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2024-10-08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精选8篇)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1

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 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1]。为了能早期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感染, 并对感染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价, 本研究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感染患者中的PCT含量水平,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80例健康女性作为A组、80例非恶性肿瘤感染女性作为B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无感染者作为C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感染者作为D组, 根据感染类型将D组分为细菌感染组 (46例) 及真菌感染组 (34例) 两个亚组。入选标准: (1) 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均需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2]。 (2) 年龄>18岁。 (3) 感染患者均存在发热症状。 (4)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已接受抗感染治疗者。 (2) 存在意识障碍者。 (3) 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期<3个月。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观察指标所有观察对象入组次日采集空腹肘静脉血进行PCT含量检测。应用XE5000型全自动分析仪, 检测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定量法, 所得结果≥0.25 ng/ml为阳性。对比四组PCT阳性率及PCT含量差异。D组的细菌感染组及真菌感染组患者于接受抗感染治疗无发热后, 再次进行PCT含量检测, 对比入组时及退热时PCT含量变化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PCT阳性率比较D组入组时PCT阳性率高于A、B、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四组PCT含量水平比较D组入组时PCT含量水平高于A、B、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A组与D组比较, aP<0.05;B组与D组比较, bP<0.05;C组与D组比较, cP<0.05

2.3 D组两个亚组治疗前后PCT比较D组两个亚组入组时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退热时均低于入组时, 细菌感染组低于真菌感染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讨论

PCT属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类物质之一, 其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生理情况下, PCT难于降解, 并较少进入血液, 因此其在血清中含量较低, 而当人体感染病菌后, 病原体可诱发PCT分泌, 并刺激PCT释放入血, 使血清内的PCT含量升高[3,4]。因此, 目前临床有学者认为, PCT与传统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感染指标相比, 其灵敏度更高, 特异性更高, 故将血清PCT含量水平作为评估感染情况及分析感染类型的重要指标之一[5,6]。而为可准确的判断妇科恶性肿瘤感染者的感染情况, 并指导临床治疗, 本研究将PCT作为观察指标。

目前虽然李丽娇等[7]同样对妇科恶性肿瘤感染者的PCT阳性率及PCT含量水平进行分析, 但其研究中, 仅将妇科恶性肿瘤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 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本研究不仅选择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 同时也将非恶性肿瘤感染女性及妇科恶性肿瘤无感染者作为观察对象[8]。结果显示:D组入组时PCT阳性率高于A、B、C组 (P<0.05) 。D组入组时PCT含量水平高于A、B、C组 (P<0.05) 。可见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感染后, 不仅患者的PCT阳性率可得到显著的升高, 同时患者的PCT含量水平也同样显著的升高。而为进一步分析PCT检查在妇科恶性肿瘤感染中的检测价值, 本研究根据感染类型将D组进行分组, 并分析不同感染类型间PCT含量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两个亚组入组时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退热时均低于入组时, 细菌感染组低于真菌感染组 (P<0.05) 。通过研究可见, 不同的感染类型均可导致患者体内PCT含量的升高, 且PCT含量升高情况与感染类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类型接受抗感染治疗后, 以细菌感染改善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 妇科恶性肿瘤合并感染后, 其体内PCT含量可显著升高, 因此可将PCT含量水平作为评价患者感染情况及治疗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本研究仅对妇科恶性肿瘤合并感染后的PCT含量水平进行分析, 并未进一步对导致PCT变化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因此尚无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本研究将妇科恶性肿瘤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此类患者往往具有较重的基础疾病, 机体已处于全身炎性反应状态, 而在并发感染后, 包括细菌及真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内, 可进一步加重体内的全身炎性反应, 因此可说明妇科恶性肿瘤感染后PCT水平升高, 与体内炎性因子升高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谢英华, 郭晓红, 李秀玲, 等.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的临床诊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16 (8) :1884-1886.

[2]曹世姣, 张广亮, 夏伟兰, 等.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7) :1132-1134.

[3]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8 (4) :243-248.

[4]苏翔宇, 程璐, 邓雨霞.血清PCT水平预测成人恶性肿瘤粒细胞缺乏性发热伴感染的荟萃分析.山东医药, 2013, 53 (21) :78-80.

[5]刘小燕, 林炳柱.妇科恶性肿瘤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 36 (1) :81-82.

[6]王书锋, 杜平, 姚晓斌.恶性肿瘤并细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 (5) :517-518.

[7]李丽娇, 陈爱兰, 林文秀, 等.妇科恶性肿瘤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 32 (4) :469-470.

[8]詹长欣.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35) :4963-4964.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2

【关键词】 降钙素原;感染;重症肝炎

【中图分类号】 R5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46-02

感染是目前影响重症肝炎患者预后的关键问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选择一种快捷的、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实验室指标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有研究报导降钙素原(PCT) 可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是早期诊断脓毒败血症的重要标志物[1,2]。近年来又发现,与其他炎症指标相比,PCT是目前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炎症诊断指标,其有助于临床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3]。本文通过动态监测确诊感染的重症肝炎患者和非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CT浓度, 探讨血清PCT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确诊感染的重症肝炎患者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41~ 79岁),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2例,慢性重症肝炎41例;非感染的慢性肝炎组6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39~77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41例,慢性丙型肝炎19例。上述患者均系2011年1~8月入住我院患者,对照组每例患者经抽取血标本检测,均无临床及实验室感染证据。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拟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2方法

PCT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试剂卡为德国BRAHMS公司产品,感染组及对照组均于早晨空腹静脉采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吸取200ul,严格按说明操作,30min后观察结果。检测结果分四级,分别为PCT<0.5、0.5≤PCT<2.0、2.0≤PCT<10.0、 PCT≥10.0,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

血培养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自动培养及鉴定仪。以上患者在接受PCT检测的同时无菌抽取静脉血注入血培养瓶上机培养。

1.3统计学分析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23例肝炎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血清PCT检测与血培养的方法学比较

63例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阳性57例(其中血培养阳性24例,阴性33例);阴性6例(血培养全部阴性);血清PCT检测法和血培养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0.5%和38.1%,血清PCT法灵敏度显著高于血培养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6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PCT检测结果:阳性1例,阴性60例;同组患者血培养结果:阳性0例,阴性40例。血清PCT检测法和血培养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8.3%和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PCT阳性患者抗生素治疗效果

57例感染组PCT阳性患者经过一周治疗后,53例患者血清PCT<0.5ng/ml,93%的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3讨论

PCT是降钙素(CT)前肽物质,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3kDa。在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 没有激素活性,在体内外稳定性好。健康人血浆中PCT含量低于0.5ng/ml,病理状态下,PCT可来源于肝、肺等多种器官组织[4],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25~30h。当严重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主要是在细菌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产生,PCT水平明显升高甚至超过100ng/ml;而在非感染性炎症状态下一般不升高,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将血清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标志物, 也是全身感染性炎症诊断最为理想的早期诊断指标[5-6]。

感染是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症肝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代谢紊乱及多脏器功能受损,在并发感染早期许多病人血培养阴性或找不到感染灶,难以明确患者感染是否存在,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临床可用于监测的感染指标很多,如血培养、CRP、体温、血象、病原学检测、细胞因子的水平等等,但这些指标有些检查时间过长,有些缺乏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出率也受不同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地判断早期感染的存在。一直以来,临床上常用CRP和WBC来区分严重的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但国内外许多报道均认为,它们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灵敏

度和特异度较低,而PCT这一指标远优于CRP和WBC[7-8]。因此,在作为评价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方面,PCT的检测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本组实验显示,重症肝炎患者感染后,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其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98.3%,而未出现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正常。PCT阳性患者经过抗生素治疗后,93%的患者恢复正常。血清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对于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的监控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价值。PCT浓度的持续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适量的抗生素治疗后,若血清PCT水平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应改变治疗方案。

本组实验还表明,重症肝炎患者感染后,PCT检测阳性率为90.5%,血培养阳性率为38.1%,两种检验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CT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T检测耗时较普通血培养大为缩短:普通血培养需耗时3-7日,PCT检测仅需30分钟。PCT操作迅速、便捷,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全身细菌感染,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和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PCT检测目前被作为有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价值与治疗监测的临床实验室指标,PCT只在机体感染产生全身反应时才会产生,在局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时其血清浓度正常或轻微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其血清浓度大量上升,特别是脓毒性休克时PCT浓度成倍升高。不久的将来,PCT检测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实验室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此外,通过监测PCT还能指导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和疗效观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C laeys R,V in ken S,Spa pen H,et al.Plasma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septic shock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orrelates[J].Chit Care Med,2002,30(4):757-762.

[2]杨勇,柴艳芳.降钙素原在危重病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3,10:698.

[3]冯晔,陈大庆,徐英美,等.降钙素原测定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0(8):765-766.

[4]汪明明,刘天路,崔速南,等.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4):432-434.

[5]孔怡淳,任新生.前降钙素与危重病[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2):1-4.

[6]Babak P,Setareh M,Javid Z,et al.Evaluation of procalcitonin and neopterin level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bacterial infection[J].Braz J Infect Dis,2010,14(3):252-255.

[7]Lee JY,Hwang SJ,Shim JW,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lobar pneumonia[J].Korean J Lab Med,2010,30(4):406-413.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篇3

关键词:降钙素原,感染,胰腺炎,脑膜炎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 1993年首次被检测到, 最早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用药指导。近年来, PCT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 且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本文主要就PCT的生物学特点、检测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生物学特点

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13 000的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 由降钙蛋白、降钙素、N端残疾片段组成[1]。正常情况下, 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降钙素原极少, 几乎检测不到。Assicot等[2]研究发现, 切除甲状腺的败血症患者仍PCT仍很高, 表明PCT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甲状腺C细胞, 而在正常人的各个组织中都有PCT的m RNA表达, 且在肝脏、肺、肾中表达最多, 说明在病理条件下PCT的生成与甲状腺C细胞生成PCT是两个独立的过程。PCT稳定性好, 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一般为20~24 h, 由特异的蛋白酶降解, 肾排出少[3], 一般24 h后, 室温条件下约降低12%, 4℃时降低约6%。PCT为降钙素的前体物质, 其基因位点于11号染色体由m RNA转录翻译成PCT前体物质, 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等情况, PCT前体物质明显增多, 进入内质网经反应糖基化反应转化生成PCT。目前, 病理情况下PCT的产生仍不明确, Reinhart等通过用染色抗体针追踪分析高浓度血清降钙素原患者的单核细胞, 发现单核细胞可能是脓毒症降钙素原的来源[4]。Oberhoffer等[5]通过研究发现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可检测到PCT。另有研究表明, 中性粒细胞参与了降钙素原的表达[6]。

2 检测方法

随着对PCT的认识逐步深入, PCT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 加上其检测方法高效、简洁, 越来越多的医生把PCT作为常规检查项目。PCT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凝胶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后两种方法由于耗时长、费用贵, 现已较少使用, 而放射免疫分析法由于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导致使用受限。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

3 临床应用

PCT的合成在细菌感染中增多, 而同时在病毒感染中下调, 因此早期PCT可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 对早期重症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亦具有提示作用[7]。近年来, 更多的关注点在PCT对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指导意义。同时, 降钙素原还对胰腺炎、术后感染、创伤、脑膜炎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指导也有一定的意义。

3.1 感染

PCT最早主要用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 其特异性及灵敏性均高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感染指标, 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Maruna等[8]发现, 在细菌感染时, 降钙素原表达明显增多, 而在病毒感染、排斥反应、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疾病时表达并不高。Christ-Crain等[9]通过研究得出, 细菌感染的患者往往PCT>0.5 ng/ml时, 而真菌及其他感染出现时, PCT小于0.5 ng/ml, 通过PCT检测制定抗生素使用方案使其应用更加合理。相关研究表明, PCT<0.1 ng/ml时, 认为无细菌感染, PCT介于0.1和0.25 ng/ml时, 感染可能性小, 可考虑暂不使用抗生素, PCT介于0.25和0.5 ng/ml时, 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PCT>0.5 ng/ml时, 强烈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10]。Schuetz等[11]通过大量样本研究, 应用PCT与其他常规感染指标的患者对比,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使用率下降了32.4%, 而慢性阻塞性肺部急性加重期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下降了50.4%, 支气管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降低了65%, 而两组之间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则无统计学差异。有研究报道, 降钙素原还可以有助于鉴别革兰阴性与阳性菌感染, 但目前仍不明确。陈国强等[12]提出9.1 ng/ml是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的分界值, Charles等[13]提出二者的分界值为16.0 ng/ml, 这可能与地域、人种、环境等因素相关, 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

3.2 胰腺炎

PCT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评估, 继发性细菌感染是胰腺炎死亡的重要因素。在胰腺炎感染诊断指标中, 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缺乏特异性及灵敏性, 而腹腔穿刺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风险大, 且腹水培养时间长, 往往容易耽误病情。近年来, 通过研究发现, PCT可用降钙素可作为评估病情的可靠指标。盘毅辉等[14]研究得出, PCT可作为判断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感染、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Ammori等[15]研究发现PCT与内毒素量呈显著正比关系, 且重症胰腺炎患者相对轻型胰腺炎患者明显升高, PCT与感染的存在及进展密切相关, 因此可用于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Kylanpaa-Back等[16]通过对57例胰腺炎患者的研究, 认为PCT可鉴别早期重症胰腺炎, 还可以预测多器官功能衰竭, 其敏感性94%, 特异性73%。对于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标准目前仍不明确。Bezmarevic等[17]研究中采用的最佳分界值为0.25 ng/ml。Mofidi等[18]则指出, PCT的最佳分界值为0.5 ng/ml, 这可能与研究样本及方法差异有关。也有研究报道, PCT判断胰腺炎的病情并不准确, Muller等[19]发现PCT并不适应胰腺坏死感染的早期诊断, Turnbull等[20]的前瞻性研究表明, 在胰腺炎的早期, APACHE评分比PCT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而在入院48 h后, C反应蛋白更具有诊断意义。这可能与搜集病历的时机、地域以及实验技术及评估标准有关,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3.3 PCT在外科手术、创伤及脑膜炎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对PCT的认识逐渐增多, 其在外科手术、创伤及颅内感染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外科手术后,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感染相关的问题, 因此降钙素原在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术后前3 d, 由于应激引起的一过性全身炎症反应使得PCT往往会升高, 且在术后第1、2天达到高峰, 此后无感染患者PCT会逐步下降, 而细菌感染患者会出现PCT下降不明显, 甚至进一步升高。Reith等[21]研究表明, 在术后第1、2天, PCT>1.5 ng/ml, 有继发性感染的可能。Paparella等[22]研究说明, PCT可作为感染检测的指标应用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 可诊断术后早期感染, 明确发热原因, 评估病情、指导用药。Wanner等[23]认为, 机械性创伤后引起的PCT升高与创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PCT值明显高于无炎症反应综合征者。Castelli等[24]认为, 创伤患者PCT的再次升高, 并发脓毒血症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血清和脑脊液PCT也是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指标, Berger等[25]通过对34例脑膜炎患者研究发现, 降钙素原可增加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精度。有研究表明, PCT>0.5 ng/ml是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 以0.5 ng/ml为阈值, 细菌性脑膜炎的阳性预测值为100%, 阴性预测值为93%[26]。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4

1 概述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 (calcitonin, CT) 前肽物质,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3KD的糖蛋白。PCT的半衰期为25~30h, 在体内外稳定性很好。

PCT在全身性炎症反应 (2~3h后) 早期即可升高, 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5,6]。在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癌性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等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 而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 这就决定了PCT的高度特异性, 因此也可用于各种临床情况的鉴别诊断。PCT浓度和炎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并随着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而降低至正常水平, 因而PCT又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2 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1 血液肿瘤科

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 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 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 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7]。即使是化疗患者, 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8,9]。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10]。

2.2 内科

内科重症监护医疗中的问题常围绕着感染的诊断及是否与感染有关的鉴别诊断而进行。对炎症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结果的评价是否有效, 是有效治疗方案的必要前提。

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相似菌感染及原虫感染有反应, 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因此, PCT能很方便地运用于内科医疗中常见的疾病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如:成人呼吸窘迫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学的鉴别诊断[11];胰腺炎感染性坏死和无菌性坏死的鉴别诊断[12];鉴定感染时发热, 如接受化疗的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 鉴别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性恶化与风湿性疾病伴系统性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13];对接受化疗的中性粒细胞低下症患者, 明确是否存在有生命危险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对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器官移植患者, 明确是否存在有严重的细菌和真菌感染, 同时用于感染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鉴别诊断。

2.3 移植外科

成功的器官移植常受到像严重感染这样的并发症的挑战。31%的患者器官移植后第一年内发生感染, 感染症状可被急、慢性排斥所掩盖, 因此对排斥反应期出现的感染不能作出早期和可靠的诊断。器官移植患者使用PCT检测, 可早期引入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PCT用于器官移植患者感染的诊断, 免疫抑制疗法严重削弱了器官移植患者的抗感染能力。PCT可早在感染发生仅2h即可提示有系统性感染的存在[14]。

PCT应用于器官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后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能明确区分感染与器官排斥[15]。因为PCT的释放不是由急性或慢性器官排斥反应刺激引起的, 所以高浓度的PCT即可认为有感染存在。

2.4新生儿科

许多疾病在早产儿和新生儿中无特异性表现。血液学检查和传统的实验室指标和急性期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均不能作出可靠的诊断。微生物检查的结果需要几天的时间, 而且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临床感染的存在以及与此相关的高死亡率。与其他炎症诊断指标相比, PCT是一种改进的实验室指标[16], 它对新生儿出生后败血症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5 儿科

小儿高热用临床手段常常难以区分不同的感染源, 这一问题尤其会影响到因患血液、肿瘤疾病而给予免疫抑制疗法的患者的准确诊断。而且许多疾病伴有继发性免疫病理改变, 如风湿性发热等, 因此对患儿很难将其与原发性细菌感染相区别。

PCT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7]。由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治疗上存在本质性的差别, 因此PCT对具有非特异性感染症状的患者的治疗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6 外科

败血症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术后致命的并发症, 尽管现代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对此仍无良策。术后能对并非由原有疾病或手术创伤本身引起的败血症感染作出早期和准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PCT浓度不受已存在的疾病如癌症、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 PCT明显优于其他炎症因子如CRP和细胞因子, 是一种客观容易检测的指标, 有其独特的诊断优势, 甚至优于那些带有侵入性、风险性和造价高的诊断方法, 如细针穿刺病理检查法[18]。

PCT与严重细菌和败血症感染的发生及其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能准确反应引起病变 (如腹膜炎) 的感染源是否得到根除。每天对PCT浓度的监测可对治疗结果做出可靠的评价。PCT可用于手术创伤或复合创伤的监测[19,20]。PCT用于心脏手术患者, 心脏手术使用心肺机, 即使患者有白细胞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细胞减少症或CRP升高不充分等疾病, PCT浓度通常不升高或仅有轻微升高, 故PCT很适合用于败血症的检测。

因此, PCT可广泛应用于ICU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3 小结

PCT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严重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 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为重症监护、放化疗、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器官移植等患者合并发热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诊断、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的临床依据。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0年1月住院病历资料完整的SAP患者2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50例,诊断及分类标准遵循“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21~80岁,平均47.2岁)。将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A组)和对照组14例(B组)。所有患者者均为24 h内首次发病,SAP组和MAP组,治疗组A和治疗对照组B之间在年龄、性别、病因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SAP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抑酸、抑酶、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A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入院后2~3 d内开始加服中药煎剂茵陈小承气汤[茵陈20 g,山栀子15 g,生大黄15 g(后下),厚朴12 g,枳实12 g,加水500 ml煎成200 ml],每次100 ml,每日2次,口服或者经胃管注入。茵陈小承气汤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室。

1.3 PCT浓度检测

所有SAP患者于入院后1 d、3 d、7 d、14 d、21 d、出院时,MAP患者于1 d、3 d、7 d、出院时分别空腹抽血测定PCT。PCT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试剂由德国BRAHMS Diagnostica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

观测A组和B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各时测点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两组和MAP组血清PCT浓度

在入院后的1 d、3 d、7 d,SAP组的血清PCT浓度要高于同期MAP组(P<0.05)。A组在应用茵陈小承气汤治疗后,血清PCT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同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PCT相比,有显著的降低(P<0.05)。与常规组B组同一时相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两例死亡,PCT浓度最高值分别为7.02 ng/L和8.95 ng/L,A组无1例死亡。见表1。

注:与MAP组的同一时相比较,*P<0.05;与B组的同一时相比较,#P<0.05;与本组的前一时相比较,△P<0.05

2.2 A组和B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同B组相比较,A组胃肠功能恢复快,A组住院天数要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A组相比,*P<0.05

3 讨论

在AP发病过程中,启动病因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粒细胞过度激活的状态下,有大量的溶酶体酶和炎症介质释放,加重胰腺的毛细血管和腺泡损伤。过度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甚至还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可见炎症介质在AP特别是SA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血浆中的浓度升高。其能够用来评估严重炎症性疾病临床进程及预后。Olah等[4]研究显示PCT对胰腺感染坏死的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3%,PCT浓度大于2 ng/ml提示胰腺坏死。Rau等[5]研究了104例SAP患者的血清PCT,结果显示,存在胰腺感染和MODS的患者血清PCT浓度显著增高,≥3.5 ng/ml持续2 d对胰腺坏死、MODS及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很高。本组研究显示在入院后的第1、3、7天,A组和B组的PCT浓度要高于同期MAP组。因此,检测AP患者的血清PCT浓度有助于对AP的预后做出可靠的预测。

根据祖国医学原理,茵陈小承气汤具有通理攻下、破瘕积聚之功效,能使胃气下顺而除满消胀,行气通便。大黄能促进胃肠蠕动及胃肠营养的恢复、增加胃肠黏膜血液灌注并对其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有显著降低急症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及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中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也推荐在SAP的治疗中应用生大黄15 g,胃管内灌注,每天两次[6]。A组在应用茵陈小承气汤治疗后,血清PCT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同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P<0.05)。与常规组B组同一时相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麻痹因胰腺炎症渗出和炎症反应而造成,可引起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破坏而促使肠道菌群易位,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7,8,9]。A组患者经应用茵陈小承气汤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与B组比较均缩短(P<0.05)。

综上,作为单一的指标,血清PCT检测是SAP的有效的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很容易在临床实践中常规应用,动态的监测PCT浓度对AP的预后及胰腺感染做出评估是可靠的,能够指导临床医生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对于SAP患者除常规治疗外,早期应用茵陈小承气汤有助于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其价格相对低廉,使用方便,疗效较好,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应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5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的临床资料,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14例)和B组(14例),A组在常规治疗外,在入院后2~3 d内开始加服中药,所有患者抽血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并对各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在入院后的第1、3、7天,A组和B组的血清血清降钙素原浓度要高于同期的轻型急性胰腺炎组(P<0.05)。A组在应用中药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开始缓慢下降,与常规组B组同一时相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评估方法。早期应用茵陈小承气汤有助于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疗效较好,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降钙素原,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Alfredo F Tonsi,Matilde Bacchion,Stefano Crippa,et al.Acute pancreatiti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the state of the art.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24):2945 -295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胰腺病学,2004,4(1):35-38.

[3]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32-1839.

[4]Olah A,Belagyi T,Issekutz A,et al.Value of procalcitonin quick test i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terile and infected forms of acute pancreatitis.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61):243 -245.

[5]Rau BM,Kemppainen EA,Gumbs AA,et al.Early assessment of pancreatic infections and overall prognosi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by procalcitonin(PCT):a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Ann Surg,2007,245(5):745 -754.

[6]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临床指南,2007,1(10):34-36.

[7]鲍启德,刘明军.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84-4585.

[8]铁桂兰.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09,6 (19):81.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3年2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住院的7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男58例, 女15例。年龄1个月~2岁。其中:1~6个月者42例 (占58%) ;~1岁19例 (占26%) ;>1岁12例 (占16%) 。住院4~14 d。其中:住院4 d 1例, 5 d 5例, 6~9 d 55例 (75%) , ≥10 d 12例。

1.2 诊断标准

观察对象符合《儿科学》的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

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个月~2岁的婴幼儿;经过治疗临床表现好转。

1.4 排除标准

住院不足5 d;临床表现未好转而出院。

1.5 方法

患者入院后24 h内留取静脉血3 m L, 检查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 试剂盒为波音特生物科技 (南京) 有限公司生产, 仪器为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降钙素原采用化学发光法, 由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及专用的试剂盒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参考值:C反应蛋白<10 mg/L;降钙素原<0.5 ng/m L。超出参考值为异常。

1.6 治疗

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息、病原治疗等综合治疗, 70 (95.9%) 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使用了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降钙素原异常18例, 介于0.5~2.6 ng/m L, 占18/73 (25%) ;C反应蛋白异常2例, 分别为10.42 mg/L和25.72 mg/L, 占2/73 (2.7%) 。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童期, 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 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4]。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 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 称为喘憋性肺炎;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息、病原治疗等;继发细菌感染者, 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3];而继发细菌感染目前尚无早期诊断、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快速、准确的客观指标。还有报道小儿肺炎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0%[5]。本组患儿发病多为1~6个月的小婴儿 (占58%) , 1岁以内占8 4%;本症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疾病, 但治疗方面抗生素使用率为95.9%, 主观原因的用药为主而造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

目前, 临床上判断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 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IL-6等指标的特异性均较差, 且影响因素多, 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 也不能很好地反映疾病的预后[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 可以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组降钙素原升高18例 (占25%) , 而C反应蛋白升高仅2例 (占2.7%) , 也符合此文献报道。

降钙素原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 相对于传统的炎症标志物而言, 具有早期诊断、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快速、准确等特点, 可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 显示出较为理想的应用前景;检测降钙素原对抗生素治疗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众多病原中, 病毒与细菌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目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治疗多取决于经验性选用;不能区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 造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组降钙素原升高仅18例 (占25%) , 却有70例 (95.9%) 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有3例降钙素原正常, 未使用抗生素, 经过治疗临床表现也好转。本组研究不足之处是未能动态观察降钙素原的变化。

所有的临床标志物, 包括降钙素原均有其局限性, 不能取代病原菌培养, 不能单独以降钙素原确定肺炎病原体, 而需结合其他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予以综合考虑。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疾病中用以鉴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有临床指导价值;动态观察其变化, 还可作为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的一项指标, 并可作为选用抗生素的一项依据, 从而避免滥用抗生素, 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摘要: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3例患儿入院后24 h内留取静脉血3 mL, 检查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结果 降钙素原异常18例, 介于0.52.6 ng/mL;占18/73 (25%) 例。C反应蛋白异常2例, 10.42 mg/L和25.72 mg/L;占2/73 (2.7%) 例。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降钙素原检测的结果选用抗生素, 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 并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降钙素原,毛细支气管炎,抗生素,儿童

参考文献

[1]张艺, 黄奋飞.26例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指导下抗生素应用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 (6) :411-412.

[2]何权瀛.建议将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作为治理滥用抗菌药物的重要辅助手段[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 (1) :44~45.

[3]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69-271.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2013修订) (上) [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10) :745-752.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我院ICU 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56例血培养结果均为阳性的危重患儿为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1 d~9岁,诊断均符合2005年儿科危重症医学杂志(PCCM)颁布的诊断标准。在同一时期选择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及在儿科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如早产儿、贫血等患儿共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1 d~10岁6个月。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hs-CRP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半定量测试技术,干化学层析法。hs-CRP≥10 mg/L为阳性。②血常规:WBC≥20×109/L视为阳性。③PCT:使用德国BRAHMS授权生物梅里埃公司开发的VIDAS BRAHMS PCT试剂,使用于VIDAS分析仪上,使用ELFA(酶联荧光分析)技术,PCT≥2 ng/ml为阳性。④以血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PCT、hs-CRP、WBC计数测定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约登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炎性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约登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hsCRP和WBC计数数据呈偏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数据间的差异用P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T、hs-CRP、WBC计数分别与血培养比较

配对设计资料。见表1。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P>0.05),Hs-CRP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P<0.05),WBC计数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P<0.01)。

注:PCT—降钙素原;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2.2 2组儿童血清PCT、hs-CRP、WBC计数阳性结果

见表2。以PCT≥2 ng/ml为阳性,则观察组阳性率为82.14%,对照组阳性率为4.4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3,P<0.01);以hs-CRP≥10mg/L为阳性,观察组阳性率85.71%,对照组为39.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0,P<0.01),;以WBC≥20×109/L为阳性,观察组阳性率28.57%,对照组14.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6,P>0.05)。

注:PCT—降钙素原;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2.3 几种指标的计算结果

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炎性指标对诊断儿童脓毒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约登指数,见表3。按上述3项指标阳性标准,PCT与hs-CRP对诊断浓度血症的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均高于WB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均最高,hs-CRP特异性差。

2.4 PCT治疗前后浓度比较

观察组PCT治疗后在恢复期间全部转阴。

3 讨论

1993年,Assicot等[4]首次报道降钙素原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标志物。近几年,PCT检测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认为是一项敏感、有潜在诊断价值的全新诊断标准,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5]。

PCT水平在健康人群血液中几乎不能被检测到(<1ng/ml)[6]。实验证明:给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小剂量细菌内毒素(LPS),也可诱导PCT生成,LPS注射后1 h血清中即可检测到PCT,6~8 h明显超过正常,24 h达平台期,72 h后恢复正常[7]。研究表明血清中PCT水平比较稳定,不易受病毒感染、肿瘤、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而在合并有细菌、真菌感染或寄生虫时,PCT水平特异性升高,尤其是全身性重度感染如脓毒血症时,其水平可异常增高[8,9]。本研究亦提示,对危重患儿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PCT是一个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实验室指标,血清中PCT>2.0 ng/ml可提示脓毒血症。

血培养常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金标准,儿科血培养最主要的问题是样本量少,小样本量血培养检测敏感性低,且不随小样本量采血次数增加而增加[10],此外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早期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56例血培养阳性的脓毒血症患儿,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2.27,P>0.05)(表1),PCT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均最高(95.59%,93.88%,86.67%,89.52%,77.73%)(表3)。因此,PCT作为实验室检测指标,虽然不能明确判断是何种细菌感染,但在采血样本量和时间上比血培养更具有优势,对脓毒血症早期快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11]。且观察组PCT治疗后在恢复期间全部转阴,能很好地评价疗效。而hs-CRP检测结果及WBC计数结果与血培养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hs-CRP的检测方法相对于传统的CRP而言更灵敏,可测得循环中更低水平的CRP,对儿童脓毒血症的诊断更具价值[13]。本试验对PCT及hs-CRP在1 d~9岁儿童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上进行一些比较得出:二者在诊断儿童脓毒血症上的灵敏度(82.14%;85.71%)明显优于WBC计数(28.57%),而PCT较hs-CRP具有更高的特异度(95.59%;60.29%);依据本试验结果可以认为,hs-CRP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PCT相对而言特异性高,若hs-CRP也高,对PCT是一种支持,可同时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实验室指标。

白细胞计数是常规应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研究学者发现,白细胞升高并不是全身性感染的独特的预测指标,它易受标本采集方式及检测方法的影响。本次统计也可看出:WBC计数结果与血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P<0.01),2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6,P>0.05)。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约登指数均最低,因此WBC计数可以作为诊断脓毒血症的参考指标,尚不能作为诊断指标。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我院新生儿科近两年收治的71例新生儿疑似感染病例, 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其中男患儿34例, 女患儿37例, 平均日龄11.5d (1~29d) , 足月儿30例, 早产儿41例。患儿按最后诊断分为两组, 重症感染组36例, 普通感染组35例, 同时选取35例非感染疾病性新生儿患儿进行对照研究, 各组在年龄、性别, 体质量等生命体征等指标,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入院采静脉血3mL, 离心后获得血清, 做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检查。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降钙素原, 结果分为>0.5ng/mL, 0.5~2ng/mL, 2~10ng/mL, >10ng/mL四个级别, >0.5ng/mL为阳性, <0.5ng/mL为阴性;采用定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 >5mg/L为阳性, <5mg/L为阴性[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降钙素原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对照组5例显阳性占14.7%, 普通感染组17例显阳性占48.6%, 重症感染感染组33例显阳性, 占91.7%;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4例显阳性占11.4%, 普通感染组14例显阳性占40%, 重症感染组23例显阳性占63.9%,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降钙素原值,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1) ;普通感染组与对照组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细菌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 引起的全身炎症,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一般新生儿发病的早期症状、生命体征通常不典型。降钙素原是在体内促炎症因子刺激下, 尤其是细菌、病原体等作用于内脏神经分泌细胞所产生的[3]。临床诊断在区分患者是否细菌感染时, 降钙素原是目前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指标检测结果对照组阳性率占14.7%、普通感染组阳性率占48.6%, 重症感染组阳性率占91.7%, 重症感染组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阳性率占11.4%, 普通感染组阳性率占40%, 重症感染组阳性率占63.9%, 数据证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可以提示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但在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较来看, 降钙素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C反应蛋白等传统的检测指标[4]。且在新生儿是否为细菌感染时成为有效依据, 对患儿患病初期的病情诊断和用药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在正常新生儿体内, 发现血清降钙素原浓度<0.05ng/mL, 当检测值0.5~2ng/mL, 可能是局部一般感染, >2ng/mL则可能是全身感染。传统治疗过程中, 中性粒细胞数量比率和血培养结果, 是作为判断感染的依据。但深入研究发现, 此类指标的影响因素众多, 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情况下可影响判断结果。

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正确指导新生儿科临床合理的用药, 是用于检测严重感染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也是判断敏感的炎症类别和炎症发展情况的有力证据, 可及时发现新生儿重症感染和器官衰竭[5]。对新生儿的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合理指导临床用药, 在此基础上降钙素原指标也可用作监测疾病治愈程度的依据, 患儿炎症逐渐消失后, 降钙素原检测值明显减低, 而病情恶化后降钙素原水平会持续上升。所以说该检测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新生儿早期感染、快速诊断、病情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6,7]。在新生儿科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参照降钙素原检测结果, 可以使新生儿科医生正确判断患儿病情, 指导其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过度使用抗生素, 减少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菌株的增加, 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节约患儿家属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降钙素原对新生儿感染判定是一种新兴的快速、灵敏诊断方法, 可迅速诊断评价患儿病情, 值得在新生儿科诊断、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益平, 汪洪姣, 李伟, 等.降钙素原在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 (3) :176.

[2]余健, 蔡振秀, 聂国明, 等.降钙素原对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 2004, 31 (2) :86-88.

[3]赵美健, 徐琦新.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4, 31 (2) :86-88.

[4]高阜宏, 乔世岩, 黎明新.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1) :3749-3750.

[5]戴佩佩, 裘晓乐, 徐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 2010, 25 (11) :858-860.

[6]汪明明, 孙玉秋, 张绢, 等.血清降钙素原玉感染性疾病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2, 41 (10) :690.

上一篇:散文教学有效策略下一篇:公安下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