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质控标准(共8篇)
临床检验质控标准 篇1
生化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程序
实验室名称 项目 编号 制定日期
****** 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 **年**月**日
【目的】
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SOP文件的更改】
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操作步骤】
一、室内质控品的选择
理想的室内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CV%<2%,其它分析物CV%<1%;冻干品复溶后稳定性好,多数常规生化项目2~8℃稳定7天,-20℃稳定30天;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二、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冻干质控品的复溶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和所加溶剂的量的准确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复溶
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每天至少做两水平以上质控品。
三、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对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均值的建立可在3至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至4瓶,每瓶进行2至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的数据)。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均值。至于标准差,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的标淮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标准差等于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将设计的质控规则应用于质控数据,判断每一质控结果是否在控,现多采用Westgard多规则即12s/13s/22s/R4s/41s/10X。
四、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室内质控出控时,应填写失控报告单,并上交专业主管,由专业主管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
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并分析及登记失控原因。失控信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质控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
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当得到失控信号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
1.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此步是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认真仔细操作,以查明质控的原因;另外,这一步还可以查出偶然误差,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质控品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3.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4.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原因。
5.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原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技术支援。
五、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每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计算的内容至少应包 括: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及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每个月的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上述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每个月的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 人: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
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要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
日期**年**月**日
临床检验质控标准 篇2
关键词:室内质控,临床检验,结果,影响研究
室内质控, 是指一个个体实验室为了有效控制实验室中检测系统设备的稳定性, 明确系统中的不精确度、不精密度以及患者结果的可报告范围, 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临床检验的结果符合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因此, 在新时期加强对室内质控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有助于完善室内质控的运转流程, 增加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率[1,2,3,4,5]。
1 关于室内质控与临床检验的研究
所谓室内质控, 就是指个体实验室为了保障或者有效控制实验室中相关检测系统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有效确定检测系统设备的不精密度、患者病情检测结果的可报告范围以及不精确度, 从而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在最大程度上符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
临床检验, 就是指通过对人体各种细胞成分或者体液进行物理学、显微镜学、免疫学、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检验, 为医院的临床医生提供有关疾病的全方位的诊断、治疗结果评估、病程检测、恢复健康的实验室依据。它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包括:临床一般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内分泌激素检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学检验、感染性疾病检验、遗传病学检查。
2 针对室内质控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室内质控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做好室内质控, 有助于减少临床检验结果的误差。在日常的临床检验工作中, 随机误差的发生是无法预料的, 这些误差对整个临床检验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平时的临床检验过程中, 要加强室内质控工作, 对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进行实时监控, 并随时进行记录。
二是做好室内质控工作, 有助于工作人员明确出现临床检验结果偏差的原因。比如说, 医院的实习生与进修生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专业技能;检验过程中光源灯的亮度不够;检验所需的试剂与样本的分配器的精确度出现偏差;检验所需的试剂由于敞口保存在试剂管内, 使得试剂的有效期减短;样本与试剂的位置出现放置错误。
三是如若不做好室内控制工作, 患者临床检验的结果会出现很多偏差, 同时也很难明确检验结果偏差纠正的有效方案与计划。当这些出现偏差以及没有被纠及时纠正的检验结果发放到患者的手中, 不仅会引起患者的误会或者恐慌, 而且会延误疾病治疗的时间。
四是做好室内质控工作, 有助于工作人员对临床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系统失控与随机失控进行有效监控, 对出现的随机偏差与误差进行有效预警, 并向质控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给予质控人员找出随机失控与系统失控的原因与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之策。
五是做好室内质控工作, 有助于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 缩小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检验质量差距, 通过校正或者修改部分临床检验的数据信息, 将各个实验室的检验数据进行有效整合, 从而实现局域性临床检验标准的统一, 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3 针对如何提升临床检验结果质量的研究
3.1 措施之一——要做好临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要做好临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对医院的临床医生与护士讲解临床检验结果与室内质控的内容、流程以及意义;二是临床医生要在化验单上标明实验室需要的临床资料, 进行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特殊要求与送检时需要注意的内容;三是临床护士要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在采取需要检验的标本时, 要避免在患者输液的同侧肢体上采集血液, 要按照1.8mL的标准采集APTT、PT、FIB凝血, 不能从输液管的皮针头处取血, 尽量避免在输血的情况下血糖与血钾的升高。
3.2 措施之二——要做好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要做好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临床检验人员要在收到血样标本的时候, 仔细核对上面的内容并做好标记, 以防检验内容的混乱;二是对于含有血糖的血样标本, 要预先测定血糖的含量;三是要做好每天的质控定值血清的检验工作, 同时要仔细注意检验试剂的有效期限。
3.3 措施之三——要做好临床检验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要做好临床检验之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需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加强对临床检验结果的质量工作的宣传, 增强人们对检验质量的重视度;二是在第一次检验的过程中, 要将化验单上的项目内容与临床医生进行复核, 明确检验项目是否一致, 在得出符合临床诊断的结果之后, 可以发出检验报告;三是对经过多次临床检验的部门与住院病人的异常检验结果, 要及时地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研究;四是对于临床医生没有填写的重要临床资料, 要及时地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病情, 当临床检验结果符合患者病情发展的时候, 可以发出报告;五是除以上四种状况之外, 在临床检验之后, 要及时地取出原样进行第二次临床检验, 以提升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3.4 措施之四——要提升室内质控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室内质控人员的专业素质, 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室内质控人员进行质控基本知识、计算方法以及绘图等内容培训, 增强质控人员对室内质控的认识;二是要定期选派各个科室的业务骨干到省市临检中心学习室内质控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改进, 最后向全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传授, 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室内质控在临床检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打越大。它可以及时地对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与误差进行预警, 使得质控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对临床检验的结果进行修正, 为临床医生正确诊断患者的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崔先勇, 王传英.临床检验质量控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5) :108.
[2]王治国, 李墨菊.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 1997, 14 (4) :58-60.
[3]王治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预测值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1994, 11 (3) :49-52.
[4]陈媛.如何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J].中国医院管理, 2000, 20 (3) :50.
检验科质控小组活动记录2012 篇3
时间:2012-1
一、质量专题:
学习2012年室内质控要求和新的室内质控上报系统的使用
二、质量现状:
2012年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要求:
1.采用新的上报系统上报室内质控数据
2.增加了参加室内质量控制的检验专业和项目
三、质量对策:
所有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了2012年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的有关要求:室内质控上报项目,临床生化项目为27项,甲状腺功能5项,肿瘤标志物3项,传染病标志物3项,血细胞8项,尿液干化学10项,逾期不报或漏报的单位将不得参加省级质量管理奖评先活动,也不列入“江苏省检验结果互认单位”名单中。不在通报中其它专业和项目仍按原要求上报,小组成员同时学习了新的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系统IQC Clinet的安装,下载相关资料,质控项目、批号、仪器、检验方法、质控品等的设置,以及数据的上传、导入和发送等。
四、质量结果:
全部质控小组成员了解了省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室内质控的有关要求,特别是新增室内质控类别和项目部分内容,同时掌握了新的室内质控上报系统网络的使用方法。
检验科质量控制工作小结记录
时间:2012-12
一、质量专题:
检验科质量控制工作月总结,2013年的质控计划。质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质量现状:
1.检验科部分检验项目因各种客观原因以往未按要求做室内质控
2.少数人员对室内质控的规则、要求、数据分析、质控图绘制等室
内质控知识了解不够
3.室内质控的项目有生化、免疫(乙肝、梅毒、艾滋)、血常规、血
凝
三、质量对策:
以血糖为例,所有质控小组成员对有关室内质控的知识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学习。主要内容包括:
1.质控品的保存和使用
质控品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保存在-20℃以下,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轻轻摇匀。未用完部分可4℃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质控血清在室温的放置时间。
2.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根据20次质控结果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
3.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主要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质控规则主要有: 13s:1个质控点落在士3s之外;R4s:连续2个质控点相差超出4s范围;41s:连续4个质控点落在同一侧士1s之外;7x靶:连续7个质控点落在均值之一侧。
4.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室内质控出控时,应填写失控报告单,由专业主管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批患者标本报告并分析及登记失控原因,要及时查找原因予以纠正。
5.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月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是否有明显不同。
四、质量结果:
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篇4
一、学科5 实行统一管理 扣1~3分。建设和设 4 服务项目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与查服务项目,医院诊疗科目许可登记。
置、布局、医院诊疗科目和功能任务一致 设备设施
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 现场查看,急诊检查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普通检查2小时内 符合《放 出具报告。射诊疗管 3 提供24*7天X线摄片、床边摄片和查PACS资料。
理规定》,CT服务 服务项目 2 提供24小时介入诊疗服务 查登记(二级医院可缺项)。满足临床
普通报告时间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查诊断报告。诊疗需要 确到分(30分)三级医院科主任具备主任医师职称得4分,具备副主任医师 8 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疗技术得2分,二级医院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得4分,人员,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具备主治医师职称人员得2分。从事介入治疗医师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得2分。(二级医 院可缺项)。三级医院甲等医院具有3 名以上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具备
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
按照系统设立专业组,三甲医院应由副高以上负责得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三甲医院放射科为国家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省级质
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2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1 分。3 重点学科建设 三乙医院放射科为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3分,市级质控
中心或重点专科2 分。(二级医院可缺项)。1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3 介入技术、介入诊疗项目符合准入要查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
二、技术、求 人员和设
介入诊疗人员取得准入资格 介入诊疗人员准入取得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2分,医院对介
备符合放(二级医院可缺项)入诊疗操作人员实行授权1分。射诊疗管 3 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 查相应证书,1人不符合扣1分。理规定 4 从事CT、MRI医技人员及DSA技师应三甲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8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15)经上岗培训 三乙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6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缺1人扣1 分。查配置许可证,缺1份扣分。2 大型乙类设备具有配置许可证 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知晓情况,缺1项扣1分。建立放射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三、影像按《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 3 建立放射科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知晓情况,不完善扣1~3分。与持续改抽查X线、CT、MRI报告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
诊断报告质量 进 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 1分。(50分)图像质量 抽查X线、CT、MRI报图像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
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1分。建立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每周不少于3次,查记录(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可 5 以合并,允许电子文挡)。未开展,无记录扣5分,不完整 扣1~3分。5 建立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制度与随访记录不完整扣1~3分。
访制度 有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2 分。4 建立机器操作规程,并上墙。现场考核工作人知晓情况,回答不全扣1~4分。2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建立介入诊疗管理制度,介入诊疗术 查资料并了解落实情况,未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扣1~2分,四、介入5 后随访制度,导管室管理制度等,非实施不完善扣1~3分。诊疗质量本科病人,应有术前会诊制度 控制与持 2 导管室纳入医院院感管理和检测范查记录 续改进 围。定期检测记录。(15分)导管室布局合理,符合院感要求 现场查看 3 开展血管内介入诊疗应具备800mA现场查看 2(二级医以上DSA机 院可缺 每年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00例,其中开展三项)3 开展介入诊疗工作(心脏介入除外)级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30例,每缺少10例扣1分,或综合 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3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50例,每缺少20例扣1分 1.有专职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 2分。2.每件设备的定期校正和维护均落实到人2分。
五、设备6 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3.设备运行完好率≥95% 2分。管理与信息化管理 实地查看,有全院PACS 6分;仅有放射科PACS 4分;部分 科室信息化建设:(20分)PACS 2分。仅有RIS 1分。建立RIS、PACS 6 调阅PACS图像 2 PACS 至少具备 3年在线查询,3年 以上离线查询 现场检查 2 各类影像检查统一编码,实现患者一 人一个唯一编码管理。实地查看,随机调阅图像,不能查看扣2分,信息化资料完整;诊断报告修改设置 2 权限,报告修改后可查阅原报告信息 未设置权限扣1分
查PACS 2 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统一
管理,资源共享 3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5分。
六、医疗5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 信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通过网络平台报告,安全与病 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醒4分。通过电话报告并有登记3分。人隐私保未开展不得分。护 查资料,问询相关人员。(30分)无预案扣5分。建立放射科危重病抢救应急预案 5 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2分。
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有演练,急救药品器材具有可 及性和质量保证2分。患者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并对抢救 过程有记录和讨论2分。2 建立网络信息故障应急预案 现场考核相关人员知晓情况 实地查看,包括:氧气、吸引器、简易呼吸气囊、注射器、3 CT室、X线造影室配备急救药品和急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硷、多巴胺、非那根、阿托品等。救用品 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品不完整扣1-3分,有过期药品扣3分 5 对比剂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 实地考核医务人员3名,回答要点不完整酌情扣1-5分 2 使用对比剂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记录,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扣2分 2 质量与安全培训 每年至少2次,有记录 2 有对比剂中度以上不良反应、大型设查登记 备不良事件、医疗纠纷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检查室设更衣室(处)2 现场查看,有1处未设置扣1 分 病人检查资料隐私保护 2 查看取报告流程 4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X线机房、CT机房符合辐射防护规 定,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用品,检查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七、环境5 室门口设置辐射警告标志和X线辐保护与辐射的告知 射防护(15分)建立辐射防护管理制度;X线检查过 实地查看,未建立制度扣5分,辐射防护措施未落实扣1~3 程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确需陪5 分 同,应采取预防辐射措施。工作人员按规定佩戴放射计量仪,定3 现场查看及查看记录
期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 有专人负责辐射安全管理,负责放射2 查记录 计量仪收发和监测结果反馈 每月对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检查,总结 5 查记录 分析,落实改进措施。
八、科主任负责,PACS系统能为影像诊断提供诊断格2 查PACS 组成质控式、流程以及审核、质量监管支持 管理小每月对技术质控进行检查,总结分5 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组,根据析,落实改进措施。未开展扣5分,每缺一次扣1分 核心制参加放射质控活动,按时上报规定的5 查省、市放射质控中心记录,不参加质控活动或不上报规定
度、岗位统计数据 的统计数据,每缺一次扣1分 职责、质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访符 查记录,每下降2%扣1分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及质控标准 篇5
内镜清洗前先进行漏水测试,确认无漏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清洗。流动水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拭,用清洁毛刷刷洗活检孔道,用高压水枪水反复冲洗擦洗镜身及清洁操作部 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导管 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纱布一次性使用)(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洗后吸干水份
(清洁刷一用一消毒)内镜置于酶洗池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注各管腔,操作部等表面用多酶洗液擦拭,全镜多酶液 浸泡2分钟。然后内镜从酶池中取出,用清水冲管腔和镜身,之后吸干水份。多酶洗液每清洗 一条镜后更换。
内镜置于酸化水池中,用注射器抽吸酸化水注各管腔,全镜酸化水中浸泡3分钟。
更换手套,将内镜置入冲洗池中,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各孔道,然后向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装上各类按钮、阀门。
2014年11月28日
注:每日术前需将每条内镜按流程清洗消毒备用。
感染病人需在阳性酸化水池中浸泡5分钟后,在常规清洗消毒。
内镜附件清洗灭菌流程
各类附件用后放入清水中,用纱布反复擦洗,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擦干。(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附件放入盛有多酶洗液的超声清洗器内清洗10分钟。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附件(如活检钳)晾干后送供应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附件放入2%戊二醛中浸泡10小时,然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巾擦干。
微生物检验质控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控菌株
铁道部劳卫司发的冻干混合菌株1份。
1.2 培养基
成品干粉培养基、染色液、诊断血清等均有合格资质的供应商提供, 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89—200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2 检验步骤
2.1 增菌
无菌操作开启安瓿加入1m L无菌盐水, 摇匀, 水化5min.分别接种到增菌液中培养, 其中肉汤培养6h后再转种各增菌液培养, 各增菌液生长情况见表1。
2.2 分离培养
各取一环水化原液分别接种于WS、SS、BS、MB琼脂、血平板、BP平板、TCBS平板、麦康凯平板、李斯特菌均显色平板、MYP平板上, 置37℃培养24h;CIN-1琼脂平板、改良Y琼脂平板, 置26℃培养48h, 观察菌落特征。取增菌液中呈浑浊生长的菌液一环, 分别接种于上述平板中培养, 观察菌落特征。
2.3 菌落观察
在BS平板上长出圆形黑色有金属光泽中等大小菌落和黄色菌落, 边缘整齐;WS平板上有蓝绿色菌落, 菌落中心呈黑色和黄色菌落, 边缘整齐;SS平板上有无色半透明, 菌落中心呈黑色和粉红色菌落, 边缘整齐;血平板上有灰色不溶血菌落, 边缘整齐和灰白色溶血菌落, 边缘整齐;在麦康凯平板上有无色半透明, 菌落中心呈黑色和粉红色菌落, 边缘整齐;其余平板均无可疑菌落。对上述平板生长的几种菌落特征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混合菌种中有两种菌, 称为1号菌和2号菌。
2.4 生化与染色
在WS平板、BS平板、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分别挑取5个以上大小不同的可疑菌落, 接种克氏双糖琼脂斜面, 置37℃培养24h。在克氏双糖斜面的反应见表2, 同时做革兰氏染色。
根据表2显示, 1号菌初步反应符合沙门氏菌, 2号菌初步反应符合大肠埃希氏菌, 对1号菌和2号菌分别进行进一步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结果见表3、表4。
1号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氏菌, 做沙门氏菌血清学凝集试验, 结果如下:A—F多价O血清:++++;O4:+++, O5:+++, H1:+++, Hi:++++ (经1次位相变异诱导) ;生理盐水对照:-。依据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判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2号菌生化反应符合大肠埃希氏菌, 做大肠埃希氏菌凝集试验, 结果如下:生理盐水对照:-;所有凝集试验均为阴性。依据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判定为大肠埃希氏菌 (非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
3 讨论
质控盲样检测一般包含2—3种不同的菌种, 应根据鉴定的要求, 尽可能制定全面的检测方案, 检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工作能力。本次质控要求鉴定出致病菌, 同时检出其他菌一并报告。因此在进行鉴定时, 应考虑各种致病菌的生长要求和特性, 选择多种增菌液、分离平板, 尽可能多挑取各平板上的可以菌落进行鉴定, 避免漏检。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是微生物检测的重要环节, 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选择有合格资质的试剂公司产品,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平板在使用前应无明显水珠, 潮湿的平板可能造成菌落扩散, 影响分离结果。
本次质控菌种的鉴定结果为两种混合细菌, 其中致病菌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非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在显色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很明显, 根据生长特性、菌落特征、染色形态、生化试验均比较典型,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做沙门氏菌血清学凝集试验时, 在H1强阳性时Hi因子血清学凝集时始终不凝集, 采取了位相变异诱导法, 诱导后出现凝集现象。有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水化原液中直接划线分离培养, 但是在做血清学凝集试验时, 菌种在初期培养后, 鞭毛H因子易丢失或被抑制, 凝集现象容易出现假阴性, 因此, 需反复位相变异诱导, 才能得到准确结果, 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显色平板与普通平板相比, 可帮助确定培养方向, 提高工作效率, 可见显色平板在日常工作中更有优势。总之,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是卫生监测不可缺少的部分。经常参加质控, 有利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加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摘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是用来检验实验室检测准确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能够使各实验室之间达到一致的质量水平, 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的不足之处, 了解掌握和监控实验室的实际检测能力。
关键词:微生物,质控,盲样
参考文献
[1]GB/T4789—2008[S].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2]张敏娟, 顾晓楣.室间质控的细菌混合菌株检测[J].浙江预防医学, 2004, 16 (6) :80-81.
建立临床病理质控机制的意义 篇7
1.1 病理科设置 全市设置病理科(室)的医院共120余家。其中三级医院30家;二级医院90家。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人员编制不足,结构不合理 据83家医院统计:医师222名(高级50名、中级96名、初级76名),技术员176名(高级0名、中级24名、初级88名、技士64名)。主要问题:①诊断人员:仅少数有中专学历或检验系毕业,年龄脱节;②技术人员:基本上由检验、医士或护理专业等人员改行,师徒方式传授,无上岗培训和进修制度。1.2.2 设备陈旧,工作用房简陋
1.2.3 病理诊断和技术综合质量差 67家二甲以上医院综合质量好的仅占30%,用中性福尔马林液进行固定的单位为“0”,开展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的单位占83.1%。2 质控中心成立后采取的措施及质控效果
2.1 抓基础规范和技能考核、不断提高病理技术和诊断综合质量
2.1.1 制定保证各医院病理质量的最基本和必须遵循的措施 规定必须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为标本固定液,开展常规HE切片、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质量,统一快速诊断书写规范及常规病理报告时间(5个工作日),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1.2 定期质量检查与考核 每年1~2次全面检查,考核内容量化指标,现场考核。①质控后各项技术指标:中性福尔马林固定1996年26.2%(11/42),1997年91.0%(61/67),1998年100%(68/68),1999年已不再列入检查内容。特殊染色:1997年未开展7.5%,1998年未开展占1.5%,1999年未开展为0。常规切片优良率:1998年95%,1999年100%。②病理报告书写规范优良率:1998年95%,1999年100%。③快速(术中快速及冷冻切片)报告:除儿童医院及市传染病总院因特殊原因外,64家医院均已开展;除个别疑难病例外,时间均在规定的30 min内。④常规报告:除因重取或作特殊检查等原因外,100%能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⑤疑难病例讨论:除传染病总院1家以外,均能每月进行一次。⑥全市病理技术和诊断综合质量:诊断符合率均能达到规定要求,无明显漏、误诊现象。优秀率:1995年37%,1996年52%,1997年70%,1998年80%,1999年77%。1999年浙、皖、沪二省一市病理技术切片比赛,上海荣获个人第一名。
2.1.3 基础设施大大改善 已有约30家医院病理科用房得以改善,并新添了大量病理设备。见表1,2。
表1 1995~1998年新添病理设备 名
称 数量(台)占现有设备(%)冷冻切片机 35 51 石蜡切片机 55 49 自动脱水机 21 46 自动包埋机 8 100 图像分析仪 99 100 超薄切片机 2 100 硬组织切片机 1 100 自动染色机 2 100 双筒显微镜 110 45 表2 1999年新添病理设备 名
称 数量(台)冷冻切片机 7 石蜡切片机 20 自动脱水机 10 自动包埋机 4 图像分析仪 10 快速组织处理仪 1 多头显微镜 2 细胞离心机 1 双筒显微镜 21 2.2 开展技术员上岗培训 每期3个月:理论学习1个月,实习2个月。根据病理技术的特殊性,编写了上岗培训教学大纲。第一期已培训人员16名,第二期将于今年10月举办。2.3 其他
2.3.1 协同上海医学会病理专科委员会加强上海市疑难病理诊断咨询中心工作。2.3.2 配合上海医学会病理专科委员会完善上海市病理读片会,加强对病理医师的继续教育。
2.3.3 加强国际及沪港间学术交流。3 上海市医院病理科设置基本要求 3.1 工作人员学历 二级医院(下同)三级医院(下同)*诊断医师需医学院(校)本科或以上 *诊断医师需医学院(校)本科或以上 *技术人员需中专或以上,持证上岗 *技术人员需中专或以上,持证上岗 *主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以上担任 *主任由副主任医师或以上担任 3.2 工作人员构成
*诊断医师与技术人员为1∶1 *诊断医师与技术人员为1∶1 *工勤人员1名 *工勤人员1~2名
*教学与科研人员按任务配备 3.3 工作人员报告签发
*具有相当学历,从事病理工作2年以上(硕士1年以上),并在市级综合医院进修1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病理质控中心考核合格者。
*具有相当学历,从事病理工作2年以上(硕士1年以上),并在市级综合医院进修1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病理质控中心考核合格者。3.4 科室用房
*诊断室:有条件者设主任室 *诊断室:需设主任室
*技术室:组织处理,切片、染色等,至少两间房,并具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技术室:组织处理、切片、染色、免疫组化及其它新技术等,并具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巨检室:需有自来水、良好的通风、热水器等设备 *巨检室:需有自来水、良好的通风、热水器等设备 *资料室:申请单、蜡块、切片存放橱 *资料室:申请单、蜡块、切片存放橱
*标本存放室:有分格存放橱及标本陈列橱 *标本存放室:有分格存放橱及标本陈列橱 *尸体解剖室:一间
*独立尸体解剖房:同时应配有淋浴房
*学术活动室:一间 3.5 基本设备 *巨检室:
热水、排风器、污水处理、消毒设备、空调 *巨检室: 热水、排风器、污水处理、消毒设备、空调
*技术室:高质量石蜡切片机、冷冻切片机、脱水机、一次性刀片或磨刀机、恒温箱、烤箱、冰箱、离心机等,并具有排毒、排气、消毒设备 *技术室:高质量石蜡切片机、冷冻切片机、全自动脱水(封闭式),一次性刀片或磨刀机、恒温箱、烤箱、冰箱、离心机(最好为细胞器)等,并具有排毒、排气、消毒设备 *资料室、标本室:放置资料及标本存放橱 *资料室、标本室:放置资料及标本存放橱
*诊断室:诊断医师每人一台双筒带光源显微镜。科室应配置电脑及图象传输设备
*诊断室:诊断医师每人一台双筒带光源显微镜。科室内应配置多头示教镜及显微摄影设备。同时应有电脑及图象传输设备 *解剖室:有必要的解剖、消毒设备
解剖室:有必要的解剖、消毒及淋浴设备 3.6 开展项目
*常规石蜡切片、冷冻切片 *常规石蜡切片、冷冻切片 *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
*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科研及其它新技术 *新生儿尸检等 *成人尸检等 4 几点体会
4.1 质量控制应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和支持 上海市卫生局对新成立每一质控中心拨开办费15万元(一个专业只成立一个质控中心);以后每年拨经费5万元。
4.2 质量控制应从基础工作抓起 工作规范应是该行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4.3 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分阶段进行,逐步提高,质量检查必须坚持不懈。下一步将重点抓内涵质量,并相应调整质量考核内容。4.4 质量控制中心人员应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责任感 4.5 质控不应成为病理科工作的对立面
4.6 制订病理科设置基本要求 由于以下问题:①二甲以上医院病理科仍存在人员结构、培训及设备不足等问题;②二乙医院病理诊断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人员结构问题更多,因此有必要为各级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科室用房、基本设备、开展项目等制订出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质控标准 篇8
关键词:6σ质量标准,临床生化检验室,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工作质量保障的重要方法[1]。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偏差, 6σ质量标准是指检测非合格率为3/100万, 即接近于零误差的检测标准[2]。笔者将6σ质量标准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室, 拟探讨通过6σ质量标准更好的指导生化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水平, 提高临床生化检验室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现将6σ质量标准在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选取建德市第三人民医院质控血清 (批号:RANDOX-616/1UN) , 迈瑞 (MINDRAY) 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血清尿素氮 (BUN) 、肌酐 (Cre) 、葡萄糖 (Glu) 、尿酸 (UA)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进行测定。
1.2 方法
对质量目标进行设定,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比对检验的评价标准, 采用允许总误差 (TEa) 形式表示。变异系数CV通过参照GLSI文EP5-T2中的精密度性能评价反复对精密度进行测定实验。不准确度通过室间质控的偏倚 (Bias) 来表示。σ值= (TEaBias) /CV, 当Bias为0时, σ值=TEa/CV。
2 结果
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分析物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情况 (表1) TG质量水平达到6σ质量标准, Cre和6σ质量标准持平, UA、Glu和6σ质量标准基本一致, BUN和TC质量水平低于和6σ质量标准。
3 讨论
临床生化实验室检测项目繁多, 在检测同一个项目时可能有不同的检测方法, 对于检测质量标准各不相同, 选择同一的质量控制标准, 使生化实验室获得较高的质量控制水平, 成为我科室研究的热点问题。有资料表明[3], 对于实验方法性能判定主要依据实验总误差的大小。总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分别通过CV (%) 和Bias (%) 表达。但是由于每个生化检测项目之间的TEa (%) 各不相同, 从而使传统过的图标评价方法, 存在一定缺陷, 无法直接通过CV (%) 和Bias (%) 表达直接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或仪器质量水平。σ在统计学上是度量质量特性总体数据平均值偏离目标值的离散程度。6 σ质量标准是临床检验实验室要达到的一个质量目标, 其在近年来成为迅速发展的质量控制标准, 其旨在追求零缺陷,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探索, 可以更大的提高临床生化检测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笔者通过σ质量水平, 对TEa、Bias、CV进行合理的评价。本组分别通过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re、Glu、UA、TG、TC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TG质量水平达到6σ质量标准, Cre和6σ质量标准持平, UA、Glu和6σ质量标准基本一致, BUN和TC质量水平低于和6σ质量标准, 提示无论任何生化指标, 其CV越小, TEa就越小, σ值越大, 相反CV越大, TEa就越大, σ值越小, 而当Bias为0时, σ值为最好的质量水平。有研究表明[4], 6σ质量标准可以更好的指导实验室人员对生活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深入的探索。根据不同检测项目σ质量水平, 结合生化检验室内基本硬件水平, 为了达到或者接近6σ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改进, 提高临床生化检测结果质量和速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综上所述, 本室迈瑞BS-400生化分析仪对于BUN、Cre、Glu、UA、TG、TC测定后的分析评价, 基本接近于6σ质量标准, 但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结果真实可靠, 适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蔡琳, 崔涌泉.6σ质量标准在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1, 40 (32) :3294-3296.
[2]刘忠民, 高月亭, 肖洪广, 等.6R质量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 2010, 25 (3) :224-227.
[3]莫凡, 黄与双, 赵洁, 等.6R质量管理体系在临床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 23 (6) :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