阅历、知识水平的局限,审美能力有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鉴赏数学中的美。这首先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增强审美意识,认真钻研、精心提炼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美育因素,才能够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

(1)语言富有感染力,即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言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对知识的传授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的严谨规范,生动形象,能唤醒学生思想的活跃。我认为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语调抑扬顿挫、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2)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自身形式美。课堂教学环节没有固定的格式。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课的开头应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大致了解讲课内容,也能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联想自己的情感体验,有目的地去听课;结尾,学生能掌握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要环环紧扣,利用直观道具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总之,教师教学过程应有序,清晰而富有变化。

(3)总结课堂教学知识,展示清晰合理的板书美。教师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善于总结相应的板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做到模仿,在内心中形成学习数学的思路,这样也会使学习有目的性。教师板书应本着准确、简洁、清晰的特点,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目的,便于学生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课堂教学要通过发现美,创设美的条件,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我们周围的事物,虽然造型各异,但都与数学的基本理论有密切联系。数学美体现在以理论形式表达无限的丰富内容。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通过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发掘问题中的隐性条件,寻求试题的多种证明方法,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总之,施实数学教学美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教师以庄重的形象,严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当中;用精美的教学道具,将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等转化为具体的内容,配以规范简洁的板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进行美育的渗透,培养其科学态度,高尚品德,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2

一、感知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 比如七言律诗7字一句, 全诗8句, 五言绝句5字一句, 全诗4句, 长短句 (词) 则格律更为丰富, 诗句还有韵脚要求。由于古诗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 严格讲究合辙押韵, 诵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 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这是古诗语言美的表现之一。此外, 古诗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 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 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 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诗句, 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 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 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 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例甚至周密至上下联系的两句中内含的“二级”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都相同, 真可谓美至极致。类似例子, 在古诗中俯拾皆是。有鉴于此, 教学古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诵读, 从有板有眼地读, 到有声有色地读, 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语言的音韵之美;还应引导学生用心研读, 字斟句酌, 通过研读发现古诗语言的表达之妙。有了这样的感知和发现, 即便不再外加其他工夫, 学生对诗句妙处的体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二、欣赏古诗景象之美

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中, 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 它们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在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 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如在教学贺知章《咏柳》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 应该引导学生想象出九九艳阳映照下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 千万条柔韧的柳枝, 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 迎风轻动。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 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 月光倾泻在湖面, 轻纱似的, 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 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 君山碧绿如翡翠, 山点缀着水, 水环抱着山, 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何引导联想和想象?笔者以为方法不一而足, 可以在教者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展开, 可以在悦耳的音乐伴读中展开, 可以在闭目凝神的静听中展开, 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媒体演示中展开……无疑, 在想象的世界中, 学生看到了美, 也享受了美。

三、挖掘古诗意蕴之美

诗, 所以美, 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 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 它的诗情画意, 它的深广内涵, 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 我们教学这类古诗, 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引导学生透过表象, 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 对“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 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 是从正面观察, 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 是从侧面观察, 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 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 “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 有必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 而且是在启示人们, 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 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 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句, 不只是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 还应该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 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 一定要胸襟开阔, 目光远大, 不能井底之蛙, 不能鼠目寸光。

四、体验古诗情感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 有的是寓情于景, 有的是情景交融, 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 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深刻体验, 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 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 挥汗如雨的情景, 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 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表达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在远处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 亦即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表情朗读, 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 耳醉其声, 心同其情”, 增强美感效应。

五、探求古诗心志之美

上一篇:道路识别下一篇:幼儿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