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课程

2024-06-23

临床检验课程(精选9篇)

临床检验课程 篇1

摘要:通过实施“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 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实训, 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岗位相结合, 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实训教学,“校院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学制3年, 第一学年开设文化基础课, 第二学年开设专业理论课, 第三学年进行临床实习。目前这种“三段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动手能力差, 加之医疗卫生机构的实训教师不敢放手, 学生不能主动操作, 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 探索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 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我们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 结合学校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 于2008年在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 现总结如下。

1“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

在高职高专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的实训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分为2类: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和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先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并牢固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内容;然后在临床实训实验室 (附院检验科) 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内容, 并且在实训过程中加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知识、检验科工作流程、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及新进展、医德医风培养、医患关系处理等教材上没有涉及的内容, 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岗位发展同步。且开放临床实训室, 增加实训课时, 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掌握基本技能及相关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使其进入临床实习就能较快适应岗位工作。

2“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2.1 教学研究准备

(1) 组织团队。利用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人员同时又承担附属医院检验科工作的优势, 选拔一批师德高尚、理论知识丰富、教育观念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

(2) 准备资料, 制订方案。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上网查询、课题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准备相关资料。从我校实际出发, 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师资情况、学生人数、课程安排、教材情况、教学场地及实训设备等制订可行性方案。

(3) 编写教材, 安排教学进程。以临床应用为目的, 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补充教材, 补充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知识、检验科工作流程、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及新进展等。结合原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2.2 教学研究实施

(1) 将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分为2类: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和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本实践技能实训在校内实训室进行, 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在临床实训实验室 (附院检验科) 完成。

(2) 临床实训实验室 (附属医院检验科) 对学生开放, 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节假日全天。学生需提前预约, 临床实训实验室根据师资力量及所能容纳学生岗位数进行合理安排。

(3) 评价及总结。实训教学考核是检测实训教学质量和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 是理论考核所不能代替的[2]。每学期教学结束后, 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及总结。考核分为2部分, 一是学期结束后, 进行基础实训技能考核;二是在学生实习期间, 通过对实习单位的问卷调查, 考核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根据学生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 进一步完善“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

3“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其讲述必要的理论知识, 又要指导学生操作。我校教师既承担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又承担附属医院检验科的临床工作。他们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这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

学校对临床实训实验室 (附属医院检验科) 投入较大, 配备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流变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酶标仪、洗板机等仪器设备, 能够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

4“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效果

通过实施“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临床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对实习单位进行调研中发现, 学生的表现得到一致好评, 普遍反映其动手能力较强, 技术操作规范。采用“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实现教学与岗位工作“零距离”接轨[3], 打下基础,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探索适合本专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同时, “校院合一”实训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有利于逐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6, (3) :34~36.

[2]郑善友.改进生理学实验教学加强大专学生动手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 :88.

[3]吴大明.试论高职教育的三个“零距离”[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1) :45.

临床检验课程 篇2

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英方名称:《clinical immunology and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s 》 开课单位: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90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44学时

学分:5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临床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免疫学检验的方法。对各种

疾病血清、体液、组织等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原理及操作程序,依据抗原或抗体的变化规律,进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做出诊断等。

内容简介:临床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重点阐述免疫学技术的原理、类型、技术要点、临床应用及其方法学评价。内容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检测及应用、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超敏反应及其检测、自身免疫病及检验、免疫增殖病及检验、免疫缺陷病及其检验、肿瘤免疫及检验、移植免疫及检验、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等。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兰兰,3版,2003年。参考书目:

1.《现代检验医学与临床实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王鸿利,1999年。

2.《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彭黎明,2003年。

3.《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叶任高,6版,2004年。

临床检验课程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

根据中专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大纲、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及教材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2版, 主编安艳等) , 搜集该课程的临床实践内容及其新技术, 结合学生实际及笔者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 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凝练而成。

1.1.2 部分相关课程内容

依据选用教材 (《无机化学》, 主编丁秋玲;《生物化学》, 主编李秋月;《解剖生理学基础》, 主编王维智等;《免疫学检验技术》, 主编鲜尽红;《微生物检验技术》, 主编郭积燕;《寄生虫检验技术》, 主编伊燕双) 筛选与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有关联的内容。

1.2 方法

以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为参照, 查阅、筛选部分相关课程教材各章节中能为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提供直接、间接基础支撑, 或是与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互补的知识点, 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并根据临床检验学的教学内容对与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建议和要求。

2 结果

在相关课程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 中分别有部分知识点与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2.1 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与部分相关基础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见表1、表2、表3)

由表1可知, 两者紧密联系的理论知识点较多, 特别是解剖生理学基础中生理学部分的血液、泌尿系统等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应予以突出。规范操作显微镜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 且在临床检验学的形态学 (细胞形态等) 学习中必须应用显微镜, 故建议在解剖生理学基础的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学生该项技能的训练,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

由表2可知, 两者紧密联系的理论知识点不多, 主要在第五、七、八这3个章节中。无机化学中的配制、量取溶液, 移液管、滴管移取标本等内容应作为技能训练的重点内容。由表3可知, 两者在理论知识方面联系的内容较多, 生物化学中人体物质代谢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临床检验学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帮助学生熟悉、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 为其学习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打好基础。

2.2 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与部分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见表4)

表4显示, 在免疫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等专业课程内容中, 某些理论和技能应用的知识点是学生学习临床检验学实践技能的重要基础, 因此, 在以上3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对这些知识点应予以特别强调。有形成分形态观察与指认是在临床检验学、微生物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3门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且有共性 (均要使用显微镜) 的一部分内容, 故建议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 先对学生的显微镜操作进行强化训练, 以便其顺利完成对相关实验技能的学习。

3 讨论

3.1 意义与体会

选择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 应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 使课程教学具有为专业教育服务的功能:基础课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有实用价值的理论、技能基础支撑;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协同互补、互通有无, 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培养其将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拓展、增强的能力。表4结果显示, 该项分析及建议符合“必需、够用”的要求, 对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部分基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并且能使其为专业教育服务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具体。

依据分析结果进行课程教学的交流与研讨, 能帮助医学检验专业部分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更加精准地选择、凝练其所执教课程的教学内容, 能帮助其他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深入了解临床检验学的特点、内容, 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互补, 最终促进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此外, 也希望中职卫校其他专业的课程教学以此为鉴。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 是笔者检验自身专业知识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有效方式, 在此过程中, 笔者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及素材。

3.2 局限性

表4结果分析中的部分内容还不够完整、细致,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该项分析只针对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学课程与各相关课程间的单向分析, 而各相关课程间也有必然联系,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交流与研讨中有待进一步分析、探讨;依据分析结果进行课程教学交流与研讨的时间短, 分析、讨论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4 结论

医学检验-临床检验X型题 篇4

A.晕厥

B.血肿

C.空气栓塞

D.过敏

E.感染

(2).D.IC诊断筛选试验有

A.血小板计数

B.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C.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D.凝血酶时间测定

E.D-D二聚体测定

(3).父为AB型,母为AB型,孩子可能有的血型

A.A型

B.B型

C.AB型

D.Rh型

E.O型

(4).HCG检验的临床意义是

A.早期妊娠诊断

B.异常妊娠的诊断

C.流产的诊断和监察

D.滋养层细胞肿瘤的诊断

E.卵巢癌的诊断

(5).黏液稀便多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肠炎

B.痢疾

C.霍乱

D.阿米巴痢疾

E.细菌性痢疾

(6).正常精液中可出现的细胞有

A.精子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E.癌细胞

(7).阴道清洁度的判定指标为

A.阴道杆菌

B.上皮细胞

C.白细胞

D.红细胞

E.杂菌

(8).嗜酸性颗粒细胞增多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蛔虫病

C.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长期应用肾皮质激素

(9).新鲜排出的尿液即呈混浊,可见于

A.尿中有大量尿酸盐沉淀

B.尿中有大量磷酸盐

C.尿中有大量碳酸盐

D.脓尿

E.菌尿

(10).尿蛋白定性试验主要有哪几种

A.加热凝固法

B.加热乙酸法

C.邻甲苯胺法

D.磺基水杨酸法

E.干化学试带法

(11).尿沉渣显微镜镜检主要观察

A.细胞

B.管型

C.结晶

D.梅毒

E.细菌

(12).痰液镜检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过敏性支气管炎

C.心力衰竭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E.早期肺结核

(13).脑脊液采集第三管用作下列哪些检查

A.细菌培养

B.化学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N学检查

E.显微镜检查

(14).下列属于漏出液变化的是

A.一般不凝固

B.蛋白质含量小于25g/I。

C.浆液黏蛋白试验阳性

D.葡萄糖含量小于3.3mmol/L

E.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15).判断胎儿肾成熟度检查的是

A.蛋白质测定

B.葡萄糖测定

C.胆固醇测定

D.肌酐测定

E.钙测定

(16).下列属于柱状上皮的器官有

A.口腔

B.鼻腔

C.胃

D.支气管

E.子宫内膜

(17).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包括

A.方法简便

B.应用范围广

C.采集细胞新鲜

D.确诊率较高,达90%以上

E.取样迅速,安全

(18).一张良好血涂片的标准是

A.厚薄适宜

B.头体尾分明

C.血膜边缘整齐

D.细胞分布均匀

E.两边和两端留有空隙

(19).D.IC诊断筛选试验有

A.血小板计数

B.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C.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D.凝血酶时间测定

E.D—D二聚体测定

(20).常见的输血反应有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性输血反应

D.颅内出血

E.细菌污染反应

(21).粪便中的有形成分有

A.细胞

B.寄生虫类

C.结晶

D.食物残渣

E.细菌和真菌

(22).属于红细胞结构异常的是

A.杜氏小体

B.点彩红细胞

C.染色质小体

D.卡波环

E.镰刀形红细胞

(23).尿液理学检验一般包括

A.尿量

B.外观颜色

C.透明度

D.比密

E.气味

(24).尿蛋白定性试验主要有

A.加热凝固法

B.加热乙酸法

C.磺基水杨酸法

D.邻甲苯胺法

E.干化学试带法

(25).急性肝坏死、磷中毒或白血病患者尿液中可出现下列哪些结晶

A.胆固醇结晶

B.草酸钙和硫酸钙结晶

C.亮氨酸结晶

D.酪氨酸结晶

E.胱氨酸结晶

(26).正常人痰片中查不到

A.红细胞

B.白细胞

C.上皮细胞

D.夏科一莱登结晶

E.胆固醇结晶

(27).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特点是

A.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

B.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

C.脑脊液中氯化物正常

D.脑脊液中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脑脊液外观呈脓性混浊

(28).下列属于漏出液变化的是

A.一般不凝固

B.蛋白质含量小于25g/L

C.浆液黏蛋白试验阳性

D.葡萄糖含量小于3.3mmol/L

E.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29).判断胎儿肾成熟度检查的是

A.蛋白质测定

B.葡萄糖测定

C.胆固醇测定

D.肌酐测定

E.钙测定

(30).属于柱状上皮的器官有

A.口腔

B.鼻腔

C.食管

D.支气管

E.子宫颈管

(31).同一张血涂片经过瑞特染色后,可以看到不同的着色,下列哪些为碱性 蛋白质,易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粉红色

A.血红蛋白

B.嗜酸性颗粒

C.嗜碱性颗粒

D.中性颗粒

E.淋巴细胞

(32).瑞特染液的成分是

A.酸性染料伊红

B.碱性染料美蓝

C.甲醇

D.水

E.天青

(33).宏观血液流变学检验的最重要指标是

A.全血黏度

B.血浆黏度

C.红细胞变形性

D.红细胞聚集性

E.红细胞比积

(34).引起凝血时间延长的因素是

A.血小板减少

B.肝素过多

C.肝脏病

D.血友病

E.溶血性黄疸

(35).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有

A.肝炎

B.艾滋病

C.梅毒

D.巨细胞病毒

E.EB病毒

(36).下列哪些尿标本加热后浑浊不消失

A.结晶尿

B.脓尿

C.菌尿

D.乳糜尿

E.脂肪尿

(37).尿中胆色素检验包括

A.尿胆红素

B.直接胆红素

C.尿胆原

D.尿胆素

E.一分钟胆红素

(38).痰液镜检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过敏性支气管炎

C.心力衰竭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E.早期肺结核

(39).脑脊液是血浆通过脉络丛选择性过滤而形成.因而其成分与血浆有很大 差异,正常情况下,易通过脉络丛的有

A.氯化物

B.氧化碳

C.蛋白质

D.葡萄糖

E.抗体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水肌酐测定≥176.8mmol/L提示胎儿肾成熟

B.羊水葡萄糖测定>0.80mmol/L,提示胎儿肾成熟

C.羊水A450<0.02,提示胎儿肝成熟

D.羊水A450>0.04,提示胎儿肝未成熟

E.羊水葡萄糖测定<0.56mmol/L,提示胎儿肾不成熟

1.ABCE2.ABCE3.ABC4.ABCDE5.AB6.ABCD7.ABCE8.ABCD9.ABCDE10.ABDE

11.ABC12.ABD13.DE14.ABE15.BD16.BCDE17.ADE18.ABCDE19.ABCE20.ABCE

21.ABCDE22.BCD23.ABCDE24.ABCE25.CD26.DE27.ABD28.ABE29.BD30.BDE

临床检验课程 篇5

关键词: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分析质量,检验结果

引言.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都是为了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的应用是为了克服当前常规的检验方法下,各种项目的检验结果无法实现有效对比,无法提供整合性的检验结果,使临床诊治过程中难以得到相应准确的依据。在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中能够将不同检验方法所得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对于临床应用也是十分有益的。

1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影响检验分析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在组成上大体包括参考方法、参考物质、参考实验等,在该系统的应用中最关键的就是参考方法和参考物质,尤其是参考方法,又经常被作为是参考物质定值的依据,而且参考实验室也是按照参考方法进行运行。

按照ISO17511(2003)的定义,参考方法包括一级和二级两种,与此相应的参考物质也有一级与二级之分。首先来看参考方法,一级参考方法拥有最高计量学特征,多应用于一级参考物质定值,一级参考方法具有适用上的局限性,有时一级参考方法只能适应一级参考物质物质的检验。但是当前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较多是属于二级参考方法,二级参考方法中的二级是从计量学意义来定义的,并不代表等级上的低层次,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二级参考方法使用范围比一级还要广,尤其适宜较繁杂样品的分析。[1]

参考测量实验室在临床中还无法普及,主要是由于实验室的技术等要求标准较高,同时还需要有严格的详尽的流程约束,在检测结果上实验室也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但是参考实验室的建立和运行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1.2 临床检验分析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的建立就是为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供临床诊断和治疗,而这一检测的准确性就是指检测结果无限接近真实值,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允许存在的误差也被看作是准确程度的一种反映。影响临床检验分析中的因素包括单次检验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相似程度,主要是精密度和正确度;检验次数越多,结果越相近的则说明准确度越高。而关于真实性则是人们规定的一个值,这个值是难以通过测试而得出的,检验工作就是为了无限的接近这一真实值,在规定的真实值上只能是通过不确定多次的测量才能获得。

2 临床检验参考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的应用

临床检验参考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的应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参考方法和参考物质这两项内容的应用,在临床检验分析中也是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1 参考方法在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中的应用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中的参考方法对于临床检验结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方法的应用直接影响着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可靠性。理论和实践中最常用的就是通过分割样品的方式进行对比性的临床检验分析来保证质量,最少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常规方法,二是参考方法,[2]有时还有可能应用更多的方法,将所有方法应用所得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进行检验结果的确定,通过取最接近的值作为检测结果,其他的监测结果作为印证,增强其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如有较大差异就需要进行更详尽的分析。

2.2 参考物质在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中的应用

参考物质在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中的应用是相对容易的,在取得参考物质上也是较为便利的。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中对参考物质首先要明确其种类、性质和作用等基本属性,按照归类划分进行临床检验分析。上文所提到的一级参考物质和二级参考物质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物质种类划分。在进行临床检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参考物质的互通性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有效的参考方法进行测量,以免获得无效的数据结果,这对于确保和提高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是十分重要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对于提高临床检验分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保证检测结果可靠的一种有效的保障,当前我国各地的医院都在临床检验中推广着这一系统,关于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研究和讨论也成为了热点话题。本文的研究还较为浅显,笔者认为相关的研究还应当不断深入和扩大,为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和临床检验分析的应用发展和升级进步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铁春,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1):187-189.

临床检验课程 篇6

1 临床检验中的测量参考系统的概述

临床检验中, 测量参考的系统中包含了参考物质和方法的应用, 同时也包括了实验室。质控以及校准物质一起构成了参考物质。但一般来说, 参考物质必须是测量标准, 且具有较高的计量学级别。

而参考方法包括了一、二级, 因此, 参考物质也是如此。高纯化物质一般为一级, 而跟样本性质较相似的基质则为二级物质。计量学特征级别最高的是一级参考方法, 其定值一般是针对一级参考物质。但是在临床检验实际中, 使用较广泛的是二级方法, 但并不是说这种方法级别比一级方法低, 确切来说, 二级方法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且检验的样品适应性较强。而一级方法相对来说, 则受到了较多的限制。

参考实验室一般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要进入实验室的行列, 需经过特定流程。针对一样的检验指标, 如果能够在实验室中构建起一个国际化的网络系统, 就能够实现检验分析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目前, 我国临床检验中, 实现网络化参考实验室的有胆固醇指标检验, 而国际上则有更多。

2 在临床检验分析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临床检验和分析当中, 为了确保其质量, 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参考系统, 并充分利用。对于检验结果来说, 其准确性往往依赖于单次的检验结果和真值之间的相似性。在决定准确性的因素中, 包括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及其正确性。检验的系统误差可以用均值、真值差距来确定, 一般来说, 这两个数值之间差异越小, 则具有越高的正确度, 系统误差也就比较小。而精密度则是通过各个独立的检验结果彼此间接近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 越接近, 则具有越高的精密度, 能够降低随机检验的误差。在实际检验中, 一般是不可能获得真值的, 因为测量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完美, 存在着较多的误差, 因此, 实际上真值只是一个约定的值, 其实通过多次测量, 在符合一定的不确定度情况下获得的。在检验中, 为了解决由于系统误差而导致的各种问题, 需要充分利用参考系统, 最大程度解决其正确度的问题。

3 在临床检验中参考物质的应用分析

为了确保临床检验分析质量, 需要构建起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 这样能确保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结果可靠性的体现, 主要是看实际值和一次结果之间的相近程度, 与检验结果的准确以及检验结果的精密性密切相关。参考方法的合理使用, 可以确保临床检验以及分析质量水平, 参考方法作为临床检验量值标准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处理校准上存在的相关问题时, 能够较好的对测量范围进行处理, 且能够解决一些特异性情况;参考方法同样适应于这些方面, 例如, 分析参考物质对于普通方法所具有的基质效应以及互通性。

在获取参考物质上, 具有较多的途径, 而在应用上也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在应用之前, 应注重加深对参考物质的了解, 更好地认识其性质特点。在国际上, 使用时应注重考虑参考物质的种类, 由于种类不同, 其制备原理也不一样, 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还应确保参考物质运输以及储存的安全和方便性。参考物质在性质上具有较高的互通性。在组成参考方法的因素中, 根据可靠的测量原理实现对样品的恰当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来说, 测量的结果不会受到基质及分析物所具有的形式的影响。采用常规检验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为其过分追求简便性, 在时效上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因此, 在临床上, 其检验分析的能力和质量会因为临床样品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而无法确保检验质量。目前, 采用新鲜冰冻的血清进行检验, 其跟常规的检验方法相比, 互通性体现得更明显, 而冻干的血清或者其他纯物质, 则可能会因为检验方法的差异而对互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二, 在临床检验中参考方法的应用分析。在临床检验中, 应用参考方法, 能够确保分析质量, 在目前, 溯源一般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应用上, 参考方法具有较多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其基质不存在效应问题, 也不存在互通性的问题, 同时, 还能解决鉴定的特异性, 解决测量范围以及校准问题。在国际上, 该溯源模式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参考方法主要能为临床检验提供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种是判断互通性, 这种方法是采用常规以及参考这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分析, 检验参考物质以及新鲜的样品。第两种是可以作为质评物质定值, 当实验室在规模上以及数目上跟国际标准相符的情况下, 这是一种最为简便的且高效的统计方法, 尤其是对于一些分子较小的检验指标, 采用这种方法作为质评物质的定值, 作用非常明显, 可以将很多影响因素排除, 从而获得有用的质量信息。

4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中实验室需实现规范化管理

首先, 提高检验设备的性能,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验设备在医院中所使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血凝仪、酶标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等都算是医疗检验设备。对于检测异常的设备, 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每一种检验设备在进行检查之后要进行如实的记录, 并定期对其进行保养, 确保其精度。其次, 通过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 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医院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其信息, 从而节约检验时间和避免错误。统一用临床检验清单上的条形码标识不同的患者信息和项目, 而后通过计算机将其传输到检验科。检验科通过扫描条形码得出相关信息, 再进行相关标本的分类、取样等, 判断分析其数据, 最终获得报告。冷藏标本, 完好保存。在确保了报告的独立审核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后向临床科室传输信息, 传输流程通过使用全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 构建起临床以及检验科两者之间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这过程里, 标本从采集到最终得出报告都采用了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既提高了传输的敏捷性, 又利于信息的管理和准确性。最后, 不断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 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检测分析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执行和操作检验规范, 检验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正确地处理好检验的数据, 做到记录准确, 注意保证原始记录的合法性和完整性。此外, 还要注意一定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而不应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相关操作人员还应该具备专业的临床检验的理论知识, 这样才能够准确知道临床的信息需求, 使诊断工作更加高效。另外, 由于很多先进的检验设备是通过进口而来的, 所以操作人员还应该具备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电脑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全国首届医院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学术峰会会议纪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 (1) :1116.

[2]陈军政.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0 (2) :68.

[3]丛洪财.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5) :98-99.

[4]曾蓉, 王薇.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 2011, 15 (6) :30-33.

[5]陈永红, 刘正明.浅析医院检验科试剂盒精细化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5) :614-615.

临床检验课程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120份血脂生化样本, 并将这些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实验组中, 男性患者的样本有42例, 女性患者的样本有18例, 年龄在23~68岁, 平均年龄为 (49.2±2.4) 岁。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的样本有38例, 女性患者的样本有22例, 年龄在25~72岁, 平均年龄为 (47.1±2.6) 岁。对对照组的样本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 实验组样本使用分级检验方法, 检验的项目主要有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AI以及载脂蛋白B。比较两组样本的检验结果。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样本采用拉网式检验方法。实验组样本使用分级检验的方法, 将检验项目共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检验, 其中一级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二级的检验项目主要为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AI, 将他们归入一级检验项目下;三级的检验项目为载脂蛋白B, 归入低密度脂蛋白 (LDL) 下[2]。检验的阈值遵循国家标准, 其中三酰甘油 (TG) 的阈值为0~1.7mmol/L, 总胆固醇 (TC) 的阈值为0~5.2mmol/L。当检验结果显示TG的值大于或等于1.7mmol/L, 或者显示TC的值大于或等于5.2mmol/L时, 则要进行二级检验。当LDL的检验结果显示大于或等于3.4mmol/L, 则要进行三级检验, 即检验载脂蛋白B的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实验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以χ2表示计数资料, 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比较两组样本的检测结果, 主要比较阳性分布情况。两组样本的TC、TG、HDL的检验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LDL、载脂蛋白AI以及载脂蛋白B的比较结果上, 实验组通过分级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使用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 我国人民现在的饮食结构也越来越偏向于西方国家的高脂肪、高蛋白, 从而使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以及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对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也直接变高[3]。作为一种生命细胞正常代谢的必需品, 血脂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在临床上, 血脂生化检验是一种重要的衡量健康状况的标准, 近年来对血脂生化检验灵敏度及准确性的要求随着相关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而上升。目前, 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是拉网式检验方法, 但这种方式检验成本较高,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不高。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项目组合成为了检测人员面对的问题[4]。由于血脂生化检验的几个检测项目均具有不同的灵敏度, 因此进行分级检验可以很好地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如果人体内脂肪代谢出现障碍, 或者转运出现异常, 就会使血液中的部分脂质物资高于正常水平, 从而引发高血脂症等一系列疾病。就目前来看, 血浆中可以参与检验的脂质物质主要有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AI以及载脂蛋白B[5]。但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限制, 高脂血症在临床上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 而现有的生化检验仪器只能对几个简单的项目完成检验, 无法快速精确的检验出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 所以一般检验人员往往选择拉网式检验来达到目的。

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 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复杂的检验程序。根据上一级的阳性检验结果可以进行对下一级的自动检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检验费用, 降低医疗成本, 同时也可以缩短检验的时间, 提高检验的精确性, 帮助医生更快更好地做出诊断, 治疗效率大大提高。本次研究, 随机抽取了120份血脂生化样本, 并将这些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对对照组的样本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 实验组样本使用分级检验方法, 检验的项目主要有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AI以及载脂蛋白B。比较两组样本的检验结果。实验组中, 男性患者的样本有42例, 女性患者的样本有18例, 年龄在23~68岁, 平均年龄为 (49.2±2.4) 岁。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的样本有38例, 女性患者的样本有22例, 年龄在25~72岁, 平均年龄为 (47.1±2.6) 岁。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实验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检测出的阳性率主要为34.7%、58.6%、14.2%, 对照组采用拉网式检验方法, TG、TC、HDL检测出的阳性率主要为34.8%、58.8%、14.2%, 可以看出两组数据比较并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再对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AI以及载脂蛋白B的检验阳性率进行对比, 对照组样本的数据为51.6%、0.8%、17.9%, 实验组样本的数据为75.6%、4.5%、38.5%, 实验组样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样本, 且比较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 在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减少患者的检验费用, 提高医生对于诊断的正确率, 可以为临床治疗或预后提供很高的参考价值, 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全红.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02) :345-346.

[2]赫天仲.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24) :110-110, 111.

[3]张同梅.分级检验方法学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 2014, (35) :233-234.

[4]周奕舟.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07) :25-26.

临床检验课程 篇8

关键词:检验医学专业,生化检验实验课,实验教学

1检验医学专业实验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

1.1总体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是引领检验医学实验课教学的方向和框架,是对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能力等方面的总体范畴,是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分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可针对临床生化检验的特点和实际要求,设计出该专业实验教学的总体课程目标。

首先,生化检验实验课程的基础目标是手工技能的培养,并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其次,掌握检验方法学性能,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监测限等;再次,对于学科重点教学范围的“酶活性”,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教学掌握酶活性测定本质原理,并且要求学生在试验中总结、分析、掌握测定误差的原因;第四,熟悉自动化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最后, 通过整体专业课程及实验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和掌握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1.2内容设计

结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内容及特点以及课程中所包含的主要实验,将该专业实验内容设计为5个基本部分。第一部分,方法学评价实验,主要包括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中增加批内重复性测定,硫氰酸汞法测定氯时制作标准曲线,重氮法测定胆红素实验时做监测低限的确定方法等;第二部分,试剂盒性能评价,主要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做反应终点时间的测定,脲酶波式法测定尿素;第三部分,酶活性测定实验,主要涉及反应吸光度、固定时间法缺点、底物消化等实验;第四部分,分析仪实验,主要实现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目标;第五部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实验,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

2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课教学环节

2.1教学方法

临床检验实验教学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识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所涉及的医学技术更加熟练和准确掌握。在实际的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部分,大体可分为实验内容教学和仪器教学2个主要部分,因此其涉及到的具体教学方法是存在差异的。

实验内容教学部分,教学方法依然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采用师生互动法、 问题情境法、内容拓展法等实际教学方法将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实验内容信息传达给学生。此外,还需要求学生对实验基本内容课前预习,写出感想,提出问题或疑问,然后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和总结。在仪器实验教学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医学临床生化检验实验课程所涉及的仪器成本相对较高,维护成本高昂,并且仪器发展速度较快,使得医学院校专业实验室相对较为落后。针对此特点,仪器实验主要采用示教的模式,最好以小组教学为主。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与其他医疗检验机构进行联合教学。

2.2试剂准备

试剂是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实验必不可少的关键。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经济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诊断试剂的试剂盒出现在市场中,为临床生化实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实验室因自配试剂差异造成测定结果无法比较的现象。虽然试剂盒为实验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可只将试剂盒中的原始试剂给学生,将学生可以操作的试剂配制过程放在试剂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让他们根据实验步骤的要求自行进行反应液的配制。这种模式的试剂准备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反应试剂的配制过程,以及其在实验中的反应情况和作用,增加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3标本准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标本是实验的主体部分,是实验测定结果的左右因素。在实际的医学院校生化检验实验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实验测定所需标本为血清标本,血清标本的来源主要有2个方向,一是鲜血员的血液,另一是正常体检人员体检时剩余的血清。生化检验实验是根据正常的课程设计和安排进行的,但血清标本却是相对集中的时间采集的,最常用的保存方式是冷冻保存,在实验需求时取出解冻。但是这种方式使得实验中的血清标本容易出现蛋白纤维沉淀,影响最终的实验效果。因此在本文的标本准备实验环节中,对实验用血清标本进行离心操作,去除蛋白纤维,避免蛋白纤维沉淀对实验的影响。此外,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基础性实验,可采用动物血清标本进行相关处理,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测定。在标本的准备阶段,尽可能清除实验的干扰因素,实现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3生化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思考

3.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课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原理、 过程的了解,以及对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需要建立在学生动手参与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实验课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发现、分析和研究问题。实验课要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创新、独立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建立以培养多层次、自主性创新、综合能力、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模式为宜,在老师制定的实验框架内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程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负责实验全过程,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此外,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将传统的实验技能考核改进为实验技能竞赛模式,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3.2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临床检验浅析 篇9

在我国给“临床检验”的定义是:泛指由临床实验室 (可以是医院中的检验科, 实验室, 也可以是独立的检验所) 为临床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和项目的结果, 用于疾病的诊断。

临床检验是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物等标本, 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并强调对检验全过程 (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临床检验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和多门临床医学等学科。

2 常见的几种临床检验

在临床检验中, 最常见的就是尿液的检查和血液的检查, 我们这里这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最常见的临床检验。

2.1 尿沉渣检查

尿沉渣 (urinary sediment) 检查是用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 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 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17世纪Rayer等1将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19世纪中期, 人们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管型等全部分析清楚, 从而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2.2 尿沉渣检查的内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红细胞, 白细胞, 上皮细胞, 结晶, 黏液丝, 罕见有透明管型。但如果有过多的血细胞和异常上皮细胞和管型, 以及细菌, 滴虫, 肿瘤细胞和病毒包涵体, 那就提示有肾脏及泌尿系统的疾病或损伤。见表1。

我国检验学会规定凡红细胞, 白细胞, 蛋白和亚硝酸盐四项干化学检查中有其中任何一项不正常者都应进行显微镜检查, 并以显微镜检查报告为准。那也就是说, 只有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 白细胞, 蛋白和亚硝酸盐四项检查均阴性 (正常) 时, 检验人员可不做显微镜检查 (复查) 。

2.3 血液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的、也是最常用检查项目。见表2。

3 临床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的保证

3.1 检验过程的安全性准确性控制

(1) 首先就是患者和医院的准备。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首先一户人员要给患者填写化验单。在填写化验单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检查项目及诊断等。在采集标本过程中患者也要进行相应的准备, 例如空腹、素食、禁酒等, 保证采集样本的准确。 (2) 仪器以及工具的维护。医护人员在采集样本以及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工具以及仪器的使用规则和维护, 定期校正。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器械的消毒和安全, 杜绝院内感染。 (3) 完善的化验单管理制度。对于化验单的管理一定要相当的严格准确, 首先必须保证化验单的安全性, 防止丢失和混淆。同时也要注意文件的保存, 以便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能准确的找到责任人并且迅速找出错误进行改正。 (4) 对化验结果的分析。化验结果的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化验前、化验中及化验后的正确分析和质量控制, 只有通过正确的分析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症。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能够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 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同时医护人员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定期总结, 以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2 医护人员的管理以及培养

我们首先应该完善医护人员的管理方法, 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物质上以及精神上的奖励对工作认真负责, 敢于创新, 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机制培养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而保证工作安全准确的进行。其次我们还要保证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只有经验丰富, 知识完善的工作者才能保证临床检验过程准确有效的完成, 同时也才能根据各项化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给患者的状况作出一个准确的诊断。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年轻的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时我们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 通过考核促进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 不断提高他们专业方面的能力, 保证临床检验准确有效的进行。

4 总结

临床检验作为当前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 其地位的高低以及重要的程度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临床检验会变得更加的完善。我们需要在这方面不断的进步和创新, 这样临床检验才能跟随医学发展的脚步, 才能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带给我们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师对患者的诊断方法与过去的望、闻、问、切这些最原始的方法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医师除了通过这些基本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 还要通过更多的辅助检查进行最终的诊断, 临床检验是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本学科, 医师会通过临床检验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 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因此化验渐渐的成为医学诊断方面的主流方法。

上一篇:微时间测量下一篇: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