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2024-09-18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共10篇)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1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医疗领域对于患者血糖检验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检验患者血糖水平,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以便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患者应该要在空腹状态下接受血糖检验,静脉抽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才能明确检验结果,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接受临床治疗,不利于患者康复[1,2]。 该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近2年该院收治的68例患者选择快速血糖仪以及常规生化仪两种仪器来进行血糖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68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将68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3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其余18例为女性患者,该组患者年龄跨度在49~ 58岁范围内 ; 观察组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人数各为17例,该组患者年龄下限为48岁,上限为59岁。 68例研究对象中经诊断被证实属于糖尿病患者的有16例,其余48例不存在明显糖尿病临床症状。 68例患者中存在外伤的有20例,属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有8例,属于脑梗死患者的有10例,存在脑出血问题的有12例,其余14例则处于昏迷状态。

1.2方法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均接受随机取血,对照组选择由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日立7180仓自动生化仪作为常规血糖检验仪器, 该产品的生产批号为2CAUGM001,选择一个干净清洁的真空试管, 将2 m L静脉血置于试管内部,对其开展水浴收缩,完成离心操作后提取血清,利用常规生化仪针对血清进行检验测定,选择电极法开展测量工作。

观察组选择由华广公司瑞特Rightest GM300血糖仪针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快速检测,同时选用相应的血糖检测条Code155作为配套检验材料,选择末梢学作为快速血糖检验的检验标本[3,4]。

1.3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SPSS 19.0数据软件包开展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百分比表示患者血糖值,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检验采用 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对照组和观察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两组患者相关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化仪开展血糖检验,最终测出的血糖值为(7.73±3.26)mmol/L;观察组患者选择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验,最终的血糖检验值为(7.26± 3.13)mmol/L, 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详细检验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针对临床血糖检验工作,采用快速血糖仪亦或者常规生化仪均能够发挥良好的检验效果,检测结果基本上相同,不存在明显差异。 此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生化仪开展血糖检验, 最终测出的血糖值为(7.73±3.26)mmol/L;观察组患者选择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验,最终的血糖检验值为(7.26±3.13)mmol/L, 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然而,因为快速血糖仪在检测过程中选择的检测对象是全血,在血液标本的内部成分上相对较复杂,因而该测量方法所获得的检验也相对较为准确,不会对临床诊断造成不利影响或干扰,也不会导致临床治疗工作受阻。 站在科学研究的角度上看,采用快速血糖仪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变化,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准确性,该检验方法的应用能够发挥以下优势。

1能够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提高, 在短时间内选择快速血糖仪对存在昏迷现象的患者进行血糖检验,能够及早发现患者昏迷,及时完成临床诊断,以便尽早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顺利抢救病情危重的患者[5,6]。 2能够促进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快速血糖仪在临床治疗工作的应用日渐广泛,利用该检验技术,能够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现象,防止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等问题,同时,防止因为各种检查工作的影响,造成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耽误。 3尽量避免出现误诊现象。 当患者病情较危重时,采用该检验技术能够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时进行血糖检验,为其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确定,防止为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提供葡萄糖注射治疗,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其死亡,引发各种医疗纠纷。 4应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查,能够针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便捷性检查[7]。 通常情况下 ,患者要想接受血糖检验就要到医院接受抽血,之后才能进行检验,该过程会耗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操作流程相对较复杂,同时,医生难以全面了解患者具体病况,无法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而选择快速血糖仪,患者能够在家中完成自我血糖检验,可以减少大量的时间,具备良好的经济性, 因此 ,应用快速 血糖仪对 患者实施 血糖检查 相对对应用常规生化仪来说,更为简便和经济,应用价值更高[8,9]。

综上,针对患者的临床血糖检验工作,采用快速血糖仪以及常规生化仪所检出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区别, 应用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快速血糖仪在检验操作上更为快捷和方便,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能够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家庭负担,同时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问题,应用优势较突出。

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血糖仪以及常规生化仪应用于临床血糖检验工作中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68例患者,按每组34例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生化仪开展血糖检验工作,观察组通过快速血糖仪对患者血糖进行临床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最终测出的血糖值为(7.73±3.26)mmol/L;观察组患者最终的血糖检验值为(7.26±3.13)mmol/L,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的临床血糖检验工作,采用快速血糖仪以及常规生化仪所检出的结果不存在显著区别,应用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快速血糖仪在检验操作上更为快捷和方便,应用优势较突出。

关键词:血糖,检验,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应用价值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2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误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为提高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工作质量与水平,控制并消解误差是最关键性的途径之一[1]。这就要求通过对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当常见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的方式,探讨控制、避免误差的血常规检验工作要点[2]。本文以我院自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间,门诊部常规就诊的患者血常规标本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详细分析与探究,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间,门诊部常规就诊的患者血常规标本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标本来源方面:男性患者共计41例,女性患者共计59例。患者年龄在20~50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38.5±2.1)岁。所有标本均为新鲜EDTA-2K抗凝血常规标本,标本剂量为2.0mL。

1.2 方法

对100份标本进行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含量的测定工作。血常规检验过程当中使用 Sysmex—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配置对应的配套试剂,同时配置有质量控制,质控每天在控。1)研究温度对血常规检验误差影响:分析在常规8~25℃温度条件,以及4℃冷藏条件下,各项检测数据的变化结果;2)研究测定时间对血常规检验误差影响:分析在10min,2h条件下,各项检测数据的变化结果;3)研究抗血凝剂对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影响:分析在浓度1.8mg/ml、以及浓度2.6mg/ml EDTA盐作用下,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红细胞比容数据数值。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温度对血常规检验误差影响

常规8~25℃温度条件下,红细胞含量为(4.23±0.43)×1012/L,血紅蛋白含量为(118.5±3.7)g/L,与4℃冷藏条件下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含量为(8.17±0.53)×109/L,明显高于4℃冷藏条件下数值,血小板含量为(211.5±3.9)×109/L,明显低于4℃冷藏条件下数值,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测定时间对血常规检验误差影响

放置10min时间测定下的红细胞含量为(4.22±0.35)×1012/L,血红蛋白含量为(118.2±2.6)g/L,与放置2h条件下的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含量为(8.20±0.41)×109/L,血小板含量为(212.1±4.5)×109/L,均明显低于放置2h后数值,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3 抗血凝剂对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影响

浓度1.8mg/ml EDTA盐作用下,红细胞平均体积检出数据为(85.4±3.2)fl,红细胞比容检出数据为(40.3±2.9)L/L,均明显低于度2.6mg/ml EDTA盐作用下的检出数据,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临床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验中,最基本性的检验内容之一,主要检验的目的是测定患者单位血液当中,白细胞含量、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含量的高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大多将血常规检验作为了基础性的检验指标之一[3],因而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受到临床检验过程中,多方因素的影响,致使此环节工作中频频出现检验误差的问题,影响其价值的发挥,也无法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数据[4]。在本文针对100份血常规检验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保存温度、采血部位、测定时间、以及抗血凝剂使用的差异,都是导致临床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

为了能够对血常规检验误差进行良好的控制,主要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务工作者的操作技术与知识掌握的扎实度是决定血常规检验质量的核心所在。加强对于血液病理、血细胞生理临床意义的培训,明确血常规检验与临床疾病诊断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实验室方法以及检测要点;2)结合本文所研究得到数据,要求在血常规检验工作开展中,构建一套健全且合理的血常规检验标准规范,要求在8℃~25℃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以静脉为采血的主要途径,缩短血液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同时需要以低浓度的抗血凝剂作为辅助试剂,以确保对误差的合理控制;3)从质量控制的角度上来说,要求实现全过程性的质量控制,在分析前,针对需要镜下分类的血液标本,应当尽早推血片,避免误差。在分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特殊病理因素,如高血脂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分析后,还需要注意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检出异常。

综上所述:保存温度、测定时间、以及抗血凝剂使用的差异,都是导致临床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要求通过对医务人员技术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的丰富为出发点,构建针对性的血常规检验标准与守则,并实施全面性的质量控制,以最大限度的控制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提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庆义.血常规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482-482.

[2] 叶国华,邹尚平.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45-746.

[3] 高丽娟.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13,33(3):206-207.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儿240例。所有患儿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随机分为A、B、C 3组各80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A组:患儿入院当日清晨收集尿液检验尿常规。B组:选用上海奥普生产的QPAD型号C反应蛋白仪进行CRP检测。C组:在上述2种诊断方式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血常规的检查。

1.3观察指标 (1) 分别观察3组患儿样本的阳性, 并将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2) 观察患儿在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出率比较A组患儿阳性率为90.0%, B组为93.8%, C组为100.0%, 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A、B组比较, *P<0.05

2.2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B、C组术后3d、5d以及10d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手术前比较, *P<0.05

3讨论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属于急性相蛋白, 血清浓度通常在<10mg/L, 然而在急性炎症时, 由于血液系统的免疫反应, 促使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因而使肝内CRP的分泌逐渐增多。在病情得到控制后, CRP浓度会迅猛下降, 其半衰期一般在24h内, 已被作为最敏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来进行各种临床诊断[2]。

本次研究对24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分别进行了3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对照试验, 结果3组达到了不同的检出率, A组为90.0%, B组为93.8%, C组为100.0%, 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C组术后3d、5d以及10d CRP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血常规、尿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临床意义较大, 可针对各种不够典型的临床症状进行及时且准确的诊断。B组与C组分别采用了C-反应蛋白检测, 通过比较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C反应蛋白浓度, 可知术前2组均具有较高的血清浓度, 而术后3d、5d、10d其浓度水平急剧下降, 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与术前指标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可见CRP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特异性较强, 与汪河等[3]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血常规、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对儿科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降低了误诊率, 使患儿可以得到及时治疗, 可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邓新强.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计数在儿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 2014, 23 (15) :108-108.

[2]余蓉, 方兴, 谢中勇, 等.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儿科疾病诊治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2) :163-164.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51-01

尿常规检验作为一项常规化的临床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泌尿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泌尿疾病的临床检查与治疗,且肝功能化验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中也有应用。现阶段,尿常规检验主要包括毒副反应检验等人体健康状况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的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样收集及设备检验与分析等,检验工序简单,但是其中的影响因素较多,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客观水平,甚至会降低临床诊治效果,本文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分析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检验标本与材料尿常规检验设备包括HT-150尿液检验分析仪器、电光显微镜、尿液检验分析质控物、与设备配套的尿液试纸、尿液采集杯等。本文研究的检验标本全部来自我院检验科收集的尿样,客观性与随机性较高。

1.2尿液质量检测方法我院临床分析技术人员在熟悉SOP尿液质检操作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按照质检标准与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对设备进行了标准设置。每日的尿液质检工作还进行相关的参数标准设计,并在设备辅助下进行尿液质量控制,保证每日两次的质控频率。尿液质控工作还进行检验结果登记,其中对存在怀疑的质控参数进行二次检验,以保证数据的科学、客观、准确。2影响因素

2.1尿样采集一般而言,尿样的采集工作主要是由患者或检验者自行完成,医院负责人员只需准备相关的尿样收集材料,这样尿样采集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便是患者或检验者自身,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患者年龄、性别、尿液采集时间、近期药物服用、尿样采集前患者饮食情况记录等,采集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该就相关的情况进行记录。此外,采集环节的影响因素还有尿液检验患者的尿道清洁度、男女性患者不同的尿液混入物(女性主要是阴道分泌物,男性是前列腺液及精液混入物等)。泌尿疾病患者的尿样采集主要是在早晨,尿液纯度较高,能有效化验肝肾器官功能。晨尿采集的影响主要有患者饮食情况及近期药物服用情况、尿杯污染等。

2.2尿样保存尿样收集环节后还要进行尿样保存,尿样的保存首先要进行保存装置检查,以保证尿样保存容器洁净度与防漏性能良好,而且尿样保存过程中会有细菌孳生造成尿样变性、部分成分分解等,尿样保存时间过程还会导致尿样中大量氨成分的产生,影响尿样PH值,这样的尿样严重干扰尿样蛋白成分的检验,因此尿样保存环节应就影响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必要时进行特定温度条件储存,以保证尿常规检验科学、客观。

2.3尿样检验分析尿样的检验与分析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操作流程与检验设备维护保养状况。尿样检验环节要在进行尿试纸抽取时要及时进行容器密闭,以保证试纸容器温度与湿度环境正常达标。尿样检验分析环节还要注意尿检化学反应模板的使用,以免操作时误触模版影响尿样检验,产生误差。在尿样检验分析环节中除了检验操作流程还要进行进行必要的检验室环境指控,以保证尿样检验工作外部的影响因素干扰。

2.4检验数据计算与整理尿常规检验结果也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如PH定值、蛋白质测定、白细胞测定、酮体测定、葡萄糖测定、胆红素测定、潜血测定、亚硝酸盐测定等,每一项数值测定都有一定的测定操作标准。其中PH值测定环节中温度条件与储存时间长短比较重要,操作不规范会导致PH值上升。蛋白质测定易受季铵盐等部分药物影响,检验环节掺入的污染物也会导致蛋白质阴阳性改变。白细胞测定环节主要受一些抗生素成分的影响。酮体测定前要进行禁食,还要避免使用头孢菌素等临床药物。葡萄糖测定环节Vc、青霉素、左旋多巴等药物使用都会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呈假阴性。由此可见,尿常规检验工作中主要影响因素中药物影响重大,要保证尿检客观须进行临床用药控制。3尿检质量控制措施

3.1尿常规检查前进行患者知识讲解具有必要性医护人员在进行患者尿检前先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并对一些重要的用药因素进行讲解,根据需要进行部分临床药物的停用,医护医护人员还要进行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并在检验中采用单号制,以保证尿液采集的客观化。此外,还需科学确定合理的尿检时间。

3.2尿常规检验要保证尿样的检验及时,并注意检验设备的使用操作尿检保存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保证检验工作的时效性,冬季尿常规检查采集与检验时间间隔要保持在二小时之内,夏季则保持在一小时内,如有必要进行特定条件的冷藏。检验设备使用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强化内外部环境的质控。4小结

尿常规检查作为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其中存在众多影响因素,如不进行及时的因素控制会降低尿检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尿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注意操作规范,全面提升尿检质量,辅助临床用藥。参考文献

[1]许伟琼,黎瑞冰,胡汉斌.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12,10(04):56-58.

[2]叶艳红.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3,5(01):359-360.

[3]张湘琦,兰爱纯,唐和林,周顺祥.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9(16):1757-1758.

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在2013年~2014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进行末梢无名指采血和静脉采血, 1 h内检测完毕,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些患者中女性231例, 男性269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在12~78岁, 平均年龄34.7岁。

1.2检验方法:受检者在进行静脉采血的时候先休息15 min, 然后用EDAT-K2静脉取血2 m L, 立即进行7~8次的颠倒混匀, 在1 h之内检测完毕;同时对患者的左手无名指进行采血, 采血时保证2~3 mm的深度, 切勿过度挤压。随后取20μL置入180μL的稀释液中5 min后充分混匀后测试;通过Mindray5380分类分析仪进行检测。

1.3质量控制: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 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 包括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日内、日间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进行验证, 保证仪器各参数在允许范围, 使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并且对不同的吸样模式的结果进行可比性对照, 室内质量控制各参数均在控, 随后对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 将其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比较[2]。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其数据进行个体配对t检验处理。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静脉血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 (7.2±2.1) ×109/L、 (4.72±0.44) ×109/L、 (125±15) g/L、 (202±67) ×109/L;末梢血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 (8.8±2.7) ×109/L、 (5.88±0.43) ×109/L、 (139±17) g/L、 (176±63) ×109/L;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方面, 相对于静脉血而言, 末梢血明显要高,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血小板计数方面, 末梢血明显要低,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

在本次研究当中, 将500例患者所测的数据进行个体配对t检验统计学处理。各项结果表明, 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末梢血和静脉血存在显著性差异。指血除PLT外, WBC、RBC、Hb均高于静脉血, PLT末梢血低于静脉血。末梢血由于血管管径狭窄, 循环不如静脉畅通, 且局部温度偏低, 血液成分部分沉积, 可能有血液浓缩之故从而使细胞计数比静脉血高[3]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另外, 穿刺采血速度慢, 出现了微血块, 从而显著的影响到了血小板的计数;末梢采血时常由于针刺深度不够, 为了取到足够标本而挤压, 致使PLT受挤压刺激而损耗或聚集, 使检测结果降低, 同时挤出较多组织液, 从而稀释血标本, 不仅使PLT检测结果降低, WBC和Hb均会有所减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也会对静脉采血的产生影响, 因此, 本研究结果提示末梢血与静脉血确实存在差异, 由于标本采集不当, 会给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并且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难以进行质量控制。随着高精密度、高准确性的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的普及, 我们认为除儿科12岁以下儿童外,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做血常规检测时选用静脉血最佳[4]。

总之, 血常规检验除了进行定期的血细胞分析仪校准, 日常质控外, 还应定期对不同的吸样模式进行可比性对照;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也需要定期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室至少应该有-台仪器作为规范的检测系统, 以其作为标准, 对被评价的其他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实验;必要时在报告中增加相关的备注说明;出现结果不符或过高过低时, 及时与临床联系沟通;了解仪器测定特性、局限性、线性范围;签发报告时首先浏览数据, 对数据出现显著异常时, 及时查看仪器的各种图形和文字提示信息;并向临床医师报告不同标本采集方法和相关的参考值范围;确定所用设备的复检规则;具有良好的形态学检验基础和能力;采用不同浓度的新鲜血标本, 在不同的检测系统上进行测定, 保证同-实验室结果-致性。

摘要:目的 针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从而使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进行血常规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并评价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 同时对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质量保证进行总结。结果 在血常规检验当中,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末梢血高于静脉血,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血小板计末梢血低于静脉血,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对末梢血和静脉血的采血过程和检验过程严格进行规范的操作, 二者定期进行比对并且校正, 使同-实验室发出的报告单具有可比性, 给临床医师和患者回报真实可靠的结果, 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常规,临床检验的血液分析,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林鸿.试析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J]北方药学, 2011, 8 (11) :61-62.

[2]李轶春.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l) :241-242.

[3]张绪红.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5 (2) :167-169.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妊娠期贫血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5~40岁, 平均 (26.5±2.5) 岁, 孕周28~37周, 平均 (32.2±2.5) 周, 观察组孕妇在怀孕前无贫血病史。选取同期产检正常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22~40岁, 平均 (26.1±2.4) 岁, 孕周28~38周, 平均 (32.4±2.6) 周。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抽取两组孕妇的指血20μL作为血液样本, 样本采集后, 轻微颠倒混匀, 在2 h内送至检验科进行检查。本次研究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C-2600, 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 使用检测样本前应对仪器进行质控, 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观察指标:观察产妇的Hb (标准范围110~150 g/L) 、RBC (标准范围3.5~5.0×1012/L) 、MCV (标准范围80~94 f L) 、MCH (标准范围27~34pg) 、MCHC (标准范围320~360 g/L) [3]。根据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变化情况, 判断孕妇是否出现贫血以及贫血类型。

结果

对比两组孕妇的血常规结果发现, 观察组孕妇的Hb、RBC、MCV以及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 而MC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代谢增加, 身体大部分营养优先供应腹中胎儿, 经常会导致产妇贫血。相关资料表明[4], 有50%的妇女在怀孕期间会发生贫血。由于胎儿成长需要由母体进行供给, 所以孕妇的血浆容量会增高并稀释血液, 使血液中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产妇贫血不仅会使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 而且轻、中度贫血会增加分娩的风险, 贫血严重者会发生心脏病、妊娠高血压, 甚至是休克, 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另外, 贫血会减少胎儿对营养的吸收, 造成胎儿营养不良, 限制胎儿的生长。有相关学者表明, 贫血对新生儿的体重影响巨大, 甚至会使孕妇发生流产。

血常规的各项检查参数是评价孕妇健康情况的重要标准, 在妊娠期间, 母体会供应胎儿所需的一切营养, 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 母体的神经及体液会进行自我调节, 血浆容量增加导致稀释, 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 观察组产妇的Hb、RBC、MCV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关文献表明, MCV降低或PDW升高属于小细胞贫血, 这种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 也是妊娠期贫血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主要原因是产妇在妊娠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 而因怀孕导致的恶心、择食或呕吐会影响母体对铁的吸收, 加之妊娠期孕妇的胃肠蠕动会大大降低, 胃酸的分泌量减少, 使身体对铁的吸收能力变得更低, 因此造成铁缺乏, 应提醒产妇在妊娠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必要时增加铁以及铁蛋白的检查, 确定贫血的类型, 对症治疗。

孕妇妊娠的中晚期会出现白细胞升高的情况,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尤其在最后1个月, 中性粒细胞水平会更高, 这与应激性反应及预防胎儿感染有关系[5]。若孕妇未出现异常反应, 说明只是正常生理性增高, 在分娩结束后的2~5 d内即可恢复。若孕妇的白细胞数持续升高同时有发热的症状, 需要注意孕妇是否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应结合临床病史综合考虑, 避免误诊或漏诊, 延误治疗。另外, 通常情况下孕妇妊娠中晚期的血小板会稍有增高, 但是因体内血容量增加, 血液稀释, 血小板增高不明显, 有时会略降低。但是, 当血小板计数有明显降低时, 应考虑孕妇是否出现妊高征、紫癜、特发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情况[6]。当患有妊高征的产妇血小板计数减少时, 会导致孕妇全身性小血管痉挛, 氧气供应不足损伤血管内皮。对于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孕妇, 应谨慎排查有无凝血功能紊乱的病史及症状。

综上所述, 妊娠期妇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缺乏及营养不良, 这些原因使产妇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 胎盘供氧不足会让胎儿宫内窘迫, 限制胎儿的生长, 出现早产、难产、死胎或新生儿体重过低的情况, 因此, 临床医师在发现产妇出现异常情况时, 应结合血常规的检查结果、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叮嘱产妇合理搭配饮食, 保证维生素、叶酸及铁的摄入, 预防贫血的发生, 另外, 还应叮嘱孕妇定期进行产检, 预防贫血, 保证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妊娠期贫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产检正常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进行血常规检查, 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经检查, 观察组RBC、MCV、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RDW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妊娠期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孕妇贫血的程度, 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可以改善孕妇贫血程度, 减少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妊娠期,孕妇,血常规,贫血

参考文献

[1]杨利萍.孕妇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7) :4062-4063.

[2]王萍.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报道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63) :92.

[3]马清梅.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 (13) :373-374.

[4]黄和明.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24) :2075-2077.

[5]赵迪.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探讨[J].论著·临床辅助检查, 2015, 31 (32) :112-113.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 所有患者血常规标本均为新鲜的EDTA-K抗凝。所有患者完全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按照规范化操作采集血液样本。采集样品后患者均进行各自临床上常规治疗工作, 将患者的检验结果需要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1.2 研究方法

该院检验科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德国西门子公司Advia2120) , 在特定的时间以及条件下, 对于血常规标本开展集中检测, 并分析误差的来源, 从而建立出一整套质量控制方法。经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血常规的检测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抗凝剂的选择、温度湿度、采集方法及器材、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因素均会造成影响, 该研究从时间、温度以及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应的分析研究, 分析在常温以及4℃冷藏状态下、血样检测时间上分为 (立刻、2 h、4 h) 以及运用不同的采血方法 (微量加样器、稀释器以及血红蛋白吸管) 对血常规测量的影响。

1.3 统计方法

将临床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使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文中计量资料, 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 当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存储温度对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中要求血液分析的最适宜温度为8~25℃, 相关研究表明当运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时候, 在室温下8 h内开展相应的检测, 从而实现最佳检测结果。同时为了更好的检测温度的影响, 将血液样本分别放置于常温以及4℃进行冷藏, 并在48 h内进行6次相应的检测, 根据所检测的结果, 可以得出:白细胞、红细胞测得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血小板、血红蛋白测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的平均值如表1所示。

2.2 放置时间对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测量放置时间对于血常规检验的影响, 通过对立刻测量、2 h测量以及4 h测量的相关结果进行最后的比较, 从比较中, 可得:2 h之后与4 h之后各测得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如表2所示。

2.3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

笔者采用微量加样器、稀释器以及血红蛋白吸管等3种不同的取样方法, 观察它们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从比较中, 可得: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在微量加样器与稀释器中测得的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血红蛋白吸管中测得的结果值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如表3所示。

3 讨论

临床常规的诊断以及疾病鉴别过程中, 血常规检测是最为常见并且是最为重要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当然检验的基础是有新鲜的符合标准的血液, 而准确的结果是对患者临床表现做出正确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合徐春梅、伏俊、文家远[5,6,7]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对造成血常规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1) 人为因素的影响, 主要为采样方式对于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例如由于技术不娴熟导致采血过程中动作较慢、在注入的顺序上存在错误等均可以使得血液中在空针内形成凝固的现象, 从而影响检查的结果。 (2) 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多数情况下患者的白细胞数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妊娠过程中孕妇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上升。 (3) 试剂上的因素影响, 血液样品在采集后必须开展相应的抗凝工作, 抗凝剂的选择以及使用比例对于检验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过该研究由表1结果发现在4℃冷藏以及常温保存情况下, RBC、WBC、PLT、HGB总体数量上变化不明显。白细胞变化不明显是由于加入了一定量的溶血素, 使得白细胞膜得到溶解, 使得大量胞质大量溢出, 总体细胞的体积进一步缩小, 仅仅留下部分颗粒以及核。因此标本不论在何种温度下进行存放, 如果细胞核以及颗粒物质尚未发生明显变形, 对缩小后细胞的体积总体影响不大。然而对于血小板、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一旦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表2表明血液样本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伴随着时间的延长, 在4 h时候血液学检测指标有显著变化, 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与血小板的聚集、粘附以及和它内部结构构成有直接关系。薄利多销抗凝血管诱发是的血小板聚集, 同样由于渗透压的变化导致血小板容易发生肿胀和构型上的变化。4 h后各时间段结果与即刻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中建议在标本采集2 h内完成测定工作, 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表3可知微量加样器与自动稀释器采样所进行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并且与定植全血的结果相一致, 同时也发现血红蛋白吸管的结果则明显偏低, 准确性上也相对较差。经过临床分析发现, 这可能与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的官腔内部粘附这血浆纤维蛋白原所引起的管腔内部容积变小, 使得全血的结果偏低;然而自动稀释器以及加样器均是由负压来进行容积的控制, 不会受到管腔内壁上粘附着的血浆纤维蛋白的直接影响, 这一点也是得到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常温以及4℃冷藏状态下、血样提取后送检时间上 (立刻、2 h、4 h) 以及运用不同的采血方法 (微量加样器、稀释器以及血红蛋白吸管) 上血常规的检测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结果与姜丽娜[4]、刘月霞[8]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具体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 结合自身经验, 分析如下:首先需要检验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各类血细胞生理、生化以及病理临床知识有清晰的掌握, 甚至对于仪器设备的检测、检验数据结果的判断读数和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 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基础医学知识, 充分了解血常规检验以及临床现象的关系, 这样才能够降低血常规检验的误差。其次需要选派高素质的临床检验工作者去使用以及维护血常规标本, 并制定相应的守则, 检验过程中一定需要推血涂片, 在必要时开展染色镜检工作, 尽可能的减少血常规误差[8]。最后血常规检验要求不仅要具备理论性还需要具备实践性, 在检验过程中, 不仅要充分了解实验诊断学过程中血常规诊断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清楚的了解实践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好这个实验报告, 从而避免再次多次出现临床检验报告临床医生不能充分了解检验结果临床意义的现象。

血液作为承担着机体新陈代谢并充分提供营养物质, 并可以做到有效清理组织器官的代谢废物, 运输激素以及机体组织器官所产生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从而调节组织器官的机体功能, 从而体现出血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为常见以及最为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获取准确的检验结果的先决条件是拥有合格的血液标本, 最终获得的精准检验结果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 血常规的检验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还需要有强大的实践能力, 所以检验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检验水平, 并清楚了解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结果的意义和对临床疾病诊断、治疗、鉴别的重要性, 通过制定相关制度以及提高检验工作者综合素质和仪器的精准度, 从而实现不断降低血常规检验的误差, 从而为临床以及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中血常规检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 从而开展相应措施确保准确率。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 运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不同采血部位和方法以及存放时间差异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 血常规的测定往往会受到存放时间、温度以及方法学的综合影响, 标本在采集后4 h与及时测量相比较发现, 在立刻测量WBC、RBC、PLT、HGB四指标数值分别为5.21×109/L、4.43×109/L、168.32×109/L以及118.47g/L与4 h后测量数值3.12×109/L、5.21×109/L、303.12×109/L、129.51g/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但与2 h数值间变化不大, 2 h内进行相应测定最为准确;标本室温保存以及在冰箱冷藏48 h内WBC总数变化不明显;自动稀释器和微量加样器采样结果基本一致, 而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的结果明显偏低, 准确性差。结论 医院需要加大对检验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 熟悉掌握血液样品的各种影响因素, 严格把控样本检测前后及过程中的质量关, 降低人为因素误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误差,人为因素,来源

参考文献

[1]祈振军.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08, 4 (12) :149-150.

[2]周凤华.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5 (8) :182-184.

[3]张振岳, 吴海霞.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 (2) :16-17.

[4]姜丽娜.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2) :204-205.

[5]徐春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 :187-202.

[6]伏俊, 李夏平.伏勋超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29) :195.

[7]文家远.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13) :150-151.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8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脂肪肝。其中5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8.7±10.6)岁。从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人员均无其他血脂异常、先天性血液性疾病、肝功能异常等疾病,其中53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0.3±8.7)岁。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接受血液检测者应禁食12h以上,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用EDTA抗凝管存储,并在收集血液样本的当天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测。记录血常规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

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嗜酸性细胞比率(EO%)、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比率(LYM%)、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单核细胞比率(MONO%)、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按α=0.05的检验水准,并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脂肪肝患者发病时,其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发生障碍,这与多种细胞因子和内毒素的产生有关[2],导致发热、肝内中性粒细胞活化,引发炎症,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增加,且研究者发现白细胞计数较低的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明显低于白细胞计数较高人群。此次研究中,除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脂肪肝组白细胞总数与分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可通过观察白细胞计数变化来了解脂肪肝患者危险分级。胚胎时期主要的造血器官是肝脏,虽然出生以后主要是骨髓造血,但肝脏仍然参与造血,为骨髓造血系统提供铁元素、维生素与叶酸等。正常红细胞具有较强的自身形态改变能力,当脂肪肝发病时,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流动性变弱,可塑性变差,通过脾脏时被剥蚀为棘红细胞,因此,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与健康人员相比,脂肪肝患者RBC、MCH、MCV、HCT、HGB含量明显增加,而MCHC含量降低,是由于肝脏内脂肪长期沉积,导致肝纤维组织增生,肝血管直径变小,血液流经肝血管时,红细胞会受到挤压,使细胞膜上的弹性蛋白分布情况发生改变,造成形态大小不一[3]。通过检测PLT、MPV、PCT、PDW、P-LCR水平的变化,可间接了解患者血小板的功能状况,可作为判断脂肪肝是否转变为肝硬化的理想指标,而P-LCR增加,则提示体内血小板可能已被激活,同时,P-LCR体积较小的血小板含有较多的致密体,且功能活性更高。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与分类的变化,可直接了解肝组织发生纤维化的程度,这对预测肝脏病变情况,了解肝纤维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与健康人员相比,脂肪肝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而血小板计数则显著下降,血常规检查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脂肪肝的辅助检查手段。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应用于脂肪肝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脂肪肝患者为脂肪肝组,以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士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行血常规检查,并比较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脂肪肝组WBC、EO%、RBC、HGB、HCT、MCH、MCHC、RDW-SD、RDW-CV、LYM%、MONO%、MCV、P-LCR、MPV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人员相比,脂肪肝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而血小板计数则显著下降,血常规检验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脂肪肝的辅助检查手段。

关键词:脂肪肝,血常规检验,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春霞.脂肪肝患者血液指标的检测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4,16(10):1470-1471,1472.

[2]王润.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9):55.

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篇9

摘要:血液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自动化的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但过分依赖血细胞分析仪而忽略显微镜检查,易导致漏报、漏诊。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形态学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75-01 血细胞分析仪因为操作简单、检测快捷、工作效率高而被各医院的实验室运用于日常检验工作中,导致了血细胞形态学镜检这一基本技能逐渐被忽视[1],因为这类仪器在鉴别血细胞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等方面仍不够完善,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尚不具备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的能力,也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对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因此,在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同时,辅助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镜检,能弥补自动化分析仪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对于提高医院检验科血常规工作质量是非常有价值的。

1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相对单一

目前国内所使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基本上都是根据白细胞体积大小而分类,只能将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百分率,中间细胞群百分率,粒细胞百分率三个群,对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则不能很好地区分与识别,更不能辨认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但是也只能提供正常血液标本中各种白细胞数目的大致分布情况,仍不能准确辨别各类原始细胞、幼稚细胞以及细胞的内部结构,如核的形态、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胞浆着色性、浆内颗粒性质有无内含物等,而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却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血细胞涂片镜检虽然操作繁琐,但是它可以直观的区分和鉴定各类细胞形态学上的改变,有效的弥补了上述两种血细胞分析仪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血细胞参数。

2血细胞分析仪难以识别异常血细胞形态

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放射性肿瘤或造血系统性疾病等因素是导致白细胞形态改变的常见原因[2],然而在这些疾病中,异常的血细胞形态变化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往往难以体现,如急性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会显著增多,出现明显的核左移或核右移[3],血细胞体积大小不均、中毒颗料、空泡、杜勒体及核变性等,某些原因引起的大淋巴细胞或大片成簇血小板,红细胞在各种类型的贫血中不仅表现在数量改变,也会出现异常的形态学变化,如点彩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病毒感染、过敏状态等会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上述疾病中所导致的血细胞形态学改变,仅仅依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将难以获取准确有效的临床参数,因此,通过传统的血细胞涂片染色镜检,获取更为直观的血细胞形态学上的改变,将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4]。

3血细胞分析仪不能识别异常血小板

对于某些疾病,虽然血小板计数正常,但临床表现有出血体征,那么通过血细胞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变化来辅以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在血细胞涂片上,血小板有无大小不均,形态有无改变,胞质的染色性质,颗粒的有无、多少、粗细以及血小板的分布情况等,这些特别有临床意义的血小板形态学变化,更有利于巨核细胞或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筛查,不能完全代替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细胞形态检查作为血常规检测的重要部分,是对血细胞分析仪缺陷与不足的重要补充,因此,在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时与显微镜检查有效结合,这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芳.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临床价值检验[J].医学与临床2012,4.

[2]刘志平.从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得结果看血涂片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0):2817-2818.

[3]孙燕,王雷,杨红英.骨髓涂片常规检验的经验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l9(5):87.

[4]李子胜,孙梅,刘宇平,张静.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09,10,(16):64

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 篇10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测是我们在临床上最常用的基础化验检测项目之一。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测量等, 以往是靠手工操作来完成。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日, 血常规检测已由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血液检测仪完成, 在样本采集、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结果准确性已明显优越于手工操作。仅需采用0.1m L血样, 可检测20多项结果, 时间只用0.5~1.0min。其报告结果准确及时,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

1 血常规检测概述

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 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 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红蛋白也称为血色素, 遇盐酸后变成褐色酸性血红蛋白, 然后再加蒸馏水, 直到与标准比色柱颜色一致时, 所读到的液平面刻度, 便是血红蛋白的克数。血常规检查也要同时进行血涂片, 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 及用血细胞分类计数器进行白细胞各类细胞的观察与分类计数。因此, 血常规检测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这三个部分与血浆共同组成了血液。血液经过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来参予和完成机体代谢的每项功能活动。因此, 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人体的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发生改变, 会直接波及全身各器官生理上、功能上的变化。所以, 做好血液学检测和分析对了解疾病性质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2 白细胞检测临床意义

白细胞 (WBC) 是具有抵抗外侵细菌的能力, 为身体组织和细胞间起到防御作用。人体某部位发生细菌性炎性反应或某组织发生坏死时, 白细胞计数会增加。但孕妇和激烈运动后, 白细胞数也会增加。白细胞减少时, 可能是病毒性感染、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自体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白细胞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约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约1%~5%, 嗜酸性粒细胞约1%~4%, 嗜碱性粒细胞约1%, 淋巴细胞约20%~35%, 单核细胞约1%~6%。

2.1 嗜中性粒细胞

增高多表示为急性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多有核左移或有中毒颗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广泛组织损伤;各种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减少多为病毒性感染或患者体弱, 急性感染或中毒反应不够, 脾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高度恶病质。

2.2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值为 (50~300) ×106个/L。增多表示为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 (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等) 、血液病及肿瘤 (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减少多为伤寒、副伤寒早期和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等。

2.3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出血、严重烧伤、重金属中毒、恶性肿瘤、白血病及类白血病反应等, 减少常见是脾功能亢进症、肿瘤患者放疗化疗后、非白血性白血病及磺胺药中毒等。

3 红细胞检测临床意义

红细胞 (RBC) 的功能是在人体组织细胞中担任运载氧气, 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任务。红细胞过高, 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或是地中海贫血。一般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350万个、女性低于300万个可视为贫血。红细胞增多见于: (1)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 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 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见于: (1) 急性或慢性失血; (2) 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 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 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红细胞计数有以下几方面。

3.1 血红蛋白 (HB)

血红蛋白存在于于血液中, 电携带氧气的重要物质。血红蛋白过高可能为血红蛋白增多症。血红蛋白减少或不正常, 可能是低血红蛋白血症或是缺铁性贫血。一般情况下, 血红蛋白在10g/d L以下属于严重贫血。

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 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 (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 ;低于105g/L者应寻找贫血原因;高于180g/L者应作进一步检查。高于230g/L者, 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

3.2 红细胞压积 (HCT)

又称是红细胞比积, 是指在一定容积中红细胞于血浆的比值。各种原因如脱水, 大量的血浆渗出, 使血液浓缩, 红细胞压积可增高;贫血可使红细胞压积降低。低于0.14者必须给予输血治疗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不宜) ;低于0.33者应进一步检查, 寻找贫血原因。男性高于0.56、女性高于0.53同时结合血红蛋白增高应考虑血浆容量问题。达到或高于0.70者为紧急静脉放血的指征。

3.3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增高多表示红细胞过大, 常见于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性贫血, 巨红血球症, 口服避孕药及老人。MCV低表示红细胞少, 常见缺铁性贫血或慢性疾病贫血等。

3.4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是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过高, 表示有高色素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心力衰竭等。过低表示缺铁性贫血等。

4 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

上一篇:土建类教学改革下一篇:农村电网降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