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12篇)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
语文教学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都是些文字精美的文章, 在这个艺术宝库里蕴含着极丰富的审美因素, 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散文中的审美意蕴, 对学生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其审美情趣, 有着极大的作用。
下面我就散文课堂审美教育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以期抛砖引玉。
一、读文绘画, 再现文中的绘画美
2010年在广西师大国培, 罗瑞雪专家在给我们讲授课堂的有效性时, 极力赞赏她曾听过的一节课:授课老师导入新课后, 剩下的时间让同学们将文字描述转为一幅生动的画。她说:“学生要将文转画, 必须仔细阅读文章, 根据文章描写构筑画面形象。从教育原理来说, 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感官越多, 教学效果就越好, 让学生读文作画, 调动学生的眼、脑、手, 比单纯读文效果好。”
无独有偶, 在教学中我也喜欢让学生读文作画。所以备课时, 我都会试图作画, 可行的话, 预习前或授课后让学生读文作画, 把密集的文字化为生动的画面, 体会文章的绘画美。让学生读文作画, 不仅会促使他们熟悉课文内容, 也更能使他们懂得什么叫细致描写、生动描写。因为正是这样的描写才会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闻其声, 如见其物, 如见其人。
如教学《春》一课时, 课前要求学生画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课前让学生回家, 把“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 用简笔画画出来。
学生课前作的画, 我会请各组推出最好的几幅在课堂上展示, 让学生解说为什么这样画, 也请其他同学评画, 全班同学在评画赏画中不知不觉地把握了课文内容。
有时, 在课堂中, 我也常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
如教学《背影》一课时, 赏析“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一段, 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 并让学生判断老师画的正确与否, 学生根据文章描写, 提出改进意见, 在共同修改画的过程中, 学生深刻理解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 体会到了父爱之深, 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传神, 可谓一箭几雕。
二、多形式朗读, 体会文章音韵美和情感美
散文如画, 散文也如歌。它虽没有歌的旋律, 却有歌的高低起伏———音调的起伏。许多散文, 特别是文言散文, 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朱元诗书》《三峡》等散文语言骈散相间、句式整饬、节奏感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于朗读训练, 也特别需要通过朗读中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语言表现手段的实现来感受作品如诗般抑扬顿挫的音韵美。
散文如歌, 一篇篇散文是一首首深情款款的情歌, 或抒亲情, 或抒友情, 或抒爱情, 或抒物情。那字里行间浓浓的情谊该如何让学生去体会, 该如何让学生去明白, 最好的办法就是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来品味意境, 理解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来体悟情感, 涵养性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来积累佳句, 丰富语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散文教学, 不仅要重视读, 而且要变换方式朗读, 以读助思, 以读促悟, 使学生在读中享受散文的韵律美与浓情美。
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朗读形式有以下几种:
1.示读与单读结合。示读就是教师示范朗读, 也可播放音频朗读,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 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 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 给难读的语句标出节奏, 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再指明个别学生朗读, 读后请学生点评, 教师点评。如此反复几次, 可提高朗读的有效性。
2.赛读。在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朗读指导后,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达到一定的程度, 朗读的技巧有了一定的把握, 朗读的热情高涨起来, 跃跃欲试。此时, 可开展多形式的赛读。个人与个人的赛读, 组与组的赛读, 男同学与女同学的赛读, 赛后点评, 效果也不错。
3.自行配乐朗读。朗读文章时配之与文章情感内涵相近的乐曲, 便能创设出一种与之和谐的情感意境, 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愉悦学生的心情,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配乐朗读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朗读形式。而让学生自行选乐曲进行朗读, 还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因为, 不同的散文其情感基调是不一样的, 或悲伤, 或欢快, 或热烈, 或高昂, 或低沉。而配读的乐曲需与之相协调, 该选什么曲来配读, 学生会不断地读课文, 把握文章情感, 其选配读曲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学习与感受的过程, 是让学生自觉对散文分析理解的有效过程。所以, 我又常让学生自行配乐朗读。
4.诵读。诵读即背诵, 散文语言优美, 很多语段是要求背诵的。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 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 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增强语感, 积累名言佳句, 体验艺术魅力, 培养高雅气质。
5. 齐读。齐读相对于其他的朗读方式, 有效性稍差些, 它会让一些学生滥竽充数。因此, 适合安排在以上几种方式之后, 读时应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见”, 一篇课文, 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其情其理学生基本明矣。
三、激发联想与想象, 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由于联想与想象在审美感受中起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的作用, 使人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更加丰富, 因此, 引导联想与想象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1.抓住文中描绘景物生动的词句, 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 感受意境美。
如教学语文版《海燕》一文中描写小燕子海上活动背景的一段话。首先教师深情朗读或让学生听音频朗读。请同学们听时闭上眼睛想象, 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同时进行语言渲染激发。“一望无际的蓝色海面, 金光闪耀, 微波粼粼;青色的船, 轻驶其上;黑色的燕子, 斜掠于海面, 感觉怎样?”如画如诗吧。低头是画, 那抬头呢?抬头是绝美的蓝天。作者把“皎洁无比的蔚蓝色点缀几片薄纱似的轻云”比作“一个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的女郎”。女郎到底有多漂亮, 大家尽情想。她如西施, 如贵妃;也如黛玉, 如影星;还如我们班上那最美的同学。反正你想象女郎有多美, 蓝天就有多美。从水面到天空, 犹如一块空灵的蓝水晶。在这块水晶里, 有金色的阳光、绿色船栏的船、黑色的海燕、薄纱似的轻云。同学们, 这样的意境你们想象一下, 画面美吗?同学们回答, 美极了。
2.通过对文章的扩想培养想象能力, 感受文章意境美。
如语文版初一上写景散文《树林和草原》时, 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在描写景物时多处用了省略号,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任选一处省略号, 发挥想象, 把能想象到的、作者省略了的内容补充出来。同学们为了完成作业, 会细读文章, 想象作者描写的场景, 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 并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续写出相关景物。
四、依曲填词, 唱出景物特点, 体会文章景物美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 愉悦人的身心。很多人疲劳时都选择听歌来缓解疲劳, 放松身心。将歌曲引入课堂, 学习散文, 学生也会饶有兴致。
我将歌曲引入教学, 并非像好些老师用录音机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氛围, 而是用歌曲的旋律唱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唱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如教授《春》这篇文章,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后, 告诉同学们:《春》不仅是优美的散文, 还可以是一首活泼的歌, 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春天在哪里》, 会唱的同学跟着老师唱起来。唱完后,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对春景的描绘, 改编《春天在哪里》的歌词, 把作者着力刻画的景物特点编成歌词, 按老师下面的提示填词。
春天实在美呀;春天实在美;春天降临大地, 处处欣欣然。小草生长旺盛, 花儿艳丽香, 春风芳香悦耳, 春雨细密亮,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春天里家家户户都忙碌, 春天里老老少少都精神。
同学们在相互探讨填词的过程, 就是把握景物特点, 感受景物美的过程, 最后将参考示例内容板书出来并带领同学们唱起来。这样语文课堂不只是有朗朗的读书声, 还可以有快乐的歌声。
五、品味玩赏, 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美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品味玩赏文中语言、写作技巧等是领略散文美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探讨研究来实现。
1.品赏散文的语言美。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 如余音袅袅的洞箫、明净无尘的水晶;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 如清晨晶莹的露珠、恬静安谧的山林。散文教学, 品赏语言美是重点。需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 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鉴赏此文与彼文的异同。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 比较是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 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审美鉴赏能力离不开对艺术形象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鉴赏实践。它可让学生细腻地感受散文的艺术美, 培养学生的求同与求异思维能力。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引导学生同散文《春》作比较, 探讨两文有何相同和不同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要点。
两文相同点:1.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 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2.抓住特征写景, 情景交融;3.脉络清晰, 层次井然。
不同点:1.《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 《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2.《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 《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 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3.《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 《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4.《春》从多种感觉写景, 《济南的冬天》主要从视觉角度写景。
从两文比较中, 不仅让学生明晰两文写作方法的同与异, 加深对两篇课文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可使学生从中获得写作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鉴赏散文的结构美。
很多散文结构很有特点,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之作。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如《与朱元思书》在结构上有突出的特点,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统领全篇, 二、三两段分写“异水”和“奇山”两方面, 围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 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按作者这样的行文思路, 口头说说自己亲身游历的地方, 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作品的结构美, 以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 散文很美。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构建自主课堂,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领学生走进散文中去感受美, 发现美, 认识美, 创造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体会语文的魅力, 从中学到知识, 发展能力。
摘要:散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把握文中的审美意蕴。语文教师们在散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 可从五方面做起:读文绘画, 再现文中的绘画美;多形式朗读, 体会文章的音韵美和情感美;激发联想想象, 感受作品的意境美;依曲填词, 体会文中的景物美;品味玩赏, 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美。
关键词:散文审美教育,读文绘画意境美
参考文献
[1]陈玉秋、李福灼编著.初中语文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
[2]语文版九年级下.教师用书
[3]公文易文秘资源网.谈谈在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特性的学科,它是一种文质兼美的文字集合体,承载着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广阔的美的领域。语文审美教育,也就是依托语文教材和其它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我国历史上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充分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一、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提到语文教学,人们都会觉得语文谁都能教,但像听、说、读、写这几个环节要教好却很难,这让教师们感到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在课堂上,老师带学生分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往往是讲的口干舌噪,但结果还是学生该读的读不来,该背的背不出,该写的写不出,效果微乎其微。归其原因是除了学生本身语文基础差、语文理解能力差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水平没有提升到一定程度。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在《是“育人”,非“制器”》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如果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语文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健全人格、坚强意志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把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两者结合起来,那教学水平就大不一样了。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阅读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
文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语文在学科教学中所起到的人文教育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表达的文字载体,学生通过阅读经历美、理智、道德等情感的体验和熏陶。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感性地理解文字提升对情感的想象;阅读议论文要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理性地获得情感。因此,语文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语文课本中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章名篇,集自然美、生活美与情感美于一身。这远远超越了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的范围,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中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人文景观,也能远眺人类未来尽可能发生的人物事物。语文教育通过文字的表达在思想情感上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典范,课文中体现出来的“情”字凝聚着作者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美好理想,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巧妙的手段把这些“情”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蕴涵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予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爱与憎、或哀与乐,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最后经过沉淀形成高尚、丰富的情趣和完美的人格。另外,课文中还有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品比较冷峻地再现社会生活状态,使学生真正的感受他们所曾经历过的或未曾经历过的,从而认识社会的另一面。如果教师注意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那么学生就会通过感受文章的具体形象中养成正确良好的审美情操。这与抽象枯燥的内容灌输比起来要使学生掌握的更加扎实,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也会更加有利。
二、语文审美教育关系到德、智、体的发展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所以,智、德、体、美在现实教育中是一体的,但这四者却又相对独立,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渗透,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还能促进德、智、体的各方面发展。
语文审美教育以具体形象的文字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虽说系统理论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是必需的,但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思维特点,通过美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接受道德教育,这要比抽象的说教更加贴切、有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愉悦,理性地阅读文章内容,感性地体会文章的内在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趣。
语文审美教育在提升语文智育方面也有很大作用。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枯燥,需要机械记忆,这样就造成了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文学美的神韵,泯灭了语文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运用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富有情感的审美媒介打开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心灵感应得以共鸣,这样的教学才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的教学活动可以灵活、善变,内容更加新颖,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被激发,理解力、记忆力、感知力都会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审美教育的优越性。
语文的审美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积极向上的情感和顽强拼搏的意志等。
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促体,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真善
美的内在统一的要求,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即美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与反应,或是审美主体感受到审美客体后所形成的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汇集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反映不同年代和不同社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内涵丰富,给人的美感深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尤其在听、说、读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文录音,从声音的语调感受文章的美;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认真分析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感情,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写的具体内容,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审美联想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要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而是要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种美的享受。首先,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把真实的现象准确地写出来,把心中的情感优美地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容易脱离生活实际,生编硬套,为了凑够字数想出一句写一句,没有丰富的内容,更是没有感情,使得文章就象一段简陋的文字排序,没有一点儿美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中的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挖掘日常生活细微的能力,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与人产生共鸣。其次,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会灵活运用。没有一定的素材,任由学生有多少丰富的词语也写不出一篇精美的文章。古人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素材不只要靠观察平日生活中的细节,还要多读好文章,为己所用,才能具备最基础的写作能力。
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都是精选出来的,它们不仅是学生要阅读鉴赏的文章,还是学生学习写作、丰富词汇的好典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读本的形式未必不可,学会运用文中的词汇也未必不可行,只要能够灵活的运用,而不是抄袭便可,这样还可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写作文风。最后,让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挖掘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应理解作者内含的情感,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定下美的基调,使新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审美诱导,学生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诸种因素,协调地投入审美过程,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1.注重情感的铺垫和渲染。
大凡美感强烈的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感情,教师可在导入新课时,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教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有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而闻名于世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将会把我们带到那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的导语句句有情,学生的心也会激情盎然。仿佛早已飞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西双版纳。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被激发出来。
2.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的文章,都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师若能巧妙地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让学生一开始就置身于美的氛围之中,就更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在教《阿里山纪行》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我让大家听一支歌,看谁能听出来这首歌唱的什么地方?”接着放《高山青》的音乐,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是啊,台湾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水清人秀。阿里山林海莽莽,云雾缭绕,姊妹湖波光粼粼,山川、森林、再加上古朴的文化,孕育了美丽如画的阿里山姑娘。同学们愿意到阿里山去看看吗?”这段话创设优美的意境,缩短了学生与阿里山的距离,学生会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阅读课文。
二、领略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语言因素,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教师如能对学生加以引导,指导阅读,会有助于学生准确恰当地阅读课文,领略音乐美。许多叠音的自然传神也表现了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1.体会句式的和谐美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打破了汉语通常的语序,把“园子里、田野里”放在动词“瞧去”的前边,中间又加上逗号,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加逗号断句,再用“一大片一大片”重叠之言,把“满是的”放在最后,起了强调作用。这种句式不仅给人音乐美而且让读者感到满眼都是嫩绿的小草。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句子并灵活地运用各类句式。
2.品味修辞手法的修辞美。
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课文中运用的修辞入手来引导学生品味文辞之美。在《绿》中,作者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句,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个事物把梅雨潭之绿的鲜嫩、清亮、柔软、纯净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从分析修辞格的运用入手,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三、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去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塑造了众多具有内在精神美(包括崇高美、机智美、诚实美、语言举止美等)的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为人类进步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工巧匠及具有美的心灵的平凡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心灵美。比如在教《草》时,一位教师就抓住课文中周副主席亲自尝野菜这个高潮,从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中挖掘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就会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四、课外阅读也是感悟美的好阵地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要留心一些德育强的作品总是随时找到。一次我在布置课外阅读训练时,找到一篇适合学生实际的文章——《一碗面条》,作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和母亲生气,就离家出走,时间久了所带的钱用光,肚中饥饿难忍,在街头乱走,被一好心的卖饭老婆婆看到,老婆婆说:“你饿了吧?吃碗面条吧。”这名学生说没有钱。“你吃吧,不要你钱。”这名学生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千恩万谢,说是将来一定报答。老婆婆说:“我给你一碗面条你就千恩万谢,那么,你妈妈做了十几年的饭你是怎么谢的?”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当我布置作业时学生十分认真。学生不仅在语文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心灵方面产生了巨大震动,好像是第一次领会到母爱:母爱是这样的切近,平时又那样的遥远。几个女生课后和我谈了不少感想。我是班主任,以后我感到班级的工作很好做,学习积极性也上来了。我感到这篇文章帮了大忙。
五、将阅读教学内容感悟升华为写作训练,以巩固审美教育
写作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直接反映学生对社会中人、事物的感悟认识,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对生活感受深的学生,他的文章立意就高、深、远,同时写作实践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能悟出人生的冷暖,产生爱憎感情,去用这把尺子量度生活中的人和事。一次,我教完《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后,我想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本地节日的习作,要求题目自拟。结果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五六篇立意很深的习作,尽管不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但让我看到了他们习作的曙光。一个学生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题,作品的内容主要记叙清明节这天在小雨纷纷中瞻仰了抗日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内容。这种立意使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敬仰先烈、热爱祖国的人生观,而在习作中显示出来,并在作文写作中得到升华。再考究这几名学生,他们都品学兼优。可见,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有利于美好品德的形成。
另外,教师在利用教材渗透美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后,可以安排一次读写结合练习,以求巩固和升华。中学语文课本中,处处有美育的因素,要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一、鉴赏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两字似乎只属诗词, 其实不然,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是一种自由多样, 关注真实事象的文体, 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诗文一家, 文中有画”展现意境美不独为诗, 也为散文所有。散文意境的创设有两种途径, 即“以形传神, 以神御形”, 其共性是达到散文意境的融合和统一。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 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不同场景, 从这些场景的或一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中, 捕捉到作者寄予其中的绵长情思和深邃的哲理。
二、鉴赏散文的情感美
与词赋相比, 散文如日常谈话般率直、真诚、随意、自由, 但散文抒情的功能, 对人心探幽比诗词还胜一筹。因此散文往往成为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最熨贴的寄托。实现散文的审美功能要循其语言表征, 寻找直接或含蓄的人物情感。在理解、认同和反复体味中去理解作者情感, 提升审美品位。那么散文的这种审美特质在阅读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这正是我们要向学生们传授的知识要点。人们都有从阅读愉悦中享受艺术美感的经验, 在阅读中受艺术直感的支配与作者沉默的情感达到一种融合, 在兴奋中获得共鸣和快感。这时虽不求其解而心绪飞动, 这是鉴赏时自然形成的“兴奋点”。这正是作品中那或浓郁、或幽淡、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的感召效应。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渐渐进入这种情景氛围中, 从而唤起同学们的审美感知, 带领学生们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 实现欣赏散文情感美的目的。
三、鉴赏散文的哲思美
诗词歌赋表现情感, 读者总是被诗的意象, 情感和想象力所牢牢吸引, 在诗歌的吟唱中人们得到更多的是情感宣泄的快感, 是解读宣泄后的愉悦。而散文从历史的隧道中走来, 更从人间世相中显现而出, 散文自有其别于诗词歌赋的追求。回顾散文走过的足迹, 长久以来, 散文以记实为本, 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人间世相的多少关注, 多少思索, 多少探询。在根上繁衍了作者各具其特征的情思。我们说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 是纯正思考的结晶, 散文之“神”之“魂”就是对人间世相的思索, 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罗丹提及著名作品《思想者》时说:“艺术的整个美, 来自思想, 来自意图, 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散文。启发同学们鉴赏散文这种独特的哲思美时, 需要开放地理解散文的哲思, 拓展认识空间。
四、鉴赏散文的形式美
文学的情感美和哲思美都离不开形式美, 美学家有个命题叫“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说明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铸成艺术的美。刘勰认为文学有六观:一观体制的安排;二观描文构辞的布置;三观如何借鉴他人而变化;四观或奇或正的表现手法;五观如何运用事类, 使用内容丰富;六观语言的音韵节奏。这六观可作我们对散文形式美的一种参照。
1、验证篇章结构的“恰当美”。
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尽管可以是上下五千年, 纵横八万里, 但绝不会是一盘散沙, 尤其是优秀散文, 其内容应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结构。内容的整体性要求便带来内在结构的恰到好处的张力和运动方式, 使文章的篇章结构更紧密地附着于内容之上, 甚至与之血脉相连, 息息相关。在文字的散与整、材料的疏与密、文笔的繁与简、布局的开与合、收与放的关系上能够根据文章意境的要求, 作者情感的要求而处理好这些关系, 这样的篇章结构便达到了“恰当美”。朱自清的《绿》是一篇善用工笔细描的写景散文, 重心在梅雨潭水之“绿”, 文笔“简”在瀑布“繁”在潭水, 简笔略写和繁笔详写时又注重疏密之分别。繁笔详写潭水, 先是从正面展现, 又从旁联想开去, 用它色质各异之“绿”来衬托, 来渲染, 却止于泛泛而及, 传神而已。开放的格局中又有疏密相间之美, 整个结构多姿多彩, 摇曳生色。把抽象的“绿”色写得夺人心魂, 使人心醉神迷。这样的形式处理与作者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的“绿”的赞美已浑然一体, 语言的张力与内在情感逻辑的推动相辅相承, 难分彼此, 这当然是我们所称道的结构美。
2、验证语言表达的“外饰美”。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修饰、体裁的运用、章句的排列、骈俪的文字等, 若配合适当, 往往使作品更为出色, 能体现其外在装饰的动人美来。对这种美的观照和审视将强化我们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 也加深我们对美的多方位认识。此方面例子不胜枚举, 文中不再赘述。
在实际教学中, 还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 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享受无穷乐趣。休漠曾提出:“美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 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杜卡斯也认为在审美领域:“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独立思考的绝对君主, 唯有自我, 才是最终的, 不会有错误的判断者”。由此看来, 教师在教学中是不能忽视学生主体在鉴赏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教学中突出散文审美特质, 唤起学生审美觉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篇5
● 孙德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教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诗赏景,体会古诗中大自然的美 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现实„„”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各种形态的美。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认识具体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为审美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环境和适宜的氛围。
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古代诗人常常会为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美丽风光所倾倒折服,并写下千古传诵的佳句。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了庐山瀑布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宏伟壮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对这美丽的景致也赞叹不已,流连往返,那么你的心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来。”春花烂漫的季节也是最令人钟情的。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写到:“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通俗易懂的诗句中尽显田园风光。理解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在抒情的音乐声中边想象边描绘:在宜人的江畔,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路的两旁有无数色彩斑斓的野花竞相开放,差不多把路都给遮住了。美丽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唱着动听的歌儿„„一旦这幅清新自然的春日美景图展现眼前,教师无需多言,学生便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试问,这样诗情画意、情趣盎然的意境怎能不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呢?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美
我国古代的诗词,流传至今的往往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为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以提高。
1.议,体会古诗中的数字美。数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单调乏味的,但古代诗人却把数字巧妙地融入诗中,起到了其它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增加了诗的美感。如宋代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理解这句诗时,我紧扣“一”字,让学生反复品读讨论,使学生由这一枝独秀的红杏,“看”到了园里春闹枝头的繁华景象,体会到了诗人对这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再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纵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诗人通过“深千尺”这个夸张手法的运用,使学生深深地了解了汪伦和诗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因此,谁能说这古诗中的数字不具有它独特的美呢?
2.画,体会古诗中的色彩美。一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对渲染古诗也有着独特的功效,能使人的眼前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之感。如杜甫写的《绝句》中有这么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的“黄”、“翠”、“白”、“青”对事物的描写可谓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再如《鹅》这首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白”、“绿”、“红”,又能使一身白毛、大红冠子的大白鹅在清澈的河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读诗、画图、涂色来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并表现诗中的美景。3.读,体会古诗中的韵律美。汉语是美的,尤其是古代诗人写诗都注意字数相等,用词精当,讲究平仄,重视押韵。美文就需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叶圣陶语)如《游园不值》中第一、第二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及第四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苔”、“开”、“来”字押韵;再如《暮江吟》第一、二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及第四句“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中”、“红”、“弓”又均押韵,这样和谐协调、抑扬顿挫的诗句,学生读来琅琅上口,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三、探求意蕴,体会古诗中蕴含哲理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悉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渐渐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通过寥寥数行的古诗,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感受到诗人多样的情怀,还能从中受到启发,悟明道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表面上是说由于站的位置、看的角度不同,诗人所见的庐山景色也不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了解,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启发:对一些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这平淡无华的诗行间流露出的不正是这深深的哲理美吗?
四、品诗悟情,体会古诗中人物情感的美
在古诗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能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受到美的震撼,对于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淘宝商城女鞋 http://live.yy-movies.com/ 淘宝爆款 http://52yd.net/ 如陆游的一首《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他终身的遗憾,“王师北定中原日”写出了他毕生的心愿,“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他临终的遗愿。教学这样的古诗,我都要求学生在课前查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课上进行交流,讲诗人的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人品、古诗创作的背景。有了这些铺垫,学生体会诗中溢于言表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可谓水到渠成。这种美好的情感,怎能不令学生的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实现升华呢?
总之,古诗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而古诗中潜在的美育因素除上述种种外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善于利用,相信学生定能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是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凸现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我们的先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乐在其中”,流连怡情于课堂,才是施教的成功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揣摩语言,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铃》的缠绵悱恻,《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犀利、深刻,《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都江堰》的大气、壮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阅读欣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意蕴,敏锐地把握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味和美学情趣。
二、激发情感,感受美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便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地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如《听听那冷雨》,全文体现的是游子怀旧思乡之情,只要用这一人间美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使之把自我情感置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那深刻清晰如烙印般的记忆上,则不难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乡愁的深沉与悲怆的情感美。《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若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以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可见,只有把握课文内在的“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反之,“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倘若教师语调冰冷,感情淡漠,则正如沈德潜所云“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根本无法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三、抓住形象,体悟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性是美的首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记叙了母亲在乡下将儿子寄来的钱塞在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梅李熟了,一直给儿子留着留到腐烂;冒着风雪去看生病的儿子等生活琐事表现儿子面对母亲的付出而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使母亲这一平凡而朴素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地树立起来,从而激起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艺术审美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伪善、专横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却是美的。作者运用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屠岸贾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这些景象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意境,联想美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以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诗人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出来,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五、潜移默化,升华美
审美情感是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使情感理性化,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和塑造,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获得丰富的理性内容,达到情感的“净化”。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会强化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使道德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所谓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在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感情。在多次的审美体验中,渐渐感到自己的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审美对象,或者辨清审美对象的卑劣、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个过程。教师除了一以贯之加强审美教育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应以自身的经历,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情感的“净化”,达到“化美为善”、升华灵魂的效果。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承担起这一重大使命,为了国家,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1.1教给学生品味韵律美
古筝演奏中, 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筝乐最具魅力, 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 是任何乐器所不能匹敌的。旋律的背景不同, 颤音、点音、按颤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 表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 如同样是颤音, 因为表现手法的不同, 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 能演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频率快的颤音, 能演奏出悲愤的内容。各地方的左手颤音也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 北方人的豪放, 南方人的细腻在筝曲中也有所表现。北方的山东等地的跳跃性强, 力度也大, 起伏幅度也大, 比较受男孩子喜欢。而南方的就纤巧细腻, 缠绵婉转, 清淡高雅, 比较抒情, 很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现代筝曲, 更是可以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施以凄婉密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轻音慢颤等技法, 把无穷的韵味、多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 南北各派的筝曲中“苦音” (微升4和微降7) 的形成, 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 表现手法各异, 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 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 则“苦音”不苦, 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1.2引导学生揣摩意境美
无论是传统古筝曲目, 还是现代创作古筝曲目, 都有很好的意境, 要细心去揣摩。在古筝教学中, 老师要做有心人, 深度挖掘意境, 并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只要教者尽力, 学者用心, 就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进行《渔舟唱晚》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此曲, 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渔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图片, 影像材料, 随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知道, 此曲是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 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 并引用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 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 渔歌四起, 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时, 用舒缓的慢板奏出旋律, 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 让学生边弹, 边想象播出的画面, 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 渔人载歌而归的喜悦。在第二部分的教学时, 让学生注意「征」这个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 体会旋律短暂离调, 转入下属调性, 感受形成对比和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进行第三部分教学时, 引导学生尝试着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的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 想象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揣摩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1.3引领学生欣赏形象美
古筝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筝艺术与其他音乐的艺术一样, 都是听觉艺术, 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它是抽象的。如何带领学生从古筝曲目中欣赏形象的美呢?
我在进行古筝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学时, 首先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的诗意, 再引领学生体会其情境。接下来在新课教学时, 让学生特别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 在演奏时, 引领学生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绪。有的学生想象不到位, 就请他想象如果不在母亲身边多日, 是如何想念母亲的?进而体会曲目中所表现的情感。而在进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教学时, 我则让学生着重体会其中的小快板, 想象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 想象不出的时候, 就引导学生们一起回想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有关镜头。
1.3鼓励学生尝试仪态美
我在进行古筝曲目的教学中, 会根据具体的内容, 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表现仪态美。从学弹奏古筝的第一天开始, 便要求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 做到心随情表, 体随心动。起初, 学生们要么胡乱在做表情或动作, 与曲目表达的内容无关;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动作。针对此种问题, 我在教学时, 一边纠正学生们的错误, 一边鼓励学生们边用心体会曲目中的意境、感情, 边随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动作, 不要刻意。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 身体自然端庄, 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 都强调自然, 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 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老师给做一下演示, 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在来学习, 来尝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 上面讲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侧面。其实, 有教学中, 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审美教育的素材, 老师们只要能多留心, 多用心, 就能让演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 在对美的感受中, 对曲目的理解也会加深, 对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进作用。总之, 古筝的美学教育, 是要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 弹奏时运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 激发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 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 各国都唱响了“与世界接轨”的主旋律, 这旋律让世界变得更小, 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 作为一名古筝教师, 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本文采用具体的教学案例, 简述了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充分利用古筝特有的优势, 挖掘审美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品味韵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赏形象美和尝试仪态美的审美教育。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红, 2008.10.1.实用古筝演奏入门.安徽文艺出版社I SB N:9787539630182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 而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什么形象唤起了学生的什么直觉。作家在作品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审美直观反映生活的本质, 同时, 通过这种具体存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感知大千世界,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正是如此, 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起来, 在鉴赏这些形象的同时, 又调动学生自己的好恶喜憎, 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1]这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方法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唤起的呢?突破形象, 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感觉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如此, 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主题活动。如朱自清的《春》, 要想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教师就可借助具体形象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如可配乐朗诵, 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看一些江南春色的图片, 从视觉上加以形象展示, 尤其是通过吟诵扩充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齐读、泛读、个别读、整体读, 使一幅幅描写细腻图画显得生动活泼, 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让美感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2]学生只利用形象, 通过吟诵文字进入审美的感知, 达到美的愉悦, 留下美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就可以利用电脑创造一个“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 将诗人所追求的意境寄寓图画中, 学生通过分析欣赏这一具体形象就可感知诗情画意的境界, 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审美感知不是零碎的形象片段, 而是一个整体领略美的意蕴的过程。可以说, 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二、拓展意境, 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高峻的黄山, 壮美的三峡, 连绵的大青山, 巍峨的长城……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 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 中学生就是从这些审美意境出发, 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来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和审美主题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 创设一个审美的氛围, 用这些来感染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汤姆也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要发挥想象的翅膀, 离不开文学作品意境的拓展, 在意境中得到感染, 得到熏陶, 才能让学生在无声之中活跃起了想象能力, 达到了美感创造和渗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那“舞女的裙”, “明珠”, “星星”, “美人”,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月光”, 这些可观可触可嗅可闻的画面, 不单单是一些景物, 而是作者展开想象精心组织的一幅心情和美景的组合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抓住意境想象站在一望无际的江边, 送友人泛舟而去, 带着对友人“烟花三月”的美好祝福, 带着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 让读者也产生了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 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喟。这就是形象感染了读者, 使读者内心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共鸣, 从而活跃自己的想象力, 达到了美的领悟。
可以说, 一山一水, 一词一句, 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像, 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 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但是, 现在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往往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肢解开来, 以零星的片段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些都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因此, 传统的分析讲解不如营造气氛, 诱导学生去联想, 使无形的东西渗透到学生心中。
三、加深理解, 唤起学生的情感
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 没有情感, 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 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 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作品所包含的真、善、美挖掘出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 感情上得到满足, 产生美的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崇敬;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而赞叹。那当然, 要想让学生能从形象中把握内在的情感波动, 在学生身上再现美的闪光, 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和创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吟诵文章是前提, 理解文章是关键, 丰富学生是目的。
当然, 世间有美好与光明, 也有丑恶与黑暗。以美的观念对丑的事物进行鞭挞和讽刺, 以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获得美的评价, 也同样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恶, 对美的向往, 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升华创造, 提高学生理解力。审美接受中的直觉、想像、情感的唤起, 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 达到理性的理解, 而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在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中, 引导学生升华创造, 进入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
黛玉一见, 便大吃一惊, 心下想到:“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 因笑到:“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 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 然我看着面善, 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 更好, 若如此, 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 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
这一节,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物性格, 对于羞涩的少女, 黛玉的心理活动是得体的;而宝玉的神态和语言, 尤其显示了其无拘无束的性格, 对于他的特殊身份, 也是得体的。从审美心理来说,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种共同的审美理想, 才能升华认识, 创造出不同于封建卫道士看待宝黛爱情的态度。审美的这种理解力已远远超过了审美感知力, 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感性阶段, 它已步入了本质分析的理解阶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够更深刻的去感觉它, 学生的这种能力提高了, 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只有学生达到了这种升华的程度, 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才不会“雾里看花”。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 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 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 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 培养美的情操, 磨砺美的意志, 养成美的性格, 完善美的人性。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语文教学中, 朗读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 需要“歌之咏之”, 就深刻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在朗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真实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语调是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问题, 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分别问题。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例如《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 轻轻的, 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大小的岛屿拥抱着, 偎依着, 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 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轻柔, 语调要低沉而舒缓, 从而使学生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去, 想象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而大海涨潮到高峰时, 大海的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 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叫号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加重, 语调要高昂, 语速要加快, 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在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中, 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它是审美升华的翅膀。离开想象, 审美感受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初级阶段上, 审美情感、审美理解都无从发生。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 有些是生活经验, 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 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去领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所靠的大半是想象。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 想象力不发达, 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例如阅读欣赏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要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引导其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留下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说明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字,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一个多么寂静的世界啊!像这样的想象与鉴赏, 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创设的意境, 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 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 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要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没有情感, 就没有创作。同样, 欣赏文学作品, 也离不开情感。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宜“披文入情”, 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 她说:“闻一多的《红烛》序诗里有四句诗,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 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 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最后成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接着, 她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 封面上印着一支红烛, 接着说:“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犹如这红烛一样, 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献给正义。因此后人纪念他, 为他作传, 给他竖起丰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激情四溢地导入, 营造出一种崇敬与景仰的氛围。然后, 她播放课文录音带, 让学生聆听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最后一次讲演, 随着讲演的终了, 一个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课堂上, 教师始终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打动着全班同学, 学生感情上受到感染, 师生间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综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感知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 比如七言律诗7字一句, 全诗8句, 五言绝句5字一句, 全诗4句, 长短句 (词) 则格律更为丰富, 诗句还有韵脚要求。由于古诗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 严格讲究合辙押韵, 诵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 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这是古诗语言美的表现之一。此外, 古诗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 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 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 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诗句, 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 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 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 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例甚至周密至上下联系的两句中内含的“二级”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都相同, 真可谓美至极致。类似例子, 在古诗中俯拾皆是。有鉴于此, 教学古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诵读, 从有板有眼地读, 到有声有色地读, 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语言的音韵之美;还应引导学生用心研读, 字斟句酌, 通过研读发现古诗语言的表达之妙。有了这样的感知和发现, 即便不再外加其他工夫, 学生对诗句妙处的体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二、欣赏古诗景象之美
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中, 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 它们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在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 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如在教学贺知章《咏柳》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 应该引导学生想象出九九艳阳映照下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 千万条柔韧的柳枝, 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 迎风轻动。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 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 月光倾泻在湖面, 轻纱似的, 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 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 君山碧绿如翡翠, 山点缀着水, 水环抱着山, 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何引导联想和想象?笔者以为方法不一而足, 可以在教者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展开, 可以在悦耳的音乐伴读中展开, 可以在闭目凝神的静听中展开, 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媒体演示中展开……无疑, 在想象的世界中, 学生看到了美, 也享受了美。
三、挖掘古诗意蕴之美
诗, 所以美, 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 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 它的诗情画意, 它的深广内涵, 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 我们教学这类古诗, 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引导学生透过表象, 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 对“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 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 是从正面观察, 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 是从侧面观察, 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 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 “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 有必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 而且是在启示人们, 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 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 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句, 不只是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 还应该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 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 一定要胸襟开阔, 目光远大, 不能井底之蛙, 不能鼠目寸光。
四、体验古诗情感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 有的是寓情于景, 有的是情景交融, 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 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深刻体验, 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 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 挥汗如雨的情景, 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 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表达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在远处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 亦即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表情朗读, 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 耳醉其声, 心同其情”, 增强美感效应。
五、探求古诗心志之美
浅议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一、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审美接受过程。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文学形象由语言文字构成,故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不是事物形象本身。要使语言文字具有审美意义,朗读的作用不可小觑。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来说,是一个不可少的环节。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特别欣赏和推崇朗读这种吟诵方式。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桥梁。一篇文章,特别诗歌散文,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语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足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注意力和情感反应,唤起学生的想象,引起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共鸣,达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心灵相通的境界。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而且在课前都温馨地提示读者,有感情地去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句。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得情感审美体验。
二、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活跃的因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感染性和陶冶性,语文美育要靠感情的“渗透”意象“润泽”。老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都会营造一定的情境和气氛,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创设和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情感的熏陶,陶冶情操,提升美感。如〈〈安塞腰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利用视频设置音乐、图像情景,结合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讲述,使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的场面活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到安塞腰鼓铿锵的气势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再配上丰富的表情动作,饱含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妙语连珠,在想象的美好世界里任意驰骋、流连忘返。
三、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语言是作家与读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作家依赖语言把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依赖语言从作品中感悟作家的情思,这就是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显示,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通过对作品语言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品的意境,感受其意蕴美,从而运用文章健康与深刻的思想来陶冶自己的情感。想象在审美心理中有特殊的重要性,黑格尔曾称它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叶圣陶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的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细细品读那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文章,凭借语言的中介就会把间接形象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再在这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在审美过程中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知和想象的动力,”而“想象作为意象构成的动态过程,也抒发着诗人的情感,融合着诗人的理性思索。”我们只有认真品词析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美的存在。
四、创设氛围,开发美感
为了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开发,审美心理得以发展和强化,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乐学的环境。那么如何创设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呢?首先,老师要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中。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发挥。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教师优化教学语言也很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训练,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准确,既有科学之美,又有艺术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用自己富有的审美创造力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我们教师要积极肯定和赞赏学生审美的独到之见、创作的标新立异和精巧构思,这样就能让学生迸发出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还有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从生活中开发美、赏识美。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活动,如成立兴趣习作小组、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大赛,举行语文课本剧演出等,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增强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化品位,让语文的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净化了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教书育人,让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总之,语文审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论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2
一、在朗读中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古诗则是由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 一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 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 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 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 凡称诗, 即便不唱, 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铿锵有声, 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 但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五言诗与七言诗的节奏也截然不同, 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马/踏/清秋。”节奏划分各不相同, 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二是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 一字一词都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 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 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三是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 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 杜甫诗歌的现实, 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 都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 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 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因此, 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 常常被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 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 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 远近高低相映成趣, 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但是画是视觉艺术, 诗是语言艺术, 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 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 具有直观性;诗, 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 具有间接性。因此,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 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 启发学生去想象, 从而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在意境中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推荐阅读: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05-15
职专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7-14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8-31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0-22
浅谈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9-30
语文教学中的散文阅读论文06-29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05-28
抹布中的教育散文05-14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渗透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