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有效策略

2024-10-08

散文教学有效策略(精选12篇)

散文教学有效策略 篇1

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其重要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并加强散文教学, 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此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作家的创作行为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作家在写作时有着明显的情感取向, 这种情感的取向具体反映在作品中就是蕴含在其中的丰富情感,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情感基调。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是作品所蕴含丰富情感的集中体现, 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首先要做到准确地把握每一篇散文的情感基调, 合理把握作者在课文中所渗透的情感, 唯有如此才能正确且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 真正读懂课文。

例如老舍的《想北平》这篇课文, 一开头作者说得很清楚, 他所知道的那点北平仅仅是“我的北平”, 老舍的北平又是什么样的北平, 他说“我真爱北平”, 这些地方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篇散文中, 情感基调正是老舍与北平之间这种特殊的爱。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课文中的很多细节, 也就能体会到老舍为何对北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充满着感情。这种看似复杂的情感老舍将它比作对母亲的爱, 是一种血肉融合、密不可分的深爱, 理解了老舍在作品中的这种情感才能把握《想北平》的核心。正因为老舍与北平之间这种特殊的爱, 他才会觉得不论是国内的天津、上海还是国外的伦敦、巴黎等著名城市都不可能与北平相提并论, 同时通过巧妙的对比突出了北平的特点, 突出自己唯有在北平才能找到自我。正是这种特殊的爱, 老舍在最后才忍不住要落泪, 因为他太想念北平了, 而全文也在作者这种强烈的情感中结束。

二.准确把握课文中隐含的情感脉络

朱自清写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 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朱自清对当时的现实有诸多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他跳不出自己所在的这个圈子, 内心始终在纠结矛盾着。文章开篇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在这种感情的影响下作者沿着荷塘一路走来, 描述着月下荷塘的种种景色:淡淡的月光, 薄薄的轻雾, 像牛奶洗过的花叶, 隐隐约约的远山, 斑驳稀疏的树影, 淡淡的云, 微微的风, 缕缕的清香。这些都是清淡的景, 在清淡的景色中包含着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哀愁。然后作者着力描写荷塘景色, 依次描述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的特征, 突出月下的荷塘之美, 饱含深情, 摆脱了“淡淡的哀愁”, 在写景中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感情进一步发展。但作者“淡淡的喜悦”也是片刻的, 喜悦毕竟不能赶走忧愁, 人毕竟是要回到现实中, 感情到此又为一转:“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都没有。”最后回到自家门前, 全文在特有的孤寂氛围中结束, 蕴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愁情。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走进文章, 深入解读, 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有效把握文本涵泳实现情感共鸣

散文的教学说到底就是塑造学生的情感, 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 用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去熏陶学生, 塑造他们健康向上的性格。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学生从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内化在自我的心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涵泳作品, 实现与作品感情的共鸣。涵泳作品, 就是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深处, 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会, 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要教会学生开放所有的感官, 眼观其文, 想象其画面美;口诵其声, 领略语言的韵律美;心会其意, 领略作品的情理美, 形成多维立体的审美体验。涵泳文章时, 可采取灵活方式, 或默读品味, 或闭目想象, 或高声朗读, 或对精华段落进行美读。在朗读或美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 沉浸其中, 与文本感情相互交流, 相互融合, 形成共鸣。如《荷塘月色》对月夜荷塘的描写, 《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小雪的描写, 都适合涵泳和美读。

总之,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其内容、主题和表现手法等不尽相同, 面对不同的散文作品, 我们要灵活应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而不能死守着一些教条主义的框框。散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创造的意境, 理解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情感, 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有效地与作者进行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美。

散文教学有效策略 篇2

——《白蝴蝶之恋》课堂增值案例

上外静中盛丽萍

案例背景:

《白蝴蝶之恋》是刘白羽晚年之作,与他以往刚健豪放,意境阔大的风格不同的是,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丰富,表现自我更真切、复杂的散文。初读文章,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自认为找到了一篇好教材,也能让学生喜欢的好读本。

文章具有三大亮点:首先是它的文学性。本文语言优美、生动,极富表现力,文中对白蝴蝶外貌的刻画,作者的心理活动及景物描写都极为细腻、生动,可以让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词句,培养语感。其次是主题的深刻性。文章虽然讲的是“我”对一只受伤的白胡蝶的怜悯和救助,是一个关于自然界中小生命遭受厄运的故事,但折射的主题却是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对爱的感悟,对战胜逆境的思考,如此丰富、深刻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再者是作品的人文性。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多样性,有助于唤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作者对白蝴蝶不幸遭遇的怜悯到它生命复苏时的喜悦,及为它展翅高飞时的赞美,最后又因为它的离开而惆怅。人物情感的丰富、多变,拓展了作品的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弱者的美好心灵。

本着对作品的喜欢,去年的公开课上我潇洒走一回。今年,我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又作了精心的设计、反复的修改,受到了极好的课堂效果。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容量的教学目标,超越了原有的教学思路与风格,而且对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质疑能力、感悟生命的意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过程:

导语:昨天,同学们预习了《白蝴蝶之恋》,文中一只孤苦无助的白蝴蝶时时牵动着作者的心,它勇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一定在同学们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或激起阵阵波澜。这位作者是?(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体验)

一、介绍:作者、作品、背景

作家: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生于北京。一生戎马生涯,参加多次战

役,是一位老革命、老战士、老作家。

作品:以散文为主,是个多产作家!《红月》、《长江泪》、《红玛瑙》、《五

台山下》、《火光在前》、《刘白羽散文集》等。

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笔墨雄健、粗狂豪迈、意境阔大形成独有的抒情风格。《白》与他众多作品相比,独树一帜。

二、《白蝴蝶之恋》的恋字饱含着作者对白蝴蝶怎样的情感?(带着问题朗读)

1.分角色配音朗读。(三位同学分别读两个自然段,集体读最后一段。)

2.我对白蝴蝶的情感?

(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出作者的情感线索:怜悯——喜悦——赞美)

三、多角度品味:

《白蝴蝶之恋》是篇优美的散文,欣赏这一类散文,我们可以对文中的好

词、佳句、段落等表现手法方面任选一处,进行品味。

(体现了自主阅读、自主体验的真实阅读原则。)

词语:痴痴地:专注,现作者对白蝴蝶投入很多情感。

捏:轻轻的拿,表现作者对白蝴蝶的小心呵护。

缓缓地:慢慢地,与句中的“蠕”相呼应,表现白蝴蝶努力与命

运抗争的过程。

句子:可能找出外貌、心理的句子。(以读带讲)

段落:景物描写作用:交待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白蝴

蝶的不同命运。(通过集体朗读感受情节的发展,作者丰富的情感。)

四、我的疑问:(对有疑问的句子进行筛选。)

如: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像有一滴圣洁的水?

灵魂在呐喊什么?

五、遐想园:

1、白蝴蝶终于勇敢地飞向空中,渐渐消失了,此时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

请为文章补上一个结尾?

2、学生想象、小组讨论。

3、教师总结:同学的结尾大致有祝愿式、祈祷、担忧。

4、出示原结尾(朗读原结尾)。

5、望着远去的白蝴蝶,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惆怅?

6、再次分角色配音朗读。

六、作业:课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给了你哪些启示?(深层次感悟)

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有效性在于:

1、精心设计是成功的关键。

我在把握课标要求,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要而富有个性化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个体感悟—双向质疑—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在个体感悟中以赏读作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从喜欢的字词句切入,把

学习的镜头直接聚焦在对文本中的好词佳句、结构段落、修辞手法的赏析上。如:学生对文中的簌簌颤动、楚楚动人、痴痴等词语的品读,体会出作者对纤细、柔弱的白蝴蝶的同情。通过对文中多处景物描写的赏析,使学生理解了景物描写不仅交待季节、环境特点,渲染气氛,还暗示了白蝴蝶的命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通过揣摩作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情感的线索,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同情弱者的美好心灵。最后拓展延伸部分——为文章补结尾,更是达到了高潮,有祝愿白蝴蝶有美好的生活;有为它的将来祈祷;有赞美它的勇气;有流露失落惆怅情绪的„„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打开了他们想象的翅膀。作业设计尤为成功,带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的从强者与弱者角度来思考应同情弱者;有的从关爱生命角度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有的美的追寻者角度来阐发,成功者将付出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2、还学生真实的阅读。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没有学生的参与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不会有深层次的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的素养。语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由教师来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读的是教师的提问而不是自己的需要。而让学生自主提问,则体现了发现学习的新理念。只有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与思考基础上的自由提问,学生才会真实表达自己的困惑,教师才能恰到好处地给予指导,基于这个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质疑,如:学生所提的:“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一滴圣洁的水指什么”?“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这句话的含义?等问题,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把它作为推进教学进程、解决课堂质疑的策略和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真实性,才能如实地反映了学生阅读中的困惑,解决问题才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才有实效性。

3、朗读让学生品出滋味。

朗读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朗读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本,培养语感,还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雅的阅读趣味。尤其是这样的美文,语言的韵律、语义的意境、节奏的把握,情感的变化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悟。朗读成了教学过程的主旋律。如:教学开始的配乐朗读,用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章的由凄凉到明朗气氛,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中间部分的赏析词、句则采取散读、集体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多处变化,则用集体朗读,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来表现情节的变化,在深情的朗读中,学生感受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融入了对白蝴蝶终于战胜困境,飞向光明的赞美之情。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用分角色配音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再次沉浸到文本中,用自己的声音来体验语言的和谐感、情味感,体验作品的意境美,感悟作品丰富的主题。同学们声情并茂、淋漓尽致的朗读感染了所有听课的老师,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案例反思:

教学之后,反思其中的得与失,感受颇深。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更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之美的引路人,是“平等中的首席”,回想课堂上学生积极的思考、激烈的讨论、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激情的朗读、满足的微笑,这也许就是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散文解读与有效教学策略选择 篇3

一、对文本的解读

备课前要有整体意识、单元意识,了解要讲的课文在这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不要隔离于单元之外,也不必将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面面俱到。《济南的冬天》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层次分明,角度独特,虚实结合,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加上文中口语多,个性化浓郁,因此读来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所以,学习本文,第一要利用其审美价值,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美的意境中,获取美的享受和熏陶;第二老舍先生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对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并进行写作引导的最佳范例。

从本单元编排的意图看,选取的4篇课文分别描绘了烂漫的春光、温暖的冬景、如海的竹林和翠绿的草原,呈现出了一幅幅丰富多姿、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画面。它们为学生的心灵放飞自然,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在《春》这篇写景散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景物特征和描写角度的写景方法、技巧。

二、对学情的分析

我们将教给学生什么?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实施?尤为作文时,由于大部分同学不懂描写,只会记叙,语言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文采,没有感染力。所以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生接触写景散文的机会,对学生进一步引导、巩固、加深他们的认知,对写景散文抓特征、理层次等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加以固化。以读促写、以读促思,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

把语文习惯的养成落实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行动中。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比如学习游记单元,可让学生勾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以导游的身份有条理,有创意地设计导游词,让同学们能身临其境地神游一番。又如学习新闻单元,可以每人准备一张报纸,通过标注形式,在剪报上把新闻的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三、对教法、学法的关注

首先关注教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宜采用以下教法进行有效教学。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到文本的意境中去,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朗读法:本文有其独特的意蕴,若要让学生品味其中语言的精妙,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方式的朗读,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读”字做文章,抓住“读”字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达到读中悟,悟中读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次关注学法。教与学是双向活动,为了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宜采用以下学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在书上圈画批点,积极读书。朗读法:指导学生多感,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小组相互读,而后再让小组间竞赛读,由其中一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其他小组评读。最后再请大家推选出竞赛中每个角色表现最佳的同学组成最佳组合再读。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互读、评读、竞赛读、表演读,让学生从中反复体会、品味与表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与反动没落的沙皇统治之间生死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激发学生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和战斗豪情,同时感受诗与散文完美结合的音乐节奏美,内容丰富的激越美。至此,其文章的思想性、抒情性、艺术性等也就得到了深入领会。

二、 故事性强的课文采用讲故事法

大千世界,人人喜爱读故事,青少年尤其突出。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充分抓住

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枯燥,又让学生乐学。

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初读课文时,我就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按老大臣的口气,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然后要求学生再朗读课文,思考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老大臣等官吏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等一系列问题。

再如小说《父母的心》,讲的是一对穷夫妻,宁可一家六口一起饿死,也不愿送一个孩子给富人家的感人故事。课文导入时,我直白地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我就听到了阵阵啜泣声,以致许多学生听完后都泪流满面。趁势我又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感人的原因,再比较一下父母每次要答复自己孩子的理由有什么不同,从这些理由的细微不同之中感受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爱。而后再按故事发展的情节让学生复述,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父母的至亲至爱。最后我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这样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了感恩教育,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

三、 结构性强的课文采用线索教学法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结构性强的课文,有的紧紧围绕中心句来结构文章,有的以或明或暗的线索,甚至是明暗双线来结构全文。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文中的结构线索进行教学,不仅使阅读教学新颖自然,而且能牵一发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有两条线索。一条以父亲的背影为明线组织材料,一条是渗透其中体现父子情深的暗线。我根据这两条线索间的关系,以明线为抓手,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顺势理出全文线索: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文中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别——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然后围绕这几次背影,逐一阅读讨论:课文写的这几处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背影引发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体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情感?作者选择父亲的背影来写有什么艺术特色?这些问题学生弄清了,文章的暗线也就抓住了,蕴含其间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也就体会出来了。

再如《夏》一课,课文开始就直接以“充满整个夏天的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一句概括夏天的特点,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启发他们找出这一中心句,而后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下文哪些段落写“紧张”,哪些段落写“热烈”,分别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这一教法,既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课文的结构特点,潜移默化中又让学生在“紧张、热烈”中阅读赏析了课文。

总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只有遵循课文的特征,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到清新、自然,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有效性。

浅谈高中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4

散文被誉为“美文”, 它美在结构, 美在语言, 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住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 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这一点, 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作者在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了很远很远, 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两千六百多年前乃至一百几十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了平原高山, 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 纵横数万里, 天上人间, 应有尽有。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 而是用“土地”之线, 将他们贯穿了起来, 作者的构思也并非“脱缰之马”, 而是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缰绳”收拢着“野马”。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 这样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 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 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 而无棼丝之乱”的效果。“文眼”既是全文主旨, 又是行文线索。《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而“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则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荷塘月色》的“文眼”则在篇首:“这几天, 我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话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中“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 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这“雨趣”二字, 乃文之瞳孔, 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 还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 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 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箫、明净无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 人们又用“甘洌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 品尝语言美是重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咬文嚼字, 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 引导学生深入一层去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天山景物记》中:“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 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 红、黄、蓝、白、紫, 五彩缤纷, 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 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在这里, 用“华丽”描绘“织锦”, 用“耀眼”刻画“彩霞”, 用“绚烂”形容“长虹”既准确又生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 “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还是《荷塘月色》中“微风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里通感的运用尽显奇妙。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散文亦然, 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 必须有所寄托, 或借景以抒情, 或托物以言志, 或因事以明理。这些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 使读者如临其境, 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 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 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 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 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 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 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个问题比较抽象, 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我们还是举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如读《荷塘月色》, 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 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 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 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 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出一种朦胧美的环境, 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 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 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 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 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只有到了这一步, 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 透过字里行间, 通过联想和想象, 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 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 有一定的难度, 但既然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那么, 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 教给学生一些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东西。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篇5

“学以致用”是我国自古以来对做学问的看法,也是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对于抒情散文,不光教会学生有感情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训练学生会写抒情散文。当然,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达到名家的程度,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记叙文,最好能够做到散文化、抒情化。即使学生一下子达不到要求,教师起码也要告诉他们这是个发展方向。这样,学生的作文就能做到,或者是基本做到“我笔写我心”,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探讨 篇6

一、重视有感情的朗诵,领会散文意境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避免让学生对散文进行机械背诵,学生如果没有感情上的投入,那无疑是无效的背诵,不仅难以领会到其中的意境,还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韵味,感受散文内部的精妙,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完善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需要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只有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准确把握文章的主线,更好地感知作者内心的情感,深刻领悟到散文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发挥“导读”职能,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情感发展的主线,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文章时的历史背景,并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投入个人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作品中浓浓的父子之情,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分析散文细节描写,欣赏散文的哲思美

为了保证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散文中的人、情、物、景等细节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深入探究隐藏在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各种情思,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历史背景及主观感受,深刻领悟散文题材中独特的哲思美。这是因为,在散文这类作品中,文章的写作焦点都不是表面可见的,作者不会为了单纯的叙事而叙事、为了单纯的写人而写人,它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所以在文章中都会蕴藏着哲思美,这也恰恰是散文阅读的魅力之一。例如,在鲁迅《风筝》的阅读教学中,作者通过中年时代自己与青少年时代自己的对比,感受到了自己曾经因为信奉封建礼教而犯下的错误,但当自己下定决心道歉时,却又因为对方的“诧异”而让自己感到悲凉,所以文章中既有自己前后的对比,也有自己与朋友的对比,但是真正的写作意图却是在剖析封建道德的害人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加强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进而体会文章的哲思美。

四、领悟语言细节,学会驾驭语言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开展情感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驾奴语言,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手中握有优秀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对散文语言的细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由于不同的作者其语言特点有所不同,所以师生可以分门别类地对那些清新自然、朴素明快、生动感人、犀利凝练的语言细节进行分析。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自然、朴素明快并充满生活气息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这句话中,一个“钻”字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加以修饰,让人感受到了春草的生机与活力,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春草带给人的鼓舞和快乐。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文中的细节信息,加深对文章语言和作者内心情感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刺激,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和语言驾奴能力,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通过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情感上的积极投入,对作者创造的意境进行大胆想象和思考,进而让学生充分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形式美、哲思美等艺术特征,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散文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例谈散文教学的有效取舍 篇7

一.感悟散文的“形散”。

1、选材的广泛性。

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的取材十分广泛。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都可以作为其写作素材。《背影》一文既写了父亲奔丧之事, 又写了父亲失业之事, 还写了家庭生活惨淡与社会动荡之事, 这些背景的简单叙述为着力刻画“背影”渲染了特定的“爱子”氛围。写背影, 又写了父亲不打算送行、决定亲自送行、车站买橘子等诸多小事, 还写了父亲的来信及其“我”的思念等, 这就是选材的广泛性。

2、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 (如两次使用“踌躇”) 同义动词 (如“嘱咐”、“嘱”、“嘱托”) 、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 (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 、动词的照应使用 (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 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 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 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 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同时, 作者还应用了语言描写:“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心理描写:父亲本“不打算送行”, 但不放心, 决定亲自送行;外貌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这些描写丰富了父亲的形象。

3、结构的灵活性。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和情节, 所以散文作家往往是抓住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或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片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而不求其像小说和戏剧那样具有丰满的人物和完整的情节。《背影》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只对“车站送别”作了详尽的叙述与描写。

4、语言的独特性。

优秀的散文, 通常几百字、上千字, 多则几千字, 或述所见所闻, 或说所感所想, 触及读者的情感神经, 拨动读者的思想琴弦,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散文的语言要精练优美、朴素自然。精练, 是指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语言精练, 就能做到言简意丰。寥寥数语, 即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背影》语言质朴无华, 读来亲切自然, 这就是它的独特风格。

二.感悟散文的“神聚”。

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8

然无味。

一、把阅读放在第一位

温儒敏说过:“读”最重要, 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孔庆东先生在《少爷小姐请读书》一文中曾经真

诚地劝告大学生们:“我们不敢说读书救国之类的大话, 只说一句贴己的悄悄话:不读书, 恐怕连少爷小姐也做不成了耶!”可见阅读的严峻性。从朗读到阅读, 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 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体验

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了阅读层次论, 他把阅读层次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所谓知识性阅读能力, 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或常识的掌握程度, 诸如基本字词知识, 基本语法知识, 基本修辞知识, 基本文学知识。所谓理解性阅读能力, 包括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推断能力等。所谓探索性阅读能力, 包括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

三、读出兴趣

阅读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 一定要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语文课本来应该是能养成阅读兴趣的, 人文的、感性的、审美的内容, 都会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但现在连课外阅读也全都纳入考试的目标, 那就容易扼杀了兴趣。尊重学生的体验, 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四、掌握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通过对初中现代散文的解读和教学策略的学习, 让我对散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首先, 对散文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 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范畴, 具有文学色彩的, 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 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拟题紧扣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主题作答。本文主要讲述了某某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件什么事, 表达了或表现了……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以为线索,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章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照应题目或上文, 点明文章主旨, 为下文做铺垫。

五、系统的内化和外化

现代散文鉴赏性教学要求我们以审美为核心, 获取真知和思想, 不以功利为目的, 以人的素质为目标, 使广泛的审美性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先导。“乐学”, “愉快教学”, 学习不再是苦差事, 认知过程与审美情感和谐统一, 审美情感为获取知识的媒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状态产生一种巨大的循环力, 影响少年的智慧和全部智力活动。”语文中的德育渗透也必须通过审美来实现。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 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它途径。”叶圣陶先生则特别强调“熏陶”二字:“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科知识, 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 熏陶学生, 让他们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这些见解均能启迪我们, 审美需要系统的内化和外化。

六、让生活与语文共融

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散文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流淌于笔尖的产物。因此, 学习散文要鼓励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 用心感受生活, 接受多元的刺激。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了。很多学生总是抱怨生活在“两点一线”之间, 哪来生活的感悟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确实发现美的眼睛”吧。

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把更多的生活资讯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叙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朴实而情感丰厚的文章———惨淡家景之下, 父子冬天相别, 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 意蕴深远而令人回味无穷。文本中的细节很生活化, 初读时或许会觉得很平淡,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寻找同样感人的生活细节来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散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正是这个意思。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欣赏角度是不一样的, 正是人们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摘要:阅读和欣赏散文, 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作者的主观感悟, 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从散文里我们看到, 作者不论写人生还是写自然, 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 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 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有作者的深思妙悟, 才有散文中的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

关键词:初中,散文,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迎春.滴水瓣花总关情——初中散文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 (中学版) , 2008, (Z1) .

[2]石英.新课程下的现代散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 (中学) , 2009, (01) .

初中散文教学总结策略浅谈 篇9

一、以总结促进阅读能力的再度提升

1. 在环节回顾中提炼学习方法

以回顾的方式进行散文教学的总结, 旨在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到散文学习的过程之中:在整节课的学习, 我们运用怎样的方法, 使用了什么策略, 践行了哪些学习步骤进行探究思考的。这样的总结教学能够帮助以自身学习的思维历经为学生形成散文学习的方法体系奠定基础, 从而让学生在自我检阅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设置了三大教学版块:诵读美韵———品析美言———体悟美意。在总结环节中, 教师依照板书和学生的学习实践, 帮助学生从文本意蕴抽身而出, 以更为理性的视角进行散文学习方法的提炼与总结, 结合这篇课文而言这类学习方法包含了内容理解、情感体验等诸多方面, 便于学生在以后的散文学习中举一反三。

2. 在技巧实践中实现迁移训练

散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形散而神不散”, 其内容可以包括万象, 覆盖面极广, 这就需要作者对选择的写作素材进行精心安排和设置, 并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进行呈现。而在课堂总结环节中, 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对散文的材料选择、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 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表达的技巧, 以阅读促进写作, 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表达中去。

如在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 教师可总结出文本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从而提炼出状物类散文的写作密码———由物及人, 神韵链接。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相应的事物来对应相应的人群, 并确立抒发的情感, 从而在总结中将习得知识转化为灵活的能力。

二、以总结实现情思理趣的二度升华

1. 在感知情境中触摸理趣

散文描写中注重作者自身情思和理解的表达, 而这种表达并不是作者直抒胸臆, 而常常是借助相应的事物、情境, 并通过细腻灵动的语言文字娓娓道来, 从而达到人物合一、情境交融的境界。而在总结中,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对散文的这一表达特质进行一次俯视, 以整体鸟瞰的视角对文本的情愫理趣进行深度把握, 从而拓展到生活的更广层面。

如邹韬奋的著名散文《母亲》的教学中, 在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已经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层面上, 教师可以借助对母亲形象的感悟认知, 从而感受作者蕴藏于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特有的深情意蕴。

2. 在联想移情中链接生活

散文的创作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蕴藏于散文中的深刻情愫常常源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和觉察, 同时又将其通过散文鲜活的画面展现出来, 从而使得情感和物像的交融, 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无线的联想, 形成感人的艺术效果。在总结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体悟到的情感置换到现实生活之中, 从而引发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夏》一文展现了夏日之际人们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以及自身生活的回忆, 将自己生活中记忆场景融入文本之中, 从而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农民之苦和内心保有的希望之光。

三、以总结促发人格素养的不断锻造

1. 在辨析中促进价值取向的优化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生活经历、认知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其阅读同一本文章也会拥有大相径庭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呼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体验”, 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都在某一层面揭示出散文所涵盖的某种内涵。教师在总结中, 可以帮助学生善于聆听并甄别各种个性化的解读, 或在比照分析中完善自我, 丰盈自我, 或在辨析中消弭认知上的误解和偏差。

有学生认为认为鲁迅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对封建制度扼杀儿童天性的评判。总结时, 教师出示作者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以及文本中对百草园富有情趣的描写感受到作者是对已逝童年的追忆和怀念, 而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只有在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基础上的价值认知, 才能推动学生健康阅读习惯的锻造。

2. 在反思中促进人格修养的提升

散文是作者在关注生活、思索人生之后的感悟之作, 聚集着作者对人间世态的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这个角度审视, 散文是作者主观体验认知的载体, 是对人生哲理敏思的智慧结晶。阅读散文不能光顾着体悟作者情感, 更要将作者的思索价值注入自身的生命体验中, 在阅读中省己, 在体悟中察身, 从散文中获取自身成长的营养, 提升自身的情趣和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后,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搜寻自己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和打击, 当时又是运用怎样的方式和态度解决的, 从而让学生在回顾中反思自我, 并水到渠成地以文本之理作为镜子反照自我, 从而实现学生个性的成长和人格的提升。

例谈散文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10

一.以诗解意

以诗解意, 就是在教读一些诗意氛围浓厚的章节时, 先请同学把这一小节仔细品味, 反复涵咏, 继而根据这一小节文字所创设的情感氛围联想想象整幅画面, 再根据脑海里的画面形象去迁移联系所熟悉的具有相似情景的诗歌, 以诗歌的触觉沟通这一小节所带来的诗意感觉, 从而达到顿悟、愉悦、审美的效果。比如笔者教读《我心归去》下面这节文字: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引人回望。

这是一节思念家乡妻儿的深沉绵远的文字, 其中作者创设了一种温馨安谧的氛围, 尤其是“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这句话, 通过想象家人模样的方式把自己深切真挚的思乡之情热切的表达了出来, 由此笔者启发学生联系不久前补充的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相似的情境, 人在他乡;相似的情感, 思念亲人;相似的方式, 想象对方的样子。这样一启发, 学生顿有所悟, 思乡情感是古今相通的, 由此散文的境界全然而出, 散文创设的诗意的氛围便漫漫延宕开来。

以诗解意不仅可以用名家诗词来打通相关散文文段的意境, 还可以启发学生依据文字创设的情境自己写诗填词, 用自己所创作的诗词消解文意, 解读文字本身创设的诗意情境。同样笔者在教读《我心归去》 的下列文段时: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那也是带泪的笑。

这段文字本身就选用了一些意象加以巧妙组合来展现故乡的样貌, 由此便启发学生从自己的诗词文库里搜寻借助几个意象的巧妙组合来抒写游子羁旅之愁的诗词。学生脱口而出集体背诵出了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笔者便在黑板上工整写下了这首小令, 并帮助学生详细分析这首小令的格律和意象组合的规律, 要求学生按照这首小令的格律依据上面文段的情境填写出另外一首《天净沙·归思》 (不要求压“a”韵) , 几经修改最终达成了共识:

小径草坡迷羊, 犁耙乡曲月光, 深堡绿林异邦。夜月光中, 归思人在他乡。

实践证明, 以诗的形式来解读散文的教学设计, 是增强学生人文情怀、积淀学生人文素养, 激发学生诗意想象、培养学生情趣人生的最佳途径。

二.以画解意

以画解意, 就是对于画面感很强的散文文段, 先着手让学生多加品读、仔细回味而后充分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用自己的纸笔画出这些画面来。通过反复描摹线条、着染色彩的过程去涵咏文章的韵味, 领略散文文字深处蕴涵的美。进而借助自己对绘画的感知力达到对文学艺术的感知效果, 从而达到顿悟、愉悦、审美的效果。比如笔者教读《江南的冬景》下面这节文字:

你试想想, 秋收过后……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在这里, 郁达夫挥毫泼墨, 借助他反复的想象力, 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 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 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 因而写此处的景致时能够运用温暖的色调、浓淡适宜的写意, 用笔用文字绘出了这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面对文字绘出的江南雨景, 欣赏之余, 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达到契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绘画。在学生反复品味涵咏这节文字准备素描画面的时候, 为了激发他们最敏感的情思和活跃的艺术创作力, 教者适时播放古筝曲《梦江南》。在柔美婉约流畅清幽的音乐的激发下, 学生情绪完全放松了下来, 缓缓着笔, 细细勾勒, 静静揣摩, 悄悄点染。由此在这种古典乐曲创设诗意的氛围中, 在拿着笔进行浓淡相宜的写意绘画中, 一幅幅小桥流水、淡烟疏林、暗窗黄晕的写意画便一一绽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之后, 老师依据文段的情境用诗意化的课堂语言一一点评, 运用绘画带来的审美感受感染带动领略文字带来的美感, 由此达到不同艺术领域相通的那种审美快感。

冯骥才曾说:“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 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 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 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绘画是用笔墨写作, 画中一点一线, 一块色调, 一片水墨, 都是语言。”文中有画, 画中有文, 这种诗意的境界、诗意的享受带给读者的美感是何等的快乐!

三.以乐解意

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 它的特点是幻想性, 而散文的语言, 尤其是诗意化的语言也同样具有幻想性。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相应的音乐鉴赏力, 依据自我对散文语言的鉴赏领悟力来为这段文字配以情境相似、基调相吻合的音乐, 让学生在相应的音乐基调的激发下, 展开想象, 让自我的情思随着音乐缓缓流淌, 让自我的情感在音乐基调的感染下渗透到文字中间去, 从而达到音乐与文字的完美融合, 在品味文字带来的趣味的同时, 品味音乐的感染力。在欣赏音乐幻想带来的境界的同时, 也欣赏到文字背后那深远绵长的意境。笔者在执教《月是故乡明》 这个专题的序言时, 用歌手刘欢的《弯弯的月亮》作为音 乐背景, 再配以抒情浓厚的歌词来强化乡愁的绵远深沉, 尤其是最后几句, 可谓催人泪下: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呜———

在这种忧伤绵远的乡愁氛围中, 笔者深情缓缓地诉说:在人类的情感世界里, 乡情是永远难以割舍的,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它是人生的出发地, 也是人的精神归宿。人在江湖漂流, 身在旅途, 但精神与心灵却永远在故乡那里回旋缠绕。

在执教曹文轩的《前方》时, 为了创设诗意的氛围, 笔者用歌手许巍的《那一年》导入, 这支歌曲的旋律充满了人在外打拼的沧桑感、茫然感、无助感, 但结尾却又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这种旋律正适合文章《前方》 所创设的情感基调。

那一年你正年轻/……在寻找你该去的方向/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 再寻找你曾拥有的力量/

教者在解读歌词和旋律的同时, 其实也把《前方》这篇文章的主旨和内蕴初步解读了出来。这 样, 通过乐曲通过歌词创设的诗意烂漫的氛围, 运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 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地就轻松地把握好了文章意蕴。这种鉴赏不需要老师多加指点和讲解。打通音乐和文字的相通处, 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效果。

除此之外, 《江南的冬景》朗读时, 配以古筝曲《梦江南》, 教读《十八岁和其他》时, 配以《亲亲我的宝贝》导入, 朗读课文时配以《秋日私语》, 文章鉴赏结束时, 配以《一封家书》来激发学生给父母亲表达感情的欲望。执教 《我心归去》配以费翔的《故乡的云》 导入, 鉴赏结束时配以满文军的《望乡》来使学生久久沉湎于乡愁难 舍, 归心难罢的情境中。执教《西地平线上》时, 以具有浓烈西北气息的民谣把学生带入天高地远、荒凉偏远的西北地区, 继而在鉴赏三次落日的描写语段时,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力想象不同的落日的或静美或死寂或辉煌或灿烂的画面, 配以相应的落日乐曲来激发来调动来感染。在执教《像山那样思考》 时, 以腾格尔的《苍凉大地》导入, 渲染出一种悲凉浑厚凄怆的基调, 在出示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时, 配以哀婉凄迷的《忧伤的旋律》, 哀婉凄迷的旋律曲调软化了学生冷漠的情思, 触痛了他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引发了他们最深沉的悲悯情怀, 由此很成功很诗意地完成了此课时的教学目标, 最后结束时再配以齐秦的《北方的狼》, 以: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这几句歌词来提出值得人类深思的话题“无垠的旷野”“漫漫的黄沙”是谁之过?“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美丽的草原”为什么现在变成了传说中的, 难道现实中不能有了吗?课上完了, 但留下的有关生命生存的悲凉感和寂寥感却在乐曲中沉淀在读者的心灵深处。

这就是诗意, 这就是音乐魅力带来的诗意。

诗意存在于生活中, 诗意蕴藏于文本中, 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采矿工, 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 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 呈现于学生面前, 从而激发生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一篇篇优美的诗文, 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 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 去体悟。教师领悟了, 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 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味人类文化的精典, 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 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 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散文教学策略新探 篇11

一是就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作漫无边际的演绎,走出了课文之外。比如《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先奔向“文中的母亲做了哪些事、是个什么样的人”,接着畅谈“你的母亲为你做了哪些事”,进而链接几个伟大母亲的感人故事,最后以一曲阎维文的《母亲》催人泪下。显然,这“泪”不是因文本语言中浸润的深情所感,而是被歌曲的音乐感染,这是“泛语文”的表现。

二是给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贴上思想感情的标签,滑向了作者之外。比如《和时间赛跑》,教学时不断地追问“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又让学生反思“你有没有浪费过时间”,最后齐诵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看似“不散”,实则是在东拉西扯中,将作者对时间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和况味,简单地抽象为一个“珍惜时间”的思想标签,并企图让学生成为和作者一样惜时的人,这是“非语文”的现象。

散文教学如何教得不散?那就是教学须聚焦在“这一篇”散文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人生经验对接,将自己的语文经验和“这一篇”中作者的个性表达比照,在读不懂、感受不到、似懂非懂的地方,读出新的意味来。

一、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人”来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和基石,离开了真实就没有散文。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是真实存在着的。比如《桂林山水》里写到的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你在桂林都可以看得到;《夹竹桃》里所写的各种花草,在季羡林先生家中,曾经真的如此种养着、摆放着的。但是,文中所写的这些具体的“人事景物”,并非客观世界中真实的“人事景物”,而是作者眼中独有的“人事景物”,烙上了作者情思、情感、情意、情怀、情调的印记。同样的桂林山水,在人与“我”的眼中各不相同。笔者两次去旅游,都遇上暴雨,漓江水不再“静、清、绿”,而是微微泛黄、滚滚奔流。笔者不免有点失望,也有点遗憾。这是笔者的独特体验,而《桂林山水》所写的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是他个人亲历桂林山水之后的一种综合、整理,渗入了他的情感、心理以及对山水的评判。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是他的情感记忆中一种美丽的错位,是他略带想象性的真实再现。陈剑晖先生说:“好的散文,应有作者生命的投入……以诗的审美性穿透日常生活的平庸,使散文呈现出超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阅读散文,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阅读作者的生活世界,就是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

散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透过那些“人事景物”,触摸到作者的“心跳”,读出那一个“人”来。比如《夹竹桃》中有一段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影子:“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一般人来想象这夹竹桃的影子,无非“假山、怪石、乌云”等等,远没有文本中的比喻妙趣横生。作者将夹竹桃的影子看作“地图、荇藻、墨竹”,那是一种雅趣;而将偶尔爬过的小虫、飞过的夜蛾看作是“海轮、游鱼”,那就是一种童趣了。阅读这些文字,你分明感到了季羡林先生有渊博的学识,更有未泯的童心;读完,你眼前似乎就站着这样一位充满生活情趣的可爱的老人。可以说,阅读散文,认识“人”永远比认识“文”重要得多。以往散文教学的见文不见人,那是本末倒置的。教学生阅读散文,就是要从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中,读到背后站着的那个人。如果读来读去,你还没有读到那个人,就不能说读懂了散文。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对话,散文阅读就是你从中发现了那个人,那个可以和你分享人生经验、可以与你进行心灵沟通、可以帮你打开视野的人;有人说,阅读就是一种创造,散文阅读就是通过文本在你的心里塑造出一个形象逼真、生动、丰满而又独一无二的人来。谁能塑造,谁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读者。散文教学,不正是要培养这样的优秀读者吗?

二、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味”来

散文是一种美文,因为它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所以语言特别的精美,特别的有味道。如果仅仅是文从字顺,流畅准确,甚至有点生动,还是不够的:散文的语言一旦粗糙了,就像米饭中夹杂的一粒沙子,立刻就会让读者感觉到。散文语言的那种美,那种美的味道是多种多样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华丽、厚重;周作人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林清玄的散文语言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史铁生《我与地坛》等散文的语言,很纯净,就像在河水里洗过的一样。

散文的教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品味语言之美,读出那个特别的味道来。这样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散文语言的品咂中,磨砺出对语言的敏锐感。

1.朗读。散文的文本应该是“声音与书写”的统一,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文本是沉默的。优秀的作家在写作时,常常将声音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音和义应该相得益彰。汪曾祺说,写作最关键的是找到作品的“调子”,调子找到了,文章就写得顺手,就像说话一样。这种“调子”富有节奏感、韻律感,光靠眼睛看是难以体察的,非借助出声的朗读不可得其中的滋味与情趣。笔者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聚焦在百十个后生舞动腰鼓的语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先让学生各自默读,再让学生大声朗读,最后让学生比较朗读改编后的语段:“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三次不同形式的读,凸显了文本“短句、短语”所传达出的“生命的力量、奔放的气概、欢快的情绪以及勇猛的精神”,读来精神为之一振,自然心领神会。朗读,特别是全身心投入的朗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散文传递的那一种无法言语的美感。如果你用条分缕析的讲解,就大煞风景了。好的朗读,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的意义。

2.比照。散文的语言精致优美,往往在细微之处寓深意、显功力,教学中就要善于发现那些细微处,通过多种比较,显露其语言独到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是置换比较:将文本中某个词句,换一个相近的词句,比较两者的不同,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精准与妥帖。《爱如茉莉》中有这么一个语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里的“探”置换成“照、射、投、移、洒”,也能表达阳光照进屋内的意思:但是“探”字却让阳光具有了人一样的情感和情趣,是作者自己情感的一种投射,让阳光代替自己来表达,而其他的词语则缺少了人情的温度。

二是增删比较:就文本中的某些词句,作增与删的比较,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散聚与意味。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中写了这么一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里的“悄悄地”与“一声不响”似乎重复了,删去其中一个可不可以?“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与“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删去其中一个可不可以?这样的删比,就将重复叠加的语言所折射出的喜爱之情、可爱之态以及俗中有趣的滋味,一层一层地品出来。如果省略了这个驻足品味的过程,只得到意思,而没有得到语言的意味、意趣。散文大家常常在文中有一些看似哕唆、可有可无的语段、词句,其实是一种闲笔,增添了不少的情趣,这看似不“经济”的语言,一删就寡味了。

三是常异比较:将文本中感觉不寻常的语句,和我们日常的表达形式比较,凸显的是散文语言的个性与魅力。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开头就写了这样两段话:“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初读就有一种美感,但不知美在何处。此时不妨还原为我们平常的写法:“这是一株平常而又神奇的柳树,它长在青海高原上。”这样写似乎也可以,但一对比,就明白其间的差异:文本中的两段话,前面写“极其平常”,后面写“极其神奇”,矛盾之中蕴含着作者对这棵柳树无比的敬畏,先抑后扬,引人入胜,激起我们无限的联想和阅读的好奇。如果用一个“平常而又神奇”的词语,则抽空了阅读想象的时间与空间,丰富的意蕴和无限的遐想都被压缩省略了。

3,积累。经典的散文文质兼美,宜熟读成诵。一个优秀的读者或作者,一定在阅读中见识过何谓经典。朱自清的《匆匆》,无论哪一段、哪一句,都值得推敲赏析,但未必在小学阶段一次完成,完全可以留下点空间,让学生在今后的岁月里,遇到相似的境遇时,再去回想这篇散文。而到了那个时候,《匆匆》才会真正化入生命的血液,积淀为学生的一种文学素养。而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读写迁移,让学生借鉴散文的句式、语段甚或立意,抒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思。从读学写或者以写促读,都是有效的积累语言的方式。但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不能把优雅的散文语言在运用中庸俗化,进而消解散文的语言之美。比如有人借用《匆匆》写了这么一段话:“硬盘小了,有再换的时候;内存低了,有再加的时候;屏幕窄了,有再买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刚买的电脑为什么就再也开不了了呢?”这样的话有了文本语言的形式,却没了精神与灵魂。所以,笔者认为,散文的积累,应该是语言与精神的双重积淀。

三、在“这一篇”中读出“那个我”来

以往的散文教学,我们常常要求学生透过这些“人事景物”,领会“高大上”的精神、品格、哲理等。读到登山,就要想到克服困难的精神;读到天空,就要想到凌云壮志的气概:读到大海,就要想到宽广的胸怀…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思维习惯,看似指向理解力,其实离有品位的阅读越来越远,成了一种概念化的抽象阅读,消磨了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情感。

好的散文教学,一定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己,读出那一个理想中的“我”来。我们都处在红尘俗世,但散文所营造的那个生活世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找到安顿之所。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活得很滋润的生活老师,能借助散文给予学生生活与人生上的指点。散文教学不能止于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作者的那一个“心眼”,发现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教学,就需要学生的“心解”,这是一种阅读的境界。

教学林清玄的《鞋匠的儿子》,学生为林肯伟大的人格和智慧的语言所折服。笔者没有停留在“林肯”身上,而是设计了一个生活的窘境:学校开展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小明家境一般,他把身上仅有的三个一元硬币投进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哎呀呀,叮叮当当的,你捐的可真不少啊!”假如你是林肯式的那个小明,面对这样的尴尬,会如何用语言来化解?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非常感激你的夸奖!我知道,三块钱并不多,但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愛,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穷人的一块钱,也许比一个富豪捐献的一万元还要珍贵!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变穷了。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仍然会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

有效教学策略谈 篇12

近几年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有效教学成为了教师关注的话题。那么, 何谓有效教学我觉得有效教学强调的就是一个“效”字, 即“效率”、“效果”和“效益”。它指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效果最优化。那么,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下面, 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开口说话, 给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课堂上不敢说话, 也不想说话, 这里有自己不会的原因, 更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都认为我是来学校“听讲”的, 不是来学校“说话的, 所以, 许多课堂的精彩只是老师一个人的精彩, 很多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和“观众”, 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自己没有思考, 效率自然是很低的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刻认识到, 作为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表现自我。我以前的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 我问她时也不开口, 后来经过多次的谈话和开导, 终于得知她非常愿意发言, 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学生, 就是胆子小不敢说, 怕说错丢面子, 于是, 我告诉她当老师的问题有把握回答时请举右手, 没把握时请举左手。以后, 只要她答对一个问题, 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 我都给予表扬。实践证明, 这种略带“欺骗”的方法的确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这位学生后来进步很快。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杜郎口中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给学生提供了很好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艺高人胆大, 学生只要有话可说, 他的胆子自然就会大起来, 自然就敢说话敢交流了, 能力也就提高了, 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 我们不妨换个方式, 先按捺下心中的不悦和怒火, 先听一听学生的想法, 无论是诉苦还是狡辩, 作为教师都要对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更是犟的要命, 明明错了, 还要坚持。所以教师不能着急, 要在和谐的气氛中就问题进行讨论, 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引导学生慢慢认识到错误。

当学生犯错误时, 作为教师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曾是一名学生, 也曾犯过错, 学生犯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这样一想, 火就会压下一半, 然后耐心分析和调查犯错的原因和动机, 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另外, 应该冷处理, 人在火头上的语言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学生玻璃般的心灵。“小心轻放”孩子的心, 这是作为教师的底线。

三、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 增强班级凝聚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国宝级教师霍懋征从教六十年有四个“从来不”, 其中一个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好学生是宝, 差学生同样是宝, 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让优秀的更优秀, 让后进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而不是为了一点私利在教学上厚此薄彼, 实行轮流“淘汰”, 把成绩落后的学生看成眼中钉, 相反, 如果我们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而不至于掉队, 凝聚全班学生的智慧, 利用集体的力量“逼迫”后进生进步, 形成动车状态, 那么整个班级才会全速进步, 高效教学也就不再是空话了。

四、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后劲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 学生要发展关键在教师, 而教师要发展关键在培训, 要让教师随时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进行教学方式改革, 就得让教师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看别人的做法, 开开眼界, 不要做井底之蛙。培训是给教师最好的福利, 只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了, 受人尊敬了, 人生价值就实现了。教师的理念新了, 方法活了, 教学何愁无效?

上一篇:多元反馈教学法下一篇: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